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文句 (No. 1718_ 智顗説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便。謂教化三乘。理實而言但化菩薩。如彼
窮子自謂客作賤人。長者所觀實爲己子。即
是人一也。從諸有所作常爲一事。光宅稱教
一。今言行一。諸三乘衆行名之爲諸。爲圓
故諸。即是一事。此行何所至到。唯趣佛之
知見。即是行一意也。亦可持此爲教一。若
就教主爲言。諸有所作唯以教化爲事。
此教一爲便。若就行人爲語。所作之事事
作即是行。今取此便呼爲行一也。然四句
皆二義。至如理一中。若取能知見。即位一
爲便。所知見理一爲便。人一句中若取教
化教一爲便。若取菩薩人一爲便。教一句
中。若取以一佛乘而爲衆生説法。此教一
爲便。若取乘運之義行一爲便。四句通然
逐便釋耳。從但以一佛乘者。光宅爲因一。
今言教一。圓頓之教。名一佛乘。故序品云。
説大乘經即是教義也。自別教已去。皆名
有餘之説。即不了義非佛一乘。光宅云。無
縁覺聲聞之二。無偏行菩薩之三。又有人云。
無菩薩縁覺爲無二。無聲聞爲無三。若
作此解。*秖是無三藏諸乘存於通乘。何
關一佛乘耶。有人言。無縁覺爲無二。無
聲聞爲無三。存於菩薩大乘。若爾*秖無三
藏中二乘。不無三藏中菩薩。此存有餘何
關佛乘。何處經論以聲聞爲第三。既無此
次第都是妄説。若依汝解。無二是無縁覺。
無三是無菩薩。第一是聲聞應不被無。若
如此者則大倒亂。今言但以一佛乘者。純
説佛法之圓教乘也。無餘乘者。無別教帶
方便有餘之説。無二者。無般若中之帶二。無
三者。無方等中所對之三也。如此二三皆
無。況三藏中三耶。從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
法亦如是。即是第五總結。三世佛章各明
教一行一。後總論人一理一。在文可見。若
當章自作四一者亦得。而不及總文顯也。
菩薩纓珞經第十三。明九世佛。過去三世佛。
現未亦爾。未來三世佛者。古佛慈悲入未來。
作種種形度衆生者是。未來現在佛者。當
受未來記者是。未來未來佛者。當佛轉次
受記者是。過去準此可知云云。現在現在佛
者。當化主者是。現在未來佛。次補者是。現在
過去佛。古佛垂迹者是。從過去諸佛章。此
中應具六義。但出二種。一開方便。二顯眞
實。兩則指上。兩則指下。以無量無數方便
者。明開權也。是法皆爲一佛乘故明顯實
也。例上一佛乘即是教一。從諸佛聞法。是
雖聞於法。法被衆生兼得人一。究竟皆得
一切種智。種智所知即是理一。能知即是行
一。雖不次第四一兼足也。從未來佛章亦
有二義。指上指下兼即具六。云云。從現在
佛門正是化主。初標佛出之意。如諸佛章
中唯以大事因縁出現於世。此亦如是唯
爲饒益安樂衆生而出於世也。次開權次
顯實。又具四一也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四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四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第二廣釋迦章。於六義中。無歎法希有。
初開權次顯實。三擧五濁釋方便。四揀僞
敦信一實。五無虚妄。我今亦如是。我即釋
迦。現在先三後一。如四佛不異故。言亦
復如是。知諸衆生有種種欲者。即是五乘根
性欲也。過去名根。現在名欲。未來名性。
深心所著者。即是根也。方便者。即是隨宜
開三乘權法也。如此皆爲得一佛乘者。即是
顯實也。佛乘是教一。一切是行一。種智所知
是理一。從十方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者。是
第三擧五濁釋開權也。將擧五濁先標
其意。上已説諸佛開權顯實。未明隱實施
權。其法清淨湛一如空。尚無帶二帶三之
權。況有單三單五之權。秖爲五濁障重實
不得宣。須施單五單三之權亦施帶二帶
三之權。故言於一佛乘分別説三。分別説
於若帶二帶三之三若單五單三之三也。五
濁者自有四別。初唱數。二列名。三體相。四
釋結。唱數列名如文。如是者明體相也。劫
濁無別體。劫是長時。刹那是短時。但約四
濁立此假名。文云劫濁亂時。即此義也。衆
生濁亦無別體。攬見慢。果報上立此假名。
文云衆生垢重即此義也。煩惱濁指五鈍
使爲體。見濁指五利使爲體。命濁指連
持色心爲體云云。相者四濁増劇聚在此時。
瞋恚増劇刀兵起。貪欲増劇飢餓起。愚癡増
劇疾疫起。三災起故煩惱倍隆諸見轉熾。麁
弊色心惡名穢稱。摧年減壽衆濁交湊。如
水奔昏風波鼓努魚龍攪撓無一憀頼時使
之然。如劫初光音天墮地地使有欲。如忉
利天入麁澁園園生鬪心。是名劫濁相。煩
惱濁者。貪海納流未曾飽足。瞋虺吸毒撓
諸世間。癡闇頑嚚過於漆墨。慢高下視陵忽
無度。疑網無信不可告實。是爲煩惱濁
相。見濁者。無人謂有人。有道謂無道。十
六知見六十二等。猶如羅網又似稠林。纒
縛屈曲不能得出。是見濁相。衆生濁者。攬
於色心立一主宰。譬如黐膠無物不著。流
宕六道處處受生。如貧如短名長名富。是
爲衆生濁相。命濁者。朝生暮殞晝出夕沒。波
轉煙迴瞬息不住。是命濁相。濁相衆多不能
具説。次第者煩惱見爲根本。從此二濁成
於衆生。從衆生有連持命。此四經時謂爲
劫濁也。料揀者。問五濁若障大。華嚴中未
除濁。而聞法者何也。答此應四句分別。一
大乘根利障重。以根利故重障不能障。此
土華嚴初聞大乘者是也。二根利障輕。三根
鈍障輕他方淨土聞大乘者是也。四根鈍障
重。如此土身子流輩除濁方聞大乘者是
也。問五濁障小不。答此就小乘。應四句分
別。小乘根利遮輕障不能障。身子是也。根利
遮重障亦不能障。央掘是也。根鈍遮輕亦不
爲障。槃特是也。根鈍遮重。此則成障不聞
小乘。不得度者是。問自有不在華嚴不
在三藏而得聞大聞小乘者何也。答此
就四教教教中作四門分別。根利遮輕者。
聞非空非有門入也。根利遮重者。聞亦空
亦有門入也。根鈍遮輕者。聞空門入也。根
鈍遮重者。聞有門入也。兩教四門。約小乘
分別。兩教四門。約大乘分別。細推可解云云
問五濁一往。何故障大而不障小。答衆生
濁重。妄計五陰爲四徳。若聞常我即執非
爲是。舊醫頑騃不知乳之好惡。不知病起
根源。不知藥餌開遮。無所知曉故濁障大
也。文云。我若讃佛乘衆生沒在苦即此義
也。若聞無常苦空。即厭生死欣涅槃。破其
邪計執故。五濁不障小。文云作是思
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喩我。即此義也。
約五濁論四悉檀者。劫命是世界。衆生見
是爲人。煩惱是對治。用三悉檀除其五濁。
後爲説大第一義悉檀也。若論因果則二因
三果。一人四法。四法一時。二報障二煩惱障。
業在其間。衆生是因成假。命是相續假。相待
假可知。衆生是受假。四是法假。名假通兩
處。煩惱見在凡夫。餘三通凡聖。命短劫長。
餘三通長短。劫但是時。命帶法論時。劫通
内外命但在内。三小害人不害物。三大害
物不害人。小劫但在人。大劫通色界。命
通五道三界。劫是共濁四各各濁。小劫是劫
濁。大劫通濁不濁。從八萬至十歳爲小
劫。八十反爲大劫也。問既言五濁。何者是
五清。答準例邪正三毒。邪是五濁正是五清。
他方淨土無邪三毒。則五濁障輕此義可
知。云云。從若我弟子自謂下。是第四*揀僞
敦眞。若佛弟子自能信解。若不信解非眞
弟子。亦非羅漢。敦逼時衆令信受解。就文
爲二。初*揀眞僞。二開除釋疑。*揀又爲二。
初若不聞不知非眞弟子。次聞不信受成
増上慢。如世弟子隨順師法繼嗣傳燈。若
不聞不知。則無法可順。何謂弟子。如來昔
説五濁開三。汝隨順得涅槃。得聞得知名
爲弟子。今五濁既除。爲汝説一。何意不聞
不知。不聞者即不聞教一。不知者即不知
行一。非眞即非理一。非弟子即非人一也。
次又舍利下。第二明不信成増上慢者。此
敦其使信。何者汝自謂是後身。身尚無量
實非後身。汝自謂究竟。猶餘二百由旬實
非究竟。未得謂得。豈非増上慢耶。眞羅漢
者。濁除根利知非究竟。信眞是法未是後
身不起上慢。知非究竟信於究竟。即信
一。無増上慢即成行一。信則信教是
爲教一。是佛弟子則人一也。除佛滅下。第二
開除釋疑者。先開除。除佛滅後不成増上
慢。次所以者何佛滅下。明好人難得深經難
解亦不成上慢。若佛在世正説此經。不信
不受非眞羅漢成増上慢。若佛滅後方得
羅漢者。偏執權經不信圓法。聽許非増
上慢。又佛雖入滅此經尚在不信不受。應
是上慢耶。即得開除。佛滅度後雖有此經。
解其文義者。此人難遇。致令羅漢不信
不解。亦聽許非増上慢。次釋疑。若佛滅後
解經人難遇。得羅漢者。即永入涅槃耶。
即釋云。是人雖生滅度之想。捨命已後便
生界外有餘之國。値遇餘佛得聞此經。即
便決了。釋論第九十三釋畢定品云。羅漢
受先世身身必應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
道。答羅漢三界漏因縁盡。更不復生三界。
出三界外有淨佛土無煩惱名。於是國土
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即引法華云。
有羅漢若不聞法華。自謂得滅度。我於
餘國爲説是事。汝皆作佛。論既引經爲證。
今釋經還將論解。南岳師云。餘佛者四依
也。羅漢遇之聞經決了。又羅漢修念佛定
見十方佛。爲説此經便得決了。又凡夫行
人。苦到懺悔見十方佛。爲説亦得決了。瑤
師云。實羅漢必自知法華志求於大。利根
則自知。中下根須聞而知。故言聞知。何容
於佛滅後不聞法華或聞而不信遇餘佛
方解耶。末法凡夫猶尚能信況聖人乎。除佛
滅後者指凡夫也。有人言。凡夫未證法相。
所見不明執心不固所以易信。羅漢證法
相。所見分明執心牢固。忽聞異説未便信
受。故云不信其義必然。故身子云。將非魔
作佛惱亂我心耶。若從此義指羅漢不
指凡夫云云。此直異解不用此義也。舍利
弗下。第五明無虚妄者。止物謗心此爲
三。初勸信釋迦實説。故云汝等當一心信
解受持佛語。次勸信諸佛。故云諸佛言無虚
妄。諸佛道同彌加信受。後結成不虚。故
有餘乘唯一佛乘也。第二偈頌有一百
二十一行分爲二。初有四行一句頌上許
答。後有一百十六行三句。頌上正答。上許
答有三。謂順誡*揀。今不頌順但頌揀誡。
*揀衆爲兩。初三行半。頌上五千退。次二句
頌上衆已清淨。次一句頌誡聽。上慢我慢不
信四衆通有。但出家二衆。多修道得禪謬
謂聖果。偏起上慢在俗矜高多起我慢。女
人智淺多生邪僻。不自見其過者。三失覆
心藏玼揚徳不能自省。是無慚人也。若自
見過是有羞僧也。於戒有缺漏者。律儀有
失名缺。定共道共有失名漏。無道定等故
内起惡覺。如玉含瑕。無律儀故。外動身
口如玉露瑕。覆罪自得故名護惜。小智者
不得學無學智。而有世間小智。妄謂有漏
以爲無漏。小中之小故言小智也。糟糠者。
無無漏禪定潤故如糟。無理慧故如糠。是
五千等有世間禪如糟。有文字解如糠。封
文失詮如糠無米。又糟糠譬其無大機。枝
葉譬其非好器。悉不任用故須遣之。舍利
弗善聽者。即頌上誡許誡令善聽也。從諸
佛所得法下。有一百十六行三句。頌上正
答也。又爲二。初從諸佛所得法下。有七十
三行一句。頌四佛章門。從今我亦如是下。
有四十三行半。頌上釋迦章門。就初又爲
四。初諸佛所得下。三十四行三句。頌上諸
佛門。從過去無數劫下。第二有二十七行
半。頌過去佛門。從未來諸世尊下。第三有
六行半。頌未來佛門。從天人所供養下。第
四有四行半。頌現在佛門。今就初頌諸佛
門中。與長行凡有三異。一彼此互無。二前
後間出。三開合不同。上有歎法希有而無
五濁。頌有五濁而無歎法。上先歎法次明
不虚。開權顯實。今先開權顯實後明不虚。
上勸信與不虚合説。今分勸信隔於不虚
也。私謂上以釋迦方便。釋成諸佛之權。偈
中以釋迦之實。釋成諸佛顯一。是四異也。
此初頌文爲五。初從諸佛所得法下五行三
句。頌諸佛施權。二從我設是方便下十三
行。頌諸佛顯實。三從若人信歸佛下四行
半。頌諸佛章勸信。四從若我過衆生下九
行半長頌五濁。五我有方便下兩行。頌上
不虚。今初釋開權文爲二。初四行一句頌
正施權。次一行半。頌結施權意。今初。諸佛
所得法者。修道得於諸權法也。無量方便
力下。頌上無數方便種種因縁演説諸法也。
衆生心念者。頌上隨宜説法也。頌中廣出
隨宜之相。即是照九法界機説七方便。總
言九七不可定判故言若干。隨欲之宜。
應用世界悉檀。隨性之宜。應用爲人悉檀。
隨惡業宜。應用對治悉檀。現起希望名
念。法門不同名種種。過去所習名性。現在
欣樂名欲。或可習欲成性成性生習欲
。善惡業者。七方便傳傳爲善惡云云。佛以
權智照諸方便性欲。然後以諸因縁譬喩。
隨其所宜説九部經。十二部如玄義中説。
鈍根樂小法者。一行半結施權之意。前世根
鈍今世無機。不堪聞大。故言不行深妙
道。前世貪著障重。今世衆苦所惱唯可聞
小。故言爲是説涅槃也。從我説是方便
下。第二十三行。頌諸佛顯實文爲四。初三
行頌理一。令得入佛慧。頌上一大事因縁
也。決定説大乘。總頌開示悟佛知見也。入
大乘爲本。頌上入佛知見也。從佛子心
淨下。第二四行半。頌上諸佛如來但教化菩
薩。以明人一。上直云教化菩薩頌中。廣出
諸方便人皆成實人。有佛子心淨。即別教之
人。爲此佛子説大乘經。得記心喜即成圓
教眞實之人。聲聞若菩薩者。聲聞兼得縁覺。
若菩薩兼得六度。通教等諸菩薩皆成佛無
疑者。即是七種方便無非佛子。即是頌
一也。從十方佛土中下。第三一行三句。頌
上如來但以一佛乘爲衆生説法無有餘乘若
二若三。若十方佛唯説一法即是教一。假名
引導即方便教也。牒假名三教。顯佛慧一
教其文分明。無有餘乘者。無別教中圓入別
之餘也。無二者。無通教中半滿相對之二
也。無三者。無三藏中之三。如此等二三。皆
是假名字。引導諸衆生。今但一佛圓教乘也。
從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下。第四有三行
三句。頌上諸有所作常爲一事行一文也。事
即是行。終不以小乘濟度於衆生。即是頌
上常爲一大事之意也。佛自住大乘。以此
度衆生。頌上唯以佛之知見示悟衆生。後一
行釋不以小度之意。從若人信歸佛下。第
三四行半。頌上勸信。上云汝等當信佛之所
説。頌中有二。初有二行半擧果勸信。二舍
利弗下二行。擧因勸信。擧果中。初一行半
擧内心。若人信歸佛如來不欺誑者。明
佛心清淨。無明慳垢衆惡已斷淨心中説。故
是可信。我以相嚴身下一行。明外色。身相
炳著光色端嚴。内無闇惑外有光明。則口
無欺誑爲衆所尊。説大乘印則可信受。
我本立誓願下二行。是擧因勸信。此亦爲二。
初我本立誓下一行。擧昔誓。二如我昔下
一行。明願滿。我昔誓願非但自誓菩提。亦
誓衆生同入佛慧。今酬誓故説。是亦可信。
今菩提既滿。衆生亦入。汝既自證佛慧。亦
驗我誓不虚。結成擧因勸信也。問本誓既
普今衆生尚多。願云何滿。答佛三世益物。今
明現在論願滿也。若我遇衆生下。第四九
行半。擧五濁。上明五濁在釋迦章後。今頌
文在總佛門末。釋迦門中又更重出。此明諸
佛同出五濁皆先三後一也。此文爲四。初
一行總明五濁障大。次六行別明五濁
三。三一行。明爲五濁故方便説小。四一行
半。明爲大説小。小治五濁大願得興。若
我遇衆生者。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
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衆共生世。故言衆
生。此據最初也。若攬衆陰而有假名衆生。
此據一期受報也。若言處處受生故名衆
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正法念云十
種衆生。謂長短方圓三角青黄赤白紫。云何
衆生生死長。在地獄時身受不可思議苦。
心念無量無邊惡。在畜生時。身迭相呑噉。
心迭相逼惱。在於鬼時。身若燒山心如沸
&T055114;。*邪見熾盛觝突癡兇。在人時。身口意常
作不饒益事以自勞苦。身口意常念不饒益
事以自牽纒。在天時。耽染六塵縱逸嬉戲。
不聞正法杜塞福源。是名衆生生死長。云
何衆生生死短。在地獄時。能一念寂靜心
取戒。在畜生時。能一念靜心依三寶。在
餓鬼時。能一念靜心靜諸根。在人時。能修
六度養父母敬三寶。以善嚴身口意。在
天時。捨天樂持戒樂禪。教化讀誦梵行少
語。是爲衆生生死短。云何衆生方生死。如
欝單越。於一切物無我所。捨身必上天。
從天上又上天。唯向升善處。是名生死方
楞。云何衆生圓生死。唯在三途四趣中。團欒
圓轉如旋火煙迴是也。云何三角生死。謂善
業不善業無記等是也。云何衆生青生死。恒
入闇地獄常怖怕是也。云何衆生黄生死。餓
鬼饑羸萎黄是也。云何衆生赤生死。畜生迭
相食噉流血赫然是也。云何衆生白生死。謂
人中天中白業善道。如諸天臨死時。餘天語
言。汝生人道去。若人臨死。知識語言。汝向
天中去。當知兩處是白生死。又第五云。心
畫地獄黒色鬼鴿色畜生黄人赤天白。此義
云何。答上説五道果報。今説五道造業。故
其不同耳云云。如是等衆生若爲與佛相遇。
衆生以苦惱自煎。諸佛以大悲濟物。悲與
苦相對故言相遇。又佛如衆生如。一如無二
如。天性相關故言相遇。夫大悲恒愍衆生。
若以人天教我則墮闇惑。止免青黄赤紫
方圓楞角等生死。非教佛道。若遇衆生令
修小乘。我則墮慳貪。此事爲不可。秖出
二十五有。若遇衆生教令通別。我則墮偏
僻失佛知見。今皆令衆生得實相妙慧體
達一切皆是佛法無非正道。此則盡教以佛
道。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説。但衆生根鈍罪
重不可如願。過去有佛。號住無住。發願
使己國衆生同日同時成佛即日滅度。又賢
劫前有佛號平等。亦願己國及十方衆生亦
同一日成佛即日滅度。今日有佛。復有衆
生云何耶。佛言止止。我前所言。得人身者
耳。頗有發願令五道同日成佛不。佛言。不
可以非器之身成無上道。要先化三趣
令得人天。然後乃可如願。三趣非善道何
能成佛。如人求寶聚不於空中求。我知此
衆生下。第二六行別明五濁爲五。初二行
明衆生濁。善本者眞如實相也。不依此種
善根故不感大也。堅著五欲者。即諸惡之
本。從癡有愛則我病生。從受胎之微形下。
第二一行別明命濁。觀心釋者。一念心起即
爲未來作業。業即胎胎業無窮世世不斷。
不斷即是増長也。受胎之微形。形即五陰。陰
名世。壽命連持諸陰入世。初從薄酪已至
老死故。名世世増長。是命濁。受陰身經説。
凡夫受身初七未轉異。二七有生相如薄
酪。三七如厚酪。四七如凝酥。五七如坏。
六七如肉摶。七七於肉摶生五疱。頭手脚
等。八七又五疱皰。一頭兩膊兩腕。九七續生二
十四疱。四疱作眼耳鼻舌。二十皰爲二十
指。十七轉現腹相。漸漸皮骨分解作諸異
相。生七百筋七千脈。隨所須相用一風染
之。須白相白風染。乃至餘風亦如是。香風
故安隱端正。臭風故不安隱則醜陋邪戻。後
出胎食五穀。則生八萬戸蟲也。入*邪見
稠林下。第三一行是見濁。五見交加如稠林
密茂。若有是常見。若無是斷見。因此二見
生六十二。或云外道計我有四句。色即是
我。離色是我。色大我小我住色中。我大色
小色住我中。四陰亦爾是爲二十。三世爲
六十。并根本爲六十二。或如大品中所
説。次深著虚妄下。第四一行頌煩惱濁如
文。於千萬億下。第五一行頌劫濁。長時無
佛法即是劫濁。又上來四濁。集在時中故
名劫濁。如是人難度者。五濁障故不信一
乘。則不可度也。觀解者。念念惡覺永無正
觀自覺。即不見佛。心無八正即不聞法。
此心難度。是故舍利弗下。第三一行即權爲
説小如文。我雖説涅槃下。第四一行半。即
是終令入大。析三界妄盡。滅色取空則
非眞滅。若體達無明本無常寂。即是眞滅。
本無雖寂。若不修道。無由契會故。言佛
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也。我有方便力下。第
五兩行頌上不虚。上云汝等當信佛之所説
言不虚妄。勸信前已頌訖。不虚今更頌。初二
句先明釋迦先開三。次兩句明諸佛後顯
實互現耳。後一行正明不虚。前權後實誠言
不虚。勿生疑也。從過去無數劫下。第二
二十七行半。頌上過去佛章文爲二。初二
行頌開三如文。是諸世尊下。第一有二十
五行半。頌顯一。上文顯實兼有四一。今偈
具頌於中又二。初一行略頌上三一。皆説一
乘法。即是頌教一。化無量衆生。頌人一。令入
於佛道即頌理一。兼得行一。次又諸大聖主
下。第二有二十四行半。約五乘廣頌顯一。
就文爲二。初一行半。總約五乘以顯一。天
人群生類。是擧諸乘以明人一。更以異方
便。擧諸行以顯行一。兼得教一。第一義即
是理一。異方便下。正因佛性即第一義理。若
用圓妙正觀。此即實相方便。不名爲異。若
用七方便觀。助顯第一義者。名異方便。次
若有衆生下。第二有二十三行。別約五乘
以顯眞實者。即爲三。初二行開菩薩乘。次
第二一行開二乘。第三二十行開天人乘。今
初若有衆生類下二行。開菩薩乘。若作五乘
釋者。但是六度菩薩乘。若作七方便釋者。
兼得通別菩薩乘。何者三教大乘皆行六度。
而運心有異。相心行六度。即三藏菩薩。無
相即通教。非相無相次第行六度即別教。
今但列六度。未知定判屬誰。尋上文云更
以異方便者。非獨六度菩薩。即三教菩薩方
便。昔聞法皆已成教一。昔六度行皆已成行
一。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人一。皆已成佛道。皆
已成理一也。從諸佛滅度已若人善軟心
一行。開聲聞縁覺皆入一乘。何以得知。大
品歎阿羅漢心調柔軟。又淨名云。住調伏
心是賢聖行。是以知之。昔善軟心皆成行
一。諸人等是人一。成佛道是理一。供養舍利
下。第三二十行開人天乘。不彰是人天乘。
但明造像起塔專至散亂。故知是天人業。地
師解云。童子是童眞地。無二乘凡夫二邊欲
心。聚砂爲塔。砂是無著。塔是衆行積集。含
藏正覺之心。彼謂義會無生以爲深詣。今
謂乖文豎狹。何者登地自應成佛。如脩羅
度海何足爲奇。今以童稚戲砂亂心歌詠
指微即著。如凡夫度海不可思議。佛分明
廣會五乘毫善不漏。而棄收羅之廣意徑
取無生。若如向釋。殆不攝二乘。況凡夫乎。
論深但是一致。定廣則乖經文。問人天小
善應住果報。云何皆言已成佛道。答此應
明三佛性義。大經言。復有佛性善根人有
闡提人無者。即是人天小善低頭擧手。爲山
始簣合抱初毫。昔方便未開謂住果報。今
開方便行。即是縁因佛性能趣菩提成顯
實之義也。就此爲二。前十九行。約天人小
善成縁因種子。以明顯實。後一行約了因
種子。以明顯實。尋文可解。前十九行爲十。
初三行半。約造塔明天乘。因時至心傾財
捨寶。果時任運自然受樂。故是天乘也。木
櫁者。長安有木名櫁。亦任造像。金光明云。
以佛舍利如芥粟許。置小塔中。三十三天
已有自然果報。即其義也。次乃至童子下。第
二一行童子戲砂作塔即是人業。因時汎
汎悠然作善。果時作意勤求得樂。故是人
業。次若人爲佛故下。第三四行約志心造像
明天業。優婆塞戒經。不許用膠得失意罪。
而此經用者。古師云外國用樹膠耳。光宅
言。或有處必須於像聽許用牛皮膠。若有
他物即不得用也。有言。大豆汁可代膠清。
然牛皮終是不淨物。後得不淨果報。不淨
錢不任造像。可換取如法淨錢造像。地持
不用雌黄臭物。戒經不許造半身像得失
意罪。善相不起墮落生死中。然造像各有
所擬。若當堂佛必須坐。消息佛或坐或臥。
行動佛必應立。而弟子於塔殿立像前不
得坐。此處定屬佛故。若白衣舍餘處坐像
前不能久立。乞坐者得。立像前即不得坐
云云。次乃至童子下。第四一行明人業。次
如是諸人下。第五一行半結成顯實。諸人皆
成人一。漸漸積功徳具足大悲心。即成行
一。佛道即成理一。既已成佛復能四一。但
化菩薩。即是教一。云云。次若人於塔廟下。第
六三行半。約諸塵供養明天業。銅鈸者。長
安人呼露盤爲銅鈸。在彼翻經故用彼
名之耳。次若人散亂下。第七一行約散心
用塵供養明人業。次或有人禮下。第八一
行約身業供養明天人業。禮拜一句。五體
著地是上禮即天業。合掌低頭是中禮是人
業。次以此供養下。第九一行半結成。非但顯
實自成佛道。亦能開權薪盡涅槃也云云。次
若人散下。第十有一行約口業。例上應具
天人業。今但出人業云云。南無大有義。或
言度我度我可施衆生。若佛答諸佛度我
義不便。五戒經稱驚怖。驚怖者正可施佛
也。生死險難實可驚怖。以大救之不得。今
同諸佛以小濟之。驚怖施佛可也。故文云
喜稱南無佛。喜者喜得救物儀也。五戒經
又云歸命。悉施衆生耳。調達臨終稱南無。
未得稱佛便墮地獄。佛記其從地獄出。
當作辟支佛字曰南無。外國事天像者。以
金爲像頭。賊來盜之取不能得。即稱南無
佛便得頭。明日衆聚云。天像失頭便是無
天來著耳。著者云何失頭天即降一人云。
賊來取頭即稱南無佛。諸天皆驚動。是故
得我便是故失頭。衆人云天不如佛耶。既
不如者今何不事佛。賊稱南無佛尚得天
頭。況賢者稱南無佛。十方尊神不敢當。但
精進勿懈怠。那先經云。人臨死稱南無佛。
得免泥梨者。云何如人持一石置水。石
必沒無疑。若能持百石子置船上者必不
沒。若直爾死必入泥梨。如石置水。若臨死
稱南無佛。佛力故令不入泥梨。船力故
使石不沒也。云云。胎經報恩經云。華林園第
三大會。九十二億人者。是釋尊遺法中。一稱
南無佛人得見彌勒也。次於諸過去佛下。
第二有一行。明了因種子。若例上皆有相
無相非有相非無相至心散心等五乘種子。
今皆開入一實云云。至心聞一句。是天業。散
心聞一句。是人業云云。問何意約過去佛門。
廣明五乘耶。答三世佛皆有開權。但未來
未起。現在始行。於證義弱。過去開權已久。
受化之人皆成四一。並於十方施權顯實
證義事強。搆之虚言不如驗之以實。故
於過去佛廣説五乘也。從未來諸世尊
下。第三有六行半。頌上未來佛章文爲二。
初一行半頌開三。後五行頌顯一。度脱諸衆
生者一行。頌人一。諸佛本誓願一行。頌行
一。佛所行道誓令得此道。豈非行一。未來
世諸佛兩行。頌教一。知法常無性者。實相常
住無自性。乃至無無因性。無性亦無性。是
名無性。佛種從縁起者。中道無。性即是佛種。
迷此理者。由無明爲縁。則有衆生起。解
此理者。由教行爲縁。則有正覺起。欲起
佛種須一乘教。此即頌教一也。又無性者
即正因佛性也。佛種從縁起者。即是縁了。以
縁資了正種得起。一起一切起。如此三性
名爲一乘也。是法住法位一行。頌理一也。
衆生正覺一如無二悉不出如。皆如法爲
位也。世間相常住者。出世正覺以如爲位。
亦以如爲相。位相常住。世間衆生亦以如
爲位。亦以如爲相。豈不常住。世間相既常
住。豈非理一。又釋世間者。即是陰界入也。
常住者即正因也。然此正因不即六法。縁了
不離六法。正因常故縁了亦常。故言世間
相常住也。於道場知已。此擧果釋成開權
顯實。道場朗然斯理久暢。物情障重方便施
云云。從天人所供養下。第四有四行半。
頌現在佛章。上文有四今頌三。不頌後結。
初一行半。頌爲化之意。正爲安隱衆生。次
知第一寂滅下一行。頌上顯實。知第一寂滅。
即頌理一。其實爲佛乘。或頌教一。或頌行
一。後知衆生諸行下二行。頌開權如文。從
今我亦如是下。第二有四十三行半。頌釋
迦章。上文無歎法希有。頌中具六。但舊解
釋迦章點出譬本。指上本下文義交加。尋
疏則目眩。聽説則心亂。鈍者致惑。私記者。
先撰置前至文更帖。庶以自鏡耳。然釋迦章
偈凡兩意。一頌上二本下。上根已悟中根未
了。故須作諭還譬上法。譬不孤起承躡有
由。故言譬本也。口舊爲五譬。一長者譬。二
思濟譬。三權誘譬。四平等譬。五不虚譬。然初
是總譬非獨長者。思濟是救子不得義耳。
猶少見火譬故不用。瑤師云。方便品中從
諸佛隨宜所説。竟長行。正顯一乘眞實。凡
有四章。一者開昔四三。成今四一。二以五
濁故。不得説一乘。三從若我弟子自謂
下。明不得者。四從汝當一心信解下。明不
虚妄。始末言異以意求之皆實也。下火宅
中。但譬方便品内三章。從譬如下。竟願時
賜與。是第一譬五濁章。從各賜諸子等一大
車。竟得未曾有。是第二譬眞實章。從是長
者等賜諸子。竟寧有虚妄不。是第三譬不虚
妄章。玄暢師云六譬。一宅中衆災之相。二覺
者唯佛起一乘念。三衆生不受。爲説怖畏
之事。四説三乘樂。五還説一乘教。六結不
虚妄也。龍師云六譬。一舍宅父子譬佛王
三界化衆生也。二長者見火。譬我以佛眼
觀見六道衆生也。三長者救火。譬佛三七
欲度衆生不得用大也。四長者方便誘以
三車。譬佛設三乘教也。五長者賜一大車。
譬説妙法華。六不虚妄譬也。火宅十譬。一
今我亦如是二行。總頌上權實。爲下總譬
作本。二舍利弗當知四行。頌上五濁。爲下
見火譬本。三我始坐道場六行半。明大乘化
不得。爲下救子不得譬本。四尋念過去佛
十一行。明三乘化得。爲下救子得譬本。五
我見佛子等一行。明大機發。爲下見子免難
譬本。六咸以恭敬心一行。明三乘索果。爲
下諸子索車譬本。七我即作是念二行一句。
明如來歡喜。爲下長者歡喜譬本。八於諸菩
薩前三句。明爲説大乘。爲下等賜大車譬
本。九菩薩聞是法一行。明衆生歡喜。爲下
諸子得車歡喜譬本。十汝等勿有疑一行半。
明佛無虚妄。爲下長者不虚譬本也。有人
評之。若以句判應有十九句。若以義判則
有六義。一總。二見火。三一乘化不得。四三
乘化得。五還説一乘。六不虚。自餘攝入六
義之内。又十譬則法譬參差。法説中索車在
前父喜在後。譬説中父喜在前索車在後。
雖欲會通終成迂迴。又大小相違。法説見
大機動故喜。譬説見小縁免難故喜。法説
明大因。譬説叙小果。法説大障將傾。譬説
小難已離。義勢乖各。又有無異故。法説中叙
上根易悟。故無索車。譬説明中根猶惑。故
有索車。若引恭敬爲索車者。殊不體文
意。今無此四失。然有無者長行有五。一開
三。二顯一。三五濁。四眞僞。五不虚。偈亦五。
但長行有眞僞。偈則無。偈有歎法。長行則
無。互現耳。次第者長行。先開三後顯一。偈
先顯一後開三。開合者開三顯一。爲總譬本。
二偈合而不開。次離五濁文。爲四譬之本。
開而不合。不虚爲不虚譬本不合不開。明
取捨。四段經文爲六譬之本。取而不捨。歎
法一章非六譬故捨而不取。論總別。初開
三顯一。總叙釋迦一化教門。從五濁去皆
屬別譬也。次本迹者。總叙佛教總含本迹。
從五濁去別明本迹。五濁一章正明居法
身本見衆生苦起大悲。從一乘化不得者
垂迹云云。今謂迹門大意。正是開三顯一。前
直法説上根即悟解。中下未悟更爲作譬。譬
於三一令得曉了。前法説中既略廣開三
顯一。後譬説中亦應略廣許三賜一。因縁
中亦應引三入一。若作三譬六譬十譬。於
三周之文不合。於四人信解乖離。是所不
用。今明頌釋迦章中。大分爲兩。初從今我
亦如是下兩行偈。略頌上權實。爲下總譬
作本。第二從我以佛眼觀見下。有四十一
行半偈。廣頌上六義。爲下別譬作本。今約
總頌中即有六意。得爲總譬六義作本。偈
云今我亦如是。我即釋迦是一化之主。爲下
有大長者譬作本。安隱者。即大涅槃常樂住
處。此處寂靜無五濁障故名安隱。安隱即
對不安隱。不安隱即三界生死行化之所。有
五濁障名不安隱。即爲下火宅譬作本。衆
生即是五道受化之徒。爲下五百人譬作
本。又安隱者。即是安隱法。還對不安隱法。
不安隱法即五濁法也。爲下火起譬作本。
種種法門即對不種種。爲下唯有一門譬作
本。知衆生性欲者。即是五道根性有三乘差
別。爲下三十子譬作本。向上即是略頌。向
下即是總譬本。本末相承文義整足。譬中
當更引上證下云云。從廣頌上六義中。分
文爲四。作下別譬本。初從我以佛眼觀下
四行。廣頌上五濁。爲下見火譬本。二從我
始坐道場下十七行半。廣頌上於一開三。
爲下寢大施小譬作本。三從我見佛子等
六行。廣頌上顯實。爲下等賜大車譬作本。
四從如三世諸佛下有五行半。廣頌上歎
法希有。次有二行半。正頌上不虚。次有六
行頌上敦信。此三意合爲下不虚譬作本。
而正用二行半頌不虚。爲下不虚譬作本。
大概如此細泒更開。初頌五濁中有三意。
初有半行一字。明佛眼觀見。爲後長者能
見譬作本。次六道衆生下。有二行三句四
字。明所見五濁。爲後所見火譬作本。次爲
是衆生下。第三有半行。明起大悲。爲後長
者驚入火宅譬作本。二我始坐下。若頌開
三者更開二意。初有六行半。念用大乘化
不得。爲下身手有力而不用之寢大譬作
本。次尋念過去下有十一行。念同諸佛三
乘化。爲後設三車施小譬作本。三頌上顯
實中。更開四意。初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下
二行。明大乘機動。爲後索車譬作本。次我
即作下。第二有兩行一句。明佛歡喜。爲後
見子免難譬作本。次於諸菩薩下。第三三句
正顯實。爲後等賜一大車譬作本。次菩薩
聞是下第四一行。明受行悟入。爲後諸子
得一大車歡喜譬作本。頌上不虚直爲下
不虚譬作本不論開也。又一時大開爲三
譬。初今我亦如是兩行。合而不離。爲下總
譬作本。二從我以佛眼觀下。離而不合。
爲下別譬作本。三不虚譬不離不合。爲不
虚譬作本。若承上本下略廣二頌。則通三
周及信解中。文之與義悉皆不闕。若約廣
頌。更開四意頌上四義。爲下四譬作本。
此亦通三周及信解中文義不闕。若更子派
開頌五濁中爲三。開頌方便中爲二。
開頌顯實中爲四。不虚中但一。合成十
意。作下十譬之本。此之十意但在法譬兩
周。信解及因縁中其文則闕。故作三節開章
承上本下。非是無趣漫作。頌略中初一行。
頌上顯實。後一行頌上開權。此文雖窄具
頌四一。今我亦如是。如於諸佛之是。同以
一實教化衆生。此是總頌顯實也。安隱者。
涅槃祕藏是安隱處。佛自住其中。亦安置衆
生入祕密藏。安隱處即頌理一。衆生即頌
人一。種種法門入於佛道即頌行一。宣示
即教一。智慧力者即權智力也。知衆生性欲
者。鑒小機也。方便説諸法者。正施權也。皆
令得歡喜者。隨宜稱機也。二偈雖略收佛
一化。開權顯實原始要終罄無不盡。故
稱略頌爲下總譬本也。二從我以佛眼觀
下。四十一行半。廣頌上六義。舊以最後七
行。是法説流通。今不用。用頌歎法敦信
耳。初四行頌上五濁開三。次第二十七行半。
頌施方便化。次第三六行頌上顯實。次第
四五行半。頌上歎法希有。釋迦章雖無。指
諸佛章中也。次第五二行半。頌上不虚。次
第六六行頌上敦信。初四行頌五濁。上文
有四。唱數列名出體結釋。今但頌數名體
三也。上云爲五濁故説三。今云爲五濁
故出世。出世本應説大。障不獲已故前説
小。此又爲三。初十一字。明佛有能見之眼。
次第二六道下二行三句四字。明所見五濁。
次第三爲是衆生下有半行。明起大悲應
赴。初十一字我以佛眼觀見者。下文云。長者
在門外立。擧下證上。知佛在法身之地。
以常寂佛眼圓照群機。若根利濁輕。則以
盧舍那像説一乘法。若根鈍濁重。則脱瓔
珞以老比丘像驚入火宅方便開三。秖是
于時鑒機。故言我以佛眼觀見也。若觀色
法應用天眼。若分別根機應用法眼。云
何言以佛眼見耶。佛眼圓通擧勝兼劣。又
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云云。六道衆生下。第
二有二行三句四字。明所見五濁。貧窮無福
慧半行。頌衆生濁。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
此頌命濁。深著於五欲一行。頌煩惱濁。不
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此頌劫濁。深入諸邪
見以苦欲捨苦。此頌見濁。或云五熱炙身。
欲望捨苦反得苦報。或云諸見即是受受即
是苦。行此苦因望欲捨苦。豈可得耶。普
曜曰。五道源來。五戒爲人十善生天。慳貪
墮餓鬼。觝突墮畜生。十惡墮地獄。無五趣
五陰六衰。則是泥洹。不處生死不住泥洹。
便受菩提決。毘曇毘婆沙第七云。地獄中人
初生時念云。昔聞沙門説。貪欲是地獄過惡
大可畏處。我昔不斷貪欲。今受此劇惱。此
擧貪欲是地獄因也。又云五道各有自爾法。
地獄色斷還續。畜生能飛虚空。餓鬼施摶
食時。能來到人中。人中有勇健念力梵行。
勇健者。不見果而廣能修因。念力者。久遠
所作而能憶。梵行者。能得解脱達分得正
決定。天中有自然隨意所須即得云云。地獄
中。成就他化自在天煩惱業及善。而不現前
行。他化自在成就地獄煩惱業及不善。而
不現前行。擧上擧下中間可知。地獄此方
名。胡稱泥犁者。秦言無有。無有喜樂。無
味無歡無利故云無有。或言卑下或
言墮落。中陰倒懸諸根皆毀壞故。或言無者
更無赦處。獄卒是變化令見非衆生數。初
將罪人縛至閻王所者。是衆生數。若受苦
時非衆生數。如此解者初皆正語。若受苦
痛聲不復可分別。畜生者形傍行傍故名畜
生。又畜生者名遍有。遍有五道中。四天三
十三天悉有。而上天所乘象馬等。是福業化
作。非衆生數也。又畜生者名盲冥。盲冥者。
無明多故名畜生。劫初時皆解聖語。後飮食
異。諂心而語皆變。或不復能語。鬼者*胡
言闍梨多。秦言祖父。衆生最初生彼道名
祖父。後生者亦名祖父。又慳貪墮此趣。此
趣多饑渇。故名餓鬼。亦被諸天驅使。亦希
望飮食故名餓鬼。人者*胡言摩&T072933;奢。此云
意。昔頂生王初化諸有所作。當善思惟善籌
量善憶念。即如王教諸有所作。先思量憶
念。故名人爲意。又人能息意能修道得達
分。又云人名慢。五道中多慢者稱人趣也。
阿修羅者。修羅名天。阿言非。非天故稱阿
修羅。又修羅名端正。彼不端正故言阿修
羅。修羅名酒。阿之言無。彼無酒故言阿修
羅也。天者天然自然勝。樂勝身勝故天名
勝。衆事悉勝餘趣。常以光自照故名爲天。
又天者天然自然。阿含云。衆生是假名。界是
法。五趣衆生與法界和合。若衆生行不善
心時。與不善界倶。行善心時與善界倶。
行勝心時與勝界倶。行鄙心時與鄙界
倶。是故比丘當作是學善種種界。前是因
縁釋六趣。後似觀心釋六趣也。爲是衆生
故下。第三有半行。明起大悲。而起大悲心
者。上擧能見次明所見。今明大悲熏心應
入三界施設方便引趣佛慧也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四下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五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從我始坐道場下。第二十七行半。頌施
方便化。就此爲二。初有六行半。明念用
大乘擬不得。次尋念下。第二十一行。明念
同諸佛用三乘化稱宜可得。就初念用
大化。又爲三。初一行半。明用大擬宜。次衆
生下。第二三行。明衆生無機。次我即下。第
三二行。明念息大化也。始坐道場者。至
理無時假時化物。爲化之初故言始也。事
釋者。初在此處修治得道故言道場。坐此
樹下得三菩提故名道樹。感樹恩故觀察。
念地徳故經行。道成賽澤之時。欲以大法。
擬宜衆生也。觀心釋者。樹即十二因縁之大
樹也。深觀縁起自成菩提。欲以無漏法林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