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瑜伽論記 (No. 1828_ 遁倫集撰 ) in Vol. 42

[First] [Prev+100] [Prev]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故。此二復次當分別記。達師云。或得於捨者。
此故思所造業或有捨却義於現法中定般
涅槃亦非一向者。若有人問言一切聖人定
於現法中般涅槃耶。今分別答言非一向以
不定故。今判故思造業當受於苦此非一向
者。爲一向獲得於捨乃至亦非一向爲第二。
解釋同景。反詰置記。文顯可知。第七解記別
門。言又諸如來善避他論等者。泰師等云。一
外道問神我等。是定不應記法。然彼作不定
問言神我與身爲一爲異。如來默答避之。二
於喜樂與色等別義法。是決定應記別法而
作一異不定問。又喜樂與諸四取煩惱義別
作不定門。如來皆能避之
瑜伽論記卷第二十四之上終



瑜伽論記卷第二十四之下論本第九十
七至一百
 釋遁倫集撰 
論本第九十七
上來契經有四釋中前三釋訖。自下第四
明菩提分法*釋有二卷文。簡擇諸經攝覺分
之要文。集而明之。就中初結前生後。二擧頌
釋。頌有總別。總頌有十門。道品七科爲七。第
八息念。第九學。第十證淨。就別釋中。大段有
九。正斷神足一處解故。初解念住。有四別頌。
第一第四各有八門。第二頌有五門。第三頌
有六門。合有二十七門。初頌八門者。一沙門。
二沙門義。三喜樂。四一切法。五梵行。六數取
趣。七超。八二染。長行中初解沙門。先總標四
門也。有沙門究竟外法無有。後別解四門。於
中景師云。一三結永斷蘇息處者。滅諦法也。
二無退墮法勢力處者。道共戒也。三定趣菩
提種類處者。佛也。四極七返有隨行處者。僧
也。依此四處於佛法僧及於淨戒得證淨智
者。此文即説四淨是智不取信也。達師云。蘇
息處者。在見道住聖人。勢力處者。住果須陀
洹。種類所者。從資糧道以去聖弟子是也。極
七返者。七生人也。謂外道師至而於諸取不
能施設正斷遍智者。此初人。一切四取并不
斷而同宣説斷遍知論。第二由彼本契已下。
但斷欲取。不斷餘三。第三若有與他已下。欲
取先已斷。更斷遍知。第四若有戒禁亦不同
分已下。斷前三取而未斷我語。一切外道并
不斷我語取。盡計爲我故。第二解沙門義。初
開三門攝沙門義。後問答別解。於中有二。初
別解境智證。後問答通辨三門攝沙門義。前
中分三。初解境中開出四法爲四念住所觀
之境。言地等六界與六觸處爲所依體者。雖
擧六界意觀四大及空五界爲身念住境。四
大及空與眼等五觸所爲依。識界與意觸所
爲依。六觸所與十八意行。爲所依者。雖擧
眼等六觸所。意取六根所生觸體爲法念住
境。從彼六根生於苦觸樂觸不苦不樂觸。生
六憂六喜六捨爲受念住境。此十八意行能
染同時心王爲心念住也。次解智謂清淨心
與増上慧以爲依所也。下解證中。初問答引
四處。次問答解四*所。後忍分別。此四依*所
亦名四徳處。十地論名四家依。攝大乘論唯
約十地中配釋四依。初二三地名依諦地。四
五六地名依慧地。七八二地名捨地。九十二
地名寂靜地。今此文中初明慧依處。從見道
前異生地修得。入見道乃至無學。及成出世
智後世間智。若諦依處。即從已得八聖道斷
諸煩惱得阿羅漢。衆苦不生無妄失故。名諦
依處。捨依處者。於已斷事無雜染行現法樂
住。寂靜依處者。爲斷餘結方便勤修者。已
得見道進斷修惑。下指事説。如已得道等下。
總分別。如是一切以要而言爲欲得證故修
其智者。修慧依處也。既得證已便獲聖道及
聖道果者。得證。即是諦依處也。便獲聖道。即
是第三。由捨雜染得現法樂住。及聖道果者。
即是第四。由依寂靜。滅餘結事得無爲果。此
中一種已下。重辨四依。熟中初辨。次釋。如是
下結。此中前所獲得聖道名寂靜道者。相見
道也。爲斷上位煩惱事故者。爲除修惑。於其
事斷倍趣増益於煩惱斷防未得退者。即斷
業報事也。於煩惱斷中防應得未得退也。上
來別解脱境智證。下問答通辨三門攝沙門
義。謂正加行乃至都無有我者。景師云。謂於
見道前異生地中。別觀内外四大空。五住循
身觀。爲求増上正慧二脱故觀界無我。此即
起觀意也。依思擇力於諸色界已遠離貪者。
伏離也。而於所縁猶未能斷者。未斷隨眠也。
於未來下。釋伏不斷所以。心解脱等者。由
離貪故心得解脱。從此已後至無倒觀察者。
觀内五根爲身念住也。自下觀受爲受念住。
於諸受界亦離貪等者。觀染受也。彼於無明
已遠離故由慧解脱爲増上力者。由離無明
慧得解脱。此觀淨受依諸明觸所生如理作
意相應所有善受爲受念也。從此已後。於十
八意行乃至修心法觀者。總結受念爲心法
觀也。彼作是思此十八意行最第一者。無色
捨受。若於此捨若定若生耽著係憶心成雜
染如是知已捨而不憶住循心觀者。知憶勝
受之過。捨而觀心名心念住。復於諸處觀無
常性是名於法住修法觀乃至餘如前説者。
下之三空名三想定。及以悲想。但伏離貪名
得遠離。未能斷種。名如前説。聖人所得非
想能斷貪種。凡夫之人所得非想。但伏彼貪
不能永斷。故言餘第一有已離貪等。上來明
其凡夫作四念住觀。下辨學無學人作四念
觀。達師云。言五界者。五内根界。四種貪愛
者。利養稱樂貪也。四種瞋恚者。衰毀識苦瞋
也。第三解喜樂門。謂有修七善法故得喜樂
等。就中分二。初正辨七正法縁。後明因修七
善法得二勝利。前中。初開章列名。二別解釋。
前中。一聞所成作意所縁。故立知法。由聞慧
能知法故。二思修二作意所縁。故立知義。此
二慧能知義故。三即此三種作意如行時差
別。故立知時。以三慧能知時故。若起掉擧時
即用止定能調伏。若起惛沈時即用慧擧能
調伏之。若起無明時用捨能伏。故云知時。四
於受用財遍受用財善通達。故立知量。謂受
用財者遍受用錢財善通達故曰也。五受用
財法於時時間從他得。故立知衆。謂善知人
衆。此是王此是臣此是敬信人等。別人受取
故。六於究竟時内離上慢無失壞。故立自知
七亦於他所離増上慢無失壞。故立知尊卑。
此中已下。第二解釋。於七因縁中不釋初二。
前已處處釋故。其第三者。指如聲聞呬多地。
第四者。指如聲聞地也。又於此中受用財者
已下。釋第五知衆。我應如是行者已下。釋第
六自知。又信爲先已下。釋第七知尊卑。言如
是五法者。信爲先。持戒一。持戒爲先。求多聞
二。由此爲先。捨過失等三。由此爲先。心得靜
定四。證如實智五。言略有二種補特伽羅者。
雙標。二種者。一尊二卑。如是二種者分別二
種者。還分別尊卑。此二爲勝者當知簡擇二
種差別者。還簡擇前二人差別。下明因修七
善得二勝利。一謂喜樂。二得漏盡。第四解一
切法。先辨學及學果攝一切法。後辨學學果
能證資糧治八過患。前中。言由聞正法増上
力故能速集證増語明觸是故説彼以爲觸集
者。由聞正法能證明觸。即説聞法以爲觸集。
明觸是無漏觸。實不發語而説明觸而名増
語者。是發語遠縁故名増語。又復明觸通漏
無漏。今言増語明觸者是有漏也。又由一切
漏永盡故獲得究竟明觸所生受倶行解脱
者。即盡智時所證涅槃名爲解脱。即此解脱
乃至無罪性故者。涅槃寂滅樂中第一故。次
下云解脱堅固。是有餘依涅槃界。故知解
脱是無爲解脱。下辯學學果能證資糧治八
過患修集九想。八過患者。耽著利養恭敬一。
愛藏一切後有諸行二。懈怠懶墮三。薩迦耶
見四。貪著美味五。於諸世間乃至貪愛六。依
止放逸惡行方便七。依止邪願修習梵行八。
此八過患是所治。九想是能治。景師云。九想
之中一一能治八過患已。後之二想難解。論
自料簡。達師云。第五第六想共治第五貪著
美味。所餘七想。名治一過患。從初次第可知。
第五解梵行。言於是三處不如實知故等者。
一漏二受三邪想也。前五集諦處者。一諸漏。
二無明受。三邪想。四諸欲。五後有業。於此五
中并不如實知也。後一是苦諦處者。於其衆
苦不如實知也。第六解數取趣。初總標擧。次
別解釋。於中有二。先明六人。後明佛智如實
了知。前中復二。先辨六人。後重辨其義。前
中。先辨前三。次即結之。後辨後二。翻前即
是。就重辨義中。若以先世善法置在今世惡
説法滅中令善損減。如以熱炭置在冷地或
石器中令其炭無熱。若以先世善法置在善
説法中重修習者。如置熱炭在乾葦舍令炭
火熾。第七解超。初總標五門於超了知。次
別釋五門。後結成兩超。就別釋中。初釋
一門。後釋餘四門。前中分三。初辨往惡趣行。
次辨永損害門。後辨如實遍知。釋餘四門中。
先辨四門。後辨佛等遍智。後上行門者。景師
云。最後上行阿那含人。以到非想爲究竟故。
今解對現名後。非最後也。第八解二染。初略
對辨對治二種雜染。後隨義廣釋。前中。景師
釋云。諸聖弟子乃至證入無動無所有非想
處定者。四禪及下二空。并名無動定。斷欲
界欲九無礙八解脱名趣初禪。離外散動欲
等無動定行。離初禪九無礙八解脱。名趣二
禪。離尋伺動無動之行。離二禪九無礙道八
解脱道。名趣三禪。離喜所動無動之行。離三
禪欲九無礙八解脱。名趣四禪。離樂所動無
動之行。離四禪欲九無礙八解脱。名趣空處。
雜色想有對想種種別異想動無動之行。離
空處欲九無礙八解脱時。名趣識處。離彼空
處外縁門動無動之行。以空處空外取空相。
名外門動。識處内縁於識。名爲無動。離於識
處九無礙八解脱時。名趣無所有行。離於欲
界四禪空處。名取第九解脱并名證無動定。
離於識處第九解脱。名證入無所有定。離無
所有第九解脱。名證入非非想定。言此由斷
對治故及遠分對治故超度欲離染著。初禪
是欲雜染斷對治。第二禪以上乃至非想并
名遠分對治。或爲斷除後有雜染乃至我何
當不有者。謂生等苦故説我有苦。我所有苦
何時當不有也。故言我所何當不有。即以生
等苦以爲我體。如是苦我何當不有。故言我
何當不有。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者。由前
發生樂滅苦心正勤加行。正加行已獲得前
後諸定差別。由是因縁復得決定。謂苦我當
不有我所有苦當不有也。言若今所有若昔
所有一切皆捨者。現造雜業名今所有。諸餘
故業名昔所有。二業果報皆不願求。名皆棄
捨。彼正修習至乃至能入非想定者。由彼正
修能斷四禪三空後有前後差別。下明共解
脱唯聖解脱者。下之八地所有惑障。凡聖皆
離。伏斷雖殊。總相而言八地無爲名共解脱。
非想擇滅唯聖解脱。如是一切總有五處乃
至第五聖解脱者。前文但説趣無動行趣無
所有行。不言趣非想行。今即言趣非想涅槃。
與聖解脱體一義異。達師云。前文應是闕少。
應具足言趣非想。後文自具足有。已下隨義
廣辨。初明欲雜染過患。二又離上欲勝方便
心説名廣大下明觀後有雜染。言又由其慧
乃至當來定往無動處者。此據身在欲界爲
論。文由三縁於是諸地立爲無動者。從初
靜慮極至識處有三因縁立爲無動縁所有定
極至無所有處。是故從初靜慮至於識處所
有定中名爲有上想定。無所有處若無上想
定。從此已上復名非非想定。故由三分宣説
三行者。謂由三種因分宣説三行。謂由無動
定分無所有定非非想*定宣説無動行無所
有行非非想行。由三種門諸聖弟子乃至是
故立趣三無動行者。猶是由厭外欲散動門
故立趣初靜慮無動行。由厭尋伺喜樂門立
趣第四靜慮無動行。由厭色想有對等想行
故立趣空識無動之行。又若色想乃至是名
第一趣無所有行者。近從第四靜慮色想生
厭。次厭空處識處無動之想深生厭壞便是
第一趣無所有行。又即此處乃至名爲第二
趣行者。一者有上謂無常行。二者無上無
我行但。由有上故於下地厭壞入此處定。由
無上行於下於上一切法中思惟無我能入無
有所。此無上行名爲第二趣入無所有行。能
依無我智者乃至非所屬者。如我不屬他他
亦不屬我也。言又於此中我所何當不有等
者。此釋上文。前已解竟。第二頌中有其五
門。一安立邊際純。二如理縁起。三修時障自
性説。四斷。五起修。解第一門中。約解安立。
次解邊際。第三明純。於中。初解純。言不同分
道或所縁境者。外道所計之道及所縁境也。
此中已下第二散釋經中句義。愁以四種世
法爲所依處者。毀衰譏苦也。第二解如理縁
起。尋文可解。第三解修時障自性説。言初一
總標者。有趣。後三別釋者。有意念慧也。第四
解斷。如文。第五解起修。於三對治得隨所欲。
謂無常想若修慈觀若無想定。於可意等境
住厭逆想等者。於可意身等境修厭即是無
常想。上等字即等於彼不可意身等四境修
慈觀也。棄彼二種捨念正知者。即無想定也。
第三頌中有六門。一先諸根。二愛味。三前後
有差別。四取相。五諸纒。六大果利。解初門
中。言一惡行根能令當來住惡趣苦者。身等
惡行與惡趣苦爲根也。欲恚害三根。與欲等
三尋思爲根。此二重根也。欲恚害三界復於
貪等三根及欲等三根爲根。此三重根也。第
二解愛味。以世間道乃至不上勤求等。此文
同小論説世俗道不能厭伏非想愛等煩惱。
第三解前後有差別。了知未解脱解脱心前
後差別故也。第四解取相。言此中典厨乃至
妙衣食。喩於内心奢摩他等。有如世典厨。擬
供於主譬修瑜伽行人。典執止擧等相
供彼定所攝受心。餚饍喩止擧相。定體正能
資養同時心王。如上衣食。黒品白品喩諸愚
智。第五諸纒。第六勝利。如文可知
第九十八卷
念住中第四頌有其八門。一邪師。二住雪山。
三勸勉。四繋屬淨。五漸次。六戒圓滿。七穗。
八成就。長行釋中。初門可知。第二解住雪山。
謂雪山中處三有處。一者狩及獵人并所到
處。二者但猿猴能到非獵人所及處。三者兩
倶不到處。第一處所。喩内典生他。第二處
所。喩有學三果。第三處。喩無學地。言又諸
愚夫要觀餘境至不得解脱者。凡夫離欲欣
上厭下。追求上境出於下境。乃至仍於非想
境界不得解脱。第三勸勉。言安立四義者。一
聽聞正法義理。二受持讀誦。三觀察義理。四
法隨法行亦名如説修行。第四解繋屬淨。復
有三種已下。重釋也。一證淨者。在見道。即是
四不壞淨於上修斷未清淨。故云不清淨。二
已清淨者。諸不還果人已離欲惡不善等故。
三鮮白者。阿羅漢。上諸有學説名清淨者。
耶合下諸有學名不清淨者。斯須二人餘
如前説者。羅漢名鮮白。第五解漸次。諸在家
者但有淨信及蓋清淨闕中問三漸次也。第
六解戒圓滿。可知。第七解徳。言當知欲界
如皮等者。謂以人身喩於三界。欲界如皮。上
界似肉。無明在肉如血。以三界身中無明血
等淋漏故也。第八解成就。如文可知。大段第
二。解正斷神足。有半頌列其五門。一勇。二
力。三修等持。四異門。五神足。初一勇門。明
四正勤。力等四門。辨四如意足。長行釋中。初
解勇門。此中宜説勇第五句者。精進有五句。
一被鉀精進乃至第五不捨善軛等爲勇。第
二解力。若略説者四力持心令定乃至持於
等持中但有爾所等持作事除此更無若過若
増者。除欲進心慧及除四力之外更無求定
因縁若過若増。第三解修等持。景師解云。欲
等者。懈怠倶行欲勤心慧。故云欲等也。言毘
鉢舍那品所縁境者謂前後想者。聞思修證
四智修習前後相入名前後想。奢摩他品所
縁境者上下想等。四禪四空。從下入上名上
下想。倶品所縁境者乃至有諸光影倶行心
修者。初學觀時作光明相。爾時即有光影相
分當心爲所縁境。下料簡之。問曰。欲精進
等是善法。云何得與懈怠相應而倶行耶。故
論自釋又非如欲等乃至説名懈怠倶行者。
以於精進不能相續懈怠間雜故名倶行。又
此五相當知總攝一切種修等者。所明五因
縁神足修相。總攝一切種修樂等持法盡。由
此修故等持速滿。今勘第二十八卷云止品
上下想者。謂觀察此身如其所住。如其所願
上從頂上下至足下。種種雜類不淨充滿。觀
品前後想者。謂如有一於所觀相。慇懃懇到
善取善思善了善達。謂住觀於坐坐觀於臥。
或在後行觀察前行。如彼廣釋。第四解異門。
復次於五解脱處等者如成實論説。一因聽
法得解脱。二因爲他説得解脱。三因自讀誦
經得解脱。四因思惟得解脱。五法隨法行得
解脱。若有苾芻依淨意樂及猛利欲至名欲
三摩地者。此因聽法得定也。復有苾芻至名
精進三摩地者。此即因爲他説及自讀誦二
種得定。合爲精進三摩地也。復有乃至名心
三摩地者。此因自思惟不淨等相起三摩地。
名爲心三摩地取心王之。復有乃至名觀三
摩地者。此由法隨法行得定也。分別斷行者。
猶是八滅資糧。第五解神足。言不淨種姓補
特伽羅名爲物類唯住内法者。旃茶羅種名
爲不淨物類。當知此類唯住内法方能修習
諸聖神足。引發神通聖者。神通有四。一變化。
二變性改轉其性。三住時。四變時。文相可解。
大段第三解五根。有一頌列其四門。一安立。
二所行境。三慧根爲最勝當知後安住。四外
異生品等。初解安立門。因辨信等五根。即
剩辨二十二根。第二解所行境。起於明脱
者。無漏慧名之爲明。與慧相應解脱數名爲
脱也。第三解慧根乃至安住。如文可解。第四
解外異生品等。謂若無於佛信等五根。唯是
外凡。若於菩提唯有世間信等五根。是内異
生。若於菩提起無漏信。名聖品類。非彼品類。
大段第四解五力。有一頌列其六門。一思擇。
二覺慧等。三國等及諸王。四阿羅漢。五有學。
六質直。長行釋中。初二門可知。第三解國王
等。依國及王乃至有十種力等者。有師釋云。
於國等有自在力故立十力更勘。今解。一國
等。二王。乃至第十出家衆。依此十種。立有十
力。廣釋經説。第四解阿羅漢。達師云。成就八
力者。不造惡業中有二力。一厭背後有故不
造。二厭背諸欲故不造也。修善中有六力。謂
道品七位。根力二門合爲一。故有六也。今
解。正斷神足合爲一。故爲六也。第五解有學。
諸有學者成就五力者。達師云。更問。今勘第
一百卷云。依毘奈耶勤學苾芻成就五力。一
加行力。二意樂力。三開曉力。四正智力。五質
直力。言二因縁者。一自行滿。二利他爲自利
也。第六解質直等。文可解。大段第五解七覺
分。有一頌列其七門。一立。二差別。三食。四
漸次。五安樂。六住。七修。初解立門。因奢摩
他者。定猗捨三爲奢摩他也。毘鉢舍那品者。
擇法精進。喜倶品者。念通二分也。第二解差
別。勘準前文。有釋自性即七所縁有四因縁
立也。次三門可解。第六解住門。言於初分
中住四覺支者。謂定猗捨念。第二分中住四
覺支者。擇法精進喜念。第三分中具足安住
七覺支者。定慧倶分具足七覺未曾安住唯
一覺支者。達師云。謂念覺支是修行初首也。
更解曾無行者。唯住一覺支也第七解修門。
景師云。解二十一想者。一無常想。二苦想。三
無我想。四空想。五不淨想。六厭離食想。七
世間不可樂想。八怨想。九斷想。十離想。十
一滅想。後有九想觀。死尸青瘀爲初觀。空
爲後。記勘經文。録入此中。又加過患相爲
二十一。言一據相應倶行義者。即與七覺同
時相應。謂無常等想倶行修乃至死想倶行
修。此據已得聖人後得智中作此觀行故。與
七覺相應。二據無間倶行義。謂不淨等想乃
至觀空想者。此據方便道中作不淨觀。乃至
觀唯尸骸空心識。即與七覺前後相入名據
無間義慈等亦爾者。此汎爾例非在二十一
想數中有慈等觀。次明二十一想所治之障。
有其十四。一是三世行中愛染。二&T008659;墮懈
怠。三薩迦耶見雖滅習氣隨縛我慢現行。四
貪味愛。五於世間妙事貪愛。六所餘煩惱隨
眠。七希求利養。八希求活命。九若諸欲愛。十
若有愛。若隨虚妄分別下。復有四種欲貪。一
美色貪。二形貌貪。三細觸貪。四承事貪。如
是乃至越路而轉者。辨其障過。對治彼故隨
其所應有二十一想倶行修覺支差別者。取
義相當爲治。非據次第。是故直云隨其所應。
謂爲治四種障故至不可樂想者。無常想治
三世行中愛。苦想治懈怠。不淨想厭離食想
治第四貪味愛。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治第五
於世間妙事貪愛。已前五想總是無願行無
治。一障修空行想苦無我想者。空無我二想
總是空門。却治第三身見智氣我慢現行。爲
欲斷滅所餘煩惱隨眠故修三界無相行想
者。謂觀斷無欲滅名爲三界。此斷等三想總
是無相門。爲欲對治希求利養及欲愛故於
諸欲中修過患想者。此第七第九同是外境
中愛。以觀過患想爲希求活命及有愛故修
死想者。此第八第十同於内身起愛。故以死
想爲治。隨逐虚妄分別四欲貪故修不淨想
爲初乃至觀空想爲後。有爲斷美色貪。修青
瘀想&MT00010;脹想。爲斷形貌貪。故修食噉想分亦
想分散想爲治。爲斷細觸貪修骸骨想骨鎖
想。爲治承事貪。故修無心識空有尸想。又此
一切從青瘀想乃至觀空想當知皆是不淨想
攝者。此九想觀總是不淨觀中差別開爲九
種觀也。又於此中修慈最極至遍淨等乃至
應知其相者。此解前文無間倶行中例擧慈
等亦爾之語。大段第六解八支聖道有一頌
列其四門。一内外力。二清淨差別。三異門。四
沙門婆羅門。初解内外力。修八聖道由内外
力外。力衆多。然善知識力最爲殊勝。由此故
名從他聞音。内力衆多。正思惟力最爲殊勝。
由此故名内正思惟。由此二因。正見得聖。第
二解清淨差別。七種定具者。勘準前文。有釋
除正定。餘七道支名七定具也。第三解異門。
即八聖道諸名差別名異門也。會正理故。説
名爲法。證理唯法。無人無我。故名法也。第四
解沙門婆羅門。先解沙門。後類解婆羅門。前
中。一沙門性者。於善説法毘奈耶中假名出
家受沙門性。二是沙門者。即無礙所攝八支
聖道是沙門體。三沙門義。能息諸惡是沙門
義。故此論言又彼追求此沙門果貪瞋癡等
畢竟斷義。是故説彼名沙門義。四沙門果。即
智斷二果。大段第七解第八息念有一頌列
其八門。一障隨惑尋等。二果。三欲。四細。五
身勞。六學住。七作意。八智無執。初解障隨惑
尋等十六行者。一觀息長二觀息短等。如前
第七十七卷説。第二解果。言六結者。一下分。
二上分。三見所斷。四修所斷。五若起謂中陰
中起煩惱。六若生謂生陰中煩惱。如是別別
説有六結。如其次第建立二種四種七種諸
果勝利者。斷五下分立不還果。斷五上分。立
阿羅漢。故言立二果。若斷見惑盡。立初果。斷
修惑盡。立後三果。故云立四果。中陰中立三
那含。謂下中上。生陰立四那含。謂生。有行。
無行。上流。故言立七。第三解欲。景師云。修
習入出息有二。有上無上。從有上修欲求無
上若爲欲也。達師云。此文中不見有欲字。然
末後云愛恚即是故欲。總頌中著欲字。第四
解細。如文。第五解身勞。慧眼無勞。善除毘鉢
舍那隨煩惱故。第六解學住。尋文可知。第
七解作意身等四法。如四大路者。身受心法
爲諸賢聖智慧同觀。名四大路。第八解智無
執。復次精勤乃至是身種類能取於身者。修
四念住知無有我。能觀所觀并是身之種類。
故重言平等。是身種類能取捨身。如身無我
作意亦爾者。觀身無我。無我之智即是身之
一分。如理作意縁身而起亦是身之一分。即
是以法觀法。是説彼乃至都不可得者。若有
神我能修身念住者都不可得。如身念住已
下。例餘三念住。大段第八解第九學。有一頌
列其五門。一尊重尸羅。二清淨戒圓滿。三現
行。四學勝利。五學差別。初解尊重尸羅。言如
是二行開爲四種。即此四種合爲二行。此二
與四平等平等者。有能有三。謂能生三學故。
或下中上即正行人。無能但一。即邪行人。故
成四種。第二解清淨戒圓滿。初離性罪。若淨
戒滿密護根門。名善法滿。遠離遮罪。名別解
脱滿。又下重釋依聖所愛戒。名淨戒滿。依蘊
等善巧。名善法滿。依別解脱律儀受持世俗
所有戒。名別解脱滿。第三解現行。景師云。一
者受持非止所攝等者。作持戒也。二者受持
是止所攝等者。止持戒也。此復二種下。分別
止持。復有此二。謂或有是毘奈耶所説非別
解脱所説者。五部廣律。非是一卷別解脱戒
本也。或有是毘奈耶所説亦是別解脱所説
者。此即就彼五部廣本合有一卷別解脱戒。
即爲倶句。是故一切總有三處。一増上現行
者。即作持也。二増上毘奈耶者。五部廣律。三
増上別解脱者。一卷戒本。達師云。非上所攝
受者。別解脱戒。止所攝受者。定共戒也。第四
學勝利。可知。第五學差別。四聖諦乃至四
法迹等。并是聖住體性。然前文云三解脱門
及滅定名聖住。此文盡理語。大段第九解。
第十證淨。有一頌列其五門。一證淨初安立。
二有變異爲先。三天路。四喩明鏡。五記別。初
解證淨初安立。略由二法能正攝受證淨性
故建立四種謂攝信戒者。四證淨體不過信
戒。於能説者。信佛也。於沙門義者。信法也。
於同法等。信僧也。於能證得沙門助伴所有
淨信者。是信僧也。深固根本於餘生中亦不
可引無虚誑故若證淨性者。總釋於三寶境
生信不壞。及淨尸羅下。明其戒淨。第二解有
反異。可知。第三解天路。四種證淨與第一
義淨天爲路。又四證中爲所依止諸聖弟子
依三種門修六隨念者。一爲斷定品隨煩惱。
二爲斷智品隨煩惱。三爲斷當可生起二隨
煩惱。依此三種修六隨念。謂佛法僧戒施天。
由世俗諦理所得隨念名法威勇者由依教法
所得隨念名法威勇。第四解喩明鏡。可知。第
五解記別景師云。有成就四種證淨唯即依
自四種證淨爲他記別等者。取初果時見道
前方便中煖等菩提。但觀諦理不作事觀縁
六念等故得果時如前方便所縁皆證。謂異
苦不可令樂等證見四諦。即是三寶之體最
上究竟。既自證已亦爲他記不可引變。不依
上修位由持戒故得於無悔乃至得定。若於
上位乃至於彼天未現見故者。取第二果時。
方便道中通世出世。一種方便俗道中得作
五念除念天。以來離欲無彼天眼。不見色界
無漏第一義天。故不念天。後證第二果時。證
見方便道中所縁爲他記別。五念中戒是無
漏戒。捨即是無貪。得果時證三寶亦爾。餘文
可知。若於上位下。明作那含方便。在俗道
中具作六念。以依根本禪得於天眼現見諸
天。故有念天。得果時自證爲他記別。阿羅漢
果唯出世道乃至能趣證所有隨念唯是世
間者。斷非想惑唯無漏道不作六念。故得果
時但證生盡爲他記別。是故不還果已上無
如是隨念記別。問曰。初後二果證見四諦。即
見三寶之體。無漏戒無漏無貪善根。并是道
諦。證道諦已是則證六念。何以不自證六念
不爲他記別。解云。若方便時若縁六念得果
時。證爲他記別。若方便時不縁得果不名順
本方便證爲他記。又四證淨預流果中唯説
爲淨等。四果之人雖同得四淨而名時異相。
如文。達師又解。初果人但依自所證四不壞
淨爲他宣説隨念佛等。不依止位故。一來果
能順能喜五種隨念。除念天未得清淨五那
含天等。此中清淨聖人名爲天。非是生天也。
不還果具足六念已得見五那含天故。阿羅
漢果已下。釋他妨難。他云何故羅漢不有六
念耶。解云。此果一向無漏道所得六念唯是
世間故。如是略引已下。大文第三結勸覺了
第九十九卷
調伏事總擇攝之一者。梵語毘奈耶此云調
伏。制除諸惡云調伏。總攝簡擇戒律要事。
故云調伏事總擇攝文。有一卷半。此卷在
初。故云之一。文中。初結前生後。次正解釋。
後結勸覺了。就正釋中分之爲二。初略明
許説。二擧頌正釋。前中。謂即從此四種經
外別解脱經所有廣説摩咀理迦展轉傳來等
者。景師云。四阿含外世尊所説別解脱經廣
作問答。名毘奈耶摩咀哩迦。乃至總相少
分我今當説。達師云。前所明行擇等四擇。
名爲四種經也。擧頌釋中。先擧一頌列十一
門。一利。二聚。三攝。四隨行。五逆順。六能寂
靜。七遍知。八信不信。九力。等字中有二復
次。下次第解。解初門中。制一一戒有其十句
義。指如攝釋。且如四分律第一卷云。一攝取
於僧。二令僧歡喜三令僧安樂。四令未信者
信。五令已信者増長。六難調者令調順。七慚
愧者得安樂。八斷現在有漏。九斷未來有漏。
十正法得久住。今此文中次第解釋。初二可
知。言四大姓者。吠舍戍多羅等。第三由五種
相下。總即解彼第三。令僧安樂。別即解彼後
之七句。一者令順道具無所匱乏者。即解第
四第五未信令信已信者令其増長。二者令
擯異法補特伽羅者。即解第六難調者令調
順。三者令善除遣所生惡作者。即解第七慚
愧者令得安樂。四者令善降伏諸煩惱者。即
解第八斷現在漏。五者令善永滅隨眠煩惱
者。即解第九斷未來漏。後云如是獲得安樂
住已乃至梵行久住者。即解第十正法久住。
又此一切已下。第二復次。前復次廣解十利。
此中略釋之。謂正顯示最初攝受者。略前初
句。次正攝受者。略前第二句。既攝受已令安
樂住者。略前五相。及顯未來未攝受者易入
方便者。略前如是獲得已下解第十句也。第
二解聚門。文有三節。初辨五種罪聚。次辨四
種還淨。後明十五種煩惱。初中。言五種罪
聚者。五篇罪也。一者彼勝罪聚者。亦名他勝
即四波羅夷。景師云。由犯此罪便非比丘。爲
彼淨聚所勝。今解爲魔所勝尋故。十誦律
云。墮不如意處。薩婆多解云。由與魔鬪以犯
此戒便墮負處。二者衆餘罪聚者。即十三僧
殘。達師云。若犯此戒。遣令在衆外者懺悔。故
云衆餘。今尋毘尼母云。僧殘者。如人爲他
所斫。殘有咽喉。故名爲殘。婆沙云。若犯此罪
垢纒行人。非全淨用僧有殘之罪。由僧除滅
故也。三者損墜罪聚者。即三十九十波逸提
罪。十誦律云。墮在燒煮覆障地獄故。四者別
悔罪聚者。即四提舍尼。宣律師翻名向彼悔。
五者惡作罪聚者。突吉羅。景師云。此中即攝
惡説。是衆學法。四分戒本云。式又迦羅尼。
義翻爲應當學。集麁不定如應入諸罪衆中
者。泰師云。他勝衆餘。是逸罪。偸蘭罪是麁。
方便能集起罪。故云集麁。善見云。偸蘭名大
遮。言障善道後墮惡道。體是師穢。從不善
體以立名者。由能成初二兩篇之罪也。宣律
師云。二不定法託境以言通縁六聚。若論罪
體生疑不信是突吉羅。律文中障三罪二罪
者。略擧生疑之事。次辨四種還淨。言最初
罪聚雖可還淨然唯依二人等有。景師云。謂
須提那子與故二行欲。復於林中有乞食比
丘與雌獼玃行欲。因此制戒。乃至共畜生得
波羅夷。制初重戒。末後言不犯者。最初未制
戒。癡狂心亂病惱所纒。故云初聚還淨者唯
二人也。達師云。一未制戒已前犯者。二犯而
能悔者。即學悔人也。下明十五種犯罪過失。
明諸苾芻於此十五犯罪過中。或隨犯多或
一。或一文中擧數列名次第解釋。言或除餘
時與諸母邑共道路行者。除命梵縁等時也。
言或不觀日等者。非時入聚落不屬餘比丘
也。第三解攝。初開列五法攝毘尼。二徴問別
解。解其第五行門中文分有三。初標列三行。
次略攝爲二。下次第別解三行。言或於其人
或人形状等者。依女五分律。若人若似人。
似人者入胎四十九日。過是已後盡名爲人。
彼取似人。即是此中人形状也。言此所應作
略有五種等者。一於村邑。二於道場。三於善
品。四又於城邑所應作事。五或爲未信令信
已信令増長入於聚落。與此相違等。翻顯不
應作事可知。於三門中。總是第一解有犯訖。
無犯還淨。如文可解。第四解隨行。初標列五
門。後徴問別解。二十二處者。前第二十卷云。
於四處所以二十二相應善觀察。謂自誓受
下劣形相威儀衆具等。乃至廣説下中上坐
者。毘尼母論云。從無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
至十九名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
五十夏已去一切沙門國王之所尊敬。是耆
舊長老。苾芻尼居處如前三種者。即下中上
也。波輪鉢多者。泰師云。此翻畜愛。即愛畜生
家外道也。測師云。此云牛主。或云獸主也。雜
染居處一切羯磨皆不施設者。以無結界故
也。或但施設一分羯磨者。於此處作結界羯
磨故也。餘如前説三種因縁者。一有難時。二
道行時。三化衆時。謂一切羯磨略有四種等
者。景師云。一單白羯磨有二種。一者有因。謂
説戒時 大徳僧聽 今白月十五日布薩説戒
等。二者無因。如説大徳僧聽。若僧時到。僧忍
聽。僧差某甲爲教授師白。如是以無白月黒
月等言。名爲無因。二者白二羯磨。如是日時
一白一羯磨。若白二也。三者白四羯磨。謂
受具足戒等。四者三語羯磨。如説戒時。但有
三人不廣説戒。但對手言。大徳僧聽。我比丘
某甲。於戒清淨等。如是三説。名三語羯磨。羯
磨是其辨事。通名羯磨。有釋三語羯磨者。
謂對首三説。如受衣等。出家羯磨者。如有
俗人欲出家時。必須集衆告白。然後與其剃
髮等。恐其父母不聽或是賊是奴及官人等。
既衆聽已。方説三歸受十戒也。若受具足者
可知。若補特迦羅同意者。景師云。凡欲作事
和衆同意。名同意羯磨。更有一解。若住六夜
等折伏罪人羯磨是也。若出罪者若犯僧殘
者。應二十僧中羯磨出罪。若擧者。謂三擧事。
若有人惡邪不捨不見罪不懺罪。衆作羯磨。
擧却此人不同僧事。名擧羯磨。或作羯磨。五
徳人爲擧罪人。或擧五徳爲自恣人。若擯羯
磨者。若犯重罪究竟擯出衆外。殘若行惡
行汚他家。則擯出聚落。羯祉那衣者。舊云迦
絺那衣。此云功徳衣也。淨稻穀同意羯磨者。
結淨地也。又解。淨地十七種。穀等事。如律
疏。又此羯磨。或有二衆所作者。二人對懺突
吉羅。三説或隕墜者。悔波逸提。或惡作罪
等者。即等取惡説突吉羅。或四衆所作如犯
麁罪於四人前發露悔除羯磨者。如悔四人
偸蘭等罪。四人爲作羯磨。十衆所作。謂受具
足戒羯磨等。二十衆者。出僧殘罪及尼受具。
四十衆所作。出尼僧殘罪。合衆所作謂増長
羯磨者。謂説戒時。若恣擧者自恣也。第五解
逆順。初標擧二章。二依章別解。先解違逆學
法。後解隨順學法。前中有三。初徴列五門。次
釋後結。釋結中有五。初解障中徴列五門
障。次第解釋。言或是奴婢者。本是奴婢。或是
獲得者。抄掠獲得。或有所言至而與相應者。
廣説遮難。如彼律中十一障者。如本地分已
説。第二解似正法中。初略後廣。廣中頌列四
門。長行釋中。初五復次。釋頌初句。次有十
番。釋第二句。一句是根。九句是見。次有七番
釋非處惡作等。後有五番。釋後暴惡戒等。第
三解惡支。第四解愚戇煩惱熾盛。第五宿世
資糧其力薄弱。並文相可知。與此相違已下。
翻前即解五順學法成就。如是隨順法者。復
有五法防戒蘊也。第六解能寂靜。初標列五
種。後次第別解。先略後廣。略解之中言六種
可愛樂法者。即六和敬。何等爲斷。謂諸人天
所有四輪者。謂於人天中皆有四輪摧於八
難。後文當説。當知。此中已下。第二廣解中即
分爲五。初解易可共住。言由依身等於同梵
行現行非愛者此三業乖反。將解六和先解
不和。又於僧祇共有財物不平受用者。明施
不同。又有戒見等者。明戒見不同。與此相違
下。順顯六和。第一立三者。即三業。第二立四
者。施同也。第三立五六者。同戒見也。又於此
中乃至若慈善友者。三業同也。立第四者。施
同也。若物令乃至是名平等受用者。受用
同也。聖所受戒下。解戒因也。出世正見下。明
見因也。又由二相成可樂性等者。總解六和
是可樂法。一體彼六和有徳可重荷彼六和
有恩而自慰意。謂由得六和自安安他故名
有恩也。又可樂性有二差別等者。由可樂故
未生令生已生増長。應知此中尊重増上乃
至財法二攝者。施同即是財攝。餘五種同即
是法攝。彼二増上已下。釋名差別。第二解
斷。即是四輪摧八難。五種妙好所住力處名
所圓滿者。應勘前文。景師云。於天人中皆有
善處。謂離三塗北欝單無想天。即離於五種
得妙好處。故名五種妙好所住方處名處圓
滿。亦可生於中國有五妙境名五種妙好所
住。正士善友下。明在人天皆値善人。謂佛菩
薩。由五種相自發正願下。明圓滿正願離世
智辨聽邪見之難。乃至樂斷樂修四種苾芻
愛取對治者。行四聖種也。又宿所作福已下。
明資糧圓滿離諸根不具等難。如是四種乃
至其車不轉者。如生人中亦言離三三塗無
想天長壽天等。何故妨生天亦言得離無想
天及三塗等處名處圓滿。餘之三輪値善人
自發正願。資糧圓滿人天通有。依此四種止
觀車輪方可轉也。第三解五斷支。應所得義
深生信解一。於師長前如實有顯二。身有
勇悍三。心有勇悍四。堪能領解等五。第四解
敬事有七句。景師云。又於最初下明敬佛。次
應敬事其所説法者。此第二敬法。次修習法
隨法行時者。第三敬僧。下敬三學行。即以爲
三。足前爲六。於時時下以財法出能敬事體。
次於靜慮下。第七敬事眞諦漏盡涅槃。又由
三相應知敬事等。略説敬事爲三。一體彼有
徳起尊重。二隨所體悉以身等恭敬。第三復
設幡蓋供養。達師云。能宣説乃至法教一。次
應敬事其所説法二。以修習乃至學處三。次
應敬事至教授四。於時時間至同受用五。次
於靜慮修三摩地六。位從此無間乃至無有
放逸七。第五解滅靜。先次第解七毘尼。後四
諍四滅相對以辨。前中復有諸同梵行者至
便得除滅。是解第一現前毘尼也。有諸苾芻
見餘苾芻已下。明其第二憶念毘尼。復有苾
芻由顛狂故已下。明第三不癡毘尼。復有苾
芻於衆僧中下。第四自言毘尼。者異住處衆
多苾芻下。第五多人語毘尼。復有苾芻既犯
罪已下。明第六處所。有多苾芻互相擧罪下。
明第七草覆地毘尼。如是諍事略有四種已
下。第二四諍相滅相對以辨。述有二義。一
義云。此中四諦即是律中所明言諍等四也。
依智首律師。述四分疏云。藥病相治有其兩
番。謂初四毘尼擬滅四諍中下二品藥自作
一番。第二下三毘尼擬滅四諍上藥復作一
番。前品中現前是衆藥之本理宜先明。言諍
是四中之始故亦先明。現前擬滅言諍中下
二品藥。不覓諍第二。是以次明憶念不癡滅
覓諍中下二品藥。犯諍據三。故次第四自言
毘尼擬滅犯諍中下二品藥。事諍通用。即以
此四擬滅事諍中下二品藥。次明第二。四諍
上品藥。言是四諍之始。言諍上品理宜先
滅。是以創明多人語比丘。覓諍據二。是以
次明罪處所擬滅覓諍上品藥。犯諍第三。是
以次列草覆地擬滅犯上品。還以此三擬滅
事諍上品。今此文中。一者他擧諍事者。謂他
擧時詳評是非彼此諍言。故名言諍。此即以
多人語及現前毘尼願出所犯定理除滅。故
云願出所犯除滅。二者互疑諍事者。三根覓
罪遂生其諍。故名覓諍。此即以罪處所及以
不癡徴其犯處。或以憶念便知清淨證彼不
犯。故云施與清淨除滅。三者自擧諍事者。自
評此犯而致紛紜。故名犯諍。此即以草覆地
及自言毘尼詳共詳定。有罪皆懺。故云許求
實性除滅。四者互擧諍事者。相擧悔過以諍
羯磨。故名事諍。此即相發露時通用七毘尼
以治。故云各各發露除滅也。第二義云。此
中四諍不可別配律中四諍。但判前七爲四
句也。謂初四句若他擧諍事。即是現前憶念
不癡自言滅也。次一句名互擬諍事。即是多
人語滅也。次一句名自擧諍事。即是罪處所
滅也。後一句名互擧諍事。即是草覆地所滅。
後解爲勝
第一百卷
自下第七解遍知中。開列五門。次第解釋。初
解事遍知。謂蘊等五事者。即蘊界處縁起處
非處也。次解罪遍知。中言等運者。有釋約一
約多衆生或約多時總犯名等運。平等運轉
倶犯故。更解。約人約時不定。罪相同故。名等
運。人時不定名別制立。名非等運。第三解
人遍知。如文可知。第四解引攝義利遍知中
言具五支。一者眞實。二者能引義利。三者應
時。四者有伴。五者離破僧。第五解損惱遍知。
尋文可解。第八解信不信。先辨信。後反顯不
信。前中開列五門次第解釋。前之四文。尋聲
聞地。第五文中。六諍根者。準下文想。一忿
恨。二覆憍慢。三貪欲或誑諂。四無慚愧故犯
戒。五散亂或惛沈。六掉擧或惡慧。若依摩夷
説諍根本有六。一瞋恚。二惱害。三初僞。四慳
嫉。五見取。六邊邪二見。第九解五力。如文可
解。第十解五人品類差別。即是頌中等字門
初復次也。第十一解三種邪行。是等字中第
二復次也。本母事序辨攝者。上來已辨。經
律二藏種種分別摩咀理迦。次辨阿毘達磨分
別法相摩咀理迦。由依法相問答分別。種種
文義因之出現。故名本母。或對法藏能生餘
二藏之要義。故名本母事。先標名序。後釋名
*辨。由此序*辨總攝一切諸法相故名攝。或
此文中能攝序*辨之義故名序*辨攝。文中。
初結前問後。次釋。後結釋中。初總標綱要以
爲詳釋。二擧頌正釋。前中。謂若素咀纜摩咀
理迦若毘奈耶摩咀理迦總略名一摩咀理迦
等者。雖於經律二藏問答義別同有出生文
義道理。總略名一摩咀理迦。問曰。於前二
藏問答分別即收本母摩咀理迦已盡。云何
更説第三摩咀理迦耶。彌勒菩薩下自釋通
難。更無別摩咀理迦。然有略攝流轉還滅雜
染清淨雜説法故。我今復説分別法相摩咀
理迦。擧頌釋中有其二頌。前頌中。上半正辨
釋義方軌。下半正明序*辨前後。長行中分
二。先釋上半。略由二相已下釋其下半。於中
有二番釋。初明淨事廣*辨。後明略爲五事廣
辯。前中。無明流轉雜染品事略擧二十二
種。言由別離欲善趣惡趣招引趣向有差別
故者。釋成十種。有義由別離欲界善趣有二
惡趣有二爲五。業有招引通三復爲一。
中有趣向通下二二界後爲一。添前爲七。
通前三界爲十。若四得自體事者。有得自體
自害得行他害不行。或他害得行自害不行。
倶得行。倶不行。若四法受事者。一有法受現
在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二有法受現在
受苦於當來世受樂異熟。三有法受現在受
樂於當來受樂異熟。四者法受現在受苦於
當來世受苦異熟。還滅清淨品事列十九種
事。若七正法事者。景師云。謂知法知義知
時知量知衆知自知尊卑。泰師云。七正作意
事。須勘釋論。如是等事廣辨如前所説彼彼
地中者。本地分中説。及諸攝分應知甚相者。
攝釋攝異門攝事分中應知其相也。第二番
中。云何即依如是所略序事後當廣辨乃至
四品類差別等者。此四門中。前之三門指同
前説。唯解品類差別。復有八種下。次第別解
之。實有者。即依他性。因縁之法。實有無。果
假有者所謂擇滅是道果故不可説無然非實
有等者。大乘義中唯眞如是實。三無爲等但
假建立。其義可知。又由四種別無別故立異
不異性乃至四由時分別無別故者。此列四
名。若所因等諸法異相差別可得此異於餘
者。總釋四種別也。若無異相此前及後與現
無異者。總解四種中無別義也。下別解中。先
解第四時分別無別。言時分別者謂一切行
等。可知。由彼爲種而此得生説爲所因者。總
出所因。略不解別不別義。所依及作用亦爾。
言色界者乃至有十七地者。色界之中判地
多少其義不定。或説十六。初禪爲二。以大
梵王與梵輔天處所同故。二禪三禪各三爲
六。四禪亦八。謂福生福愛廣果及五淨居。以
無想天無別住處但於廣果天中別受無心報
爲異。或説十七。謂大梵王雖同居梵輔而有
高臺上聳異餘梵輔。別立爲一。故此論云謂
四靜慮并靜慮中間有十七地。或有經論於
廣果天開出無想。合梵王入梵輔。亦成十七。
或有二處皆開。故成十八。於現在世有刹那
現在有衆同分現在者。對過去生對未來生
説現。一身種類。總名衆同分現在。有相續未
滅現在者。即此一身前念後念相續未滅説
名現在。若依色法生起即於其處説有方所
等者。四蘊心法依色蘊起。隨其色處説有方
所。如説西方人心東方人心等。此由依色轉
相説名爲方。非心自體據其處所説名方所。
諸色具二。故名方也。一依色轉。二據所。相續
有四。謂自他根境。前二是假。後二是實。次有
一頌列其六門。一聚。二相攝。三成就等。四自
性等。五因等。六廣説地等。長行釋中。初解聚
門。泰師等云。今依大乘若悔無間及續善根
後非邪定聚也。但以論主未悔無間未續善
根。故名邪定。應知已下。第二解相攝等。等取
相應也。或有一類已下。第三解成就等。等取
得捨等。又一切法一一自性下第四解自性
等。等取作用等。又非即此刹那自性與此刹
那自性爲因。第五解因等。廣説地等嗢拕南
曰下。解第六門。有二頌列十八門。一諸地。
二諸依。三諦。四智。五加行。六三摩地。七根。
八道。九對治。十行。十一修習。十二有漏無漏
法。十三諸果。十四諸因。十五縁。十六立補特
迦羅。十七遍知。十八究竟。長行中言復有九
依乃至除第一有者。瑜伽一部唯此一文説
中間禪有無漏能盡諸漏。復有六種遍知。一
者不定地有漏諦智者。欲界苦集盡。立一遍
知。二者定地有漏遍知者。上二界苦集下惑
盡。又立一遍知。三者無漏無爲諍遍知者。
三界滅下惑盡。總立一遍知。四者無漏有爲
諦遍知者。三界道下惑盡。總立一遍知。五者
順下分結遍知。六者順上分結遍知者。可知
此隨義説不據實論。據實論者或唯有二。謂
入見道證觀眞如持總斷三界四諦下惑合立
一遍知。此人得初果已伏九地修惑九品總
斷越證羅漢。又立第二一切結盡遍知。或唯
立四。謂入見道立一如前。於修道次第漸斷
三界修惑立三遍知。添前爲四。若通疑實隨
義而説即有衆多。或説爲二。如前所明。或説
爲三。謂見道立一。修道立二謂下分結盡上
分結盡。或説有四。加色愛盡。或説有五。謂見
道中四如文。修道有一謂越證羅漢。或説有
六。如此文。或説有七。謂見道中四。修道中
三。或説有八。謂見道立六。修道立二除色愛
盡。或説有九。加色愛盡。如是略引已下。近結
本母事序辯攝。勸請諸學者準此覺餘。言遍
行一切摩咀理迦如攝釋分應知其相者。通
辨經律摩咀理迦指如攝釋分。如來法教數
無限量乃至應正覺了者。攝事分中分有三。
初結前生後。次正決擇。後結勸應了。此即第
三結勸也。或言總結一部也
瑜伽論記卷第二十四之下終



跋瑜伽論記後
李唐遁倫大徳。覃精瑜伽。撰此論記。前修之
美。獨造之蘊。集而大成者也。區區闒茸何須
讃一辭耶。然斯書存世僅僅可數。而祕名山
古刹。則轉罕傳而見者。予往者懇求。謄録一
本。敬藏篋笥。但久歴年所。文字訛舛。非無憾
焉。後得稱慈心藏本者。三復校讎取正不少。
既而獨嘆。如斯法寶流行不廣何也。蓋以吾
輩自私與學者憚繕寫之艱也。遂興鄙懷圖
之印布。劂生側聞樂拭梨棗。於是不顧寡陋。
輒副國讀于字句傍。其所校正者。不敢妄刪
訂原文。標之格頂。稍可疑者圈之字傍。俟覽
者之采擇。豕渡蠹傷。猶有不安者。後君子幸
鑒定焉
 享保癸丑季夏中澣沙門性威敬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