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解故。引三經以正其義。謂習禪者。聞經
不見諸法爲大過惡。便云惡本性空故云
不見。見則妄想。雖是正理不順今經。故引
三經明是無惡過此。爲不見有耳。決定毘
尼者。經但一卷。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或有
欲相應心而犯於戒。或有嗔相應心而犯
於戒。或有癡相應心而犯於戒。何者爲重。
佛言。若有菩薩如恒河沙欲相應心而犯
於戒。或有菩薩由一嗔心而犯於戒。因嗔
犯者。當知最重。所以者何。因嗔恚故能捨
衆生。乃至云。所有諸結能生親愛。菩薩於
此不應生畏。所有諸結能捨衆生。菩薩於
此應生大畏。乃至云。大乘之人因欲犯戒。
我説是人不名爲犯。因嗔犯者。名大過惡。
名大墮落。於佛法中是大留難。疏。是以大
般若中下。證於菩薩起嗔中最重。彼説
魔見衆生互相是非。亦生歡喜而非大喜。
若見菩薩互相是非則生大喜。過於常喜。
如二虎鬥小亡大傷。二倶無益。菩薩亦爾。
自他並損皆失二利故。疏。二何等下徴列
者。疏文有四。初標擧。二古人寄位下序古
釋刊定同此。三此釋非不有理下。辨順違。
四又所障下結成正義。猶是古釋故有又言。
疏意取此不欲局配故爲正義。疏。亦從前
十及次十而成。然有開合者。疏恐文繁今
當略配。其中名字有同初十。有同次十。今
且如次配於次十。一由知深法了衆生心
行。衆生心行最甚深故。二由近友成勝業
報。三由護法故知佛法。四了達空界知深
理趣。五深入法界成妙義持。六觀無邊心
即是所詮故。得能詮辯才演暢。七具菩薩
行能隨心演。八同菩薩善故能普遍。九不
著諸劫常現影像。十順諸佛法具一切
智。從次十生既如次第。從初十生義同前
説。上依不開若開合者。如初二法皆是深
法。則此開前合。若此總持由於近友護法
而成。則此合前開。約理無方故云開合。實
則如次義已周圓。如三對前二。既然四五
承前可以思準。疏。第二正顯頌中文三。初
總科。二此是伽陀者。是孤起偈。揀非祇夜
不重頌前。三前是略明下揀二文別。疏。此
中玄妙宜審思之者。大經文理觸途多妙。但
文言浩博不能具釋。又理玄文易故令思
之。既云玄妙。今重略釋。初偈法喩雙標。能
觀之智明横周竪永。次偈達二世間假名無
實。即是假觀。三一偈雙離分別及無分別。
以成空觀。四有一偈解念無念。即中道觀。
又二即是觀。三即是止。四即雙運。五不動
遊刹於器界自在。六融念劫於時自在。上
二事理雙遊。七遣二不二善會中道。通二
世間。八結三世間等同法界。九結能遍身。
十結能所不二。上半無二遣二。下半復遣
無二。若著無二即是於二有能所故。故知
無二非二故無所著。疏。九一頌知四種説
法行者。即三世間及時爲四。若時分三世
間則成六種。若於三世各三世間。則有九
種。總一切説即是十義。從而刹等説者釋
義。刹及三世此義微隱故。疏釋之。言融通
者。一塵即攝一切。何得刹中無説。言顯理
者。如色即顯質礙即顯縁生即顯無常即
顯無性等。言則觸類成教者。證顯理義
如前教體中明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七十九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疏答第二會所行問
者。以不思議法品中出現即第二會所行故。
疏二釋名者。疏文分三。初正釋。二若唯約
化下結彈古義。三若來即出現下會六釋。初
中四。一總釋。二如來雖下結前生後。三若依
法身下別釋。然法身若約報上論法應云
眞如出纒是法身出現。今以出纒爲報。直
就體上故。云如理常現。餘二可知。四今以
新佛下融通會釋。於中二。先會三身十身。
後會品名證成前義。前中有三。初以法報
相對。二眞應相對。三結融三十。今初。言新
佛舊成曾無二體者。以報就法如出模之
像。像本舊成故無二體。言新成舊佛法報
似分者。以法就報如金成像。金像似分
以有未成像金故。今成像竟似分二矣。
前對是非異。此對是非一。非一即非異故。言
似分竟無二體。疏。無不應時下。第二眞應
相對。以辯融通。法報皆眞體上常用故。即
眞成應用不離體故。即應而眞。疏。三佛圓
融下第三結融三十。謂以三佛收十佛。不
出三身。三身既融。十身即三自體無礙
故。辯應成下結成正義。疏。是以晋名下第二
會品名。二經品名即爲二別。先會晋經。初
二句總標。以將晋經用成前義故。有是
以之言雖是義加者。梵本無故。後以應雖從
縁下釋性起義順應現義。於中總有六義。
證成性起。今初。立理即不相違門。然出現
義亦名縁起。亦名性起。若取相説覽縁出
現故名縁起。謂由衆生業感如來大悲而
出現故。八相成道從法性生故名性起。今
以從縁無性縁起。即名性起。又淨縁起常
順於性。亦名性起故云應雖從縁不違性
故。疏。無不從此法界流故者。第二引梁論
證成。即相成門明性成於縁故。此性起自
有二義。一從縁無性而爲性起。二法性隨縁
故名性起。前段即初義。今段即後義。亦應
云無不還證此法身故。此乃縁智相成即
縁成性。即是前義。但前取無違。今取相
成是故此爲相成門也。疏。以淨奪染性即
起者。第三明相奪門。亦是通妨。謂有問言。
性起唯淨縁起通染。云何縁起即是性起。故
爲此通。謂縁起有二。一染二淨。淨謂如來
大悲菩薩萬行等。染者。謂衆生惑業等。若
以染奪淨則屬衆生故唯縁起。今以淨奪
染唯屬諸佛故名性起。疏。若離於縁性叵
説故者。即第四是相即門。亦是通妨。謂有問
言。縁起約事性起約理。如何相即。故爲此
通。從縁無性方顯性起。又由見縁推知性
起。若離於縁復論何性。離縁有性是斷空
故。疏下加性起者。即第五段引當經證。即
以人表法門。疏。妄雖即眞下第六以妄隱眞
門。亦是解妨。妨云。若縁即性妄本自空。當
體即性何以不得染奪淨耶。故爲此通淨
縁順性染縁違故。故瓔珞云。始起一想
於縁。順第一義諦爲善。違背爲惡。疏。今以
起義多含直云出現下。第二會通今經。則
性起局性。出現即起。起含縁性故曰多
含。言從性者。性起即法身。從因者。縁起縁
起即報身。從眞從感即是化身。而從眞約佛
通於縁性。謂依法報而起於化名曰從
眞。從感約生即是縁起。由上諸義故云多
含。結彈六釋並顯可知。疏。一衆生外増上
業者。揀異内異熟業。疏。謂多有情應生此界
共業同變者。即唯識論釋初能變中處之一
字。論云。所言處者。謂異熟識。由共相種成
熟力故。變似色等器世間相。即外大種及所
造色。雖諸有情所變各別。而相相似處所無
異。如衆燈明各遍似一。釋曰。此釋共變之
義相似名共。論又云。誰異熟識變爲此相。
有義一切。所以者何。如契經説。一切有情業
増上力共所起故。有義不許。乃至云經依
少分説一切。言諸業同者。皆共變故。釋曰。
此揀通局。即今疏文。疏。依此義云應生
此界故下。經云各隨所宜而得受用。若不
應生豈安樂界所有衆生變爲此界之穢土
耶。疏。於中有四句。謂共中共等者。即唯識
第二引瑜伽論説共不共中。各有二種。共
中二者。一共中共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獨能
用故。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及鬼所見爲
水火等。即於彼境非互用也。不共中二者。
一不共。中不共如眼等根。唯自識依用之
縁境。非他依故。二不共中共如自浮
根。他亦受用故。疏。一約同居等者。地前菩
薩未生受用同居變化。亦以善業共變此
土。疏。二約能化。謂隨諸衆生等者。即淨名
意能化菩薩非自業成。以大悲故取土攝
生及衆生之類。皆淨名經。並如世界成就品
引。疏。先成器界等者。倶舍十二云。壞從獄
不生。至後器都盡。成劫從風起。至地獄初
生。論釋云。謂成劫中初一劫起器世間。後十
九劫起有情漸住。壞中後一劫壞於器界。
前十九劫有情漸捨。二十中劫初劫唯減後
劫唯増。然此二時等中十八成壞。時量法爾
先成必在後壞。疏。一品之中下。總顯喩意
疏。廣大難知周十方故者。是下結文。疏。以
十句各結一喩。文皆暗用。可以意得。疏。
體無生滅亦是下結文結第三也。疏。
五卷大悲經第三云。有千葉故者。結云。阿
難何故名爲賢劫。阿難此三千大千世界。劫
欲成時盡爲一水。淨居天子以天眼觀見
此世界。唯一大水見有千枚諸妙蓮華。一一
蓮華各有千葉甚可愛樂。彼淨居天因見
此華心生歡喜。踊躍無量而皆讃歎言。奇
哉希有。奇哉希有。如此劫中當有千佛出
興於世。以是因縁遂名此劫號之爲賢
劫。我滅度後當有九百九十六佛。疏。次第
合前者。一清淨離垢光合善淨光明風輪。此
約能成。若約所成義類亦同此。一能成如
來無漏無盡智合成色界。色界離於欲過
故如無漏。四禪不壞如無盡也。二普照光
合淨莊嚴風輪。三持佛種性合堅密無能壞。
四迥出無能壞合勝高輪。五一切神通合不
動輪。六出生變化合安住輪。七普隨順合
莊嚴輪。八不可究竟合無盡藏。九種種莊嚴
合普光明藏。十不可壞合堅固根。其所成徳
可以意取。疏。所成唯果徳者。唯釋於法如
無漏無盡智不傾動力等。皆果徳也。能成通
因果者。如持佛種性。一切神通皆通因果。
疏以縁奪因者。此中化生衆生。自力爲因
佛力爲縁。餘可思準。疏。大諾健那者。此云
露形也。疏。其量廣無數厚十六洛叉者。是
倶舍頌上二句云。安立器世間。風輪最居下
疏。故淨名云。其無礙慧無若干者。即第三
菩薩行品。經前已頻引。今更略示因説香飯
爲佛事竟。便明諸佛功徳平等云。阿難汝
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虚空無若干
也。汝見諸佛色身有若干。其無礙慧無若
干也疏。若將一一通前十下結彈古釋。疏。
淨意如空總以喩顯等者。此中有深止觀宜
審思之。第二身業疏唯有五界者。結示正
義非是略也。彈於古釋。古云。應有十句。但
文略耳。故今彈之。疏。明如來出現有十種身
者。疏文有四。一正科經文。二此即八地下
會釋十身。三四是菩提下隨難重釋。四一
一喩中下釋文。此亦古徳同迷之處。不知
此十即十身故。疏。初二合初句世出世異故
者。謂初二句皆合破暗作明初句。滅惡生
善。即世間破暗作明。惡即黒暗善即明故。後
句破愚爲智。即是出世破暗作明。疏。三拔四
流等者。即大慈救護大悲度脱。合變濕令燥。
四流是濕出世是燥。定水是濕菩提是燥。不
沈定水故。疏。道品通長下合上生長草木。
三乘草木即藥草喩品三草二木。初會已引
喩。高原喩聲聞者。不生佛法蓮華故。即淨
名第二。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
泥乃生此華。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
中無所復益。煩惱泥中乃有衆生出佛法
矣。前亦已引。故法華經法師品内穿鑿高原。
亦況聲聞。疏。又既約機説異則照高未能
兼下等者。如照高山未照黒山。若照黒
山即照高山。謂説華嚴是照高山二乘不
預。説阿含等菩薩常聞等。餘例可知。疏又
若捨化下。約會權歸實。然經但有先照高山
之言。無有後照高山之語。今以義求必有
之矣。會權歸實先棄人天。非出離故。如
平地落照。次捨聲聞。令自悟故。如高
無光。次捨縁覺。令起悲故。如黒山掩曜。
次捨三乘。歸一乘故。如山銜夕陽故。先
大後小即從本流末。於一佛乘分別説三
等。捨小歸大即攝末歸本。則二義皆具。疏
略中五事皆盲等者。亦通外難。謂有問言。五
事皆盲。何不言無解等眼。答意可知。疏。此
即涅槃下。會涅槃第九。初明三罪最重有
涅槃因。不説闡提。後聖行品下收闡提云。
一闡提人雖復斷善。猶有佛性。故總收之。
此四明至惡不捨。言三罪者。一謗方等經。
二犯四重禁。三作五逆罪。此三未必撥無
因果。撥無因果即一闡提。疏。令離苦集者。
現在身苦爲苦果也。及諸煩惱未來苦因義
兼惑業。上二皆集。第三語業。疏圓音之義
下分三。初總明。二釋文。三彈古。初中疏一
敍昔等者。昔有三義。一云。諸佛唯是第一義
身。永絶萬像無形無聲。直隨機現無量色
聲。猶谷無聲隨呼發響。然則就佛言之
無音。是一約機論之。衆音非一。而言一音
圓音者。良由一時一會異類等解隨其根
性。各得一音不聞餘聲不亂不沓。顯是
奇特。故名一音。音遍十方隨機熟處無不
聞故。名爲圓音。非謂如空遍滿無別韻
曲經云。隨其類音普告衆生。斯之謂也。二
云。就佛言之實有色聲。其音遍滿無所不
遍。但無五音四聲等異。無異曲故名爲一
音。無不遍故名爲圓音。但是圓音作増
上縁。隨根差別現衆多聲。猶如滿月唯一
圓形。隨器差別而現多影。亦如長風隨其
衆竅聲有多種。經言。佛以一音演説法。衆
生隨類各得解。三云。如來於一語業之中
演出一切衆生言音。是故令彼衆生各聞己
語。非是如來唯發一音。但以語業同故名
爲一音。所發多故名爲圓音。如舍支聲尚
多音齊發。況如來耶。二辯違者。上來三解偏
取皆失。初第一義無形無聲。非一音義
故。但隨他音非自音故。第二唯是一語無
多音故。一不即多豈爲圓音。有則多亦應
有。無則一亦須無。何得一有而多無耶。第
三雖但是多。又無一故。若語業同一切衆
生豈一音耶。故並非也。第三會通者。上但
責偏不謂全失。合上三義。方是圓音之一
義耳。謂多即一。若多不即一則非一音。一
復即多若一不即多。即非圓音。二即是空
空即是二。若二不即空是所執故。不無性
故。非圓非一空不即二非音非圓故。鎔
融無礙即是圓音。此中三義。謂初是無生滅
義。次一是無邪曲義。後一是普至義。是知
得其正義。則傍收無遺不得正意。並爲
乖理。疏文有十音下。第二正釋經文。在文
可見。但初一即隨類音亦同淨名。佛以一
音演説法。衆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
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釋曰。此即詞無礙解。
以辯一音。三四皆引寶積。亦即淨名寶積長
者子偈讃一音。次上所引第二偈云。佛以
一音演説法。衆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
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釋曰。此即法無礙
解云一音也。第三偈云。佛以一音演説法。
或有恐怖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
神力不共法。釋曰。此即義無礙解云一音
也。疏此十圓融下結成上義。疏。是知或謂無
聲下。第三結彈古説。但結前二。以其第三
可入正故。言皆大地之一塵者。約收以結
則此一塵不離地界。積多小塵可成大地。
積其多義以爲圓音。若約斥彈異説之
微。豈同正解廣大智地。疏。今初收上十聲下。
疏文有三。先釋經文。二更以四句下以義
融攝。四句可思。後名爲如來圓音下結歎
疏。若佛音聲是有法非非法者。釋曰。此非法
言即是眞理爲非法耳。疏。一將成正覺念相
欲盡等者。即起信論意。數段論文參而用之。
云。菩薩地盡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
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
常住。名究竟覺。今取意釋。故云將成正覺。
言念相欲盡者即微細念也。此念亦名生
相。即論三細之一。論云。一無明業相。以依
不覺故心動。説名爲業。動則有苦。果不離
因故。釋曰。此念即細中之細。今無此相云
細念都亡。言得見心性者。即上論文言等虚
空界法界一相者。即論釋本覺之文。論云。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虚
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
身。依此法身説名本覺。釋曰。今略取二
句彰所顯本覺。言始本無二者。即所成始
覺。彼論釋前説名本覺。竟後云何以故本
覺義者。對始覺義説。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故。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
故説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
覺心源故非究竟覺。釋曰。今疏取意。故
云始本無二。言契同諸佛。平等法身下。結
成上來無二之義。平等法身即前本覺。言故
云説法界下以經帖成。疏。三徳涅槃者。涅槃
章明。疏在法華經以體從用。名如來知見
者。涅槃約理知見約智。知見有性非無有
理。涅槃亦有般若之徳非無有智。涅槃乃
是攝用從體。但稱涅槃以爲所證。法華經
明以體從用但名知見。故法華論釋開義
云。開者無上義。即雙開菩提涅槃。示法身
同即唯約理悟。約菩提即是於智明其理
智。況知法無性豈非理耶。故今疏云以體
從用等。疏。深固幽遠者。即法華經法師品文。
文云。此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今
佛教化成就菩薩。而爲開示。釋曰。幽遠深
固名爲祕密。疏初心同禀下解妨。解妨云。
法華經除諸菩薩衆信力堅固者。又三根聲
聞初發大心。皆禀法華如來知見。何要此
位方爲説耶。故爲此通。約究竟故。爲等
覺説實則此法通被始末。疏。更一下生者。
第二會。初已廣分別。疏。有説初地即得者。六
地已引。即仁王云。若得信心必不退進入
無生初地道。疏。爲説信等者。即初地淨治
地法。信悲慈捨無疲厭。知經論了世法。堅
固力慚愧莊嚴供養佛也。疏。後後圓淨者。
釋經寶字。以此十法淨治地障。地地漸淨
故云後後。疏。十地地智一一開發者。即釋
智慧華開敷。不斷二利者。不斷大悲行等。地
地之中有二利故。疏中道者名爲佛性。初二
會中已廣分別。言爲上上智觀者。亦涅槃文
六地已引。應以法空智斷一切惑者。此有
二意。一以法空揀於人空。照惑無本無斷
斷故。二言一切者。兼斷所知亦煩惱故。第
四出現意業。疏約體遮詮下釋此段經。疏文
有三。初總釋文意。二別敍異釋。三會釋
歸宗。今初。心即是王。就王辯體。智則是所。
約所明用。體則表詮不逮故但遮詮。用則
相可照著故寄表詮。然用亦有遮詮。同體
故。無分量故。若一向遮則無由顯妙。故
寄表詮以辯玄極。而言寄者。謂寄所顯王
寄用顯體。又用及心所皆有遮義。今但寄
表以顯於深。疏。然此一文下。第二別敍異
釋。於中二。先標。後一云下別説。略有三説。
不離一宗即分爲三。初二師即法相宗。二
結前生後。三敍法性宗。就初師中有五。一
正明。二解妨。三反成。四引證。五重解妨。
今初。言無彼有漏染心心所而有淨分者。
唯有八識心王及二十一心所。即遍行五別
境五善十一也疏果位之中解妨。有徴問云。
若爾則王所倶有。何以王上言不可得。故此
釋云。果位之中識劣故云不可得。智強故云
智無量。言識劣者。以二分中。但有淨故。
不同衆生分別強故。言智強者。無惡慧
故。決斷勝故。疏。若必無王下。第三反以成
立。智是心所。若無心王智何所依。疏。故成
唯識下第四引證。言是淨無漏界者。漏即
垢染。既言無垢識則有識矣。又云圓鏡智
相應明有心王與所相應。非所獨立。是故
結云有王明矣。疏。言轉識下。第五重通妨
難。謂有難言。既言轉八識成四智。明唯
智無識。故今釋云智依識轉等。言依識轉
者。識爲主故。智非主故。然唯識轉有三師
義。今並用之。此是一師上智強識劣。亦是
一師。疏一云。以無積集思量等義下。此義有
三。初正明。二引證。三遮救。今初。以集起
名心。思量名意。分別名識。今果位中八不
積集種子而起現行。七不思量第八爲
我。而言等者等取前六。又不分別諸境。所
以爾者。以皆與四智相應故言無耳。非不
有彼無集第八。無思第七。無分別六。是故
結云非無心體。疏。故攝論下。二引證。非心
非思義故者。明八非積集七非思量等。疏。
亦非非心爲所依止者。三遮救也。恐有難
云。若非心義無分別智。應依於色。故今顯
云。所依之王非全無體。此上總標有也。次
心種類故下釋成有義。謂是心種類安得非
心。次云。以心爲因下。復釋上文心爲種類。
言此位者即是果位。謂以集起等心爲因。
引得果位淨八識故。不可名爲非心也。
如無表色依表色生故得名色。據此亦得
名無集起心等。疏。上之二解倶明心意識有
者。第二結前生後。明結前二是法相宗。生後
一解是法性宗。問二倶是有。復有何別。答
釋有淨無染。後釋有體無用。故義不同
也。然二義相成。以無思等故説無染。以無
染故説非積集思量義等。疏一云。佛果無
實心意等者。即第三師是無相宗。及法性宗。
先正明可知。故金光下第二引證。論當第
三。論云此中自性身者。即法身也。釋論云。
唯有眞如及眞如智獨存。名爲法身。疏。上
之二宗偏取皆妨。下第三會釋歸宗分二。先
明不可偏取。二明會成正義。前中亦二。
上二句標。後若依前義下解釋。於中又二。先
離破後合破。前中先明法相宗妨。疏。文分
三。初奪破。次縱破。後遮救初中二。先明
違義。以不得即有即空故成増益。後亦不
能通。不可得言下。明其違文。以文但云心
意識倶不可得。不言染不可得故。疏又此
淨分此何不説下。第二縱破縱許淨有染無。
經何不言有淨分也。疏。彼無垢識而得説
耶下。第三遮救。二句疏文遮其兩救。上句
恐彼救云。淨相難説故不言之。故今遮云。
彼莊嚴經何得説有無漏識耶。豈非是淨。
下句恐彼救云。經言叵得意在於染。故亦
遮云。經何不言染不可得。疏。若依後義下。
明法性宗妨。於中二。先奪後縱。前中亦二。
先明違義。以空礙有故云損減。二亦不能
通下明其違文。文中既言智無量故知如來
心。不言知如來智。明知假智知心心則有
矣。何得言無。疏。又心既是無下。第二縱破。
縱汝心無智有亦有二過。一違義。心王最
勝尚説爲無。智無所依豈當獨立。如無君
主何有臣下。二非唯下明其違文。言上
二論者。即唯識攝論言涅槃滅無常則通
五蘊。故經云。憍陳如因滅無常色而獲常
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既有常識則有心
矣。疏。若二義雙取下第二合破二宗。成四
謗故。此亦遮救。謂有救云。上之二宗偏取
不可。合豈過耶。故云。合則相違。以其定謂
有無非即有之無即無之有故。若爾互泯雙
非可乎。故答云寧逃戲論以無詮當故。疏。
若爾何以指南下。第二會成正義。於中有
四。一徴前起後。二今釋此義下雙標二章。
三今初若後宗言下別解二門。四然佛尚不
説下謙退總結。初二可知。三中分二。先別
會二宗後通會二宗。前中即分爲二。先會
法性宗。意云。心即是如智即如智。離心無
如則知有如已有心矣。況即體之用故稱
如智。即用之體即是眞如。如一明珠。珠體
即如。明即如智。豈得存如亡於心矣。疏。前
宗以純如下會法相宗。意云。即如之有。有
豈乖如。如境即虚則有心無失。疏。是知
即眞之有下第二通會二宗。即眞之有是法
相宗。即有之眞是法性宗。兩不相離方成
無礙眞佛心矣。疏。後消經意下第二釋經
文。於中有三。初略明即雙標遮表二故。
晋經下引證雙證遮表。既言知心無量則
有心矣。言無最失。疏云何深玄下。第三廣
釋。即雙釋遮表。即分爲二。第一釋寄遮
顯深。第二釋寄表顯深。前中四。初明偏語
不能盡理。二結性相二門難思。三明總具
性相不可別彰。四明不即不離故難顯説。
今初。略有四對。一有無者即別對二宗。二
染淨即法相宗。三一異者通對二宗。四情非
情亦對二宗。初對義者事即理故非有。理
不失事故非無二。染淨對。淨約絶相染
約契性。言不斷性惡者。惡同以心性爲
性。若斷性惡則斷心性。性不可斷。亦猶
闡提不斷性善。三一異對。通對二宗。即體
之相能包。即相之體一味。四情非情對。亦
對二宗。即用之體同色。即體之用徹幽。
言無殊色性者。即起信論云。以知色性即
智性故。説名智身。以知智性即色相故。説
名法身遍一切處。又梵行品云。知一切法
即心自性故。情非情性曾何異體。疏。口欲辯
下二結性相難思。疏。是知佛心下。三總具
性相不可別彰。皆雙融前二宗之法。疏。心
中非有意下。四明不即不離故難顯説。於
中三。初約八識心王辯。二王所對辯。三一
一結例。言非有者是不即義。二相別故。亦
非不有。是不離義。無二體故。又非有者。以
無二體互攝盡故。亦非不有者。二倶不壞
力用交徹故。疏。言寄表下。第二釋寄表顯
深可知。疏。然佛尚不説下。第四謙退結成。
佛尚不説者。即此經云心意識皆不可得。是
不説也。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
耶。皆佛不説也。果海離言唯證相應。皆不
可説。有因縁故者。即四悉檀。因縁則得無
説之説耳。疏。合中謂諸乘下。疏文有三。初
正釋文。二豈不依心及依理者設難也。依心
約法相宗。依理約法性宗。三豈不向言王所
無二下釋通。此釋依心。後良以佛智下釋依
理義。於中四。初正釋。二引例。三引證。四
擧況。今初。即迴向經云。無有智外如爲智
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今但通上豈
不依理難。故但引前句。謂彼難云。上言唯
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則智依如矣。何言無
依。故今釋云。智外無如。故無所依。然彼迴
向經文。自有三意。一約如體性空故。智外
無如。智體性空故。如外無智。二如智一味
同一眞體。安得智外更有如耶。三約事事
無礙擧一全收。今但用初二意以酬難
竟。後意即在第四擧況之中。疏。亦猶淨名法
隨於如無所隨故者。二引例也。即目連章。
彼約性相相對。此約如智相對。義非全同
義勢相似。故云引例。言法隨於如者。法即
一切。一切法即如。故云隨如。言無所隨故
者。經自釋隨如之義。由法即如。法外無如。
故云無所隨。故若有所隨能所未泯。豈得
隨如。又法外有如。法非如矣。故無所隨方
曰隨如。此中亦爾。若有所依智外有法。能
所未忘不名如智。如外有智智亦不如。故
得引例。疏。文殊般若云。若無境界則無所依
者。三引證也。文義全同。故得引證。即大般
若曼殊室利分光明覺品已引。今當更引。經
云。若知我性即知無法。若知無法即無境
界。若無境界即無所依。若無所依即無所
住。釋曰。今但要無依之言故但引一對。疏。
況佛智外無法可得下。第四擧況。謂上引
二經。但明契理無依心境雙寂。即事理無
礙之義。已通前難。況今約事事無礙擧一
全收。即迴向中第三意也。佛智稱眞收法
界盡。差別之事皆隨於理在佛智中。況所
證如寧在智外。此約相入門。下句云以一
切法即佛智故者。釋上無法可得。約相即
門。佛智即一切一切即佛智也。疏。即轉釋前
依者。謂疏意明初喩爲總含下九喩。故下
喩中節節指初。今以第一喩云虚空爲一
切法所依。喩佛智爲一切世出世智所依。
故今釋之。云得爲依依彼出故。疏。雖出
諸智佛智不減菩薩成佛佛智不増者。如山
出雲山亦不減。如谷納雲谷亦不増。海
中板喩即十行品。疏。列名中衍英諸公等者。
疏文有三。初敍昔。次此釋亦無大過下會
釋。上句總明。果地具此三道下。爲其通釋。
恐有難云。助等是因何將釋果。故爲此通。
三今更一下申今正解。於中二。先總明。後
一大圓鏡下別辯。然取唯識論以爲疏文。
心無染著巧方便智寶爲大圓鏡智。論云。一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
縁行相微細難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
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徳現種依持。能現
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
圓鏡現衆色像。釋曰。觀上論文自分主客。
但云不忘者常現前故。不愚者不迷暗故。
餘義可知。論云。二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觀
一切法自他有情。皆悉平等大慈悲等恒共
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
差別。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
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釋曰。由昔因中執
有我故。自他不等。今由我無故皆平等。言
一味者一無漏味。餘義可知。由涅槃故。此
識恒共悲智倶行。論云。三妙觀察智相應心
品。謂此心品觀察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
攝觀無量總持定門。及所發生功徳珍寶。
於大衆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
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
釋曰。攝謂攝藏觀謂觀察。功徳珍寶即六度
道品等。論云。四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謂此心
品爲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
種變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釋曰。四
智廣義初會已明。今以疏有故復重引。令
知主客。疏。同法華髻中明珠下。七喩之中
此當第六。如安樂行品明。一乘圓智居佛
心頂。以權覆實如在髻中。開權爲解。前亦
已引。疏。然約下智不及下釋上密義。故法華
云。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縁譬喩言詞演説
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
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
大事因縁故出現於世。釋曰。種種説法皆
爲一乘。衆生不知故云祕密。故涅槃下引
證。亦如前引。疏。體勝用深下疏文有二。先
釋經。後解妨。今初。言純淨圓徳現種依持
者。純即無雜淨即離染。圓者滿義。現行功
徳之依。種子功徳之持。自性明善名爲清淨。
有漏永亡云離諸雜染。餘如前釋。疏。今以
四智圓融下二解妨。妨云。何以將法相宗
釋法性義。故爲此通。謂彼四智超然不同。
今一具四。豈得同耶。先將四寶以況四
智。此即別義。於一寶上復具四徳。即圓融
義。況四圓融十中之一。豈得言同。欲顯包
融故用釋之。疏。第五珠消海水喩躡前以
釋。疏文分二。先明智斷不同。後又前下横
竪分別。一佛果中具有四智名横。菩薩歴
位具有四智名竪。言皆是釋上爲依之義
者。即虚空無依爲依。喩中之一義也。疏。起
世婆沙等説者。起世即經。婆沙即論。皆同倶
舍。倶舍云。此下過二萬無間深廣同上七捺
落迦。八増皆十六等是也。疏。俗典云。沃燋
石者。山海經説尾盧壑。又云注下亦如彼説。
莊子秋水篇亦明。已見迴向品。疏。別顯用
相下疏文分三。初敍昔。二辯順違。三申正
義。今初。即靈辯法師。此三昧名。即唯識第
九。論云。一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照了大乘
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徳王定。謂此自
在集無邊福如王勢力無等雙故。三賢守
定。謂此能守世出世間賢善法故。四健行

定。謂佛菩薩大健有情之所行故。攝論第
八意亦同此。首楞嚴者。是梁論名。即健行
義。然是梵言。此云一切事畢竟。又英法師
云。初定空智除不善障。二除著禪障。三除
煩惱障。四除所知障。賢首云。初能除流散
雜染業。二能除味定著靜障。三能除根本無
明障。四能除盡成果智障。與前大同。疏。此
釋配定可爾下。第二辯順違可知。疏。今更
一解下。三申今正義。於中有二。先總後
別。今初所成即是四定者。如唯識論。定爲
能發智爲所發。四智即是所成。今明佛具
四智。令諸菩薩能具四定故。智爲能成定
爲所成。竪配之相下別當具。疏謂一佛以即
事而眞智下。第二別釋。一一智中文皆有
三。初擧能成智。二治於下治所破病。三令
得下顯所成徳。文並可知。疏。肇公亦云下。
即涅槃無名論。第七妙存中文。然則玄道存
乎妙悟。妙悟在於即眞。即眞則有無齊觀。有
無齊觀則彼已莫二。所以天地與我同根。
萬物與我一體。同我則非復有無。異我則
乖於會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間
矣。何則涅槃夫至人虚心冥照理無不統。懷
六合於胸中而靈鑑有餘。鏡萬有於方寸
而其神常虚等。今但引兩對足顯經意。疏。
四戒定息熱者。此唯定下合別顯用相。中有
淨戒頭陀。疏文多影略者。爲分能所成故。
能成者即如來悲等。所成即菩薩悲等。如在
佛爲方便在菩薩爲深心。在佛禪定爲
葉。在菩薩淨戒頭陀爲葉。在佛即是菩提
爲果。在菩薩即無生忍等。疏。是知現惡明
無則無惡必有者。即生公意。生公忍死待
得大經。以證大義。如何至今猶不信耶。
廣如玄中。今當重釋。言現惡明無者。正作
闡提撥無因果故無。無惡必有者。由撥因
果之惡故無。今無此惡是則有矣。故應問
言。頗有新作一闡提不。復有闡提後生信
不。若有新作未作之時有佛性不。若未作
時有作時無者。佛性可斷。若先無者則不
由於闡提無也。本自無故。後生信心亦復
如是。若有佛性佛性是可生之法。前則本
有今無。此則本無今有。若發信心亦無性
者。此亦不干闡提故無。故知但是約於長
時未成果善。抑言無耳。謂抑令恐怖使
發大心。未作闡提令其莫作。故皆誘物
何定言無。疏故涅槃下引證。此引二經。先
引涅槃。自有二文。唯證闡提有性。成上不
捨邪見水輪。初意即第九經玄中已引。今復
略明。經云。彼一闡提雖有佛性而爲無量
罪垢所纒。不能得見。如蠶處繭則有而
非無。三十五經云。斷善根人以現在世煩
惱因縁能斷善根。未來佛性力因縁故還生
善根。亦有文也。復云。若能發心非闡提者。
即二十六經高貴徳王菩薩品。經云。善男子。
一闡提輩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説深法。
及以不遇倶不得離一闡提心。何以故。斷
善根故。一闡提輩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所以者何。若能發於菩提之心則不名
爲一闡提也。即其文矣。疏。法華云下。二引
法華。亦有二文。以證定性二乘皆成佛義。
一即法師品。藥王汝當知。如是諸人等。不
聞法華經。去佛智甚遠。若聞是深經。決
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聞已諦思惟。當知此
人等。近於佛智慧。釋曰。既言決了聲聞法。
明昔淨名等經聲聞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
復能利。及如燋穀芽。佛名經説。如燋
穀芽雖逢春陽無希秋實。及深密等説
於定性不得成佛。三乘聖人心皆猶預。今
皆作佛。故云決了。第一經云。菩薩聞是法
疑網皆以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故云
決了。復恐人云。千二百外定性聲聞即不作
佛也。故引次文。即五百弟子授記品初。千
二百悉皆求記。如來先授陳如作佛。次授
五百。末後偈云。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
同號曰普明。轉次而授記。我滅度之後。某甲
當作佛。其所化世間。亦如我今日。國土之嚴
淨及諸神通力。菩薩聲聞衆。正法及像法。壽
命劫多少。皆如上所説。迦葉汝已知。五百自
在者。餘諸聲聞衆。亦當復如是。其不在此
會。汝當爲宣説。釋曰。據此非唯列千二
百。則靈山之會萬二千人。五千拂席増上慢
者。應是聲聞不厠靈山法華勝會者。令此
會中聲聞菩薩轉爲授記。餘如玄中。疏。有
引向來所揀下即擧邪顯正。謂法相師以水
輪中證有無性。地獄深坑證有定性趣寂
二乘不觀已下破其妄引。疏有三節。初指
經中却收之義。二引第十等有喩意。三減損
佛性下以理結勸。謂唐三藏創自西迴。薦福
寺有一人大徳。不肯修敬。後因見日照三
藏遠渉流沙廣取經論。誠曰劬勞。然減損
佛性増足煩惱。未知與聖意相應。不言
減損佛性者。以五性之中唯一性半有佛
性耳。謂菩薩性及不定性之半。以不定性容
有無故。餘三性半一向言無。謂一無種性
人。二定性聲聞。三定性縁覺。言一半者。即
不定性中或無是也。言恐謗一乘者。以罪
怖之。然法華經特稱妙者。以佛昔説三乘
五性。今法華云一乘一性。謂一切衆生有
如來知見。更無餘性故。惟一乘涅槃云佛
性者。名爲一乘。以凡是有心定當作佛。故
唯一乘。法華又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
眞。終不以小乘濟度於衆生。又第四云平
等大慧。又彼疏自立一乘爲宗。及其立義
定有五性。却以一乘而爲方便。此豈不是
謗一乘耶。謗一乘罪。法華具明。事不可
輕。如増上慢不信不輕。皆作佛言即爲謗
耳。疏。廣明留惑潤生具如前章者。即義理分
齊別有一門。第十喩法説中三。初略消經
文。二以上言潜流下對前辯異。三此有三意
下。別解文旨。文三。初順釋。二釋疑。三
以理成。初中亦三。一明生等有因。二明因
有果智。三自他交徹。今初。先正立。後則知
無性下反成上義。即涅槃經云。除牆壁瓦
石皆有佛性故。無佛性則非衆生。凡是有
心定當作佛。則無一不有。以一切人皆有
心故。故知作佛言無佛性則無心也。無
心寧異瓦礫。此是涅槃一性之宗。故云已
過五性。疏。二者衆生在纒之因等者。二明因
有果智。揀勝初義。但有佛性。於中三。初
正立。二正揀。三結勸。今初。謂遠公等釋涅
槃經。言因性本有果性當成。今因有佛智
佛智非因。故超前也。所以有者。因果二性
無二體故。若因無果性果是新生。便有始
故。新生有始佛性非常住故。疏。非但有性
後方當成者。第二正揀前義。於中二。一揀
因果不同。謂前義意如木有火性鑚方生
火。乳有酪性縁具成酪。今此中意果尚本
有。況於因性。況當有耶。疏。亦非理先智後
者。二揀理智兩別。若唯理性爲先有者。則
第一義空不名智慧。理智異故。無漏智性本
自有之。不應理故。大智光明非本有故。智
後生者果無常故。能證所證成二體故。疏。
是知涅槃下第三結會勸信。謂涅槃終極之
説。會昔有餘四十九年多説三乘五性之
教。機習已久。難可頓移。且説有心皆有佛
性。一經前後縱奪合離。而其明言凡是有心
定當作佛。疏。後學尚謂談有藏無者。即大乘
法師法華疏意。彼意涅槃經言一切衆生皆
有佛性。總談皆有欲奬衆生。實而明之亦
有無者。藏在一切總有之中。言通別類異
者。通相皆有別揀有無。有無不同不應一
類。疏。況聞等有果智誰當信者。即擧今宗
結成難信勸令信耳。疏。三彼因中之果智
下。第三自他交徹。謂諸凡夫因中果智。即他
諸佛已成果智自身佛性。一身竪論。他佛智
在凡自他横辯。故更玄也。疏。不爾此説衆
生下以理成立自他平等。謂此章中擧其十
喩以辯佛智。忽引衆生有佛智者。何名爲
説諸佛心耶。明知是説衆生心爲佛矣。斯
則玄下結歎歸宗。疏。如壯士迷於額珠。豈謂
膚中無寶者。即涅槃第八如來性品。北經第
七。佛告迦葉。善男子。譬如王家有大力士。
其人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捔力相撲。
而彼力士以頭抵觸。其額上珠尋沒膚中。都
不覺知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即命良醫欲
自療治。時有明醫善知方藥。即知是瘡因
入體。是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時良醫尋
問力士。汝額上珠爲何所在。力士驚答大
師醫王。我額上珠乃無去耶。是珠今者爲何
所在。將非幻化憂愁啼哭。是時良醫慰喩
力士。汝今不應生大愁惱。汝因鬥時
珠入體。今在皮裏影現於外。汝當鬥時嗔
恚毒盛。珠陷入體故不自知。是時力士不
信醫言。若在皮裏膿血不淨何縁不出。
若在筋裏不應可見。汝今云何欺誑於我。
時醫執鏡以照其面。珠在鏡中明了顯現。
力士見已。心懷驚怪生奇特想。上具
經文下合文。廣以意引之。謂以良醫喩之
善友。煩惱爲皮膚。佛性爲寶珠。不知爲失。
惑盡乃得證知了了。如彼力士於明鏡中
見其寶珠。薦福解云。貧女金藏通喩凡夫
不知佛性。此喩菩薩二乘觀心之首隱其
性。已發三乘心名爲王家。以未入佛
家故有觀心力名爲力士。中道佛性之珠
在其心間。與倒競力觀於俗境名爲相競。
觀心取境名頭抵觸。取相隱理名尋沒膚
中。以相求理不能得見。名不知所在。取
相見空名之爲瘡。訪友爲命醫。佛爲良
醫。知佛性珠取其空相。名知是瘡因珠入
體。定得之性在上相内。名珠入皮即便停
住。是時良醫下問性所在。相覆眞性故。力
士不知所在。先因發心。將非虚説。名將
非幻化。恐無性流轉名憂愁啼哭。次佛慰
云。言性不失汝之妄競性隱無我。名珠
入體在於皮裏。因本有理有理性相。名影
現於外。汝觀空等時其心猛利。如嗔恚盛。
因斯陷入故不自知。此上有性不見喩二
乘。是時力士下拒教不信喩。若在皮裏膿血
等者。謂在凡夫苦等相中。有漏不淨性淨應
出。何縁不見。若筋等者。若是眞理眞理。無
相不應可見。汝今云何下正明不信經。
是時良醫下依教見性喩。珠在鏡中明了顯
現者。定得之性惟大涅槃理教能顯。如鏡
照面了了分明。力士見已者。衆生則聞見。十
住則目見。餘可知。疏。如貧得珠非今授與
者。即法華第四五百弟子授記品。説繋珠喩
領解得記。經云。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
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
繋其衣裏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
起已遊行到於他國。爲衣食故勤力求索。
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爲足。於後親
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爲衣
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
恣。於某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繋汝衣裏。今
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
爲癡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
如意無所乏短。不合可知。然繋有二。一
約結縁則圓解爲珠。爲説爲繋。煩惱昏醉
少有微解。故曰繋珠。五道求樂爲勤力艱
難。證小涅槃不求大果。云得少爲足。後
聞法華爲會遇親友。示以知見如得衣
珠。以因易果無樂不得。昔已繋之。故云
非今授與。二約無性然其昔繋亦非新與。
未知令知故云繋耳。則不全同喩。今疏取
無性繋珠以成本有。故云非今授與。疏。
是以涅槃恐不修行下。以涅槃經結成上
義。執著過輕乍可言有。妄語過重不可言
無。況無著而知。決須有矣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始本無二絶二礙者。此有二意。一則衆生
本有佛智。是則本覺不礙始覺。如是而證
名無礙智。二者斷障顯了則無煩惱所知二
礙。疏。合出經益物等者。疏文有二。先正釋
文。後然如來藏經等下引例釋者。言九喩
者。如來藏經具有九喩。一二不同餘經。或
有一二三四。多少不定故致等言。言如來
藏經者。即如來在王舍城耆闍崛山。成佛
十年後方説之與大比丘百千人菩薩六十
恒河沙云云。爾時世尊於栴檀重閣正坐
三昧而現神變。有千葉蓮華。大如車輪其
數無量。色香具足而未開敷。一切華内皆有
化佛。上昇虚空彌覆世界。猶如寶帳。一
一蓮華放無量光。一切蓮華同時舒榮。佛神
力故。須臾之間皆悉萎變。其諸華内一切化
佛結跏趺坐。各放無數百千光明。於時此
刹莊嚴殊特一切大衆歡喜踊躍
金剛慧菩
薩問佛下。爲答云。我以佛眼觀一切衆
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
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衆
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
汚徳相備足如我無異。又善男子。一譬如
天眼之人觀未敷華。見諸華内有如來身
結跏趺坐。除其萎華便得顯現。如是善男
子。佛見衆生如來藏已。欲令開敷爲説經
法。滅除煩惱顯現佛性。善男子。諸佛法爾。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衆生如來之藏常
住不變。但彼衆生煩惱覆故。如來出世廣爲
説法。除滅塵勞成一切智
毎喩之後
皆有偈文。二復次善男子。譬如淳蜜在巖
樹中。無數群蜂圍遶守護。時有一人巧智方
便先除彼蜂。乃取其蜜隨意食用。惠及近
遠。下取意合。蜜喩如來藏。蜂喩煩惱。人喩
如來。除蜂喩説法除煩惱。三復次善男子。
譬如粳糧。未離皮糩貧愚輕賤謂爲可棄
除蕩既精當爲御用。合云。糠喩煩惱。米喩
如來知見説法除煩惱淨一切智。於諸世
間爲最正覺。四復次善男子。譬如眞金。墮
不淨處隱沒不現。經歴年載眞金不壞。而
莫能知。有天眼者語衆人言此不淨中有
眞金寶。汝可出之隨意受用。法合例知。五
復次善男子。譬如貧家有珍寶藏。珍寶藏
不能言我在於此。既不自知。又無語者。
不能開發此珍寶藏。一切衆生亦復如是。
如來知見力無所畏。大法寶藏在其身内。
不聞不知耽惑五欲。流轉生死受苦無量。
是故諸佛出興于世。爲開身内如來法藏。無
礙辯才爲大施主。六復次善男子。譬如菴羅
果内實不壞種之於地成大樹王。善男子。
我以佛眼觀諸衆生。如來寶藏在無明&T021400;
内。猶如果種在於核内。善男子。彼如來藏
清淨無極。大智慧聚妙寂泥洹。名爲如來應
正等覺。七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持眞金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