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玄賛 (No. 1723_ 窺基撰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槃。性離言法非今新有。如寶所者乃是眞
滅。眞滅既爾。故行道已來世證此法本性
滅。得成佛道。我本智慧巧用方便。初開二
權後示一實。總名開示三乘之法
法華經玄賛卷第四
  保安三年七月二十九日以興福寺圓如房
本移點已了法隆寺僧覺印爲令法久住爲




妙法蓮華經玄賛卷第四
 沙門基撰 
經一切諸世尊唯一無二乘 賛曰。下第
五段七十頌半。頌第五依法。有三。初一
頌半頌十方佛法。次三十八頌半頌三世佛
法。後三十頌半頌我亦如是。此初也。既唯
一無二乘。云何破三以歸一
經 過去無數劫其數不可量 賛曰。下三十
八頌半頌三世。中分三。初二十七頌半頌
過去。次六頌半頌未來。後四頌半頌現在。
初中有二。初四頌半頌佛説法初權後實。後
二十三頌頌衆生聞法皆究竟得一切種智。
初中有四。一頌佛多。一頌開權。一頌顯實一
頌半釋開權顯實之意。此初也
經 如是諸世尊演説諸法相 賛曰。明初
開權
經 是諸世尊等令入於佛道 賛曰。明後
顯實
經 又諸大聖主助顯第一義 賛曰。釋開
權顯實之義。知諸衆生未能頓學一乘教
故。識其根・欲。故初以權方便助顯一乘。後
令入實。又菩薩根性有二。一不定性二定
性。爲不定性初權後實。顯暢一乘。前二頌
是。爲定性者説頓教一乘。此文是也。謂知
衆生心性頓欲故。以異方便不從權取實
顯助一乘。一乘者第一義諦眞如等是。初三
後一是權實之方便。頓説一乘故名異方
便
經 若有衆生類皆已成佛道 賛曰。下二十
三頌頌衆生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爲
三。初二頌佛在。次二十頌滅後。後一頌結。
此初也。逢佛聞法修行六度四攝無量等。
名種種福徳。修佛之因菩薩行故皆已成

經 諸佛滅度已皆已成佛道 賛曰。下二十
頌頌佛滅後。分五。一頌慈心。四頌半造塔。
六頌半造像。七頌供養。一頌稱佛。此初也。有
剛強非菩薩。心柔軟非善亦非菩薩。
要善而耎方菩薩心。順理益物極柔和故。已
成佛道。植佛因故。後文且據佛滅之。
後。難作故。是別行故。非是佛在作此諸行。
而非佛因在易修故。准上六度佛滅後行
是總行故亦成佛道
經 諸佛滅度已莊校於諸塔 賛曰。下四頌
半造塔成佛。分二。初四頌明造塔。後半頌
結。初文有三。初二頌造塔。數多八珍嚴瑩。
次一頌九物爲塔。後一頌下至戲笑劣物爲
塔。此初也。佛地論數七寶無玫瑰。仍琉璃
與珠別。珠謂赤眞珠。今此若以琉璃爲珠
即爲七寶。不爾故八。琉璃與珠別故。頗梨
多白紅色。車渠青白間色。馬腦有多色或
純白・或純青黄・或衆色間・玫瑰赤色。説文火
齊珠也。一曰石之美好曰玫圓好曰瑰。餘
者可知。増一阿含經中佛告諸比丘。我今當
説四梵之福。一若有信心善男子等未曾
起塔處能起於塔。二補持故寺。三和合
聖衆。四佛初成道諸天人等請轉法輪。是
名四梵之福。比丘白佛梵福多少。佛言四
天下及六欲天所有福徳。猶不如一梵王之
福。故勸造塔當得菩提
經 或有起石廟磚瓦埿土等 賛曰。此一
頌九物爲塔。石廟者石佛堂。古云支提今
云制多翻爲靈廟。應作廟字*廟貌也。
白虎通玉篇云先祖尊貌所在故謂之*廟
木櫁者字林香木。切韻作榓玉篇作櫁。其
樹似槐而香極大。伐之五年始用。若取其
香皆預研久乃香出
經 若於曠野中皆已成佛道 賛曰。初一頌
下至戲笑。劣物爲塔後半頌結之。論云聚
沙爲佛塔已成佛道者。謂發菩提心行
菩薩行者。所作善根能證菩提。非諸凡夫
及決定種姓聲聞。未發菩提心者之所能
得故。如是乃至上文及下小低頭等亦如

經 若人爲佛故皆已成佛道 賛曰。下六頌
半明造像中有二。初五頌造。後一頌半結。
初中分四。一頌刻彫。二頌十物嚴飾。一頌
綵畫。一頌戲作。此初也。明作佛像非作餘
像。故言爲佛。爲求作佛爲思敬佛故名
爲佛。又説爲佛而作諸像。爲莊嚴佛故名
爲佛。造像功徳經説。造像得十一種果。一
世世所生眼目淨潔面目端正。二生處無惡。
三常生貴家。四身體姝好紫磨金色。五常豐
珍翫。六生賢善家。七後生爲王王中最勝。
八金輪化王九後生梵天壽命一劫。十不
隨惡道。十一後生之中還重三寶。喜持妙
復造功徳。一之梵福多四天下大海
十倍
經 或以七寶成皆已成佛道 賛曰。此二頌
十物嚴飾作像。切韻鈆即錫也。有云錫銀・
鈆之間。玉篇青金也
經 綵畫作佛像皆已成佛道 賛曰。此頌
畫佛
經 乃至童子戲而畫作佛像 賛曰。此頌
戲作
經 如是諸人等度脱無量衆 賛曰。此結
也。具足大悲心者。凡所作善必帶悲心。方
到彼岸故成佛道
經 若人於塔廟敬心而供養 賛曰。下有
七頌明供養。有二。初五頌半明供養。後一。
頌半結成。初中有五。一頌四物供養。一頌半
音樂供養。一頌歌唄供養。一頌華供養。一
頌身業行敬供養。此初也。發菩提心經云。若
以華施得七覺華故。以香施得五分法身
香故。以幡施得陀羅尼轉衆惡故。以蓋
施獲四無量覆衆生故。業報差別經説各
得十
經 若使人作樂盡持以供養 賛曰。此以
音樂供養。樂音五覺反以生樂故。亦慮各
反。黄帝世伶倫作樂。説文五聲八音之總名。
禮記干戚羽毛謂之樂。鄭玄云八音克諧
謂之樂。鼓動也鳴也。凡出音曰鼓。今木有
皮動之即鳴。角者曲形而似角。貝者螺也。
涅槃經吹貝知時。簫管也玉篇編小管所
吹又箾也。笛七孔籥俗名直。玉篇五孔竹
笛。羌笛三孔。琴禁也君子守正自禁。神農
所作。箜篌・琵琶相可知矣鏡如鈴而大。玉
篇小鉦也。軍法十長執鐃。五人爲伍。五伍
二十五人爲兩。兩司馬執鐸。銅拔兩扇相
撃出聲。有作鈸無所從。或爲跋字。發
提心經云。音樂・女色不以施人亂衆生故。
此供養佛故不相違。如金藏中音樂供

經 或以歡喜心皆已成佛道 賛曰。此以
歌唄供養。當得大士梵音聲故。梵云婆陟
此言讃歎。唄匿訛也。陳思登漁山聞巖
岫誦經。清婉遒亮遠谷流響。遂擬其聲而
製梵唄。故今俗中謂之漁梵。冥合西域三
契七聲聞倶胝耳等所作也
經 若人散亂心漸見無數佛 賛曰。此以
華供養。與前四事中華施何別。彼專善心
此以散心。故不相違。略言供養畫像。供養
餘像亦得
經 或有人禮拜或復小低頭 賛曰。此明
身業行敬供養。上歌唄是語業也。其能發
心即是意業。自餘皆是外財供養。三業行供

經 以此供養像如薪盡火滅 賛曰。結成
供養。
經 若人散亂心皆已成佛道 賛曰。此稱
佛作佛。且擧一稱。尚得作佛何況多稱。
如藥王藥上經云我常稱五十三佛名故。
今得作佛即其事也
經 於諸過去佛皆已成佛道 賛曰。頌衆
生聞法得種智中。此爲第三結成佛道。
經 未來諸世尊亦方便説法 賛曰。下六
頌半頌未來法。中分二。初三頌半標同今
實。後三頌重釋前義。初中有三。一頌標
同初方便。一頌半標後成説實。一頌釋前
所由。此初也。
經 一切諸如來無一不成佛 賛曰。此頌
標後成説實。令聞法者皆得作佛。佛及
衆生二倶合説
經 諸佛本誓願亦同得此道 賛曰。釋前
所由由本願故
經 未來世諸佛其實爲一乘 賛曰。下三
頌重釋前義。有二。初一頌明初方便皆爲
一乘。後二頌明悟三性諸法歸趣所以如
此。此初也
經 諸佛兩足尊導師方便説 賛曰。明悟
三性諸法歸趣。所以初權後説一乘。眞如
妙理體性常住。佛能證知。遍計所執生法
二我體性是無。佛證無我理故亦知此無是
凡虚妄執。佛種從縁起者。無漏依他報佛種
子因縁所生從縁所起因脩作故。由證
眞理斷能執心染分依他。知所執無。從於
淨分依他因縁修佛種者爲一乘故。何者
一乘重顯常法即圓成實。法住法位者眞如
住在諸法之中體性常有名爲法住。法有
染淨離染得淨分位顯之故名法位。相者
體性世間本體。即是常住眞如實性。一乘
體也。於金剛座道場之中知此諸法本體
性已。於無名相法中導師方便以名相説。
一切法中略有二種。一空二有。空無差別
總立一性名遍計所執。有法有差別分之
爲二。一者常二者無常。常者名圓成實性。
無常者爲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復分爲二。一
有漏二無漏。有漏爲依他起性。無漏爲圓成
實性。今依前門無常爲依他。依他有漏皆悉
除斷。就中但取無漏無常淨分依他。究竟滿
位成菩提故。故言佛種從縁起也。意顯能
證常住法性眞如無我理故。乃能了知二
我爲無。依於善友修習智慧。從縁起法
菩提覺滿。爲證一乘眞如妙理。妙理即是法
住法位世間常住相。大般涅槃於道場中
既證知已。今爲衆生方便説之令欣趣證。
今此依他即菩提。圓成即涅槃合成一乘。
圓成勝故獨名一乘。由斷有漏依他起性
遍計所執。證此二果。由了依他・所執
性故初説阿含次説般若。純有・空教名爲
方便。今三倶説故名眞實。三性之義如別章

經 天人所供養亦説如是法 賛曰。下有
四頌半頌現在。有三。初一頌半標。一頌開
權顯實。二頌顯意。此初也
經 知第一寂滅其實爲一乘 賛曰。此初開
權。後還顯實
經 知衆生諸行隨應方便説 賛曰。此顯
初權後實之意。衆生諸行者總句。心行相也。
下是別句。或勝解也。心所念者遍趣行也。
業力者自業也。欲力謂勝解也。性力謂種
種界也。精進力者謂處非處等。或精進等體。
即性力。以種性體即五根故。下一力字貫
通上也。根利鈍者根勝劣力也。佛有此智
力能知之故。所以初權後還眞實。前未來
佛由悟三性。此現在佛由知衆生互相
影顯。故初方便後説眞實
經 今我亦如是皆令得歡喜 賛曰。下三十
頌半頌我亦如是釋迦同。中分二。初二頌
標。後二十八頌半廣釋。此初也。初頌今實。
後頌昔權。皆令歡喜漸入道故
經 舍利弗當知貧窮無福慧 賛曰。下廣
釋。分二。初二十一頌半頌初以三乘方便
誘引。即長行云。知諸衆生有種種欲深心
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縁譬喩言辭方便
力而爲説法。後有七頌頌今説眞實。即
長行云。如此皆爲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即頌初權後實之義。就初文分四。初三頌
半見生處危難。次三頌思救不可得。次
十一頌半請念設權方。後三頌半正説三
乘化。初中有二。一頌無善。二頌半有惡。此
初也。般若經説佛有五眼。一肉眼非脩定
生。四大所造。或長養或異熟。淨色爲性。二
天眼斷於定障修習所起。唯是長養。四大
所造淨色爲性。三法眼觀事有慧四慧眼
空理慧五佛眼因積而果圓。攬前四
爲體龍樹解云。如四大河流至天池通名
大海。如是四眼流至佛果通爲佛眼。初二
體色。次二體智。後一通二。又言人等有肉
眼。天等有天眼。二乘有慧眼。菩薩有法
眼。佛有佛眼。由此説五。瑜伽十四説有
三眼。一肉眼能照顯露無障礙色。二天眼能
照隱顯有無障色。三慧眼能照一切種若色
非色。法眼體慧合慧爲一。不同色眼境有
隱顯。故略不論。佛眼即前四眼。或談因非
果。故亦不説。華嚴經説十眼。一肉眼見一
切色。二天眼見死此生彼。三慧眼見
衆生諸根差別。四法眼見一切法第一義。
五佛眼見佛十力。六智眼分別了知一切種
法。七光明眼見一切佛光明。八出生死眼
見涅槃法。九無礙眼見一切法無有障礙。
十普眼謂見法界平等法門。十中第一是五
中第一見諸色故。此中第二是前第二。此
中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九五眼是前法眼。
此第四第八是前慧眼見眞諦故。或第四第
八第九三眼是前慧眼倶見理故。第十普眼
是前佛眼普見法界平等性故。以佛眼觀
者以五眼中佛眼觀也。十中佛眼不見衆
生見十力故。六道衆生無始不修福智二
因。未獲七種聖財及人天七法財。謂施戒
忍勤定慧方便故無福及慧
經 入生死險道瞑無所見 賛曰。下二
頌半有惡。爲二。初一頌半現苦沈溺煩惱増
多。後一頌設求出要而行邪行。此初也。世
間犛牛由自愛尾藏身護尾。人貪其尾
遂殺其身。衆生亦爾。貪著五欲以自藏身。
遂以貪愛而自弊敗。反自弊困墜墮惡道。
有本云自蔽。蔽掩障也。如犛牛愛尾以弊
其心遂致喪命。衆生亦爾。貪愛蔽心。犛
牛説文西南夷長髭牛也。有作猫字。人間
捕鼠者。非此中義。有作猫犛不知所

經 不求大勢佛以苦欲捨苦 賛曰。設求
出要而行邪行。佛有神通威勢及以智慧斷
苦之法而不求趣。翻墮外道邪見網中。行
諸身苦行以捨生死苦。此爲未可。所以六
年麻麥尚不證於菩提。坐臥荊棘何容得
於道果。如狗逐塊塊打轉多。豈同師子逐
人非塊
經 爲是衆生故而起大悲心 賛曰。下三頌
思救不可得。爲三。初半頌思起因行。一
頌得果已思。一頌半思救不可得。此初
也見諸衆生有此二縁遂起悲心。發心修
行思惟將救
經 我始坐道場思惟如是事 賛曰。得果
已思。佛成道已樹下經行。觀樹喜自道圓。
經行思惟利物。又觀樹心凝妙理。經行
化群生。又觀樹想蔭四生。經行思施福
慧。諸經説佛成道已後説法時節各各不
同。此云三七日。彌沙塞律三昧七日。與十
地經同。七日不説法顯示自受法樂故。爲
令衆生増愛敬故。律及薩婆多傳過六七
四十二日方説法。梵天來請。憍陳如等根
方熟故。又有説云夏安居後方度五人。十
二由經成道後二年方度五人。智度論説五
箇七日不説法。此皆諸部宜見不同。
未可和會。然今解者。大乘以法華爲正。
此説通行四諦法輪故三七日。若唯説大乘
法輪十地爲正。第二七日説十地故
經 我所得智慧云何而可度 賛曰。思
救不可得。有四因故。一法深難解。二根鈍
難救。三著樂難捨。四癡盲難悟云何可

經 爾時諸梵王請我轉法輪 賛曰。下十一
頌半請念設權方。中分四。初二頌諸天請
説。次三頌示相思惟。次四頌半化遇良縁。
後二頌念隨權誘。此初也。大自在天色界天
也。今對三乘法爾説法皆待請故。智度論
云淨居天勸出家。四天王獻鉢。帝釋獻寶
座。梵王請轉法輪。佛初不許。梵王説有三
根重請慇懃。佛方許之初説三乘。勝天王
般若云。四天王等獻鉢。天帝釋獻座。佛爲
受之。各見獨爲受之皆發勝心。然下大通
智勝唯梵王請。此説通諸天者。彼擧勝
類。非無餘天請彼佛也
經 我即自思惟疾入於涅槃 賛曰。下三頌
示相思惟。有二。初二頌即説大乘。衆生有
損。後一頌且説三乘衆生有益。此初也。
以諸衆生處俗現在苦中。出家妄行苦行。
無暇頓能信大乘法。若爲説者返生誹謗
疑惑破壞。脱生不信却墮惡道。又在俗者
沒苦故不信外道出家者破法故不信。既
有此損寧不説法疾入涅槃。何得翻損
諸衆生也。即同智論初不許也
經 尋念過去佛亦應説三乘 賛曰。且説
三乘衆生有益同諸佛故。此同智論重請
方許
經 作是思惟時而用方便力 賛曰。下有四
頌半。化遇良縁。有三。初一頌半佛現讃揚。
次半頌勸同諸佛。後二頌半引己爲證。後
實初權。此初二也。十方佛現歎佛稱善。讃
第一師得無上法。勸隨諸佛後實初權。釋
迦能姓。牟尼寂號。今略言文如音訓説。法
爾隨喜皆云善哉
經 我等亦皆得分別説三乘 賛曰。下二頌
半引己爲證。後實初權。中有三初一頌引
己爲證。次一頌釋此所由。後半頌結歸眞
實。此初也。引已初時説三乘也
經 少智樂小法但爲教菩薩 賛曰。此釋
所由。及結歸眞實。以不定人創在凡夫小
智樂小無欣大意。不信自作佛故。初説
三乘。雖復初權後必眞實。但化菩薩
經 舍利弗當知喜稱南無佛 賛曰。下二頌
念隨權誘。分二。初頌聞之敬讃。後頌思
順彼行。此初也。有本云稱南無諸佛。應
從喜稱爲正正言納慕亦言納莫。此云
敬禮。若言伴談或言伴題。此云禮拜。舊
云和南訛略也
經 復作如是我亦隨順行 賛曰。思順
彼行也。既遇良縁勸我權化。思生濁劫
應順彼行
經 思惟是事已爲五比丘説 賛曰。下三頌
半正説三乘。化分三。初一頌半正起權化。
次一頌三寶遂興。後一頌會成今古。此初也。
梵云婆羅痆斯云波羅奈訛也。中印度境。
往昔此地有兩群鹿各五百餘。佛爲一群
鹿王。提婆達多復爲一王。時此國王畋遊原
澤。菩薩鹿王前請王曰。大王狡獵中原縱
獠飛矢。凡我徒屬命盡斯晨。即日腐臭無
所充膳。願欲次差日輸一鹿。王有割鮮
之膳我延旦夕之命。王善其言迴駕而返。
兩群之鹿更次輸命。提婆群中有懷孕鹿。次
當就死。白其王曰。身雖應死子未次也。
願暫差替誕訖當往。鹿王怒曰誰不寶命。
雌鹿歎曰吾王不仁死無日矣。乃急告菩
薩菩薩鹿王曰悲哉慈母之心恩及未形。
今代汝。遂至王門。道路之人傳聲唱
曰。彼大鹿王今來入邑。都人士庶莫不馳
觀。王之聞也以爲不誠。門者白王王乃信
然。王曰鹿王何遽來耶。鹿王曰有雌鹿當
死。胎子未産心不能忍。敢以身代。王聞歎
曰。我人身鹿也無慈育之心。爾鹿身人也
有代命之徳。於是悉放諸鹿不復輸命。
即以其林爲諸鹿藪。因而謂之施鹿林焉。
鹿野之號自此而興。初薩縛喝剌他悉陀
唐言一切義成
曰悉達多訛略也
太子踰城之後棲山隱谷
亡身殉法。淨飯王乃命家族三人舅氏二
人曰。我子一切義成捨家脩學。孤遊山澤
獨處林藪。故命爾曹隨知所止。内則叔父
伯舅外則君而且臣。凡厥動靜宜知進止。
五人銜命相望營衞。因即懃求欲期出離。
毎相謂曰。夫修道者苦證耶樂證耶。二人
曰安樂爲道。三人曰勤苦爲道。二三交諍
未有以明。於是太子思惟至理爲伏苦
行外道即麻麥以支身。彼二人者見而言
曰。太子所行非眞實法夫道也者樂以證
之。今乃勤苦非吾徒也。捨而遠遁思惟果
證。太子六年苦行未證菩提。欲驗苦行非
眞受乳糜而證果。斯三人者聞而歎曰功
垂成焉今其退矣。六年苦行一旦捐功亦捨
而去。於是相從求訪二人。既相見已匡坐
高論更相議曰。昔見太子一切義成。出王
宮就荒谷。去珍服被鹿皮。精勤勵志貞
節苦心。求深妙法期無上果。今乃受牧
牛女乳糜。敗道虧志吾知之矣。無能爲
也。彼二人曰君何見之晩歟。此猖蹶人耳。
夫處乎深宮安乎尊勝。不能靜志遁迹山
林。棄轉輪王位爲鄙賤人行何可念哉。言
増磣切。菩薩浴尼連河坐菩提樹。成等
正覺號天人師。寂默宴然惟察應度。思曰
彼欝頭藍子者證非想定堪受我法。空中諸
天尋聲報曰。欝頭藍子命終已來經今七日。
如來歎惜斯何不遇。垂聞妙法遽從變化。
重更觀察有阿藍迦藍。得無所有處定可
授至理。諸天又曰。命終已經五日。如來再
歎愍其薄祐。又更諦觀誰應受教。唯施
鹿林有五人者可先誘導。如來爾時起菩
提樹趣鹿野園。威儀寂靜神光晃曜。豪含
玉彩身瑩金色。安詳前進導彼五人
之五人遙見如來。互相謂曰。一切義成彼
來是歳月遽淹。聖果不證心期已返。故尋
吾徒宜各默然勿起迎禮。如來漸近威神動
物。五人忘制拜迎問訊。侍從如儀。如來
漸誘示之妙理。相傳解云。言五人者。一
陳如。二十力迦葉。三頞鞞・有云即馬勝比
丘。四跋提。五摩訶男拘利。應勘婆沙。何故
唯五人。有云迦葉佛時同學九人。四人利根
已前得道。五人鈍根故今始悟。願逢釋迦
佛出成道故。又經云釋迦過去作大魚身。
願先食我者先度。五人先食故先度之。又
經云六人曾供養佛五人取稻華供養。一
人待熟。五人初悟一人在後。即須跋陀羅。
又即五夜叉食慈力王肉也。五人中陳如得
初果。四人在四善根至夏初方得道。西
域記云夏安居畢方得道迹。法寂滅相即是
眞如。不可言宣性離言故。無名相法以
名相説名方便力。趣波羅捺爲五人

經 是名轉法輪法僧差別名 賛曰。三寶遂
興也。此法輪義略以五門分別。一出體。
二釋名 三轉相。四差別。五三乘 出體者。倶
舍論第二十四説。所説沙門性亦名婆羅
門。亦名爲梵輪。眞梵所轉故。於中唯見
道説名爲法輪。由速等似輪或具輻等
故。即於此中依見道。世尊有處説名法輪。
如世間輪有速等相。見道似彼故名法輪。
謂見諦道速疾行故。有取捨故降未伏故。
鎭已伏故。上下轉故。具此五相似世間輪。
故顯宗云。如聖王輪取前捨後。見道亦爾
捨苦等境取集等故。此意顯示。見四諦理
必不倶時。如聖王輪降未伏故。尊者妙音
作如是説。如世間輪有輻等故。八聖
支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正懃・正念似
世輪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
名法輪。寧知法輪唯是見道。憍陳那等見
道生時説名已轉正法輪故。天親論主依
經部宗破薩婆多言。三轉行相非唯見道。
如何可説唯於見道立法輪名。是故唯應
即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名爲法輪
可應正理。云何名轉。由此法門往他相續
令解義故。或諸聖道皆名法輪。於所化生
身中轉故。於他相續見道生時。已至轉初
故名已轉。此有釋言。初説見道名爲法輪。
非薩婆多正義。雜心亦叙不正義云。牟尼
説見道速疾名法輪。倶舍復言或諸聖道皆
是法輪等。此是薩婆多師本意。故顯宗云毘
婆沙師本意。總説一切聖道皆名法輪。以
説三轉三道攝故。於他相續見道生時。
已至轉初故名已轉。非唯見道以八聖道
支獨名法輪妙音所説非正義故。成實論
説。初轉生聞慧第二轉生思慧。第三轉生
修慧亦無十二行相。唯作一空行 今者
大乘總貫諸文法輪有五。一輪自性。謂擇
法覺支・正見・正智等。瑜伽九十五云。正見
等法所成性故説名法輪。自他三轉通見及
脩無學道故。諸聖慧眼能摧煩惱説名輪
故。倶舍亦言一切聖道名法輪故。或體唯
取八聖道支。具轂・輞・輻圓滿義故。正見・正
思惟・説名爲轂。是根本故 正語・業・命説名
爲輻。因轂有故。正念・勤・定説名爲輞。攝
録餘故。不同小乘。此八聖道別脩行相雖
在脩道。體實通餘見無學道。世尊應無八
聖道故。二法輪因。謂能生後聖道諸教。聞・
思・脩等。無量義經十七名中亦名法輪故。
諸經論中説佛教法名法輪故。倶舍亦言。
此即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名法輪故。瑜
伽亦説三周十二行相。名得所得之方便
故。前爲後因。合爲果因故名爲方便。又
云三周正轉見・脩・無學隨其次第。智・見現
觀名爲方便。三輪眷屬。謂諸聖道助伴五
蘊。瑜伽等説聖所愛戒・及信等法助觀増明。
助道除惑非正斷故。四法輪境。謂四聖
諦十二因縁三性等法。瑜伽又説爲得
得。所縁境者謂四聖諦。此經亦説大通智勝
轉十二因縁。解深密經説依顯了相。説三
無性皆依遍計所執已名法輪故。五法輪
果。瑜伽又説爲得所得者。謂大菩提。後文
又説四沙門果所攝受。聲聞・菩提・獨覺菩
提。若諸如來無上菩提是法論果。瑜伽又説
三周十二行相名得所得之方便。又云三周
正轉見・脩・無學隨其次第。智・見現觀名得
方便。故菩提涅槃名所得果。然此五體不
過四種。一教二理三行四果 釋名者一
名梵輪。如來應供是梵増語。彼所轉故亦名
梵輪。二名法輪。法者可軌持義。正見等法
所成性故説名法輪。輪有四義。一圓滿義。
具轂・輞・輻。或擇法覺等體用周備名之爲
輪。二摧壞義。此四種法若伏若斷若助・若
正未斷煩惱皆能摧故。三鎭遏義。已伏煩惱
令勢遠故。四不定義。從自見至自脩從
自脩至自無學。從自無學智發言教。他
從言教解於諦理。他從諦理起於正行。
他從正行起於果智。如是展轉復爲他説。
如轉輪王所有輪寶。能降未伏諸煩惱故。
能鎭已伏諸煩惱故。往復往故。瑜伽論説
當知世尊轉所解法置於阿若憍陳如身
中。此復隨轉置餘身中。彼復隨轉置餘身
中。以是展轉隨轉義故説名爲輪。法即是
輪持業釋也。轉者動也顯也。運也起也。動
宣言教顯揚妙理。運聖道於聲前。起眞
智於言後。圓摧障惱名轉法輪。所轉即法
輪。法輪之轉。二釋皆得 轉相者。九十五説
由五種相轉法輪者。當知名爲善轉法輪。
一者世尊爲菩薩時。爲得所得所縁境界。
二者爲得所得方便。三者證得自所應得。
四者得已樹他相續令於自證深生信解。
五者令於他所證深生信解。此意總説化
身化相自證果時。令聲聞等亦有所證。不
依菩薩報身成義。或亦依實菩薩轉義。總
依始終究竟作論。不依一會得成三轉。
所縁境者謂四聖諦。依安立諦・非安立諦
依於三性。皆此攝故。得方便者。謂即於此
四聖諦中。三周正轉十二相智。此自三周轉
法輪相。爲得無上菩提因故。最初轉者謂
昔菩薩入現觀時。如實了知。是苦聖諦。廣
説乃至。是道聖諦。於中所有現量聖智能
斷見道所斷煩惱爾時説名眞聖慧眼。即此
由依去來今世有差別故。如其次第名
智明覺。此説一智總名法眼。有三行相名
智明覺。非於一諦別起四智。由眞見道唯
一刹那。不同小乘上下別觀。依詮證滅説
通三世。非是滅諦通三世有。第二轉者。謂
是有學以其妙慧如實通達。我當於後猶
有所作。應當遍知未知苦諦。應當永斷未
斷集諦。應當作證未證滅諦。應當脩習未
脩道諦。如是亦有四種行相。如前應知。第
三轉者謂是無學已得盡智無生智故。言所
應作我皆已作。謂我已遍知未知苦諦。乃至
廣説。我已脩習未脩道諦。亦有四行類前
應知。此差別者。謂前二轉四種行相是其
有學眞聖慧眼。最後一種是其無學眞聖慧
眼。觀此文意初轉之時見道以前加行智位。
雖知四諦但是轉因猶非正轉。未摧壞故。
由此但名損力益能轉位所攝。入見道中
眞無間道正名爲轉。正斷惑故。其解脱道及
相見道亦名初轉。雖不斷惑斷麁重故。
鎭已伏故。亦非別知四諦相故。此後脩道
未斷惑前。所起行相應遍知等。是正轉相。
正起眞智乃至金剛心。斷諸煩惱亦此轉
攝。起別行相但擬趣聖斷惑道故折伏正
斷倶名轉故。至其無學解脱道後起我已
作所應作智。後更不斷。但鎭已伏無降
未伏。然見道前雖有伏道不與轉名。非無
漏故。前無無漏故不同脩。如是菩薩自
爲三轉。初轉在見道名印相轉。次轉在脩
道名應脩轉。後轉在無學道名已作轉。一
一轉時於一一諦生四行相。三轉竪論成
十二相。如是四諦合四十八。不過十二以
數等故。總名三轉十二行相。倶舍亦説眼・
智・明・覺別觀諦故。彼以法忍・法智・類忍・類
智如次爲四。若作此釋所作八諦觀於
一一諦便無四行相。或忍・智一一皆具四
行相。照境分明者名眼。對治無知名智。
對治無明名明。對治邪覺名覺。不同於
證得自所應得者。謂得無上正等菩
提。謂即雙取菩提・涅槃。前爲後因。前無間
道爲解脱道因。此説菩薩自三周轉法輪之
果。或説法身涅槃眞理名無上菩提。起
無學位菩提報身已作之智證法身故。倶舍
論等無佛自轉樹他相續令於自證生信
解者。謂如長老阿若憍陳如。從世尊所聞
正法已。最初悟解四聖諦法。又答問言我
已解法。從此已後如前所説究竟行相。五
皆證得阿羅漢果生解脱處。此説世尊自得
道故。復爲於他三轉法輪。同倶舍説三周
循歴四聖諦故。謂此是苦。乃至此是道。是
名初轉。謂此應遍知。乃至此應脩習。是第
二轉。此已遍知乃至此已脩習。是第三轉。
如次顯示見道・脩道・無學道三。此是佛爲
他三轉者。初名示相示四諦相故。次名勸
脩勸脩諦行故。後名作證爲作證明知
彼滿故。由彼憍陳最初悟解入見道已。佛
問彼言。汝已解耶。彼答已解故得解名。第
二第三轉已遂得阿羅漢。生解脱智處證
得無爲果。是名轉在他身於佛所證深生
信解。最後令他於他所證生信解者。謂如
長老阿若憍陳那。起世間心我已解法。如
來知已起世間心。阿若憍陳已證我法。地神
知已擧聲傳告。經於刹那瞬息須臾其聲展
轉乃至梵世。世間心者縁事之心。非要散
心此前第四樹聖道於他五人身中。令於
佛自所證深生信解。第五令他地神等知
阿若憍陳所證深生信解。差別者。雖轉四
諦法相不殊。三乘之人各各證果。聲聞姓
人已於三生或六十劫。先脩習已。聞佛所
説。依蘊・處・界證四諦理。名聲聞法輪。獨
覺姓人已於四生或於百劫。先脩習已
聞佛所説。依十二縁起脩證四諦名獨
覺法輪。菩薩姓人已於一大阿僧祇劫。先脩
習已聞佛所説。依三性等證四諦理名菩
薩法輪。不爾三乘倶觀四諦。倶時證聖。有
何差別。大般若云世尊初於波羅奈國轉四
諦法輪時。無量衆生發聲聞心證聲聞果。
無量衆生發獨覺心。無量衆生發起無上正
等覺心。證於初地二地三地。乃至一生當
得菩提。故知鹿野創轉三乘通行法輪。若
不爾者第二七日已説十地。何故不名轉
法輪也。彼非三乘同所脩故。不與初轉
法輪之名。然實他身三時智起。亦有經生
而證聖果名三轉者。其解憍陳等。佛於鹿
苑一時之間令其次第得此三果。名爲三
轉無垢稱經云。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能
寂・本性寂。希有法智天人證。三寶於是現
世間。即此經言便有涅槃言音出現・及阿
羅漢法之與僧三寶現也。佛爲佛寶。涅槃・
及言・果法教法名爲法寶。阿若多等名之
爲僧。阿羅漢者即是陳如。復言僧者餘之
四人住有學故。能證智・所證諦即行・理法
寶。四法已周。並佛・及僧能化・所化既有體
出。合名三寶出現世間 三乘者。佛・及菩
薩・並以聲聞。説法令他得智斷惑。可名
轉法輪。獨覺不爾。涅槃經言縁覺説法不
能令人得燸等法。由聲聞等不識藥・病
不與聲聞轉法輪名。理亦何爽
經 從久遠劫來或常如是説 賛曰。結會
今古。非但今日方讃涅槃永盡衆苦。久來
常説。故古同今
經 舍利弗當知便所説法 賛曰。下有
七頌。今説眞實。頌如是皆爲得一切種智。
中分四。初二頌根熟來逢。一頌念之應度。
三頌正説眞實。一頌結成法儀。此初也。我
見先以權教度者。曾於佛所已聞權教。善
根熟故。今來逢我。故上文云是會衆生曾見
諸佛。亦曾見釋迦。今總言諸佛
經 我即作是念今正是其時 賛曰。念之
應度。爲説佛慧令生脩學。今根已熟何得
不教
經 舍利弗當知不能信是法 賛曰。下三
頌正説眞實。分二。初一頌明鈍不堪授。後
二頌明利則堪授。此初也有五過失不堪
受大。一鈍根聞法不解。或阿顛底迦。二小
智雖復聰明情見不廣。或趣寂者。三者著
相謂起計執空・有二相錯學亂行。或不
定種姓。執有非空根未熟故。四憍者恃己
盛事。諸富貴者醉逸縱任。或根未熟有性凡
夫禀性醉逸。五慢者恃己陵他。五千之輩。
或復具起七種慢等諸煩惱者。不能信大。
不應授與
經 今我喜無畏悉亦當作佛 賛曰。此明
堪授。初頌明捨權就實後頌除疑。記得
喜者喜無量。不嫉衆生成佛事。無畏者決
定義。作師子吼理決定故。於菩薩中者對
勝人前故。二乘發心皆菩薩故。依眞實理
説一乘道名爲正直。不隨機權説有三故
名捨方便。但説無上一乘之道。即顯今直
唯説一道非於餘故。地前頓悟菩薩疑自
獨得菩提聲聞無分。不定種姓菩薩疑於
佛果自亦無分。欲退向小故。今聞法此疑
皆除。現前名高千二百聲聞。疑不得作
佛。今正爲説悉當作佛。涅槃由此説須
陀洹八萬劫乃至辟支十千劫到。到於十
信初發心也。此等脩行極爲遲鈍。不如初
脩始業菩薩。此據不定。非諸二乘皆定作
佛。故涅槃第三十四云。我於一時説一乘
一道一行一縁能爲衆生作大寂靜。永斷
一切結縛愁苦苦及苦因。令一切衆生到於
一有。我諸弟子不解我意。於大衆中唱如
是言。如來説須陀洹乃至阿羅漢皆得佛
道等故
經 如三世諸佛説無分別法 賛曰。結成
法儀也。大乘妙理體無分別。三乘不異悉
皆作佛。故説之也
經 諸佛興出世斯人亦復難 賛曰。下第六
段有七頌。頌前第一未聞令聞。分四。二頌
法説四希。二頌半喩顯二希。一頌半勸信。
一頌歎結。此初也。一佛出希。二説法希。三
難聞希。四能聽希。佛出希者如賢劫千佛。
今第九住劫已四佛出。後第十劫彌勒佛出。
至第十五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此劫壞已
鶻盧支佛獨王一劫。經十二劫後始有星
宿劫。千佛中初淨光稱王佛出。後更三百劫
空過無有佛。故佛希也。如迦葉佛住壽七
日不説此法。及今釋迦成佛四十年。方説
此經故是説希。常處八難。叵與佛相逢。
故難聞希。雖逢出日更聞小乘不希大
法。故能聽希
經 譬如優曇華過於優曇華 賛曰。喩顯
二希也。一頌頌法出希。一頌半頌聞讃希。
聞法及讃歎過優曇華故。行眞法行。則
爲供養三世佛故。自聽聞教他聞合名聞
法。慶慰聞此云歡喜。讃歎聞此云讃。行
此四種皆眞行故
經 汝等勿有疑無聲聞弟子 賛曰。勸信
勿疑
經 汝等舍利弗諸佛之祕要 賛曰。歎結
深妙。此爲諸佛祕藏勝道
經 以五濁惡世終不求佛道 賛曰。下第二
大段有三頌。頌破四疑分三。初一頌佛何
時出化以三乘。出五濁世。次一頌云何知
増上慢。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不信此法
無有是處。一頌云何堪説。除佛滅後現前
無佛。此初也
經 當來世惡人破法墮惡道 賛曰。頌釋。
云何知増上慢當來惡人不信此法者多
是増上慢。不但増上慢所餘惡人亦不能
信。佛在慢者上已説相。滅後難知故此獨

經 有慚愧清淨廣讃一乘道 賛曰。頌釋
云何堪説。有具四徳。一慚崇重賢善復顧
自身羞恥過罪。二愧輕拒暴惡。復顧世間
羞恥過罪。三清淨内外無瑕。棄世名利。四
志求佛道不顧二乘。能信此經不愚法類
乃可爲説。設愚法者。若遇餘佛便得決了
一乘道也
經 舍利弗當知自知當作佛 賛曰。此
三頌*頌品第四大段。勸發喜心令欣作
佛。初一頌半明佛法皆同不學 不了後
一頌半勸知生喜欣求作佛。如文可解
法華經玄賛卷第四

  大治五年庚戌十月二十六日乙未申時藥
師寺善明房得業奉讀受已了覺印之
同年十月三十日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移
點已了覺印本者皆點本也以此可悉之也
保安三年五月三日書畢法隆寺僧覺印之



妙法蓮華經玄賛卷第五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譬喩品第三
三門分別。一叙來意。二解品名。三釋妨難
來意有二。一鶖子上根聞法説而已悟。
四人中性必假況而方知。上已化於上根。下
將曉於中性故此品來。二論云自此已下
爲七種具足煩惱性衆生。説七譬喩。對治
七種増上慢。及爲三種染慢無煩惱人三昧
解脱見等染慢。即爲治此説三平等。又云
餘殘修多羅明十無上義。此意總顯下有二
十六品明此三義。七譬喩在七品。一火宅
喩此譬喩品。二窮子喩信解品。三雲雨喩藥
草品。四化城喩化城品。五繋寶珠喩五百弟
子授記品。六解髻中明珠喩安樂行品。七醫
師喩壽量品。隨其次第各在一品。三平等
有九品。一譬喩・二授記・三五百弟子授記・
四授學無學人記・五法師品・六持品・七提婆
達多品・八常不輕・九見寶塔。初之八品皆有
授記説初乘平等。後見寶塔中合説生死涅
槃法及身二種平等。其十無上有二十一品。
初九無上有七品。一藥草喩・二化城此有第
二第三兩無上。三五百弟子授記・四見寶塔・
五安樂行・六涌出・七壽量。此有第八第九兩
無上。上七品中除第二第七自餘五品各一
無上。餘殘修多羅是第十無上。謂餘十四
品並是第十無上。於中有二力。一法力二
修行。力法力有三品。一分別功徳・二隨喜功
徳・三法師功徳。修行力中復有七力合十一
品。一持力有三品一法師・二安樂行・三勸
持。二説力有一品謂神力。三行苦行力亦一
品謂藥王品。四教化衆生行苦行力亦一品
謂妙音。五護衆生諸難力有二品。一觀音
普門二陀羅尼。六功徳勝力有一品謂妙
莊嚴王本事。七護法力有二品一普賢二囑
累。後十無上是初七喩。三平等殘名爲上
殘。故本論中解七喩三平等已云。餘殘修
多羅明無上義。第十無上是前九種無上之
殘名爲下殘。故本論中解第十無上云。十
者勝妙力無上餘殘修多羅説 殘有二義。
一者文殘曾未説故。二者義殘前雖已説
義猶未盡。所望別故今復説之名爲義殘。
恐文繁長故略不説。至下品中一一疎釋。
其藥草・化城・五百弟子・寶塔・持品・安樂行・
壽量七品。或文或義重説之故。其七喩者謂
凡夫有學名有煩惱。有七種増上染慢。爲
對治此説七譬喩。如執化城以爲眞城。
即是所求世間三摩跋提將爲眞滅。執無學
滿故更無所求。二乘無學名無煩惱人。有
三種法執染慢。彼三昧解脱見等法執望二
乘雖不名染。此迴心已即名菩薩。法執染
此菩薩名染無煩惱慢。論翻顛倒義意如此。
無上義者於大乘中可説有之。餘乘即無。
由此三乘説有差別。教・理・行・果等有異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