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住則目見。餘可知。疏。如貧得珠非今授與
者。即法華第四五百弟子授記品。説繋珠喩
領解得記。經云。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
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
繋其衣裏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
起已遊行到於他國。爲衣食故勤力求索。
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爲足。於後親
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爲衣
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
恣。於某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繋汝衣裏。今
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
爲癡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
如意無所乏短。不合可知。然繋有二。一
約結縁則圓解爲珠。爲説爲繋。煩惱昏醉
少有微解。故曰繋珠。五道求樂爲勤力艱
難。證小涅槃不求大果。云得少爲足。後
聞法華爲會遇親友。示以知見如得衣
珠。以因易果無樂不得。昔已繋之。故云
非今授與。二約無性然其昔繋亦非新與。
未知令知故云繋耳。則不全同喩。今疏取
無性繋珠以成本有。故云非今授與。疏。
是以涅槃恐不修行下。以涅槃經結成上
義。執著過輕乍可言有。妄語過重不可言
無。況無著而知。決須有矣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始本無二絶二礙者。此有二意。一則衆生
本有佛智。是則本覺不礙始覺。如是而證
名無礙智。二者斷障顯了則無煩惱所知二
礙。疏。合出經益物等者。疏文有二。先正釋
文。後然如來藏經等下引例釋者。言九喩
者。如來藏經具有九喩。一二不同餘經。或
有一二三四。多少不定故致等言。言如來
藏經者。即如來在王舍城耆闍崛山。成佛
十年後方説之與大比丘百千人菩薩六十
恒河沙云云。爾時世尊於栴檀重閣正坐
三昧而現神變。有千葉蓮華。大如車輪其
數無量。色香具足而未開敷。一切華内皆有
化佛。上昇虚空彌覆世界。猶如寶帳。一
一蓮華放無量光。一切蓮華同時舒榮。佛神
力故。須臾之間皆悉萎變。其諸華内一切化
佛結跏趺坐。各放無數百千光明。於時此
刹莊嚴殊特一切大衆歡喜踊躍
金剛慧菩
薩問佛下。爲答云。我以佛眼觀一切衆
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
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衆
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
汚徳相備足如我無異。又善男子。一譬如
天眼之人觀未敷華。見諸華内有如來身
結跏趺坐。除其萎華便得顯現。如是善男
子。佛見衆生如來藏已。欲令開敷爲説經
法。滅除煩惱顯現佛性。善男子。諸佛法爾。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衆生如來之藏常
住不變。但彼衆生煩惱覆故。如來出世廣爲
説法。除滅塵勞成一切智
毎喩之後
皆有偈文。二復次善男子。譬如淳蜜在巖
樹中。無數群蜂圍遶守護。時有一人巧智方
便先除彼蜂。乃取其蜜隨意食用。惠及近
遠。下取意合。蜜喩如來藏。蜂喩煩惱。人喩
如來。除蜂喩説法除煩惱。三復次善男子。
譬如粳糧。未離皮糩貧愚輕賤謂爲可棄
除蕩既精當爲御用。合云。糠喩煩惱。米喩
如來知見説法除煩惱淨一切智。於諸世
間爲最正覺。四復次善男子。譬如眞金。墮
不淨處隱沒不現。經歴年載眞金不壞。而
莫能知。有天眼者語衆人言此不淨中有
眞金寶。汝可出之隨意受用。法合例知。五
復次善男子。譬如貧家有珍寶藏。珍寶藏
不能言我在於此。既不自知。又無語者。
不能開發此珍寶藏。一切衆生亦復如是。
如來知見力無所畏。大法寶藏在其身内。
不聞不知耽惑五欲。流轉生死受苦無量。
是故諸佛出興于世。爲開身内如來法藏。無
礙辯才爲大施主。六復次善男子。譬如菴羅
果内實不壞種之於地成大樹王。善男子。
我以佛眼觀諸衆生。如來寶藏在無明&T021400;
内。猶如果種在於核内。善男子。彼如來藏
清淨無極。大智慧聚妙寂泥洹。名爲如來應
正等覺。七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持眞金
像行詣他國。經遊險路懼遭劫奪。裹以
弊物令無識者。此人於道忽便命終。於是
金像棄捐曠野。行人躡跡咸謂不淨。得天
眼者見弊物中有眞金像。即爲出之一切
禮敬。合有如來微妙寶藏。八復次善男子。
譬如女人貧賤醜陋。衆人所惡而懷貴子。
當爲聖王王四天下。此人不知經歴時節。
常作下劣生賤子想。合有如來寶藏。九復
次善男子。譬如鑄師鑄眞金像。既鑄成已
倒置于地。外現燋黒内像不變。開模出像
金色晃曜。合云有如來身衆相具足。下校
量功徳。受持此經供養過去恒河沙現在諸
佛。造恒河沙七寶臺高十由旬。日日如是。
乃至十五恒河沙七寶臺供養恒河沙如來。
不如有人喜樂菩提受持此經。乃至算數
譬喩所不能及。上之九喩。初蓮華有佛喩
與青蓮在泥喩。大同小異。其金墮不淨處
與摩尼墮深厠中大同。彼闕此如金在於
礦。如蜜在山中。餘多大同。而不次第者。
此取圓意略擧十耳。山中有蜜。又與塵
中佛性小異。故略無之。又此引爲順圓
融。自凡至聖具含諸義。故亂引之。若依
佛性論具釋九喩。雖不引如來藏經。而與
此經喩次全同。各別有意。廣如佛性論。別
鈔中已引。言餘經或有一二三等者。涅槃
勝鬘等經皆説。不能具引。金礦之喩涅槃
第十有文云。復次善男子。譬如金礦淘煉滓
穢。然後銷鎔成金之後。價直無量。善男子。
聲聞縁覺菩薩亦爾。皆得成就同一佛性。何
以故。除煩惱故如彼金礦除諸滓穢。以是
義故。一切衆生同一佛性無有差別。以其
先聞如來蜜藏。後成佛時自然得知。如彼長
者知乳一相。何以故。以斷無量煩惱故。釋
曰。以是長者多牛&MT00946;乳一色喩。復轉以顯
故。第五經中有雪山甘藥喩。全同淳蜜在
巖喩。餘有多喩不能具引。大價摩尼垢衣
所纒者。即楞伽第二。疏當第五。經云爾時
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羅
説。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
切衆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纒。如來之藏
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纒。貪
欲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汚。一切諸佛演
説。釋曰。此中大慧引昔之説下。難同外道
説我。佛下答不同外道故但是虚妄無有
眞實。如來説如來藏有時説空無相無願如
實際法性法身涅槃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
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説如來藏等。餘經所有
可略言也。疏。總結上來十喩等者。疏文有
二。先結上十門以成未盡。疏。故應更以下
正釋經文。由經云以如是等無量相知。如
是指前等即等後。更明別義。此結有四。一
無量。二無礙。三不可思。四廣大。並遍上十
及所不説。第五出現境界。疏。正顯分齊下
疏文有三。初出體。二依初義下對前二義
以辯來意。三由所縁下融上二義。疏後正
顯所縁下分二。先隨文釋。後若約二諦下義
門料揀。第六出現之行前明分齊下文有二。
先彰來意。後雖智海下通妨。謂有問言。行
在因中今果滿何有。釋云。行雖無量總不
出二。謂智與悲。智行已圓自利滿故。而運
即智之悲利他不息。若爾何以下文説眞
如行。答此即果之行。將説悲智無礙之行。
故説眞如行之本耳。疏。眞如之名言含法喩
者。經云如眞如前際不生等。即以眞如喩
佛行也。若佛行契如行即是如故即是法。疏。
過未非縁者。過去縁已謝未來縁未會。故曰
非縁。由非縁故過去無可生。未來無可
動。現在雖在縁中不與縁合。故云離縁。
故迴向中明。遍在三世不同三世。遍在一
切而非一切。故縁雖起而湛然無起。疏。若
謂無量即是量故者。離量有無量故。故楞
伽云。無心量之心量。我説爲心量。謂以
無心量而爲是者。而還是心量耳。故心彌
下上句明無量不礙量。終曰行句明量
即無量。但涅槃云下引證。即第十一經。遠
公有二釋。一云辯行所依謂如來先成之徳。
修習趣入亦可五行。是其教行顯性成行。
是如來。行顯如來性以成行故。意云此一
即是證行證性而成行故。第七出現菩提
疏。圓行之果下明來意有二。上約眞菩提
辯來意。對縁造修下約應菩提以辯來意
疏。二明體等者此引二論。二互相成。攝論
第九智論第三。二智即根本後得。二斷即斷
煩惱所知。此經圓宗故。通一切下。云得一
切法量等三輪自他平等因果交徹。如是等
義故通一切。疏。三辯種類中二。先正辯後
料揀。今初者。言夫如者。不二不異者。即彌
勒章。下當辯意。涅槃云下智觀等。六地已
引。疏。或分爲五如大品等者。智論五十八
云。一發心菩提。無量生死中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故名菩提。因中説果。二伏心
菩提。斷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三
明心菩提。觀三世諸佛法本末總別相。分
別得諸法實相。謂般若波羅蜜。四出到菩
提。於涅槃中得方便力故不著。若滅一切
煩惱見一切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
婆若。五無上菩提坐道場斷習氣。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疏。或具十如離世間品
者。即五十九經十種成如來力爲十菩提。
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成如來力。
何等爲十。所謂一超過一切衆魔煩惱業。
故成如來力。二具足一切菩薩行。遊戲一
切菩薩三昧門故成如來力。三具足一切菩
薩廣大禪定故。四圓滿一切白淨助道法
故。五得一切法智慧光明善思惟分別故。六
其身周遍一切世界故。七所出言音悉與一
切衆生心等故。八能以神力加持一切故。
九與三世諸佛身語意業等無有異。於一
念中了三世法故。十得善覺智三昧。具如
來十力。所謂是處非處智力。乃至漏盡智
力故。成如來力是爲十。若諸菩薩具此十
力。則名如來應正等覺。句句皆有成如來
力言。此十菩提多同今經。疏。唯十爲圓下第
二料揀先示別教。後三除前二下約同教
門揀而收之。疏。四明業用等者。以下科經
有其十門。兼體相用。今唯辯用有其十耳。
不出下文。疏。離諸縁者。有觀則有縁無
縁則絶觀。如海下釋文以成上義。非無所
了下成上觀極於無觀義。謂觀智之極謂之
無觀。無彼分別取相之觀。非無甚深無
分別觀。故引晋經解一切義合明二經。應
云解一切義無所觀察。若改爲解義則圓
足。譯經之人見下文有知衆生心故。此但
明無觀之義。疏。既觀念斯寂下。上明成智
即無分別智。今明斷障即斷煩惱。疏。無觀
是體下結成具三。無觀是體者無念體也。照
智是上無分別智。斷即是向無惑習種。合爲
相者。謂寂照無二爲菩提相。猶如明鏡無
心爲體鑑照爲用合爲其相。亦即禪宗即
體之用。自知即用之體恒寂。知寂不二爲
心之相也。疏。二等同萬法者。釋經於法平
等無有疑惑。即是下文三輪平等。疏。上二已
攝。攝論體者。初是實智。斷煩惱障。二是
權智。斷所知障。故二句中已具二智二斷
體也。疏。三一成一切成者。釋經無二即是
下文因果交徹。於中有二。一明生佛不二。
即一成一切成故。下釋云。如來成正覺時。
於其身中普見一切衆生成正覺等。暗引
淨名一切衆生即菩提相。即菩提相于何不
成。二明能所不二。即下釋中皆同一性。又
引淨名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法即是所意
即是能。良以心境同一性故。生佛亦然。此
引淨名。皆彌勒章。疏。四總指前三體相寂
滅者。釋經無相。即是下文。體離虧盈下釋
云。成與不成常無増減。菩提非相非非
相故。由寂滅故無有虧盈寂滅即是無相
義也。故引淨名。云滅諸相故釋於寂滅。疏。
五即心行處滅者。釋經無行。即是下文相無
増減。故云湛然不遷耳。釋云若無有相則
無増減。疏。六雖覺而常定者。釋經無止。以
不住定故。即是下文用該動寂。下釋云。住
善覺智三昧而現多身。由不住止故能動
用。疏。七有二義等者。釋經無量。即是下文
周于法界。此中有二下釋亦二。一明一毛
含於多佛周遍法界。即是此中初義。二云
如來成正覺身究竟無生滅故。即第二義
疏。八亦二義等者。釋經無際。即是下文普
遍諸心。下釋亦二。一云菩薩應知自心念
念常有佛成正覺。即此竪無際畔。二下釋
云。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
即第二意念念應即是化身。一得永常即是
報身。心無初相下契同法界身。然此一句即
起信論。論云。菩薩地盡覺心初起。心無初
相。以其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
住名究竟覺。下云不離此心即冥符理義。
然覺心初起心無初相。自有二意。一者覺是
能覺心是所覺。心是初相即業相是微細念。
最初迷眞不覺心動。今無此相故。二者覺
心合明。謂正覺心起無能起相。故與理冥。
若有起相不合理故。正此取意。故云心
無初相冥符於理。義兼於前。以無細念故。
無覺相由依法相。化身有始有終。報身有
始無終。法身無始無終。今符於理報亦
無始。故云始覺同本覺。無復始本之異。名
究竟覺。故云無前際故則無始也。無終同
於上句無後際耳。法報既融即體之應念念
無斷。三身融矣。疏。九離邊契中下釋經遠
離二邊住於中道。即是下文普遍諸心。下釋
云。廣大周遍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
息。入不思議方便法門。疏文有二。先釋離
邊。後釋住中。今初。經云離邊。未知何是。故
擧晋經。及取下釋略擧四種。以等一切染
淨約惑縛脱通惑業。有無通事理。一異約
心境。何以有此。謂成菩提既離細念。
惑盡矣。顯現法身智慧純淨。若爲此見未
免是邊。故上經云。若有見正覺解脱離諸
漏不著一切世。彼非證道眼。今了於惑體
性本空後無所淨故離二邊。又染淨交徹故
無住著。是曰離邊。縛脱者謂昔常被惑業
繋縛流轉無窮。今得菩提釋然解脱。若爲
此見即是住邊。菩提智了本自無縛。於何
有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故得離耳。有無
上言通事理者。若昔謂惑有今了惑空。昔
謂心空今知妙有。又眞樂本有失而不知。
妄苦本空得而不覺。今日始知。空者妄苦。有
者涅槃。若如是知並未離邊。又煩惱業苦
有今無。菩提佛身本無今有等。皆三世
有法。菩提之性不屬三世故。三世有無皆
是邊攝。眞智契理絶於三世故。離有無之
二邊等。一異有二。一者心境不了則二。契
合則一。亦成於邊。二者生佛有異今了一
性亦名爲邊。今正覺了此中無有二無二。
亦復無大智善見者如理巧安住故。離此
邊而言等者。謂斷常來去生滅依正。離是
二法皆稱爲邊。又二與不二亦名爲邊。今
一契菩提一切都寂。故云遠離。疏。不偏住
著等下釋住於中道。然通妨難生下契中。
謂有難言。若離於邊未免於邊。有取捨
故。故釋云。不偏住著名曰離邊。非見有
邊而可離也。謂不偏住染染性空故。性即
淨故。不偏住淨。若無染則無淨故。淨相
離故。同染性故。染淨交徹安可住耶。智契
此理故曰離邊。故言非見有邊。邊即中故。
復有難云。有邊即有中邊。既即中則無邊
矣。既無有邊對何説中。故次答云無邊無
中方住中道。此有二意。一順上答。謂誠如
所言。無邊無中故曰中道。若有中邊非眞
中也。二者反上答。謂中道有二。一者相待
則離邊住中。二者絶相即邊而中。相待而
空則有邊中。無邊無中爲眞中矣。故相
待絶待尚是相待。得意亡言言不盡矣。歴
上染淨等一一皆然。疏。十總顯離言。釋
經出過一切文字言説。即是下文體相甚深。
斯則上九寄言顯深。今菩提離言顯深。疏。
無所現有三義者。一無心現約止。二所現空
約觀。三無別體約止觀契合。又一約心。二
約境。三心境兩冥。又一約智。二約理。三理
智冥契。就第三義中。疏先正釋。後自體顯現
故名爲覺者通妨。謂有難言。若無別體何
能普現衆生心行。故答云。自體顯現如珠
有光自照珠體。珠體喩心光喩於智。心之
體性即諸法性。照諸法時是自照耳。故引
起信文甚分明。然論問曰。虚空無邊故世界
無邊。世界無邊故衆生無邊。衆生無邊故心
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家。難
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
一切種智。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
想念。以諸衆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
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
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眞實故即是
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
量方便。隨諸衆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
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釋曰。疏。但引
中間以證自體顯照。前後可知。故不廣引
疏。意輪等故何所疑哉。縁上標章云於法
平等無有疑惑故。疏。今初。有十三身下疏
文有三。初略釋文。二皆言量下別釋量字。
三是以聖人下結成玄旨。即肇公涅槃無名
論通古中文。出前窮源中云非衆生無以
御三乘。非三乘無以成涅槃。然必先有衆
生後有涅槃。是則涅槃有始。有始必有
終。而經云涅槃無始無終湛若虚空。則涅
槃先有非復學而後成者也。釋曰。此文以
修得。難今涅槃有始終義。以涅槃無始終
難其修得故通古。答云。無行名涅槃。至人
空洞無像而物無非我。造會萬物以成
己者。其唯聖人乎。何則非理不聖非聖不
理。理而爲聖者聖不異理也。故天帝曰。般
若當於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於色中
求。亦不可離色中求。又曰。見縁起爲見
法。見法爲見佛。斯則物我不異之効也。所
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總
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古今通始終。
同窮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太均。乃曰涅
槃。釋曰。彼雖明涅槃。亦以能證所證契合
故物我一體。今雖約菩提亦取能所一體。
故得用其文耳。疏。今初八相之中下。疏文
有四。初略消經文。二會淨名。三對前揀
異。四廣徴釋。疏此文正同下第二會淨名。
中三。初正顯同。二出彼經意。三正會
釋。今初。即菩薩品。彌勒爲兜率天子説不
退轉地之行。淨名難云。爲從如生得授記
耶。爲從如滅得授記耶。若以如生得授
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授記者。如
無有滅。一切衆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
衆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
得授記者。一切衆生亦應授記。所以者何。
如者不二不異。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者。一切衆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
一切衆生即菩提相。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
衆生亦當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衆
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釋曰。今
正釋成正覺義。故但引菩提。若據經文云
乃至入涅槃。則亦有亦當滅度之義故。今
具引耳。疏。彌勒示迷此旨下。第二出彼經
意。既爲補處何理不窮。寄於受屈以悟時
聽耳。言但謂理詰之言者。即是迷相。然迷
有二意。一約彌勒受難。云一切同如而我
獨得授記。誠乖理也。故云理詰之言。二者
彌勒不受難云。理雖一如行滿得記。何得
以理而難事耶。故云理詰。疏。不知眞得
提實如所詰者。三正會釋淨名。非曰妄詰。
眞實菩提誠乃一得一切得耳。則受難不受
難倶迷此理。若顯不迷應對淨名。實如
所言。我已見生得記作佛入涅槃竟。疏。又
前章下三對前揀異。則前是普遍。此是廣
容。言一性平等反覆相成者。前章明平等
此章明一性。故下釋中皆同一性。由平等
故唯是一性。由一性故何不等耶。故云相
成疏。此中之成下。第四廣徴釋。先徴。後此是
華嚴大節下釋。於中二。先標示。後然諸衆
生下別釋。即五教意兼人天爲六。初人天
乘。二小乘下二乘。三大乘下始教。四或説
唯如來藏下終教。五更有下頓教。六若依此
宗下圓教。於中四。一正釋。二解妨。三結例
四重釋。疏。若爾下二解妨。於中五。一申
難。二若就衆生下解釋。此中意云。以理融
通不可作理事別解。三若爾下以能難所。
佛既了達何用化耶。四不如是知下釋化之
由。五如是化下結成眞化。言無不化時即
常化也。故引相續正成常恒。疏。隨門不
種種有異下第三結例。即類結餘門。門
雖有多且略分四。一約性。即一眞法界。
二約相。即無盡事法。三約性相交徹。顯此
二門不即不離。四以性融相徳用重重。初約
性門者。問體是佛不。答是若無礙應成四
句。一是佛法性身無所不至故。經云。性空
即是佛故。二非佛絶能所覺。爲其性平等
一眞法界。非佛非衆生故。三亦佛亦非佛。
以法性身無自性故。四雙非。性與無性雙
泯絶故。經云。無中無有二。無二亦復無。三
世一切空。是則諸佛見。二就相門乃有二
義。一情。二非情。眞心隨縁變能所故。然
此二門各分染淨。謂無明熏眞如成染縁
起。眞如熏無明成淨縁起。染成萬類淨至
成佛。以修淨縁斷彼染縁。方得成佛。依
此二義則生佛不同。於淨縁中復有因果。
因有純雜果有依正。若約純門隨一菩薩
盡未來際唯修一行。一一皆然。若約雜門。
萬行齊修盡未來際。若約因門盡未來際常
是菩薩。若約果門盡未來際常是如來。經
云。爲衆生故念念新新成等正覺。若雙辯
二門。盡未來際修因得果。若約雙非。盡未
來際非因非果。便同眞性。前之二門雙具
悲智雙融心境。第三性相交徹門中。曲有
四門。一以性隨相同第二門。二會相歸性
同第一門。三雙存無礙具上二門。依此則
悲智雙運性相齊驅。寂照雙流成大自在。四
互奪雙亡則性相倶絶。沒同果海無成不
成。第四以性融相門。相雖萬差無不即性。
性徳包含全在相中。以性融相相如於性。
令上諸門皆無障礙。因果交徹純雜相融。事
事相參重重無盡。今就性門四句之内。是即
佛門不取餘三。就相門中約有情門。是淨
非染是果非因。是一分義。非此所用。就交
徹門。佛則性相雙融。生則會相歸性。今經正
約第四以性融相。一成一切皆成。謂以佛之
淨性融生之染。以佛一性融生之多。令多
染生隨一眞性。皆如於佛已成佛竟。非唯
有情。會萬類相融爲佛體。無不皆成。故肇
公云。會萬物而成己者。其唯聖人乎。又
云。故至人空洞無像物無非我。以佛之性
融於物性。同佛皆成。以物之性融佛之
相。故令三業等於萬類。即今經意而非餘
門。故云隨門不同。今是成佛門也。頓教多
同約性四門。終教即同性相交徹。始教有
二。一者幻有即空同會相歸性。但唯心現
多同第二。小乘人天皆同相門。由此有云
無情成佛。是約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無
情相。以無情相隨性融同有情之性。故説
無情有成佛義。若以無情不成佛義融情
之相。亦得説言諸衆生不成佛也。以成與
不成情與無情無二性故。法界無限故。佛
體普周故。色空無二故。法無定性故。十身
圓融故。縁起相由故。生界無盡故。因果周
遍故。遠離斷常故。萬法虚融故。故説一成
一切成也。非謂無情亦有覺性同情成佛。
若許成佛此成則能修因。無情變情情變
無情。便同邪見。餘義具如前後廣説。疏。又
此衆生乃是像上之模者。四重釋此是一義。
前同佛心塵中經卷。下同第十普遍諸心。以
見自成即見他成。同下自心念念常有佛
成正覺。疏。二釋中先總釋等者。此有三意。
一云同一無性故得現成者。謂既無二性
佛證一性得成佛故。生隨一性皆成佛矣。
二云妄性本虚生元是佛者。生自有妄見
生非佛。佛了妄虚生何非佛。三眞性叵得
非今始成者。若有可得今得成佛。證性叵
得佛非始成。佛非始成佛本是佛。佛之本
佛何異生佛。是故一成一切皆成。亦可説
言若一不成一切不成。同一性故。今是成
佛門故。故一切皆成佛也。疏。後釋所無有十
二句下。疏文有二。先消文後成對。前中言
非獨妄空眞有等者。揀宗顯別。妄空眞有
法相宗説。遍計是空圓成是有故。涅槃經説。
生死是空涅槃不空。三論中云。妄説爲有眞
諦空故。今十二句生即是妄。佛即是眞。眞
妄倶非不應偏説。疏。以性融相法界圓現
者。示其正理生佛眞妄皆是相異。融同眞
界故。説一成一切皆成。是以結云由此無
性説成正覺。若有取成非眞覺故。是故文
云亦復無有成正覺性。疏。又攝十二下二成
對也。一能相所相對者。相爲所相盡即能
相。所相法體即。是有爲不出染淨。言相待
有故者。釋成無義。染待淨有故無染相。淨
待染有故無淨相。是故經云無相性也。言
無盡性者。盡即能相。生滅染淨全是有爲。然
生滅四相略有二種。一刹那盡云念念滅。
以縁滅故顯無滅性。二一期滅如煩惱性
盡。以性空門顯無滅義。二生滅對。凡則縁
生故本不生。性淨涅槃本來寂滅故不更滅。
此對皆淨名意。前約滅惑此約滅苦。由滅
惑苦則菩提生。故今遣之。言約佛菩提非
始生者。性淨菩提非始修得。何有滅耶。三
我非我對。以縁破我以我遣非我。言我尚
不可得則非我。何可得。即不二法門。諸法
實相中下以實相門雙遣。上二即中論文。前
已頻引。四縁非縁對。衆生是縁攬縁無性故
無衆生。非衆生爲非縁。縁尚不可得。非縁
何可得。即相待破。五能證所證對。並因縁
門雙破能所。故上經云。知菩提性從縁起。
入深法界無違逆。六合非合對。虚空無體
不與物合。亦以因縁顯無虚空。成正覺者
能所契合。亦因縁門釋無正覺。故一合相
非一合相。疏物物無性下疏有二意。一由
證無性故得成佛無性。即是大悲之體故
得起悲二又只由下。由生不知佛證無
性故化令知。疏。是謂高而無上廣不可極
者。顯高廣義。此及下大包天地等。皆是肇公
涅槃無名論位體中文。彼云。經言。菩提之道
不可圖度。高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
深不可測。大包天地細入無間。疏。初明
一毛含多下。疏文有二。先總科所屬。後此
與下揀異。第八有三重揀。一約能現。前身
爲有分此毛爲無分故。二又此下約所
現揀。前通多類者。但言現身此云現佛故。
三又前下約義相揀。前住體遍應者。即縁起
相由門。由住縁起。一佛身體遍應一切。成
多類故。一則如理下是法性融通門。法性如
空有其二義。一則廣大無所不包故。譬如
虚空具含衆象。二則體性周遍故。喩云。譬
如虚空遍至一切色非色處。一毛含多即廣
容義。遍法界毛即是普遍。是謂大包下一
毛廣容即大包天地。多身入毛即細入無
間。疏。是知坐菩提下擧況顯勝。有頂即是權
教中説眞成之處。鹿園即是八相化身轉法
之處。今於此成即周法界。此處轉法輪即
於法界無盡處轉。疏此文正顯佛菩提者。
成上非約因人有性是佛性義。今説佛菩
提。而言衆生心有之者。即他果佛在我因
人之心内耳。第八出現轉大法輪。今初等
者明轉法輪。釋曰。然法輪義廣如別章。今
略以三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轉相。今
初。然倶舍論亦名梵輪。如來大梵之所轉故。
言法輪者。法即軌持。輪者如帝王輪。從喩
得名。略有四義。一圓滿義。具轂輻輞軸
等體用周備故。二摧壞義。摧壞煩惱如摧
未伏等。三鎭遏義。已伏煩惱令勢轉遠故。
如鎭已伏。四不定義。從見至修修。至無
學。從自至他。他信至解。解至行果等。
言轉者説也。故總釋云。流演圓通名之爲
輪。自我之彼故名爲轉。若別説者。略有
四義。轉謂動也顯也運也起也。動宣言教
顯揚妙理。運聖道於聲前。起眞智於言後。
圓摧障惱名轉法輪釋曰。此四約教理行
果。如其次第下出轉體不出四故。出體
轉相在文具之。疏。夫轉法輪不出此五者。
此五即是出體。亦是轉相。且第二出體者。
大小諸教有多差別。今以大乘學貫通諸
説。體總有五。一輪自性。謂擇法覺支正見
正知等。通見修無學或取八聖道具輪輻
轂輞故。正見思惟如轂。是根本故。正語業
命説名爲輻。由轂有故。正念動定説名爲
輞。攝録餘故。二者法輪因。謂能生後聖道
諸教聞思修等。諸經論中多説佛教爲法
輪故。三法輪眷屬。聖道助伴五蘊諸法。四法
輪境。聖道所縁四諦因縁三性等理。五法輪
果。謂因道所證菩提涅槃無爲等果。大乘法
師收取五體。不出教理行果。意明二即是
教四即是理。一三皆行五即是果。今經五句
即攝此五。一能轉心即是眷屬。二即自性。三
即第五。四即第二。五即第四。若以教理行
果攝今五者。後三可知。初一是行。二所詮
理。亦是行攝。三轉約於見修等故。又此五
句即是轉相。第三轉相者。瑜伽九十五説。由
五種相轉法輪者。當知名爲善轉法輪。一
者世尊爲菩薩時。爲得所得所縁境界。二
者爲得所得方便。三者證得所應得。四
自既得已以他相續。令於自證深生信解。
五者令他於他所證深生信解。今經五句即
攝彼五。一即第四令他信解。二即第二。三
即第三。四即第五。五即第一。會釋可知。但
言所得方便者。即以三周正轉見修無學。
隨其次第知見現觀名得方便。瑜伽又説
三周行相。名得所得之方便也。然上出體
與其轉相皆大乘意。細尋二門多有相似。
或應爲一。彼是法相之所宗師。且順於彼。
以今一五攝彼二五。疏。此五今皆即事
契眞者。揀實異權名數則同。意旨懸隔。疏。
二所轉體即示勸證者。一示相轉。二勸修
轉。三作證轉。第一示相轉者。諸佛世尊正證
諸法。隨何等器而指示之。如轉四諦言
此身是苦。業惑爲集。此滅爲滅。能滅爲道。
示因縁等眞理妙智例皆同此。當爾之時
生聖慧眼。由示依去來今世有差別故。
如其次第得眼智明覺。此之一智總名爲
眼。有三行相名智明覺。非於四諦別起
四智。由眞見道唯一刹那。不同小乘上下
別觀。依詮證滅説通三世。非是滅諦通
三世有。第二勸修轉者。如説四諦云此是
苦。汝當知。此是集。汝當斷。此是滅。汝當
證。此是道。汝當修。亦生眼智明覺。若轉
因縁眞實法等例此可知。第三作證轉者。
如轉四諦云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
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亦生眼
智明覺四行。轉餘例於此十二行。然其
三轉。尊者妙音八正爲轉。唯是見道。以憍
陳那見道生時説名已轉。若通相説。諸有聖
道皆名法輪。顯宗論説三轉即是三道。謂
初是見道。二是修道。三是無學道。如憍陳那
名已轉者已初轉故。大乘法師意取彼義。
若成實師初轉生聞慧。次生思慧。後生修
慧。無十二行。唯作一期行相。此言却通。以
説陳如即得初果未經修道。何有初果第
十六智。是修道故。又初雖示是苦集等。未
勸知斷何因成果。若示勸轉已得果竟。
何用引己而爲證耶。是以見道通於三轉。
義却長也。況通諸法皆有示勸及與證耶。
故今經中始成正覺演大華嚴。轉一乘輪
亦具三矣。大乘見道唯在初地。則彼地前
應非始轉法輪矣。若別配二道者。第二
轉者謂是有學。以其妙慧如實通達。我當
於後猶有所作。應當遍知苦諦。應當永
斷集諦。應當作證滅諦。應當修習未修道
諦。如是有四種行相。如前應知。第三轉者。
謂是無學。以得盡智無生智故。言所應
作我皆已作。謂我已遍知未知苦諦。乃至廣
説。我已修習未修道諦。亦有四行例前可
知。釋曰。此即大乘諸師別配三轉屬於三
道。而言證者。是彼自證。非佛證也。然今經
文即是三轉中道法輪。永離邊見。亦具説於
知斷證修。即是大乘無作四諦已申轉體。得
果等四皆可虚求。疏。是知其輪本來常清淨
者。即暗引淨名寶積云。三轉法輪於大千。其
輪本來常清淨。此言古來多釋。今取即事之
眞性淨之理爲法輪體也。故後四段明相用
深廣。則迥異餘宗。爲不壞相略引餘釋
耳。疏。豈同三乘但用佛聲爲法輪等耶者。
揀實異權而言等者。就佛聲中揀尋常
言。如問晴雨安慰弟子等亦非法輪。唯
取轉法。又要令他斷惑見理。方明法輪。
今此乃至數重深玄。一則不論斷不斷等説
即名輪。故經云如來所轉妙法輪。一切皆
是菩提分。若能聞已悟法性。如是之人常
見佛。二者尋常之言亦是法論。如來無有
散亂聲故言不虚發。如涅槃説。如來一切
語言皆名轉法輪故。三者能令三界所有
聲。聞者皆是如來音故。四者不揀聲與非
聲。遍於法界皆法輪體。況復一多交徹相
映融即。豈同三乘之法輪哉。第九出現涅
槃。疏文分三。初來意。二彰大旨。三開章別
釋。今初。轉化既周。躡前起後。安住祕藏顯
眞涅槃。爲物示滅顯應涅槃。文具二故。疏。
然大涅槃下第二總明大旨以顯深玄。多
用肇公涅槃無名論。有十演九折。十演者。
謂一開宗。二位體。三超境。四妙存。五辯差。
六會異。七明漸。八動寂。九通古。十玄得。九
折者。一覈體。二徴出。三搜玄。四難差。五責
異。六詰漸。七譏動。八窮源。九考得。開宗爲
初。次一折一演。折爲有名之難。演即無名
之答。共相研覈顯無名旨。今多用者。亦顯
肇公憑此經故。今初。大旨多用開宗言。衆
聖歸宗冥會之所者。總顯深廣包含無外。
故論云。九流於是乎交歸。衆聖於是乎冥
會。謂三賢十聖必會其中。猶於百川朝宗
于海。寂寥無爲者顯深。而廣大悉備者顯
廣。形名已下復拂深廣之跡。眹者跡也兆
也。論云。夫涅槃之爲道也。寂寥虚曠。不可
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故
淨名云。不可智知。不*可識識矣。疏。今
以無名強名下第三開章別釋。此句總明開
意。涅槃二十一云。羝羅波夷名爲食油蟲。無
有名字強立名字。善男子。是大涅槃亦復
如是。無有名字強立名字位體中云。有
餘無餘者。蓋是涅槃之外稱。應物之假名耳。
而存稱謂者封名。志器像者耽形。名也。
極於題目。形也盡於方圓。方圓有所不寫。
題目有所不傳焉。可以名於無名。而形
於無形者哉。則無名亦假。疏。一釋名者。若
具梵云摩訶般涅槃那。具翻爲大圓寂入。謂
那即入義。應迴在上。言正名爲滅者。取其
義類。乃有多方者。即生公釋。遠公同此。言
多方者。或云不生。或云無作。或云無起。亦
云無爲。亦云無相。或云不滅。或云寂靜。或
曰安隱。或名解脱。皆是義翻。法華序品長
行之中。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次即云佛滅
度。後偈中又云。佛此夜滅度。明知古徳正翻
爲滅。亦云滅度。超度四流故。疏。總以義
稱爲圓寂者。即唐三藏等在義周圓。疏
而言大下先總後別。總以横竪釋。如題中
涅槃二十一云。譬如虚空不因小空名爲
大空。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大涅槃。釋
曰。此即絶待當體受名。疏。若約義開下別
釋。約三大釋三大。雖通本有修成。欲分
三異。性淨約體。圓淨約相用。約修成。兼
含三身下對三大。亦有三入。若有那字。
沒在圓寂之中。今無那字。以般釋入。梵語
出息名爲安那。梵言入息名爲般那。那是
息義。欲明此章具足眞應三四涅槃。故對
三大別釋三入。性入即是清淨涅槃。眞入即
是圓淨涅槃。示入即方便淨。遠公上三約已
證説。一就實論入。息妄歸眞從因趣果。
二眞應相對。辯入息化歸眞名入。三唯就
應現捨有爲道趣入無爲。故名爲入。疏。若
圓融無礙即大涅槃者。若不圓融三入各
別法相宗故。疏。二出體性者。疏文分二。一
總顯深玄。二別出體性。今初。先顯體深。後
體用無礙。初中妙絶常數者。即第十九演玄
得中文。彼云何者。夫涅槃之道妙盡常數。
融冶二儀滌蕩萬有。均天人同一異。内
視不己見返聽不我聞。未常有得未常
無得。今取此言總歎深旨。疏。恬怕希夷者。
恬和怕靜夷平也。亦開宗中言。彼云然則有
無絶於内。稱謂淪於外。視聽之所不曁。四
空之所昏昧。恬焉而夷。怕焉而泰。九流於
是乎交歸。衆聖於是乎冥會。斯乃希夷之
境。太玄之郷。而欲以有無題牓標其方
域而語其神道者。不亦邈哉。疏。雖迥出
百非下明體用無礙。亦開宗中文。文云冥
杳杳誰見誰曉。彌綸靡所不在。而獨曳
於有無之表。今反用之。疏。今以義求下
二王出體性。然遠公亦以三法爲體。與此
小別。一色。二心。三非色非心。滅無常色獲
得常色等故擇滅無爲故。廣如前説。亦非
全要。不欲繁敍。疏。言今以義求者。取其
深義。三徳爲體則身智常住無不包含故。
於中三。初正明。第二所以三者下出三所
以。第三然此三種下融通無礙。二中有二。一
翻對説三。二當體辯三。今初。前迴向中
釋三迴向。具對十義。今略有三翻。三雜染
者。煩惱爲般若。煩惱即菩提故。菩提即是涅
槃之中般若徳也。翻於結業以爲解脱。翻
苦依身。即是法身。心體離念本法身故。故
三雜染即性淨三徳。二成三徳者。般若是
智解脱是斷。法身是恩。法身兼應應物恩
徳。三成三身者。般若法門身法身。是法性
身解脱爲應化身。作用解脱亦解脱故。若眞
應對辯則有眞實三徳應化三徳。應化三徳
一一別從眞徳而起。今從通義應身但
解脱徳攝。疏。能證大智下第二當體明三。
然薦福法師總有四釋。先總釋云。身是能證
身。般若是智慧火。解脱則煩惱等滅。此三法
合名證涅槃。言四義者。一云身是自受用
身。餘二即金剛心後智斷二徳。二云。身即法
身法身即如如。摩訶般若即如如智。解脱即
是一切餘究竟盡故。法身爲所證。般若爲能
證。解脱爲離障。三又釋云。身者即法性。
有佛身義。作二所依故。有智慧義。遍照法
界光明故。有解脱義。性離一切障故。此
三亦不相離。彼自結云。此三釋中。初順經
意欲明報身是常涅槃不滅身故。四*又釋
云。身者色身四智爲般若解脱。準前釋曰。
上之四解初約報身。二約法身。此二約眞
四通眞應。三即約理爲性淨三徳。今疏但
擧第二義者。欲顯圓具。通因通果通眞
通應。應即常身。即法身故。應即是法。況自
受用。自受用體。亦全法性。法身但約在纒。
出纒異故。能證所證及與離障十地分得
故。通因果故。擧一義理無不收。疏然
此三種下第三融通無礙。有法喩結。法中
通因通果。理具此三即性淨三徳。能如是
知即名字三徳。依此修觀即觀行三徳。初
住分證如來究竟。直就出纒法身即具三
故。成不別義。疏。故此三法下結成涅槃。涅
槃第二云。我今當令一切衆生及以我弟子
四部之衆。悉皆安住祕密藏中。我亦復當
安住是中入於涅槃。何等名爲祕密之藏。
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
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三點若並不得成
伊。三點若別亦不成伊。我亦如是。解脱之
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
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
如是三法。爲衆生故名入涅槃。薦福釋曰。
若將喩類法喩文不足。以法云解脱之法
亦非涅槃等。喩中應云。唯一一點不成伊
也。以解脱等三有一一不成故。夫證涅
槃須有能證身。須有智慧火煩惱等滅。此
三法合名證涅槃。若唯身亦非涅槃。唯般
若亦非涅槃唯解脱亦非涅槃。此三各別未
有斷證。亦非涅槃。喩別亦不成。若智者意
四義各殊。東西曰横。南北曰縱。縱即竪也。
謂若法身本有。次修般若後得解脱。則是
縱義。以經生越世彌亘淨穢故。如縱三
點。不横者。三法異體同時如三列火。並乃
合爲一體。別乃各居一處。即但用一法。今
摩訶般若亦非涅槃等。是合縱並。竪明此
三曰縱。擧一攝二曰並。故云般若非者。
般若中已攝二故。三徳若異亦非涅槃。即雙
合横別。一一異體即合於別。異體同時即
合於横故。故上云三點若別不得成伊。已
合横別也。亦可横即是並。對縱爲横對別
爲並。故經但有三句於義成四。而總釋云。
今三倶不思議焉可縱。倶不思議焉可横。倶
不思議焉可並。倶不思議焉可別。意云。即
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三非一雙照三一。焉
可作一三等思。若作體一用別而明。尚未
免於並別也。然有云。伊字如品字。有云。
倒品字。後義爲正。由此見異。古徳解
義取捨不同。或一徳在上二徳在下。或二
徳在上一徳在下。並不得意。西方伊字
點在上。天目之喩不可二目在一目上。如
來恐人誤作此解。故以天目轉喩伊字。則
不得定一二上下。但取不可縱横及並別
耳。若定説言一上二上。非唯義理不得圓
妙。致令二喩自互相違。謂梵字樣者&MT05796;。此
西方伊字。三目之一當於眉間IMAGE。此其状也。
諸公何惑。言祕密者以深妙故。遠公釋云。
昔隱不説故名祕密。權教所覆故復名藏。
故下文云。十一部中所不説者名之爲藏。
又於其中包含諸徳。亦名爲藏。薦福釋云。
皆非二乘境界故名祕密。二賢皆是對昔
顯密。今明深妙當體祕密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一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三顯種類者。疏文有三。初總明深廣。二
今自狹下正明種類。三有餘無餘下對經
辨定。二中言餘無餘者釋有多義。依小乘
中自有二義。一有二義。一有宗云。涅槃體
一約時不同得二名字。言體一者。於此宗
中煩惱業思以道力故應起不起。擇滅無
爲是涅槃體。此體是一約對身智得二名
字。身智未盡説前涅槃以爲有餘。身智盡
竟向前涅槃轉名無餘。非身智滅即名涅
槃。以身智起已謝滅是無常故。若斷因故
令後不起。是非擇滅故非涅槃。二依成實。
涅槃體二。生死因盡名一涅槃。生死果盡名
二涅槃。由有宗中要道親斷方稱擇滅。身口
二業及生死果。非道親斷故不取之。成實
由斷煩惱餘不起故。見修斷故。亦得擇滅
故名涅槃。然望大乘皆名有餘。有餘變易
故。若依大乘。遠公自有四別。一云二死因盡
名曰有餘。二死果盡名曰無餘。二云分段因
果盡名曰有餘。變易因果盡名曰無餘。三
云分段因果及變易因盡名曰有餘。變易果
滅。名曰無餘。四者唯就變易因果爲二。分
段因果屬小乘故。若依金光明約三身説。
三身品云。善男子依此二身一切諸佛説有
餘涅槃。依法身者説無餘涅槃。何以故。一
切無餘究竟盡故。依此三身一切諸佛説無
住涅槃。何以故爲二身故不住涅槃。離於
法身無有別佛。何故不住涅槃。二身假名
不實念念滅不住故。數數出現以不定故。
法身不爾。是故二身不住涅槃法身者不
二故。不住生死。依三身故説無住涅槃。準
上經文法身即是自受用身。常在密嚴佛土。
一切餘盡者是煩惱正習分段變易皆盡。肇
公云。生名有餘滅名無餘。亦即此中意下
疏用之。若依唯識云一有餘依涅槃。謂即眞
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
寂故名涅槃。二無餘依涅槃。謂即眞如出生
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衆苦永寂。故名涅
槃。釋曰。此通大小而説眞如爲體。即異
小乘。論下料揀云。如何善逝有有餘依問
也。雖無實依而現似有。惑苦依盡説無
餘依。非苦依在説有餘依。是故世尊可言具
四。釋曰。此答有二。前明示有同於二乘。
後明以無漏蘊爲有餘依。故云非苦依在。
疏。二性淨方便淨者。亦名二徳。亦名二寂。
亦名同相不同相。並如初地示説分齊中
辨。性本淨故從因方便之所顯故。作用善
巧故。亦是體用餘如別章。疏。二即自性眞應
者。上明眞應。自性合其二佛約淨。今開自
性通於染淨。疏或分爲四。即唯識論。論云
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眞如。理雖
有客塵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徳。無
生無滅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
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
思路絶名言道斷。唯眞聖者自内所證。其性
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三無餘依。具如
上説。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眞如出所知障。大
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
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
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
世尊獨言具四。下疏結文用此四也。疏有
餘無餘下三通相料揀。非獨應滅揀於異釋。
疏四彰業用初正明。亦即無名論第十玄得
演中言也。彼云。故能嚢括終古導達群方。
亭毒蒼生疏而不漏汪哉洋哉。何莫由之
哉。故梵志曰。吾聞佛道厥義弘深汪洋無涯。
靡不成就。靡不度生。然則三乘之路開眞
僞之途辨。賢聖之道存無名之致顯矣。釋曰。
彼後歎無名。今略不擧。二涅槃云下引證。
前疏已引。三則出現下結成深廣。今以出
現爲總門。則涅槃當其一徳。若涅槃爲門
出現九門皆涅槃出矣。四然諸門下指廣在
餘。已攝諸妙故云略在文具。疏今初根本自
性者。此三行疏已具上列一二三四諸涅槃
矣。思之可見。疏二指理同事者。事即眞應
涅槃。於中三。一略釋經文。二眞應無本下
總顯文意。三所以列十下釋十之由。二中
先反顯眞應涅槃。若無自性涅槃爲本。皆非
不生。而眞涅槃由性淨。顯共許不生而應
涅槃皆謂生滅故。今特説應無性淨安得
不生。後故以本下。順顯以性淨本該眞應
末。眞應對性淨稱末故。眞與性淨二倶
爲體。該應化用皆爲無住三徳涅槃。三釋
十所由中。究竟妙道者。即無名論難差中文。
文云。有名曰涅槃既絶圖度之域。則超六境
之外不出不在。而玄道獨存。斯則窮理盡
性。究竟之道妙一無差。今取意引。疏。是知
玄道下結成正義。言妙悟者即能契。是由
能契即眞。方得成此所契即眞即是性淨。即
妄即眞生無生矣。豈非齊觀。齊觀一味能所
兩冥。故全眞性以爲我體。眞既湛然故知
雙林應滅非滅。以常住故言無滅者。本寂
滅故。然此亦即妙存中。文上意業中用其一
半。彼已其引。今側用兩句。謂彼天地與我
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今順經文以眞如等
爲涅槃本。疏。涅槃不空者。謂有善色者。遠
公引此證色爲體。今亦一義。常身法身栴
檀座塔楞伽之義前皆已引。疏。妙色湛然者
六卷泥洹經純陀歎佛云。妙色湛然常安隱。
不爲時節劫數遷。大聖曠劫行慈悲。獲得
金剛不壞體。餘可知。疏第三至出沒常湛
等者。以此中經文有二。先明出沒之跡。後
而實如來下明常湛之本。疏中有五。一立
理。二無不爲下直消文。三不礙出沒下覆疏
顯意。四是知寂然不動下結成相融。上
句體不礙用。下句用不礙體。五豈可隨於
下。結彈惑情。然此五段多用無名第三位
體。論云其爲稱也因應而作。顯跡爲生息
跡爲滅。生名有餘滅名無餘。然則有無之
稱本乎無名。無名之道于何不名。是以至
人居方而方。止圓而圓。在天而天處人而
人。原夫能天能人者。豈天人之所能哉。果
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其爲治也。故
應而不爲因而不施。因而不施故施莫之
廣。應而不爲故爲莫之大。爲莫之大
乃返於小成。施莫之廣故乃歸乎無名。又
下云。意謂至人寂怕無兆隱顯同原。存不
爲有亡不爲無。何則佛言吾無生不生。雖
生不生無形不形。雖形不形。以知存不爲
有。經云。菩薩入無盡三昧盡見過去滅度
諸佛。又云。入於涅槃而不涅槃。以知亡不
爲無。亡不爲無雖無而有。存不爲有雖
有而無。雖有而無故所謂非有。雖無而有
故所謂非無。然則涅槃之道果出有無之域。
絶言象之逕斷矣。子乃云。聖人患於有身。
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先於有智。故絶智
以淪虚無。乃乖乎神極傷於玄旨者哉。
上一段論文義理連環。但觀所引自見疏
意。其結彈文亦彼章末云。而惑者居見聞
之域。尋殊應之跡。秉執規矩。而擬大方。
欲以智勞至人形患大聖。謂捨有入無
因以名之。豈謂採微言於聽表拔玄根於
虚壞者哉。疏。後合然法身無像等者。疏文
有三。初正釋。二引證。三揀定。今初亦前章
後意。次彼論云。經云法身無像應物*而形。
般若無知對縁而照。萬機頓赴而不撓其
神。干難殊對而不干其慮。動若行雲止猶
谷神。豈有心於彼此。情係於動靜者乎。既
無心於動靜亦無像於去來。去來不以像
故無器而不形。動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
應。然則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像。像非我
出故金石流而不燋。心非我生故曰用而
不勤。紛紜自彼於我何爲。所以智周萬物
而弗勞。形充八極而無患。益不可盈損
不可虧。寧復痾癘中逵。壽極雙樹靈竭天
棺體盡焚燎者哉。疏。故攝論下第二引證
釋。先擧論。後是以經言下會釋經文。論云
此頌顯示顯現甚深在喩可知。合者釋論
云。衆生心中無奢摩他清淵定水。佛影不現
非如來咎。如説如來是眞妙道。即無漏影有
感斯現生盲不覩。釋下半云。諸佛法日放
契經等光。遍照有情世間。有縁教光斯現。
如日流光盲者不覩。疏。然此下第三揀定。
亦展轉通妨。於中三。初正揀定。恐有問言。
今説法身何名涅槃。意云。涅槃必具
三徳。此即法身。餘之二徳從法身流則法身
故。二若爾下對前身揀。先問。後出現身下
答。三此有般若下三對菩提。揀解脱無濫
故不揀之。於中先問。後若分相下釋。於
先明分相。即唯識等意。唯識第十釋轉依
果云四所轉得。此復有二。一所顯得。謂大
涅槃。此雖本來自性清淨而有客障覆令
不顯。眞聖道生。斷彼障故令其相顯名
得涅槃。此依眞如離障施設故。體即是清淨
法界。二所生得。謂大菩提。此雖本來有能
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生。由眞聖道力斷
彼障。故令從種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續
窮未來際。此即四智相應心品故。大乘法師
云。理凝本有離纒而號涅槃。智照新生果
圓而稱正覺。乃四徳之鴻源三明之妙本矣
疏。若攝相説下後明攝相中文有四別。
一約理智相攝。以離理無智離智無理。
如珠之明如明之珠故。般若云。覺法自性
離諸分別爲菩提故。則有理矣。涅槃中有
般若徳故。二智性本有下本有修生相攝。
則性淨但名涅槃。方便淨者方爲菩提。今
明二淨倶通上二。今疏但顯別説所無故。
於菩提説性淨等。上説菩提如虚空故世
界成壞無増減故。涅槃經説。修習常住二
字爲滅相者。我於其人爲般涅槃。彼中宣
説本隱今顯。法常名常方便修生報常名住。
修此二字爲大涅槃寂滅之相。大般涅槃
猶顯其心故。佛證之爲般涅槃。故知各
具方便性淨。三隨一爲門下雙結前二。四今
以涅槃下結歸涅槃。疏。第五示滅妙存滅
既示滅即無滅矣。故爲妙存。*妙存二字全
是無名。第四章名彼論云。聖人處有不有
居無不無。居無不無故不無於無。處有
不有故不有於有。故能不出有無不在
有無。怕爾無朕斯爲妙存。然出沒常湛兼
明於出。今但無滅故不同也。疏。第六至隨
縁起盡。合中四。初正釋文。引法華者以
法華中諸師異解。今將此文楷定彼義。二
然現滅現生下彰其大意。明生與滅皆涅槃
故。三故攝論下引證。四既起滅在縁下
結成常住。亦是無名位體中義。第四已引。疏
第七存亡互現意隨機見故。疏。第八至大用
無涯。疏文有二。先釋文後揀異。今初即無
名論。第十五動寂彼云。聖人無爲而無所
不爲。無爲故雖動而寂。無所不爲故雖
寂而動。雖寂而*動故物莫能一。雖動而
*寂故物莫能二。物莫能二故逾動逾寂。物
莫能一故逾寂逾動。所以爲即無爲無爲即
爲。動寂雖殊而莫之可異也。疏。涅槃
純陀供處等者。即擧同揀異。彼第十經大衆
問品云。爾時一切菩薩摩訶薩天人雜類。出
大音聲唱如是言。奇哉純陀成大福徳。能
令如來受取最後無上供養。而我等輩無福
所致。所設供具則爲唐捐。爾時世尊欲令
一切衆望滿足。於自身上一一毛孔。化無量
佛一一諸佛。各有無量諸比丘僧。是諸世尊
及無量衆。悉皆現身受其供養。釋迦牟尼
如來自受純陀所奉設供者。爾時純陀所
持粳糧成熟之食。摩伽陀國滿足八斛。以佛
神力悉皆充足一切大會。爾時純陀見是事
已心生歡喜。踊躍無量一切大衆亦復如是。
釋曰。彼經雖言無量化物。但云受大衆供。
無此重重等衆生數盡未來際。此但約文以
明優劣。非當時化不能普周。亦以彼證無
盡化現皆涅槃用。疏。第九至體離二邊。亦
即彼超境中意。彼中有名。先徴出云。請覈妙
道之本爲有爲無。果若有也雖妙非無。雖
妙非無故則入有境。果若無也無則無差。
無而無差則入無境。總而括之即而究之。
無有異有而非無。無有異無而非有者
明矣。而曰有無之外別有妙道。非有非無
謂之涅槃。吾聞其語矣。未即於心也。第
五超境答云。然則有無雖殊倶未免於有
也。此乃言像之所以形。是非之所以生。豈
足以統夫幽極。而擬夫神道者乎。是以論
稱出有無者。良以有無之數止乎六境之
内。六境之内非涅槃之宅也。故借出以祛
之。庶悕玄之流。彷彿幽途託情絶域得意
亡言。體其非有非無耳。豈曰有無之外
別有一有而可稱哉。今但云體離二邊。非
唯離有離無。若實若虚若處非處等皆二邊
也。於中先反釋。身是體故先明。後由非實故
下順釋。疏。第十至結歸無住結上九門。皆
歸無住涅槃。於中二。先釋經文。後結歸
無住。今初即是結前之義。言誰獨非涅槃而
欲捨之耶者。即側用玄得中文。彼以第九
考得難云。經云衆生之性極於五陰之内。又
云。得涅槃者五陰都盡。譬猶燈滅等下結
意云。若有可得涅槃。五陰不都盡。陰若都
盡誰得涅槃。故玄得答云。且談論之作必先
定其本。既論涅槃故不可離涅槃而語
涅槃也。若即涅槃以興言。誰獨非涅槃而
欲得之耶。意云。衆生即涅槃故。更不可
得下。引淨名衆生即涅槃相。此明一體故
無可得。今言一體故無可捨。衆生即涅槃。
若捨衆生即捨涅槃也。疏。是則初住實際
下二結歸無住。於中四。初正歸無住。無
住涅槃前已具引。二由雙住下出無住所以。
經中是住。今乃結歸無住者。由若不住實
際安能不住生死。若不安住大悲安能不
住涅槃。然則亦由倶不住故。而能倶住。今
此順文經是倶住。結歸無住故但用住。以
成無住。三前即大智下別擧成無住因。即
唯識文。四自性涅槃衆生等有下釋歸無
住之意。涅槃有四。何以但歸無住。無住涅
槃唯佛得故。皆是論文具如上引。即安住下
是涅槃經。疏。初句無生之生者。如無生性
無生也。佛出興之生也。下句例知。後句一
切義成故爲大用。上三句是體第四句是用。
故云餘不頌者含在此中者。不出體用故。
第十出現見聞。疏。不出智斷恩者。初三句
標三徳果。初句智徳般若滿故。次句即斷徳
解脱滿故。次句恩徳法身究竟故。次二句總
成上三。三倶願滿皆不虚故。後六句復釋
上三。初三句釋上無盡覺慧。不盡有爲此成
事智。隨順無爲此生理智。此二因圓。生諸佛
智即是果滿。次二句釋上究竟大悲恩徳
盡未來故。種智行成得法身故。後一句
釋上斷徳。得至佛地無障可斷故。解脱功
用故。故上出現意。業中云。得如來地息一
切用。疏。寶性亦明如來爲菩薩六根境
界。論有四卷。此當第一。是成就自利利他
偈云。諸佛如來身如虚空無相。爲諸勝智
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於妙音聲。
令嗅佛戒香。與佛妙法味使覺三昧觸令
知深妙法。疏。亦同法華乃至擧一手。即第
一經前已引竟。疏。如來祕密藏經明罵藥等
者。具云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此即下卷。大
迦葉問。唯願説是如來祕密藏法佛言迦葉
於汝意云何。汝謂我行菩薩道時所捨手
足頭目耳鼻皮肉骨髓血及妻子略説。乃至
一切財物處處逼惱於菩薩者。是諸衆生不
墮地獄畜生餓鬼及諸惡趣。何以故。本行
菩薩行時志意淨故。及大誓願淨戒聚故。於
諸衆生大悲純至及堅忍故。以大慈故大功
徳法故。牢強精進向大乘故。息心淨故。大
願饒益故。不喜自樂故。其有衆生觸嬈菩
薩毀罵之者。菩薩徳故不墮惡道。迦葉我
今引喩以明斯義。迦葉猶如病人。良醫授
樂而是病人故罵是藥及與良醫。先毀罵已
然後乃服此藥。迦葉於意云何。藥以罵故
不爲藥耶病不除耶。不也世尊。雖復毀罵
藥不失勢而能除病。如是迦葉。菩薩如
藥及彼良醫不生恭敬如種種觸惱。然是
菩薩純淨志意無有缺減。又擧大寶珠有
大勢力有人毀罵不失寶力。又罵明燈燒
之亦能除闇。言罵沈者義引。彼云。罵赤栴
檀以手槌打連燎棄之。爲作何香。迦葉答
言。作栴檀香。又云。如人抱執糞穢棄之。
以華香供養。是人有何等氣。答有穢氣。
佛言供養外道。但有見畏地獄畜生餓鬼等
耳。疏。涅槃喩以毒塗之鼓者。即第九經
如來性品。南經亦第九即菩薩品文云。譬
如有人以雜毒藥用塗大鼓。於衆人中撃
令發聲。雖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唯除一
人不横死者。不横死者即一闡提人。釋曰。
彼經猶揀闡提。此意取不欲聞。以喩不信
而得益耳。法華不輕可知。菩薩之名起自
聞謗之日者。亦即此卷答云。云何未發心而
名爲菩薩。如日光明諸明中大。大涅槃光能
入衆生諸毛孔。故衆生雖無菩提之心。而
能爲作菩提因縁。迦葉問言。云何未發心
而作菩*提因縁。次如來擧夢中見羅刹喩。
初聞不信夢中羅刹令其發心。云汝若不
發菩提心者。當斷汝命。寤已發心。或於
三塗續復憶念發菩提心。即大菩薩也。生公
云。菩薩之名起自聞謗之日。疏豈言象之能
及。即周易略例中意。言者所以存象得象而
忘言。象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象。第二會
已引。疏則庶幾出現之旨者。庶幾即周易繋
辭云。顏氏之子其殆庶幾。有不善未嘗不
知。知而未嘗復行。彼釋云。殆者近也。庶者
衆也。幾者事動之微也。謂聖人見幾賢人庶
幾。今令効學亞夫聖賢也。疏。法集經云等
者。經有六卷。即第六卷末云。善男子是法門
多行於婆伽羅龍王世界。多行於帝釋住
處。多行*於阿那婆達多龍王處。然後行閻
浮提中。常於諸佛所護衆生中行。於直心不
諂曲衆生中行。於能信深法者。常在如是
衆生心手中行。疏般若論云法欲滅時者。即
金剛般若無著論上卷。釋經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頗有衆生得聞如是言説章句生實
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説。如來滅後後
五百歳。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
心。以此爲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
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
諸善根。論云。爲欲得言説法身住處故。經
云正法欲滅時者。謂修行漸滅時應知。疏。
若約教道三祇亦未入玄者。即古十玄意。然
歴三祇設未究竟。亦已入位。何以得言未
入玄耶。是故上云若約教道。施設三祇教
既未眞。則成佛義亦非眞也。教不實故。若
正道三祇修行。必已剋證。修權既深則
入實也。疏。無性攝論等者。即第六論。若世
親釋云。由此能令諸佛種性不斷絶故。疏。
十住毘婆沙等者。即此第二。釋初地常生如
來家文云。初地心生必能常集諸善根不
休息。故名爲常生如來家。如來家者即是佛
家。下廣釋如來義意。以涅槃實相四諦三
空等皆名爲如。智慧到彼故名爲來。結云。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諸佛家名如
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名爲
生如來家。釋曰。具如來道即佛行也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疏。約處名三會普光明
殿之會等者。疏文有二。先正釋。後解妨。前
中亦二。先標。後第七重會下釋意明。第七已
曾重會。故今名三會。而便明七八倶會普
光而有差別。疏。而前分生解差別下。解妨
文有二妨。一伏二顯初有伏難即重會不同
妨。謂有問言。一種重會何以前歴多會。此唯
一會。答有二意。一前約解故須多。今約行
故須一。以頓起故。二前約行布故歴位不
同。今約圓融故一會頓起。在文可思。疏。此
中不隔餘處。何有重會之義。即第二顯難
重會不成妨。先難。後若約次第下答。答有
二意。一約行布不壞相邊。約時明重。如
人前於此講。續前再講豈非重耶。二若約
圓融下就圓融門。約義明重於中有三。初
標。二故不動前二下反難以成。三以喩別
顯。二中謂汝向問意云。第二至第七中隔
四會故得名重。第七第八中無有隔何得
名重。今謂第二望七亦不隔越。何者既不
起覺樹而昇四天。四天覺樹定是一時。第
六他化天後即説第七。曾何隔越。則二七不
隔亦得名重。今七八不隔何不名重。明知
約義者結成。七八重會皆是約義而言不動
前二者。文中雖云不起覺樹以普光近覺
樹故不別言之。實則不起前二頓昇四
天也。疏。亦猶燈光下。第三以喩明也。光
雖渉入隨燈有異。時處雖一約義不同。
以約圓融一時頓演故爲此通。亦似燈炷
下。復以喩顯。前喩燈異光重。此則燈一光
異。燈一喩於二處。光重喩三會不同。答難
二千經者。準度世品。普智菩薩白佛言。世
尊諸來菩薩達者。無礙中下之士各懷猶豫
各心念言。事物繁鬧不知何事可捨可奉。
願佛分解。佛歎善哉當爲汝説。佛言普智
用有二故。故問二百答以二千。問二百者。
有神貪身計有吾我。有内有外在有在無
所可諮問。皆除吾我内外有無。則有權慧
開化無際。答二千者。十方一切皆來集會。
其心各異意行不同。達者聞要則以至道。
不能達者爲演多辭。曉諭文説牽攀義旨。
自所覩形以喩其意。乃得解慧。此經乃
在邇字函中。文只六卷長行文畢後有二百
三十二頌義甚富贍。二得名中世間性空。
即是出世者即淨名不二法門。前來已引
即那羅延菩薩。二明事下引十行偈義則可
知。度世品云品名度者。一切衆生閉在世
間。五陰六衰之所覆蓋。纒綿生死不能自
拔。以權方便智度無極。消去五陰捐棄六
衰。不計吾我。不在生死不住滅度。譬如
日月晝夜演光。權慧如是。忽然無跡徳如
虚空。疏。經云佛常在世者。即法身經下半云。
不分別世間敬禮無所觀。疏。然今文中等
者。就別得名中二。一上別顯三義。二
下會釋經文。明具三義。若事若理下即是總
結。然若事即前事離。若理即前性離。此正約
法因果即兼結前行位也。然此釋名疏文
妙矣。易則易焉。故不委釋。疏。二中明佛
十一種下。既指前釋有疑當尋。彼疏鈔不
繁重擧。疏。前則多人具徳等者。以擧多數
次即歎故。後列普賢諸上善人而歎徳
故。疏。餘九如次前已配釋者。如前云一契
理願圓。即是釋徳。普眼滿故。即是屬人。二
攝法上首即是顯徳。言爲普化故者。即普
化菩薩。三受持正法即是顯徳。有普慧故
即是菩薩等。疏。佛華嚴者。萬行披敷嚴法
身故者。釋佛華嚴三昧。華者菩薩萬行也。
以因能感果故。言如華嚴者。行成果滿契合
相應。垢障外消證理圓潔隨用讃徳故稱嚴
也。三昧者。理智無二交徹鎔融。此彼倶亡能
所斯絶故。亦可華即是嚴理智無礙故。華嚴
即三昧以行融離見故。華即是嚴。一行頓
修一切行故。華嚴三昧一行即多而不礙
一故。華嚴即三昧以定亂雙融故三昧即華
嚴理智如如故。晋經云。一切自在難思議。
華嚴三昧勢力故。此即據行爲言。名華嚴
三昧如賢首品。疏前皆有加下。上略釋文。
此下對前料揀。然有二意。前意自他對説。
後意亦通伏難。難云。前釋入定云爲受佛
加故。今無佛加何須入定。故爲此通。結
云多端不可例難。疏。以無礙用一句是總
標虚句者。次下別問衆生無礙用等十問。下
文各以十句答之。其無礙用句即用衆生
無礙用等十句釋之。明是虚句。疏。此經總
三遍説六位者。上直科釋。今出爲六所以。
於中五。一正明。言三遍説者。一差別因果。
是第一遍下法界品寄位修行爲第三遍故。
此爲第二。既云此約行説。則知前約解説
後約證説也。二故度世下引證。證其二義。
一證約行云諸菩薩行。二證六位。云從始
至終。三彼經雖不下遮伏難。恐有難云。既
云始終何必即配信等。故爲此通。四此經
所以下會今經。亦是通妨。妨云。彼中別別
問答。縱許配位此中通問。何得例彼故爲
此通。五此經上下及本業下會異釋。即破刊
定。於中二。先敍彼問。後爲會釋。今初即刊
定問。然其問意不問十信。從十住問亦爲
六段。謂前四三賢十聖後二即等妙二覺。則
今六段盡皆不同。謂以信爲住以住爲行。
以行爲向以向爲地。以地爲等覺。以因
圓果滿爲妙覺。此判既乖。今苑公於此一
品經不解一句。以判六段盡皆錯故。疏。此
有深意下疏爲會釋。即答其問也。於中
五。一總明爲行故。初有十信。二等覺之位
下釋不開等覺所以。雖擧三義而取第三
別開。但攝在第六因圓之中。三若爾此中
依言下。即出刊定救義。欲令初是問十
住故。四此難尤非下。今疏破其所引之文
不得文意。五不究斯旨下結彈。援者引也。
引文不當義旨全乖故。上判其不解一句。
以信爲住明不解信亦不解住。以住爲
行明不解行。亦不解住等。故一品經不
解一句。疏英云雲興二百問等者。彼有九
會禮讃。第八會云法門當再席。法雨更滂流
懸河二百問。瓶寫二千酬一心窮性海萬行
炳齊修。五位因成滿八相果圓周。今略擧二
句。復改其懸河字。作雲興字耳。疏。普賢
位行示成佛故。通向四門是果之義。疏。若
爾此則普別具足者。上正釋普別。此下通
妨。後非謂守普下解釋。釋有二意。一別不
失普故名普賢。不名別賢。二又普必有別
下。明別不必普普能攝別故名普賢。如一
縷下出別無普。以錦外之縷故不必普則
有縷未必有錦有錦必有其縷。兼成前義
別不失普。是普中別故。疏。此乃等無極下
結歎。疏。今初一門一類下文中有四。初總
標。二首明依下辨初門來意。三然二百
下總科諸段。四今此依中下正釋經文。
疏忘失菩提心下。即五十八經。疏。一毫之善
等者。迴向已釋。文殊云我不見一法下。即
大般若曼殊室利分前亦已引。疏。涅槃云
外道之法等者。初卷宗中已引文意。疏。三
入益中謂謗有二義等者。以得證實方無
細謗。即是益也。疏。非顯受記相殊如瑜伽
等者。如下五十五經不壞迴向中十種受記
中説。瑜伽即當菩薩地。由六相故佛爲授
記。一安住種性未發心位。二已發心位。三
現前住。四不現前住。五有定時限。謂爾所
時證菩提。六無定時限。謂不説時限與
授記。又善戒經非種性人亦得授記。如不
輕授四衆記。種性如十信得記。疏又此約
十信下結成上義。則得授記。瑜伽竪説授
記相殊。疏第六説三世者。疏文有二。先釋
總名。後十中下別釋。釋中疏文有二。一略
消經文。以文三世之中有不同故。二然此
三世下釋十世義。中四一徴起。二古人下
敍昔。三若依下辨違。四今謂下申正義。於
有三釋。一具約九世縁起相由。釋昔
設用九日而爲九世於理無違。二但以三
世下。以三世縁起相由釋。三唯就一念釋。
二中先明九世。後成十世。前中初正明。二
引證。三釋妨。今初正明也。是中論破時品
意。謂小乘立有實時。菩薩以相待門破
之。若因過去時有未來現在。未來現在時
應名爲過去。若過去時中無未來現在。未
來現在時云何因過去。釋曰。此中論意以過
去爲因。現未爲果。果由因有故無二時。前
偈縱成則果應名因。亦因中有果後偈奪
其因。既不名爲果則果不從於因。亦應以
現在爲因。過未爲果未來爲因。過現爲果
但長行例耳。今疏具明。而以一爲果。以二
爲因。初以過去爲果現未爲因。過去果中
應有因起故。下引證云。若法所因是出。
法不異因則果不異因。是果中有因也。次
現未下例釋二世爲果。亦各用二世爲因。
謂現在果因於過未。未來之果因過現也。
從是以三世各有三者總結。疏中觀云下
二引證。即是第二論觀合品具云。異因異有
異。異離異無異。若法所因出是法不異
因。十通品已引。此中但取果不異因之一
義耳。如因梁椽以成於舍。梁椽若壞則舍
立壞。果不異因故。若果不異因則過去爲
果則應名現未。現未即是過去因故。疏。中
論破執下第三解妨。妨云。此是中論破時。
則果中有因。因中有果皆成雜亂。既不相
有明無定時。今何將過以爲其徳。故有此
通。遣執成徳二義懸差。若執三時有定性
者。尚不能見無性之理。安知一中即
三耶。今由無性方互相由成無盡耳。
以病成下結讃其能。疏總云下釋成十世可
知。疏。即此一念下成其九十。先成九世。此
一念上雖因前後。而其三世全在一中。一
中之三更互相因。故爲九世。本之一念故
爲十耳。疏。故以一下以一對九互融相成。
結成上義。九約於義。一約實體體用相融
故。常九常一無有障礙。體用相奪離九一
相故同果海。疏。假十下總收前正義亦
是釋疑。疑云。既以絶言而爲果海何要十
耶。故今釋云。假之爲門則是説大。同果絶
言即義大也。上即圓教之義。二況積念下即
始教義。三又無念等故即頓教義。四又法性
同故即終教義。故結云有四後三通餘宗
者。謂法相無相大乘等宗也。上取同義。若
取別義第四法性同故即理性融通之門乃
圓教義。故云後三通於餘宗。非全同餘宗。
則顯二三亦是此宗同教一乘。若作法性融
通釋者。然此九世時無別體。唯依縁起。縁
起無性即眞法性理融通故。今時融通無礙
自在。略有四重。一相泯倶盡。二相與兩存。
三相隨互攝。四相是互即。初中以本從末唯
事而無理。以末從本唯理而無事。二中全
事之理非事故。一相無時全理之事非理
故九世不亂。三中由隨事之理故。令一時
能容一切時。由隨理之事故。令一切時隨
理入一時中。多一反上互入可知。四中由
即理之事故。令一時即一切時。由即事之
理故令一切時即一時。唯理無物可相即
入。唯事相礙不可即入。要以事理相從無
礙。方有即入思之可見。疏。一示成正覺故
即前菩提身者。但唐梵之異。疏。了本性故
者。非約所了所了即法界故。然佛下會釋
二門。總名廣如別章。即華嚴章門中亦義分
内疏大文第二發普賢心下。疏文有六。
一標章。二古徳下敍昔。三非不有理下縱
成。四今取下正釋五。若依圓融下通妨。妨
云。既沒位名意存大行何須別配。故今釋
云。行既有二意取圓融即沒於位。約於行
布不妨次第。若無次第何所圓融。六初四
門下正依位科。下文解釋。若有疑者但觀
前經自當曉了。疏。今初總發名普賢心等
者。列中文三。初約三心菩提以釋。二又前
七下約二護釋。三又初三下約四弘釋。疏。
亦即是前勝進行等者。但擧其二等於餘
八。十者。謂一勤供養佛。二樂住生死。三主
導世間令除惡業。四以勝妙法常行教
誨。五歎無上法。六學佛功徳。七生諸佛前
恒蒙攝授。八方便演説寂靜三昧。九讃歎
遠離生死輪迴。十爲苦衆生作歸依處
也。疏。文相多同恐繁不會。今當爲會。一
即第二。二即第一。其三四五六如其次第。七
即第九。八即第七。九即第八。十成大菩提
方堪爲苦衆生依故。其間小有異處會意
皆同爾。疏。此與前自分行中發心因縁互有
影略者。彼經中十。一見佛世尊形貎端嚴。
二色相圓滿。三人所樂見。四難可値遇。五
有大威力。六或見神足。七或聞記別。八或
聽教誡。九或見諸衆生受諸劇苦。十或聞
如來廣大佛法。發菩提心求一切智。今言
影略者。前五下化衆生即前第九。或見衆生
受諸劇苦即正當第二。則彼略此廣。彼一義
含此五此影取也。後五上求佛道。第六第八
即攝彼前六。則此略彼廣。第七即前七八
記別教誡九十即彼第十廣大佛法。故云影
略。疏。後之五句即彼此互闕者。彼五即攝受
守護同己師心導師心彼闕此五可知。疏此
門即勝進中近善知識者。彼具十句。云所
謂誦習多聞虚閑寂靜近善知識。發言和悦
語必知時。心無怯怖了達於義。如法修行
遠離愚迷安住不動。釋曰。後之四句在後
清淨之中。今言近善知識。即彼第三。第三是
總。下四五六句皆是發心之徳。即此中別意。
其彼初二句文中略無。疏梵云波利戍提者。
戍字率音。戍提者此云清淨。波利是遍是極
疏。彼開一慧爲十觀察者。經云。此菩薩以
十種行觀一切法。何等爲十。所謂觀一切
法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五無作六無味七
不如名八無處所九離分別十無堅實。皆如
初句有一切法。疏。即前勝進十法觀察衆
生界等者。彼經云。所謂觀察衆生界世界。
觀察地界水界。觀察欲界色界無色界。影略
可知。疏。四證知一門明生貴住等者。彼自
分行云。此菩薩於聖教中生成就十法。
等爲十。所謂永不退轉。於諸佛所深生淨
信善觀察法。了知衆生國土世界業行果報
生死涅槃是爲十。疏會異同可知。疏。但云
所修諸行皆爲衆生者。略義而已。具云皆
爲救護一切衆生。二饒益三安樂四哀愍五
度脱。此上皆同初句。有一切衆生之言。六
令一切衆生離諸災難。七出生死苦。八發
生淨信。九悉得調伏。十咸證涅槃。後五先
明令一切衆生。疏。兼其勝進解衆生等者。
彼經云。菩薩應勸學十法何等爲十。所謂
知衆生無邊。二無量。三無數。四不思議。五無
量色。六不可量。七空八無所作。九無所有。十
無自性。皆如初句有知衆生言。疏。故聞
讃毀心定不動者。彼云。此菩薩聞十種法
心定不動。*何等爲十。所謂聞讃佛毀佛。
於佛法中心定不動。二法三菩薩四所行。
五聞衆生有量無量。六衆生有垢無垢。七衆
生易度難度。八法界有量無量。九法界或有
或無。十法界有成有壞。皆如初句。疏。即彼
勝進中行等者。彼云。菩薩應勸學十法。何
等爲十。所謂一切法無相。二無體三不可修
四無所有五無眞實六空七無性八如幻九如
夢十無分別。皆如初句有一切法言。前却
可思。疏。聞説心不退轉者。大同前位亦有
十句。一聞有佛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
轉。二有法無法。三有菩薩無菩薩。四有菩
薩行無菩薩行。五菩薩修行出離修行不出
離。六過去有佛過去無佛。七未來。八現在
同過去。九聞佛智有盡無盡。十聞三世一
相三世非一相。皆如初句。*疏。涅槃二十八
中廣明不退相者。中有文云。有六種法壞
菩提心。何者爲六。一者悋法。二者於諸衆
生起不善心。三者親近惡友。四者不勤精
進。五者自大憍慢。六者營務世業。釋曰。無
此六事則不退也。疏。此門即自分行由三
業無失故有無著等者。彼具云。所謂身行無
失語行無失意行無失。隨意受生知衆生種
種欲。知衆生種種解知衆生種種界。知衆
生種種業知世界成壞。神足自在所行無礙
是爲十。今疏配用可知。疏。後門即彼
進現變化等者。彼云。彼菩薩應勸學十法。
所謂知一切佛刹。二動三持四觀五詣六
遊。上皆有一切佛刹言。七遊行無數世界。
八領受無數佛法。九現變化自在身出廣
大遍滿音。十一刹那中奉事供養無數諸佛。
今疏擧一以等於餘。疏。故能善知十法者。
彼經云。此菩薩善知十種法。所謂善知諸衆
生受生。二諸煩惱現起。三習氣相續。四所行
方便。五無量法。六諸威儀。七世界差別。八前
際後際事。九演説世諦。十演説第一義諦。
句句皆有善知之言。疏。後門勝進學法王
處等者。彼云。佛子菩薩應勸學十法。*何等
爲十。所謂法王處善巧。二軌度三宮殿四趣
入五觀察六灌頂七力持八無畏九宴寢十讃
歎。十門皆如初句。後五略無處字。疏。此門
明成就十智等者。彼勝進云。此菩薩應勸
學諸佛十種智。*何等爲十。所謂三世智佛法
智法界無礙智法界無邊智。充滿一切世界
智。普照一切世界智。知一切衆生智。知一切
法智。知無邊諸佛智是也。疏。後十變化
能動刹等者。即彼經自分十法云。此菩薩得
成就十種智。*何等爲十。所謂振動無數世
界。二照明三住持四往詣五嚴淨。上五皆有
無數世界言。六開示無數衆生。七觀察無數
生。八知無數衆生根。九令無數衆生趣
入。十令無數衆生調伏。疏。然此變化即實
如化非要化作者。謂縁生如化故。若變化作
無而忽有故。佛地論第三云。化身三種。一自
身相應化。謂自身作輪王等。二他身相應
化。謂變化王爲佛身等。三非身相應化。化
大地爲寶等今並非此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