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文句 (No. 1718_ 智顗説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界。如來應化統而家之。故言廣大也。三唯
有一門者。譬上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道場
觀云。實相理不異。慧亦宜一。出無異路故
言一門。光宅雲曰。三界雖曠九十雖多。論
於出要唯是佛教。故言一門。今明若單理
爲門。理無通塞。何門之謂。單教爲門。得經
者衆。何意不出。今取理爲教所詮。文云以
佛教門。出三界苦得涅槃證。門又二。宅門
車門。宅者生死也。門者出要路也。此方便教
之詮也。車者大乘法也。門者圓教之詮也。若
宅門是車門。初三車救子。亦應即是等賜
大車。若所出門非所入門。驗車宅異也。四
五百人者。譬上衆生即五道也。五堂閣下。
譬上安隱對不安隱法。五濁也。先出所燒
之宅相。譬六道果報。次明能燒之火。譬八
苦五濁。堂譬欲界。閣譬色無色界。牆壁譬
四大頽落譬減損。傾危譬遷變。柱根譬命。
梁棟譬意識。腐敗譬危殆不久。欲令易解
作觀釋之。堂譬身之下分。閣譬頭等上分。
牆壁譬皮肉。*頽落譬老朽。柱根譬兩足。腐
敗譬無常。梁棟譬脊骨。傾危譬大期。周障
屈曲譬大小腸。又云譬心云云。周匝下明能
燒之火。八苦遍在四大四生故言周匝。並
皆無常故云倶時。炊然譬本無今有。本無
此苦無明故有。六長者諸子下。三十子。譬
上知衆生性欲。曾習佛法天性相關則子義。
性欲有異若十是菩薩子。二十三十是二乘
子。此機倶得出宅故名爲子。無此機是五
百人。或者。支佛出沒不同。或小乘攝或中乘
攝。皆言十者。悉有十智之性。故云内有
智性。但無如實智性耳。上三偈先頌實後
頌權。今總譬中先實後權云云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五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五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從長者見是大火下。是第二別譬也。別更
爲四。初長者見火譬。譬上佛見五濁四行偈
爲本。二捨机用車譬。譬上釋迦爲五濁寢
大施小始坐道場十七行半偈爲本。三等賜
諸子大車譬。譬上釋迦示眞實相我見佛子
等志求佛道者六行偈爲本。四長者無虚妄
譬。譬上我爲諸法王二行半偈爲本。就初
見火其文有四。其意但三。一明能見二明
所見。三明驚怖四廣前所見。但成三意。長
者見標出能見。譬上我以佛眼觀見也。是
大火從四面起者。標出所見。譬上所見六道
衆生也。即大驚怖。譬上爲是衆生故而起大
悲心也。而諸子等於火宅内下。廣第二所見
之火也。還是釋成驚怖之義。身受心法。即
宅之四邊。從此四邊。起淨樂等四倒。八苦
之火衆苦皆集。若知身不淨苦無常。即煩惱
火滅。舊有三解。一云。四大爲四面。六識並
託其中。二即四生。三云四倒。依下文。以生
老病死爲四邊也。即大驚怖者。念其退大
善故驚。憂其將起重惡故怖。驚即對慈
念其無樂。怖即對悲憂其有苦。我雖能於
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者。即是釋成驚怖慈
悲之義。雖是未盡之辭。明佛以智慧力能
尋正教見所詮諦。不爲五濁八苦所危故
名安。四倒暴風所不能動故名隱。蕭然累
外故名得出。而衆生不爾。爲火所燒。如來
慈悲猶爲憂火所熾故言雖也。經言所燒
之門者。今問。教爲門者。此教爲燒爲不燒。
救云。教門不燒佛教爲門。能通所燒之人。
所通之人被燒。名能通門名燒。如門内人
死名門爲衰門實不衰。又問。若爾教是常
住非有爲法。若不爾何故不燒。今解不爾。
夫門有件有空。非件無以標門。非空無以
通致。件可灰燼空不可燒。教有能詮所詮。
若非詮辯無以爲教。若非所詮何以得出。
詮辯可是無常。所詮非復無常。得教下所
詮故。名安隱得出。能詮磨滅故。言所燒之
門。不從所燒之門。何由安隱得出。藉於言
教契於所詮。大經云。因無常故而果是常。
如此釋者。如經於所燒之門也。若小乘無
常教門。此從所燒門出。若大乘常住教門。文
字即解脱者。此教即理。體達燒無燒。而安隱
得出。若就如來權智。即是從所燒門出。若
就實智體於所燒安隱得出。故先作衣裓
几案出之不得。後以無常出之。即此意也。
樂著嬉戲。著見名嬉著愛名戲。又耽湎四
見名嬉。唐喪其功名戲。著愛亦爾。耽湎
五塵名嬉。空無所獲名戲。空生徒死而無
厭離。如彼兒戲。不覺不知者。都不言有火
名不覺。不解火是熱法名不知。既不知
火熱。不畏傷身。名不驚。不慮斷命故
不怖。衆生全不覺五陰八苦。不知四倒三
毒。既不識惑云何憂慮。惑侵法身傷於慧
命。如是不覺於苦。不知於集。不驚傷道。
不怖失滅。以不聞四諦教則無聞慧名
不覺。不得思慧名不知。不得見解名不
覺。不得思惟解名不知。見諦即驚悟。思惟
即厭怖又不覺現在苦。不知未來苦。故下
文云。現受衆苦後受地獄等苦即此義。逼
身者五識也。心者意識心王也。身爲八苦
所逼而心不厭惱也。亦云曾種大乘功徳。
是法身智慧爲體。體爲四倒所逼。而不知
不覺。心不厭患者。不厭無常之苦。不患煩
惱之集也。無求出意者。不修道求滅也。今
謂火宅本。譬五濁。嬉譬見濁。戲譬煩惱濁。
不覺不知不驚不怖譬衆生濁。火來逼身苦
痛切已譬命濁。心不厭患無求出意譬劫濁。
此與五濁相當云云。從是長者作是思惟下。
是第二捨几用車譬。譬上寢大施小。上六行
半。明大擬不得。後十一行。用小擬得。上不
得有三。一思大擬宜二無機三息化。今譬
爲二。初用勸門擬宜。二用誡門擬宜。就
勸誡各三。一擬宜二不受三放捨。勸門三者。
一從長者作是思惟身手有力下。譬上念
用大化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此事。二從復
更思惟下。明子不受。譬上無機衆生諸根
鈍云何而可度。三從或當墮落爲火所燒下。
即是放捨善誘。譬上無機息化我寧不説
法疾入於涅槃也。長者作是思惟下譬上三
七日思惟也。身手等者。引下合譬云但以神
力及智慧力。以釋此譬。身譬神通荷負。手
譬智慧提拔。依三昧斷徳則有神通。依智
慧智徳則有説法。智斷之力能成法身。此
之智斷還從勸誡兩門入。勸即爲人悉檀。誡
即對治悉檀。此二悉檀。爲第一義悉檀而
作方便。如來初欲勸門擬宜衆生令衆善
奉行成就十力無畏一切種智。而衆生不堪。
次欲以誡門擬宜令諸惡莫作證大涅槃。
衆生不堪無機息化。故知念用大乘。
是勸誡兩悉檀。神通智斷耳。故上文云。定慧
力莊嚴以此度衆生。即其義也。前歎長者。其
年衰邁即譬智斷。智斷即是身手力也。衣裓
几案者。三藏法師云。衣裓是外國盛花之器。
貢上貴人用此貯之。舊云。衣襟譬大乘因。
几案譬大乘果。初擬大乘因果。是則無機
也。舊又云。此物譬大乘戒定慧。初七思惟
所得法。此如用衣裓。二七思惟衆生根縁。
如用几。三七思惟樹地恩如用案。云此
義出阿含經。今取合譬文。若我但以神力及
智慧力讃如來知見力無所畏者。衆生不能
以此得度。神力即是身。慧力即是手。如前
説。知見譬衣裓。無畏譬几十力譬案。如來
以神通。發動此三法。以智慧宣説此三
法無機息化。衣裓几案等。略中廣之異耳。
略説名如來知見。知即一切種智。見即佛
眼。名略義玄。譬如衣裓一足而多含。處中
説。即名四無所畏。用對四諦如几。於法小
廣。於物小安隱。或作廣説名爲十力。横豎
該括。如案多足則無傾覆也。於法則廣物
則大安。於三七日中思惟。欲作如此廣
略佛法。而衆生不堪。故言衣裓几案也。復
更思惟下。第二明子不受。譬上無機。惟
有一門而復狹小。門義如上説。今更明通
別。別者。一謂一理。一道清淨門謂正教。
通於所通。小謂不容斷常七方便等。教理
寛博則非狹小。衆生不能以此理教自通。
將談無機故言狹小耳。通者。理純無雜故
言一。即理能通故言門。微妙難知故言狹
小。教者。十方諦求更無餘乘。唯一佛乘故言
一。此教能通故言門。此教微妙凡夫不知
出處。是不知權不知入處。是不知實。二
乘因聞少知出要永不知入。菩薩雖自知
出亦不知入。奪七方便皆不知入出。上
文云。若我讃佛乘。衆生沒在苦。不能以教
自通。將談無機故言狹小。行者圓因自
行。行大直道無留難故。故名爲一。善行
菩薩道。直至道場故名爲門。妙行難行方
便無機。故言狹小耳。舊解。人天小善故云
幼稚。無大乘善名未有所識。今明二萬佛
所教無上道。大乘善根微弱名幼稚。若聞
大乘能生謗毀。名未有所識也。戀著戲處
者。前明善弱此明惡強。即是因時深著見
愛。果時深著依正。欲界著六塵。色界著禪
味。無色界著定。上文云。衆生諸根鈍。著樂
癡所盲。不堪聞大乘也。或當墮落爲火所
燒。指此二句名放捨善誘也。墮落有二。一
者幼稚憶本戲處故墮落。二都無識執物
不堅故墮落。譬著五欲墮在三途。二者善
弱無識。謗毀大乘墮落三途也。從爲説怖
畏下。第二對治門三者。一擬宜對治。誡怖
令出。對治之相如大品中説。四念是摩訶
衍。以不可得故。異於小乘也。既著戲處
故。説怖事令得免五濁火燒五陰舍。宜應
捨離。若久住著必斷善根。故云無令爲火之
所燒害。從父雖憐愍下。即是子不受誡也。
不驚不畏者。不生聞思如上説。不識八苦
五濁能燒善根。如不知火。不識陰界入法
是諸苦器。如不識舍。不知喪失法身之
由。如不知何者爲失。從但東西走戲視父
而已。指此二句爲放捨苦言也。皆背明向
闇如東西。生死往還速疾如馳走。於中起
見愛如戲也。雖用大擬不從大教。故言
視父而已。從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爲大火
所燒下。即是第二用車譬。譬上尋念過去佛
所行方便力十一行偈。上文有四。今譬亦四。
一者擬宜三車譬。譬上尋念過去佛亦作
三乘化也。二者父知先心所好譬。譬上作是
思惟時十方佛皆現。三者歎三車譬。譬上正
施三乘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柰也。四者適
子所願譬。譬上受行悟入是名轉法輪也。大
乘化功爲父命。衆生大善爲子命。大善若盡
即子命斷。子命斷則化功亦廢即父命斷。前
言苦痛切已猶是未死。今云必爲所焚。即
有死義也。上文於所燒之門安隱得出。今
云若不時出必爲所燒。此義云何。前得出者。
即是法身出。今言若不時出。即是應身同
疾。衆生有善與應身時出。衆生善斷不與
應身時出。即是倶爲所焚也。今欲應身擬
宜令其時出也。從我今當設方便欲
權也。從知子先心下。第二明有得度之
機也。其昔曾習小。是知先心。性欲不同。是
知各有所好。又知衆生昔曾習大。習大未
濃是爲大弱。厭老病死故以小接。是爲小
強。如身子六心中退。本曾習大名知先心。
中厭老死名各有所好。從而告之言下。
第三是歎三車希有譬。譬上正轉法輪也。
此即爲三。謂勸示證。玩好希有下。即是勸
轉。如此種種下。即是示轉汝等於此火宅宜
速出來皆當與汝。即是證轉也。從爾時諸子
聞父所説下。第四適子所願譬。譬上受行悟
入。前偈本略今譬事廣。廣明修因至果。依
六句解釋。一適願者。機教相稱此即聞慧也。
勇鋭者即是思慧。思心動慮思慧方便也。互
相推排者。推四眞理排伏見惑。邪正未決
名爲互相。此入修慧屬煖頂位也。競者。競
取勝理也。此是忍法位競取勝理。初觀三
十二諦競趣眞道。後縮觀趣苦法忍也。共
者。是世第一法位。同觀一諦。與苦法忍四
觀不別也。馳走者。入見道十五心。速疾見
理。譬上便有涅槃音。見道之中分得涅槃
也。爭出者。思惟道也。爭出三界成無學果。
斷思惟盡方出火宅。即譬上偈及以阿羅
漢法僧差別名也。觀心解者。中道正觀直觀
實相。心法相稱名適所願。境無邊故。觀亦無
邊名勇。境研心利名鋭。心境相研。名互相
推排。心王心數縁境速疾。名競共馳走。遍
歴一切陰界入等無非實相。名爲出火宅
云云。是時長者見諸子等下。是別譬中。第
三等賜諸子大車譬。譬上顯眞實相。此文
爲四。一父見子免難歡喜譬。譬上我即作
是念所以出於世至今我喜無畏兩行一句
偈爲本。二諸子索車譬。譬上大乘機發我見
佛子等志求佛道者咸以恭敬心皆來至我所
兩行偈爲本。三等賜諸子大車譬。譬上於諸
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道三句爲本。
四諸子得車歡喜譬。譬上菩薩聞是法疑網
皆已除一偈爲本。上法説中先明機發。次
説障除佛喜無畏。今譬中先明免難。後明
索車。若具足論應作四句。有先障除後機
發。如四大聲聞等於三藏中障除。大品末
法華初大機始發。二障未除大乘機發。如華
嚴中及法華中諸凡夫衆得入佛慧者。餘兩
句如上説。若大機先動後障除。如方便品
所説。若先除障後機動。如今所説。機動障
除互現。共成一意也。又方便品。明佛喜無
畏。此中諸子歡喜。以子喜故其父亦喜。此
亦互現。共成一意也。就免難中具二義。謂
免難歡喜。若子未免難。父則憂念。若得離
火心即泰然。故免難歡喜得爲一譬。以子
歡喜其父亦喜。得譬佛喜也。四衢道中者。
舊云。四濁障除如四達路。更得一濁除。如
露地坐。今不爾。五濁直明垢障之法。未論
治道。不應譬衢道。衢道正譬四諦。四諦觀
異名爲四衢。四諦同會見諦。如交路頭。見
惑雖除思惟猶在不名露地。三界思盡名
露地。住果不進故云而坐。不爲見思所
局。故云泰然。生滅度安隱想。故言歡喜
也。各白父言下。第二是索車譬。文云。願賜
我等三種寶車。文無索字義者。依此請辭
明索車耳。有人云。二乘索車菩薩不索。作
十難難之。一云。二乘出三界外。至許車
處索果車。菩薩未至許處。那忽索車。二云。
大乘經無菩薩索小乘果。故知不索。三云。
所化菩薩從初發心。終至補處。皆是凡夫不
出三界。義則無索。能化菩薩三十三心。見
傾思未盡。三十四心便是佛。佛從誰索。四
二乘果在正使門外。佛果在習氣無知門外。
二乘斷正使盡不見車。是故索。菩薩未斷
習與無知那忽索。五明二是方便可言索。
文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眞。以此推之
但二索一不索。六從大品已來。至法華已
前。佛因佛果皆是方便者。付窮子財此之珍
寶。皆應是方便。若付財是眞實。則大品等
明佛乘。已是眞實那忽更索。七方便品偈。
叙昔説小是方便。不叙大是方便。當知佛
子大乘非方便那忽有索。八若三人索者何
無領解。領解無故。故知不索也。九合賜車。
文云。見諸衆生出三界苦。得涅槃樂。故賜
以大乘。菩薩不證涅槃那忽索。十諸子安
坐故就父索。二乘果滿不修行。故安坐可
得有索。菩薩行未息。無安坐義那忽索。
私以總別。駁之。索是求請之別名。在意名
求索。在口名請索。在身名乞索。如矇者
求知。如飢者請食。如迷者問道。凡居不
達之地。何有不索之理。由索故許與。許與
故歡喜。今文具有請與歡喜。法説中千二百
人。身子爲首。慇懃三請。菩薩衆中彌勒
爲首。佛口所生子。大數有八萬。合掌以敬
心。欲聞具足道。譬説之初。身子爲中根人
請。又總爲四衆請。傍爲下根請。文云。善哉
世尊。願爲四衆説其因縁。法説許云。汝已
殷勤三請豈得不説。譬説許云。當以譬喩
更明此義。因縁許云。我及汝等宿世因縁。吾
今當説。法説竟身子歡喜。譬説竟迦葉等歡
喜。宿世説竟樓那歡喜。又合譬文云。令諸
子等日夜劫數常得遊戲。與諸菩薩乘是
寶乘直至道場。以喜故知與。與故知請。三
周三義明文炳然。何故偏言二索一不索。別
駁其一。齊三藏明菩薩不斷惑。依法華
有四句。謂障除大機動。障未除大機動。
動則知索。其二云。大乘經無菩薩索小乘
果。大品云。三乘之人。同以無言説道。斷煩
惱入涅槃。斷煩惱入涅槃同。何故不索。
其三云。三十三心名菩薩。三十四斷思盡即
成佛。佛從誰索。此猶三藏義。見障未除大
機尚動。況三十三心而當不動。動即知索。
其四。菩薩未斷習氣無知不應索。斷盡成
佛佛從誰索。此三乘通教義。具縛障存尚大
機動。況殘習無知耶。其五。唯此一事實。實即
是眞那忽復索。被會絶待之唯一。一外更無
法。昔待二之唯一。一外更有法。一名同而
體異。闇執瓦礫魚目。謂夜光月形。愚豈而
智愍云云。其六。般若已來法華已上。與付財
法同。不應有索。汝不聞共不共般若。不
共不須索。共者不應不索云云。其七。方便
品初。昔説小是方便。不叙昔説大是方便。
大非方便。是故不索者。汝不聞壽量品中。
我少出家得三菩提。乃至中間若小若大若
己若他皆我方便。諸佛亦然。寧得不索。其
八。若菩薩索菩薩應領解。領解既無故知不
索。汝不聞法説竟。天龍四衆皆領解。其非
菩薩謂是何耶。又法師品中。三乘皆與記。
若不領解那忽與記。其九。出三界苦得安
隱樂。乃賜乃索。菩薩未出未證。是故不索。
猶是三藏義耳。其十。諸子安坐爾乃賜車。二
乘行息名安坐。菩薩行不息非安坐。那忽
索車。猶是前義耳。自有行息索行未息索。
又菩薩行行。即是乘乘。乘由索得何謂不
索。觀其詭累三藏。故設此十難。管見一斑
都非大體。今當爲爾分別説之。自有不斷
惑不索車。三藏菩薩是。自有斷惑索車。
通教菩薩是。自有亦斷惑亦不斷惑亦索
亦不索。別教菩薩是。自有非斷惑非不斷
惑非索非不索。圓教菩薩是。又歴五味乳
味兩意。一亦斷亦不斷。亦索亦不索。二非
斷非不斷。非索非不索。酪味一意不斷不
索。生酥備四意。熟酥但三意。醍醐一意。宏
綱大統其義如此。於一一句一一意。復各四
句。謂障除機動。障未除機動。障亦除亦未
除機動。障非除非不除機動。斯宗不見執
一非三深可悲愍。世人執車數不同。説
車體不同。或言初説三車。後會二歸一。或
言初説有三。後會三歸一。或言初説有四。
後會三歸一。所以出經勿信人語。此文
引昔佛爲聲聞説應四諦法。爲縁覺人説
應十二因縁法。爲菩薩人説應六波羅蜜
法。今佛説三數亦如此。華嚴第八云。下劣
厭沒者。爲示聲聞道。根鈍樂因縁。爲説縁
覺道。根利有慈悲。爲説菩薩道。無上樂大
事。説無量佛法。三十六又云。三解脱法出
聲聞乘。無諍法出縁覺乘。六度四攝出大
乘。知一切法出佛乘。又第九地説聲聞乘相
支佛乘相菩薩乘相如來乘相。地論釋第二
地。觀十不善集墜三途十善集生天。上十
善與四諦觀智合成聲聞。又上十善與不
從他聞觀智合成縁覺。又上十善與具足
清淨觀智合。成菩薩地。又上上十善與一
切種一切佛法合成佛。瓔珞第十三云。十方
佛説三乘。一乘中又開三合九乘。九乘悉
會入平等大慧。聖説如此不能融通。互相
是非非法毀人過莫大焉。今約教分別之。
若説三乘法門異而眞諦同者。三藏教也。若
説三乘法門同眞諦皆同者通教也。若説三
乘三三九乘。若説四乘淺深階級各各不同
而同入平等大慧者。別教也。若説三乘九
乘四乘一一皆與平等大慧相應無二無異
者。圓教也。又歴五味分別。乳味但明菩薩
乘佛乘。酪味但明異三乘。生酥味備明三乘
四乘九乘各各分齊不相濫。熟酥味唯除
異三乘。餘如生*酥也。醍醐中純説佛乘。
無復餘乘也。若識此意異説無妨。若不知
者*秖増諍論耳。世人明佛乘乘體有異。
光宅取佛果究竟盡無生二智。爲車體。遠
出五百由旬之外對昔爲高。具含萬徳對
昔爲廣。莊嚴取因總萬行爲體。上求爲
高下化爲廣。舊不取功徳。功徳與凡夫
共。唯取智慧爲體。舊又取福慧共爲體。
文云。乘是三車。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解脱
三昧。而自娯樂。豈但智慧耶。又一師但取
有解爲體。空解無動故不取。盡無生智即
有解也。又一小乘取空慧爲車體。文云我
等長夜修習空法云云。大乘亦以實慧方便
爲車體。車體譬有。有有運動故也。私謂諸
師釋佛乘之體。而競指具度。何異衆盲觸
象諍其尾牙。依天台智者。明諸法實相正是
車體一切衆寶莊校皆莊嚴具耳。至賜車文
中當點出。舊解。小車者小果也。果有有爲
無爲功徳。正取有爲以譬車運。運入無餘
也。有爲果中具有福慧。以慧爲正福屬具
度。其慧有十。而八智通因果。盡無生智唯
是果位。乃取二智以譬車果。以是義故車
在門外。若依大品云。是乘從三界出。到
薩婆若中住。若未出時。已乘是乘爭出火
宅。何故復言車在門外。若先在外乘何而
出。然但乘通因果。三十七品斷見思惑。皆
是因乘。盡無生智皆名果乘。要因因乘斷除
惑盡。方得果乘盡無生智。故言車在門外。
但果正因傍。就果爲言車在門外。若内因
斷結運義名乘。外果不運何得名乘。然果
無斷惑之運。要以盡無生智。入無餘涅槃。
方是好運也。若乘因到果。何意方更索車。
舊云機索情索。機索者可解。情索者。佛説
盡無生教。羅漢證此果。已用神通天眼。試
觀未來。猶見變易生死浩然。自疑所得盡
無生證。若實無生云何見有。如其浩然昔
非究竟。情中從佛索先所許是爲情索。若
尋經文文無此語。若推索義義不應然。
文無可解。推者下文云。自於所得生滅度
想。既以天眼見有生死。何故復起滅度之
想。此則自相矛盾。又佛滅後羅漢。不値餘
佛不能決了。既自以天眼照見生死。何
須見佛而決了耶。又初禪天眼。尚不見二
禪況見變易。亦與攝大乘乖也。又羅漢得
無漏業。用天眼見變易未來生死果報者。
即時人修五戒十善。應自見其未來果報。
當知界外果報。豈是天眼所見耶。不用此
判情索也。今言情索者。昔日依教謂盡無
生能入無餘。而於方等中。見菩薩不思議。
聞淨名彈斥。若我所得是實。大士不應折
挫。若我非實。佛不應説眞。故云茫然不
知所云。至大品中領知大法。聞此樂大
心起。方欲進修大乘。而不能知得與不
得。此等皆是情中已索大乘之義。故身子領
解提昔疑情。見諸菩薩授記作佛不豫斯
事。嗚呼自責欲以問世尊。爲失爲不失。即
是指昔方等已有情索也。今加口索者。因
聞方便品初偈略聞佛説並是方便。即復
執今方便疑昔未極。故云我今不知是義
所趣。動宿疑情故發言三請。索求昔日所
説之實。機在大乘情求昔實。又情求大乘
口問昔實。六度通教例爾。從舍利弗爾時
下。三等賜大車。有兩章兩廣兩釋。一等子。
二等車。以子等故則心等。譬一切衆生等
有佛性。佛性同故等是子也。第二車等者以
法等故無非佛法。譬一切法皆摩訶衍。摩
訶衍同故等是大車。而言各賜者。各隨本
習四諦六度無量諸法。各於舊習開示眞
實。舊習不同故言各。皆摩訶衍故言大車。
其車高下。廣車爲二。一廣叙車體。次釋有
車之由。叙車體中先叙高廣。次明白牛後
明儐從。假名車有高廣相。譬如來知見深
遠。横周法界之邊際。豎徹三諦之源底。故
言高廣也。衆寶莊校者。譬萬行修飾也。周
匝欄楯者。譬總持持萬善遮衆惡。四面懸
鈴者。譬四辯下化也。張設幰蓋者。譬四無
量。衆徳之中。慈悲最高普覆一切也。珍琦
雜寶而嚴飾之者。眞實萬善嚴此慈悲。大經
云。慈若具足十力無畏。名如來慈。慈中行
布施等云云。寶繩交絡者。譬四弘誓堅固大
慈心也。垂諸花纓者。譬四攝神通等悦動
衆生也。亦譬七覺妙鬘也。重敷綩綖者。譬
觀練熏修一切諸禪重沓柔軟也。安置丹枕
者。車若駕運隨所到處須此支昂。譬即動
而靜即靜而動。若車内枕者休息身首。譬
一行三昧息一切智一切行也。丹即赤光。
譬無分別法也。駕以白牛者。譬無漏般若
能導諦縁度一切萬行到薩婆若。白是色本。
即與本淨無漏相應。體具萬徳如膚充。煩
惱不染如色潔。又四念處爲白牛。四正勤
中二世善滿如膚充。二世惡盡如色潔。四如
意足稱行者心。如形體姝好。筋譬五根住
立能生義也。力譬五力摧伏幹用義也。行
歩平正以譬定慧均等。又譬七覺調平。其疾
如風者。八正道中行。速疾到薩婆若。僕從
者。譬方便波羅蜜能屈曲隨人給侍使令。衆
魔外道二乘小行。皆隨方便智用故。淨名
云。皆吾侍也。又果地神通運役隨意。即僕從
也。次所以者何下。釋有車之由者。由財富
藏溢。譬果地福慧圓滿。名財富無量庫藏充
溢。行藏理藏。一切法趣檀尸忍等。是趣不
過者。是約行爲如來藏。一切法趣陰入界
根塵等。是趣不過。即是約理明如來藏。自
行此行理名充。化他名溢。實智滿名充。
權智用名溢。入中道名充。雙照故名溢。
非但藏多又皆充溢。何法不是摩訶衍。故
大乘無量也。而作是念下。即是廣明心等。文
爲二。一廣心等。二釋。廣心等者。財富無量
是子無偏。是故心等。若富而非子。是子而
貧則不得等。今七寶大車其數無量。若教若
行皆摩訶衍。即財多也。各各與之不宜差別
者。不移本習而示眞實。如身子。於智慧
開佛知見。具一切佛法。目連於禪定開佛
知見。具一切佛法。餘人例爾。又方等般若。
念處正勤根力覺道。種種異名皆開示實相。
歴一切法亦復如是。故言無量也。所以者
何以我下。是釋兩等。初釋財多。尚周一國
況復諸子。譬大圓因遍該善惡況佛知見
耶。次釋子等者非子尚充況是子耶。譬佛
無縁者尚度況有縁子耶。尋文可解。從是
時諸子各乘大車下。第四適願歡喜。譬上受
行悟入。本求羊鹿水牛期出分段。今得白
牛盡於變易。過本所望豈不歡喜。從於意
云何下。第四不虚譬。譬法王不妄。一問二答
三述歎。問如文。舍利弗言下。第二答爲二。
一免難不虚。亦名以重奪輕不虚。二不乖本
心不虚。亦云過本望不虚。各爲三。謂標章解
釋況結。標免難如文。何以故下。第二釋者。
命重身輕全身免火。已得大寶濟于重命。
豈應有虚。結免八苦之火全五分之身已
是大寶。況二萬佛所大乘慧命圓因成就佛
知見開寧是虚妄。次世尊若是下。第二不乖
本心。初標不乖本心章。本知無三意令不
謗。不謗者已不乖本心。釋云。本知無小。
意令不毀墮惡。既無毀因不墮惡果。不
與小車不乖本意。結云。自知財富無量。
欲饒益其子。與一大車過本所望是故不
虚。結前章云方便救濟。似譬斷徳神通
之力。結後章云財富無量。似譬智徳辯説
之力。前是子等故不虚。後是財等故不虚。
佛告舍利下。第三歎述。有二善哉者。述其
二不虚也。問佛何不自説不虚。答佛許三
與一自説爲難。身子説不虚取信爲易。舍
利弗如來亦復下。第二合譬。光宅開十譬。但
合七不合三。七中正合五。兼第五第八。不
合第七第九。故知十譬繁而不會。今合總
別二譬。總中有六。今文皆合小不次第。今
初第一合上第一。上長者名行位號徳業。合
云如來亦復如是。先合位號。如來無量徳
號。略擧十義如上説。一切世間。將處所以
定名行。上云國邑聚落。合直云一切世間。
通指同居有餘自體。皆是妙色妙心果報之
處。如來遍應三處。即一切世間。合上國邑
聚落也。於諸怖畏下。合上歎内外徳。内是
年高衰邁。識達則多。譬如來智斷。於諸怖畏
無明永盡。合上衰邁顯斷徳也。成就無量
知見。合其年高顯智徳也。力無畏等。合上
外徳財富無量也。神力者。深修禪定能得
神通。合上田也。智慧力。智必照境。如身
之託處。合上宅也。具足方便波羅蜜。合上
諸僕從也。從大慈大悲下。第二合上第四。
慈悲是施化之本。一切是五道。恒爲慈悲所
被。合上五百人。也。而生三界火宅下。第三
合上第二其家也。爲度衆生下。第四合上
第六。衆生有縁親者前度。合上三十子也。
生老病死等下。第五合上第五炊然火起譬
也。教化令得三菩提下。第六合上第三。教能
詮理尋理起行即得菩提。故知教理共用。
合上唯有一門譬也。若講説令前後可解。
一一須提方便品譬本來勘捒之。後去例
爾。從見諸衆生下。第二合別譬。別譬有四。
今合第一見火譬。譬有三意。其文有四合亦
四。但譬中驚怖在前。諸子戀著戲處在後。
合中不覺不驚在前。拔苦與樂在後。互現
辨其不定耳。今以一見字。第一合上第一
能見之眼。即是如來寂照智眼能見也。諸衆
生爲生老下。第二合上第二所見之火從四
面起。此中明八苦爲火。四苦如文。貪著追
求求不得苦。後受地獄天上人間。是五陰苦。
愛離怨會如文。此之八苦。從四倒四面起
也。從衆生沒在其中下。第三合上第四所
見火譬諸子不覺不知等也。不觀苦集故
不厭。不觀道滅故不求解脱。雖遭大苦不
以爲患。合上心不厭患無求出意也。從佛
見此已便作是念下。第四合上第三起驚
怖。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意也。應
拔其苦難者。即大悲之力。與無量樂者。即
大慈之力也。從如來復作是念下。合第二
捨几用車譬。上譬有勸誡。今但合勸不合
誡。法説中亦勸善不明誡惡。故勸修爲正。
誡惡是傍。亦是勸善即誡惡。誡惡即勸善。今
合勸善。即知合誡惡也。上勸文有三。謂擬
宜無機息化。擬宜有身手衣裓等。但以神力
者。合上身力及智慧力者。合上手力也。讃
如來知見合衣裓也。力無所畏合几案也。
若佛初出即用此擬衆生。不能以此得度
也。所以者何下。釋不得度。合上第二子不
受勸譬。正由五濁障重未免生死等火。大
乘微妙不能得入。故言何由能解佛之智
慧。此一句即合上唯有一門而復狹小。小故
不能解智。不解智慧者。即是行爲門意
也。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合上
第三放捨善誘無機息化。或當墮落爲火所
燒也。此文無放捨語譬及譬本。息化意甚
分明也。息化文爲二。先牒前後三譬。次正
合息化。牒前一譬正帖合息化。牒後兩譬
傍成息化也。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
牒前身手救子不得譬。以合息化。如來亦
寢大化也。但以殷勤下。牒施三之譬也。就
然後各與下。牒第三等賜大車譬*也。如來
亦復如是下。十六字正合第三息化也。從
但以智慧方便下。合用車救得譬。上文有
四。此中亦四。但以智慧下。合第一擬宜三
車也。爲説三乘下。合上第二知子先心也。
而作是言下。合上第三歎三車希有。上有勸
示證今亦具合。但不次第。第一合上第二。
汝等莫得樂住三界下。是示其盡無生處也。
三界是示苦諦。勿貪麁弊乃至生愛等。示其
集諦。速出三界示其滅道。滅道即是示其三
界外有智斷三乘之果。故令速出三界當
得三乘。三乘正取道滅爲體也。我今爲汝
保任此事終不虚者。是第二合上第三必與
證得不虚*也。復作是言汝等當知下。第三
合上第一歎希有。如此三乘是諸佛方便。引
物儀式故衆聖所稱。得無生智爲自在。得
盡智爲無繁。我生已盡不受後有。名無所
依。所作已辦梵行已立。名無所求也。從若
有衆生内有智性下。合第四適子所願譬上
有眞似等四位。今合亦四。但上總今別。三乘
各爲四。皆引上譬來帖合也。内有智性者。
宿習三乘樂欲。成三乘智性。故佛施三乘之
教也。内有智乃至從佛聞法信受。合上聞父
所説玩好之物適其願故。合上聞慧也。殷勤
合上心各勇鋭思慧也。精進合上第二
排。推是推理排是排惡。惡去故精理明故
進。合上修慧也。欲速出下。合上第三競共
馳走也。是名聲聞乘。合上第四爭出火宅。
三乘修行。皆有此四。而辟支佛求自然慧者。
辟支是法行人。從他聞法少。自推義多故
取譬鹿。鹿不依人。自然者。從十二縁門
入。此門本自有之。非佛天人所作。名自然
慧不從他聞。復名自然慧也。菩薩稱一切
智者。不同二乘乃是佛智。菩薩望此修
因。即是大乘兼運之意也。如彼長者見諸子
等安隱得出下。合第三等賜大車譬。上文有
四。一免難。二索車。三等賜。四歡喜。今略不
合第二第四也。但合免難義兼索車。合
等賜義兼歡喜。今雙牒免難賜車二譬。然
後雙合二譬。如彼長者下。牒免難。自惟財
富下。牒等賜。如來亦復如是下。合免難。門
有三義。入義。出義。別義。若三界爲宅五陰
爲舍。由迷色心而入色心即是入宅。生死
之門。若作出者。是乘從三界出。即是禀佛
通教下所詮爲門。若別義者。即是禀別教
下所詮爲門也。今言佛教門者。正是藏通
二教。教下之理共爲門。得出三界而免難
也。如來爾時便作是念下。合等賜也。上等
賜。先列二章門。二廣説。三釋出。今合闕略。
文小不次第。如來爾時便作是念我有無量
智慧力下。第一合上第四釋有車之由。上
云財富無量庫藏充溢也。是諸衆生皆是我
子下。第二合上第五廣等心。上云我財物
無極不應以下劣小車也。不令有人獨得滅
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豈非合等心
義。是諸衆生脱三界下。第三合上第一等心
章門。上云各賜諸子等也。諸佛禪定解脱
等下。第四合上第二標車章門。皆是一相一
種下。第五合上第三正廣大車。通合上高
廣乃至僕從等。一相是實相。即法身。一種是
種智。般若能生淨妙之樂。樂即無苦名爲解
脱。三徳高廣具足莊嚴收羅衆徳。名摩訶
衍。合上大車譬也。如彼長者以三車下。合
第四不虚譬。上答有二。一全身命。二不乖本
心。各有三別。今但合不乖本心兼得全身。
何者佛意本爲除其五濁。五濁既盡大善自
全。上不乖心有三。一標次釋三況。今但合
釋合況也。初牒三車誘引。後與大車譬。次
合如來初説三乘誘導然後但以大乘。此
合解釋不乖本心。上云先作是意我以方便
令子得出也。何以故下。合上第三況出不
虚。即是長者自知財富無量。欲饒益諸子。
故許三與一。非是虚也。此釋小異於前。前
意爲令諸子得出意不在三。既出不與亦
非虚妄。今明如來出世。本欲説大但爲小
智樂著三界。故以方便誘引既已。得出還
與大乘即稱本心。故言能與衆生大乘之
法但不盡能受也。若華嚴中能受。即爲與大
不俟開一爲三。不能受者。以方便力於
一佛乘分別説三。三由衆生非佛本意。故
用此釋成不乖本心不虚也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五下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六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第二偈有一百六十五行。分爲二。前有
一百行。頌上長行。後有六十五行。明通經
方法。上長行有開譬合譬。偈頌亦二。初有
六十五行半。頌開譬。次有三十四行半。頌
合譬。初亦二。初有三十三行偈。頌總譬。次
有三十二行半偈。頌別譬。總頌六意。六意
中止頌其四。兼得其二。頌家宅兼得一門。
頌五百人兼得三十子。初一句明長者。即
頌上位號。即兼得名行歎徳。既有長人之
徳。即知名行遍爲國邑所崇。亦知内外年
徳倶高也。内合婆伽婆即位號。自知具足
智斷慈悲萬徳也。有一大宅下。第二三行一
句。頌上第二家宅譬爲二。初一句頌宅廣
大。其宅久故下。第二三行廣出宅體。明所
燒之相。故知此頌宅體也。三界無始爲久。
非今所造爲故。無常卑鄙名頓弊。亦云。頭
殿腹堂背爲舍。念念相續無常爲高危。一
云。色界爲堂。欲界爲舍。不免墮落名高
危。命根支持如柱。過去行業爲基陛也。亦
云。兩足爲柱根。三相所遷名摧朽也。意識
綱維以爲梁棟。諸苦所壞如傾斜亦云。脊
骨爲梁棟。&T038368;爲基陛。衰老之時爲頽毀。牆
壁者。一云。四大爲牆壁。皮膚爲泥塗。四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