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寶要義論 (No. 1635_ 法護惟淨譯 ) in Vol. 32

[First] [Prev]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切法無分別故即種種性離。一切法一味故
即解脱普攝。一切法離相故即無相際。一切
法無相故即無解了所縁清淨。一切法空故
即一切見作皆離。一切法無願故即超越三
世。一切法三世斷故即過去未來現在皆不
可得。一切法涅槃普攝故即畢竟無生。大王。
於汝意云何。若法無生復無積集。是中還能
有所染不。王言。不也。妙吉祥言。又復有法可
解除邪。王言。不也。妙吉祥言。大王。由如是
故如來知一切法與涅槃等。乃於是中無有
惡作而能解除是故大王。彼深固相應。當如
是行。以無顛倒心應當如實作其伺察。如伺
察已隨伺察時。無有少法可取可捨亦無有
法而可共住。若一切法不共住故。此説是爲
輕安。若法輕安即法寂靜。若法寂靜是即法
自性。若法自性即無自性。一切法無自性故
即無主宰。大王。於中應作忍法。即此亦復無
法可作。何以故。大王。所作寂靜故。如是了者
當證涅槃。此中亦復無法可作。亦非無作。若
作若非作。此説皆歸涅槃寂靜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七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八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光梵大師 *賜紫沙門臣惟淨等
奉          詔譯 
爾時阿闍世王。持以價直百千上妙&T073554;衣獻
施妙吉祥菩薩。而菩薩不肯受之。其王即以
此妙&T073554;衣被妙吉祥菩薩之身。衣未著身。菩
薩即時隱而不現。王既不見菩薩之身。但聞
空中聲曰。大王。汝若能見妙吉祥菩薩身相。
即能見汝所有惡作。若見惡作。如是即見彼
一切法。如見一切法亦然可見所施&T073554;衣。若
汝不能見亦然如是見。大王。汝若能見。有身
相者。如是乃以&T073554;衣奉施。其王即時復以&T073554;
衣。各各遍施一切菩薩聲聞大衆。及其宮人
婇女眷屬。而悉不見彼彼身相。其王即時入
定觀察。都無少色爲眼所見。無境相可現。是
中唯存自身想轉。又聞如是空中聲曰。汝若
能見自身相者。如是乃以&T073554;衣奉施。王即自
觀亦不見有自身之相。爾時乃離一切色想。
又聞空中聲曰。大王。汝若如是無少色相若
麁若細而可見者。亦然如是應見惡作。亦然
如是見一切法。若汝不見彼即離見。彼離見
中若汝可見此即非見。大王。若非見若非不
見。此爲正見。若如是見一切法者亦即非見。
大王。此非見者。是爲正見。爾時阿闍世王於
一切法所對疑惑悉得遠離。從定起已重復
觀彼一切大衆亦悉不見。幻士仁賢經云。菩
薩有四種法思惟經義。何等爲四。一者縁法
生起非無作因。二者無法可生亦無補特伽羅
性。三者若法縁生彼生無性。四者於甚深法
中無差別門。亦不壞菩提。菩薩十住經云。佛
言。妙吉祥。諸菩薩有五法令得安隱能清淨
初地。何等爲五。一者若於無所縁解脱智中
自安住已。復令他人亦悉安住無所縁解脱智
中。是爲菩薩得安隱法。二者此無所縁解脱
智即無二無二清淨縁法無生。此解脱中自
安住已。復令他人亦悉安住縁法無生解脱
法中。是爲菩薩得安隱法。三者彼縁法無生
即諸縁自性無生一切法無所有處。此解脱
中自安住已。復令他人亦悉安住一切法無
所有處解脱法中。是爲菩薩得安隱法。四者
彼一切法無所有處即諸分位分別悉無自性
智觀如虚空。此解脱中自安住已。復令他人
亦悉安住如虚空智解脱法中。是爲菩薩得
安隱法。五者此如虚空智即無雜亂無依止
離心意識之智。此解脱中自安住已。復令他
人亦悉安住離心意識之智解脱法中。是爲
菩薩得安隱法。當知彼中離心意識之智。即
是無發悟。有所得智是爲五法。勝思惟梵天
所問經云。梵天問光網菩薩言。一切法深固
邪。一切法非深固邪。菩薩言。如汝梵天。復
云何説。一切法是深固非深固邪。梵天言。若
非思惟即一切法深固。若心與思惟有所和
合即非深固。又一切法離相此即深固。若復
離中有所和合此即是爲差別所行。若差別
中有所行者。即諸所作皆非深固。菩薩言。若
爾者云何諸法而可生乎。梵天言。善男子。若
自境界離清淨實際中諸法乃生。七百頌般
若波羅蜜多經云。佛言。妙吉祥。汝修般若波
羅蜜多時。當何所住而修般若波羅蜜多。妙
吉祥白佛言。世尊。我修般若波羅蜜多時。都
無所住而修般若波羅蜜多。佛言。妙吉祥。無
住云何修般若波羅蜜多邪。妙吉祥言。世尊。
我修般若波羅蜜多時。實無法可住。佛言。妙
吉祥。汝修般若波羅蜜多時。有何等善根若
増若減。妙吉祥言。世尊。我於彼時無少善根
若増若減。世尊。諸修般若波羅蜜多者。悉無
有法若増若減。妙吉祥菩薩神變品云。有天
子白妙吉祥菩薩言。如汝所説。少能有人解
了其義。妙吉祥言。天子。以我所説佛智甚深。
若少若多不能解了。何以故。佛智無著。無分
別。不可記。不可説。非作用。非語言道。離心
意識。若少知若遍知。非易解了。天子言。若佛
智不能知者。而諸聲聞何能解了。菩薩云何
住不退轉。妙吉祥言。天子。如來以善方便假
文字智隨爲開覺。是智無文字。譬如火中求
火其何所得。天子。如來亦復如是。若最初便
説廣大佛智。即無有情能知佛智。是故如是
宣説種類之語開示彼智。是智無文字。天子
言。妙吉祥。何等是爲種類之語。妙吉祥言。天
子。若説持戒及制止法。或説般若波羅蜜多
相應之法。或説入解菩提分法。此等所説。
是爲種類之語。天子。若説離生離滅之法。離
雜非雜之語。離染離淨之語。不厭離生死之
語。不忻樂涅槃之語。無知無斷無修無證無
得。亦無現前三昧可轉。此等所説。是爲清淨
眞實之語不思議音聲。一切法決定無所得
經云。佛問妙吉祥言。諸如來所説不思議不
思議界。當云何是。妙吉祥言。此不思議不思
議界者。是諸如來説。世尊。界離思惟非心所
行。非心所量非心法揀擇。世尊。此心如是是
即不思議界。何以故。無心可思惟。此心離思
惟故。即心自性亦無所有。而此無思惟心。是
心如實。世尊。此乃是爲不思議界。此經又云。
佛言。妙吉祥。汝勿應便被此鎧化度有情。妙
吉祥言。世尊。若知有情界不増不減。是中何
有有情而可化度令入涅槃。世尊。若彼虚空
有人能度者。彼有情界亦可化度。又欲以菩
提心有所化度者。而彼有情亦可發起爲作
化度。世尊。一切法是菩提。亦非菩提染淨可
得。是故世尊作如是説。汝勿被此鎧化度有
情。世尊。有情非染。我亦不住度有情心。何以
故。世尊若有有情即有染淨而爲表示。既無
有情豈有染淨可表示邪。世尊。若法有者從
縁而生即不相違。世尊。縁生法中而實無染
無淨可得。以一切法自性無實縁生性故。若
於縁中亦無縁義染淨可得。世尊。此無所有
義縁生之義。智者了知。又復如是縁生之義。
智者於中悉無分別。若於無分別義中即無
染無淨。譬如幻師或幻師弟子幻出樓閣或
復舍宅。具有光焔廣大熾盛。或有人言。我能
勇力於彼樓閣光焔聚中而爲止息。是人乃
至損壞其身。徒生疲極終不能成。佛言。妙吉
祥。如是如是。妙吉祥言。世尊。若被精進鎧化
度有情亦復如是。徒自疲極終無所得。此經
又云。佛言。妙吉祥。汝當如實伺察爲是何法
増語。妙吉祥言。此謂如實伺察者。然如實伺
察中彼無一性。無種種性而可造作。世尊。若
無種類無分別中作如實伺察。即非如實伺
察。世尊。即此非如實伺察。是爲増語。是故
若如實伺察成已。是中不起我是凡夫我是
聖人之見。何以故。諸法無所觀。若法不立凡
夫聖人之見。即得如實伺察成就。世尊。若善
男子善女人。能如是住者。即得法界相應。是
中無有少法若平等若差別可得。若謂凡夫
法差別亦無分別生。若謂聖人法平等亦無
分別生。何以故。所縁不可得故。若於所縁中
或平等差別有所取者。此即分別。是分別性
都無所有。若彼彼所縁中有平等差別而可取
者。即我法彼法乃有差別。凡如是等應知決
定無法可取。維摩詰經云。何爲病本。謂有攀
縁即爲病本。若有攀縁即有其病。何所攀縁
謂之三界。若無攀縁彼何所表。若攀縁不可
得即無所得。云何無所得。謂二見無所得。何
謂二見。謂内見外見。彼無所得。此經又云。愛
見菩薩言。色空爲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
性自空。如是乃至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
自空。此等五蘊若解了者。是爲入不二法門。
般若波羅蜜多經云。舍利子問尊者須菩提
言。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云
何能知善巧方便。須菩提言。尊者舍利子。若
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行色
不行受想行識。不行色有相。乃至不行受想
行識有相。不行色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
我非無我。非寂非動。非空非不空。非相非無
相。非願非無願。非離非不離。如是乃至不行
識非常非無常。乃至非離非不離。五蘊如是
所有界處縁生菩提分法。神通波羅蜜多。力
無畏無礙解不共佛法等。乃至非離非不離。
而悉不行。何以故。尊者舍利子。色不異空空
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乃至識不異空
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如是界處縁
生。乃至不共佛法不異空。空不異不共佛法。
不共佛法即是空。空即是不共佛法。菩薩摩
訶薩若如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是即能知
善巧方便。而彼菩薩於般若波羅蜜多亦不
念我行不念我不行。不念我亦行亦不行。不
念我非行非不行。何以故。無性自性即是般
若波羅蜜多故。此經又云。佛言。憍尸迦。善
男子善女人。宣説般若波羅蜜多時。或有誹
謗般若波羅蜜多者。何等是爲誹謗般若波
羅蜜多邪。所謂若説色是無常是苦無我不
淨。如是受想行識及界處禪定無量無色定。
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聖諦。無所畏無礙
解不共佛法。乃至一切相智。是無常是苦無
我不淨。若如是行。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作此
説者。是爲誹謗般若波羅蜜多。何等是不謗
般若波羅蜜多。謂若説言。善男子。汝修般若
波羅蜜多時。勿觀色無常。勿觀色苦無我不
淨。乃至一切相智亦復如是。何以故。色自性
空故。若色自性空。是即般若波羅蜜多。若般
若波羅蜜多中無色爲常可得。彼色如是無
所有故。況復若常若無常而可得邪。受想行
識乃至一切相智亦復如是。作此説者是即
不謗般若波羅蜜多。又若説言。善男子。汝修
般若波羅蜜多時。勿謂有法而可過越。勿謂
有法而可安住。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於一
切法中無所有故。若法不過越無所住。即一
切法自性皆空。若法自性空即法無性。若法
無性是即般若波羅蜜多。此般若波羅蜜多
中。即無有法若出若入若生若滅。如是説者。
是即不謗般若波羅蜜多。又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般若波羅蜜多。云何有所得。云何無所
得。佛言。須菩提。若法有二即有所得。若法無
二即無所得。須菩提言。世尊。云何爲二。佛
言。須菩提。眼色爲二。意法爲二。乃至菩提法
佛法爲二。須菩提言。世尊。有所得是無所得
邪。無所得是無所得邪。佛言。須菩提。非彼有
所得是無所得。亦非無所得是無所得須菩
提。若有所得若無所得而悉平等。此即是爲
無所得。復次須菩提言。世尊。豈不住勝義諦
中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邪。佛言。不也
須菩提言。住顛倒法中邪。佛言。不也。須菩提
言。若不住勝義諦中。又不住顛倒法中。成正
覺者豈非如來不證菩提果邪。佛言。須菩提。
我證菩提果。然於有爲界中無爲界中悉無
所住。又復佛言。須菩提我不能以無性中無
性而成正覺。須菩提言。世尊。豈不以有性中
無性能成正覺不。佛言。不也。須菩提言。若以
無性中無性能成正覺不。佛言。不也。又須菩
提。我於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曾謂汝言。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邪。如來有所説法邪。須菩提言。如我
解佛所説義。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亦無有法如來可説。何以故。若有法
如來所説者。彼不可取不可説。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
如來但爲化度有情故。以善方便開種種門。
宣説如是甚深正法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八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九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光梵大師 *賜紫沙門臣惟淨等
奉          詔譯 
如入楞伽經中。大慧菩薩問如來藏。佛言。大
慧。何故汝今問於如來自性明亮清淨本來
清淨如是之説。如來具三十二相。在一切有
情身中。如無價寶爲弊垢衣之所纒覆。蘊處
界衣纒覆亦然。彼貪瞋癡不實計執。此之垢
染是無常法。是不堅牢。是不究竟。大慧白佛
言。世尊。外道所説神我之語。何故不能等比
如來藏語。以外道説神我是常。我能造作。離
繋自在而永不滅。彼説如是神我之語。佛言。
大慧外道我語不可等比如來藏語。大慧。然
我所説實際涅槃無生空無相無願等諸句義。
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爲諸愚者令離無我驚怖
之法。故以方便説無分別無所對礙如來藏
門。此中亦非未來現在。諸菩薩摩訶薩著我
所作。大慧。譬如窰師取土成泥用水及繩并
其工具勤力所作成種種器。如來亦復如是。
住法無我離分別相。故以種種勝慧方便善
巧相應。或説如來藏。或説無我法。以多妙巧
文句言詞譬喩而説。以是縁故外道我語不
可等比如來藏語。大慧。又我所説如來藏語。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