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指心鈔 (No. 2217_ 頼瑜撰 ) in Vol. 59

[First] [Prev+100] [Prev]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之言即屬自受用土。若准頌文寶莊嚴言
即本時他也此意今本地身云報身實報
土也。上行等諸菩薩等者法華從地涌出品
出。檢可見。修對治道等者補處彌勒等也。第
三卷不退諸菩薩是也。法華經第五云。我於
此衆中乃不識一人准此文。法華中迹
門屬方便對治道本門攝祕密神通乘歟。
故大師開題云。又據大日經顯祕密。妙法
蓮華義毘盧遮那本地常心文 疏第三文
如先引
 是深
祕意也。又依淺略本迹二門同爲方便對治
道。於餘教對治中既開對治祕密也。故法
華壽量品云。如來祕密神通之力智證釋
云。迹門修生有對治道本門本有無對治
若又准前總説後總結但以三乘教可
云對治道。於法華迹門猶生驚疑故前文
云或不至者指此類歟。未至寶處故。終



大日經疏指心鈔卷第十三
  疏卷第二之六
前二劫中雖云度二乘地等者。抄第三云。等
等舍利弗目連等。謂須菩提於般若會
中猶能承佛威神説人法倶空。若離加持
則不能爲。謂行者於前劫中雖過愚法
未能出此廣惠人等。至此劫中須菩提等
而於此祕密一乘不知所趣。故此行者乃
名直過二乘地也法華安樂行品云。此
法華經諸佛如來祕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
其上疏第三云。復次初劫智惠與二乘共
行非深般若。二劫智惠尚與二乘共聞。亦
非甚深般若。第三劫等虚空心無邊智惠一
切二乘不能思議。乃名甚深般若。堪作祕
密行阿闍梨也私云。疏第三尚與二乘共
聞者廣惠承佛力説二空故云共聞也。然
今即上文至第二僧祇乃與二乘異也者。過
*愚法故云爾。不謂與不*愚法二乘異
也。等虚空心者第八等空心也。無邊智惠者
法華云。諸佛智惠甚深無量一切二乘不能
思議者。法華云其智惠門難解難入。一切
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准此釋者。若常
途諸論乃至辟支佛地也一章是唯明第八住
心歟。又此菩薩等文又第八也唯獨自明了
文順法華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文故。故
知三重祕密是前後一致指法華也。又菩提
心論云。今眞言行人如前觀已復發利益
安樂無餘衆生界一切衆生心。以大悲決
定永超外道二乘境界此文會第三劫文。
第三劫初云復次眞言門。故論又云今眞言
行人也。經云出過二乘疏云眞離二乘地。
故論又永超二乘論文可通八九心歟」
故釋提桓因等者。抄第三云。准此經文但
言釋提桓因親近供養。何故疏言帝釋奉草
四王獻鉢梵王請轉法輪。今經略故。故智
度論云。佛至樹下時釋提桓因奉上好草
執金剛菩薩常執金剛衞護菩薩梵天王
請轉法輪。如是等各有常法是以疏主引
來釋此故云釋提桓因等私云。經意含四
王梵天故疏中擧二天歟。或經與釋影略
互顯歟。問。今段成佛者顯密中何佛耶。答。凡
案一段意初直約行者内證外用歎徳。其
文可知。後出過下重對顯家法身生身讃徳
也。於中有二。初以顯法身極佛同内證初
心。故大師云。顯教理智法身。是則眞言初門
云云常途諸論證此心時即名爲佛者即此
意矣。後釋提下疏時大下
釋此文
以顯草座成佛擬
密外用徳也。故知今成佛是顯佛也。故疏十
九云。又佛所以自藉此草者除世間憍慢
心故。爲太子時種種放逸坐臥寶床寶几
承足等。若出家猶習之即與本在家無異。
此能捨如是事而坐草藉一切人天皆生
敬心此釋迦菩薩事也。今文同彼故可
云顯成佛乎。又義。上文明初心現證位
爲人天所歸又同顯佛極理而歎内證徳
也。今文眞言菩薩當成四種身之中亦約
變化法身讃利他之徳也。故菩提心論云。
成大毘盧遮那佛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等
法身前歸依今敬禮其言雖同其意是異。
謂現當因果内外等異故。問。草座成佛是天
台三藏佛。何云密佛耶。答。密成佛又四身別
故變化法身用草座何失。或挫顯釋迦即
云變化法身歟。或又密意大日成佛用草座
歟。況彼圓教佛雖虚空爲座又用草座之
義歟。何況灌頂阿闍梨用草座。可思之。問。
若爾灌頂阿闍梨授印可時是令弟子成佛
之儀式也。何唯華座非草座乎。答。私案。初
後夜位内證故坐華座。後朝歎徳外用故座
草座。可悉之。今疏釋内證外用此意歟。阿
闍梨住化他門故坐草座歟。故知今經中
菩提實義時不用草座成佛外迹可依
座歟。可尋決矣又疏第八云又爲弟子作
法時阿闍梨此邊藉以生茅使蹲踞而座。
阿闍梨亦當座於茅座不得加以床褥之
類也。然受用生茅略有三義。一者其性潔
淨離處樂觸可以蠲除行者昏怠恣慢之
心。二者是吉祥草以爲數坐而證菩提。是
故能除一切諸障。三者以此吉祥茅表惠
性也私云。今此文世尊者大日世尊歟。若
爾成佛外迹可用此座歟。又第十九云。以
如來成道時所坐故一切世間以爲吉祥。故
持誦者藉之障不生也此又大日如來歟。
然准下文云。爲太子時者釋迦歟。若爾第八
文又可同此歟。或云。奉草獻鉢等有深祕
釋。疏第九六種震動釋六根煩惱。准知耳」
經所謂空性等者。有云。住心論等中以所謂
空性等文證第八九二心中以終極無自性
心生句爲第九簡別文。此空性者眞如大空
性隨縁作諸法。故以同文證兩心也。其縁
起無性中第九心即無性極故以終句爲簡
別矣。云云抄云。有云。所謂空性乃至身意者
第八心也。極無自性心生一句唯第九心也。
故大師云。極無自性心一句悉攝華嚴教盡
但第九引上文是爲來由。非正證耳。有
云。此文通二種心。然於一文上含淺深義。
所以六無畏立一無畏三重幻含一種幻。
但以終句爲簡別文。極言顯無上故云云
云。三義中初義於空性等一文淺深有無未
分明矣。或云空性等文無淺深而證第九。
勝兼劣故。例如慈恩二諦章中云。又上兼
下。聲聞行縁必獨覺法乃至上必兼取下。二
乘境行必菩薩境行故云云又般若寺疏抄中。
以所謂空性乃至等虚空之文證第八。以離
有爲無爲界乃至極無自性心生之文證第九
也。准此釋者離有爲至舌身意十七字通
二心前後文句各局歟。但寶鑰中兩所引之。
下所引如疏抄上所引與第八所引者同
文故來歟。私檢引文論八九鑰八幷第九上
引皆除無邊至續生之三句。但論鑰倶第九
増極無自性心生句又論鑰各第八云等
同虚空加同字耳
下引
除初所謂至戲論之四句以等虚空以下
三句退安極無自性心生下更加無邊一切
等三句具引如是初心已下文矣。倩案以
極無自性句爲第九簡句。鑰論是同。但鑰
下引以無邊一切佛法依此相續生文似爲
別句矣。或又下引爲驚覺的據一切佛法
生者五相成身等曼荼功徳故。上重證時*鑰
論倶不引此文歟。又義。等虚空一句兼八
九通句歟。故今所引安極無下也。故上釋
云。驚一道於彈指覺無爲於未極。等空之心
於是始起云云此釋極無云等空。但始起者
約已極邊歟。非遮第八也。故疏云。空性即
是自心等虚空性又守護經開題云。空性・
等虚空融境智而知一實或又此文空性
與等虚空歟。又或云。所謂空性至虚空通
二心總句也。離有爲下二心別説也。離有
至身意第八也。終一句第九也。例如第二
劫中覺心所度云微細他縁所度云智障
故。故理實細與極細又各分麁細。故大疏
抄云六劫。可思之問。若爾第八所度何耶。
答。經顯文越諸戲論是無間第八心也佛法
續生即解脱第九心也。然理實各有斷證故。
此中十喩者第三劫第八覺也。前十喩者第
二劫覺與第三劫第八所度妄倶故云復成
戲論也。今第八越彼故云越諸戲論也。越
者指第八覺也。又等虚空三字顯微細斷
也。又義。第九證局終一句也。依之疏云。心
實際亦復不可得。故曰極無自性心生也
又云。行者初觀空性時覺一切法皆入心
實際乃至以蒙佛教授故轉生極無自性心。
乃至心之實際亦復不可得文意第八心
沈心實際萬行休息時諸佛驚覺而令轉
生第九心。故云轉生。又云亦復也。轉及亦
起盡非是示二心勝劣乎。若空性等文通
第九則於一重心有轉生義耶。但第九同
引者。若無彼文則難知無自性心從何心
轉生。故引爲來由也。例如第五心引證。故
彼心所引云。又云。聲聞所説眞言一一句安
布是中辟支佛復有少差別。謂三昧分異淨
除於業生此中聲聞所説一一句安布是第
四心證也。今再引是來由義也復有少差別。
難知與何法差別故。問。迂迴直往二機倶
以空性爲入門耶答或云。然也。漸機今
空性者住常寂滅光理性時蒙佛驚即轉
生極無心然後入祕密也頓機宿善機熟可
入密者即成空性心。空性者無始生死我執
轉融性也。此心不生時難入故以機爲空
性也。斯則sa字三諦究竟入a字三諦也。
宿善位以sa字空性爲門而入金剛寶藏中
asava三點。開藏内見時三點雙現前於藏
外談内寶即有次第也。横竪義可思之
問。今此空性無境等義可通覺心乘耶。
答。不通也。問。覺心乘畢竟皆空爲極不
得爲要。依之大師開題八不空性談義。
寶鑰獨空慮絶不二無相若爾空性無相等
義不通第七乎。答。不通也。其故大師引證
其文別故。所以二劫三劫隔僧祇三乘一乘
異境行。故疏云。前劫悟萬法唯心今觀此
心即是如來自然智身取意若此文通覺心。
三劫雜亂十心難辨者歟。但至八不空性等
釋者彼宗八不空理云八不空性非依今
文歟所以宗家第八心獨名空性無境心故
仍無失。問。大師立十住心專依大日經菩
提心論。八不空性又非依今文乎。又雖有
第七所依別文兼通此文何失。例如第九
正雖依極無自性句亦通所謂空性等
文矣。又空性無境心名雖名第八何
通餘心例如如實知自心矣。如何。答。住心
淺深尤可任別憑經論起盡。此文通第七
住心優降難辨者歟。但又住心淺深雖依
眞言經論兼取各宗文理也。故八不空性及
一心無相等言依彼宗釋義歟。又云。第九引
證者如先會矣。或八九一劫故設雖通。此
隔僧祇何同彼*耶。又如實知自心名雖總
即別名。空性無境心稱可局第八。例如一
道無爲心矣
上文無量等者。經云。無量如虚空不染污
常住諸法不能動。本來寂無相。無量智成
就正等覺顯現疏第一云。次有一偈半。略
答菩提心相貎乃至爾時行人爲此寂光所
照無量知見自然開發如蓮華敷。故云無
量智成就。此智成就即是毘盧遮那心佛現
前故云正等覺顯現私云。疏云寂光所照
無量知見。同天台四佛智見。經云無量智成
就同法華諸佛智惠甚深無量文。又心佛顯
現義如實知自心義故大師引今經文證第
八心符疏意矣
前劫悟萬法唯心等者。唯心中有他縁覺心。
法相唯識是事心也。三論唯心即眞心也。相
宗遣相證性唯識雖名眞理識實性故云唯
識。異三論云眞理即唯心耳。故知唯識言
雖同事理義是別。具如先辨而已
今觀此心即是如來自然智等者。疏第六云。
次云離一切戲論法佛自然智。是廣歎不思
議智而爲世間説滿足衆希願。是廣歎不
思議方便○是故權實二惠具不可思議也
法華經第一云。諸佛智惠甚深無量。其智惠
門難解難入同疏云歎權
實 智取意
 二經意同權實二
智倶不思議故云自然智也又一道心中談
法報常住義。故云如來自然智等也。如來
自然智者自受用身。毘盧遮那遍一切身者
法身也。二身倶常住故云自然及遍一切也。
故天台釋云。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
如是函大蓋大理智倶常住而冥合如函
蓋相稱也。問。法報常住等義覺心乘亦談。故
疏第二劫文釋心主自在文云。以不滯有
無心無罣礙。所爲妙業隨意能成意云。法
報同常住故云不滯有無不云法身無爲報
身有爲之故。理智倶冥會故。云心無罣礙。
故第七叙覺心云。悟心性不生知境智不
又嘉祥法華義疏云。内應與法身相應。
法身常住應身亦常内應者自受用身也
既云倶常。是法報常住義也。又云相應。豈
非理智冥合耶。彼他縁心猶成理智冥會
義。何況覺心乘乎。答。法身常住言雖同理
智不二意全別。故彼義疏云。報佛壽量有始
無終○初證佛果。是故有始。一證已後湛
然不滅故無有盡雖二身倶常報身猶有
始無終也。而今文中如來自然智顯報身無
始無終故云自然智也。又唯識等論中雖
明智與眞如平等平等報身唯有爲生滅
體未及無終談也。故慈恩三身義云。佛受
用身既墮法數。生者皆滅。是一向記。故不
可説是本性常。許從因生説是常者違
比量故何爲難端乎。凡今住心理智倶無
始無終冥會一際故。境智倶實相也。境智倶
般若也。故疏云。以心實相智覺心之實相。
境智皆是般若波羅蜜又宗家叙此心
云。似澄水之能鑒如瑩金之影像。濕金即
照影。照影即金水。即知境即般若。般若即境
此等義豈亂覺心乘乎。問。大師引菩提心
論心體自如不見身心之文證覺心乘。又
嘉祥二諦章云。不見有法出法性者。是
名與般若相應既云能照心體即眞如。
又云不見法性外有能照智法。此等説豈
非云境智倶實相耶。如何。答。雖云境智倶
實相未談心境同般若歟。例如智論文云。
有爲實相即是無爲無爲相者即非有爲云云
又云。理智不二談二心雖同影像遮取義兩
宗是別所以第七心遮心外影像但於唯心
位談理智不二。故疏上文云。覺此心本不
生即是漸入阿字門然今心中非但明自
心不生。心外影像亦不出常寂滅光。故疏云。
以心如是故諸法亦如是。根塵皆入阿
字門○影像不出常寂滅光止觀第五云。
無生教門竪攝因果。其義已彰。横攝之意
今當説。大品若聞無生門則解一切義。初
阿字攝四十七字。四十七字攝阿字。中間亦
然。横竪備攝其文如此既云。横竪備攝皆
入*阿字意也。漸入皆入義。可思之。問。根
塵皆入*阿字即事理倶密之義。影像不出
常寂是即事而眞之談也。若爾何異祕密
心耶。答。境智倶般若之談雖甚深猶是一
乘一如理未及十十無盡説。影像歸常寂
之義雖希有猶是攝相歸性域未入性相歴
然位也。觀夫祕宗意現覺諸法本初不生也。
何云入*阿字耶。直約諸法令識其心也。
豈云歸常寂乎。所以皆入不出言顯示一心
縁起末歸一心無相本也。寧及性佛性然六
大四曼乎。故釋云。今所言色者非諸識所
變影像三乘色非一心縁起色一乘色性佛
性然四曼法佛法爾三色眞言
色也
以此中十喩望前十喩等者。鈔第四云。疏以
此中十喩等者。初劫第二劫十種譬喩乃成
戲論。今此中十喩復爲對治前劫心沒實
際欲令離有爲界故。觀此十喩亦成
戲論。今時等虚空性倶不可得故云越諸戲
道範云。此釋意以此十喩者第三劫十
喩。望前十喩者前二劫十喩也前二劫十喩
沒實際。爲對治之觀此第三劫十喩。尚對
前十喩成能所。故成戲論。釋歟。謂即空・即
心・不思議三種幻麁・細・極三妄如次能所治
也。若三劫十喩爲戲論者。何心爲能治*耶。
即以等虚空性倶不可得爲能治也云云
云。以第三劫妄執云戲論。故次下云第三
重百六十心煩惱業種除是即越諸戲論
意也。或云。第二劫十喩覺望第三劫覺降
戲論。非妄執也。或云。前位覺即後位迷故
倶無相違耳。問。四義倶未審。先抄義不明。
二三劫相望時。何忽第三劫十喩云戲論乎。
次義非理。十喩望十喩成戲論義何忽
云妄執耶。作釋合經其文別。何以下釋成
上義耶。次義非理。此中十喩者第三劫。望
前十喩者第二劫。不順綴文。若如成者應
云以前十喩望此十喩成戲論也。後義不
然。眞妄一體則何分能越所越耶。諸義皆
非理。如何。答。諸義皆非無理。抄意得綴文
起盡。故意云。以此第三劫十喩望前初二
劫十喩成戲論。此復成戲論也爲言更述抄
意云。初二劫十喩望第三劫成戲論義也。
所以觀此十喩者指沒心實際前二劫十
喩也。意云。今此第三十喩復觀此沒實除
前十喩亦成戲論也爲言初二劫妄執既戲
論故望彼云亦也。若不爾者違下今時等
虚空性等文。故等虚空性*是第三劫十喩故。
又是能越心故但會難者前劫十喩屬戲論。
是不斷極細故。其戲論者妄執也。又第三
重微細等釋雖文在下意指上文也。合經
屬後者擧前意爲來由耳。佛樹牙生偏當
等虚空等文故。次義甚深所説義理相順何
拘綴文。依之唯識論云不可隨文而取其
義。十地論述隨聲取義有五種過云云宗家
判如文取義三世諸佛之怨云云所以此十
喩所望也。前十喩能望也。以此十喩
前十喩*於可讀也。又實範點云。以此中十
*於連波前十喩復成戲論云云後義相
望不定故。一時具二義也。故釋論云。復次
覺與不覺是一味故云云上諸義任意取捨。
但案宗家意第三劫中有二種心。故一道心
十喩猶屬戲論。故以第三劫十喩云復成
戲論也。故大師叙一道心云。前劫菩薩作
戲論。此心正覺亦非眞此釋依今文起盡。
故意云。第二劫菩薩望第三劫覺屬戲論。
准知於第三劫中第八望第九非眞是戲
論也爲言故文點云。以此中十喩*於望
禮波*乃十喩復成戲論云云意云。於第三
劫中八九十喩相望第八成戲論故云越諸
戲論也爲言越諸戲論文雖通八九今顯第
九勝第八矣。次下云微細百六十心者重
成第九所度邊也。所以極細中分麁細故
立微細名歟。若不爾者所越戲論可非極
細妄執。何故疏第三云。此空智生時極無自
性心生也。但知心垢盡處戲論不行。即是第
六無畏依略抄既極無位云戲論不行。即知一
道心猶戲論也。理實言之極細妄執是障二
心故。一道心雖斷一分極無障猶在故。一
道十喩亦成戲論也。又義。如下辨。問。第二
劫唯六喩。何云十喩耶。答。十有増減十故
初二劫五六喩皆云十喩也。故疏第三云。然
統論此品中十縁生句略有三種。摩訶般若
中十喩亦具含三意又法無畏釋云。法謂
十縁生句也初劫五喩非名十縁生句乎」
第三重微細百六十心煩惱等者。或云。一道
心所度也。其故所謂空性乃至舌身意文第八
説文。極無自性心生句偏在第九。即知第八
説文中第九義未終。前所擧妄執唯可第八
所度歟。或云。所謂空性等文亘二種心。八
九有淺深。越諸戲論文又可通二心所度
也。私一義云。但第九心所斷也。謂等虚空
句對前望後含無間・解脱二義。前越諸戲
論者第八無間道斷極細麁分也。若對彼今
等虚空成第八證理。有智契空理故云等
虚空也。若望後佛法而生句又爲第九無
間道。斷極細中細分故云微細。猶如第二
劫中他縁所度云智障覺心所斷云微細也。
佛法而生是第九證理故。故知種已上釋等
虚空以虚空似煩惱滅無歟。復有下釋無
邊以下文也。但至云第八所引中間文者。
作釋引證依義理淺深不云文言交雜。今
經第十心在八九前。又菩提心論七八引證
未必文前後矣。又大師處處釋。第八第九
同云等虚空心。八九同引此文通二心義
顯然者歟。問。下云於業煩惱解脱非第九
所度*耶。答。彼廣通三妄。煩惱即知佛事
故。例如云一心流轉作四相故云云
業壽種者。疏第一云。蘊阿頼耶業・壽・種子
文智證大師釋云。業壽種者。約第二識有
三相。謂自相・因相・果相也。開因相爲二。
謂業與種。所謂業者身口意不清淨業也。言
種子者癡愛因縁也。言壽者酬因所生之果
報識故約第八梨耶立種子及果報二名也
私案。業者業種子。種者煩惱種子。壽是總
報體。皆在頼耶識。故知今業果可通二種
生死歟。問。第一卷釋縁業生云。癡愛因縁
造不清淨業生六趣身云云此但分段業果。
何通變易。況彼華嚴猶云若依圓教不説變
易等。期即身成佛行者受變易乎。答。上縁
業生者分段煩惱業現行並別報故在前六
識。今業壽種是種子幷總報故在第八識。然
今宗三妄頓斷故極細斷時煩惱障等一時
斷。故二種生死業種等又頓離也。但上擧分
段者眞言行者無始本具邊雖有變易業
果非三妄漸故不云受變易。麁苦先盡細
苦顯云變易也。今既頓斷故。分段盡時即變
易無故。成即身成佛義也。華嚴又一斷一切
斷故云但分段身窮於因位也。但初劫文拔
業煩惱株机等者。雖同時斷寄如常且作
次第説也。況第一釋云。二乘雖破三毒亦
不了了盡分段業煩惱種子實極細斷位
可斷盡歟。若今教即身成佛故不存變易
業果者彼業果終不離。況極細法執故變易
煩惱乎。若爾劣如常斷。又雖有彼種不可
云受變易。地前凡位無漏未起故。初地以
上無漏雖起非變易業歟。非有分別無漏
故。又縁助煩惱已斷故。又雖有微細妄執
非二死縁助惑歟。又義。但分段業果歟。智
證釋云六趣業。故又普觀釋云。其實二苦
通依一切本末不覺香象釋相續業
用通五意故。或智證釋以現行顯種也。普
記等約助發潤歟。問。等虚空是初地菩提
心平等種子。何云業壽種除義。佛樹牙生
又二地以上大悲爲根。何云極無自性心耶。
故疏第一云。今修平等三業清淨惠門一切
蘊阿頼耶業・壽種子皆悉焚滅得至虚空
無垢大菩提心。一切如來平等種子從悲藏
中生法性牙。乃至莖葉華果遍滿諸法界
成萬徳開敷菩提樹王此文明鏡者歟。如
何。答。業・壽種除釋等虚空文非無依馮。疏
第一云。即時人法戲論淨若虚空。成自然
覺不由他悟以上二句准等虚空以下
二句似無邊已下也佛樹牙生者虚空無垢
菩提心也。心因句中有短三心等故云芽
也。虚空無垢又業・壽種除義也。又義云。如
能難。長十心時種子爲因牙等爲根。故疏下
文云。初地爲種子二地爲牙三地爲疱
今釋中不擧平等種者經疏影略。經擧菩
提心種子疏示所斷妄執也。或除字平等種
子歟。若不爾者如伊蘭種生栴檀牙。如何。
又大師引證者爲證驚覺義引此文矣。故
蒙驚轉入祕密故云牙生也。又義云。經文
依此相續生文通種牙歟。疏家宗家互顯
歟。雜問答云。問。何故先住此不生理。答。是
虚空無垢大菩提心之地故。亦一切如來平等
種子故。所以眞言行人從初發心住金剛種
性。時即法性之芽自此而生萬徳之果於此
開發。開發故先住之私云。此文證二義。
萬徳果者心果徳。故寶鑰釋第九心云。初心
之佛其徳不思議。萬徳始顯一心稍現
證初義也。又云。三密功徳云萬徳果。故同
釋叙顯密異云。心外䂪垢於是悉盡。曼荼
莊嚴此時漸開是證後義也。或云。准釋
論中云從無明種出覺知樹則業種生佛
牙歟。疏第一云。離因業生佛樹牙生
思之
既不壞因縁即入法界等者。因縁及生滅釋
經有爲法界及不生滅釋經無爲也。不壞不
動即入即是釋經離字經中明捨離前劫隔
歴三諦故云離有爲等。疏中明今心不思
議三諦故云即入即是也。故天台釋云。隔
*歴三諦是麁法也。圓融三諦是妙法也云云
又云。始自華嚴終至般若但爲次第三諦
所攝。今經會實方曰圓融私云。以華嚴
爲隔*歴歟今疏異耳。問。有爲無爲是事理
眞俗法也。何云三諦耶。答。二諦三諦開合
不同一法二義差別。故疏第三云。今此境界
○而形聲宛然即是法界。論幻即幻。論法
界即法界。論遍一切處即遍一切處。論
幻故名不思議幻也私云。幻・法界・遍處
如次假・空・中三諦也謂。幻是假有義。法界
即空理異名。中道遍二諦故云遍一切處
也。前縁起・法界如次俗諦・眞諦也。二諦門
合假空爲俗以中爲眞諦也。問。不思議幻
者但約假諦。如何云三諦耶。答。一假一切
假故以空中即假諦故云不思議。空及中
相即又爾也。故疏第三云。若於一念心中明
見十縁生句義則上窮無盡法界下極無
盡衆生界其中一切心相皆能了了覺知以
皆從縁起即空即假即中故。故曰如實
知一切心相又天台止觀第六云。無明一
念因縁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不思議三諦
一心三觀一切種智佛眼等法耳故大師二
教論中叙第八心云。此宗所觀不過三諦。
一念心中即具三諦。以此爲妙問。經離
有爲無爲界者中道正觀離眞俗二諦義故。
故疏第三云。以此中道正觀離有爲無爲
界極無自性心生若爾別教離邊中道。何
云圓融三諦乎。答。疏下文以不思議中道
遮隔*歴二諦也。所謂圓融隔歴同雖明
三諦且約中道二諦顯其義也。又圓融三
諦雖倶體倶用中爲經體。故釋籤第一云。
問。雖云辭異意同空假如何得爲經體。答。
既是不思議空假還指空假即中。中爲經
體。中即空假亦指於中。三諦無非遍一切
何況中道正觀既云極無自性心第八
心既圓融第九心還隔
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等者。鈔第四云。一切
諸法住阿字本不生中若佛出世若不出世
其性常住離於造作故曰諸法法爾等
日經説眞言相云。若諸如來出現若諸如來
不出諸法法爾如是住。謂諸眞言法爾故
疏第七云。此意言如來自證法體非佛自作
非餘天人所作法爾常住。而以加持力出
興于世利益衆生○如來無礙知見在一切
衆生相續中法爾成就無有缺減。以於此
眞言體相不如實覺故名爲生死中人。若
能自知自見時即名一切知者一切見者。是
故如是知見非佛自所造作亦非他所傳
授也私云。宗家第十心引此文。今如實知
自心義同故引合也。釋大衍論云。六者非作
非造自然意。謂欲顯示一切諸法有佛無佛
相熏相生無斷絶義。法爾道理性如是故
此釋會今文歟
如般若中一切法趣眼等者。抄第四云。言一
切法趣眼等者。一切法者般若中從色等歴
法是也。趣即歸趣。謂一切法皆歸趣於眼
處即法界也。是趣不過者無有出過是處
者也。大品云。云何菩薩摩訶薩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時爲衆生説色趣空説受想
行識趣空乃至説一切種智趣空等。何以
故。是色空相非趣非不趣。乃至云一切法
趣空是趣不過。何以故。空中趣非趣不可得
故。又論。問曰。般若波羅蜜非趣非不趣。須
菩提。何以故。問。行般若者趣至何處。佛何
以答言趣薩般若。答曰。外道言説法從因
趣果從先世入今世從今世趣後世。破
是常顛倒故言無趣不趣。此中須菩提以
著心 問。佛以無著心答等私云。宗家以
今經文證第八心。疏家以般若經意作釋。
相違如何。答。經論文理隨宜。若爾般若何
背第八心乎。疏第三云。如説極無自性心
十縁生句即攝華嚴般若種種不思議境界
第九心猶攝般若。況第八心乎。或又此文
證第九心故依般若歟。下文分明故。止
觀第四云○若得此意初心凡夫能於一念
棄諸蓋。故大品云。一切法趣欲事。是趣
不過。欲事尚不可得。何況當趣不趣。釋云。
趣即是有。有能趣所趣故即辨俗諦。欲事
不可得即是明空。空中無能趣所趣即辨
眞諦。云何當有趣非趣即是辨中道。當知三
諦只在一欲事耳私云。准此釋者趣是
有也有能所越故即俗諦也。經一切法乃至
更無去處也次是故乃至眼尚不可得者是即
明空。空中無能所趣故即眞諦也。何況趣
非趣耶者即是辨中道也。此文有雙非雙照
中道。謂趣不趣如次有空故亦有亦空中道
也。又互奪兩亡故趣不趣如次非空非有中
道也。當知三諦只在一眼中耳。耳鼻舌身
意等應准知之。故云亦如是也。大師以此
離眼耳鼻等文證第八住心。甚有深意矣。
彼宗一心三諦爲極故。問。大品文並止觀
釋三諦義宜然。今經云離眼等未聞三諦
義。如何。答。謂以大品文合今經意。趣眼是
有義釋眼字。眼尚不可得即空義當離字。何
況趣不趣並同離眼二字。故知開爲二諦合
爲中道也。或又三諦倶在眼一字中以眼
耳等各三諦歸第一實際故云離也。故次
爲釋極無重示此意云一切諸法無不從
縁生者者假諦也。若從縁生即無自性者空
諦也。若無自性即本不生即中道也。疏第七
釋*阿字有空不生三義中云又不生者即
*是中道本不生即是心之實際者。天台雖
明圓融三諦以中爲經體故云不生即
*是心之實際也。玄義云。正指實相直爲正
釋籤云。既是不思議空假還指空假即
中。中爲經體又三諦是能依別義實際
是所依一心也。故疏第一云。又復從縁生故
即空即假即中。遠離一切戲論至於本不生
際。本不生際者即是自性清淨心弘決
云。心性不動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
稱。雖亡而存立假號此中心性者今心
實際所依惣體也。經中離字也。不動已下三
諦別義故皆云假立也經眼耳等文也。二義
雖異心實際爲極故云離也
行者得如是微細惠時等乃至極無自性心生
也者。住心論中以此文證第九心。此文有
多意。如是者指前言也。微細惠者空性心即
第八心也。所以觀一切法乃至即是心之實際
者重述前段意爲後心來由也。前引大品
成天台一心三諦義畢重擧其意爲極無
起因也。心之實際者或中道或所依一心義
如先成今心實際亦復不可得者。前一道無
爲心理無自性故起事事無礙故云亦復
不可得云極無自性也。依之金師子章釋
第五圓教云。情盡體露繁興大用。起必全
眞。萬像紛然略抄大師引菩提心論萬徳斯
具妙用無窮證極無良有以也。繁興大用
萬像紛然二句逆次配論二句矣。心實際無
自性而起事事故云起必全眞等耳。故知
心實際亦復不可得文正釋極無自性心生
句也。是即第九心也。故下釋云。行者初觀
空性時覺一切法皆入心之實際○爾時十
方諸佛同時現前而勸喩之。以蒙佛教授
故轉生極無自性心此釋意者入心實際
是第八心故。又云。如是牒已成義指例未
成法之義也。前已成第八心畢欲今更成
第九心故。微細惠者極無自性心。於前空性
等文有二意一有爲無爲相即是天台圓融
三諦也。二縁生無性義即華嚴法界縁起也。
h@rda抄第六云。又云。行者得如是乃至心生
云云是當當華嚴法界縁起義所謂觀一
切染法等*者染淨諸法倶有縁生無性義。故
大師引菩提心論夫迷之法從妄想生染法
縁生
妄想止除種種法滅同無性從眞起用施諸法
淨法
縁生
達於彼岸法已應捨同無性文證
第九心同今文耳。故知一段文皆正證第
九也。次下釋此心云。若住不思議地時不
著於有爲無爲云云又義。一章文皆悉釋極
無自性一句故證第九而已。故寶鑰下云。
善無畏三藏説此極無自性一句悉攝華嚴
教盡。所以者何。華嚴大意原始要終明眞
如法界不守自性隨縁之義問。准華嚴釋
義眞如隨縁義是三乘眞如縁起而非一乘
稱性具徳。故探玄記中立十重唯識云○六
轉眞成事唯識。謂如來藏不守自性隨縁
顯現八識王數相見種現。七理事倶融唯識。
謂如來藏擧體隨縁成辨諸事。其自性本不
業。即此理事混融無礙。是故一心二諦皆
無礙。故起信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皆各
總攝一切法已上約終
教説
 八融事相入唯識。謂
由理性圓融無礙以理成事。事亦鎔融互
不相礙。或一入一切一切入一無所障礙。
九全事相即唯識。謂依理之事事無別事
理。既無彼此之異合事一即一切。十帝網
無礙唯識。謂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復有一
切。既一門中如是重重不可窮盡。餘一一
皆各如是。法性圓融故令事相無礙此三門約
別教取意
 此文中以眞如法界隨縁義爲終教以
事事圓融爲圓教。大師何違本宗義以三
乘教義成一乘義理。誰信用耶。答。有二意。
云眞如法界隨縁義者。是一乘無盡法界
縁起非三乘一相眞如縁起也。故復古記下
云。太一云。一乘縁起自體法界不同大乘
縁起但能離執斷常諸過示。此宗不爾一
即一切無過不離無法不同也華嚴玄門
云。若二乘教辨即異事顯異理。若此宗
即事是理等略抄華嚴問答云。三乘縁起者縁
集有縁散即無。一乘縁起即不爾。縁合不有
縁散不無壽靈云。三乘一相縁起。一乘無
盡縁起云云准此文。今法界隨縁者一乘無
盡縁起也。二云。彼宗雖云無盡縁起是一
心縁起未及三密無盡縁起。故云眞如縁
起也。又雖以理成事故談事融未明性
相歴然事常故。故先徳云。顯一乘一心縁起
談非性佛性然四曼取意般若僧正疏抄云。
一道無爲與極無自性住心文相交難見
別意。一道者佛知見即佛性。此佛性自性清
淨故云極無自性也。譬如。金眞毎値阿
練其形萬差而其性不改也。問。爾者可云
極有自性住心。何云極無自性也。答。其攝
相歸性爾云可也寶生御房云。又直因淨
菩提心照明諸法故少用功力便得除蓋
除三昧見八萬四千煩惱實相成八萬四
千寶聚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得如來一身
無量身。初位得後位功徳猶論明昧是法
華等顯一乘教相也。或已開淨知見照法性
圓融解脱一切業煩惱時即知一切業煩
惱。時即知一切業煩惱無非佛事本自
無有縛令誰解脱耶。一斷一切斷一成一
切成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徳。因果無
二始終無礙。猶明從微至著階位漸次有次
第行布等是眞言淺略。華嚴等顯一乘表徳
教門斷惑證理行相也。今眞言祕教金剛一
乘表徳教門曰能治道品是一一行者本有
内證祕密金剛智印。論所治惑障即一一
法佛法然自性三摩地密印標幟也。何捨何
取哉
此心望前二劫等者。鈔第四云。此心望前三
劫等者。三字誤書。謂此心屬第三劫故○
第三劫極無自性心生時如蓮華盛敷故云
前二劫等。言若望後二心等者。此心喩
八心中第五華種心第六成果心。後二心者
第七受用種子第八嬰童心也。望此二心名
果複成種。復能與彼後心而爲種故
業煩惱解脱即是如蓮華開敷。而業煩惱具
依即是果複成種也。又解。此心是三心中菩
提心。望前來二劫論時。當第三劫如蓮華
盛敷。望後二心即根與究竟。此菩提心却
爲因故云如是初心佛説成佛因也朝譽
述抄意云。前二劫者指初二劫也。根與
究竟者以極無自性心爲因句時。次以蒙
佛警更増進心爲根句此即金剛心一念
也。後以成正覺位心爲究竟句也。然顯教
意見今之第八地心爲果位。前二劫顯行滿
昇此地故。今教以八地已上乃至十地心
爲成佛因初心佛矣。密教行始成八地故
此約説三祇漸行而論。若據實尋其行者
初地已上可云成佛因。故疏第十一釋初
地徳云。平等清淨離諸分別。劑此名見菩
提之心爲初成佛種子也皆是密教行行
大空三昧故。故疏第六云。如上所説一生
補處及八地三昧是約教道法門作如此
説耳。然祕密乘人於世諦中即能通達第
一義諦者從初發心時即具行大空三昧。
其謂不然則於一生之中不能頓滿諸地
文。取意 私云。抄約十心或約三心。二釋
中述後釋意也。今謂不爾。抄師於出世間
心生疏釋存三劫地前地上二意。今釋何必
云八地已上菩提心句耶。又大師住心論第
九引行者得如是乃至佛説成佛因疏文注釋
云。前二劫者指他縁一道二種住心。後二心
者示眞言門根究竟二心寶鑰中引經如
是初心乃至而業煩惱具依文。與住心論少
異。彼不引於業煩惱等二句也。於此釋異
義。或云。第二第三劫中各擧初攝後云二
劫也。意於前二劫中極無自性心如蓮華
盛敷也爲言故以論上文云。是因是心望前
顯教極果。於後祕心初心既顯教中有極
無故。或云。以他縁・一道二心云二劫顯
中間覺心非三劫義歟。釋二劫者二種住
心之故。或云。第二劫擧他縁攝覺心第三
劫唯取一道能所相望異故以一劫半云
二劫也。半劫又一劫攝故。問。在第三劫指
前二劫。應是初二劫。例如上文云前二劫
中雖云度二乘地等。又望初劫未敷蓮第三
劫總應云開蓮。若爾相對初劫。尤可入前
劫。故知抄義合疏意。如何。答。宗家釋義深
冥疏意。總持字義依處隨義可取文義。前
三劫相對今十住心相望也。又初劫中湛寂
證寂相望而分水中水上之未敷蓮。准知今
第三劫中一道極無相望而別未盛已盛之
開蓮華故疏第一釋無量智成就文云。爾時
行人爲此寂光所照無量知見自然開發如
蓮華敷此文説第八心。故今卷中引此文
合所謂空性文。無量智者同法華佛智無量
義。無量知見當彼經四佛知見理。然但云蓮
華敷不云盛敷。故知於第三劫内開敷與
盛敷相望也。重意云。前三義中初義望字違
上此心言。不順下猶如等文。大師釋又望前
顯教者。對極無指一道等云前顯教歟。若
爾何爲證矣。次義又非理。何唯擧他縁一
道不擧覺心乎。若又攝覺心者非二劫
歟。故第三義爲勝。上下文符順故。隨又前諸
難無故
世尊以十方三世佛爲證等者。釋心云。極無
自性心望顯極果。於密初心之義以十方佛
説而證之義也。故住心論九云。是因是心望
前顯教極果。於後祕心初心。初發心時便
成正覺宜其然也此意十方佛説中且以
報身所説華嚴文證顯果密因之義也。即
以此義開示衆生云一大事因縁。又云淨
知見也。故知以華嚴文而證顯果爲密因
之義。源出大日經説。非大師私義耳。問。
今釋同法華中以大事因縁説四佛知見。
何云顯果祕因之義*耶。答。隨義轉用矣
行者解脱一切業煩惱時等者。自此下重釋
經於業煩惱等文。已上再釋經上二句也。此
中有法譬法説中初釋初句即知下釋而業
下句。本自下二句如次釋成上二義。蓮前
文兩次讀之。如良下譬説有二種。初譬中
變毒爲藥如次喩脱煩惱時即知佛事。用
除衆病一句通應譬本自下二句。又義。以
譬二句對法説二二句。各逆次配矣。又如下
以譬二句對法説四句而兩次配之。又或
此譬却顯前開華成種之義。而萬像具依同
果復成種之意。故若依後意可云萬像即
空耳。演密抄第四云。知一切業煩惱等者。據
事則凡情謂之塵勞聖智達爲功徳。約理
則本離塵染。然與一切煩惱爲依故以變
毒・虚空二喩而相況爾實範注云。私案變
毒喩事虚空喩理云云*阿字義第四實範云。
又云。雖解脱一切業煩惱者。行者得此心時
即名之爲明。明來暗謝故。即是無明滅則行
乃至生滅則老死滅等名爲業煩惱解脱。又
云。而業煩惱具存者。淨名經云。不斷無明
而具明達之智。又云。衆生未成佛以菩提
爲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爲菩提。故華
嚴疏顯三毒相普有正法。彼有五義。一當
相即空。空故是道。非謂此三即是佛法○
般若 二約幻用攝生。亦非即是○淨名
在或用心○觀心爲道亦非即道浴流四留惑
潤生長菩薩道。亦非即是○淨名五當相即
道。不同前四。不思議故。今第五義正與此
同。故無行經云。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
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即斯義。又如虚空
出過衆相而萬像具依。故下經云。虚空無垢
無自性○云云具可見之云云私云。覺怨幷
實範其意大同矣。菩提心義第三云。私云。欲
入第三劫時先觀性空無相菩提超第三
重無明極細妄執證得極無自性瑜伽之心
名超第三劫行。約所度*惑名第三劫行。
約所證法名淨菩提心○眞言初住於一
分無明不斷而斷名超第三而極細妄執。然
猶有四十一品無明故云解脱業煩惱而業
煩惱具依。變毒爲藥。即是初住以上法性同
體之無明也。不斷而斷斷而不斷故云解脱
而具依也略抄大師守護經釋下云。一切義宗
經云。大聖説空法遠離於斷常。案上來文
顯家之佛滯斷常二行未出業煩惱之苦
依。故大日經中説如是初心佛説成佛因故
於業煩惱解脱而業煩惱具依等。華嚴・寶雲
等説應機之假佛未許究竟圓極之眞佛
私云。而業煩惱具依義疏釋與大師釋是異。
各據一義影略互顯歟。自宗十地有本有性
徳修生顯徳二義。疏家約本有無垢十地故。
無間道地前諸惑斷盡故。疏第三云。但知心
垢盡處戲論不行即是第六無畏依。更欲如
何表示耶解脱道初地開寶聚門悟。故今
文云即知一切業煩惱無非佛事不同
天台法性同體惑也。又寶鑰云。心外礦
悉盡曼荼莊嚴漸開云云大師據修生斷惑
十地故云滯斷常二行也。所以菩提心論十
六分明昧大日經疏第四微細妄執等是也
西谷義也或云。修生十地有有*惑無*惑義矣。
寶生御房義云。夫眞言地前者是竪義也。地
上横義也。依十住心論前九種住心皆是因
也。是地前也。第十即果也。即地上也。竪論
次第淺深皆是眞言地前行相也。横觀智智
平等即地上行相也。又義疏中釋今經文
有二意。一者此心乃至成種文似釋如是初
心佛説成佛因故文也。上二句反顯下兩句
順成。以此心兩字應流下二句矣。或讀文
點皆爲順釋。謂如是初心佛成佛・因説。上
二句釋成佛義下二句釋因義也。故住心論
中引疏今文合經局成佛因文矣。於業下
下別釋。行者已下文是也。故疏第三引
今文云如前所説解脱一切業煩惱等除
初二句矣。但佛説兩字廣貫下文故再釋歟。
二者於業已下文又爲所釋也。置故字以
反順義成上佛因之義故。所謂上先作
敷成種釋合解脱具依等經。故抄上釋云。
於業煩惱解脱即是如蓮開敷。而業煩惱具
依即是果復成種大師守護經釋同此意
矣。意離地前三妄故云盛敷。地上微細未
斷故云成種。寶鑰云。望前顯教極果於後
祕心初心者即此意矣。次行者以下釋更述
別義也。若依頓證人。微細亦初地盡故云
爾歟。前義約漸證人兼顯顯密差別歟。大
師顯密分別爲要但依前義也。若爾依後
義不成佛因義乎。謂知無非佛事即頓證
之因故云成佛因耳。但疏下釋。不思議幻義
下句顯故爾也。意異矣。大師釋不引釋不引
盡歟。或又約顯果後惑不存故云無非佛
事。依密因後*惑未盡故云果復成種。前後
相成而成一義矣。或又釋論中熏離・熏倶作
二釋。今釋當第二是一味故釋歟。問。無非
佛事悟唯在諸*惑斷盡位*耶。答。准釋論
染淨始覺悟可爾歟。故仁王經云。菩薩未
成佛時以菩提爲煩惱。菩薩成佛時以
煩惱爲菩提又准同論五重問答明無明
義*者分分可開此悟歟。問。經如是初心等
者寶鑰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宜其然也
以眞言深位初地同華嚴淺位初住。豈
夫可然乎。答 有人云。祕宗又立四十二位。
故彼宗初住入此宗初住也云云私云。不爾
以同位寄同者淺深猶難辨。所以彼顯極
果同密初心。故彼具文云。是因是心望前顯
教極果。於後祕心初心。初發心時便成正
覺宜其然也既云極果。顯初住乎。又釋
第八心*云於諸顯教。是究竟理智法身。望
眞言門是則初門但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者。
指今經如是初心佛説成佛因文也。何
華嚴文成祕宗義。例如智論是助佛道初
門之文矣。問。龍樹付法亘顯密報佛唯
説顯故相例不齊。故大師雖智論爲顯密
差別之證。華嚴不爾。如何。答。傳持龍樹既
知密。能説如來不思祕。故大師釋云。應化
如來祕而不談。傳法菩薩置而不論楞枷
我乘内證智可引作證。況大師處處釋中以
釋論所引大本華嚴成顯密義畢。但初發
心者如云初心未必發心住歟。或隨義轉

若住此不思議解脱時等者。極無自性心在
初地故云住不思議等也。故下文云。轉生
極無自性心至不思議地問。不思議解脱
何必地上*耶。第六無畏云不思議幻。故設
雖地前何不云不思議乎。答。既下文云不
思議地豈非初地以上乎。今文意迴向滿心
垢悉盡入初地時。開一切業煩惱無非佛事
悟。故云不思議地也。故疏第七云。若到修
行地授不思議果。此修行地即是淨菩提
心初法明門。例如聲聞見諦已後復入修道
位也此文分明矣。但至不思議幻者何
云地前耶。故疏第三釋極無自性心云。即
是眞言行者虚空無垢薩提心也又云。如
前所説解脱一切業煩惱而業煩惱具依即
不思議之幻也非指今文
  文永三年七月四日於高野山文六堂僧
草了是偏爲紹隆佛法回向菩提而已
  金剛資頼瑜生年四十


大日經疏指心鈔卷第十四

  疏卷第二之七
統論三劫始終等者。且約大師十住心者有
多意。或唯蘊無我爲始。極無自性爲終。上
三劫文各存二意故疏云。越世間三妄執出
世間心生約出世間心論三劫故。又云。
持齊爲始極無爲終故上文中一毫善爲
始。下文中世間八心爲一毫善。故持齊爲
始。又上文云。若住此不思議解脱時是眞阿
羅漢乃至應受廣大供養故極無爲終也。
又云。正唯蘊爲始兼攝人天。第十心爲終
觀抄義私云。始兼正如觀義。終又有兼正。
極無爲正祕密爲兼。上三劫中第三劫攝祕
心初劫除世間心。下六無畏擧世間心無
祕密心。故前後合論始終各有兼正耳。或
始可通第一心。彼又有知過義。故寶鑰云。
九種心藥
在石礦之中者礦薛峋云。侯猛反。銅鐵石。祝
尚丘云。金玉未成器。礦古猛反。金璞金玉
未成器云云私云。礦字相通也。金玉中今
取玉邊爲喩矣
譬如收彼頑石置在家中者。問。譬説中既無
此意。何合説中示此義耶 答。今文中譬合互
顯圓世間三心也。故有此句。所謂合中。是
故諸善知識纔見衆生世間八心乃至遇便識
之者第二持齊也。諸佛菩薩亦爾私云對前譬説
云亦爾譬
中雖無文
有意故
久已證知乃至方便誘進令受三歸如
前已分別説譬如收彼頑石置在家中者第三
嬰童心也。受三歸戒是護戒故。前譬中此心
無文。又譬説中。猶有如意寶在石礦之中
乃至與瓦石無異者第一羝羊心也。此文無合
法故互顯圓三心耳
次以三種三心等者。有人云。見・修・無學三道
云三種。此三道各有越三妄之心故云三
種三心。但云拔業煩惱者擧無學三心顯
餘二三心也云云信證僧正義云。第一僧祇
内三種三妄執如次見・修・無學所斷也。聲
聞・縁覺・證寂然界三乘人各經同三道斷彼
三妄。然聲聞空我故攝唯蘊無我。縁覺與
寂然界空法故攝拔業因種云云私云。此意
三乘云三種三道云三心歟。觀抄云。三乘
心云三種三心。三種即三心也。又有義同第
二義也。私云。第二義違住心淺深。見道・三
果是唯蘊心。無學拔業心故。第三義唯三乘
心可云三種心後三字無用乎。初義無難

爾時生於佛家等者。此文有二意。或攝祕
密或屬極無自性心。合灰水使淨生於佛
家合在憧雨寶之故。即知極無唯在地前
也。地前地上是顯密界畔故。故寶鑰釋顯
密異云。心外礦垢悉盡曼荼莊嚴漸開云云
又云。顯藥拂塵眞言開庫私云。悉盡者
依疏極淨文歟。漸開又雨寶義也。疏云。從
初地入金剛寶藏若不開何入矣。重意云。
入祕心迂迴直往二機異。今文明漸機入
密。若行者已下述頓機入祕也。直從眞言
門直字此意矣。所謂迂迴直往雖巧度拙度
不同倶入初地金剛寶藏故云獲寶無異
路也。意漸頓修行雖是顯密異路入初地
時同得三密寶故無異路也爲言後義意若
行者已前文皆明顯乘行也。巧度拙度相對
分明故。況復三劫各置次言簡濫若生於
佛家文更明直言初地。何不置次言乎。又
結文以此因縁故堪受世間廣大供養也者又
非釋經世間宗奉常應供養文乎。上疏文見
歎極無徳。故即知今文成極無義理也。但
至合譬二重者於極無有斷惑證理二重。
無間・解脱如次地前地上故。然次生極無自
性句雖通斷證總句且約斷惑邊合別譬
也。又大師釋者。大顯密對辨時雖云拂外
塵於顯中斷證異故非無得寶。故寶鑰叙
第九心云。初心之佛其徳不思議。萬徳始顯
一心稍現又第九心引菩提心論萬徳斯具
妙用無窮文爲證矣。此等豈隨分非開寶
乎。然猶望三密寶時彼非眞寶故云未開
藏也。又於初地位有遮表。顯乘極位寄同
祕密遮情故云雨藏。一心三密雖異同初地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