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梵網經述記卷第一 (No. 2797_ ) in Vol. 85

[First] [Prev]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797 [cf. No. 1484]
梵網經述記卷第一

發菩提願未。答言已發若依此經。和上問七
遮故。下經言。若欲受戒時。法師問言。現身不
作七逆罪邪。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
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母殺和上。殺
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遮。
即身不得戒。餘一切得受戒。而瑜伽説。不説
七遮者。作懺悔亦得戒故。非如聲聞犯邊罪
已。更不得受。各據義故不相違。謂。此經中據
不懺悔者説作七逆現身不得戒。論中據懺
悔亦有受戒義故略不説。第四正作羯磨者。
如瑜伽説。自此已後應作如是言。汝如是名
善男子。或次第欲於我所受諸菩薩一切學
處。受諸菩薩一切淨戒。所謂律儀戒。攝善
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
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
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淨
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
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若能受。能
授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説。能受菩薩第二
第三亦如是答。能授菩薩作如是問。乃至第
三授淨戒已。能受菩薩作如是答。乃至第三
請證。如瑜伽云。受淨戒已。能受菩薩不起于
坐。能授菩薩對佛像前。普於十方現住諸佛
及諸菩薩。恭敬供養頂禮雙足。作如是白。
某名菩薩。今已於我某菩薩所。乃至三説受
菩薩戒。我某菩薩已某作證。唯願十方無邊
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第一眞聖。於現不
現一切時處。一切有情皆現學者。於此某名
受菩薩戒亦爲作證。第二第三亦如是。受戒
羯磨畢竟。從此無間。普於十方無邊無際諸
世界中現住諸佛已入大地諸菩薩前。法爾
相現。由此表示。如是菩薩已受菩薩所受淨
戒。爾時十方諸佛菩薩。於是法爾之相生起
憶念。由憶念故。正智見轉。由正智見。如實
覺知。某世界中某名菩薩。某菩薩所。正受菩
薩所受淨戒。一切於此受戒菩薩如子如弟。
生親善意。眷念憐愍。由佛菩薩眷念憐愍。令
是菩薩希求善法倍復増長。無有退減。當知
是名菩薩戒。啓白請證如是。已作受菩薩戒
羯磨等事。授受菩薩倶起供養。普於十方無
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頂禮雙足。恭敬
而退。如是菩薩所受律儀戒。於餘一切所受
律儀戒。最勝無上無量無邊大功徳藏之所
隨逐。第一最上。廣説乃至。一切別解脱律
儀。於此菩薩律儀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
一。數分不及一。計分不及一。算分不及一。喩
分不及一。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攝受一
切大功徳故
第二明自誓受戒者。如瑜伽説第四十云。又
諸菩薩。欲受菩薩淨戒律儀。若不會遇具足
功徳補特伽羅。爾時應對如來像前。自受菩
薩淨戒律儀。應如是受。偏袒右肩。右膝著
地。或蹲跪坐。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啓十
方一切如來已入大地諸菩薩衆。我今欲於
十方世界佛菩薩所。誓受一切菩薩學處。誓
受一切菩薩淨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
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
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
一切菩薩今具。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
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普於十方
現在一切菩薩今學。第二第三亦如是説。説
已應起。所餘一切。如前應知。然自受者。必
先懺悔。要須得見好相。以此爲限。若不得好
相。不得戒故。此經下云佛滅度後。欲以好心
受菩薩戒時。於佛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七
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
時。應一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
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
相。雖佛菩薩形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現先受
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見好相。是法師
師相授故。不須好相。若千里内無能受戒師。
得佛菩薩形像前受得戒而要見好相
第六得捨戒縁。此復有二。一者得戒縁。二
者捨戒縁。得戒縁者復有二種。一七衆得戒
縁。二菩薩得戒縁。七衆得戒有二。一得戒
差別。二具戒縁。得戒有二。一具戒。二餘六
衆。得具戒者。諸宗不同。餘六衆。依一切有
部。顯十種不戒故。十誦律云。佛告諸比丘。十
種受具足。一自然。二見諦。三善來。四自誓。
五論議。六受重法。七遣信。八乞五徳。九乞羯
磨得。十三歸。自然得者謂。佛獨覺。正理論
云。自然謂智以不從師。證此智時。得具足
戒。問。何故不説阿羅漢自然得戒。唯説獨覺
得耶。答。獨覺利根自然得戒。阿羅漢鈍根故
不説文。此中唯説大獨覺非部行也。問。此自
然得戒有表業不。若無表業。云何言無表離
表而生。答。有表者是何時表。入觀智時無身
語表故。答。入觀前表得此智時。轉成根本能
發無表。是故無表亦依表生。問。如何得知。得
阿羅漢時。無自然得戒。答。有阿羅漢沙彌等
故。如大莊嚴説云。曾昔時寺中有諸羅漢沙
彌。乃至廣説。又雜阿含經二十三云。此二
沙彌是倶解脱阿羅漢。故知不得。問。自然得
戒者先得五戒十戒以不。答。得盡智時一時
頓得五戒及具。以利根故。有説。先得五戒後
得具戒。如梯橙故。問。何故比丘尼無自然得。
答。性行劣故。必無女身成大覺獨覺故。見
諦得者。如正理説三十七云。由得入正性離
生。謂。五苾芻由證見道得具足戒。問。何故比
丘尼無見道得戒。答。此諸女人多過失故。多
煩惱故。是故無有見道得戒。問。何故五人見
諦得戒。餘苾芻不爾耶。答。此五苾芻。佛初
轉法輪。最初得見道。法住増故。問。何故五人
最初得道。答。由本願故。如世尊説。我於過去
世中作國王。以身血氣施羅刹。即發願言。我
當作佛時。先度五人。五羅刹者。今五苾芻
是也。又菩薩過去作大魚身五人先見。乃至
廣説。善來得戒。如正理云。由佛命善來苾
芻。謂邪舍等由本願力佛威加故。薩婆多毘
婆沙二論云。三迦葉門徒一千人。舍利目連
門徒二百五十人。皆善來得戒。自誓得戒
者。如正理説云。由信受佛爲大師。謂。大迦葉
問。何故餘人無自誓受得耶。答。信解薄故。論
議得者。正理論云。善巧酬答所問。謂蘇陀夷。
此復云何。彼年八歳。來至佛所。佛問彼言。
汝家何在。彼即答言。三界無家。佛知利根。
雖年未滿。令僧爲授。非答問時。便得具戒。
受重法者。正理説云。由敬受八尊重法。謂。大
生主爲最初也。問。彼大生主。從於誰邊受重
法。答。本是佛説。阿難爲大生主説。彼大生
主論阿難邊受八尊重。如中阿含經二十八
説。阿難白佛言。世尊。女人可得第四沙門果
耶。因此故。女人得於此正法律中至捨家學
道耶。世尊告白。止止阿難。莫作是念。若使女
人得於此法中捨家者。令此梵行不得久住。
阿難。猶如人家多女少男者。此家爲得轉興
盛耶不也。世尊。如是。阿難。若使女人於此法
中捨家學道者。令此梵行不得久住。阿難。猶
如稻田及麥田中。有穢草生者。必壞彼田。如
是女人捨家學道。令此梵行不得久住。阿難
白佛言。世尊。瞿曇彌大愛道。爲世尊所饒
益。所以者何。世尊。母亡之後。瞿曇彌大愛
道掬養。世尊廣説。乃至。佛告阿難。我今爲女
説八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形
壽邪。云何爲八尊師法。阿難。比丘尼當從比
丘受具足。我爲女人施設第一尊師法。阿難。
比丘應半月。半月從比丘乞受教誡。此爲
第二若止住處。設無比丘者。不得受夏坐。此
爲第三比丘尼受夏坐訖。於兩部衆中當三
事求見聞疑。此爲第四。若比丘不聽聞者。比
丘尼則不得聞經律阿毘曇。若聽聞者即得
聞。此爲第五。阿難。比丘尼不得説比丘所
犯。比丘得説比丘尼所犯。此爲第六。阿難。
比丘尼若犯僧伽婆尸沙。當於兩部衆中十
五日行不慢。此爲第七。阿難。比丘尼受具
足。雖至百歳故當向始受具足。比丘總下意
禮拜恭敬承事。此爲第八尊師法。爾時阿難。
爲彼大愛道。説八尊師法時。大愛道受八尊
師法而得出家。佛告阿難。若女人不得於此
正法律出家學道。正法當住一千年。今失五
百歳。餘有五百歳。毘尼母論二亦同此經。此
中意説。受八法時得具足戒。如十誦云。優波
離問波闍。受八重法。即是出家。成比丘尼。
餘尼云。問佛言。應現前作白四羯磨。問。若爾
于時尼衆既未滿足。餘者云何得戒。答。如薩
婆多論云。十四年前八數度女。十四年後羯
磨度之。又彼二云。成道八年後有白四羯磨。
又五分云。五百比丘尼亦數法得。又毘尼母
云。師法受具。中除憍曇彌五百諸女人。餘一
切不得師法受具遣信者。正理論云。由遣使。
謂法授尼。五分云。婬女半迦尸。欲往蘭若住
處受具戒。賊衆道路同取彼女。女聞此事時
不敢去。佛聽遙爲受具先尼衆中作本法竟。
置受戒人於一處所將十尼衆往蘭若處。禮
僧衆足。尼羯磨師。爲從僧乞僧羯磨師。乃
至爲作白四羯磨已。和上闍梨將十尼還至
本處所。呼受戒人令禮衆足。乃至廣説。又毘
尼母云。尼遣使受戒。中唯有一女。得此女顏
容挺特。世所無比。若往者恐惡人抄掠。是佛
所聽。今時若有如是比者。可得遣使受戒乞
五徳者。正理論云。由持律爲第五人。謂於邊
國羯磨得者。正理云。由十衆。謂於中國此即
通僧尼。尼受具中二部各十。所言五十者就
極少説。若多若過於理無傷。三歸得者。正
理論云。由三説歸佛法僧。謂六十賢部共集
受具戒。解云。佛遣無學爲説三歸便得具足。
毘尼母論二云。佛告憍陳如。若人出家者。當
剃除鬚髮。教如是言。我今盡形受歸依佛法
僧。我今依佛出家。婆伽婆是我師也。三語受
戒如我所説解也。尊者阿若憍陳如遊行到
毘梨耆國。復到毘舍離國。毘舍離國中有毘
梨耆人。二國族姓子舍在一處。此諸人等皆
生念言。阿若憍陳如。於大沙門法中出家。行
於梵行。我等就其出家學法共議論已。即便
相將詣陳如所。頭面禮足。白尊者言。唯願大
徳聽我等於如來法中出家修於梵行。阿若
憍陳如聽其出家。爲説三語受戒。受戒已共
詣佛所。陳如白佛言。此族性子等。求欲出家
爲其三語受戒。爲得戒不。佛告憍陳如。此諸
人等三語受戒。善得其戒。問。何故餘人無三
歸得具戒。答。未制已前有三語受具。世尊制
後無三語受具。因病比丘無人看侍。往白佛。
佛告諸比丘。從今已去斷三語羯磨。於十僧
中白四羯磨聽使受具。倶舍順正理三十七
顯宗有十種得戒。同此十誦摩得勒迦十種
得戒。一自然。二見諦。三問答。四三歸。五自
誓。謂大迦葉。六五衆。七十衆。八八重法。九
遣信。十二部。謂尼毘無善來。善來以後更與
受故。若依法藏部。四分律云。一善來。二上
法。謂成無學證有餘滅名爲上法。即便得戒。
如四分律云。若修道成阿羅漢果即名出家。
受具足戒。而經説阿羅漢沙彌者非我所宗。
三三歸。四八敬。五羯磨。此説意言。自然是上
法攝。見諦是善來攝。問答是羯磨攝。信佛
爲大師是善來攝。又宗不同。不須會釋。若依
大衆部僧祇律云。四種受具足法。自覺具足。
二善來。三十衆。如律云。和上十衆内不名
受具。合十一人。四分但言十衆。和上在中。四
五衆。若依化地部五分律有五種受具足。一
自然。二善來。三三歸。四八不可越。五羯磨。
又毘尼母論云。比丘有五種受具。一善來。二
三語。謂三歸。三白四羯磨。四佛勅聽受具。謂
善問答也。五上受具。謂阿羅漢果名上受具。
比丘尼亦有五種受具。一隨師教行。謂受八
敬法。二白四羯磨。三遣使如前四善來。五上
受具能成就。不作一切諸惡。又薩婆多論第
二云。凡七種受戒者。見道受戒。二善來得
戒。三者三語得戒。四者三歸受戒。五者自誓
受戒。六者八法受戒。七者白四羯磨。於七種
中見諦得戒。唯五人得。餘更無得者。善來
得戒。三語三師。佛在世得滅後不得自誓。唯
大迦葉一人得。更無得者。八法受戒。唯大愛
道一人得更無得者。白四羯磨戒。佛在世得
滅後亦得。如是七種得者。問答廣釋。具如彼
説。今依大乘十種得戒中。除自然得。餘同
一切有部。今大乘中無自然得戒。謂。佛世尊。
曾於三大無數劫中。具足三種清淨律儀。非
今日得。若大獨覺。雖今已得阿羅漢。而未
得具戒。以未受故。如餘阿羅漢沙彌。此亦如
是。故瑜伽論五十三説。或復有一。唯自然受。
除苾芻律儀。何以故。由苾芻律儀非一切堪
受故。若苾芻律儀非要從他受者。若堪出家。
若不堪出家。但欲出家者。便應一切隨其所
欲自然出家。如是聖教便無軌範。又釋大獨
覺有自然得戒。而論説言苾芻律儀。無自然
者。多分而説。唯大獨覺有自然得戒。餘必無
故。所餘九種皆名從他得。要待他力而得戒
故。如薩婆多論云。問。七種戒。幾種他得。幾
種目得。答。六從他得。一須分別見諦得戒。以
根本而言。以佛説法故。證得聖諦。名從他得。
自以忍智。明照眞諦。而得具戒。即名自得。
准此論文。唯除獨覺。自餘皆從他得。第二得
戒縁者。有通有別。通縁者。謂二圓滿。是爲
通縁。一自圓滿。二他圓滿。自圓滿者。復有五
種。一善得人身。謂。成就男得或得女根。二
生於中國。三諸根具足。四勝處淨信。謂於如
來及毘奈耶得淨信心。五離諸業障。謂能遠
離五無間業等。他圓滿者。復有五種。一諸佛
出世。二説正法教。三法教久住。四法住隨
轉。謂證正法者。即如所證隨轉隨順教授教
誡。五他所哀愍。他謂施主。彼於行者起哀愍
心惠施資具。具女瑜伽二十一。第二別縁者。
若依四分。具四縁得戒。一羯磨者。謂比丘受
大戒僧數滿足。二白四羯磨成就教法縁。三
得處所者。結界成就。四住比丘法中者。年
滿二十。身無遮難。又毘尼母第二云。復有五
處白四羯磨受戒滿足。一和上。二阿闍梨。三
衆僧具足。四性調順。五諸根具足。無諸障礙。
是名五處受戒具足。今依大乘。未見成文。而
理言足同。四分律意。身無遮難者。如瑜伽
論五十三説。問。由幾因縁。雖樂欲受苾芻律
儀。而不應授。答。毘有六因。一意樂損害。
二依止損害。三男形損害。四白法損害。五繋
屬於他。六爲護他故。具説如彼。問。善等三性
心何心發戒。答。三性心中皆能得戒。以具縁
故。如薩婆多論第一云。問。爲善心中得戒。爲
不善心中得戒。爲無記心得戒。爲無心中得
戒。答。一切盡得。問。善心得戒其義可見。不
善無記心云何得戒。答。且如有一先起善心
起身語表業白四羯磨時。或起貪等。或無記
心。於此心中成就戒色。其義云何。今依大乘。
近因等起心相應思上假立表業。此相應思
熏成種子。第三羯磨時。雖住不善無記之心。
而由具縁力。今彼思種功能増長。依此思種
假立無表名爲得戒。問。既起不善心。云何善
種而得増長。答。由具縁力故。而得増長。問。
若自相續縁可言具縁増自種。具縁他所成
自種不能長。答。自種不託縁。應言不増長自
種。託縁生縁他増自種。問。自種託縁他生縁
増自種。亦可解。或他縁起他解除自惑。答。斷
惑遣自迷他解不能斷起戒。要託縁他縁得
増長云云入無心時亦得戒者。如不還沙彌
欲受具戒。具其衣鉢詣大衆所。禮拜乞戒白
四羯磨。時入滅盡定前因等起思所熏種功
能増長。依此假立無表律儀。所餘六衆得戒
因縁。隨其所應如理應思
第二得菩薩戒。此有二種。一自誓受得。二從
師得。如前已説。又具四縁方得淨戒。一者已
發大菩提願。二者遇善友。謂。遇已發大願諸
菩薩等。三者遠離七逆。如後又説。四者羯磨
成就。如是四縁得菩薩戒。此據從師受者而
説。若自受者。唯有三縁。除遇善友。問。菩薩
何時發戒。答。第三羯磨時方乃發戒。第二捨
戒縁。如瑜伽論五十三説。問。有幾因縁。苾
芻律儀受已還捨。答。或由捨學處故。或由犯
根本罪故。或由形缺二形生故。或由斷善根
故。或由棄捨衆同分故。苾芻律儀受已還捨。
答。正法毀壞。正法隱沒。雖無新受苾芻律儀。
先已受得當知不捨。所以者何。由於爾時穢
惡正起。無一有情。不損意樂。能受具戒。況當
有證沙門果者解云比丘尼正學勤策男女。當
知菩薩亦爾。故不別説。又彼論云。若近事
男律儀。當知由起不同分心故。善根斷故。棄
捨衆同分故。受已還捨。正法沒時。如苾芻律
儀道理當知。近事男律儀亦爾。若近住戒。由
日出故。發不同分心故。於中間捨衆同分故。
受已復捨。捨菩薩戒。二縁四縁。受已還捨。二
因縁者。如瑜似論第四十云。略由二縁。捨諸
菩薩淨戒律儀。一者棄捨無上正等菩提大
願。二者現行上品纒犯他勝處法。言四縁者。
如彼七十五説。又捨因縁略有四種。一者決
定發起不同分心。二者若於有識別大丈夫
前故。意發起棄捨語言。三者總別毀犯四種
他勝處法。四者若以増上品纒總別毀犯。隨
順四種他勝處法。由此因縁棄捨菩薩淨戒
律儀。若有還清淨受心。應還受得解云第一
第二是前二中第一所攝。後之二種第二所
攝。隨順他勝處者。謂十重中前之大種。如
是六種亦共二乘。或可不定故。名隨順。又
隨順者。謂隨順他勝處諸方便等。名爲隨順
他勝處法。具依前釋所言。捨者但捨功能而
不捨體。如本業經下云。菩薩戒有受法而無
捨有犯不失。問。若捨菩薩戒必捨比丘戒。設
捨比丘戒必捨菩薩戒。答。應作四句。有捨菩
薩戒而不捨比丘戒。謂。退大菩提心而不捨
比丘戒。有捨比丘戒而不捨菩薩戒。謂下中
纒犯比丘根本罪。或有倶捨。謂上品纒犯。初
四重倶不捨者。謂除前相。如菩薩戒。對比丘
律儀。如是菩薩戒。對餘六衆。當知亦爾
第七持犯差別者。略有八門。一品類差別。二
共不共差別。三廣大差別。四甚深差別。五止
作差別。六因差別。七果差別。八意樂差別。品
類差別者。謂聲聞乘唯制律儀戒。今此菩薩
具三淨戒。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
情戒。共不共殊勝者。如無性攝論七云。共不
共殊勝者。謂諸菩薩一切性罪不現行故。與
諸聲聞共相似遮罪。有現行故。與諸聲聞不
共。於此學處有聲聞犯菩薩不犯。有菩薩犯
聲聞不犯。菩薩具有身語心戒。聲聞唯有身
語二戒。是故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以要
言之。一切饒益有情無罪身語意業。菩薩一
切皆應現行。皆應修學。知是應知説名爲共
不共殊勝。無性釋云。殺盜婬等所生名性罪。
斷生草等。非貪等生。説名遮罪。菩薩戒中觀
有利益而無罪者。一切應修聲聞。不爾又諸
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謂唯内起欲恚害
等諸惡尋思不爲發起身語二業。一切饒益
有情無罪身語意業者。謂能利益安樂有情。
不爲發自起貪等煩惱。如是一切菩薩應修。
又瑜伽論四十一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
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脱毘奈耶中。將護
他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
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増
長。於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
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爲勝。尚不棄捨將護
他行爲。令有情未得信者。信信者増長學所
學處。何況菩薩利他爲勝。當知是天從多分
説。若盡道理。於遮罪中亦有不共。且如威儀
戒。若見由衣不齊有利益菩薩。此中不整衣
如是等類。准此可知。又瑜伽云。若諸菩薩安
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脱毘奈
耶中。爲令聲聞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建立遮
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於中菩薩與諸聲聞
不應等學。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爲勝不願
利他。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可名爲
妙。非諸菩薩利他爲勝不顧自利。於利他中
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得名爲妙。如是菩薩爲
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
施家應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力無力隨
其所施。如應而受如説求衣求鉢亦爾。如
求衣鉢。如是自求種種絲縷。令非親里爲織
作衣。爲利他故。應畜種種憍世邪衣諸坐臥
具事各至百。乃至廣説。廣大差別者。如攝
論云。由四種廣大故。一種種無量學處廣大
故。二由攝受無量福徳廣大故。三由攝受一
切有情利益安樂意樂廣大故。四由建立無
上正等菩提廣大故。釋曰。種種無量學處廣
大者。謂諸菩薩所學尸羅種種品類無量差
別。所以廣大。攝受無量福徳廣大資糧者。謂
此尸羅能攝無量福徳資糧。所以廣大。攝受
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意樂廣大者。謂此尸羅
攝諸有情此世他世世出世間捨惡攝善。若
因若果饒益意樂。所以廣大。建立無上正等
菩提廣大者。謂此尸羅建立大菩提。所以廣
大。諸聲聞等無如事是。四甚深差別者。如攝
論云。謂諸菩薩由是品類方便善巧行殺生
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無上
正等菩提。又諸菩薩現行變化身語兩業。應
知亦是甚深尸羅。由此因縁。或作國王。示行
種種惱有情事。乃至廣説。釋曰。由此品類方
便善巧者。謂諸菩薩悲願相應後得妙智。行
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等事者。謂愛樂
善法増惡不善見諸邪見性説名後三。依止此
故行殺等七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菩提。
或行前七。不起後三。大數言十。或已伏除。爲
試彼力故。心暫起不能招苦故。無有罪。能
助道故。生無量福。又瑜伽説。若諸菩薩安住
菩薩淨戒律儀。善摧方便。爲利他故。於諸性
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縁。於菩薩戒無所違犯。
生多功徳。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爲貪財故欲
殺多衆。或復欲殺大徳聲聞獨覺菩薩。或復
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我若斷
彼惡衆生命。當墮地獄。如其不斷無間業成。
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彼受
無間業。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衆生或以
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爲當來故。深生慚
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此因縁。於菩薩戒
無所違犯。生多功徳。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
他財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而取多物。執
爲己有。從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於
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隨力所能逼。而奪取
勿令受用。如是財故。當受長夜無義無利。由
此因能所奪財寶。若僧伽物還復僧伽。乃至
廣説。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母已現無
繋屬。習婬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
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
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捨
不善業。住慈愍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
汚之法。而無所犯多生功徳。出家菩薩。爲護
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
行。又如菩薩爲多有情解脱命難。乃至剜眼
等難。雖諸菩薩爲自命難亦不正知説於妄
語。然爲救脱彼有情故。知而思惟故説妄語。
以要言之。菩薩唯觀有情義利非無利義自
無染心。唯爲饒益諸有情故。覆相正知而説
異語。説是語時。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
徳。乃至廣説。決定毘尼經云。佛告憂波離。
汝今當知。聲聞乘人有異方便。有異深心。持
清淨戒。菩薩乘人有異方便。有異深心。持清
淨戒。憂波離。聲聞乘人雖淨持戒。於菩薩乘
不名淨戒。菩薩乘人雖名淨戒。於聲聞乘人
不名淨戒。云何名爲聲聞乘人雖淨持戒。於
菩薩乘人不名淨戒。優波離。聲聞乘人不應
乃至一念起於一念欲更受身。是則名爲聲
聞乘人清淨持戒。於菩薩乘最大破戒。名不
清淨。解云。謂諸菩薩有利益處。方便受身。起
種種欲。攝受有情。出不善處。安置善處。答
諸菩薩不以其欲攝受有情。棄捨有情。即是
破戒。此中意説。在家菩薩非出家菩薩。出家
菩薩爲護聖教。是故不得行非梵行。又云。優
波離。菩薩乘人。於無量劫堪忍受身。不生厭
患。是則名爲菩薩乘人清淨持戒。於聲聞乘
最大破戒。不名清淨。云何名爲菩薩乘人持
開通戒。聲聞乘人持不開通戒。優波離。菩薩
乘人以初日分有所犯戒。日中分思惟當得
一切種智。菩薩爾時不破戒身。以日中分有
所犯戒。於日後分思惟當得一切種智。菩薩
爾時不破戒身。廣説乃至以後夜分有所犯
戒。於日初分思惟。當得一切種智。菩薩爾時
不破戒身。以是義故。菩薩乘人持開通戒。聲
聞乘人持不開通戒。菩薩不應生大慚愧。亦
復不應生大悔纒。優波離。聲聞乘人數數犯
罪。即時破失聲聞戒身。所以者何。聲聞乘人。
應當持戒斷一切結。如救頭燃。所有深心爲
涅槃故。廣説乃至。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或
有欲相應心而犯於戒。有癡相應心而犯於
戒。世尊。菩薩犯戒於欲相應心嗔相應心癡
相應心。何者爲重。爾時世尊告優波離。若
有菩薩如恒河沙劫欲相應心而犯於戒。或
有菩薩因一嗔以而犯於戒等住菩薩大乘之
道。因嗔犯者當知最重。所以者何。因嗔恚
故。能捨衆生。因貪欲故。於諸衆生而生親愛。
優波離所有諸結能生親愛。菩薩於此不應
生畏。所有諸結能捨衆生。菩薩於此應生不
畏。廣説乃至。大乘之人因欲犯者。我説是
人不名爲犯。因嗔犯者我説是人名爲大犯。
名大過患。名大墮落於佛法中。是大留難。若
有菩薩無有方便。欲相應心而犯於戒。生於
怖畏。於嗔犯戒不生怖畏。若有菩薩而有方
便。恚相應心而犯於戒。而生怖畏。欲相應心
而犯於戒。不生怖畏。又本業經説。嗔心犯戒
即便失戒 第五止作差別者。謂聲聞戒多
是止持。雖有作持。而止持爲宗。若菩薩戒通
止作持。言止持者。謂聲聞共戒。言作持者
不共聲聞。如不往聽法即有所犯。往聽無犯。
又作看病即無所犯。不看即犯。如是等類。作
即無犯。止即有犯。復有差別。謂聲聞戒准遮
身語。若菩薩戒通遮三業 第六因差別者。
謂菩薩於大菩提願。大悲爲因。第七果差別
者。謂菩薩戒。無上大菩提以爲果故 第八
意樂差別。不共二乘何等意樂。謂有六種。一
無厭意樂。二廣大意樂。三歡喜意樂。四恩徳
意樂。五無染意樂。六善好意樂。無厭意樂
者。謂諸菩薩假使經於殑伽沙等生。是一一
生殑伽沙等大劫壽量。於此長時諸資生具常
所匱之。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盛火恒在其中。
行住坐臥。雖能修習一刹那戒。如是修習所
有戒聚。究竟滿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名
爲菩薩無厭意樂。廣大意樂者。謂諸菩薩修
習戒時。展轉相續。無一刹那有退有斷。乃
至究竟坐菩提座。是名菩薩廣大意樂。歡喜
意樂者。謂諸菩薩修習戒時。於此所攝諸有
情所生大歡喜。是諸有情由此所攝。雖生歡
喜。猶不能及。是名菩薩歡喜意樂。恩徳意
樂者。謂諸菩薩修習戒時。觀此所攝一切有
情。於我己身有大恩徳。不見己身。於彼有
恩由。資助我無上菩提故。是名菩薩恩徳意
樂。無染意樂者。謂諸菩薩修習戒時。雖於無
量諸有情所興大戒福而不希報恩。當來果
報是名菩薩無染意樂。善好意樂者。謂諸菩
薩修習戒時。所有果報施諸有情。不自爲己。
又以此福。共諸有情。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
名菩薩善好意樂具如對法
論十二
第八犯已還淨。此有二種。一犯他勝處法。二
犯輕垢。如下經説。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
在佛菩薩形像前。日日六時誦十重四十八
輕戒。發到禮三世千佛。須見好相。若一七
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見好相者
佛來摩頂。若見光明花種種異相。便得罪滅。
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
而得増益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手懺
悔滅。若依瑜伽論。與此少異。故彼四十説。若
用耎中品纒毀犯四種他勝處法。不捨菩薩
戒上品纒犯。即名爲捨。若諸菩薩毀犯四種
他勝處法。數數現行而無慚愧。深生愛樂。見
是功徳。當知説名上品纒犯。非諸菩薩暫一
現行他勝處法。便捨菩薩淨戒律儀。如諸苾
芻犯他勝處法。即便棄捨別解脱戒。若諸菩
薩由此毀犯棄捨菩薩淨戒律儀。於現法中
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芻住別解脱戒犯
他勝法。於現法中不任更受。又彼論四十一
説。若諸菩薩以上品纒違犯如上他勝處法。
失戒律儀。應當更受。若中品纒違犯如上他
勝處法。應對於三補特伽羅。或過是數。應
如發露除惡作法先當稱述所犯事。名應作
是説長老專志。或言。大徳。我如是名違越菩
薩毘奈耶法。如所稱事犯惡作罪。餘如苾芻
發露悔滅惡作罪法。應如是説。若下品纒違
犯。如上他勝處法。及餘違犯。應對於一補特
伽羅發露悔法。當知如前若無隨順補特伽
羅可對發露悔除所犯。爾時菩薩以淨意樂
起自誓心。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如
是於犯還出還淨門上品纒犯他勝法。即失戒
者未知犯已。至心悔過戒還生不。答。自有兩
釋。一云。不能還生。而大方等陀羅尼經説。若
不還生無有是處者。並依下中品纒犯者而
説。上品犯者必無還生極惡煩惱而損害故。
又彼經中依罪滅義。而密意説言。若不還生
無有是處。勸令下劣生歡喜心故。一云。上品
纒犯彼戒還生。所以者何。聖教正理爲定量
故。聖教者如大方等陀羅尼第一説。行此法
已。若有衆生。犯五逆罪身有白癩。若不還
差無有是處。若菩薩四戒。沙彌戒。式叉沙彌
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是諸戒。若犯一
一戒。當一心懺悔。若不還生。無有是處。除不
至心。所言理者。謂受戒時有殊勝思熏成種
子。依此種子假立無表。若犯他勝法。即彼種
子無遮止用。名捨律儀種體不捨。若有犯已
至心發露生極悔心後終不犯。何能不起防
護功能。既發功能是名爲戒。名爲還淨。如起
邪見斷善根者。後起疑心。或起正見。還續
善根。乃至一生離染得果。此亦如是。還起功
能遮止惡行。名戒還生。准此教理。雖犯他勝
法有還淨理。比丘等戒當知亦爾。如瑜伽論
九十九説。最初罪聚雖可還淨。然唯依二補
特伽羅非爲一切無有差別。此可還淨。是故
彼勝不立而還淨聚中。解云。二補特伽羅。謂
佛在世時難提比丘。如來滅度後一百年。脇
尊者時那陀比丘。此二比丘犯已無覆藏心。
許與羯磨還住僧中。具如毘尼母論第三説。
由此當知。不捨種體。但捨功能。還生淨戒。
餘亦如是。至心悔除功能還生
第九明校量勝劣者。謂諸菩薩有漏淨戒超
諸世間所有善品。亦過一切聲聞獨覺所有
淨戒。及諸功能。如大般若經第五百八十六
説。又滿慈子。初發無上正等覺心。一菩薩
戒至鄔波尼殺曇分倍亦復爲勝。假使世間
一切有情皆具成前五神通。彼所有戒於發
無上正等覺心諸菩薩衆初發心時。一菩薩
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鄔波尼殺
曇分不及一。復次滿慈子。一切預流一來不
還阿羅漢獨覺淨戒。於發無上正等覺心諸
菩薩衆初發心時。一菩薩戒百分不及一。千
分不及一。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爾
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云何菩薩有漏淨戒。
能勝二乘無漏淨戒。舍利子言。聲聞獨覺無
漏淨戒。唯求自利迴向涅槃。菩薩淨戒普爲
度脱無量有情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菩
薩有漏淨戒。能勝二乘無漏淨戒。如日輪出
放大光明。熒火等光悉皆隱沒。如是菩薩修
行淨戒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普勝一切聲聞
獨覺迴向涅槃所有淨戒。時滿慈子問舍利
子言。何縁菩薩有漏淨戒普勝異生聲聞獨
覺所有淨戒。舍利子言。菩薩淨戒普爲利樂
一切有情迴向趣求一切智智。異生聲聞獨
覺不爾。是故菩薩有漏淨戒。普勝聲聞獨覺
淨戒。又第五百八十七説。滿慈子。如有二
人作大方入深山窟求無價寶。彼入未久便
見兩邊有諸少價金銀等寶。倶見不取。漸次
前行。復見兩邊有多價寶。一見貪著荷負而
還。一見不取。更復前進。至極勝處。獲無價
寶。恣意持還。多所饒益。如是菩薩作方便。求
證無上正等菩提。欲爲有情作大饒益。趣入
佛法。略有二種。一有菩薩無方便善巧故。雖
聞世間種種善法心不貪染。而聞二乘所有
功徳心便愛味。由愛味故精勤攝受。遠離所
求一切智智。退失無上正等覺心。如彼初人。
二有菩薩有方便善巧故。初聞世間種種善
法。心不貪染。次聞二乘所有功徳。亦不愛
味。由不愛味故。便不思惟。便不修習方便厭
捨。所以者何。此諸菩薩知世善法多諸過患。
不能究竟自利利他障礙所求一切智智。聲
聞獨覺功徳善根。雖出世間而但自利不能
普利一切有情。亦障所求一切智智故。不愛
味。亦不思惟。不樂修習。由斯超越彼二乘
地。勤求無上正等菩提。漸次證得一切智智。
如彼後人
第二能詮教體者。文義爲體。如瑜伽論八十
一云。云何爲體。謂契經爲體。略有二種。一
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
攝一切所知境界。廣如雜集記會。第三攝教
分齊。復有二種。一攝教分齊。二翻譯時代。
第一攝教者。十二分中方廣因縁分攝。三藏
之内契經調伏。説心地等契經藏攝。正説戒
法是調伏藏攝。二藏之中菩薩藏攝。三時教
中第三時攝。了義説故。第二翻譯時代者。諸
徳相傳云。眞諦三藏將菩薩律藏。擬傳東
華。南海上船。船將欲沒。省除餘物。猶不能
浮。即去律本。船方得進。三藏歎曰。菩薩戒
律漢地無縁。深可悲矣。又曇無讖法師。於
西涼州。時有沙門法進等。求菩薩戒。請翻戒
本。法師曰。此國人等。性多狡猾。又無剛節。
豈有堪爲菩薩道器。遂不與授。進等苦請不
獲。遂於佛像前立誓要期。苦節求戒。七日
纔滿。夢見彌勒親與授戒并授戒本。並皆誦
得。後覺夢已見參法師。法師覩其相異。乃
喟然歎曰。漢地亦有人矣。則與譯出戒本。今
別行地持本首安歸命頌是也。此與進夢所
誦文義符同。由可知古徳有感。聖迹有應。神
功莫知。妙用不測者矣。今此經者。於大秦姚
興弘始三年。有西方三藏。名鳩摩羅什。此云
童壽。誦此菩薩心地一品。于時有沙門道祥
等八百餘人。請羅什法師求菩薩戒。遂於逍
遙園。又云。於草堂中。共學士翻譯出經論
五十餘部。今此經最後什法師自誦出。而共
譯之。惠融等筆受。亦同誦持。仍別録出此
下卷之中偈頌已後所説戒相。別爲一卷。名
作梵網經盧舍那佛説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
一卷。首標受菩薩戒羯磨等云。此羯磨出梵
網經律藏品内虚舍那爲妙海王及王子受菩
薩戒法
第四教所被機者。正爲菩薩。兼爲不定性二
乘。彼發心已亦入此戒故。又普爲一切有情。
無偏黨心故。但所化生取縁不同耳
經。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花臺 釋曰 自下第
五正釋。本文大判有三。一略歎戒徳。二爾
時釋迦下廣釋戒相。三佛子善聽下結歎勸
持。此即第一略歎戒徳有。十一行半頌即分
有二。一有六行頌標宗歎徳。二有五行半戒
徳勸持。前中有三。一有兩行半顯身差別。二
有兩行半略開戒品。三有一行擧喩歎徳。身
差別中。復分有三。一有一行半三身差別。二
有兩句一時成道。三有兩句攝化歸眞。前中
有三。此即第一顯本身。此中有説。盧舍那
佛是自受用身。千釋迦是他受用身。百億佛
是變化身。有説。盧舍那是他受用身。有分限
故。餘之二身皆是化身。麁細不同。分爲二
種。有説。盧舍那及千億佛是他受用。麁細
分二。今依初釋。論説。最後身菩薩。在大自
在宮。成等正覺故。蓮花藏世界者。此其是也。
若不爾者後身菩薩何處成佛。菩薩成佛。唯
説依此蓮花藏界。或自在宮。由此應知。舍那
遍照自受用身。即餘二身無遍照用。問。若爾
云何餘衆得見。答。由佛加被力能令得見。各
隨根機所見各別。問。自受用身遍周法界。如
何説言倶來至我所。答。隨所化宜。攝化歸眞。
現似來去。實無去來。問。若爾何故唯百億國。
答。隨一千佛化但言百億。理實而言。一一國
土入一切佛刹。又一花藏世界一一微塵中。
悉現諸佛刹。如天帝網展轉無盡。皆盧舍那
轉法輪處故。爲簡迦葉餘諸世尊故言我。今
又簡餘經化佛所説故言我。今雖諸法無我
而顯自在我故言我。今又言説易故。順世間
故。離怖畏故。顯具徳故。假説我名。又佛有
法界大我故説我言。如大乘莊嚴論云。言清
淨空無我。佛説第一我。諸佛我淨故。故佛
名大我。釋曰。此偈顯示法界大我相。清淨
空無我者。此無漏界由第一無我爲自性故。
佛説第一我者。第一無我。謂清淨如彼清淨
如即是諸佛我之自性。諸佛我淨故。故佛名
大我者。由佛此我最得清淨。是故號佛以爲
大我。由此義意。諸佛於無漏界建立第一我。
是名法界大我相。方者正也。正坐花上。又
方者得坐花座令取正義。蓮花臺者。謂佛依
持十八圓滿中依持圓滿。如菩薩藏經説。無
量功徳衆所莊嚴大寶花王之所建立大宮殿
中。無性攝論第十釋云。譬如世間寶莊嚴具
衆寶莊嚴。此佛淨土所依大寶紅蓮華王。無
量功徳衆所莊嚴。如地輪等依風輪等。如是
淨土無量功徳衆所莊嚴。大寶花王之所建
立。此紅蓮華。於衆花中最爲殊勝。是故説名
大寶花王。或即如來説名大大王大法王故。
此紅蓮華是佛依處。從主爲名。所建立者。謂
佛淨土。依此花王長時相續無有間絶。此句
顯示依持圓滿。若依大智論有三花。一人中
蓮華。十葉以上。二天上蓮花。百葉以上。三
菩薩蓮花。千葉以上。今顯佛蓮花無有限量。
如花嚴經説。有大蓮花座。一一花葉皆遍周
法界
經。周匝千花上復現千釋迦 釋曰。第二他
受用身。有一千佛
經。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 釋曰。第三百
億佛。此中百萬爲億。若依此經有千葉花。一
一花上各有百億國。一四天下以爲一國。即
有千箇百億。而雜集論言。百倶胝日月。百
倶胝蘇彌盧山。爲一三千大千世界。同成
同壞者。蓋依一花世界而説。理實有一千箇
三千大千世界。同壞同成。此據隨化。但言千
等。理實一佛化十六界。又由願力説化大千
經。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 釋曰。第二一
時成佛道。謂一本身及千百億一時成道菩
提名覺。成覺之樹名菩提樹。然七佛成道其
樹各別。如長阿含經第一云。毘婆尸佛坐波
波樹下成最正覺。尸棄佛坐分陀利樹下成
最正覺。毘舍浮佛坐婆羅樹下成最正覺。拘
樓孫佛坐尸利沙樹下成最正覺。拘那含牟
尼佛坐烏暫婆羅樹下成最正覺。迦葉佛坐
尼拘律樹下成最正覺。我今坐鉢多樹下成
最正覺。大乘同性經云。此菩提樹王高無邊
恒河沙佛刹微塵數世界縱廣正等。云何菩
薩往詣樹下成最正覺。如密迹力士經第三
説。菩薩六年苦行。到閑靜處流河水際。洗身
清淨度河水去。往至他處而獨立。烏有彌迦
女。名善蔭。搆于頭牛而取其乳。展轉相飮
取後淳湩用煮乳糜在釜跳上數十丈。其女
怪以梵志占之。臨成佛者乃應眼耳。時女詣
菩薩所。及六百天龍鬼神。各各齎食珍異甘
饍詣菩薩所。各自啓曰。唯願垂愍受是供養。
于時菩薩受善蔭乳糜服食。亦取一切六方
天龍鬼神示現皆食。諸來施者各自見獨受
其食。不見他人。爾時菩薩往詣菩提樹。坐
樹王下。於其足底生千輻輪相。足出光明。遍
照佛國土。一切地獄畜生餓鬼一切衆生苦
惱休息。又有一人名日吉安。遙住視菩薩因
求好草。手執此草詣菩薩所。以此好草貢與
菩薩。稽首足下。即發無上正眞道意。爾時菩
薩以授好草布佛樹下。時八萬四千天子等。
覩菩薩布坐。希奇心中。忻然尋設八萬四千
師子之座。是諸天子各不相見。亦不相知。心
自念言。菩薩獨處乘師子座成最正覺。時
諸人天見彼菩薩或見坐於寶淨蓮花師子之
座。或見在地。或在虚空師子座上或見在貝
多樹。或見在忉利天上盡度樹下。或見在衆
寶樹下。或見在七尺諸佛樹下。乃至或見八
萬四千由旬樹下坐。具説如彼。問。如何本身
坐菩提樹。答。此菩提樹即蓮花藏界。蓮花藏
界即菩提樹。又此唯顯百億釋迦各坐菩提
樹一時成佛。非本身佛。亦非千佛
經。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 釋曰。第三攝
化歸眞。如是千百億是盧舍那佛之所化。皆
以舍那爲其本身
經。千百億釋迦至倶來至我所 釋曰。第二
有兩行半頌。略開戒品有二。一有一行一句
本身略開。二有一行一句化佛略誦。此即第
一本身略開有二。此即第一聽衆來集
經。聽我誦佛戒甘露門即開 釋曰。第二本
身略開。言甘露者。即是涅槃。於涅槃中離
死所依蘊名爲甘露。如是妙戒爲涅槃門。以
此爲依起無悔等。乃至依定發如實惠。得涅
槃故。如雜集論第八言。何故此滅復名甘露。
離蘊魔故。永離一切死所依蘊故名甘露。又
説。由此律儀能速遠離生死苦故。又説。云何
身語隨順現行。由能隨順涅槃得故。謂能隨
順得涅槃得能引聖道故。所言開者。謂宣示
他故
經。是時千百億至四十八 釋曰。第二化佛
略誦。此中千佛及百億佛各誦本師戒
經。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 釋曰。第三有
一行頌擧喩歎徳。先喩。後法。此即擧喩。此中
日月喩除滅諸惡。瓔珞珠喩修集諸善。饒益
有情譬如日月能破諸闇。攝律儀戒離自黒
闇。攝有情戒能除他闇。闇有二種。一惡業果
闇。二生死闇。此戒能破諸身語惡及惡趣闇。
如戒經説。譬如明眼人能避陰惡道。世有聰
明人。能遠離諸惡。除生死闇者。由此展轉
趣涅槃故。如大智論第十五云。死闇冥中戒
爲燈明。又如世間有瓔珞珠有其二義。一莊
嚴身。戒亦如是。莊嚴行者。如増壹説。戒如
瓔珞身現衆好相故。二者能感財寶。戒亦如
是。一切妙行因此而起。如大智論云。譬如大
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於地。戒亦如是。
戒爲一切善法住處。若人棄捨此戒。雖居山
苦行。食果服藥。與禽獸無異。或有人但依水
爲戒。或著草衣。或著木皮衣。受行苦行。空
無所得。若有人雖處高堂大殿好衣美食。而
能行此戒者。得生好處。乃得道果。又増一
經説。夫禁戒者。猶吉祥瓶。所願便剋。諸道
品法皆由戒成。此顯攝善法戒。又如意珠有
八功徳。戒珠亦爾。如薩遮尼揵子經第三説。
如摩尼寶有八功徳。一於黒夜闇放大光明。
能照一百由旬。至於夏日衆生患熱。以摩尼
寶放光觸身得清涼故。二轉輪王若行曠野
無水之處。衆生飢渇時。摩尼寶即施八味具
功徳水充足飢渇。三者王有所須一切皆從
摩尼寶出。四者彼摩尼寶有八楞。一一楞中
出種種光。謂青黄赤白頗梨紅紫。五者彼摩
尼寶在所。能令一百由旬所有衆生。必離病
苦。當得定心。所作善心。無空過者。六者彼
摩尼寶所住境界。無諸毒龍能放毒氣。電風
惡雨損害衆生。七者一切山川谿峪溝澗泉
水乾竭悉令還服。樹林草木花果枯悴能令
滋茂。八者彼摩尼寶所在之處。人民無有疾
疫諸毒非時死者。至於畜生相噉食者不起
害心。具如彼經。如如意珠。戒珠亦爾。有八
功徳。一除生死闇。二定水充滿。三生長善法。
四能放光明。五除身心病。六離法毒害。七憔
悴福林令得茂盛。八能令衆生無損害心
經。微塵菩薩衆由此成正覺 釋曰。第二顯
法。謂由此戒除惡修善得成正覺
經。是盧舍那至受持戒 釋曰。第二有五頌
半誡聽勸持。此中有五。一有一行頌歎勝勸
持。二有兩句勸持傳説。三有三句誡聽。四有
兩行三句勸信。五有兩句結勸。此即第一歎
勝勸持。上二句歎勝本身所誦此戒勝也。後
二句勸持戒法尊重可以以頂戴
經。受持是戒已轉授諸衆生 釋曰。第二勸
持傳説。欲令此戒盡未來際不斷絶故。轉授
餘人
經。諦聽我正誦至木叉 釋曰。第三有三句
誡聽。屬耳專注。領所説義。名爲諦聽
經。大衆心諦信至已成佛 釋曰。第四勸信
有三。一有三句信已當成佛。二有一行頌信
戒具足。三有一行頌信同佛位。此即第一信
已。當成佛信此戒故我當成佛
經。常作如是信至攝佛戒 釋曰。第二有一
行頌信戒具足。由有此戒。所餘聲聞等一切
戒品。悉皆具足。諸所有戒皆入此故。由此道
理。一切有心皆應受佛戒。又普勸言。一切皆
應受。如下經説。但解法師言者。盡受得戒。又
一切皆有理佛性故。皆應攝受
經。衆生受佛至諸佛子 釋曰。第三信同佛
位。謂因戒善合有處當來恒沙功徳。於因説
果。因同大覺。如涅槃經説。發心究竟二不
別。如是應前心難當紹佛位名眞佛子
經。大衆至我誦 釋曰。第五結聽
經。爾時釋迦牟尼至成無上覺 釋曰。自下
第二廣釋戒相。有二。先因縁。後告諸下廣釋
戒相。前中有四。一成道。二結戒。三放光。四
集衆。成道中有四。一顯時。二辨名。三明處。
四成道。爾時者顯時。謂已成佛時。正説戒
時。已説心地時。釋迦牟尼佛者標名。釋迦姓
也。牟尼別名也。佛徳號也。釋迦此云能。劫
初有王名平等意。姓刹帝利云此
田主
乃至彼有子
孫王名茅草王。王有息名大茅草。如佛本行
經第五説。大茅草王無子。以其王位付諸大
臣。出家成就。四禪具足。五通得成。王仙壽
命極長。至年衰老不能遠行。時彼弟子欲往
東西求覓飮食。取好軟草安置籠裏盛。其王
仙懸樹枝上。畏諸蟲獸來觸。王仙弟子去後
有一獵師。遙見王仙謂是白鳥。遂即射之。仙
既被射。有雨滴血出墮於地。即便命終。彼弟
子來見彼王仙被射命終。復見血滴。焚燒王
仙。將骨起塔。時雨滴血生二甘蔗牙漸漸高
大。至甘蔗熟。日炙開剖。一莖生一童子。一莖
生一童女。端政可喜。世間無雙。時諸弟子念
言。今此兩童是王仙種。養護看視。報諸臣
知。時諸大臣聞已歡喜。迎二童子。將還入宮。
召解相師教教令占相。并遣作名相師云。此
既日炙熟甘蔗開而出生故。一名善生。第二
復名甘蔗生。又曰。炙甘蔗出亦名日種彼女
因縁一種無別故名善賢童子。幼少年立以
王女。至長大拜爲第一妃王。第二妃絶妙端
政生四子。一名金色。二名炬面。三名象衆。四
名別成。其善賢妃唯有一子。名曰長壽。端政
可喜。其善賢妃。至於王邊白言。大王。我今從
大王乞求一願。王言。隨意。從心所欲。妃重白
王言。大王自在若與我願不得變悔。王言。我與
妃心之所願後若悔者。當令我頭破作七分。
妃言。大王四子擯出於國。遣我所生子長壽
爲王。豈不善哉。至明清旦。王勅四子。今可出
去。我治化内不得居住。時四子母母妹及大
臣等白王言。乞我等隨王子去。王言。隨意。王
子受王勅已向北方到雪山下。至山南面見
下。寛平無諸坑坎。舊有一仙。名迦毘羅。在中
居止。王子見已。於此造城治化。王召國師言。
四子今在何處。答言。大王王子存北方。已生
男女。大好治化。能立國計。是故立姓爲釋迦。
於迦毘羅仙處所住故。因城立名故名迦毘
羅城。時三子沒後唯有一子在。名尼拘羅此云
別成
爲王。王生一子。名曰拘盧。拘盧王生一子。名
瞿拘盧。瞿拘盧王生一子。名師子類。師子類
王生四子。一名淨飯。二名白飯。三名斛飯。四
名甘露飯。有一女。名甘露味。其淨飯王以
紹王位。還在父城。時迦毘城不遠復有一城。
名曰天臂城。有一釋種長者。名爲善覺。大富
多財。如毘沙門王宮殿。無異時彼長者有八
女。時王遣使迎取八女。至於宮已即納二女
爲妃。二女者。第一名意第。八名摩訶波闍
波提此云
大惠
自餘六女。而與三弟第一夫人
生於太子
從此
立姓名釋迦也。復云能。牟尼此云寂 三初
坐菩提樹下明處。四成無上覺以顯成道
經。初結菩薩至之法 釋曰。第二結戒。先結。
後釋名。此即結戒。謂。成菩提已結菩薩戒不
同。聲聞待縁而結。又説心地後結菩薩戒。而
言初者未制餘戒故。波羅提木叉者。此云別
解脱。別別棄捨身語惡故名別解脱。言孝順
者。謂戒功能起淳淨心。愛敬尊親。是謂孝也。
如世典云。愛敬盡於事親。而徳教加於百姓。
又由戒故。遠離惡行。身心不惱。修習善品。名
稱普聞。孝之始終故。言孝順父母。除已執
見。隨順教令。隨時所須。是謂順也。又忠孝離
惡。敬順修善。是謂孝順也。父母養育之恩。師
僧導訓之恩。三寶救護之恩。所以於此須孝
順也。又孝敬於諸佛。隨順於正教。言至道法
者。六度四攝及菩提分法。此戒順彼。所以者
何。由無悔等乃至發定惠諸善行故
經。孝名戒亦名制止 釋曰。第二釋名。謂遮
惡順善。是謂孝也。制伏六根。遮七支惡。名爲
制止
經。即口放無量光明 釋曰。第三放光。欲説
戒光明故。所以口放光也。有四因縁。是故放
光。一照衆生苦。二生希有以。三感召有縁。四
滅生死闇
經。是時百萬億至大國王 釋曰。第四集衆
有二。先集衆。後聽法。此即衆集。集衆有五。一
雜衆如言百萬億大衆。二菩薩衆。三梵衆。四
六欲天衆。五國王衆。言梵天者。初靜慮有三
天。一梵衆天。二梵輔天。三大梵天。第二靜
慮處有三天。一少光。二無量光。三極光淨。
第三靜慮處有三天。一少淨天。二無量淨天。
三遍淨天。第四靜慮處有九天。一無雲天。二
福生天。三廣果天。四無想有情天。并五淨
居天。五淨居者。一無煩天。二無熱天。三善
現天。四善見天。五色究竟天。過此淨居天。有
大自在天。第十地菩薩生於彼天中如瑜
正理
二十一云。廣善所生故名爲梵。此梵即大故
名大梵天。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
後歿故。威徳等勝故。名大梵。大梵所有所化
所領故名梵衆。於大梵前行列侍衞故名梵
輔。自地天内光明最小故名少光。光明轉勝
量難測故名無量光。淨光遍照自地處故名
極光。淨意地樂受説名爲淨。於自地中此淨
最少劣故名少淨。此淨轉増量難測故名無
量淨。此淨周普故名遍淨。以下空中天所居
地如雲密合故説名雲。此上諸天更無雲地。
在無雲首故説無雲。更有異生勝福方可往
生故説名福生。異生果中此最殊勝故名廣
果。離欲諸聖以聖道水濯煩惱垢故名爲淨。
淨身所止故名淨居。繁謂繁雜。或謂繁廣。無
繁雜天中此最初故繁廣。天中此最劣故説
名無繁。已善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障。意樂
調柔。離諸惱熱。故名無熱。或令下生煩惱名
熱。此初遠離得無熱名。已得上品。雜修靜
慮。果徳易彰。故名善現。雜修定障。餘品至
微。見極清徹。故名善見。更無餘處。於有色中
能過於此。名色究竟。或此已到衆苦所依身
最後邊名色究竟如正理二
十一説
第十地菩薩。具足
神通。所化自在。於境無滯。名大自在。六欲
天者。一四大衆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
此云
時分
四覩史多天此云
知足
五樂變化天。六他化自
在天。一一解釋如論應知。十六大國者。如長
阿含經第五云。一央伽國。二摩竭國。三迦
尸國四居薩羅國。五跋祇國。六末羅國。七支
提國。八跋沙國。九居樓國。十解闍羅國。十一
阿濕波國。十二娑蹉國。十三薩羅娑國。十四
乾陀羅國。十五劍浮沙國。十六阿梨提國。勘
又毘婆沙論第一百二十五云。十六大國者。
謂央伽國。摩掲國。迦尸國。憍薩羅國。佛栗
底國。末羅國。奔達國。蘇噏摩國。頞縛迦國。
頞飯底國。葉筏那國。劍跋闍國。倶盧國。般遮
羅國。筏蹉國。戍洛西那國
經。合掌至心至於戒 釋曰。第二聽法
經。佛告諸菩薩言至自誦佛法戒 釋曰。第
二正釋戒相有二。一略歎勸持。二佛告下正
釋戒相。前中有二。一略歎勸持。二佛子諦聽
下教所被機。前中有三。一勸誦。二歎徳。三是
故大衆下結勸誦持。前中有二。此即第一顯
佛自誦。謂佛世尊憶昔有思。所以常誦。又攝
益他。故自誦出
經。汝等一切至亦誦 釋曰。第二勸他誦。初
發心者。謂十信也。十發趣者。謂十解位決定
發趣畢竟不退。名爲發趣。如上經説。諸佛當
知堅信忍中十發趣心向果。一捨心。二戒心。
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惠心。七願心。八
護心。九喜心。十頂心。十長養者。謂十行位
修習法空。長養善品。如上經説。諸佛當知。從
此十發趣入堅諸忍中十長養心向果。一慈
心。二悲心。三喜心。四捨心。五施心。六好語
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惠心。十金剛
心者。謂在十迴向。如上經説。從十長養心入
堅修忍中十金剛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
深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
八無相心。九惠心。十不壞心。諸佛當知。從
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十地向果。一體性
平等地。二體性善惠地。三體性光明地。四
體性爾焔地。五體性惠照地。六體性華光地。
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花嚴
地。十體性入佛境界地。第一十發趣中捨心
者。一切捨國土城邑田宅金銀明珠男女己
身有爲諸物。一切皆捨無爲無相我人知見
假會合成。乃至廣説。戒心者。若佛子戒非非
戒無受者十善戒無師説法欺盜。乃至邪見
無集者慈良正直正實正見捨喜等。是十戒
體性制心八倒。一切性離一道清淨。忍心者
若佛子無相惠體性。一切虚空忍一切處。忍
名無生行忍。一切處得名如苦忍。乃至廣
説。進心者。若佛子。若四威儀。一切時行伏空
假會法性。定心者。若佛子。寂滅無相行無量
心三昧。凡夫聖人無不入三昧。體性相應。一
切以定力故。我人作者受者一切轉見性。是
障因縁散風動心靜惠觀一切假合名。乃至
廣説。惠心者。若佛子。空惠非無縁知體名心
分別一切法假名。乃至以惠爲首。修不可説
觀惠入中道一諦。願心者。若佛子願大求一
切求。大求者謂求無上正等大菩提。一切求
者謂求一切行。護心者。若佛子染三寶染一
切行功徳使外道八倒惡見不嬈正信滅我縛
見縛等。喜心者。若佛子見他得樂常生喜悦。
頂心者。若佛子是人最上智滅我見輪。此中
最上智者。謂無我智滅我見故。一切諸見皆
隨寂滅。第二十長養以慈心者。若佛子常行
慈心生樂因已。於無我智樂相應觀。入諸受
相行識色等大法中無生無住。乃至廣説。此
中慈者於無樂有情欲與樂故。樂相應心作
意思惟。悲心者。若佛子以悲空無相悲解行
道自滅一切苦。於一切衆生無量苦中生智
等。此中悲者拔衆生苦。由無縁大悲普於一
切怨親及中庸境。修平等心度彼諸苦。喜心
者。若佛子悦喜無生心時種性體相道智空
空喜心不著我所。喜一切衆生起空入道捨
惡知識求善知識。示我好道。使諸衆生入佛
法家中。當起歡喜入法位中。捨心者。當生
捨心。無造無相空法中。如靈空於善惡有見
無見罪福二中平等。一照非人非我所心而
自他體性不得爲大捨。乃至自身血害手足
一切捨而無生心。當修其捨施心者。能以施
心財施法施教導一切衆生。内身外身國城
男女田宅皆如如相。如語心者。謂入體性愛
語三昧第一義諦法語實語皆煩一語調和一
切衆生發起善根。利益心者。謂觀行七財前
人得利故。益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現一切身
口語。同心者。謂法以道性喜劫同空無生法
中。以無我智同生無二。而現無量隨類形身
入諸六道一切事同。定心者。謂心靜縁於我
所法心動轉逆順出入故當入百三昧。惠心
者。謂觀邪見結患等轉無決定體性順忍空
同故。乃至是心入空空道發無生心。第三十
金剛心。信心者。謂一切行以信爲首。衆徳根
本。不起外道邪見之心。結有造業。不受入
心。心空故信信寂滅名無相信。念心者。謂當
六念。當念佛法僧戒天施第一義諦空無著
無解。迴向入法界智惠。深心者謂第一義。於
實法空智照有實諦。因縁中道名爲實諦。假
名諸法我人主者名爲世諦。於此二中深深
入空。深深解脱。一達心者。謂順忍一切實性
無縛無解一切空。空名爲通達一切法空。直
心者直照取縁神我入無生智。教化一切衆
生。轉一切衆生皆薩婆若空直眞性直行直者
正也
不退心者。不入一切凡夫地。不起新長養諸
見。亦復不起習因相似我人入三界業。獨大
乘心者。解脱一空故。一切行心名一乘任用
戴用。度三界河。趣入佛海。無想者。妄想解
脱照般若波羅蜜無二。一切結業三世法如
如。乃至皆同無生空故無相心。如如惠者。謂
無量法界無集無受生生生煩惱。而不轉一
切法門一切賢所行道一切聖所觀法所有亦
如是。一切佛教化方便法義皆集在心中。不
壞心者。入聖地智近解脱得道正門明菩提
心伏忍順空八魔不壞衆聖摩頂。諸佛勸發
入摩頂三昧。放身光照十方佛土入佛儀神
出沒自在。第四十地。體性平等地者。謂眞
法化一切行花光滿足四天果住佛淨土。無
量大願辨才無畏生佛家坐佛性地。一切障
礙凡夫因果畢竟不受大樂歡喜。從一佛土
入無量佛土。從一劫入無量劫。乃至廣説。體
性善惠地者。謂清淨明達一切善根。所謂慈
捨惡觀四諦法度衆生苦。體性光明地者。謂
以三昧解了智知三世一切法門。所謂十二
分教。總持辨才心心行空乃至廣説。體性爾
炎地者。謂爾炎眞俗不斷不常修習覺品。入
善權方便化一切衆生。使見佛體性常樂我
淨。體性惠照地者。謂此地中有十力品起一
切功徳行。體性花光者。地如上經説。能於
一切世界中十神通明智品。以示一切衆生
種種變化天眼明智知三世國土中微塵等一
切色分分成六道。以天耳智知十方衆生苦
樂音聲。以天身智知一切色非色非男非女
形。於一念中遍十方三世國土劫量微塵身。
以天他心智知十方三世衆生所行。以天人
智知十方三世一切衆生宿世事。以解脱智
知十方三世衆生解脱。斷除一切煩惱若多
若少。以天定心智知十方三世國土中衆生
心定不定。以天覺智知一切衆生已成佛未成
佛。知十方佛心中所爲説法。以天念智知百
劫千劫中一切衆生受命久近。以天願智知
一切衆生賢聖十地。三十心中一一行願體
性滿足地。謂十八聖人智品下地所不共。謂
十八不共法智分。體性佛吼地者。謂入法王
位三昧。其智知佛佛吼三昧故。大明定行常
現在。可以法藥施一切衆生。爲大法師破壞
四魔。法身化化入佛境界。體性花嚴地者。如
經言。以佛威儀如來三昧自在王定出入無
時於十方世界中百億四天下一時成佛轉法
輪。體性入佛界地者。謂其大惠空空復空。如
虚空平等智法同法性故名如來。爾時生寶
蓮花上。一切與受記。歡喜法身手摩其頂。同
見同學菩薩異口同音讃歎無二
經。是故戒光至非無因故光 釋曰。第二歎
徳有三。一辨勝因。二光非青等下離相。三諸
佛之本原下歎用。此即第一辨勝因。言戒光
者。有其二義。一佛世尊常誦持故。欲説戒時
有光明出。二所説戒能闍破故。假立光稱以
戒能破破戒垢故。有縁者。謂此戒法三無數
劫修習圓滿因所生故。非無因故。光者謂遮
無因論。又有縁者。佛大慈悲本願因縁力有
情感佛増上縁力。是故戒光從佛口出。如是
光明必有因縁。非無因縁。而有此光。又欲説
菩薩戒光因縁故。光非無因縁
經。光非青至非因果法 釋曰。第二離相有
三。一非色心。二非有無。三非因果。此復有
二。一如是戒法不離法界。非青黄等。謂此戒
法從因縁起。猶如幻事。非實有性。故非色
心。又非有無者。因縁生故。非定實有。亦非
定無。如幻有故。無定性故。非實因果。二此無
表戒法處所攝。非青黄等。亦非縁慮心心法
攝。無實體性故。言非有而假建立。非如菟角。
故言非無非如所執有故。言非有因縁生故。
名爲非無。體非實有故非實因果。此中應言
非因縁果法非無因果。而准可知。略而不

經。諸佛之本原至根本 釋曰。第三歎用。雖
非實因果。而能生諸佛菩薩種種功徳故。言
本原等
經。是故大衆至善學 釋曰。第三結勸誦持。
有如上説殊勝功能。是故汝等應持善學
經。佛子諦聽至第一清淨者 釋曰。第二顯
教所被機。此戒寛廣不同聲聞。唯人男女能
受具戒。非天龍等能受此戒。今大乘戒。廣攝
有情。皆入此戒。問云。何八部受菩薩戒耶。
答。若八部中先已發心。亦得受戒。言八部者。
謂天龍等八。又四天王各領二部名八。金剛
神者。謂金剛密迹力士。雖是菩薩。而願力故
受金剛神身。具如金剛密迹經説。變化人者。
謂諸龍等變爲人受戒
經。佛告諸佛子言至木叉 釋曰。第二正釋
戒相。先重後輕。重中有三。一標章。二別釋。
三勸持。前中有三。一標章。二勸學。三勸持。
此即標章。然十波羅夷略作十門。一釋名。二
辨體。三種數。四廢立。五犯境。六輕重。七犯
相。八自他。九犯因。十受果。第一釋名。先通
後別。通者十是數名。波羅夷者。梵音波羅市
迦。此云他勝處。他有四種。一煩惱違性。名之
爲他。二不善業道。違善戒品故名爲他。三魔
王名他。損善行故。四惡趣名他。不如意故。若
人犯十重。即他所勝他勝依處名他勝處。是
依主釋。言別名者。至文當釋。第二辨體者。
殺盜婬沽。以不善身業爲自性。妄語説過自
讃誹謗。如是四種。不善語邪見以爲自性。此
中妄語即妄語。若謗三寶邪見虚語誑語爲
自性。説過是麁惡語性。自讃虚誑及麁惡語
爲自性。慳貪瞋恚如次貪嗔業道爲性此即
意業
説過是離間語。且依前釋。第三種數差別者。
或有處説四種他勝處。謂後四種。如瑜伽論
第四十説。或有處説六重。謂此前六。如優婆
塞戒經説。或有處説有八重。謂比丘四重及
此後四。如善戒經。或説十重。即如此經及本
業瓔珞經説。又于填三藏云。波羅摩吉羅經。
此云極淨釘經説。十根本罪。同此經説。而未
翻譯。問。何故如是經論不問。答。如來對機制
立學處説四六八十。不可會釋。又最後四犯
即成重。名他勝處。餘六不爾。於此亦有作而
不犯。如前持犯。已廣分別。沽酒説過。通犯不
犯。由此道理。前之六種。名隨順他勝。非根本
重。而説六重者。爲化在家。新學菩薩。漸令遠
離對二十四戒假立重名。又善戒經。若諸比丘
受具戒已受菩薩戒故。説八重。今此經中通
説根本隨順他勝處説十他勝法各據一義乎
不相違 第四廢立者。十不善業中。何故重
中不説雜穢語。答。過失輕故。問。若殺生者皆
是他勝處説。他勝處亦殺生耶。答。應作四句。
或有殺生而非他勝處。謂誤殺生。此唯方便。
非他勝處。及起慈心。而行殺生。如説國王殺
五百婆羅門而無殺罪。亦非他勝。或有他勝
而非殺生。謂餘九重。第三句者謂不善心故
意殺生而不誤者。第四句除前相。如殺生對
他勝處有其四句。乃至説過四句亦爾。問。爲
利養自讃毀他皆是他勝處。設他勝處亦是爲
利養自讃毀他耶。答。應作順前句答。若爲利
自讃毀他皆是他勝處。自有他勝處而非自讃
毀他。謂餘他勝處。後之三戒應知亦爾。問。説
過與謗僧有何差別。答。説過但説過而不謗
無。若謗僧寶撥彼功徳而不説過。第五犯境
復有五種。一情非情境。二凡聖境。三漏無漏
境。四勝劣境。五因果境。第一情非情境者。此
十戒中。盜及誹謗通情非情。謗無因果通非
情故。餘八有情境。又偸盜罪通情非情。餘九
唯有情。又釋。慳貪嗔沽酒亦通二境。謂所對
是有情。所沽所慳是非情。故今依前釋。雖有
非情。嗔而非他勝。雖行婬死屍而不損他。非
他勝處。第二凡聖境者。此十種戒皆通凡聖。
沽酒戒中通犯凡聖。未離欲聖者亦有飮故。
言凡境者。唯於四趣除捺落迦。第十謗戒通
三界天。餘九唯於欲界。第十通凡者。通謗凡
聖故。又唯聖非凡。第三漏無漏境者。説過毀
他及誹謗戒通漏無漏境餘於有漏境雖有殺
人者。而殺色身故。第四勝劣境者。九皆通二
境。第十於勝境。第五因果境者。佛地名果。餘
即名因。前六種戒唯於因境。後之四種通於
因果。又釋。第十通於因果境。餘三因境。以彼
不能惱世尊故。第六輕重者。若依業道判輕
重者。前四後三是最重。業道性故。説過自讃
次重。是麁惡語。業道性故。沽酒最輕。非業道
性故。問。前四後三。何者爲重。答。第十最重。
又前四輕。亦許菩薩行前四故。後四最重。不
應行故。問。答爾何故先説殺戒。乃至第十謗
戒。答。麁細次第説。相麁先説。相細後説。相
非輕重次第。第七犯相者。謂非梵行説過。毀
他誹謗始行即犯殺生必持。彼命終已方成
他勝。非動加行即成業道。盜妄語亦爾。所餘
三種。非初非後。在中成犯。又釋婬説過。毀謗
沽酒初行即犯。餘如前説。有言。婬始成犯。
殺終成犯。餘於中犯。此不應理。説過等四行
即有犯。如何待終。是故前説於理爲善。第八
自他犯者。慳貪瞋慧非梵行。二種唯自非他。
所以者何。慳貪業道必無使他而行犯故。使
他行時非自貪故。如貪嗔亦爾。所餘七種皆
通自他。問。若自行殺亦教他殺。設教他殺亦
自行殺耶。答。應作四句。或自行殺而非教他
殺。謂有自殺而非使他故。或有教他殺而非
自殺。如遣使殺。而自行餘業。第三句者。謂自
行殺。亦使人殺。倶非者。謂除前相。如殺生有
四。偸盜欲行沽酒亦爾。皆應作四句。問。若自
妄語亦教他耶。設教他妄語亦自妄語耶。答。
應作順後句答。若教他妄語必自妄語。教他
之時必誑語故。有自妄語而非教他。如妄語
戒説過自讃誹謗亦爾。皆作順後句。此依對
一境説有對別境四句。問。頗有一時觸殺盜
二罪耶。答。有謂使他盜自行殺等。問。頗有一
時結殺盜婬三罪耶。答。有謂。遣使殺盜自行
欲行。或自行殺盜遣使欲行。問。頗有一人一
時觸四罪耶。答。有謂。遣使行殺盜婬行目虚
誑語等。問。頗有一時觸五罪耶。答。有謂。遣
使殺盜婬沽酒自行妄語。乃至有一時觸九
罪。謂。自行慳貪遣使行殺等八。必無一時觸
十罪者。謂以貪嗔二唯自犯故自行貪行遣
使行餘八除嗔自行嗔時遣使行餘除貪如是
等隨應當知。第九犯因者。謂十他勝處由三
因犯。所謂貪嗔癡。此中沽酒貪爲方便。由
貪究竟殺生三爲方便。由嗔究竟如殺生瞋
恚亦爾。偸盜之爲方便由貪究竟如盜欲行
慳貪亦爾誹謗三爲方便由癡究竟癡増上
故。又由究竟由此妄語癡究竟故妄語説過
毀他三爲方便。於三種中隨一究竟。此中殺
由貪方便者。爲皮肉故。瞋恚方便者。爲報怨
等故。由愚癡方便者。爲求生天祭祀廟等所
餘盜等如應當知。第十受果者。如下經説。若
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薩亦失國王位轉輪王
位。乃至當住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
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至文廣説
經。若受菩薩至今學 釋曰。第二勸學
經。已略説至敬心奉持 釋曰。第三勸持
經。佛告佛子至呪殺 釋曰。第二別釋戒相。
此即第一不殺學處有八門。一釋名。二制意。
三殺縁。四輕重。五得果。六對治。七殺境。八
釋本文。釋名者。謂出入息凡名之爲生。斷彼
相續。令不復生。故名殺生。制止殺業令不生
故。名爲不殺。是依主釋。第二制意者。略説有
十縁。一者。一切有情皆悉愛惜命殺違彼情
制立學處。如大智論第十五云。現前衆生各
各惜命。是故佛言。莫奪他命。若奪命。世世
受苦痛。二者殺爲最重故。制不殺。如彼論云。
復次殺生罪中最重。何以故。人有死急不惜
重寶活命爲先。譬如價客入海採寶。垂出大
海其船卒壞。珍寶失盡。而自慶言。幾失大
寶。衆人怪言。汝失財寶。云何而言幾失大
寶。答言。一切寶中人命爲重。爲命求財。不爲
財求命。是故世尊十不善業道中殺罪最初。
五戒之中殺爲第一。三者不殺生得大福利。
是故制之。若不殺生。得無怖畏。所以者何。我
無害他。他無害我。如論。好殺之人有命之屬
皆不喜見。若不好殺。一切衆生皆樂依附。又
殺生。人今世後世受種種身心苦痛。不殺之
人無此衆難。是爲大利。四者生大功徳。是故
制之。謂。若有人。受不殺戒。從今日不殺一切
衆生。是於無量衆中生。以所愛重物施與所
得功徳。亦復無量。如佛言。有五大施。何等爲
五。一不殺生。是最大施。不盜不婬不妄語不
飮酒亦爾。五者殺違慈定。是故制之。如智論
云。行慈三昧其福無量。水火不害。力兵不傷。
一切惡毒。所不能中也。六者殺生有十過罪。
是故制之。如佛語難提迦優婆塞言。殺生有
十罪。一心常懷毒。世世不絶。二衆生増惡眼
所不喜見。三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衆生畏
之如見蛇虎。五睡眠時心怖不安。六常有惡
夢。七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種短命業。九身
壞命終墮泥犁中。十若出爲人當在短命。七者
違大悲心。是故制之。謂。一切菩薩大悲爲本。
由此大悲。能超二乘殺遮大悲。令不生長故。
八違無畏施。是故制之。九違攝衆生。是故制
之。十違本願故。是故制之。菩薩發願言。度諸
有情殺違彼願故。第三殺縁者。如集論云。以
五縁故分別其戒相。謂事故。意樂故。方便故。
煩惱故。究竟故。雜集釋云。殺生事者。謂有情
數。意樂者。謂此於彼必害意樂。方便者。謂爲
害故加刀杖等。煩惱者。謂貪等。究竟者。謂彼
衆生由方便故。或無間死。或後時死。解云。此
中意言必具五縁。成本業道。隨闕一縁。唯方
便業。非根本也。有情數者。謂彼所殺是有情
數方成本業。於非有情。雖加刀杖。而非殺生
根本業道。闕第一縁故。言彼想等者。亦有二
種。一於彼有情起彼有情想。二起害意樂。於
彼有情起彼想者。復有二義。一於有情中起
有情想。二於彼有情起彼有情想。方便業道。
於有情中起有情想者。謂。簡於非情起有情
想。又簡於有情起非有情想。所以者何。於非
有情起有情想。謂是有情行殺生行。又於有
情起非有情想。謂是草木起殺加行而無殺
生根本業道想顛倒故。言於彼有情起彼有
情想者。謂簡於張起王等想。雖行殺業而
非殺生根本業道。以想倒故。如瑜伽論第九
説。作用顛倒去。謂如有一於餘衆生思欲殺
害。誤殺餘者。當知此中雖有殺生。而無殺生
罪。然有殺生種類殺生相似同分罪生。若不
誤殺其餘衆生。然於非情加刀杖已謂我殺
生。當知此中無有殺生。無殺生罪。然有殺生
種類殺生相似同分罪生。如殺生業道。如是
不與取等。一切業道。隨其所應作用顛倒應
知。解云。此中有三方便罪。一於彼有情起餘
有情殺。是重方便。二於有情中起非有情想
殺。是中方便。三於非有情起有情殺。是輕方
便。不損命故。問。菩薩戒中殺生根本業道皆
他勝處。設殺他勝處皆殺根本業道耶。答。自
有兩釋。一云。殺他勝處皆殺根本業道。有殺
根本業道而非他勝處。謂未受戒者殺。二云
應作四句分別。殺生業道。有殺生根本業道。
而非他勝處。謂未受戒者殺生業道。自有他
勝。而非殺生根本業道。如餘有情起餘有情
想而行殺生。此想倒故。非根本業。而違悲愍
行殺業故。成他勝處。以諸菩薩於一切有情
起大悲心。而於有情無悲愍心起殺害意故。
成他勝處有亦根本業。亦波羅市迦。謂具戒
者殺生業道。第四句者除前相。第二於彼起
害意者。謂簡無殺意。而誤殺衆生。闕第二縁
非他勝處。唯是輕方便。第三方便者。謂加刀
仗。此簡唯有思念。未發加行。非殺業道。加行
未發。彼未死故。問。豈不無加行亦成業道。如
仙人意憤而殺諸生故。二十唯識云。意業最
重。答。仙人意憤義等教他。彼於有情心無所
顧。非人敬彼知有惡心動身爲殺彼成業道。
問。以何表業令鬼知心。答。彼起意憤身語
必變。或由呪呾必動身語。而唯識言。意業重
者欲顯諸業意爲本故。不謂仙殺唯有意業
意憤方便而起殺故。從本勝因名之爲重。聖
教皆言。殺生業道。是身業故。又釋。此中意憤
方便而殺彼生。唯有無表而非表業唯識。論
云。意業最重故。唯於意業假立殺無表。言煩
惱者。謂貪嗔癡簡善心殺非業道故。諸菩薩
住大悲心行殺生非業道故。如昔國王殺五
百婆羅國而無殺罪今三煩惱。或具或不具
以爲方便由嗔究竟 言究竟者。謂所殺者
命終之後方成業道。彼命未捨。不成業道。唯
是方便。由此道理。彼能殺者。前死倶時死皆
不成業。所依異故。第四輕重者有二。一據所
殺。二依殺心。據所殺者。如涅槃經第十五説。
上殺者父母乃至阿羅漢辟支佛畢竟菩薩。
中殺者。謂從凡夫人乃至即那含是名中。下
殺者。謂三惡道。解言。畢竟菩薩者。十解以
上畢竟不退故。或初地以上殺即那含等不
成逆故。名爲中殺。殺三惡道非道器名爲下
殺。問。云何殺地獄。答。據殺意樂故名下殺。
不心殺。彼又獄卒等有時殺彼故。前釋爲好。
瑜伽論説。那落迦等。非自他害故。第二由心
者。謂能殺心有三品故。彼殺生業成下中上。
第五得果者。謂殺生故墮三惡趣。此彼異熟
果殺有上中下。如其次第生那落迦傍生鬼
趣中。等流果者。若生人間。得命短促。増上
果者。一切外事之少光澤。具如雜集論第七。
第六對治者。謂大慈悲。若別説者。如十地經
第四言。是菩薩復於一切衆生中生安隱心。
愛樂心。慈心。悲心。矜愍心。利益心。守護心。
我心。師心。生尊心。釋論云。依増上悲復爲念
衆生故生十種心。復次此心爲八種衆生故
生。一者於惡行衆生欲令種善行。如經安隱
心故。二者於苦衆生欲令如樂具不盡故。如
經樂心故。三於怨憎衆生不念加報。如經慈
心故。四者於貧窮衆生欲令遠離彼苦。如經
悲心故。五者於樂衆生欲令不放逸。如經憐
愍心故。六者於外道衆生欲令現信佛法故。
如經利益心故。七者於同行衆生欲令不退
轉。如經守護心故。八者於一切攝菩提願衆
生取如己身。是諸衆生即是我身。如經我心
故。生餘二心者。觀彼衆生乘大乘道進趣集
具足功徳。如經師心故。生尊心故。總説意
者。謂諸菩薩以大悲心乃至命難救衆生苦。
是爲殺對治。如昔鵝呑玉珠。比丘見而爲救
彼命。乃至命難而不報知。又如菩薩鹿王愍
懷身鹿化彼命死。又如鹿王以身爲橋。度諸
禽獸。力盡致死。如尸毘王救鴿捨身。薩埵王
子救虎捨命。如是等類。不可具述。此即菩薩
以大慈悲救衆生苦對治殺心。第七辨境者。
有二。一可殺境。二起戒境。可殺境者。除色無
色天。一切地獄一切中有。佛及第八地以上
菩薩所餘有情。皆可殺境。然不律儀者。於一
切有情得殺生罪惡阿世耶無分限故。得戒
境者。於一切有情得不殺戒。所以者何。於諸
有情起善意樂無分限故。是故此中對一切
有情制不殺戒。第八釋本文有四。一唱機。二
制戒相。三是菩薩下勸修對治。四而自恣下
結業道名。此即第一初相汎論殺生。謂奪彼
命如是殺生大小通制而少差別。謂聲聞教
於一切時唯制不開。菩薩戒中若有利益開
許亦殺。如瑜伽論四十一説。若諸菩薩安住
菩薩淨戒律儀善權方便爲利他故。於諸性
罪少分現行。由此因縁。於菩薩戒無所違犯。
生多功徳。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爲貪財故。欲
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徳聲聞獨覺菩薩。或復
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我若斷
彼惡衆生命當墮地獄。如其不斷無間業成
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於那落迦。終不令其
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衆生。或
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是事已爲當來故。深生
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此因縁。於菩薩
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徳。問。殺生業道於何時
成。爲所殺生住死有位能殺生者。成根本業
道。爲待死後成業道耶。解云。決定死後方成
業道。若住死有時成業道者。能殺與所殺倶
時捨命。亦應成業道。而不許然。故知死後方
成業道。有言。依薩婆多。云如前無異。若依大
乘。所殺有情住死有時。能殺生者得成業道。
所以者何。過去無體。對何有情得成業道。故
知所殺住死有時。能殺生者得成業道。無實
衆生及實命根而壞和合故成業道。彌勒所
問經論第二卷云。問。無命可殺云何斷命得
罪。答。雖無實命。斷和合體。名爲殺生。問。害
何世蘊名爲殺生。過去不可害。已滅無故。未
來不可害。未生無故。現在不可害。刹那不住。
不待害縁。自然滅故。解云。以現在世刀等縁
故。遮未來蘊令不生起。故言殺生。如彌勒所
問論云。有人説言。住現在世壞未來世和合
蘊體。問。自斷命者成業道不。解云。不成業道。
故彌勒所問論云。問。以何義故。自斷命者不
得罪報。答。以無可殺者故。此明何義。答。有
他人是可殺者。能殺生人得殺生罪。以自殺
者無可殺境。即更無殺者故。自斷命不得惡
報。問。自殺身者。發起殺心。斷人命根。破壞
五陰。捨離人趣。殺業成熟。何故不得殺生罪
報。答。若爾阿羅漢人得殺生罪。以死相羅漢
自害其身斷己命故。彼阿羅漢亦應獲得斷
命之罪。而彼無罪。以離嗔心故。言佛子者。是
唱機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又紹佛
位。經若自殺至呪殺。第二戒相。先擧過。後
制戒。前中有三。初有六句。辨殺相。次一句顯
殺業。後四句明縁。自殺者。謂自行殺。教人
殺者。謂遣使殺。方便殺者。謂藥等殺。又勸
殺等。讃歎殺者。謂讃歎言投巖而死心得生
天等。呪殺者。謂人誦呪咀鬼神敬彼而殺彼
怨又呪死屍令殺怨家
經。殺因殺縁殺法殺業 釋曰。第二顯縁。殺
法者。謂依先師法而行殺生。此復云何。此有
二。一有外道經書云。殺羊祠天得生天上等。
二有外經書説。諸苦行必得生天等。如大莊
嚴論第五言。我昔曾聞。有婆伽利人。至中天
竺國。王即用彼人爲聚落主。於聚落中多諸
婆羅門有親近者。爲聚落主説婆羅陀書。説
陣戰死者命終生天。投火死者亦生天上。又
説。天上種種快樂。辭章巧妙而作是説。使聚
落主心意駭動。謂必有是。即作火坑聚香薪
𧂐。作婆羅門會。諸人雲集時。聚落主將欲投
火。此聚落主與一釋種比丘先共相識。來至
其家。見聚落主。於其家中。種種莊嚴。比丘問
言。欲作何等。聚落主言。我欲生天。比丘問言。
汝云何去。答言。我投火坑便得生天。比丘問
言。汝體知天道不。答言。不知。比丘問言。汝若
不知。云何得去。忉利天上。去此三百三十六
萬里。無人引導。何由至彼。若天上樂者。彼上
座婆羅門。年既老大。貧於財物。其婦又老。何
不將去共向天上。主聞此語已。即便前提上
座婆羅門手。欲共投火倶向天上。時婆羅門
挌不肯去。主見婆羅門不欲入火。即説偈言
 斯諸婆羅門  樂爲殺害事
 是故我捨離  當入於佛法
比丘知彼心已。即爲説法。乃至廣説。如是等
書。名爲殺法。殺因者。謂貪嗔癡及方便思。殺
縁者。謂羅網等。殺業者。謂動身手等
經。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 釋曰。第二
制戒。然此所殺有其三品。謂上中下。如涅槃
經十五説。上殺者。父母乃至阿羅漢辟支佛
畢定菩薩。中殺者。從凡夫乃至阿那含。是名
中殺。下殺者。謂三惡道。此中十解以上菩薩。
名畢定菩薩。又初地以上。名爲畢定。若殺三
品皆他勝處。殺下三果及凡夫人。是重非逆。
而下經説殺聖人名逆者。蓋阿羅漢辟支佛
畢定菩薩名爲聖人。殺三惡趣自有兩釋。一
云。殺惡趣非重。如四分云。殺人是波羅夷。
一云殺傍生等。是他勝處。所以者何。謂諸菩
薩於一切有情平等慈悲無勝劣故。如經説。
乃至一切有情命者。如是二釋後釋爲善。而
四分等是聲聞戒。今顯菩薩戒故不相違。言
有命者。瑜伽説。與壽和合現在活故。名爲命

經。是菩薩至方便救護 釋曰。第三勸修對
治有三心。一慈悲心。二孝順心。三方便救護
心。慈悲心者。如花嚴經説。爲一一衆生故。
阿鼻地獄中無量劫燒煮。心淨如最勝。又大
智論第十九言。當觀老病死一切無勉者。當
起慈悲心。云何惡加物孝順心者。謂孝上順
下而化衆生。言孝上者。謂於有徳有恩有情
恭敬供養。言順下者。隨順所化種種機宜而
饒益之方便。救護者。謂四攝方便。四無量方
便。救護衆生。如大乘莊嚴論第九云。如人有
一子有徳生極愛。菩薩於一切起梵勝過彼。
慈悲爲
梵勝
又彼十二云。菩薩於衆生似母於子作
五饒益。一懷胎。二出生。三長養。四防害。
五教語。菩薩亦爾。等心向衆生。二生之於
聖地。三長養諸善根。四防護諸惡作。五教
習以多聞。又似父於子五種饒益。一下種子。
二教工巧。三爲娉室。四付善友。五爲絶債不
爲後償。菩薩亦爾。一令信起爲聖體種子。二
令學増上戒定以爲工巧。三令得解脱喜樂
以爲娉室。四令勸請諸佛以爲善友。五爲遮
諸障礙以爲絶債。又似同侶於己作五饒益。
一與樂。二與利。三恒與樂。四恒與利。五永
不離。菩薩亦爾。又似健奴爲主作五饒益。一
極諸所作。二得不欺誑。三忍諸打罵。四作事
精好。五善巧方便。菩薩亦爾。一成就衆生。二
開示出要。三忍諸惡事。四與世間樂。五與出
世利。乃至廣説。此中意説。臨其下類似父母
恩。上順勝者同於健奴。於其同類顯同侶相。
是爲菩薩孝順方便救護衆生。以能救護無救
有情故。言救護。言無救者。謂孤獨故。如十地
論第五卷云。是中無救者。以孤獨故。孤獨無
救。喩有九種。一恒常貧窮孤獨無救。二三毒
之火熾燃不息孤獨無救。三閉在三有牢固
之獄孤獨無救。四當爲煩惱諸稠林所覆孤
獨無救。五無正觀力孤獨無救。六遠離善法
心無喜樂孤獨無救。七失諸佛妙法孤獨無
救。八常順世流孤獨無救。九失涅槃方便孤
獨無救。廣説如彼解云。菩薩能救如是九種
無救有情故。言方便救護。四攝方便者。謂布
施愛語利行同事。如瑜伽菩薩地説
經。而自恣意至波羅夷 釋曰。第四結罪名。
問曰菩薩一念有漏戒有幾許福。答。初發菩
提心菩薩一念淨戒。能勝一切二乘淨戒。何
況餘者。如大般若經第五百八十六説。又滿
慈子。假使世間一切有情皆成就十善業道。
彼所有戒。於發無上正等覺心諸菩薩衆初
發心時一菩薩戒。百分不及一。乃至鄔波尼
殺曇分不及一。廣説乃至。滿慈子問舍利子
言。云何菩薩有漏淨戒。唯求自利。迴向涅槃。
菩薩淨戒普爲度脱無量有情。迴向無上正
等菩提。是故菩薩所有淨戒。能勝二乘無漏
淨戒。此中勤心守護不殺之戒。如大智論十
五説。爲持戒故。不惜身命。以護淨戒如一須
陀洹。一人生屠殺家年向成人。應當修其家
業。而不肯殺。父母與刀并一口羊閉著室中
而語之言。若不殺羊不令汝出得見日月光。
兒自思惟言。我若殺此一羊。便當終爲此業。
豈爲身故作此大罪。便以刀自殺。父母開門
見羊在一面立。兒已命終。當自殺時即生天

梵網經述記卷第一      眞如本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