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No. 1451_ 義淨譯 ) in Vol. 24

[First] [Prev+100] [Prev]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其上。令彼惡生尚不能見劫比羅城。況加誅
害。佛言。我亦知汝有神通力所作皆辦。然由
釋種前生業累。今應受報業若成熟。如瀑水
流不可禁制。要須自受廣如上説。爾時世尊
説此頌曰
    假令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因縁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佛告大目連。故知世間皆由業力而受其報。
由業力生由業力住。一切衆生皆隨業力善
惡須受。于時目連不果所願禮佛而去
是時劫比羅諸釋種子。聞惡生王將大兵衆
欲來誅滅。即勅四兵。嚴整器仗出城拒敵。彼
未防備衝惡生軍。是諸釋種並證見諦。不行
殺害唯用鞭杖。左揮右拂而打撲之。或復以
箭射彼弓絃。象馬腹帶射皆令斷。或射頭
牟甲綴使落於地。或射耳邊及鞍轡絛帶。但
令遺落不傷身首不損其命。于時惡生兵衆
尋自敗散。諸釋種子。戰便得勝。師衆倶
閉門上城。而作制令。我等不應傷害惡生及
其兵衆。若有犯者則非釋種
爾時惡生見此釋種。咸有仁慈具大勇力。告
苦母曰。我等今者。宜可收軍且還本國。苦母
對曰。大王勿憂。劫比羅釋種並是見諦。乃至
不傷蚊蟻之類。況害於人。王若不信今則可
驗。向者大陣無一損傷。彼復作制。不應傷害
惡生之身及諸兵衆。若有犯者則非釋種。惡
生聞已默然而住。有一釋種名曰閃婆。住于
外邑撿挍農作。聞彼惡生親領四兵。至劫比
羅欲誅釋種。不聞諸釋所作制令。又未見
諦。乃嚴兵衆來襲惡生。倉卒横撃即便大敗。
惡生之軍殺傷幾盡。是時惡生告苦母曰。汝
向者言。釋種見諦不傷蚊蟻。況害於人。今閃
婆一人。將兵來戰殺害彌多。況劫比羅諸餘
釋種。委兵來集敵對難當。若得且歸猶勝全
沒。苦母對曰。大王彼閃婆者從外而來。元未
得入劫比羅城。不知唱制致此卒暴起戰鬪
心。内外不通願王勿慮。于時閃婆釋子心欲
入城。至於門首喚言爲開。時守門者問言是
誰。答曰。我是閃婆汝宜可住報諸釋種。城
中即便令使報曰。汝從今後非釋迦種當
隨意去。何以故。縁汝毀犯城中制令。所以不
得入此城門。閃婆即問衆有何制。説我毀犯。
答曰。我等作制。不擬傷害惡生兵衆。若有犯
者即非釋種。報曰。我實不聞願見容納。如是
苦請衆皆不許。乃告衆曰。既不容入請還家
口。衆出與之得眷屬已。詣世尊處頂禮雙足。
退坐一面而白佛言。劫比羅城諸釋種子擯
我令出。願佛慈悲賜我記念。常爲供養敬奉
如來。佛以慈悲。持自髮爪授與閃婆爾時閃
婆以殷重心受如來髮爪。往婆具荼國。彼諸
人聞豪健釋子名曰閃婆。今來至此欲爲我
主。我等共議可隨彼不。國人皆來於一山下
籌量此事。時閃婆釋子。屏諸從者置在一處。
自身詐作送書使人。腋挾利刀詣衆集處作
如是語。諸君當知閃婆釋子。有大勢力勇健
難當。令我齎書遺及仁等。問言何爲。答曰。彼
欲爲王統領仁等。應當就坐共讀其書。諸人
答曰。此無坐物何以安居。彼即拔刀斬諸磐
石。片片爲座與衆令坐。衆人見已咸歎
奇。問言。丈夫如汝之類彼有幾人。答曰。我
是持書使者何足在言。更有餘人倍勝於我。
衆聞此語皆大驚怖。共相謂曰使者尚爾何
況閃婆。我等不如立彼爲主。共披封已裁書
却報。仍語使言善來大王。我等欽風早希臨
降。閃婆既別往舊停處。嚴飾徒侶整肅侍衞
入婆具*荼國。老少歡喜辦設所須咸共盡心。
選擇吉日策立爲主。諸國遠聞婆具*荼國中
有釋迦種。名曰閃婆。共立爲主。號爲閃婆國。
閃婆立後。遂乃敬造大窣堵波。安置如來髮
爪以申供養。即號其塔爲閃婆窣堵波。其妃
先不信佛。下令國中遣立神廟。依俗祭
迄至于今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八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卷第九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第二門第四子攝頌勝鬘之餘
爾時惡生告苦母言。劫比羅國諸釋種子勇
健難當。今閉城門上城防護。我等何能得爲
殺害。今且歸還。苦母答曰。大王。諸有大城以
巧方便皆當破滅。我昔曾聞古仙所言。有其
五事決勝於他。云何爲五。頌云
    和好行財賄 矯詐爲毒術
    後當以兵力 是智人所爲
准斯道理。應設方便先爲矯詐。遣使詣彼持
王教命而告之曰。今我於仁有愛戀心實無
惡意。縁有少事要欲入城。幸爲開門暫見容
納。即還速出不敢停留。依計至彼傳如上説。
城内諸人共集議論。爲當放入爲不許耶。或
言放入。或言不可。或言總集一處可共行籌。
若籌多者應隨其語。衆然其説。即共行籌。是
時罪惡魔王作如是念。我常隨逐沙門喬答
摩。覓其瑕隙不能得便。我今宜可害彼眷屬
正是其時。即便變身作老釋子。居其上座先
受取籌。以次諸人見彼受籌。咸云老宿既受。
我何不取。于時衆内多人受籌。既見籌多遂
即開門令王軍入。王曰我已棄捨劫比羅城
諸釋迦子。任情誅殺。衆聞教已。便縱四兵。
旗鼓震天。囂聲聒地。隨處誅戮無悲愍心。時
釋種大名見此事已。於諸眷屬起極悲憐。頭
髮蓬亂即疾往詣惡生之所白言。大王當與
我願。王曰。欲須何願。白言。於諸釋種幸施無
畏。王曰。諸餘釋種我不能捨。汝之家屬隨意
當出。答曰。我今入池自沈水底。乃至我身未
出已來。眷屬皆放。王聞是語目視諸臣。諸臣
白王。此大名者是先王親友允其所願。王言。
若爾少時令出。是時大名既蒙許已。悲愍眷
屬憂惱纒心。疾往赴池自沈水底。即以頭髮
繋著樹根。因茲而死。時諸釋種於過去時。不
同業者出城而去。或往末羅國。或往泥波羅。
或往其餘聚落城邑。若於昔時同惡業者。雖
出東門南門還入。南門出西門入。西門出北
門入。北門出東門入。諸臣見已而白王曰。今
時釋種皆自燒煮。以何得知。諸門出者悉皆
還入。王曰速看大名入水何久。遣使觀之。
見其已死。還白王。知彼已命過。王加瞋怒即
告臣曰。可設高座。我昇其上躬自瞻望。若我
不見人血横流騰波街巷者。我終不能身離
此座。即登座遙望。諸勇健人被殺之時。法爾
血少。諸臣議曰。仁等應知。今此惡王作大
罪業。自爲要契望血横流。何處得有如斯之
事。宜取紫礦煮令色赤。盛滿千瓨當街傾
瀉。觀其流去與血不殊。如計便作報言血至。
惡生遙見謂其是血。便作是念。我今望足宜
可歸還。時惡生愚人。抂殺釋種七萬七千。此
諸人内多是見聖諦者。殺戮如是諸賢善已。
遂將釋種五百童男及五百童女。行至一園
是外道住處。苦母白言。此等千人皆是怨家
何不總殺。王曰云何當殺。答曰。令群象脚
踏。是時五百釋子有大勇力。撲象令倒手&T016254;
棄之。苦母見已白惡生曰。大王見此勇健人
不。王曰我見。答曰。若捨此徒當與大王作無
利益。王言。有實若爲殺之。答曰。掘地作坑埋
令頭出。上以鐵栿磨之令碎。時有二童子走
至佛所。爾時世尊。欲令知業感報不虚。即以
神力化鉢令大合二童子。即於鉢下爛熟而
終。殺釋種時佛極頭痛。即告阿難陀曰。盛
水滿鉢持來我所。時阿難陀即授鉢水。是時
世尊以額上汗兩三渧許。置水鉢中。即便
烟出震吒作聲。如以熱鐵投之於水。是時惡
生告一人曰。汝當住此。佛若於我有所記者
可速來報。即將五百釋女還歸本國。時諸苾
芻見此事已咸有疑心。請世尊曰大徳。因何
業故令佛頭痛。劫比羅城諸釋種等。復作何
業由彼爲縁。實無罪犯。被愚癡惡生輒見誅
戮。世尊告阿難陀曰。汝今可去告諸苾芻。咸
應集在外道園中。我當爲説愚癡惡生殺諸
釋種先業因縁。尊者受教即往白衆。爾時世
尊與諸苾芻行詣彼園。時有婆羅門於其中
路。遙見世尊作如是語。喬答摩愚癡惡生多
造惡業。釋種無罪枉見殺害。佛告婆羅門
如是如是。愚癡惡生造作無量尤重惡業。釋
種無罪*枉爲屠害。佛至園中見彼被磨童
男童女尚有殘命。彼見佛時悉皆號泣。世尊
即便在其一面。於所敷座就之而坐。告諸苾
芻曰。劫比羅城諸釋種子。已經三度被他屠
殺出大叫聲。昔爲漁人殺諸魚類。復於聚落
傷害諸人。今於此時被惡生所殺。尚有殘命
出大叫聲與昔無異。汝等苾芻頗曾聞見諸
有獵師屠膾之類。以其自業活命之事。能得
象馬車歩威嚴熾盛不。諸苾芻言未曾聞見。
如此之事。佛言。善哉苾芻。我亦未曾聞見斯
事。獵射之徒得有如是熾盛兵衆。何以故
由彼屠人有罪惡心伺求物命。縁斯惡業。不
能獲得象馬車歩熾盛威嚴多有財貨。何以
故。由彼羊等禽獸之類。被殺之時。以其惡心
視彼人故。由斯不獲象馬車歩及諸財物。汝
等苾芻彼畜生趣所有衆生惡眼看時。尚能
令彼不得四兵及諸財寶。何況惡生愚癡垢
重。殺彼學人具大威徳持淨戒者。而能増盛
象馬車歩及諸財物。得安樂住不遭損滅無
有是處。汝等當知憍薩羅城。譬如毒龍所顧
視處悉當滅壞。此城亦爾七日之後。愚癡惡
生及與苦母。被火所燒揚聲號叫。墮於無間
大地獄中受極苦惱。是故汝等應如是知。於
諸枯木尚息惡心。豈況其餘含識之類
時諸苾芻見是事已。咸皆有疑請世尊曰。此
五百釋子曾作何業。由彼業力現無愆犯。被
愚人惡生*枉見誅戮。又因何業誅戮之時。令
佛頭痛。佛告諸苾芻。彼諸釋子及我前生所
作之業。汝等善聽。彼所作業因縁合會成熟
之時。如瀑流水不能止遏。無代受者。廣如
上説。乃至果報各還自
汝等苾芻乃往古昔。於一河邊有五百漁人
依止而住。時有二大魚從海入河泝流而上。
彼見二魚情生喜悦共張大網捕得其魚。見其
極大共相議曰。今欲如何魚既極大。若頓殺
者肉便壞爛。何所用爲。或云且殺一魚一繋
在水。或云二魚皆大。若殺一者其肉亦壞。可
繋於柱安在水中。勿令命斷。須肉之時生取
賣咸言可爾。即共分割。魚受楚苦發大
叫聲。是時漁人之中有一童子。見如斯事生
歡喜心。時二大魚而作是念。我實無辜横加
劇苦。當來之世此等生處我亦生彼。雖無罪
犯我苦殺之。汝等苾芻勿生異念。彼二魚者
即惡生苦母是。五百漁人者即五百釋子是。
由彼五百漁人令其二魚受劇苦故。今被惡
生苦母掘地埋身扢以鐵栿。令諸釋子受大
苦惱。諸餘釋種皆是當時隨喜之類。其漁人
中一童子者即我身是。由見殺魚心生歡喜
遂成其業。由彼業故我雖證得無上菩提。然
猶受此頭痛之苦。我若不獲如此福聚無邊
功徳者。亦同彼等受其誅戮
復次汝等苾芻應更諦聽。劫比羅城諸釋種
子。過去世時所作之業。有五百群賊。至一
村中劫奪財物。有二長者閣上而住。賊喚令
下長者不下。賊又語云。若不下者令汝總失。
長者報言。我寧受死終不能下。賊便積柴放
火燒閣。熾火上騰受焚燒苦。長者作念。我無
愆犯令我受苦。於未來世隨汝生處。我亦同
生報汝斯苦。汝等苾芻勿生異念。彼二長者
即惡生苦母是。五百賊者即五百釋子是。由
彼賊徒殺二長者。今此二人亦還殺彼。是故
苾芻作黒業得黒報。白業得白報。雜業得雜
報。是故汝等應捨黒雜二業。勤修白業當如
是學。時惡生王殺釋子已。往室羅伐城欲入
城時。逝多太子於高樓上。與諸婇女奏妙音
聲受五欲樂。惡生聞已問曰是誰。諸臣答曰。
逝多太子。王曰喚來。即承命至。責曰。我討怨
家非常疲苦。汝何於此受欲樂耶。太子答曰
不審。大王誰是怨家。王曰劫比羅釋子即是
我怨。太子曰。若釋子是怨者誰爲善友。王
聞是語便大瞋怒。告諸臣曰。此亦與諸釋子
爲黨。急可誅戮。諸臣即殺。命終之後。得生三
十三天。人間勝報尚猶未盡。天中妙樂隣次
受之。爾時世尊欲宣此義。而説頌
    今生若喜來世喜 由其作福二倶喜
    自知此喜由先業 更復轉生於善趣
    今生若樂來世樂 由其作福二倶樂
    自知此樂由先業 更復受樂於餘趣
爾時具壽阿難陀。聞佛説已白佛言。大徳。我
今不解如斯頌義。佛言。阿難陀其逝多太子
無有愆犯。被愚人惡生枉見誅戮。人間勝報
尚猶未盡。天中妙樂隣次受之。我縁此事故
説斯頌。時阿難陀默然信受。後於異時愚人
惡生與諸婇女在宮殿中。便自誇讃。如我大
力勇健難當所爲究竟。於此世間有相似不。
于時惡生所將五百釋女。聞其語已共説
頌曰
    彼是佛家子 爲戒所拘束
    汝今盡誅戮 自讃欲何爲
王聞釋迦女説是頌已。發大瞋怒亦即以頌
告諸臣曰
    誅龍留龍女 於我生瞋毒
    速宜截手足 急遣隨親去
時諸臣等即將五百釋女。於波吒羅池邊截
其手足。因此號爲截手足池。諸經首云。佛在
室羅伐城截手足池邊。此是其事。是時五百
釋女。被截手足受大痛苦。不能裁忍便作是
念。我等今時諸苦逼身痛切難堪。世尊。大慈
寧不垂愍。諸佛常法無有一事而不覺了。于
時世尊起大悲心。遂到其處見諸釋女露形
而坐。世尊見已起世間智。諸佛常法若起世
俗心。乃至蜫蟻皆知佛意。若起出世心。乃至
聲聞獨覺不知佛意。況餘含識而能得知。佛
作是念。善哉若得舍支天女持衣及水。來至
此者極爲要事。佛作念已。舍支天女即知佛
意。作如是念。何故如來起世間念。我知世尊。
欲爲五百釋女宣説妙法。須衣及水。即持五
百天衣往無熱池處。以瓶取水來至佛所。頂
禮佛足而白佛言。大徳。五百天衣及妙香水。
今並持來。佛言。汝往慰問諸釋迦女。與洗
身體皆令著衣。于時舍支如佛所教次第皆

爾時如來以神通力。令彼五百釋女苦痛皆
除。告言汝等善女人。自作斯業今時成熟。
必當自受無人肯代。爾時世尊説此語已。捨
之而去。彼諸釋女於世尊處。發淨信心即便
命過。生四天王宮。若男若女生天上者即起
三念。我於何處死。今在何處生。由作何業。
便憶前身於人趣死。今生四天王宮。於世尊
處。極生尊重發淨信心。時彼五百釋女便作
是念。我若不往禮世尊者。是不恭敬是非所
宜。于時五百天女作斯念已。即各嚴身具諸
瓔珞光明姝妙。便以天衣盛妙天花。所謂嗢
鉢羅花。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曼陀
羅花。過初夜分來詣佛所。天花供養禮雙足
已。在一面坐聽受妙法。時諸天女光明赫奕。
周遍照曜逝多園林。爾時世尊隨諸天女意
樂根性。爲説妙法。令彼得悟四聖諦理。時諸
天女以金剛智杵。摧破二十薩迦耶見山。得
預流果。既見諦已。三白世尊言。大徳。由佛
世尊令我證得解脱之果。此非父母人王天
衆沙門婆羅門親友眷屬之所能作。我遇世
尊善知識故。於地獄傍生餓鬼趣中。拔濟令
出。安置人天勝妙之處。當盡生死得涅槃路。
乾竭血海超越骨山。無始積集薩迦耶見。以
金剛智杵而摧碎之。得預流果。我今歸依佛
法僧寶受五學處。始從今日乃至命終。不殺
生乃至不飮酒。唯願世尊證知我是鄔波斯
迦。即於佛前合掌恭敬。而説頌曰
    我由佛力故 永閉三惡道
    得生勝妙天 長歸涅槃路
    我依世尊故 今得清淨眼
    證見眞諦理 當盡苦海際
    超出於人天 離生老死患
    有海中難遇 我逢今得越
    我以莊嚴身 淨心禮佛足
    右繞除怨者 今往赴天宮
時彼五百天女既稱所願。猶如商主多獲財
利。亦如農夫廣收田實。如勇健者降伏諸怨。
如重患人除去衆病。生大歡喜辭佛而去。倶
往天宮。時諸苾芻聞是説已。咸皆有疑。請
世尊曰。此五百釋女曾作何業。由彼業力於
此生中。無有愆犯。愚人惡生枉截手足又因
何業得生天上。聞佛正法證眞諦理。佛告諸
苾芻彼諸釋女。所作之業成熟之時。因縁合
會廣如上説。所有果報各還自受。汝等苾芻。
乃往過去此賢劫中。人壽二萬歳。時有佛世
尊。名迦葉波如來應正等覺明行足善逝
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
現於世。此五百釋女。於彼佛法中。出家爲
苾芻尼。常於學無學苾芻尼邊。作截手截足
之言而爲罵詈。由此業力於無量歳中。墮在
地獄受燒然苦。復此餘業五百生中常截手
足。乃至今生亦受此苦。由於我所起淨信故。
得生天上。復由昔日作苾芻尼。受持讀誦正
法教故。値我聞法證見諦理。汝等苾芻。此皆
由業廣如上説。是時惡生所留之人。聽佛記
已還惡生處。彼便問曰。世尊於我有何言記。
彼言。大王如來説言。憍薩羅國悉當破滅。更
經七日。惡生苦母被猛火燒身。墮在無間大
地獄中。是時惡生聞彼所説。極懷煩惱掌
頬而住。苦母見已問言。大王何故懷憂。王
言。苦母我今云何得不憂惱。世尊。有言記我
及汝。於七日後猛火焚燒墮在無間大地獄
中。苦母對曰。大王如乞索婆羅門入舍乞求。
不得物時欲令其家。生百千種不吉祥事。何
況沙門喬答摩。所有親族被王誅盡。寧無深
重怨恨之言。隨其惡心而爲呪咀。王若懼者
於後園中池水之内。造一柱樓。王應詣彼七
日居住。日滿之後方可入城。王言如是。即令
造樓。將諸宮人及苦母等。昇樓而住。過一夜
已苦母白言。大王一夜已過餘六夜在。當共
入城。如是二三乃至七日。苦母言。今日安隱
共入城中。于時四面忽然雲起。女人常事樂
觀瓔珞。諸宮人等共相謂曰。莊嚴結束可往
城中。即整衣服。時有一女以日光珠。置偃枕
上而自嚴飾。雲去天晴。日光忽現照觸寶珠。
便即火出燒其偃枕。猛焔上騰。即焚樓閣。
諸宮人等四散馳走。惡生苦母皆被火燒便
欲走出時有非人。關閉其戸不能得出。于時
惡生被火燒害。極苦纒心告苦母曰。禍哉我
今已受燒害之苦。苦母曰。大王我亦同此。
大火燒然身皆爛熟倶大號叫。便墮無間大
地獄中。受諸極苦。爾時世尊即説頌曰
    今生若燒來世燒 由其作罪二倶燒
    自知此燒由惡業 更復轉生於惡趣
    今生若苦來世苦 由其作罪二倶苦
    自知此苦由惡業 更復受苦於餘趣
爾時具壽阿難陀。聞佛説已。白言。大徳。我今
不解如斯頌義。佛言阿難陀。愚人惡生及以
苦母。被火焚燒墮阿毘止大地獄中。我因斯
事密説此頌廣如上説
時惡生王既誅釋種。於彼城中有餘瓔珞環
玔嚴身之具。諸釋女等見即啼泣。心懷憂惱
即自念云。彼諸人等生存之日。敬重衆僧。宜
將此物爲彼追福奉施衆僧。即持布施。時六
衆苾芻得此物已便自嚴身。入劫比羅城次
行乞食。釋女見之如前啼泣。白言。聖者我等
不欲覩見斯物。故施仁等望息憂心。今還令
我起昔追念。六衆默然。是諸苾芻以縁白佛。
佛作是念。由諸苾芻身著瓔珞及諸環*玔并
金線帶。有如是過。自今已後制諸芻苾。但是
嚴飾雜彩之具。悉不應著。若有著者得越法

第二門第五子攝頌曰
    出家有五利 不捉錢授學
    大衆説伽陀 烟筩嗽聽許
縁在室羅伐城。於聚落中有一長者。娶妻未
久歡懷而住。後於異時。長者親族及以財物
悉皆喪盡。便作是念。我今年老。不能求覓
錢財受用。加以親族死亡略盡。我今宜可捨
俗出家。作是念已。告其妻曰。賢首我已年老。
不能求覓錢財産業親族喪盡。今欲出家。妻
答言善。然可時時看問於我。夫報言爾。即
往逝多園中詣苾芻所。禮雙足已白言。聖者
我求出家。報言。賢首斯爲善事隨汝意作。如
世尊。説諸有智者見五利故。當樂出家。云何
爲五。一者我得自利不共他有。是故智者應
求出家。二者自知我是卑賤之人被他驅使。
既出家後受人恭敬讃揚禮拜。是故智者應
求出家三者當得安隱無上涅槃。是故智者
應求出家。四者從此命終當生天上。是故智
者應求出家。五者常爲諸佛及聲聞衆。諸勝
人類之所讃歎。是故智者於善法律應求出
家。汝今發心斯爲善事。時彼苾芻即與出家。
并受圓具。經二三日教法式已。告言。賢首。鹿
不養鹿。室羅伐城處所寛廣是佛境界。應行
乞食以自活命。彼於晨朝執持衣鉢。入室羅
伐城乞食。逢一女人形似其妻。見已作念。我
先共妻作是要契。得出家後時往看問。今既
出家。宜存言信勿令憂惱。乞得食已還逝多
林。未久時間白鄔波駄耶言。我先與故二作
是要契。得出家後時往看問。願垂聽許。師
曰。隨汝意去自善護心。答言可爾。奉辭而去。
漸漸遊行至舊村處。其妻遙見迎前疾至。唱
言。善來善來聖子。即欲捉衣提鉢。苾芻曰。賢
首欲何所爲。答曰。欲捉取衣鉢苾芻曰。勿
觸衣鉢。問曰何故答曰。我奉鄔波駄耶所誡。
令善護心。彼言。聖子汝自防心我豈相障。即
捉衣鉢敷座令坐將洗足水。問曰。欲何所爲。
妻曰。欲爲洗足。答曰。勿觸我足。問曰何故。
報曰我奉師誡令善護心。彼同前答。便與洗
足。後將油來欲爲塗足。苾芻見問。答言塗足。
苾芻曰汝勿爲塗。問答同前。鄔波駄耶
我護心。彼問。聖子汝自防心。又將食來欲同
盤食。問曰何爲。答曰離別多時不同處食。意
欲共食。苾芻不許。問答同前。即敷氈褥白言。
聖子。遠來疲困願少眠息。苾芻既洗足已即
便臥息。時彼即來欲同處臥。苾芻曰汝欲何
爲。答言。聖子不同臥來時節淹久。意欲同臥。
問答同前。苾芻不許。即來抱觸。女是觸毒被
摩觸時。心便動亂發諸惡念即共交會多日
共住。報其妻曰我欲還寺。妻作是念。此乃
共我私交外人不見。我今可使衆人知之。諸
苾芻等定當擯逐。還來我處。作是念已。白言。
聖子不可空去。可將多少糧直貝齒隨行。苾
芻曰我不合捉金貝等物。如何持去。妻曰我
今設計使不觸著。即便以物繋錫杖上。報言
將去。苾芻即持錫而去至室羅伐城。六衆苾
芻常法守門不令空過。時鄔波難陀門首經
行。遙見彼苾芻來。頭似鵄梟眉長垂下。見已
便念。是何尊者而來於此。應可相迎即逆前
行。唱言。善來善來尊者。時苾芻報曰敬禮。
敬禮阿遮利耶。時鄔波難陀便作是念。此必
定是摩訶羅苾芻。不知鄔波駄耶。不識阿遮
利耶。我今問彼從何所來。即前問曰。老叟
從何所來。答曰。阿遮利耶。我看故二來。鄔波
難陀曰。汝是善人情存恩惠。念昔恩者人皆
共讃。世尊亦説。汝等苾芻常學報恩。少恩
尚報何況多耶。汝存宿恩得見妻不。答言我
見。又問曰。得安穩耶。報云。幸承覆護甚得
平安。汝錫杖上是何等物。答曰。妻爲道糧與
我貝齒。鄔波難陀曰。老叟汝甚福徳。往見
妻已得此利來。復作是念。看此擧容應有別
事。我今應以軟語問之。其摩訶羅性懷愚
直。所作之事具向説之。鄔波難陀曰。汝所作
者。更可具向鄔波馱耶處説。彼聞歡喜。彼至
師邊一一具説。師聞此語告諸苾芻。是諸苾
芻以縁白佛。佛告諸苾芻。彼莫訶羅不知
輕重。無故心犯。若未曾爲説四波羅市迦者。
彼便不犯。汝等苾芻。由此縁故受近圓已。即
應爲説四波羅市迦法。若不説者得越法罪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九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卷第十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第二門第五子攝頌之餘
縁在室羅伐城。有一苾芻名曰歡喜。住居蘭
若寂靜之處。常樂坐禪。由習定故時人稱爲
住定歡喜。將欲入定。魔女來請共行欲事。歡
喜不受。後於異時復欲入定。魔女還來坐其
膝上。如是當知女人之境。是爲大毒觸即害
人。染心既生便共行欲。于時歡喜共行婬已。
如毒箭入胸。心懷憂念。云我愚癡毀清淨行。
作婬染事即可還俗。復作是念。我實無有覆
藏之心。宜往佛所具説斯事。若有軌式。仍得
出家者當如法行。若其不然後當還俗。即以
右手持法衣。左手遮形醜。流涙悲泣往詣佛
所。爾時世尊。與無量百千苾芻大衆演説正
法。遙見彼來便作是念。我若不先告彼苾芻。
言善來善來者。彼嘔熱血便即命終。作是念
已告歡喜言。善來善來何故悲泣。答言。大徳
世尊。我先歡喜今非歡喜。佛言汝有何過作
語耶。答言。世尊。我不捨學處。毀清淨行
作婬欲事雖造此過。乃至無有少覆藏心。佛
言。歡喜汝能終身受學處不。答言大徳。我能
受持。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曰。汝等當知歡喜
苾芻。雖犯淨戒無覆藏心。非波羅市迦。汝等
應與歡喜終身學處。更有此類亦當授與。應
如是與敷座席鳴稚。言白復周衆既集
已。令歡喜苾芻遍禮僧已。於上座前蹲踞合
掌應如是乞
大徳僧伽聽。我歡喜苾芻。不捨學處毀清淨
行作婬欲事。乃至無有少覆藏心。我歡喜苾
芻。今從僧伽乞終身學處。願大徳僧伽。與
我歡喜苾芻終身學處。哀愍故。第二第三亦
如是乞僧伽。可令歡喜在眼見耳不聞處住。
差一苾芻爲作羯磨
大徳僧伽聽。彼歡喜苾芻。不捨學處毀清淨
行作婬欲事。乃至無有少覆藏心。今從僧伽
乞終身學處。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
僧伽今與歡喜苾芻終身學處。白如是。次作
羯磨。大徳。僧伽聽*彼歡喜苾芻。不捨學處毀
清淨行作婬欲事。乃至無有少覆藏心。此歡
喜苾芻。今從僧伽乞終身學處。僧伽今與歡
喜苾芻終身學處。若諸具壽聽與歡喜苾芻
終身學處者默然。若不許者説。第二第三亦
如是説。僧伽已與歡喜苾芻終身學處竟。
伽已聽許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佛告諸
苾芻授學之人。所有行法我今當説。授學
苾芻不應受住本性善苾芻恭敬禮拜逢迎合
掌。不同一座凡坐之時應在卑座。不同經行。
設有同行應退一歩。若向長者婆羅門家。不
應將住本性苾芻爲伴。設同去者令彼前行。
不同室宿。不與他出家并受近圓。不受他依
止。不畜求寂。不作單白白二白四羯磨。不
應差作秉羯磨人。亦不差教誡苾芻尼。設差
不應去見他苾芻。破戒破見破威儀非正命
皆不應擧。亦復不得作諸制令。不同長淨及
隨意事。毎至晨朝常須早起。開諸門戸收擧
燈臺。灑掃房院。以新牛糞隨處塗拭。可於
厠上亦塗令淨。咸可安置水土及葉勿令闕
事。所須之水可適寒温。於水竇處洗令淨潔
鳴*楗*稚敷座席。可備衆花燒香供養。若自
能者。隨時説頌讃歎佛徳。若不能者。可請餘
人。若是夏月應須持扇扇諸苾芻。凡欲座時
於大苾芻下在求寂上。毎受食時令心安靜。
食若了時爲收氈席。所有食器置於本處。掃
灑食處。恒於衆中告知日數。作如是白。大徳
僧伽聽。今是月一日。大衆人人咸可用心。爲
造寺施主及護寺天神國王大臣師僧父母十
方施主。應説經中福施妙頌。若自不能請餘
人作。餘日准知。時諸苾芻共分房舍。不與授
學人。佛言應與。不與利養。佛言應與。其授學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