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經 (No. 2914_ ) in Vol. 85

[First] [Prev] 1459 1460 1461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914
佛説觀經

觀十方佛法 念觀十方佛者。坐觀東方。廓
然大光。唯見一佛。結跏趺坐。擧手説法。心
明觀察。光明相好書然明了。常係在心不令
外縁心。若餘念攝念令還。如是見者便増至
十佛即見十佛。増至百佛。乃至千佛。乃至無
量無邊佛。若近者則便轉遠廣博。但見諸佛
光光相接。心明觀察得如是者。復觀想東南
方亦如上觀。既得成已乃至西方。乃至十方
亦復如是。既向方方皆見佛。説法與當。復一
時往觀十方佛。一念所縁周遍得見。定心成
就者。於定中見十方佛。皆與已説法疑網悉
除得無生忍。若有宿業因縁不見諸佛者。當
一日一夜六時懺悔。勸請隨喜漸得見佛也。
縱使諸佛不爲説法。是人心得安樂無諸患

五門禪要經云。坐禪法要五門。一者安般。二
者不淨。三慈心。四觀縁。五念佛。安般不淨二
門。觀縁此三門。有内外境界。念佛慈心縁外
境界。所以五門者隨衆生病。若亂心多者教
以安般。若貪受多者教以不淨。瞋恚多者教
以慈心。若著我多教以因縁。若不沒心者教
以念佛。乃一心觀佛。若觀佛時當至心。觀佛
相好。了了分別。已然後閉目憶念在心。若明
了即開目。極心觀之明了。然後還坐。正身意
係念。如前如對眞佛。明了無異。即白師云。係
念見佛無異。師言。汝還本坐係念額上一心
念佛。爾時額上有佛像相。從一至十乃至無
邊。若行人所見多佛。從額上出者。若去身乃
遠而還者乃見大乘人也。三乘人所出佛。還
近身作地金色。此諸佛盡人於平如掌。淨如
鏡。觀己身明淨如地。此名念佛三昧境界。得
是境界已白師云。此好境界。此名初門觀也。
復今係念在心。然後觀佛即見諸佛。從心出
乃手執瑠璃仗。仗兩頭出。三乘人光焔有大
小。如是出已未後佛執仗。在心正立而住。末
後住佛。迴身還入。先去佛盡來隨人。若小乘
人入盡則止。若大乘人入已。悉從身毛孔滿
於四海。上至有頂。下至風際。如是明已還來
人身如淨瑠璃。所以光明還來人身者。欲示
踴猛健疾境界。相好如是已如師云。此名一
切念處。以能生諸定故名念處。是邪道上杖
者定。相光者智慧相也。此内凡夫境也。復令
捨前二觀。係心在臍。即一心觀臍觀臍不久
覺臍有動相。諦觀不亂。見臍有物。如鷹卵。其
色鮮白。即再白師。師云。汝更觀在處。乃觀已
有蓮華。琉璃爲莖。黄金爲臺。臺上有佛。結跏
趺坐。第一佛如臍中。復有蓮華。上復有佛。結
跏趺坐。如是展轉相出。乃至大海邊。末後一
佛還入第二佛臍。第二佛還入第三佛臍。如
是展轉還入乃至人臍。佛令爲一一佛人。行
人臍中已。行人自諸毛孔之迴出蓮華。滿虚
空中。如垂寶瓔珞。如是出生諸蓮花。盡入臍。
行人乃身體柔軟。輕悦自見。己身明淨如雜
寶色。即以白師。師云。大善成定相也。復令有
觀臍中。即見頂有五瑞相。觀已見有一佛。有
光中&T050121;跏趺坐。更觀佛有物。即見佛口中種
種蓮華出。出已遍滿大地。更觀五光中佛。見
臍中五師子出。已食出蓮華。已還入五色光
中。佛臍中師子入已五光。及佛即入此頂名
師子奮迅三昧定相也。行人觀光入佛身已
行人作金色。已見臍中有物。如日月明淨。見
已白師。師云。言更觀即見佛。於腋下及腰中
出凡四佛。乃出已一一佛放無量日光。日光
明淨。因日光見四天下色。上至有頂。下至風
際。總皆明了。如見掌中。無所罣礙。名爲清淨
解脱也。若見此已還見四佛。從出處如入。入
已復見焔光。前入後出。後入前出。左出右入。
右出左入。如是竟見自身明淨。及水四邊圓
滿淨光。名爲念佛三昧。在四禪境界也
修白骨觀法 先觀身皮肉筋脈總壞盡唯白
骨連。色如珂雪光亦如是。若不見者。譬如癩
病人。醫語言。須飮血色同乳者即當差。其家
人令作銀器盛血即令飮之。云汝病差也。其
病人云。血我當不喫。語云。白乳。汝肯不見中
物。悉皆白色耶。汝罪故見是血也。但作乳想。
莫念血想也。如是七日即變。爲乳也。何況實
是白骨。而不能見也 乃見骨人人骨人之
中其心生滅相續如線貫珠。如是所見及觀
外身亦如是。若心故精進不懈怠。如鑚燧見
煙。穿井見埿。得水不久。若心靜即行住坐臥
皆見白骨。了了如水澄。清則見面相。濁則不
見也
觀佛三昧 佛爲法王。能令人得種種善法。
是故坐禪之人先當念佛。念佛者能令無量
罪滅也。人若念佛。佛亦念人。譬如王念於人
怨家不能侵害 念佛亦耳惡法敬爲患也。
或云。佛不在世。云何憶念之。人自信無過於
服。當觀如好佛像。如見眞佛也。先從肉髻眉
毫下至足。復至肉髻相。相諦觀還於靜處。閉
目思念。係心在像。不令他縁。若有餘想收之
令還。心自觀察如意得見。是名觀縁定也。當
作是念。云我亦不往。像亦不來。乃見佛者當
由心定想住也 得觀佛言。已然後進觀生
身便得見之。如對面無異也 念心馳散。多
縁惡法。當如乳母看子。不令作惡。或心不肯
住。即責之云。生老病死苦常來逼切。若生天
上樂著妙欲無有治心。若墜惡道恐怖苦惱
即善心不生也 今遇佛教。當至心念佛。種
種責已。念心行住坐觀。常得見佛也 然後
更進生身禪定。已展轉則易生身觀。法觀者
既以觀像心隨相成就。即斂意入定即得見。
當因心於像以念。生身觀云。如坐於菩提樹
下。光明頭照相奇特。又如鹿苑中爲五比丘
説四諦法時。又如耆舍崛山放大光明爲大
衆説般若法時。隨用一處。係念在心。不令散
亂。心想既得住。即便見佛。乃擧身快樂貫徹
四支。譬如熱得清涼寒遇温室。世間之樂無
已喩法身。法觀者已於空中見佛生身。當因
生身觀内法身。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
大悲無量善業。如人先見金瓶内有寶珠。所
以法身眞妙。神智無比。無近無遠。無難無易。
無邊世界悉在目前 無有一法而不知者。
一切法無所不了。是故行人當專念不令散
亂。若心有餘縁即攝之令還。復復次一切命
過者。知當死時。先悉諸根如投大坑。發至梵
天。甚大怖畏。無邊死賊唯佛力能救拔。興種
種人天涅槃樂。復次一切諸佛世世常爲一
切衆生故不惜身命。如釋迦佛。爲太子時出
遊見癩人。即勅醫言。須得生人血飮之乃差
矣。太子云。是人難得一死一生即不可也
即以自身與之。令病愈矣。佛爲一切衆生亦
復如是。佛恩深過父母過也 假使一切人
悉爲一分二分。分中當念佛。不應餘念。如是
種種功徳隨念行事。若此念成斷除結縛。乃
至可得無生忍。若不得定即生六欲天中。最
尊第一。後生諸佛前也
無量壽佛觀 無量壽觀者。有二種人。鈍根
者先觀額上一寸無皮但見赤骨。念念在心
不令他縁。心若有餘念攝之令還。如是成已。
令變赤骨方可一寸令白如雪。既如是已令
觀自身。皆白骨亦如雪色。得成已又觀身骨。
作琉璃色。光明清淨。觀徹表裏。如是見已。又
令琉璃身中放日光。自近乃遠遍滿閻浮唯
見光明。又攝其光入於身中。既入盡已復放
如初。凡諸觀行從易及難。初少後多。從身中
放日光已。即於光中觀阿彌陀佛。其佛身放
大光明。向西端坐。相諦觀。然後總觀其身。
結跏趺坐。如紫金山。係念在之。妙相不令他
縁。若有餘念收之令還。與佛對坐無異。如是
不久便可得見也 若利根者。乃便觀作日
光。然光明想法界光明。乃於光中觀之。便可
見佛也 行者若欲生爲淨土者。當作是觀
也 乃觀諸法實相云。世間如夢如幻皆無
實者。但以顛倒虚妄之□横起煩惱受諸罪
報。如人見小兒共爭。瓦石土木等便生瞋悶。
觀諸世間亦復如是。當與大悲誓願度一切
有情。常伏其心。修行二忍。所爲衆生忍法忍
也。衆生忍者。若恒沙等衆生扣惡心。于己分
乃不生瞋恚也。種種恭敬不生歡喜也。又觀
衆生無先無後。若有先者則無因縁。是即無
初。若無初者亦無中後。如是觀者□墮常斷
二邊。用安隱道觀諸衆生。不生邪見。是名衆
生忍也。法忍者。當觀諸清淨畢竟空想。心無
罣礙能忍。是名法忍也 新發心者。雖未得
此法忍者。當如是修習也。又觀諸畢竟空想。
而於衆生常興大悲。凡有善事無皆迴向願
生無量壽佛國也
佛説觀經一卷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459 1460 1461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