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No. 1779_ 智圓述 ) in Vol. 38

[First] [Prev+100] [Prev]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阿僧祇。釋曰。爲明衆生果報有諸界多少不
同如四界六界十八界等故。須立數識攝一
切數。處識謂器世界。釋曰。爲明衆生所居
如人天惡道有無量差別故須立處識攝一切
處。言説識謂見聞覺知各有多種。因此有無
量言説作事言説與見等更互相顯示故須立
言説識攝一切言説。此十一識皆以分別爲
因虚妄爲果。荊溪云。若從分別數之與世以
辨識者數世事廣。故屬別教。況攝論中不明
小乘復少圓義。故此世數必屬於別。今謂。離
眞有妄加以分別。事廣即別教義。故明一時
引彼數世。一即是數。時即是世。一時入一切
時等者長短唯心。故能相入。荊溪云。具如華
嚴刹那三世九世具足。況復七日對一劫耶。
華嚴十一切者暹云。舊經第二十五云。佛子
一切諸佛有十種巧妙方便。第六方便云。一
切諸佛能於一時皆悉分別知一切時不捨離
生平等正法。而一切時皆所不攝。非晝非夜
乃至云非時不離時而於無量時轉法輪。未
曾暫息是爲一切諸佛巧妙方便。今謂。疏通
擧十意在第六以證一時。既理事融通。故屬
圓義。二二下約味。三觀心約三觀。攝四教一
時如文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一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二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四的出化主二。初來意。九十六種者準九十
六道經彼經二卷委明相状。於中一道是正。
即佛道也。九十五皆邪。華嚴大論或曰。九十
六皆邪者以大斥小也。故百論云。順聲聞道
者悉皆是邪。無師大覺者瑞應曰。我行無師
保。亦復無等保。愜伏也。二正釋二。初釋佛。
稱名亦爾者合云名稱。内徳外名倶無量也。
二釋在。住之異名者荊溪云。一切經初二名
互用。名異義同譯人參取。住布施等者以因
顯果也。因修施等果住欲天。餘皆倣此。二梵
下色及無色倶離欲染通名梵住。梵淨也。三
空者即空無相無願。亦是生空法空平等空
也。楞嚴翻健相。總攝諸三昧故。佛所得法者
荊溪云。佛以無依而爲所依。無所依者即常
寂光。現三土者皆爲利物。住表無住故居此
城。世釋佛住唯用世土。此乃以佛同於世人。
今欲通明故通天梵。況佛所住通天梵等。今
謂。龍樹通擧四住別顯後二以釋經文。故論
自結云。於四住法中住聖住佛住法。憐憫衆
生故王舍城住。他師不曉今家全依大論。而
妄有破斥。二別釋二。初釋佛二。初正釋三。初
指釋題略標。二初成下引諸教廣解三。初成
道。二轉法輪。大小相者大即三十二相。小即
八十種好。別圓教佛大小各八萬四千。即脱
瓔珞者用法華五時譬文以顯此意。隱舍那
像如脱瓔珞。現劣應身如著弊衣。即老比丘
也。門内尊特者既心相體信。故入宅見長者
瓔珞之身也。如今經身子等見如須彌山王
之像也。或現下新入小機還見劣應。衆生疑
故者暹云。彼般若中衆疑曰。佛始王宮生。十
九出家。三十成道。至此何能現於不思議身。
爲息衆疑但現丈六身方面各一丈之光。此
皆衆疑。人常所見者名常身常光也。涅槃下
現身雖同方等禀小同解圓常。此爲異也。問
或謂華嚴報身説。諸餘大乘悉應佛説以判
優劣。爲定爾耶。答三身明之應身能説。法定
無説。報通二義。自受用報同法無説。他受用
報同應有説。應即法故説即無説。法即應故
無説即説。約理則非説非不説。約事則有説
有不説。理事相即諍計何從。故法華涅槃既
已開權。尚是法説。寧非報説。故曰釋迦牟尼
名毘盧遮那。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庶幾來者
審而思之。三入涅槃。然此三文去就少異。成
道入滅倶約四機同時見異。中間轉法乃約
五時増減明之。同時異見即互通意。五時増
減即次第意應知。倶通倶次。但互現其文耳。
三此經下判今經所屬。今判教部正依次第。
二問下料簡若就下障重故見劣身。根利故
聞勝法。二釋在。在即住義。三觀心六即分別
者委如前記。凡論觀心皆爲初心名字位人
示其門也。五聞經之處二。初敍意分章。二依
章釋義二。初正解方所二。初通方所三。初約
事。毘耶離國在恒河南。中天竺界。文中四義
即世間四悉。嚴淨故見者歡喜即世界也。粳
糧資命即爲人生善。平直非斜曲即對治破
惡。好樂正道即第一義。仁義正道是世間之
理也。砥直者平直也。砥音旨。孔安國注禹貢
曰。砥細於礪。皆磨石也。好道者去聲敦勉也。
五百長者等者凡五百家皆傳禪爲國主也。
二對法門。對前四釋亦成四悉。前三皆第一
義異名。四倶在理。尋文可見。荊溪云。次對法
門。亦依四義以立三身所依之土。百穀者楊
泉物理論曰。穀氣勝元氣其人肥而不壽。養
性之術常使穀氣少則病不生矣。梁者黍稷
之總名。稱者漑種之總名。菽者衆豆之總名。
三穀各二十種爲六十。蔬果之實助穀各二
十。凡爲百穀。三觀心向對法門則直表釋迦
果地所證。此明觀心則正行人一念所攝。談
性似同聖凡兩別。下釋菴園其義亦爾。無染
無著者不染生死。不著涅槃。又無染二邊。不
著中道。染著義一分釋且爾。百句解脱出涅
槃經。百句雖多三脱攝盡。三脱相即秖是
一心。二別方所二。初敍意。助證猶漫者雖
通擧國名未知佛住何處。故次云菴羅樹園
也。二正釋三。初約事。此與大經同者難分別。
即生熟難分也。具有四句者見觀心文中。華
生一女等此依奈女因縁經説。二對法門從
七覺華起慈悲心者荊溪云。因相成時依之
起誓。雖非有無等者雖非雙遮也。而似下雙
照也。中邊相即故難分別。三約觀心。十種園
者暹云。舊經第三十二曰。佛子菩薩摩訶薩
有十種園林。何等爲十。所謂生死園林行菩
薩行不起憂惱故。教化衆生園林不厭衆生
故。乃至云。於念念中一切衆生現成正覺園
林。法身如虚空。充滿一切世界平等覺故。觀
不思議難分別理者觀即三觀。理即三諦。不
一不三名難分別。委如止觀第五觀陰境文。
二問那下釋通疑妨。三初明觀法解釋悉是
佛意四。初問。二答二。初擧佛意多含以總斥。
先擧四喩顯多含。由多含故隨機演法。豈唯
事解乎。流念對種喩機。海珠鏡地喩應。次大
經去總斥也。荊溪云。汝存事解不許法門如
各據尾牙失其實體。故一家釋義事理二圓。
豈非得象之全分耶。如華嚴中十城十園。豈
可唯是世間城園耶。摸象者大經云。譬如有
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示衆盲者。各以手觸
其觸牙者言象如莱茯根。觸耳者言如箕。觸
頭者言如石。觸鼻者言如杵。觸脚者言如木
臼。觸脊者言如床。觸腹者言如甕。觸尾者言
如繩。王喩如來臣喩大涅槃經。象喩佛性盲
喩一切無明衆生。二若言下引經文觀法以
正答。且佛誠説者大經中佛自解説雙林所
表之意。如經東方雙樹表常無常等。故云皆
表半滿。無常即半。常即滿也。三問法下難佛
自解説者即經云。大慈悲爲室。柔和忍辱爲
衣。諸法空爲座也。師心者前心不善後心隨
之名師心。前心不善後心改之名心師。前心
爲後心所訓也。故涅槃云。願爲心師不願師
心。今以妄作解釋是不善心而不知改名師
心也。四答若下通。厝置也。何曾併是者如
分經三分各立義門豈皆佛説耶。然此蓋不
知釋論所明四依菩薩隨義立名名爲法施
也。若許種種釋義何獨不許法門解耶。二顯
頓漸諸教咸須觀解二。初問難。二答釋二。初
明方等有觀解。二明小乘有觀解。爲牧牛人
説十一法等者暹云。大論曰。放牛難陀問佛。
有幾法成熟能令牛群蕃息。有幾法不成熟
令牛群不増不得安穩。佛答。牧牛有十一事。
頌云。解色與相應摩刷覆瘡痍放煙并茂
安隱及度處時宜留&MT00946;將護於大
比丘亦如是知四大造色善別愚智相
摩刷六情根善覆十善相傳所誦爲煙
四意止茂草十二部安處八聖及度處
莫受輕賤請名曰知時宜知足爲留餘
敬護是將護此十一事即小乘附事觀心也。
然則豈唯内典。外教亦然。儒行篇云。儒有忠
信以爲甲冑。禮義以爲干櫓。又楊子法言曰。
修身以爲弓。矯思以爲矢。立義以爲的。尊而
後發。發必中矣。抑亦觀心之例也。由是知。今
師觀解其得意於内外乎。三對釋題明教觀
前後之意。懸釋者離文先釋。故曰懸釋。即指
前玄義也。又懸釋字亦可作玄。玄通也。離文
通釋。非隨文別解也。文選曰。睿哲玄覽注云。
玄通也。故玄懸二字互用無在。六證非謬傳
二。初懸示二。初敍意分章。二懸解釋妨二。初
解列衆次第二。初問。二答二。初明影迹親疏。
内無得道者約初至佛所結惑全在。荊溪云。
内無得道簡異二乘。外闕化他簡異菩薩。二
約法門所表二。解歎徳有無二。初問。二答二。
初出古解。二明今解二。初斥古非。二今恐下
明今義。如大論者荊溪云。引此釋者小則唯
小。大則不定。或並或單並是部意單從譯者。
故準論意金剛豈可是小乘。譯人存略故單
列耳。二一明下隨釋三。初聲聞二。初通釋。胡
越者胡在北。越在南。文選古詩云。胡馬嘶北
風越鳥巣南枝。正弼曰。同舟而濟胡越何患
於異心。二別釋二。初標。二釋五。初釋與二。
初引同列數。二若釋下依義解釋二。初簡異
法華。發迹等者荊溪云。問發本發迹同異云
何。答具如釋籤。二一處下正明今義。無作者
因作而發。成論以非色非心不相應行爲無作
戒體。九定者四禪四空并滅受想名九次第
定也。倶證有餘者苦依身在故。二釋大二。初
引論解。二今明下明今義二。初約總別正解
二。初約總別釋。三韋陀者亦云毘陀。此翻智
論。即彼土外書也。有四種。一億力韋陀明事
火懺悔法。二耶爰韋陀明布施祠祀法。三阿
他韋陀明鬥戰法。四三摩韋陀明知異國鬥
戰法。知此生智故名智論。精解此四名韋陀
外道也。佛對至共縁者性念破一切智。共念
破神通。縁念破韋陀。性是眞縁諦理唯斷煩
惱。共是事理合修即兼修九定。故能發通。縁
是遍縁諸境。謂學當教四門教法及解外典
韋陀。得入性地者内凡位也。成三解脱等者
以三念次第對之。心得好解脱者心即定也。
慧定倶得名倶解脱。無礙解脱内外遍解。故
曰無礙。名大比丘等者比丘則名通因果。羅
漢唯在於果。波羅密此云事究竟。二簡別對
義。答中以摩訶般若類慧解脱。二三藏下約
教觀判結二。初約藏通二經二。初教。二觀二。
此八下判初教二論。毘曇申三藏有門。成論
申空門。三釋比丘二。初正釋二。初有翻。二無
翻二。初釋因中三稱二。初引論標名。二依論
釋義。魔羅翻殺者。能殺害出世善根。第六天
上別有魔羅所居。亦他化天攝。三魔亦怖者
將欲斷煩惱因滅陰死果。義當先怖以三魔
怖故天魔方怖。清雅者雅正也。遠離四邪者
下邪仰邪方邪維邪。廣明如釋論第四。略引
如下釋須菩提章記文。下兩助成者愛及憍
慢倶屬意業。對初身口則三業破惡。破憍慢
者自擧曰憍。凌他曰慢。乞食謙下破是二心。
下文訶身子即香積品也。二此具下結示果名
所從。二直言下判位。四釋衆二。初通釋衆義。
二別引四僧二。初列名釋義。三學開遮通塞
之相者開遮約戒律。其相易知。通塞約定慧。
如止觀識通塞文。以苦集十二因縁生六蔽
名塞。道滅十二因縁滅六度名通。今此應云
散是定之塞。靜是定之通。昏是慧之塞。明
是慧之通。猶如唖羊者論云。譬如白羊乃至
人殺不能作聲。謬墮僧數者猶云謬在僧中
也。四事即房舍衣服飮食醫藥也。二前之下
結判去取。既非事和不堪僧事者荊溪云。不
能分別定慧二藏猶可事和。戒藏不明持亦有
闕。故雖持戒猶名愚癡。況唖羊耶。五釋數對
行明數即約觀心也。二菩薩衆二。初敍意分
科。二隨文釋義五。初明類二。初事解二。初略
示。二具下廣釋二。初翻解名義二。初什師存
略。二翻下諸家翻解二。初汎擧諸家開士。始
士者荊溪云。心初開故始發心故。古本翻高
士者古翻此經也。升出凡小故名高士。二今
依下的依大論。爲無惠利者自度不能益他
也。二但三下簡辨結示二。初簡辨二。初簡兩
教二乘異乎。二乘者以薩字異二乘菩提也。
二簡藏通菩薩二。初正簡別圓至吸鐵者中
眞顯發無謀遍應如石吸鐵。二問下釋疑。問
意者荊溪云。依前藏通已下文爲問也。答中
意前云不得名薩埵者以無別圓薩埵義故。
今云少有慈悲等者藏通菩薩亦有慈悲但異
二乘得名菩薩。前云非薩埵者意令別起別
圓慈悲方乃別受薩埵之稱。但藏通菩薩觀
行同小。故別斥之。通得名者各從當教。今云
少有慈悲意欲還取藏通菩薩合成四種。二
四教下結示。多用衍者摩訶衍此云大乘。略
言衍耳。非衍正意者今經在衍。故斥菩薩有
通有別。通乃斥三。別唯訶藏。故使通別有歎
有斥。三藏唯斥。圓教唯歎。通斥語寛。非教正
體。有時下疏文或明三藏者相對比決。非關
經意。二觀心以三觀攝四菩薩如文。二辨數。
三歎徳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總歎二。初總
釋二。初標章述意。二此諸下敍徳釋名。荷澤
無邊者謂。衆生荷菩薩之恩澤也。二但衆下
別釋三。初敍意。二正解。文中復更約位分別
者荊溪云。至此位時方可通爲衆生知識。若
正歎者如下結文。即補處位。三今諸下結顯。
荊溪云。横遍竪高者正結所歎功用也。二別
歎二。初總別分科二。初二下隨文釋義三。初
略歎自他徳二。初略歎自行徳二。初正歎二。
初事釋二。初牒文分章。二隨章釋義二。初釋
大智本行二。初約一法二。初釋義三。初標。二
依下釋。三故法下證。荊溪云。初引法華中上
句證本。下句證行。依本修行故必作佛。既云
大智即是本行。亦可本行即是大智。次云從
無住本以證於本。立一切法以證行也。二判
位二。初敍古三。初正敍。荊溪云。南北二釋未
見本文。什師雖云從下至上漸漸轉勝諸句
未必後勝於前。二解既下研詳。北方下此師
準地持中以十度對十地。故以今文七度以
對七地。三若欲下斥破二。今謂下明今二。初
總釋二。初正解二。初顯正斥非。二如歎下引
文難古。豈可歎下者以北人以此句對初地
故。若據成就宜歎等覺。何獨歎上者初地既
乃分得作師子吼。南人何謂獨歎八地耶。故
知下結難也。秖由定執一文故招互破。若如
今師即分眞位人皆具諸句而淺深宛然。二
釋妨二。初引文立妨。問近無等者荊溪云。約
文定義唯在等覺。二約義答釋二。初明諸徳
咸歎上。結云下等覺隣果方名具足。二若通
下明無等。亦通下前以定義爲難。今以互通
釋之。文分二。初明下亦名近。相待者荊溪云。
是約通義。即以住前待於二住以之爲遠。待
於初住以之爲近。初住待於二住爲近。若望
三住名之爲遠。乃至十地比説可知。皆以妙
覺爲無等等。此則初住分果亦得名近。豈唯
等覺。法華下明近義尚通觀行外凡。何必聖
位。行處近處者内懷至理歴縁耐事目之爲
行。體達外縁棲息眞境目之爲近。蓋事理互
現倶約外凡。二華嚴下上亦名遠。爪土望於
大地其遠可知。孰謂十地等覺爲近無等等
耶。二今三下別釋二。初歴教委示。但約二諦
者道觀雙流故。品有優劣者以八九十地相
望故。二但諸下斥古顯今二。初明聖徳難量
斥古定執。但諸菩薩者即指三萬二千。並内
冥實相外應群機。論其所證難測高下。二今
非下明教觀圓備顯今得意。二約二法二。初
正釋二。初敍意。目足互失者有目無足豈能
前進。有足無目必墮重險。以合解行不可偏
有。二所以下正釋二。初釋大智。二釋本行各
二。初釋。二證。二當知下結示。横竪諸徳者荊
溪云。以種智解歴一切行行名爲横。以智詣
理望行名竪。理深行廣故也。又亦可云解横
行竪。解初心具。行漸方成。又亦可解行各有
横竪。故知。但語解行攝無不周。二釋皆悉成
就二。初問。二答二。初正答前問。二約教分
別。檀三事空者能施人所施物能受者皆如
幻化。二觀解。二釋歎二。初雙標。傍成化他者
正成自行也。荊溪云。化他必假諸佛威加故。
二正下雙釋二。初釋前正歎二。初正釋二。初
事二。初引論略明。二今明下依義廣釋二。初
正釋三。初法二喩。外無下地生日照風動雨
潤然後成實。三合二。初正合前喩。二重以
喩顯。大鵬如佛。即應也。影喩威神。即慈也。
子喩菩薩。即感也。荊溪云。明感應理妙不至
而加無縁慈也。言大鵬者莊子云。大鵬摶扶
搖而上九萬里。翼若垂天之雲。孔氏志曰。楚
文王少時雅好田獵天下快狗名鷹畢聚焉。
有人獻一鷹曰。非王鷹之儔。俄而雲際有一
物凝翔飄颻。鮮白而不辨其形。鷹見於是竦
翮而升矗若飛電。須叟羽墮如雪。血灑如雨。
良久有一大鳥墮地而死。度其兩翅廣數十
里。喙邊有黄。衆莫能知。時有博物君子曰。此
大鵬雛也。始飛焉故爲鷹所制。文王乃厚賞
獻者。二故華下引證。八地沈空者荊溪云。舊
經二十一云。入八地已十方諸佛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得是第一忍。故順諸
佛法。諸佛皆有無畏不共之法。汝未得之。故
勤精進。二觀解二。此正下結示。事觀兩釋並
約自行。二傍成化他二。初事釋乃至金剛藏
等者加功徳林説十行。加金剛幢説十迴向。
文中存略。故云乃至。荊溪云。十地尚須請加。
何況初心而欲端拱。是故自他倶須請也。二
觀解若欲利物者圓教上根出假在觀行位。
若蒙佛加化道無阻。如風靡草者靡偃也。能
化如風。機縁如草。論語曰。君子之徳風。小人
之徳草。草上之風必偃。二略歎化他徳二。初
分科。二隨釋三。初歎化他心二。初事釋二。初
釋爲護法城二。初約教法釋。經爲護者通平
去二聲。平聲作也。去聲助也。防非擬敵者依
教修行。則能防三業非擬魔外敵。二又下約
理境解。一切衆生皆陰入現前故。般若談空
皆從色起。今家觀法其意皆然。但餘文附託。
直明諦理今此釋城義與陰合。故此明之。達
陰即眞。故云此法即空。此中道不思議空也。
如城中必空。故以空言之。衆生是王者衆生
即陰中主宰。種性具足者一心百界界界三
道咸即三徳。理體本具自他不二名佛種性。
二釋受持正法。内外愛見者内即通惑。外即
別惑。法王種性皆得安穩者達三道即三徳
名爲安穩。恒沙至散失者如民不離散也。二
觀解文中以空假相對明通教觀法。中假相
對明別圓觀法。六道假即但空。故云假空。但
空即六道假。故云空假。此在界内名小涅槃。
二邊即中道名假中。中道即二邊名中假。二
諦明義俗諦含眞。故二邊名假。經意在衍。故
此觀法且明三教。亦可假空空假兼攝藏教。
二釋化他功成二。初釋能師子吼二。初事釋
亦名師子吼三昧者。荊溪云。若見佛性方決
定説如師子吼。注云。云者廣如涅槃師子吼
品。二觀解脱於四教者内依空觀外説藏通。
内依假觀外説別教。内依中觀外説圓教。又
一心本具十界依四聖法界説四教法。内觀
既明外説無怯。觀心爲諸教之本。其在茲乎。
如師子子者佛如師子王。行人如師子子。三
觀圓觀如滿三年。能説四教如即能吼。然此
觀解不必初住。五品即能觀行説也。雖云四
教意必在圓。依圓方談一切有性名師子吼
耳。二釋名聞十方。三釋歎三。初釋化他心二。
初事釋二。初釋初句二。初標示。二菩下解釋
二。初正解。祈請者祈告也。連官大將者王制
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爲屬。屬有長。十國爲
連。連有師故曰連官。二釋疑。非請有無者機
熟無請亦應。機生雖請不應。請而復應。不請
不應。生熟可知。二釋次句二。初標示。二世人
下解釋二。初釋友。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各得
無漏道果者藏通破見思。別圓破無明。悉無
漏位也。法華下引證。親友也。先小後大如先
疏後親。内祕大行權現二乘。故曰二人。同修
小行。故曰共作。汝即窮子。以喩實行。若開下
實行機熟咸悟圓常。即法華時也。二釋安。二
觀解四心不請三觀者荊溪云。指心爲境。境
雖須觀義不名請。以不請故勤勤觀之方與觀
合。言令住者安是住義。二釋化他功成二。初
事釋二。初標牒前經。二菩薩下正釋今句二。
初正釋今義二。初約四教。二若頓下約五味
二。初頓。二漸。頓即華嚴。漸即四味。菩薩對
揚五時益物。華嚴兼別正從圓説。故云圓機。
初心即初住。次漸中鹿苑三藏。法華唯圓。中
略二味。故云乃至。漸引至實同歸圓教。展轉
興謝者鹿苑一興三謝。方等四興般若一謝。
法華開顯唯興一圓。涅槃重施知圓無別。二
菩薩下結。顯前經説法之功者引頓漸機同
歸祕藏。其功顯矣。二觀解二。初略指佛世事
如前説者即前事解是。菩薩於佛世頓漸益
物也。二佛去下廣明滅後。荊溪云。此中觀心
先列事者以事爲本故也。復以紹隆之心而
共爲境。恐正昧者唯信觀心。兼勵君王樹立
像教。紹隆無觀尚成漏縁。況迷紹隆相從心
耶。能表若失所表自亡。故一一文皆令觀於
相從等也。文分二。初汎明紹隆。二衆弟子即
在家出家。付囑之辭並在涅槃。付文殊迦葉
及未來比丘是付出家衆也。付國王大臣居
士等是付在家衆也。所以下明在家受囑紹
隆之相。荊溪云。出家之徒已在相從三寶數。
故且云在家。其實四衆咸須紹隆及觀相從。
況紹隆事大。非王力不辨。故此且約在家以
示其相。優填等者佛升忉利夏安居。爲母説
法。王思佛徳。令毘首羯磨刻檀状其形容。擧
高五尺遂令滅後遺像在世。此相從佛寶也。
闍王常供千僧請迦葉結集法藏。此相從法
寶也。育王度八萬四千人出家。此相從僧寶
也。優填造像縁備載阿含觀佛三昧等經。闍
王育王縁倶見付法藏傳及育王經。若相從
下由滅後紹隆益霑群品。以作下生得度之
縁。二若行下正勸末世。前汎明紹隆猶在正
法。今居像末紹隆彌急。文爲二。初顯事能資
理。度人出家者唐大宗嘗問玄奘三藏。欲樹
功徳何最饒益。法師對曰。衆生寢惑非慧莫
啓。慧芽抽殖法爲其資。弘法由人。即度僧爲
最。雖是下以假像知眞因事識理故也。二故
經下引經證成。文中引三經證三寶。荊溪云。
敬像如眞佛者大論引經云。不於泥木生難
思想。安能知像性等虚空三身宛然四徳無
減。是則觀於相從之心。若能如是是則相從。
即是眞佛。此明觀於相從佛寶心也。從無離
去觀相從法見眞法也。賢愚經者觀相從僧
心見眞實和。若不如是豈見常流如身子耶。
若不如是但於三寶縱見取心。何由可見眞
三寶耶。以是思之有徳未免。二紹隆下結歎。
菩薩下正指末世在家出家二衆。菩薩以結
歎也。南山云。道俗二衆福智別修。智論云。出
家多修智慧。智慧是解脱因縁。俗人多修福
徳。福徳是樂因縁。僧祇云。供養舍利造塔寺
非我等事。彼國王居士樂福之人自當供養。
比丘事者所謂結集三藏勿令佛法速滅。幸
冀後徳志務紹隆。當思二別。夫如是則不辜
付囑。俾正法久住其猶大臣治政於國家也。
三傳釋紹隆不斷二。初事釋二。初總二。初明
魔外由心。由迷眞性起愛起見故使魔外得
以誘之。儻愛見内忘則天魔外道無以施其
力也。然彼魔外亦由各迷眞性愛見偏増遂
各守一職爲人惡縁。二今明下明菩薩降制。
二別釋二。初約教二。初正釋伏制。二若降下
結示釋前。二問下料簡二。初簡聲聞魔。八魔
者所謂四魔無常無樂無我無淨。陰等四即
界内。無常等四即界外。十魔者暹云。新經五
十八云。菩薩有十種魔。一陰魔生諸取故。二
煩惱魔生雜染故。三業魔能障礙故。四心魔
起高慢故。五死魔捨生處故。六天魔自憍縱
故。七善根魔恒執取故。八三昧魔久耽味故。
九善知識魔起著心故。十菩提法智魔常不
捨故。菩薩應作方便速求捨離内外。分別可
知者十種名義通内外故。自此之前者迦葉
菩薩未聞涅槃圓頓。已前所起三教智解悉
名邪見。此即界外外道也。今經訶善吉意亦
同之。二簡菩薩魔。菩薩云何者荊溪云。問前
兩教菩薩也。華嚴下前十中後三唯菩薩。前
七義通聲聞。三昧魔者退大取小涅槃。外道
亦修空等者暹云。央掘經第二文殊説偈云。
諸佛如虚空虚空無有相。央掘訶云。如來眞
不空。離一切煩惱及諸天人陰。是故説名空。
嗚呼蚊蚋行不知眞空義。外道亦修空。尼乾
且默然。二觀解假空等如前釋。二廣歎自他
徳二。初總別分科。二一總下隨文釋義二。初
廣歎自行二。初歎斷徳三。初總歎二。初事釋
二。初總。結惑即因。生死即果。因果倶亡。故
云皆斷。未分内外即總論也。二結惑下別。二
障者煩惱所知也。二觀解界内惑盡者別圓中
假觀成。且約凡位。二別歎二。初事釋二。初總
二。初正釋。蓋以覆蓋爲義。纒從纒縛得名。今
謂下荊溪云。今師更約以近喩遠。但枝葉異。
其名必同。何者以五蓋配四分。貪瞋兩蓋其
名本同。由癡故睡。由癡故疑。是以睡疑兩蓋
併配癡。分掉散是戒取者以戒取心遍起三
毒。故名掉散。故以掉蓋對等分也。二問下料
簡二。今約下別。尚明蓋不同者同在界内尚
有異説。況界外乎。十纒者忿恚曰瞋。隱藏自
罪曰覆。意識昏迷曰睡。五情暗冥曰眠。嬉遊
曰戲。三業躁動曰掉。屏處起罪不自羞曰無
慚。露處起罪不羞他曰無愧。財法不能惠施
曰慳。他榮心生熱惱曰嫉。二觀解。三釋歎二。
初事釋二。初釋無礙解脱二。初總釋。二藏下
別釋。智不斷惑者即惑是智。豈以智斷智。即
智是惑。豈以惑斷惑。了達不二名智名斷。二
釋心常安住。前釋解脱顯所安。今明能安也。
二觀解。二歎智徳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總
二。初釋。初句二。初合釋。二以此下離釋二。
初釋念定二。初事釋二。初總釋。若得一心等
者觀行已上通得王名。今於分眞別歎等覺。
若根本下根本即四禪。觀禪即九想八背捨
十一切處。練禪即九次第。熏禪即師子奮迅。
修禪即超越三昧。三空如前記。自性等九者
即地持所明九種大禪也。般舟此云佛立。即
常行三昧。一行者即常坐三昧。如文殊説兩
般若所明。九旬常坐翦略身儀。故云一行。又
唯觀寂滅。故云一行。二約教下別釋。大論下
荊溪云。雖有異釋不出此四。依衍但三。二約
觀解。二釋總持二。初總釋。二法華下別釋二。
初引經示義。荊溪云。三陀羅尼一一簡之皆
令離別。法音有二釋。初内證。又法下次約外
用。得此下由三互融故名無礙。二問答釋疑
三。初義通初後。問意者荊溪云。既約三觀復
屬圓教。義在初心。故有斯問。答下發心初住。
畢竟妙覺。所證理等。故二不別。二明三藏亦
得。三明小乘無分。荊溪云。凡云持者一者一
攝一切。二者生不失。小教無此。故不合論。二
觀解。二釋次句二。初事釋二。初釋辨才二。初
總標七。辨二十四辨等者暹記引經委辨。須
者尋之。二約教下別釋二。初廣釋藏教。二通
約下略例三教。二釋不斷二。初總釋。二復次
下別釋。即約四教釋也。展轉相起示不斷義。
斯則内證三脱。外應四機。二觀解。二別二。初
事釋二。初釋七度二。初開合。還從定慧開出
者暹云秖是從上念定總持開出耳。七度者
今經於六度上更加方便也。從定開四者從
念定開施戒忍進也。以念定即禪度故。慧開
方便者以照俗智爲方便。照眞智即般若也。
若作下開六度爲十度也。六度通大小。十度
唯大。一往亦通藏通。以權立三智故。開禪出
力願者於禪度中有願智力故。開願波羅蜜。
有神通力故開力波羅蜜。根本定守禪度。般
若開出道種智及一切種智。一切智守本受
般若名。二約教。二釋無不具足。二觀解巧拙
者荊溪云。秖是方便。若爾方便無拙。何以言
之相對故來。非謂有拙。慳及以愚亦復如是。
三歎位。釋成二。初事釋二。初總釋。逮之言及
者及猶至也。謂已至法忍不起秖是無生異
名。無境可觀者煩惱生死二法本無。般若涅
槃將何待對。理事倶絶。故無可觀。荊溪云。而
云無所得者此中二意。一者去大寂近。二者
寂名不擁重言。無所得者即寂滅之無所得
也。仁王五忍者謂信伏順無生寂滅。瓔珞四
忍闕於信也。復言逮者下別釋逮字與前不
同故作自上及下釋之。隣果是中忍。兼得十
地下忍也。及是兼義。不取至義也。二別釋二。
初約四教。三藏無文者無經論所出也。義作
等者準望大乘説之。通等三教即依瓔珞也。
故仁王云下證圓教初後具四也。伏忍既通
於後驗。餘三亦通於初。故知。圓位初後横具。
普賢賢守者賢即伏忍之異名。以凡位名賢。
故既等覺名賢。故知。下名通上以例上名通
下位位具四。二問下簡通局。下歎淨名等者
即方便品初歎徳云得無生忍辯才無礙也。
問意者此諸菩薩及以淨名倶是等覺。故知。
不起法忍秖是無生非寂滅也。答中乃用通
別二意。在因讓果即別意也。下歎淨名蓋取
此義。次引大經不生之言即是無生。既名涅
槃豈非寂滅。次引今經。其意亦爾。故知。無生
寂滅一體異名。故得通用。二觀解柔和忍辱
心是者柔和則順於三諦。忍辱則不起三惑。
二廣歎化他二。初分科。二初爲下隨釋二。初
明内具化他法二。初分科懸示二。初明下隨
文正釋三。初明内具三。初釋初句二。初廣明
三順。轉四法輪者即四教也。菩薩隨轉者佛
説四教菩薩亦然。故云隨轉。因縁下即四教
理也。解此四理秖是三諦。三諦不出一心。順
解而説者他聞謂異己解常同。故使下文以
順解而説爲實智也。二復次下結歸二智。是
順實智者内解四理即是一心。即實智也。是
順權智者隨機四説名順權智。四中圓雖是
實既對三教通得名權。以開顯唯圓方名實
故又菩薩隨順既施四教。必歴五時引彼機
縁亦至開顯。今云權智亦得通該。然法華名
權即體内方便也。又且順經部以歎其徳。不
論開顯。故云權智。順權實二智者體内名實。
體外名權。内外雖殊通名方便。今順佛意。故
得倶包。前順衆生止名權智。後來學者宜在
精詳。二釋次句二。初事釋二。初略釋轉輪。二
有四下廣明不退二。初敵對四教中之三教。
若就當教細辯各有位行念三不退義。具如
次文。今約大塗以三對教。通人斷惑不同六
度故位無退。別教出假廣修衆生。故行無退。
圓斷無明。故念無退。此則捨傍取正各就教
意以配三義。二若三下逐教各辯。名爲跋致
者具云阿鞞跋致。此云不退。齊羅漢者齊去
聲。圓教下約初住位明三不退。以簡別教次
第而得。若約不次以明次第三不退位準別
説之。二觀解。三釋解。三釋後二句。十力下更
以十力甄明文旨。以菩薩分得十力故是處
力當第一。知根力當第四。釋十力如法界次
第下卷。二外具出過不達之上者前三教人
倶名不達。又住前不達。分聖方達。三總釋内
外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釋内心無畏福慧
能顯至淨心者福即解脱慧即般若。自性即
法身。以二修顯一性也。若約位分別慧即了
因位在名字。福即縁因位在觀行相似。以此
二修成就故於初住顯出本具自性。此則住
前名修。登住名證。今歎補處。分證義等。然此
自性清淨心即一念三千三諦也。無聞清淨
便作異説。總此權實者暹云。無非同體以嚴
法身。故云總也。二釋外用無畏二。初初二句
釋外用二。初釋相嚴。迦旃延子所明者即明
三藏百劫種相好義。約眞修相者雖達如空
而修相好。但見眞空故云諦理未極。以縁修
者別以地前爲縁修。登地爲眞修。今論教意
正約地前也。縁修是智障者二觀智當彼破
惑名之爲智。今望中道智還成惑。二智即是
中智家障。故云智障。法華下罪福約十界傳
論無非三諦。故云深達。十方即十界。十界唯
心三千互攝。如此覺了名爲遍照。微妙下法
身即上所達之理也。由内證法身。故外具相
好。荊溪云。前之三教非第一者且約奪邊用
跨節説。二釋色像。妙色湛然者眞理有可見
義。名之爲色。二次二句傳釋。三釋結成無畏
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結外。文中三解。似
因縁約教觀心。二結内。不爲内外之所壞也
者内謂煩惱外謂魔外。利徹本際者本際即
金剛輪。若放金剛到際方止。二正明化他二。
初總別分科。二一放下隨文釋義三。初放光
説法明化他。二初放光説法三。初放光。即能
行施等者等取餘五。以彼經放六度破六蔽
故。今文略引放檀度光也。彼思益經乃至云。
光名能解。佛以此光能令愚癡衆生皆得智
慧。二説法。甘露者白虎通云。天酒也。三釋
歎。隨意即能至者相似内凡作意方至。不同
分眞任運遍往
二釋成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歎智徳釋成
二。初敍意。二縁起下正釋。文中先約正報。次
約依報。初文者生死縁起即九界染縁起。解
脱縁起即佛界淨縁起。深入生死縁起即成
佛法縁起者。達九界即佛界。以十界唯心故
也。法華云。佛種從縁起者即今深入之謂矣。
非但下明依報。以深入下結上依正也。達十
界依正唯心。故名深入。二歎斷徳釋成二。初
敍意。二邪見下正釋二。初釋二邊邪見二。初
約界内外。六十二至有無者一陰起四見五
陰成二十。三世明之則有六十。要其所歸不
出斷常。故云皆屬有無。二約三諦。二釋餘習
二。初解義引證二。初解義。猶有習在者此以
元品無明名餘習。即等覺後心所斷。入重玄
門者再妙前事。故曰重玄。故下句云。重修凡
事。即是再修令妙也。十行已修。今將趣極。復
重修之。事等微煙者法性之有餘習若太虚
之有微煙。非重雲之暗蔽也。少監如餘習。大
河如法性。二故大下引證。二常徒下斥非顯
是二。初斥他非二。初總斥。二問下顯過。二優
下顯是。九地斷見習等者障理名見。潤生名
愛秖約一惑有此二名。而分兩地所斷者亦
就傍正以説。還是借用別義。二正説法化他
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歎化他成就二。初喩
決定説即滅惡也。香象是獸。飛者是禽。非但
下魔外合獸。諸衆生合禽。無怯合不畏。亦令
下魔外合香象。高心合飛者謂諸衆生高心
也。二喩生善。即生權實善也。下云三草二木
是權一地是實。四種法師者暹云。大論第五
評四法師偈云。多聞辯慧巧言語。美説諸法
轉人心。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雲雷而無雨

廣學多聞有智慧。訥口拙言無巧便。不能
顯發法寶藏。譬如無雷而小雨
不廣學問無
智慧不能説法無好行。是弊法師無慚愧。譬如
小雲無雷雨
多聞廣智巧言語美説諸法轉
人心。行法心正無所畏如大雲雷霔洪雨。偈
意以多聞如雲説法如雷美行如雨。今以雷
喩多聞。隨便擧耳。雷以驚蟄者直立反。經典
釋文曰。蟲冬藏爲蟄。八音者一極好。二柔軟。
三和適。四尊惠。五不女。六不誤。七深遠。八不
竭。八音如雷故云震八音雷驚二邊。至蟄者
保有保無如蟲冬藏。法雷驚之令捨二著。故
云驚蟄。三草者人天小草。二乘中草。六度上
草。二木者小樹通菩薩。大樹別菩薩。七人所
計不離二邊。思之可了。二總歎化他功徳。已
過量者荊溪云。重顯無量。前雖約所化今重
約能化。三進修化他法門。捨復入力者荊溪
云。有入下力。故云入力。捨初所得須入下位
下法門也。即十法界二諦三諦之理者以諦
攝界義有總別。總則十界咸空假中。別則九
界爲俗。佛界爲眞。此二諦也。六界爲俗。二乘
爲眞。菩薩雙照。佛界即中。又六界通爲四聖
之境。即因縁所生法也。二乘即空。菩薩即假。
佛界即中。此三諦也。此之二三若總若別秖
是一心。故云甚深。三隣果歎徳二。初總別分
科。二一總下隨文釋義三。初歎自行二。初歎
智徳二。初總二。初約佛理釋無等等義二。初
約佛釋。無與等者者超因人故。今等諸佛者
此明極果彼彼相等。而後心菩薩近之。今且
釋無等等義。近義在下約位顯之。二約理釋。
前釋則約人位齊名等。此釋則約智齊理名
等。前釋自他相對。此釋理智相對。二又若下
約位簡。顯近義二。初約下位非近。二金下顯
等覺是近二。初直約圓教。二若下傳約四教。
前三教金心菩薩望當教果。約佛約理倶得
名近。望圓倶遠秖如別教金心方斷一十一
品。所未斷者尚多。安得名近。四教約惑傳傳
比之。下疏自論。故云可知。二別二。初總即因
縁釋也。大論二解今試會之菩薩眞因。佛是
眞果。因果法異。故云有無畏等菩薩分果。佛
是極果。果義既同。故云分得佛力等。是知。眞
因分果左右之稱。二解任異一意常同。二別
釋。即約教也。二初正釋。別立名教者暹云。毘
曇中立十力名與大論同。若説十八不共法但
以四無畏大悲三念加十力爲十八法。所以大
論破之。今但下荊溪云。名同義異依諦不同。
此約四教以明分得。仍顯無等等義。向云傳
作可知蓋見此矣。二前教下結示。二歎斷徳。
無爲惡趣者違逆中道名爲惡趣。經云供養
汝者墮三惡道即其義也。二歎化他。若開脩
羅者以脩羅在鬼畜趣攝故但五道。帶結願
生等者暹云。藏教菩薩未斷惑故。夫願生者
皆捨此生彼。若神通則本處身在而彼處現
身。願扶餘習者以習爲入生死之種。誓願扶
之受身利物。此非如鏡現像任運眞化。亦現
界外諸土者即方便實報也。三總釋成。雖不
得入第一義至之利者。藏通二教雖有入理
比望別圓分證並三悉收。若約圓位明四悉者
歡喜在名字。生善在觀行。破惡在相似。入理
在分眞。亦可各約當教以辨。雖不入理而受
三益。三結成歎徳二。初作結上釋。於中破古
如前疏。二又解下作指廣釋四累名二。初懸
示二。初正敍經意。二若約下兼示義門。足知
大況者以諸菩薩悉由三觀觀心而得分果既
内證圓普。故能順彼四機説教益物。雖不約
教義自可知。故了觀心名知大況。二等下隨
釋二。初歴名釋義二。初廣解三名二。初正釋
現文二。初用三觀釋名。荊溪云。初三菩薩可
對三觀。次第屬對亦應可見。體用合論者體
即是等。用即不等。體用不二名等不等。前二
乃是體用別論。實論三人體用悉等。隨順物
機得名不一即一。一人皆具五十一人徳也。
二約六即判位二。初正明六即三。初敍意。以
圓義易生叨濫故須六位區別。二一切下明
若觀中道等者始修觀行猶是名字位若觀行
成就。五番開發方是觀行位人。三今此下結
意。二不得下誡惡勸信。初即誡惡也。若以己
均佛則殺害正解名菩薩旃陀羅。若不下即
勸信也。若不受觀心即佛即是不信了經。以
諸了義經中悉云煩惱即菩提即生是佛等故
此文擧六義。誡惡令無上慢。擧即義勸信令
免恥躬。二下去下示用義。二定自下略解諸
名。荊溪云。前既三人合爲一釋。下四十九人
多二二合或三或單。今文爲欲一一成觀故
不作對。名爲上定者十通心中定數名下定。
根本禪名中定。首楞嚴名上定。今觀心性名
首楞嚴。故名上定。得此下即觀心性三千三
諦。自他互遍。心佛衆生三無差別故云於一
切法即得自在。圓義雖通此釋菩薩定在分
眞。光相等者荊溪云。光相等三能所相對。光
相即所嚴之體。光嚴是能嚴之用。大嚴即能
所相稱。雖云能所莫不皆具觀故也。下去悉
爾。故知。荊溪且指實相。故云所嚴之體。若據
惠光能顯。亦屬能嚴。寶積下荊溪云。寶積體
也。辯積用也。寶約譬辨約法。寶手下觀心成
就者觀心在住前。成就即分證。由住前觀心
而得分果也。即具下分眞二智以喩兩手。此
明境能發智。即觀智手者此明境與智冥。悲
愍衆生者愍彼昏迷不知自性。如來藏者心
具三千。名之爲藏。大喜遍心者由達本具所
以遍喜。見諸法寶者寶謂實相。能於生死有
勇者達生死即涅槃。故於生死無怯。帝網則
從理起教。明網則從理起智。詮智由教。故教
前智後。雖各就一義而實互通。正觀三諦至
之網者。無量諸法即四教四門門門四悉。若
信若法竪歴三世。横約十方莫不咸從觀心
三諦而有。故云具足無量等也。網諸煩惱則
自用破惑。及諸衆生則以此化他。智網光明
者從境發智故。自他同前。妙生者從智斷立
名也。諸法不生斷也。而般若生智也。使想一
處者有事有理專觀心脈事一處也。繋縁實
相理一處也。今文約理莫之能勝者二邊之
智不能勝實相之理也。解髻明珠者珠在髻
中如實隱權内。解髻出珠如開權顯實。與之
者權智也。者以法授他名權智也。經云法王
子者觀經疏云。以法化人名法王子。此則文
殊。從自行立名法王子。以化他顯稱大論三
十二云。佛爲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
故悉名王子。皆任爲佛。如文殊師利也。二如
是下結意釋疑二。初結意二。初結示聖徳圓
通。引物歸心者令彼得四悉益。故云歸心。一
人各具一切觀門者以諸菩薩各顯一念三千
三諦之理雖觀門無量豈離三千。況復自他
互融。能所不二。故知。隨擧一人即具衆徳。内
徳既等則外事倶融。所以名字語言現身説
法悉皆齊等。故云即字等乃至法等也。但爲
引物歸心隱其圓能各彰一徳。以立其名耳。
言字等語等等者此即大品文。彼明四十二
字門門門互融。故云等也。南岳釋云。言字等
者謂法慧説十住。十方説十住者皆名法慧。
乃至金剛藏亦復如是。言語等十方諸佛説
十在與法慧説等。乃至十地亦復如是。又一
切字皆是無字能作一切字。是名字等。發言
無二。是名語等。一切諸法皆互相在。是名諸
字入門等也。前是事解次是理釋。二能如下
結示凡心能見二。初明修觀則見能。如是解
者若了自心三千彼彼互遍。心佛衆生三無
差別者。則不動自心遍見諸聖。豈唯見聖。亦
能見凡。以一一衆生咸具此理故。諸佛菩薩
者諸佛是極聖。菩薩是分聖。分極雖殊三千
理等。我凡彼聖其理何殊。故於凡心即聖境。
若然者豈但横見現在他聖。亦能竪見未來
自聖。以自他因果三千攝盡故。寄言來哲宜
乎。介懷儻了已性則諸法自明當信一家無
信異説。大蘇妙悟豈虚也哉。二故法下引經
證成。信汝所説是法寶。則爲見我是佛寶。亦
見於汝及比丘等是僧寶。此於一心見同體
三寶。今引此以證心觀中見諸佛菩薩也。華
嚴下明三身理等證意同前。二釋疑二。初疑
問。二答釋二。初引經正答。二若執下斥執顯
過。執文字如抱石。沈生死如投淵。縱昏情如
夜游。捨觀心如去燭。五總結二。初正標指。二
問下兼簡位。高下莫測者雖不可定執而疏
文所釋多約補處。三明雜衆二。初總示二。初
標示。釋名二。初標示。二此中下釋名。二此有
下顯其權實二。初總示權實兩人。實隨業生
者隨善惡業受五道生。二此等下別開乘戒
四句二。初標示引經。今傍大經者荊溪云。彼
唯一句擧勝況劣。今附一句離爲四句。二解
下傍經釋義二。初標列四句。二若通下判釋
乘戒二。初約通論則義同。言通論者夫戒以
防止爲義。乘以運出爲名。理事倶有防止之
義。是故始從不缺終波羅密通名戒也。理事
倶有運出義。是故始從人天終於佛乘通名
乘也。一切下正示通義也。善法事善別唯是
戒。今約通義亦得名乘。觀行理善別唯是乘。
今約通義亦得名戒。故云皆通乘戒。二就別
判則體異二。初正判二。初示相。聞經生解是
信行。觀智推尋是法行。二故大下引證。不動
不出者不動煩惱不出生死。二但戒下結示
二。今爲下別釋二。初列章。二隨釋二。初玄釋
二。初列章。荊溪云。分爲七門解釋者後六雖
殊莫不皆成初乘戒也。所謂乘戒之信法乃至
乘戒之自他亦可云信法之乘戒自他之乘戒。
中五展轉更互論之。若欲生起此七門者初爲
成根具立乘戒。爲成乘戒須開信法。又由信
法種子別故感於大小兩乘不同。由乘大小有
漸頓化能引之人。須垂應迹。爲成受化須示
觀心。以觀心故化物機熟。二隨釋七。初値佛
不同二。初標指。二一戒下正釋。婆藪來者彼
經第一卷云。爾時婆藪從地獄出。將九十二
億諸罪人輩來詣娑婆世界。十方亦然。爾時文
殊語舍利弗。此諸罪人佛未出時造不善行。
經歴地獄。因於華聚放大光明承光從阿鼻
獄出。舍利弗言。久聞佛説。此婆藪仙作不善
行入於地獄。云何今説出於地獄得値如來。
佛言。爲欲破一切衆生計定受果報故。善男
子。勿謂婆藪是地獄人。何者婆者言天。藪者
言慧。云何天慧之人地獄受苦。又婆者言廣。
藪者言通。廣通一切究竟住。於地獄受苦。終
無是事。又婆者言高。藪者言妙。婆言斷。藪言
智。婆言剛。藪言柔。婆言慈。藪言悲。等廣如
初句。經仍廣明殺羊初縁。當知。婆藪即權人
也。然權必引實。故知。乘急戒緩人也。問三下
此約三惡。是八難處云何得道。如舍衞等者
大論第四明。舍衞有九億人。三精舍佛爲報
生地恩故多住舍衞。而九億人中但有三億
見佛聞法。其餘六億如疏所列。並由乘緩故
不聞經。周時下即姫周第十六主莊王他十
年。即魯春秋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
不見。夜中星隕如雨。案此即是如來誕生王
宮時也。而此土但見祥瑞不見佛身。不聞佛
説。豈非乘緩耶。言星隕如雨者春秋曰。莊七
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現。夜中星隕如雨。
杜預注曰。恒常也。謂常見之星。辛卯四月五
日。月光尚微日光不以昏沒。如而也。夜半乃
有雲星落而且雨。其數多。皆記異也。日光不
匿恒星不見而云夜中者以水漏知之。左傳
曰。夏恒星不見夜明也。星隕如雨與雨偕也。
先賢諸徳推佛生年互有遐邇。依法顯傳推
佛生時。則當殷世武乙二十六年甲午。依法
上答高句麗國問則當。前周第五主昭王瑕
二十四年甲寅。引穆天子別傳爲證。稱瑕子
滿嗣爲穆王聞佛出乎迦維遂西遊而不反。
依像正記當前周第十七主平王宜臼四十八
年戊午。依後周道安用羅什年紀及石柱銘
推則當前周第十八主桓王林五年乙丑。依
趙伯休梁大周元年於廬山遇弘度律師。得
佛滅後衆聖點記推則當前周第二十九主貞
定王亮二年甲戌。又感通傳云。佛是夏桀時
出世。隨翻經學士費長房云。今依普曜本行
等經校讐魯史佛以莊王九年癸巳四月八日
現白象形。從兜率降中天竺國迦毘羅城淨
飯大王第一夫人摩耶右脇。十年仲春二月
八日夜鬼宿合時於嵐毘園波羅樹下右脇而
誕生。相既顯。故普曜云。普放大光照三千界。
即左傳説。恒星不現夜明也。瑞應云。沸星下
現侍太子生。故左傳稱星隕如雨。本行經説。
虚空無雲自然而雨。杜氏注解。蓋時無雲。左
傳又稱與雨偕也。然姫周暦十一月爲正言
四月者即今二月。辛卯五日魯史爲謬。沙門
道安著二教論用姫周暦推還合八日。唯以
生時爲成道歳。遂令佛世遠三十年耳。佛至
僖王元年庚子年七歳乘羊車詣學堂。四年
癸卯年十歳與諸同齒釋族試力。惠王三年
丁未年十四啓父王遊出。城東門見病人迴。
六年庚戌年十七納妃求夷。八年王子年十
九。四月八日夜半踰城出家。十九年癸亥年
三十。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朗然覺悟成無上
道。四十九年處世説法衆生感縁既盡。佛以
匡王四年壬子二月十五日後夜於中天竺拘
尸那城入般涅槃。當爾佛興此土衆生咸不
聞見。戒急乘緩其在茲焉。佛入涅槃至今大
宋大中祥符八年歳次乙卯已一千六百六十
一年。此取周莊王時生匡王時入滅爲定。此
依費長房及今智者疏文也。則不取諸家年
代。又文選南齊王簡棲頭陀寺碑云。周魯二
莊親昭夜景之鑒。漢晋兩明並勒丹青之飾。以
此觀之簡棲及智者咸以佛生周莊王時。非獨
長房也。若然者像法尚有三百三十九年。以
像法千年故。準三藏教及善見律云。佛何以
不度女人。爲敬法故。正法千年以度女人減
五百歳。制修八敬還滿千年。然後像法亦一
千年。末法萬年。五千年來學三達智。并得四
果。六千年去學不得道。萬年已後經典文字
自然滅盡。但現剃頭有袈裟耳。正法之世大
乘味淳。至乎像代味少淡薄。若入末法則無
大乘。奴婢出家汚染淨行。惡王治世課税僧
尼。今既未然。猶居像法。此等年世後學宜知。
來者覽之無嫌繁重。二信法根性悉是至聽
法之人者明信行乘種也。即是至之人明法
行乘種也。必須善之者令善佛意也。法行非
上慢之類。信行非涼徳之徒。而荊溪記中偏
誡信行。豈非正爲我曹而垂訓乎。故荊溪云。
既言爲種。種有明暗。若徴遠種畜生道中久
遠一句尚得爲因。況復聽法講説者耶。故知。
佛意不以但令聞已説已端拱待發。若如是
者精進徒施。必欲爲種佛意欲令分起行。故
爲菩提故爲利他故伏煩惱。故隨照了。故厭
生死。故達文字。故遠眷屬。故爲乘急。故爲倶
急。故無悕須。故遠名利。故亡彼我。故折憍
慢。故敬求者。故不請友。故請加被。故讃他
説。故遠雜語。故離戲笑。故捨如是等二十法
已略可微爲信行乘種。若不爾者爲種實難。
三大小根性。利鈍爲異者法利信鈍。或互爲
利鈍。四頓漸根性二。初列章。二釋義二。初正
釋二。初正明二。初頓大。七處八會者以再會
普光明殿故。唐譯新經則有九會。以三會普
光明殿故。大師但見舊譯。故云八會。或作九
者後人妄改。譬如下日喩佛。照喩説法。高山
喩別圓機。以龍鬼等者備如華嚴列衆文。次
明下夫言法行少聞多解。非全不聞。大小咸
爾。二漸大二。初正釋。得聞藏等四味者酪味
唯聞藏教。生酥轉藏成通。般若義當成別。法
華開顯一切能圓。從小至大。故名漸大。漸後
之大。故名漸大。此如下證成。毒鼓者大經第
九云。譬如有人以雜毒塗鼓。於衆人中撃雖
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唯除不横死者。是經亦
爾。於諸行衆中有聞聲者所有三毒悉皆滅
盡。雖無心思念是經力故能滅煩惱。犯重造
逆聞已亦作菩提因縁漸斷煩惱。除不横死
一闡提輩。二今此下結示。信法等者於此會
中即三教爲大藏教爲小。經歴前味至此名
漸。此會新入即禀圓教名頓。二料簡四。初問。
二答。荊溪云。木叉戒也。念處乘也。此明法
行。又付下信行。三徴。四釋二。初正釋難。二
雖復下辨勝劣二。初對辨勝劣。二故云下雙
證。釋成二。初雙證。所引即梁武願文。初句證
戒緩乘急。次句證戒急乘緩。二調達下釋成。
惡業至地獄者與闍王同造五逆。調達於王
舍城地自然裂生入地獄。如大論第十七廣
明。荊溪云。以由造逆雖現墮苦未造逆。時爲
種已定。藍弗生天由無乘種福盡墮苦。若爾
調達尚乃得爲乘種。何須上來二十法耶。答
調達未逆已得燸法。尚不與向二十爲儔。何
得却以調達爲比。若不畏墮苦任如調達。何
須更論乘戒四句。況教門引逆。勸進辭耳。以
此義故須善取意。鬱頭下大論第十九云。得
非想定有五神通。日日飛入宮中食。夫人接
足而禮。由觸足故欲發失通。求車而出還本
山中。更修五通爲林池魚鳥所喧因發惡誓。
盡欲噉之。後得定如初生非想處。却爲先誓
所牽非想壽盡墮飛狸身。婆沙云。飛狸身廣
五十由旬。殺害衆生無得免者。五應迹同凡
者現二十五有果報之身也。二十五三昧者
大經聖行品云。菩薩住無畏地。得二十五三
昧壞二十五有。無垢壞地獄。不退畜生。心樂
餓鬼。歡喜修羅。日光弗婆提。月光瞿耶尼。熱
炎鬱丹越。如幻閻浮提。一切法不動四天王。
難伏三十三。悦意炎摩。青色兜率。黄色化樂。
赤色他化。白色初禪。種種大梵。雙二禪。雷音
三禪。霔雨四禪。如虚空無想天。照鏡淨居。無
礙空處。常識處。樂不用處。我非非想。廣釋義
如法華行妙。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惡趣無想
及那含六欲并梵天四禪四空處。受四惡下
以無垢三昧現地獄身。以不退三昧現畜生
身。以心樂三昧現餓鬼身。以歡喜三昧現脩
羅身。次住下以四三昧現人身。即如幻日光
月光熱炎。如次對南東西北四洲也。餘十七
三昧悉現天身。故云受人天身也。然此皆由
分證一心三諦故能墮類現形。破有益物。
故知。二十五種悉中道王三昧之異名也。六
觀心受何等身至何等法者。若持禁戒依華
嚴修觀者則於未來受人天身。見彌勒聞頓
教得道。若不持戒依華嚴修觀者則受四趣
身。見彌勒聞頓教得道也。依漸修觀値下四
味。比説可知。乃至横約四教。竪歴五味。兼等
説之。不見不聞者即乘緩及倶緩人則不見
彌勒。不得聞法也。得入道即倶急及乘急人。
不得入道即倶緩及乘緩人。得失可知者自
揣己心未來如鏡。七化他。二帖文二。初分料。
二隨釋四。初梵天衆。文中先明實行。次明應
迹。此云離者已離欲染故。或云淨行者離染
故淨。住初禪中間者即中間禪也。在初禪二
禪兩楹之中。梵王得此禪。故毘曇至皆有梵
王引經論異説也。今謂至故作世主今師和
會兩文。若應迹下白色現初禪身。種種現梵
王身。故生初禪者以初禪三天梵王在中故。
以主領故別爲一有。望法華序等者彼云娑
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光明大梵等。則
世主是初禪王。尸棄是二禪王。光明是三禪
王。等取四禪王也。所言下法華擧三名。故等
字但在四禪。今既唯擧二名則等取三四。或
可初云梵天王是總標虚位。尸棄是別擧其
人。法華亦然。故法華疏云。經標梵王復擧尸
棄。似如兩人。依大論正以尸棄爲王。今擧位
顯名。恐目一人耳。若欲以配四禪即當依疏
所解。應迹下住雙三昧現二禪身。雷音三禪。
霔雨四禪。上界處空等者荊溪云。初禪覆一
四天下一鐵圍山。二禪覆小千。三禪覆中千。
四禪覆大千。皆以下擬上。略知方所不同。於
空不可擬故。二釋天二。初正解現文。翻爲能
作者正云釋迦因陀羅。此云能主。言其能作
天主。二問勝下通前釋妨。問意者荊溪云。何
故於色但列初禪。欲界但列忉利。檀越此云
施主。三八部衆二。初案現文釋義二。初標
示。二大下正釋二。初釋。大威力通貫八部者
始諸天終摩睺羅伽悉有大威力也。餘文八
部皆云。四王各領二部爲八。東方二者乾闥
婆富單那。南方二者鳩槃茶薜茘多。西方二
者毘舍闍毒龍。北方二者夜叉羅刹。今經八
部與此不同。故向云多有所關。二上文下釋
八部八。初諸天二。初正釋二。初釋來者。五那
含天者一無煩。二無熱。三善見。四善現。五色
究竟。此名五淨居天。皆三果所居也。二簡不
來者。無想天即色界第十三天。外道修此禪
者受生也。二此等下總結。二釋龍。肇師曰。龍
有二種。地龍虚空龍。種有四生。僧護比丘爲
四龍説法者授龍王四子四阿含經也。有視
毒者閉目受經。有嘘毒者閉口受經。有觸毒
者遠住受經。有氣毒者背面受經。師責其失
禮。答云。以視則殺人乃至氣能殺人故閉目
等也。廣如僧護經。三釋神夜叉。什肇皆以神
字自爲一類。與夜叉別。故肇云。神受善惡雜
報。見形勝人劣天。身輕微難見也。今文既云
皆鬼道。驗知。以神自爲一類。文中釋夜叉先
明受報。次明修因。下文皆然。爲天給使者肇
云。天夜叉居下二天守天城門閤。毀戒下明
修因也。車馬施等者什云。地夜叉但以財施
故不能飛空。天夜叉以車馬施。故能飛行。四
釋乾闥婆。陵空昇空也。十寶山者謂。雪・香・
軻梨羅・仙聖・由乾陀・馬耳・尼民陀・斫迦羅・
宿惠并及須彌是爲十也。妓樂者女樂曰妓。
五釋阿脩羅。故言無酒者魚龍業力海水不
變瞋妒。誓斷故名無酒也。六釋迦樓羅。七釋
緊那羅。八釋摩睺羅伽。少施者亦薄行惠施
也。二上來下約乘結顯。四四部衆二。初約實
行釋二。初正解。此未可定用者荊溪云。依餘
經文但云近佛得善宿名。不可定云男女不
同宿也。涅槃疏以一日一夜受八戒者名爲
善宿。二問四下釋疑。素服白衣也。西俗所服
色皆尚白。二菩薩下約權行釋。二別序二。初
述意分章二。一發下隨文釋義二。初發起序
二。初懸談義旨二。初正示表發二。初總示二。
一現下別顯。荊溪云。文中具表三正三依。雖
兼表正意正在依。若準此意説普集時身相
已勝。但未論勝土。今於勝身加以合蓋表説
諸土。問寶積是何時來。答準此經文似普集
末。何以知然經云。爾時毘耶離城有長者。乃
至合成一蓋。此文既無聞經之言。但云持蓋
來供養佛。驗知。秖是普集竟時云爾時也。準
此歎於勝應法云。説法不有亦不無等。似如
聞法。何妨爾前曾聞勝法。以不云聞普集經
故但是至此見勝應佛。約身擬法於理無妨。
二料簡釋疑二。初簡現身二。初問。二答二。初
引大品明同。二引法華明同二。初正引二。初
廣明。所止一城者經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也。城即涅槃。衆生習解有可得涅槃之義故
言到城。威徳特尊者即相好巍巍舍那之像
也。窮子驚避即不機不受大化也。即脱瓔珞
譬隱舍那無量功徳。著弊垢衣譬現丈六形。
擬説三藏教者如長者執除糞器與窮子共作
也。心相體信者親既證小。則信大不虚得涅
槃價故體析不瞋。宅内者無縁大慈喩以舍
宅。家業者即大乘戒定慧也。集國王大臣者
漸頓諸經無不契所詮之處皆爲經王。常機益
物興廢有時部部不同名之爲國。皆言第一。
即是其王。法華會通諸教。豈非聚集國王。彌
勒等諸大菩薩皆是等覺即大臣也。定父子
天性者即經云。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也。生
佛理等如父子天性相關也。荊溪云。引法華
具騰五時者全借法華意明今部五中第三。
若不具騰焉知遠近。二初見下結示。初見遠
避等者暹云。明於四時皆現尊特之身。故不
云鹿苑也。二此方下結同。二簡表發二。初簡
表法身二。初問。二答。引二經者應必表法。
應即法故。二簡表寂光土二。初正簡表寂光
土二。初問問意者以身表身。其義可爾。以身
表土。義似相違。二答三。初明土是經宗。既首
談佛國現身。豈不表耶。二法身下顯身土不
二。由依正不二故便現身即表國土。離身無
土者荊溪云。此是法身身土不二之明文也。
諸部文中雖有此意文相不顯。不得此文將
何以消諸部碩異。請觀疏文及荊溪意。無情
成佛何所疑耶。且離身無土。離土無身。故身
成時即土成也。心外無境。深可思量。故金錍
云。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之依正。一佛既
爾。諸佛咸然。衆生自於佛依正中而生殊見。
彼又問云。佛成道時土亦成耶。成廣狹耶。不
成有過。眞如下覆釋上義也。眞如實相即心
性之異名。境智誰分。身土寧別。心性無外。攝
無不周。既唯一心。豈有能所。故使境智身土
四並非之。然而終日雙非未乖雙。是智境身
土宛然自殊。故説境智及以身土。雖云自殊
體元不二。故今表身即是表土。故云既表於
身等。學佛乘者苟迷此旨徒費光陰。欲逮無
生吾不信也。北轅適越。豈不迷乎。故金下引
證不二。唯識者唯遮外境。識表内心。唯秖是
心。更無外塵故云唯識。諸佛修習無分別智
通達唯識眞實之性。故云智習唯識通。以正
智契眞如無有形相則名莊嚴。故云非莊嚴
莊嚴。謂非事嚴而是理嚴也。三此經下引經
文結。酬心淨則佛土淨者心即土故。所以心
淨即是土淨。但表下體雖不二表發自分。秖
由生迷取悟有別。故表身表土以開發之。今
別表土其旨炳然。二兼簡報應土。秖由三身
相即四土不二身土體一能所無殊。故使三
四同皆表發。今雖各辨須曉理同。文爲四。初
問。二答。三徴。四釋如文。二隨文正解二。初
總別分科。二初明下隨文釋義二。初如來現
身三。初佛説法。此四通攝一切衆者謂。諸家
釋義或以在家出家各二爲四衆。或以天人
龍鬼爲四衆。以今四衆一一歴彼各各有四。
故擧今四能攝彼多。彼之所明全失今四。尚
統師者即法尚師。北齊勅爲昭玄統。故云尚
統例如下荊溪云。彼由開故合。此明由正有
依。開意本合。依正不殊不二而二爲物故爾。
二譬顯。窮實相頂者三徳究顯在分眞頂故。
盤峙者峙立也。滄溟海也。佛不住生死不捨
生死者異凡夫故不住。異二乘故不捨。自行
故不住。化他故不捨。大智故不住。大悲故不
捨。生死即涅槃故不住。涅槃即生死故不捨。
凡此四釋以顯佛徳。如海水非四色者毘曇
倶舍並云妙高四面各有一色。東黄金。南琉
璃西白銀。北頗梨。隨其方面水同山色。衆生
入中盡同水色。心非四門者三惑妄心無四
門正解。故云心非四門。故下云而説四門令
失惡心。故知。不得以眞性釋此心義。更無異
解者如海同山色。三合譬。是爲萬善無畏空
座者萬善即果上三千俗諦之理。無畏即不
思議空眞諦之理。萬善即無畏空如衆寶爲
師子座。此即果智所契。眞俗不二之理也。問
諸佛不斷性惡。則果上三千九界無減。何名
萬善之理耶。答修惡已盡。但性惡在。此惡即
善。如云鏡明具醜像性。豈令明亦醜耶。身相
巍巍者巍巍高大貎。喩果智超出分眞也。二
長者獻蓋二。初分章懸示二。初標示分章。二
獻五下懸談表報二。初示三章所表。初章表
法報身土。次而於下明第二章表應佛身土。
大衆下明第三章表聞三身四土依正不二。
悟道得法喜也。初文云因中慈迴向佛果成
無縁慈者迴眞因向極果也。圓報法身者報
身即果。智法身即果理。成依報淨國者即法
報所依究竟寂光也。亦迴因向果故云成也。
表於應土者即三土也。應佛化主者居乎三
土咸名應佛。他受用報即是勝應。二故知下
結爲序之由。二一長下隨文釋義三。初表發
之由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與同類倶。華嚴
云至一切魔皆須約圓釋義。慚愧爲深塹者
慚第一義天。愧賢聖人也。四道者圓四門也。
三界即分段變易二種三界。而因果依性者
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
亦實相是。五種種性者荊溪云。習種性・道種
性・性種性・聖種性・等覺性。一性有百各以十
善互嚴故也。十善以爲衆善之本。故通淺深。
二虔敬。三奉蓋。二合蓋現土二。初分科。二隨
釋二。初合蓋。二現相二。初總別分科。二隨文
釋義二。初現國土四。初現國土廣長。二現十
山恐表衆生世間者以十山表十界也。三現
大海江河恐表五陰世間者以五水表五陰
也。言五水者一海。二江。三河。四川流。五泉
源。四現日月天宮或表器世間者荊溪云。然
前文中已表依土。依土即是器世間竟。故知。
此中但表依中小世間耳。即如一山一洲之
例。今謂。日月星宮皆前所現廣長相中小世
間也。衆生五陰之所依者此四世間二是所
依即依報及器。二是能依即衆生五陰。以攬
五陰成衆生故此即正報之身也。何得表情
者謂十山五水悉是無情。何得表衆生五陰
之有情耶。答意者大乘所談依正不二。互表
何傷。故諸大乘現相皆如此也。二現諸佛説
法。必有能依者有國必有人也。三大衆歡喜。
三輪不思議化者即身通口説意鑒。不謀而
化名不思議。二敍述歎二。初敍意分科二。初
敍來意。荊溪云。神智高明者位居極故高。以
高故明。若準經文與五百倶。自非相惡豈堪
隨從。若非所將其位必下至下請説仍云是
五百等皆已發心。至下得道方云得忍。準此
復似五百未與寶積同位。縱述己身在五百
數寶積豈可與彼全同。況在數外仍須有本。
焉知本位不厠淨名。故今乃以高明通歎。若
不高者焉知所表所現之瑞。以擬淨身淨土
之相。智人知智故能冥合淨名之情。既了淨
名。亦可依俙裁於佛智。二就三下分經文二。
初分經。述歎至之由者荊溪云。以述爲歎故
云述歎。既現二身。必依二土。故述兩應並得
爲由。故云述歎。二言勝下示義二。初示勝劣
身義。尋此應身等者荊溪云。勝應之中別標
法身。而文但云尋應得法。未云應身即法身
者猶帶方便劣應身。故又以劣應色相劣故
不可尋之見法身也。滅色即色方之可見。況
復即色所表復通。故法華云。等者雖引彼經
仍有三意。一以劣爲由。二以勝斥劣。三引小
歸大。著脱之語不在今教。此乃直明用塵土
坌身状有所畏耳。現有煩惱如塵土坌身。示
同悕生死如状有所畏。二問下示遠近二由
二。初雙釋二由。荊溪云。此中問答者一者遠
借法華經意。二者近用當部之文。在昔必無
爲由之語。於今方可分置其言。二問三下重
述遠義。二十年者八忍爲一。八智爲一。并九
無礙九解脱也。除糞者斷見思也。二就近下
隨文釋義。今寶積説偈於十二部中即孤起。
或人謂。疏云。初述由。次述歎。似重頌者非
也。夫重頌者前已長行説竟次更偈頌説之。
故得名也。此中寶積都未發言。但孤然説偈。
敍述。豈是重頌耶。文爲二。初述歎表發之
由二。初述歎勝應法身爲近由二。初分科懸
示。何以得知等者荊溪云。經既未來以現往
驗。況復自有歎劣之文。身勝法勝。身劣法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二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三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二就兩下隨文釋義二。初略歎形聲兩益二。
初分科。二初又下隨釋二。初歎形益二。初分
科懸示二。初分科。二大經下懸示三。初引大
經。亦色非色者以顯佛性不離色心非色即
心也。金剛身者應體即法。不可毀壞故。二今
初下配今義。先明今歎目淨攝金剛身。歎勝
攝劣者荊溪云。準凡歎聖耳。況應身之相教
門自分。故聖相中莫若毫髻。今從眼説。故云
眼勝。況眼具五。從名復勝故。且歎之以形於
劣。次力無下明今歎心淨攝力無畏。三擧下
總結要。二目者下隨文釋義二。初歎色功徳
二。初事釋二。初總釋二。初正解。肝悲等者白
虎通曰。肝繋於目。肺繋於鼻。心繋於口。脾繋
於舌。腎繋於耳。今且準凡而擬於聖。凡夫悲
時必内動於肝。然後目中有涙。故曰肝悲則
目涙。荊溪云。如來即以利物表悲。利必在智。
故眼表智。肝表於定。智動定用猶如肝悲則
目涙也。大論等者荊溪云。既悲生於智。智由
於定。定用即悲智用也。肝悲目涙況之可知。
二釋疑二。初問。荊溪云。既尋勝應以得法身。
勝應有相。法豈有耶。二答二。初正答二。初正
示眼。荊溪云。答意者佛眼既爲四眼之體。四
眼即是法身之相。故使尋相見無相也。況無
相之相諸相中上。故引法華即其事也。二餘
下列餘相。二證成。荊溪云。法華意者佛具五
眼。四不獨立故三十二即法身相。吾今此身
即是法身。斯言有在。二但眼下別釋二。初通
示略消二。初通示五眼二。初約用釋相。又能
雙照至事理者荊溪云。故知。五眼但是體用
而已。若從修觀肉眼居首。今從歎佛故體用
同時。約教下若約當教則各有五眼。如常所
論。若以偏圓相待總而明之唯圓佛眼。別教
法眼。通菩薩慧眼。藏菩薩肉天二眼。若約二
乘則兩教倶得慧眼也。若論圓意一心三諦
即具五眼。照心因縁生法即肉天二眼。眞諦
慧眼。俗諦法眼。中諦佛眼。三諦既不縱横。五
眼豈應隔異。荊溪向云但是體用。斯言有徴。
是則佛眼爲體。四眼爲用。體用不二中邊一
如。四教總別美在中矣。六即簡濫高下常分。
二金剛下引經證。具於一眼中具五眼用。故
知。五眼不可分張。二今寶下略消經文。文中
先消法。次如青下消喩。二今略下別明帖釋
二。初帖解經文二。初廣約別圓。荊溪云。前通
釋中悉從極判。故云窮源及遍法界。今從別
説。故分五差。雖復五差仍以教分屬別圓也。
何以知然。肉眼有頂天見。界外慧眼能破内
外見思。既能過於兩教三乘。驗知。義當別圓
教也。唯圓不應。別説五用。唯別不應。天慧通
外。但是爲令五相區分故於圓中而兼別説。
因禪離蓋者離五蓋也。四大造色者四大爲
所造。四微爲能造。以四微和合造成四大名
四大造色。問微義可知。大義云何。答地水火
風遍處皆有。故名大也。大即周遍爲義。大論
五十七云。如佛説四大無處不有。故名爲大。
二藏下略示藏通。荊溪云。正以別圓收前。次
以形斥通藏別圓但成次不次別。藏通但四
義立於五。況復依禪依眞不同。具如法華疏
記那律中明。二問下釋疑別證。二觀解。荊溪
云。既云一心。五不應別。不別而別。暫屬對
之故此應云秖麁細境即中道也。二歎心功
徳二。初事釋二。初總釋。二別釋。總釋已當因
縁。別釋即是約教。上下科分多爾。然對下觀
解即四釋中唯闕本迹。或時義立。初總二。初
正釋。文中先釋心淨。次釋已度。中先簡通。初
義立。但通故。大經下引通難別。次今約下示
別。因果區別用消已度。若從通義佛心名禪。
不可過故。二問下釋疑。荊溪云。次難別中從
因。所以既有通果。何事立因。答中引大智論
及以涅槃。並證從因。則爲因果各有文也。且
引翻名助從因義。故棄惡言定不唯果。二
約教下別釋二。初藏通。荊溪云。三藏亦云
永離法愛者法愛語通。此中但是於禪離愛。
但當教佛於禪自在。故云離愛。所以羅漢但
云無間超入超出。然論自在猶不及佛。又今
約教者皆附前文從因義邊。佛無所斷。故云
自在及以無明永盡等也。即於已度義便故
也。又藏通中一時之言但約當教眞諦以説。
二別圓荊溪云。別圓九禪義須約位分別。故
知。名同其義永異。所以兩教並有重玄及以
眞縁。不約位消何由可判。文爲二。初引地持。
明九種大禪者一自在。二一切。三難。四一切
門。五善人。六一切行。七除惱。八此世他世
樂。九清淨淨禪。委釋名義如法界次第下卷。
菩薩依第九等者即等覺後心入此禪也。得
菩提果出過清淨者菩提果即佛心。佛心無
惑。超等覺上故云出過清淨。清淨即第九禪
也。此約下通示九禪次位也。地前修自性者
荊溪云。未入初地。未具佛法。未名一切。當位
別修。故名自性。佛果出果者佛心出過九。故
二圓二。初正釋。準別明圓。還以自性在凡餘
八在聖。究竟離虚妄者此初住分究竟非極
果究竟。顯自性清淨心者則本具三千於茲
分顯。既具佛法名一切禪。二引證二。初引光
明證成。如來顯能游之智。無量甚深是所游
之理。横周法界。故無量竪徹三諦。故甚深。過
諸下顯佛心境智出過九禪。二引瓔珞斥謬。
集八禪衆者即自性禪乃至此世他世禪。即
是集地前地上菩薩也。昔在華嚴等者荊溪
云。所言昔者一家五時皆有結教。以瓔珞經
結諸方等故指華嚴以之爲昔。猶隔鹿苑瓔
珞在後。道理必然。故知。他釋非但八禪不成。
昔義未允。二觀解。荊溪云。觀心中取本有理。
名爲心淨。能觀此理得已度名。故諸禪語攝
別地前及前二教。二歎聲益二。初正釋形聲
益者荊溪云。準前開章秖合云聲。今加形者
形未必聲。聲必有形。開章依別。釋義從通。況
復經文久積淨業。及以導衆義兼身口。故得
雙明。文中先釋久積淨業四字。荊溪云。文中
雙約身心兩果者二業相成方具相好。無畏
等相好神通是身果。離結稱理是心果。次外
稱下釋下三字一句。外稱至根縁釋稱無量。
能於至以寂釋導衆以寂也。以用也。用悉檀
導衆至寂滅理。故疏文作已了字者誤也。形
聲下釋。故稽首尚書曰。拜手稽首。孔安國曰。
拜手頭至手。稽首頭至地。又解下以種智導
衆行。至果已息。故云已寂。約此則應作已了
字。荊溪云。重釋導衆向者自行釋。上句則前
約自行。後約化他。此句前約化他。後約自行。
自他相藉故也。二上句下結釋。上句即久積
淨業。下句即導衆以寂。荊溪云。示釋成相。又
上形益中兼出心徳以顯於形。故知。聲益亦
依於心。故以色釋色。以心釋心。聲從於口三
輪具足。故知。以能導衆必專於心故用二義
以釋兩字。若用此以字以字向下。謂以寂故
稽首也。若用此已字已字向上。謂導衆已也。
二廣歎形聲兩益二。初分科。二既下隨釋二。
初廣歎形益二。初歎釋色心用二。初歎釋色
用二。初歎色用神變。是法身至於色者荊溪
云。然其神變通於一切。具如止觀記釋種種
神變中。今此且從所變事釋。既引一切悉趣
於色而爲神變。豈隔於心方得名爲一切法
趣。以此神變有法身本故也。問今應歎土。何
以歎形。答形必依土。驗正知依。況事似隔從
理必同。依事似殊其理無二。二釋色用一行。
釋成色用者若據經文諸佛演法之言似明聲
益。何謂色用。故荊溪云。色心之言聲亦屬色。
況擧説驗形。其形方實。若不驗説雜魔外故。
問聞佛説法乃是聲益。何名形邪。答形聲者
須從化主。今此但是化事所現。況復見佛及
佛説法皆屬於色。況復説法亦是色用。是故
可得釋成於色。從若非佛去釋於得益之相。
非辨形聲。問此下荊溪云。此既現土。親能表
土。何名爲由。由但正報仍分近遠。答中意者
然此頌中先歎於由。次頌表發。故不可以由
爲表發也。故於答中便破他釋。二歎佛心用
二。初歎心用。歎佛心用者前標章中形益色
用。今云心者荊溪云。心有用。故色方有用。如
前略中亦以心釋形聲兩益。一切諸法皆趣
於色不隔於心。色方有益。益如前釋。得三昧
王三昧等者以法在人人方稱王。法力等者
法不出諦。力即自在。於諦自在法方有力。
超過者三昧是斷。諦觀屬智。二倶超過。是
故云也。既出十界。三界通外。七聖財者謂信
戒聞捨慧慚愧。荊溪云。今以道諦名聖財者
其實財通一切諸法。亦以無作聖財理通。如
云聞等不可局。故其實通四。滅是所證。苦集
須破。故不言之。爲屬色用心用耶者聲教屬
色。屈曲藉心。況復答中引無盡意色即是心
故。故云通也。但能施是心者此語尚通方便
教意。應云施由心妙財方有法。是知。由於能
施心融方乃可云施由心也。二釋心用。權智
分別世諦相者荊溪云。此約跨節。指一實理
爲第一義。諸教淺深皆名世諦。問上多約三
諦等者如略歎形聲仍約五眼及九大禪。故
此禪眼三諦具足。答中合眞入中通教含中
二諦也。合眞入俗別圓複俗二諦也。已料簡
者玄文問云。秖應取圓教不思議眞爲體。何
得取理内通別眞諦爲體。答法華正直捨方
便但取圓眞爲體。此經猶帶通別方便。故取
理内三種方便皆得爲體。今意同前。故指玄
文。荊溪云。但此開合亦是一往。今應以一期
佛法事理相對。通論二諦亦得名爲合眞入
俗。故此方等具有五種三諦離合。次又解下
以凡夫所解爲隨情。以聖人所證爲隨智。荊
溪云。以情智言之者應如法華玄文七重跨
節也。二結歎色心用。二廣歎聲益二。初敍意。
上現尊勝等者先以形表聲。形聲倶正。次以
正表依。正爲依序。二不有下正釋二。初釋聲
益二。初釋法不有無二。初總釋二。初正解。荊
溪云。説法不有等者文既雙非。又云説法。當
知。雙非即是中道。恐人不了。又更從説。何等
法下於所説法釋出其意。不可説於所非之
法。故知。能非即所説也。能非即是中道法也。
何者下更擧所非釋出所説。所説必非凡小
法也。且擧凡夫二乘便耳。亦應更云異於三
教出假。菩薩多説中道者方等四教前二無
中。前非正意。故得云多。二料簡二。初對二
諦簡。荊溪云。上用二諦等者指上善能分別
等文。智既照諦。説必依智。何得前後二三不
同。答意如前。二對邪小簡。荊溪云。外道等者
欲簡諸教衆多雙非顯圓雙非。故設斯問。答
中具答雙非不一。二約教下別釋二。初正約
教。單複具足者複重也。有無兩亦雙非單四
也。有有・有無乃至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
複四也。有有・有無有・亦有亦無有・非有非無
無乃至雙非爲頭亦爾具足四也。尚無下向
無二教非有之空。何況別圓非無之中。若得
方便等者荊溪云。此約奪邊但云非有。雖有
四門奪但成無。故云非有。三藏教去雖復與
之有此滅。故亦得是有。但成有無尚無第三。
何但雙非。故前二教必無雙非。次別教云藏
性者須簡別圓。眞如爲惑所覆名藏別也。即
惑是理。理具諸法名藏圓也。一門即四門等
者既達三諦互融。豈有四門隔異。空門眞諦。
有門俗諦。兩亦雙非秖是中諦遮照。於此下
圓著須破。何況偏小及以凡外。金鐵二鎖貴
賤雖殊繋縛一也。二今簡下判經意二。初獨
歎圓融教釋。二復下倶歎四教釋。二以因下
釋因縁法生二。初類同縁起有二種。如前説
者荊溪云。如前歎菩薩徳中明。有迷悟二種
縁起。迷即十二因縁。無明爲本。悟即觀十二
因縁。智能滅無明。今亦二種苦集是迷。道滅
在悟。悟兼利物。迷全已愚。迷乃可盡。悟必須
興。皆約中道雙非理也。二然體下正釋。體非
至有生者指上句經也。以雙遮故不生。有因
下正示縁生義。以雙照故生。二結聲益。四教
明三種至云云者荊溪云。若有我者則有造
作。若有造作當來有受。故知。無我則無造受。
但前二教約界内眞。後之二教約界外眞。此
中正約作時無我。非謂不作方名無我。故知。
作時作體本無。雖曰本無業不敗失。秖縁本
無得論。約觀修令無我。故約佛説作受本無
而衆生作及佛菩薩作不敗亡。故得用結不
有不無。通別無明等者界内界外皆以苦集
爲惡。道滅爲善。此就大綱。若綱目細論則各
有善惡。且如界内苦集總包六道三善三惡。
道滅則於界内名善以無明全在望界外仍
惡。界外善惡可以比説。當以地住相望高下
以明善惡。唯圓佛果究竟之滅無惡可論。故
荊溪云。唯佛獨善唯善不亡。二歎劣應遠由
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歎形益二。初歎應
色。有言元吉等者此本尼拘陀樹。佛依得道
因立嘉名。荊溪云。魔王等者如止觀記。中夜
入四禪者一切應佛成道入滅轉法輪等皆在
此禪。知常無常等者常即定法。無常秖是不
定之法。於三學中如毘尼藏。有心犯重定爲
業障。名之爲定。餘戒不障故名不定。衆生數
即正報。非數即依報。二歎應心二。初正解義。
無心意等者荊溪云。心意秖是識想兩陰。受
即受陰。行字平去二聲倶得倶屬行陰。能所
別耳。倒即三受者謂。苦受樂受捨受。受即三
苦者苦受苦苦。樂受壞苦。捨受行苦。行即行
陰者解經行字。無業故無集等者惑業和合。
故名集諦。由有集故能招苦果。大品五受五
行者荊溪云。有受必行。無五見受行者大品
第三行相品云。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密。
時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亦行亦不行亦不
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不受亦不受。身子
問空生。何故不受。答般若空故自性不受。五
門者荊溪云。秖是五受以門爲名。門從教立。
受在内心。於内受中由受故行。故皆有五。二
如佛下引事證二。初正引大論第一云。有外
道梵志名長爪。是大論師計一切論可破。一
切語可壞。一切執可轉。故無實法可信可敬。
如舍利弗本末經中説。其是舍利弗母弟。以
姊懷智子論議數負。恥己不如。因更游學。學
訖還國覓甥不見。往難佛云。一切論可破等。
佛以一句責云。汝見是忍不。思惟千久不得
一法入心。乃云。沙門瞿曇著我置二負門中。
若我答忍是負門麁。衆人皆知。云何自言不
忍而今言忍現見妄語。若答言我見不忍是
負門細。無人知者。即便答言。是見亦不忍。佛
言。不忍是見將何破他。衆人無異。何用自高
而生慢爲。長爪於是不能答佛。自知墮負世
尊不彰我過。不言是非心調。柔軟得法眼淨。
長爪所計即屬單四見中雙非見。或當單四
見中後三見及無言見。若言一切不受即似
無見。荊溪云。衆人無異者指於諸起見者。小
小避就但云衆人。二釋妨二。初問。後時者荊
溪云。將於長爪及以身子得道之時望佛初
坐樹下之日。所以長爪却在後時。二答二。初
敍古違經二。初敍古釋義。受八禪定者謂。四
禪四空。此但通擧。其實踰城之後先從阿羅
邏學無所有。次從鬱頭藍弗學非非想。二今
謂下斥古乖經。以凡夫時者即爲太子時也。
二又恐下正通前問。提謂因縁如瑞應及提
謂經。説五戒即人天教也。五行木火土金水
也。行者老聃云。行天之氣也。白虎通曰。火者
陽尊。水者陰卑。木者少陽。金者少陰。土者大
包。二陰三陽尊者配天。六甲者甲頭也。一甲
五行一日。六甲六十日。一年之中甲經六匝
行三十六暦數列次也。有當來僧者以未入
鹿苑未度五人故指五人爲當來僧。從是已
後者從初伏提謂至後。後涅槃時皆以不受
破諸外道。如涅槃中破六師十仙也。二歎聲
益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歎轉法輪四。初釋
初句二。初釋法輪。文中以二義釋。輪謂可轉
義能壞義也。經三七日者大則已聞頓説。小
見三七停留。蓋有所表也。初七欲説圓。二七
欲説別。三七欲説通。既並無機。故受釋梵請
説三藏生滅四諦也。二釋三轉。眼智明覺者
暹云。倶舍云。於見道中法忍名眼。法智名智。
類忍名明。智名覺。觀見名眼。決斷名智。照了
名明。驚察名覺。又眼總知三世。智知過去。明
照未來。覺知現在。秖是三明之異名。三轉各
生此四。故名十二行也。大千者四大洲・日月・
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
千千倍説名一中千。此中千千倍名爲大千
界。二釋第二句。三種藥中等者此引涅槃陳
如品文證今不淨義也。不淨慈心因縁名三
藥。貪瞋癡名三病。理事相隔。故藥病互無。今
云不淨。其義例爾。大集云者引眞實理證本
來淨。陳如但見小實理耳。三釋第三句。拘隣
即陳如。梵音楚夏也。五人者暹云。一拘隣如。
二頞鞞亦馬星。三拔提亦摩訶男。四十力迦
葉。五拘利太子。見諦得戒者十誦明十受。此
當其一也。故彼文云。十種得戒。如佛自言善
來比丘自然已得具足戒。如摩訶迦葉自誓
因縁得具足戒。如憍陳如見諦故受具足戒。
如波闍波提比丘尼以八敬法受具足戒。如
達磨提那比丘尼遣信受具足戒。如須陀耶
沙彌論議受具足戒。如耶舍比丘等善來受
具足戒。如跋陀羅波楞伽三歸受具足戒。如
邊地第五律師受具足戒於五人中須一人是第
五律師如涅槃記委明
中十人白四羯磨受具足戒。一人不名僧寶
者以四人方成僧。故荊溪云。此破古也。若餘
四人非見諦者陳如一人縱是比丘不名僧
寶。何名三寶現世間耶。先具此三然後依之
立相從三。六師所説如涅槃經。四釋第四句。
不約一體者荊溪云。有二義故。一者漸化之始
未須一體。二者以一體三消經文不便。二歎
法妙人天受益。以斯妙法者荊溪云。今問。他
人若從名定應同法華。故須簡於名義異同。
今無漏智等者非但無漏過於世智。於無漏
中佛必異於三乘弟子。三十四心無間斷。故
佛無退轉。極更不起。是故得有一受之言。大
經云。等者此引治他證自不退。治他既爾。驗
自可知。案婆沙及曇無徳。有退無退者取無
退邊以證不退。然婆沙中具有二文。今擧退
邊。成論依空一向不退。兼雙引之。非即雙用。
又復婆沙約修道邊。有漏智斷即無無生。但
有盡智。者則有退也。見諦不退二論則同。猶
如大海者海有三義。深廣含衆流。法藥無量
如海之廣也。三總結歎。以大悲三念處之徳
者荊溪云。一切諸佛皆具此三。謂得供不高。
逢毀不下。於不毀供而不生癡。此意多在應
化佛耳。文中但引女毀梵讃。第三略。無八風
亦但擧於違順。後文自列。故此未具。須彌者
此云安明。入水最深。故名爲安。出諸山上。故
名爲明。所言妙者新譯云獨有。茲山四寶所
成。羅睺三摩等者訶慰之極數必至三。因身
子驅而安慰之訶身子云。汝何以輕大龍之
子。語羅云言。莫啼莫啼。訶調達者調達從佛
索衆。佛訶之曰。疑人無知。我尚不以衆付身
子目連。況汝癡人食唾者乎。一香塗下此約
色心具出二種三念相者。雖即由境方具三
心義但成一。今各明者欲顯二相令後行者因
外識内。二正述歎現相二。初分科。正述歎。因
表發等者荊溪云。前已破古。故由前二由方
有表發。二奉微下隨釋二。初總述歎現瑞。三
表發三。初述歎奉蓋。因小果大者荊溪云。五
百各各倶獻微蓋。蓋微曰小。合表寂光。大中
之極。豈過於此。未達表旨故云莫測。此乃爲
後淨土因果之先兆也。何者由獻故受。由受
故合。由合故喜。由喜故請。由請故説。由説故
聞。由聞行因。由因感果。復有種種因果差別
即成種種淨土之行。今從勝説。故云無方。又
從總説但云因果。二正述歎合蓋現瑞。表發
應身之事者荊溪云。之事兩字主彼所説之
事故也。三述歎大衆歡喜。二別述歎三密二。
初分科。總示。即是三輪等者轉自與他能摧
他惑。二義名輪。既無過失。不須防護。二大聖
下隨文別釋三。初歎身密。淨心者下二義釋
淨心。初約聞教。次約修行。又初是淺位。次是
深位。譬如一月等者月必依空。空喩法身。月
喩報身。影喩應身。衆水喩四機。或見下現四
教身也。二歎口密三。初歎辭法二辨。佛尚非
梵音等者荊溪云。大音無聲。梵音秖是隨於
國土一類而已。梵尚非梵。餘何所論。擧勝況
劣。他皆準知。二歎義辨。三歎樂説無礙辨。三
歎密意二。初敍意分科。佛心非權等者佛心
空中。故非權實。空中即假能現權實。良由理
具方有事用。約十界通明則九權一實。約四
聖別辨則三權一實。今約對四教機。且從別
辨以前六道但是生機之所耳。三種權實二
智者自行即聖人心中所證。化他則凡夫心
中所解。自他相對即聖凡共論。聖雖照權對
凡名實。以眞證故。凡雖照實對聖名權。以情
解故。是知。約自行即全奪。唯聖有二智故約
化他即全與。凡夫亦得論二故自他即半與
半奪。於凡奪實而與之權。此意甄明三如指
掌。二初一下隨文釋義二。初約三種權實二
智以歎意密四。初約内外歎自行。内智圓滿
者二智倶圓也。由内具智故外有用。荊溪云。
稽首十力等者秖由具力。方能外用。此即同
體權實之體用也。二歎自行化他。荊溪云。稽
首住於不共法者以不共故。故能導物。此從
不共爲名。以導物故。故有不共。此從導物爲
名。左右共論。故爲二義。三歎化他文有兩釋。
其義皆通。以對前二成三種故且取化他以
命科也。即是化他權實明智斷者荊溪云。斷
縛到岸。其名既通。義分偏圓即權實也。況復
衆言理含權實。或斷衆結爲權。權到彼岸爲
實。據答問文通釋爲便。四總結。是總結上二
種權實之智斷者既云二種智斷。即是結第
三科也。以智斷在第三科明故。以向釋經通
自他故。若準荊溪所釋其義盡善。蓋二字誤。
應云三種權實等也。故荊溪云。稽首能度等
二句云結三權實者。三中一一皆有能度永
離之義。自度度他自他相對其義並通。結上
三者若自度世。亦自永離。結自行也。能度結
他永離結自。即自他也。度他令他永離度世
並結他也。廣本亦作二字。今準荊溪釋義恐
廣略二本並寫誤也。二約三種二諦結歎密
意二。初標示。三種二諦者例前權實與奪區
別。亦應歴七重二諦各述三種。二初下隨釋
三。初約隨情二諦。皆隨凡心所解也。二約隨
情智。隨情無染者如蓮華不染泥水也。三約
隨智二諦。皆入一相者眞俗不二皆聖證故。
二正説分二。初懸談義旨二。初分章述意二。
初分章命宗者命召也。宗主也。於此一經召
佛國以爲主也。復宗等者荊溪云。復猶複也。
佛初自説佛國因果而爲宗。今重明之。故云
複也。況對淨名彈訶文殊往復皆順佛旨。是
故如來重更説之。亦得稱複。二所以下述意。
次第述三科意皆初云所以是也。成前普集
等者正必有依故。尚書符者尚書秦置也。初
秦代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發書。故號尚
書。尚猶主也。魏晋齊並曰尚書臺。梁陳後魏
北齊隋則曰尚書省。尚書云。龍命汝作納言。
詩云。仲山甫出納王命。王之喉舌。並尚書之
任也。符者唐置符寶郎。屬門下省。周禮地
官掌節。春官典瑞。即其任也。其符節盡納於
宮中有從則請郎主於出納也。凡符信皆藏
其左班其右還以合之。一曰。銅魚符起軍旅
易守長。二曰。傳符給郵驛通制命。三曰。隨身
魚符明貴賤應徴召。四曰。木契所以重鎭守
愼出納。五曰。旌節。山國用獸節。土國用人
節。水國用龍節。皆以金爲之。刻姓名者則官
納之。不刻者傳而佩之。夫旌以專賞。節以專
殺。奉旨者奉天子旨也。以喩淨名奉旨而彈
訶也。開境者謂開拓土疆也。以喩淨名伐邪
小之寇拓大乘之境。至尊天子也。二問淨下
釋難顯宗六。初敍昔彈訶非助佛國難。二初
問難。已前彈訶者謂。訶五百八千悉敍昔事。
荊溪云。問如何得知訶皆在昔。答五百八千
皆云憶念我昔曾於。知是已前。今説淨土去
命時近。故知。訶時悉在前也。二答釋三。初正
答。冥會佛意者冥暗也。會合也。暗合如來將
説佛國之意也。二世下擧喩。閫域也。將軍者
秦置大將軍。漢以韓信爲之。武帝以衞世爲
之。位在三公上。明帝以竇憲爲之。初拜威震
天下。尚書以下欲拜之皆先伏稱萬歳。尚書
令韓稜曰。自古無此禮帝乃止。孫子曰。將在
軍君命有所不受。古語曰。閫以内寡人制之。
閫以外將軍制之。天心帝心也。何必侍詔者漢
書云。唯聞將軍之命不聞天子之詔。荊溪云。
若非渉情先行後奏。彌副聖懷。三合結。述昔
等者荊溪云。對佛述時契故默印。昔日彈訶
等者當彈訶時佛國因果其言未興。普集同席
尚自未説。故使爾前但助二縁。況今經中具
足依正。又普集前諸大乘經但多説正。故彈
斥日總助成之該於二縁。故云通助。二釋中
間九品無佛國義難二初問難。荊溪云。問意
言。前云淨名助佛揚化近聞向來通助正報。
若爾此中應當別在依報。依報既是別意所爲。
應須處處盡明依報。淨名所説品數雖多若論
依報其義未幾。蓋不足言者非謂全無。唯有
空室現妙喜等。蓋少許耳。二答釋。荊溪云。答
中意者何必説於土名。方是淨土因果。行即
是因。因必招果。即是其義。何固守名。三釋中
間九品無佛國言難二。初問。難荊溪云。始即
佛國。終謂菴園。前問猶通與其小分。故云蓋
不足言。乃由答中但以行因而爲答問。其行
猶總未足決疑今九品中二義不成。一非佛
説。二無土名。而淨名説何者是依。二答釋二。
初引佛國文。二淨名下以九品類。荊溪云。答
意者從義非語理出常途。豈執國土之名而
亡方便之説。故從此下乃至宛然即其事也。
四釋符成淨國義不分曉難二。初問難。二答
釋二。初總標。皆有此義者荊溪云。如問中三
義。淨名一訶具其三理。乃至九品意亦如之。
況淨名始終悉成三義。故從法華下義出其
三。二如下別示三。初示淨名符成。荊溪云。
初引法華擧佛自淨佛土成就衆生。成就衆
生永永不已。化主既然以勵諸下。此類下正
明淨名但符成如來淨土。二淨名下示淨名
自淨。三弟子下示弟子等淨。弟子菩薩者荊溪
云。弟子即弟子品。菩薩即菩薩品。五釋聲聞
入滅非淨佛國難二。初問難。荊溪云。菩薩可
爾等者淨土之行必須願生。小乘亡生。生滅
義反。何得引同菩薩事耶。二答釋二。初正答
聲聞淨佛土。所以至此義者引前第四番中答
辭以總責也。深求從本則小乘淨國。淺問從
迹則小乘取滅。如法下正答也。荊溪云。從本
説之方有其事。故受折者皆是能同。二又問
下更顯佛國爲經宗二。初引文立宗。荊溪云。
此別酬問意。即更通引顯成佛國爲宗義也。
因此往復者荊溪云。往復乃是通指九品。二
若不下責古成今。荊溪云。破古意者此將已
釋以難古非。故以空室用表極淨之佛土也。
以破古釋所生諸品意。斥古人雖見經文十
方佛土皆空之文亦未肯以宗爲佛國。淨名
意以十方三土亦復皆空。良由室表常寂光
空當知。古人未曉經旨。六釋一名解脱非關
佛國難二。初問難。問意者此經既以佛國爲
宗若立異名應名佛國。既云解脱。則佛國義
乖。荊溪云。此經雖即人法雙題恐單人名表
法猶濫。故從法稱以爲其問。二答釋。答意者
此經通名不思議解脱經。中別品有不思議。
議相符既明依報。則佛國義顯。荊溪云。
答中還從別名以答。故不思議最顯佛國。但
今意明不思議義有總有別。總對一部。故名
爲通。以法對人亦復如是。是故人法二意不
殊。二就半下正釋經文三。初佛國半品明大
聖對機命宗。説佛國因果二。初分科。二隨釋
二。初寶積請説二。初同類堪聞。先已發心者
荊溪云。問此之五百何處發心。疏既不云此
難定判。或是此生此會已前。或普集見聞勝
報人法。或復適來覩佛神變。或當聞向寶積
述歎。或可具經上來諸處。或再。或三。但所見
聞。悉屬方等含於四教發。豈不然。但機宜聞
淨土行教。是故復須更請問耳。何者發心之
中上求唯一。下化猶通不出權實。歴教詮理。
取土攝生。是故更須問淨土教。是故寶積述
發爲請。令得聞於淨土心因果。此云至道心
者梵云質多。此翻心也。經中已翻。此言心者
相帶來耳。但發心至分眞者荊溪云。問既通
列菩提。六即之中不列理即及究竟者其理
可然。何以不云觀行即耶。答今此發心對佛
述行。觀行功薄。故不足論。況觀名通相似等。
別教相似分證非無觀行。從勝立名。方稱所
述。若欲通收理何不可。秖恐長者位已過之。
言相下更從教簡。於此三中但云相似者相似
居中。名字無位。分眞正當無生之位。故須正
約相似位判。皆約内凡者通性。地別。三十心
圓十信。所以約三教者諸長者子義通衍故。
問下荊溪云。問意者長者但云發菩提心。今
何依據而云相似耶。答下唯明通位者以人
雜小乘故須簡示。別圓二教約忍論發義準
可知。荊溪云。答中意者亦簡無生及觀行位
故。故知。爾前發義不成。前已論竟。今重問者
欲簡異耳。如通教中相似初心尚未能發。故
知。名字雖有發義去無生遠。兼復通漫。此亦
約於次第者耳。二正請説二。初分科敍意二。
所以下隨文正釋二。初請果。二請因。二如來
答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讃許。二誡聽。念
之生修慧者荊溪云。念前聞思所依之境。當
如聞思而修行之。通於四教。應此方等。是故
聞已必於思修。儒書尚云。學而不思則罔。又
曰。修身愼行恐辱先也。俗教所論思修倶淺。
但有其名無出世實。三受教。四正答二。初分
科。二初文下隨釋五。初正答二。初答果二。初
正答三。初標章。總答二。初事釋二。初總示。
然土不在至已如前説者荊溪云。問既非四
句。土定在誰。答秖縁定屬以成性過故。四句
中皆云不在。言四句者破凡非聖。凡理本來
亦無性過。衆生業力不可思議。佛菩薩應亦
復如是。豈兩難思。合成性過。離二無別。不可
思議。應知。思議即不思議。況不思議理可思
議耶。若離若合皆不逾理。作此觀之諸土永
寂無可説示四悉示之隨聞獲益。餘何可論。
二衆生下別解二。初釋衆生。二所言下釋之
類三。初正明有爲縁集等者荊溪云。諸縁積
集有爲無爲一切悉然。應知。有爲即縁集名
有爲縁集。若以無爲爲縁集者名無爲之縁
集。及開中下寂光者合而言之在果報中。此
三土衆生等者荊溪云。若作都迷即二。同居
及以有餘。若兼分迷即指同居有餘果報。若
全取分迷即是果報及中下寂光。是故文中上
句云。及開中下寂光也。故取分迷皆在無爲
縁集故也。二約教。三釋難三。初釋三土既別
不應同是無爲難。三土者方便果報及中下寂
光也。所迷理同者同迷中道故。二釋所迷既
同。不應三土差別難。問意者所迷既同土秖
應一。答意者惑斷深淺須分土別。所迷理同
故並號無爲。初意中次第示四教生三土不
同。初明藏通唯生方便。五人者藏二乘通
三乘也。受變易等者於釋論二死則屬變易。
於攝論七死則屬方便。開七合二。二收七盡。
七名如第二記。次別圓下明別圓凡聖備生
三土。斷通惑者倶内凡位。別七住已上圓七
信已上倶生方便土。及見下見不空。即分證
中道也。即別地圓住已上倶生果報。若十下
以寂忍三品對十等妙。故所以十等名分寂
光土。寂忍即寂光也。分證既深別名寂滅。有
後即十。無後即等。雖復下次意也。所迷理同
故同稱無爲。三釋土既有四。集亦應四。難四
種縁集者一有爲。二無爲。三自體。四法界。此
論師所立。今家但用二名。故此研問。荊溪云。
此問意者論師既立四種縁集。今家又立四
種衆生。何不以四而對於四。有爲生滅等次
第對之。答中一往亦暫許之。言有妨者因斥
論師。自體法界不殊無爲。名異義同。何須別
立。若於無爲義分三者容有是理。然此三集
並在別圓住地已上。故不以三對三衆生。欲
離無爲以對三者無爲即是初地已上。自體
即是第十地也。法界可對等覺也。然實不及。
直名無爲。無爲悉是障中無明。故須總合爲
一無爲。二觀解。荊溪云。觀心者爲對二種縁
集分明故。今且以二種縁集次第以對三觀。
觀相粗存縁集未盡故也。應須更論一心三
觀一時倶破二種縁集。即約六即及縁集盡。
二別釋三。初敍意分章。二依章釋義五。初横
約同居。滿願成佛如法華經。量其所居者所
居眷屬多少也。多則宅大。少則宅小。修善多
少等者衆生修善多則莊嚴勝如彌陀。衆生
修善少則莊嚴劣如釋迦。第三句中今明菩
薩調伏等者調伏即次句。準此文意前之二
句並後二句之方便也。故知。教化調伏本爲
佛慧起根。四隨諸下釋起根句。意亦如是。言
起菩薩根者既云要因六根起根取土。當知。
下文光明寂默仙菩薩等並在同居淨穢二
土。以今文中亦且在前二土故也。具如下文。
菩薩行品者彼品佛爲阿難廣説佛土。謂佛
光明菩薩化人佛衣服等總十七事。以此四
句在於二土故名爲横。一一別對。故名爲竪。
二竪對四土二。初標示。竪對者荊溪云。隨其
土體對惑増滅得有諸土多少不同故。名爲
竪。二初文下正釋二。初前三句配三土。具縛
者三惑全在故。淨穢亦爾者國土品類亦無
量也。能調難調者見思煩惱凡夫所不能調。
故曰難調。二後二句配寂光二。初正釋二。初
釋義引類。荊溪云。總別見中者以根對境得
總別名。根六慧一隨宜不等。非即有於總別
之土。如聲聞下引類也。總相謂四諦總明因
果。別相謂十二因縁別明三世因果。二故華
下引證釋成二。初引證。二即是下釋成。由於
根塵了達三諦具足諸法故得名佛眼。佛意
亦由三諦具足名無滅修。二料簡因果與奪
等者荊溪云。因之與果倶得無生寂滅種智。
與則寂光通因通於中下。奪則寂光別在極
地。以上下位倶得無生寂忍種智。別則寂忍
不通下因。三類通四土。如前四義者指前横
釋同居具四。復當今文類通四釋。四通寂光
等者荊溪云。其中寂光唯用中下教化調伏。
佛慧漸深起根成就。入於究竟常寂光故。四
約觀心二。初正明觀法。二初示行願二。初約
事成觀行二。初總攝生土。境是心之所依者
心即能觀。觀即衆生也。境即所依猶國土也。
衆生者下證能觀是衆生義。二今因下別攝
横竪。向約事釋有横有竪。今附事成觀一一
明之。文爲二。初附竪成觀。荊溪云。觀心中云
多少者即是因縁及空假中對論多少。如初
觀心未敢遍縁且縁因縁。於因縁中隨對隨
照。故云少也。觀境稍熟次心遍攬即名爲多。
次空假中多少準説。境即如土。或増或減。次
及不次準例可知。此釋初句也。調能下釋第
二句。次如是下釋第三句。次起菩薩下釋第
四句。二復次下附横成觀。荊溪云。初對初句。
調與不調即第二句。入與不入即第三句。起
與不起即第四句。二深識下約觀起誓願。荊
溪云。約觀明起誓。横取四土以對四心。但約
二種縁集作之。縁集在因。最宜對觀。文爲二。
初觀有心起誓。且攝經初句。二觀空心起誓。
即攝經四句。多少即初句。二若但下結示相
須。荊溪云。結上觀中須必行願事理相資。故
竪對屬行横對屬願。行人下事釋。横竪本在
觀心。故將向文以觀行者既云觀心。須在於
己。以諸衆生不出心故己心既爾。他心亦然。
是故文云意在此也。二引證結要二。初引證。
荊溪云。引大集者證事須觀。觀成心淨。心淨
必能事淨故也。二行人下結要。從此而起者
皆從觀心而起四土。五約教帖文。或斷不盡
即是聖人者。若約藏通斷不盡者即三果六地
已還倶在聖位。若約別圓斷不盡者即六信
六住已還猶是内凡。今望藏通總云聖耳。見
眞中道者即別地圓住分證中道故。無爲未盡
者上地無明猶在故。無爲將盡者即十地等
覺也。爲此所化取中下寂光 荊溪云。約教
中於一一句皆約四教。各歴四土至果報中。
有別教者存教道耳。至寂光中云圓教者通
中下耳。又從有餘以取果報用別圓者用別
地前及教道耳。三此釋下結意準文。下文多
倒釋者荊溪云。菩薩行品具足述前四義。不
闕而不次第。第一釋第四。第二釋第三。第三
釋第二。第四釋第一。下文雖章安續補亦不
違於先師之旨。三結成二譬顯二。初分科。二
隨釋二。初開譬二。初開成譬。荊溪云。四不可
説名爲空者謂。都無説是則失於四不可説
旨。故須依於四不可説有因縁説。具足悲智
取土利生。能於空中以見不空。教化調伏入
慧起根。乃於衆生有所成辦。故云空地。隨意
故有。無礙故空。故云四不可説故名爲空也。
地者即爲悲願所依。空即地也。言宮室者生
之所依。爲生取土土成物益。二開不成譬。二
合譬二。初合成譬。若純用下荊溪云。此經斥
二乘。而云通教菩薩亦何能淨者何故復云
通教菩薩有淨土因。然爲遮其取證空耳。二
合不成譬空。二答因二。初分料叙意。互相
渉入者横歴諸行皆竪窮心源。竪窮心源亦
横收諸行。故云不得相離。故前下前作横説。
後作竪説也。廣長至表此者荊溪云。廣表於
横長表於竪。並現於蓋正表相資横竪不二
而横而竪。又十方諸佛以表於横。諸佛説法
亦可表竪。並在蓋中。不二亦然。須更互帖釋
者所釋經文須達文旨。若經文横論即須竪
義帖釋。若經文竪辨即須横義帖釋。廣長相
在。身土亦然。故表不二。二今先下隨文釋義
二。初横歴諸行修因二。初分科。二初三下隨
釋三。初約三心二。初分章。二隨釋四。初別明
二。初配名。三種菩提心者即三乘道心。二釋
義三。初直心。二深心二。初正明深心。二通前
料簡三。初明約小修大。荊溪云。此問意者經
云。直心深心是菩薩淨土等。既此二心是二
乘心。菩薩何以行二乘心。答中雖借通教義
仍未顯。故引法華而通釋之。雖爲攝物行二
乘心元期淨土。故得引釋。二明兼帶二乘。問
此中等者荊溪云。經文但云直心深心。如前
所釋並是菩薩行願本體。若消文中淨土又
無二乘之心。乃是妄加二乘之語。答中意者
但云直深。不云二乘者既帶方便。故不的云。
是則云二乘則妨大。云菩薩則妨小。意既兼
含。故但云直深而已。言準望者荊溪云。今經
此言冥有其旨。未可即行彰灼説之。此座二
乘顯用之。元皆是修於淨土之人。故知。菩薩
修二乘行爲攝生法。若欲顯説須依大品法
華經意。問準望法華可有此理。大品如何。答
一切諸法趣於諦縁。是摩訶衍會法之言。良
有以也。故有諸法趣二乘心。問雖作此説亦
未消於大品之文。大品但云。三乘共位菩薩
十地皆學皆行。何會云是淨土行耶。答既不
取證理在攝生。修淨土因而爲攝法所攝亦
通二乘心也。通教尚爾。別圓灼然。次引大論
者既云有土純聲聞僧。即是聲聞來生其國。
既有所引。豈無能引。諦縁下結難也。即是能
引之人行也。三明三終顯一。從多爲論者荊
溪云。若望諸土道理合有未開顯者。故云十
方不無此事。但聞顯者多。是故前消教化等
文雖有横竪通約諸土於中豈無未開顯者。故
此經文理須十方横竪消釋。然雖猶有未開
顯土匆若時合移入他邦。或用密教當土開
之。若法華疏釋照東方。一切開者爲引同故
但照於同證。經意別不可一準。三大乘心。二
通明二。初正示通義三。初示義。秖是一自性
清淨心者即三千三諦之一心也。此約一心
而有三號。謂直深大也。釋義如文。二菩下
釋成無作四諦者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煩惱
即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
死即涅槃無滅可證。而此四法秖是一心本
無造作。故名無作。名深法忍者三道即三徳。
故名深也。一實諦者別圓證道同顯三諦。包
融無外故名一實。超出二邊故名一實。若約
教道實爲惑覆既不相即。義與圓殊。三今此
下結示。無三差別等者荊溪云。故約三心以
明三徳。又此三心義雖通於別圓二教然亦
不可前後並別。言三徳異名者大乘即解脱。
深心即般若。直心即法身。大乘但由悲願得
名故對解脱。即是初心住於三徳者既對三
徳。理合各三。二對昔顯今。昔論等者昔指
普集等諸方等經。今明等者荊溪云。爾前諸
經但明正報。唯説三身對於四教。前二教佛
倶名應。故若以依因對於四土者同居有餘
倶名應土。故今身土或四或三。依因者取土
利物因也。若對縁集有爲無爲及以生死分
段變易國須分四。即二同居方便實報二集
二死各分二故。三觀心。空假二觀三心等者
荊溪云。還借前來通別二釋至此文中共成
觀義。三心別者具如別釋。若作通釋空假三
心亦含於大。以通菩薩亦入空觀。乃以諦縁。
假三心者藏通菩薩自觀諦縁。亦具三心中
三心者而云一三三一者。二未即中中必即
二。凡觀萬境皆不二故。若分圓別對此二教
初心後心別教初心義當空假。與前兩教三
乘義同
四釋經三。初釋直心二。初總述。前約教明等
者荊溪云。前普集經準教修行取法身果。今
非無教。但於教行更加悲願成淨土因。問此
前後文皆云此經並約依因。此中何得還引光
嚴以證彼正。答道場是處義當依因。亦可用
表能依法身。況復今經雙表依正。故列諸行
並具二途。問何故等者此還用前別釋爲問。
直通縁度。豈獨諦耶。答中二意。一者從便。二
者攝他。是則二倶用彼別名以成通義。二別
釋二。初正釋二。初釋直心二。初示五種直心。
直心有五等者荊溪云。一往似竪。如下布施
以望持戒亦名爲横。一一復通五種直等亦
得名竪。是則竪中以五望五復可爲横。亦名
爲竪。然終是横。專對於横良有以也。一世間
直應有多種。如三界中見愛各別。引諺云。癡
直者但世間諸直以癡爲本。以是而言亦具
貪瞋。下之通別具如前釋。諺者俗言也。此五
下判權實也。二今圓下明菩薩圓修二。初修
觀行。知一切法等者知即能觀觀。一切法即
所觀境。一切之言不出十界百界。咸即空中。
故並雙非。非九界即非權。非佛界即非實。空
中即假而能雙修雙用。修前四直是修權。修
圓教直是修實。修成有用還用五直以化於
他。故云雙用。此中初修在名字位。修成雙用
皆在五品。於五品位能化他者即止觀所明
圓人上根出假也。智者即其人乎。然此雙用
約於佛世有顯有密。顯爲方等當教菩薩。密
爲此中兩教二乘。密但探用法華之意。非
今部體。若論用教不無其理。故云教他修五
直行。此文凡有四心。一自作。二教他。三讃
歎。四隨喜。自作屬雙修。教他讃歎隨喜並屬
雙用。荊溪云。圓菩薩下明修淨土行相者一
切菩薩具此四心方名大行。今具後極故是
圓也。收下三故四心之相闕一不可。具如止
觀記引大論文也。故於五直亦具四相成淨
土行。道理雖然識其旨故。若實行者前二教
人以前二三而爲權也。別圓準説可以意得。
各誘令入當教之實。若本圓人但以同體之
攝而攝取之。又復通人亦云修於淨土行者。
若任當教雖有其文乃寄利人堪被接者。二
菩薩下入相似位既從觀行轉入相似。雙用
五直倍勝於前二。若入下釋來生。故知。住前
修於五直。若入初住八相成道則前所化來
生其國。文爲二。初明分眞成佛。此即釋經菩
薩成佛時也。故知。經云菩薩正指住前。成佛
之言乃在初住。故荊溪云。又成佛之言不必
妙覺。通取別圓地住已上。從此位去皆八相
故悉以十界身土取生。或復古佛垂迹利物。
今文正在菩薩實行。故成佛言必須通曉。下
去諸文大旨悉爾。從似入眞以成化相。分眞
果中三土不同。以常寂光無成佛義。若開中
下準説可知。二即現下示所化來生。此即釋
經不諂衆生來生其國也。文爲四。初生同居。
初則赴縁等者明施五時化也。二生有餘。三
生實報。無二邊等者荊溪云。當地中惑名之
爲諂。惑斷名直。四生寂光。此約中下寂光。即
十地等覺。二義既下結斥。直心有五。生國有
四。故曰衆多。此總結示也。豈可下斥他解也。
二釋深心分文節釋。準直心可見。文或有闕
望上説之。下去皆然。亦何離於十二縁者法
門無量因縁收盡。若事若理者於五深心一
事四理亦可四事一理。縁覺深心等者荊溪
云。通中存別。意仍在通。次但具有下分於横
竪。通別兼具。具於四種四土故也。三釋大乘
心。即四教大乘等者荊溪云。問前別釋大乘
唯在別圓。直深二心唯在二乘。今此文中何
得通四。答前別此通。理數然也。故通釋中雖
皆五釋於大乘中復除世間。思之可見。今謂
直深之心世間皆有。大乘之稱唯在出世。故
使疏釋大乘唯言四教。又復應知。雖例有五
釋今此大乘望前二心全除世間分除餘二。
以藏通大乘非二乘故不同直深但約三乘
也。上求下釋其名也。夫大以包廣爲義。四教
菩薩既倶上求佛果下化衆生包含上下。廣
大明矣。二乘自度。求化倶無。包廣義乖。故
名爲小。各縁下乘以運載爲義。依境起誓修
行填誓自運則從因到果。運他則出凡入聖。
自他倶運。乘義在斯。二約自行二。初來意。
荊溪云。若無三心等者眞實是直心。高是深
心。廣即大乘。二布施下正釋六。初布施二。
初釋布施二。初示五種布施二。初標。荊溪
云。布施有五者亦是菩薩與二乘所行施等
爲淨土因。故離爲五。及四菩薩施者藏通兼
二乘。略標菩薩耳。二世間下釋二。初世間
事施即六道施者荊溪云。然世間直深亦合
離。六及於六中各更委分。非法財施者或非
理求財。或施乖正法並名非法。若持十善去
人天二道各開多類。人開四姓。天分三界。於
人中更有居士攝在四姓。言四姓者一婆羅
門淨行也。守道居貞。二刹帝利王種也。君臨
奕世。三毘舍商賈也。貿遷有無。四首陀農人
也。勤身稼穡。凡茲四姓婚嫁不通。飛伏異路。
此言居士或是婆羅門姓。或是刹帝利姓。如
毘舍離國稱居士者皆是王族。但以在家不
仕別稱居士。若婆羅門姓不出家者亦名居
士。文中備明施相。即五人因也。若輕心等者
心非殷重曰輕。定日定財曰局。擇人可施曰
限礙。若勝品下天施。初文至得生是欲天因。
若持戒轉細去是色天因。無色可例。二若三
下四菩薩施擇覺等者荊溪云。擇法屬慧。今
在施者爲成施。故施不得慧不成出世。尸毘
代鴿者大論云。如釋迦菩薩本名尸毘。得歸
命救護陀羅尼。視諸衆生如母愛子。帝釋與
毘首羯磨故往試之。毘首作鴿。帝釋作鷹。鴿
入王腋擧身戰懼動目作聲。鷹在近樹而語
王言。還我鴿來。王言。我發願度一切衆生。鷹
言。我非一切耶。而奪我食。王言。汝須何食。
鷹言。我須新肉熱血。王乃持刀自割股肉而
授與之。鷹言。令輕重等勿見欺也。王遂持秤
稱鴿鴿身轉重。王肉轉輕。乃至盡身。廣如輔
行第五引之。釋迦鹿王代彼而死者大論云。
昔波羅奈王入山遊獵。見二鹿群數各五百
各有一主。有一鹿王。身七寶色是釋迦菩薩。
復有一王。是提婆達多。菩薩鹿王見王殺其
群黨起大悲心直至王前。諸人競射飛箭如
雨。王見此鹿無所忌憚必有深意勅令勿射。
鹿至王所跪白王言。王以小事一時令鹿受
於死。君若以供饌當差次送毎日一鹿。王喜
其言。於是二主各差次送。次當調達群中有
一母鹿。白其主言。我死分當而我懷子。子非
死次屈垂料理使生者不濫死者得次。王怒
之曰。誰不惜命。次來但去。母思惟言。我王無
慈横見瞋怒。即至菩薩王所白言。大王仁慈。
如我今日天地曠遠無所控告。以事具陳。菩
薩王言。若我不理枉殺其子。若非次更差後
次何遣。唯我當代。思惟既定即自送身。遣鹿
母還群。菩薩鹿王到其王門。衆人見之怪其
自來以事白王。王亦怪之。王問曰。群鹿盡耶。
而匆自來。鹿王言。大王仁慈人無犯者。但有
慈茂無有盡時。但彼群鹿歸告於我。我愍之。
故若非分差是亦不可。若縱而不救無異木
石。是身不久必不免死。慈救苦厄其徳無量。
若人無慈與虎狼何別。王聞是語即從座起
而説偈言。我實是畜獸。名曰人頭鹿。汝雖是
畜生名曰鹿頭人。以理而爲人。不以形爲人。
我從今日始不食一切肉。我以無畏施亦可
安汝意。具如彼經者暹云。須大拏經云。有婆
羅門食竟便語太子言。拘留國人也久聞太
子好行惠施名聞十方。我大貧窮。欲從太子
有所乞丐。太子言。不於卿有所愛惜。我所有
盡施人無以相施。婆羅門言。若無物者施我
兩兒。以爲給使可養老者。如是至三。太子言。
卿故遠來欲得我男女。奈何不相施。時兩兒
行戲。太子呼語兒言。此婆羅門遠來乞汝。我
已許之。汝便隨去。兩兒走入父腋下涙出且
言。我數見非婆羅門是鬼耳。乃至兒不肯去。
廣如經。十種布施者暹云。舊華嚴第十十無
盡藏品明施藏。中云何等菩薩施藏。此菩薩
修十種施。所謂修施法・最後難施法・内施法・
外施法・内外施法・一切施法・過去施法・未
來施法・現在施法・究竟施法如經廣説。又離
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施。何等爲十。所謂平
等心施無惡衆生故。乃至云三種圓滿清淨
施施者受者財物平等清淨如虚空故。地持
九種之施者暹云。彼論第四云。一自性施。二
一切施。三難施。四一切門施。五善人施。六一
切行施。七除惱施。八此世他世施。九清淨施。
生死後際者謂。究竟涅槃也。如來檀者達施
即法界故。檀波羅密者達施三諦法界名到
彼岸。三諦即彼岸也。一切法趣檀者檀即法
界。法界遍攝無法不在。故發趣品云。一切法
趣檀。是趣不過檀尚不可得。云何當有趣非
趣。二自行下明菩薩圓修。此文極略。準直心
説之二。後成下釋來生。二持戒。四種持戒等
者事戒無別。能持心異故成四別。例施可知。
若作別説則藏通持篇聚。別圓持梵網。正語
等者於八正中此三屬戒。三忍辱。並忍爲本
者荊溪云。夫忍者爲端正因。故出世忍能感
相果。故得以爲一切相本。四種修相止觀記
具明之。四精進。但約衆行者謂。勤修五度得
精進名。自有別體者謂誦經禮佛爲精進也。
謂正勤者勤斷二惡。勤生二善。並屬精進。故
以此四并根力覺道爲八。此還就初義明精
進也。五禪定。六智慧二。初正解二。初正解智
度。二上來下通前類義。二釋疑。荊溪云。問意
者等智有漏依根本禪。若正定之言義通五
者後四正定位在内凡。世禪全有有漏凡夫。
何意名爲正定聚耶。答意者分別方異合説
何妨。正定望散亦可通用
三約化他二。初懸示。豈行六度等者荊溪云。
如向六度菩薩非不用之化人。但法屬自行。
今四無量非不自行法屬化他。於今四六皆
成大行咸具自他。二四無下隨釋八。初四等。
無量從境。四等從心。境雖無量我心常等。四
教下三教皆言法縁者荊溪云。非謂三慈中
法縁慈也。法名既通。故皆云法。但是衆縁之
法耳。謂生滅無生無量之法也。於無量中著
法縁字者即四無量家恒沙佛法耳。即三諦
中恒沙佛法故知。此云法縁非三慈中之法
縁也。故知。法字亦可通五。謂凡夫事法等。圓
教獨當無縁名者從勝説耳。二四攝並非凡
小所行等者荊溪云。如前三心直深通大。大
不通小。以名局故是故通中亦須別也。但可
通諸大乘而已。今亦如是。如前六度及四無
量。理通大小。故此四攝及以大乘并下方便
回迥之文不通世間及兩二乘。彼教必無其
事故也。又四無量及以四攝歴教別釋修相
證相不易分別不可具存。故並略列。言四攝
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約所同邊諸教似同。
細尋智願高下永別。以其上兼下故也。乃至
位位節級不同。即如本迹高下四句。今多分
從下劣凡夫難化者説。其名必通。理不可壅。
所攝衆生等者能攝則有四教之脱。所化雖
通世間之法菩薩化人無不皆令至解脱。故
彈指合掌其例可從。故今從於攝之本意。三
方便荊溪云。問自行等三及破外等三有何
差別。答有同有異。從名則異。從義故同。雖有
異同離合復別。言義同者自行等三名雖有三
法但成二。自他相對無別體故破立等三亦
有三名亦但二義。破立二種通成自行教他。
故但成二。若爾何須重列。答經論逗機各有
其旨。四道品此法二乘有分者荊溪云。以四
諦法二乘初心即須觀故。況復四四各各不
同。生滅具用二乘之法。故云有分。三十七品
具如止觀及記并法界次第。非此可具。若準
婆沙有漏道品。例前爲五有何不可。但凡夫
外道所修行者亦是佛法行者所修。未發無
漏名有漏耳。但外道法無念處名故。五迴向
令來生至具足也者荊溪云。若不迴向施福
有限。唯感富樂。迴向極果。及與衆生令福具
足福智乘戒體用事理一切無闕。若爾於等
六度皆悉具五。豈不具足。何須別立此一門
耶。答必須方便方乃具足。若爾迴向復還託
於諸行。諸行雖皆不云迴向。迴向又亦不云
諸行存沒雖異誠無別體。何須別立。答雖相
導引所治各別得名又殊。施爲慳治。乃至智
爲愚治。迴向自爲自利近果之治。所以有願
無行令修六度則以六度爲名。若有六度無
迴向者令修迴向。即從迴向爲名故也。六除
難。暹云。成論明。菩薩設四輪摧八難。一生中
國輪能摧五難。謂三塗北洲及長壽天。二修
正願輪摧世智辨聰。三植善因輪摧生盲生
聾。四近善人輪摧佛前佛後。至善吉等者荊
溪云。彼章亦秖對於二乘辨界外難。亦不更
約方便果報。若欲略明則有餘中三十心人
爲三惡道。住無我法名爲北洲。地前法愛如
長壽天。未有初地十種六根。名諸根不具。地
前智淺如世辨聰。不窮中理如佛前後。若實
報中位位相望節節作之。此並障於中道理
也。是故結云約四土簡至具辨者以向來意
一一思之。此非容易不可濫述。七守戒。譏者
廣雅云。譏刺也。問也。説文誹也。荊溪云。四
句者準經正用四中第二。是淨土因。譏他得
宜第三通用。初心菩薩未全自守。故不論之。
第四句中不譏一半。理亦可通。由不自守。故
亦不應。唯於初句都無所取。次引大經證第
三句。故初句中既不自守譏。何益耶。其身不
正雖令不從。故第二句不令而行。若見機者
定用第二第三句也。第二自行第三利他即是
淨土行也。假使三子等者長者凡有四子。喩
佛亦然。北遠云。一謗法。二四重。三五逆。四
十惡。前三名由杖而死。以不可枚故十惡猶
可懺悔。有生善義故要當苦治。章安疏中更
約教釋則前三被訶名由杖死。於圓起著亦
宜彈折。故如一子要當苦治。今文證戒且同
遠釋。既云但見四機不謬。還須依憑章安所
解。羅什注云。上説戒度今復言戒者義不在
戒也。欲因戒以明不譏。彼闕不譏彼闕故莫
知其闕。莫知闕則無犯禁之名。以此爲行。故
獲此爲果則衆惡都息。故以十善次也。總前
凡三釋各有其致。學者去取之。八十善二。初
總示。一止二行者止則但止前惡不惱於他。
行則勝徳利安。一切通稱善者善以順理爲
義息倒歸眞。故云順理。此是止十善者正示
經文也。謂不殺至不邪見並是止前惡事。若
放生布施禮敬實語和合語軟語饒益語不淨
觀慈忍智慧名爲善行。次第對不殺盜婬妄
兩惡綺貪瞋癡明之。後四約四教者荊溪云。
止惡義通從行願別。問此十善與前尸羅同
異云何。同何假列別相如何。答尸羅相通對
一人説。今離爲十以對多人。暹云。前文持戒
中明十善。是約十善上更加持戒。此單修十
善不受律儀。二命不下別解。二竪窮心源。修
因二。初敍意分章。十三番相資成淨土因者
荊溪云。初資第二。乃至十二資於十三。細尋
具如下解釋中。上從直心等者上釋諸行。諸
行相望故名爲横。一一皆從世間至圓。其義
雖竪但經一往直列而已。終成横行。況雖竪
釋但約教判淺深不同。是故窮源研於心念。
令從淺行直見深理方乃名竪。二一約下隨
章釋義三。初約教。荊溪云。令出圓教窮源易
顯故須約三教釋成竪行。文爲二。初簡示。聲
聞經中無十方佛者然小乘宗計不同。亦有
説有者。如曇無徳戒本云稽首禮諸佛。又小
乘定於光中見十方佛。此皆言有也。薩婆多
戒本云。稽首釋師子則不言諸佛。是無十方。
然多分説無。故今云無也。古人謂。四分分通
大乘者見彼説十方佛。故而不知小乘宗計
各別。成身子疑者荊溪云。三藏教中無淨土
教。但以煩惱潤業而生。故於穢土成佛。無爽
匆聞衍門説有淨土。故使身子由是致疑。又
依衍門方有變地。故用按地以斥身子。豈成
助於身子之疑。若三藏中立淨土教與昔教
反。佛無可以釋身子疑。無行無人者有六度
行無淨土教。教無行缺終無成佛。無淨土因
無行之佛有教無人。六度之行有因無果。行
既無果反成無行。問若爾何故前釋直心等
文而皆具五。世直尚成菩薩之行。三藏何失
云無行耶。答從本則有。據迹説無。有教無人
良可信矣。須汎論者通別二教猶非正意。秖
可汎論以爲較量。二今爲下正釋三。初通荊
溪云。約通教釋。初以直心對於見地而云登
地見理者何耶。答於通教中上根菩薩初地
見眞。義當三人共位見眞。入第三地爲深心
者此十三句中云深心者非前三心之深心
也。故前深心但是初發之深心也。望聲聞人
得名深耳。第四去云事理倶行乃至智慧。以
對十地皆從成就別別言之。通教初心既事
理倶行。亦應合有教化調伏乃至起根得名
處別。故別對之以成竪義。通教尚爾。況復圓
耶。言善慧者借別名通。故所列地不標地稱。
但云初地乃至十地。唯此第九暫借別名。至
第十地攝後三句併結成地。借此十地者正
借別也。經文但云從初至後雖無地名既云
登地已見眞理。豈可必用乾慧等名。通教初
地未名直。故故可借別以名於通。初地斷見
仍成通義。又復通教地前無賢。故第十地含
於三句。初之兩地倶名爲直。故使第十含於
三句。問通教菩薩有淨土行者菩薩知有十
方諸佛。二乘云何。答雖同一教大小義別。二
乘道理不合知之。雖與二乘同坐解脱自鄙
不發。永不求故又菩薩雖知佛猶永滅。永滅
乃與取土義乖。故知。此佛無人有教。教既權
施不稱因行。故於權教不須苦窮。二別教二。
初對十地位。二對十四般若。荊溪云。初釋已
將諸句對地。次復更約十四般若者對開合
邊。其名便故以理合。故名通初後。故合地前
者合三十心爲三。後取等覺成四。開十地爲
十。故有十四。疏本作含地前者字誤耳。若依
十四般若。然欲解釋出其理者即如向來消
文者。是故一家釋義以義消文。必不以名而
局於義。故云無往不通。故知。以名拘義無處
不壅。三圓二。初斥別。二今以下顯圓二。初約
初住二。初正示諸句。寂照之智者從初地至
等覺。但名照寂。妙覺一位方名寂照。故瓔珞
經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今約圓義初後相
在。於阿字門具一切義故知。初住分有寂照
分入寂光者若約前文則以寂忍三品配三寂
光。今此乃以初住理顯名下寂光。二住已上
名中品。唯佛名上。二當知下結顯圓融。四十
一字者大品四十二字以喩圓位。並備衆門
者荊溪云。於十二句句句遍攝前十七句及
以十萬一切佛法。故句句下隨其之言。義通
横竪。發心正行等者圓人初心既在初住始
得無生。既斷無明理合唯在果報土中。傍爲
取機化下二土。即是方便及以同居何妨。亦
得化分寂光。下二非正。故名爲傍。二初住下
例後位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三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四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二觀心二。初正釋觀心因果二。初正示因果
二。初明修觀行因。事理相資者荊溪云。事即
如前十七句。理即指今直心是也。事理不善
者事理二惑也。佛土淨故即境界淨者境界
即所化衆生。所化境淨則説法淨也。説法淨
故至明淨者由物機生令所説穢。故使未堪
用淨智化。化道未周未見四淨。故使説等未
受淨名。智慧功徳即福慧也。名觀行即者此
約觀成。即五品位始修在名字位中也。法華
下趣觀行道場近分證菩提。二若功下明入
分眞果二。初從行入似。觀行内熟諸佛外加。
内外相藉麁垢自落。二從相下從似入眞。二
初分眞作佛。入銅輪者瓔珞以六輪喩位十
住銅輪也。即於二土目行等者荊溪云。穢淨
二種同居土也。謂住觀行相似位時修淨土
因。若入銅輪還於二土以攝同類。乃至令入
有餘果報。故下用經四句結云教化衆生調
伏等也。即用前文横竪對土釋於淨穢二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