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鈔 (No. 2218_ 宥快撰 ) in Vol. 60

[First] [Prev+100] [Prev]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答。有邊無。此明體知無體
立有誹謗云無也。是以有遮無也。
論文云。問。云何遮無邊。答。無遮謗
有體世諦故不謗無
演密鈔第三 今建立誹謗二種建立不
建立二種外道。是明スト外道小乘二類
義歟。但今論文必シモ建立不建立二種
意。總&MT06279;有無二見見△及趣
小乘寂滅者以有無不二。遮趣寂二乘
也。二乘智慧狹劣&MT06279;有無不二不知故。厭
實有。無餘灰炭爲所期故遮之也。論
云。問。云何遮&T069222;小乘寂滅。答。退大趣
小滅彼亦如是。此明別故。
退入小涅槃△所以然者等
別釋也。如次有空二見。并遮小乘趣寂
待對三節分明也
彼偈又云。幻像及取幻。迷故説二。如
彼二。而有二可得。骨像及取骨。觀故亦
二。無二而説二。可得亦如是 已下
譬幻能取所取生起。於中初表頌文
前偈意云下釋也。初頌文中始一頌譬説。
一頌法。論ニハ二頌各別牒釋。今二頌
一具。釋一具引證也。付之此論文ルニ
意了簡不同也。一義云。明色識爲迷因。識
識爲迷體。色識因無故識識體亦無
色識爲迷因者所迷色心境也。識識爲迷
體者能迷心也。色識因無故等所迷
無故能迷ナル。是則依他能迷
所迷ナル故。次彼所明幻像及取幻等文。依他
能執所執スト意也。但此幻像
言。并能取所取名目少シキ意。其故上來
論文幻像及能取所取ヲハ所執。然於
&MT06279;依他事前後相違。但於幻像
トノ不同有故無相違。又於能取所取
元依他遍計依所。不定故無相違也。
一義云。此論文偏説遍計所執也。幻像
及能取所取名言所執ナル事明也。後骨鎖
相二乘觀相故。共是遍計所執也。一義
云。今二頌其義各別也。初幻像及取幻等
一頌所執能取所取明。後骨鎖觀
大乘菩薩依他如幻觀相ナル故。是依他
能觀所觀也。仍所執能取所取喩。顯
依他能觀所觀意也
前偈意云。迷人於幻像及取幻迷故。説
能取所取二事。彼二雖無而二可得。由
迷顯現故 最初一頌釋也。本文ニハ釋曰。幻
像及取幻迷故説有二者迷人於幻像及取幻
二頌一所牒釋故。釋前後
置也△幻像者幻所作像即所取境也△
即幻者彼幻像能取心也。是下
取所取二事也△彼二雖無而二可得
二者能取所取二事也。若所執能取所取
意。理無故云。情有可得
也。若依他二事ナラハ非有故云二。似有
可得意也
後偈意云。觀行人亦爾。於骨像及取骨
觀故説能觀所觀二事。彼二雖無而二
亦可得。由觀顯現故 此骨像及取骨
一頌釋也。觀行人者骨鎖スル行者也。大
小分別事如上△骨像者所觀骨鎖也△取
骨者縁骨鎖能觀心也△由觀故説有
能觀所觀二事是依行人觀相
二觀△彼二雖無等者。能觀所觀
無性。依行者觀心能執所執二相
顯現スル&T069222;
大日經疏第二


大日經疏第二末鈔卷第六十四
         上半九日

問曰如是觀已 上來莊嚴論内至由觀
顯現故了簡畢。已下問曰如是觀已
縁乘心乃名眞入法空悟唯識性
一段了簡。此一段文。初明&MT06279;
如幻觀相。例陽炎等五喩。次前劫五喩
泡沫芭蕉三種。後行者解
諸蘊唯心無縁乘行相。三節分明也」
問曰。如是觀已。何法爲所治。故彼復説
云。應知所治體。謂彼法迷相。如是體無
體。有非有如幻。應知能治體。念處等諸法。
是體無相。如幻亦如是。前偈意。云何所
治體即是迷法相。迷法相者。謂如是如是體
故。然如是體可説爲有。由虚妄分別故亦
非有。由能取所取二體與非體別故。
是有亦如幻。無亦如幻。故説此相如幻
後偈意云。能治體即是諸法。謂佛所説念處
等如是如是體故彼體亦皆如幻。何以故。如
諸凡夫所取。如是如是有體故。如諸佛所説
如是如是無體故如是體無相。而佛世尊示
現入胎出生踰城出家成等正覺。如是無相。
而影顯現。是故如幻 此一段明能治所治
。此中初ニハ問。故彼復説答也。凡菩提薩
觀心斷惑證理故。上來明如幻
畢。次彼能治所治觀相問答見△問
觀已何法爲所治 是言也。付之如
是觀已指。一義ニハ上來廣約三性求眞
。明三性觀門。今觀相能治所
問答故。廣爲離二及迷依已下
&MT06279;スト。可意也。此義最符順。或一義
云。如是觀已者次上幻像及取幻等
頌等義。是頌文ニハ觀故亦説。釋ニハ
觀行人亦爾乃至由觀顯現故故。次
如是觀已指處次上二頌ナル義。但
義文符順歟。付之論文ニハ問曰如是
觀已何法爲所治何法爲能治何法爲能
五字。是所治自顯能治故。雖
スト一句相違歟△故彼復説等
下答説也。於中頌文長行二段。初付
一頌所治。後一頌能治。論文ニハ
二頌各別牒釋。今二頌文一處牒釋也△故
彼復説二偈者。此疏家詞也△應知所治體
○如幻亦如此表本頌△前偈意云等
已下釋也。於中自初至マテ故説此相如幻
一頌釋也△何所治體即是迷法相
頌初二句。付之所治迷法事。一義ニハ
遍計所執義。其故由能取所取二體與非
體無別故釋。能取所取故。所治
遍計所執義。一義ニハ。所治體染分
依他。其故虚妄分別又下ニハ所治。能
令染法盡但能取所取。或名依他
相違也。一義ニハ所治染分依他
并遍計所執義。其虚妄分別
見。如能取所取スト遍計所執見。故可
二種也△迷法相者謂如是如是體故
是明迷法。如是如是重言迷法非一
也△然如是體等已下二句釋也。於
然如是體○虚妄分別故者。釋△亦説
非有○無別故者釋非有也△後偈意
云等已下一頌釋也。於中初ニハ總釋後
何以故別釋見△能治體○念處等者頌
二句釋也△能治體即是諸法者諸法
念處等諸法也。下能治&MT06279;念處等諸法
念處四念處。等四正斷四神足五根
五力七等覺支八正道支等也。即當三十七
。凡菩薩行體有通修別修不同。通修者
六度行也。別修者三十七品也 隨位別別
修故云別修。今先被別修見△如是
如是體故彼體亦皆如幻二句釋也。
如是如是體故者念處等諸法雖其體
縁生無性故。如幻不可得ナル義也△何以故等
已下別釋タリ△何以故○如是無體故
是初凡聖相望&MT06279;有體無體△如諸凡夫
所取如是如是有體故者擧迷相△如諸
佛所説○無體故者是明悟心性空。是即有
於凡實。空於聖實意也△如是體無相等
已下論文。一義云。此伏難也。意諸法
無體ナラハ諸佛何八相耶。八相等是有體有
相故。云無體義假難。故通
衆生妄想執著過失。強雖諸法
實如幻ナル義釋成スト道範一
義也
△示現入胎
出生等 此八相中且擧五相也。入胎
從都率天退成等正覺降魔轉法
意也 一。八相異説事△如是無相
而影顯現者是八相等化儀皆從無相
相。明隨染業現相事△是故如幻者幻事
無體也然幻相顯現スル義也
問曰若諸法等 已下能治所治共
如幻也問答釋成
若諸法同如幻者。以何義故。一爲能治。一
所治。此言也。意能治所治共如幻ナラハ
幻相無體也。何分能治所治耶云問意

彼偈答言。譬如強幻王令餘幻王即退。如
是清淨法能令染法盡 已下答説也。於
中譬如強幻王○能令染法盡者此頌文
本文偈曰譬如強幻王等仍譬答二字
加也。又曰也。此答説意
如幻也爾能治所治不同有。意。同
幻也。強力幻王劣弱ナル幻王退相有
之。故無相違云意也。一。大乘玄論文可
之。一。此頌文初二句譬説。後二句法説也
△清淨法者能治清淨即念處等法也。染法
即所治迷法也。即釋摩訶衍論諸淨法有力。
諸染法無力。向原上上轉。名爲上轉門意也」
此義故菩薩雖衆行而無所得也
此御釋兩邊了簡。一義ニハ疏家上來
結成玉フ詞也義。此時莊嚴論ニハ
仍今本頌ヲノミ引證&MT06279;ヲハ引給意也。一
義云。此文同論文也。論云。菩薩亦爾。知法
如幻。能以淨法治染法。是故無 此
意也。菩薩彼此全同也△雖修衆行
者論知法如幻能以淨法對治染法
スル萬行事爲染法也。仍萬行即能治
淨法也△而無所得也者論是故無慢
無所得故無慢相也。此時頌文并釋被
之。但釋中初文脱事頌文意同ナル故。
繁文略去
彼論明察蘊阿頼耶知自性如幻。最
此經符會。故具出之 是論文引證スル
釋。意。彼三性義門蘊阿頼耶
自性如幻也事。今觀察蘊阿頼耶知
自性如幻等符合スル故具出之云意趣也。
之論文必觀阿頼耶見。雖然第八識
是有爲本源故。義&MT06279;陀那之深細
趣故。如此釋也。彼下説求染汚及清淨
云。自界及二光癡共諸惑起如是諸分別
二實遠離。釋曰自界及二光癡煩惱諸惡起
者。自謂自阿闍梨耶識種子是雖餘段
。觀蘊阿頼耶事見△最與此經符會
正明經論冥會事。付之論大綱時。雖經論
符會再論狹少。又論トヲ
スル時。如次可廣狹不同也△故具出之
上來御引證見。少少脱論文見。雖然於
義具足故。故具出之釋也
知陽焔影響旋火輪乾闥婆城。亦應
廣説 是如餘五喩可廣説。付
之一義ニハ五喩ヲモ同依莊嚴論廣説
御釋意義。其故求眞實釋段
問世尊説如幻如夢如炎如像如影如響如水
月如化等 此下此八喩。指釋段
也。但彼八喩中旋火輪乾闥婆城譬無
歟。其上彼譬説等強非廣説。仍今御釋
廣以諸經論契當廣説云文意見」
前劫五喩有泡沫芭蕉。此中所以不論者。
此三事猶帶拆法無性空。然此中幻焔等
喩意明唯識無境體法難解之空。即是麁相
轉融。故不論也 是第二劫六喩中不
泡沫芭蕉三喩玉フ。前劫五喩有泡沫
芭蕉者指初劫五喩。是即證寂然界菩薩
五蘊無性時所用五喩也。彼五喩中於
陽炎幻二種初二劫共用之。於泡沫芭蕉
第二劫觀相ニハ相應故不之△此中所
以不論者等此中者指第二劫。不論者不
義也△此三事猶帶拆法明無性空是泡
沫芭蕉三喩明拆空譬事。付之一義猶帶
拆法言證寂然界菩薩正雖即空觀相也
又兼拆空故云猶帶。是即兼帶義也。仍
初劫五喩中如陽炎幻體空譬也。一義云。
初劫五喩共拆法觀相也。其中擧泡沫芭
三事三喩殊拆法義麁顯ナル故也。
陽炎幻拆體二空ルニ意無相違故。
第二劫也。但猶帶兼正相望時非
△然此中幻炎等喩等是明第二劫
六喩。幻炎等者等言等影響旋火輪乾闥
婆城也△唯識無境者上三界唯心心外
無法意也 一。唯識無境事△體法難解之
之。一義ニハ初劫拆空相替色心諸法
總體スル意也。體法者體法可訓也。難解之
空者有空不二&MT06279;單空故也。或一義ニハ。體
法難解之空者執空體空體空意也。
ナラハ三無性門ナル三性三無性
第二劫無縁乘心義門故。隨處擧之也
△即是麁相轉融故不論也是明第二劫
論由。付麁相轉融。古來了簡不同也。
一義云。麁相者總&MT06279;諸法拆破當相
也。是即初劫微細拆破&MT06279;スルニ相替意也。
麁相者諸法當相當相指也。一義云。
麁相者指初劫拆空也。轉融者第二劫
體法難解空也。意初劫拆空觀ニハ
第二劫轉融&MT06279;有空不二體法難解
故。此譬論云意也。是麁細對辨也。仍初
觀相麁相。第二劫轉融也。一義
云。麁相轉融共指初劫也。意拆&MT06279;麁相
空理轉融故。第二劫ニハ是不論也
云意也道範等
此義歟
一義云。即是麁相轉融故不論
者初二劫觀解并結。意麁相轉融トナリ。是
次初二劫觀解也。不論也トハ者第二劫
ニハ初劫麁相論云意也。是第二義大
都同也。但此義時即是麁相轉融故不
讀也。一義云。麁相轉融者總指他縁
體法難解。是名麁相事。後後住心
境不二境智一體等甚深微細
也。所詮望後後深細空理麁相。而
初劫偏空轉融。大乘初門故。麁
ナル事明也。*一義云。今御釋泡沫芭
。再論セハ體法難解。雖然一
往麁云之時。泡沫芭蕉三事拆空譬也。若
第二劫用之一往初劫拆空轉融。故第
二劫ニハ論云也。此時麁相者一往麁スル
也。轉融者。彼此義融通スル義也已上諸義能能分
別可取捨
行者解諸蘊唯心。即是知法自性。未
是自性時。畏有所得故不
有。畏斷滅故不理觀空。非
有不明。亦復見空未盡 已下正明
法自性。於中初總釋。未了如是自性
別釋也。行者解諸蘊唯心者解萬法唯識
也△即是知法自性者此住心萬法唯
知自性也△未了如是自性等已下
別釋也。於中初ヨリ亦復見空未盡先擧
。付之一義ニハ初二劫對辨釋也。仍今
初劫證寂然界菩薩意也。一義
云。於無縁乘心地前地上相望&MT06279;
不了也。意今以如幻等門已下御釋。被
初地已上證理故。對彼被地前
觀相也。此外或付三時教性相。今第三
有空不二中道教。初時第二時等
有空觀相簡得意事有之。雖然准セハ
御釋。初二劫對辨
今以如幻等門有空不二。而人法二空之
相亦不心。乃名眞入法空。悟唯識性
故 已下正明無縁乘知自性。如幻等門
者經説六喩也△照有空不二者此六喩
雙辨有無蘊阿頼耶縁起義也△而人
法二空之相亦不當心者空相亦不可得
也△乃名眞入法空悟唯識性故眞入法空
者證寂然界菩薩離ルニ一重法倒對也。若此
一段地前地上相望意對&MT06279;地前相似
觀智初地已上云眞入也△悟唯識性者一
義云。唯識性者眞如也。眞如是識之實性故。
一義。唯識性者三性也
大日經疏第二


大日經疏第二末鈔卷第六十五
          上半十日

經云祕密主彼如是捨無我心主自在覺自心
本不生 第二劫他縁覺心兩箇住心相
分中。上來他縁乘經文釋畢。已下覺心不生
一段了簡。此一段文。初正釋
經文。後此中無爲生死餘義。兩
節分明也。凡此他縁覺心二種住心
薩乘&MT06279;八識分齊。作即心觀解細妄
故。今三劫建立一劫合論
又六無畏在第五無畏。四心義御釋
一處。菩提心論第六マテヲハ
相説。第七住心ヲハ旨陳。是被
性相兩宗簡別タリ。一。十住心論ニハ當住
淺略深祕兩趣。淺略中攝自所流傳
三論宗。深祕ヲハ文殊菩薩内證大空不
生妙慧見。一。異朝人師覺苑。此覺心不生
經文無縁乘心證理義。二箇住
心不分別。演密鈔疏捨無我心主等者
捨者離義。無我者謂前劫我倒時有
心故。以五喩諸法即空。遣
法倒。雖ルト其有仍帶空相。今第二劫
六喩治前劫即空。既有去空亡&T069222;
可得空故。疏云雖諸法無所有。然亦於
法無所空故。須離有離無法無我性。既
能雙ヘテ有無之相即得心主自在。由是聖
教説相。爲縛令心不自在。今得
故云心主自在。如人被縲紲。所物得解脱
方名自在此釋唯識ニト
讀也。他門五大院等牒文同之。雖然大
御意分第二劫經文。爲二箇住心。疏
意同分文二段。其所依經論等各別
故一箇住心始終トハ
經云祕密主等已下經文消釋スル中。初釋祕
密主彼如是捨無我○心前後際不可得故
。覺心自本不生如是知自心性已
釋也
經云。祕密主。彼如是捨無我。心主自在。覺
自心本不生 此經文也△彼如是捨無我
之了簡不同也。一義云。無我者指初劫
人無我。意第二劫他縁大乘初劫
人無我。又遣證寂然界菩薩五蘊無性
。心得自在義取義。是覺苑等通也。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