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説衆許摩訶帝經 (No. 0191_ 法賢譯 ) in Vol. 03

[First] [Prev] 961 962 963 964 965 966 967 968 969 970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布捺誐羅相摩拏嚩
迦相乃至主宰承事等相。或諸所作善惡因
果。捨此蘊已復趣他蘊。如是等事亦無所有。
我先已説。種種有爲因果之法。從因發生從
因得滅。所謂因於無明縁生於行。行縁生
識。識縁生名色。名色縁生六入。六入縁生觸。
觸縁生受。受縁生愛。愛縁生取。取縁生有。
有縁生生。生縁生老死憂悲苦惱。以是因縁
得一大苦蘊生。諸苾芻。若滅其因一切皆滅。
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
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
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
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
是則一大苦蘊滅。諸苾芻。集因滅故苦自然
滅。若苦止息得涅盤樂。又復我相永斷正滅
非轉。了苦非有滅云何滅。是得止息是得清
涼。離一切句是則涅*盤
佛説衆許摩訶帝經卷第十



佛説衆許摩訶帝經卷第十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
卿明教大師臣 法賢奉  詔譯 
爾時世尊復謂民彌娑囉王曰。汝觀色是常
非常耶。王曰。非常。佛言。是苦非苦耶。對曰。
是苦。世尊又言。受想行識是常非常耶。對曰。
非常。又曰。是苦非苦耶。對曰。是苦。佛言。色
受想行識悉是非常是苦。是顛倒法一切無
我。佛又告言。大王。當以正智正慧觀其眞實。
彼色受想行識有過去現在未來耶。有内外
麁細貴賤遠近耶。對曰。色受想行識非過去
現在未來。亦非内外麁細貴賤遠近等。佛言。
善哉大王。若能於此五蘊如實了知。是非常
苦空無我之法。復以正智觀其眞實。知非過
去現在及以未來乃至内外麁細貴賤遠近
等。又能不著不捨者斯眞解脱。大王。得斯解
脱者。是智解脱。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我生已
盡永不復趣輪迴之道
爾時世尊説是法時。民彌娑囉王及八萬天
人。遠離塵垢得法眼淨。及有婆羅門長者士
庶等百千人衆。亦離塵垢得法眼淨。於是民
彌娑囉王得法知見已。於法堅固斷其貪愛。
除去疑惑正信不退。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
掌向佛白言。世尊。我心柔順歸依佛法及以
僧伽。持近事戒永不殺生。今請世尊常住我
國。願盡形壽奉上衣服飮食臥具湯藥常無
乏少。乃至聖衆盡生供養。佛即默然。時王見
佛默然受請。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以頭面
禮佛雙足。旋繞畢已辭別而退
爾時諸苾芻衆。見民彌娑囉王蒙佛世尊爲
説妙法。不起於座。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心皆
生疑。此王云何遇佛世尊。便得聞法證法眼
淨除去塵垢。作是念已。佛即玄知告而言曰。
諸苾芻。此民彌娑囉王乃於過去作大善業。
所作決定果報無差。今爲人王具大福徳。乃
宿世因感果如是。諸苾芻。地水火風外界熟
時。蘊界六根一切好醜。隨其所作善惡之業。
悉皆獲得果報不虚。爾時世尊。即説偈言
    衆生之所作 善惡經百劫
    因業不可壞 果報終自得
諸苾芻。過去世時有佛出世。名阿囉曩毘。十
號具足爲人天師。時佛世尊爲諸衆生説種
種法。化利畢已即入涅*盤。彼諸弟子收其
舍利。擇清淨地建立妙塔。復以種種香花而
恒供養。過是已後久歴年歳。有轉輪王出於
世間。名羯里計。時有兵衆十八倶胝。常領是
衆飛空巡幸。復有七寶常爲先導。後於一日
經過塔上。有虚空神捉其輪寶住空不進。時
羯里計王思惟是事。今我方行輪寶自住。恐
是福盡感應斯現。彼虚空神乃告之曰。大王。
汝非福盡。下有阿羅曩毘佛舍利塔。端指輪
寶不得直進時羯里計王與十八倶胝飛空兵
衆。同時降下詣於塔所。王及眷屬各以妙衣
共拭佛塔。得清淨已散諸妙花。及焚寶香。又
作種種音樂而爲供養。以頭面禮發其誓願。
以我今日師事於佛所設供養種種功徳。果
報不虚當來獲得。諸苾芻於意云何。彼羯里
計轉輪聖王并諸眷屬者。即民彌娑囉王及
眷屬等。是諸苾芻。以彼供養阿囉曩毘正覺
之塔種種功徳。當感無數百千倶胝劫受天
上人間最上快樂。以本願力今値於我復作
供養。所獲功徳乃與阿囉曩毘正等正覺平
等無異。諸苾芻。一切衆生作黒業者黒業相
續。作白業者白業不斷。或作雜業亦復如是。
諸苾芻。所獲果報悉從因業。汝等當知。廣爲
人説。爾時會中諸苾芻衆。以民彌娑囉王見
佛聞法遠塵離垢。又聞説彼往昔之事。乃於
烏嚕尾螺而起疑心。云何世尊爲現神通。種
種教化方得迴心。彼曩提誐耶隨言受化。佛
大慈悲具一切智。必能斷除我等疑惑。作是
念已。將欲發問。佛即告言。修因感果定不虚
爾。諸苾芻。過去劫中人壽二萬歳時。有佛出
世。名曰迦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
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
佛亦在波羅奈國鹿野苑中作大佛事。化利
畢已即入涅*盤。時世有王名羯里計。常於
彼佛恭敬供養。佛既入滅。王以種種香木
毘世尊。復以乳汁灑滅餘火。即收舍利貯四
寶瓶。又選勝地起大寶塔。其塔高聳量一由
旬。王及人民常作供養。時彼國中有一長者。
家中巨富等毘沙門天。眷屬衆多自在快樂。
先與別族長者而爲朋友。常於佛塔廣興供
養。後娶其門以爲姻戚。歳月緜久乃生三子。
於後長者年耄有疾。服藥不差漸漸羸困。乃
趣無常。三子以禮葬於尸林。是時三子思憶
訓誨旦暮啼泣。又念家富共議追福。長兄慳
恡先未知善。忽聞欲施初即遲疑。以孝存心
尋便允可。長兄言曰。布施之外分充受用。二
弟應諾。即持金銀種種財物。詣於塔所作最
上供養。如是施已同發誓言。願以善根所生
果報。於當來世以今正等正覺迦葉之稱爲
其姓氏。佛出世間亦得値遇。聞法信解證於
菩提。發誓願已禮拜旋繞歡喜而歸。是故迦
葉今得此姓。値遇於我而爲沙門。復聞正法
證無學果。諸苾芻。烏嚕尾螺初難化者。以彼
宿世欲檀施時心有遲疑。是故我現種種神
變方得省悟。曩提誐耶而易化者。亦由往昔
檀施之時心本清淨始終無異。諸苾芻。是故
烏嚕尾螺及曩提誐耶。復爲兄弟得迦葉姓。
又値於我聞法證道。此往昔事汝等諦信
爾時世尊説是迦葉往昔事已。離杖林塔。於
王舍城不遠就一樹下。與千苾芻衆圍繞而住。
時民彌娑囉王以佛近住。欲立精舍安佛及
僧而久住止。民彌娑囉王爲太子時。常出城
外而爲遊戲。去城至近有一園苑。林樹蓊欝
泉池清淨。雖復四序花竹恒茂。太子愛樂而
欲求買。園主長者自恃耆耄兼亦家富。太子
逼取終不允從。出言悖慢聞於太子。我寧離
此國不捨此園。太子聞已謂左右曰。今此耆
耄言甚不遜。我若紹位無得忘也。於後父王
摩賀鉢納摩崩已。即灌頂傳寶號。民彌娑囉
王既紹其位。乃憶前事下令所司發使奪取。
時彼長者速得心病便趣無常。命終之後以
其憤怨積聚毒惡。乃於園内生蛇趣中。含毒
伺隙欲酬前恨。後於一日王因春節。將諸嬪
婇遊幸彼園。盡極歡娯以肆其意。王方疲困
寢息園中。時彼毒蛇謂其得便。疾出窟穴欲
&T045578;王。時諸嬪嬙散行遊冶。王有親近内侍
一人。執劍侍衞防其不虞。時有飛禽名迦蘭
那迦。飮啄&T037173;翔常在園内。忽見蛇出相呼鳴
噪。執劍内侍見蛇出已即斷其命。禽衆極噪。
王亦驚寤。問執劍者。縁何喧擾。執劍者曰。適
有毒蛇欲來&T045578;王。迦蘭那迦相呼驚噪。我既
目見已斷蛇命。王聞是語心驚毛豎。令詔太
子及諸大臣共議斯事。古刹帝利灌頂大王。
或於身命欲致危害。有能忠力濟其難者。當
何賞賜。大臣對曰。能於身命脱其難者。可分
半國以賞其功。王乃允從。分其半國與迦蘭
那迦用賞其功。大臣對曰。彼迦蘭那迦飛禽
之類。與國境土當何所用。王謂大臣。此事
如何。大臣對曰。可就窠巣多植竹木使其遂
性。勿令傷害。如斯可矣。餘不能爲。王聞曰
善。遂從其奏。乃於園外別擇一處。廣種竹樹
安迦蘭那迦。令人守之不得傷害。王有親舅。
本事仙道常求淨處進其修習。王以迦蘭那
迦竹林無諸雜穢權令安處。及見世尊將諸
苾芻近城樹下露地宴息。思欲捨彼造立精
舍。王乃嚴駕自詣佛所。禮雙足已却住一

爾時世尊爲王説法。以種種方便化令歡喜。
復勸精進。當求最上寂靜快樂。時王聞法歡
喜頂受。即起於座偏袒右肩。合掌頂禮白言。
世尊。我今請佛及諸聖衆。於我宮内來晨受
食。唯願慈悲哀愍聽許。佛即默然。爾時大王
見佛默然知已受請。歡喜踊躍禮拜而歸。乃
下所司。即於是夜疾速備辦種種飮食及與
香花。皆令倍常美妙清淨。復勅宮城内外乃
至四衢道巷之中悉使嚴潔。纔至明旦即遣
使人白於世尊。飯食已辦請佛降臨。於是世
尊與千阿羅漢著衣持鉢。前後圍繞行詣王
宮。王於門首執爐焚香待世尊至。佛既到已
迎入就座。諸聖衆等亦各就坐。王與眷屬
瞻禮畢已奉上飮食。焚香散花歡喜供養。
佛與聖衆食畢澡手。王及眷屬樂欲聽法。佛
爲説法。各各諦聽歡喜信受。王復離座合掌
白佛。我今欲以迦蘭那迦竹林作佛精舍。願
佛納受。世尊默然。王知佛許。即取金瓶灌於
佛手奉施畢已。願佛隨意。即爲世尊廣作嚴
飾。佛與聖衆隨意而住。迦蘭那迦竹林精舍
因茲所立
爾時世尊後於一時爲利樂故。與諸聖衆離
迦蘭那迦竹林精舍。往寒林中經行宴坐。時
王舍城有一長者。請佛及衆來晨供養。乃於
是夜與諸眷屬及僮僕侍人。共辦飮食香花
等事。時給孤長者因有事故。到王舍城經過
彼家。遇夜止宿。見其長者家中老幼皆不寢
寐辦造飮食珍饌之類。怪而問曰。長者之家
老幼不寐辦造飮食。當何所用。爲請王耶。爲
請大臣。莫爲姻親而有聚會。長者報言。我不
請王及大臣等。亦無姻親聚會之事。今爲有
佛出於世間。將一千聖衆遊化此國。王及眷
屬大臣士庶。悉皆歸向次第供養。我爲彼佛
及與聖衆來晨設齋是不寢寐。給孤長者聞
此語已。歎異非常。又復問言。云何名佛。對
曰。彼釋族中有王淨飯。生一童子。號悉達
多。具輪王相。棄捨出家苦行修習。證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斯即佛也。又復問言。云何
聖衆。對曰。有刹利族或婆羅門族。乃至毘舍
輸陀。如是之族善男子輩投佛出家。剃除
被袈裟衣。正信修行聞法悟解。悉皆證
得阿羅漢道。此是隨佛一千聖衆。我所供養
正爲此也。給孤長者聞是説已。身毛皆豎歡
喜踊躍。又復問言。如我云何得見彼佛及與
聖衆。對曰。明旦咸來我舍受食。給孤長者雖
聞是語。有若心狂不待天曉欲往佛所。時方
半夜値月明朗。即便出門行詣寒林。未至中
途月忽雲蔽。又至一門不敢前進。給孤長者
以天陰黒。便生怕怖佇立思量。得無非人之
類而來惱我耶。心欲退還足不前進。時有天
人發聲告曰。長者但去勿得退心。唯有吉祥
定無惱亂。於意云何。譬如百車百馬種種
嚴。可令衆生見者愛樂。以斯布施。不如向佛
前進一歩十六分之一分功徳
又復告言。長者。但去勿得退心。唯有吉祥無
惱亂事。於意云何。譬如一百金象衆寶*裝
嚴。以斯布施。不如向佛前進一歩十六分之
一分功徳。長者。乃至百童女以眞珠瓔珞衆
寶嚴身。以斯布施。亦復不及向佛一歩十六
分之一分功徳。時彼天人即發身光照耀途
路。自彼門所直至寒林。如月盛明等無有異。
給孤長者乃問天曰。是何聖賢能作斯事。天
人告曰。我昔曾爲舍利子母。名捺誐囉也。命
終之後生四天王界。今名摩度娑健馱摩拏
嚩迦見守此門。願勿疑慮。長者可去必獲吉
祥。給孤長者聞是語已讃言。善哉稀有斯事。
我今定去見佛無疑。給孤長者又復思惟。若
無正覺出於世間。無由得聞最上妙法。於是
長者得其光明無所障礙。直至寒林世尊住

爾時世尊在寒林外經行。時長者見佛威徳
相好異於常人。即便合掌而發問言。是世尊
否。佛答言是。長者身心歡喜無量
又復問言。世有何人而得安睡。佛説伽陀而
答之曰
    若人心寂靜 一切得安睡
    若人繋染欲 熱惱心不止
    染欲熱惱除 解脱無所繋
    心意調伏已 得息得安睡
爾時世尊説伽陀已。與給孤長者同入林中。
佛還本座。長者即前禮佛雙足。於一面坐樂
欲聽法。佛乃勸發令心歡喜爾時世尊告長
者言。布施持戒得生天上。雖五欲自在非爲
究竟。欲免輪迴當斷煩惱。於善惡法廣爲分
別。是時長者得聞是法。以宿善力深心思惟。
蓋障即除心喜無量。佛知是已。即爲廣説苦
集滅道四聖諦法。是時長者不起於座證四
諦理。如潔白衣易染其色。隨彼所染皆成上
妙。長者得法知見永斷疑惑。於佛法僧深信
堅固。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頂禮白言。世
尊。我今歸依佛法及苾芻衆。持近事戒永不
殺生
爾時世尊問長者言。汝何名字。長者對曰。我
於國中少有資産。或是貧匱孤獨之人來丐
求者。我施飮食及彼資具。國人名我爲給孤
獨。汝國何名。對曰。舍衞。願佛及衆來降我
國。當以次服飮食臥具湯藥一切受用畢生
奉施。佛言。長者。我與苾芻數踰千人。彼無精
舍何以安住。長者對曰。佛若降臨速當建立。
唯願大慈不違我請。佛即默然。給孤長者見
佛默然。知已受請歡喜踊躍。頭面禮足旋遶
而退。於是長者入王舍城。營搆事畢將欲還
家。再詣寒林請佛及衆。勿慮精舍願早垂降。
言已還家。自此日後一切皆停。於舍衞城周
遍内外。求覓殊勝清淨之地。欲建精舍安佛
及僧。唯有祇陀童子園苑最勝。何以故。此童
子園其地寛廣無諸穢惡。竹樹蓊欝泉池清
淨。寒風暑氣倶不能侵。又無蚊虻含毒之蟲。
唯有吉祥飛走之類。又復王城不遠不近。非
求法人不能到此。若建精舍斯爲最勝。思念
已竟。即詣園主祇陀童子。而告之曰。童子。勿
怪我有勝事欲以上聞。童子。可容方敢陳説。
童子告言。有事可説。長者起立謂童子言。欲
買茲園。當爲世尊及千聖衆造立精舍而請
安住。尊若容允價即禀言。祇陀童子告長者
曰。一切可得。唯園勿言。長者又曰。我聞佛言。
一切無常無有主者。以不堅法宜易堅牢。童
子報言。非我所知勿復更説。長者又曰。佛者
難値。園即易求。今或遲疑後施無及。祇陀童
子雖聞此説心未能捨。乃以要言阨彼長者。
君能以金布滿其地。我即與汝任自所爲。長
者審知恐未誠信。報而言曰。童子。若爾可聞
市官。當使兩情執無反覆。童子俛仰共聞市
官。時四天王遙知斯事。佛今出世。舍衞城中
給孤長者。買祇陀園造立精舍。兩人商議取
正市官。我今變身與成其事。天王變身作市
官已。來於市肆顒望給孤與童子至。二人至
已。給孤先言。我買彼園欲造精舍。令以黄金
布遍其地。若能爾者即可相與。今來取正。此
價云何。市官言曰。二人之心得可否未。對言。
已定。市官言曰。善哉善哉。童子收金。長者得
園。童子默然更無違悔。長者即日速以車乘
象馬之類。乃至僮僕般運黄金處處布訖。
唯前面少許而未周足。長者籌慮。取何藏金
可遍此地。如是之際。童子告言。汝已迴意便
可收金。長者報言。我意不迴。思何藏金可遍
此地。以斯事故籌慮少時。童子思惟。奇哉長
者能捨如是大財。爲佛及僧造立精舍。又復
思惟。我曾聞説。若非正覺出於世間。一切衆
生不聞正法。斯可助施理必相容。即謂長者。
勿更取金。欲迴此地我施作門。美可共成功
亦圓滿。長者報言。我非無金。童子爾者誠爲
甚善。布金纔畢方欲命工。外道悉知速來惑
亂。謂長者曰。瞿曇沙門今在摩竭陀國王舍
城居。此舍衞城地貴名高非彼所住。勿立精
舍勿得迎請。長者即怒報外道曰。此舍衞城
非汝所有。何關汝事。外道聞已知不從心。復
詣於王。王亦不允。諸外道輩面慚無色心極
煩惱。復詣長者而告言曰。我先所説不爲園
苑。但以彼衆非我同修。長者今日若是堅執。
斯有所報請不相違。我聞瞿曇有大弟子。先
已到此可與論義即辯勝劣。如彼得勝精舍
可爲。若其不勝何用迎請。我此所説君見如
何。長者告言。此説甚善。若定勝劣。足得相
依清濁要分眞僞斯辯
佛説衆許摩訶帝經卷第十一





佛説衆許摩訶帝經卷第十二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爾時世尊在於寒林。受給孤長者請。預知舍
衞國中有諸外道。各各苦行又復聰明。雖勤
修習不得解脱。根縁已熟受化。是時世尊又
觀誰可往彼。唯舍利弗乃有宿因。此若先行
必有大利。於是世尊喚舍利弗。令先往彼舍
衞大城助給孤獨建立精舍。尊者受命往舍
衞城。詣長者所事皆參議。給孤長者承外道
意來白尊者。彼欲論義於理如何。又云。此國
之人素未知佛。於法勝劣宜其宣揚。舍利弗
曰。善哉善哉。斯言誠諦。尊者於是入定觀
察。諸外道輩及舍衞國人。根縁成熟有幾時
分。見彼人衆唯餘七日。尊者出定告長者曰。
請語外道。過七日已可來論義。長者具告外
道思惟。立七日限斯有二事。一者知己非勝
設計私逃。二者或求本朋來共商攉。如是思
已。我今云何不求朋侶。由是諸處親自訪尋
乃得一人。名赤眼婆羅門。而告之曰。彼瞿曇
沙門有大弟子索我論義。汝婆羅門應宜相
助。何以故。若自得勝利養猶存。彼或勝時我
等何往。彼即問言。何時論義。報曰。後當七
日至時相報必來助汝。然婆羅門憂其墮負
心甚煩惱。發信諸處求告朋黨。七日滿已。給
孤長者就寛靜處權立論場。即爲舍利弗尊
者排師子座。爲彼外道對排高座。列座既畢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961 962 963 964 965 966 967 968 969 970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