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方廣大莊嚴經 (No. 0187_ 地婆訶羅譯 ) in Vol. 03

[First] [Prev]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平復如本。即以金鉢擲*置河中。是時龍王
生大歡喜。收取金鉢宮中供養。時釋提桓
因即變其形。爲金翅鳥從彼龍王奪取金
鉢將還本宮起塔供養。爾時菩薩從座而
起。龍妃還持所獻賢座。歸於本宮起塔供
養。諸比丘由菩薩福慧力故。食乳糜已。三
十二相八十種好圓光一尋轉増赫弈。爾時
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六年苦行時 身體極羸痩
    不以天神力 往彼菩提場
    爲愍衆生故 還依諸佛法
    須食於美食 方證大菩提
    有女於往昔 行善名善生
    爲佛六年苦 廣施八百衆
    夜半聞天語 晨朝&MT00946;乳牛
    練彼千牛乳 作糜持奉獻
    菩薩著衣已 巡行至其舍
    受彼乳糜取 往詣尼連河
    菩薩無量劫 廣修諸善行
    身心倶寂靜 進止極調柔
    至彼連河岸 天龍悉圍遶
    菩薩入河浴 諸天散香花
    將欲昇河岸 神來低寶樹
    善女施金鉢 龍妃奉妙床
    行歩如師子 往詣菩提座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七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八
  中天竺國沙門地婆訶羅奉 詔譯
  詣菩提場品第十九
爾時佛告諸比丘。菩薩澡浴身體。復食乳
糜氣力平全。方欲往詣十六功徳之地菩
提樹下。爲欲降伏彼魔怨故。以大人相
西面而行。所謂徐徐安隱而行。容止美好
如虹蜺而行。雅歩閑詳如須彌山巍巍而
行。不怱遽行。不遲慢行。不沈重行。不輕
躁行。不濁亂行。離垢而行。清淨而行。無
過失行。無愚癡行。無染著行。如師子王
行。如龍王行。如那羅延行。不觸地行。
輻輪相印文而行。足指網鞔甲如赤銅照
地而行。震動大地而行。如山相撃出大
音聲而行。坑坎堆阜自然平正而行。足下光
明照罪衆生歸於善趣而行。所踐之地皆
生蓮花而行。隨順過去諸佛就師子座而
行。心如金剛不可沮壞而行。閉諸惡趣
開諸善門而行。安樂一切衆生而行。銷滅
魔力而行。摧諸邪論而行。除斷無明
障而行。絶生死翅羽而行。暎蔽釋梵護世
自在天王而行。於三千大千世界唯我獨
尊而行。自證聖道不由他悟而行。將證一
切智而行。念慧相應而行。欲除生老病死
而行。方趣寂滅離垢不死無畏向涅槃
城而行
爾時菩薩正念向彼菩提之樹直視行。時便
有如是無量威儀。時有風天雨天。從尼連
河至菩提樹。周遍掃灑盡令嚴淨。又雨無
量殊勝香華遍覆其地。於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大小諸樹皆悉低枝向菩提樹。三千大
千世界須彌山等。大小諸山皆悉低峯向菩
提樹。欲界諸天子等。各散種種微妙香花。一
一妙花縱廣一拘盧舍以爲花臺。復現廣路
脩遠無際。於路左右七寶欄楯皆悉嚴好。
其量高下如七多羅樹。衆寳幡蓋處處莊嚴。
復化七寶多羅之樹。一一樹間絡以金繩。於
其繩上皆懸珍鐸。明珠琉璃間厠其中。其
樹兩間有七寶池。於彼池内金沙遍布香水
盈滿。優鉢羅花。拘勿頭花。波頭摩花。芬陀
利花。如是等花充滿池中。其池四邊七寶階
道。周匝莊嚴。於其階道則有迦陵頻伽。鳧
鴈鴛鴦命命諸鳥出和雅音。有八萬四千
天諸婇女。以衆香水灑於前路。復有八萬
四千天諸婇女散衆天花。一一樹下復有衆
寶妙臺。是諸臺上各有八萬四千天諸婇女。
皆捧寶器盛妙栴檀沈水之香。復有五千
天諸婇女。奏天伎樂歌舞頌歎出和雅

佛告諸比丘。菩薩詣菩提樹時。其身普放
無量光明。又遍*震動無邊刹土。復有無量
百千諸天奏天*伎樂。於虚空中雨衆天
花。又雨無量百千天妙衣服。復有無量象馬
牛等圍繞菩薩。發聲哮吼其音和暢。又有
無量鸚鵡舍利拘抧羅鳥。迦陵頻伽。鳧鴈鴛
鴦孔雀翡翠共命諸鳥。翻翔圍繞出和雅音。
菩薩往菩提場時。有如是等無量希有吉
祥之相
佛告諸比丘。菩薩將欲坐菩提座。其夜三
千大千世界主大梵天王。告諸梵衆作如
是言。仁者當知。菩薩摩訶薩被精進甲。智
慧堅固心不劬勞。成就一切菩薩之行。通
一切波羅蜜門。於一切菩薩地得大自
在。獲諸菩薩清淨意樂。一切衆生諸根利鈍
皆悉了知。住於如來祕密之藏超諸魔境。
一切善法皆能自覺。不由他人而得覺悟。
爲諸如來大神通力之所護念。當爲衆生
説解脱道。亦爲衆生作大商主。摧伏一切
諸魔軍衆。於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唯佛獨
尊爲大醫王。調和法藥救衆生苦爲大法
王。以智慧明照於十方建大法幢。不爲
世間八法所染。猶如蓮花不著於水。能
積無量眞實法寶。猶如大海蘊諸奇珍。怨
親平等如須彌山安住不動。心意清淨如摩
尼珠離諸垢穢。於三千大千世界得大自
在。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量功徳詣菩
提場。爲欲降伏衆魔怨故。成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故。欲圓滿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
共佛法故。轉正法輪故。爲欲震大師子
吼故。施大法雨令諸衆生得滿足故。令
諸衆生得清淨法眼故。令諸外道息諍論
故。欲使本願得圓滿故。於一切法得自
在故。仁者。汝等應當發心往詣親近供養。
即説偈言
    無量百千劫 具慈悲喜捨
    禪定智慧通 於今證涅槃
    若欲遠三惡 及離於八難
    受天妙樂報 乃至得涅槃
    應持上供具 供養於菩薩
    六年修苦行 欲詣菩提場
    三千世界主 釋梵及日月
    一切無與等 見者咸歡悦
    降伏諸魔軍 必當成正覺
    身相三十二 最勝自莊嚴
    梵音甚清徹 心淨離諸過
    或有人樂欲 上生於梵世
    或有人樂欲 證得聲聞果
    或有人樂欲 得成辟支佛
    或有人樂欲 當獲無上果
    如是諸人等 應供養導師
佛告諸比丘。時大梵天王爲供養菩薩故。
以神通力令三千大千世界皆悉清淨。除
諸砂鹵瓦礫荊棘。地平如掌無有丘墟。以
金銀*琉璃硨磲馬瑙珊瑚虎魄眞珠等寶而
嚴飾之。又遍三千大千世界生諸瑞草青
緑右旋柔軟可愛如迦陵陀衣。又諸巨海
變爲平地。亦不嬈彼魚鼈黿鼉水性之屬。
所有十方刹土梵王帝釋護世四王。咸見此
間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嚴淨。各於本土皆
悉莊嚴遙申供養。又十方無邊刹土一切菩
薩爲供養故。以超過人天殊勝供具。各於
本國而申供養。皆見無邊世界如一佛土。
諸須彌山鐵圍山間幽冥之處。日月威光所
不能及。咸見菩薩光明普照
有十六天子。守護此菩提之場。是諸天子皆
證無生法忍及得阿惟越致。其名曰轉
進天子。無勝天子。施與天子。愛敬天子。勇力
天子。善住天子。持地天子。作光天子。無垢天
子。法自在天子。法幢天子。所行吉祥天子。無
障礙天子。大莊嚴天子。清淨戒香天子。蓮花
光明天子。如是等天子。各化四万八十由
旬。廣設無量寶莊嚴具。其地四邊皆有七重
寶路。一一寶路皆悉行列寶多羅樹。一一樹
間金繩交絡。垂諸寶鈴覆以寳網。閻浮檀
金以爲蓮花遍滿於地。一一花上各以七
寳而嚴飾之。復燒種種上妙天香。十方世
界人天之中。所有妙樹悉於中現。又十方
世界一切水陸。勝妙香花悉於中現。又十方
世界諸佛菩薩。各於本土現無量資糧廣博
嚴飾福徳智慧菩提道場。如是種種事業皆
悉現於此道場中
佛告諸比丘。十六天子見如是等神通瑞相
種種莊嚴踊躍歡喜。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
羅。迦婁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見此道場
歎未曾有。各想自宮猶如塜墓。皆有無量
讃述功徳。復有四護菩提樹神。一名毘留
薄瞿。二名蘇摩那。三名烏珠鉢底。四名帝
*珠。各以神力變菩提樹。高廣嚴好各長八
十多羅之樹。根莖枝葉花果茂盛。端正可
愛莊嚴無比見者歡喜。踰於帝釋歡喜園中
波利質多羅樹拘鞞羅樹。菩薩所坐成菩
提處。則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心也。此樹下地
純以金剛所成不可沮壞
佛告諸比丘。菩薩欲往菩提樹時。放大光
明遍照無邊無量世界。地獄衆生皆得離
苦。餓鬼衆生皆得飽滿。畜生衆生慈心相向。
諸根不具衆生皆得具足。病苦衆生皆得痊
愈。怖畏衆生皆得安樂。獄囚衆生皆得釋
然。貧窮衆生皆得財寶。煩惱衆生皆得解脱。
飢渇衆生皆得飮食。懷孕衆生皆得免難。羸
痩衆生皆得充健。而於此時。無一衆生爲
貪恚癡之所逼惱。人天不死亦不受胎。是
時一切衆生更相慈慜生利益心。如父如
母如姊如妹如兄如弟。爾時世尊欲重宣
此義。而説偈言
    地獄痛苦逼 一切皆休息
    畜生相食噉 各各起慈心
    八難皆閉塞 三惡悉空靜
    光明所照處 咸受微妙樂
    眼耳鼻舌等 諸根不完具
    皆悉得具足 煩惱所擾者
    便得大安樂 狂亂得正念
    貧賤得富貴 病苦得痊除
    禁囚得解脱 一切無忿競
    展轉起慈心 如父母愛子
    菩薩光明網 遍滿於十方
    普照恒沙界 暎蔽無邊土
    鐵圍大鐵圍 及餘諸山等
    皆悉不復現 變爲一佛刹
    以衆寶所成 嚴飾甚微妙
    由光照燭故 一切如觀掌
    如是等莊嚴 爲供養菩薩
    護菩提場神 有十六天子
    面八十由旬 現種種嚴飾
    菩薩大威力 面八十由旬
    亦現無邊刹 各各皆嚴淨
    天龍八部衆 覩如是事已
    還自思本宮 而生塜墓想
    咸起奇特心 頌歎諸功徳
    善哉福難思 乃感如斯果
    匪*唯身語意 起如是莊嚴
    以本願力故 一切皆成就
    隨諸衆生業 皆悉得滿足
    四護菩提神 嚴飾菩提樹
    勝過歡喜園 帝釋殊妙林
    此神所嚴飾 端正甚可愛
    一切天人等 稱讃無窮已
佛告諸比丘。菩薩清淨光明普照世界。滅
除一切衆生煩惱。遇斯光者皆生欣喜。此
光又照迦利龍王宮。時彼龍王遇斯光明。
於龍衆中而説偈言
    過去三佛皆已現 智慧光明眞金色
    於是還覩無垢光 由斯定有佛興世
    其光清淨*踰日月 非螢非燭星電等
    亦非梵釋阿修羅 一切威光所能及
    我以先業行不善 所處宮殿常昏暗
    恒雨熱沙以燒身 自念長時受斯苦
    忽遇光明如日照 身心清涼遍歡喜
    億劫修行衆行者 今時定坐菩提場
    我與汝等諸親眷 衣服香花并伎樂
    及以種種莊嚴具 供養利益世間者
佛告諸比丘。龍王爾時與其眷屬。歡喜踊躍
瞻顧四方。乃見菩薩身相巍巍如須彌山。
梵釋四王龍神八部。皆悉圍遶心大歡喜。頭
面禮足恭敬尊重即以種種香花衣服瓔珞。
作衆*伎樂供養菩薩。合掌曲躬以偈讃

    面淨如滿月 世間大導師
    我昔値諸佛 瑞相皆如是
    今尊破魔已 行當證菩提
    曾於過去劫 廣修内外施
    持戒及忍辱 精進禪智慧
    方便大慈悲 願力喜捨等
    以是諸功徳 當得成佛道
    一切諸叢林 低枝禮佛樹
    有千吉祥瓶 圍遶在虚空
    衆鳥吐和音 翻翔競隨逐
    身色眞金光 遍照於十方
    惡趣停苦惱 世間蒙快樂
    尊今於三界 定爲大導師
    梵王及帝釋 欲色諸天子
    咸捨微妙樂 皆來申供養
    尊今於世間 必爲大醫王
    凡是所遊踐 蓮華隨歩起
    尊今於世間 必爲應供者
    導師坐道場 無量拘胝數
    一切魔軍衆 皆當自摧伏
    日月可墮落 須彌可崩壞
    若未得菩提 終不可移動
    願我與眷屬 得捨此龍身
    功徳自莊嚴 當往菩提座
説是偈已。其龍王妃名曰金光。與無量龍
女恭敬圍遶。持衆寶蓋衣服瓔珞人天妙
花。復持寶器盛衆名香。奏諸*伎樂説是
妙偈。讃菩薩曰
    能斷貪瞋癡 世間諸過患
    渡生死海者 故我今頂禮
    尊爲大醫王 善拔煩惱箭
    衆生未調伏 而當調伏之
    衆生處世間 恒爲煩惱覆
    尊當以慧日 照之令得除
    世間無依怙 今當得依怙
    而於虚空中 雨種種衣食
    諸天龍神等 皆生歡喜心
    辯才大導師 願速坐道場
    降伏衆魔怨 當成無上道
    似昔諸如來 所證菩提法
    無量劫修習 利益諸群生
    願速坐道場 證無上菩提
佛告諸比丘。菩薩爾時作是思惟。古昔諸佛
坐於何座。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是
念時。即知過去諸佛皆坐淨草而成正覺。
是時淨居天子知菩薩心白菩薩言。如是
如是。過去諸佛欲證菩提皆坐淨草。爾時
菩薩復自思惟。誰能與我如是淨草。時釋提
桓因即變其身。爲刈草人在菩薩右。不近
不遠持草而立。其草青紺如孔雀尾柔軟
可愛。如迦尸迦衣宛轉右旋香氣芬馥
爾時菩薩既見化人執斯妙草。漸向其所
徐而問之。汝名字誰。其人答曰。我名吉祥。
菩薩思惟我今欲求自身吉祥。復欲令他
而得吉祥。人名吉祥於我前立。我今定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菩薩欲從化人而求浮草出是語。時
梵聲微妙所謂眞實聲。周正聲。清亮聲。和潤
聲。流美聲。善導聲。不謇聲。不澁聲。不破
聲。柔軟聲。憺雅聲。分析聲。順耳聲。合意聲。
如迦陵頻伽聲。如命命鳥聲。如殷雷聲。
如海波聲。如山崩聲。如天讃聲。如梵天
聲。如師子聲。如龍王聲。如象王聲。不急
疾聲。不遲緩聲。解脱之聲。無染著聲。依義之
聲。應時之聲。宣説八千萬億法門之聲。順一
切諸佛法聲。菩薩以此美妙之聲。語化人
言。仁者汝能與我淨草以不。於是頌曰
    吉祥汝今時 宜速施淨草
    我當坐是草 降伏彼魔軍
    若證寂滅法 即得無上道
    我爲菩提故 無量劫修行
    施戒精進忍 禪定智慧力
    解脱與意樂 福徳及神通
    縁彼諸行故 今得圓滿果
    若施我淨草 獲無量福徳
    因施淨草故 必當成導師
    吉祥聞此言 心生大歡喜
    手持淨妙草 住於菩薩前
    即以歡喜心 而白菩薩言
    若以施草故 能獲大菩提
    幸先授菩提 然後受淨草
    菩薩報吉祥 非唯施淨草
    即獲大菩提 應修無量徳
    方蒙諸佛記 吉祥汝應知
    菩提不妄授 菩提可妄授
    我當以菩提 授一切衆生
    吉祥汝應知 我證菩提已
    分布諸世間 汝當於我所
    聽受甘露法 菩薩受淨草
    往詣菩提場 擧足欲行時
    其地大震動 諸天龍神等
    皆生歡喜心 恭敬合掌言
    菩薩於今者 必降伏衆魔
    定獲甘露法 證於無上道
佛告諸比丘。菩薩向菩提場時。無量菩薩
并諸天衆各各莊飾菩提之樹。其菩提樹有
八萬四千。一一皆願菩薩坐其樹下。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菩提樹。或有高顯殊
特。百千由旬純花所成。或有菩提樹高顯
殊特。二億由旬。純香所成。或有菩提樹高
顯殊特。百千由旬純以栴檀所成。或有菩
提樹高顯殊特。五億由旬純以繒綵所成。
或有菩提樹高顯殊特。十億由旬純以珠
寶所成。或有菩提樹高顯殊特。百億由旬
純以七寶所成。如是八萬四千菩提之樹。
一一樹下各隨色類敷師子座。或有師子
之座以花莊嚴。或有師子之座以香莊嚴。
或有師子之座以栴檀莊嚴。或有師子之
座以珠寶莊嚴。或有師子之座以雜寶
莊嚴
佛告諸比丘。爾時菩薩示現取草周遍敷設
如師子王。具足勢力。精進堅固無諸過失。
貴盛自在智慧覺悟有大名稱降伏衆魔
摧諸外道。具足如是種種功徳。將證菩提
而面向東於淨草上結加趺坐。端身正念
發大誓言
    我今若不證 無上大菩提
    寧可碎是身 終不起此座
爾時菩薩昇菩提座。即證方廣神通遊戲
大嚴之定。得是定已。現身各各坐彼師子
之座。一一身上皆具衆妙相好莊嚴。其餘菩
薩并諸天人各各皆謂。菩薩獨坐其座。又由
定力。能令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界。及諸
人天。皆見菩薩坐菩提座
  嚴菩提場品第二十
佛告諸比丘。爾時菩薩坐菩提場。六欲諸天
恐有障難。即於東面恭敬而住。如是南西
北方四維上下。皆有無量諸天恭敬而住。
是時菩薩放大光明。其光名爲開發菩薩智。
周遍照耀盡虚空界一切十方諸佛刹土。爾
時東方世界有國名離垢。其佛號曰離垢
光明。彼有菩薩摩訶薩。名遊戲莊嚴。遇
斯光已。與無央數菩薩圍遶而來詣菩提
場。爲供養故住菩薩前。爾時菩薩以神通
力。變現十方盡虚空界一切佛刹。成一清淨
琉璃道場。一切佛刹五道衆生。展轉指示各
相謂言。此是何人神通遊戲莊嚴威徳色相
乃爾。是時菩薩於一一衆生前現化菩薩。
而説頌曰
    能斷諸垢濁 貪瞋癡習氣
    身照十方刹 暎蔽衆光明
    福智及三昧 積劫轉増長
    一切諸莊嚴 最勝牟尼力
爾時南方世界。有國名寳莊嚴。其佛號曰
光明。彼有菩薩摩訶薩。名現寳蓋。遇斯光
已。與無央數菩薩圍遶而來詣菩提場。爲
供養故住菩薩前。爾時菩薩以神通力。持
一寶蓋周遍覆此菩提之場。大梵天王釋提
桓因護世四王。更相謂言。以何果報而現
如此寶莊嚴蓋。於寶蓋中。出妙頌曰
    在昔億千劫 供養三世佛
    慈心行捨施 故得相莊嚴
    成就那延力 導師感是報
    利益於一切 端坐菩提場
爾時西方世界。有國名詹波。其佛號曰
開敷花王智慧神通。彼有菩薩摩訶薩。名
曰寶網。遇斯光已。與無央數菩薩圍遶
而來詣菩提場。爲供養故住菩薩前。爾時
菩薩以神通力。取一勝妙寶網彌覆菩提
道場。十方諸來天衆龍神八部更相謂言。以
何因縁感斯寶網。於寶網中。出妙頌曰
    能爲衆寶因 衆寶所依處
    三界皆歸趣 名聞遍十方
    欲證大菩提 住於清淨法
    精進力成佛 能感如斯供
爾時北方世界。有國名曰轉。其佛號曰掩
蔽日月光彼有菩薩摩訶薩。名莊嚴王。遇
斯光已。與無央數菩薩圍遶而來詣菩提
場。爲供養故住菩薩前。爾時菩薩以神通
力。令十方無邊刹土功徳莊嚴之臺。皆現於
此菩提道場。諸來衆會心生奇特。一切人天
更相謂言。以何因縁感此殊勝莊嚴妙臺。
於妙臺中。出妙頌曰
    由昔無邊劫 福智資糧滿
    身口意清淨 慚愧及慈悲
    無上能仁尊 衆善無不具
    今坐菩提座 故獲如斯福
爾時東南方世界。有國名徳王。佛號功徳
光明王。彼有菩薩摩訶薩。名功徳慧。遇斯
光已。與無央數菩薩圍遶而來詣菩提場。
爲供養故住菩薩前。爾時菩薩以神通力。
化作無量功徳莊嚴衆寶樓觀。諸來天龍夜
叉等衆。見未曾有生奇特心。更相謂言。以
何因縁而有斯瑞。於樓觀中。而説頌曰
    衆徳之所生 具足功徳者
    能成就功徳 天龍咸恭敬
    徳海詣道場 功徳香普熏
    今坐菩提座 感如斯供養
爾時西南方有國名出寶。其佛號寶幢。彼
有菩薩摩訶薩。名出衆寶。遇斯光已。與無
央數菩薩圍遶而來詣菩提場。爲供養故
住菩薩前。爾時菩薩以神通力。化作無量
阿僧祇衆寶圓光。其中諸天見未曾有生奇
特心。更相謂言。以何威力而現如是衆寶
圓光。其圓光中。出妙頌曰
    以衆寶宮殿 花果與園林
    頭目髓腦等 身胸及手足
    如是種種施 積習諸功徳
    今現證菩提 感如斯供養
爾時西北方世界。有國名雲。其佛號曰雲
王。彼有菩薩摩訶薩。名雲雷震聲。遇斯
光已。與無央數菩薩圍遶而來詣菩提場。
爲供養故住菩薩前。爾時菩薩以神通力。
化作沈水香雲及栴檀香雲。遍布菩提道
場。諸天衆會皆生歡喜奇特之心。共相謂言。
以何因縁有斯瑞應。其香雲中。出妙頌

    法雲覆一切 普雨於法雨
    滅衆生煩惱 令得於涅槃
    神通定根力 功徳爲莊嚴
    證甘露菩提 故獲如斯供
爾時東北方世界。有國名金網。其佛號寶
蓋光明。彼有菩薩摩訶薩。名金網莊嚴。遇
斯光已。與無央數菩薩圍遶而來詣菩提
場。爲供養故住菩薩前。爾時菩薩以神通
力。於彼諸來菩薩供養具中。化出無量無
邊大菩薩衆。皆有殊勝三十二相莊嚴其
身。執持花鬘曲躬稽首。一一菩薩以偈頌

    由昔無邊劫 深信極尊敬
    以微妙音聲 讃歎諸如來
    今坐菩提座 是故我頂禮
    願以讃歎業 當得無上果
爾時下方世界。有國名普觀。其佛號曰普
見。彼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寶藏。遇斯光已。
與無央數菩薩圍遶而來詣菩提場。爲供
養故住菩薩前。爾時菩薩以神通力於一
一菩薩前。化出廣大妙金蓮花。而於花中
皆有婇女。出現半身端正姝妙。咸以寶莊
嚴具嚴飾其身。手執種種金珠瓔珞曲躬
稽首。而諸人天更相謂言。以何因縁感得
如是微妙婇女。是諸婇女以偈頌曰
    由昔無邊劫 頂禮諸如來
    辟支及聲聞 父母并尊者
    質直無過患 具一切功徳
    皆應恭敬禮 清淨戒圓滿
爾時上方世界。有國名殊勝功徳。其佛號
曰徳王。彼有菩薩摩訶薩。名虚空藏。遇斯
光已。與無央數菩薩圍遶來詣菩提道場。
爲供養故住菩薩前。爾時菩薩以神通力。
於虚虚中普雨十方世界諸佛刹土。昔所
不見昔所未聞。衆寶花鬘塗香末香燒香。
繒綵衣服幢幡寶蓋摩尼衆寶。金銀琉璃車
&T027012;馬瑙。象馬車乘輦輿兵衆。花樹*果樹童
男童女。爾時梵釋護世天龍夜叉。乾闥婆。阿
修羅。迦婁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一切群生。皆悉得見生歡喜心無有驚怖。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利益一切世間者 欲證無上菩提時
    十方無量諸菩薩 皆悉如雲而集會
    彼諸菩薩所來事 我今以喩而略説
    無量菩薩從空來 猶如密雲*震吼聲
    各各執持寶瓔珞 明珠垂懸甚嚴飾
    無量菩薩從空來 首飾寶冠垂辮髮
    擎捧如花妙臺觀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猶如師子震吼聲
    説空無相及無願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猶如牛王哮吼聲
    雨未曾有微妙花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美聲猶如孔雀王
    身光出現千種相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光明猶如淨滿月
    以妙音聲而讃歎 菩薩無量諸功徳
    無量菩薩從空來 光明照耀猶如日
    暎蔽一切魔宮殿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身色美艷如虹蜺
    福慧資粮悉圓滿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手出摩尼衆寶網
    并散曼陀蘇曼陀 婆利師花詹波花
    及持如是等花鬘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以神通力*震大地
    而諸衆生不驚怖 一切靡不歡喜者
    無量菩薩從空來 手接須彌大山王
    如持花鬘不爲重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頂戴四大香水海
    遍灑大地皆嚴淨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各持殊勝衆寶蓋
    令諸菩薩皆覩見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現爲梵王住寂定
    一一毛孔演妙法 説大慈悲及喜捨
    無量菩薩從空來 示爲帝釋微妙形
    一切天人共圍遶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示爲護世之形像
    一切天人共圍遶 各各散以天花香
    以緊那羅乾闥婆 美妙音聲讃菩薩
    無量菩薩從空來 各持芬香妙花樹
    枝葉花*果遍莊嚴 而至菩提道場所
    其樹花臺有菩薩 於彼花中出半身
    悉皆具相三十二 各各執持諸妙花
    拘物頭花波頭摩 優鉢羅花芬陀利
    無量菩薩從空來 手持清淨蓮花沼
    其身廣大如須彌 變爲淨妙諸花鬘
    遍覆三千大千界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各於眼中現劫燒
    而復於此示成劫 遍身一一支節中
    演出無邊諸佛法 所有衆生皆得聞
    聞者悉斷諸貪欲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其身端正甚可愛
    以衆寶具而莊嚴 其聲猶如緊那羅
    一切天人修羅等 見聞皆悉無厭足
    無量菩薩從空來 其身堅固如金剛
    *震動大地至水際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光明照耀如日月
    滅除衆生煩惱苦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其身皆是衆寶成
    遍於無邊佛刹土 普雨雜寶妙花香
    一切衆生悉歡喜 而至菩提道場所
    無量菩薩從空來 各能總持四種藏
    其身一一毛孔中 演説無數諸經典
    具足辯才大智慧 覺悟惛醉諸群生
    無量菩薩從空來 執持天鼓如須彌
    撃出美妙大音聲 遍滿拘胝億佛刹
    普告一切諸人天 娑婆世界雨甘露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八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九
  中天竺國沙門地婆訶羅奉 詔譯
  降魔品第二十一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比丘當知菩薩坐菩
提座已作是思惟。我於今者當成正覺。魔
王波旬居欲界中最尊最勝。應召來此而
降伏之。復有欲界諸天及魔波旬所有眷屬
久積善業。當得見我師子遊戲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念已放眉間白毫相
光。其光名爲降伏魔怨。遍照三千大千世
界傍耀魔宮。魔王波旬於光明中。聞如是

    世有最勝清淨人 經歴多時修行滿
    是彼釋種捨王位 今現坐於菩提場
    汝身稱有大勇猛 當往樹下共相挍
    其人已達於彼岸 既自能度當度他
    應滅三惡悉無餘 令彼人天轉充滿
    若使得證菩提已 不久空虚汝境界
    愚癡黒暗瞋恚伴 悉當銷散盡無餘
    彼定廣開甘露門 汝等今者爲何計
佛告諸比丘。時魔波旬聞是偈已。復於夢
中見三十二不祥之相。一者見其宮殿悉
皆黒暗。二者見其宮中沙礫塵土處處飛揚。
三者見其宮殿破壞而生荊棘糞穢盈滿。
四者自見驚怖不安東西馳走。五者自見寶
冠墮落頭髮解散。六者見其園中樹木無有
果。七者自見頭破腦流於地。八者見其
自心熱惱。九者見其園中樹木枝葉枯落。十
者見其池井皆竭。十一者見其宮中鸚鵡舍
利迦陵頻伽共命諸鳥羽翮摧殘。十二者見
其宮中鍾鼓琴瑟簫笛箜篌種種樂器悉皆
斷壞委擲於地。十三者見其親族憂惱擧手
拍頭悵然而立。十四者自見其身墜墮床
下損傷頭面。十五者見其諸子有威力者
詣菩提場頂禮菩薩。十六者見其諸女悲
哭懊惱。十七者自見其身衣服垢膩。十八者
自見其身羸痩顦顇頭坌塵土。十九者見
其樓閣窓牖悉皆崩摧。二十者見其軍將鬼
神夜叉羅刹鳩槃茶等悉皆刎首狼藉
地。二十一者見其珠寶瓔珞爲火所燒。二
十二者見欲界四天大王釋提桓因乃至他
化自在諸天向菩薩前住立瞻仰。二十三者
見其自身對敵鬪戰拔刀不出。二十四者
見其自身可惡復出惡聲。二十五者見其
左右及己眷屬皆悉背逆捨之而去。二十六
者見吉祥瓶皆悉破壞。二十七者見那羅
天唱不祥音。二十八者見歡喜神稱不歡
喜。二十九者見虚空中黒暗煙霧處處彌滿。
三十者見護宮神擧聲大哭。三十一者見自
在之處咸不自在。三十二者自見其宮震動
不安
佛告諸比丘。魔王波旬從夢寤已。遍體戰
慄心懷恐懼。召其大臣而語之曰。我聞空
中聲言。釋種太子。出家學道苦行六年。坐
菩提座當成正覺。其道若成必空空境。汝
等軍衆宜往其所而摧伏之。即説偈言
    汝當率領大兵衆 菩提樹下制沙門
    諸君如能愛敬我 與彼戰鬪速令去
    彼志方空我境界 使爲縁覺及聲聞
    若不滅之令永斷 世間成佛無休已
爾時魔王主兵大臣諫於波旬。而説頌曰
    大王所領四天主 及以八部諸龍神
    欲色諸天隨梵釋 皆悉頂禮歸依彼
    王之諸子勝智者 勇力世間無等倫
    王軍滿八十由旬 夜叉羅刹并諸鬼
    雖復近王居左右 恒常敬彼無過人
    皆悉合掌生尊重 私以香花而奉獻
    我覩如斯事相已 定知菩薩勝王軍
    王之兵衆所居處 鵂鶹野干爲怪響
    菩提樹下甚清淨 善禽瑞獸送和音
    如是吉相彼定強 我觀菩薩誰能勝
    又王軍衆所住處 常雨沙礫及埃塵
    菩提樹下聖所居 天雨香花悉盈積
    王軍所處地高下 砂礫瓦石皆充滿
    菩提樹下坦然平 復以七寶而嚴飾
    若見如斯前相已 有智之者定須還
    如是莊嚴悉周遍 菩薩必當成正覺
    大王若不從臣諫 如夢所見終不虚
    大王不可犯仙人 宜且收兵還本處
    古昔有王觸仙故 呪禁一國悉成灰
    過去有王名淨徳 違忤羅闍大仙意
    令彼彌年遭亢旱 叢林稼穡咸不登
    王豈不聞圍陀論 三十二相必成佛
    眉間光明白毫相 普照十方諸佛國
    況復如王此軍衆 彼豈不能降伏之
    無見頂相過極天 諸天畢竟無能覩
    行當成彼微妙果 世間未聞今得聞
    須彌及以諸山等 皆悉稽首菩提樹
    施戒忍進禪定慧 歴劫以來修習成
    而能獨坐破王軍 皆是熏修善根力
佛告諸比丘。是時波旬聞彼大臣如是偈
已其心悶亂。復召千子。其五百子清白之部。
在魔王右歸依菩薩。其五百子冥黒之部。
在魔王左賛助魔王。於是波旬告語諸子。
汝等宜應一心籌量。以何方計能摧伏彼。
右面魔子名曰導師。於波旬前。而説偈

    睡龍醉象師子王 三獸暴猛猶難觸
    況復有斯禪定力 誰能犯彼大牟尼
左面魔子名曰惡慧。亦向波旬而説偈言
    我若視人人必破 吾今看樹樹亦摧
    怒目所向無全者 如値伺命終難活
右面魔子名曰美音。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人是不堅何足破 樹稱危脆任能摧
    縱汝瞋目須彌崩 何能擧眼瞻菩薩
    設使善浮過大海 復能一氣吸滄溟
    如是之事自可爲 無能懷惡觀菩薩
左面魔子名曰百臂。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我今一身有百臂 一一皆能放百箭
    大王但去不假憂 如此沙門何足害
右面魔子名曰妙覺。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縱汝一毛成一臂 一一皆能放百箭
    汝自以此爲殊勝 豈損菩薩之一毛
    牟尼定力出世慈 毒火兵刃無能害
    執持刀杖圖爲惡 散在空中盡成花
    雖復天人阿修羅 夜叉羅刹有大力
    終爲忍辱之所制 能令威勢成羸劣
左面魔子名曰嚴威。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我今能入比丘身 爲火焚燒盡令滅
    譬如山火焚枯木 一切叢林悉無餘
右面魔子名曰善目。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世界須彌可燒盡 金剛之慧實難焚
    山移海竭大地銷 日月從空皆墮落
    利益衆生坐道樹 未證菩提終不移
左面魔子名曰傲慢。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我今住此以手摩 日月宮殿盡令碎
    又能吸彼四大海 於中所有皆空竭
    當擲沙門於海水 大王勿以此爲憂
    不假兵衆降伏之 我獨能令彼銷滅
    今當摧折菩提樹 并取沙門擲十方
右面魔子名曰有信。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假使力碎三千界 如是大力滿恒沙
    不動菩薩之一毛 何足能傷智慧者
左面魔子名曰可怖。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如此沙門不足畏 彼無朋黨而獨居
    今當恐之走十方 大王兵強何以怖
右面魔子名一縁慧。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日月師子寧有兵 輪王威勢不假衆
    一切菩薩無軍旅 一身一念破魔軍
左面魔子名曰求惡。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惟願大王莫愁惱 我今不持諸器仗
    以鼻卷取彼沙門 於是撲之令碎滅
右面魔子名功徳莊嚴。復向波旬而説偈

    其人身力甚堅固 如那羅延不可壞
    況持忍辱而爲鎧 勤行精進以爲
    以三解脱爲所乘 復以智慧爲調御
    菩薩由斯福徳力 必能摧伏我魔軍
左面魔子名曰不退。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譬如激矢自不歸 山火從風定難止
    霹靂金剛必無反 未摧釋子終不還
右面魔子名曰樂法。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激矢中石不復前 烈火遇水必銷滅
    霹靂至地竟何去 若見菩薩當自歸
    大王乍可盡虚空 或使衆生心作一
    或能將繩繋日月 如此之事皆可爲
    唯有菩薩坐菩提 大王不可而傾動
左面魔子名不寂靜。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我眼有毒若使看 須彌崩倒渤澥竭
    當知沙門及道樹 纔視之時盡成灰
右面魔子名一切利成。復向波旬而説偈

    假使以彼三千界 其中盡成於猛毒
    功徳之藏若視之 能令衆毒爲無毒
    諸毒豈復過三毒 三毒無累其身心
    菩薩本自同虚空 大王愼勿輕而往
左面魔子名曰喜著。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莊飾萬億諸天女 鼓奏百千妙絃歌
    誘之將入自在宮 恣欲令其永貪著
    大王由是得自在 *唯願勿以此爲憂
右面魔子名曰法慧。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彼所樂者非非法 *唯有解脱及諸禪
    爲衆生故樂行慈 於爾五欲無貪著
左面魔子名旃陀羅。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大王不聞諸子言 其聲哮吼皆摧裂
    并有勇健迅捷力 疾往於彼滅沙門
右面魔子名師子吼。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野干群鳴大澤中 秪爲未聞師子吼
    若使一聞師子吼 自當奔馳走十方
    如是一切無智魔 未聞人中師子吼
    徒自競辯無休止 若使聞已皆銷滅
左面魔子名曰惡思。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豈可不見吾軍衆 我有惡思能速成
    若非世間無智者 何不速起而奔走
右面魔子名曰善思。復向波旬而説偈言
    彼非無知乏勢力 汝自凡愚闕勝能
    汝今未悉彼善權 彼當以智降伏汝
    我等魔子恒沙衆 如是雄勇遍三千
    不動菩薩之一毛 豈獨惡思能致損
    無能於彼生惡念 應當尊重起淨心
    是即三界爲法王 汝宜退還勿戰鬪
佛告諸比丘。魔王爾時又命諸女作如是
言。汝等諸女。可共往彼菩提樹下。誘此釋
子壞其淨行。於是魔女詣菩提樹。在菩薩
前。綺言妖姿三十二種媚惑菩薩。一者揚眉
不語。二者褰裳前進。三者低顏含笑。四者
更相戲弄。五者如有戀慕。六者互相瞻視。
七者掩斂脣口。八者媚眼斜眄。九者嫈
細視。十者更相謁拜。十一以衣覆頭。十二
遞相拈搯。十三側耳佯聽。十四迎前躞蹀。
十五露現髀膝。十六或現胸臆。十七念憶
昔時恩愛戲笑眠寢之事而示欲相。十八或
如對鏡自矜姿態。十九動轉遺光。二十乍
喜乍悲。二十一或起或坐。二十二或時作氣
似不可干。二十三塗香芬烈。二十四手執
瓔珞。二十五或覆藏項領。二十六示如幽
閉。二十七前却而行瞻顧菩薩。二十八開目
閉目如有所察。二十九迴歩直往*佯如
不見。三十嗟歎欲事。三十一美目諦視。三
十二顧歩流眄。有如是等媚惑因縁。復以
歌詠言詞嬈鼓菩薩。而説偈曰
    初春和暖好時節 衆草林木盡敷榮
    丈夫爲樂宜及時 一棄盛年難可再
    仁雖端正美顏色 世間五欲亦難求
    對斯勝境可歡娯 何爲樂彼菩提法
    我等諸女受天報 其身微妙咸可觀
    如是天身不可求 仁今果報宜應受
    諸仙見我猶生染 況復人能無染心
    修彼禪定竟何爲 菩提之法甚懸遠
爾時菩薩聞彼妖惑之言。心生哀愍即以
妙偈化其魔女
    我觀五欲多過患 由是煩惱失神通
    譬如火抗及毒匳 衆生赴之而不覺
    我久已離諸煩惱 自心覺已方覺他
    世間五欲燒衆生 猶如猛火焚乾草
    亦如焔幻無有實 亦如泡沫不久停
    如彼嬰孩戲糞中 如彼愚人觸蛇首
    一切皆無有實法 是身虚妄從業生
    四大五蘊假合成 筋骨相纒而暫有
    智者誰應耽著此 凡夫迷故生欲心
    如是諸幻我已知 是故於中不貪著
    欲求畢竟自在樂 今當於此證菩提
    我已解脱於世間 如空中風難可繋
爾時菩薩身如融金。面如滿月。深心寂定
如須彌山安處不動。猶如明珠無有瑕
疵。如日初出照於天下。猶如蓮花不染淤
泥。心無所著亦無増損。是時魔女復以柔
軟言詞白菩薩言。仁者道徳尊重。天人所
敬應有給侍。天遣我來供養仁者。我等年
少色如優鉢羅花。願得晨夜興寢親暱左
右。菩薩報言。汝昔有福今得天身。不念無
常造斯幻惑。形體雖好而心不端。譬如畫
瓶盛諸穢毒。行當自壞。何足可矜。汝爲
不善自忘其本。當墮三惡道中。欲脱甚難。
汝等故來亂人善事。革嚢盛糞非清淨物。
而來何爲。去吾不喜。其諸魔女媚惑菩薩
既不能得。即以建尼迦花及詹波花散菩
薩上。右遶三匝作禮而去。歸魔王所告魔
王言。大王。我等昔來未曾見有如是之士。
於欲界中覩我姿容而心不動。我爲媚惑
能竭人意。譬如旱苗見日燋枯。亦如春
蘇置於日下自然銷融。今此丈夫何縁乃
爾。惟願大王。莫與此人共爲嫌隟。即説
偈言
    其身猶如蓮花藏 其面猶如清淨月
    其光猶如猛火焔 其色猶如紫金山
    百千生中修正行 所有誓願皆成就
    自度生死能度他 救濟衆生無懈倦
    善哉願王莫瞋彼 天上人間最尊勝
    眼目清淨如蓮花 熙怡微笑無貪著
    須彌崩壞日月落 其人不可而傾動
佛告諸比丘。是時白部魔子導師啓其父言
菩薩清淨超過三界。神通道力無有能當。
諸天龍神咸共稱讃。必非大王所能摧屈。
不煩造惡自招禍患。於是波旬告其子
言。咄。汝愚小智慧淺劣。未曾見我神通道
力。導師復言。大王。我實無知智慧淺劣。不
願大王與彼釋子共爲怨對也。所以者何。
若有衆生以惡心來欲害於彼不以爲
恨。復有衆生以善心來供養於彼不以
爲欣。處此二間心生平等。大王。假使有人
能畫虚空作衆色像未足爲難。手捧須
彌而以遊行亦未爲難。假使有人浮渡大
海亦未爲難。繋四方風亦未爲難。欲令
一切衆生同作一心亦未爲難。欲害菩薩
甚爲難也。是時魔王波旬不受子諫。詣菩
提樹告菩薩言。汝應速起離於此處。必定
當得轉輪聖王。王四天下爲大地主。汝
可不憶往昔諸仙記。汝當作轉輪聖王。汝
若起受轉輪王位。作自在主威徳無上。如
法理國統領一切。今此曠野甚可怖畏。獨
無伴侶恐害汝身。速當還宮恣受五欲。菩
提難得徒自勞形。作是語已默然而住
爾時菩薩語波旬言。汝今不應作如此説。
我意不樂五欲之事故。捨四方及以七寶。
波旬。譬如有人既吐食已。豈復更能取而
食之。我今已捨如是果報。必定證得無上
菩提。盡於生老病死之患。波旬。我今已坐
金剛之座當證菩提。汝宜速去。於是波
旬瞋目發憤向菩薩言。汝今何故獨坐於
此。豈不見我夜叉軍衆。即拔利劍來就菩
薩作如是言。我當以劍斬截於汝。速疾
起去勿復安坐
爾時菩薩語波旬言。假使世間一切衆生盡
如汝身。悉持刀*杖來害於我。我終不起
離於此座。波旬。寧以四大海水及此大地
移於餘處。日月星辰從空隕墜。須彌山王
可令傾倒。而我是身終不可移
時魔波旬聞是語已。惡心轉熾發憤瞋吼其
聲如雷語諸夜叉。汝等速宜&T016254;諸山石。將
諸弓弩刀劍輪矟干戈斧鉞矛&T030614;鈎戟種種
器仗。喚諸毒龍。擬放黒雲雷電霹靂。是時
夜叉大將統率自部夜叉羅刹毘舍遮鬼鳩
茶等。變化其形作種種像。復嚴四兵象
馬車歩。或似阿修羅迦婁羅摩睺羅伽無
量百千萬億種類。一身能現多身。或畜頭人
身。或人頭畜身。或復無頭有身。或有半面。
或有半身或有二頭一身。或有一身三頭。或
復一身多頭。或復無面有頭。或復有面無
頭。或復無面而有三頭。或復多頭而無有
面。或復多面而無有頭。或復無眼。或*唯一
眼二眼三眼乃至多眼。或復無耳。或*唯一
耳二耳三耳乃至多耳。或復無手。或*唯一
手二手三手乃至多手。或復無足。或*唯一
足二足三足。乃至多足。或有全身。*唯現骸
骨。或頭現髑髏身肉肥滿。或*唯頭有肉身
是骸骨。或身體長大羸痩無肚。或復纖長其
腹横大。或長脚大膝牙爪鋒利。或大面傍出。
或頭在胸前。或脣垂至地。或上褰覆面。或
身出黒煙。或口吐猛焔或血肉枯竭皮骨相
連。或身出膿血更相飮吮。或自截支節
亂委擲。或眼目角睞。或口面喎斜。或舌形
廣大。或縮如壃石。或持人頭。或執死人手
足骨肉肝膽腸胃而噉食之。或執毒蛇而
食。或以蛇纒頸。或手擎髑髏或著髑髏之
鬘。或復面色全赤全白全青全黄。或有半黄
半青半白半赤。或作煙熏之色。或作死灰之
色。或復身毛如針。或毛出火焔。或張目閉
目。或口吐白沫。或於身上現百千面。一一
面状甚可怖畏。或從眼耳鼻口出諸黒蛇
而噉食之。或飮融銅。或呑鐵丸。或別手足
肘膝而行。或身出煙焔象頭戴山。或被
髮露形。或衣青黄赤白之服。或著師子虎
狼蛇豹之皮。或頭上火然瞋目奮怒。交横衝
撃遍滿虚空。及在地上形状變異。不可勝

是諸天鬼。或布黒雲雷電霹靂。或雨沙土
瓦石。或擎大山。或放猛火。或吐毒蛇。或有
努爪。或有揮劍。或有彎弓。或有舞*矟。
*或有揮鉞。或有搖動脣頷。或有張口欲
噬。或哭或笑。或飛或走。或隱或顯。哮吼呌
呼惡聲震裂。如是兵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
畟塞填咽菩提樹邊。煙焔欝蒸狂風衝怒。
震動山岳蕩覆河海。天地掩色星辰無光。
魔軍集時其夜正半。是時無量淨居天衆作
如是言。菩薩今者證大菩提。復有天言。魔
衆熾盛由此或能損害菩薩。爾時菩薩報彼
天言。我今不久當破魔軍悉令退散。猶
如猛風吹微細花。於是端坐正念不動。觀
諸魔軍如童子戲。魔益忿怒轉増戰力。菩
薩慈悲令擧石者不能勝擧。其勝擧者又
不墮落。揮刀擲劍停在空中。或有墮地
悉皆碎折。惡龍吐毒變成香風。沙礫瓦石雨
雹亂下。皆悉化爲拘物頭華。所有彎弓射
菩薩者。其箭著絃皆不得發。或有發者停
住空中。於其鏃上皆生蓮花。火勢猛熾化
爲五色拘物頭花
爾時波旬猶故瞋忿毒心不止。仗劍前趨
語菩薩言。汝釋比丘若安此坐不速起者
吾自殺汝。於是東西馳走欲近菩薩不能
前進。是時魔王長子前抱其父作如是言。
大王。今者會自不能殺彼沙門。徒生惡念
必招罪咎。魔不受諫向菩薩走
是時淨居天子在虚空中語波旬言。汝不
自量欲害菩薩終不能得。猶如猛風不
能傾動須彌山王。即向波旬。而説偈言
    地水火風性 可違堅濕煖
    菩薩志牢固 終無退轉時
    在昔發弘誓 永離諸煩惱
    於彼生死病 當作大醫王
    人多墮邪路 方開正見眼
    衆生處黒暗 將然智慧燈
    欲濟生死海 能爲作船
    此是大聖主 方開解脱門
    忍辱爲柯幹 信進爲花葉
    生諸大法果 而汝不應毀
    汝今有癡縛 彼已得解脱
    當破汝煩惱 勿爲障礙因
    莫復於此人 而生于惡念
    無量劫習法 今者皆圓滿
    還如昔諸佛 於此證菩提
佛告諸比丘。爾時菩提樹神。以十六種言
詞毀呰魔王。淨居諸天以無量妙音讃歎
菩薩。是時魔王瞋猶不解。作如是言。今此
比丘得度彼岸。當教無量無邊衆生遠離
我境。更勵魔衆驅逼菩薩而不能得
爾時菩薩語魔王言。魔王波旬汝當諦聽。
我今於此斷汝怨讎。滅汝惡業。除汝嫉妬
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宜廻心生
大歡喜。復告波旬。汝以微善今獲天報。我
於往昔無量劫來修習聖行。今者當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魔波旬語菩薩言。我
昔修善汝所能知。汝之累徳誰信汝者。爾
時菩薩徐擧右手以指大地。而説偈言
    諸物依何得生長 大地能爲平等因
    此應與我作證明 汝今當觀如實説
爾時地神形體微妙。以種種眞珠瓔珞莊嚴
其身。於菩薩前從地踊出。曲躬恭敬捧
七寶瓶。盛滿香花以用供養。白菩薩言。我
爲證明菩薩往昔於無量劫修習聖道今
得成佛。然我此地金剛之齊。餘方悉轉此
地不動。作是語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
動。出大音聲有十八相
爾時魔衆皆悉退散憒亂失據顛倒狼藉縱
横而走。先時所變雜類之體不能復形。魔
王是時神氣挫恧無復威勢。聞大地聲心
生惶怖悶絶頓躃。時有地神。即以冷水灑
魔王上而告之言。汝魔波旬。速疾起去此
處。當有種種兵*杖欲來害汝
爾時魔王長子於菩薩前。頭面禮足作如
是言。大聖願聽我父發露懺悔。凡愚淺劣猶
如嬰兒無有智慧。將諸魔衆恐怖大聖。
我先諮諫不受我語。今乞大聖恕寛我父。
惟願大聖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大梵天王。釋提桓因。無數天子*畟塞
虚空。咸見菩薩破魔軍衆。皆大歡喜作天
伎樂。雨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
沙花。摩訶曼殊沙華。優鉢羅華。拘物頭華。波
頭摩花。芬陀利花。以天栴檀細末之香散
菩薩上。各以偈頌稱讃菩薩。是時魔王波
旬與其眷屬退散而去。還其自宮
  成正覺品第二十二
佛告諸比丘。爾時菩薩降伏魔怨。滅其毒
刺建立法幢。初離欲惡有覺有觀。離生喜
樂入初禪。内靜一心滅覺觀。定生喜樂入
二禪。離喜受聖人説住於捨。有念有想身
受樂入第三禪。離憂喜捨苦樂。念清淨
入第四禪
爾時菩薩住於正定。其心清白光明無染。離
隨煩惱。柔軟調和無有搖動。至初夜分得
智得明攝持一心獲天眼通。菩薩即以天
眼觀察一切衆生死此生彼好色惡色。勝劣
貴賤隨業而往。皆悉了知。是諸衆生縁身語
意。造諸惡業誹謗聖人。邪見業故身壞命
終便生惡趣。菩薩復觀見諸衆生。縁身語
意造諸善業。正見業故身壞命終便生天
上。於中夜分攝持一心。證得憶念過去
宿命智。通觀過去自他所受生事 皆悉了
知一生二生乃至十生。百生千生萬生億生。
百億生千億生。乃至照過無量百千那由他
拘胝數生。乃至成劫壞劫。無量無邊成劫壞
劫。皆悉憶知。一一住處若名若姓。若色相若
飮食若苦樂若受生若死沒。所有色相住處
事業。若自若他皆悉了知。菩薩作是念言。
一切衆生住於生老病死險惡趣中不能
覺悟。云何令彼了知生老病死苦蘊邊際。
作是思惟。此老病死從何而有。即時能知
因生故有。以有生故老病死有。如是生者
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有故有。如是有者
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取故有。如是取者
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愛故有。如是愛者
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受故有。如是受者
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觸故有。如是觸者
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六處有。如是六處
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名色有。如是名色
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識故有。如是識者
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行故有。如是行者
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無明有
爾時菩薩既知無明因行。行因識。識因名
色。名色因六處。六處因觸。觸因受。受因愛。
愛因取。取因有。有因生。生因老死憂悲
苦惱。相因而生。復更思惟。因何無故老死
無因何滅故老死滅。即時能知。無明滅故即
行滅。行滅故即識滅。識滅故即名色滅。名色
滅故即六處滅。六處滅故即觸滅。觸滅故即
受滅。受滅故即愛滅。愛滅故即取滅。取滅故
即有滅。有滅故即生滅。生滅故即老死滅。
老死滅故即憂悲苦惱滅。復更思惟。此是無
明。此是無明因。此*是無明滅。此*是滅無
明道。更無有餘。此是行。此是行因。此是行
滅。此是滅行道。此是識。此是識因。此是識
滅。此是滅識道。此是名色。此是名色因。此
是名色滅。此是滅名色道。此是六處。此是
六處因。此是六處滅。此是滅六處道。此是
觸。此是觸因。此是觸滅。此是滅觸道。此是
受。此是受因。此是受滅。此是滅受道。此
是愛。此是愛因。此是愛滅。此是滅愛道。此
是取。此是取因。此是取滅。此是滅取道。此
是有。此是有因。此是有滅。此是滅有道。此
是生。此是生因。此是生滅。此是滅生道。此
是老死。此是老死因。此是老死滅。此是滅
老死之道。此是憂悲苦惱。如是大苦蘊生乃
至滅。如是應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苦集
滅。此是滅苦集道。應如是知
佛告諸比丘。菩薩於後夜分明星出時。佛世
尊調御丈夫聖智。所應知。所應得。所應
悟。所應見。所應證。彼一切一念相應慧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覺具足三
明。諸比丘。是時諸天衆中無量天子作如是
言。我等應散香花供養如來。復有天子。曾
見先佛成正覺時即作是言。汝等未可散
花。如來當現瑞相。往昔諸佛成正覺時皆
現瑞相。諸比丘。如來知彼天子思見瑞相。
上昇虚空高七多羅樹。如佛所證以偈頌

    煩惱悉已斷 諸漏皆空竭
    更不復受生 是名盡苦際
爾時彼諸天子心生歡喜。以微妙天花遍
散佛上。當於是時香花彌布積至于膝。如
來遠離無明黒暗及愛見網。竭煩惱河拔
除毒刺解諸纒縛。摧壞魔幢建立勝幡能
善安處。諸衆生界記&T040879;衆生。觀察根性知
其病本。施甘露藥爲大醫王。令諸衆生皆
得度脱。安置涅槃寂靜之樂。住如來藏結
解脱繒入智慧城。同諸如來清淨法界
佛告諸比丘。一切如來見我成道皆悉讃
言。善哉善哉。咸以寶蓋而覆於我。其諸寶
蓋合成一蓋。遍覆十方三千大千世界。於
寶蓋中出妙光明。其光明網遍照無量無
邊世界。彼世界中。諸菩薩衆讃佛功徳而
説偈言
    如彼波頭摩 從地而踊出
    開敷甚清淨 不爲淤泥染
    起大慈悲心 如雲遍充滿
    當雨大法雨 潤洽於衆生
    能令諸善牙 一切皆増長
    堪受教法者 成就解脱果
爾時諸天。以偈頌曰
    人中師子降衆魔 諸定現前證甘露
    獲得三明及十力 威神震動遍十方
    在昔諸來菩薩衆 爲愛法故供養佛
    即從坐起禮佛足 讃歎如來作是言
    世尊得無疲勞耶 我等親見摧魔衆
    善哉丈夫三界尊 當雨無邊大法雨
    十方諸佛皆施蓋 復出迦陵微妙音
    如我所得淨菩提 仁者所證亦如是
佛告諸比丘。欲界諸天女等。見於如來坐
菩提座。獲一切智大願滿足。降伏魔怨建
立勝幢。爲大醫王善療衆病。如師子王無
諸怖畏。清淨離垢得一切智。具足三明超
越四流。持一法蓋覆護三界稱婆羅門。遠
離諸垢稱爲比丘。除無明藏稱爲沙門。離
諸不善稱知足者。斷煩惱故稱勇猛者。能
壞魔幢稱大力者。猶如寶洲。一切法寶充
滿其中。時諸天女即説偈言
    於此菩提樹王下 降伏一切大魔軍
    安住不動如須彌 身心堅固無驚畏
    尊於多劫修布施 故得一切皆圓滿
    尊於多劫修戒行 暎蔽釋梵諸天衆
    尊於多劫行忍辱 故得身相眞金色
    尊於多劫勤精進 故能降伏諸魔怨
    尊於多劫修禪定 故獲如斯勝供養
    尊於歴劫習多聞 速證無上大菩提
    尊能降伏於蘊魔 死魔煩惱及天魔
    一切諸魔皆斷滅 是故今者無憂惱
    天中之天爲最尊 三界人天所供養
    由是有種福田者 所得之福無失壞
    眉間毫相極光明 普照十方諸國土
    掩蔽世間諸日月 一切衆生蒙饒益
    如來身色甚端嚴 相好顏容極清淨
    堪爲三界應供者 普利一切諸群生
    目淨遍觀於十方 普見衆生身業事
    耳淨遍聞於一切 天人言音佛法聲
    廣長舌相演妙音 求解脱者聞甘露
    魔軍興害不驚懼 天人供養無喜慍
    摧壞魔怨不加力 但以慈心降伏之
    無染無著無諸過 身心安隱不傾動
    今有無上天人師 一切衆生蒙善利
    逮聞正法當信受 願速如尊成正覺
佛告諸比丘。如來於菩提樹下。初成正覺
現佛神通。遊戲自在不可勝載。若欲説者
窮劫不盡。爾時世尊。略説偈言
    普變一切地 平正猶如掌
    涌出妙蓮花 一一皆千葉
    無量諸天衆 各雨衆妙花
    復於世尊前 合掌而瞻仰
    世尊初成佛 作種種神通
    須彌諸山王 草木叢林等
    一切皆稽首 頂禮菩提座
    此是佛世尊 現神通遊戲
    身放百千種 光明照十方
    逮三惡衆生 息苦獲安樂
    是時八難處 無有一衆生
    懷貪瞋癡等 一切諸煩惱
    此是師子王 大神通遊戲
    日月摩尼火 電等諸光明
    由佛放光明 蔽之皆不現
    諸天人世間 無能見佛頂
    坐於師子座 作遊戲神通
    佛以指按地 即時六種動
    降伏魔軍衆 如制兜羅綿
    魔王懷憂惱 以杖而畵地
    此是佛世尊 遊戲大神通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九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十
  中天竺國沙門地婆訶羅奉 詔譯
  讃歎品第二十三
爾時佛告諸比丘。時淨居天子以天妙香花
遍散佛上。如佛世尊眞實功徳。以偈讃曰
    衆生煩惱暗 智慧能銷除
    如來所以出 爲世光明者
    降伏諸魔軍 功徳皆圓滿
    當雨大法雨 以普洽群生
    世間最勝人 智力無踰者
    處世無染著 猶如淨蓮華
    衆生在長夜 煩惱病纒縛
    佛爲大醫王 療之令得愈
    尊今出於世 八難咸空寂
    一切人天等 遇佛蒙安樂
    若有覩見此 人中勝丈夫
    經於百劫中 不墮諸惡趣
    若有得聞佛 微妙甚深法
    速除煩惱患 苦蘊亦皆盡
    當得殊勝果 解脱涅槃樂
    於諸世間中 得爲應供者
    若有勸供養 亦獲大福利
    當得勝妙果 乃至於涅槃
佛告諸比丘。淨居天子讃如來已。合掌恭
敬於一面立。是時遍光天子。復以種種微
妙香華。塗香末香燒香散華幢幡寶蓋供養
如來。圍遶三匝合掌向佛。以偈讃曰
    牟尼深智聲和美 獲得無上大菩提
    於諸聲中最第一 是故我等今敬禮
    於諸世間起慈故 爲作燈明作依止
    能拔衆生諸毒箭 復爲世間大醫王
    尊昔値遇然燈佛 發大慈心潤一切
    尊如世間淨蓮華 不爲三界淤泥染
    其心堅固無能沮 高廣難動如須彌
    又如金剛不可壞 亦如含秋淨滿月
佛告諸比丘。遍光天子讃如來已。合掌恭
敬於一面立。是時梵衆天子以無量摩尼莊
嚴寶網。覆菩提道場供養世尊。頂禮佛足
右遶三匝。以偈讃曰
    世尊能持明智光 及持三十二勝相
    念慧功徳皆圓滿 離諸結使諸過惡
    清淨無垢斷三毒 是故我等今敬禮
    名稱普聞證三明 施諸衆生三解脱
    清諸濁穢心調伏 起大慈悲利世間
    三業寂靜出於世 蠲除三疑無染著
    爲諸世間行苦行 以四聖諦化衆生
    勤修善行超諸行 自得度已當度彼
    魔王將諸魔衆來 尊以慈悲悉降伏
    已得甘露菩提道 是故我等咸歸命
佛告諸比丘。梵衆天子如是種種讃歎佛
已。退住一面。是時右面魔王子清白之部至
世尊所。以衆妙寶蓋奉上如來。以偈讃曰
    我自見如來 端坐菩提座
    魔軍極熾盛 超然不驚悸
    而於一念頃 降伏悉無餘
    既有如是徳 我今稽首禮
    一切皆圓滿 無上大牟尼
    魔衆如恒沙 本不能傾動
    尊爲菩提故 無量劫行檀
    捨施妻子等 身肉及手足
    一切皆無悋 故得勝莊嚴
    尊發廣大願 得成無上道
    當度諸群生 定慧爲甲冑
    淨法爲船筏 意樂圓滿已
    方度諸群生 我以歡喜心
    讃佛諸功徳 願我於來世
    得成無上道 又以此功徳
    降伏衆魔怨 速證一切智
佛告諸比丘。清白魔子説如是偈讃歎佛
已頂禮如來。恭敬圍遶却住一面。是時復
他化自在天王。與無數天子恭敬圍遶
來至佛所。將妙閻浮檀金天花散如來上。
以偈讃曰
    如來所説皆眞實 無有覆藏無雜亂
    遠離癡冥及罪垢 證得甘露大菩提
    光明遍照於十方 是故我今稽首禮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