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法炬陀羅尼經 (No. 1340_ 闍那崛多譯 ) in Vol. 21

[First] [Prev]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豈於一衆生所有悋惜耶。摩那婆。汝應如是
思惟。如來曾於何等諸衆生所悋法不説。摩
那婆。諸佛如來宣説法時。終無嫉妬祕藏之
心。但觀衆生受以不受。若堪受者。即還爲説
如斯等法。摩那婆。於意云何。此陀羅尼法門
名字。及三言教方便業藏。亦入億數及盡際
門。誓願智力。豈可無因妄爲他説耶。不也世
尊。又摩那婆。於意云何。有人忽以輪王妙食。
置瓦器中是爲理不。不也世尊。佛言。如是如
是。摩那婆。我昔長夜行菩薩時。無量劫中受
大苦惱。其所願求。云何令彼諸衆生等解如
斯法。云何復令諸衆生等自證法已受安隱
樂。我於今日既成菩提。爲諸衆生轉大法輪。
豈於汝等更有愛惜而不宣説。若使衆生有
欲樂者。我當隨宜而爲演説。復次摩那婆。我
念往昔於佛世尊。名曰寶觀如來應供正遍
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
師佛世尊。十號具足出現世間。彼佛世尊。初
從兜率降母胎時。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一切
世界。乃至涅槃恒不斷絶。菩薩生時。三千大
千世界大地諸山樹林及衆藥草石沙瓦礫。
如是一切咸悉能言變成衆寶。摩那婆。如是
菩薩初爲童兒。便修梵行。年滿三十方始出
家。時有十八億諸衆生等。隨從菩薩咸同出
家。詣於道場觀菩提樹。亦觀花草盡成衆寶。
菩薩思惟要須草座。今此無草我將何施。時
天帝釋知菩薩心。即持九億天上妙衣。詣菩
提樹爲敷座已。敬繞菩薩因啓請言。人師子
王宜昇此座。菩薩報曰。吾已領座。汝於今者
且還天宮。聽我證獲無上菩提。然可來此奉
見如來應供正遍覺也。帝釋聞已禮拜還宮。
如是摩那婆。時彼菩薩日晩方詣菩提樹下
加趺坐。安固不動猶如金剛。是夜初分獲
宿命明。於夜中分獲天眼明。於夜後分證漏
盡明
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七



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八
 隋*天竺三藏法師闍那崛多等譯 
  證涅槃品之餘
勸證品第十九
證涅槃品之
爾時魔王及其眷屬。不覺不知菩薩已證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既成道。彼十八億諸
衆生等及魔王衆咸來佛所頂禮佛足右繞三
匝。一心合掌住如來前。時放光佛告栴檀那
言。於是寶觀如來思惟十八億諸衆生等。信
根増微煩惱厚薄。如是知已次第爲説。彼佛
説法經三百年。於此三種言教業藏中。説一
法句門。所謂一百。何者一百。彼佛告言。汝等
今當思惟觀察此百門義。何故名百。何者是
百。爲是現在。爲是未來。爲是過去。爲長爲
短。爲白爲黒。栴檀那。爾時彼十八億諸衆
生等。聞此法已。於山林間思惟此義。云何言
百。説百者誰。如是百義從何處來。彼諸衆生
經四十歳。思惟此義。然後證知。云何名百及
百來處。從何生滅。證得法已名曰八分圓滿
解義辯才。於此三種言教業藏方便門中。得
證知已。還來至彼寶觀佛前。如所證知向
佛宣説。栴檀那。爾時彼佛復告十八億諸衆
生言。摩那婆。汝等初時於此三教業藏門中。
得此法句名曰分門。既得知已。即能受持六
十億言教方便法門。猶是前言一百義者。譬
如小兒初學受章。始解初板。如是次第乃至
大解。更能教人從一字句至多字句。乃至義
味如是具演。從十四音乃至無量字門悉皆
通達。摩那婆。汝等於中應當正思百法門義。
栴檀那。汝當如彼十八億數諸衆生等。正念
百義。不久當得果報住處。於此最初阿字相
中。名字音聲是百義方便。於十四音法爲眷
屬。汝等於後復當得知。此迦字相及二十一
字。亦爲眷屬復當證知於後那字及彼七句。
亦爲眷屬。更取前二十一句。以後七句。成二
十八句。知此二十八句已。得入百億門。次第
即能明了證知此方便學。於百億數中集諸
法句。能問能答終無恐怖。又於百億衆中最
爲尊勝。世間疑惑皆能斷除。摩那婆。是爲菩
薩摩訶薩所當荷負大重擔也。何者是擔。所
謂一切世間出世間智。汝等學已。當爲世間
諸衆生等作大論師。凡是疑諍皆乘此智而
爲除斷。如是菩薩於阿字門世無過者。摩那
婆。若諸菩薩欲求是智。應勤修習莫生疲倦。
遠離怖畏勿捨重擔。摩那婆。當知如來欲爲
汝等作大利益。摩那婆。汝等亦應爲諸衆生
而作利益。云何利益。汝於是中當爲一切衆
生。斷一切惡一切諸苦一切貪愛一切生死。
復應精勤爲一切衆生斷除一切無明黒闇。
汝等復應作如是念。云何當令一切衆生滅
無明闇。云何當令一切衆生成就種智。云何
當令一切衆生得安隱樂。云何當令一切衆
生至無畏地。云何當令一切衆生得畢竟心。
安置如是諸衆生已。求佛正道如聞奉行。以
是因縁能破百千億數魔軍。及諸外道一切
論師所有語義。雖爲勝事而終不起憍慢之
心。我能破魔我摧外道。我能論義。又亦不生
分別之想。佛法魔法世間出世間。是正是邪
無相雜亂。於聽説時無勝負心。乃至一切都
無障礙。摩那婆。汝等應當荷此重擔。如是擔
者。要須勇猛精進莊嚴。衆行具備方能荷負。
非懈怠者之所堪任以是因縁汝等常應攝心
不亂。先須爲物起憐愍意住於大慈。亦常哀
愴諸苦衆生。發救拔心住於大悲。若於衆中
有行貪等三毒惡衆生者。汝當成熟除滅彼
等愚癡心故。若有我慢疑惑心者教發善心。
決定令其讀誦受持成就行業。汝當一心精
勤修學。摩那婆如上所説汝等應當不辭勞
倦。爲諸衆生荷是重擔歡喜奉行。摩那婆。若
有菩薩但欲捨身速入涅槃。假爲衆生分受
諸苦。雖有修業不能普爲無量衆生。非是希
有不思議也。摩那婆。菩薩摩訶薩常懷悲愍。
但爲利益一切衆生故。躬自荷負鎧甲重擔。
是爲希有大不思議。摩那婆。汝當知此大鎧
重甲。爾時栴檀那菩薩復白放光佛言。世尊。
我當云何而著鎧甲佛言。摩那婆。汝今應著
如是鎧甲。著此鎧已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
切所有。若人若非人若天若龍若夜叉若乾
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如是等
衆。及諸外道世智辯才。乃至一切衆生。如是
等衆皆懷惡心。欲相降伏欲相折挫。而來論
義。乃至世間出世間。一切陣敵鬪戰諍奪。皆
不能勝。是諸菩薩著是鎧已。設積器仗過須
彌山。若弓若箭若戈若矛。若刀若劍若椎若
棓。或斫或刺或撃或射。凡所加擬莫能中傷。
何以故。如是鎧者。非餘物造非身所著。實是
心鎧莊嚴於心。是故此鎧牢固精密。非諸刀
鈇所能破壞。摩那婆。諸菩薩等被鎧甲已。然
後乃能入如是等。億數衆生煩惱陣中鬪戰
決勝。云何爲入。所謂入此二際法門入此門
已心無怖畏。東西往來自在無礙。於一切處
無能勝者。如是菩薩入二際門得超過已。即
見大宮殿法門名曰高明。而此菩薩。於二際
門已得解脱。摩那婆。是宮殿中衆事具有。
不假人功常有光明。無黒闇處遠離煩惱。清
淨微妙猶如虚空。除滅一切諸患相已。入彼
宮殿獲得寂靜住無難處。摩那婆。是爲初入
阿字門。時有如是相。如前所説功用之事。由
是方便得入此門。摩那婆。於中菩薩依前際
行雖得阿字門。然尚未得入那字門。以是更
須著大鎧甲。得天言教所作自在具大威徳。
乃能入是大宮殿門。摩那婆。於意云何。汝著
如是大鎧甲已。於二際中可超過不。時彼如
來如是問已。諸菩薩衆同白佛言。如是世尊。
何故名鎧。而我著已當能荷負如是重擔。叉
復云何名爲二際際有何相。著是大鎧。而於
其間得超過也。前言宮殿。復以何義名爲宮
殿。世尊。所言鎧甲與彼二際及宮殿等相貎
云何。世尊。至彼宮殿當作何事。著甲入際復
作何事。世尊如是等義我等樂聞。唯願如來
哀愍具説。亦令當來諸衆生等聞已獲益
佛告阿難。彼菩薩衆如是問已。時放光佛告
諸菩薩言。摩那婆。所問鎧者。持戒爲甲具正
念爲竿幢。精進爲器仗。禪定爲椎棓。智慧
爲刀劍。摩那婆。所言二際今當具説。令汝明
了此二際門名字何等摩那婆。第一際者名
曰斷見。當知即是無明爲本第二際者名曰
常見。與六十二見爲纒縛源。如是二際前後
難知。於中修行斷一切見。著如是鎧然後得
過。過彼際已能入天宮。何者天宮。所謂空門。
如是空門無有罣礙。他不能障。如手摸空無
可執處。一切功行亦復如是。同於虚空故彼
天宮相貎如是。摩那婆。入此宮殿無異念求。
以是因縁故名宮殿。汝復當知。所言宮殿即
大涅槃。涅槃義者本來自有。非人所爲故名
涅槃。諸菩薩言。世尊。是涅槃中有何相貎。佛
言。摩那婆。夫涅槃者。所謂一切世間及出世
間。乃至若有若無。如是一切悉名涅槃。若取
相分別則非涅槃。摩那婆。無所有者名爲證
知。云何證知。如無所有。如是證知。摩那婆。謂
證知者亦無證知。摩那婆。於無所有亦不應
取。無所有相。若人取彼無所有相。當知是人
則不離相。若人起作無所有相。則更生相。相
若更生。當知彼則不能滅相相若不滅。是則
更成生死相也。有生死相則於無生而有生
相。若無生法有生相者。云何得有無生忍也。
摩那婆。無生相者。於陰入界三處不生名爲
無生。既無生處。何處得有諸行和合。諸行既
無。畢竟亦無聚集處也。是故陰入界畢竟不
可見。但是妄想顛倒因縁。於如是等陰入法
中思惟分別故。執言有諸行生滅。是中皆因
分別所作。往來育養。一切事業皆無眞實。所
有一切語言談説亦歸空寂。摩那婆。一切諸
法無有生滅。若法無生則亦無滅。既無滅事
則盡處亦無。盡處既無。乃至不見有盡滅處。
既已不見生滅盡處。則見諸法皆是眞實。汝
等當知非以受故能得知見。若以受事得有
知者。當知是受即無明使及以貪使憍慢使
等。是三種使和合因縁故。能造作彼諸行業
大法炬陀羅尼經勸證品第十九之一
復次摩那婆。於意云何。我今問汝。隨汝意答。
此陀羅尼修多羅。及陀羅尼法門。及三言教
方便業藏。及億數入。及著鎧甲者。及思惟智
所作業。及流轉無明作事。及八盡際入法
門。及前後二際中間。及常見斷見。及六十二
見。及三十七助菩提分。如是等法於如實處。
其義云何。阿難。時彼放光如來如斯問已。諸
菩薩衆咸即白言。世尊。此皆如來口業言教
法也。佛言。摩那婆。汝等觀此一切語言音聲
教法。即第一義也。阿難。爾時諸菩薩衆。聞佛
説已皆悉默然。即從座起敬禮彼佛。右繞三
匝詣一林間。各端坐已共相謂言。諸仁者。如
來今日爲我等説。一切諸法無所從來。令我
觀察。我等今應思惟是義。若會法門眞爲大
善。如不相應更請世尊。諸菩薩衆如是論已。
於彼林中經一日夜。觀察此義。思惟諸法從
何所生。如是聲音誰之所作。從何而來去至
何處。如是之事我應思惟稱量此義。若不能
解宜還問佛。諸仁者。如來前已於大衆中告
我等言。摩那婆。汝等長夜修行此法。云何在
此法中而不覺知。是故我應與諸仁者。專心
思惟求證此義。云何我等終日所行而不自
覺。深可嗟歎亦可慚鄙。如先所説。我若思得
一十八億諸衆生等所有聲業。彼已證知。我
亦如是深成快哉。其或不能如法悟解。唯當
一心精勤觀察。豈可使失如來意旨。亦不違
逆大聖誠言。又佛世尊。常爲我等次第開發
三解脱門空無相願甚深義處。而諸衆生猶
尚不能正念思量。精勤觀察種種諮問。或時
有聞種種法行。或聞無常又時聞苦。或聞無
我寂滅涅槃。如來常爲汝等説是法門。汝等
應當安住是中。猶如得忍諸菩薩等心安義
理耳不取聲。有諸菩薩樂行惠施。彼亦耳聞
三解脱聲。若樂持戒問諸戒事。乃至樂修智
慧諮請波若。如是法門如來常説我既聞已。
不當取聲不應異解。應正思惟何等勝行。如
如來説我當依持。而諸菩薩在彼林間。一日
一夜結加端坐遠離睡眠。無諸亂想一心
專精。思此義已復相謂言。諸仁者。此陀羅尼
修多羅典。如來世尊爲我等説。無有邊際亦
無數量。如大地喩門其義已顯。又此陀羅尼
深妙典中。更説餘陀羅尼方便法門。亦已説
三種言教方便業藏法門。已説入盡際法門。
已説著鎧甲法門。乃至説彼大莊嚴事。諸如
是等一言教句。於是三種方便業藏深法門
中。皆已總攝三字法門。云何三字。所謂如彼
阿迦那字。及餘種種方便言教因縁譬喩。以
其略故。我等未解不得受持。而不能知如來
所説。云何名阿。阿在何處阿從何生。云何名
迦。迦在何處迦從何生。云何名那。那在何處
那從何生。云何名聲。聲在何所聲從何生。云
何名音。音在何所音從何生
阿難。時彼諸菩薩衆。皆各一心正念思惟如
是法門。於阿迦那字本生處所。及入宮殿法
門。次第思惟觀察。如彼小兒學初章時。是中
應依第一板起。因初板成初章文字。乃至後
時。依因餘板及紙葉等。究竟通達一切文字。
如是諸菩薩等初觀法時。無不皆從因縁和
合而諸法生。如從無明因縁故諸行生。乃至
因生老死故憂悲苦惱生。如依初板因縁故
阿字生。如是乃至如依餘板紙葉因縁故餘
章文字成。又如從不善思惟因縁故無明生。
如是依無明行等因縁故。乃至老死十二有
支和合具足成。又如始學書板創書阿字。乃
至餘板及手。相續和合備書一切文字。如是
諸因縁分次第相續。生死流轉具足増長。云
何増長。猶如四大地水火風。次第漸生如是
増長。如彼板等衆事具足故。彼五字門等亦
具足。如是從無明行等生五陰聚。其義亦爾。
以是義故。此生已彼生。此滅已彼滅。是爲十
二因縁次第生。非十二因縁顛倒生也。諸仁
當知。如是十二因縁分皆悉入此阿字門中。
如無明分從彼不善思惟生。乃至餘因縁分
從無明生。諸仁者。是中何者是阿字。何者是
聲能生字。何者是聲生來處。摩那婆。當知是
中聲實不可得。聲生處不可得。乃至聲諸因
縁畢竟不可得。是處但有名字。名之爲聲實
不可得。聲既不可得。何法爲可得。若有得聲
者即得一切法。摩那婆。是中若聲若聲處。及
聲因縁既不可得。當知一切世間因縁所生
法畢竟不可得。雖不可得而有得者。何以故。
皆由刹那間妄想分別顛倒生故。如是一切
法皆悉不可得。是故諸法所有自性皆非顛
倒。我等今者。不可以顛倒分別問於如來。所
以者何。如來應正遍覺不用顛倒法。又諸佛
世尊所有言教不取顛倒。摩那婆。是故彼聲
聲者倶不可得。聲來處不可得。阿字不可得。
阿字來處不可得。迦字不可得。迦字來處不
可得。那字不可得。那字來處不可得。如是
一切無明因縁所生成法皆不可得。何以故。
彼本無生誰執著者。復次摩那婆。是中若
有於此三種方便言教業藏法門一切事處起
執著者。是亦不可得。何以故。一切執著本
性無故。何等名爲一切事中無執著也。所
謂若於過去諸事見可得者。是名執著。以執
著故則名爲縛。於過去事無見得者。是名無
著。以無著故則名解脱。如過去事未來亦爾。
如未來現在亦然。如是不取三世諸事故。於
三世中得名解脱。若能於三處得解脱者。是
人得名入初阿字宮殿法門。如此阿字宮殿
境界。彼三種方便言教業藏亦如是。如此三
種方便教藏。彼三世諸法事相亦如是。如此
三世事相。彼滅度相亦如是。如是一切三世
乃至三種方便言教。及一切法一如不二。以
入阿字門宮殿故。但爲攝受彼諸凡夫愚癡
人故。於三世中示有事物言説可得。其實三
世不可得説。有諸衆生執著過去世事。但爲
除彼凡愚癡故。示現言説過去世事。而實過
事不可得説。復有衆生執著未來世事。但爲
除彼凡愚癡故。示現言説未來世事。而實未
來事不可宣説。如彼去來現在亦爾不可得
説。若謂是處可得説者。何者是言教。何者是
聲音。何者阿迦那字。如是等事云何可説。是
故但於因縁分中假以言説。此有故彼有。彼
生故此生。當知一切皆從虚妄顛倒生故。摩
那婆。是中無有如斯等事。何以故。於此音聲
語言辭句。一切求覓終不可得。但是諸事因
縁故有。若離因縁聲無生處。是故我等當應
觀。此三種語言方便業藏皆從縁生。如是當
知入億數門亦從縁生。又前所説著鎧甲者
亦從因縁。如是因縁我於是中應當依止。依
止此已。於彼去來現在等事。乃至三種言教
藏中。當應演説無有盡法。譬如虚空無有障
礙。不可觸對亦無増減。此三言教方便業藏
無有増減亦復如是。應當説已如法攝持。摩
那婆。又如虚空無有邊際。三言教藏無有邊
際亦復如是。摩那婆。是故我當著是鎧已。如
如來説超過二邊。如彼宮殿出過二邊。涅槃
亦爾無有邊際。如是等法遠離二邊。即是一
相應當證知。何者一相。所謂即是無相相

佛告阿難。彼諸菩薩於彼林間。一日一夜端
坐不起。皆共一心談論此義。如是論已復作
是言。我等今者於是法中唯知是義。餘未知
者應離此座至世尊所。白言世尊。如來前已
爲我宣説如是等法汝當善持。於所教中何
等語言是應可持。何等義理如我應持。雖然
我觀是法亦無可持。摩那婆。是中所有一切
諸法皆可證知。有善方便於一切法當自證
知。摩那婆。云何方便是何句義。而一切法應
善證知。摩那婆。一切法者是最勝義。若能安
心一切法處。名爲勝義。如是勝義難可證知。
難證知者即是涅槃。是涅槃中無有一法而
可得者。不可得故無有言説。以何義故無有
言説。無名字故。云何無名。若有名字則生執
著。是故無名。摩那婆。是無著處汝等應修。若
無著者亦不可取。以無取故則無障礙。無障
礙故無能繋縛。以無縛故畢竟不可以彼音
聲名字句義而説。以無説故。亦無譬喩令他
得解斷除疑惑。摩那婆。唯有一法所謂方便。
汝當憶持。亦應教誨一切衆生令知方便。摩
那婆。何等方便令他證知。所謂建立一切法
相。但是如來於假名中方便宣説引導衆生
令入實義。非實義中有是言説。是名方便。摩
那婆。我等今宜還如來所請問是法。若我所
問三種業藏。諸法門中有少許法當聖心者
我遂受持如不蒙許我當慇懃鄭重諮問。唯
應盡力勿辭勞倦。摩那婆。如來應供等正覺。
甚爲希有。如來在昔行菩薩時。勇猛精進大
誓莊嚴。皆爲衆生成就菩提。大悲親教衆生
不受。而如來心未曾休息。仍自慇懃教誨我
等。摩那婆。我等今日各共一心。宜於如來大
智海中爲諸衆生荷茲重擔。請問如來勿辭
疲倦。摩那婆。如來世尊亦常爲我受斯重任。
是故汝等勿生懈慢。唯當果決被是大鎧。諸
仁者。是故我等應建大心荷負重任。無量言
教皆須總持。今宜速詣如來足下。莫放諸根
無散正念。住大慈悲憐愍衆生。爲世間故請
問如來。應忍疲勞莫生厭倦。摩那婆。我等今
者若請如來能多利益。今不速請後致憂悔」
阿難。爾時彼諸菩薩摩訶薩衆。自彼林間安
詳而出。威容閑雅諸根靜默。直詣放光如來
應供正遍覺佛世尊所。頭面禮足退住一方
而諸菩薩以彼林中所論大義心所思惟意所
觀察或時證知證已歡喜如是等事。皆悉向
彼放光如來具足陳説
阿難。爾時放光如來聞諸菩薩以微妙辯論
説種種諸法門已。即告栴檀那菩薩言。栴檀
那於意云何。汝今乃能具足如是微妙智辯。
頗復有人能思量不。恐亦無有能生信人。唯
有如來乃能知耳。或時有人能多總持諸佛
法藏。如是之人少能信受。若復有人能普流
布是諸如來大乘妙典。乃能信解。摩那婆。汝
等既知三言教藏應如實持。摩那婆。汝當觀
察如是方便。是方便者於此法中爲上方便。
上方便者是謂無方便也。此無方便自有八
種。言八種者。所謂得是諸波羅蜜。不放逸故。
汝等應知。摩那婆。是故入彼波羅蜜時。無有
一法可覺了者。無覺了故無可言説。無言説
故誰能言智證斯法者。摩那婆。汝等當知如
是一切三種言教方便藏中説眞實已。摩那
婆。諸法平等猶如虚空。煩惱於中本無生處。
誰於是處能有破除。誰於是中言我證覺。誰
於是中能有言説。誰於是中敢決疑惑。誰於
是中能發問請唯諸凡夫愚癡所覆。於諸佛
法皆有疑心。摩那婆。以是因縁。我於愚癡諸
凡夫等妄想顛倒煩惱亂時。然始建立三言教
藏。法門名字皆方便耳。摩那婆。若人於是無
名字法妄作名字。無言説中強立言説。如是
次第愛憎之中無行之處。乃至三世方便欲
出之處及盡理處。皆悉不能決定畢竟求波
羅蜜。唯於世間共作違諍造諸戲論。以戲論
故邪妄分別隱覆眞實。爲彼等故引諸譬喩
種種説時。諸衆生等各有重惑不知實義。還
詣佛所請問決疑。摩那婆。汝應諦觀如是法
相正念思惟。思惟是已。即應具服如是大鎧
如是弓箭如是刀杖種種莊嚴。既莊嚴已如
上所説假使世間積諸鬪具如須彌山。或斫或
撃終無傷損。若入邊中及宮殿所。汝於其間
莫生執著。若不執著則滅愛憎。摩那婆。所言
邊者即是斷常。如是斷常無有終始。汝應覺
知彼過去事。知前際已即滅常邊。若見未來
知後際已則除斷邊。汝等既得通達三世遠離
二邊已。更當爲人具宣中道。於是中義應善
思惟。何者是中。云何爲中。誰處於中。汝等若
能入於中道則有方便。若不入者亦有方便。
諸菩薩衆復言。世尊。入於中道言有方便。其
義則可。不入中道亦有方便。是義云何。唯願
具説。我當奉持。佛告摩那婆。一切諸法皆如
來説。今言無方便法者。是佛實義。彼實義
中無言無説。是故衆生不能知我無言説法。
若能知者無有是處。摩那婆。是中何法無言
無説。無言説者所謂涅槃。是涅槃中無有言
説。亦無造作。是處寂靜無有語言。但諸如來
爲彼世間方便説耳。汝當證知。云何證知。既
無所説亦無覺知。如是次第入方便門。於一
切法則無住處。若有能知是方便説。是爲眞

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八


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九
 隋*天竺三藏法師闍那崛多等譯 
  勸證品之餘
法師行相品第二十
勸證品之
摩那婆。若有人能入是門者。則於一切法門
皆得明了。摩那婆。汝等應證如是法相。既自
證已爲人演説。汝等當得無量無邊樂説辯
才。諸佛世尊無有二言。摩那婆。諸佛世尊凡
有所説。於一切處無有障礙。所以者何。若他
來問種種法門。應時爲説斷除疑網。無有滯
礙故。摩那婆。汝等於此無礙法門。若能證知
若能聽受。我更爲汝分別解説云何證知云
何聽受。摩那婆。於意云何。一切諸法若有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