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 (No. 2247_ 凝然述 ) in Vol. 62

[First] [Prev+100] [Prev]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界。如是等有不可説佛刹微塵數。此一一世
界各有十佛刹微塵數廣大世界周匝圍繞。
此諸世界一一復有如上所説微塵數世界而
爲眷屬。如是所説一切世界。皆在此無邊妙
花光香水海及圍繞此海香水河中。大疏二
下云。迴轉形者。攝褻往來之形也。檀墠形者。
築土爲檀。除地爲墠。佉勒迦者梵音。此云篅
已上上是一臺之上世界。一海之中餘莖
臺上諸世界量亦復如是。餘香水海諸蓮華
上世界數量廣多亦爾。乃至盡虚空法界量
也。言然其不相礙者。由心業力各自變土。華
嚴三云。刹海無有量。珠形異莊嚴已上一切
諸業海種種別異故已上心識所變不可思議。
廣如本經
疏。又此雜類下。二能攝本界。亦二。初正明攝
屬。二重顯廣多。今初。此雜類者。上須彌界
及樹形等皆是雜類。並是所攝末刹相也。其
花藏界即是能攝本界相状。故雜類等莫非
皆是花藏世界。花藏遍法界。雜界等亦爾。雜
類無盡既皆花藏。故花藏界隨亦無盡。因此
略明花藏界相。晋經闕略相不明顯。今依唐
經擧其梗概。兼摘大師花藏觀義。此蓮花藏
莊嚴世界海中有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最下
風輪名平等住。如是乃至最上風輪名殊勝
威光藏。此諸風輪各持衆物。然有直持・遥持
二義。最上風輪持大香水海。由風輪力持令
不失。其香水海極深廣大。香水海有一寶性
此出花
藏觀
從此草中生大蓮華。名種種光明蕊
香幢。花藏世界安住其中。四方均平清淨堅
固。於花葉内大輪圍山。住日珠王・蓮花之王。
周匝圍繞。山内臺面所有寶地金剛所成。臺
面地上有十不可説佛刹微塵數香水海。一
一香海皆有四天下微塵數香水河。右旋
圍繞。其最中香水海名無邊妙花光。有十
不可説佛刹微塵數蓮華。皆同一根。以表一
無性故此依
藏觀
其最中蓮華名一切香摩尼王
莊嚴。其蓮華上有世界種。名普照十方熾然
寶光明。持向上不可説佛刹微數大世界。
其最下世界名最勝光遍照。佛刹塵數世界
圍繞。佛號淨眼離垢證。此上過佛刹塵數世
界有世界。名種種香蓮華妙莊嚴。二刹塵數
世界圍繞。佛號師子光勝照。此是第二重也。
乃至第十三名娑婆世界。今此住處是也。以
金剛莊嚴爲際。依種種色風輪所持蓮華網
住。状如虚空。以普圓滿天宮殿莊嚴虚空而
蓋其上。十三佛刹微塵數世界周匝圍繞。其
佛即是毘盧遮那如來世尊。乃至第二十名
妙寶焔世界。眷屬亦二十佛刹塵數。二十重
刹相去中間各有一佛刹塵數界。其眷屬界
上第増。第三眷屬三佛刹塵。第十眷屬十
佛刹塵。乃至第二十重即二十佛刹塵。此是
一海之中一花上刹。如此花世界種既爾。餘
一一花世界種相亦爾。如一香海既爾。餘諸
香海一一花上有世界種亦爾。准例可知。此
等諸界各各依住形状體性方面趣入莊嚴分
齊行列無差別力加持周匝圍繞無盡無盡。
非思議境。此等皆是花藏世界所有諸刹。總
攝以成花藏世界。於中以不可説不可説佛
刹極微塵數世界爲一世界種舊譯名性。是一
花上所有世界
不可説等世界種爲一花藏莊嚴世界海。華
嚴經唐譯
第七
云。花藏世界海法界等無別。莊嚴極
清淨。安住於虚空已上廣大深奧其相如此。
然此花藏數遍十方廣多無量。不可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第四
  于時建治二年歳次丙子六月二十四日
 於南都東大寺戒檀院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報 齡
三十七
 
  于後弘安六年癸未六月六日。於同寺院
 委細治定 華嚴宗沙門凝然報 齡
四十四
 寶永三年龍舍丙戍十月十三日書寫此卷
 了
 前半右筆聖慶長教
後半右筆良聖成慶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五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所化世界。謂爲無
世界皆以蓮華上世界攝者。皆無非蓮華上
世界也已上准此。舍那花藏世界非唯千箇大
千界量。臺上寶地量廣博故。唯其花葉是千
箇量。然太賢師等意。似總是千箇量。今元曉
師并疏主意。葉是千量并臺彌廣。華嚴所説
是本教意。如來方便於中隨機示少分量。故
三乘教十重階級。以應十地。是故今經分量
減略 問。十重他用身土量何 答。演鈔二上
云。初地化百佛刹。則有百葉之花。二地化千
佛刹。故花有千葉。若至三地。應見萬葉。四地
億葉。五地千億。六地百千億。七地百千億那
由他。八地百千萬二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九
地百千萬億阿僧祇國土微塵數。十地十不
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已上他受用
身隨十地人現受用土。分量如此 問。大師
既定臺上舍那隨他受用。若爾十重受用中
何 答。大師今疏但云他用。未定地位。分齊
難知。然汎准定。十地經中。二地菩薩入千世
界見於千佛。仁王經中。信忍菩薩初二
三地
百佛
千佛萬佛國中化現百身千身萬身三地
如次

十地菩薩於地地中如次成就十波羅蜜。第
二是戒。此經教主是千葉臺。此等文理決定
自當。明知唯是應第二地。故玄記云。蓮華臺
藏世界雖遍法界。對地上菩薩機現有増減
已上此是亦同教意。當梵網經之説。其増減
者。初地百葉二地千葉。若不爾者豈可増減
相混亂乎。諸教爾故不可違故。由此義故。清
涼大師大疏貞元並云。或説舍那坐千葉花。
約攝二地説已上是故臺上二地能化。慈恩・淄
洲・太賢等師皆如此判。寔爲允當 問。若爾
何故下云等覺能化佛耶 答。彼擧有人之
義。非是大師釋意 問。引有義已既云無違。
如何 答。無違之言有別意趣。非許等覺。至
下當明。故非祖意相違也
疏。於千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六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疏。於千花之上或云千蓮者。千花唯取遶臺
之葉。其千蓮者。遶大蓮華有千小蓮。並是臺
實。鬢蕊具足。非但葉也 問。若爾何故舍那
處云臺上。化身處云花 答。一大蓮華及千
小蓮並皆蓮華臺葉具足。然此一土擬一蓮
華。故大蓮擬臺千蓮擬葉。天台師云。何故坐
蓮華臺。世界形相似蓮華故云蓮華藏已上
似蓮華。擬説何妨 問。此二義中以何爲正
 答。初義千花爲疏正意。諸師多爾。且銑師
云。初擧其住處謂千蓮華之上。或云千葉。
今取後義。乃至百億釋迦皆居葉上。由此義
故佛足按地。大衆皆見坐寶蓮華已上此千花
上即花藏内十方淨土。故璿師云。臺周有千
葉花各現一佛。故云千釋迦。即是十方淨土。
臺藏内千土舍那瀧通在千土上已上
疏。此千還是受用身攝者。此葉上佛舍那所
現。然其還是他受用身。雖是應身亦是受用。
故致還言
疏。有人釋云若約相顯爲論等者。此文來意
略有二重。一釋通妨難。二與奪他解。且初意
者。文外難云。臺上既報葉上亦報。二身倶報。
何有差異。故今引此顯其差異。臺上獨應等
覺菩薩。此千葉上通應十地。二與奪者。文外
問云。有人解釋是非云何 答。即文云此亦
無違此且縱與 問。此釋難思。且爲十地現
十重身。法雲能化猶是不可説葉報土。況等
覺乎。總合言之。法雲等覺可同葉數。若別開
之等覺可多。今此唯千葉豈劣於十地。又初
地菩薩猶居百葉。豈彼一葉狹劣身土通應
十地殊勝位乎。有人解釋深違文理。大師何
意與云無違 答。此一句言定有深意。一隨
轉他義一往縱與。故云無違。有人既云約相
顯論。若依此門置義是非。差別已顯是故無
違。二建立自義盡理奪他故作亦言。謂。依道
理。違背實多不言自破。是則奪破。其違背者
即前問難。亦言對自義。故餘非正意 問。雖
言此亦自義未顯。明知取他。豈關奪破 答。
對簡相顯一往縱與。深遠正理故不可取。並
如前明。既置亦言定有自義。是即正義亦是
宗意 問。若爾大師正義云何 答。雖文不
見准義明之。且如二地是千葉臺初地百葉。
今此葉上唯一大千。望於地百分之一。非
是地上定有可地前。然葉中佛亦應地前。彼
是劣身。今葉上身是現大身亦淨土身。故此
佛爲十迴向之終其勝進分初地加行之人而
現。如金光明應身非化。彼經説四種身。清涼
大師釋此身云。二應身非化。謂地前菩薩所
見佛身。依定而現非五趣攝。名應非化。即四
善根所見一大千界一應身也已上演
鈔二上
問。地前
能化並是化身。今葉上佛大師既判爲受用
身。如何違之 答。受用身名正在地上兼通
地前。即今葉上既通二位。是故無過。故淄洲
云。他受用身有其二種。一四善根位所見之
身。二地上菩薩所見之身已上疏云受用與此
大同。此是葉上名受用也。演鈔七下云。梵
網經。周匝千花上。復現上釋迦。即大化也。一
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即小化也。小化唯一
四州。大化總該百億已上問。鈔二上引釋亦
爾。此化身名依本經定。上卷經云。千葉上佛
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已
爲本源。名爲盧舍那佛已上此是葉上亦名化
也。既通二名隨擧無在。又雖云受用非地上
身。故致攝言。體是化故。或可此身總應地前。
初住已上依三昧力見報佛故。如起信論。雖
是地上他受用身。地前見故葉上分齊。又可
葉上名他用者是始教意。始教即以色頂成
道爲實報身。以樹下佛名化故爾。若望終教
還是化身。今順始教立用名。既是受用土。故
唯淨土相。亦名化淨。建目通故。此葉上佛諸
師解釋種種不同。如前已明。然法詮師是受
用義通應初地及三賢人。然初地佛百葉臺
上葉上狹劣。未詳何意。通地前者本是受用。
加力等故地前亦見。立受用名與大師同。至
細相者義理少別。慈恩師等判葉上佛局四
善根。大賢師意亦通已前。淨土經説餘亦生
故。清涼師釋同慈恩師。今大師意同慈恩。凡
夫人等生安養界。三乘共生分齊故爾。四善
根土轉勝殊妙。豈得汎爾三乘等生。故金光
明四種身中應身非化亦應亦化二句差別。
不可混亂。但玄記三不退淨土三乘等生。此
且大判。若細分別有彼資糧・加行差別。豈一
混乎。清涼大師釋已分明。淨土分齊准此可
知。維摩經中足指案地聲聞等見。是變染土。
亦即三乘共生分齊 問。三乘共生淨者。今
經土中是何 答。此經不説。葉上既是應四
善根。亦名受用。葉中唯穢非是淨土。故今經
中不説此土。此經三土攝不盡故。觀經等説
當此分齊 問。凡聖共生淨土。其之分量云
何 答。分量難定。隨機現故。然不可有減於
一大千界之量。足指案地即其例也。如彌陀
土廣大寛平。四善根等淨土亦爾。智論所説
五重世界其量廣博。況餘土等 問。千葉周
匝云何安布 答。天台師云。十方方各一百
已上璿云即是十方淨土。是也
疏。初句擧一花主百億國等者。銑云國即是
南州之國。凡夫垢障見淨爲穢。而實不離淨
土蓮華。隨其福徳飯食有異。即斯義也已上
疏。一三千大千世界有百億四天下等者。雜
集論云。生所依處即器世界。謂水輪依風
輪。地輪依水輪。依此地輪有蘇迷盧山・七金
山・四大州・八小州・内海外海。蘇迷盧山四外
層級。四大王衆天・三十三天。七所若處別。外
輪圍山虚空宮殿。若夜摩天・都史多天・樂變
化天・他化自在天。及色界天。所居處別。謂阿
素洛所居處別。及諸那落迦所居處別。謂熱
那落迦・寒那落迦・孤獨那落迦・及一分傍生・
餓鬼所居處別。乃至一日一月周遍流光所
照方處名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千
月・千蘇迷盧山王・千四大州・千四大王衆天・
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都史多天・千樂變
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如是總名小
千世界。千小千世界總名第二中千世界。千
中千世界總名第三大千世界。如此三千大
千世界總有大輪圍山。周匝圍繞已上問。一
大千内百億須彌者。義數爲億成百億耶
答。寂云。億者即是倶胝數也。百倶胝國爲三
千界。十百爲千。十千爲萬。十萬爲洛叉。十落
叉爲一度落叉。十度落叉爲一倶胝。三千大
千爲百億者。單千爲小千。千小千爲中千。中
千即當百倶胝也。然新譯者億當落叉。此是
十萬爲億數也。舊經論中億當倶胝。此是千
萬爲億數也已上賢云。瑜伽論云。一大千有
百倶胝界。雜集云。一倶胝量當於百億。何故
此中唯言百億。億有多種。瑜伽且依十萬爲
億。此經千萬。故不相違已上曠云。國者是一
四天下名也。所以一三千大千世界。小千有
一千四天下。中千具千千。千千即十億。大千
千倍。即有萬億四天下等。經云百億即小數。
萬萬億億有百百大數。百百爲百故云百億
已上
經。一國一釋迦者。銑云。凡夫所見更劣於前。
故起信論云。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爲應身・
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
盡知故。轉識即是第八識也。不達唯心心外
取境。今見佛身謂在心外。即涅槃經見從王
宮生雙林滅。是名聲聞縁覺曲見故知機
劣見穢土等。爲度此故示此葉中。佛身即離
唯由機感。故銑云。此三位佛皆即法身。至如
形之巨細土之勝劣。蓋是接衆生之影迹。逐
根器而成差。而惑者謂此三佛其體定殊。土
之淨穢條然有異。不知靈山即是淨土。丈六
即是無邊。失之遠矣已上
疏。於一一南州至各坐等也者。景霄師云
問。人趣有四州。何故菩薩但生南州 答。以
南州人覺惠利故。餘州不爾已上簡
正記一
南山師業疏
云 問。何故一代不遊三天 答。南州有四
別縁。謂見佛・聞法・出家・悟道。餘三州無見
佛縁。且據一相如此判也。至如舍衞九億有
不見聞。不妨餘州有具四者。從多爲言。非不
如上已上寂云。若小乘説。一三千界有一釋
迦。唯此四天下閻浮提中。有金剛座實身成
道。餘天下中無金剛座。非成道處。唯造化身
度可度耳。今大乘説。三千界中有百億國。百
億國中皆有道樹及金剛座。百億釋迦各爲
主化已上問。諸化身佛互相知耶 答。寂云。
此國釋迦言。我是本身餘皆我化。餘國釋迦
皆如是言。然則就末論本。百億皆互爲本。就
本論末。皆是舍那化也已上經中一時成佛道
言。既坐道樹並葉中佛。曉詮等師解解亦爾。
且曉云。一時成佛道者。如此方釋迦成道。他
方釋迦亦一時中皆成道。故言一時成佛道
已上其葉上佛色頂成道。臺上舍那界外成
道。三佛成道各有別處。故今各坐菩提樹者。
唯擧葉中成道處也。若賢師等。非唯葉中。故
古迹云。擧淨穢土。機根頓熟一時重化已上
云淨穢亦云重化。不局可知。與今不同 問。
三類成道。爲同時異時耶 答。三重成道定
是同時。界外・色頂・菩提樹下。隨三類機各各
應現。於一異見是同時故。天台云。各坐下三
明本迹倶成佛道已上曠師亦同。餘義雖異
一時義同彼且約就
葉上葉中
問。三類佛身各處成道。爲
是定三是一身耶 答。唯是一身隨機異見。
玄一云。成佛唯一。但機有淺深教説三類
三乘
一乘
非謂成佛體實有三。今就教開不約佛體。
已上准此可知。大疏一上云。若據本以適末則
萬流異派。若尋流以討源則千途無異徹。若
三江之浩淼並源出於岷山也已上佛身一異
不可定執。今經教主一異亦爾。華嚴經光明
覺品
云。一身爲無量。無量復爲一。了知諸世間現
形遍一切。此方無所從亦無所積聚。衆生分
別故見佛種種身已上
唐經
演鈔云。若識其源一多
無礙已上可知。法銑師釋經中一時成佛道云。
八相之中略擧一也已上謂成道相也。化身之
佛皆示八相。故今葉中現此諸相。所言八者。
一生天。二入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
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槃。若配經者。文云。
爾時釋迦從初現蓮華藏世界東方。來入天
宮中説魔受化經已。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
國。母名摩耶。父字自淨。吾名悉達。七歳出
家三十成道。號吾爲釋迦牟尼佛。於寂滅道
場坐金剛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
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説已上依勝莊疏。此文之
中總有五相。一生於天宮。二下生入胎出
胎。三七歳句是出家。四三十下是成道。五於
寂滅下轉法輪云云然委細開成其七相。謂
説魔受化經者是降魔相。第二段中入出爲
二故有七也。勝莊。自經爾時至化經已。總爲
生天。然法銑師。説受化經以爲降魔。故今依
開。然此降魔次居第二。賢云。餘諸經云樹下
降魔。云何此經魔受化已方始下生。解云。魔
衆非一化有前後。如大集經云。魔王有百億。
若一已伏更無餘者。佛滅度後雜亂結集。爲
顯力勝時云降魔。如華嚴云。爲顯菩薩功徳
之力不可壞故降魔成佛已上上來七相是已
經事。今此成道初説之時。是故無入涅槃之
相。若就懸説可有入滅。故下文云。佛滅度後
云云若依一乘。徳相・業用一念八相。八相各
八。重重無盡圓融相即。是名微細八相。故初
成時亦有入滅。入滅亦有成道等相。自在示
現不可思議。此梵網經前長行中合説七相。
今偈唯説其之二相一時成佛是或道相
餘偈文中有法輪相
一葉之中
倶成既爾。餘花諸佛同時亦爾。倶具八相更
無別異。銑云。成道既也。同時轉法亦無前後。
餘相皆然。同時天退。乃至最後同入涅槃已上
即彼疏中引華嚴經摩耶夫人智幻法門已
云。准此二文明知。餘相亦同時也已上此是
八相同時義也。今大師意。華嚴大經是無礙
作。今經之意不可遮有彼一分義。准例可思
 問。葉上千佛具八相耶 答。可有八相。然
未必定。或具不具准例可知。不同葉中必定
具足
經。如是千百億者。上卷經云。就一葉世界。復
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
南閻浮提・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下。
各説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此當頌一花百
億國等四句
其餘
九百九十九釋迦。各各現千百億釋迦亦復如
已上其餘下當
今類結一句
依此文故作此判也。如是二字
是類。千百億三字是結也。奧師與今疏同。此
一句爲類結。然餘諸師多以如是千等二句。
或云總結本迹天台或云結化歸本法銑等且銑
云。三有半偈結化歸本。故云如是千百億。以
盧舍那佛爲本身。以皆從報起化故也。然上
卷中其千釋迦起千百億。今約本擧皆歸舍
那。然略不結千花上佛歸盧舍那。未既結歸
中可知矣。或可。千及百億偈文空故二十含
多也已上與咸云。藏疏以舍那本身一句科
在次科。以如是千百億句節在上科。爲類結
云如是。乃有千箇百億。以天台疏科此二句
爲結本迹。方見經意不閑。若如他釋。前來已
云百億國了。何用結數仍使本身一句在次
科中。殊無所以。故彼釋經不及天台也已上
咸師此破都無其理。上唯擧彼一花所現不
説餘花。故次類結顯餘諸花亦復如是。然
有何意率爾破云前來已云百億國了。何用
結數。此破殊無道理。思擇。上文無有具説千
箇百億所現。唯明一葉豈不類結。今大師意
依上卷經。文理極成。誰敢及乎。但道璿師似
兼二義。故彼注云。上句類結餘花。下句示其
本身已上釋如是等二句文也 問。此千百億
文亦結葉上耶 答。疏意不結唯結葉中。所
以如文。然諸師釋義意不同。法銑二釋如前
已引。寂云如是千百億。故云千百億。非是雙
牒千及百億。下千百億皆如是釋已上道璿亦
爾。曠云。明千釋迦・千箇百億釋迦並以舍那
爲本。故云如是等已上太賢・善珠意亦同然」
疏。初句標舍那本身者。既諸臺上本源之土。
欲聞舍那所説戒法。是故須先標擧本身。擧
其本源是天之理。豈得輒破言無以乎
經。千百億釋迦者。此擧葉中不通葉上。下云
各坐菩提樹故。葉上釋迦可色頂故。今文略
彼實可有之。然元曉意大小倶擧。文如下引。
勝莊師等義意亦爾
經。各接微塵衆者。曉云。微塵衆者所接衆無
數。故爲微塵衆已上問。此微塵衆何等位衆
 答。諸釋不同總有三説。一曉云。應身千釋
迦所接地上菩薩衆皆得見。故知應身佛。出
百億化身釋迦所接地前衆往見。故知化身。
已上既對葉上葉中分地前地上機。故此塵衆
通上下也。二賢云。盧舍那身雖非凡境。加力
見聞接衆而至已上此意唯是地前等機。道璿・
善珠全同此釋。三准銑師意。葉上佛接初地
菩薩及地前等。葉中唯接地前等機。今大師
意文無正斷。以義准例可同賢師 問。所言
接者云何接耶 答。上卷經云。是時釋迦即
&T016254;接此世界大衆。還至蓮華臺藏世界百萬
億紫金剛光明宮中。見盧舍那佛坐百萬蓮
華赫赫光明座上已上注梵網未詳
誰註
云。&T016254;
釋迦所化衆生。至於臺藏世界。故言擎接已上
頂上云。所言接者。他云未必手接。但以神力
接持耳。若據上卷。釋迦&T016254;接。維摩云。手&T016254;
千。法花以神通接衆。皆通諸義也已上傳奧
云。化佛神力接衆。未必掌&T016254;已上頂山所引他
云者即當此也
經。具來至我所者。曉云。千及百億釋迦所接
衆皆來至本主所。故云倶來至也已上莊云。
謂。千佛及百億佛各將微塵衆。倶來至盧舍
那佛所已上故知前偈千百億言。此二家意
通二佛也 問。釋迦至臺上時。舍那徒衆無
耶 答。臺上佛處本定有衆。即是地上諸菩
薩等。舍那之身本對彼故。銑云。但云接衆而
至。不明舍那舊來之衆。准義合有。故梁攝論
云。佛爲令淨土不空。化作天龍八部 又問。
淨土中諸菩薩皆何所食 答曰。大法味喜
樂所持。法謂大乘十二分教。以眞如解脱爲
味生諸菩薩喜樂。長養諸菩薩五分法身。即
十八圓滿中輔翼圓滿。謂大菩薩衆。所雲集。
眷屬圓滿謂無量天龍人非人等常所翼從。
任持圓滿廣大法味喜樂所持已上經文我言
即舍那佛。如疏定判。然寂師云。即千釋迦爲
百億釋迦所將衆説已上此釋之意。葉上釋迦
言我所也。經云。時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天光
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花上佛。持
我心地法門品。而去復轉爲千百億釋迦及
一切衆生次第説我上心地法門品。汝等受
持讀誦一心而行已上由此義故寂師釋爾。若
依此義即闕本源。上擧臺上有何所用。前經
屬累舍那作之。如是次第轉授而行。豈得葉
本獨擧葉上。如疏義者深符文理。諸師解釋
共許一同
經。聽我誦佛戒者。説此戒法總有二種。一根
本説。舍那誦故。二轉授説。末身誦故。此中葉
上葉中亦別。今我誦者是根本説。所言誦者
如疏懸談。明是本法非新制故。天台云 問
何故誦不道説耶 答。此是三世十方諸
佛之法。非始自作故祇得稱誦。不得道説已上
諸師皆爾 問。既云誦戒。即下卷經。其上卷
經何時説耶 答。上卷心地此時亦説。今經
梵本六十一品。東夏所傳只此一品上下二
卷 大部始終諸品次第。文義相生茫然難
知。心地二卷部中一會無六成就。相生髣髴。
然搜經意准諸師釋。明此品等從來相者。釋
尊成道即昇色頂。身放光明普照乃至花藏
世界。時花光王菩薩又放光明。一切菩薩皆
集此天。時佛&T016254;接此界大衆至花臺上共禮
舍那。釋迦佛言。此世界人以何因縁成十地
等。時盧舍那爲佛及衆廣説佛果及四十位
并初發心十重六八是即十信
此爲當機
説已付屬大小釋
迦受付屬已各還自界。且如葉中釋迦。自臺
還已坐道樹下。乃至十處次第説法。其中第
十於大自在説心地品。次去色頂至菩提樹
説此心地。梵網十會。九會法門各唯一説唯
釋迦説。第十心地經於三説。臺上本誦葉中
色頂及菩提樹。此且約就臺上葉中。若葉上
等分齊難測 問。上下心地品色頂皆説耶
 答。上卷經云。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
地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不
可説不可説菩薩衆説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
佛所説心地法品已上下卷云。復至四禪中
摩醯首羅天王宮。説我本原蓮華藏世界盧
舍那佛所説心地法門品又云。摩醯首羅
天王宮。爲是中一切大衆略開心地竟已上
等之文唯云心地不分差異。是總擧故。是故
上下心地法門。於彼天中皆傳説也。傳奧師
釋下卷云於色頂説心地法門之文云。法門
即菩薩戒也。此戒是心地菩薩所修行法。便
能出生死界入涅槃界。故號爲門已上此似唯
局下卷戒本。然既總云心地法門。當知通二
傳説何妨 問。盧舍那説上卷心地經文顯
然。下卷心地何時説耶 答。下卷説時前後
難定。且擧二意。一依義次第。十重六八。上
卷之始十住前説。以此戒法十信行故。然十
住前不安布者。至下卷別布列故。二推文次
第。十地之後結屬已前説此戒法。然後下卷
之始結勸囑累。千佛百億受持讀誦。經略不
列下別顯故。若不爾者。豈可唯説上卷心地
付屬轉行。更後始説十重乎 問。菩提樹下。
上下心地亦皆説耶 答。於色頂處唯云心
地無簡別言。故知皆説。至今菩提樹下説者。
經云。復從天王宮下閻浮提菩提樹下。爲此
地上一切衆生凡夫癡闇之人。説本盧舍那
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乃至
今當爲此大衆重説十無盡藏戒品已上偈文
有證至下可點。末經文結菩提樹下説云。爾
時釋迦牟尼佛。説上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
佛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已上文既
簡云心地中戒。明知樹下唯誦戒法。不説上
卷賢聖法門。此就文求故言不説。若汎約義
推其道理。可於樹下説上卷經。何得臺上・色
頂兩處上下雙説。今至樹下唯説下卷不傳
上卷。豈可心地一品不具。僅傳半品義不足
乎。是故樹下傳説上下二卷心地義圓滿也。
然經不言説上卷者。安列次第義非便故。何
者。上卷約就盧舍那説布列文相。下卷就此
釋迦樹下傳誦戒本連綴文義。約舍那故上
卷不言。約戒本故下卷不陳。是故經中略不
言也。若依義理。必於樹下亦説上卷賢聖心
地。思擇可知
經。甘露門則開者 問。甘露與門法體相何
 答。見疏主意。所詮戒法名爲甘。能詮爲門。
甘露開三義者。所詮中而開。法銑亦同。曉云。
於中有二説。一云。以所詮三聚戒法爲甘露。
以能詮教爲門。謂。由持三聚戒故。能得於無
上菩提不死藥故。即以所詮三聚戒法爲甘
露。一云。以無上菩提爲甘露。以三聚戒爲
已上太賢亦同 問。所言開者。約何爲開
 答。直就經言。開約能聽。曉師甘露與門
二釋。後釋順此。疏意開者約能説人。以能詮
教創開顯故。曉師初釋即順此意。良以開言
有二意故。然諸師釋多與疏同。且太賢云。對
機而顯。是爲開也。璿云。對機而説。進云。對
機顯揚。故名則開已上可知
疏。甘露是仙樂等者。進云。甘露梵音。此翻
爲不死藥已上璿云。甘露名不死藥。天上之
食 問。葉中釋迦所將大衆是地前等。如何
諸彼臺藏世界見佛聞法 答。雖是凡等佛
神力故


疏。謂戒法諸佛所師者。曉云。本師戒者。得
自眞佛故。此約釋迦之言也。戒則是師。發本
師故。遺教有文。此約舍那之言也。依主・持
業二釋可知已上元曉・太賢等釋亦爾。奧師
後釋與疏義同。此是舍那所説故
經。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者。自此下偈是
釋迦説。已前五頌舍那説故 問。此中幾喩
 答。此有二義。一云三喩。一日喩。二月喩。
三瓔珞珠喩。此是疏主天台等義。二云四喩。
一日。二月。三瓔珞。四珠即如
意珠
曉師・璿師等即
此義也。日月等喩諸師多釋。恐繁不引
經。由是成正覺者。由此三聚淨戒如次得三
佛果。如疏懸談已明。可知
經。是盧舍那誦。太賢師以自此已下爲釋迦
説 問。此中誦者爲指前頌。總指戒耶 答。
總指心地戒本爲言。故璿云。舍那誦者即指
心地戒。是本盧舍那所誦已上疏文亦顯。非
是前偈。此即下所傳誦十重四十八輕。指此
本源。戒如明日月等喩者。總喩此等重輕諸
戒。葉中釋迦取要擧譬標盧舍那所誦戒法。
由此義故。日月一偈定是葉中釋迦所説。是
故疏主日月已下科爲化佛釋迦之説。義理
相連甚允當
經。汝新學菩薩者。此擧葉中所被樹下所集
之者。即下所引十六大國王等是也。言新學
者。多是十信之位。准瓔珞經等故
經。頂載受持戒者。曉云。受持不同。攝大乘
論中有三復次。一者若從他得戒名爲受。若
自心得戒名持。解云。若他者先不受人始受
故爲受。若自心得戒。過去中先持戒人方得。
以自心得戒故名持也。二者先得名爲受。後
持名爲持。三者修持戒行名之爲受。若憶持
文句名爲持也已上璿注亦爾。疏上文云。受
興於前持心後起已上即當攝論第二釋也
經。受持是戒已者。初受已去皆成此事。若就
位階明與奪者。曉云。教師解云。若十信者雖
初學戒而不能持位。十解以上方隨分持戒。
初地以上人方得名持戒。約究竟清淨持戒者。
至二地方得名爲持戒。此地方成就戒度位。
此地已下者雖非故犯戒。而有誤犯戒義。故
不得名究竟清淨受持已上今從初心隨分持
戒。乃至深位十地等覺。約此諸位總明持也」
經。轉授諸衆生者。初受已後隨應轉授。故本
業云。其師者。夫婦六親得互爲師授已上
於出家久修人乎。若亦約法明與奪者。如前
持中。曉云。若十信人者。不得轉令受他人。此
位人者唯十劫中學戒耳。十解以上人方得
人空位。故爲下地令授戒也。然而地前人空
無流者皆相似。唯隨分得轉授耳。若究竟轉
授位者。地上方得轉授。得眞無流位故已上
天台云。三十心菩薩傳授外凡發大乘心也。
已上今此中意。初心菩薩隨分轉授。乃至深
位究竟轉授。總通説也
經。佛法中戒藏者。總標三學故云佛法。別擧
一學故云戒藏。大乘宗義戒即三聚。定惠在
中非是別物。然且分相建立三學。爲門是別
故無有濫。此戒藏者。曉云有二説。一云能詮
教爲藏。三藏中毘尼藏故。一云此三聚戒能
定惠等諸行有攝含義。故爲藏也已上法銑
同初釋。疏主同後釋
疏。爲簡定道二戒等者。總言律儀有其三種。
一別解脱戒。即此波羅提木叉也。二定共戒。
亦名靜慮律儀。亦名禪律儀。三道共戒。亦
名無漏律儀 問。定道二戒其相云何 答。
定倶戒者。一切上界十七地中。有漏定倶
現行思上有防欲界惡戒功能。故云爾也。道
倶戒者。法爾一切上地所有無漏道倶現行
思上有斷欲界諸犯戒非之功能故。立此名
也。有漏無漏體相雖異。同是隋心轉之律儀。
即第六識相應現行思上有此防非止惡功
能。別解脱戒所發無表彼思種子之上建立。
今此二戒即不同彼。現行思上而建立故。大
乘宗意。據實而言。定共無表亦通無漏。無漏
之思與定倶行。有防發故。故通有也。今此疏
中簡定道者。三律儀中此是別脱。非餘二故。
若細約就相状簡者。此別解脱戒唯在欲界。
唯散心持別別對境。定道二戒定道心轉。必
在上界非是散心故。今別脱簡定道戒。以定
道二戒可名總脱故。不別對境總而防故
疏。持此戒行於諸犯境等者。此別脱中有共
不共。總而言之。二百五十・五百種等在家出
家七衆諸戒並是菩薩共門戒相。十重六八
是不共戒。今此中言別解脱者。正是十重四
十八輕。若廣攝之通五篇等。共門諸戒不離
此故。彼諸戒相從此出故。出生之後有共不
共。約當相故隨分位故。然總言之在不共中。
此別解脱戒相貌者。戒相無量持行多端。持
一箇戒得一解脱。持十重戒得十解脱。四十
八輕八萬威儀無邊細行其事皆爾。別別對
境防惡禁非。且如對殺生之境縁唯此而已。
不能雙對餘境禁防。一切皆爾。散善之事本
如此故。此是當體別別解脱。非從當果立此
名也
疏。又可當於生死等者。此別解脱總有二
義。前是當體得名。涅槃經云。波羅提木叉者
離身口意不善邪業已上今此第二因中説果
之名。遺教經云。戒是正順解脱之本。故名波
羅提木叉已上元曉。法銑等諸師。多同此釋」
經。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者。銑云。自信作
佛決定無疑。即是唯識論中希望之信。信佛
是已成之佛決定無疑。即是唯識論中樂欲
之信。信者心淨爲性。即十一善中信所爲
已上法進師釋汝是一句云。頌上長行當
當有因故。有當當常住法身。由一切衆生皆
有佛性善能受持淨戒。修習定惠必得成等
正覺。故言汝是當成佛也已上釋我是一句
云。是明過去報化諸佛及一切賢聖。修行願
滿萬徳功圓。捨金輪已出家。坐樹王成道。
故言我是已成佛已上
疏。信自有自性住佛性等者。梁攝論佛性論
並説有三佛性。一自性住佛性。是道前凡夫
位。二引出佛性。是發心已云菩薩之位道中
眞如。三至得果佛性。是道後眞如。其道前
者十信已前一切衆生在纒眞如。即梵網云。一
切衆生皆有佛性是也。引出性中總有五位。
一能出闡提位十信二能出外道位十住三出聲
聞位十行四出獨覺位十回向五出菩薩無明住
地位初地已上
至金剛心
此五位中性名引出佛性。今經
中云佛性孝順心慈悲心等是也。道後眞如
是佛果地妙覺之位。今經云佛性常住妙果
是也。大師心經疏云。佛性雖一就位分三已上
三佛性者唯是一性。而約位相分異而已。今
信有自性住佛性。能信之心是引出攝。以其
所信爲自性住。信至得性能所亦爾。以此能
信之心爲入理菩薩心
疏。是故此即是得戒者 問。何故此心即是
得戒 答。銑云由淨信故。清心心所要法
不生。即名具戒。故涅槃云。戒者但是遮惡法。
若不作惡是名持戒已上此是隨相。若入理門。
本性住性即本覺性。空如來藏本離垢染。不
如藏元備萬徳。以信自身本性住故。本覺
性離自成防非。本有萬徳自滿衆善。本覺大
用無非元起。眞如三太如次三聚。已性具足
無有闕減。諸佛如來始覺同本無始本異。修
生三太三聚成果無因果異。是名三身圓滿
實果。起此信故。諸佛滿果與自體同。自身他
身本來不二。自身當果全在諸佛不異自身。
彼即此故。諸佛因性全在自身不異諸佛。此
即彼故。彼此一體更無差別。作此信故萬徳
成滿。由此入理菩薩心故三聚淨戒具足圓
備。此丘之性豈不成乎。曉云。戒品已具足
者有二説。一云二地戒度具足。故名戒品具
足。一云品此品類義。非直得戒亦能由持戒
故。得能十度等行。故名品也已上此中二
釋。初釋且約階位以明。後釋約其所成以

疏。初二句總勸普受下至佛性用也者。此中
三釋。初約修生發心明普受義。依菩提心得
菩薩戒。適發心者一切得戒。二又可凡諸有
心下。約本有佛性明普受義。有理性故要可
受戒。銑云。以凡有心皆有佛性。有佛性故必
定成佛。故堪受此大乘之戒。攝者受者。無煩
輒改已上即與疏同。是則今經一切衆生皆
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
戒中。此之意也。涅槃經等廣説此義。有理性
故必得成佛。若不爾者無有此處。終教中眞
如本覺爲性種性。故云爾也。三又前是當成
之佛下。體用相對明受戒義。前汝是當成佛
等文是約佛性體。此文即用。對簡可見。曉云
心有二種。一眞如心。二生滅心。衆生皆有如
是二心。故云一切有心者取意
略引
賢云。應者容
也。有障無性不成戒故已上此是相宗之意。
不同今教宗義
疏。二次四句釋攝戒利益者。銑云。入佛位
者。以未受時名爲外道。今則受戒與佛齊功
名入佛位。以其戒善量同法界。窮盡未來與
佛身中所有戒行其體齊等。約此爲言云入
佛位。非證理同名入佛位也。故下結云。同大
覺已眞是諸佛子。從佛戒生名爲佛子。若證
是同應名佛也已上寂云。即入諸佛位者。依占
察經佛位有四。一者信滿法故作佛。謂依種
姓地。決定信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無可
願求故。二者解滿法故作佛。所謂依解行地
深解
梵網疏日珠鈔第六
  寶永三年龍舍丙戌五月二十七日晝寫此
 卷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