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攝大乘論章卷第四 (No. 2809_ ) in Vol. 85

[First] [Prev] 1039 1040 1041 1042 1043 1044 1045 104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809
攝大乘義章卷第四

斷結義七門分別一釋名。二體性。三治斷差別。四
觀行同異。五退不退分別。六品
數多少。七
治斷位地
第一釋名。言斷結者。結謂結縛。惑智諸障於
界内界外繋縛行人不得解脱故名爲結。攝
大乘云。若人修行離欲欲界見身被縛在色
界中。乃至修行出無色界見身被縛在阿梨
耶中。斯乃縛義即結義也。斷謂斷除。明諸聖
人以三乘道爲斷諸結縛故曰斷。結蓋乃約
證就斷以立其名。斷謂所證。結即所斷
第二體性者。斷結法體。大莊嚴論云。二分捨
用。一障分。二治分。障熟須捨。如&T028816;熟須潰。
治熟須用。如食熟須噉。論復説云。轉依有離
有得。離謂離二障。得謂得二智。今具而説有
其三義。一者能斷。三乘聖道無流慧焉。二者
所斷。惑智二障諸煩惱也。三者所證。謂眞如
數滅也。此中三義倶含四諦。初道諦。第二苦
集。三是滅諦
第三治斷差別者四門分別。一約識分別。二
就世分別。三寄道分別。四伏斷分別。一約識
者義有三種。一薩婆多宗凡聖斷惑並用意
識倶生智慧斷諸結使。此通世俗及無流慧。
不用五識。雜心論云。離欲及退時。受生亦命
終。斷及相續。當知是意識。倶舍婆沙亦同此
説。論中既説離欲唯意識。當知斷結以意識
倶生智慧能斷。非彼五識。以其五識唯一念
故。別相縁故。二依成實。凡夫世俗不斷煩惱。
聖人聖慧方斷煩惱。能斷智慧非六識倶。以
彼宗識是無記倶。依第四末後行心智慧正
斷。三依大乘。廣説九識。若説正治亦唯意識。
攝大乘云。菩薩於善識遠離餘五識。下論釋
云。善識者無流意識遠離五識者離五散動
及離眼等五識。問曰。所以斷惑非餘識也。答
曰。第一淨識體是如如。眞性本有非始修智。
不説斷惑。阿梨耶識唯有淨品聞熏種子。以
是成就不能現行照理斷結。問曰。本識聞熏
若非正斷。何故攝論云。下品聞熏能治上品
本識。乃至上品聞熏能治下品本識。攝論復
云。聞熏習爲欲損減本識故生。不爲増益本
識故生。看彼論勢聞熏能治云何非正斷。答
曰。所説聞熏治三品惑及咸本識乃據聞熏
能生對治。是對治因説爲對治。而非正治也。
阿陀那識恒與四惑染汚倶生。但是所斷非
能治也。眼等五識散亂不定一念而起故非
能治。攝大乘云。五識非對治道生處。攝論復
云。善識者無流意識離眼等五識 二就世
分別。薩婆多宗對治道生解惑不倶。解正現
在。惑在過未。今以現在對治之解正治現在
得惑之得非色非心法令所得惑體失而不
成。名曰斷惑。非謂正斷染汚惑體。雜心論云。
若不斷得不名對治也。二依成實。對治道生
正斷過未惑之功能。所以然者。正以智慧斷
過去惑爲因之能令彼未來果義不起。乃説
因□果亡説爲斷結。而無結使法體之可斷
也。三依大乘。對治生時能治所治兩法必倶。
第六意識正起能治。第八梨耶有二障種正
爲所治。攝大乘云。若無阿梨耶識。此對治識
共大小惑種子倶在。此義不成。論復説云。若
離本識轉依不成。攝論復云。初刹那爲無礙
壞現在 三寄道分別者。薩婆多宗凡夫是
斷結世俗道聖道皆具四道。一方便道。二無
礙道。三解脱道。四勝進道。於此四中無礙道
正斷。亦説有證解脱正證。雜心論云。謂彼雙
道滅世尊之所説。下論云。三界煩惱當知無
礙解脱道滅。方便前導勝進後助非正斷也。
成實論宗斷諸結使亦具四道。名字同前。一
一道中説衆多心。不唯一品乃至九品。故彼
論云。衆多心斷諸煩惱。非八非九。大乘法中
亦具四道。還以無礙用爲正斷。解脱正證。攝
大乘云。無間道難得故解脱難得。問曰。大乘
斷結無礙解脱。爲一念中有此二道。爲二念
中有此二道。答曰。或有法師。大乘斷惑但一
念中有此二道。體性正一。就義説二。正斷現
惑名爲無礙。即此無礙令未來惑不生説爲
解脱。此義不然。若以無礙即爲解脱者。菩薩
金剛體是無礙。亦應即是佛果解脱。既金剛
心一念之中但是無礙不即佛果。因何得説一
念無礙亦即解脱。今者正判。夫是二道必是
異念。前念無礙是説正斷。後念解脱説爲正
證。攝大乘云。初刹那爲次第道。第二刹那爲
解脱道。初刹那壞現在惑令滅。第二刹那遮
未來惑令不生。大品經云。無礙道行説爲菩
薩。解脱道行名爲諸佛 四伏斷分別。薩婆
多宗斷界内結通凡聖。凡夫之人世俗六行
總斷欲界見修二惑。乃至總斷三空已還並
是永斷。聖人別斷界内見修。先斷見諦後斷
修惑。始自欲界乃至非想亦是永斷。問曰。凡
聖斷惑。凡不見理。聖人見理。云何斷惑倶是
永斷。答曰。凡夫聖人所見理事雖復不同。治
道斷結同捨惑得同令惑體失不屬人。是故
凡聖倶説永斷。若依成實。凡夫之人但想非
智。於諸結使是伏非斷。成實論云。是諸外道
斷結還起更生欲界。是故凡夫不名斷結。復
次以諸凡夫常有我心。是故不能斷身見等。
問曰。若凡夫不斷煩惱。云何命終往生色界
論中。答曰。深遮煩惱生色無色界。成實論宗
一切聖人所斷煩惱皆是永斷。大乘法中或
有法師引涅槃經云有諸外道六行斷結爲三
果向。便説凡夫永斷煩惱。或復引彼佛性論
説。若諸煩惱在衆生離欲相續不動業因生
上二界名隨眠。或復引攝論凡夫或損一分
皮煩惱。復引攝論世間離欲時不靜地熏習
滅靜地熏習増世間轉依義得成。諸法師等
授列向文。證大乘中凡夫永斷。此義不然。涅
槃所説同薩婆多宗。非大乘正義。佛性論攝
論所説凡夫斷煩惱者。並是伏結名之爲斷。
非謂永斷。今者正判。大乘法中凡夫斷結但
是伏斷而非永斷。攝大乘云。凡夫從上界退
墮受下界生。初受生識必爲大小惑所染汚。
此識及惑從何種子生。論中既責小乘諸師。
既凡夫從上來生下界所起之惑必由因生。
故知凡夫從下地生上界時。不斷欲界梨耶
識中見修惑種而生上界。今來下生用昔種
子起惑潤生。既有種子。當知非斷。攝論復云。
有流善識非謂轉依。涅槃經云。諸外道等有
苦集諦無滅道諦。既滅諦故不斷惑。涅槃復
云。若世俗道而斷煩惱。雖斷還起。地持論云。
世俗道不得解脱果。大乘法中一切聖人地
前地上所斷煩惱皆是永斷
第四觀行同異者。於中兩門。一觀。二行。初觀
門中復有四句 一人法二空者。薩婆多宗
凡夫斷惑世俗事觀非生法兩空。聖人斷惑
但作生空不作法空。雜心論云。内離人故空。
成實論宗聖人斷結通作人法兩空之觀。成
實論云。但見色等無常敗壞是亦名空。非謂
清淨。後見陰滅時是觀清淨。問曰。有爲縁
智。何故下清淨論云。行者後時起五陰想。彼
假名心還復得生。故不清淨。若證陰滅陰不
現前。以假名滅故則假名想不復隨逐。故説
清淨。譬如有樹剪伐焚燒灰炭都盡。樹想方
盡不復隨逐。成實復云。如實義者。諸煩惱等
見滅時斷。所言見滅即其性空。泥洹法空滅
也。大乘法中所斷二障亦作人法二空觀而
斷煩惱。大地已前以生空觀斷界内惑。登地
已上以法空斷界外惑。攝大乘云。前於十
解已得人無我。今於初地得法無我。攝論
復云。地前漸除惑障。登地已上漸除智障
二明三慧。謂聞思修。薩婆多宗於三慧中若
凡若聖唯用修慧斷見修惑。以是定心能斷
煩惱。聞思散亂不能斷惑。雜心論云。修慧能
斷煩惱。永離名故。及正定故。非聞思也。成實
論宗聞等三慧皆斷煩惱。成實論云。假名心
者。或以多聞智因縁斷。或以思惟智因縁斷。
實法心在煗等中以空智斷。大乘法中亦以
修慧斷除二障。不以聞思。攝大乘云。奢摩毘
那智縁總法爲境。刹那刹那能破壞諸惑聚。
涅槃經云。定動智伏除。攝論復云。顯是修慧
非聞思慧 三明三智。謂加行正體後得之
三智也。薩婆多宗及成實論斷結之智雖復
論。不説加行智名。然對治智正當三智。加行
智非正體後得。大乘法中所斷二障。大地已
前正用加行爲無礙解脱斷其惑障。以得人
空故唯加行。未得法空非中後知。登地已上
正用中智爲無礙解脱斷其智障并惑障習
氣攝大乘云。由無分別智能遣能滅。遣約現
在。滅約未來。攝大乘復云。得無分別智則解
相結。相結不起麁重隨滅。以此當知初地已
上中智正斷非前後智。以其前智但作導。後
得智者唯能後助。問曰。其加行智能斷惑障。
其正體智復除智障。何故不説後得智而斷惑
也。答曰。前中二智並在觀内定慧照理智能
斷惑。後得出觀縁俗量境故不斷惑。問曰。若
言後得不斷煩惱。何故攝論後得智能除報
障。佛性論説無分別智滅。現在惑名爲盡智。
後得智滅未來惑名無生智。答曰。攝論説云
後智除報。乃據後智出觀自在取捨隨心説除
報障。非謂正作無礙道斷。佛性論説云後智
能斷未來惑者。蓋是出觀勝進道中遠遮未
來惑説斷未來。非無礙斷也 四明四念處。
謂身受心法。薩婆多宗四念處中以法念處
斷諸結使。非身受心三念處耳。雜心論云。修
慧中具四念處。彼法念處能除煩惱。總境見
故。非餘念處。事境見故。婆沙倶舍亦同此説。
成實論宗中雖復不説一一念處斷如是煩
惱。然彼論云。念處斷假名心惑。當知四念倶
斷煩惱。大乘法中所斷二障。唯一法念能斷
煩惱。非三念處。攝大乘云。由奢摩陀毘般
舍那智縁極總法爲境。刹那刹那破壞諸惑
聚。攝大乘復云。觀行人破煩惱。以無分別智
縁眞如通爲一境。維摩經云。觀身實相觀佛
亦然。此等經論並法念觀也 二辨行者。謂
十六。謂苦無無常空無我等。薩婆多宗一凡
二聖。其凡夫人斷八地欲世俗六行。是事觀
故不見諦理。言六行者。謂苦行麁行障行。此
之三行隨用一行作無礙道。解脱道中亦有
三行。謂止行離行妙行。隨用一行作解脱道。
若論聖人。斷三界惑作四諦觀有十六行。苦
諦四行。苦行無常行空行無我行。隨用一行
斷苦諦惑。集諦四行。因行集行縁行有行。滅
諦四行。滅行妙行止行離行。道諦四行。道行
如行迹行乘行。若其聖人以世俗道斷修道
結。還作六行如前説也。成實論宗斷三界結
無流行斷。論中所説但有兩行。謂空行無我
行。成實論云。有二種行。空行無我行。於五
陰中不見衆生是名空行。見陰上無是無我
行。若斷煩惱但此二行。大乘法中斷界内惑
説有兩義。若是聲聞具十六行斷見修惑。依
佛性論。利根聲聞苦法忍中一無我行通斷
三界四眞諦下八十八結。鈍根聲聞於十六
心具十六行別斷三界四眞諦下八十八結。
佛性論云。平等觀者有利有鈍。若利根人於
一念中等觀四諦八十八惑一時倶斷皆名見
諦。若鈍根人次第觀者。初念觀苦不見三諦。
若斷苦下名爲見諦。餘曰修道。准佛性論。聲
聞人斷見諦惑具十六行。修道斷結亦復如
是。若是菩薩斷界内惑位在十解。若斷見諦
但用一無我行頓斷見惑。若斷修道十迴終
身修無我行。於三界中九地別斷。界内如是。
言界外者。初地已上地地之中皆法空無我
行斷習及智障
第五退不退分別者。薩婆多宗一凡二聖。凡
夫總斷三空已來見修二惑。其利根者斷已
不退。若鈍根人斷已或退如婆沙説。若是聖
人於中有二。一者就人。二者所退。就前人中。
聖通三乘。縁覺與佛。利根不退。聲聞人内學
與無學。學人之中斷見諦惑。無問利鈍皆説
不退。見道速疾見道猛利。所斷諸惑猶如折
石如鎧入陳。斷已不退。若斷修道。及無學位
觸對五欲煩惱還退。雜心論云。先以不淨得
離欲後思淨相退。論中所説學與無學有六
種性。退法種性逢五退具斷已還退。思法護
法住法必勝進法不動法。此等五人本種性
者斷已不退。増進相者。始自思法至必勝進。
由根未滿遇縁有退。廣如論説。二辨所退者。
聖人退中毘婆闍提但退禪定亦退聖道。不
退煩惱不失無爲。彼作是説。聖道滅惑永斷
無餘。譬如以物破瓶。如火燒薪。亦如燒衣。育
多婆提復作是説。聖人退時退於禪定亦失
聖道。退起煩惱并失無爲。論中説云。退聖道
時捨解脱得死結還生。評家所存育多所説
以爲勝也。雜心倶舍並同育多婆提所説。成
實論宗聖人退中還有二義。一者約人。二就
所退。言約人者。凡夫有退。退已起惑還生欲
界。聖人斷結。斷已不退。成實論云。阿羅漢
等永拔愛根。從何生結。成實復云。聖人散滅
破裂不集不識。是故不退。後復次中通學無
學。問曰。成實論宗凡夫斷結爲退不退。答
曰。凡夫斷結但伏非永。若遇退具結使還生。
成實論云。諸外道等斷結還起還生欲界。是
故凡夫不名斷結。二辨所退。鈍根聖人逢退
因縁但退禪定不退聖道。不起諸結不失無
爲。成實論云。聖道不退但退禪定。退禪定中
自在之力非一切羅漢得自在力。復次是人
依此禪定得羅漢道。以失禪定則失無流。非
無流退。譬如石山風不能動。健者如是毀譽
不傾。大乘法中亦有兩義。一者約人。二辨所
退。言約人者。人有凡聖。凡夫斷結是伏非斷。
無問利鈍斷已還退。涅槃云。若世道而斷煩
惱以還起故名爲無常。智度論云。舍利弗曾
行菩薩道施眼因縁退大住小。地持論云。無
種性人善趣成就數退數進。此謂十信及十
信前凡夫人也。言聖人者。聖該三乘。聲聞乘
中如涅槃經中説。瞿抵比丘六返失。即聲聞
人有退義也。攝論云。六識縁外塵不正思惟。
由不正思惟退失滅盡定。縁覺乘者但是利
根不説有退。菩薩法中十信之位發心不固
悲願淺薄。遇縁便退。攝大乘云。諸菩薩在十
信位中修天行未堅固。多厭生死慈悲劣薄。
欲捨大乘修小乘道。始自十解至於十地同
一利根必無有退。地持論云。有種性處成熟
無有退失。數數増進。大莊嚴論云。退菩提心
由四因縁。一非種性離菩薩種性故。二非法
明離善知識故。三少慧力未解大乘法空故。
四少因力先世不種諸波羅蜜自性善根。涅
槃經云。復有六法壞菩提心。一者悋法。二者
於諸衆生起不善心。三者親近惡友。四者不
懃精進。五者自大憍慢。六營務世業。如是六
法破菩提心。此中法體。第一慳纒。第二瞋
恚。第三愚癡。第四懈怠。第五憍慢。第六因於
貪愛生三毒煩惱。涅槃經中復有五法退菩
提心。一者樂苦外道出家。二者不修大悲心。
三者好求法師過罪。四者常樂處生死。五者
不喜受持十二部經。此中第一邪見。第二愚
癡煩惱。第三瞋恚。第四貪愛。第五不信。彼經
所説若五若六非直退菩提心而起煩惱。起時
亦乃失菩薩戒。此等退失並在十信。問曰。若
言種性無退失者。何故攝論在頂法位住於
退際。答曰。攝論所説住退際者。乃據修道在
方便中暫時不進説名爲退。非謂失位名爲
退也。二辨所退者。大乘法中所説聲聞鈍根
有退。但退禪定及退聖道。不退煩惱不失無
爲。問曰。云何知。彼大乘法中聲聞鈍根但退
禪定及退聖道不退煩惱不失無爲。答曰。准
於經説。瞿抵比丘既云有退。故但退禪定及
退聖道。復准維摩及攝大乘説。其阿羅漢無
惑種子不起煩惱。故知大乘聲聞雖退。不退
煩惱不失無爲。維摩經言。衆生空者如阿羅
漢三毒。攝大乘云。先入觀時諸惑重習皆已
滅盡。云何無因縁得生世心。若爾此惑不由
因生即無解脱。其無學人惑心亦應無因而
生也。問曰。種性已上斷惑不退。何故地持種
性菩薩成熟白法非四煩惱之所染汚。若染
汚者白淨之法不現在前。既言染汚白法不
起。故知種性退失道定亦起煩惱及失無爲。
云何向説種性已上無退義也。答曰。種性已
上斷結不退無前四事。地持論言若有染汚
白法不起。非謂界内修道正使。此中菩薩永
斷上心所起染汚。但是修道習氣煩惱微細
現前障於白法故不違也。大莊嚴論云。菩薩
種性過失略説有四。一者習惑功徳不行煩
惱多行。彼説既云惑習。明非正使
第六品數多少者。薩婆多宗夫斷結使必有
九品。謂下下道治上上結。乃至上上道斷下
下結。婆沙論云。凡夫斷結九無礙道九解脱
道斷九品結。聖人斷結亦復如是。問曰。凡夫
聖人皆九種道斷九種結有何差別。婆沙論
云。凡夫所斷見修合斷。聖人所斷先斷見諦
後斷修道。婆沙論云。聖人斷見諦結以一無
礙一解脱道斷九品結。修道所斷以九無礙
九解脱道。雜心論云。一種斷九種。九種斷一
種。九種斷謂斷見諦結九種。九種是斷修道
結也。成實論宗斷諸結使並以多心而斷煩
惱。不同薩婆多宗。但説八忍及陳九品。成實
論云。有人言。煩惱九種智亦九種。以下下智
斷上上煩惱。乃至上上智斷下下煩惱。是事
不然。以無量心斷諸煩惱。譬如巧匠手執斧
柯。眼見指處。不能分別日日所盡若于分數。
但見盡已乃知其盡。比丘亦爾。修行道時雖
不分別今日所盡。若于諸漏。昨日所盡若于
諸漏。但彼盡已乃知流盡。故以無量心盡諸
煩惱。非八非九。言非八者破薩婆多見諦八
忍。言非九者破薩婆多修道九品。大乘法中
略作兩門。一總辨九品。二別明九品。初總明
九品者。昔來法師言。大乘所斷煩惱擧眞形
妄。無妄可斷不説九品。或有人云。三大祇中
念念起智刹那刹那能壞諸惑並是無礙。即
復義説無礙之道而爲解脱。理皆不然。今者
正判。依攝大乘及地持論。大乘斷惑。聖道九
品惑亦九品。以下下道治上上結。以上上道
治下下結。攝大乘云。若聞熏習下品生能對
治上品本識。乃至聞熏習上品生能對治下
品本識。攝論復云。觀行人破煩惱以無分別
智縁眞如通爲一境。先用劣道。次用中道。後
用勝道。譬如世間欲破木時。先用細楔後用
麁楔。地持論云。解行住菩薩行下忍時行相
増。中忍時中。行上忍時下。如是行上忍時斷
此過相次第入歡喜住。釋云。下忍時斷増者。
所上結名爲増也。中忍時中者煩惱中也。上
忍時下者煩惱下也。涅槃經云。分別煩惱不
可稱計。滅亦如是不可稱計。非諸聲聞縁覺
所知。是名上智。此謂大乘斷諸煩惱九品。經
論如是。二別明九品者略有兩門。一明界内。
二釋界外。就界内中。准佛性論。斷見諦惑聲
聞有二。一者利根於見道中但以苦忍爲一
品道通斷見諦八十八結。此謂所斷本識之
中三界見諦熏習種子但一刹那對治斷也。
問曰。上二界中見道煩惱此忍所斷。今者頗
有上二界中見諦煩惱法忍斷不。答曰。大乘
法中上二界見諦煩惱。利根聲聞用苦法忍
而通斷也。集諦滅諦道諦而用苦法忍斷。次
第作頗設准以爲之。二若鈍根人八忍八智
斷三界中見諦煩惱。聲聞所斷界内修道倶
九無礙九解脱斷九地中九品諸結。理不可
疑。菩薩位中斷界内結者。先斷見諦後明修
道斷。見諦惑諸經論中不説品數。今者竊准
佛性論説。利根聲聞以平等觀斷三界見道
八十八惑。但以苦忍一念即斷。今例菩薩十
解初心一刹那道頓斷三界見諦所斷八十八
結。信不疑也。若斷修道所斷煩惱。始從十
解第二念去至於十迴向多身已來但伏未
斷。以此諸位諸菩薩等斷除上心留隨眠惑
助願受生故説伏也。於最後身三界九地地
地之中皆用九無礙道九解脱道斷九品結。
地持論云。解行住菩薩行下忍時行相増。行
中忍時中。行上忍時下。如是行上忍時斷此
過次第入歡喜住。地持所説正斷界内。修道
菩薩而作九品。界内如是。二明界外所斷智
障十種無明。准佛性論還爲此解。第一無明
爲見道惑略分三品。謂皮肉心。初地始心以
一刹那無分別智爲無礙道頓斷皮惑。第二
念智爲解脱道。第三念去眞智相續無惑可
斷。至住地心還以一念無分別智爲無礙道
斷皮肉惑。第二念智爲解脱道。第三念去無
惑可斷。至滿地心斷皮心惑。例上可知。初
地所斷見惑如是。問曰。夫是見道理必相續。
若准向解。初地三心三時斷惑便成三重。見
道義不乖乎。答曰。小乘法中見道時短促。大
乘見道證理時長。故約三心三時斷惑。復次
菩薩初地是見道位三心並見理亦無爽。二
地以去判屬修道。斷惑之義與前不同。具如
二地。第二無明有皮肉心。二地始心無分別
智爲九無礙無解脱如是漸斷皮惑九品。第九
解脱已後眞智相續無惑可斷。住心九品斷
九品肉。滿心九品斷九品心。准佛性論義應
如是。二地既然。始自三地至于十地義例可
知。問曰。何故得知大乘斷惑説九品或言三
品。答曰。准攝大乘論。地上斷惑説三或説九。
攝大乘云。爲除皮煩惱入初地。爲除肉煩惱
住初地。爲除心煩惱出初地。攝論復云。觀
行人斷煩惱無分別智縁眞如通爲一境。先
用劣道。次用中道。後用勝道。譬如破木先用
細楔後用麁楔。此證三品。而此三品品別有
三即是九品。大乘斷惑結使微細漸頓難知。
聊示如是
第七治斷位地略作十門。一辨二障自有兩
門。一明障體。二辨斷障位地。初明障體者。障
謂二障。一者煩惱障亦名惑障。二者智障
復名自惑。今以界内四住正使爲惑障體。以
彼無明住地及惑障習三乘加行爲智障體。
二約位斷障者。薩婆多宗煩惱障中五見及
疑見諦所斷。貪瞋癡慢貫通二斷。貪等迷理
見道所斷。貪等障事修道所除。彼宗所説二
乘之人但滅惑障未除智障。唯佛知來滅彼
智障。雜心論云。佛除染汚不染汚無知。倶
舍論云。智障永時障。二論所説蓋是惑障習
氣也。成實論宗所斷二障與薩婆多異。彼論
宗中見道已前聞思慧位斷假名惑。修慧位
中斷實法惑。見諦道中見滅之時斷迷理十
使。修道門中斷彼地地迷事貪等四使煩惱。
如彼宗中以人言之。二十七賢聖信行一人
斷假名惑。法行一人斷實法惑。無相行人斷
見諦惑。前之二人須陀遠向。第三人須陀近
向。前薩婆多宗見諦已前七方便道不斷煩
惱。今此成實見諦已前五方便道斷煩惱。謂
向所謂假名實法二種惑也。若其修道從須
陀果信解脱見得等至阿羅漢二十四人。斷
彼九地修道四使。以彼論宗瞋通三界故説
四使。問曰。假名實法既是十使之外別説二
惑。未知此惑法體是何。答曰。此之二惑三界
通迷。前是人我。後是法我。以其輕故見諦
前斷十使煩惱。別迷見修以其重故見修別
斷。成實論中得二滅時滅彼空心。成實論云。
若縁泥洹是名空心。成實復云。空心者於二
處滅。一入無心定時滅。二入無餘泥洹斷相
續時滅。無心定中縁滅故滅。斷相續時因盡
故滅。大乘法中惑障一種。眞諦三藏於十信
位正斷欲界修道皮惑。亦斷四禪三空修道
皮惑。十解位中通斷三界見諦肉惑。十行位
中前五行來唯斷非想修道皮惑。晋漢諸僧
或有説云。地前伏位不能斷惑。經中説云。有
人出世具煩惱性。智度論及仁王經中説云。
伏心菩提惑説伏忍。故説地前唯伏不斷。到
初地中方斷界内見修正使煩惱。初地斷見。
二地已上方斷修道。或還於攝論諸法師或
有説云。十解位中斷見諦惑。至登初地方斷
界内修道煩惱 此義不然。三藏若言十信位
中已斷欲界修道煩惱。并復説言斷四禪三
空修道惑者。十信位中凡夫菩薩但是有流。
攝大乘論有流善識不許轉依。攝論説云。十
信白法與異法相雜。云何三藏説彼十信凡
夫斷惑。復次大乘斷惑先見後修。云何此斷
先修後見。又復十解已上三賢菩薩斷修道
上心。留彼三界隨眠種子。受三界生自行利
物。今在十信已斷皮惑。諸菩薩等復留何惑
受三界生。不亦謬乎。三藏復云。十行位中
前五行來唯斷非想修道皮惑。雖有此唱。竊
驗論未見有受文。莫知三藏依何經論而作
此解。晋漢僧云地前伏惑未斷煩惱者。何故
攝論説云。地前漸斷惑障。初地已上漸除智
障。攝論復云。菩薩有二。一者凡夫。謂十信
已還。二者聖人。謂十解已上。今明轉凡夫
依作聖人依。論中既地前漸斷惑障。復説轉
凡夫依作聖人依。即是地前能斷煩惱。云何
但説地前伏而不斷。或有説云。十解位中斷
見諦結。至登初地方斷修惑者。便是未離界
内染汚惑障繋縛而得出世法。又復地前斷
於惑障。初地已上別除智障。若其界内修道
之惑初地方斷。界外智障應地前斷。今者正
判。界内見惑十解中斷。從此以後攝留修惑
利物受生。此至十迴於最後身次第斷除界
内修惑方入初地。攝大乘云。諸惑謂見修煩
惱。於菩薩地中先已滅盡。以此文證地前正
滅界内惑。理不可違。問曰。界内修惑迴向
後身若説斷竟方入初地者。何故法集經云。
菩薩得無生法忍斷其四漏及四漏習氣。智
度論云。未得法身結使不盡。攝大乘云。於歡
喜地得五百定類離三界欲。據斯經論界内
修惑並初地斷。因何向説界内修惑於地前
迴向中斷。答曰。經論所言界内修惑初地斷
者。並説已斷。譬如經云。無明住地佛菩提智
斷。經中雖説無明住地佛智所斷。而實無明
十地中斷。當知向引經論界内修惑雖云於
初地斷。而實此惑迴向中斷。問曰。若言地前
界内惑者。何故經云。有人出世具煩惱性。仁
王經云。三賢位中名爲伏忍。智度論中名伏
心菩提。經論既説地前菩薩具煩惱性伏忍
伏心。故知地前但伏不斷。云何向説地前菩
薩能斷界内煩惱。答曰。具煩惱性者。初依菩
薩猶具界内隨眠惑性。若至十迴方乃滅盡。
復次具界外煩惱性也。伏忍伏心亦是伏彼
界内上心及伏界外惑也。問曰。斷界内惑中
六識見修種子如常途説。未知地前斷陀那
識義復云何。答曰。三藏解云。阿陀那識是肉
煩惱。三藏復云。有六識無陀那者。謂須陀洹
等三學果人。以此當知三藏法師判識唯見
諦斷。晋漢諸師咸同三藏。陀那識於見諦
斷。仍復有説。陀那微細。三界九地無麁細差
別。於見諦道苦忍一念頓斷三界陀那倶盡。
此亦不然。無相論云。阿陀那識見諦肉惑。
十六心斷皮煩惱者。思惟所斷至羅漢盡。而
見諦斷准佛性論。斷見諦惑聲聞有二。一者
利根於見道中但以苦忍爲一品道通斷見諦
八十八結。此謂所斷本識中三界見諦熏習
種子但一刹那對治斷。今斷陀那亦如是也。
二若鈍根人八忍八智斷三界中見諦煩惱。
今斷陀那亦復如是。利根聲聞苦法忍心一
刹那斷。鈍根聲聞十六心中八忍八智斷也。
修道所斷阿陀那識准常途説。無相論中既
云陀那體通皮肉及見思所斷。云何諸師但
説陀那識唯肉煩惱見諦斷。然復此識體通
見修遍在九地。云何諸師説言陀那識三界
無麁細但苦忍斷。不亦謬乎。今者正判。此
阿陀那識若約小乘肉煩惱分。利根者苦忍
一念斷。其鈍根者見道中十六心斷皮煩惱
分。從須陀洹勝進斷至阿那含金剛道斷之
究竟。無相論云。第二執識四惑相應。此識與
相應至羅漢究竟滅盡。無相復云。若見諦肉
煩惱識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行究竟滅盡。
餘殘未盡但屬思惟。是名第二識也。若約菩
薩。經論雖復無文正説。准前無相論。阿陀那
識見道肉分。十解初心一刹那智斷。第二刹
那解脱道證解道皮惑。十迴最後身與六識
中修道惑障同處而斷。而此修道陀那三界九
品九地地別九品漸斷非頓。准釋可知。若其
智障從初地斷至法雲盡。問曰。界内惑障若
地前斷。何故仁王經云。前之三地斷三界中
色煩惱。四五六地斷三界中心煩惱。七八九
地斷三界中色習煩惱。十地及佛斷三界心
習。仁王經中既云初地已上斷三界色心煩
惱。即界内惑地上方斷。云何向説界内煩惱
地前斷也。答曰。仁王經中爲別五忍階降地
相。寄惑障正習而説上下。而實惑障正使地
前斷也 所言斷色煩惱者。蓋斷凡夫時五欲
愛色之習心亦例此。二説三障。謂皮肉心。於
中二門。一明障體。皮肉二惑界内十使以爲
體性。見諦所斷是肉惑體。修道所斷爲皮惑
體。若其心惑界外智障是心惑體。二辨治斷。
皮肉二惑。見道諸使肉惑十解位斷。修道皮
惑十迴終身斷。准前道理。二論宗斷如前准
解。若其心惑從初地斷至十地盡。或説三障。
謂惑業報。一明體性。二辨位地。就體性中。
一界内三障。其惑障者見修二惑以爲其體。
業障者今大乘中罪福不動等種以爲體性。
報者界内報生五陰法也。二界外三障。無明
住地及惑障習爲惑障體。三業加行無流業
種是業障體。三聖意生變易五陰爲報障體。
二辨治斷位地者。界内惑業大乘法中見諦
斷分十解中斷。修道斷分十迴終身斷也。其
報障者其登初地報盡説捨。智度論曰。云
何法身行檀滿足。答曰。菩薩末後肉身得
無生法忍捨肉身得法身。於十方六道變身
化衆生。釋云。論説無生法忍。謂初地無分
別智名無生法忍也。若二乘無學來入大乘
十信位中。捨分段報而受變易。智度所説
乃據直來凡夫菩薩須斯二果此以肉身而
入初地。界外三障者。惑業與報。從初地斷
至法雲盡。或説四障。謂闡提謗法。外道著
我。聲聞畏苦。縁覺捨心。於中二門。一明體
性。前二界内惑障以爲其體。後二界外智障
而爲其體也。二治斷位地者。前二正障地前
所斷。謂於十解與見道惑同對治斷。後二障
者後初地斷至十地盡。而攝論説。地前四位
斷四里障。地上十位斷四氣者。斯乃爲具四
障各説斷四。好體而言。十信不斷但伏四
障。十解正斷。前二是界内惑故不斷。後二界
外惑故初地已上正斷後二。不斷前二。其義
可知。或説四障。倶舍論云。一者惑障。二
者禪定障。三者智障。四永時障。亦作兩門。
一體性者。惑障法體界内見道惑也。禪定障
者界内修惑。永時障者見道習也。釋云。長時
愛我故曰永時。智障者修道習也。二治斷者。
惑定二障在二乘位及地前斷。永時障者入初
地斷非上地也。智障者初地斷至十地盡或
説四謗。謂増益損減相違戲論。人我中地還
在界内見修所斷法執中起。登地已上地地
斷四。十地方盡。四辨五住。一見一處住地二
欲愛住地。三色愛住地。四有受住地。五無明
住地。於中二門。一明體性要説有二。一者
起惑。二曰住地。言起惑者。六七識中現行煩
惱。言住地者。梨耶識中五住種子。就此五
中。前四住地者若起若地是界内惑。無明住
地若起若地是界外惑。二治斷者。前四住中
若起若地二乘位及地前斷。十解斷見。十迴
終身方斷三愛。無明住地若起若地入初地
斷。至十地盡。問曰。大地已前已斷四住。何故
十地經云。一切欲縛轉後微薄。轉復微薄者。
謂一切修道欲色無色界煩惱及彼因。同無
明習氣皆悉微薄。諸見縛於初地見道已斷。
地論既云見縛於初地斷。欲愛色愛無色愛
同無明習氣第三地斷。以此當知地前諸位
不斷四住煩惱也。答曰。向言地前斷四住者。
乃斷正使及正使種子。地論所説見縛初地
斷者見習也。第三地中斷三住者亦是二住
習也。好體治自二地乃至十地斷三愛習。但
以三地修八禪故障斷三愛。仁王經中初地
斷貪。三地斷瞋。三地斷癡。四地除見。五地
斷疑者。蓋乃經中借擧凡聖階降地相。三地
已來相同凡夫。説前三地斷貪瞋癡。四五兩
地相同四果中初二沙門果故。復説云。除見
及疑。而實正使地前斷也。復次更説有五。謂
五散動。一自性散動。二内散動。三外散動。
四麁重散動。五思惟散動。亦作兩門。一體
性者。自性散動謂五識也。内散動者謂睡悼
及愛。外散動者第六意識也。麁重散動者身
見使也。思惟散動謂法執也。二治斷者。前四
散動是界内惑。在二乘位及地前斷也。麁重
散動見諦斷。自餘三種修道斷。第五散動是
界外惑。從初地斷至十地盡。六者六染。起信
論有六種染。一執相應染。二不斷相應染。三
分別智相應染。四現色不相應染。五現心不
相應染。六根本業不相應染。亦作兩門。一體
性者。初之兩染界内煩惱以爲法體。斯二體
一義二而分兩染。前一起惑。第二成就。復
次前一見惑。後一修惑。餘之四染是界外惑
以爲法體。二治斷者。起信論中自説治斷。初
執相應染或二乘地及十信斷。起信論云。執
相應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應地遠離故。第
二不斷相應染。若見道惑十解中斷。修道惑
者十迴盡也。起信論云。依信相應方便捨到
淨心地究竟離故。論中雖云淨心地。據理地
前斷。復次前一見斷。第二修斷。第三分別智
相應染。從初地斷至七地盡。起信論云。依
具戒地漸離至無相方便地究竟到七地故。
論中雖云從具戒地。好體從初地斷。四現色
不相應染。第八地斷。起信論依色自在地能
離故。第五現心不相應染。第九地斷。起信
論云。依心自在地能離故。第六根本業不相
應染。第十地斷。起信論云。菩薩盡地入如來
地能離故。七明七使。一貪欲使。二瞋恚使。
三有愛使。四憍慢使。五見使。六疑使。七無明
使。亦作兩門。一體性者。此中七使界内十使
爲其體性。二治斷者。若是正使在二乘位及
地前斷。若是習氣地上斷。若其細解見修兩
別義在可知。復次有七。謂七流。謂見漏。思
惟漏。愛漏。念漏。根漏。惡漏。親近漏。前二漏
體。後五漏具。界内煩惱見修行斷。准釋可
知。八者八種妄想。如地持説。一自性妄想。
二差別妄想。三積聚妄想。四我妄想。五我所
妄想。六念妄想。七不念妄想。八倶相違妄
想。依無相論名八分別。名字大同。亦作兩
門。一體性者。前三妄想界外煩惱。後五妄想
界内惑也。就前三中。初一法我。第二第三
法我所也。後五妄想我及我所見道斷。或餘
三妄想修道煩惱。二治斷者。前三妄想從初
地斷至十地盡。後五妄想在二乘地及地前
斷。九者九種客塵煩惱。佛性寶性二論所説。
一隨眠貪欲煩惱。寶性論云貪使煩惱。二隨
眠瞋煩惱。寶性論云瞋使煩惱。三隨眠癡煩
惱。寶性論云癡使煩惱。四貪瞋癡等極重上
心惑。實性論云貪瞋癡結使煩惱。五無明住
地。寶性論云無明住地所攝煩惱。六見諦所
滅。寶性論云見道所斷煩惱。七修習所滅。寶
性論云修道所斷煩惱。八不淨地惑。寶性論
云不淨地所攝煩惱。九淨地惑。寶性論云淨
地所攝煩惱。亦作兩門。一體性者。前四煩惱
界内修道四使爲體。初三種子。第四現行。第
五無明。界外煩惱第六第七界内見修所斷
煩惱。第八第九還是界外所斷煩惱。二治斷
者。前四客塵二乘位中修道所斷。菩薩法中
前三客塵既曰隨眠。理是種子。十解已上爲
異二乘攝留受生。十迴後身斷已登地。第四
客塵論禪上心。始從十解至于十迴多身已
來爲異凡夫伏令不起。第五無明從初地斷
至十地盡。第六見滅。第七修滅。在三乘位及
地前斷。第八客塵從初地至七地盡。第九客
塵從八地滅至十地盡。或説九結。一貪愛結。
二瞋恚結。三憍慢結。四見結。五他取結。加
近論云。名失願結。六疑結。七無明結。八慳
結。九疾結。亦作兩門。一體性者。此中九結
並是界内十使及慳嫉兩纒爲體也。使中是
見結身見邊見邪見爲體。他取見者戒取見
取二使爲體。餘之五結當名取體。義在可知。
二治斷者。此中九結在二乘位及地前斷。習
氣者從初地斷至十地盡。十者十障。亦曰無
明。後當廣説也
三性義七門分別第一釋名。二出法體。三辨性差別。
四攝法分齊。五觀行除障。六諸門
分別義異。
七開合多少
第一釋名。於中有二。一正釋名。二辨廢立。
初釋名中通名曰性。性謂性別。性者體性。三
性道理其義有別體性各殊。故名爲性亦稱
爲相。相之與性其致正一。次別名者。性別不
同有其三種。一分別性。二依他性。三眞實
性。分別性者此有三名。一曰分別性。釋有兩
義。一虚妄境生虚妄心。説彼境界名分別性。
攝大乘云。似塵顯現名分別性。二能取妄心
顛倒分別。説彼妄心名分別性。攝大乘云。諸
菩薩以分別爲煩惱。攝論復云。識以分別爲
性也。前約所生果而得其名。後就功能以彰
厥稱。二名妄想自性。釋有兩義。一約妄境能
生妄心名妄想自性。二者妄心顛倒分別不
稱實義故目妄想自性。楞伽經云妄想自性。
亦前約果。後是功能以題其名。三名思惟分
別想。亦有二義。一境界而生思惟。名思惟分
別相。二妄心顛倒思惟。此以妄心思惟諸塵
故名思惟分別相。金光明云思惟分別相。亦
是就果及功能以陳其名。二依他性者此有
兩名。一名依他性。釋有兩義。一繋屬種子。
謂根塵識現行生起繋屬本識熏習種子故曰
依他。攝大乘云。從熏習種子生繋屬於他。説
名依他性。二繋屬根塵名曰依他。謂識現起
依他根塵方乃得生名依他性。攝大乘云。此
依他性若離因縁自不得生。根塵爲因縁依
他得生名依他性。無相論云。依因依縁顯
自性即亂識分名依他性。因謂内根。縁謂外
塵。二名縁起自性。一切諸識依根縁塵而得
生起名縁起自性。楞伽經云。若依若縁生起
名縁起自性。前名依他約義從縁而得其名。
後曰縁起能所立目。縁者能生。起是所生。三
眞實性者此有三名。一名眞實亦有兩義。一
理體不變。二功徳無倒。言理體不變者。謂有
垢無垢二無所有不可破壞名眞實性。攝大
乘云。前二眞實無變異義名爲眞實。無相論
云。眞實性者。謂法如如。即是二性無變異義
名爲眞實。此乃就體以指其諱。二功徳無倒
者。道及正教稱理無倒故名眞實。攝大乘云。
後二眞實無倒爲義名眞實義。二名成自性。
楞伽經云成自性。金光明云成就性。其義一
也。皆是眞體不可破壞名成自性。三名第一
義性。八卷楞伽及無上依經云第一義性。斯
乃成名約義以擧其號。第一義者形對立目。
二名字廢立者。攝大乘説分別性中有三種
問。一問依止。若分別性似塵顯現依止依他
應名依他。云何乃稱分別性也。二問無所有。
此分別性既無所有。無所有中何所分別。三
問似塵。此分別性既是似塵不言似識。云何
似塵名分別性。論中但兩復次總答三問。一
以分別似塵顯現雖依他似塵無體。用彼意識
而爲塵故稱分別。攝大乘云。無量相貎意識
分別。釋論解云。一切塵相是爲分別説名意
識。上來總答前兩問也。二似塵能與意識住
分別境名分別性。攝大乘云。顛倒生因成分
別性。釋論解云。意識顛倒生境界名爲生因。
故成分別。斯乃答前第三問也。二依他性中
論有兩問。一問唯識。既言識外無法。有何可
依名依他性。攝大乘云。唯見亂識而有自體
不見有他。云何此識名依他性。二問似塵依
止。既此依他似塵所依應名他依。云何説名
依他性也。攝大乘云。似塵顯現依止依他。云
何得成依他性也。論中具有兩答以答二問。
初明依他。實唯有識無別有他。而此唯識從
自因生。説自爲他名依他性。攝大乘云。從自
熏習種子而生説名依他。此答前問。二答似
塵依止明依他性。雖爲塵依而識起時還縁
似塵由塵而生説名依他。攝大乘云。依他性
生已無有功能。過一刹那自所取故。由此義
故説名依他。此答第二問。前答就彼體類依
他。後答約其義依他也。三眞實性。論中所説
但有一問。謂問無所有。既云無所有。云何得
名眞實性。攝大乘云。以無所有爲眞實性。何
故得名眞實不名非眞實。論中三義答此一
問。一由如。無不如故名眞實。釋論解云。此是
第一不相違義顯眞實性。二清淨境界故名
眞實。釋論解云。此是第二無顛倒義顯眞實
性。三諸善法中最勝義故名爲眞實。此是第
三無分別義顯眞實性
第二體性者。有法師言。三性法體具無寛狹。
分別性體通攝有爲及與無爲。依他眞實亦
復如是。此義不然。妄心妄境可是分別。二空
眞如體是無爲不可變異。云何亦説是分別
性。設復經論彼無爲爲分別性。蓋是變異之
無爲。非眞理之無爲也。有爲諸法從因縁所
生是依他。二空無爲體是常住非因縁生。云
何乃説是依他性。今者正判。分別性者體性
有二。一者妄塵。二者妄心。言妄塵者。六塵境
界從彼妄心似塵而起體無所有。顯現似塵。
即説此塵爲分別性。攝大乘云。不取識體爲
分別。但取識所顯現似塵爲分別性。中邊論
云。分別性者。謂是六塵永不可得猶如空花。
無相論云。分別性者。名言所顯諸法自性
似塵分也。言妄心者。七八諸識顛倒分別不
縁實義。以此妄心爲分別性。攝大乘云。菩薩
以分別爲煩惱。若以此名分別内法或増或
減壞正理立非理名肉煩惱。若以此名分別
外塵起欲瞋癡名皮煩惱。若以此名分別世
出世法名心煩惱。論復説云。阿梨耶識分別
根本。自體亦分別。論復説云。所生諸識謂彼
七識是分別性。楞伽經云妄想自性。金光明
云思惟分別。智度論云。菩薩正見者一切思
惟皆邪思惟。乃至思惟涅槃思惟佛義皆亦
如是。智度論復云。諸思惟分別皆從不實虚
詐顛倒故有是分別性也。二辨依他。總而説
之但有爲色心爲體。別而爲論亦有二種。一
染濁依他。二清淨依他。亦是世間出世間二
果報也。言染濁依他者。三界果報從業煩惱
熏習種子生名爲染分。言清淨依他者 無流
功徳從聞熏習種子生名爲淨分。攝大乘云。
依他體類從二種熏習生。一從業煩惱熏習
生。二從聞熏習生。論云。若果報識爲依他
性。從業煩惱熏習生。若出世間聞思修從聞
熏習生。此約體類而説依他。佛性論云。依他
二種。一染濁依他。二清淨依他。染濁依他縁
分別成。清淨依他縁如如成。攝大乘論第二
復次亦同此説。此乃約義而説依他。詳前二
論但説有爲是依他性。云何謬説無爲亦是
依他。豈不誤哉。三眞實性者。眞實體性亦有
二種。一者有爲。二者無爲。言有爲者道及聖
教。道謂二智具生。教謂無等聖教。言無爲者
有垢無垢二種眞如。攝大乘云。若説四淨淨
此説屬眞實清淨。由本性無垢道縁縁一切
清淨法四皆品類攝。問曰。向説分別但是境
心不説無爲。何故攝論有爲無爲三乘道果
分別所作。大品經中復説。乃至一法過於涅
槃。我亦説彼如幻如化。答曰。論云無爲者。
非謂證智所證二空眞如是無爲。所言無爲
但是分別所作。經云涅槃如幻如化。亦是妄
心顯現涅槃。而非聖智所證涅槃。故此無爲
及説涅槃攝分別性三論所破涅槃義者。當
前妄心分別涅槃也。涅槃經中及大乘經論
佛與菩薩所證涅槃。當前證智所得眞如涅
槃。俟諸來哲達斯邪正勿謬濫也。問曰。前説
依他但是有爲。非無爲者。何故般若論云。於
實爲了因。實即實相眞如。無爲由了因得。應
是依他。云何無爲非依他性。答曰。夫是依他
必從種子生因而生。眞如本有非生因生。故
非依他。而彼眞如藉縁而顯説有了因。攝大
乘云。四徳本來是有。不從種子生。從因作名
故名種子。問曰。眞實性中有垢無垢二種眞
如體是無爲。可説眞實道及正教體是有爲。
云何亦説爲眞實性。答曰。眞實性道及正四
品類有垢無垢無變異義。爲眞實性道及正
教雖是有爲。無倒義故爲眞實性。問曰。依他
性中三乘聖道名淨品依他。眞實性中亦説
聖道爲眞實性。此二何殊。答曰。淨品依他通
三乘道亦該三智。眞實性中所説聖道唯取
大乘。佛菩薩所起二智聖道爲眞實性。不取
二乘所起聖道亦非菩薩加行道也。問曰。二
乘無流及菩薩加行云何非眞實性也。答曰。
雖是無流。正是顛倒分別非眞實性。涅槃經
云。聲聞縁覺所有思惟皆是虚妄。菩薩思惟
悉是眞實。智度論云。菩薩於諸法空無所得
知一切思惟皆是邪思惟。勝鬘經云。法者一
乘道。此前經論但明菩薩中後二智爲眞實
性。思惟及一乘。非謂加行智也。是故但取初
地已上至於佛果中後二智爲眞實性。不顛
倒故。問曰。二乘聖道及菩薩加行望於界内
能除惑障滅四顛倒。云何説顛倒不説眞實
性。答曰。二乘聖道雖離人著。猶是法倒。入大
便捨。菩薩加行體是分別。至佛即除。故非眞
實。攝大乘云。得此智時餘智悉滅。得此智者
謂佛一乘中後二智。餘智滅者三乘分別加
行智滅。攝論復説。二十二無明地地之中皆
滅三障。所滅業障謂三乘加行智也。問曰。分
別性中七八諸識説名分別。依他性中七八
諸識名依他。有何差別。答曰。七八諸識體正
是一。以義差別説有二性。若取七八諸識縁
塵顛倒義邊爲分別性。此謂無體情有分別。
若取七八諸識體是果法因縁生義爲依他性。
此謂有體因縁所生。問曰。分別性中具攝似
根塵識十八界。依他中因縁所生根塵識。眞
實性中佛與菩薩根塵及諸。此三何別。答曰。
分別性中根塵識者。乃從人法二我妄心生。
愛憎斷常定有無。妄心變異似根塵識。斯乃
情有理無。譬如闇藤顯現似蛇而實無蛇。依
他性中根塵識者。乃從本識諸界染淨種子
因縁而生。斯乃因縁有法。譬如晝時見彼實
藤四塵成也。眞實性中根塵識者。是佛菩薩
報身功徳陰界入法二智種子而生。又是法
界所流證實無倒。譬如眞金稱兩等住。此中
所説之種十八界。前一凡夫境界。後二聖智
境界。復次前一染分。第二二分。第三唯淨
攝大乘義章卷第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039 1040 1041 1042 1043 1044 1045 104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