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No. 0220_ 玄奘譯 ) in Vol. 07

[First] [Prev+100] [Prev]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如來地本性皆空。極喜地乃至法雲地本性
皆空。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本性皆空。五
眼六神通本性皆空。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
不共法本性皆空。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
本性皆空。無忘失法恒住捨性本性皆空。一
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本性皆空。預流果乃
至獨覺菩提本性皆空。一切菩薩摩訶薩行
本性皆空。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本性皆空。永
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本性皆空。諸菩薩摩
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了知色等
諸蘊。乃至永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本性空
已住本性空。爲諸有情宣説如是本性空法。
復次善現。若内空性本性不空。若外空内外
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爲空無爲空畢竟空無
際空散無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
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性。亦本
性不空者。則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
蜜多時。不應爲諸有情説一切法皆本性空。
若作是説壞本性空。然本性空理不可壞。非
常非斷。所以者何。本性空理無方無處。無所
從來亦無所去。如是空理亦名法住。此中無
法無聚無散無減無増無生無滅無淨無
淨。是一切法本所住性。諸菩薩摩訶薩安住
其中。求趣無上正等菩提。不見有法有所求
趣。不見有法無所求趣。以一切法都無所住
故名法住。諸菩薩摩訶薩安住此中。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見一切法本性空已。定於無
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所以者何。是菩薩摩
訶薩不見有法能爲障礙。見一切法無障礙
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不生疑惑故不退轉。
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一切法本性空
中。觀本性空都無所得。謂我有情命者生者
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
見者皆不可得。色乃至識亦不可得。眼處乃
至意處亦不可得。色處乃至法處亦不可得。
眼界乃至意界亦不可得。色界乃至法界亦
不可得。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亦不可得。眼觸
乃至意觸亦不可得。眼觸爲縁所生諸受乃
至意觸爲縁所生諸受亦不可得。地界乃至
識界亦不可得。因縁乃至増上縁亦不可得。
從縁所生諸法亦不可得。無明乃至老死亦
不可得。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得。内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不可得。
眞如乃至不思議界亦不可得。苦集滅道聖
諦亦不可得。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亦不可
得。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亦不可得。八解
脱乃至十遍處亦不可得。空無相無願解脱
門亦不可得。淨觀地乃至如來地亦不可得。
極喜地乃至法雲地亦不可得。一切陀羅尼
門三摩地門亦不可得。五眼六神通亦不可
得。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不可得。
無忘失法恒住捨性亦不可得。一切智道相
智一切相智亦不可得。預流果乃至獨覺菩
提亦不可得。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亦不可得。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不可得。善法非善法
亦不可得。有記法無記法亦不可得。有漏法
無漏法亦不可得。世間法出世間法亦不可
得。有爲法無爲法亦不可得。三十二大士相
八十隨好亦不可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
十四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二分實際品第七十八之二
善現當知。如有如來應正等覺化作四衆。所
謂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假使化
佛或經一劫或一劫餘。爲彼四衆宣説正法
於意云何。如是化衆頗有能得或預流果或
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果或獨覺菩提。
或得無上正等菩提記不。善現對曰。不也
世尊。何以故。是諸化衆都無實事。非無實
法可有得果可得受記。佛告善現。諸法亦
爾。皆本性空都無實事。於中何等菩薩摩
訶薩。爲何等有情説何等法。可令證得或預
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果或獨覺
菩提。或得受無上正等菩提記。善現當知。諸
菩薩摩訶薩雖爲有情宣説空法。而諸有情
實不可得。哀愍彼墮顛倒法故。拔濟令住無
顛倒法。無顛倒者謂無分別。無分別者無顛
倒故。若有分別則有顛倒。彼等流故。善現當
知。顛倒即是無顛倒法。無顛倒中無我無有
情。廣説乃至無知者無見者。亦無色受想行
識。亦無眼處乃至意處。亦無色處乃至法處。
亦無眼界乃至意界。亦無色界乃至法界。亦
無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亦無眼觸乃至意觸。
亦無眼觸爲縁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爲縁所生
諸受。亦無地界乃至識界。亦無因縁乃至増
上縁。亦無從縁所生諸法。亦無無明乃至老
死。亦無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亦無内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無眞如乃至
不思議界。亦無苦集滅道聖諦。亦無四念住
乃至八聖道支。亦無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
定。亦無八解脱乃至十遍處。亦無空無相無
願解脱門。亦無淨觀地乃至如來地。亦無極
喜地乃至法雲地。亦無一切陀羅尼門三摩
地門。亦無五眼六神通。亦無如來十力乃至
十八佛不共法。亦無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
好。亦無無忘失法恒住捨性。亦無一切智道
相智一切相智。亦無預流果乃至獨覺菩提。
亦無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亦無諸佛無上正
等菩提。善現。此無所有即本性空。諸菩薩摩
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安住此中見諸
有情墮顛倒想。方便善巧令得解脱。謂令解
脱無我我想。無有情有情想。廣説乃至無知
者知者想。無見者見者想。亦令解脱無常常
想。無樂樂想。不淨淨想。亦令解脱無色受
想行識色受想行識想。亦令解脱無眼處乃
至意處眼處乃至意處想。亦令解脱無色處
乃至法處色處乃至法處想。亦令解脱無眼
界乃至意界眼界乃至意界想。亦令解脱無
色界乃至法界色界乃至法界想。亦令解脱
無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眼識界乃至意識界
想。亦令解脱無眼觸乃至意觸眼觸乃至意
觸想。亦令解脱無眼觸爲縁所生諸受乃至
意觸爲縁所生諸受眼觸爲縁所生諸受乃至
意觸爲縁所生諸受想。亦令解脱無地界乃
至識界地界乃至識界想。亦令解脱無因縁
乃至増上縁因縁乃至増上縁想。亦令解脱
無從縁所生諸法從縁所生諸法想。亦令解
脱無無明乃至老死無明乃至老死想。亦令
解脱無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布
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想。亦令解
脱無内空乃至無性自性空内空乃至無性自
性空想。亦令解脱無眞如乃至不思議界眞
如乃至不思議界想。亦令解脱無苦集滅道
聖諦苦集滅道聖諦想。亦令解脱無四念住
令至八聖道支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想。亦
令解脱無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四靜慮四
無量四無色定想。亦令解脱無八解脱乃至
十遍處八解脱乃至十遍處想。亦令解脱無
空無相無願解脱門空無相無願解脱門想。
亦令解脱無淨觀地乃至如來地淨觀地乃至
如來地想。亦令解脱無極喜地乃至法雲地
極喜地乃至法雲地想。亦令解脱無一切陀
羅尼門三摩地門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
想。亦令解脱無五眼六神通五眼六神通想。
亦令解脱無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如
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想。亦令解脱無
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三十二大士相八十
隨好想。亦令解脱無無忘失法恒住捨性無
忘失法恒住捨性想。亦令解脱無一切智道相
智一切相智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想。亦
令解脱無預流果乃至獨覺菩提預流果乃至
獨覺菩提想。亦令解脱無一切菩薩摩訶薩
行一切菩薩摩訶薩行想。亦令解脱無諸佛
無上正等菩提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想。亦
令解脱五取蘊等諸有漏法。亦令解脱四念
住等諸無漏法。所以者何。四念住等諸無漏
法非如勝義。無生無滅無相無爲無戲論無
分別。是故亦應解脱。彼法眞勝義者即本性
空。此本性空即是諸佛所證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當知。此中無我乃至見者可得。亦無色
乃至識可得。亦無眼處乃至意處可得。亦無
色處乃至法處可得。亦無眼界乃至意界可
得。亦無色界乃至法界可得。亦無眼識界乃
至意識界可得。亦無眼觸乃至意觸可得。
亦無眼觸爲縁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爲縁所
生諸受可得。亦無地界乃至識界可得。亦
無因縁乃至増上縁可得。亦無從縁所生
諸法可得。亦無無明乃至老死可得。亦
無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可得。
亦無内空乃至無性自性空可得。亦無眞
如乃至不思議界可得。亦無苦集滅道聖
諦可得。亦無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可
得。亦無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可得。亦
無八解脱乃至十遍處可得。亦無空無相
無願解脱門可得。亦無淨觀地乃至如來
地可得。亦無極喜地乃至法雲地可得。亦
無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可得。亦無五眼
六神通可得。亦無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
共法可得。亦無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可
得。亦無無忘失法恒住捨性可得。亦無一切
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可得。亦無預流果乃至
獨覺菩提可得。亦無一切菩薩摩訶薩行可
得。亦無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可得。善現當知。
諸菩薩摩訶薩不爲無上正等菩提道故求
趣無上正等菩提。但爲諸法本性空故求趣
無上正等菩提。是本性空前後中際常本性
空未曾不空。諸菩薩摩訶薩住本性空波羅
蜜多。爲欲度脱諸有情類。執有情想及法想
故行道相智。是菩薩摩訶薩行道相智時。即
得一切道。謂聲聞道若獨覺道若菩薩道若
諸佛道。善現當知。是菩薩摩訶薩於一切道
得圓滿已。便能成熟所化有情。亦能嚴淨所
求佛土。留諸壽行趣證無上正等菩提。既證
無上正等菩提。能令佛眼常無斷壞。何謂佛
眼。謂本性空。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住十方界。
爲諸有情宣説正法。無不皆以此本性空而
爲佛眼。善現當知。定無諸佛離本性空而出
世者。諸佛出世無不皆説本性空義。所化有
情要聞佛説本性空理。乃入聖道得聖道果。
離本性空無別方便。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訶
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應正安住本性空理
修行六種波羅蜜多及餘菩薩摩訶薩行。若
正安住本性空理。修行六種波羅蜜多及餘
菩薩摩訶薩行。終不退失一切智智。常能利
樂一切有情。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諸
菩薩摩訶薩甚爲希有。雖行一切法皆本性
空。而於本性空常無失壞。謂不執色乃至識
異本性空。亦不執眼處乃至意處異本性空。
亦不執色處乃至法處異本性空。亦不執眼
界乃至意界異本性空。亦不執色界乃至法
界異本性空。亦不執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異
本性空。亦不執眼觸乃至意觸異本性空。亦
不執眼觸爲縁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爲縁所生
諸受異本性空。亦不執地界乃至識界異本
性空。亦不執因縁乃至増上縁異本性空。亦
不執從縁所生諸法異本性空。亦不執無明
乃至老死異本性空。亦不執布施波羅蜜多
乃至般若波羅蜜多異本性空。亦不執内空
乃至無性自性空異本性空。亦不執眞如乃
至不思議界異本性空。亦不執苦集滅道聖
諦異本性空。亦不執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
異本性空。亦不執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異本性空。亦不執八解脱乃至十遍處異本
性空。亦不執空無相無願解脱門異本性空。
亦不執淨觀地乃至如來地異本性空。亦不
執極喜地乃至法雲地異本性空。亦不執一
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異本性空。亦不執五
眼六神通異本性空。亦不執如來十力乃至
十八佛不共法異本性空。亦不執三十二大
士相八十隨好異本性空。亦不執無忘失法
恒住捨性異本性空。亦不執一切智道相智
一切相智異本性空。亦不執預流果乃至獨
覺菩提異本性空。亦不執一切菩薩摩訶薩
行異本性空。亦不執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異
本性空。世尊。色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色。
如是乃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即是本性空。
本性空即是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現。
如是如是如汝所説。諸菩薩摩訶薩甚爲希
有。雖行一切法皆本性空而於本性空常無
失壞。善現當知。色不異本性空。本性空不異
色。色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色。如是乃至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不異本性空。本性空不
異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諸佛無上正等菩
提。善現當知。若色異本性空。本性空異色。色
非本性空。本性空非色。如是乃至諸佛無上
正等菩提異本性空。本性空異諸佛無上正
等菩提。諸佛無上正等菩提非本性空。本性
空非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者。則諸菩薩摩訶
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觀一切法皆
本性空。亦不應能證得一切智智。以色不
異本性空本性空不異色。色即是本性空。本
性空即是色。如是乃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不異本性空。本性空不異諸佛無上正等菩
提。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即是本性空。本性空
即是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故。諸菩薩摩訶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一切法皆本性空。
而能證得一切智智。所以者何。離本性空無
有一法是實是常可壞可斷。本性空中亦無
一法是實是常可壞可斷。但諸愚夫迷謬顛
倒起別異想。謂分別色異本性空。或分別受
想行識異本性空。如是乃至或分別一切菩
薩摩訶薩行異本性空。或分別諸佛無上正
等菩提異本性空。是諸愚夫分別諸法。與本
性空有差別故。不如實知色。不如實知受想
行識。由不知故便執著色。執著受想行識。由
執著故便於色計我我所。於受想行識計我
我所。由妄計故著内外物。受後身色受想行
識。由此不能解脱諸趣生老病死愁憂苦
惱。往來三有輪轉無窮。由此因縁。諸菩薩摩
訶薩住本性空波羅蜜多。行深般若波羅蜜
多。不執受色。亦不壞色若空不空。不執受受
想行識。亦不壞受想行識若空不空。如是乃
至不執受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亦不壞一切
菩薩摩訶薩行若空若不空。不執受諸佛無
上正等菩提。亦不壞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
空若不空。所以者何。色不壞空。空不壞色。謂
此是色。此是空。受想行識不壞空。空不壞受
想行識。謂此是受想行識。此是空。如是乃至
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不壞空。空不壞一切菩
薩摩訶薩行。謂此是一切菩薩摩訶薩行。此
是空。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不壞空。空不壞諸
佛無上正等菩提。謂此是諸佛無上正等菩
提。此是空。譬如虚空不壞虚空。内虚空界不
壞外虚空界。外虚空界不壞内虚空界。如是
善現。色不壞空。空不壞色。受想行識不壞空。
空不壞受想行識。所以者何。如是諸法倶無
自性不可分別。謂此是空。此是不空。如是乃
至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不壞空。空不壞一切
菩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不壞空。
空不壞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如是
諸法倶無自性不可分別。謂此是空。此是不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本
性空都無差別。諸菩薩摩訶薩爲住何處發
趣無上正等菩提。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無二
行相。非二行相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唯願世
尊哀愍爲説。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説。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無二行相。非二行相能
證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菩提無二亦無
分別。若於菩提行於二相有分別者。必不能
證所求無上正等菩提。善現當知。諸菩薩摩
訶薩不於菩提行於二相。亦不分別都無所
住。發趣無上正等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於一
切法。不行二相亦不分別。都無所行則能證
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善現當知。諸菩薩摩
訶薩所求無上正等菩提。非行二相而能證
得。諸菩薩摩訶薩所有菩提都無所行。謂不
於色行。亦不於受想行識行。如是乃至不於
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行。亦不於諸佛無上正
等菩提行。所以者何。諸菩薩摩訶薩所有菩
提。不縁名聲執我我所。謂不作是念。我行於
色。我行於受想行識。如是乃至不作是念。我
行於一切菩薩摩訶薩行。我行於諸佛無上
正等菩提。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所有菩
提。非取故行。非捨故行。具壽善現。白言世
尊。若菩薩摩訶薩所有菩提。非取故行。非捨
故行。諸菩薩摩訶薩所有菩提當何處行。佛
告善現。於意云何。如來化身所有菩提。當何
處行。爲取故行。爲捨故行。善現對曰。不也世
尊。如來化身實無所有。如何可説所有菩提
有所行處若取若捨。佛告善現。於意云何。諸
阿羅漢夢中菩提。當何處行。爲取故行爲捨
故行。善現對曰。不也世尊。諸阿羅漢諸漏永
盡。惛沈睡眠蓋纒倶滅。畢竟無夢。云何當有
夢中菩提有所行處若取若捨。佛告善現。如
是如是如汝所説。諸阿羅漢畢竟無夢。惛沈
睡眠分別盡故。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
蜜多。所有菩提亦復如是。非取故行。非捨故
行。都無行處。達一切法本性空故。具壽善現
復白佛言。若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
多。所有菩提非取故行非捨故行。都無行處。
謂不行於色。亦不行於受想行識。如是乃至
不行於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亦不行於諸佛
無上正等菩提者。豈不菩薩摩訶薩爲欲饒
益諸有情故。不行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
波羅蜜多。不行内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不行
眞如乃至不思議界。不行苦集滅道聖諦。不
行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不行四靜慮四無
量四無色定。不行八解脱乃至十遍處。不行
空無相無願解脱門。不行極喜地乃至法雲
地。不行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不行五眼
六神通。不行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不行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不行無忘失
法恒住捨性。不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不住菩薩殊勝神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而
得無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訶薩
所有菩提雖無行處。而諸菩薩摩訶薩爲欲
饒益諸有情故。要行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
若波羅蜜多。如是乃至要行一切智道相智
一切相智。要住菩薩殊勝神通成熟有情嚴
淨佛土。乃得無上正等菩提。具壽善現復白
佛言。諸菩薩摩訶薩所有菩提若無行處。將
無菩薩摩訶薩。爲欲饒益諸有情故。不住布
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久修令滿。
如是乃至不住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久修
令滿。不住菩薩殊勝神通成熟有情嚴淨佛
土久修令滿。而得無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現。
諸菩薩摩訶薩所有菩提雖無行處。而諸菩
薩摩訶薩爲欲饒益諸有情故。要住布施波
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久修令滿。如是
乃至要住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久修令
滿。要住菩薩殊勝神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久修令滿。乃得無上正等菩提。善現當知。若
菩薩摩訶薩修諸善根未總圓滿。終不能得
所求無上正等菩提。善現當知。若菩薩摩訶
薩欲得無上正等菩提。應住色本性空。應住
受想行識本性空。如是乃至應住一切菩薩
摩訶薩行本性空。應住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本性空。應住一切法本性空。應住一切有情
本性空。修行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
羅蜜多令得圓滿。如是乃至修行一切智
道相智一切相智令得圓滿。修行菩薩殊
勝神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令圓滿已。便得
無上正等菩提。善現當知。是一切法本性空
理。及諸有情本性空理。最極寂靜。無有少法
能増能減。能生能滅。能斷能常。能染能淨。能
得果能現觀。善現當知。諸菩薩摩訶薩依世
俗故説修般若波羅蜜多。如實了知本性空
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不依勝義。所以者
何。眞勝義中無色可得。亦無受想行識可得。
如是乃至無一切菩薩摩訶薩行可得。亦無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可得。無行一切菩薩摩
訶薩行者可得。亦無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者可得。善現。如是諸法皆依世俗言説施設。
不依勝義。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
羅蜜多。從初發心雖極猛利爲諸有情行菩
提行。而於此心都無所得。於諸有情亦無所
得。於大菩提亦無所得。於佛菩薩亦無所得。
以一切法一切有情不可得故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都無
所有皆不可得。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菩提行。
云何能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誰行菩提行。
誰復能證得。佛告善現。於意云何。汝於先時
依止斷界。斷諸煩惱得無漏根。住無間定得
預流果。次一來果。次不還果。後阿羅漢果。汝
於彼時頗見有情若心若道若諸道果有可得
不。善現對曰。不也世尊。佛告善現。若汝彼時
依止斷界。斷諸煩惱得無漏根。於有情心道
及道果都無所得。云何言得阿羅漢果。善現
對曰。依世俗説不依勝義。佛告善現。如是如
是如汝所説。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依世
俗説行菩提道及得無上正等菩提。不依勝
義。善現當知。依世俗故假説有色受想行識。
如是乃至依世俗故假説有一切菩薩摩訶薩
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依世俗故假説有情
菩薩諸佛。不依勝義。善現當知。諸菩薩摩訶
薩不見有法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有増有減有
益有損。以一切法本性空故。善現當知。諸菩
薩摩訶薩於一切法觀本性空尚不可得。況
初發心而有可得。最初發心尚不可得。況修
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而有可
得。況住内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而有可得。況
住眞如乃至不思議界而有可得。況住苦集
滅道聖諦而有可得。況修四念住乃至八聖
道支而有可得。況修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
定而有可得。況修八解脱乃至十遍處而有
可得。況修空無相無願解脱門而有可得。況
修極喜地乃至法雲地而有可得。況修一切
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而有可得。況修五眼六
神通而有可得。況修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
不共法而有可得。況修三十二大士相八十
隨好而有可得。況修無忘失法恒住捨性而
有可得。況修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而有
可得。況修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而有可得。
況修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而有可得。善現。諸
菩薩摩訶薩於所修住一切佛法若有所得。
無有是處。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
若波羅蜜多。方便修行大菩提行。證得無上
正等菩提。利樂有情常無間斷
  第二分無闕品第七十九之一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
雖勤精進修行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
蜜多。安住内空乃至無性自性空。安住眞如
乃至不思議界。安住苦集滅道聖諦。修行四
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修行四靜慮四無量四
無色定。修行八解脱乃至十遍處。修行空無
相無願解脱門。修行極喜地乃至法雲地。修
行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修行五眼六神
通。修行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修行
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修行無忘失法恒
住捨性。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修行
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修行諸佛無上正等菩
提。若菩提道修未圓滿。不能證得所求無上
正等菩提。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菩提道。
令得圓滿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現。若
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具足勝
殊方便善巧。由此方便善巧力故。修行布施
波羅蜜多時。不得布施。不得施者。不得受者。
亦不遠離如是諸法。而行布施波羅蜜多。是
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能具照明三菩提道。
修菩提道速能成就。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訶
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修菩提道。
令得圓滿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是善現。若
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具足殊
勝方便善巧。由此方便善巧力故。修行淨戒
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廣説乃至修
行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隨其所應皆當廣説
爾時具壽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
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勇猛正勤修菩
提道。佛告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
波羅蜜多時。方便善巧不和合色受想行識。
不離散色受想行識。不和合眼處乃至意處。
不離散眼處乃至意處。不和合色處乃至法
處。不離散色處乃至法處。不和合眼界乃至
意界。不離散眼界乃至意界。不和合色界乃
至法界。不離散色界乃至法界。不和合眼識
界乃至意識界。不離散眼識界乃至意識界。
不和合眼觸乃至意觸。不離散眼觸乃至意
觸。不和合眼觸爲縁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爲
縁所生諸受不離散眼觸爲縁所生諸受乃至
意觸爲縁所生諸受。不和合地界乃至識界。
不離散地界乃至識界。不和合因縁乃至増
上縁。不離散因縁乃至増上縁。不和合從縁
所生諸法。不離散從縁所生諸法。不和合無
明乃至老死。不離散無明乃至老死。所以者
何。如是諸法皆無自性可合離故。舍利子。若
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方便善
巧不和合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不離散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不和合内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不離散内空
乃至無性自性空。不和合眞如乃至不思議
界。不離散眞如乃至不思議界。不和合苦集
滅道聖諦。不離散苦集滅道聖諦。不和合四
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不離散四念住乃至八
聖道支。不和合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不
離散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不和合八解
脱乃至十遍處。不離散八解脱乃至十遍處。
不和合空無相無願解脱門。不離散空無相
無願解脱門。不和合淨觀地乃至如來地。不
離散淨觀地乃至如來地。不和合極喜地乃
至法雲地。不離散極喜地乃至法雲地。不和
合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不離散一切陀
羅尼門三摩地門。不和合五眼六神通。不離
散五眼六神通。不和合如來十力乃至十八
佛不共法。不離散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
共法。不和合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不離
散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不和合無忘失
法恒住捨性。不離散無忘失法恒住捨性。不
和合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離散一切
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和合預流果乃至獨
覺菩提。不離散預流果乃至獨覺菩提。不和
合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不離散一切菩薩摩
訶薩行。不和合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不離散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如是諸法皆
無自性可合離故。如是舍利子。諸菩薩摩訶
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勇猛正勤修菩提
道。時舍利子復白佛言。若一切法都無自性
可合離者。云何菩薩摩訶薩引發般若波羅
蜜多於中修學。世尊。若菩薩摩訶薩不學般
若波羅蜜多。終不能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説。若菩薩摩
訶薩不學般若波羅蜜多。終不能得所求無
上正等菩提。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要學般
若波羅蜜多。乃能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要有方便善巧乃能證得。非無方便善巧而
能證得。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
羅蜜多時。若見有法自性可得則應可取。不
見有法自性可得當何所取。所謂不取此是
般若波羅蜜多乃至布施波羅蜜多。此是色
乃至識。此是眼處乃至意處。此是色處乃至
法處。此是眼界乃至意界。此是色界乃至法
界。此是眼識界乃至意識界。此是眼觸乃至
意觸。此是眼觸爲縁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爲
縁所生諸受。此是地界乃至識界。此是因縁
乃至増上縁。此是從縁所生諸法。此是無明
乃至老死。此是内空乃至無性自性空。此是
眞如乃至不思議界。此是苦集滅道聖諦。此
是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此是四靜慮四無
量四無色定。此是八解脱乃至十遍處。此是
空無相無願解脱門。此是淨觀地乃至如來
地。此是極喜地乃至法雲地。此是一切陀羅
尼門三摩地門。此是五眼六神通。此是如來
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此是三十二大士
相八十隨好。此是無忘失法恒住捨性。此是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此是預流果乃至
獨覺菩提。此是一切菩薩摩訶薩行。此是諸
佛無上正等菩提。此是異生。此是聲聞。此是
獨覺。此是菩薩。此是如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
十五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二分無闕品第七十九之二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如實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取。所謂般若波
羅蜜多乃至布施波羅蜜多皆不可取。色乃
至識亦不可取。眼處乃至意處亦不可取。色
處乃至法處亦不可取。眼界乃至意界亦不
可取。色界乃至法界亦不可取。眼識界乃至
意識界亦不可取。眼觸乃至意觸亦不可取。
眼觸爲縁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爲縁所生諸受
亦不可取。地界乃至識界亦不可取。因縁乃
至増上縁亦不可取。從縁所生諸法亦不可
取。無明乃至老死亦不可取。内空乃至無性
自性空亦不可取。眞如乃至不思議界亦不
可取。苦集滅道聖諦亦不可取。四念住乃至
八聖道支亦不可取。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
定亦不可取。八解脱乃至十遍處亦不可取。
空無相無願解脱門亦不可取。淨觀地乃至
如來地亦不可取。極喜地乃至法雲地亦不
可取。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亦不可取。五
眼六神通亦不可取。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
不共法亦不可取。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
亦不可取。無忘失法恒住捨性亦不可取。一
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亦不可取。預流果乃
至獨覺菩提亦不可取。一切菩薩摩訶薩行
亦不可取。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不可取。一
切異生聲聞獨覺菩薩如來亦不可取。舍利
子。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如實
了知一切法性不可取故。於一切法得無障
礙。舍利子。此不可取波羅蜜多即是無障波
羅蜜多。如是無障波羅蜜多即是般若波羅
蜜多。諸菩薩摩訶薩應於中學。舍利子。若菩
薩摩訶薩能於中學。於一切法都無所得。尚
不得學。況得無上正等菩提。況得般若波羅
蜜多。況得異生聲聞獨覺菩薩佛法。何以故。
舍利子。無有少法實有自性。於無自性一切
法中。何等是異生法。何等是預流法。何等是
一來法。何等是不還法。何等是阿羅漢法。何
等是獨覺法。何等是菩薩法。何等是如來法。
舍利子。如是諸法既不可得。依何等法可施
設有補特伽羅。補特伽羅既不可得。云何可
説此是異生此是預流此是一來此是不還此
是阿羅漢此是獨覺此是菩薩此是如來。時
舍利子。白言世尊。若一切法都無自性皆非
實有。依何等事而可了知此是異生此是異
生法。廣説乃至此是如來此是如來法。佛告
舍利子。於汝意云何。爲實有色或曾或當如
諸愚夫異生執不。爲實有受想行識或曾或
當如諸愚夫異生執不。如是乃至爲實有一
切菩薩摩訶薩行或曾或當如諸愚夫異生執
不。爲實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或曾或當如
諸愚夫異生執不。爲實有異生預流一來不
還阿羅漢獨覺菩薩如來或曾或當如諸愚夫
異生執不。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但由顛倒愚
夫異生有如是執。佛告舍利子。諸菩薩摩訶
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雖觀諸法
都無自性皆非實有。而依世俗求趣無上正
等菩提。爲諸有情方便宣説。令得正解離諸
顛倒。時舍利子復白佛言。云何菩薩摩訶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方便善巧雖觀諸法
都無自性皆非實有。而依世俗求趣無上正
等菩提。爲諸有情方便宣説。令得正解離
諸顛倒。佛告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
若波羅蜜多時。成就如是方便善幻。謂都不
見有少實法可於中住。由於中住而有罣礙。
由罣礙故而有退沒。由退沒故心便劣弱。心
劣弱故便生懈怠。舍利子。以一切法都無實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