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二十二問本 (No. 2818_ ) in Vol. 85

[First] [Prev] 1184 1185 1186 1187 1188 1189 1190 1191 119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818
大乘二十二問本

見有五蘊□法執□世間□□若深□□□
□□涅槃。不樂住世救拔群品。是故聲聞縁
覺之行。若初發心修行□□□□□□□□
□□□□□□□前境界修無相法離一切
相。都無所得了人法空故□著□□□□□
□□□□□了法空故不樂涅槃。不向聲聞
縁覺之行□□□空能離凡夫二乘□□□
菩薩行。故維摩經云。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
菩薩行。此菩薩行契順眞如。離一切相。一切
分別。故離凡夫世俗之地不向聲聞縁覺之
行。能爲衆生説如是法。令離一切煩惱之苦。
故修無念離一切相。即此是□□□□□
第二問云。又不退入行菩薩内所思意外身
顯現法中内修第一行法何是外行。第一法是
何 謹對所問。深遠文意難知。須述兩解以
通妙趣。第一釋云。夫云不退總有三種。一信
不退。即十住初自信己身。有眞如法性無動
念。是本源心。由有此性決定成佛。深信解故
分證眞如。決定不退。大乘正信心亦不退轉
趣入。二乘亦能權現化作。佛身八相成道利
衆生事由得定信成。此功能故此菩薩名信
不退。二證不退。即初地位斷分別障正證眞
如。一念能至百佛世界供養百佛。請轉法輪
開導群生拔濟云識。由證眞如離分別故。不
起一切煩惱。□□永不退失。眞無漏故此菩
薩名證不退。三行不退即入八地。常任運住
純無性心。在法駃流任運而轉萬行倍増。外
雖起化不動無相。内雖無動外化無窮。由不
退動無相行故。此位菩薩名行不退。今此文
中言不退者。即此三位不退人也。言入行者。
行謂行位。即入此三不退位也。此諸菩薩内
心所有思惟意樂。爲化衆生外起作用。是
故名爲外身顯現。即彼所修無相妙行。多爲
内修第一法行。第二釋□言不退者即不動
也。若心無念名爲不動。若至無念不動行中。
名爲不退入行菩薩。内心所有思惟意樂。行
住坐臥常現在前。所修行中是故名爲外身
顯現。而其内修無相妙行常不動念。名爲内
修第一行法
第三問云。修身口意從初至修行。行如何
謹對。修身口意須戒定惠。言修戒者復有三
種。一攝律儀戒。離身口意所有十惡。二攝善
法戒。即身口意所修行十善。三攝衆生戒。即
行十善利益衆生。修行如此三聚淨戒。即是
初修身口意也。言修者。身定。謂即結跏趺
坐不低不昂不傍不側。故經偈云。見盡結跏
趺像魔王尚驚怖。何況入道人端坐不傾動。
口定謂即言成准的。語行相應心口皆順。如
説能行如行能説。楷定正邪命物歸信。心定
謂即遠離散亂。常在有相無相三昧。恒不遠
離心一境性。有相定者即經所説。觀佛三昧
觀淨土等。無相定者。即經所説。離一切相一
切分別。身口意業能如是。定即是次修三業
地也。言修慧者。身慧有二。有相無相二種
別故。身謂眼耳鼻舌身也。身者聚義。聚此五
種總名爲身。此五雖無計度隨念。而亦得有
微細分別。能取色聲味觸境而生戀著。於此
五塵有二種慧。若能了知是非好惡。不迷不
謬。名爲世間有分別慧。若於此五無所分別。
雖聲聞知而不貪著。是即名爲無分別慧。即
修身業所有慧也。口業慧者亦有二種。有相
無相二種別故。辨説善惡命衆生知。是名
有相口業慧也。雖能説別徳失差別。而於其
中爾著語相。雖終日語而無所語。雖常説法
而無所説。是即名爲無分別語。是名依慧所
修語也。言意慧者亦有二種。有相無相二種
別故。若意了知一切
諸法善惡得失因果差別捨惡從善名有相
慧。能於此中都無所得。於一切法無所取捨
心念不生。名無相慧。若身口意依如是慧而
修行者。是究竟修身口意也
第四問云。又今處於五濁惡世自説無縛彼
亦無解義如何者 謹對。濁者滓穢不清淨
義。衆生所以處濁劫者。由自身命不清淨故。
衆生及命皆渾濁者。由煩惱濁。有煩惱者。由
其見濁妄見塵沙。遍處生執不清淨故。名之
爲濁衆生。本性即是眞如。常樂我淨具恒沙
徳。自皆本源妄生諸見。起煩惱業受苦無窮。
眞樂本消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覺。如
是一切皆從見生。見濁不生諸濁皆靜。若
離妄念照達心源。淨相尚無濁相。寧有離淨
濁相。不見身心無罣無礙。誰縛誰解。了無解
縛。乃能離縛。但自無縛彼亦能解。如斯妙
義著在群經。伏願彼尋照然自見
第五問云。佛有有餘無餘涅槃爲別實有爲
復假説 謹對。言涅槃者。是圓寂義。圓謂圓
滿具衆得故。寂謂寂淨異苦障故。涅槃不同。
諸教異説就要而言不過四種。一者自性清
淨涅槃。謂一切法本眞如理。雖有容染而本
性淨。具無邊徳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
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
即眞如出煩惱障。此有二種。若二乘人至無
學位此生死苦身之上斷煩惱障顯眞如性心
徳寂靜。名爲涅槃。而此苦身尚未棄捨苦未
寂靜。名爲有餘依。言餘依者即苦身也。若
佛世尊煩惱雖盡。身心寂靜名爲涅槃。有餘
無漏常樂我淨功徳身在。依此身上所得涅
槃。是故名爲有餘依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
即眞如出生死苦。此有二種。若二乘人至無
學位。一切煩惱先以斷盡。今復更厭此苦依
身。以滅盡定滅其心智。又自化火焚分段身。
無苦依身。諸苦永寂。是故名曰無餘依涅
槃。若佛世尊。無漏功徳。所依身上。一切煩
惱。生死苦惱。悉已寂靜。永無苦惱餘所依故。
是故名曰無餘依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
眞如出所知障。大悲大智常所輔翼。由斯不
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
故曰涅槃。若諸菩薩至第五地。能斷下乘般
涅槃障。能證眞如無住眞理。名爲分得無住
涅槃。若佛世尊一切障盡。摩訶般若解脱法
身三事圓滿。名大涅槃。四涅槃中一切衆生
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
言具四。既四涅槃皆依眞立。就其不同據。其
眞如體無差別故。佛身上有餘無餘但幻義
存。實無有二
第六問云佛有三身其法身者周遍法界化身
各各在一切佛而應身有一有異 謹對。然
其佛身諸教異説。或開。或合。義理多門。今者
先明佛身之相。次則顯其開合之門。然後答
其所問之義。統論諸教有五佛身。第一身者。
是諸如來眞淨法界具無數量其常功徳。無
生無滅湛。若虚空一切如來平等共有此。有
二名。一名法身。是報化身。諸功徳法所依止
故。二名自性身。眞如乃是諸法自性。是報
化身實自性故。第二身者。是諸如來三無數
劫所集無邊眞實無漏自利功徳。感得如是
淨妙色身。諸根相好一一無邊相續。湛然盡
未來際。此有三名。一名法身。諸功徳法所集
成故。二名報身。以果酬因受樂報故。三名
自受用。唯自受用妙法樂故。第三身者。謂諸
如來三無數劫所集無邊利他功徳。隨住十
地菩薩所宣所顯漸勝相好之身。此有五名。
一名他受用。命他受用好法樂故。二名報身。
酬報菩薩見佛因故。三名應身。應諸菩薩淨
心現故。四名化身。前後改轉如變化故。五名
法身。諸功徳法所莊嚴故。第四身者。是諸
如來大慈悲故爲未登地。諸菩薩衆二乘凡
夫所現微少麁功徳身故。此有三名。一名化
身。以非眞身如化現故。二名應身。但應凡
小心所現故。三名法身。亦功徳法所集聚故。
第五身者。是諸如來爲化六道外道等類諸
衆生故所現種種異類身相。此有二名。一名
化身。但是暫時變化現故。二名應身。暫應六
道衆生現故。非法者。非功徳法集成相故。明
佛已顯開合者。或有聖教開爲五身。依廣義
門是分別故。或有聖教開爲四身。即五身
中前之四身不説第五第四攝故。暫時化現
非久住故。或有聖教合爲三身。謂法報化。此
有三義。或合五。中前之二身名爲法身。其
第一身是眞如理。其第二身是眞如智。理智
無別合爲一故。金光明經説法如如智名法
身故。其報身者。即是五中第三佛身報諸菩
薩功徳因故。其化身者。即五中第四化身。謂
地前凡小現故。第二義者。或初法身即前五
中第一佛身。是諸功徳法之體故。言報身者。
合前五中第二第三。有經論中皆名受用。爲
自爲他受樂報故。化身即是五中第四義如
前説。此依大乘經論説也。小乘經論□
報化三身之義。與此不同。言法身者。即是如
來無漏戒蘊定蘊慧蘊解脱蘊解脱智見蘊。
此五是其功徳之法。是諸賢聖所依體故名
爲法身。言報身者。即是王宮父母所生三十
二相八十種好。酬報過去因果故。言化身者。
即是如來所現神通化相。即是此有二種。一
者共有。即同二乘所有現化十八變等。二
不共有。即如經説。如來所現大神變身。或有
聖教合爲二身。一者法身。即合五中前之二
身。二者化身。即合五中後之三身。義如前説。
或有聖教合爲一身。即是五中前之四身皆
功徳法總名爲法。自體依止聚集義故總名
爲身。顯開合竟。答所問者。所言法身周遍法
界。此依五中前二身説眞如妙理及能證智
平等皆遍故。化身各各在一切佛。即是五中
第四佛身隨彼彼佛所現別故。應身爲一爲
異義者。此應身即當五中第三佛身。此佛應
身隨應十地菩薩所現。初地菩薩所現佛身
坐百葉蓮花臺上有一大千世界。其佛身量
稱彼蓮花。二地所見千葉蓮花。三地所見坐
萬葉蓮花。乃至十地如是轉増。初地見小。二
地見大。同處同時不相障礙。不可言一。不可
言異。不可言一者。十地所見各不同故。不
可異者。所見之佛無別處故。一刹那中含三
世劫。一佛住處有一切佛。一切國有一切佛。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處同時不相障礙。以
諸色法無實體故。眞如理智無限礙故。如衆
翳者。同於一處所見差別不相障礙。如衆燈
光各遍似一。由是義故非但諸佛所現。應身
非一非異。乃至報化身亦爾
第七問云。佛有一切智因縱修行六波羅蜜
但本性清淨湛然不動是一切智此二種如何
 謹對。佛一切智有因有縁。因縁具足乃得
成就。本性清淨湛然不動是一切智者。據有
因説也。因縱修六波羅蜜成一切智者。就具
縁説也。因縁具足一切智成。隨闕一種則不
成就。此中隨闕因縁義者。雖有内因。若不修
行十波羅蜜無由能成佛一切智。若雖修行
十波羅蜜而心取相乖背本因亦不能成佛一
切智。故起信論云。如是報身功徳之相。因
波羅蜜無漏行薫。及由眞如不思議薫。内外
二重之所成就一切智用在於報身。報身尚
然。智何不爾
第八問云。衆生若行諸菩薩行發菩提心如
何發行 謹對。夫欲修行菩薩行者先須發
起大菩提心。然此發心有其二種。一令初根
發有相心。二令九機發無相心。所言有相菩
提心者。復有三種。一厭離爲心。爲説世間生
死苦惱。令其厭離不樂有爲。永斷諸惡爲出
離因。二欣樂菩提心。爲説佛身無量功徳究
竟安樂。令其欣樂修行諸善爲成佛因。三
悲愍有情心。爲説悲愍一切衆生自得無量
勝妙功徳。令生廣大救度之心。此三名爲大
菩提心。由有此心能行萬行故。經説言此名
加行持。能持六度加勝行故。所言無相菩提
心者。菩提名覺。即是眞如。此性澄清離一切
相。但離妄念覺道自成。何假起心外念求取。
若發心念外求菩提。此乃妄心返成流浪。縱
修萬行豈成菩提。令者但能一切不發。是名
眞實發菩提心。所言菩提既即是覺。不被一
切煩惱破壞。即是諸法眞實眞心。所言發
者。即是顯發。但能不起一切妄情。菩提眞心
自然顯發。是名眞實發菩提心。雖名發心而
無所發。由無所發無所不發。乃是廣發大菩
提心。非但爲發菩提心。亦名眞行菩薩。妙
行如前三種發菩薩心。若無後説眞實發心。
縱多劫修終滯生死。如斯解釋深契佛心。亦
順大乘無相妙理
第九問云。十地菩薩幾地有相幾無想有想無
想何者是行 謹對。夫想與相心境不同。想
謂心想。相謂境相。心境互依不可離別。今所
問者。約心想言經論所明。就相境説故攝大
乘。唯識等論説五地前。有相觀多無相觀少。
至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多。七地能得純無
相觀。雖恒相續由有功用。若至第八不動地
中。常任運住純無相觀。有相功用永不現行
故。此八地初一念心所生功徳。過前兩大
阿僧祇劫所行萬行功徳善根。第二念後倍
倍増勝。此以知。修無相行百千萬億恒河沙
倍勝有相行。然菩薩萬行皆修。但於所修心
無所住。是即名爲無相勝行。不以無相都無
所修。祇以有相心有礙故不能遍修一切諸
行。是故無相心無礙故乃能遍修一切妙行。
故經論説八地已上心無礙故一切行中起一
切行法。駛流中任運而轉。刹那刹那功徳増
進。如是皆由得無相行。是故相是眞實行
第十問云。菩薩具修諸解脱門行法如何
謹對。然解脱門有其多種。如花嚴經。善財童
子百二十處求善知識。一一皆爲説解脱門。
事具經文雖以備載。就本而論具説一種。若
入此門諸門皆具。謂一切法皆不離心。若心
離念無所分別心無罣礙。即心解脱。諸解脱
門從茲證得。故經偈云若分別境相。即墮於
魔網。不動不分別。是則爲解脱。又經偈云。相
縛縛衆生。亦由塵重縛。善雙修正觀。方萬得
解脱
第十一問云。菩薩法身與佛法身同不同者
謹對。大般若經最勝天會所説法喩正與此
□。今者謹依經文而説。最勝天王重白佛言。
如來法身菩薩法身如是二身有何差別。佛
告最勝天王。當知。身無差別功徳有異。身無
別者。同一眞如無別體故。功徳異者。由滿未
滿有差別故。菩薩法身功徳未滿。如來法身
功徳已滿。譬如無價末尼寶珠。若未施功瑩
瑩莊飾。與施功力瑩莊飾。如是二相雖有差
別而其珠體即無差別。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同不同義如經可知
第十二問云。菩薩涅槃及與轉迴並不分別
義如何者 謹對。夫見涅槃由執生死。不見
生死。何執涅槃。既都無見。於何分別。具如二
乘朱離法執。不了諸法皆從念生。執有離心
生死苦法。見身心外別有涅槃。執涅槃故妄
起欣求。著生死故妄生厭離。是故欣厭皆是
妄心。其由怖夢虎而生姪。翫空花而自樂。菩
薩了達照見心源生死本空亦可所厭。涅槃
無相於何所欣。了空無相別念不生輪迴涅
槃。故不分別
第十三問云。菩薩所知不善涅槃不染世間
依何法者 謹對。菩薩了知。法從縁起如幻
如化非久非堅。既知諸法虚妄不眞。何彼世
間法所染汚。此依初教作縁起觀。知世如幻
能不染也。若能了達一切唯心。法從心生。心
外無法。今所見者。但見自心。離之外都無所
見。既無外法何染世間。此依終教作唯識觀。
乃能不染世間法也。若了境界唯是自心。外
境既無。心内何見。心既無。見念本不生。一切
皆如。何所染汚。此依頓教作眞如觀。則於世
間無能所染。既知世法一切皆如本來涅槃。
何所取著。雖在世間世法不染。雖得涅槃而
不樂著。即是無住大般涅槃。是故菩薩依此
三種所説法門無染著也
第十四問云。又大乘法智慧方便二種雙行
衆生欲行如何起行菩薩自在則可能行衆生
不然何能行者 謹對。此中義理意取難知。
若不審詳詎身妙旨。今於此中略述兩解。一
云。大乘之法有俗有眞。俗則諸法若有若空。
眞謂都無空之與有。爲照空有智慧要存。爲
泯有空。方便須立。照空有故俗智得生。泯空
有故眞如成就。若唯照俗未免輪迴。若但觀
眞不起悲濟。照俗之行由智慧成。證眞之功
雙行。自行化他闕一不可。若無自行不異凡
夫。如不化他乃同小聖。此中智慧即是自行。
以實智慧澄眞如故。言方便者。即是化他 以
權方便化衆生故。鳥具二翼乃得翔空。車有
兩輪方能載陸。既知智慧方便二門。凡夫欲
行但依此理不能依孝。即是凡夫。若能修行
是稱菩薩。凡夫不孝是繋縛人。共能行成自
在者妄。先修孝成自在人非。先自在然後修
孝故。凡夫者亦能修行
第十五問云。聲聞縁覺菩薩三乘於六塵境
各如何見 謹對。三乘所見理合不同。然其
二乘多分相似故。有聖教合名下乘。見有六
塵不差別。而與菩薩顯不同者。佛法理門總
有四種。因縁・唯識・無相・眞如。二乘之人唯
了初一。知一切法皆從因縁生。六塵境界皆
是實有。見染見淨有愛有憎。不了第二唯識
門故。未達諸法皆從心生。執六塵境心外實
有。不達第三無相門故。不許諸法本性□空。
遂執六塵實有自性。不達第四眞如門故。不
□諸法平等皆如。遂執六塵一一差別。菩
薩具解四種理門。悟六塵境假從縁起。縁無
自性一切皆空。心生即生。心滅即滅。若離心
妄平等皆如。無是無非無取無捨。宛然而有。
宛然而空。此是菩薩所見相也。聲聞縁覺執
相未亡故與菩薩所見別
第十六問云。縁覺聲聞菩薩三乘初發心相
行法如何 謹對。夫發心者皆由因縁。因謂
衆生出世本性。此性即是諸法眞如。由有此
性當得出離。然爲無明所覆障故輪轉三界。
沈溺死生受苦無窮不能出者。皆由不聞三乘
正法。此三乘法法界所流故。能熏發眞如本
性。令其起三乘之心。此義云何。謂佛世尊證
眞如性。此性即是出世正因。如其所證爲衆
生説。撃發本性故能發心。故發心因是眞如
性。發心縁者。由聞三乘。聞大乘法發大心
者即名菩薩。聞縁覺法發縁覺心名爲縁覺。
聞聲聞法發聲聞心即名聲聞。今此菩薩發
心相者。謂聞大乘所説正法。説有爲法過患
極多。世間諸法皆破壞。諸佛功徳最勝無邊。
二乘極果非是究竟。四生五趣同一眞如。一
切衆曾爲父母。流浪生死受苦無窮。發心救
度功徳無量。行菩薩行能利自他。勇猛修行
速成佛果。由聞正法能起信心。深厭世間
有爲過患。於佛功徳深起願求。於諸衆生普
欲救度。因此能發大菩提心。勇猛修行菩薩
妙。此是菩薩發心相也。縁覺乘人發心相者。
此由宿世善根所成。於證果時出無佛世。故
發心相微隱難知。謂於過去種善□時。遇縁
便修不念果報。佛聞正法便起信心。亦不思
惟勝劣徳失。但樂早得出離涅槃。不樂世間
生死果報。由此成就解脱善根。善得人身生
無佛世。宿世所種善根力強。暫過外縁成縁
覺果。及得果已不樂度人。常厭喧煩樂獨善
寂。故有經中名爲獨覺。此是縁覺發心之相。
聲聞乘人發心相者。謂曾聞説四諦法門。知
苦斷集證滅修道。知此身因煩惱集。若欲出
苦要斷集因。若永斷集證涅槃樂。修八聖道
以爲正因。聞此法已深起願求。便能修行戒
空智慧。解脱分善從此得成。由此善根生於
佛世。遇佛聞法便得涅槃。此即聲聞發心相

第十七問云。又此三種皆入涅槃聲聞縁覺
菩薩涅槃各如何者 謹對。經説三乘皆同
涅槃。然其涅槃應有差別。聲聞縁覺勝劣雖
殊。而彼所證同我空理。故二乘者涅槃不殊。
今以二乘同一位説。謂二乘人於此身上所
得涅槃名有餘依。煩惱雖盡苦身在故。飢渇
寒熱衆苦極多。深厭此身欲求棄捨。以滅盡
定滅其心智。又身化火焚滅此身。身心都無
如燈炎滅。衆苦倶寂名無餘依。如太虚空寂
無一物。此是二乘所得涅槃。二乘之人作如
是見。菩薩所得涅槃義者。於此義中有其二
説。一依唯識漸教説者。地前菩薩未得涅槃。
一切苦障皆未斷故。地上雖得百法明門。能
證二空眞如妙理。爲化衆生起煩惱故。不得
名曰有餘涅槃。未捨生死有微苦故。不得名
曰無餘涅槃。由有下乘般涅槃障。由是未得
無住涅槃。要至第五地方斷此障。故至五
地方能證得無住涅槃。此是菩薩涅槃相也。
二乘所得是有無餘。菩薩所得是無住處。故
與二乘涅槃別也。此依漸教作此分別。若依
頓教分別説者。菩薩能了一切皆空。一切萬
法從心起。心若不動一切皆如。能除分別
執著心故。了眞實相不起妄心。即是清淨涅
槃妙理。雖得此理都無所得。由無所得無所
不得。無所得故離諸苦障。是無餘依。無不
得故功徳成就。是有餘依。生死涅槃但無所
住。是無住處。由無所得自性無染。是名自性
清淨涅槃。此是頓教涅槃相也。是謂三乘涅
槃差別
第十八問云。大乘經中有説三乘是方便説
或説究竟或説二乘皆得成佛或説二乘不得
成佛義如何者 謹對。佛法教深廣無邊。隨
所化宜隱顯異説。顯即究竟眞實理門。隱即
方便隨轉理門。隨轉理門是不了義。隨小乘
宗義可轉故。眞實理門是眞了義。是實大乘
圓極理故。由有二種理門別故。經或説有定
姓二乘。或經説有不定姓二乘。或得成佛。或
不成佛。總説須然別分別者。略明種姓有其
二門。一就種子別立五乘。二就眞如唯立一
姓。初約種子立五姓者。無盡意等諸經所説。
一切衆生有五種姓。一無種姓。謂無三乘出
世種子。由此畢竟常處凡夫。二聲聞姓。謂即
本有聲聞種子。由此定成聲聞菩提。三縁覺
姓。謂本有縁覺種子。由此定成縁覺菩提。四
佛種姓。謂即本有佛種子。由此定得無上菩
提。五不定性。謂具三乘無漏種子。由此漸得
三乘菩提。此種子非是新生。從本已來法爾
而有。諸經論中言佛性者。即是第四成佛正
因。由有此性當成佛故。故此種子名爲佛性。
不以眞如名爲佛性。若以眞如爲佛性者。草
木瓦石皆有眞如。則草木等皆應成佛。經説
衆生得成佛者。唯約有此佛種性人。而説一
切皆成佛者。即是一切有佛種者。非前三類
皆得成佛。經説二乘不成佛者。説第二三決
定性人。定入涅槃不成佛故。有説二乘得成
佛者。唯約第五不定性人。迴心向大乃成佛
故。經説闡提不出世者。但約第一無種性人。
無三乘因永沈溺故。衆生既有如是五性。故
佛爲説五乘法門。爲第一人説人天法。五戒
十善生人天故。爲第二人説四諦法。命觀染
淨成阿羅漢故。爲第三人説十二因縁。令
觀因縁成縁覺故。爲第四人説波羅蜜。令修
萬行得成佛故。爲第五人具説三乘。令漸修
行成佛果故。既有如是定性三乘。故三乘法
是其實理。而有經中説一乘者。但爲別攝不
定性人。令捨二乘向佛果故。就權方便假説
一乘。定性二乘若成佛者。則一乘法應是眞
實。何故深密及諸經中説一乘法是不了義。
後約眞如立一性者。即涅槃等諸經皆説一
切衆生皆有佛性。即是諸法眞如一切衆生
平等共有。由有此性皆得成佛。故説衆生皆
唯一性。既諸衆生皆當得佛。即一切行皆順
眞如。是故唯立一乘正法。而經有説五乘
性者。但由無明厚薄不同。出世因縁有小有
大。故有五乘種性差別。無明厚者未起信心。
是阿闡提名無種性。無明薄者發出世心。隨
同三乘成三乘性。故有三乘決定性人。若
於三乘倶可愛樂。是故名爲不定性人。此五
種性既近熏成。近可令其得利樂故。故佛隨
姓爲説三乘。爲無姓人説人天法。爲三乘人
説三乘法。然其三乘有隱有顯。初爲別攝
小乘姓人。令其證得小乘果故。是故隱覆爲
説小乘。不言所説是小乘法。不道別有無上
大乘。佛説自身是阿羅漢。我與汝等同在一
乘。衆生由得成聖果。不知別有究竟大乘。執
我與佛等無差別。世尊爲破如是執著。及爲
別攝大乘姓人。令普修行大乘法故。更爲顯
説三乘法門。乃説三乘是其實理。言一乘
者是權教門。解深密經依此而説。此就麁淺
近縁門説。有此五性三乘法門。若就眞如微
細正因。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是故究竟唯有
一乘。一切二乘皆得成佛。決定實無定性二
乘。十方佛土唯一乘法。故知。實理唯一佛
乘。法花經等依此而説。而深密經言一乘法。
不了義者一乘有二。一者方便。即前所説合
三爲一。權説一乘。二者眞實。即法花説會
三歸一。實説一乘。深密所言一乘之法。不了
義者説前一乘。非説法花後教一乘。在深密
後説法花故。既知衆生皆有佛性。一切皆得
成佛菩提。故無一分無性衆生。盡未來際不
出離者。亦無一類定性三乘。定入涅槃不迴
心者。如此説者是小乘教。設有大乘作此説
者當知。皆是隨轉理門。非是大乘究竟實

第十九問云。經説聲聞所得涅槃與佛無異
後智三身一切並滅猶如燈焔滅即無餘此是
定説是不定説 謹對。聲聞涅槃與佛全別。
言無異者是小乘宗。佛爲化彼下性衆生。令
其證得阿羅漢果。説身極苦令起厭心。但有
身者皆是苦惱。故得涅槃一切皆滅。由此永
寂安樂無爲。而我修行成此滅度。我所得者
汝亦得之。故説三乘同一解脱。説佛與彼
同一涅槃。後智三身一切皆滅。如燈焔滅餘
燼亦無。依小乘宗而作此説。據其實理或即
不然。言涅槃者是圓寂義。圓謂圓滿三徳具
足。寂謂寂靜。衆苦皆無。三身若無説難圓寂。
四智既滅誰證涅槃。故佛涅槃非是永滅。萬
徳具足衆善斯圓。據此涅槃唯佛獨有。故
聲聞等未得涅槃。方便門中説。聲聞得涅槃
不同有其二種。一者方便。二者眞實。方便涅
槃又有二種。一者外道。二者聲聞。外道即
以生無想天。生無色界離欲界苦。假説涅槃。
聲聞即以斷麁煩惱入滅盡定。麁動息滅名
曰涅槃。亦與外道涅槃差別。外道滅度不離
四生。聲聞涅槃乃出三界。雖與外道滅度不
同。亦與大乘涅槃有異。大乘所得究竟無餘。
眞實無爲常樂我淨。聲聞所得但名有餘。未
名無餘究竟滅度。有三種餘非無餘故。言無
餘者。一煩惱餘。即所知障二業行餘。即無
漏業三果報餘。即意生身總説雖然別分別
者。以諸聖凡有二種障。由此能感二種生死。
以煩惱障從我執起。能發凡夫五趣漏業。能
感凡夫分段苦身。以所知障從法執生。能發
聖人淨分別業。感得聖人變易苦身。二乘已
能斷煩惱障。滅有漏業離三界生。能得有
餘涅槃樂故。厭此麁苦所依身心。欲入無餘
寂滅安樂。以滅盡定滅其心智。又以化火焚
燒苦身。謂言一切如燈焔盡。所滅心者滅六
識心。豈能滅得阿頼耶識。所焚身者焚分段
身。豈能焚得變易身相。非彼知見不能除故。
分段身心雖然滅已。由所知障不能滅故。後
無漏業亦不捨故。阿頼耶不可段故。法示
皆有變易報續。此變易報名意生身。此身
微細餘不能見。欲入滅時滅六識故。意生身
上六識不行。如重醉人都無知覺。後滅盡定
勢力盡故。佛悲願力所資重故。還從定起
如重醉醒。見意生身在佛淨土。始知不是無
餘涅槃。故楞伽經依此偈云。三昧酒所醉乃
至劫。不覺酒消然後可覺得佛無上身。又
智度論依此説云。有妙淨土出過三界。諸阿
羅漢生在其中。既聲聞等求得涅槃。豈更
與佛涅槃無異故。前所言三乘涅槃與佛同
者。是不定。定執見小乘妄興此論。達觀君子
詎可從之
等二十問云。大乘經説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無生無滅本來涅槃既示如何更須修道一切
自然得涅槃故 謹對。佛説法空爲除有執。
有執除已空法亦除。若更執空却成重過。如
藥治病病息藥亡。既於藥病皆不合留。故於
有空並不可著。故深密經依此義云。勝義生
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初説一切諸法。生相
滅相未生令生。生已相續増長廣大。世尊復
説。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
自性涅槃未知。世尊是何密意。世尊告言。我
初爲彼未種善根 令得種故。未滅諸障令
其滅故。未滅資糧令成熟故。故爲宣説生相
滅相。未生令生生已相續。若諸衆生已種善
根。已滅諸障。已能成熟福知資糧。然由未能
除其執著。未能證得安樂涅槃。故我爲説一
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
涅槃。若諸衆生已種善根。已滅諸障已成資
糧。是智慧類非愚癡類。聞我説是無自性法。
便能信受善解佛意。如理修行而離執著。證
得究竟安樂涅槃。此無自性無生滅法。則
於彼人成大利益。若諸衆生未種善根。未滅
諸障。未成資糧。聞我説是一切諸法皆無自
性無生滅法。雖能信受不能善解。所説意故
而定執著。由執著起斷滅見。執一切法實無
性等。於諸善法不肯修行。不種善根不滅諸
障。不能成孰福智資糧。誹謗一切有自性
法。破滅一切功徳善根。故無自性甚深妙法。
即於彼人成大衰損。經文極廣旨散文弘。故
於今者探意而説。至教昭著自可依憑。如或
廣明恐成繁重
第二十一問云。其含藏識與大智慧雖有清
濁是一是異義如何者 謹對。含藏識是阿
頼耶。大智慧者即如來藏。有大智慧光明性
故。清濁雖異性相難分。由此言之非一非異。
故密嚴經依此偈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頼
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金與指環喩如
來藏與阿頼耶。非一異義。非一異者。如楞
伽經云。泥團微塵非一非一異。金莊嚴具亦
復如是。謂金全體以成指鐶。故金與鐶不可
一異。若金與環是一者。鐶相滅時金體應滅。
環相若滅金體不亡。故金與環不可言一。金
與環相若是異者。豈離金外環相得存。非可
離環別求金體。金與環相非一異成。藏識與
智當知亦爾。如來藏者即是眞心。阿頼耶
者乃是妄識。眞心清淨即是本源。妄識生滅
乃成流浪。總説雖然別分別者。謂如來藏本
源眞心。性雖清淨常住無爲。而亦不守本靜
故受無明熏動成妄識。隨流生死而作衆生。
雖成衆生不失本性。故離妄識還歸本源。若
如來藏守常住性。不作衆生有常邊過。若如
來藏成衆生時。失其本性有斷邊過。既如來。
藏非斷非常。故與妄識非一非異。若定一者
妄識滅時眞心應滅。即隨斷邊。若定異者。妄
識動時眞心不動。即墮常邊離。此二邊故非
一非異。所問之因依法性宗。所對之門依
頓教立。與唯識等義稍不同。宗旨有殊伏惟
昭鑒
第二十二問云。佛在世時衆僧共行一法乃
佛滅後分爲四部不同於四部中何是一法 
謹對。佛在世時大師導世。眞風廣局法雨段
霑。共禀慈尊別無師範。大土壞道不二法門。
小乘遵途混一知見。並無異轍咸禀通達。及
至覺歸眞邪魔孔熾群生失脚正法陵夷遂使
一味之法分成。諸見之宗三藏微言。湮滅
群迷之口競申別趣。各檀師資互起憎嫌。更
相黨換始分部執。盛開二十之名終久流行。
但聞四五云。説所言四者。即是西域。各有三
藏。盛行四宗。一上座部。二説有部。三大衆
部。四正量部。言五部者。即是東方。但就律
宗有五部。一者薩婆多。即十誦律漢地似行。
二曇無徳。即四分律漢地盛行。三彌沙塞。即
五分律漢地少行。四摩訶僧祇。即僧祇律漢
地不用。五迦攝毘耶律空傳律。各但有戒本。
東方五部從西域來。西域四部咸傳本有。皆
稱佛説並號聖言。今者須明有之始末。部執
初興即二十別。及傳永久唯四五存。先明二
十名之所因。後配四五教之同異。言二十部
者。文殊經云。十八及本二皆從大衆出。無
是亦無非我説未來起。所言本二有其兩重。
佛涅槃後十有二年。大迦攝波思集法藏。撃
妙高山普告之曰。諸聖者等勿入涅槃。集王
舍城當有法事。是時四潤洲聖衆咸集。未
生怨王盛興供養。過七日已大迦攝波恐人
衆多難成法事。簡取五百無學聖僧精持三
藏具多聞者。於七葉窟而座安居。雨前三月
集成三藏。一素怛羅。二毘奈耶。三阿毘達摩。
餘衆亦有通三藏人。既被簡退共悲歎曰。如
來在日同一師孝。法王寂滅簡異我曹。欲
報佛恩宜集法藏。於其窟外空閑林中坐雨
安居集成五藏。前三更加呪藏雜藏。初以
迦攝僧中上座名上座部。後以凡聖大衆同
居名大衆部。此即是其第一重本。既結集
已於二法藏隨樂受持不相非序。至佛滅後
百有餘年。去聖時俺如日久沒。摩羯陀國倶
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贍部。感一白蓋化冷
人神。是時佛法大衆破。謂因四衆共議大
天五事不同分成兩部。言四衆者。一龍象衆。
二邊部衆。三多聞衆。四徳衆。言大天者。末兔
羅國有一商人。婚娶幼妻生一兀子。顏貎端
正字曰大天。商人賀遷久滯他國。子既年
壯母逼行亟。後聞父還心懷怖懼。與母設計
遂鴆殺之。恐事漸彰共竄他國。逃難展轉
至波吒釐。彼城遇逢門師羅漢。恐泄家事矯
清殺之。母後他非其子遇見。悔恨交集遂又
殺之。雖造三逆不善根。憂悔罪深何縁當滅。
傳聞沙門有滅罪法。遂至雞園伽藍門外。見
一苾芻誦伽他曰。若人造重罪修善能滅除。
彼能照世間如日出雲翳。大天聞偈踴躍歸
知。故請出家有僧遂度。性識聰敏三藏遽通。
詞論既清善於化導。彼吒釐人無不歸仰。既
耽名利惡見乃生。矯言我得阿羅漢果。五
惡見事從此而生。既稱得聖人惑聖凡。育王
頻請説法供養。見諸宮女不正思惟。於夜夢
寐中漏失不淨。浣衣弟子怪而問之。豈阿
羅漢有斯漏失。大天矯答。魔嬈使然。以漏
失因有其二種。煩惱漏失。羅漢即無不淨漏
失。無學未免。羅漢豈無便痢涕唾。然諸天
魔常疾佛法。見行善者便往壞之。縱阿羅漢
亦被嬈亂。故我漏失。是彼所爲。汝今不應
有所疑怪。又彼大天欲令弟子益生歡喜。親
附情發次第矯受。四沙門果弟子怪疑。咸來
白曰。阿羅漢等應各證知。如何我等都不自
覺。大天告曰。諸阿羅漢亦有無知。勿自不信。
謂諸無知亦有二種。一者染汚。羅漢即無。二
不染汚。無覺由有。由斯汝輩不能自知。又
於一時弟子啓白。曾聞聖者已度諸疑。如何
我等尚疑諦實。大天又告諸阿羅漢。亦未免
疑。疑有二故。隨眠性疑。羅漢已無處非處疑。
無覺猶有。獨覺於此而尚有之。況汝聲聞
能無疑惑。設諸弟子被讀諸經。因白師言。經
説無覺有聖慧眼。我於解脱應自證知。如
何但由師言悟入。彼即答言有阿羅漢。但由
他入不能自知。如舍利子智慧第一。佛若不
記猶不能知。況汝等輩非由他入。是故汝等
不應自輕。然彼大天雖造衆罪。不起邪見不
斷善根。後於夜中自懷罪重。當於何處受
諸極苦。憂惶所逼數唱苦哉。近住弟子驚怪
來聞。彼便告言。我呼聖道。謂有聖道若不
至誠。稱苦命喚終不現前。故我夜唱苦哉
矣。大天於後集先所説五惡見事而作頌 餘
所誘無知 猶預他命入 道因聲故起 是
名眞佛教 十五日夜布灑陀時。次當大天
昇座誦戒。彼便自誦所告伽他。爾時衆中有
覺無覺。多聞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説無不
驚呵。咄我愚人寧作是説。此於三藏曾所
未聞。咸即翻彼所説頌云 餘所誘無知 
猶豫他令入 道因聲故起 汝言非佛教 
於是竟聞諍紛然。乃至崇朝朋黨轉盛。城
中仕庶乃至大臣。相次來知皆不止息。王聞
見已亦復生疑。遂乃令僧兩朋別住。賢聖
朋内耆年雖多而僧數少。大天朋内耆年雖
少而衆數多。王遂從多依大天語。訶伏餘衆
事畢還宮。時説聖賢知衆乖違。欲往他所。育
王聞已自怒令曰。宜載破船中流墜溺。驗
其聖凡。時諸聖衆遂運神通。又接同志。諸凡
夫衆變種種形。陵空而去。王聞悲悔遣人追
尋。王躬固仰僧殼辭命。王遂總捨迦濕彌羅。
造僧伽藍安置聖衆。於後大天相者見云。竊
記七日定當命盡。弟子聞已憂惶白師。便
矯答定吾久知。遣人散告涅槃之期。王庶
悲哀香焚葬火。至便滅竟不能。然占相者
云。不消厚葬宜狗番汁。而洒穢之便依其言。
火遂炎發焚蕩儵盡。飄散無遣。由是乖諍僧
成兩部。大天朋黨取結集時。大衆爲名。名大
衆部。諸賢聖衆取結集時。上座爲名。名上
座部。此即本部第二重分。是十八部之根本
也。大衆部中既無賢聖。二百年初因有乖諍。
前後四破流出八部。初第一流出三部。一
者説世出世法皆是假。既唯説假。名一説部。
二者世法顛倒則不名實。説出世法實。名説
出世部。三者上古有仙染雞生子。部主姓氏
名雞胤部。第二破者。又因乖諍流出一部。此
師學廣玄悟佛經。勝過本部。名多聞部。第三
破者。又有一師。説世出世亦有少假。不同
一説及説出世。名説假部。第四破者。二百
年滿有一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重詳五
事分出三部。一者此人所居山似靈廟。即依
本處名制多山部。二者又有一類。與此乖違
住制多山西。名西山住部。三者又有一類。乖
前二見住制多山北。名北山住部。故大衆
部四破別分。本末別説有其九部。其上座部
賢聖住持。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四
百年末。本未七破爲十一部。第一破者。有
一大徳造發智論。令後進者研究染宗。其諸
上坐先唯習定。既遭誥難自恥無智。避論
者移居雪山轉立別名。名雪轉部。其學論者
説一切法。皆有實體性。名説一切有部。又
説有爲因。亦名説因部。第二破者。於有部
中流出一部。上古有仙染牛生子。是部性名
犢子部。第三破者。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
謂部主有法可上。法在人上名法上部。二顯
部主姓賢□善賢聖苗裔。名賢胄部。三顯部
主善立法義。刊定無邪其量必正量部。四謂
部主所居近山林木蓊欝繁而且密。名密林
山部。第四破者。復從有部流出一部。謂此
部主身雖出家本是國王。名化地部。第五破
者。從化地部流出一部。部主業弘容正法如
藏之密。名法藏部。第六破者。三百年末復
從有部流一部。部主上代有仙。身眞金色
飮弊餘光。名飮光部。第七破者。四百年末復
從有部流出一部。自稱我以慶喜爲師依經
立量。名經量部。説有種子能從前世轉至後
世。名説轉部。如是上座本末重破。兼本共成
十一部計。通前九部爲二十焉。一大衆部。二
一説部。三説出世部。四雞胤部。五説假部。六
多聞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
部。十上坐部。十一説一切有部。十二犢子
部。十三法上部。十四賢胄部。十五正量部。十
六密林山部。十七化地部。十八法藏部。十
九飮光部。二十經量部。已明二十部因由竟。
以四五部相配屬者。漢地所的五部名中薩
婆多者。即四部中説一切有。當二十中第
十一部。曇無徳者。唐言法藏。四部中無。即
二十中第十八部。彌沙塞者。唐言化地部。四
部中無。是二十中第十七部。摩訶僧祇。四
中大衆。即二十中第一部也。迦攝毘耶。唐言
飮光。即二十中第十九部。其四部中初一上
坐。五部中無。即二十中是第十部。四中正
量。五部中無是二十中第十五部。如是東西
共行六部。一上坐部。二説有部。三大衆部。四
正量部。五化地部。六法藏部。餘十四部兩
處不行 其化地部本出印度。印度已滅于闐
盛行。其法藏部本出西方不行東夏廣闡。化
地有部漢地似行。上坐正量印度盛行。餘方
不見。初分部時二十具足。去聖漸遠法教
淪湒。住持人無部計即滅。住持人在部計乃
存。不以諸部有是有非。而其部執有存有沒。
不以法有法用不用。而於諸部論正論邪。如
析金杖彼此倶金。但依修行皆得四果。如有
毀謗並墮三塗。情見不乖皆是一法。知見宣
先。即相是相非識解寛者。乃無彼無此。迷情
執見則有増毀過生。若達土通情。豈有慊謗
正法。以斯解釋用群疑。願審爾詳無迷一

大乘二十二問本
 丁卯年三月九日寫畢
            比丘法燈書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184 1185 1186 1187 1188 1189 1190 1191 119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