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放光般若經 (No. 0221_ 無羅叉譯 ) in Vol. 08

[First] [Prev+100] [Prev]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波羅蜜事。亦不出三界亦不住薩云若。何
以故。六波羅蜜六波羅蜜空故。欲出生無相
法者。爲欲出生内外空。欲出生無相法者。
爲欲出有空無空。何以故。須菩提。内外空
事至有無空事自空。亦不出三界亦不住薩
云若。何以故。内外空空乃至有無空空。欲
出生無相法者。爲欲出生四意止四意斷四
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正行。欲出生無相
法者。爲欲出生十八法。欲出生無相法者。爲
欲出生羅漢辟支佛。上至如來等正覺也。何
以故。羅漢辟支佛事上至佛。亦不出三界亦
不住薩云若。何以故。羅漢羅漢事空。辟支佛
辟支佛事空。佛佛事空。欲出生無相法者。爲
欲出生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
果辟支佛果佛果。欲出生無相法者。爲欲出
生薩云若。欲出生無相法者。爲欲出生名相。
欲出生行者。爲欲出生設法教數。何以故。須
菩提。名空及設教法行空空。何以故。名空空
故。欲出生無相法者。爲欲出生無所生無所
滅無所著無所斷無所有。以是故須菩提。摩
訶衍從三界出。住薩云若不動處。須菩提。汝
所問衍住何所。佛言。衍無所住。何以故。如諸
法亦無所住。衍所住如無所住。譬如法性亦
不住亦不不住。衍者不住亦不不住。無所生
亦不住亦不不住。不生不滅不著不斷。無所
有亦不住亦不不住。衍亦如是。何以故。法性
事亦不住亦不不住。法性事自空故。乃至無
所有。無所有亦自空。須菩提。衍無所住。何以
故。諸法無所住而住而不動。如須菩提所問。
誰當出衍者。無有從衍中出者。何以故。須
菩提。所可出者及衍甫當出者。亦無所有是
亦不可見。諸法亦不可見當從何法出。何以
故。吾我不可見故。乃至壽命知見之事從本
至竟淨。從我人至知見及法性。不可見如亦
不可見。眞際亦不可見至竟淨。不可思議性
陰衰不可見。六波羅蜜亦不可見至竟淨。内
外空至有無空亦不可見至竟淨。三十七品佛
十八法亦不可見至竟淨。從須陀洹至羅漢
辟支佛上至佛。亦不可見至竟淨。從須陀洹
道至羅漢辟支佛道。上至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亦不可見至竟淨。不生不滅不著不斷。無
所有不可見至竟淨。過去當來今現在亦無
所有至竟淨。去住從此至彼亦無所有至竟
淨。増減亦不可見至竟淨。何誰不生而不
可見。法性不生不可見。何以故。法性亦不
可見亦不不可見。如不可見無所見。空眞際
至般若波羅蜜無所有不可見。内外空至有
無空無所見亦不可見。三十七品及十八法
無所有不可見。從須陀洹至佛無所有不可
見。從須陀洹道至佛道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無
所有不可見。無所生不可見。至無所有。從
無所有無所有不可見。何以故。須菩提。無所
有不可見。初住地亦不可見。至十住地無所
有不可見。無所有不可見至竟常淨。何等爲
初住地滅淨地種性地第八地見地薄地除垢
地所作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佛地。於内
外空亦不見。初地不可見至内外空有無空
無所有。第二住地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
第八第九乃至第十。從内外空有無空至第
十住亦不可見。何以故。須菩提。從一住至
十住亦無所有亦不可見至竟淨。内外空至
有無空衆生淨無所有至竟淨。内外空至有
無空佛國淨無所有至竟淨。内外空有無空
五眼無所有至竟淨。須菩提。如是菩薩摩訶
薩。以無所倚事令諸法以摩訶衍出薩云若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



放光般若經卷第五
 西晋于闐國三藏無羅叉
奉       詔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歎衍品第二十三
須菩提白佛言。唯世尊摩訶衍。摩訶衍者。出
諸天世間人阿須倫之上。衍與空等如虚空。
與無量無央數衆生而作救護。以此世尊爲
摩訶衍。菩薩摩訶薩亦不見來時亦不見去
時亦不見住處。摩訶衍如是。亦不見前後亦
不見中央。世尊。是故摩訶衍名爲無有與等
者。而無有雙。是故名曰摩訶衍。佛告須菩提。
如是如是。須菩提。摩訶衍者六波羅蜜是。復
有摩訶衍。所謂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首楞
嚴三昧。乃至虚空際解脱無所著三昧。是爲
菩薩摩訶薩摩訶衍。須菩提。復有摩訶衍。内
外空乃至無有空。是爲摩訶衍復有摩訶衍。
三十七品佛十八法。是爲菩薩摩訶薩摩訶
衍。如須菩提所言。摩訶衍者出諸天阿須倫
世間人民之上。須菩提。假令欲界其中所有
實有。不異諦不顛倒有常堅強。亦不變易非
爲空法。若當爾者。摩訶衍亦不能出過諸天
龍阿須倫世間人民上。須菩提。當知欲界劫
盡燒時所有皆盡。無常無強亦無堅固用。是
故摩訶衍出過世間人民諸天阿須倫之上。若
使色界亦當有常常堅固者。摩訶衍亦不能
出其上。用色界空無常堅固亦當壞盡亦不
久住。是故摩訶衍出過其上。至于無色界皆
當滅盡亦如是。須菩提。若色湛然堅固。有常
諦不顛倒爲是堅固法者。摩訶衍亦復不能
過諸天阿須倫世固人民上。用色無常無強堅
固不諦顛倒故。摩訶衍出過其上。痛想行識
皆悉無常亦如是。若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
味細滑法及十二因縁。湛然有常堅強牢固
諦不顛倒常久安者。摩訶衍亦復不能出過
其上。用諸法及十二因縁。無常無堅無強無
牢無固不諦顛倒。皆如劫燒非安法故。摩訶
衍徳出過諸天龍鬼神世間人民上。須菩提。
若法性中有所有者不爲摩訶衍。以法性無
所有故爲摩訶衍。假令如眞際不可思議。體
有所有者亦不爲摩訶衍。以如眞際不可思
議體無所有故爲摩訶衍。須菩提。若六波羅
蜜有所有者不爲摩訶衍。以六波羅蜜無所
有故爲摩訶衍。出過諸天龍阿須倫世間人民
上。若内外空及有無空有所有者不爲摩訶
衍。以内外空及有無空無所有故爲摩訶衍。
出過諸天阿須倫世間人民上。若三十七品
及十八法有所有者不爲摩訶衍。用三十七
品及佛十八法無所有故爲摩訶衍。出過諸
天阿須倫世間人民上。須菩提。若八輩地法
須陀洹法斯陀含法阿那含法阿羅漢法辟支
佛法阿惟三佛法佛法有所有者。不爲摩訶
衍。用八輩法從須陀洹至佛法無所有故爲
摩訶衍。出過諸天阿須倫世間人民上。須菩
提。若八輩從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阿惟三佛佛有所有者不爲摩訶衍。
用種性從須陀洹上至佛無所有故爲摩訶
衍。出過諸天阿須倫世間人民上。須菩提。
若諸天阿須倫世間人民有所有者不爲摩訶
衍。用諸天阿須倫世間人民無所有故爲摩
訶衍。出過其上。須菩提。若有菩薩摩訶薩。從
初發意乃至佛坐。中間諸可所作。發意以來
有所有者不爲摩訶衍。用菩薩摩訶薩初發
意以來乃至佛坐無所有故爲摩訶衍。出過
諸天阿須倫世間人民上。須菩提。若菩薩摩
訶薩金剛慧有所有者。菩薩不覺諸習緒不
成薩云若。用金剛慧無所有故菩薩覺諸習
者成薩云若。以是故出過諸天阿須倫世
間人民上。須菩提。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三
十二大士之相有所有者。如來無所著等正
覺。不能出諸天阿須倫世間人民上。無此威
徳神耀光明巍巍之事。用三十二相無所有
故。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威徳神耀光明巍巍。
出過諸天阿須倫世間人民上。須菩提。若如
來無所著等正覺光明有所有者。如來光明
不能遍至十方恒邊沙國土。須菩提。用光明
無所有故。能遍照恒沙國土。須菩提。若八
種聲有所有者。如來音聲不能周遍十方恒
邊沙無量國土。若佛法輪有所有者。如來不
能轉法輪。諸沙門婆羅門世間人民。諸天鬼
神龍諸魔諸梵所不能轉者。須菩提。若衆生
有所有者。如來所能爲衆生轉法輪。令諸
衆生於無餘泥洹界而般泥洹。以衆生非物
無所有故。是以如來爲轉法輪令得泥洹。當
來者亦當復般泥洹
  ◎摩訶般若波羅蜜衍與空等品第二十四
佛告須菩提。如汝所言。衍與空等。如是如
是。實與空等。譬如虚空亦不可知東亦不知
西亦不知南亦不知北亦不知四維上下。須
菩提。如來衍者。亦無有東西南北。亦無四
維上下。須菩提。譬如虚空無長無短無方無
圓。如來衍者亦如是。譬如虚空亦不青黄亦
不赤白亦不紅縹。如來衍者亦如是。是故須
菩提。衍與空等。是故名爲衍。譬如虚空不
過去不當來亦不現在。如來衍者亦如是。衍
與空等。譬如虚空不長亦不大不増亦不減。
如來衍者亦如是。是故衍與空等。須菩提。譬
如虚空亦不著亦不斷。如來衍者亦如是。譬
如虚空不生亦不滅亦不住亦無異是故名爲
衍與空等。譬如虚空亦不善亦不不善亦不
言亦不語。衍亦如是不語亦不善惡。是故衍
與空等。須菩提。譬如虚空亦不見亦不聞亦
不有亦不識。衍者亦不聞亦不見亦不有亦
不識。是故衍與空等。須菩提。譬如虚空不思
亦不覺亦不作證。亦不棄亦不念。衍亦如是。
譬如虚空亦不婬法亦不無婬。摩訶衍亦如
是。須菩提。譬如虚空亦不屬欲界亦不屬形
界亦不屬無形界。衍亦如是亦不屬三界。是
故衍與空等。譬如虚空亦不初發意。亦不二三
四五六七八九。亦不十住意。衍亦如是亦無
十住意。是故衍與空等。譬如虚空亦無須陀
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衍亦如
是。是故衍與空等。須菩提。譬如虚空亦非弟
子地。亦非辟支佛地。亦非阿惟三佛地。衍亦
如是。是故衍與空等。譬如虚空亦非形色亦
不非形色。亦非礙亦不非礙。亦非應亦不非
應。衍亦如是。是故衍與空等。須菩提。譬如虚
空亦不有常亦不無常。亦非苦亦非樂。亦非
我亦不非我。衍亦如是。是故衍與空等。譬如
虚空亦非空亦不非空。亦不相亦非不相。亦
不願亦非不願。衍亦如是。是故衍與空等。
須菩提。譬如虚空亦不滅淨亦不不滅*淨。
亦非寂亦不非寂。衍亦如是。是故衍與空等。
譬如虚空亦不明亦不冥。衍亦如是。須菩提。
譬如虚空亦不可見亦非不見。衍亦如是。是
故衍與空等。譬如虚空亦無行亦無不行。衍
亦如是。是故衍與空等。以是故須菩提。摩
訶衍與空等。如須菩提言。虚空覆護不可計
阿僧祇人。摩訶衍亦如是。須菩提。衆生無
有緒。虚空亦無有緒。虚空無有緒。摩訶衍亦
無有緒。當作是念。當作是知。須菩提。是故
不可計阿僧祇人仰摩訶衍。何以故。須菩提。
衆生摩訶衍虚空倶無所有故。衆生無有限
量。虚空亦無有限量。摩訶衍亦不可限量。是
故須菩提。無量阿僧祇衆生望摩訶衍。須菩
提。虚空摩訶衍衆生倶不可得見。須菩提。如
衆生無有限。虚空無有限。當作是知。摩訶
衍亦無有限。衆生無有緒。法性亦無有緒。如
法性無有緒。虚空亦無有緒。如虚空無有緒。
摩訶衍亦無有緒。如摩訶衍無有緒。無量無
限亦無有緒。如無限無有緒。不可計亦無有
緒。以是須菩提。不可計衆生望摩訶衍。何以
故。衆生及法性虚空摩訶衍阿僧祇無有量
不可計皆不可得見。須菩提。如衆生無緒。當
知如來亦無緒。如佛無有緒。虚空亦無有緒。
如虚空無有緒。當知摩訶衍亦無緒。如衍無
緒。阿僧祇無有緒。如阿僧祇無緒。當知無量
無限亦無緒。如無限無有緒。當知一切衆生亦
無有緒。如是須菩提。不可計阿僧祇人皆仰
摩訶衍。何以故。衆生及佛虚空摩訶衍阿僧
祇無量無限一切諸法皆不可見。復次須菩提。
吾我緒乃至知見緒眞際緒如眞際緒。當如
是知諸法緒。是故須菩提。無央數阿僧祇人
皆仰摩訶衍。何以故。衆生及諸法皆不可見。
須菩提。吾我衆生緒及知見不可思議體。如
不可思議當知五陰緒諸法緒。須菩提。不可
計阿僧祇人望摩訶衍。何以故。所謂吾我及
諸法皆不可見故。須菩提。如吾我緒知見緒。
眼耳鼻舌身意亦無有緒。如六情無有緒。當
知諸法亦無有緒。如是須菩提。不可計阿僧
祇人皆仰摩訶衍。何以故。所謂吾我及諸法
皆不可見故。須菩提。如吾我無緒及知見亦
無有緒。當作是知。六波羅蜜亦無有緒。如般
若波羅蜜無緒。當知諸法亦無有緒。須菩提。
是故無央數阿僧祇人皆仰摩訶衍。何以故。
吾我及諸法皆不可見。須菩提。以吾我無緒
内外空無緒。及有無空亦復無緒。如有無空
無端緒。諸法亦無端緒。以是故不可計阿僧
祇衆生皆望摩訶衍。何以故。吾我及諸法皆
不可見故。須菩提。吾我衆生及知見無端緒。
及三十七品十八法亦無端緒。如十八法無
端緒。須菩提。是故不可計阿僧祇人望摩訶
衍。何以故。吾我諸法皆不可見故。須菩提。吾
我無端緒。種性已辨及諸法無有緒。是故不
可計衆生望摩訶衍。何以故。吾我及諸法皆
不可見。須菩提。須陀洹無有緒。斯陀含阿那
含阿羅漢辟支佛上至佛薩云若及諸法無有
緒。以是故一切衆生望摩訶衍。何以故。吾我
及諸法皆不可見。譬如泥洹性爲一切衆生而
作覆護是故摩訶衍爲一切衆生而作覆護
菩提。所言摩訶衍。亦不見來時亦不見去時。
亦不見住處。何以故。諸法不動搖故。諸法亦
不去亦不來亦無有住處。何以故。五陰性五
陰相五陰事五陰如。亦不來亦不去亦無住
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細滑識法性如
事相。亦不來亦不去亦無住處。四大性如事
相。識性空如事相。亦不來亦不去亦無住處。
如眞際不可思議性。亦不來亦不去亦無住
處六波羅蜜性如事相亦不來亦不去亦無住
處。三十七品十八法性如事相。亦不來亦不去
亦無住處。道及佛性如事相。亦不來亦不去
亦無住處。有爲無爲性如事相。亦不來亦不
去亦無住處。須菩提。如汝所言摩訶衍亦不
見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者。名與三世等。是故爲
摩訶衍。須菩提。如汝所言審諦無異。何以故。
過去世非世空。當來世非世空。現在世非世
空。三世等等者空。摩訶衍衍自空。菩薩菩薩
自空。須菩提。空者亦非數亦非多亦非少。是
故菩薩摩訶薩。摩訶衍與三世等。無偶無隻。
無婬怒癡亦不離婬怒癡。亦不恚亦不可見。
善惡亦不可見。有常無常及與吾我亦不可
見。苦樂我非我亦不可見。三界亦不可見。度
三界亦不可見。何以故。其形事不可見故。過
去色以過去色自空。當來色以當來色自空。
今現在色以現在色自空。痛想行識亦爾。過
去色空不可見。過去空空不可見。現在五陰
色空尚不可見。何況當來過去五陰空而可
見者。空亦不見五陰。五陰亦不見空。假令空
能見五陰者。五陰亦當見空。須菩提。過去六
波羅蜜亦不見。當來六波羅蜜亦不見。現在
六波羅蜜亦不見。三世等六波羅蜜亦不見。等
亦不見。三世等亦復不見等。等不見等故三
世不見。過去當來今現在三十七品十八法
亦不見。三世等亦不見。須菩提。等亦不見。
三十七品及十八法過去當來今現在等亦不
於三世不可見。於三世中亦不見三十七品及
十八法。何況於三世等而可見者。復次須菩
提。過去凡人當來凡人現在凡人亦不可見。
三世等凡人亦不可見。何以故。衆生本不可
見故。過去當來今現在弟子縁覺菩薩如來
亦不可見。三世等弟子縁覺菩薩如來衆生
本不可見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住般若波
羅蜜中。當了三世事當具足薩云若。是爲菩
薩摩訶薩三世等學摩訶衍。菩薩摩訶薩已
住其中者。便過諸天阿須倫世間人民上。出
薩云若。須菩提白佛言。善哉善哉。世尊。菩
薩摩訶薩從摩訶衍中學。自致具足薩云若
慧。過去十方諸菩薩。皆從是摩訶衍得成逮
薩云若慧。當來十方諸菩薩。亦當從是摩訶
衍中學得成逮薩云若。今現在十方無央數
不可計諸菩薩摩訶薩。亦皆從是摩訶衍得
成具足薩云若。是故菩薩摩訶薩摩訶衍。佛
告須菩提。如是如是。須菩提。過去當來今現
在諸佛。皆當從是衍中學成薩云若。已逮者
未逮者甫當逮者。皆當從是摩訶衍中學具
足薩云若慧
  *摩訶般若波羅*蜜合聚品第二十五
於是邠耨文陀尼子白佛言。唯世尊。世尊使
須菩提説般若波羅蜜。乃説摩訶衍教爲。須
菩提白佛言。唯世尊。須菩提説摩訶衍教。將
無離般若波羅蜜耶。佛言不也。須菩提。汝所
説摩訶衍教者。順從無違不失般若波羅蜜
教也。何以故。須菩提。諸所可有一切善法。
及諸聲聞辟支佛法上至佛法。皆共合集於
般若波羅蜜中。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善
法及聲聞辟支佛法菩薩法。佛法皆共合在
般若波羅蜜中。佛告須菩提。所謂六波羅蜜・
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
賢聖八品道・三脱門・四無礙慧・大慈大悲・十
種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無所望法・常等行。
須菩提。是爲善法。三十七品聲聞法辟支佛
法菩薩法佛法。是爲合聚般若波羅蜜中。須
菩提。所謂摩訶衍六波羅蜜・五陰・十二衰・十
八性・三十七品。乃至佛十八法・三脱門。善法
漏法有爲法無爲法苦習盡道法。欲界形界
無形界。内空外空所有空無所有空。諸三昧
門陀隣尼門佛十八法。如是如來所説法教
律法性。及如眞際不可思議性。泥洹一切諸
法。亦不合亦不散。亦無有形亦不可見。亦無
有對一相。一相者所謂無有相。以是故須菩
提。汝所説摩訶衍教與般若波羅蜜。其義順
從不相違錯。所以者何。摩訶衍與般若波羅
蜜無別無異。摩訶衍與三十七品至十八法
亦復不別。摩訶衍則佛法。佛法則摩訶衍。是
事一無有二。亦不相違背。須菩提。以是故
説摩訶衍教者。則爲説般若波羅蜜
  *摩訶般若波羅*蜜不可得三際品第二十六
於是須菩提白佛言。菩薩摩訶薩。無有端
緒無有邊際亦無有底。色痛想行識亦無有
端緒亦無有邊際。當知菩薩亦復如是。欲言
色是菩薩乎。非也。痛想行識是菩薩耶。非也。
須菩提言。世尊。我都盧不見有菩薩。當爲何
誰説般若波羅蜜。當教何誰。須菩提言。所
謂菩薩。菩薩但字耳。世尊。譬如自言我有
無之法不生。云何色痛想行識不生。世尊。不
生者爲非色亦非痛想行識尚無所生。當爲
誰説般若波羅蜜。亦不離於生處。見菩薩行
作是説者。菩薩聞是不恐不怖不悔不
怯。是爲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舍利
弗問須菩提。若使菩薩前後邊際中央際不
可得。何以故。色與菩薩倶無有邊。云何色痛
想行識爲非菩薩。云何言都盧不見有菩薩。
當爲誰説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言菩薩但有
字耳。何以故。言我有無之法不生五陰何以
生。何以故。言不生者爲非五陰。云何言無
生當教誰説般若波羅蜜。云何言不見有
生行菩薩道者。何以故。言菩薩聞是不恐不
怖爲行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語舍利弗言。用
衆生始終端緒不可得故。菩薩前後中央際
不可得見。舍利弗。以衆生空故菩薩端緒亦
不可得見。用衆生寂故菩薩端緒不可得見。
用五陰無有邊際。用五陰空用五陰寂用五
陰不眞故。是故菩薩端緒不可得見。以六波
羅蜜無有底無有邊際故。何以故。舍利弗。空
及五陰菩薩等無異。是三事一無有二。是故
舍利弗。菩薩端緒不可得見。以六波羅蜜空
寂不眞。是故菩薩端緒不可得見。何以故。舍
利弗。空本際亦不可見。末際亦不可得見。中
際亦不可得見。空與菩薩倶亦不可得見。舍
利弗。空菩薩端緒一無有二。是故菩薩端緒
不可見。内空外空及有無空邊際不可見。是
故菩薩端緒不可得見。復次舍利弗。三十七
品及佛十八法皆無有端緒。佛法空佛法寂
佛法不眞。是故菩薩端緒不可得見。從六波
羅蜜至佛十八法皆無有端緒。皆空皆寂皆
不眞。是故菩薩端緒不可得不可見。復次舍
利弗。諸三昧門陀隣尼門皆無有端緒。皆空
皆寂皆不眞。是故菩薩端緒不可得見。復次
舍利弗。法性及如眞際不可思議性。皆無有
端緒。空寂不眞。是故菩薩端緒不可得見。復
次舍利弗。聲聞辟支佛如來皆無有端緒。皆
空皆寂皆不眞。是故菩薩端緒不可得見。道
薩云若皆無有端緒。皆空皆寂皆不眞。是故
菩薩端緒不可得見。何以故。舍利弗。空始終
端緒中邊皆不可得見。故菩薩亦不可得見。
舍利弗。空五陰菩薩是三事皆一無有二法。
是故菩薩端緒不可見。如舍利弗所問。五陰
無有底故。當知菩薩亦無有底。須菩提言。五
陰如虚空。虚空亦無邊亦無際亦不可量亦
無有底。但以名字爲虚空耳。舍利弗。色空無
有邊際。痛想行識識空無有邊際亦不可得
見。是故舍利弗。虚空底五陰底菩薩底亦不
可得見。十二衰十二因縁三十七品佛十八
法此諸法端緒。菩薩端緒皆不可得見。皆無
有邊際故。須菩提言。舍利弗。所問五陰是
菩薩耶。不可得見亦無邊亦無際亦不可量
亦無有底。但以名字爲虚空耳。舍利弗。色空
無有邊際。痛想行識識空無有邊際亦不可
得見。是故舍利弗。虚空底五陰底菩薩底亦
不可得見。十二衰十二因縁三十七品佛十
八法。此諸法端緒菩薩端緒。皆不可得見皆
無有邊際故。須菩提言。舍利弗所問五陰是
菩薩耶不可得見。是故五陰與菩薩皆不可
得見。舍利弗。六波羅蜜六波羅蜜自空。内外
空内外空自空。乃至有無空有無空自空。三
十七品三十七品自空。乃至佛十八法十八
法自空。如及眞際不思議性。陀隣尼三昧門。
薩云若道事。聲聞縁覺佛佛義各各自空。舍
利弗。如來五陰空。亦不有亦不可見。以是故
舍利弗。是故菩薩五陰不可得見。舍利弗所
問。何以故菩薩不可見不可得。當爲何誰説
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語舍利弗。色不見色。色
亦不見痛。痛亦不見色。痛亦不見行。行亦不
見痛。痛亦不見想。想亦不見痛。想亦不見
識。識亦不見想。色痛想行識亦如是。眼眼
亦不有亦不可見。至意意亦不有亦不可見。
眼識意識亦不有亦不可見。眼栽至意意栽
至因縁法。亦不有亦不可見。至六波羅蜜亦
不有亦不可見。内空外空至所有空無所有
空。三十七品及佛十八法。亦不有亦不可見。
諸三昧門陀隣尼門亦不有亦不可得見。從
須陀洹法至羅漢法亦不有亦不可見。十住
亦不有亦不可見。道法薩云若法亦不有亦
不可見。須陀洹至羅漢辟支佛及佛。亦不有
亦不可見。至教法亦不有亦不可見。舍利弗。
以諸法無所有不可見。菩薩不可見。以是故
無所教。須菩提語舍利弗。如所問何以故但
以字爲菩薩者。字法但以名字假號爲菩薩
耳。以是故但字爲菩薩也。色痛想行識亦復
假號有字耳。諸有名者亦無色痛想行識。何
以故。空無有眞名故。若使空者非是菩薩。是
故言但以字爲菩薩耳。復次舍利弗。六波羅
蜜者但字耳。六波羅蜜亦非字。字亦非六波
羅蜜。何以故。字菩薩諸波羅蜜倶等不可見
故。是以菩薩但以假號爲字耳。舍利弗。内
外空有無空亦但以字著耳。字亦非空。空亦
非字。何以故。字空内外空乃至有無空倶不
可見故。舍利弗。是故但以字爲菩薩耳。舍利
弗。三十七品至十八法亦假名與字耳。諸三
昧門陀隣尼門亦復如是。乃至薩云若普皆
如是如是。舍利弗所問何以故名爲吾我至
本無所生。從本已來至於吾我。亦不可得
見當那得生。從有生有命至於知見。常不可
見當那得生。從有名以來五陰不可見知當
那得生。從六情至十二因縁起亦不可見。何況
有生。六波羅蜜亦不可見。何況有生。從内外
空及有無空常不可見。何況有生。從有名以
來三十七品及十八法亦不可見當從何生。
從有名以來諸三昧門陀隣尼門亦不可見當
從何生。從有名*已來聲聞辟支佛及佛亦不
可見當從何生。舍利弗。是故名爲吾我。諸法
皆不生故。復次舍利弗。如所問諸法有無之
事無有作者。舍利弗問須菩提。何等所有無
有作者。須菩提言。五陰所有無有作者。六情
内外至于十二縁起所有亦無作者。六波羅
蜜所有亦無作者。以是因縁。舍利弗。諸法亦
不有亦不無。復次舍利弗。一切諸法皆悉無
常無能壞者。舍利弗問須菩提。何等諸法無
有常無能壞者。答言。五陰無有常無能壞者。
何以故。無常無所有消盡。是故諸法無常無
能壞者。乃至有爲法無爲法有漏法無漏法。
已記法未記法無常無能壞者。舍利弗。無常
無所有消盡。以是故諸法無常無能壞者。舍
利弗。諸法亦不聚亦不散。舍利弗言。何等不
聚何等不散。須菩提言。五陰不聚不散。何
以故。性自爾。乃至善法惡法有爲法無爲法
有漏法無漏法。亦不聚亦不散。何以故。性自
爾。以是故諸法亦不有亦不無。舍利弗。所問
五陰無所生者。用五陰六衰無有作者不見
有作者故。諸法皆無有作者。以是故無所生。
舍利弗。所問無所生非五陰者。以五陰性自
空故。亦不生亦不滅亦不住。乃至有爲性性
空故。性自空者亦不起亦不滅亦不住。是故
無所生非五陰。舍利弗。所問無所生爲誰説
般若波羅蜜者。若無所生爲非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亦非無所生。無所生般若波羅
蜜一法無有二。是故言當爲誰説般若波
羅蜜。舍利弗。所問亦不離五陰生行菩薩道
者。無所生則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則
是無所生。無所生則是五陰。五陰則是無所
生。而不別是法亦不二。舍利弗。是故亦不
離生行菩薩道也。舍利弗。所問云何聞是不
恐不怖爲行般若波羅蜜者。菩薩摩訶薩。見
諸法皆空如夢如幻如炎如響如影如化。以
是故菩薩聞是教不恐不怖。須菩提白佛言。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作是觀。是時亦不見
色亦不入色亦不生色亦不住色亦不言是
色。痛想行識亦不見識。亦不入識亦不生識
亦不住識亦不言是識。眼耳鼻舌身意亦不
見亦不入亦不生亦不住亦不言是我所。六
波羅蜜亦不見亦不入亦不生亦不住亦不言
是我所。内外空至有無空亦不見亦不入亦
不生亦不住亦不言是我所。世尊。菩薩行般
若波羅蜜至三十七品佛十八法。亦不見亦
不入亦不生亦不住亦不言是我所。諸三昧
門陀隣尼門。亦不見亦不入亦不生亦不住
亦不言是我所。何以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
亦不見色。乃至薩云若亦無所見。世尊。不生
色者爲非色。亦不生痛想行識者爲非識。不
生六衰者爲非六衰。不生六波羅蜜者爲非
六波羅蜜。六波羅蜜至無所生一法無二。不
生内外空爲非空。不生有無空爲非空。有無
空及無所生一法耳無二。世尊。三十七品不
生爲非三十七品。佛十八法不生爲非十八法
無所生及佛十八法一法無二。世尊。無所生一
法耳。亦非二亦非三亦非四亦非五亦不若
干數。是故佛法無所生法一法無二。世尊。如
及不思議性不生者。爲非如爲非不思議性。
不生道者爲非道。不生薩云若者爲非薩云
若。無所生薩云若一法無二。世尊。無所生亦
不一無有若干數。是故不生。薩云若者爲非
薩云若。滅色者爲非色。滅色者是一法無有
二。世尊。滅者一無有二。是故滅色者爲非
色。滅痛想行識者爲非識。是故生識者爲非
識。内空外空至有無空。及三十七品佛十八
法亦如是。世尊。是爲滅非若干也。從識至
薩云若亦如是。是爲行般若波羅蜜
  ◎摩訶般若波羅蜜問觀品第二十七
舍利弗問須菩提言。菩薩摩訶薩。云何行般
若波羅蜜而觀諸法。何等爲菩薩。何等爲般
若波羅蜜。何等爲觀。尊者須菩提語舍利弗
言。如所問何等爲菩薩。菩薩者爲道士也。故
名爲菩薩。以道故知諸法事而無所入。問曰。
知何等諸法事。答曰。知色事不入色。知痛想
行識事不入識。盡知佛十八法事不入十八
法。舍利弗問。何等爲諸法事。須菩提言。所
可名者。諸法之貌色聲香味細滑法。内法外
法有爲無爲法像貌。所可名者是爲諸法事
也。舍利弗。所問何等爲般若波羅蜜。般若波
羅蜜者名爲遠離。問曰。何以故名爲遠離。須
菩提言。遠離五陰遠離十八性遠離六衰。遠
離檀波羅蜜至禪波羅蜜。遠離内外空至有
無空。遠離三十七品至十八法。是名爲遠離。
遠離薩云若。遠離薩云若事。尊者舍利弗。是
故名爲遠離般若波羅蜜。舍利弗。所問何等
爲觀行般若波羅蜜。菩薩亦不觀五陰有常無
常。亦不觀五陰苦樂。亦不觀五陰有我非我。
亦不空亦非不空。亦不相亦非不相。亦不願
亦非不願。亦不滅亦非不滅。亦不寂亦非不
寂。亦不作是觀。至六波羅蜜。從内外空至有
無空。及佛十八法亦復如是。諸三昧門陀隣
尼門至薩云若。乃至滅不滅。亦不作有常無
常觀。舍利弗。行般若波羅蜜菩薩當作是觀。
舍利弗問尊者須菩提。何以故。賢者作是言。
五陰無所生爲非五陰。乃至薩云若無所生
爲非薩云若。須菩提報言。五陰空空非五陰。
是故五陰無所生爲非五陰。六波羅蜜空。空
亦非六波羅蜜亦非生是故六波羅蜜無所生
爲非六波羅蜜。從内外空至有無空亦復如
是。從三十七品至佛十八法亦復如是。薩云
若亦復爾。以是故五陰無所生爲非五陰。五
陰亦非生。乃至薩云若亦無所生。舍利弗問
須菩提。何以故。言五陰不二爲非五陰。乃至
薩云若不二爲非薩云若。須菩提報言。五陰
不二亦不合亦不散。亦無有形不可見一相。
一相者則無相。薩云若亦如是。以是故五陰
無有二不爲五陰。薩云若無有二不爲薩云
若。舍利弗問。何以故。五陰無有二爲作數。
乃至薩云若無有二爲作數耶。須菩提言。
無所生及五陰無有二。五陰則是無所生。無
所生則是五陰。以是故五陰無有二爲作數
耳。乃至薩云若亦無有二爲作數耳。須菩提
白佛言。菩薩學般若波羅蜜觀是法時。見五
陰無所生常淨故見吾我亦無所生常淨故。
見檀波羅蜜至般若波羅蜜亦無所生常淨
故。見内外空至有無空亦無所生常淨故。見
三十七品佛十八法亦無所生常淨故。見諸陀
隣尼三昧門亦無所生常淨故。見薩云若無
所從生常淨故。見凡人凡人法亦無所生常
淨故。見須陀洹須陀洹法。斯陀含斯陀含法。
阿那含阿那含法。阿羅漢阿羅漢法。辟支佛
辟支佛法。見菩薩菩薩法。見佛佛法。皆無所
生常淨故。舍利弗問。如我從須菩提所聞。五
陰爲無所生。乃至道亦無所生。佛法亦無所
生。亦無所逮得。須陀洹至阿羅漢。辟支佛亦
復不逮。菩薩亦無所逮得。薩云若亦無所逮
得。菩薩摩訶薩無所逮得。薩云若者。爲壞五
趣是爲菩薩。不於五趣中得道。舍利弗言。若
使諸法無所生。云何須陀洹三應滅而念成道。
斯陀含三垢薄而念成道。阿那含五應滅而念
成道。阿羅漢滅上五所得。辟支佛以因縁覺
故而念成道。何以故。菩薩作勤苦行代衆生
受勤苦。爲何等故如來無所著得等正覺轉
法輪乎。須菩提言。舍利弗。我亦不使無所生
法有所逮得。我亦不使無所生得須陀洹道
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道。我亦不使
菩薩有勤苦行。菩薩行亦無有勤苦想。舍利
弗。菩薩亦不覺苦想。何以故。舍利弗。不可從
覺苦想能爲不可計阿僧祇衆生作本。菩薩於
衆生如父想如母想如子想如身想無所有。
菩薩於内外法當作是想當作是念。所言我
及一切衆生亦不有亦不可見。於内外法當
作是念。作是想念不起勤苦想。何以故。一切
無所有故。世尊。於無所生非我所。能令得
如來阿惟三佛亦無所生。如來不從無所生
逮轉法輪。舍利弗問尊者須菩提言。欲使從
無所生逮得。欲使從有所生逮得。須菩提言。
我亦不使從無所生逮得。亦復不使從有所
生逮得舍利弗言。如所言爲無所逮無所得
耶。須菩提言。有所逮有所得。不以二世俗之
事有逮有得。但以世事故有須陀洹・斯陀含・
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有佛。欲論最第一者。
無有逮無有得。從須陀洹上至佛亦無逮亦
無得。云何須菩提。但以世事故有逮有得。壞
五趣者亦復如是耶。須菩提言。以世俗事故
有逮有得。以世俗事故有五趣教。何以故。舍
利弗。最第一法無有生死。無有善惡之報。亦
無斷亦無著。舍利弗言。云何須菩提。無所生
有所生耶。有所生有所生乎。須菩提報言。我
亦不使無所生有所生。亦不使有所生有所
生也。舍利弗言。爲欲使何所無所生法有所
生。須菩提言。我不令五陰有無空有所生。
乃至道有無空亦不令無所生。舍利弗言。不
生爲生耶。生爲生乎。須菩提言。生亦不生。不
生亦不生。何以故。諸可有所生無所生一耳。
亦不別亦無形不可見不可得一相。一相者
則無所有之貌。是故舍利弗。有所生亦不生。
無所生亦不生。舍利弗言。當説無所生無所
生法。説有所生無所生法。我樂欲聞。須菩
提言。恣所樂。何以故。舍利弗。所可無所生
法所可有所生法無所樂。所問無所生無所
生。是諸法亦不合亦不散亦無形不可見不
可得一相。一相者則無相。舍利弗言。所生亦
復無所生。所樂亦復無所生。法亦無所生。所
報亦復無所生。如是如是。舍利弗。諸法皆無
所生。何以故。五陰無所生。六情亦無所生。
六性地水火風空識是六性亦無所生。身口
意行亦無所生。至薩云若亦無所生。是故舍
利弗。所報亦無所生法。所因縁樂聞皆無
所生。舍利弗言。如尊者須菩提。爲是法師
之上。何以故。隨所問能發遣。何以故。於諸
法無所依。舍利弗問長老須菩提。諸法云何
無所依。答言。舍利弗。色性空亦不依内亦
不依外亦不依兩中間。痛想行識性空亦不
依内亦不依外亦不依兩中間。六情十二衰
性空亦不依内外中間。六波羅蜜性空亦不
依内外中間。從内外空至有無空性亦不依
内外中間。三十七品至佛十八法性空亦不
依内外中間。諸法性皆空者亦不依内外中
間。舍利弗。是故無所依。是故行六波羅蜜菩
薩。能淨五陰至薩云若。舍利弗問須菩提。云
何菩薩行六波羅蜜淨菩薩道。答言。舍利弗。
亦有道檀波羅蜜亦有俗檀波羅蜜。至般若
波羅蜜亦有道亦有俗。復問。何等爲俗檀波
羅蜜。何等爲道檀波羅蜜。答言。菩薩住於布
施。若有沙門婆羅門。若有貧窮疾病形殘。隨
其所索城國珍寶衣被飮食。妻子眷屬。頭目
肌肉髓腦骨血。一切所有皆給與之。所可
與者有所依倚。作是念言。我與彼受我不
嫉他人與。言我是施主。言我與一切。言我
隨佛教。言我行檀波羅蜜。雖作是施與而有
所倚所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與衆生共之。
以是施與欲令衆生於無餘泥洹而般泥洹。
雖布施有三礙意。何等爲三。有我想有彼想
有施想。是爲三礙。是爲世俗布施。何以故。
名爲世俗布施。以不能離世俗亦不出世俗
事故。是爲世俗布施。何等爲道施。以三事
淨。何等爲三。菩薩布施亦不自見亦不見受
者不望其報。是爲菩薩於三事淨。舍利弗。菩
薩布施施與衆生。亦不倚衆生爲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亦不見有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之
兆。是爲道檀波羅蜜。何以故。名道檀波羅
蜜。道檀波羅蜜者。勝出勝於世間故。從
檀波羅蜜至般若波羅蜜。世俗有所依。道無
所依。須菩提言。是爲菩薩行六波羅蜜淨菩
薩道。舍利弗問須菩提。何等爲菩薩摩訶薩
道。答言。三十七品是菩薩摩訶薩道。空無相
無願三脱門。内外空乃至有無空。諸三昧門
陀隣尼門。佛十種力四無所畏佛十八法。四
無礙慧大慈大悲。是爲菩薩摩訶薩道。舍利
弗言。善哉善哉。須菩提。是爲何等波羅蜜功
徳力。須菩提言。是般若波羅蜜功徳力。何
以故。般若波羅蜜者諸善法功徳之母。般若
波羅蜜者悉持三乘之法。諸過去佛世尊皆
行般若波羅蜜。自致成阿惟三佛。當來諸佛
世尊亦行般若波羅蜜。自致成阿惟三佛。現
在十方恒邊沙國諸佛世尊。亦行般若波羅
蜜自致成阿惟三佛。須菩提言。若聞説般若
波羅蜜不疑不懼。當知是菩薩能行菩薩道
不捨衆生。能爲一切衆生作護。亦無所
終不離是念。所謂大慈大悲之念。舍利弗復
問。欲使菩薩不捨大慈大悲之念。不離
者。以爲一切衆生。皆當爲菩薩。何以故。一
切衆生終不離是念。須菩提讃言。善哉善哉。
舍利弗。我已覺知所來迹。我當受之。如
衆生無所有念亦無所有。有無亦無所有。如
衆生寂念亦復寂。如衆生空念亦復空。如衆
生無所覺念亦無所覺。如五陰無所有念亦
無所有。如五陰無有實。如五陰空。如五陰
寂。如五陰無所覺。當知念亦無所覺。眼耳鼻
舌身意。色聲香味細滑法。地水火風空識亦
爾。六波羅蜜空。内外空至有無空。三十七
品佛十八法。陀隣尼門諸三昧門。及薩云若
薩云若事。乃至道與念等無所有。如道無所
覺念亦無所覺。舍利弗。我欲使菩薩不離是
行念。於是世尊讃歎須菩提言。善哉善哉。爲
諸菩薩摩訶薩説般若波羅蜜行。當如是如
須菩提所言。如須菩提承佛威神説般若波
羅蜜。菩薩摩訶薩亦當如是如須菩提所説。
須菩提説是般若波羅蜜品時。三千大千刹
土六反震動。前沒後涌。前涌後沒。八方上下
皆悉如是。佛因是事便笑。時須菩提叉手白
佛言。世尊。何因縁笑。佛告須菩提。今我説
般若波羅蜜。東方恒邊沙不可計諸佛。亦爲
諸菩薩説般若波羅蜜。十方諸如來等正覺
無所著者。亦復爲諸菩薩説般若波羅蜜亦
復如是。須菩提。説是般若波羅蜜時。十二
那術億天及人阿須倫。皆得無所從生法忍。
十方諸佛説般若波羅蜜時。不可計阿僧祇
衆生。皆發無上正眞道意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五



放光般若經卷第六
 西晋于闐國三藏無羅叉
奉       詔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無住品第二十八
爾時三千大千刹土諸四天王與無央數億百
千諸天子皆來共會。諸釋提桓因與諸無數
億百千諸天皆共來會。須炎天子上至首陀
會天其中諸天各各與無數若干億百千天子
皆來共會。從四天王至首陀會天。諸天功徳
光明巍巍。雖爾不如世尊最下光明。百千萬
倍巨億萬倍。諸天光明及閻浮檀寶之光明
悉不現也。諸天在佛邊其形體光明如燒炷。
是故諸天光明即不復現。釋提桓因白尊者
須菩提。今是三千大千刹土諸四天王諸首
陀會天。欲聽須菩提説般若波羅蜜教菩薩。
云何住般若波羅蜜。何等爲菩薩摩訶薩般
若波羅蜜。當云何行般若波羅蜜。須菩提報
釋提桓因言。拘翼。今當承佛威神。爲諸菩
薩説般若波羅蜜。當爲菩薩如所應住説。是
諸天子未發意者今當應發菩薩心。已住於
道撿者。力不堪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意。何
以故。爲生死界作障隔故。假令是輩能發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意者。我亦代其歡喜從上
轉尊。我終不中道斷其功徳。拘翼。何等爲
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當持應薩云若意。
當念色無常苦空非身。老病憂患惱結裁聚
轉變壞敗恐畏鬪訟不可恃怙。菩薩當念是
亦無所倚。痛想行識六情六性。皆當念是
苦。淨亦無所倚。當念五陰淨。當念六情六
性淨寂。以薩云若意當知從癡有愛習。十二
因縁亦無所倚。當復念滅癡愛十二因縁得
滅。衆苦亦無所倚。復次拘翼。菩薩摩訶薩以
薩云若意當念三十七品亦無所倚。亦當念
乃至佛十八法亦無所倚。復次拘翼。菩薩摩
訶薩以薩云若意。行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
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蜜亦無所倚。如
是拘翼。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作是觀。使法法
相續法法相得。皆使具足。菩薩於念亦無吾
我。若作異念不應道念。拘翼。以不等念意。於
道亦不可見亦不可得。道無意念意亦不可
得亦不可見。拘翼。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當
作是觀。於諸法無所得。釋提桓因言。耆年
須菩提。云何念意不與道意同。云何道意不
與念意同。云何道意念意倶不可得不可
見。須菩提言。拘翼。所念意不成意。道意亦
非意亦不成意不持非意。念非意意則是非
意。非意亦是意。是爲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
蜜。於是佛歎須菩提言。善哉善哉。如汝爲
諸菩薩説般若波羅蜜教勸助之意。須菩提
白佛言。唯世尊。我當報恩不得不報恩。我
當報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恩。及弟子
勸助安立諸菩薩等。世尊。爾時亦學六波羅
蜜得阿惟三佛。世尊。我等亦當復勸助安立
諸菩薩。學六波羅蜜亦當使成得阿惟三佛。
須菩提言。拘翼。聽我説菩薩摩訶薩住般若
波羅蜜。如住亦不住。五陰五陰空。菩薩菩
薩空。五陰空菩薩空一空無有二。拘翼。菩
薩當作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拘翼。六情六情
空。菩薩菩薩空。六情空菩薩空等無有異。六
性六性空。菩薩菩薩空。六性空菩薩空等無
有異。菩薩摩訶薩當作如是於。般若波羅
蜜當作是住。復次拘翼。十二因縁十二因縁
空。滅十二因縁滅十二因縁空。菩薩菩薩空。
十二因縁十二因縁滅空菩薩空一空無有
二。拘翼。菩薩摩訶薩於般若波羅蜜當作
是住。六波羅蜜六波羅蜜空。内外空及有
無空。三十七品佛十八法諸三昧門陀隣尼
門。聲聞乘辟支佛乘亦爾。菩薩如來薩云若
亦爾。菩薩空薩云若空一空無二。菩薩於般
若波羅蜜當作是住。釋提桓因言。云何須菩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