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輔行傳弘決 (No. 1912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度皆應結之。善中少濫故不結耳。次觀瞋
蔽廣應同前。此文漸略。初文立境。即指重
瞋爲今觀境。欝謂欝怫。勃謂卒起。當恣任
下明起觀方便。例前貪欲可以準知。次起
觀。例上亦應六十四句。文中略存四四句
中兩四句頭。謂生及無生。三四並略。文從
語便。但云既不得其生亦不得其滅。滅即
不生。言從誰等者。歴十二事必屬一事。總
推宰主故但云誰。相貌空寂空觀也。十界
假觀也。四徳中觀也。是爲下引證也。前引
無行具明三毒。是故此中不重引之。淨名
衆生菩提涅槃。意並同前。觀犯戒下。略例
餘蔽餘毒。餘有毒蔽之所攝者。故云一切。
癡帶於邪故云邪癡。故用因縁爲能治
者。因縁一法治邪癡故。故云深入縁起斷
諸邪見。四觀無記者。初示觀境出無記相。
𧄼&MT02774;者無所明也。異前諸善諸惡二相。所
以下用觀意也。有此一機。是故今識此之
無記。復堪爲境。是故得觀。大論云下引證
也。無記之心似無知相。論中既云有般若
故。是故須觀。向云奈何者。其性昧劣不同
善惡。且折伏之。故云奈何。復更引論而開
許之。何者。有漏之法三性收盡。已説善惡
須辨無記。若不爾者觀境不周。又若任善
惡亦無觀慧。何但無記。若有般若通得修
觀。何獨善惡。且據一往善惡易動。無記難
擡。難易雖殊咸須用觀。又向從報法大概
判之。若委論者。蔽度之外。餘一切心倶名
無記。是故無記不可不觀。觀此下推成觀
境。心相不顯其境難縁。若與善惡對辨同
異。則無記可識便成觀境。故云同則非無
記。異者下。以四句推。記即善惡故對推之。
其性𧄼&MT02774;四運不顯。故但對善惡四句推
之。現文但有四句推法。若防轉計。亦應具
用一十六句。謂無記不生亦生亦不生非生
非不生。亦各四句。既無四運不須轉推至
六十四句。求記不可得者。求於善惡尚自
叵得。無記與誰對辨同異。既無同異生即
無生。故不可得。若轉計者從此句生。今文
存略故但複云非合非散及非生滅。是
無記心性與前善惡心性不殊。體同名異。
是故名爲非合散等。性既若是是故無記堪
爲觀境。又歴下次將無記歴十二事。即指
十二事名之爲處。無記及者例前可知。如
此下結成三觀。初是空觀。十界是假。法性是
中。法性常寂下一止觀結。於無記下引證也。
意亦同前。亦應具引無行等經。無記即當
癡蔽故也。亦應用於淨名中意。無記即是
菩提涅槃。但推無記與記同異。即見無記
法性之理。亦應對於増上慢者説斷無斷。
及結攝等準前可知。故云例上。復次下以
三止觀結前三章。最後善者。指諸惡初通
相善惡。展轉相望唯圓爲善。圓居最後是
故成漸。如思議境最後佛界。先歴前九故
成思議。況復結文非修行相。不須更以圓
漸爲妨。善惡倶等者。別相之惡六度之善。
一一無非三觀法界。故即名頓。具如前説。
襵揲善者。非前兩收不出前兩。起空屬空
起有屬有。中道慈悲亦復如是。是故襵揲
名爲不定。與下第五卷襵揲四句。文異義
同。彼但爲成四句故也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二之四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二之五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復次四種下料簡也。初文略判行異理同。
以隨自意對三辨別。何者以明所發動障
不同。而理觀不別。問。常坐觀於三道等。常
行觀佛三十二相等。方等觀於摩訶袒持尊
容道具等。法華觀於六牙白象等。隨自意觀
於善惡及無記等。四觀各別。何名爲同。答。
此並約於所歴事説。若能觀觀無非一心。
所縁之理莫非三諦。是故得云理觀同也。
若但下明必須理以達事行。又不得理觀意
下。明必用理爲事所依。若事相下。以此對
三辨間無間。方法局三等者。對三以判理
事通別。此中依經非無方法。況三三昧所
不攝者並屬此中。非謂此中不須方法。
但此三昧不必方法。是故方法局在前三。問
下簡四三昧有勸無勸。問意可見。答意者。
此三昧中雖通諸經及以諸善。以許於惡
修止觀故。防護鈍根不曉文旨。故直説觀
不明勸修。若據前文而起而照。亦是於起
而勸修觀不得彰言顯了奬勸。是故望前
名無勸修。若據諸經能滅重罪。以有重
過彌須勸修。故請觀音云。蕩除糞穢令得
清淨等。諸經例之故非全無。淮河下明師
有自行之失。淮北河北。邪空之人濫稱大
乘。入惡無觀。故以無禁捉蛇喩之。禁者
制也。術法制物故也。貪欲如蛇觀法如禁。
以觀觀欲如捉蛇。不善四句如無禁。如
阿梨吒經云。佛在給孤獨。何梨吒伽陀婆利
生是惡見。我知世尊説行婬欲不障於道。
比丘三諫不止。來白佛。佛言。喚來。來已佛
問。答言。如是。佛喚諸比丘問。諸比丘皆言。
佛但言欲如火如蛇如毒云云。佛言。彼倒解
故。如人欲得捉蛇通行求蛇。於靜林間
見極大蛇。便捉蛇腰蛇迴擧頭。螫其手
足及餘支分。以不善得捉蛇法故但受極
苦。顛倒解義亦復如是。欲善捉蛇手捉鐵
杖。見極大蛇。先以鐵杖壓其蛇頭手捉其
項。蛇雖反尾但纒手足及餘支分。不能復
損捉蛇之人。彼以善解捉蛇法故。今無
觀法入惡亦爾。言惡不障反爲惡害。若以
妙觀杖入六塵林。遇貪欲蛇按四運頭。以
觀捉項不令毒害至成身業。失於清淨常
住法身。彼阿梨者無正觀杖。而但説於貪欲
不障。義稍欲同故借喩此。今當下。即其先
師。説於無禁捉蛇之相。其先師者鈍根障
重。善修不成。暫放入惡想似空觀。謂此空
解以爲深證。即自行之失也。不識下教他失
也。自善不生故棄善從惡。純將入惡空解
教他。他亦時有生空解者。便以爲據。謂
唯惡是實。自此已後空解亦忘。唯遍造惡。
盲無眼下。弟子謬受之失。無教相眼名之
曰盲。善修不成名爲根鈍。數起貪欲爲煩
惱重。如此等人更聞師説純令入惡。順欲
順情遍造衆惡。遂令百姓下。明自他失。忽
輕也。棄也。自他失故民輕王滅。今時呉越餘
風尚存。將孤介爲小乘。以合雜爲無礙。
隋朝猶有故云未改。史記下。引事類失。初
引史記以類其師有妄授之失。周是國號
姓姫氏。帝王世紀曰。帝嚳妃姜嫄履神人之
迹而孕。以爲不祥。棄之陋巷牛羊不踐。
置之寒氷鳥覆翼之。嫄以爲神收而養之。
童齓好於稼穡。及長仰伺房星。以爲農候。
舜進之於堯。以掌農正而爲稷官。故謂之
后稷。賜姓姫氏。始武終赧三十七王。頌曰。
武成康昭穆恭懿。孝夷厲宣幽携平。桓莊僖
惠襄項匡。定簡靈景悼敬元。貞哀思哲威安
列。顯順赧王三十七。携不經年。或云三十
八。左傳曰。初平王之東遷也。辛有適伊川。
見被髮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
戎乎。其禮先亡矣。言周末者。但是微末之
末非謂最後。言犬戎者即六戎是。初名六
渾。今時其地置六渾縣。謂唐虞已上有犬戎
獫狁薫鬻。居天之北邊。隨畜牧而轉移。逐
水草而遷徙。無耕田有畜養。各有地分而
無文書有言語約束。兒能乘羊引弓射鳥。
唯習弓箭而無禮義。君王已下皆食畜肉。
少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餘。貴少賤老。父死
妻其母兄死妻其嫂。自殷周已來侵抄中
國。不絶如綖者。周家被侵宗社幾盡。餘不
盡者其猶綖也。後西伯伐犬戎逐於洛北。
時時入貢名爲荒服。自爾已後犬戎不至。
被袒自是周室衰相。豈可效之。時澆如周
末。邪師如被袒。正教如識者。破戒如失禮。
欲境如犬戎。破損正觀如侵中國正因不
絶如似一綖。縁了漸亡義如漸盡。又阮籍
下。類弟子謬受之失。於中初擧公卿效阮
爲類。列傳云。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也。
容貌魁傑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羇。喜
怒不形於色。或閉戸讀書累日不出。或登
臨山水信宿忘歸。嗜酒能嘯忽忘形骸。時
人多謂之癡。晋魏之世天下故多名士。而少
有全者。因不交世事酣飮爲常。及文帝
正。拜爲東平相。乘牛而往旬日而還。
雖性志孝而不拘禮教。母終正與人棋。對
者求止。固留決賭。賭訖飮酒二升。擧聲一
號。吐血數升。裴楷往弔。但踞醉直視而已。
見禮俗之士以白眼視之。由是禮俗之士
嫉之若讎。或時輒臥隣家少婦之側。或他
有亡者無親而往弔。駕不由路。窮則哭還。
宗集不復用杯。團坐圍盆而相歠。如此奢
誕豈可效耶。是爲司馬氏滅相者。國號晋。
姓司馬氏。高陽之子黎爲夏官 及周以夏
官爲司馬。因以爲姓。懷愍至孝武來。一十
五帝。愍帝之時晋國亡者。由諸賢達不習
兵戈尚文奢誕。後公卿子孫效之。遂爲五
胡侵國。因幸江東。故童謠云。五馬浮渡江。
一馬化爲龍。因茲惠帝第三子叡等徙都建
業。號爲東晋稱元帝。至孝武時仍多酒
色。由茲祚傾。晋祚傾者。由公卿子孫謬效
阮籍。初有嫉賢之難。避世佯狂。後無妬才
之危。何須效誕。又如阮籍兄子咸。咸次子
孚。元帝時爲參軍。蓬頭飮酒不以王務經
懷。恒爲右司所按。帝容之。後拜揚州長
史。帝謂曰。卿鎭軍府。宜節飮也。對曰。陛下
不以臣不才。委以軍旅之重。臣不敢有言
者。以今王莅作威風教赫然皇澤遐被寇賊
息迹。氛祲既澄日月明白。亦何可爝火不
息。正應端拱嘯詠。以樂當年。尋被蘇峻作
難。此亦不修兵甲之失故也。習三昧者亦
復如是。爲難逢障於惡修觀。無難何須
捨善從惡。依教修觀如用文武。無故入
惡如效誕逸。忘授邪法如阮狂酣。弟子妄
受如公卿子。宇文下。明周武信讖以類妄
受。其先炎帝神農氏。爲黄帝所滅。子孫避
之。居于朔野。鮮卑奉以爲主。其後曰普迴。
因狩得璽。普迴異之以爲天授。其俗謂天
曰宇故曰宇文。初登之時亦信佛法。後信
讖緯云黒衣當王。遂重道宗。親承符籙。玄
冠黄褐内常服用。心忌釋宗盡欲誅殄。而
患信佛者多。未敢專制。有道士張賓詭詐
罔上。私達其策。潜進李宗排斥釋氏。讖緯
如惡師。周武如弟子。亦由元嵩魔業等者。
周武已忌更加元嵩。故云亦由元嵩魔業。
元嵩相副帝納其言。欲覘經過貶量佛失。
召僧入内七宵行道。帝與同場七宵無過。
又勅司隸大夫甄鸞。詳佛道二教。鸞上笑
道論三卷三十六篇。用笑三十六部。其時又
有安法師與帝情重。又著二教論十二篇。
明道教攝在九流之内。不應獨爲教主。故
唯有二。遠法師有抗帝論。後帝東巡任
道林開佛法。又因王明上表以開佛法。其
元嵩本河東人。遠祖從宦家于蜀川。梁末
都東城。即後梁蕭察也。察滅巋立。至天保
十二年。當陳太建六年。即宇文建徳三年滅
佛道二教。宇文經于七年至天和二年。嵩
上表云。唐虞之世無佛圖而國安。齊梁有
寺舍而祚滅。但利民益國即稱佛心。夫佛
者以大慈爲本。終不苦役黎民虔恭泥
木。請造平延大寺。容著四海萬姓。不勸立
曲見伽藍。偏安二乘五典。平延寺者。無間
道俗罔擇冕親。以城隍爲塔寺。即周武
是如來。用郭邑作僧坊。和夫妻爲聖衆。
推令徳作三綱。遵耆年爲上座。選仁智
充執事。求勇略作法師。是以六合無怨紂
之聲。八方有歌周之詠。飛沈安其巣穴。水
陸任其長生。都上一十五事。上表後身生
惡瘡亡也。邕是法滅之妖怪。何關隨自意
意耶。元嵩如惡師。周武如弟子。何以故下。
釋謬信也。三昧之人亦復如是。一内無慧
解。二信其本師。三貪慕前達。故知先須以
教自軌。方信其師。不然則全謂行惡而爲
正道。覺已改棄趣理非遙。如譬喩經云。有
驢挽車日行數百里。於息處見兄。兄語弟
曰勿放此驢與餘驢相見。弟曰。夫善者相
得諛諂相遇。物類相逢無不歡喜。弟故放
之與他驢相見見已亦復不鳴不食。相嗅
而已。兄後駕之便臥不行。兄便大瞋截尾
剪耳被苦乃行。驢語大家。君放我見惡知
識。我問。汝何以肥充。答言。我給陶公負土。
若得惡道便臥不行。公便負擔放我道邊
食。食得好草歸得芻散是以得肥問我何
痩。答曰。挽車日行數百里。飮食轗軻。我今
效彼謂得放免。反見髡截不復敢臥。乞
得存活。主愍放之。人亦如是。信其惡師必
招惡果。譬如西施等者。嚬呻痛病吟也。杜者
不出門也。亦塞也。潜者隱水也。逝者往也。
莊子云。西施心痛而嚬其里。其里之醜人見
而美之。亦歸捧心而嚬其里。其里富人見
之堅閉門不出。貧者見之挈妻子而去之
走。彼知美嚬不知嚬之所以美。穴者深潜。
飛者高逝。此之二句在莊子毛嬙麗姫文中
云。如一女人人見之即愛。鳥見之高飛。魚
見之深潜。今文將此二句共成西施之文。
彼注西施文云。夫禮義者當時而用則西施
也。過時而不棄。即隣女也。夫三皇五帝之
禮義法度其猶柤梨橘柚。其味相反而皆可
口。故禮義法度者。須應時而用之。今取猿
狙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齕噛挽裂盡去之。
觀古人與今其猶猿狙之異周公。隨自意
者亦復如是。須應時而變知宜不宜。豈可
唯效入惡不知入惡之所以。今以西施
譬宜入惡修觀人也。根利得時如西施。
性多貪欲如心病。於欲巧修如美嚬。彌増
明靜如益美。根鈍失時如隣女。智非善
巧如本醜。謬習入惡如效嚬。唯長惡邪
如彌劇。有人將國王大臣等。合貧者遠
等文。語不相當復非文次。今試爲合之則
順文旨。小乘之人如貧者。大乘之人如富
者。修事善人如穴者。習事定人如飛者。
是四種人不喜惡見。見是惡已彌爲自勉。
小乘涅槃爲遠徙。大乘祕藏如杜門。堅固
事戒爲深潜。期心上界爲高逝。前文以類
本師之過。此文以類弟子之非。如此消釋與
文會也。彼諸人下。重責也。貪欲狂故逐入
惡雷。無觀凡夫猶如倉蠅。而專入惡爲
欲唾黏。嗜亦貪欲也。其師過下。明師差機
迷旨之失。此師不達入惡之言。次引佛意
責有法譬合。初法。如文。譬如下。擧譬。熱甚
口噤宜治以黄湯。不可惜齒而致損命。
起重貪欲如熱甚。不受對治如口噤。隨
自意法如黄湯。於惡修觀如鑿齒。入惡雖
鄙爲存慧命。縱惡不觀如藥不入。佛亦
如下。合也。通合逗機。初明惡機中。云如快
馬等者。根利如快馬。起惡如僻路。聞説
如鞭影。欲息如正路。雜阿含云。佛告比
丘。有四種馬。一者見鞭影即便驚悚隨御
者意。二者觸毛便能如上。三者觸肉然後乃
驚。四者徹骨然後方覺。經合喩云。初馬如
聞他聚落無常即能生厭。次馬如聞己聚
落無常。即能生厭。三者如聞己親無常即
能生厭。四者猶如己身病苦方能生厭。大
經十六釋調御中。亦以四馬喩聞生老病
死。故知二經並喩三藏中意。今借喩此以
對四教。快馬即是圓機。貪欲即是道也。若取
意僻越浪行貪欲。則都非四數。若機淺者
次用別教。乃至通藏如餘三馬。於圓機中
仍須稱機宜善宜惡。若有下善機也。佛具
二説下。結斥。公者非私也。灼者明也。公然
拒佛而差物機。復次下。擧時結過。初文擧
時宜於惡中而習止觀。次汝今下。引譬引
事。三破壞下結過也。非有難時不應用
惡。何意純用等者引經類釋。事不獲
令於惡修。汝不觀機純令用惡。如諸外
道純用邪常。故大經云。譬如舊醫純用乳
藥。如彼外道唯説邪常。客醫如來初令制
乳。如説無常以破邪常。成無常已還用
眞常以破無常。新舊二乳乳名雖同。邪正
義別。進退適時。不同外道純用邪常。毒
他慧命。今亦如是。用既非宜損他慧命。故
阿含下。引經中事以證適時結過之意。増
一四十六云。佛在給孤獨。告諸比丘。如放
牛人具十一事。牛群長益。結爲頌曰
    解色及相應 摩刷覆瘡痍
    放煙并茂草 安隱及渡處
    時宜留&MT00946;餘 將護於大牛
    比丘亦如是 知四大造色
    善別愚智相 摩刷六情根
    善覆十善想 傳所誦爲煙
    四意止茂草 十二部安處
    聖八支渡處 莫受輕賤請
    名曰知時宜 知足爲留餘
    敬護是將護
佛説偈云
    放牛無放逸 其主獲其福
    六牛經六年 展轉六十牛
    比丘戒成就 於禪得自在
    六根而寂靜 六年成六通
今文引經安隱渡處。渡處即津濟也。即渡水
處也。此即兼於自行化他。自行有難故聽
險。如王事等令於惡修。無難惡息必
須從善。他機例然。應須詳審。復次下。故以
水火現事驗之。夷平也。蹈踐也。躡履也。踰
也。又不下。責其差機純令用惡。淨名下引
證。擧二乘以況凡師。自是下傷歎則戒海
等者。譬此等人於佛法中。名之爲死。律云。
譬如彼死屍大海不容受。爲疾風所吹置
之於岸上。犯重如屍衆海不受。作法擯棄如
疾風吹。甄出衆外如置岸上。兼斥自他
故云行説。若未行唯説則同梨吒違僧屏
諫但結提吉。謂於惡證墮過人法。自行口
説。又云證得則兩夷一提。文據重夷故云
擯棄。若但自行教他則一夷一提。無令毒樹
者。引譬擯棄。大經第三云。譬如長者所居
之處。田宅屋舍生諸毒樹。長者知已即便斫
伐。悉令永盡。長者宅者清衆所居。毒樹者
犯重比丘。生必伐者。犯必擯也。經有三喩。
初隣國相攻。中毒樹生宅。後首生白髮。章
安二釋正用後意。初對三惑釋。隣國相攻
譬除四住惑智相傾。除剪毒樹譬除塵沙
體外之惑。拔棄白髮譬除無明同體之惑。
次對擯棄釋。隣國譬治各住各學而行非
者。毒樹譬治同住各學而行非者。白髮譬
治同住同學而行非者。文雖引一意亦該
三。同住各住。若行若説倶須擯棄。復次檢
其惡行下。斥師自行行偏違心。初以事難
難其行偏。譬如下。譬其行偏而穢清衆。難
其下。難其違心。所以下。明此料簡誡勸之
意。入惡似易尚須誡忌。豈得於此而更勸
修。如服黄湯下。譬誡忌意。入惡稱病如服
黄湯。指惡爲道名爲過度。須備律教而
補止之。問者。正觀如水理性如珠。諸行
如風風多浪鼓。事儀動役令觀混濁。何
須用此四三昧耶。鼓者動也。答中二番各
有譬合。初譬貧人責其不具。若一下合。若
於一種三昧觀心即足。心若樂行及餘儀
等。如何悦此樂欲之心。若用下化他。自行既
然化他準此自行則初後不同。他機則彼彼
非一。譬如下重譬。且許自行一種爲得。若
以化他專一則失。煩惱下合。初約一人。若
化他者應具四悉。乃成四番四種三昧。何
但四耶。次約多人。初總約四三昧。若爲多
人彼彼相望。復須四四。又約下。何但如向
四種三昧相望爲四。一一三昧尚具四悉。況
復四耶。若樂行等者。樂行下世界。若善根
下爲人。若坐時下對治。若行時下第一義。初
約常行借坐對説。若不對説。不可但云
樂行即行不樂不行。此則反開懈怠之門。
何名具須四種三昧。故初標云一種具四。下
復結云餘三例然。常行既然。若云常坐故
應還對行等説之問善扶下。簡根遮。善謂
上三及隨自意中諸經及善。此善順理可修
止觀。如起信云。已知法性體無慳貪。隨
順修行檀波羅蜜等。惡既乖理。何不棄惡
於善修習。而令於惡修止觀耶。答約四
句故。故須觀惡。大論二十四云。世尊智力
知諸衆生上中下根。是人根利爲結所遮。
猶如央掘。是人根利不爲結遮。猶如身
子。是人根鈍而無結遮。猶如槃特。是人根
鈍而爲結遮。謂諸凡夫。論寄小乘故引此
四。通論四教例應有之。又復論文通明如
來善知諸根。不以根利無遮爲首。今明修
行。是故別以根利無遮。而爲上品。初身子
者。一聞三諦而得初果。見勇墮負證阿
羅漢。至法華會先獲記&T040879;。行人下擧今以
例。準今識昔引現知當。故知今文善惡二
修。即是有遮無遮不同。爲破遮故倶須修
習。昔無二義者。昔既不曾於善修習。是故
闕於根利無遮。次句如闍王央掘等者。論既
寄小故無闍王。今辨有遮是故並列。闍王
造逆罪深纒厚。法華座席障未發故。爲凡
夫衆聞茲妙經。涅槃會中機發障動。心生
悔熱遍體生瘡。世無良醫治身心者。六臣
雖引六師之言。未審能治我之重患。家兄
耆婆引至佛所。蒙佛召命慚愧悚慄。聞説
陰幻知罪無生。如從伊蘭生栴檀樹。障除
機熟無根信成。發菩提心述己弘願無根
信者。小乘即是初果位也。大乘即是別住圓
信。央掘者。若央掘經得無生忍。阿含經中。
初聞佛偈即得初果。匿王去後得阿羅漢。
障雖不如闍王造逆。已成害佛及母方便。
兼殺九百九十餘人。如是重遮不障證法。
良由根利故使爾也 鞭者策進也。今時行
人下。擧今以例。正當酬前於惡修觀之問。
善自斟量察其可不。儻宜入惡專善復失。
宿種難知不可率爾次第三句如槃特者。
法句經第一云。佛在舍衞。有比丘名槃特。
新作出家禀性頑塞。佛令五百羅漢日日
教之。三年始獲一偈。今文依阿含大論。故
云九十日。佛知愍傷即呼著前授與一偈。偈
云。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槃
特感佛恩深誦得上口。佛告槃特。汝今年
老唯誦一偈。人皆知之不足爲奇。須解
其義。所謂身三口四意三。觀其所起察其
所滅。由之生天由之墜淵。由之得道泥洹
自然。分別乃至無量妙法。心開意解得阿
羅漢。由無遮故其根雖鈍易得道果得道
果已。五百比丘尼請教誡説法。次當槃特。
至彼食訖諸尼皆笑。升座已自慚鄙曰。自
幸薄徳得爲沙門。最爲頑鈍。所學一偈粗
識其義。當爲敷説諸少年尼先知其偈。欲
預前誦。口不能開驚怖悔過。槃特於是依
於佛説。次第敷演。諸尼皆得阿羅漢果後匿
王請佛及諸比丘。於正殿坐。佛欲試其神
力。令其取鉢。來至王門守門者不許其
前。其於門外申手送鉢。王驚問佛。此誰手
耶。佛言。槃特。王問。但誦一偈云何乃爾。佛
言。雖誦千章不義何益。不如一要聞可
滅意。雖誦千章不義何益。不如一要聞
行得度。雖誦千章不解何益。解一句法聞
可得道。二百比丘聞之得阿羅漢。王及夫
人方乃不疑。此偈乃對極鈍者説。豈可例
於多聞増智慧。廣讀諸異論。則知智者意
等耶。然各有意勿妄去取。若増一第六云。
兄見弟誦法句難語言。汝若不能誦法句
偈還作白衣。弟聞之詣祇桓門泣。佛見
問之具答兄言。佛言。成菩提可由汝兄。
佛手牽詣靜室令誦掃帚。復名除垢。槃特
思念。灰土瓦石除即清淨。結縛是垢智慧是
除。今以智帚掃除諸垢。今文所引偈文。即
大論及大經二十四。經云。四事爲涅槃因。若
言勤修苦行是涅槃因者。無有是處。是故
槃特思惟一偈得第四果。言鳩摩羅者。此
云童眞。亦曰毫童。亦曰名童。即童眞無染
偈也。三業無染得無染果。若據得果。過去
亦非全不習觀。觀力薄故其根仍鈍。以無
遮故聞易得道。次第四句者可知以是下結
勸。道謂乘種信法二行倶可爲乘。亦倶得
名爲止觀故。故誡行人。不可廢之不習
乘種。大經云下。引乘戒四句釋成根遮四
句。第六云。若無清淨持戒之人僧則損減。
若有清淨持戒之人則不失本戒。善男子。
於乘緩者乃名爲緩。於戒緩者不名爲緩。
菩薩於此大乘心不懈慢。是名奉戒。經文
先列事戒。次善男子下。擧乘況釋。若無大
乘雖有事戒。不名奉戒。若有乘者雖云
戒緩不名爲緩。正意欲令乘戒倶急。今家
乘此開爲四句。以對根遮。根遮是果乘戒
是因。是故有遮由戒緩。根鈍由乘寛。倶急
則根利無遮。倶緩則根鈍有遮。戒急乘緩則
根鈍無遮。乘急戒緩則根利有遮。經云寧
作等者。引證乘也。故梁武發願文云。寧作
提婆達多長淪地獄。不作欝頭藍弗暫得
生天。故知調達誦經已爲信行乘種。雖墮
地獄亦由此脱。藍弗事定無出世乘。縱得
生天終淪惡道。應勤聽等者。勸修乘也。聽
即信行思即法行。二行既勤智根必利。如醉
婆羅門下。引證戒也。大論十三。佛在祇桓。
有醉婆羅門來至佛所欲作比丘。佛勅諸
比丘。與剃頭著袈裟。酒醒驚怪見身變異
忽爲比丘。即便走去。諸比丘問佛。何以聽
此醉婆羅門而作比丘。而今歸去。佛言。此
婆羅門無量劫中無出家心。今因醉後暫發
微心。爲此縁故後當出家。如是種種因縁。
出家破戒猶勝在家持戒。以在家戒不爲
解脱。戲女披袈裟者。如欝鉢比丘尼本生經
中。佛在世時此比丘尼得羅漢果。具六神
通。入貴人舍常讃出家。語諸貴人婦女
言。姉妹可出家。諸女言。我少年容色盛美或
當破戒。比丘尼言。欲破便破。諸女問曰。
破戒墮地獄耶。比丘尼言。欲墮便墮。諸女
笑言。墮獄受苦。比丘尼言。我憶念本宿命
時。作戲女著種種衣服。或時亦著比丘尼
衣。以爲戲笑。以是縁故迦葉佛時作比丘
尼。自恃高姓顏貌端正。心生憍慢而破禁
戒。破戒罪故墮於地獄受種種苦。受罪畢
已遇釋迦牟尼出家得道。成阿羅漢六通
自在。故知出家受戒皆由於初以爲遠因。乃
至値佛得果並由於初。是則戲女尚遠助乘
種。況復戒耶。第三果報中。初證明。言果報
者在實報土。若言實報無障礙土。必出方
便有餘之外。若單云果報其名猶通。故以別
簡通對邊辨妙。違寛順狹。妙剋邊通。收教
乃周攝人方遍。故對方便同居曰邊。獨以
實報稱順曰妙。是故但未破無明未證
中道。皆名爲違。初住已上法身所居。方名
爲順。是則六道三藏菩薩。通初二地。兩教二
乘方便之位。別圓外凡。此等皆屬有邊。報
在界内。兩教學人。別七住已前。圓七信已前。
殘思未盡猶有餘殘有邊果報。兩教二乘。通
七地已上。別七住已上。圓七信已上。並屬空
邊報在方便土中。別教行向。圓七信去。雖
破塵沙及伏無明。塵沙既不潤界外之生。
牽報並由無漏爲因。所以在方便土者並
屬空邊。唯有別圓初地初住獲妙果報。空
有二邊通名果報者。通有由因感果之報。
未入實報故名爲麁。設未出下。明習果也。
言果報者從報果爲名。若破無明得無
生忍。設未出分段者。猶未入滅。所居之土
名爲華報。言異七種方便者。同約華報以
説。若七方便生方便土。土相亦應不劣香
城。大論云。從此東行五百由旬。有一大城
名曰衆香。其城七種七寶莊嚴七重行樹。
其城縱廣二千由旬。五百市里街衖相當。座
高五里種種莊嚴。曇無竭菩薩日日三時説
般若。百千衆生聞般若故。常勤供養。既云
五百由旬。當知去五天不遠。論問。曇無竭
菩薩爲生身爲化身。若是化身。何用六萬
婇女。園林浴池以自娯樂。若是生身。云何能
令供具在空化成寶臺。入諸三昧經於七
歳。有人云。得諸法實相及諸三昧神通力
故。爲欲度脱此城衆生。如諸菩薩入諸禪
時。亦入欲法攝諸衆生。故受欲樂不失
禪定。如避熱故在泥中臥。洗則如故。凡人
根鈍不能如是 亦云化作寶臺雖是生身
未離煩惱。而能修習一切善法。有人云。法
身若生身者云何能令十方佛讃。復令波崙
得六萬三昧。今言已斷無明必出分段。設
爲衆生未出分段。華報若斯。七方便者。
謂人天二乘三教菩薩。別取教道地前位也。
此義下指廣。至大章第八應廣説之。夏終
雖即縁闕不説。何妨至此且指後文。下第
九第十指後亦爾。問下料簡也。問意者。次第
禪門中。大章第七明修證。因修獲證故名
修證。證即是果。與此果報有何同異。答中
意者。修之與證雖似因果。但是習因習果。
故云修名習行即是習因。證名發得即是
習果。並在現世。今論果報等者。果報既在
來世故與禪門不同。二乘但有習果等者。
判大小乘也。果報之名。言不渉小。雖得
羅漢但名習果。習果謝已不云有生。故
小乘教不説二乘更有 處。言方便土者。
出自大教耳。四明裂大綱者。裂破執於
權教疑網。初文通除自他疑網。故云通裂。
乃至須曉漸頓諸教出自一心。若不善用
不思議觀觀於一心不思議境。何由可裂
執教大疑。若欲下。爲利他故裂他疑網。今
明果報且語初住。以初得故。越却中間
故云乃至。成佛即指妙覺。初住已去通能八
相裂大疑故。故云裂網。自此已去節節能
起十法界化。是故法王乃至八部皆云或也。
言頓漸者。皆如今佛先頓後漸等也。對
揚及轉如前分別。衆生機熟必假菩薩承佛
力答。及設問等如此自他皆由妙觀契於
妙境。是故能有如是妙用。第五歸大處者。初
文總序旨歸來意中。云夫膠手等者。心性
如手或著如膠。隨文封滯迷於旨趣。婆沙
二十四云。譬如有山人獸共居。獼猴行處。
獵師以黐塗其草上。黠猴遠離癡猴不知。
以手小觸即黏其手。以手解手復黏其手。
以足以口悉皆被黏。癵踡臥地。獵師以杖
貫擔將去。比丘亦爾。不守根門爲魔波旬
而擔將去。大經二十三文同。今行人亦爾。
不達教相不曉旨歸。隨文生著互相是非。
非但不至三徳旨歸。爲陰集魔而擔將去。
寱夢等者。夢甚故寱。寱故難醒。法性如眠無
明故夢。僻執如寱。執重難除名爲難醒。
封文等者。封閉也。塞也。諸教諸門諸諦諸
悉隨一各執。故云齊意。競執等者。此即大
經春池喩意。如前已釋。近事等者。如愚癡
人指點現事。世間顯語猶尚不識。況中道
遠理。圓常密教。寧當可識。此乃一往擧況
斥之。亦有不曉世語達遠理者。如會稽
道樹寺頓悟禪師。能悟深理而不曉近事。
出涅槃疏云云。旨歸者下釋名。文者教也。旨
者意也。歸者趣也。教意所趣名爲旨歸。如
水下。擧譬也。水火如教法。趣向如文意。空
海如所趣。故知若識密教而達遠理。則
不稽顯教不滯近理。譬如下。重譬密教
也。臣者。説苑曰。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一
者萠兆未現見存亡之機。名爲聖臣。二者
進善通道功歸於君。名爲大臣。三者卑身
進賢稱古行事以勵主意。名爲忠臣。四者
明察早見終無憂患。名爲智臣。五者守文
奉法飮食廉節。名爲貞臣。六者國家昏亂而
不諭犯主嚴顏。言主之過身死國安。名爲
直臣。今雖云智義兼聖大。餘非文意。言
密語者。大經云。鹽水器馬一名四實。智臣
善知。謂洗時奉水。食時奉鹽飮時奉器。遊
時奉馬。王皆但云先陀婆來。倶舍亦以九
義立一瞿聲。章安云。此之四義亦與四教
四門四句意同。應皆次第對鹽等四。經文
自合。先對無常等四。次對四常。謂不動
無相不變佛性。此四亦是四門異名。亦可以
對四教之理。隨義思之亦應可解。又如貝
秣等四經中合喩。喩常等四有時借喩。喩
於四門。經意縱別借用無失。況此喩意彼此
不殊。所言密者。如四教四門同名有等。四
教旨異所詮不同。若未開權覆實名密。若
開權已無外曰密。自非菩薩密識開權教
下旨歸。何由可曉旨歸三徳爲智所依名
爲智地能生智故亦名智地。此約弘教釋
也。又自入下。約自行化他分字以釋。次廣
解中。先正釋三徳。次寄旨歸兩字以釋三
徳。初文正明總別兩解。然今文中約義多
作指字者。指謂指示。能指是教。約能化邊
令他歸於意旨三徳。約自行邊同入旨歸。
名之爲旨。應作旨字。能化之意意在三徳。
故云安置諸子祕密藏中。化畢亦自入於三
徳。故云我亦不久自住其中。言總相者。但
總云三徳。未於三徳更各開三。大經下引
證。問。若爾。如來久已證於三徳。何故於今
方云不久自入其中。答。約化儀説非全自
行。從眞起應示同凡夫。化道欲終攝應歸
本。故以示滅表自行滅。雙樹中間表四念
處亦復如是。故哀歎品云。我今當令一切
衆生及我諸子四部之衆。皆悉安住祕密藏
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入於涅槃。次別相
者。於一一徳各開三徳。如身有三餘二亦
然。何者。豈有起應而無二徳。餘二亦然。言
息化者。謂化縁訖示入涅槃。即是示歸
三徳祕藏。次約不思議者。與前總別意亦
大同。但不別列三身三智三脱之名。直爾名
爲身非身等。何故爾耶。明前總別皆相冥
故。又諸經論或時直名身非身等。即是一徳
具於三徳不可思議。次更約事理始終釋
不思議意者。亦先總次別初言總者。總約
三障及以三徳徳障相對不異而異。若約理
説徳障不二。亦無新故。然約事説障名非
新約本有説徳名非故約修得説。事理
無二不二而二。故一一句皆云非新非故而
新而故。約修得故從徳立名。約性得故
名爲三障。是故得有能障所障。有本有今
有終有始。若約理者則無能所乃至終始。
又説者下。別以三惑對於三徳。若達下結
上總別。言縱横開合等者。擧例也。文列必
先法身。次列般若。後列解脱。故名爲縱。
約義一一復開爲三。故名爲横。亦名爲開。
三秖是一故名爲合。發心爲始。究竟爲終。
又鹿苑爲始雙林爲終。如此横横開合始
終。皆應以不可思議及新故等釋其行相。
故云例皆如是。次約旨歸兩字説者。能旨
能歸即三徳教。所旨所歸即三徳理。是故更
此一種釋之。旨歸三徳下。會異名也。三徳
既得遍收諸法。是故須會一切異名。當知
下結也。相即法身説即般若。力即解脱。三徳
皆言種種者。一一徳中具一切法。更互相
收故云種種。雖云種種不出三徳一祕密
藏。何但法門三徳攝盡。化儀所表亦不出三。
如華嚴中遮那即法身。舍那即般若。釋迦
即解脱。佛即般若。臺即法身。坐即解脱。淨名
中自念寢疾于床。床即法身。寢即般若。疾即
解脱。床是所依故。寢是能契故。疾是示現故。
般若中。身即法身。光即般若。説即解脱。法
華中。衣即法身。座即般若。室即解脱。又本即
法身。迹即解脱。本即不二即是般若。涅槃中
正明三徳已如前説。若所表者。四枯即般
若。四榮即解脱。雙非即法身。如此旨歸佛若
未會菩薩尚昧。況復二乘。今運居像末矚
此眞文。自非宿植妙因誠爲難遇況十乘
十境出自一家。十界十非他所未簡。教行
無準如何旨歸。且如六宗情期大同。九流
詮述小異。莊生歸於自爾。老氏專歎去奢。
況馬祀羊烝因招三惡。脯祠粟祭果致燒然。
如此旨歸所趣非遠。尚不逮於人天。何關
藏通漏盡。如其所計豈知凡有所説咸混
一如。願諸同遇者深生慶幸心冀來世重聞
早契無生忍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二之五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三之一
 唐毗陵沙門湛然述 
大章第二釋名者。夫立名不同。如大經
云。或有因縁如目連等。或無因縁如桃李
等。涅槃亦爾。無有因縁彊爲立名。止觀亦
爾彊名止觀。即此無因名爲有因。爲衆生
故隨機立稱。又依於世名立出世名。是故
衆聖先立世名。爲出世名而作方便。而是
世名本是出世。故金光明云。世間名字皆出
佛經。故知諸名法理而立。名既法理理亦
因名。故假妙名以詮妙理莊子云。而世
貴言傳書不足貴也。莊既以言傳書則莊
自不足可貴。老子曰。知則不言言則不知。
而老有言則同不知。意欲使於天下無言。
獨揚己言。不意反以無言自斥世人。被
此自斥之言。而潜斥之反以爲得謬之甚矣。
今則不爾。因罤得兎得已亡罤。罤何所亡
弗謂爲兎。文字解脱斯之謂歟。立止觀名
例之可見。前分別中名爲廣略。亦云總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