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寶積經 (No. 0310_ 菩提流志譯 ) in Vol. 11

[First] [Prev+100] [Prev]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地。若以天花施如來此菩薩是六地除魔業。
除二種人初業多疑悔者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菩薩夢中夢入山生疑
心生謗。當知多有業障。多有病痛少於智慧。
此人應於一切衆生生無礙心。以此心趣向
菩提此菩薩。是五地初地見。此菩薩應七年
中晝夜六時起清淨心。初地明慧相當勤具
安樂具。供給二地。第三地供養三寶。第四地
應勤修甚深法忍第五地。復次金剛摧。菩薩
若夢中自見裸形。當知自無業障。當知見初
地。若城中自見裸形。是見第二地。若阿練若
處見裸身。是見第三地。若山中見裸形。此見
第四地。當知魔業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菩薩夢見自趣四維去。
此菩薩捨善知識。是見初地。少於智慧懈怠
多憂多惱。爲多人所笑。多於病痛。心多狂癲。
爲善根故求於出家。復還入俗。貧苦無有財
物多病。爲利養故謗毀法師謗法不信不解。
當還生正直心親近法師。勤修一切施無礙
心趣向菩提。此菩薩乃至解於六地。此菩薩
軟中上心。除害過罪
復次金剛摧。菩薩夢中見趣向未曾見方。此
有魔業業障。此菩薩三地處處見地。應勤修
淨根供養三寶淨初地。若勤修空見第二地。
修法忍見第三地。乃至住六地。自知此菩薩
見初地。出入多於善根。亦多不善根。此捨命
不生愁惱。捨惡知識。親近信解知法人無姦
僞。如是淨於業障。彼以姦詐心盜法。當親近
善知識。此菩薩自夢見在濁水中去。是見初
地。若自見在濁水沫中行此是見二地。若見
涌沒水中行。此是見第三地。若涸水中行。見
第四地。若夢在清水中行。是見第五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見雲雨。此菩薩多
魔業。此菩薩是初地七地見。此以自在力。嬈
説法師。前出家爲利養故。呵責法師。若法師
如法教悔。常違反師語。應勤修忍辱生信解
心。離於利養一向爲利他。以此淨業障。若見
塵土雲雨。此菩薩是初地。若見黒雲。此菩薩
是二地。若見亂雲。此菩薩是三地。若見雷
雲。此菩薩是四地。若見電雲驚怖。此菩薩
是五地。若見雨雹。此菩薩是六地。魔業地地
應知
復次金剛摧。菩薩夢中見地搖。此菩薩是初
地。久行初業多。初業多初業障多恐怖衆生。
應修無畏施衆生守護三業。以此淨除業障。
彼若常見地搖。是初業初地。破城池燒人衆。
此菩薩二地。若地久動是三地。發眞實誓是
四地。魔業是五地六地。勤修總持是七地。大
威徳諸天悉來集會。是八地。諸龍來増益氣
力。是九地。是梵天來。是十地。聞如來祕密
語。地搖動地。地應覺知
復次金剛摧。菩薩夢中自見在鬪訟中。是菩
薩是四地初地。若見上地。是魔業乃至七地。
不勤修習攝取伏非法人。先時爲利養故。違
説法人。姦詐説法自活。當學方便。當善心修
六波羅蜜。以此淨除業障。若被呵瞋生驚畏
心。是初地。夢被刀斫。是二地。若被土塊杖。
是三地。若被惡罵。是四地。魔不解不勤修
復次金剛摧。菩薩夢中見自病。此菩薩是二
地處處地見相。世間出世間多作艱難。欲多
法施復還斷絶。欲多財施。復還斷絶。應當供
給修行法人。修無礙心修不放逸。慢修不自
在慢。以此淨除業障。若見在餘處地病。此
覺魔業。復次金剛摧。菩薩夢中墮山。無所依
止。先時於善心。一向詐姦多不信解。多於業
障。魔業増盛。身心羸劣。受法疾得尋復忘失。
生欲樂心中間放捨。若見財封捨離。若見佛
法捨離。捨離忍辱。親近惡行。不近善法。於
深信解入邊。不生信解。此菩薩是見二地初
地。若自見刀山中行。是見初地。若自知石山
中墮。是見二地。住餘地無業障無魔業。應生
信心於三月中晝三時夜三時懺悔。應觀世
間因縁法。應修供養。如是以除業障
大寶積經卷第十五



大寶積經卷*第十六
  *西晋三藏竺法護譯
淨居天子會第四之
復次金剛摧。菩薩夢中自見被縛將殺。此菩
薩魔業増盛非業障。彼應修無礙定修於慈
心。以此淨除業障。此菩薩是見六地初地。若
夢被繋在死尸中。是見五地。若被縛至親
里圍繞是六地。是魔業不勤修初地羸劣。爲
無上道應修増上進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自知在刀中。此菩
薩是初地五地。多惡知識多艱難。應靜無忿
怒無障礙心。一向勤利他人。以此淨除業障。
前曾在上位惱亂持戒人。見人持種種刀。自
見在中。此菩薩初地見。若見人持一刀在中。
是第二地。見捉杖在中。是見三地。若見捉石
在中。此見四地。見在空手衆中住。是五地除
魔業。復次金剛摧。菩薩夢自見在空中。此菩
薩在信地。得無生法忍。此菩薩諸天所念。應
修好威儀。應常修精進勸發衆生求無上道。
不應常住一處。如是清淨此菩薩是初地七
地。見處處地。若見虚空中行施。此是初地。若
空中見仙人。此見第二地。若見沙門。此見第
三地。若見龍第四地。若見天第五地。若見梵
天是第六地。若見菩薩如來。是第七地除魔
業。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自見捉炬。應勤
修明慧。此菩薩是初地五地。此菩薩應不顧
身命不觀飮食。應行禪不生疑悔。如是趣向。
住初地樂修對治。住二地樂修禪。住三地樂
修慈。住四地樂修悲。住五地樂修捨。住初地
應修念佛爲明見。住二地應修放解。住三地
應修聞。住四地應修持。住五地應修空。如是
應得明。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見菩薩踰
宮出。此菩薩初地六地處處見。増加精進得
不退轉。在菩提記界疾近無上道。若見歩出
是見初地。見乘牛車出是見二地。見乘馬車
出是見三地。見乘象車出是見四地。若見乘
人車出是見五地。若見乘空中車出是見六
地。除魔業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得經。此菩薩是初
地三地處處地見。此人多諸因縁。多諸謗毀。
數數多諸艱難。應一心修悔過常修精進。若
夢得世俗典籍聲聞經法。此是初地。夢得檀
相應經。是見二地。夢得甚深相應。是見三
地。不勤修乃至七地。若諸天與。若菩薩與。如
法來與藏
復次金剛摧。菩薩夢中聞得法功徳聲。此菩
薩是初地六地。見處處地。見前得佛總持。此
菩薩少於業障。魔業増盛。應施於辯才不求
人過。如是清淨。聞出香陀羅尼聲。此菩薩是
初地。聞文字陀羅尼。是第二地。聞書寫陀
羅尼。是八地初地。見處處地。此不應愛著三
界。勤修獨處。彼少於業障少於魔業。煩惱増
盛。應聽種種法。應修多觀。如是相應。有覺觀
三昧。是初住地。無覺少觀。是三住地。無覺無
觀是四住地。梵處空處三昧是五住地。現一
身三昧是六住地。大通三昧是七住地。出生
佛莊嚴三昧是第八住地。復次金剛摧。菩薩
若夢中聞方廣經聲。此菩薩是六地初地。應
修信解法決定忍。此菩薩少於障。緩趣無上
道。勤問持戒之相。應尊重師長。如是趣向菩
提。聞檀波羅蜜經聲。是初地。聞戒經聲是二
地。聞忍經聲是三地。聞精進經聲是四地。聞
禪經聲是五地。聞般若波羅蜜聲是六地。除
不勤修人。佛所持善心成就者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聞説法比丘字聲。
此菩薩是四地初地。此應依止善知識。此菩
薩多諸艱難。多諸疑悔。少於智慧。應修無礙
心。應方便勸一切衆生修無疑悔心。如是清
淨。若見前所聞法師名此初地。若聞不見法
師名。見第二地。若聞他異世界法師名。是
第三地。若聞一生補處菩薩。若聞樂上地聲。
是第四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得信辯。此菩薩是
初地三地。此菩薩是辯器。若遠離三法疾得
明。何等三。見他得利心生嫉妬。爲利養故。姦
詐親近。如是三法當遠離。然後趣向説少偈
頌是初地。能説種種偈是二地。説甚深偈是
三地。多説上地偈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菩薩夢中得經辯。是初
地八地見。此有多功徳因縁。當勤依修戒當
修勝供養供養淨行人。不應修智慢。如是夢
中當受業障。少受苦報。彼出初地。四辯説方
等經。是説二地。説種種經是三地。説前因縁
是四地。説三世是五地。説波羅蜜是六地。説
甚深經是七地。説一切決定是八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菩薩夢中聞陀羅尼聲
彼是七地。此菩薩受諸煩惱少業障。應問智
者修靜默處趣解脱。如是趣向。夢在村中是
初地。在房中是二地。在僧房中是三地。在阿
練若處坐是四地。若夢坐是五地。若園觀中
是六地。夢在山頂是七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菩薩夢中聞他方世界
未曾聞如來名。此菩薩是受記初地八地。憍
慢自在故。不趣向道多魔業。爲供養故修不
淨威儀。然後趣向。修捨是初地。夢戒慢是
二地。聞慢是三地。方便慢是四地。疑慢是五
地。智慢是六地。所説慢是七地。受持慢是八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聞某世界某菩薩
聲。此菩薩是五地初地。此菩薩爲菩薩所憶
念。少煩惱應離憍慢。勸多人修智。如是相應
得陀羅尼。是聞初地。夢出家是聞二地。夢苦
行是三地。夢道場降魔是四地。夢覺道是五
地。聞見上多聞見不定羸劣善心。是見初地。
住於疑心是二地。退心放逸是三地。増上放
逸是四地。多定是五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夢在海中。此菩薩精進是
八地。見處處地。應修多聞精進慧解。若夢中
無所依止是初地。若在海際是二地。若在船
乘是三地。夢往去是四地。夢上船是五地。夢
水中坐是六地。在船中坐是七地。夢船中滿
寶在上坐欲出海是八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集寶此菩薩是初
地三地。見處處地。此菩薩多逢苦惱。應樂修
淨業不求人短。於説法者知恩。如是趣向。夢
掘地中得寶初地。雜土得寶是見二地。雜草
得寶是見三地。是不勤進相是魔業。若六地
若四地。不勤方便。魔業業障
復次金剛摧。菩薩夢中在須彌山頂。此人不
退轉。是見初地五地。彼有少功徳。親近惡友。
因縁姦詐。無信親近善知識。今應修不姦詐
多修信解。如是趣向。若夢在須彌山。當知上
六住。夢住須彌山是七地。夢四顧望是八地。
夢坐者是九地。夢山動是十地。此初地乃至
見五地。勤進修善心。在善知識手是魔業」
復次金剛摧。菩薩夢中自見上山。此菩薩是
初地五地。害一切煩惱業障。於説法人不生
恭敬。應修不諂曲淨除業障。如是趣向菩提。
初地増長三時勤進。二地勤修念佛。三地修
空四地修大悲。五地修慧。夢自上山是初地。
在山中是二地。在山上是三地。夢觀看是四
地。坐者是五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上山此菩薩見是七
地初地。此菩薩少於業障。魔業増盛。應捨一
切所愛物供養智慧者。於智慧人邊。應自伏
憍慢。若夢度七大山乃至須彌山是七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夢上樹。此菩薩是
初地四地。處處地見。應覺業障魔業。應親近
依止善知識。得於慧明。時時當決斷法義覺
知。如是趣向。見樹枝葉具足陰涼是初地。見
香樹是二地。見花樹是三地。見果樹是四地。
是勤進相若不勤進是魔業。若見高處樹枝
葉花果具足除業報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見龍象。此菩薩是
初地六地。處處地見。此菩薩行施不行慧。
困乏善根。應當修信。當修善念如是相應彼
初地。見不清淨龍象二地。見白龍象三地。見
六牙白龍象四地。見莊嚴象五地。見捉幡蓋
龍象六地。見歡戲龍
復次金剛摧。菩薩自夢上龍象。此菩薩是見
初地七地。一生當得如來應供。有入法智。多
希望應修恭敬勸發。菩薩離於幻僞姦詐。應
處處知足修適意施。如是清淨。夢上象是初
地。夢自著白衣上象是二地。若夢染衣是三
地。若夢種種色衣是四地。若夢香染衣具足
莊嚴是五地。若夢著冠是六地。若夢捉莊嚴
蓋是七地。除魔業不勤進上地相。見一切具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上馬。此菩薩是初
地四地。此應修依止戒波羅蜜度。彼魔業増
盛。少於業障。當多修空慧勤修生信。如是清
淨。自夢上住馬是初地。夢上行馬是二地。夢
上走馬是三地。上莊嚴馬第四地。除上地魔
業。此菩薩増上慢魔業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作成實誓。此菩薩
一切地十地處處地見。彼於業障多増盛魔
業。多諸方術行。善修出生三昧。應正修威儀
不多積聚。如是淨業障。作成實施誓。此是初
地。爲解繋縛是二地。爲解病是三地。爲城池
是四地。爲王是五地。爲閻浮提是六地。爲四
天下是七地。爲千世界是八地。爲三千世界
是九地。日出時地遊雨天花是十地。除魔業
初地六地。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菩薩夢中
見藥樹。是菩薩是見初地七地。滿足成就受
記法。應修不望報施正直不求人過。如是清
淨。夢見少果樹是初地。若見多果樹是二地。
若見苦果樹是四地。見藥樹是五地。若見天
樹是六地。若見甘果樹是七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菩薩夢中見花樹。此菩
薩是七地初地。應作種種善根不親近四衆。
如是趣向。見多花樹無香是初地。見香花樹
是二地。夢見多香花樹是三地。見雜花果樹
是四地。見無葉花樹是五地。見天花樹是六
地。若見菩提樹是七地。除在惡知識手慢緩
不勤精進魔業。上地一切成就見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見未曾有城。此是
六地初地。此菩薩有業障。此無生法忍。先修
堅固三昧空三昧。無礙心極苦行。如是清淨。
夢見初起城是初地。見作竟城是二地。見城
中街市成就是三地。見遊戲處成就是四地。
見池水成就是六地。除在惡知識手慢緩不
精進魔業。上地具足見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菩薩夢中見阿耨龍王
池。此是八地初地。少衆煩惱彼疾出生明。若
無姦詐勤修進行不顧身命。一切所須滿適
他意。如是清淨。若見阿耨龍池岸際此是初
地。若見池中是二地。若一切見是三地。若手
觸水是四地。若洗是五地。若岸際坐是六地。
若見阿耨龍王是七地。若入龍宮増與氣力
是八地。除魔業九地。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菩
薩夢見天子。此菩薩上地五地見處處地。彼
少業障少魔業。猶如微滴。應三月勤修寂靜
除業障得明淨。如是人應念十方佛。應修不
愁惱。彼若見四大天王衆。是見六地見三十
三天是七地。見兜率天是八地。見梵天衆是
九地。見淨居天是十地。初地相應。一切見魔
業。成就善心。見一切十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見龍。此是見八地處
處見。當成就愼忍。雖勤精進數數廢稽。勤
修方便數復放捨。彼所有財封。當以供給法
師。乃至所愛之物悉以捨與。然後趣向。若
山上見龍是初地。若曠野見是二地。若池岸
上見是三地。若林中見是四地。若人衆中見
是五地。若王城中見是六地。若多人衆圍繞
見是七地。若空中見是八地。除魔業業障初
地六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自見向餘方閻浮提
是初地六地。若得忍彼少於障。若不勤修。不
得於明。若懈怠姦詐親近彼。若生信如是清
淨。若不樂見閻浮提是初地。若樂見是二地。
若見村落城邑可愛是三地。若見園觀雜花
是四地。若見大衆喜樂是第五地。若相娯樂
是六地除魔業
復次金剛摧。菩薩夢著白衣。此菩薩是見八
地初地。此業障清淨魔業増盛。彼生樂法心。
數復退減功徳。多諸艱難。一切物不應慳惜。
如是清淨。若自見一切所須一切敷具人所
憙者。不惜身命。多聞修善根。若著久故好衣。
是初地。若見長領新衣是二地。若見長領衣
是三地。若見打治衣是四地。若見打治摩衣
是五地。若見染衣是六地。若見象色衣是七
地。若見天衣是八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得寶鬘此是初地九
地。彼無業障無魔業。當自責己過。不責於他。
求修聞法不作鬪訟。如是清淨。若一種寶鬘
是初地。如是二種乃至七種寶鬘是七地。若
得轉輪王摩尼寶鬘是八地。若見天寶鬘是
九地。除魔業。是見初地起業相。若戲笑懈怠。
親近戲笑懈怠不省録人。應當覺知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見頭著花鬘是八地初
地。此實有業障。若初中後生定善心。捨一切
物不生愁惱。如是清淨。若得一色鬘是初地。
若得惡色鬘是二地。若得種種色鬘是三地。
若得一切花鬘是四地。若得龍花鬘是五地。
若得天花鬘是六地。若得天種種花鬘是七
地。若得雜天人花鬘是八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取得亂花。此菩薩是
見六地初地。此菩薩應勸化菩薩。若有自在
力勢不侵抂餘人。若取有色無香花是初地。
若取有色香花是二地。若取金色花是三地。
若種種色花是四地。若取水陸花是五地。若
水陸種種雜花是見六地。如是相勤修精進。
若魔業若上地若四地。一切適意龍所持來」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打鼓作伎彼是九
地。見處處業障魔業増盛。此應勤修多聞精
進。於一切衆生生平等心。如是清淨。若夢空
中打鼓是初地。若平地見是二地。若村中見
是三地。若大城中見是四地。若大衆中見是
五地。若屋上見是六地。若山中見是七地。若
須彌山頂見是八地。若虚空中見是九地。除
勤修智魔業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見日月蝕。是菩薩
初地六地。毀滅善法多諸煩惱。成就惡業。應
以一切物施不望業報。如是清淨。見日月初
出是見初地二地。見雲三地。見聚雲五地見
無塵霧六地。見日月中時除魔業業障
復次金剛摧。菩薩夢中見不淨塗身。是菩薩
見初地三地。於前身毀罵賢聖。修惡行菩薩。
此菩薩應三年中。晝夜三時勤修懺悔。自後
更不於餘人生輕慢心。應多修信解如是清
淨。以青淤泥自塗身者是初地。若塗半身是
二地。若處處被塗。是三地。乃至六地。應覺魔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自夢見作王。此菩薩一
切十地見處處地。有厚善根亦有厚艱難。不
應於他希望。供養於他不起姦詐。修質直施。
所有持戒。與他共不自讃不毀於他。如是以
覺道。若在村中恐怖者是初地。若在僧房中
是二地。若在園觀中是三地。若天祀中是四
地。若在大城中是五地。若在山中是六地。若
作閻浮提王是七地。若作轉輪王是八地。若
在海中是九地。若在須彌山頂是十地。除魔
業不勤精進。應念諸佛菩薩也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王前若輔相前若大
衆中。是菩薩是八地。見此雜煩惱。彼應教化
衆生。應修供養自修清淨。如是清淨。彼初地
施雜衆煩惱。二地戒。三地聞。四地定。五地
持。六地通。七地説法。八地眷屬成就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騎乘在園林中。此菩
薩是九地初地。見此菩薩不知是世間利養
飮食。爲魔所牽縛。少於業障。應供給法師供
養所須應習寂默。如是趣向彼。初地無智行。
二地無慧。三地無決定智。四地無禪智。五地
無無礙智。七地無出生智。八地無莊嚴智。九
地無願智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見所未見有村落僧
坊人衆。此菩薩是初地六地。彼多艱難應修
念佛。如是清淨。修信心施修一切信解。見如
是行相者是初地。若卒有所作是二地。若莊
嚴是三地。若見莊嚴竟是四地。若見四衆聚
會是五地。若見天衆是六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得蓋是初地七地。
見佛所持多艱難不爲所屈。彼於説法人不
應起惡意。如是清淨。若見花蓋是初地。若見
琉璃蓋是二地。若見花及蓋是三地。若見物
蓋是四地。若見畫莖蓋是五地。若鈴網蓋是
六地。若見寶網蓋寶網垂覆是七地。除魔業
不勤精進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菩薩自夢與多人説法。
此菩薩一切十地。見彼地地應覺知魔業業
障。欲得決定辯當出推求。於一切物不應愛
著。於求法人生清淨信心。修六和敬戒。如是
清淨。若夢説云何修行施。此是初地。云何十
善法是二地。云何聞是三地。云何頭陀徳是
四地。云何説空是五地。云何説訶責習是六
地。云何説無染著是七地。云何説莊嚴定是
八地。云何説莊嚴佛是九地。云何説妙時是
十地。初地施財二地戒財。三地方便財。四地
具七財。五地奉給財是。六地決斷財。七地決
定財。八地通無礙財。九地行財。十地得財。彼
初地善根増上。二地戒増上。三地方便増上。
四地所作増上。五地十二因縁増上。六地甚
深忍増上。七地壞智増上。八地。壞教化衆生
増上。九地調伏増上。十地壞淨國土増上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自夢見初立城郭。此菩
薩是八地。受不退轉記。應親近供養甚深信
解。人多決定疑悔法障。彼應供養法師得除
疑悔。如是清淨。彼中住初地疑道爲得佛爲
不得佛是二地。敬化衆生智疑是三地。出生
定疑是四地。應作智疑是五地。道果疑是六
地。出生疑是七地。遊戲疑是八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縛筏濁水中過。彼是
七地初地業障魔業増盛。應生増上欲心堅
固不壞和合相應。無生明淨。若智方便艱難
是初地。若欲修勤善身懈怠是二地。若心非
時是三地。或時明是四地。若少無畏是五地。
若教化艱難是六地。若佛法艱難是七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自夢集船。此菩薩是六
地。若平等行六波羅蜜有艱難。當行無依六
波羅蜜。如是清淨。若夢作船未竟是初地作
船竟是二地。若夢二船並是三地。若並縛二
船是四地。見大衆上船是五地。見入船去是
六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自夢見雲雷放電。是菩
薩五地初地。彼魔業増上。少於業障。當多思
善念捨所愛物。集陀羅尼。如是清淨。若見雲
雨電驚怖是初地。若不驚怖是二地。若憶念
法是三地。若住山頂憶念是四地。若空中念
是五地。除魔業。若上地龍來集。會奉事所。作
不生驚怖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莊嚴得刀。此菩薩是
初地三地。此魔業業障増盛。彼應親近忍波
羅蜜。毘梨耶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如是清淨。
若是垢膩刀是初地。得無垢刀是二地。得利
刀是三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得器物。此菩薩是
七地。如是相應當修行。彼不定有魔業業障。
應勤行四攝法。如是清淨。應淨除六地退法
得増上七地。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自夢示衆
生道。此是一切十地相。此如是初相應覺業
障煩惱障。應供養親近法師。捨一切物勤修
精進。如是趣向。若見乘在道轉動是初地。示
趣園觀道是二地。示趣城道是三地。示阿練
若道是四地。示山道是五地。示趣海道是六
地。示天道是七地。示聲聞道是八地。示菩薩
道是九地。示佛道是十地。説示道竟示地初
地。覺魔業覺煩惱業。此前六地無過也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入園林中。此菩薩
八地初地。彼夢中受魔業煩惱業。夢驚怖悟
已生愁苦。此應當修空聽甚深法。應當默然
離於睡眠。應親近決定説道法者。如是清淨。
若自夢退失王位心生驚怖是初地。夢破戒
驚怖是二地。夢法沒盡驚怖是三地。夢法師
無常驚怖是四地。若夢爲火所燒驚怖是五
地。夢被驚怖是六地。夢墮山驚怖是七地。夢
見世尊入涅槃驚怖是八地。不勤進六地覺
魔業。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見五穀聚。此
菩薩是八地上地住。初地第二地如是見不
勤進。見魔業不要談説。前身曾供養諸佛。多
諸艱難。不依一切世間。不觀於捨守護三業。
如是清淨。夢見聚穀是七地。夢聚三千大千
世界穀是八地。若夢五穀聚熟是九地。若夢
刈穀是十地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見治衆生病。此菩
薩是八地。少於業障魔業増盛。應修大悲勤
勸化不生疑悔。如是相應。夢治小兒是初地。
若夢治女人是二地。若夢治大人是三地。若
夢治熱病是四地。若夢治白癩病是五地。若
夢治自殘病是六地。若夢治乾消病是七地。
若夢治鬼病是八地。除魔業。應修集忍行成
就菩薩大悲善心。復次金剛摧菩薩。若自聞
授菩提記。此菩薩。是見十地。此受記魔業業
障應覺知。受十地記。初地受道記。二地受菩
薩行記。三地受忍記。四地受願記。五地受三
昧記。六地受慧記。七地受方便記。八地受出
過聲聞辟支佛地一切知記。九地受一生補
處記。十地受佛灌頂記。彼修大悲般若波羅
蜜善權方便。親近如是趣向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覺道此菩薩是初
地。應覺大悲應勤修精進。應信善心。如是趣
向覺知是八地。動三千大千世界是九地。夢
放光諸天大聲歌頌喜嘯是十地。初地七地
不勤進魔業如是相
復次金剛摧菩薩。若夢中得滿瓶。此菩薩見
一切十地。當如是知。若村中得是初地。若門
中得是二地。若道中得是三地。若樹下得是
四地。若住得是五地。若坐得是六地。若山頂
頭得是七地。若空中得是八地。若食時得是
九地。若莊嚴乘騎。若園觀是十地。此地地魔
業業障。應覺如是清淨趣向。爾時世尊。而説
偈言
    如是相所得 決定無有疑
    大士應如是 莫見他少短
    人徳難可量 大海可熾火
    火中可生水 此一一有相
    若退於菩提 終無有是處
    若以於兩肩 頂戴於須彌
    遊至於十方 恒河沙世界
    如是之相貌 此事猶可作
    如此菩提心 終無有退轉
    大地可反覆 菩提心退轉
    終無有是處 此中少功徳
    若有善心人 以向無上道
    有四法無量 世間無智者
    虚空界難知 如是衆生界
    佛知菩提心 愚者應當知
    諸菩薩所行 不應生輕毀
    可以一小草 測量於大海
    衆生之所行 不可得思議
    假使大海水 盡融爲洋銅
    爲己身命故 猶尚可飮盡
    於諸菩薩行 終不可輕毀
    如飮洋銅苦 其苦不可數
    或有業障礙 或爲魔所亂
    彼人受生處 終無有憂悔
    若人爲樂故 於惡色愚癡
    破戒可厭惡 不可恭敬者
    如是等人所 不應生輕慢
    衆生之所行 甚難可得知
    猶如舍利弗 寂默入禪定
    能於一心中 唯知五十心
    猶如諸世尊 一念知無量
    不應於諸佛 而生於疑心
    猶如阿羅漢 不知自境界
    況復當能知 衆生之境界
    是故一切人 不應作是言
    我能知衆生 心中之所念
    我見染服人 須臾著白衣
    如是念念間 念念有變異
    況誰能復知 眞實者愚患
    譬如阿闍世 殺害於己父
    又於如來所 而生惡逆心
    還於一念中 深悔過罪心
    即能除罪報 脱於惡道苦
    況有能自生 清淨善心者
    此心或時縛 此心或時解
    此身是無記 亦無有所知
    云何令此身 而有於過惡
    是身亦不應 親近於身色
    亦復所不應 殺害他人身
    譬如眞淨金 墮於不淨中
    本性常清淨 不淨不能損
    彼人雖貪樂 行於世間法
    彼人實功徳 善心無損減
    王子長者子 衆中作戲笑
    一切諸大王 見者悉喜樂
    此衆生中行 或在天人中
    或食毒不死 或捉火不燒
    況於知覺者 世間愚癡人
    不能奪癡行 縁覺及聲聞
    不如施菩薩 清淨心福田
    平等猶如佛 菩薩等如佛
    見善心甚深 譬如恒河沙
    諸佛世界中 滿中七寶施
    若書持此經 欲比其功徳
    倍數無比喩 善得於命利
    菩提心不失 若人爲財故
    入於大海中 必當獲大利
    若持一切經 能爲多人説
    不聞於此經 不知衆生行
    以是因縁故 應當知勝
    不自讃己徳 不應謗毀他
    善心行清行 若欲速覺悟
    第一菩提道 樂阿練若處
    常護諸情根 勤修於精進
    遠離於親里 修第一義慈
    如是當速疾 得於菩提道
爾時世尊。説此經時。六萬天人。得不退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八那由他天人未發
心者。令發菩提之心。聞此經故。除捨八十劫
生死之罪。是故若欲不捨菩提者。當受持此
經讀誦通利善思念之。勤於方便忍受歡喜
奉行。爾時衆中十千菩薩。欲退菩提心生於
疑悔。欲還歸家。不知障及魔業過。聞説此經。
捨除罪過。於世尊前。生少信心。於此世界。當
與彌勒菩薩一時成佛。淨除二十劫魔業。不
起此坐。住一生補處。當生他方世界。彌勒成
佛時。當一時成佛。彼除二十劫魔業及煩惱
故。菩薩但聞此經。尚能多作利益。況受持
讀誦顯説。佛説此經已。天人阿修羅歡喜奉

大寶積經卷第十六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比丘衆萬二千人倶。皆是諸大聲聞衆所
知識。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陳如。馬勝。大名有
賢。無垢。須跋陀羅。善稱圓滿。憍梵鉢提。優
樓頻&T045006;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摩訶迦葉。
舍利弗。大目揵連。摩訶迦旃延。摩訶劫賓那。
摩訶注那。滿慈子。阿尼樓馱。離波多。上首
王。住彼岸摩倶羅。難陀。有光。善來。羅睺羅。
阿難陀等。而爲上首。復有菩薩摩訶薩衆。所
謂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
劫中諸菩薩摩訶薩衆。前後圍繞。又與賢護
等十六丈夫衆倶。所謂善思惟義菩薩。慧辯
才菩薩。觀無住菩薩。善化神通菩薩。光幢
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慧願菩薩。香象菩
薩。寶幢菩薩等。而爲上首。咸共遵修普賢之
道。滿足菩薩一切行願。安住一切功徳法中。
到諸佛法究竟彼岸。願於一切世界之中成等
正覺。又願生彼兜率陀天。於彼壽終降生右
脇見行七歩。放大光明。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而自唱言。我於一切世間。最爲尊貴。釋梵諸
天咸來親奉。又見習學書計暦數聲明伎巧
醫方養生符印。及餘博戲擅美過人。身處王
宮厭諸欲境。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捐捨國位。
踰城學道。解諸纓絡及迦尸迦。被服袈裟六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