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演奧鈔 (No. 2216_ 杲寶撰 ) in Vol. 59

[First] [Prev+100] [Prev]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同。如別考之 下有鄔字等者。鄔字損減義
也。然諸字門皆帶阿點。 故歸本不生義即
釋無作解脱。無作亦曰無願 如是三門等
h@u@m字具三解脱義。三解脱門亦有光明功
徳。故云以此慧光遍嚴身也。不空心要云。
由此三相空故。即入解脱法門。悟斯正理。
即身有光明。廓周法界即同毘盧遮那正
體智也三十左 理趣經文殊曼荼羅三解脱門
幷光明般若爲四眷屬。準之思之 檢密
印等者。十四卷義釋云。檢密印品中梵本似
有殘缺六之六
十二右
七卷本同之。第十三密印品云。
次如來甲印○其眞言闕之。更勘本。次如來
舌印亦闕之。勘本二十左密鈔第八密印品云。
更勘本者。此眞言在第二卷經第十紙中。謂
南麼○吽此文在第六疏四十三紙釋之
四十
三右
  私云。此演密釋任經現文。以此眞言爲
如來甲。依疏疑意此非如來甲歟。其所
以作疑者。若如來甲眞言則合有怛他誐
多迦嚩遮句。既無此句。蓋是金剛薩埵圓
光眞言。然乃薩埵圓光如來圓光。相續説
之。尤得其便。雖然攝大廣大青龍玄法
諸軌幷梵字大儀軌大師數本次第等。一
同此眞言歸命句次加鉢羅戰拏句。爲如
來甲明也
  一 餘經所説如來甲印明
一字佛頂經菩提流
志譯
第三云。如來甲印○當以
右手當心以大拇指横屈掌中。以頭指中
指無名指小指急握大指作拳。是一法印。
名最一切頂輪王心印。智者若常以印印
於頂項左右肩髆。及印心上。則令持者得
大威力○雖復精勤若無甲印。則爲魔嬈
無所成効。印呪曰。娜莫縒曼嚲一勃駄南
唵𤙖入嚩攞二合五 十三右菩提場
經第四云。以右手握大指作拳。加持五
處。名如來甲印。一切佛頂中是印大威徳○
如是修行者。若闕甲冑印爲諸魔得便。悉
皆不成就初右
次如來圓光乃至不得其便也者。此如来圓
光章也。文相可解
次如来舌相乃至皆當以字門廣釋之者。此
如來舌相章也 摩訶阿摩訶者。密印品所
説眞言無此句。胎藏諸軌諸師次第皆依密
印品説也 爾語嚩者。梵語雜名云。古ji
hva賀嚩二合已上 此大更無等者。此以三
故釋無大義。初更無過上故者。從此更無
大法。故云無大。次無可待對故大相亦不可
得故者。阿字不生無相寂滅。故云無大。前
約表徳。此約遮情。或大相亦不可得者。此
結釋無可待對義。第三故字即屬句頭亦不
可得。故名爲無大 如來無量劫者。第
十三釋如來舌眞言云。如來者。即是如語如
實也。猶如來舌。常作如語不誑語不異語。
以如是眞實故常住也二十左涅槃經第二十
北本二十五
之十六左
説如來廣長舌相因縁。淨影義
記第七云。若言得廣長舌。當知如來於無
量劫已離妄語。正自勉過彰己非虚已上
阿闍梨以此等者。此總結加持巨益也
延文二年丁酉十二月十五日夜。於隨心院
挑燈令口筆了。于時皎月光冷素雪色鮮金
剛乘賢寶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三十一
  此卷之中往往補闕。是只後學以謀道耳。
寶永第二歳次乙酉季冬初九慧光記
又此卷所解本疏有亂脱曰(一)法界生
(三)又以普眼○三昧耶也(五)復次由○三昧
耶也(二)南麼○廣釋之(四)南麼○三昧耶也
(六)復次眞言以下如文此外存亂未
佳故不出之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三十二

  東寺觀智院法印杲寶撰述
東都靈雲寺比丘慧光校閲
疏第九卷之餘釋經二
息障品
息障品第三者。光云。吾故和上云。當品本
文所牒釋者。是未會也。後來讀者得意可

  一 來意
開題云。第三息障品者。上品明入曼荼羅行
法竟。今此品金剛手問佛。畫曼荼羅。及眞
言等持誦時。爲障者云何得息云何眞言果
等云云。於此佛言。障雖無量以要言之。
但從心生。然此障何爲因者。慳貪等爲因。
若除彼因諸障自息。此中能對治是則菩提
心也。若念菩提心故能除諸障因。如是種
種宜説故。次上品此品來二十
六左
密鈔第七云。
又前説入漫荼羅支分及眞言等。謂行者安
立此漫荼羅時。或有毘那夜迦等作諸障
礙須假眞言方便息滅。故有此品十七左
  一 品號
十四卷義釋第七云。息障品者。謂淨除内外
諸障種種魔事也初右十卷本亦同之。密鈔
第七云。息障品者。息謂止除。障謂障礙。息
除内外二種之障礙。故能所相望作依主釋
十七左
爾時金剛手乃至即能離一切過也者。以下
入文料簡也 爾時金剛手等者。此牒經。但
未會文。即當會意經爾時金剛○云何彼成
果 此毘盧遮那者。隨釋。十四卷義釋云。
佛已答金剛手所問縁曼荼羅衆支分竟。金
剛手更復諮問三事。初問安立大悲胎藏時
云何淨除一切諸障者。及令諸修行人不毘
那也迦等之所惱害。第二問云可持誦眞
言。第三問云何成果。今此品中正答初問。
餘二問於後品中答也七之
一右
大毘盧遮那等者。牒經。此未會文。即當會
意經如是發問已○行者離諸過 佛言一切
等者。隨釋。又料簡云。大毘盧遮那○能發此
説者。牒經。即當如是發問已等四句。爲大
利益諸衆生故者。隨釋。此釋佛歡善哉之
所由也。我今當爲○所問也者。釋隨汝心所
問等二句。佛言障者○離諸過者者。牒經。即
當障者自心生等二偈。佛言一切下隨釋。凡
從此以下釋。同底哩三昧耶經上卷不動明
王本事神力息障祕要品第一文也。問。彼經
不空三藏所譯。無畏所釋之中。何引用之。
答。推之此疏無畏三藏諳誦大本經。而釋
略本經。所釋言詞悉是大本經文。更非私語。
是故尊重此疏可如佛經。然則不空三藏
得底哩三昧耶經梵本。欲翻譯之。此與疏
所出息障品全同。故假疏文言耳已上光云。
案諸部要目云。怛唎三昧耶經同毘盧遮那
集會五右此意底哩經即出於大本大日經之
中也。鈔主會通最足依用。或者一行先記
無畏三藏口説。後人以不空譯底哩經文而
再治乎。金剛頂義訣上之
三右
明一行受灌頂於
金剛智也○此隨釋中科文三段。十四卷義
釋第七云。就答第一問中。初有二偈。明
眞實義。常當意思惟不動摩訶薩。以下明
祕密方便。所謂眞實義者。言凡夫地中無量
重障。乃至十地菩薩諸微細障。雖從縁差別
種種不同。然擧要言之。無不由自心起。
今觀心之實相本不生故。當知一切諸障亦
本不生。乃至心之實相因不可得故。當知一
切諸障亦復因不可得。作如是觀時。無非
大日如來金剛眷屬。實不曾罣礙行人也
私云。此中言眞實義者。障者自心生等二
偈憶念菩提心。而息除諸障。菩提心者。自
心本不生眞實相極處。故云眞實義也 佛
言一切障法等者。釋障者自心生一句 又
由行者等者。釋隨順昔慳悋等三句 又復
一切等者。釋善除妄分別等四句。以上三段
之中。初段障者。自心生一句擧要總標。後二
示體別説。就中初擧慳貪。後出見思。初擧
慳貪者。義釋七云。若行者於過去現在世。
慳悋財法。不以惠人。或爲諸修道人作
種種留難。則令魔事得便諸障難生。今爲
淨除起障因故。受持三世無障礙智戒。捨
身口意。奉獻如來。諸有所作隨此而轉。即
是眞正菩提心。念此菩提心時。一切起障之
因自然靜息也初左。光云。鈔主所引義釋
太好。後生勿以現本改之
後出見
思者。一切諸障者。外障也。由分別生者。此
明外障所依。謂分別煩惱即是見惑也 此
之分別等者。此明分別所依。謂倶生煩惱即
是思惑也已上光云。現行印本此段訓點甚失
其意。宜改而讀。由從妄心思有 思即是
障者。思惑障因。故因從果云即是障也
謂心中等者。即出思惑體本末諸惑也。且
就本惑分別見思。則大小乘性相維異。具
如住心品初劫段釋之 此中有字等者。義
釋第七云@ubhava嚩梵音正翻爲有。亦
帶生聲。故隨文便以心思有爲心思所生
二右 心思有等者。一義云。如現文讀。心思
有若能離諸分別即是淨菩提心。謂心思所
生分別煩惱。若能捨離則諸分別皆悉還成
菩提心體。故云即是淨菩提心也。一義云。
讀亂。(一)義也。(三)心思有。(二)若能離。(四)諸分
別等。問。二義雖異倶是明離所生分別。而
未明離能生心思何也。答。擧其末無顯
其本無。本若不除末何除之
意常思惟乃至其印下當説之者。光云。以上
釋眞實義章。以下釋祕密方便章也 意常
思惟等者。牒經。即當常當意思等四句
是前所説等者。隨釋。義釋第七云。次明祕
密方便中。常當意思惟不動摩訶薩。而結
彼密印能除諸障礙者。不動明王是毘盧遮
那成辨諸事智。爲欲普護一切菩提心遍
摧一切大障故。以畢竟無相之身示作如
來便之形。以奉如來教勅故。無能沮壞之
者。是故行者常當係念思惟。若有種種諸難
起時。但持彼眞言密印。自然退散。復次言
不動明王者。即是淨菩提心大日如來心王。
彼眞言所謂悍h@a@m字門。如來自在力風與大
空三昧和合也。彼密印相所謂如來大智慧
刀也。以此三事因縁能於種種法界門遍
摧一切諸障此即普通對治門也二右密抄第
七云。疏常當意思惟等者。行者於曼陀羅凡
有障起。應當計念思惟不動菩薩。即不動
明王。或名使者。或名聖者。今但彰名不顯
其相。上已説故。其王本形如上第四卷疏
畫曼荼羅處顯示訖。應依彼相常思惟之。
言而結彼密印者。其密印相。下第十疏密
印品中而顯之耳。其王眞言此下之疏普通
眞言藏品委細分別。何不此間説耶。此但
説息障方便。其眞言密印隨品説故○言三
事者。謂心想明王身相。口誦悍字眞言。手
作大慧刀印。名爲三事因縁也十九右所謂
不動者。等者底哩經上云。不動者是菩提心
大寂定義也○如來成道時先坐寶菩提樹
降魔成道者。即是大寂定不動菩提本因。三
世諸佛皆幻化義。現種種身雲。教化調伏
諸衆生故。因事立名號不動尊十二左淨菩
提心無相法性。此尊即事現不動形。故云
因事立名也。義釋第七以畢竟無相之身。示
作如來使之形二右即此意也 此明王閉一
目等者。石山内供胎藏次第第五云。一目而
諦觀者。只表第一義空。其二目倶開爲善
又云。私云。開一目者出疏。閉一目者
出不動祕法已上使者法云。左眼微斜看三左
慈氏軌下云。怒開左目。右目稍似合六合
動身觀云。左目小。右目大。掩閉左道。令入
一乘也已上立印軌私記云。右眼置tra之長
聲。左眼置@ta之半音者。縁右眼大左眼少
已上私云。慈氏軌文左右二字恐是寫誤。
tra@t@u長半相配故。更撿證本。又石山次
第言開一目者出疏。是違當段釋文如何。
些些疑問云。問云。息障品釋云。此明王閉
一目者。亦有深意也。以佛眼明鑒唯一而
已無二無三。此唯一及無二無三意口義云
何。法花中無二無三之言。疏家彼此執諍不
同。今約此教如何釋之已上雜鈔同之。無二
無三之言。今此教中無分明釋。更決之耳。
光云。一字頂輪王時處念誦軌不空譯曰。十方
刹土中唯有一佛乘如來之頂法六左又曰。又
一切如來同一聚密合成此一法身。更無有
二相十九左以此思之。無二者。謂無生法二
身。亦無大大乘小乘二乘也。無三者。謂無
三身別。亦無三乘異也。今此不動者。若據
本有則是平等智身。若約修生則是遍一切
身。此是本地自證之域。豈有如常所談三乘
假名二身差相也
祕密主風乃至増廣之義也者。光云。以上解
普通對治門章。以下解別別對治法章 祕
密主風等者。牒經。即當祕密主復聽等三偈
半 謂造立壇等者。隨釋。義釋七云。經云
祕密主復聽繋除散亂風。已下更明別別對
治法。若就世諦以阿闍梨或於露地建立
悲生曼荼羅恐大風爲障故。説淨除之法。
當觀阿字門遍於自體支分普作金剛不
壞色。此是加持我身。而梵本云作無我者。
我是字輪之相。以入阿字門相我體本來
不生。即是眞實相。所以互文言之。欲具含
淺深二釋也二左十卷本全同之。七卷本同
今疏也。密鈔七云。疏所以互文等者。唐梵互
換其文也。謂今經云。阿字爲我體即觀阿
字。遍於自體自身也支分普作金剛不壞色
皆作純
黄色也
如是阿字自體即爲我。字之自體更不
入字門觀之淺也若依梵本應云阿字無
我體。即是梵本云。已下之疏文若從今爲我
字。即是其淺。若依梵本作無字。乃是深也。
故云所以互文等也十九左依此釋者。漢本
作爲我體。梵本作作無我。梵漢互顯。但如
所牒未會文者。梵本並存我無我。作我身
者為我也。無我作者無我也。今會意經唯言
爲我不言無我。是我無我不二故耳。若依
此義。則無我作三字尚屬上阿字爲我體句
讀。無我作。訶字心誦等。言阿字爲我體。即
作無我。所以者何。阿字即本無字故也。訶
字心誦者。即當心持訶字門句。或義無我作
三字屬此心持訶字門句讀。無我作訶字
心誦。言阿字於我體作之。訶字於風地持
之。然其地非我體。故云無我作訶字也已上
光云。二義之中初義爲佳。無我者即阿字本
不生大地。此是大地所謂本地法身大我。泯
自他絶方所。非我倒之境界。故言無我。至
下以此阿字爲金剛須彌山。即不動明王
也。上言於無相中而現是相。即是意也。可
畏學者庶熟思之
謂造立壇等者。釋繋除散亂風句 當想
此阿等者。釋阿字爲我體句 如是想已等
者。釋心持訶字門句 於風方等者。釋健陀
以塗地等三句 如是作是等者。釋闔以捨
囉梵等二句 先佛所宜説等二句。其義易
知。故不用別釋也。義釋第七釋心持訶字
門以下文云。如是自加持已。復於曼荼羅
隅角風方地上觀作訶ha字門。深玄之色。
以白檀塗香圖畫。於上作七圓點曼荼羅。
其量各如彈丸。用瓦甌闔之。器上觀作暗
字。以此字門轉作金剛山王。彈合三千大
千世界一切須彌盧山合爲一體。以加其上。
不動持明王安住其上。當數作意觀之。所
以然者。風是覺觀戲論也。能牽壞衆生心地
大悲曼荼羅。故先用金剛不動智。加持自
體。以住無戲論塗香。於覺觀風上作七覺
大空曼荼羅。蓋以新瓦器者。龍樹云。禪定
坏器未得智慧火燒時。遇縁輒壞不可持。
久既燒之後則令心器完堅。名曰dh@ara
@ni尼。故須以此陀羅尼器蓋上也三右些些
疑問云。用塗香於地畫作七小圓點。各
如彈丸許大。此今有別式。若不然者作之
甚難。凡此品中説防風雨。應有其密説。若
只依文輒爾作者。恐致無驗招他謗已上
經。健陀者。塗香梵語也。略出第四云。建提塗
香也十左 而作大空點者。即七小圓點也。漢
本則雖不出其數。梵本則出其數。底哩經
上之
二左
亦云七點也已上光云。明本作而作七空
點。翻譯之經本皆可然。但和本作而作大空
點。恐是寫誤也已 嚩臾者。即翻風。此西
北方也 捨羅梵者。梵語雜名云。瓦迦波羅。
又云舍囉囀已上 大心彌盧山者。大心不
動尊也。上云不動摩訶薩。摩訶薩此翻大心。
即以瓦器爲彌盧山。不動尊安住其上觀
之。故云大心彌盧山也。問。七點能治所治
之中何乎。答。義釋已云七覺大空曼荼羅
若爾是能治也。風因業生滅法。若契本不
生大空。則妄想縁起法。於此止息。故作大
空點以爲能治也。問。七數何表示乎。答。楞
伽經云。境界風所動七識波浪轉宋譯一之
十四取意
隨所動七識能動風有七種。爲治此七風
即作七點歟。光云。或爲所治亦宜。七小圓
點是七轉波浪也。凡今此祕密宗意。則能治
之外更無所治。所治之外亦無能治。第十卷
釋降三世眞言曰。今乃以大忿瞋而除忿
瞋。以大貪除一切貪十之
十九
即此意也。問。圖
七點樣如何。答。古圖已出三樣。一底哩經
上云。於風方西北
方也
用塗香於地畫作一小
圓點IMAGE各如彈丸許大三右二花藏院所持
之本旁通云。證本圖IMAGE高野北室本亦同
之。三或本圖云IMAGE問。彈丸許大未知其量
答。或醫家口云。彈丸者具云彈指丸。謂梧桐
子四十爲一彈丸已上光云。吾故和上云。四
十梧桐子爲一彈丸勢。梧桐子如胡椒大
也 一彈丸大如是○光云。以
上釋經文
水障法當思惟乃至名金剛針者。光云。以上
釋息風障章。以下釋息水障章也 水障
法當等者。釋大有情諦聽等三偈半。義釋第
七云。經云大有情諦聽行者防駛雨。已下
明對治暴流駛水之障。當思惟羅字門。色
如火遍於身内。猛焔從體中出。周匝其外
猶如鬘形。即觀其身作大力不動明王。執
持慧刀。威猛奮怒相其所起方面畫作雲龍。
以大慧刀印而斷壞之。彼障即時消散。所
以然。如世人於空露地畫作曼荼羅時。
若遇惡龍降雨。即便毀壞。行者於心地中
畫作大悲曼荼羅亦復如是。若爲三毒惡龍
降暴雨流駛水。令不思議染色漂滅漂淪。
故用無垢智身。作不動明王威猛大勢。以
大慧刀印斷壞蔭雲。則隨所向方無不清
廓也三左 經。駛。小補韻會曰。駛疏吏切。駛
疾也。馬行疾也。集韻或作駛去嫈光云。今言
駛水者。即借用馬行疾歟。或駃寫誤作駛。
字彙曰。駃苦拜切。音快。尸子黄河龍門駃流
如竹箭已上 經。渇伽者。梵語雜名云。大刀
謁誐已上 或作金剛橛等者。釋行者無畏
心等四句。義釋云k@ilaka@m劔是金剛
橛。首如一股金剛。而下體銛鋭。猶如橛形。
若更細小者即名金剛針。其相各異。阿闍梨
建立曼荼羅時。或以勇健菩提心依金剛
方便。以息風雨當用佉陀羅木。若無者當
用苦練木。乃至賓鐵爲之。用成辨諸事金
剛薩埵加持。當觀自身即同一切金剛以
釘障起方面。則令道場地分一切皆同金
剛。是故諸障無能嬈害四右以上明風雨各
別治法。以下明二障通用治法也。今依義
釋文則此可讀爛脱
  一 爛脱
(一)作獨股金剛(三)以金剛眞言等(五)云命終者
(二)其佉陀羅木橛等(四)足是智足也(六)爾時
金剛手等。問。同一切金剛者。一切兩字此爲
能同將所同歟。又前後別如何。答。準義釋
同一切金剛者。蓋是迴文未盡。可云一切
同金剛。若爾一切二字即能同也。或又獨股
金剛表獨一法界理。五部諸尊所持金剛皆
攝此一股中。故云同一切金剛。若爾一切
兩字是所同也。次其前後別者。初想同一切
金剛者。道場地分同金剛也。後同於一切金
剛者。自身同金剛也。問。金剛眞言者。何眞
言乎。答。義釋云成辨諸事金剛薩埵眞言
但此成辨諸事與金剛薩埵而爲二名耶。
又成辨諸事即金剛薩埵而爲一名耶。尚可
決之。光云。成辨諸事即金剛薩埵而實是不
動明王。上經文言不動摩訶薩。又釋文云金
剛不動當知今呼不動爲金剛薩埵也。然
胎藏部以此不動爲成辨諸事主。故供養次
第法云。或以不動尊成辨一切事七之
十九

或一切障息乃至諸佛密語也者。光云。以下
解總息一切障章也 或一切障息等者。
此牒經。即當復次今當説等二偈半 復更
明異等者。隨釋。義釋第七云。經云復次今當
説。已下更明息一切障方便。謂眞言者當
觀。威猛大勢不動明王住本曼荼羅位中。即
是三角曼荼羅周匝熾焔。其中微黒者是也。
此有二種。或觀聖不動尊住本位中以三
昧足蹈彼頂上。或觀自身即是不動尊亦
住本位之中以三昧足加彼頂上。臨以忿
怒之威隨彼。彼諸爲障者即當退散。若固
爾不從教命。不速去者。必當自絶其命。
是持眞言者。當生慈心。勿令彼命根斷絶
也。所以然者。如是淨菩提心不動明王殺
害諸衆生業煩惱壽命時。即須生彼法性
眞常之命。故龍樹以爲。若諸佛令修行者必
定墮於灰斷煩惱者。便有殺衆生罪。故不
應如文堅住而失如來密意也四左凡所生
起諸障根源其只在于無始無明。然其無明
現形名摩醯首羅天。今説降彼法要。是時
諸障息除。故經云復次今當説息一切諸障
也。此中明二種法。經念眞言大猛等者。觀
本尊在曼荼羅中而蹈彼天。次經行者或居
中等者。觀行者身爲不動尊直在曼荼羅
中蹈彼天也 其中黒色者。義釋云微黒。
是青黒色也。三角曼荼羅中有青黒色不動
尊是也 在圓中者。壇形方圓三角等。雖
種種差別通名圓壇。曼荼羅翻輪圓具足
故也。第二十云。漸出于外次圓中復有文
殊觀音等二十
九右
可思之已上光云。現行本作次
圖中。更詳 違戻。戻郎計切。説文曲也。廣韻
又乖也。増韻又違也小補
去聲
 如瑜伽所云等者。
底哩經上云。如瑜伽所説。佛初成正覺。大
集會中一切曼荼羅所攝三界之衆。有摩醯
首羅者。即是三千世界之主五左義釋第七云。
瑜伽金剛頂經説。世尊初成正覺 於金剛
界曼荼羅攝召三千世界普門大衆五右
疏言瑜伽者。多指金剛頂經。然彼經十八
會中初會有四大品。第一金剛界品如來於
色究竟天初成正覺已。下須彌頂説六曼
荼羅。第二降三世品召魔醯首羅等諸障者。
於須彌盧頂寶峯樓閣中悉降伏之。今釋即
似指此降三世品。但彼品降三世尊降魔醯
首羅。今文不動明王伏大自在天。頗似相
違。此事古來未決。些些疑問云。又瑜伽教中
云降三世蹈大自在。而大日經息障品釋。
云不動明王降伏首羅云云。此土人云。不
動尊召來。降三世蹈殺。或云。息障品喚降
三世尊爲不動尊。或云。大日經釋謬。未知
是非。快垂指示已上今私案之。施護三藏所
譯三十卷教王經第九。具説降大自在天之
相。初金剛手菩薩現降三世相。而對魔醯
有數重問答。最後問答云。爾時具徳金剛手
菩薩摩訶薩。復告大自在天言。汝惡有情
何故不依我教勅行。是時大自在天聞金
剛手菩薩作是語已。復現暴怒大猛惡相
作如是言。我寧趣死終不於汝教中所行
云云。爾時金剛手大忿怒王。從自心現不
動像。毘盧遮那復從足心現不動像。正降
彼天。其具文云。時金剛手菩薩大忿怒王從
自心現執金剛阿耨左囉忿怒之像○爾時
世尊大毘盧遮那如來。即擧一足心亦現金
剛阿耨左囉忿怒之像。周匝熾焔。顰卑眉。
利牙面可畏。住金剛手大菩薩前。復請教
命○是時即以足心所現忿怒之像。鉤召
悉於金剛手前足踵而住。時具徳金剛手
菩薩摩訶薩前白佛言。世尊此極暴惡天及
天后。作何制止爾時世尊即説大明曰。唵
嚩曰囉二合訖囉二合摩呼引一句説是大明
已。金剛手大菩薩即擧左足蹈大自在天。
右足蹈烏麼天后。逼附乳間二十二至
二十七
阿耨左
囉此翻不動。爾乃降三世品亦現不動形
降伏彼天。更不相違。問。教時義第四云。
瑜伽經云。大日如來初成正覺。不動明王
降伏魔醯首羅。是指第四禪中降魔。又是
寶金剛所降伏摩醯首羅也。大集經云。復
有魔王。領大千界。入大乘云毘遮舍摩醯
首羅是也。其所在處雖無文説。義推可
在五那含天之上十住菩薩之下○次佛下
須彌山。現降三世。降伏第六天魔。故有
烏摩妃也。即是上上金剛降三世所降他
化自在魔王。亦即降三世會所降是也十四左
帖決第二云。師曰。降三世降伏第六天魔

不動降伏色天大自在。即以法界生眞言
爲蘇息法第四
即見疏文現本七之二十
又八之七十二
此等釋
意降三世品降第六天魔。今文所説伏第四
禪魔。何由爲兩文一致乎。答。安然所判長
宴口決定有子細。雖然曾無明據。降三世
品所降伏者爲第六天。其本説何。三十卷
經第九云。時此世界極三界主大自在天二十
二左
又云。我爲三界主最大自在同上並爲第四
禪天之義分明。但理趣釋降三世降他化自
在天魔者。非是降三世會降魔。凡降三世。
或降第六天魔。或降第四禪天魔。二説不
可遮之。第十云。以能降伏三世界主故
名降三世明王也十九左是降第四禪天魔
之證也。且又降三世會天魔爲三界主。則教
王經第九分明。何可致自由料簡乎。兩文
倶降第四禪天。聊非相違 住三千界之中
者。義釋第七云。住於諸世界最中色欲二界
之間者五右此文似指第六天魔。教時義第
四云。瑜伽論云。第六天王他化自在天宮邊
亦有魔王宮殿云云。天台引淨影云。魔王
宮殿在於欲色二界中間大寶房中。即是佛
説大集經處九左此文亦同義釋。然今文既
云三界之主。應知此指第四禪頂云三千
界之中也 受觸金剛等者。義釋云。即命受
觸金剛。舊譯所謂不淨金剛七之
五右
陀羅尼集經
第九云。烏澁沙麼唐云不淨潔金剛明本十
之一
爾等是夜叉等者。教王經第九云。我爲三界
主最大自在○云何令我依汝藥叉王教勅
而行二十
二左
 以左足蹈其頂等者。或義云。大自
在天男天煩惱障也。烏麼妃女天所知障也。
煩惱障障涅槃。涅槃者理也。左即主理。故
以左足降彼也。所知障障菩提。菩提者智
也。右即形智。故擧右足降之也已上光云。
大本教王經九二十七略出經攝無礙經壽命
經千手瑜伽極深密門理趣釋七部同今。左
&T050460;大天。右&T050460;烏摩。轉法輪法異此。右&T050460;
在。左蹈天后已上問。蹈其頂意如何。答。降
三世極深密軌云。摧彼我慢故以足加於
四右問。半月中者是何處乎。答。義釋七云。
以左足蹈彼頂上寶冠半月中。右足蹈彼
妃首冠半月中五左即依此文指額云半月
歟。底哩經上云。蹈其頂半月中六右 即於
爾時等者。明授記相。灰欲世界月勝如來者。
似指未來國土佛號。又披十八會指歸云。
魔醯首羅死已。自見於下方。過六十二恒河
沙世界名灰莊嚴。彼世界中成等正覺。名
爲怖畏自在王如來三右此文明能化佛國
歟。何以知爾。教王經第九云。下方過三十
三殑伽沙數極微塵量等世界至一世界。名
跋娑摩餮那。有佛出世。號跋娑彌莎羅儞
哩瞿沙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時大自在天出
現本身。於彼佛前説伽陀曰○二十
八右
是其證
也然則指歸此説能授佛國。疏文即説所授
佛國。是故其名自有相違。但極深密軌云。被
害殞此已。灰嚴界成佛四右此文似説魔醯
直成佛相諸文髣髴。更決明師已上光云。今
案諸文。能授佛國即是所授佛國。而灰莊嚴
與灰欲一世界也已 此皆祕語也等者。義
釋第七云。然此是皆是密語。所謂呑滅一切
穢者。即是堪忍五濁煩惱垢汚。不爲彼等
所染。而能悉噉食之。言足蹈者。足名鉢
曇即是金剛句義。斷彼命者。即是一百六十
心等悉皆永寂無生。是故現授大菩提記
今依此釋即以下足是智足也之五字。迴
滓濁之法之下云命終者之上安之。爛脱次
第如上注之 爾時諸天等者。依三十卷教
王經。五類天等乃至拏枳尼瘧神等。皆攝此
會授灌頂。受眞言故云而得法利也 即
説法界生眞言者。依壽命經十八會指歸等。
降三世品説延命眞言。然今云法界生眞言。
法界生眞言者。三部三昧耶中法界生眞言
歟。但密鈔七云。疏法界眞言者。即藍字也
十右苑師所覽本脱生字。故作此釋。又三十
卷經第十四云。爾時一切如來爲令普盡三
世。増上主宰大自在天得活命故。從一切
如來心出是大明曰。唵嚩曰囉二合薩埵吽
&MT01386;一句
九左
説一會事經經異説。聖境難測。不
可作疑。今私推之。則佛爲令彼活命故
誦諸眞言。傳譯者各出一種眞言歟已上
云。命終是入遮情一法界門。蘇息即出表徳
多法界門。然乃法界生眞言者。即是三部三
昧耶中法界生也深義更問。惜乎苑公未傳
嫡流叨作臆解 我初召至等者。此指悶絶
以前最初召至之時。即蘇息後述最初所念
事也 所以然者等者。亦是示其祕語。義
釋第七云。然此中深釋者。三千世界主即是
無始無明。於一切生死中而得自在。唯此
菩提心明王能制伏之。乃至殺彼無常之
身令得常命。餘以類推之可解也六左
又法用芥子乃至足是智足也者。此釋或以
羅爾迦等三偈也 又法用芥子等者。義釋
第七云。囉爾迦此云芥子。其味辛辣是降伏
相應性類。微妙是諸毒藥。當作障礙音形
像而用塗之。以如是治故。彼六情根猶如
火燒即時退散。此是眞言幻相法爾。勸諸行
人勿生疑惑心也。此中密意者。辛毒之藥
即是無常苦空無我等苦切對治。譬如病氣
深入必瞑眩治之乃可盡其源本。乃至帝釋
梵王等自在安樂爲世界之尊。如來以此法
治之。即悟心身熾然猶如火宅。厭怖生死。
正順涅槃。何況諸餘有情耶六左密抄第七
云。疏必瞑眩治之者。如藥治疾要令人瞑
眩疾乃瘳愈。故尚書云。若藥弗瞑眩厥疾
弗瘳。如服藥必瞑眩極其病乃除○今此
中者。謂先作爲障者之身形。或以木作。或
以土作。以白芥子爲末。和以毒藥。塗其
身形。彼爲障者自然身心瞑眩即時退散也
二十左 速被著者。底哩經同有此詞。當經
彼諸執著者句也 又凡此法等者。帖決第
十四云。底哩三摩軌下云。作此法已○落
飛鳥能令一切泉池枯竭○獲得此已能
團風而爲一團。師曰。息障品意云遇水風
等之難觀風等○今軌中具説此事也。今
得如此落飛鳥竭泉池等成就。後可觀團
風也。不爾之人不可用彼息障品意也
甚妙也
云云
後日撿息障品疏文。與底哩軌初文
同也八之六
十七左
 佉陀羅木者。陀羅尼集經第三
云。佉羅木唐云紫橿木也十八右長宴十波
羅蜜抄第二云。新羅人云。紫薑木者。五柯木
已上帖決云。薑木者加志乃木也十五之
三十五右
但六字神呪經菩提流
志譯
云。無烟佉陀羅木炭若
無以紫橿木替二右若依此文紫橿與佉陀
羅則似別木。仁王經念誦法云。於壇四角
釘佉陀羅木橛。如無此木橛。鐵橛紫檀木
橛亦得七左若依此文六字經言紫橿木恐
是寫誤紫檀木乎。諸説不同。今試會之。佉
陀羅木者堅木通名也。池上護摩抄云。佉陀
羅木漢云堅木已上 鑌鐵者。光云。錬鐵也。
正字通曰。鑌音賓。鑌鐵爲刀甚利已上 足
是智足者。左足定。右足慧。定慧雖殊倶摧
大天后妃高慢也。或又足字誤歟。可云足
是知定。更可考之。或又智目行足。故智足
者智之足。猶云四神足也
爾時金剛手乃至種家之家法也者。光云。以
下金剛手説不動幷諸尊三摩地也 爾時
金剛手等者。牒經。當爾時金剛手○住於自
種性故文 謂金剛手等者。隨釋。於中有
二。初述金手領解。後應作事下明引佛爲
證。初述金手領解者。義釋第七云。經云爾
時金剛手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説義已
下。是領解。佛説偈中住本曼荼羅位句。故
云。我亦如是。知諸聖尊住本曼荼羅位令
有威神。由彼如是住故。如來教勅無能
隱蔽也。本尊之位略有四種。阿字地輪。色
黄而方。嚩字水輪。色白而圓。囉字火輪。色赤
三角形。賀字風輪。色黒半月形。更有佉字。
虚空輪。無有定形。具種種色。皆是如來祕
密方便也。若圖畫觀想本尊。隨相應事而
住此位中者。皆令威神顯著。諸障盡息。令
如來正三昧耶種種教勅一切無能隱蔽之
者。上文但擧不動尊一法。令祕密主觸類
申而長之。遍於一切法中。以故名爲善知
三密也七右若依此釋。如我知佛世尊所説
義者。此領解上佛説不動一尊法也。我亦
如是等者。即例不動亦知諸尊各住本曼
荼羅位令有威神也。今依此意當段經釋
相配之者。謂金剛手等者。釋爾時金剛乃
至佛所説義文。如本尊是等者。釋我亦如是
乃至令有威神文。諸生死中等者。釋由彼如
是乃至無能隱蔽文也 未會經。自曼荼羅
者。謂諸尊各各自曼荼羅也 世尊尊主者。
此總指曼荼羅諸尊云世尊尊主。即一世界
所尊之主。故云爾也 金輪者。先擧方壇
以例餘也。後明引佛爲證者。義釋第七云。
次即引佛爲證。故云。何以故。世尊即一切
諸眞言三昧耶所謂住於自種性故。譬如轉
輪聖王若住於自種性中。遵修上代轉輪治
世之法無所増減。則四域之内自然恭順
其命。世尊亦爾。以常安住如來種性之中
無所違越故。一切諸眞言主無不法而行
之。以爲性平等戒。而不敢犯。復次如刹利
婆羅門等四姓。若住於自種性中。奉其家
法。則爲世人稱譽事有成功。今此本曼荼
羅亦爾。平等無動是金剛地性。本無生性。寂
靜圓滿是大悲水性。離言説性。鉾鋭照明是
大慧火性。離塵垢性。卷舒成壊是自在風性。
離因縁性。無相之像是不可得空大空本性。
如是本性三世諸佛尚不能作之。何況諸
爲障者而能蔽之七左經文無諸佛三昧耶
言。而疏文云十方三世佛三昧耶。今準此
釋料簡會意經文。諸眞言者此眞言主。即
指十方三世佛也。意云。隨事隨尊位各曼
荼羅者。是又十方三世諸佛制誡。故次言三
昧耶者。即制誡義也 四姓等各各等者。四
姓分別如第四卷鈔已勘之
是等眞言門乃至汝所言也者。光云。以下金
剛手勸勵未來眞言行人也 是等眞言門
等者。牒經。當是故眞言乃至作諸事業文
是金剛手等者。隨釋。義釋第七云。是故眞言
門修菩薩行諸菩薩。亦當紹如來種性放
効諸尊住本曼荼羅位作諸事業也。如欲
作寂災事業。即當自作本尊身而住圓漫
荼羅。若作増益事業。即住方曼荼羅。若作
降伏事業。即住三角曼荼羅。欲作攝召事
業。即住半月曼荼羅。若欲出生種種莊嚴。
即住雜色漫荼羅。能令行者威驗即同本
尊。一切爲障者無能映奪也八右 是金剛
手等者標。我等所應下釋。謂我等所應作事
者。釋金剛手以身句。若修行等者。釋勸勉
行人句也 佛言如是等者。義釋第七云。已
上是金剛手所説。是故世尊印可言如是祕
密主如汝所説八左但會意經無此印可言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三十二
  此卷之中頗加今案。是記其師授以流
來葉耳。維時歳末國祷無暇。半夜挑燈
挍此一卷。祁寒徹骨爲法乾乾。庶後學
者從事於斯。寶永第二極月念五慧光誌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三十三

  東寺觀智院法印杲寶撰述
東都靈雲寺比丘慧光校閲
疏第十卷釋經二息障品
及眞言藏品
祕密主若説乃至起決定信也者。祕密主等
此牒經。即當又祕密主○先佛所説。謂本尊
等此隨釋。總意云。以下金剛手述住本曼荼
羅領解。以上佛更廣其義説諸尊形色幷
與所住曼荼羅位相應之義也。義釋第七
云。又祕密主若説諸色。彼諸聖尊漫荼羅位
諸尊形相當知亦爾。是則先佛所説者。佛又
推廣其義。如經所説。諸尊若云黄色者。此
是金剛色身。當在因陀羅方輪中。若白色
者。此是性淨慈悲色。當在圓壇中。若赤色
者。此是威猛除障色。當在三角中。若黒色
者。此是劫火大風色。當在半月中。若青色
者。此是虚空不壞不可降伏色。多是忿怒持
明王等。或在三角。或在半月中。如色及漫
荼羅者。當知形相亦爾。若黄色者。當作勝
進法喜之容。若白色者。慈悲寂定之容。若赤
色者。當作威猛精進之容。若黒色者。當作
大力奮迅之容。若青色者。當作不可阻壞之
容。若黄白色者。則兼増益威猛之容。如是
以類推之。乃至種種間雜者。亦當隨事甄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