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賢愚經 (No. 0202_ 慧覺譯 ) in Vol. 04

[First] [Prev]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百世中。爲人除糞。乃至於今。由其出家。持
戒功徳。今値我世。聞法得道。佛告大王。欲
知爾時僧自在者。今尼提比丘是。波斯匿
王。白世尊言。如來出世。實爲奇特。利益無
量苦惱衆生。佛告大王。善哉善哉。如汝所
言。佛又告曰。三界輪轉。無有定品。積善仁
和。生於豪尊。習惡放恣。便生卑賤。王大歡
喜。無有慢心。即起長跪。執尼提足。而爲作
禮。懺悔自謝。願除罪咎。世尊爾時。因爲廣
説法微妙之義。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
之論。欲不淨想。出要爲樂。爾時大會。聞佛
所説。各獲道證。信受奉行



賢愚經卷第七
  元魏涼州沙門慧覺在高昌郡譯
(三六)大劫賓寧第三十一丹本此品前在
第四卷爲十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衞國祇樹給孤獨
園。爾時國王名波斯匿。于時南方有國。名
爲金地。其王字劫賓寧。王有太子。名摩訶
劫賓寧。其父崩背。太子嗣位。體性聰明。
大力勇健。所統國土。三萬六千。兵衆殷熾。
無能敵者。威風遠振。莫不摧伏。然與
國。不相交通。後有商客。往到金地。以四端
&T073554;。奉上彼王。王納受已。問商客言。此物
甚好。爲出何處。商客答曰。出於中國。王復
問言。其中國者。名字云何。商客啓曰。名羅
悦祇。又名舍衞。其數衆多。不能具説。
復問言。中國諸王。以何等故。不來獻我。商
客啓曰。各自覇土。威名相齋。以是之故。
不來承奉耳。王自思惟。今我力勢。能總威
攝一切天下。何縁諸王。不來承貢。今當加
威令彼率伏。復問商客。中國諸王。何者最
大。商主白言。舍衞國王。爲第一大。時金
地王。即便遣使。詣舍衞國。持書示教。其理
委備。告語其王波斯匿言。我之威風。遍閻
浮提。卿爲所恃。斷絶使命。今故遣使共卿
相聞。卿若臥時。聞我聲者。尋應起坐。若坐
聞者。尋時應立。若食聞聲。應即吐哺。若沐
聞聲。應即握髮。若住時聞。應即相趣。却
後七日。與我相見。設不如是。吾當興兵
破汝國界。波斯匿聞深用驚惶。即往詣佛。
具白斯事。佛告王言。王還語使云。我
大。更有大王。王奉佛教。告彼使言。世
有聖王。近在此間。卿可到邊。傳汝王命。
使即時往詣於祇桓。于時世尊自變其
身。作轉輪王。令目連作典兵臣。七寶侍
從。皆悉備有。又化*祇桓。令作寶城。繞
城四邊。有七重壍。其間皆有七寶行樹雜
色蓮花。不可稱計。光明晃晃。照然赫發。城
中宮殿。亦是衆寶。王在殿上。尊嚴可畏。於
是彼使。前入化城。既覩大王。情甚驚悚。自
念我君。無状招禍。然不得已。以書示之。
化王得書。&T050460;著脚下。告彼使言。吾爲大
王。臨統四域。汝王頑迷。敢見違距。汝速
還國。致宣吾教。信至之日。馳奔來覲。臥聞
當起。坐聞應立。立聞吾令便當渉道。剋
期七日。不得稽遲。敢違斯制。罪在不請。
使受教竟。還詣本國。具以聞見。白金地王。
王承斯問。深自咎責。合率所領諸小王輩。
嚴辦車馬。欲朝大王。然有所疑。未便即
路。先遣一使白大王言。臣所總秉。三萬
六千。王爲當都去。將半去耶。大王還報聽
半留住。但將半來。時金地王將萬八千小
王。同時來到。既見化王。謁拜畢已。心作是
念。大王形貌。雖復勝我。力必不如。化王于
時。勅典兵臣。以弓與之。金地國王。手不能
勝。化王還取。以指張弓。復持與之。勅令
引挽。金地國王殊不能挽。化王復取。而彈
扣之。三千世界。皆爲振動。次復取箭。彎弓
而射。離手之後。化爲五發。其諸箭頭。各各
皆出無數光明。其光明頭。皆有蓮花。大如
車輪。一一花上。各各皆有一轉輪王。七寶具
足。奮演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五道衆
生。莫不蒙頼。諸天境界。見其光明。及聞説
法。身心清淨。有得道果第二第三道者。有
發無上正眞道意。復有得住不退地者。人
道衆生。見佛光明。及聞所説。心生踊躍。其
中有得一道二道三道之者。出家入要得
應眞者。有發無上正眞道意。得不退地。
不可稱計。餓鬼中者見佛光明。及聞所説。
皆得飽滿。身心清淨。無諸熱惱。皆生慈心。
恭敬於佛。即得解脱。生人天中。畜生中者。
見佛光明。貪欲瞋毒。皆得消除。癡心朦冥。
尋得醒悟。皆悉歡喜。信敬於佛。即得解脱。
生人天中。地獄中者。見佛光明。寒則熅煖。
熱則清涼。苦痛之處。即得休息。身心踊躍。
慈敬於佛。即得解脱。生人天中。爾時摩訶
劫賓寧王。金地諸王。見斯變已。其心信伏。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萬八千王。一時皆然。須
曳之頃。佛攝神力。還復本形。諸比丘僧。前
後圍繞。金地王衆。求索出家。佛即聽許。鬚
髮自墮。袈裟在體。思惟妙法。盡得阿羅漢
果。阿難白佛。此金地王。宿種何徳。生在
豪尊。功徳巍巍。遭値佛世。逮成無漏。佛
告阿難。衆生由行。受其果報。乃往過去。有
迦葉佛。般涅槃後。有一長者。爲起塔廟。
造作堂閣。四供養具。歳月漸久。而塔崩落。
床褥衣食。亦復斷絶。其主長者。有子比丘。
便行勸化人民之類。各令減割用治斯塔。
又設飮食床臥之具。諸人同心。咸共供承。
因發誓願。當來之世。富貴長壽。値佛出
世。聞法獲證。行報無遺。皆令果成。佛告
阿難。爾時長者子比丘者。今金地王摩訶劫
賓寧是。其諸人民受道化者。今萬八千諸王
是也。佛説是法。衆會聞者。逮得道證。發心
不退受持至教。歡喜奉行
(三七)梨耆彌七子三十二丹本此品在第
四卷爲第二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梨耆彌。家居
大富。生七男兒。爲其娶妻。已至于六。殘
第七子。當爲求婦。自思惟言。吾年衰邁。
餘一兒。爲之納婦。要令殊勝。時此長者。
有一親厚婆羅門。來共相見。因議語曰。今我
欲爲小兒求婚。未能知處。卿自昔來。遊
行諸國。今欲煩君。爲我推覓。若見有女
端政賢智。性命相宜。適我子意。乃當求
之。時婆羅門。即便然可。遍行看覓。到特叉
尸利國。見有五百童女。群行遊戲。採取好
花。用作拂飾。此婆羅門。隨逐觀之。轉復前
行。當度少水。諸女子輩。皆脱革屣。中有
一女。而獨不脱。并屣入水。轉復前行。續
更有河。衆女褰衣。爾乃入水。唯此一女。獨
并衣入。前行林間。諸女各各上樹採花。時
此一女。自不上樹。從他索之。得花甚多。
時婆羅門。問此女言。我有少疑。欲得相
問。其女答曰。有疑便問。婆羅門言。向者諸
女。當入水時。盡脱革屣。汝獨不脱。有何
意故。時女答言。汝癡何甚。所以作屣。正
用護脚。陸地之事。眼有所見。荊棘瓦石。可
得避之。水底隱匿。眼所不覩。儻有棘刺
及諸毒虫。傷害人脚。是以不脱。時婆羅門。
復更問言。以何事故。并衣入水。時女答言。
女人之身。相有好惡。褰衣入水。爲人所
見。相好則可。不好嗤笑。以是事故。而不褰
之。時婆羅門。復更問言。以何縁故。獨不
上樹。女便答言。若當上樹。樹枝儻所。危害
人身。以是事故。而不上耳。此女即是波斯
匿王弟。曇摩訶羨女也。羨昔因罪逃奔彼
國。便於其土。安家納娶。而生斯女。字
毘舍利。時婆羅門。聞女所説。知必賢能。而
問女言。汝父母在不。女答曰在。遂逐到門。
求共相見。女入白父。外有婆羅門。欲見大
人。時曇摩訶羨便出見之。問訊已竟。而語
之言。向者女子。是君女不。答言是也。爲有
主未。答言未也。婆羅門言。舍衞國中。有一
大臣。字梨耆彌。君識之不。答言舊識。婆羅
門言。是梨耆彌。最下小兒端政聰明。欲求
君女共爲婚姻。可得爾不。曇摩訶羨言。彼
是豪姓。本與匹偶。苟其欲得。情在無違。已
蒙許可。便共剋日。爾時有伴。往舍衞國。時
婆羅門。即作書疏與梨耆彌。陳説事状。長
者聞已。辦具娉物車馬騎乘。往特叉尸利
國。漸近欲到。先遣使往。時曇摩訶羨善加
敬待。即設賓會。以女娉之。諸事畢竟。當
還舍衞。時此女母。於衆人前。囑其女言。
自今已後。常著好衣。恒食美食。日日照
鏡。莫令斷絶。女即長跪。奉受教勅。梨耆彌
聞陰用爲恨。人生一世。苦樂無定。好衣
食。如何得常恒照明鏡。斯亦非理。雖有
此念。難不問之客主相辭。於是別去。大小
徒侶。進路歸國。於道中間。有一客舍。
四面垂軒。極爲清涼。其先到者在下休息。
兒婦後至。啓白妐言。此不可住。速出向
外。妐不違之。出向露處。左右數人。不肯
出去。時有象馬。身體瘙痒以身揩柱。屋即
崩壞。填殺下人。時梨耆彌。作是念言。我今
脱死由是兒婦。敬遇之心。倍益隆厚。即便
駕乘。進路而歸。到一大澗。草茂水美。衆人
息駕。澗側而住。兒婦後到便語之言住此
不快。速出岸上。即用其言。遠澗休息。須臾
間。便有雲起。震雷降雨。滂沛而下。溢澗
流來。時梨耆彌。復重念曰。吾等今日。再脱
於死。由此兒婦。得全身命。復勅嚴駕。渉道
進前既達本國。中表親里。悉來慶問。長者
欣悦。即設供具。共相娯樂。終竟一日。賓客
既罷。是時長者。召諸兒婦。而告之曰。吾今
年高。厭衆事務。家居器物。欲有付託。卿等
諸人誰能爲我知藏執鑰六大兒婦盡辭不
堪。其第七者。自言能任。于時長者。以諸藏
鑰。悉以付之。既以受命。勤謹不懈。朝朝
早起。灑掃堂舍。炊蒸已竟。先飯妐姑及諸
男女。後飯奴婢僮僕。使人各各分處赴趣
作業。然後自食。以是爲常。妐見忠恪不與
凡同。怪前母囑而不用之。便問之曰。汝前
來時。被母教勅。好衣美食。日照明鏡。其事
云何。卿可説之。兒婦長跪。具答事状。我母
所約。著好衣者。體上大衣。教使愛護。恒
令淨潔。時間客會。可得鮮妙。所勅美食。
爲甘肥教使晩飯飢虚得食。麤細盡
美。其明鏡者。非銅鐵鏡。教令早起灑掃
内外。端整床席。務令淨潔。我母所囑。其
事如是。時妐聞之。知有妙才。情存待遇。
甚倍於前。家中衆物。悉以委之。歡喜泰然。
無復憂慮。時有群鴈。飛入海渚食噉粳
米。食之既飽。銜穟翔來當王宮上失墮殿
前。諸人見之。取用奉王王見奇好。必中作
藥。勅使留種莫得棄散賦與諸臣各令
殖之時梨耆彌亦得少許持至於家。教令
種之。兒婦奉取。驅率奴僕。調和畦田。於
中下種生長滋茂大獲子實。諸人種者。消
息失度悉皆不生。時王夫人。欻得篤疾。召
問諸醫治病所由。中有醫言。當須海渚粳
米作食食之爾乃可差王自憶念。昔得其
種。*賦人懇*殖今當推校爲有爲無即
召諸臣。而問之言。前勅種稻。爲成熟不。
今日急須用治困病諸臣各各自説本末
或云不生或云鼠噉時梨耆彌歸家問曰前
種稻米。爲獲實不。欲得與王治夫人病。
兒婦答言。家内豐多。若用作藥足周一國
齊一人也。時梨耆彌。即送與王。尋
用作食。以與夫人。夫人食已病得除愈。王
甚歡喜。大與賞賜。時特叉尸利舍衞二國。
共相嫌隙。常不和順時特叉尸利王。欲試
舍衞有聖智不。遣一使者至舍衞國送
&MT05519;馬二匹。而是母子形状毛色。一類無異。
能別識者實爲大善。王及群臣。不能分別。
時梨耆彌。從宮歸家。兒婦問言。有何消
息。妐即答言。如向所見。兒婦白言。此事易
知。何足爲憂。但取好草。並頭而與。其是
母者。推草與之。其是子者。抴搏食之。
時梨耆彌尋往白王。王如其語。以草試之。
果如其策。母子區別。即語使者。斯是馬母。
彼是其駒。時使答言。審如來語。無有差錯。
王大歡喜。倍加爵賞。時彼來使。還歸本國。
具白諸理。時特叉尸利王。便更遣使。送
於二蛇。麤細長短相似如一。能別雄雌
者。斯亦大善。波斯匿王。及諸群臣。無能識
者。時梨耆彌。歸問兒婦。此復云何。兒婦答
言。以一端細&T073554;。敷置於地。取此二蛇。用著
&T073554;上。若是雌者。靜然不動。其是雄者。掻擾
不寧。何以知之。女之爲性愛著細滑。得軟
生染。不欲動搖。男子性剛。轉側不安以此
推之。可足知矣。長者聞已。即往白王。王
從其計。尋時試之。果如所言。了了識別。
告彼使曰。是雄是雌。使尋報曰。審爾不虚。
王甚慶悦。大賜財寶。時彼國王。復送一木。
長滿一丈。根杪正等。無有節目刀斧之迹。
而語之曰。若能識別此木上下。亦大快善。
甚不可量。王及諸臣。無能識者時梨耆彌。
復問兒婦。兒婦答曰。此事易耳。但取其木。
用著水中。根自沈沒。頭浮在上。長者聞已。
復往白王。王用其語。而便試之。果如其計。
沈浮各殊。語彼使言。浮者是頭。沈處是根。
時使答言。信如所論。王益歡喜。重與賞賜。
彼使還國。具白因縁。其王聞之。心用信伏。
更遣使命。兼獻珍寶。因復語曰。大王國
中。實有賢達。自今以後。當修義好。波斯
匿王。情倍踊躍。召梨耆彌。而問之曰。頃來
諸事。卿何由知。梨耆彌言。非臣所達。是臣
兒婦之智辯耳。國王聞已。深加欣敬。拜其
兒婦。用爲王妹。復經少時。兒婦懷妊。日月
已滿。生三十二卵。其一卵中。出一男兒。形
體顏貌。端嚴挺特。年遂長大。勇健無雙。一
人之力。敵於千夫。父母愛念。合國敬畏。後
爲納娶。各已備畢。純是國中豪賢之女。時毘
舍離。信心開解請佛及僧於舍供養。佛爲
説法。合家眷屬。得須陀洹。唯末小兒。末獲
道迹。時乘白象。欲出遊戲。門外有塹。既
深且廣。於其壍上。有大木橋。時此年少。適
到橋宕。爾時復有輔相之子乘車外來。橋
中相逢。各恃豪姓。不相開避。毘舍離兒。便
懷瞋恚。就於象上。低身下向。捉輔相子并
其車乘。擲置壍中。身體傷破。百節皆痛。啼
哭而歸。白其父言。毘舍離兒。横見毀辱。
傷我身體。苦痛若斯。其父聞之。甚用懊惱。
恤其子言。彼人力壯。又是國親。難與爭勝。
當思密計以報此怨。即以七寶。合爲馬鞭
三十二枚。用好純剛。作刀内中。三十二
人。各遺一枚。而語之言。汝等年少。體性自
嬉。故作此鞭。而用相贈。幸可納之。恒捉在
手。諸人歡慶。便爲受之。是時國法。見王
之時。禮不帶刀。於是輔相。已見納受而常
秉執。便向國王。深譖讒之。云毘舍離。三十
子。年盛力壯。一人敵千。今懷異計。謀
欲害王。王雖聞之。情猶未信。復更白王。
事審不虚。現有證驗。各作利刀。置馬鞭
中。以此推之。事足明矣。王即索看。果如所
言。王意便信。謂必爲然。選擇力士。安在宮
内。一一召喚。於裏殺之。以三十二頭。盛著
一函。繋縛封印。送與其妹。當於是日。其毘
舍離。請佛及僧。就家供養。見王送函。謂
爲致供。來相助辦。便欲開看世尊告曰。且
住勿解須待食竟。食飽已訖。便命令坐。
爲其説法。此身無常苦空無我生多危懼。
不得久立。衆惱纒縛。辛酸難計。恩愛別離
互相悲戀。唐困身識。於道無益。唯有智者。
能解此惡。時毘舍離。霍然情悟。得阿那含
道。歡喜合掌。白世尊言。唯垂矜愍。見賜
四願。一者諸病比丘。給足湯藥隨病
食。二者看病比丘亦給其食。三者遠來比
丘。先供養之。四者遠行比丘。給辦糧餉。所
以者何。諸病比丘。由無湯藥好飮食故。其
病難*差。或復沒命。瞻病比丘。由無食故。
當捨乞食。早晩無時。病人所須。或能差錯。
違心恚怒。病則難愈。以是之故。當施其食。
諸有他方遠來比丘。初到異土。未有知識。
若行乞食。或値惡狗。或逢弊人。儻能瞋恚。
傷損毀辱。以是之故。當先與食。遠去比丘。
當須伴侶。由無糧餉。或不逮伴。道路遐
險。多諸毒獸。設當獨渉或致危難。我以
是故。當供給之。爾時世尊聞毘舍離求此
四願。讃言。善哉善哉。如汝所願。其徳弘大。
供佛無異。即與衆僧。還到*祇桓。世尊去
後。開函視之。三十二頭。悉在函中。由愛
斷故。不生懊惱。但作是言。痛哉悲哉。
人生有死。不得長久。驅馳五道。何若乃
爾。三十二兒。婦家親族。聞此事理。極懷瞋
恚。咸共唱言。大王無道。抂殺善人。共合兵
馬。欲爲報仇。軍衆雲集。圍繞王宮。時王
恐怖。退向佛所。諸人聞之。即引軍馬。往圍
*祇桓。爾時阿難。聞波斯匿王。殺毘舍離三
十二子。婦家宗黨。欲爲報仇。長跪合掌。白
世尊言。有何因縁。三十二兒。爲王所殺。
世尊告曰。毘舍離子。三十二人。不但今日
爲王所殺。三十二人一時頓死。汝今善聽。
持之在心。當爲汝説。阿難曰諾。佛告阿
難。乃往過去久遠世時。此三十二人。共爲親
友。相與言議。盜他一牛。彼時國中。有一老
母。無有子息。單窮困厄。時諸偸兒。往詣其
舍。欲共殺牛。老母歡喜。爲辦薪水煮熟之
具。臨下刀時牛跪匃命。諸人意盛。必欲
殺之。牛便結誓。汝今殺我。將來之世。
我不置汝。正使得道。猶不相放。立誓已
竟。便爲所殺。諸人燒煮。競共噉之。老母因
次。亦得飽滿。欣悦而言。由來安客。今日最
善。佛告阿難。爾時牛者。今波斯匿王是。爾
時盜牛人者。今毘舍離三十二子是。爾時老
母者。今毘舍離是。由此果報。五百世中。常
爲所殺。乃至於今。彼時老母。由助喜故。
五百世中。常爲作母。極懷懊惱。今値我
時。始獲道證。阿難合掌。重白佛言。復修何
福。豪富猛健。佛告阿難。乃往過去迦葉佛
時。有一老母。信敬三寶。其家大富。合集衆
香。以油和之。欲往塗塔。於其中路。逢三
十二人。因而勸之。我欲以油塗塔。可相
助佐。當得福徳。世世所生。端正多力。時三
十二人。歡喜共去。塗塔已竟。各作是言。由
是老母故。令我等得種福業。願所生處。
尊榮富貴。恒爲我母。我等爲子。常莫相離。
見佛聞法。疾得道果。老母喜悦。便許可
之。從是已來。五百世中。恒生尊貴。爾時老
母。今毘舍離是。爾時三十二人。今三十二子
是。時諸軍衆。聞佛所説。恚心便息。而作是
言。大王所刑。非適爲之。此人自種。今受
其報。由殺一牛。猶尚如是。波斯匿王。是
我曹主。云何懷惡。而欲危害。即除器仗。自
投王前。求哀請過。王亦釋然。不問其罪。
爾時世尊因爲四衆。廣説諸法。善業應修。
惡行應離。敷演分別四諦妙法。衆會聞者
皆得道證。受持佛教歡喜奉行
(三八)設頭羅健寧三十三丹本爲
二十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閲祇竹園中。爾時賢
者阿難。從座而起。整衣服長跪叉手。前白
佛言。阿若憍陳如。伴黨五人。宿有何慶。
依何因縁。如來出世。法鼓初震獨先得聞。
甘露法味特先得嘗。唯願垂哀。具爲解説。
於時世尊。告阿難言。此五人者。先世之
時。先食我肉。致得安隱。是故今日。先得
法食。用致解脱。爾時阿難重白佛言。先
世食肉。有何因縁。願具開示。佛告之曰。
過去久遠。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此閻浮提。
有大國王。名曰設頭羅健寧。領閻浮提。八
萬四千國。六萬山川。八十億聚落。二萬夫人
婇女。王有慈悲。憐念一切。人民之類。靡不
蒙頼。爾時國中。有火星現。相師尋見。而白
王言。若火星現當旱不雨經十二年。今有
此變。當如之何。王聞是語。甚大憂愁。若
有此災。奈何民物。民命不濟。無復國土。
即合群臣。而共議之。衆臣咸曰。當下諸
國計現民口。復令算數倉篅現穀。知定
斛斗。十二年中人得幾許。王從其議。即時
宣令。急勅算之。都計算竟。一切人民。日得
一升。猶尚不足。從是已後。人民飢餓。死亡
者衆。王自念曰。當設何計濟活人民。因
與夫人婇女。出遊園觀。到各休息。王伺衆
眠寐。即從座起。向四方禮。因立誓言。今此
國人。飢羸無食。我捨此身。願爲大魚。以我
身肉。充濟一切。即上樹端。自投於地。即時
命終。於大河中。爲化生魚。其身長大。五百
由旬。爾時國中。有木工五人。各齎斤斧。往
至河邊。規斫材木。彼魚見已。即作人語而
告之曰。汝等若飢。欲須食者。來取我肉。若
復食飽。可齎持去。汝今先食我肉。而得充
飽。後成佛時。當以法食濟脱汝等。汝可并
告國人大小。有須食者。悉各來取。五人歡
喜。尋各斫取。食飽齎歸。因以其事具語國
人。於是人民。展轉相語。遍閻浮提。悉皆來
集。噉食其肉。一脇肉盡。即自轉身。復取一
脇。皆復食盡。故處還生。復轉身與之。如
是翻覆。恒以身肉。給濟一切。經十二年其
諸衆生。食其肉者。皆生慈心。命終之後。得
生天上。阿難。欲知爾時設頭羅健寧王者。
則我身是。時五木工。先食我肉者今憍陳
如等五比丘是。其諸人民後食肉者。今八萬
諸天。及諸弟子。得度者是。我於爾時。先以
身肉。充彼五人。令得濟活。是故今日最初
説法。度彼五人。以我法身少分之肉。除彼
三毒飢乏之苦。賢者阿難及諸會者。聞佛所
説。且悲且喜。頂戴奉行◎
賢愚經卷第七






賢愚經卷第八
  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在高昌郡譯
(三九)蓋事因縁品第三十四丹本爲
三十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閲祇竹林精舍。慧命
阿難。竹林中坐。心自思惟。如來出世。甚奇甚
特。今諸弟子。蒙佛恩澤。於四供養。無所乏
少。各獲安隱。得盡苦際。一切世間。諸王臣
民。亦得大利。遭値三寳。人民安樂。悉思
世尊威力所致。作是念已。從坐處起。來
詣佛所。爾時世尊。爲四部衆。廣説妙法。慧
命阿難。前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長
跪合掌。向佛自説林中所念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如來出世。實復奇特。
令一切衆生皆獲利益。復次阿難。如來正
覺。非但今日祐利衆生。過去世時。亦復利
益。阿難白佛。不審世尊。過去世中。饒益衆
生。其事云何。佛告阿難。過去久遠阿僧祇
劫。此閻浮提有四河水二大國王。一王名
曰婆羅提婆。晋言梵天。獨據三河。人民熾
盛。然復儜弱。一王名曰罰闍達提。晋言
金剛聚。唯得一河。人民亦少。然其國人悉皆
勇健。時金剛聚。處于正殿。獨坐思惟。如我
今者。兵衆勇悍。而所獲水少。彼國儜弱獨
覇三河。今當遣使和索一河。若與我者。共
爲親厚。國有好物。更相貢贈。若有艱難。共
相赴救。若其不得。便當力逼而奪取之。
作是念已。召諸大臣共議此事。諸臣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