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出曜經 (No. 0212_ 竺佛念譯 ) in Vol. 04

[First] [Prev+100] [Prev]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若能覺此苦 行道淨其迹
一切行無我者。無欲無作故一切法無我。以
不堅固故一切法無我。不自由故一切法無
我。是故説一切行無我。如慧之所見者。慧
之所鑒照察。三十七道品之法。猶如有人照
於明鏡。悉自見形無所罣礙。此亦如是以慧
觀察皆悉分明。是故説如慧之所見也。若能
覺此苦者。彼修行人長夜之中。爲此五盛陰
身所見侵欺。計是我有我是彼所。以實觀之
便生厭患能離解脱。是故説若能覺此苦也。
行道淨其迹者。住十五心以見諦道斷無常
苦空無我永盡無餘。以其四行由苦而生苦
諦。所録苦未知智斷。是故説行道淨其迹
  吾已説道  愛箭爲射  宜以自勗
    受如來言
吾已説道者。或有衆生懈怠慢惰自相謂言。
若使如來神力自在者。何能不使我等早成
道果。又復不能躬自執道内我形中。猶如契
經所説。有異梵志來至世尊所。而問斯義説
偈曰
    我觀天世人 梵志行清淨
    今我重自歸 解我狐疑滯
此爲何義。説曰彼梵志者受性頑鈍懈怠慢
惰。欲使瞿曇沙門與我説道早成其果。使我
體中結使速得滅盡。世尊説偈報曰
    吾不解脱卿 淨行世梵志
    欲求極妙道 如是得度流
此爲何義。報曰梵志已欲求道不假他得。若
假他得者。我坐樹王下。則能滅一切衆生心
意結使。亦以大慈加被衆生。梵志當知不究
病根錯投其藥。欲蒙祐者其義不然也。此亦
如是已不修道望彼果報。除己結使此義不
然。猶如梵志良師達鑑審病根*原隨病所生
而投其藥。便得瘳愈終無錯謬。此亦如是
以賢聖道觀病根*原而投其藥。身中結使永
得除盡。或有比丘内自思惟。如來出現於世。
大慈大悲廣被衆生。何須勞苦躬自行道。爲
結使所逼不能得度。若使如來普慈一切。自
當爲我演説道教。何故不獨與我除去結使。
爾時世尊知彼心中所念。是故説吾已説道
也。愛箭爲射者。我先覺知後與人説。猶如
醫師先學方略審病根*原毫釐不失然後投
藥。此亦如是先成道果知己結使永盡無餘。
然後與人説結使病一一分別。乃投道藥永
無塵曀。以無上利箭射彼結使。是故説愛箭
爲射也。宜以自勗者。演道之人爲人説道直
趣一向。不隨邪曲者成道則易得受果證。如
來世尊。亦復如是與人説。道者無形無爲無
作。安隱滅盡泥洹。出言如教亦無虚妄。猶
如父愛子隨時瞻養推燥去濕。復以甘饌飮
食食彼諸子。諸子放逸不從父教。貪著五欲
不從正教。如來世尊亦復如是。廣與衆生演
甘露法。復以善權方便重説微妙法。衆生不
肯承受。是故説宜以自勗受如來言也
出曜經卷第十三







出曜經卷第十四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道品之二
吾已説道  除愛固刺  宜以自勗
受如來言
夫如來言教終不復重出言成教。更不重演
所説。安詳終不卒暴。所暢法本與義相從。
觀前受化應問。何法輒往度之。已説當説
隨時布現。是故説吾已説道。除愛固刺者愛
之爲病。墜人惡趣不可恃怙。於中自拔御以
止觀不興愛心。猶如毒箭入人胸掖不可得
拔。此愛箭亦復如是。入人心識不可得拔。是
故説除毒固刺也。宜以自勗者。常念精勤
求其巧便。志趣無上終不中悔。亦不退轉。是
故説宜以自勗也。受如來言者。如來出世所
演言教。上中下善義理深邃。衆徳具足得修
梵行。是故説受如來言也
    是道無有餘 見諦之所淨
    趣向滅衆苦 此能壞魔兵
是道無有餘者。長阿鋡契經説。七佛如來
等正覺。亦説七世父母種族姓號。壽命長短
翼從多少。神足智慧遺腹兒息。毘婆尸如來
至眞等正覺出現於世。人壽八萬歳生婆羅
門種。取要言之。侍者名無憂。集説戒時忍
辱爲第一。廣説如契經。式棄如來至眞等
正覺出現世時生婆羅門種。人壽七萬歳。略
説其要。侍者名吉祥行。集説戒時眼莫視非
邪。廣説如契經。毘舍婆如來至眞等正覺出
現世時人壽六萬歳。生刹利種。略説其要。
侍者名休息。集説戒時不害亦不殺。廣説如
契經。拘留孫如來至眞等正覺出現世時人
壽五萬歳。生婆羅門種。侍者名佛堤。集説
戒時譬如蜂採華。廣説如契經。拘那含牟尼
如來至眞等正覺出現世時人壽四萬歳。生
刹利種。略説其要。侍者名吉祥。集説戒時
亦不觸嬈。彼廣説如契經迦葉如來至眞等
正覺出現世時人壽二萬歳。生婆羅門種。略
説其要。侍者名等覩。集説戒時。諸惡莫作。
廣説如契經。如我今日釋迦文佛如來至眞
等正覺出現世時。人壽百歳。生刹利種。略
説其要。侍者名阿難。集説戒時。護口爲第
一。廣説如契經。爾時世尊説七佛根原七
世父母名號姓字翼從多少。説戒本末。時諸
比丘聞佛所説。各生此念。過去諸佛姓族名
號各各不同。翼從弟子亦有多少。所行道禁
亦有差別。道以不同法亦當異。如來世尊
知比丘心中所念。即於大衆而説斯偈
    是道無有餘 見諦之所淨
    趣向滅衆苦 此能壞魔兵
過去恒沙諸佛。亦以此道而自覺寤。將諸
翼從壞破結聚。竪解脱幢撃大法鼓。生死已
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如實知
之已。入無憂之境。無復生老病死。寂然泥洹。
亦無起滅無復往還。是故説是道無有餘見
諦之所淨也。趣向滅衆苦者。向斯陀含得
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直行成就覺行
成就等業成就。志不顛倒漸至於道。是故
説趣向滅衆苦也。此能壞魔兵者。魔有諸
縛何者是。欲界行結染著人者。於中求便永
斷無餘。滅重滅。壞重壞。盡重盡。打重打剥
重剥越魔。局界入色無色界。是故説此能
壞魔兵也
    唯是更無過 壹趣如淵流
    如能仁入定 在衆數演道
唯是更無過者。直至無爲徑趣泥洹。越過生
死中不退還。住生死岸顧瞻衆生。欲與同
歸。已得至彼更不還轉。是故説唯是更無過
也。壹趣如淵流者。猶如澄靜泉深且清徹。億
百千衆生。懷飢渇者皆能充足。亦無飢渇之
想。以法味潤之除去結使此亦如是。依賢聖
道億百千衆生飢渇於道。以甘露法味充飽
一切。永無飢渇想。兼除結使終無熱惱。去不
善行更不復生。是故説一趣如淵流。如能
仁入定者。釋迦文佛如來至眞等正覺。係意
入定有四事因縁。云何爲四一者於現在法
而自娯樂。二者遊戲法供。三者扶危救羸定
意不亂。四者勸進必至究竟。是故説如能仁
入定也。在衆數演道者。欲使弟子不錯其衆。
救拔生死安處無爲。沐浴清淨不染塵垢。永
離輪轉不興八法。亦復不造四百四病。是故
説在衆數演道也
    一入見生死 道爲得祐助
    此道度當度 截流至彼岸
一入見生死者。誰能覺知生死*原本。維衞
世尊本履菩薩行。乃能覺知生死*原本。後與
弟子演説微妙法。誰能分別滓濁法。唯有一
入道乃能覺知。是故説一入見生死也。道爲
得祐助者。菩薩處衆起大慈悲。愍一切衆生
如母愛子。演甚深道令得解脱。是故説道爲
得祐助也。此道度當度者。於過去世佛辟支
佛聲聞。盡以此道度愛欲海。是故説道爲得
祐助也。此道度當度者。當來諸佛世尊。如
彌勒比度不可計阿僧祇衆生。是故説此道
度當度也。截流至彼岸者。現在釋迦文佛如
來至眞等正覺。度不可計阿僧祇衆生。是故
説截流至彼岸也
    究竟道清淨 以盡生死本
    辯才無數界 佛説是得道
究竟道清淨者。究竟有二義。一名事究竟。
二名定究竟。事究竟者。所作事辦必然不疑。
定究竟者。遊戲諸定。從一定起復入一定。
如是經歴數千萬定。意欲有所感動隨意成
辦。是謂定究竟。以此正行蠲除心所念法斷
諸結使。令得清淨。猶如塵垢衣浣令清淨。
此亦如是。以八解脱清淨水。洗浴心垢永無
曀。是故説究竟道清淨也。*以盡生死本
者。人有生分必當有老死。亦由生衆生流
轉迴趣五道。亦由神識遷轉不停。是故説*以
盡生死本也。辯才無數界者。如來神徳適化
無方。以辯才慧遊於無量無數刹土。觀察衆
生有利根鈍根。有虚有實。有修正眞行者。不
修正眞行者。如來皆悉知之。是故説辯才
無數刹也。佛説是得道者。夫言世界皆有三
義。一者陰世。二者器世。三者衆生世。陰世
者。所謂五盛陰是。器世者。三千大千刹土
是。衆生世者。謂有形之類乃至四生。皆名
衆生世。誰能分別了知此生。答曰。唯有如
來至眞乃能知耳。猶如有目之士掌中觀阿
摩勒果。斤兩大小悉能了知。如來等覺亦復
如是。觀衆生類心意根本悉能分別。是故
佛説是得道也
    駛流澍于海 翻水羨疾滿
    故爲智道説 可趣服甘露
駛流*澍于海者。有大河。名曰恒伽。從阿耨
大泉出。從牛口流。新頭大河者。亦從阿耨
泉。從師子口出。婆叉大河亦由阿耨大泉。
馬口出。私陀大河者。亦從阿耨達泉。從
象口出。恒伽河者。梵志所事以爲師範。外
道異學自相謂言。若有學人去恒伽河百由
旬外。遙三稱揚恒伽名者。恒伽恒伽恒伽
者。雖住百由旬外。一切衆惡盡如蛇脱故皮。
恒伽水者悉歸于海澄淨無衆穢。是故説曰
駛流*澍于海也。*翻水羨疾滿者。以至于海
晝夜不息。從海復至入焦炭山。從焦炭山復
至雪根本山。如是漸漸還至本*原。晝夜流
逝周而復始。海亦不滿流亦不停。是故説*翻
水羨疾滿也。故爲智説道者。諸佛世尊皆名
善逝。至泥洹滅盡處。已得至彼。無有生老病
死愁憂苦惱。亦復無有飢寒勤苦。盡離此苦
故曰善逝。是故説故爲智説道也。可趣服甘
露者。可趣至泥洹境渉求甘露。猶如江河駛
流皆名海。具成辦海業。此賢聖法律亦復
如是。漸漸得至泥洹境界。是故説可趣服甘
露也
    前未聞法輪 轉爲哀衆生
    於是奉事者 禮之度三有
昔佛在婆羅㮈國仙人鹿野苑中。河名婆
犁。因彼名故故名婆羅*㮈國。仙人鹿野苑
者。諸有神仙得道五通學者。皆遊學彼國。
純善之人非凡夫所住。時彼國王出野遊獵。
値群鹿千頭悉入網裹。王布歩兵圍繞一匝。
群鹿驚懼有失聲唐突於弶。或有伏地自
隱形者。釋迦文佛昔爲菩薩時。生彼群鹿中
爲衆導首。告諸群鹿。汝等安意。勿懷恐懼。
吾設方便向王求哀。必得濟命各令無他。時
鹿王即向人王下膝求哀。王遙見之勅諸左
右。各勿擧手傷害此鹿。鹿復擧聲跪向王曰。
今觀王意欲殺千鹿一日供厨。今且盛熱肉
叵久停。願王哀愍日殺一鹿以供厨宰。不煩
王使鹿自當往詣厨受死。肉供不斷鹿得増
多。王問鹿曰。汝在群鹿中最爲長大耶。答
曰。如是。最爲長大。王復問鹿。汝審實不。答
曰。審實。王即捨鹿攝陣入城。時菩薩將鹿
五百。調達亦將鹿五百。日差一鹿詣王供厨。
時次調達遣鹿詣王。値一鹿母懷妊數月。次
應供厨。鹿母向王自陳哀苦。次應供厨誠不
敢辭。今垂欲産與子分身。我次應至子次
未至。願見差次小聽在後。調達恚曰。何不
速往。誰能代汝先死。鹿母哀泣悲鳴喚呼。輒
就菩薩自陳啓曰。懷妊日滿産日垂至。願王
恕聽在後次。分*身適訖。自當詣厨。菩
薩問鹿。汝主聽汝自陳不。答曰。主不見聽。
菩薩聞已八九歎息。慰勞彼鹿。汝且自安勿
懷恐懼。吾今代汝以供厨宰。菩薩鹿王即召
千鹿懇切誡勅。汝等各各勿懷懈慢。亦莫侵
王秋苗穀食。調達聞已瞋彼鹿母。汝死應至
何爲辭訴不時就死。時菩薩尋語調達。止
止勿陳此言。鹿母誠應次死。但爲愍彼胎子
未應死*耳。吾今當代濟彼胎命。菩薩所念。
群鹿跪向菩薩各各自陳。吾等願欲代王受
死。王在我存得食水草。隨意自遊無所畏忌。
王遂意盛捨而詣厨。群鹿追逐隨到王宮。鹿
王就厨自求供宰。厨士見鹿王分明識知。
即往白王。鹿王入厨次應供宰。不審大王爲
可殺不。王聞斯語自投床下。諸臣水灑扶令
還坐。王勅諸臣。速將鹿王來。吾欲見之。尋
將至王所。王問鹿曰。千鹿盡耶汝何爲來。
鹿白王言。千鹿孚乳遂成大群。日有増多
無有減少。復向人王説鹿根*原。王自墾責自
怨不及。吾爲人王。不別眞僞抂殺生類。乃
至於斯王告大臣。普令國界其有遊獵殺害
鹿者當取誅戮。即遣鹿王將諸群鹿還山自
安。復令國内不得食鹿肉。其有食鹿肉者當
梟其首。因是立名鹿野苑也。爾時世尊在鹿
野苑中而轉法輪。是故説前未聞法輪也。轉
爲哀衆生者。最初與五人説法。及與八萬天
人。反覆説四諦眞如法。本所未聞本所未見。
亦非沙門婆羅門釋梵諸天魔若魔天所能轉
者。是故説轉爲哀衆生也。於是奉事者。諸天
世人所見恭敬。處閻浮利地流化教授。從六
天已下皆蒙濟度。問曰。何以故但與天人説
法。不與餘處説耶。答曰。諸天及人得成道
果越次取證。衆知自在除就八關齋法。除鬼
神三自歸。猶如畜獸佉頻闍羅鳥勤精梵行。
昔有三獸處在深山。一者象。二者獼猴。三者
佉頻闍羅鳥。象語二獸。我等三獸不相敬待。
各無禮節。今當推讓。誰應耆舊推爲上首。
時有大樹高而且廣。蔭五百車。獼猴自陳。
吾昔食其栽。象言。吾食其樹。獼猴言。應
推我爲年耆。象即擧獼猴負於脊上。佉頻闍
羅鳥復自陳曰。吾昔遊雪山北食甘美果。於
此大便處即生此樹。吾應宿舊。應在上首。獼
猴復負脊上。從國至國。從村至村。齋戒自守
共相敬待。設得飮食推讓老者。城郭村落人
民見者怪未曾有。四面雲集。問其*原由。三
獸自陳昔所經歴。象雖形大年幼處小。敬上
二獸如子事父。人民感獸各生善心。鳥獸猶
然。況我人乎。共相勸勵上下相事。擧國人
民孝敬者衆。自可有此孝順之義。但不能越
次取證成其道果。唯有天人最可奉敬。是故
説於是奉事者也禮之度三有者。興敬衆生
在在處處見如來形承事禮敬。却行久久乃
迴心不離佛。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誰能
度此三有。唯有佛世尊乃得度*耳。次有聲聞
弟子。承佛威神得度三有。是故説*禮之度
三有也
    三念可念善 三念當離惡
    從念而有行 滅之爲正斷
三念可念善者。隨時興念食息不廢。常當念
善具衆徳本。漸得越次受諸果證盡生死*原。
盡有漏成無漏。是故説三念可念善也。三念
當離惡者。已離惡念獲何功徳。答曰。不爲
心垢所染汚。除諸結使染著。亦不爲彼結使
所使。是故説三念當離惡也。從念而有行者。
有覺有觀遊戲初禪乃至第四禪。除弊惡心
諸不善法。日進其行終不退轉。是故説從念
而有行也。滅之爲正斷者。以斷智慧智以此
滅之。云何爲滅。或爲亂想抑制善心。不隨行
三十七品。覆蔽諸道果不得露現。猶如風塵
卒起覆蔽日月不覩光明。龍降甘雨隨時
塵。便覩日月精光。此亦如是。以賢聖甘
滅心塵垢。曤然大悟無復微曀。賢聖道果
皆悉露現。是故説滅之爲正斷也
    三觀爲轉念 逮獲無上道
    得三除三窟 無量修念
三觀爲轉念者。昔佛在舍衞國祇樹給孤獨
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我未成佛道時。
興三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問曰。爾時菩
薩云何生欲念恚念害念耶。答曰。菩薩苦行
六年。勤勞從苦起退。自還念昔日所更。追
憶本時歌笑伎樂作倡。由是便生欲想。復聞
調達竊自興意欲。奪宮人婇女。爾時便生
恚想。二垢和同於中便生害想。復次菩薩從
苦行起。難陀難陀波羅二女。以蘇麻油塗菩
薩身。諸女天身極自柔軟状如天女。於彼便
生欲想愛想。時菩薩便作是念。設彼五人給
使我不捨。吾去者何由。使此女以油塗吾身。
爾時菩薩便興恚想亦興害想。二垢和同於
中便生害想。爾時菩薩復生是念。我今已生
欲想自損亦損他人二事倶損。自損者。諸
善功徳盡捨而去。是謂自損。云何損他人。若
食他信施衣被飯食状臥具病痩醫藥不能
消化。遂増塵勞不獲果實衆徳有闕。是謂損
他也。取要言之。二垢和同者便生害想。是
時菩薩厭患二事。求滅不善想。以忍之力降
魔勞怨。永棄亂想不生惡念速成道果。是故
説三觀爲轉念也。逮獲無上道者。云何爲無
上道。所謂無上道者。答曰。志求出要無欲
想無恚想。是故説三觀爲轉念也。逮獲無上
道者。菩薩坐樹王下。棄三十四意。成無上
道。所謂無上道者。出過世間天人上。三千大
千刹土蜎飛蠕動之類。於中最上無有過者。
如彼契經所説。七微爲一忽。所謂微者。不
長不短。不圓不方。不高不下。無形不可覩。
非眼識所攝。所以然者。以其微細不可見故。
唯有轉輪聖王。補處菩薩賢聖天眼通者。乃
能見*耳。正使有法過此極微細者。如來通
達即覺即知。是故説逮獲無上道也。得三除
三窟者。住于四禪入清淨定。不興想著結使。
疾滅係意不忘進修不懈。遊志三四專一除
結。是故説得三除三窟也。無量修念*持者。
住初禪地思惟念*持。或於四禪攝内外法。
亦有念*持。初禪内有不定想。有覺有觀熾
燃似火焚燒法體。外有不定想爲火所燒。二
禪内有不定想意愛似水。外有不定想爲水
所漬。第三禪内有不定想。猶風有出入息。
外有不定想便爲風所動。第四禪中内無不
定想。不爲外法所攝。已得念護除内不定想
無量者。於諸初禪地無量地種所係。入此三
昧定者亦復如茲。無量無限不可稱計。阿僧
祇人成就衆行。是故説無量修念*持也
    能除三有垢 攝定用縛意
    智慧禪定力 已定攝外亂
能除三有垢者。從欲界至色界無色界。名曰
衆垢之室。衆生所居處也。能求巧便離三有
者。是謂上尊道出過三界。是故説能除三有
垢也。攝定用縛意者。不使麁心遊逸在外。
恒專心意不令外色得便。由其三昧難沮壞
故。是故説攝定用縛意也。智慧禪定力者。
以智慧利戟。無所不任斷諸結使盡其源本。
是故説智慧禪定力也。已定攝外亂者。己身
入定能攝外人。是故説己定攝外亂也
    積善得善行 處處得名譽
    逮賢聖八品 修道甘露果
積善得善行者。夫欲學道當用漸漸。如初禪
所行二禪所行三禪爲妙。三禪所行四禪爲
妙。是故説積善得善行也。處處得名譽者。如
彼晝度樹契經所説。忉利諸天遙觀世間。某
村某落某甲弟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剃除
鬚髮著三法衣。生死已盡。所作已辦。梵行
已立。更不受胎。如實知之。是故説處處得
名譽也。逮賢聖八品者。如彼學人一趣賢聖
八品道。滅盡泥洹無爲無作。是故説逮賢聖
八品也。修道甘露果者。彼修行人躬自行
道。欲至無上安隱之處。服食甘露無終無始。
所謂甘露者。滅盡泥洹是。若有學人得至彼
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是故説修道甘露
果也
出曜經利養品第十
    芭蕉以實死 竹蘆實亦然
    駏驉坐妊死 士以貪自喪
昔佛在羅閲城竹園加蘭陀所。爾時有比丘。
名曰調達。聰明廣學。十二年中坐禪入定心
不移易。十二頭陀初不缺減。起不淨觀了出
入息。世間第一法乃至頂法一一分別。所誦
佛經六萬。象載不勝。後意轉轉退漸生惡
念。意望供養深著世利。往至世尊所。頭面
禮足在一面立。須臾退坐前白佛言。唯然世
尊。願説神足之道。我聞此已當善修行。使
我得神足已。遊至他方處處教化。爾時世尊
告調達比丘曰。汝今且置神足。何不學四非
常。非常義苦義空義無我之義。是時調達比
丘便生此念。如來所以不與我説神足義者。
恐有勝己耻在不如。調達即捨如來。往至舍
利弗所。白舍利弗言。唯然賢者。願爲我説
神足之道。我聞此已當善修行。使我得神足
已。遊至他方處處教化。爾時舍利弗謂調達
比丘曰。汝今且置神足。復用學爲。何不修
四非常。非常義苦義空義非身之義。時調達
比丘内自思惟。此舍利弗比丘者。自稱智慧
第一。如吾觀之。猶如螢火比於日月吾所誦
習無與等者。猶尚不解神足之道。況復舍利
弗比丘豈能解乎。即便捨去至大目揵連所。
語目連曰。吾聞族姓子。神徳無量神足變化
無所罣礙。願爲我説神足道。我聞此已奉而
修行。遊至他方處處教化。目連語比丘曰。止
止調達。何用此神足道爲。吾聞始行之人。先
學四非常。苦義空義非身之義。復當精修四
禪。爾乃得神足道耳。調達聞已即興恚怒。
此目連者自誇神足無與等者。所以不與我
説神足道者。恐神足有勝。如我若得神足。彼
便無有名譽。是故不與我説神足道*耳。調
達比丘内自思惟。吾今在在處處學神足道。
人皆不肯教我。吾自有弟。名曰阿難。多聞
博學衆徳具足。大慈四等無所不覆。明古知
今三世通達。吾今當往問神足道。設授我
者當善修行。是時調達便至尊者阿難所。語
阿難曰。吾聞卿善解神足之道。可與吾説。
吾得神足已。遊至他方處處教化。是時阿難
便與説神足之道。調達聞已。在閑靜處。專
心一意以麤入微。復從微起還至於麤。以心
擧身以身擧心。身心倶合漸漸離地。初如胡
麻轉如胡桃漸離於地。從地至床從床至屋
從屋至空。在虚空中作十八變涌沒自由。身
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水。東出
西沒西出東沒。四方皆爾。或分身無數還合
爲一。是時調達復作是念。吾今已得神足。石
壁皆過無所罣礙。吾今寧可化作嬰孩小兒。
形貌端正頭上五處面如桃華。在阿闍世太
子膝上。或笑或現嬰兒能。然太子阿闍
世獨知是調達身。終日翫弄無有厭足。或嗚
嗽唾或&T016254;身傳左右手中。時太子阿闍世内
自思惟。調達神足勝彼瞿曇沙門。能作無數
變化。時阿闍世日給五百釜食。隨時供養不
令有乏。爾時衆多比丘。見阿闍世太子日給
五百釜食供給調達。共相率合往至世尊所。
頭面禮足白世尊言。向者人間分越。見阿闍
世供給調達五百釜食。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諸人勿興斯意。貪利調達供養。所以然
者。調達所得供養。自陷於罪亦陷他人。墮
於深罪二倶墮罪。比丘當知。所謂自陷罪者。
猶如彼芭蕉樹。愚人求實不能尅獲。竹蘆亦
復如是。駏驉懷妊二命倶喪。夫士貪貨後
自喪亡。調達比丘亦復如是。貪著利養。由
此利養自致喪亡。佛告比丘。今當爲汝説譬。
智者以譬喩自解。昔有群鷲遊在深山各各
孚乳。鷲告其雛曰。汝若學飛玄在虚空。見
地如槃愼勿上過。所以然者。上有隨藍風。
傷害於汝。頭惱支節各在異處。時雛兒不隨
父母教誡。飛越過量爲風所吹喪命。*支節
異處。汝等比丘勿興斯意。調達比丘如是受
殃近在不遠。比丘復當知之。猶如群龜告語
諸子。汝等自護莫至某處。彼有獵者備獲汝
身分爲五分。時諸龜子不隨其教。便至
處共相娯樂。便爲獵者所獲。或有安隱還得
歸者。龜問其子。汝等爲從何來。不至彼
乎。子報父母。我等相將至彼處觀。不見獵
者唯覩長綫而追我後。龜語其子。此綫逐汝
後者由來久矣。非適今也。汝先祖父母皆由
此綫而致喪亡。諸比丘當知。猶如野狐。晝
夜伺求大便畜獸糞除已自食訖。復自於此
大便而去。調達比丘貪致供養亦復如是。已
自陷罪復陷他人。諸比丘莫貪著供養。如彼
調達比丘。復引喩來。昔大月支國風俗常儀。
要當酥煎麥食猪。時宮馬駒謂其母曰。我
等與王致力。不計遠近皆赴其命。然食以草
芻飮以潦水。馬告其子。汝等愼勿興此意。羨
彼酥煎麥耶。如是不久自當現驗。時逼節會
新歳垂至。家家縛猪投於濩湯擧聲號喚。馬
母告子汝等頗憶酥煎麥不乎。欲知證驗可
往觀之。諸馬駒等知之審然。方知前&MT02349;爲不
及也。雖復食草。時復遇麥。讓而不食。時諸
比丘白世尊曰。調達爲人。其徳云何。乃能
致斯供養。佛告比丘。汝等莫興意貪著利養。
如是不久自當見調達現驗之事。爾時世尊
觀察此義。爲後世衆生示現大明。亦使正法
久存於世。爾時世尊處在大衆而説斯偈
出曜經卷第十四



出曜經卷第十五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利養品下
    ◎芭蕉以實死 竹蘆實亦然
    駏驉坐妊死 士以貪自喪
芭蕉以實死者。皮皮相裹葉葉相連。欲求其
實終不可得。彼樹常宜根生一芽樹便輒死。
竹蘆實亦然。是故説芭蕉以實死竹蘆實亦
然也。士以貪自喪者。所謂土者勇猛大將能
却外敵内姦不起。如此之比乃名大將。然彼
大將思慮不出衆人之表。貪入深陣不能自
出於中自喪。或復有人内實怯弱外現勇悍。
設遭戰鬪之日見敵便懼。賞賜之際思在上
首。調達比丘亦復如是。受人信施日噉五百
釜食自稱勇悍。能與結使衆敵共戰反招禍
患。是故説士以貪自喪也駏驉坐妊死者。猶
如駏驉欲深固情交通自致其禍既自喪身復
殺其子。不能自安安能安人。調達比丘由此
利養身壞命終入阿鼻地獄。所謂自陷於罪。
云何亦陷他人。使阿闍世太子所施財貨不
可稱計。然不致果報不獲其福。是謂亦陷他
人。二罪交集故致喪身。是故説駏驉坐妊死
    如是貪無利 當知從癡生
    愚爲此害賢 首領分在地
如是貪無利者。調達比丘。學致神足爲已招
禍。設不得神足者。其罪蓋不足言。既貪利
養不至究竟。是故説如是貪無利也。當知從
癡生者。皆是凡夫人志不堅固。或從正入邪
不自覺知。設得信施快自喜慶。不慮後縁當
受其報。是故説當知從癡生也。愚爲此害賢
者。諸善之法皆是賢人所習。非是愚者所學。
是故説愚爲此害賢也。首領分乎地者。謂調
達比丘。通出入息起不淨想。乃至頂法亦復
如是。以其神通貪著利養自陷乎罪。是故説
首領分乎地
    愚人貪利養 求望名譽稱
    在家自興嫉 常求他供養
愚人貪利養者。不能明鑑善法。内自興嫉外
望供養。欲使四部衆隨時致敬。是故説愚人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