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説普曜經 (No. 0186_ 竺法護譯 ) in Vol. 03

[First] [Prev]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壞憂。不得久安。夫人樂欲以自燒身。貪欲
無厭。若飮鹹水。從致苦患。愚人不解自以
爲樂。明智觀察欲如聚沫。聖賢無漏唯樂
法念。充於智慧乃厭愛欲。貪習俗者不
見本際。不了本淨。王觀此身無有堅固。
所至到處常自迷惑。不能分別。身無吾我。
我身棄捐百千玉女。心無所貪。不慕世
榮。第一思惟欲成佛道。希有好徳如好
色者。唯有聖達視色如糞。察道眞實。雖
有父母君子梵志長者居士及與妻息。身有
重疾。不能分取令無苦患。國士高位金銀
七寶何益於己。日照天下不益盲者。吾觀
三界一切無常。樂少苦多。身非我有。世間
猶寄難可久居。吾見若茲。是故出家。而爲
比丘不慕世榮。迦維羅衞者。邦土第一轉
輪王處也。風雨順時萬民滋茂。最和安隱。吾
不慕樂。捨家爲道。王曰善哉。我得善利乃
見至聖。吾志於俗不識至義。因欲相請
於無欲人。假使得佛*惟見愍念。以爲法主
當見度脱。我遇十力宿有餘慶得覩大
聖投身自歸。前禮菩薩足。右繞三匝。與
群臣倶。嚴駕還國
普曜經卷第四


普曜經卷第五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異學三部品第十四
於是菩薩。遊在山間。往至尼連水邊。樂於
閑居心意寂然。慈念十方欲益天人。佛告
諸比丘。菩薩遙見欝頭藍弗。爲諸弟子所
見奉敬。達知圖讖算術天地災變。爲衆最
師。菩薩心念。今者此等自以己身。計知算
術星宿災異。爲衆人師。所見奉事。吾往其
所。問其所行能知殊勝。爾乃降伏講有無
法。一心脱門三昧正定超其所學。以權方便
觀其本末。自覩此等所當行者。世俗定
意。然後爲説深奧之定。無爲三昧乃歸大
道。於時菩薩思惟是已。往詣其所。問言。賢
者。所事何師誰爲説法。而學此業。欝頭藍
弗。答言。吾無有師自然達之。又問。今所達
者。爲何所獲。答曰。獲有想無想定。菩薩報
曰寧可從人得學是定乎。答曰善哉。從志
所樂。時菩薩起在於屏處結加趺坐。菩薩
適坐功福殊特。聖慧無匹。宿世所行卓然
有異。入諸定意一切正受。獨歩無侶靡不
通達。百千定意一切備矣。猶如照鏡而得
自在。而無罣礙。於時菩薩從三昧起。重
詣藍弗所。復問。寧更有定踰無想乎。進
至道耶。答曰無也。菩薩自念。藍弗無信。
獨吾有信。藍弗無精進念定意智慧。
吾有之。思惟是已便捨之去。詣迦羅無
提所。問之曰。誰爲師主從何受法。答曰
無師。自然暢之。又問暢之何所獲乎。答曰。
獲無用虚空三昧。於時菩薩三昧正受。最
爲殊特。即復説言。此業善哉。我所歸趣仁
亦趣此。倶共在斯。與是衆人而爲眷屬。菩
薩答曰。今此業者不至滅度。不離於欲。不
達無爲。不至寂然。無有沙門。不至正覺。
非是泥洹。於時菩薩與彼藍弗及此迦羅。
反覆相難知之不及便捨之去。轉復前行
見三梵志。一曰憂爲迦葉。次曰那提迦葉。
次曰竭夷迦葉。兄弟三人有千弟子。菩薩
過候。問何所事乎。曰奉事水火及於日月。
上至梵天。菩薩答曰。是不眞正。水不常滿。
火不久熱。日出則移月滿則缺。梵天無常
雖久必終。唯有無爲無終無始能無窮極。
所論適竟。因捨之去。還歸本處。佛告比丘。
於時菩薩心自念言。今吾處在五濁之世。
値下劣衆外學熾盛。各墮異見九十六
六十二疑。貪身愛命蔽塞愚冥。染慕情
欲懷傷害心。不受訓誨不向清淨。志慕
飮食愛戀土地。常行非義不志微妙。不
慧施愛財貪嫉。志不存此道品之義。
不在無礙馳騁情態。住於十惡不離自
大。不救衆厄放逸不定。難可開化。殺害
恣意飮酒無節。唯慕樂之。或事水火日月
梵天。或事山神社神虚空天神。海水泉
樹木之神。或服果蓏。入山服食。或一日一
食。二日三日或至七日一食。或日一揣。二
日三日七日一*揣。或十五日乃至一月一食。
淨修梵行四禪四等。上仙梵天不逝生
死。或有裸形。或服鹿皮。或事鬼神羅刹阿
須倫神。不免惡趣。不能成道。謂之自達
不可軌則。無以開化世俗衆邪異學。今我
寧可示現清行。以用攝取外學之等。顯正
眞業使捨迷惑。所當應行。欲界色界不
從彼教。來入佛道
  六年勤苦行品第十五
佛告比丘。於時菩薩作是思惟。六年之中
示大勤苦精進之行。以何等故名勤苦行。
是事難及人所不逮。是故名曰勤苦行矣。
衆生之中。若天世人不能修行。成辦此業。
唯有究竟一生補處菩薩。乃能行之故曰
難辦。斯勤苦行。因是現行四禪之法。數
出入息令解其意。無想不念無所悕望。
在所至奉心無所猗。不貪是四。其像
本末宿世所學。無學縁覺菩薩所行。是則名
曰周遍虚空。無作非作靡所不作。彼則
名曰普護一切。以等如空行禪定事。是亦
名曰去無所至。於時菩薩欲現世間開化
外學。若干品業訓誨諸天。示其罪福。外學
異術。計死斷絶神無所生。或言有常云
罪福。爲分別説功徳之報。現身口心當行
清淨。日服一麻一米。六年之中。修立難及
勤苦之行。宿命不債。菩薩六年之中結*加
趺坐。威儀禮節未曾進退。常存露精亦無
覆蓋。不避風雨。不障頭首塵土之患。不
起左右行大小便。亦無涕&MT02152;。不屈申俯
仰。亦不傾側。身不倚臥。或興雲大雨
雷霹靂。春秋冬夏菩薩默坐。値此衆難未
曾擧手。以自障蔽諸根不亂。不生恐怖
丘聚村落男女大小。牧馬牛羊擔薪負草。
過邊興塵不相念之。不以爲患。無所汚
難。彼時菩薩。衆人怪之羨之所行。取其
草木投著耳中。耳不痛痒。著之鼻中
亦不&MT01219;。亦不棄去。諸天龍神阿須倫迦留
羅眞陀羅摩休勒。目自覩見菩薩功勳道徳
巍巍。來往其邊供養奉事。稽首菩薩。爾時
菩薩定坐六年。現勤苦行。教授開化十二
載天人。立之三乘。以是之故。坐六年耳。於
是頌曰
    菩薩前出家 其功勳眞正
    厥心常寂然 顯是愍衆生
    在五濁之世 由下劣俗故
    生此閻浮提 於世現罪福
    邪學業熾盛 諸見六十二
    故立此精進 逼困身畢罪
    浴池諸泉源 日月衆光明
    樹木巖石山 厭鬼地神禮
    自然行精進 建立難及行
    修成勤苦業 爲衆示現此
    身力如金剛 禪思不可動
    用若干義故 亦復現縁覺
    若諸天人民 異學亂見喜
    亦化此等故 示勤苦之行
    而結*加趺坐 在地無坐具
    日進一麻米 示現而服此
    示出息不出 亦無還報息
    六年甚堅強 禪思不缺漏
    無念無不念 不念所可行
    心猶如虚空 禪思不傾動
    不覆蓋身上 亦無所障蔽
    不移動如山 禪思不増減
    不避其風雨 亦不障頭首
    不失威儀節 禪思無進退
    村落諸男女 牧牛馬猪羊
    擔薪及負草 行邊興塵土
    不淨坋其身 若干品諸難
    無念不迷惑 禪思無進退
    身肉爲消盡 唯有皮骨存
    腹背表裏現 猶如箜篌形
    諸所造天行 須倫龍沓和
    目覩總功勳 皆其咸供養
    五體禮受教 令疾得成就
    使我得致是 如心懷愍哀
    欲降外異學 闇蔽衆邪業
    因是現罪福 其身坐口言
    是佛道難得 髡頭何有道
    行無央數劫 六年畢其罪
    以是化天人 其數十二載
    是故人中尊 坐禪不進退
佛告諸比丘。菩薩修勤苦行竟六年已。心
自念言。雖有神通聖明慧力。今吾以是羸
痩之體。往詣佛樹。將無後世邊地諸國有
譏者乎。謂餓得道。吾身寧可服柔軟食。平
復其體使有勢力。然後乃往至其樹下。
能成佛道。時有丘聚名曰修舍慢加。有長
者女。日日飮食八百梵志。見知菩薩造勤
修行。常願奉供。大聖菩薩。即夜往樹下坐。
時長者女。始出嫁時。有願生男子者。必當
與作甘美餚饍。祠山樹神。時長者女。生得
一男心中歡喜。&MT05731;千頭牛展轉相飮。取其
淳乳用作乳糜。欲祠樹神。即便遣婢先往
掃除。婢見佛坐不識何神。還啓大家掃除
已竟。樹下有神端正殊好。非世所見。時女
聞喜欲取糜往。糜跳出釜高一丈餘不可
得取。女甚怪之。時八百梵志中師見之謂
女。今此乳糜非凡夫所應服者。唯臨成佛。
服食此飯乃消化耳。天於虚空而出聲曰。
今日女欲興立大祠。有大菩薩在於精思
勤修苦行。已從坐起。汝本有願當先飯
之。食之充滿。爾乃逮成無上正眞之道。爲
最正覺。便説此意勿違本願。時長者女聞
天神言。即取乳糜盛滿金鉢。手執賓乾與
八百梵志。倶往尼連水邊。佛言比丘。菩薩
知之。即以神通慧力。還江水邊。忽然而度。
隨其習俗示現。入水而自洗浴。時八萬天
子各按樹枝供養菩薩。菩薩牽枝出在岸
邊。其身輕便清淨無垢。菩薩適住。時兜術
天子號離垢光。尋取天衣袈裟僧迦梨。化
沙門形奉上菩薩。於時菩薩即取著之。靜
然而住。時*尼連江水中龍妻從地化出。以
微妙床貢進菩薩。菩薩即坐。時修舍慢加
村落長者女。與諸梵志奉美乳糜。詣菩薩
所。稽首足下右遶三匝。以賓乾水灌菩薩
手。以美乳糜進奉上之。菩薩愍哀女
輙受食之。氣力得充心無所戀。持金鉢投
之江水。具足千龍。即攝取之而供養鉢。於
時奉床龍妻得之。用立神寺勤心供養。諸
天百千億載。悉取香水和泥起*寺。其欲
供養菩薩鉢者。各現宮殿咸共奉事。於時
村落長者女等。佛與髮爪得之起塔供養。
佛言比丘。菩薩適服此乳糜以成福願。身
遂充滿容色光光。踰於日月。於是頌曰
    時世尊精思 勤心自念言
    身神通慧力 往詣樹王下
    成一切智慧 以逮諸通慧
    便行普愍哀 最後救衆生
    我寧可服食 令身得充滿
    往到樹王下 成聖一切智
    不以少薄福 得致天人安
    不得成明眼 還身力甘露
    至説宿功徳 決斯安隱祠
    其心思如是 天聞告村落
    金鉢盛乳糜 往詣江水邊
    奉上心踊躍 逮得道甘露
    所行百千劫 諸根悉寂定
    諸天龍神往 大聖至水岸
    適施度無極 入水自洗浴
    以洗除心垢 愍傷於世俗
    億千天歡喜 各齎華㨶香
    世寂適入水 人中上洗浴
    念知是菩薩 建立行無垢
    仁賢適洗浴 百千天奉事
    其身無垢穢 天子奉袈裟
    身即著衣服 著衣服已竟
    龍妻尋歡喜 奉之好床座
    寂定意便坐 爲世之道眼
    修舍女奉食 金鉢盛乳糜
    稽首禮足下 大通即服之
    服此得充滿 投鉢著水中
    諸天奉眞誠 來供養於佛
    如來適飯竟 乳糜極甘美
    其身氣力充 行詣佛樹下
    適到佛樹下 行身不動搖
    強如帝釋歩 建立菩薩行
於是菩薩飯食已充。愍念十方救濟危
厄。欲坐樹下現成佛道度脱衆生。十方諸
佛。咸示威變。顯其瑞應。五百化鳥自然來
現。往詣其所遶菩薩身。暢悲哀音。歎其宿
世所行無量積累功徳。爲一切故。欲化五
趣故現五百。令去五陰。消除五蓋。拔五
道行。逮五神通。化去五五二十五事。所處
甚難。存處道場。住無所住。本無定慧。於
是頌曰
    從無數劫來 積徳行六度
    四等心四恩 護三界之將
    大慈無蓋哀 欲脱癡聾盲
    今當成大道 具三十二相
    隨俗而現身 説苦空非常
    使了悉本無 入佛三寶藏
    俗人罪所蓋 十二因縁障
    不達無上眞 生死沈沒亡
    若解一切空 不犯五陰行
    陰衰已消滅 心淨如法王
    至眞無上慧 莫能限度量
    光明踰日月 所濟無有疆
    須彌尚可稱 虚空可度量
    不及大智慧 大聖無極行
歎此頌時。無數天神皆發無上正眞道意
也。佛告諸比丘。菩薩江水邊洗*已飯食乳
糜。知氣力充。往詣佛樹。佛樹王下修如法
行。皆無所動堅住如山。不諂蔽行。不逼
短氣造立清淨。不動搖行而不相掁。以
不強項性不卒暴。所行高下自然平等。演
光明王晃晃灼灼。至眞善行消垢下意。法
過去佛清淨正行。至師子床不壞性行。斷
衆惡趣思念永安。棄魔力勢令不堪任。度
衆邪行受正法業。滅冥樹塵生死之本。使
無部黨。釋梵四王行無所處。一心勇猛恐
伏怨難所遊獨歩達一切智。心意無雙斷終
始滋。捨欲諸貪使滅四難。無爲無畏度於
彼岸。如是行者。菩薩徳行功勳皆成。詣江
水邊至佛樹下。欲行天人化其道路。弘廣
無際。又斯道路左右七寶欄楯。悉令嚴正。
高四丈二。上有交露行諸臺閣。亦衆寶成天
蓋幢幡。處處珓飾七寶樹木高大妙好。諸寶
樹間琦珍爲繩。交絡諸樹兩兩樹間。有一
浴池。池底金沙中生青蓮芙蓉莖華。其樹四
邊寶爲欄楯。明月瑠璃雜厠其間。鳧鴈鴛
鴦遊戲其中。八千玉女香汁灑地掃道令
淨。二萬玉女垂諸寶瓔。散諸天華。其樹間地
七寶合成。八萬玉女各持供養。名香木蜜諸
琦異。執金香瓶著寶垜上。一一*垜上
有五千玉女。鼓天之樂佛言。如是比丘。
菩薩欲詣佛樹下時。嚴治道路巍巍如是。
至江水邊。諸志大乘亦入此路。其夜菩薩
當成佛時。千梵天王告梵天衆。其福功徳
顯燿清淨。皆修道跡。慈悲喜護禪定神通。
從千劫來奉行大道。今詣佛樹。吾等當共
往供養之。所修令吉以能歸命。無有怨
懼。終無所畏。無八難患。生天上人間十方
佛前。在梵天宮。梵天聞之。六年苦行今詣
佛樹。皆共善心當懷悦豫。供養菩薩大千
世界之法主也。天帝釋梵日月天王。詣江水
邊皆往奉迎。在億載佛國。皆心念之。今詣
佛樹下。當降伏魔。無能見頂。上至梵天。
亦無能覩。今尊身相甚妙。莊嚴其身三十
有二。言辭柔和清淨無垢。音聲雅妙過踰梵
天。今坐樹下當共供養。其忍辱力。釋梵知
之忽然安隱。悉斷一切塵勞結縛。若有聞
者。致甘露跡成縁覺業。若逮佛道。普世
界衆生皆來供養。佛告比丘。有一梵天名
曰三千。建立覩此三千大千佛國。平等如
掌悉令照明。化於此地生軟青草。在其左
右猶如天衣。如是草比遍大千佛國。而
於衆生無所妨害。莊嚴此國。東方釋梵及
四天王。諸菩薩衆不可稱計。諸佛國土諸
菩薩衆。皆來供養。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諸佛
國土無央數衆。釋梵四王莊嚴供具。皆來貢
上。一一佛土若干莊嚴。鐵圍大鐵圍一切諸
山。是諸佛國忽然不現。悉不知處。唯覩一
切諸菩薩身普周佛土。諸天子等。又有十六
人侍從菩薩。其名曰轉進菩薩。無進菩薩。
施與菩薩。愛敬菩薩。勇力菩薩。髮猛菩薩。善
住菩薩。總持菩薩。照曜菩薩。華鬘菩薩。法英
菩薩。吉恐菩薩。不害眼菩薩。大淨菩薩。淨
嚴菩薩。戒淨菩薩。眷屬圍遶。是諸天子
等。悉不退轉逮得法忍。供養菩薩。莊嚴道
場平治其地。三千二百里周匝圍遶有好七
重欄楯。七重行樹。七重交露縵縵。七重寶樓。
皆悉紫金諸雜挍飾。若干種品。諸寶蓮華自
然化生。燒衆名香。上虚空中立一寶蓋。
覆於十方諸佛國土。生諸寶樹。諸天人民。
其樹華果悉現道場。其十方界水陸衆華。悉
現道場。十方佛國菩薩道場。所可莊嚴不
可限量。功徳聖慧清淨之業。亦現道場。佛
樹如是。諸天子等眷屬圍遶。莊嚴佛樹極
令清淨。一切諸天龍鬼神乾沓和。所可莊嚴
宮殿室宅。若干品妙悉遙目覩。咸共歎曰。
善哉善哉。功徳福報應不可思議。彼佛樹神
有四天倶嚴治道樹。一名足跡。二名邊豆。
三名善意。四名布精。莊嚴佛樹供養菩薩。
其樹根莖枝節諸葉華實。皆悉茂盛圍遶佛
樹。廣長極妙高八十里。巍巍無量欄楯樹木。
交露衆帳亦各七重。七寶合成周匝圍繞。猶
如忉利晝度之樹。若有見者而無厭極。三
千國土。國土堅彊猶如金剛不可毀壞。
自然現彼菩薩坐樹當成佛道。佛言比
丘。是菩薩身演大光明。普塞惡趣。滅除八
難。病者得愈。恐怖得安。繋縛得解。聾盲瘖
痾皆悉解脱。貧者大富。塵勞熱者悉彼療
治。飢渇飽滿。懷姙得産。老耄強健。當爾之
時。悉無欲縛。無婬怒癡。不想患厭。無有
諍訟。當爾之時。一切衆生相視如父如母
如子如身。皆懷慈心。於是頌曰
    其至無擇界 現於地獄中
    諸有苦惱者 咸得入安隱
    畜生自然和 各各相愛念
    皆共懷慈心 逮得無所畏
    至於餓鬼處 諸飢渇窮厄
    皆獲得食飮 因菩薩威神
    八難皆閉塞 消滅諸惡趣
    衆生悉安隱 快樂如天上
    皆有聾盲者 衆根不具足
    應時悉視聽 其身皆備悉
    婬怒癡塵勞 衆生被熱惱
    諸塵得休息 皆悉念正眞
    貧者得財富 皆得生天上
    病者悉除愈 繋縛得解脱
    無厭及瞋恚 無有諍訟者
    爾時咸相敬 皆共起慈心
    如父母一子 展轉相愛念
    衆生等如是 相愛如父子
    時菩薩光明 普照曜佛土
    猶如江河沙 普遍四方界
    不礙諸鐵圍 通過諸黒山
    一切諸佛國 悉現如一土
    見羅列諸寶 平正如手掌
    莊嚴諸佛土 以供養菩薩
    十六諸天子 圍遶佛道樹
    莊嚴其道場 三千二百里
    諸所可莊嚴 不思議億國
    菩薩威神故 皆現彼佛樹
    諸天龍鬼神 眞陀摩休勒
    各各起宮殿 遙望悉見之
    以見此清淨 諸天人欣喜
    善哉福之報 所作今悉見
    衆口意所行 所可修平等
    諸利義悉吉 心所願輙得
    如宿世所行 所願悉具足
    諸所罪福報 所獲亦如是
    莊嚴殊道場 四天子交飾
    猶如晝度樹 佛昇忉利天
    因縁不自在 悉説諸功勳
    菩薩清淨業 如本所作行
  迦林龍品第十六
佛告比丘。菩薩身光照迦林龍王宮。龍蒙
佛光身心悦豫。消諸塵勞。普獲安隱。面目
欣怡。爾時龍王見斯光明。目即得開。與眷
屬前而讃歎曰。我*已曾見拘留秦佛。從來
久遠。亦見拘那含牟尼佛并及迦葉。光明
所照覩諸法王。光明無垢必當有佛。相好
愍哀慧明興世。故照我宮。金色光光不妄晃
𦸸明踰日月火焔明珠所不能逮。天
梵光自然遠邊阿須倫明亦不能及。宮殿
常冥今忽大明。覺了離垢身得安隱。心懷
踊躍體無衆患。無熱清涼。無數億劫精進不
疑。詣道樹下。善哉。共取華香衣服寶瓔
琦珍。名香搗香箜篌樂器。當往供養。執有
功勳。龍后聞之。歡喜悦豫出觀四方。遙見
菩薩如須彌山。威光莊嚴。百千億天而圍
繞之。釋梵奉敬心中踊躍。見其塗路。時龍
后喜詣度世所。投身作禮叉手前住。於
是大悦。供養華香衆雜名香鼓樂而嗟歎曰。
功勳眞正。見尊善哉。如月盛滿。化衆度
世。覩前至聖所見瑞應。今見亦然等無差
別。今必降魔逮得滅度。猶賈脱難。宿曾
布施如所願得。逮致忍辱。所求精進。樂於
禪思。然智慧燈。本所行願今悉具足。必成
最勝。猶如有樹華實茂盛。致佛滅度。如千
泉源汲水無盡。其心歡悦。普悉興雲而雨
至虚空。今必成道體紫金色光周
佛土。一切惡趣悉致弘要。其三千國諸豪尊
位。令三世醫必當詣佛。燿於天下猶安
明山不可傾動。如明智人覩四大海尚可
枯竭。詣樹王下無能蔽障不成佛道。佛
告比丘。於是菩薩心自念言諸過去佛。爲
在何坐得成無上正眞之道爲正覺乎。
復更念言。過去諸佛坐於草蓐成最正覺。
虚空之中無數百千天。覩菩薩心即時報言。
如大聖意過去如是。皆坐草*蓐成最正
覺。佛語比丘。於時菩薩見路右邊。有一人
名曰吉祥。刈生青草柔軟滑澤。整齊不亂
好若天衣。時菩薩見。即便越道詣吉祥所。
以慈和心與共談語。而謂之言。敷演善教
而勸助之。言辭温雅無有麁獷。其心安和
而無惡意。除婬怒癡演哀鸞音。釋梵八聲
甚深難及。如師子孔猶若雷震。十方佛國
衆生蒙化。皆得安隱。有所講説。百千法音
無能制止。以一法音普入諸聲。皆相安和
至於解脱。普悦衆會。一切諸佛所説應時
與慈仁語。吾欲得草吉祥與我。今日欲得。
當伏邪力成無上覺。無數劫來所施調意。
棄捨諸想奉行禁戒。今應獲之。忍辱精進
智慧功力。聲名智力禪定神通。脱門道力今
當獲之。於是吉祥。聞導師説清和之辭。歡
喜踊躍。身和意悦奉柔軟草。興大功祚度
於無極。吾成甘露。吉祥施座當得佛道。
用施草故。吾無數億劫修勤苦行。奉若干
業。智慧功徳善權方便。心意堅強然後得佛。
必成正覺如我今也。若至道場當教餘
人。果得所願。知吾得佛分別甘露。當來
聽法逮最賢聖。適施草座地則大動。天在
虚空皆共叉手合掌歎曰。今日降魔及官
屬力。乃逮甘露無上正眞。佛語比丘。往詣
樹時。諸天化作八萬佛樹師子之座。心自念
言。當令菩薩坐此嚴淨成最正覺。又諸佛
樹華果茂盛。或淳香樹高四十里。或有佛
樹七寶珓成高八千里。或四千里。或高百
千由旬。一切佛樹具足八萬。若干天衣而布
其上。或布蓮華若干種品。以爲床座。菩薩
座上。有三昧名曰淨燿定意正受。適以是
定三昧正受。一切佛樹皆菩薩坐。相好嚴身
一一天子。念知菩薩坐我座上不在餘
座。淨燿定意威神之故。地獄餓鬼畜生皆
得休息。諸天人民五道所生衆生之類。皆自
目覩菩薩大士坐我佛樹下。不見在餘也。
其下劣衆大薄福者。見於菩薩身坐草*蓐。
詣菩薩所右遶七匝。爾時菩薩則坐自然
師子之座。力勢堅固猛過龍象。豪尊自在無
能及者。名稱普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
智慧。福祚妙達。能降魔怨故。現坐於草
*蓐。其身直坐心意正定有徳之人。時見菩
薩坐師子床。如月盛滿照於十方。菩薩自
誓。使吾身壞肌骨枯腐其身碎盡。不成佛
道終不起也。從無央數億姟載劫。勤爲
苦行今乃得之。終不迴還。佛語比丘。爾
時菩薩坐佛樹下。有大光明號班宣道
場。放斯光明普照十方無限佛界。遍虚空
照諸佛土。爾時東方離垢世界。無垢光
如來佛國。有一菩薩名燿嚴光。光往勸照。
與無央數菩薩眷屬。往詣道場。適詣佛樹。
南西北方四隅上下十方佛國。盡虚空界所
有佛土。皆見菩薩坐一道場樹下。咸悉覩
焉如近相見。五道衆生展轉相視。皆見菩
薩如觀手指。云何大聖微妙如是。彼諸菩
薩見其面像。説是偈曰
    無塵勞瑕疵 拔除衆垢濁
    身光照十方 超越諸威曜
    其福慧定意 積累無數劫
    彼最勝能仁 普遍一切方
於時南方寶焔如來佛國。最淨世界。菩薩
名現寶積蓋。光往勸照。與無央數諸菩薩
倶眷屬圍遶。往詣佛樹供養菩薩。執一寶
蓋皆覆道場。釋梵四王展轉相謂。獲嚴淨
蓋爲供養誰。時寶蓋中出是偈
    百千那術載 以施無等倫
    常懷弘慈心 此有殊特相
    鈎璅演光明 今至佛道場
    力勢難可及 故來供養此
於時西方思夷像佛土。華嚴神通如來世界。
菩薩名無著光明。其光勸照。與無央數諸菩
薩倶往詣道場。寶交露帳。十方天龍鬼神
健沓和。展轉相謂。此嚴淨光爲從何來。
寶交露帳。説此偈曰
    寶車及寶衣 高上至三界
    寶稱樂寶眼 被鎧而精進
    今當得佛道 衆菩薩皆至
    致此寶交露 供養彼最勝
於時北方日轉世界。蔽日月光如來佛土。菩
薩名淨王。光往勸照。與無央數。諸菩薩倶
往詣道場。十方世界所有徳淨。皆現高座。
時菩薩衆皆説此言。誰今致此若茲嚴淨。
其普嚴淨。演是偈言
    其身清淨者 無數功徳慧
    所行口清淨 彼宣斯法目
    斯心常清淨 久發慈悲
    今至樹王下 供養釋尊人
於時東南方徳王世界。徳明王如來佛土。菩
薩名徳音光明。其光勸照。與無央數諸菩
倶。往詣道場供養菩薩。持交露臺中
有高座。其交露臺。演此偈言
    其功勳徳普 須倫鬼休勒
    彼徳王福稱 以奉上道場
於時西南方樂成世界。寶林如來佛土。菩薩
名寶光明。其光勸照。與無央數諸菩薩倶。
來詣道場供養菩薩。致無量寶交露之臺。
中有高座。其交露臺。演此偈言
    彼善意恭敬 施無數珍寶
    講堂及軒窓 捨身及車乘
    嚴交露華蓋 微妙好園觀
    惠頭及手足 由是坐道場
於時西北方雨氏世界。雨香王如來佛土。菩
薩名積雷雨音光明。其光勸照。與無央數諸
菩薩倶。來詣道場供養菩薩。致衆香交露
臺。中有高座。雨衆名香散高座上。其雨香
音演此偈言
    雨法遍三界 具解脱光明
    雨離欲甘露 至滅度無爲
    消一切衆塵 悉斷結縛毒
    禪思神足力 造三品華香
時東北方樂帛交露世界。寶蓋起光如
來佛土菩薩名嚴。帛帳光明。其光勸照。與
無央數諸菩薩倶。來詣道場供養菩薩其
交露帳以寶爲地。化作菩薩相好嚴淨。是
諸菩薩各各執持天華香。卑身低頭説
此偈言
    瞻大衆恭敬 嗟歎億載佛
    所説如梵天 稽首詣道場
於是下方普明世界。普現如來佛土。菩薩名
寶藏光明。其光勸照。與無央數諸菩薩倶。
來詣道場供養菩薩。焔光高座紫金蓮華自
然現矣。彼蓮華上化有天像。則以右手執
寶瓔珞垂繒幡綵。卑身低頭説此偈言
    其身恒恭敬 常禮佛弟子
    禮佛捨自大 吾禮徳功勳
於是上方虚空世界。無限眼王如來佛土。菩
薩名虚空藏光明。其光勸照。與無央數諸菩
薩倶。來詣道場供養菩薩。十方佛土如虚
空界。合集諸華名香搗香。衣服華蓋幢幡。
金銀衆寶。象馬車乘。樹葉花實。男女大小。
揵沓和眞陀羅天龍鬼神釋梵四王時放大
雨。使諸衆生想歡喜悦。其有恐懼令無
畏難。於是頌曰
    好談如菩薩 奉愍傷得道
    莊嚴淨應度 徳踰大威神
    或上雨虚空 垂百千寶瓔
    或上香寶鬘 現垂軒華香
    或地師子吼 演空無相願
    或空揚大聲 古未見此華
    或在空上界 現己千億寶
    遍空故吉祥 歎菩薩福祐
    應時放光明 覆蔽魔宮殿
    或現寶幢英 最福詣佛樹
    明珠停虚空 光曜月善月
    或心化須曼 雨道場佛樹
    或頭面稽首 天子念造敬
    或可如須彌 虚空手散華
    或至四方澤 燒諸好名香
    手執持寶杖 遙覩見菩薩
    或現寂梵像 澹泊寂然住
    毛出柔軟香 等慈悲喜護
    或如天帝釋 億載天圍繞
    往詣佛道場 叉手散明珠
    或至四方域 揵沓鬼眞陀
    雨光果須曼 此諸神歎勇
    或受持華香 樹葉華香散
    佛子現半身 卑已散華香
    或受分陀利 青蓮若干華
    住相三十二 歎尊無所著
    身大如須彌 在虚空自投
    幢幡及華香 見三千佛國
    目覩天地燒 悉見諸合散
    念入法門行 聞天不與欲
    或暢眞陀音 顏色妙具足
    莊嚴如玉女 觀天人無厭
    身如剛無壞 心行棄自大
    或來口説義 浴身光去垢
    或寶場寶掌 辦百千幢蓋
    雨寶華名香 衆生苦立安
    出地大寶藏 毛説億載經
    辯才令意覺 解衆生迷惑
    持無畏如山 化亂第一安
    十方億載國 今日覺甘露
佛告比丘。菩薩嚴淨如是比像。國土自
然。去來今佛諸佛國土。菩薩道場所作嚴淨。
皆以普現交露臺閣。菩薩如是坐此高座。其
斯欲界諸天之中。計魔波旬最爲豪尊。今
吾應義當成無上正眞之道爲最正覺。當
感致魔令到於斯。縁斯降伏。因斯攝化
諸欲界天子。具足得本。及魔界天。見師
子吼降伏一切。成最正覺。爾乃發起三界
衆生
  ◎召魔品第十七
佛告比丘。於時菩薩有光明。名消魔宮場。
演斯光明普照三千佛國。靡不周遍。曜
魔宮殿皆使覆蔽。從其光明使魔波旬聞
此像教。大清淨土從無數劫。積功累徳棄
國捐王。愍哀正眞欲成甘露。在佛樹下
己身已度當度餘人。己越三界當脱他人。
己身*已安當安一切。己身寂滅滅度他人。
處在閑居護諸惡趣令無有餘。爲天世
人一切師父。神通已達。永離諸惡趣令無
有餘。爲天世人一切師父。神通已達永獲
大安。以甘露安安於一切。當空汝界
縛卿頸使無勢力。失衆眷屬。心中隔塞
不知何計。當興法雨潤澤一切。佛語比
丘。時魔波旬聞是頌教。臥寐夢中見三十二
變一見宮殿闇冥不明。二見宮殿汚泥不淨。
三見宮殿毀壞破散而生荊棘。四見恐怖
衣毛爲竪馳逸散走。五見迷惑失道入於
邪徑荊棘瓦石。六見其後園所生樹木無
有華實。七見池水枯竭無諸蓮華。八見鳧
鴈鴛鴦孔雀哀鸞百鳥禽獸皆無羽翼。九見
其大鼓箜篌樂器破壞斷絶棄捐在地。十見
捨所愛敬妻子眷屬別異處寐。十一自見
己身床上墮地破傷頭面。十二見諸魔子威
神力強皆來稽首歸命菩薩。十三見魔四女
迷失時節化爲老母。十四自觀己身衣體
汚泥垢塵。十五自見牆壁軒窓臺閣門
戸傾危。十六自見軍衆鬼神閲叉厭鬼揵沓
和。天龍眷屬一切手脚。其身及頭皆墮在地。
十七見欲界諸天。天帝釋。焔天兜術天。
樂。化自在天。各自捨去不從其教。十八
見魔宮殿所居止衆裹覆頭首。十九見
自在今不由已。二十自見眷屬不爲歸
伏。二十一見頭冠幘珠璣瓔珞火自然燒。二
十二見魔宮殿自然震動。二十三見諸樹木
而截墮地。二十四見諸可意業都不復現。
二十五見其水決沒壞宮殿。二十六見河水
崩頽灌民居舍。二十七見一切天王皆來歸
命菩薩瞻其顏色。二十八見身床臥自然
出外。二十九見其餘眷屬而捨遠去歸於
菩薩。三十見吉祥釜竈皆悉毀壞。三十一見
諸梵王諸魔官屬宣傳不吉。三十二覩
十方一切衆生歸命菩薩而從受教。佛
比丘。魔於夢中見是諸變。時從夢起心中
恐怖。衣毛爲竪。召會大臣及諸兵衆。爲告
説此夢中所見。魔有智臣。名師子安。王問
此大臣及諸會者我於夢中。聞於空中自然
出聲。釋家生子身相衆好。六年之中修勤
苦行。詣佛樹下當成正覺。從夢覺已心自
念言。今此菩薩度無央數億載人民。必空我
界令無有餘。當禁制之。有徳如是。輙成
佛道。名曰法王普往歸之。以何方便斷其
徑路令不成就。以大兵衆而往伏之。於
是頌曰
    以將大兵衆 共行害除之
    便就其樹下 危殺此沙門
    將四部之兵 其欲愛敬我
    與我共戰鬪 急速往遣之
    縁覺及羅漢 遍滿於天下
    滅除我衆兵 使無有力勢
    如是當成佛 天地之法王
    部黨甚熾盛 爲佛無斷絶
於是魔子導師。爲魔波旬。説此偈言
    大人面何變 顏色不如常
    如忉利天人 其身不和調
    今何所見聞 疾告今欲知
    常觀正本末 療治其疾患
    聞天人所言 臥寐見惡夢
    若皆衆中説 聞者自投身
魔子導師自詣啓父。我會大衆雖宣音聲。
令無所勝。使無非惡。衆庶心生。或有所
生。或無所生。如是響自於樹下。今現
瑞應則爲吉祥。不見輕慢也。我察必安具
衆吉祥。善與少事令罪不生。我見寂然
所可導御。不起幻術。不以吾我。行成吉
正眞導師。導師復言。若有威力而不
成力。自然羸弱有生勇士慈行得勝。假
使螢火滿三千界。有一毫明。必能普照十
方天下其心懷穢妄道習惑。輕於明智。彼
病難治無能動移億佛不療。佛告比丘。
於是波旬不用導師之言。即召千子其五
百子導師之等。信樂道徳歸於菩薩。住菩
薩右。其五百子隨魔教者住菩薩左。時魔
波旬告諸子言。汝等一心共立建謀。以何
力勢勝菩薩乎。其右面子名導師者。答父
波旬。而説偈言
    令諸子諍豈爲好 自任訟理欲斷根
    小蟲欲與師子戰 勇如是行豈勝佛
其左面子。名曰惡目。以偈報答
    適覩我身力便傷 如樹墮地拔根枝
    於今沙門察我住 以得視息復欲喘
其右面子。名曰軟音。以偈報曰
    欲興恐懼消大海 所行顛倒求安和
    斯觀菩薩之面像 吾不謂父爲奇
其左面子。名曰不淨。以偈答曰
    自見一己欲得勝 卿作沙門默然退
    見我兵衆無數千 皆共猛勇害汝形
其右面子。名曰善意。而説偈言
    象大鉤鎖所有力 勇執金剛密健人
    建得忍力藏柔軟 使諸剛強永無力
其左面子。名曰強威。重説偈言
    雖菩薩身光消病 我入於彼悉破壞
    受持善根如劫燒 我身當害於菩薩
其右面魔子。名曰善因。以偈報曰
    山尚可動空可墮 其大海水尚可盡
    虚空盡可行在地 不得甘露不捨樹
其左面魔子。名曰所入變。復以偈答曰
    日月光明猶可蔽 魔宮殿住能隱水
    豈取一渧盡江海 將兵迴還勿雷吼
其右面魔子。名曰徳悦。復以偈報曰
  日月可滅明 鐵圍可不淨
    菩薩之清淨 己一無能
其左面魔子。名曰求便。即時頌偈答曰
    無兵無黨名純淑 其面妙好無鎧仗
    未見無兵欲戰鬪 如我今日必相害
其右面子。名曰徳嚴。以偈報曰
    不可從己而獨言 心懷忍力精進強
    行三脱門智慧財 徳力爲兵相降伏
其左面魔子。名曰不還。以偈答曰
    當還害之如燒草 正使吉呪不免箭
    呪以成者破山還 不令太子住不馳
其右面子。名曰法樂。以偈報曰
    虚空可盡令有形 其衆生界可一同
    柔軟風冷尚可獲 菩薩樹下不可移
其左面子。名曰澹怕。以偈答曰
    我父境界供自然 衆人所欲皆有之
    皆當破壞害其命 就樹下危乃捨去
其右面子。名曰一切吉。以偈報曰
    假使三千滿中物 皆成爲毒不能傷
    婬怒癡毒大恐難 皆欲加聖終不能
其左面魔子。名曰樂貪。以偈答曰
    百千玉女自莊嚴 鼓於無數伎樂音
    受喜數受樂欲好 從是致安諸所慕
右面魔子。名曰法行。以偈報曰
    以法所樂而自娯 慕敬禪定好甘露
    度脱衆生*受以慈 誰復有心樂於欲
左面魔子。名曰好跂。以偈答曰
    月行虚空有所至 除去闇冥故清明
    我等今日得沙門 毀滅所行諸覺業
其右面子。名曰師子吼。以偈報曰
    無數野狐而鳴呼 不如一勇師子吼
    百獸聞音懷恐懼 戰慄驚怛奔四方
    今者卿等亦如是 不聞人尊頒宣法
    自強廣遠妄所説 聞聖師子吼降伏
其左面子。名曰念惡。以偈答曰
    今來衆會無數變 云何觀此諸頭首
    愚人覩是不捨走 言降伏之乃訛言
取要言之。一切魔子。清白部。又黒冥部。各
各説偈。於時有一將軍名曰賢天。爲魔波
旬説此偈言
    是君之所知 釋四王眞陀
    阿須倫迦留 叉十稽首禮
    何況所不惑 梵天及光音
    淨居諸天子 普亦自歸命
    今所生諸子 從尊受教
    斯等敬菩薩 至此皆稽首
    今斯魔軍衆 三千二百里
    恭恪悦意觀 心中懷涌躍
    覩之面和悦 百千天雨華
    無數神供養 諸天下賓王
    諸魔衆所作 憒亂鼓不鳴
    能還者爲智 必不得其勝
    佛樹爲吉祥 鳧鴈呰孔雀
    不畏而悲鳴 不勝不如還
    魔衆所住處 雨墨及塵土
    道場雨衆華 唯聽願迴還
    魔衆所住處 溝坑布&T054765;
    道場于香熏 智覩當還逝
    前所夢見瑞 目覩何不還
    爲欲奈之何 處所已破壞
    其濫衍化人 瞋於凡大仙
    精進極歎頌 雨雷不生草
    精進仙人還 應儀能合偶
    不害衆生故 頭首得自在
    天王不聞乎 身相光遠照
    出國無所異 成佛降塵勞
    其身如是淨 仙人奉敬之
    當往詣至尊 草不啓受教
    眉間白毫毛 若演其光明
    覆蔽億國土 蓋魔宮不現
    無能見其頂 極察不能覩
    無能堪任觀 成就正眞覺
    猶須彌鐵圍 日月天帝梵
    土地諸道場 樹木山稽首
    福力有智力 聖力精進力
    忍力禪思力 魔力消無力
    猶如坏爲器 必當疾毀壞
    師子比禽獸 螢火比日月
    求比無等倫 師子虺同耶
    比察於菩薩 不見有等類
普曜經卷第五



普曜經卷第六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降魔品第十八
於是魔波旬心中憒亂。恐怖色變強顏不
去。不欲退還。故作訛言。我所爲是。告其
兵衆。卿等併心皆共和同。所可見知諸天
鬼神逼迫菩薩莫使縱逸也。當共伏之爾
乃捨去
爾時波旬告其四女。一名欲妃。二名悦彼。
三名快觀。四名見從。汝詣佛樹惑亂菩
薩。嗟歎愛欲之徳。壞其清淨之行。女聞魔
言即詣佛樹。住菩薩前。綺言作姿三十有

一曰張眼弄睛。二曰擧衣而進。三曰&T047379;&T047379;
並笑。四曰展轉相調。五曰現相戀慕。六曰更
相觀視。七曰姿弄脣口。八曰視瞻不端。九
曰嫈嫇細視。十曰互相禮拜。十一以手覆面。
十二迭相捻握。十三正住佯聽。十四在前
跳蹀。十五現其髀脚。十六露其手臂。十七
作鳧鴈鴛鴦哀鸞之聲。十八現若照鏡。十九
周旋出光。二十乍喜乍悲。二十一乍起乍坐。
二十二意懷踊躍。二十三以香塗身。二十
四現持寶瓔。二十五覆藏項頸。二十六示
如閑靜。二十七前却其身遍觀菩薩。二十
八開目閉目如有所察。二十九俾頭閉
如不視瞻。三十嗟歎愛欲。三十一拭
目正視。三十二遍觀四面擧頭下頭
菩薩心淨猶明月珠而無瑕疵。如日初出
照於天下。猶如蓮華在於泥水而無所著。
如須彌山不可移動。其徳高遠諸根寂定。
其心澹泊而無増損
爾時魔女善學女幻迷惑之業。往欲亂道。
而重言曰。仁徳至重諸天所敬。應有供養
故天遣我。我等既好年壯盛時。天女端
優鉢華色莫喩我者。願得晨起夜寐供事
左右
菩薩答言。汝宿有福受得天身。不念無
常而作妖媚。形體雖好而心不端。譬如畫
瓶中盛臭毒。將以自壞。有何等奇福難久
居。淫惡不善自亡其本。死則當墮三惡道
中受鳥獸形。欲脱致難。汝輩故來亂人善
意。非清淨種革嚢盛臭。而來何爲。去吾不
用。今阿母等不安天上何爲横來。其魔王
女化成老母不能自復即還魔所。而説
偈言
    禁戒清淨不樂觀 所視恭敬無瞋恨
    所察威儀無愚冥 其身微妙審
    快説女人之瑕穢 已離愛欲無所戀
    天上世間無等倫 不見眞行如是者
    所在進止覩女像 本淨謹愼妙巍巍
    堅一其心無瑕穢 猶如安明不可動
    察福威神及功勳 從無數劫護禁戒
    清淨梵天無數億 頭面稽首眞人足
    必當降伏我魔兵 輙成道徳如前佛
    以故我等不可爭 逮得尊業療一切
    所觀如空明珠寶 億載菩薩往恭敬
    若干雜形如妙華 迦留須倫山樹木
    有所思惟無想念 咸來供養於十力
    其面眉間功勳光 斯明極曜遍照遠
    所行之處無求便 所受根本無所失
    無瞋無塵無有所 擧動作事常少欲
於是樹神。覩其威神即懷恐懼。承佛威
力。所言至誠悉共和同。以十六事嗟歎菩
薩。今清淨人極妙巍巍。如十五日月盛滿時。
其明普照。猶如日出曜於天下。如樹華茂
無不芬葩。奇相衆好金從容。諸根寂
定猶如蓮華處於浴池。所演有威猶師子
吼而有殊特。猶念菩薩。在林樹間獨歩無
畏。所造習行人中獨尊。譬安明山跱
大海超絶獨顯。平等堅固如鐵圍山出衆山
上。尊人功勳普聞遠近。若水具足攝持天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