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維摩經疏卷第三・卷第六 (No. 2772_ ) in Vol. 85

[First] [Prev]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772 [cf. No. 475]
維摩經疏卷第三

  弟子品第三
此品之内略以三門分別。一辯來意。二解品
名。三釋文義。明來意者。然聖人冥通權道無
二居士爲衆生而現疾。如來亦懷悲而遣問。
因共往來得通化導利益事廣。故此品來。又
前所明般若大悲與衆徳合行名爲方便。此
品即彰飛彼二乘諸小菩薩之所能知。今欲
對之顯其勝徳使其捨劣修勝。故此品來。或
可前品之中因凡問疾明化凡法。此品之内
因聖問疾明化聖法。教聖之中先教聲聞。故
此品也
第二釋名者。佛具勝徳名天人師。聲聞等親
蒙佛度稱爲弟子。此乃師徒弟子相對得名
也。又云。學在佛後名之爲弟。從法化生稱之
爲子。所命之人是其弟子。就此題章名弟子
品。若依無垢稱經云聲聞品。若言弟子品恐
同菩薩也
第三釋文義者。就此文中三門分別。一約相
顯失分別。二就行相始終分別。三隨文釋義。
初顯失分別者。此中有五百聲聞行。即五百
法門。文中略故但明其十。此十即是聲聞之
人所得之法。今對大乘並是其失相云何。初
舍利弗聲聞人中智惠第一。以其不達常寂
三昧。是故致呵。二目揵連神通第一。以其通
不現前説法不當故亦被呵。三大迦葉頭陀
第一。以無平等大悲所以被呵。四須菩提解
空第一。以其不得平等大空故亦被呵也。第
五富樓那辯才第一。以其不達深遠根性故
亦被呵。六迦旃延解義第一。以其不達實相
深義故亦被呵。七阿那律天眼第一。不與無
相智惠合行故亦被呵。八優波離持律第一。
不能觀空滅罪故亦被呵。九羅持戒第一。以
其不達無利出家故亦被呵。第十阿難多聞
第一。不了如來法身功徳故亦被呵。此十並
彰弟子失也。二約行相始終分別者。一舍利
弗修不住行。以其此人捨俗歸林除亂取靜。
今教不住取捨行會中道。云不住行也。二目
連修入證行。以其目連通不現前説法不當。
教修二空契證眞理。名入證行也。三大迦葉
修助道行。以其此人捨富從貧未會平等。教
修等觀助成菩薩。云助道行也。四須菩提修
大空行。以其善吉見有邪正未解眞空。所以
教修等觀不取邪正之相。云大空行。五富樓
那修説法行。以其此人不觀根欲説法差機。
教知根性稱其所宜利無不普。云説法行也。
六迦旃延修生解行。以其此人數演五法乖
其實相。教離分別之心契會無相之行。名生
解行也。七阿那律修起通行。以其那律有相
天眼見境未明。教修無相天眼契悟不二。云
起通行。八優波離修滅惡行。以其此人不能
觀空滅罪教修無相懺悔罪垢不生。名滅惡
行也。九羅睺羅修出家行。以其覆障不達即
相無相眞實出家。教修離相平等眞實出家。
云出家行也。十阿難修法身行。以其歡喜不
了如來法身常住。教修出世無爲功徳永離
生滅之心。云法身行
第三釋文義者。文別有三。初明維摩寢疾之
意以爲起問由致。二佛知下正命問疾。三如
是五百已下總結類顯前中。爾時維摩詰自
念寢疾于床者。爾時者生念時也。長者維摩
結起念人也。自念寢疾于床者正興念心。然
此念意念待聖問非念爲病。良以維摩悲物
情深待問若渇。故興此念。維摩現病專精爲
物。心雖爲物得佛影響化事方成。故念自已
寢疾于床。于者於也。世尊大慈寧不垂愍者。
佛具衆徳爲世欽承。故曰世尊。慈中之極餘
莫能加。稱理而成豈非大也。寧者能也。愍者
憐也。維摩自云。我之小子悲心尚劣猶爲物
纒痾。況佛高人能不垂憐而遣問也。佛知其
意即告已下第二正命問疾。以其時會得蓋
在今故令往問而不可止。然下文中據其正
使理歸文殊而命餘者略有三意。一爲彰如
來心等不偏所以通告。與涅槃中並告大衆
令問相似。第二爲欲廣寄衆言顯維摩徳尊
故須通告。命不堪彰其徳尊告命堪者顯其
徳妙。第三爲欲廣寄衆言以顯維摩所説之
法故須通告。故下文中先告不堪彰昔所説
後告堪者明今所説。是以通告就弟子之中
人別有十。先命舍利弗者。以其爲使不易非
通人之不可身子神惠超絶故先命也。智度
論云。王舍城内有大論師名摩陀羅王。以聰
明封賞一邑。其生一女。眼似舍利鳥。即以爲
名。亦名鶖鷺子。因鶖鷺鳥以彰其號。時南
天竺國有大論師。名優婆提舍。頭戴火盆謂
物愚闇銅葉葉腹恐詩書溢出。即打論鼓。國
人皆集欲定優劣。摩陀羅路見鬪牛知彼勝
我。於是入衆論難便墮負處。群臣共議奪其
封邑以賞提舍。摩陀羅語提舍言。王以汝聰
明封賞一邑。我以女爲妻。後時女有娠忽然
夜夢。夢見一人。身被甲冑手執金剛杵摧破
一切山。然後在一山邊立。寤已即向夫説。其
夫解曰。汝當有娠。所懷必男。身破甲冑者。此
兒必有厚徳。手執金剛杵者。此兒聰明有大
智惠。摧破一切山者。此當作大論師破一切
論義師也。然後在一山邊立者。當伏應一人
以爲弟子。其母從有娠來神智非常。昔與兄
論義兄恒得勝。自妹有娠兄便論屈。即知兒
智勳母聰叡。年始七歳十六大國中論義第
一。從佛出家。弟子之中智惠第一。故餘經
論中讃嘆舍利弗。唯除佛如來一切衆生類
智慧及多聞欲比舍利弗於十六分中不能及
一。即先告之。何故先告。以其惠勝爲是先
告。問曰。前説聲徳劣故佛先告。舍利既是弟
子中勝。何故先告。解云。舍利惠行雖上餘行
劣他。故得先告。若如此者。餘之九人徳有優
劣。亦應先告。如此論量理即不通。但是大
聖導引多方應告即告。何有先後。文中有四。
一命問疾。二辭不堪。三釋所以。四結不堪。下
文例爾。初命可知。第二辭不堪者。皆擧往昔
屈辱之事彰已不堪。非謂此念以有斯恥也。
然佛是大人發言如印而不可違。何故致
辭者但爲佛使。必須達人。憶昔被呵默不能
報。今懼此失。恐有辱尊之醜。故下諸人皆致
辭也
第三釋中義別有二。一出昔日被呵之事。二
時維摩下明得失教呵之相。呵去其失教修
其徳。前中所以者何一句總自徴責。佛令問
疾者何若作世尊問意。汝是弟子我使汝問
疾所以不去者何自徴問。下例皆有二意。憶
念已下正出呵事。曾於林中宴坐樹下者。聲
聞修定必託靜縁不知寂定離諸縁。故身子
雖獲羅漢法執未亡。見有身意患身勞煩故
欲隱形於林。見心動亂復欲藏心於定。以
有身意取捨未融。所以被呵。良由未悟法空。
見外六塵爲能擾。執内六根爲所擾。故託林
取靜避於外塵。宴者默也。默坐樹下安心坐
禪故云宴坐。第二教呵義中文分三節。一呵。
二教。三詰。不必是坐爲宴坐者此呵失也。失
有六種下教文中翻成六徳。以其身子樹下
坐禪得身心相故隱身於林藏心於定。雖欲
隱藏翻成顯現也。此未全非故云不必生云
不言非。是但不必是不言非是者。二乘坐
法乃可體。然但不必是者未是大乘眞極坐
法也。莊云。必是有所得住著坐也。身子見
有散可辨見靜可欣。故今責云不必是坐爲
宴坐也。若約行辯舍利起不住行。以其此人
捨俗歸林以爲寂定。今教不住取捨。方爲大

不於三界現身意下第二翻失顯得正明教
也。教相有六。一等身心破得身心相。二凝
靜亂破取靜亂相。三融眞俗破取凡聖相。四
亡内外破取内外相。五泯邪正破取邪正相。
六齊縛解破取縛解相。前中不於三界現身
意者。第一等身心也。遠云。欲色無色界是三
界。凡夫於欲色兩界受色形果名爲現身。在
無色界受心法果稱爲現意。菩薩了三界虚
妄但是心作證實除捨無處可在。所以不於
三界地中而現身意。是爲宴坐。滿云。聲聞得
身心相。所以隱身林間藏心在定。雖欲隱藏
翻成顯現。大士悟三界身意其性本空。不取
不捨不現身意。名宴坐也。又云。五根空故意
不現也。身意性空。是眞坐禪也。肇云。法身
宴坐形神倶滅。道絶常境視聽所不及。豈復
現身於三界修意而爲定哉。身子以猶有世
報生身得其身相。以人間爲煩擾故隱身於
林藏心於定。雖欲隱藏以自顯現。未能形神
無迹取捨兩亡。何以走長衢而避影煎流水
以求氷。被呵之由良爲於此。不起滅定現
威儀者。第二凝靜亂。二乘之人患心勞慮。暫
止心想名爲滅定。由本識持色身不壞。六識
滅故不能起動。所以然者。聲聞威儀意識引
起。入滅定時意識滅。故於四威儀捨之入定。
菩薩不爾。寂而常用。靜亂不殊。何以故。以無
心故不起滅定。無心心而現威儀。如如意珠
無心分別自然能雨一切寶物。但可以神會。
難以事求。出入無二是爲宴坐。智度論云。普
花言。汝信受一切法常寂滅相否。舍利弗言。
我信此事。普花言。諸法常寂無有體也。或可
菩薩入滅定。雖無六識有平等性智。引起色
身能現威儀。二乘滅定無平等性智不能現
威儀也。肇云。小乘入定即形同枯木無運用
之能。大士入實相定。心智永寂而形充八極。
順機而化應會無方。擧動進止不捨威儀。是
眞宴坐。不捨道法理凡夫事者。第三融眞俗。
遠云。戒定惠等是聖道法。貪嗔癡等是凡
事。小乘未證法空。見有或業。有而可畏。段
已入聖不能現行引導衆生。菩薩了空知有。
如幻處而無畏。現行教化。染淨無二。是爲宴
坐。又由大士具根本智恒觀眞如。名不捨道
法。後得智中與物和光。教化衆生現凡夫也。
又云。後得智中心常入定不捨道法。大悲心
中現起煩惱教化衆生。故云現凡夫事也。滿
云。聲聞不能即淨有垢。障隔生死不能處中
化物。大士善惡齊止眞俗同觀。故能處於中
道而現凡夫事也。故下經云。示受於五欲明
現凡夫事亦復現行禪。名不捨道法。此化用
言也。理實大士不見有道法異於凡事。一相
無相平等無差別也。心不住内亦不在外者。
第四内外。六根是内。六塵爲外。聲聞入定心
即在内。出即在外。内外未均。體非是定。菩
薩悟内外本空相生非有内外平等。是爲宴
坐。故下經云。不念内外行於平等。或可眞
諦是内俗諦是外。二乘執有眞俗心遊内外。
菩薩了眞俗倶空故不住内外也。又云。依他
是内。遍計是外。小乘不了能所取空心遊内
外。大士知内外性空。所以不住内外也。於
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者。第五泯邪正。
遠云。五見非一名爲諸見。身見邊見邪見戒
取見取。凡夫恒起不能入正。二乘修正不能
入邪。菩薩現行教化衆生故無所動。雖現同
邪内心恒正平等。是爲宴坐。故下經云。八萬
四千諸煩惱門而諸衆生爲之疲勞。諸佛即
以此法而作佛事。肇云。小乘不能即邪爲正。
要須斷見修道。大士通達諸見。與道品無異。
故不離見行於道品。故下經云。住正道者不
分別邪正。又云。凡夫滯有。二乘樂空。諸見爲
纒。捨之方脱。菩薩悟見本無其由。空花水月
見體常空。即道品也。不斷煩惱而入涅槃者。
第六齊縛解。莊云。二乘要斷煩惱方入涅槃。
菩薩了煩惱性空本自不生。今何須斷。既無
煩惱可斷亦無涅槃可入。對彼斷入故云不
斷而入。是眞宴坐。遠云。隨化現起貪嗔癡等
故名不斷。内心恒寂名入涅槃。智者云。此有
四句。一不斷不入是凡夫人。二斷而入是二
乘人。三斷而不入是通教菩薩。四不斷而入
是圓教菩薩。今約第四門也。問。不斷煩惱而
入涅槃四種涅槃之中是何涅槃。答。入無住
處涅槃。所以得知。淨名以二乘人斷煩惱而
入涅槃即證有餘無餘二果。今明菩薩不同
於此。現起煩惱利益衆生。内證涅槃而無所
著。故無垢稱經云。不捨生死而無煩惱。雖
證涅槃而無所住。是爲宴坐。自性涅槃凡夫
亦有。恐同於彼是以不説。有餘無餘。聲聞亦
得。恐濫二乘亦不説證。又解。前勝益有三
義。一自性涅槃本來清淨。不由斷惑等得。所
以不斷而入涅槃。第二是無住處。頓悟菩薩
留隨眠或故云不斷。證無住處故云入涅槃。
第三入有餘涅槃。二乘入有餘要須斷煩惱。
漸悟菩薩了煩惱性空。雖斷煩惱無所斷。不
同二乘以斷爲斷。證有餘故名入涅槃。若能
如是坐者佛所印可者。上來教呵訖
此下第三總結。具上六徳平等宴坐聖共同
遵稱可佛心。故云印可。此句結徳。時我世尊
默然不能加報者。上人境界非己所知理出
情外故云不能報也。此句結失良由。向來教
呵並明得失倶説。故今雙結者。欲令時衆同
其得也。故我不堪下第四結不堪也
佛告目連者。目連是姓字。拘律陀父爲無子
因求拘律陀樹得生此兒。因以爲名。依問疾
經。目連翻爲菜菽其父好食此物。故以爲名。
依部執論翻爲胡豆。是王舍城輔相之子。先
與舍利弗同事那若。心專求道而無所得。疑
謂無法。那若臨終病臥微笑。二人請問。師
何笑也。那若答曰。五念世人恩愛所縛。其南
天竺國金地國王身死火殯。夫人戀憶投火
而死。吾爲是笑之。二人私記。那若死後有商
人人從金地國來。二人訪問如那若。語二人
便云。師定得道。但我非是法器。遂共立契。
若有所得必相告語爲要。後佛初出世。頞鞞
比丘入城乞食。舍利弗見之進止異常知有
勝師。舍利便問言。汝師是誰。頞鞞答言。是
大沙門。舍利重問。汝大沙門。何所宣説。頞鞞
答言。諸法因縁生是大沙門説。諸法因縁滅
是大沙門説。舍利聞之豁然悟解。即於言下
道證初果。迴至本處。目連聞之亦悟初果。二
人各將二百五十弟子投佛出家並得羅漢。
弟子之中神通第一。使不可廢故命之也
文四同前。第二辭不堪中。以其目連智障未
遣不能即事無擁。通不現前。説法不稱。是以
被呵
第三釋中所以下總徴。憶念下別。別中有三。
一出昔日被呵之事。二時維摩下明其教呵
得失之相。三明説益。爲諸居士説法者。經雖
無文以理言之應説施戒修福等事或説小乘
生空法等。小不應大。所以被呵。諺云。白衣
居士久發大心。目連不識根機爲説小法。法
藥差故。故被呵也。就下教訶相中。先訶後
教。訶中不當如仁説者。居士應聞大乘實相
乃説有相之法。一説不應法。二説不當機。此
二不當具有四失。一不知根。二不達深義。三
闕於大悲。四不報佛恩。若約行辯目連修入
證行。以其此人説施戒等法不隨眞法。今教
二空也
夫説法者當如法説者。第二以理正教。於中
有二。初約所説法體以教。二夫説法者無説
無示下約就能説儀式以教。前中有三。初總
次別。後以理返責。初云夫説法當如法説者。
當如大乘實相法説法。無衆生下第二隨法
別教。於中且約五陰十八界門而演説之。餘
類可知。先就五陰明法離相。法無我所下就
十八界明法離相。衆生起計多執二處。前五
陰中句別有十。約義唯二。前之四句明人無
我。後之六句明法無我。人無我中四句何別。
宣説陰體以爲神主。名之爲我。和合之中計
有定實。以此而生説爲衆生。相續之中説有
神性。任持不段。名爲壽命。作用之中立有主
宰説之爲人。破相顯實故無我人衆生壽者。
故勝鬘經説如來藏者。非我非衆生非壽命
非人。法無衆生者。遠云。正明理無。謂於實
相法中無有衆生。所無有三。一無横計神我
衆生。二於假名衆生之中無有定性。三無假
名衆生之相。此等皆是虚妄分別相有理無
餘門類爾。離衆生垢者破情顯理。取我之心
名衆生垢。眞法之中無此我心名離衆生垢。
以無垢心故無衆生也。藏云。衆生者陰界入
等諸物和合而生以爲主宰。法者實相。實相
之法本無衆生。若見有衆生。即乖於實相。故
稱爲垢。若悟實相。則其垢自離也。若依無垢
稱經云。先云。無我。後云無衆生。所以然者。
外道凡夫先計身中有我後執有衆生。以此
理推無煩致。或廣如無垢稱經説也。法無有
我者。遠云。正明理無。亦眞法中無三種我。准
前可知。離我垢者破情顯理。義同前解。此兩
句中破情顯理後兩句中破相顯理也。肇云。
欲明無有我。非謂有無我。又云。法無我者。執
有主名之有我。然我不同。有其二種。一者分
別。二者倶生。分別我見有其二種。一依邪
教外道所起。二依邪思惟内道所起。此二我
見體性不善。亦通隱沒無記。唯在第六識中
有。倶生我見亦有二種。一在意識。性是不
善。亦通有覆無記。二在末那。性唯有覆無記。
此二種我悟眞法時悉皆求離。故云無我也。
法無壽命者。遠云。正明理無。亦眞法中無三
種壽。准前可知。離生死者破相顯理。若眞
法中有其生死故可就之説有壽命。既無生
死。就何説壽也。滿云。生居命前。死居命後。
中間相續連持不段。故稱名命。百年之期名
之爲壽。生死性空則無壽命。法無有人者。遠
云。正明理無。亦眞法中無三種人。准前可
知。前後際段者破相顯理。有爲之法前後相
起。前爲前際後爲後際。若眞法中有此二際。
則可就之以説於人。眞中無此。就何説人。於
情爲有。於理實無。翻情顯理故稱爲段。非有
所除也。釋論云。不忍作惡行人法。故名之爲
人。行因得果往來生死永無朽滅。故外道謂
之爲常。前際既段。無人造因。後際亦段。無
人受果。前後既段。中間亦空。何有人也。無垢
稱經云。法無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與人義
相似也
法常寂然下第二有六句明其法空。初二離
相。次二離名。次有一句結前離相。末後一
句結上離名。初兩句中前之一句正明離相。
後之一句破去心縁成前離相。就初句中法
常寂然者。遠云。眞性不動故曰寂然。滅諸相
者破相障寂四相五陰等是相也。眞中本無
名滅。諸相有相即不寂。相滅即寂矣。其由無
法可生無法可滅故云寂滅也。諺云。眞如佛
性如來藏等實相法也。常寂然者。是等諸法
性出自古體眞無超作故云寂也。滅諸相者。
本自無相。滅何所滅。正以非相爲相。強稱
滅也。亦可法者一切法也。法若有相即非寂
滅法。何以寂滅諸相。故法離於相。無所縁
故者。縁是心縁。相從心生。心若不縁。即相自
空。能所倶寂。故離相也。法離相者。遠云。正
明理無。於眞法中無五陰相名法離相。無所
縁者。破相顯理。若眞法中有相可縁不名離
相。於眞法中無相可縁。故法離相。以無所
縁能縁亦無。能所倶寂。所以離相。又云。法無
相者無貪著之相。眞法之中既無所縁。亦無
貪著能縁之相。故無垢稱云。法無貪著無所
縁故。次兩句中前一句破名破説。後一句破
去心覺成前離説。就初句中法無名字者。遠
云。正明理無。謂眞法中無有妄想所立名字
言語段者。破去言説顯成無名。名是言本。以
無名故言語不生。故云言語段。擧言語段成
名無也。此解不然。何處名爲語本。只可言
爲名本也。言語是名字之本。眞深離言。豈
有名字也。法無有説者。正明理無。於眞法中
言語不生。故無言説。離覺觀者。破情顯理。覺
觀言因。以眞法中無覺觀故言語不生。故無
言説。麁思名覺。細思名觀。此皆情相。眞法
出情故無覺觀。問。初禪有覺有觀。中間禪無
覺有觀。二禪已上無覺無觀。與此眞法離於
覺觀有何差別。答。眞法性滅本自不生。所以
云無。二禪已上對治不超云離覺觀也。法無
形者正辯理無。謂眞法中無陰形相。以此結
前離相之義。故説無相。如虚空者類以顯之。
眞法離相如世虚空故言如空也。法無戲論
者正明理無。理外名言悉成戲論。眞法離此
名無戲論。以此結前離名之義。故説無戲論。
畢竟空者釋以顯無。理絶言論云畢竟空也。
上來就陰明法離相
自下第二就十八界明法離相。文中一十九
句。義分爲二。初有一句明人無我。後十八句
明法無我。就初句中。法無我所者正辯理無。
謂眞法中無我及所。義如上解。離我所故釋
以顯無。下法空中句雖十八相從爲三。初有
六句。明六根空。法無動下五句明六識空。法
離好醜下七句明六塵空。初六句中。前三破
相後三即實。就前三中。初句約識以明根空。
第二約塵以彰根空。第三約因以顯根空
就初句中。法無分別者正辯理無。於眞法中
無有六根。生識了塵名無分別。離諸識故者
釋以顯無。於事分齊六根生識。眞法之中無
此識。故名離諸識。以離諸識故無分別也。又
云。無分別者。眞法之中無有三種分別。一者
自性分別。二者隨念分別。三者計度分別。自
性分別者。謂於現世所縁諸行自相行分別。
隨念分別。謂於昔曾所受諸行上追念行分
別。謂於去來今不現前強思構行分別。八識
中唯第六意識具上三分別。自餘七識唯有
自性分別。以縁現在故。或可第七末那亦有
計度分別。計度執我故。若論體性。依雜心論。
計度分別以惠爲體。隨念分別以念爲性。分
別爲覺爲性。眞法之中既無虚妄八識。所以
無此分別也。法無有比者正辯理無。相塵並
對名之爲比。眞法無此稱法無比。無相待者
釋以顯無。以無根塵相形待故説爲無相待
也。或可有無相比。萬法無性何得有待。故
顯無。有既不有。無何所無有。有無並空故無
相待。如無名指。形長爲短。望短爲長。性非
長短。如是眞法體性自空有無性離。故無相
待。故中論云。若法待因成。是送還成待。今即
無因待。亦無所成法也。法不屬因者。正明
理無。於事分齊果從因起。以因攝果名爲屬
因。眞法無此名不屬因。不在縁故釋以顯無。
親生名因。疏而助發稱縁。如世諦法。種子爲
因地水爲縁。芽果得生。有縁可在。即可對之
説其屬因。無縁可在。知復對誰説爲屬因。或
可。縁者因之別稱。言不在縁。當知猶是不在
因也。不能重言彰不在縁。生不離縁目之爲
在。眞不假縁故曰不在縁。故不屬因也
自下三句約眞如法性實際三義以顯即實。
此三何異。於眞法中空名爲如。有名法性。非
有非無説爲實際眞。云何空。離相離性。云
何不空。具佛法故。起信論云。一如實空以顯
法體。空無妄故。二如實不空。次顯法體。具
足無漏性功徳故。云何復名非有非無。有無
同體住眞實也。又云。法性眞如實際此三皆
是實相異名。如實不變名。如是諸法因名爲
法性。窮其際畔稱實際也。初中法同法性者。
當相正辯。如來藏中一切佛法名爲法性。所
辯眞法與彼一體。一而不異故説爲同。入諸
法故者釋以顯同。入猶順也。由順諸法故同
一性。此諸法等即是無漏性功徳法。非是五
陰事法也。故無垢稱云。法同法性入法界故。
問。法體既一。云何名順名入耶。答。體性雖
一義門恒別義別體。同得云順入。下皆同爾。
法隨於如者。遠云。當相正辯不異眞如義也。
法界雖別。空理不殊。故説爲如。所辯之法順
彼如理故名爲隨。此與如一。何故言隨。義
如前解。門別體同故得説隨。前同此。隨言左
右耳也。無所隨者釋成隨義。以於有法無所
隨故。故隨如也。或可。非但不隨於有。亦不隨
於無。離有離無故隨如也。又云。若便如外
有法即有所隨。一切皆如無所隨也。法住實
際者當相正辯。際謂際畔處之別稱。窮盡之
處名爲實際。所辯眞法即於實際名之爲住。
前隨此住亦左右耳。諸邊不動釋成住義。不
爲有無二邊傾動故住實際也。故智度論云。
般若波羅蜜猶如大火聚四邊不可觸。遠離
於四句。談云。實外有妄即是邊是動。即妄恒
眞故無邊可動也
自下五句明識空中。前二破相。後三即實。前
兩句中初句約塵以明識空。後句正就識體
明空。初句中法無動搖者。正明理無。六識
之心往來取塵名爲動搖。眞法常住不同於
彼名不動搖。不依六塵者。類以顯無。不同六
識依六塵生故無動搖。或可。妄識取境爲塵
吹心名爲動搖。眞心離念雖縁萬品縁無所
縁故無動搖也。法無去來者。正明理無。六
識之心三世流轉名爲去來。去是過去。來是
未來。眞法離此故無去來。常不住者。釋以顯
無。現在名住。若便眞法曾住現在故可對之
説去説來。法無現住。知復望何説來説去。此
二遣相下三即實。法順空者順空門也。隨無
相無相門也。應無作無作門也。依中邊論。空
有三種。一無體空。即分別性一向無體。二不
如空。即依他性縁生不實不同分別一向無
也。三自性空。即眞實性即上二性無相無生
爲自性空。無相亦三。一無人相。二無法相。
三無執空分別之相。無願亦三。三相空故故
無三願。同一無性故名順空。即隨即應綺互
言爾。類通萬法悉入三空
自下七句明塵空中。初有四句正就塵體以
説其空。次有一句約根辯空。次有一句約就
塵體以明其空。末後一句約識彰空。就初句
中法離好醜者。遠云。明離相也。於事分齊塵
有美惡。美名爲好。惡稱爲醜。眞法離此故無
好醜。莊云。善法爲好。不善爲醜。法無善惡。
有何好醜。叡云。實智爲好。無明爲醜。眞法
性空。何好何醜也。法無増損者。遠云。明離
塵用。順益名増。違情稱損。眞法離此名無増
損。叡云。若生即増。若滅即損。法無生滅故離
増損。莊云。無相眞法有佛無佛。其性常住
無有二相。如來説法普度衆生。滅盡法亦不
減。涅槃亦不増也。法無生滅。法無歸者明
離塵體。六塵之體有起有盡。説爲生滅。屬
人曰歸。眞法離此故無生滅亦無所歸。又云。
生滅從縁而無體性。雖生不生。雖滅不滅。法
若有生即歸於滅。以其無生故無歸滅也。法
過眼耳鼻舌身心者。約對六根以明塵空。於
事分齊六塵是其六根所行。二乘不名爲過。
眞中無塵。眼等不及故名過。法無高下常住
不動者。還就塵體以辯其空。於事分齊塵有
勝劣。上地塵勝爲高。下地塵劣爲下。三界
倶空。眞法離此故無高下。又在聖不高。居
凡不下。以法性平等體無高下也。生死爲下。
涅槃爲高。空法之中無生死故無下。無涅槃
故無高也。常住不動釋無高下也。法離觀行
者。約識辯空。於事分齊塵爲識縁。不離觀行。
於眞法中無塵可縁。是故名離一切觀行。問。
眞法既離觀行。無分別智豈不縁如。答言。離
觀行者。謂離凡夫二乘有相觀心縁眞不及
所言離。若望眞智縁亦不離行也。或可。無分
別智雖復縁如亦離觀行。何以故。智證如時
不取如相。所以言離。或可。智雖縁如。縁無
所縁。亦離觀行也。上來別教也。法相如是豈
可説乎者。以理返責牒前所辯名法也。是名
相倶絶心行亦無。豈可宣説。上來約就所説
法體以教
自下第二約能説儀式以教。於中有三。一説
儀。二離失具徳。三勸説。初説儀有二。一法。
二喩。法中無説無示者。遠云。明無説人。將
言對法名説。宣法對人名示。理中無此名無
説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明無聽人。以耳對
言名聞。以聞解法名得。理中無此名無聞得。
諺云。夫説法者明法非無。無説無示彰法非
有。非有故離常。非無故離段。非有非無即離
段常。是名正説。其聽法者明法非無。無聞無
得彰法非有。非有離常非無段。離段常名曰
正聞。又云。説時離言故云無説。以法示人。實
法性空。示無所示。故云無示。無聞無得者。常
聞正法。以法體空故曰無聞。依聞而證。證得
實法。法體性空。得而不得故名不得。測云。實
相法體無名故不可説。無相故不可示。不可
説故無聞。不可示故無得也。又云。宣説諸法
無有實説故稱不説。以法示人無有實示故
云無示。耳聞正法無有實聞故名無聞。解心
得法無有實得云無得。此離遍計情執也。故
無垢稱經云。夫説法者一切皆是増益損減。
其聽法者亦復皆是増益損減。莊云。論説法
之人多有示之心。聽法之徒並有聞得之相。
今言説法之者無説無示。終日談論未曾有
説。終日誨導未曾示人。非是杜口不説不示
也。其聽法者無聞無得。終日聽法而未曾聞。
如海呑流。未曾有得。非是塞耳不聽以爲無
聞。非是都無所獲以爲無得。良由聞者畢竟
淨也。故思益經云。若有菩薩於此衆中作是
念。今説是法。當知是人即非聽法。所以者
何。不聽法者乃爲聽法也。譬如幻士爲幻人
説法。當建是意。説法者此擧喩況譬如幻士
明無説人。爲幻人説法明無聽者。非謂法無
名相即無説。聽之者人我性空。誰爲説。聽之
者當建是意。如幻士爲幻人説也
當了已下第二明其説法之徳。翻前四失以
明四徳。當了根者。第一彰説法人知根之徳。
明了衆生根利鈍故。善於知見者。二明證法
之徳。證深法故無所罣礙。大悲心者第三明
大悲之徳。善爲衆生演大乘故。大乘之法拔
苦盡原。所以成悲也。報佛恩者。四明報恩之
徳。善教衆生發菩薩心自致成佛。成佛即有
法。有法即化衆生。是其僧寶展轉相教。故
名三寶不段即報佛恩也
然後説法者。第三識儀離失勸如法説也
維摩詰説是法時者。上來第二教教呵竟
此下第三明八百居士發心。是其教益我無
已下第四結不堪也
佛告迦葉者是性。翻爲飮光。飮光是古仙名。
此仙身有光明能飮諸光令不現前。故以爲
名也。其人是飮光仙人種族。即以爲名。又
自身金色亦有光明。是王舍城婆羅門種。其
家巨富。婦名婆仙。其人昔於迦葉佛時作裝
像師時。有一女持一金珠寄此像師修營佛
像。由斯福善恒相逢遇。今値佛出世還爲夫
妻。身並金色。在俗無欲。同皆出家齊得羅漢。
迦葉在日常與如來對坐説法。佛滅度後所
有法藏悉付迦葉。迦葉後時結集三藏竟。至
雞足山入滅心定。全身不散。後彌勒佛出世
之時以足案山而出。在大衆中作十八變度
人無量。然後滅身。未來成佛號曰光明。弟子
之中頭陀第一。以無平等大悲具有四失故
被呵也。文四同前
就其第三釋所以中。初徴後釋。所以言我不
堪問疾者何憶念已下廣釋所以。就中。有二
一出昔被呵之事。二時維摩下明其教呵得
失之相。前中貧里而行乞者有四義。一者迦
葉本爲慈心行。於頭陀福利衆生。以其貧者
先不殖福招此苦報。今從貧乞令離貧苦。二
迦葉是大聲聞得滅盡定。供養之者皆得現
報。今愍斯長苦。所以從乞。三富者嫡奢難
化。貧者受導易從。四若從富乞即有名利之
嫌。今從貧乞即念少欲之行。故從貧乞
第二教呵相中先呵後教。時我世尊已下迦
葉聞法發心呵中。有悲心而不普者。捨富從
貧。欲使貧者得富。不覺富者還貧。故非普
也。就正教中大文有兩。一者正教翻失顯得。
二如是食者已下以其徳故施受二人倶獲勝
益。前中初先翻彼四失即成四得。然後食下
一句總結。前中言四失者。一取食相。二畏境
界。三見邪正。四心不普。初取食相中自有四
失。一不平等。二不爲不食。三不爲壞和合相。
四不爲不受。住平等法應行乞食者。翻其初
失欲食。令學者爲證清淨平等法身而行乞
故。然後可食下諸句中類同此釋。或平等有
四。一人平等。衆生普視。二法平等。眞如佛
性。三心平等。須發普心貴賤等觀。四行平等。
須發普行貧富同乞。今此文中約行平等也。
不食故應行乞食者。談云。翻第二失。眞體離
縁涅槃平等不假於食。應以此心而行乞食。
若然即終日食終日涅槃。其道無二也。莊云。
舊諸師解不食即涅槃。爲涅槃故行乞食。釋
還成他義。小乘人乞食並爲求涅槃急如火。
若作此呵。未成呵責。今此文意皆以實相平
等折彼執心。今明即食爲不食。汝若能無所
食乃可取食。爲壞和合相應取揣食者。談云。
翻第三失。陰界入等名和合相。雖取揣食爲
壞生死五陰身故。唯求離相清淨菩薩故行
乞也。莊云。三塵假合成其段食名爲和合。汝
能了食無所食。即是壞和合也。故無垢稱云。
爲欲壞彼於食執故應行乞食也。爲不受故
應受彼食者。談云。翻第四失。法身常住不受
生死身也。應以此心而受彼食。若然即終日
受食而不曾受也。莊云。如受食時了食性空。
受無所受也。故無垢稱云。爲欲受他所施食
故應從乞食
以空聚想入聚落者。第二呵畏境界相翻失
顯得。於中有二。初句總教。所見色下第二別
言。聚落者村坊城邑白衣住處名爲聚落。迦
葉乞食必入聚落。見有貧富即捨富從貧。今
觀聚落性空衆生非有。何爲捨富從貧畏而
不入。若然即終日聚落終日平等也。別中約
就根塵等法以理正教。以聲聞人未證法空
見塵是有對之起怖故。教令觀空。於乞食時
多於六塵而生諸結故須教觀。此文之中於
六塵境依法各異。於色塵境教觀根空而爲
對治。於聲塵境教觀境空而爲對治。於香味
兩塵教觀識空而爲對治。於觸塵境教觀能
取所取性空而爲對治。於法塵境亦教觀境
空而爲對治。一相如此互從皆得。所見色與
盲等者。夫入聚落必有見聞。凡夫見聞即空
諸結。二乘見聽怖以六塵。令雙厈凡小故辯
菩薩法也。盲人無根於境不著故不分別色
形美惡。故無達順。行者觀眼從因縁生無性
故空。即識不生。故無分別。故下經云。若知
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是即寂滅安住其
中。非是閉目不見名爲盲人。常對四色而不
取相故是如盲。譬如五指塗空。空無像現。眼
亦如是。雖對色塵了眼性空見無所見。故如
盲也。若約互從因縁和合眼能見色。今觀眼
空。識亦非有。識性既空。識即不生。三法體
空即無分別。所以如盲也。故法句經云。眼自
不見。屬諸因縁縁。非見性眼即是空。色屬
眼時名色爲色。若眼性空。色亦無實也。所聞
聲與響等者。聲從縁生。無有自性。無性即空。
與響何異。所嗅香與風等者。香隨風轉。自體
不實。既譬如風不空何也。又云。風行香林無
心分別。行人亦示了識性空。雖復嗅香竟無
別也。遠云。風事浮麁人多不著觀。香似彼故
無貪著也。所食味不分別者。六味縁生根非
自有。妄識體空何所分別。遠云。瓢杓無心雖
在諸味不生分別。行者應爾。當如瓢杓不生
分別。受諸觸如智證者。如聖人證果之時理
無能所。行者亦爾。觀身空故無其能觸。境空
故無其所觸。能所雙亡故如智證也。知諸法
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者。陰界入等名爲諸
法。法體性空故云如幻。從縁而生故無自性。
無自性故亦無他性。自他既無即不共生。所
以不然。不無因故。故不滅。又云。不無因者。
有因當不生。無因依何生也。既無有生亦無
有滅。故中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
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又云。無自性者籍縁
生也。無他性者自因生也。本自不生者謂無
作用也。今即無滅者縁生似有也。對法論云。
自種有故不從他生。待縁生故非自作。倶無
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不無因也。又云。釋
有三義。一總。二即。三相待。總者諸法當分無
不是自。但言無自即以總破諸法使無他也。
即者擧他望自。自即爲他。今既無自即亦無
他也。相待者自他相待。既明無自。更待誰
説他。故前明無自。此明無他也。法本不然。
今無滅者然猶生也。解有三義。一約圓成。二
空眞如性無生滅。故云不然不滅。二依他從
縁而生。生即不生。從縁而滅。滅無所滅。故稱
不然不滅。三約遍計。愚夫横計當情似有。體
性本空實無生滅。故云不然不滅也
若能不捨八邪已下。第三呵取邪正翻失顯
得。遠云。聲聞獨善故捨八邪入八解脱。菩薩
兼利隨物視同故不捨八邪入八解脱。諺云。
言八解者翻八正道以爲八邪。謂邪見邪思
惟邪語邪業乃至邪定。入八解脱者遂翻八
邪以爲解脱。謂正見乃至正定。亦可是彼内
有色相外觀色等八解脱也。邪正既異。云何
不捨於邪而入正也。是大難解。有人云。謂
諸佛菩薩雖自正證而以大悲應同於邪故云
不捨。如此釋者大成猛狼。既云應同久已捨
竟。云何不捨。又此文中呵彼凡小不達法空
心有取捨。呵之欲令學於大乘平等眞觀。何
得乃就應同者釋。都不相應。今解云何。淨名
妙契眞如體非邪正。妄情分別謬見是非。如
此惑與理相違。悲傷不已。今正教之觀。此邪
倒從妄心起。心尚非有。妄依何生。達妄體空
即眞解脱。理既不居邪正。豈有縛脱之名。今
已無邪可捨名入解脱也。又云。二乘捨八邪
而入八正。大士識邪性空與正無異。所以不
捨而入。以無可入對彼捨入故云不捨入也。
以邪相入正法者。遠云。前就因此約果以教。
邪相世間正法涅槃。聲聞獨善捨邪入正。菩
薩兼利隨物現同。故不捨邪入正法也。又云。
二乘捨邪入正。大士悟邪正倶空。解空不異
故名爲入。何爲離邪而求正也。若欲除邪別
覓正者。如第二頭第三手等。失之遠矣。故下
經云。住正道者不分別邪正也。以一食施一

第四訶心不普翻失顯得。凡小之類闕於大
悲。其所得食不能廣濟。但欲自資。無心爲物
故。今教之食無定相廣狹隨心。心小故但益
一身。心大故遍於凡聖。若能普施即福利弘
多。豈得限心而獨食也。莊云。法界之食一多
無二。知一即多故以一食施一切。然後可食
者。此之一句總結。向前具四徳者可得食之
即顯失者不合食也。上來教呵竟
下次第二以其乞者如法食故能令施受二人
各獲勝益。文中有三。一明受者。離六相故行
於中道。二其有施下明施人。無四別得平等
福。三是爲正入已下總結顯勝。前中六相者
作三對説。初言非有煩惱非離煩惱。是其初
對。凡夫有煩惱。二乘離煩惱。菩薩了煩惱性
空。非有煩惱故不同凡夫。非離故不同二乘。
故無垢稱云。非有障染非離障染也。又云。頓
悟菩薩段分別二障。非有煩惱。留倶生惑助
悲願力受生。非離煩惱也。或慚悟菩薩無漏
行圓。非有煩惱。隨俗現起。非離煩惱也。若能
如上平等食者即法身食也。故下經云。住正
道者不見邪正等也。非入定意非起定意者。
是第二對。諸聲聞等攝心爲定。起心爲散。菩
薩不爾。行中道故靜亂倶融。於一切時無不
定也。又云。外利他事不同二乘。非入定意
心常不亂。不同凡夫。非起定意也。滿云。小
乘入定即不食。食即不入定。欲食之前要先
入定而起方食。食竟還入定生施主福。大士
識定亂無二。終日食而終日定。故無出入異
也。非住世間非住涅槃者。是第三對。凡夫住
世間。二乘住涅槃。法身大士了世間空故不
住世間。解涅槃空故不住涅槃。故下經云。我
及涅槃此二皆空。又思益經云。諸佛如來不
得生死不得涅槃。佛勝弟子得解脱者亦不
得生死不得涅槃也。又云。大智成滿得涅槃。
非住世間。大悲已滿常利他。故不住涅槃也。
第二施者無四別。無大福無小福者。迦葉意
謂施聖人得大福施凡夫得小福。福者果也。
法身大士不見凡聖有異。不見由之優劣。何
有福之大小。故云無大無小。無垢稱經云。無
大果無小果也。不爲益不爲損者。理無増損。
無大福故不爲益。無小福故不爲損也。第三
是爲正入佛道者。正顯嘆勝。佛道者佛所得
道。謂正體後得二智。既知受者無六相。施
者無四別。豈非人平等佛道也。不依聲聞者。
擧劣辯勝。聲聞分別未亡故不依也。若如是
食爲不空食者結嘆勸修也。上教訶訖
時我已下是第三迦葉彰已聞法發心捨小乘
執。於中四句。一自發大心。二復作是念下彰
淨名徳。三其誰已下勸他發心。四我從已下
彰己及他倶捨小行。是故已下結不堪也
佛告須菩提者。此云空生。亦名善吉。故福徳
經云。舍衞城中有長者名拘留。父爲無子故
祠天求子。空聲應言。汝福得多無堪來者。有
天王命終應生君家。後便誕身。其人初生舍
宅皆空。父母怪之以問相師。相師告云。現空
唯善表大。解空第一故曰空生。後長大請父
延佛。設食即隨佛還祇洹精舍作沙門。思念
人物倶空獲阿羅漢果得無諍三昧。未得大
乘究竟平等大空三昧。故今被呵。若就行辯
前。大迦葉以無平等大悲捨其大乘樂於小
法。不能貧富平等。闕助成之行。所以捨富從
貧乞。今須菩提闕平等空智。欲捨小法別求
大乘。不能以富等貧。謬見邪正遂捨於貧而
從富乞。此並未會不二之眞故被呵也。文四
同前第三釋中。初徴後釋。釋中有二。一擧昔
日被呵之事。二時維摩下辯其得失教呵之
相。前中入舍從乞食者。須菩提自念。若從貧
乞恐成惱亂令諸衆生得嫌嫉之罪。故須捨
貧唯從富乞。故今須入維摩詰舍
時維摩下廣明得失教呵之相。文中有三。一
明翻失顯得教呵之相。二時我已下明須菩
提自申已屈維摩垂教。三説是法下明教呵
益。前中維摩取鉢盛飯者教呵所由。何故淨
名取鉢盛飯而不與者。略有三意。一取鉢爲
盡言論。若不取鉢。彼得切難恐怖捨去。二若
不滿施懼招慳過。廣開施門彰己無悋。三寄
食以興論端。故先取鉢盛滿飯也。唯須菩提
下正明教呵也。文中有四。一呵於食不等。二
不段婬下於縛解不等。三不見佛下於師法
不等。四入邪見下於一切法不等。翻此四失
教成四徳。總呵意返責須菩提
汝若實得空無諍三昧者。何不於食法乃至
縛解諸法一切皆等。莫生分別。既見汝今捨
貧從富除貧取脱。背彼邪師歸佛正法。正是
相違。斯則有見不亡取捨未息。云何得稱空
三昧。若欲合彼大空平等無諍三昧者。應須
不見食之美惡。乃至邪正無二。不生分別。若
能如是然可取食也。就初於食不等中句別
有三。一將食類法。二以法類食。三結聽取
食。唯須菩提於食等諸法亦等者。此即初
句。汝今捨貧從富。見食善惡。即知於食不
等。萬法同相以法性爲實。即知汝於法不等。
又將食類法。觀食體空名爲食等。以此類餘
名爲法等也。諸法等者。第二句以法類食。觀
法性空無有染淨名爲法等。以此類食名食
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者。第三句結聽取
食。萬法同相准一可知若於法食平等者。以
此行乞即是福田。乃可取食也。可取食等者。
取富人之妙食等貧舍之穢飡。若能於此麁
妙食等。即能於諸法亦等。若達萬法皆等。即
能於食亦等。得此等心是眞福田。乃可取食

不斷婬怒癡亦不與倶者。第二呵須菩提於
縛解不等。有其十事。汝若得平等空智者。何
故斷三毒懷身見。滅癡愛見惡業存縛解。見
四諦執得果。離凡夫取聖人著諸法。有此十
事。知汝於一切法不平等也。就此十中前九
是別。後一是總。前九中初七約行以徴。後
二約人以責。前中初五斷徳。後二智徳。亦
可。前五離染。後二修淨。前五中初三煩惱斷。
次一業斷。後一苦斷。煩惱中初二見惑。後一
修惑。見惑之中初鈍後利。不斷婬怒癡亦不
與倶者。佛無三毒隨化常現。故云不斷。亦不
與倶者。證實返望從來非有故無可倶。非見
有法捨而不倶。以不倶故不同凡夫。由不斷
故不同二乘。餘別類爾。若約三性釋者。遍
計煩惱本來性空。無惑可斷。故云不斷。既無
可斷。與誰共倶。二依他煩惱斷時不斷。名爲
不斷。不斷而斷故云不倶。三圓成眞性本淨
無惑可斷。故云不斷。眞外無妄與誰共倶。故
云不倶也。若約菩薩。初地已上現起分別三
毒化衆生故云不斷。據理實無稱不倶也。不
壞於身而隨一相者。遠云。現行身見教化衆
生而不捨離名不壞身而隨一相。理如一相
行證名隨。身本自空即是一相也。何須壞身
見而隨一相也。諺云。眞如平等名爲一相。陰
身體空無法可壞。不壞即眞故名一相。何須
壞五陰而隨一相。此解不然。身即是身見非
五陰也。又云。聲聞滅身而得無相。大士知身
見性空即是一相。何須壞身見方隨一相也。
故無垢稱云。不壞菩迦耶見而隨一相。不
滅癡愛起於明脱者。遠云。修惑謂無明使。起
之不了名癡。欲愛色愛有愛住地名愛。隨化
現行故曰不滅。起明脱者。明是惠明。脱是心
脱。凡夫癡厚故能障惠。二乘分除。癡斷惠明
愛滅心脱。菩薩不爾。了癡愛由來無所有。即
是明脱也。肇云。聲聞以癡障智。滅癡方明。以
愛繋心。除愛方脱。大士達癡愛性空。即是
明脱。誰縛於心而滅之也。或可。癡愛即是倶
生迷。別事起行相淺近。如來示行名爲不滅。
起不障智名爲明。脱五逆相而得解脱者。次
約業辯。殺父害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
身血。是其五逆。此等背恩及逆福田故説爲
逆。殺父母背恩故逆。後三背於福田故逆。隨
化現起名五逆相。而得脱者永絶業羈名得
解脱也。又云。小乘人以見惡業爲障。要須
斷除方得解脱。大乘之士知業從縁生。縁性
自空。業云何有。空不爲障故稱解脱。此就惡
業業空故脱。又約善明五逆者。殺無明父。斷
貪愛母。止除覺境妄識之佛。殺結使阿羅漢。
破壞陰集和合僧。能行是五逆即眞解脱。不
縛不解者。此約苦報。遠云。如來不爲生死苦
報所纓名爲不縛。隨化現行稱爲不解也。又
滿云。二乘人業障以之爲縛。除之得脱。菩薩
知法性空。本來無縛。既無有縛。即垂稱解。頓
悟菩薩七地已前未捨分段名爲不解。了法
性空稱爲不縛。故涅槃經云。菩薩非不有苦。
解苦無苦名苦聖諦。又下經云。若本無縛。其
誰求解。大品云。空故離故寂滅故不生故無
縛解也。或可。漸悟菩薩現起分段化衆生故
名爲不解。已捨分段稱爲不縛。或可。未捨變
易名爲不解。了法性空云不縛也。上來約染
明其斷徳責其不等。次下兩句約淨明其智
徳責其不等。初句約因。第二約果。非見諦非
不見諦者此約因也。如來示起見疑不觀諦
理名爲非見。内實覺了名非不見。斯乃地上
通名行相不見諦也。若約漸悟菩薩。初地已
上十地已還示起見疑化衆生。故名不見諦。
内實覺了名非不見。或可。直往菩薩七地已
來留隨眠惑不觀諦理名爲不見。内實覺了
名非不見。若約智解正體。智離能所分別名
爲不見。鑒照二空名非不見。或可。正智從
縁。縁無性故見無所見。名爲不見。無見爲見
名非不見也。若後得智離執著分別名爲不
見。鑒照四諦名非不見也。莊云。二乘見諦
凡夫不見。菩薩知四諦性空入實相理。所以
離見非見也。肇云。非如有心之見。非如無心
之不見也。非得果者。此約果説。遠云。此言
略少准前應言。非得果。非不得果。且擧一
邊。菩提涅槃名之爲果。佛證菩提却行因事。
不捨一切菩薩所行故云非得果也。實證菩
提故非不得。今略不辨。諺云。法離能所故云
不得果。人法不同非不得果也。滿云。凡夫不
得果。聲聞得果。菩薩善達果體自空由來非
有。云何言不得。非得也。或可。初地已上菩薩
證無住處涅槃名爲得果。證智從縁。縁性自
空。證無所證。故云非得果。或可。得時離情不
生分別云非得果。非是不得也。古人彰疏皆
云譯經人脱略下句。理實合有兩句。勘檢無
垢稱云唯有非得果一句縱使脱略。自是結
集時也。或可。梵本無下句也。非凡夫離凡夫
法者。下兩句約人以責。如采内備聖徳故
非凡夫。現行凡事化衆生故非離凡夫也。又
云。頓悟菩薩初地已上七地已來已獲聖性
名非凡夫。由故意力引起煩惱助悲願受生。
非離凡法也。若至八地已上留貪等種。非離
凡夫法也。若約漸悟菩薩初地已上已證聖
性名非凡夫。現起煩惱化衆生故非離凡夫
法也。非聖人非不聖人者。如來現爲凡愚化
衆生故名非聖人。隨俗説有。非不聖人也。又
聲聞未能亡懷取聖人相。大乘之士了聖人
性空。云何取聖相不取非聖相也。上來別徴
竟。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乃可取食者。
此之一句總以結勸。明一切法成時即壞故
稱離也。若如上來唯得無失者乃可取食也
若須菩提不見佛下第三呵善吉於師法不
等。亦云邪正不等。文中有四。一總徴。二六
師起見不同。三重徴責。四結聽取食。初不見
佛不聞法者總徴也。返責善吉。汝若實得空
三昧者。何以不同外道六師不見佛不聞法
見。今捨彼外道見佛爲師聽佛正法。是則取
捨未亡。何得名空三昧也。莊云。二乘人謂捨
凡得聖要由見佛聞法故此泯之。善吉自謂
見佛聞法而言不見聞者。其言似違其理實
相。若有佛可見即是有見故不見佛。若有法
可聞即是有聞故非聞法。今明無佛可見乃
名見佛。無法可聞是名聞法。蓋是斥二乘之
有。是故説無。既知佛非有。即識佛非無。如
是五句無所愛著。始是法身如斯而悟名見
佛也。故中論云。邪見深厚者即説無如來。如
來寂滅相分別有亦非。就下別中初擧外道
六師起見不同前。富蘭那是字。迦葉是姓。此
人起斷見。言一切法空無君臣父子忠孝之
道。末伽梨是字。倶&T049271;梨子母名。此人起常見。
言一切苦樂不由行業性自有之。刪闍夜是
字。毘羅胝子母名。此人起自然見。執道不須
修。八萬劫苦盡即自然解脱。如轉縷丸於高
山綖盡自止。非解脱因。謂之爲因。非因計因
是戒取見。撥道不須修道邪見也。阿耆多字
也。翅舍欽婆羅弊惡衣名。是苦行外道。自拔
頭髮五熱炙身即得解脱。非道計道亦是戒
取也。迦羅鳩駄是字。迦旃延是姓。此人起邊
見。執一切法亦有亦無。不同佛法。因縁故有
無性故無。此即正見非邊見。由執有即是定
性之有。即是常見。言無即是定性之無即是
段見。段常乖中。合成邊見也。尼揵陀字也。
若提子母名。此人謂一切苦樂果報皆由過
去業不藉現縁。前世業盡即苦盡。縱現修道
亦不能段。此人信有前世業爲因。非邪撥無
現縁。即是少分邪見。道能盡苦撥言不能。道
計非道亦是邪見。此等六師涅槃經具説。三
是汝師下就之重徴翻邪入正。善吉解空平
等即無邪正。二相既無。便同外道。不見佛不
聞法。即是受道於邪見之師。因其邪出家也。
既彼師墮三惡。不得不隨其墮。若能如是方
應平等現見。汝今背六師捨邪法。知汝未捨
分別不得平等。何名解空。若能不背不捨於
法平等。方是解空也。乃可食者四結聽取食。
行合平等即是福田。乃可取食也
入諸邪見不到彼岸下第四呵善吉於一切法
不等。詰之成徳。文中十一句。義分爲三。初
有一句明同外道。次有五句明同凡夫。後有
五句明同衆魔。總呵意者何容得邪正得八
難見染淨定不等取田偏見罪福出魔界與魔
異悲衆生著三寶乃至第十一證涅槃現見汝
今不能入邪住八難同煩惱等無諍乃至不取
滅以是義故知汝未得空無諍三昧以未知故
返教呵也。初入諸邪見不到彼岸者。第一明
同外道。破善吉取邪正相。彼岸者涅槃也。小
乘以邪見爲邪彼岸爲正。故捨此邪見還到
彼岸。大乘之士知邪見性空。云何出離涅槃
寂滅。云何可到。邪見彼岸本性不殊。何爲捨
邪而忻彼岸。是以入邪見不到彼岸也。又云。
爲化衆生入諸邪見不住涅槃不到彼岸也。
自下第二明同凡夫文中有五。一破得八難
相。二破取垢淨相。三破定心不等。四破福田
相。五破取罪福相。住於八難不得無難者。第
一破取八難相。夫見難爲難者必捨難而求
無難。若能不以難爲難者。能住於難。不以爲
難故不得於無難。難性自空。云何捨之方得
無難也。又云。爲化處之住於八難。不著菩提
不住無難也。同於煩惱離清淨法者。第二破
取垢淨相。爲化衆生同於煩惱。不著涅槃離
清淨法也。或云。二乘除垢取淨。淨還成染。
菩薩悟垢非垢。即染常淨。是以同於煩惱離
清淨也。故思益經云。或垢法説淨淨法説垢。
云何淨法説垢。貪著淨法故。云何垢法説淨。
不見垢法故。又下經云。見垢實性則無淨相。
汝得無諍三昧衆生亦得者。第三破定心不
等也。無諍有二。一事無諍。以三昧力將護衆
生令不起諍故。善吉云。若有嫌我坐者我即
爲立。若嫌我在此我即遠去。終無起諍。二理
無諍。眞如法性無違無諍。由證理故方得事
無諍。善吉。與群生空理平等。何爲善吉獨得
無諍而群生不得乎。此明性本平等。故云衆
生亦得也。其施汝者不名福田者。第四破取
福相。善吉意謂。我受彼施令彼得大福故名
福。凡夫受施不能令彼獲大福非福田也。汝
及凡夫平等一空。云何凡夫非福田。汝是福
田耶。又觀彼我不殊誰是福者誰爲田者。故
云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也。遠云。無善益他世
間罪人供之無福。供汝似彼。不生功徳。名非
福田耳。諺云。約相行施。不名平等福田也。供
養汝墮三惡者。第五破見罪福相。滿云。五逆
之損供養之益。善吉意謂。供養我者得生天
中。今返呵。彼性空平等善惡無二。云何修善
獨得生天作罪入於惡道。若五逆而可墮。供
養亦應墮。供養既不墮。五逆亦不墮。可謂善
惡兩亡性空平等。故下經云。若達罪性則與
福無異。諺云。取相供養雖得少福終必墮惡
道也。自下第三明同衆魔文中五句。一破出
魔界。二破與魔異。三破悲衆生。四破著三
寶。五破得涅槃。前中與魔作侶者。第一破出
魔界。善吉意謂。我是聖人出於魔界。今返令
同魔業。衆魔者諸魔王也。魔專懷亂。作業
同魔名共。一手如似世人作物相似云是一
手作也。魔能嬈亂。名之爲勞。與彼爲伴。名作
勞侶。魔性自空。何須捨離而不共住。既得正
見。不異於魔所作勞侶也。汝與衆魔塵勞無
異者。第二破與魔異。既爲其侶。安得有異。
汝與衆魔平等一空無有二相。豈不等也。於
一切衆生有怨心者。第三破悲衆生。魔能害
其惠命。怨中之甚也。起彼慈心。是親友義。衆
生性空。怨親平等。汝於等中既能起慈。何
不爲怨也。又小乘人但説生空。教化衆生。損
他大乘。法身惠命名之爲怨也。謗佛毀法不
入衆者。第四破著三寶。汝須菩提但能讀佛
法僧樂在衆數。便是取三寶相。汝於等中既
能讀嘆。何不謗也。既不能謗。何能讃嘆也。故
無行經云。聞讃佛音聲即喜。聞毀呰佛音聲
即礙。當知是人不學佛法。經云。外道音聲與
佛音聲等。又云。佛説及邪説是皆無分別。又
云。謗佛毀法者以其善吉不達三寶如虚空
故取相讃嘆違於眞體。正是謗佛毀法不入
僧數人也。故般若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
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終不得滅度
者。第五破證涅槃相。衆生性空無滅度者。而
今取涅槃。但是有相不得涅槃。故佛藏經云。
若人見涅槃決定相者。當知是人名爲外道
惡邪見者。又下經云。一切衆生即涅槃相。不
復更滅。只爲衆生性空即是涅槃。豈以涅槃
更證涅槃乎。又云。善吉心狹劣故不能證大
涅槃。故不得滅度。又云。善吉意謂。我是聖
人證得涅槃。今返呵彼。平等空中離得不得
若汝得者亦應不得既無不得亦無得者乃可
取食者結勸也。汝今若能亡前得失虚通其
壞者。即是福田。乃可取食。何者夫捨惡從善
人之常情。然即是非經心。猶未兌於累。是以
等觀之者。以存善爲患故捨善以求宗。以捨
惡爲累故即惡而返本。然即惡有亡累之功。
善有無染之勳。故知同善未爲得。同惡未爲
失。淨名言意似若此乎
時我世尊聞此忙然不知以何答便置鉢欲出
其舍者。第二申巳卑屈彰彼難敵。於中有二。
一障己屈。二維摩言下淨名就喩以理重教。
前中忙然者。内心不明了也。不識是何言不
知以何答者。言即返於經理即合於義。返於
經故自申不識是何言。合於義故不知以何
答。形下有餘。望上不足。進退失據。思對莫
由。所以置鉢欲出其舍。置者捨也。第二維摩
教中初法次喩後合。法中取鉢勿懼者。以須
菩提因呵増愧無答而棄鉢便有著言之失
故。今導之令即言而會旨。故云取鉢勿懼也。
喩中如來所作化人若是事詰寧有懼不者。
化人雖聞無心。於體欲令善吉悟己如化。何
有懼也。合喩中有二。初合後釋。一切法如幻
化。既無懼。汝亦如幻。何有懼也。所以者何。
下別釋有五句。初句一切言説不離是相。明
己難辭同幻化相。二明智者知化不實故無
所懼也。三何以故下釋前不著不懼所以。由
文字體空故云性離。四會文即眞解脱。夫名
出於不足。足則無名。故無有文字即眞解脱
也。五類諸法皆解脱相推類。次解内外皆空
故無所妄。夫名出於法。法出於名。名既解脱
故。諸法自然解脱也。教益可知。故我不堪下
結不堪也
佛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富樓那者字也。此
云滿江。故福徳經云。王舍城内有婆羅門。夫
妻二人大富無兒。二人往滿江邊求祠梵天
王乞兒。設諸香花并誦神呪。婦夜感夢。夢見
有人器盛滿寶物授與其妻。妻即安置腹前。
器遂入腹。寤已説夢。其妻父母爲解曰。必是
梵王與汝兒也。若生當爲寶器。遂因有娠。此
兒生後聰明。論義第一能伏外道。佛滅度後
誦出阿毘曇藏。從江作名故稱爲滿江。亦從
願作名。依未曾有因縁經云。富樓那以嫉妬
心後割愛入山誦九十種經。滿二十一年還
王舍城。頭上然火。以銅鐷鐷腹唱云。我是一
切智人後佛降之。即説偈云。若多少有聞自
大以憍人。如是盲執燭照彼不自明。以智慧
故投地未起得阿羅漢果。彌多羅尼子者。彌
多羅是母名。外道四圍陀論中有彌多羅品。
其母誦此一品。從所誦爲名。此云慈行亦云
善知識。尼者女也。同名既多。故以母別標
之。富樓那辯才第一不達根性故被呵也。無
垢經云。滿慈子也
文四同前。第三先徴後釋。釋中即有四。一擧
昔日被呵之事。二出教呵相。三入三昧下明
其化巧。四我念下自申卑屈。初中憶念我昔
被呵時也。在一樹下者。所呵處此近毘耶離
城有園林。林中有水名曰獼猴池。園有僧房。
是毘耶離菴羅之側也。爲諸新學比丘説法
者明所呵事。以説小乘不應大機所以被呵。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等者。第二出教呵辭。爲
益新學比丘令捨小求大所以教之。文中有
四。一呵不稱欲。二汝不能知下呵不知根。三
欲行下重呵不稱欲。四久發下重呵不知根。
前中四句。一教。二呵。三重教。四重呵。初入
定觀此人心然後説法者。心是樂欲之心。入
定者二乘之人。心有限礙故。在定即見。出定
不見。設使在定利聲聞見衆生根熟極八萬
劫。鈍根定淺少不足言。故今教之。先當入定
知人心欲。然後説法也。菩薩定者眞心爲體。
性常寂照未曾不知。不同二乘出入異也。第
二呵中。小法如穢食事等稊稗。大心如甘露
事同寶器。第三重教。勸知心念。第四重呵。
琉璃喩大心。此是大毘琉璃照見萬像。西國
所有不同此處凡琉璃也。水精喩小乘法也。
第二不知根中文有三句。初句呵不知根。第
二句呵其授小。第三句明授小之損。爲大説
小。恐壞大心。故勿傷也。第三重呵欲中。約
喩以呵。於中三句。比丘求大名欲行大道。小
法局狹猶如小逕。求大教小理所不應。故云
莫示小逕。無以大海内於牛跡者。比丘大心
如似大海。小法微淺事同牛跡。安心住法目
之爲内。此亦不應故云無。以日光等彼螢火
者。比丘大心猶如日光。二乘小法事同螢火。
將大同小理所不應。故稱無以也。若依無垢
稱云。更有兩句。無以妙高山王等于芥子。又
以大師子吼同野干鳴。第四重呵根中文有
三句。初明比丘久發大心中忘此意。未證法
前進退不恒故也。二如何小乘法下呵彼説
小有多過失。三我觀小乘下呵不知根。智慧
微淺猶如盲人。明智體劣。二乘唯得生空智
未悟法空。所以智慧微淺。又不知衆生根機。
故云淺也。不能分別諸根利鈍。智用狹也。此
明羅漢於大乘法尚似盲人。況我昏昧凡夫
妄生分別者哉。問。勝鬘經云。凡夫如生盲不
見衆色。聲聞如七日嬰兒不見日輪。如何今
説聲聞過生盲也。答。若見諦理凡夫不能故。
彼經説猶如盲人聲聞分得故。説如七日嬰
兒不見日輪。今説聲聞不識根性故過生盲。
非見諦理也。又云。理實二乘分知衆生根性。
但爲抑挫聲聞故言如盲。故上經云。富樓那
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説法。時維摩詰即
入三昧等者。此下第三彰其巧化令悟大捨
小。文有六句。一淨名默入三昧。由入三昧令
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過去佛所種善發心。
依地持論。宿命有五。一自知宿命。二知他。
三令他知。四令他自知。五自他展轉互知宿
命。今所論者即是第四令他自知宿命也。問。
大乘宗過去無法。比丘如何得知。答。由得宿
命智觀現在頼耶識中過去世種知過去事
也。或可。縁心上影像相得知過去事也。三
即時豁然下還得本心。由維摩以宿命通力
加彼比丘得見過去所習善根還得本大乘心
也。四於是下荷恩致敬得益既深。亡其形相
故謂禮也。五因得發心更爲説法。六由爲説
法彼於菩提不復退轉。此諸比丘位在十信。
由聞今説進入十住。第七住中住不退也。永
不退作二乘故非信不退。久以信故亦非證
行二種不退。以初學故。問。五種菩提中此等
比丘證何菩提。答。五中但證得伏心菩提。久
已信故非發心也。創初證得非明心菩提等
三也。我念聲聞不觀人根者。此第四自申卑
屈。我念聲聞不觀人根不應説法也。是故已
下結不堪也
佛告迦旃延者。此云扇繩。其父早亡。母戀不
嫁。如繩連扇風吹不去。因以爲名。又云思勝。
是古仙人名。由具聞思勝餘人故。今從彼種
以爲名也。是南天竺國大婆羅門種。善分別
義。談論第一。故命問疾。然不達實相。所以致
呵。若就行解説法授人不閑法藥。故進之以
深法也
文四同前。第三釋中初總徴次別釋。釋中有
三。一出昔日被呵之事。二維摩下明教呵相。
三説是法下教呵利益。前中兩句。初明佛昔
一時爲諸比丘略説苦空。次明迦旃延爲諸
比丘敷演其義。言略説法要者。五句不多故
名爲略。初四俗諦。後一眞諦。攝法周盡故名
爲要。又通攝有爲無二法皆盡故稱爲要。演
有爲作四非常。演無爲作一寂滅。故云要也。
又要略有四句。一名略義廣。名少義多説也。
二名廣義略。名教多説義少也。三名義倶廣。
名教多説義復多也。四名義倶略。名教説義
並少也。如總相説苦諦不多解釋。即是名略。
若具分別是名義得廣。一句既知下三可類
今佛略説法要者。多是名義倶略也。我即於
後敷演其義至寂滅義者。次明迦旃延爲諸
比丘敷演妙義。如來了法非常無常。衆生不
解横執爲常。乃至妄執以爲生滅。佛見此執
不稱理故故即破遣。説五陰性法悉是無常。
治彼衆生常見等倒。雖説無常。非謂正法是
無常。其義何也。遣常情故説無常。非謂是無
常。遣樂情故言苦。非謂是苦。遣有情故説空。
非謂是空。遣我情故言無我。非謂是無我。遣
相情故説寂滅。非謂是寂滅。迦旃延不達教
旨。於佛説法之後皆以相説。便謂生滅是無
常毀壞是苦。遣有得無是空滅我爲無我。滅
陰爲寂滅。佛既略説於前。迦延敷演於後。取
相分別乖佛教旨。故云於後敷演其義也
第二教呵相中有二。初呵其所説。二教實相
之法。無以生滅心行説實相法者。正明呵辭。
其小乘人聞説無常不達如來治病義故。便
謂一切色心等法唯是無常。以此無常生滅
之法爲實相法。觀之悟道能求聖果。不知實
相之理非色非心不生不滅。故今呵云勿以
生滅無常之觀爲實相也。自下文有五句。教
人實相。先教無常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
常者。肇云。畢竟者決定辭也。小乘觀法以生
滅爲無常義。大乘之士以不生不滅爲無常
義。無常名同而幽致殊絶其道靈微故非常
情之所惻。妙得其旨者其惟淨名乎。遣常情
故言無常。非謂有無常。常無常故畢竟不生
不滅。是無常實義也。遠云。實相理窮名爲畢
竟。體寂無爲名不生滅。此不生滅是彼無常
眞實性。名無常義也。基云。小乘以生滅爲無
常。謂不生不滅爲常。上折汝心見有。不生
不滅爲常者。此常還是無常。故云不生滅是
無常也。又依中邊論。釋三種無常。一無物無
常。謂分別性本來無故無物可爲常。二生滅
無常。即依他性因縁有故非是性常。三有垢
無垢無常。即眞實性染淨不恒亦非是常。今
所論者總約三性同一眞實是無常義也。五
受陰空是苦義者。肇云。有漏五陰受染生死
名爲受陰。或可。依倶舍論。煩惱業因能招陰
報。故云受陰。受者取也。如草康火。或陰屬
受。如帝王臣。或陰生受。如花果樹。小乘以
受陰起則衆苦生爲苦義。大乘之士通達受
陰内外常空本自無起。誰生苦者。遣樂情故
名苦。非謂有苦義也。遠云。窮苦實性畢竟寂
滅無相無爲。此之眞理。是苦實性名苦義也。
基云。小乘人謂。五陰是苦義。滅五陰得涅槃。
是樂義。今折彼汝定見。五陰無所有爲樂者。
此還是苦。故五陰空。是苦義也。依中邊論。苦
有三種。一所取苦。即分別性。爲執心所取。
二相苦。即依他性。三苦八苦爲苦相故。三相
應苦。即眞實性。苦相合故。今推三苦同歸一
實故稱苦義也。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者。
肇云。小乘觀法縁起内無眞主爲空義。雖復
觀空而於空未能都泯。故不畢竟。大乘之士
在有不有在空不空。何以故。遣有故言空。非
謂有是空。有若是有。何由可空。有若非有。空
何所空。故無空無不空。即畢竟是空實義。什
云。本言空者。欲以遣有非有去而存空。若
有去而存空。非謂之空也。二法倶盡乃是空
義。故中論云。大聖説空法爲離諸見故。若復
著於空諸佛所不化 又云。諸法之中畢竟眞
如無其所執。因空所顯説爲空性非空也。依
中邊論。空有三種。一本無空。即分別性。本來
無故。二不空。即依他性。有而非實不同分
別。一向無故。三自性空。即眞實性。二空所
顯爲自性故。會上三空同一眞實。是其空義。
起信論云。空有二種。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
顯眞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
漏性功徳故也。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
者。肇云。小乘對我爲累故尊於無我。無我既
尊則我無我爲二。大乘是非齊旨二者不殊
乃爲無我義。又云。眞如本離言説分別之相。
我與無我由來不二。爲遮我故因無我顯故
云無我。又云。二乘之人知陰無神名爲無我。
即我無我異。菩薩了我性空即是無我。不見
無我異於有我。所以爾者。遣於我故名爲無
我。非謂有無我。我與無我倶無所有。是無我
義。故中論云。或説於有我或説於無我。諸法
實相中無我無非我。又依中邊論有三無我。
一無相無我。即分別性。我相無故。二異相無
我。即依他性。與妄所執我相異故。三自相無
我。即眞實性。無我所顯爲自相故。會上三種
同一眞是無我義也。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
寂滅者。肇云。小乘以三界熾然故滅之以求
無爲。夫熾然既形滅故名不生。大乘觀法本
自不然。今何所滅。陰界空故名爲寂滅。非
謂有所滅。無生無滅即是寂滅實義也。又云。
破彼生滅説不生滅。非謂法性是無生滅。以
其生滅及不生滅悉皆離故。方得名爲大寂
滅也。又云。二乘之人見煩惱生起無漏諦觀
段除煩惱顯得擇滅無爲以爲寂滅。此即有
餘涅槃非是眞實。大乘之士悟眞如法性本
來清淨。無惑可生故云不然。無惑可滅故
云不滅。不生不滅即寂滅涅槃。此即自性涅
槃非有餘果也。依中邊論。滅有三種。一無體
滅。即分別性。自體無故。二無二滅。即依他
性。二取不生故。三自性滅。即眞實性。會上
三滅同一體實。是寂滅義也。出體者此五六
無爲中並以眞如無爲爲體。若約五法依佛
地論以清淨法界爲體性。若辯離合。開即爲
五。如此經説以對常樂我三倒故立無常等
印。對我所倒故立空印。對妄見生滅等故立
寂滅印。若據中論。合爲四印。如地持論。雖
我與我所分二妄想。約十史論之合爲一。我
見史。由所對患一故合空無我爲一無我印。
若略而論即立三印。如涅槃謂一切行無常
無我涅槃寂滅。彼經以行苦入無常門攝。同
是遷流不住義故。空攝入無我中。義如前辯。
第三教可益中彼諸比丘心得解脱者。聞前
維摩翻前五非小乘偏執。爲説大乘甚深法。
故常無常等礙心障累悉滅無餘。是故名爲
心得解脱。此諸比丘位在十迴向。聞説五法
進入初地。或可。此諸比丘是小乘學人。聞説
五義實相未能入深遂證羅漢果也。無垢稱
經云。説是法時彼諸苾芻諸漏永盡必得解
脱。故我下結不堪也
佛告阿那律者。亦名阿泥樓駄。亦名阿泥靈
豆。此方言不同故有多號。此云無滅。亦云如
意。且言無滅者。由八萬劫前曾供辟支佛所
得善根至今不滅。譬喩經云。毘婆尸佛入涅
槃後。阿那律曾入佛堂以爲劫賊。見燈將滅。
遂抽一箭挑燈更明。見佛威光色相。毛竪念
言。他尚施物求福。我云何盜。遂捨而去。以此
善根九十一劫常生善處。今値佛出家修道
得羅漢果。天眼第一。稱其願心云如意也。所
獲福徳曾無滅盡。故云無滅増益阿含經云。
是佛堂第。如來父叔合有四人。各有二子。
佛父最大名曰淨飯王。有二子。長者俗名
悉達多。此云利成。即如來。小者名難陀。第二
叔名斛飯王。長子名提婆達多。小名阿難。第
三叔名白飯王。長子名阿那律。小者摩訶男。
第四叔名甘露飯王。長子名拔提。小者提沙。
佛有一阿姑。名甘露味。有一子名尼陀羅。前
諸釋子並皆出家。其那律初生之時周匝其
舍寶藏自出。後從佛出家。佛邊聽法不覺眠
睡。如來説偈呵之。咄咄乎爲寐。&T045495;蠡蚌蛤
類。一壽百千年。輪轉無窮已。那律被呵心懷
慚愧。立誓不睡遂使失眼。後詣耆婆求療。耆
婆問其患眼所由。那律具答。耆婆對曰。睡是
眼。食少時不睡。眼便餓死。永不可治。那律
聞之遂勤修天眼。半頭見物徹見三千世界。
如觀掌中菴摩勒果。雖得天眼不與無相智
慧合行。故被呵也。若約行辯。此人修起通行。
以其那律未悟二空取相分別。所以教修無
相天眼
文四同前。第三釋中初總徴次別釋。於中有
二。一擧昔日被呵之事。二時維摩下明教呵
相。前中有三。一明那律經行之相。二時有
梵天王下彰彼梵王與諸梵衆問見多少。三
我即答下那律以己所見正答。初中憶念我
昔一處經行者。第一明經行相。外國之法坐
禪誦經皆名經行。今那律在一靜處坐禪默
念名曰經行。非謂誦經等也。増一經云。若誦
若念經遊而行故曰經行。有五功徳。一除睡
眠。二除勞氣。三除宿食。四除風壅。五令身
心和識。時有梵王等者。第二明梵王問天眼
如那律天眼所見幾何道理問見遠近。以諸
梵衆報得天眼不及那律修得者勝。心生慕
仰故來請問。此語順西方故問幾何阿那律
天眼所見。若順此方應言那律天眼所見幾
何也。我即答言等第三明那律正答。吾見此
三千大千世界如菴摩勒果者。小乘所見局
在一界故以界別之。如來得遍頭天眼徹見
十方。那律雖不及佛。聲聞中修得半頭天眼
能見三千界也。菴摩果者。其形似桃而非桃。
能除風氣。那律于時手執此果因以爲喩也
第二教呵中文開六節。一呵那律所見之相。
二我默下那律被呵愧恥而默。三彼諸梵讃
嘆淨名問眞天眼。四維摩下爲説。五於是下
諸梵眷屬聞法發心。六禮敬而退。就前呵中
文自有三。一定。二相。二假使下送其兩難。
外道之人修得五通。以分別故是有作相。汝
今見境有色相者便同外道。云何名内。若無
作相即是無爲法中即無見相。云何復言見
三千也。如此並難實亦難通故。下第二那律
聞之無答而默。第三諸梵讃問可知。第四維
摩爲説有佛世尊得眞天眼。不以二相者。莊
云。空心常寂雖復遍縁。無有二相。不見能所
差別相也。故思益經云。悉見十方界一切群
生類而於眼色中終不生二相。諸佛所説法
一切能聽受而於耳聲中亦不生二相。又云。
二乘天眼在定不見出定即見。雖見界而取
相分別未能即見無見。如來天眼定惠平等
而不妨照用。雖見世界而不分別。何以故。了
色性空見無所見故。無有二相差別也
五眼義略以七門分別。一釋名得名。二辯體
性。三修成次第。四五類差別。五見境不同。
六約人辯異。七問答分別
第一釋名得名者。初通次別。通者。五即是數。
眼即是用。照導前境稱之爲眼。此即從數及
用爲名也。或可。六釋之中帶數釋也。次別
者。一者肉眼。血變凝成名之爲肉。依肉得眼
故名肉眼。以眼根無血肉故清淨。四大所成
故。此即從所依得名也。又人云。肉即是眼當
體爲名。此釋非也。二天眼天眼有二。一修得。
二報得。修得天眼者。一切禪定名之爲天。依
天得眼故名天眼。從所依得名。報得天眼者。
報得有二。一約菩薩。二約諸天。約菩薩者。諸
菩薩等名爲淨天。生在天中報得眼根。從彼
淨天以立其名。此即淨天之眼故名天眼。從
生爲名也。約諸天者。一切天趣光淨晈潔。名
之爲天。天趣之眼名爲天眼。從趣得名也。三
惠眼。入理般若推求諦理名之爲惠。以惠爲
眼名爲惠眼。當體得名。或可。六釋中持業釋
也。四法眼。一切法有所軌持。名之爲法。或
可。根欲性等名之爲法。照法之眼名爲法眼。
從境爲名也。五佛眼。前之四眼流至佛果。總
名佛眼。此即佛身之眼。名爲佛眼。從主爲
名。或可。佛是覺義。覺即是眼。名爲佛眼。當
體爲名。亦可。照達佛性名爲佛眼。從境受稱
第二出體者。肉眼即以人中淨根四大所造
不可見有對淨色爲性。惠眼法眼佛眼此之
三眼心所出體。初通次別。通者三眼總以別
境中惠數爲體。別者惠眼即以正體智爲性。
法眼即以後得智爲性。或可。法眼通以正體
智爲性。縁眞理法名法眼故。若如此者與惠
眼何別。釋云。得名不同。惠即爲眼。當體得
名。照法稱眼。從境受稱也。佛眼即以無功用
智爲性。或可。以圓鏡等四智爲體也
第三修成次第者。爲導養色身先修肉眼。雖
見麁色不見細色。見近不見遠。見明不見暗。
見前不見後。見障内不見障外。有如是等衆
多障礙。次修天眼。雖見色境未見眞境。次
修惠眼。雖見眞境未達俗境。次修法眼。雖照
四境而未圓滿。次修佛眼也
第四五類差別者。倶舍論云。内五有熟養聲
無異熟生。八無礙等流亦異熟生性。餘三實
唯法。刹那唯後三。肉天二眼以色爲性。有其
二類。一是異熟。以從異熟因所生故。二是長
養。飯食資助睡眠等持勝縁所益故。修得天
眼既非宿業所招。但由定力引起。唯有長養
非異熟也。離二性外無別等流故無等流。非
苦忍故無刹那性。非無爲故無實事也。惠眼
若約二乘。苦法忍位初得生故有刹那。若約
菩薩初地引起亦有刹那。非無記故無異熟。
非色故無長養。前無無漏故無等流。若約本
有種子亦有等流。非無爲故無實也。法眼從
前無漏生故有等流非無記。故無異熟非色
故無長養。非初起故無刹那。非無爲無實事
也。佛眼報化二眼。從前無漏所生起故有等
流亦有長養。定力引起故法身佛眼性。是無
爲得有實事也。自餘不具。已同前釋也
第五見境不同者。其中有四。一事。二法。三
理。四實。陰界入等差別是事。苦無常等衆生
根性是法。二空眞如是理。如來藏中眞常佛
性是實。此之四法五眼所見。肉眼唯見障肉
一色塵事。凡夫肉眼見百由旬。二乘肉眼同
凡夫所見。菩薩肉眼如大品説。極遠見三千
世界。如來肉眼與菩薩同。見境分別。天眼有
二。報得修得。此二天眼通見障外一切色事。
報得者隨報強弱見境不定。隨身在處唯見
自地。及下不見上地。若約修得者。凡夫天眼
依智度論見一四天下。聲聞天眼小聲聞見
小千世界。大聲聞見中千世界。阿那律修勝
故見三千界也。縁覺天眼小者見中千。大者
見大千界。菩薩天眼有二。一修得。二報得。
修得者隨人大小所見不定。遠者見一切世
界。故地持云。菩薩以一切世界爲天眼境也。
報得者。大品經説。極遠見三千世界。如來天
眼見一切無量世界。後之三眼不可以方便
所論。唯得約法深淺分別。二乘惠眼唯見生
空。菩薩惠眼具見二空。而不窮盡。如來惠眼
見空畢竟。二乘法眼但見苦無常等諸法總
相。麁觀不能微細。若約不知根欲即無法眼。
菩薩法眼了根欲性及一切法。若總若別麁
細悉知而不窮盡。如來法眼與菩薩同皆悉
窮盡佛眼。二乘全無。菩薩人中進退不定。地
前菩薩聞見。佛性以聞見故未有佛眼。地上
菩薩眼見佛性。以眼見故説之爲有。若依涅
槃經。九地已還聞見佛性。十地眼見而未明
了。但見自身所有佛性。不見衆生所有佛性。
於自身中十分見一。如來佛眼見性窮盡。此
明見實也
第六約人辯異者。初凡夫生在人中未離欲
者但有肉眼。若修得上界定者有修得天眼
也。若生天中未離欲者但有肉眼。報得天眼
如欲界天等已離欲者具肉眼。報得天眼修
得天眼也。須斯二果天中生者具肉眼。報得
天眼未得。根本禪定無修得天眼。若約大乘
佛地論。須斯二果以有漏惠伏欲界修。或得
根本禪亦得修天眼。悟生空故有惠眼。不
知根欲無法眼。若約知苦無常法通有法眼。
非佛故無佛眼也。若那含人中生者有肉眼。
有修得天眼。有惠眼。若生天中得報得天眼。
無餘二眼。如前應知羅漢辟支有肉眼。具修
報二種天眼。悟生空故有惠眼。無餘二眼。如
前應知。菩薩位中地前頓悟菩薩有肉眼天
眼及以法眼。未得無漏。無惠眼。非佛故無
佛眼也。若至初地已上七地已來猶未捨分
段身故有肉眼。修定故有天眼。得無漏智故
具惠法二眼。佛眼可知。若至八地已上但具
三眼。以捨分段故無肉眼。非佛故無佛眼也。
若是地前無學迴心漸悟菩薩具天眼及以惠
眼法眼。已捨分段故無肉眼。佛眼可知。若是
有學迴心具有四眼。未捨分段故有肉眼。餘
三如前所辯。若至八地已上十地已來但具
三眼。所謂天眼惠眼法眼。無二可知。若至佛
位。三身有具不具。化身具五眼。報身具四
眼。以無肉眼故。法身體是眞如。不具五眼。
若約法性之眼亦具五眼
第七問答分別者。問。肉天二眼陰界入中何
法所攝。答。二眼並以不可見有對淨色爲體。
即以色入色界色陰所收也。問。惠眼五根五
力七覺八正門中何法所攝。答。五根中惠眼
五力中惠力七覺中擇法覺分八正中正見所
攝也。問。法眼三智四智十智中何法所攝。答。
三智之中入加行後得二智。四智縁俗並通
四智。十智之中以等智法智比智道智他心
智五智所攝也。問。肉眼不見障外。何故見三
千界耶。答。菩薩肉眼以天眼導引得見三千
世界。難肉眼見障内天眼引故見障外。肉眼
見明色。天眼導故見暗色。答。障外有明縁。
天眼導故見障外。暗中無明縁。天眼雖引不
能見云云問。五眼十眼如何相攝。答。依花嚴
經説有十眼。一是肉眼。見一切色。二是天眼。
見諸衆生死此生彼。三是惠眼。見一切諸根
差別。四是法眼。見一切眞實之相。五是佛眼。
見佛十力。六是智眼分別。了知一切種法。七
是明眼。謂見一切諸佛光明。八出生死眼。見
涅槃法故。九無礙眼。見一切無障礙故。十是
普眼。見法界平等法門。故十中初一是前肉
眼亦兼天眼。見細遠近是天眼故。第二天眼
是前天眼。第三惠眼。第五佛眼。第六智眼。第
七明眼。第八出生死眼。第九無礙眼。此之六
眼。是前法眼第四法眼。是前惠眼見眞諦故
第十普眼。是前佛眼普見平等眞法界。故第
五諸梵皆發心者。聞前佛眼在定常明不生
分別知己所見。於彼非分咸生慕仰。盡欲勤
修。先發菩提心後起勝行。斯則教呵之勝益
也。第六禮敬可知。故我已下結不堪也
佛告優波離者。天竺正音。此云上首。持律中
上。本在家時是諸釋子剃髮之人後諸釋子
出家之時波離送去。諸釋子等欲至佛所脱
所著衣寶冠瓔珞并所乘象與優波離。釋子
去後波離思念。諸釋子等果報如此尚捨出
家。我住何益。若彼有得。我亦應然。以所得物
安置樹上。象繋樹下。作如是言。諸有取者吾
悉施之。後往佛所。諸釋子見問其來意。波
離具答。釋子大喜。即便請佛。此人先來爲我
作使。若後出家我即輕慢。願佛先度我當敬
事。佛先度之即爲受戒。諸釋子等同爲禮敬
是時大地爲之震動。空聲讃言。諸釋子等我
憍慢山崩。出家已後持律第一。以其不能觀
空滅罪所以致呵。就行之義已如前釋。衆共
同遵故須命也
文四同前。第三釋中初總徴次別釋後結釋。
中文開五節。一擧昔日被呵之事。二時維摩
下明教呵相。三於是二比丘言上智哉下彰
二比丘稱讃維摩。四我答下明已述嘆。五時
二比丘疑悔即除下明比丘聞法獲益。前中
憶念我昔有二比丘犯律行以爲恥不敢問佛
來問我者。此即第一呵事也。有二。初問後
答。此初問中。明比丘所犯恥愧情深不敢問
佛。以優波離持律第一故來問決。不知輕重
以釋本疑。律云。有一比丘。在阿蘭若眠。有採
薪女。見之慾心盛發。盜行非法。比丘寤已疑
犯初偏。後一比丘見此女人嗔心欲打。女人
怖走墮坑而死。比丘懼犯殺人重戒爲此毎
懷恥媿不敢問佛。向波離處請決所疑得免
斯咎。我即爲其如法解説者。第二答。波離依
律教相判決輕重。故云爲其如法解説也
第二教呵相中先呵後教。前中唯優波離無重
増此二比丘罪者。諺云。懺悔之法以滅罪爲
義。今此何故乃云増也。比丘起過元由取相
之心。覺已生悔深懷悕懼。波離爲懺還説有
相之法。聞其罪名更生熱惱。如是懺者。麁罪
雖滅細想更興。於念念中薫成識種相資尤
甚。豈非増也。遠云。比丘造罪元由取相故生。
波離爲懺還説罪相増其情取。故曰重増也。
若約行辯。此人起滅惡行。以其不能即相無
相觀罪性空。所以教修無相懺悔也。當直除
滅下第二正教。就中初總。所以下別。其智此
下結嘆勸學。總中兩句。初一句就理正教。第
二句擧過教離。前中所言當直除滅者。云何
曲滅。而復云。直説有罪相。方教懺悔名爲曲
滅。觀罪性空。罪垢不生。破離罪相名爲直滅。
勿擾其心者教離過也。若依向前取捨心中
有相懺者。諸見踰増。罪體不滅。徒自紛擾亂
其心耳。就下第二別教中。初徴後釋。釋中有
四。一就罪性以教。二如佛説下就心以教。三
唯優波離下釋疑以教。四優波離一切下總
就一切法以教。正觀前罪性不在内外中間
者。凡夫由見彼此自他別故造諸罪業。今教
觀自身無我無人。即是内空。觀他亦然。復是
外空。既非自他。中間亦空。三處倶空。即無我
所。我所既離。無罪可作。罪尚不作。何有性
也。又云。不在内者六根性空。不在外者六塵
相空。不在中間者六識體空。三處既空。罪從
何起也。又不在内者不在我。若在我心不應
待。別不在彼事者。若在彼事不應罪。我不在
中間者。合我與事以爲中間。既離於内外更
無有法。故不在中間也。又依他無生故不在
内。分別無相故不在外。眞實無性故不在中
間。迷此三處故有其罪。三性既空。罪自非有。
從何生也。第二就心教中有二。初擧佛説。垢
淨由心。以心空故罪性亦空。如優波離下第
二就優波離證時以教。前中間有四。一明衆
生空引佛爲證。二明心相體空。三擧心類罪。
四明諸法亦空。初中如佛所説聞前罪空猶
未能解。現見衆生修善造惡。云何空也。故擧
佛説爲證。垢淨隨心古來相傳。心是六識。由
識心分別起染淨二業。隨業勢力感苦樂兩
報。報起由心。故知無有實衆生也。又云。心者
即是第八阿頼耶識。由其識内持染淨種子。
種子遇縁即能招苦樂二果。果起由心。故知
無衆生也。心亦不在内外者。第二破心空也。
向前疑有衆生。今乃云無。復謂。彼罪繋屬
於心。故今釋云。心亦不在内外中間。三處既
無。何有心也。如其心然者第三類也。以心空
故類罪亦空。夫執本以知末。守母以見子。佛
言。衆生垢淨皆由心起。求之不在三處。心既
無在。罪垢安寄。故普賢觀經云。我心自空罪
無福生。如空中風無依止處也。不出如者
第四明法空也。何以前來罪與衆生乃至心
性不住三處皆悉空者。正由諸法不出如故。
如之體性空寂無爲。如外無法。寧非空也。波
離下第二就彼證時以教。欲令波離自悟故
也。文中有三。初淨名問。次波離答。三維摩
言下將凡類聖。問中心相得解脱時有垢不
者。問彼第九解脱道中正入證時見自性淨心
有垢染不。或可。是因縁心縁生之心性非煩
惱名本性淨。今但問彼得解脱時本性淨心
曾有染不答言不也者。證時心冥一境。不言
有垢染也。大小雖異無垢是同。故於證時不
見垢染。一切衆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將凡
類聖。若隨相釋。凡聖兩分。以理而論。凡聖
常一。以其一故本性淨心同無垢也。第三釋
疑以教。疑云。波離聖人心淨可爾。衆生具足
一切煩惱。云何亦言心相無垢也。經即釋云。
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等也。此明心性本淨。
妄爲客塵隱覆於眞。達悟者元來本淨。迷悟
雖異性體常同。故與聖人將爲類也。雖復不
異約相恒分。欲使學人體玆深意。就中三句。
即是想心見等三倒也。妄想垢者。此則想倒。
想心計法虚妄不實。名爲妄想。妄想不同。依
地持論有其八種。一自性妄想。即執色等法
各有自體。二差別妄想。即執色等有可見不
可見有對無對等差別。三攝受積聚妄想。即
於陰中執我衆生。於軍林等中起定執實。此
一分別即前執於人後執於法。四我見妄想。
無我執我也。五我所妄想。即執我有用。六
念妄想。即縁可愛淨境分別。七不念妄想。即
縁可増不淨境分別。八倶相違妄想。即縁中
融境分別。此八妄想前二後三法執所攝。第
三積聚通其二執。第四第五唯是人執。此之
八種隱覆淨心故名爲垢。即以遍行中想數
爲體也。無妄想是淨者。無即悟眞。所以是
淨。顛倒是垢者即是心倒。妄心執法背於眞
實。名爲顛倒。即以第六意識爲體。無顛倒是
淨者。無即達悟。所以是淨也。取我是垢者。是
其見倒。邪惠執我計我乖於正理。名之爲垢。
即以根本煩惱中我見爲體。問。見倒一種體
是邪惠。性能堅執可名爲倒。心想二法性非
邪惠。如何成倒。答。隨見倒力亦立倒名。與倒
相應行想同故。或可。於非常等起常等見時。
必由境中取常等相。能取相者。是想非餘故
立倒名。心倒即是見倒所依。心王増見亦名
爲倒也。不取我是淨。解空離染所以是淨也
一切法下第四總就諸法以教。文中有二。初
觀法生滅類顯性空。二法皆妄見下觀法無
相類罪相空。前中有三。初法次喩後合。初法
中生滅不住者。妄法虚空忽有名生。謝往稱
滅。不住者妄法虚空忽有名生。謝往稱滅。生
滅推遷時無暫住。何以故。諸法體空故。如幻
如電者。第二擧喩。如幻者顯自性無常。如電
者顯念念無常。以幻塵似有而無故喩無住。
電轉忽有忽無故。譬如念無常也。諸法不相
待乃至一念不住者。第三擧法合喩。由前念
無常不待後念。後念無常不赴前念。刹那不
住。故知無常也。諸法皆妄見下第二此明相
空。還有法喩合三。以意思之。此中應問。若
使諸法悉非有者。現見衆生苦樂不同見聞
等異。此義何也。經即答云。諸法皆妄見。此明
向前垢淨等法隨想而説説相差別。就實以
論皆是妄見。悟其眞理由來平等。何有染淨
之異。凡所見聞皆是妄有非眞實也。此云何
知。經云。如夢無憂喜妄見有之現無憂喜亦
復如是。炎者炎中無水妄謂有之。現見男女
等相亦如是也。水中月者。水實無月。妄見有
之。觀陰無我亦如是也。鏡中像者。像無去來。
妄謂有之。現無生滅亦如是也。當知皆是妄
見故非有似有。實無體。住無住即空。何有罪
垢也。是名奉下結嘆勸學。行順法律達罪非
有。即無犯律之咎。名爲奉律。之解相非相
即無取相之失。故稱善解。如來是奉律。行
無不妙。如是解法智無不眞。欲使學者慕彼
高風故。今淨名示玆教也
於是二比丘言上智哉等者。第三稱讃維摩
解勝波離。故云上智哉。所不及者。明下劣上
顯智不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説。明説不及也。
答言自捨如來未有聲聞及菩薩能制樂説辯
者。第四障己述嘆。自申己屈。自捨如來未
有二乘及菩薩能勝淨名辯者。嘆其辯勝。智
慧若此。嘆其智勝也。時二比丘疑悔即除作
是願言令一切衆生皆得是辯者。第五聞説
獲益。益中有三。一疑悔罪障消除。二發大心
誓當作佛。三興廣願願衆生智辯同已。故我
下結不堪也
佛告羅睺羅者。此云覆障亦名不放。昔曾爲
王。沙門欲見。貪著樂故六日不看。又塞鼠穴
六日不出故。在胎内六年方生。故就此義名
爲覆障及不放也。又云。宮生太子。出家之日
父王恐泯國嗣段絶留連不聽。太子于時手
指妃腹而語之言。却後六年汝當生男。即如
其言。佛出家後六年方生。國人及釋種族皆
疑。太子既自出家厭捨五欲。妃在宮内何得
有娠。將不犯邪。淨飯王與諸親屬共相議言。
謂非太子遺體。王及釋種皆懷愧恥。遂生嗔
心以大火坑欲燒。耶輸陀羅耶輸對諸釋種
自立誓云。若非太子遺體。願我抱兒投火而
滅。若不爾者願示清白。於是立誓竟抱兒入
火。於時母子倶存。火變涼池。蓮花捧出。王
與親族臣寮方信是太子兒。故號宮生。佛成
道已還宮之時。羅睺始年五六歳。如來將至
寺變千比丘悉如佛形。羅睺直爾往至佛邊。
佛以手摩頭將還精舍。勅告舍利弗目連度
之。雖得出家。以恃貴族慠慢不樂聽法。兼多
惡口形名他人。佛於一時以法制約。於斯永
段打辱不嗔。佛嘆其人忍辱持戒密行第一。
不達無利出家故破呵也。若約行辯。修出家
行。羅睺不了即相無相。眞實出家不稱如來
無爲功徳。所以教修無相出家行也
文四同前。第三先徴後釋。釋中文分爲兩。一
出昔日被呵事。二時維摩下明教呵相。前中
憶念我昔至羅睺汝佛之子捨輪王位出家爲
道有何等利者。此第一擧昔呵事。先問後答。
毘耶離城諸長者子等摽擧問人。來至我所
明請方便。問我等請問辭也。汝佛之子所承
至高既捨王位所捨極重佛不出家爲金輪王
王四天下羅睺在家爲鐵輪王王一天下諸長
者子見捨重位所希必大捨素從緇名爲出家
安心慕法名之爲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者。
問其所得也。我即爲説出家功徳之利者。第
二答其所問。因行道品名爲功徳。涅槃果爲
大利。或可。善爲功徳。樂名爲利。又云。出家
功徳經云。若放男女奴婢出家其徳利益不
可思議最爲第一。膝造寶塔高至梵天。譬如
有人殺三千世界一切衆生或挑其目得罪無
量。若能救得福亦無量。放人出家能自出家。
福多於彼。應説此利。又分別功徳經云。若一
日一夜出家除六十劫生死重罪。如是廣引
諸經嘆説出家功徳之利不可思議。是名如
法爲説出家功徳之利也
時維摩下第二明教呵相。先呵後教。呵中唯
羅睺羅不應説出家功徳之利者。夫涅槃道
品無爲無相。作有爲有相説故言不應也。所
以者何下釋也。先徴後釋。無利無功徳是出
家者。擧是顯非出家求滅修行道品。離相出
家即捨世報利及有相功徳。故云無利無功
徳也。或可。樂之與苦因縁相對。利與功徳皆
藉因縁。因縁無自性。畢竟體空。利即非利。徳
即非徳。是爲出家有爲法者可説有利有功
徳下。明非異是在家生死繋縛心有分別見
有報利及諸功徳。出家離相云何乃説俗利
功徳也。上來呵説。夫出家者爲無爲法下。第
二廣明教相。文中有二。一教羅睺出家之法。
此則體出家。非相出家也。二維摩詰語諸長
者下。教諸長者出家儀式。前中有三。初總略
以摽擧勸應識知。第二彼無此下二十三句
廣明出家之法。第三若能如是下總以結成。
初中夫出家者總以摽擧。爲無爲法無利無
功徳者。無爲是涅槃果徳之名。爲涅槃修行
道品。果既無爲。因離諸相。無爲無相即絶報
利及有相功徳也。莊云。又存利者必見有不
利。存徳者必見有不徳。苦法性空。何有捨苦
以求樂利。不善體空。何有亡不善以求善徳
也。自下二十三句廣明教之文。分爲二。初五
句修自利。降魔以下十八句次明利他。自利
中文有五句。初有兩句明其所離。次有三句
明其所證。所離中無彼無此中間者明離三
相也。六根爲此六塵爲彼六識爲中間三處
體空故無彼此中間也。又云。在家爲此出家
爲彼。方便求度爲中間。三事縁生無有自性。
無性即空。道俗無二。是眞出家也。又云。此
爲生死。彼是涅槃。中間爲道品。爲出家者惡
此生死遵彼涅槃。故有三處之異。眞出家者。
解生死非生死故無此。了涅槃非涅槃故無
彼。既無彼此。中間安在。離此三處則無繋著。
是眞出家。故思益經云。諸佛如來不得生死
不得涅槃。佛聖弟子得解脱者亦不得生死
不得涅槃也。離六十二見者。教離情想。執取
之心名之爲見。見別不同。有六十二。大士了
見性空不生分別。故稱爲離。非謂有所離也。
故無行經云。若有所盡不名漏盡。知諸漏空
相名爲漏盡。盡之與離其義相似。處涅槃者。
教其所證。此即總明處。處之言證。謂證法
性無爲寂滅。遠離一切戲論動念分別。名處
涅槃也。智者所受聖所行處者。別明所證。會
法界眞如。得無分別智。名爲智者。證遍滿如
名爲所受。聖心遊履名行處。亦可。地前菩薩
依教生解。名爲智者。信順此法。是名爲受。
初地已上會於正理。稱之爲聖。聖心遊履故
云行也。上明自利訖。下教利他。於中初教。
降魔下教伏外道。前中七句。初句降魔人也。
度五道等六句降魔法也。於中有三。初有一
句。明其所出教。度五道者。所謂地獄畜生餓
鬼人天是五道。道者以到爲義。謂衆生業所
感到處。總以異熟無記五陰或四陰爲體。欲
色界者五陰性。無色界者四陰爲性。唯生本
死三有所攝。非中有攝。以中有未到故。除因
離果稱之爲度。五道是生死之處。所以度之。
問。五道中四生内何生所攝。答。依智度論。諸
天地獄一向化生。以諸根頓起故。鬼道二種
所謂胎化。人畜兩道通其四生。卵生人者。如
毘舍佉母生三十卵也。濕生人者。菴羅女頂
生輪王等。化生人者。如劫初生時人皆化生
也。胎生人者。常人也。畜生四生者。人情易
知。莊云。運大慈悲濟度五道四生悉令解脱。
而常不得衆生之相。故稱度五道。故般若經
云。我皆令入無餘涅槃實無衆生得滅度者。
二有三句。明其所修。淨五眼得五力。立根
者。一者肉眼。以人中淨色爲體。縁障内色爲
所觀境。二者天眼。即以天中淨色爲體。縁障
外色爲所觀境。三者惠眼。以如理智爲體。縁
眞如爲所觀境。四者法眼。以如量智爲體。縁
俗諦爲所觀境。五者佛眼。以恒沙功徳爲
體。縁一切法爲境。或可。縁佛性爲佛眼。菩
薩先有四眼。佛眼分得。以結使覆故不得言
淨。今明八地以上菩薩正智現前滅諸結使
眼得清淨也。又依無垢稱經云。淨修五眼行
人因中施財修定惠等感得五眼清淨。如施
燈明肉眼得淨。如修禪定天眼淨也。若修智
慧餘三眼清淨也。得五力立五根者。所謂信
進念定惠也。五眼既淨能破煩惱。名得五力。
力成由根故立五根。始起曰根。終成名力。三
有二句。明教所離教遠魔業。不惱於波離衆
雜惡者。若菩薩者慈悲爲源憐愍衆生與物
無違故曰不惱於彼。止惡生善不雜漏過心
行純淨故稱離惡也。伏外道中文有十一句。
初句摧邪人。摧諸外道者伏邪人也。超越假
名等十句破邪法。前外道中佛法之外別立
道理名爲外道。以彼邪智邪辯抗敵。菩薩大
士以四辯而令摧伏。云伏外道也。又云。心外
見法理外妄計。皆名外道。出家修習無念。但
念令不起則邪法自息。故上經云。以無心意
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也。破邪法中亦有
其三。初有六句。明其所出。二内懷喜下三
句次明所修。三離衆過下一句還彰所離也。
前中明出煩惱業句。超越假名者生死苦報
虚假之有稱曰假名。證實除捨故超越也。藏
云。假名者經説有四。一生死是假名。涅槃非
假名。生死是浮虚幻爲。所以是假名。涅槃眞
實。故非假名。二者涅槃是假生死非假。涅槃
無名強爲立名。所以是假。生死本是名相之
法。非強立名。是故非假。三者二倶是假。以生
死涅槃是因縁相待故是假也。四者二倶非
假。廢名就法。法體皆如。如内絶言。所以非
假。今就初門明生死。是假名得涅槃。故超出
也。明出苦也。次出煩惱。於中四句。初出淤
泥教斷愛也。淤泥者。愛見煩惱愛染生死名
曰淤泥。了之性空稱之曰出也。無繋著者。心
無所愛不著五塵。若有所著不名出家。乃至
不爲愛道。不繋不著名爲出家。故思益經云。
乃至如來尚不貪愛。何況餘法也。無我所著
者明修除見也。出家之道本亡我人故。於我
所法中一切捨離。故下經云。因有我故便有
我所。若無有我亦無我所也。無所受者。不受
邪法。或可。不受一切法。故花手經云。眼不
受色乃至意不受法。名無所受也。下教出業。
摧諸外道等。邪法教人名爲擾亂。除滅稱無。
次明所修。内懷喜護彼意。修利他行。於他所
爲心無疾惡。名内懷喜。内心清淨外能隨順
衆生不逆其心。名護彼意。隨禪定者。修自利
行。隨者順也。不見定亂相其心常不動。故曰
隨也。此定學離衆過者。還明所離。離於一切
犯戒之垢。此戒學也。若能以下第三結。以其
眞實出家之法一如上故。依此出家名眞實

就下第二教彼長者子等出家儀式。文別有
四。一維摩詰勸諸長者眞實出家。二諸長者
不達眞實出家意故以父母致辭。三明維摩
教令發心即眞實出家亦名具足。四諸長者
得眞出家。前中先勸所以下釋。法身如來無
處不在。對目不見故難墮也。父母不聽不得
出家者。唯依戒律出家要須父母開許。若其
違命。不合出家。或可。無明父貪愛之母障蔽
眞相令不顯現。名曰不聽。隱在三界諸煩惱
中。名不得出家。維摩詰言汝等發菩提心則
出家者。眞心既朗。勝相亦彰。無明貪愛既
除。法身獨出無礙。此則名爲眞出家也。名具
足者。衆徳圓滿性戒自成。不假師資。畢竟無
染。此豈不名具淨戒也。故無垢稱云。是則出
家。是即受具戒苾芻性。問。俗人發心即得具
足戒。與比丘何別。答。前戒有二種。一制行。
論其制法如須羯磨方得論其制行。離過是
同故與俗人同法事。四明長者得眞出家。故
我下結不堪也
佛告阿難者。此云歡喜。依智度論。有三因縁
立名。一從本願得名。二父母立名。三人見得
名。第一從本願得名者。即是釋迦牟尼佛因
地作窯師時値遇去本師釋迦牟尼。佛有聞
持傳者名曰阿難。即發誓願。願我於未來得
佛之時還名釋迦。所有聞持侍者還同今日
阿難。亦由世世已來發願爲佛侍者。以宿因
故今得爲佛侍者。故名阿難爲歡喜也。第二
父母立名者。如來將欲成道。魔王忿怒與十
八億鬼兵來惱菩薩。菩薩心正魔皆退散。便
至淨飯王所説言。汝子昨夜將欲成道。爲魔
所壞今已死沒。王與眷屬皆生愁苦不能自
勝。淨居天子即報王言。不須懊惱。汝子已成
正覺。不須憂苦。王猶疑惑。即遣使訪問。使
還啓王。太子已成正覺。王及眷屬國内臣民
皆大歡喜。須臾之傾斛飯王復更報淨飯王
云。夫人生男。王重歡喜。世間欣慶豈過我等。
既値歡喜時生。爲立其名名之歡喜也。第三
人見得名者。由阿難世世已來慈忍行成報
得相好端嚴色像第一。見者悦神無不愛敬。
故名歡喜。故淨法師云。阿難者是佛昆季宿
著因縁。名標起願之初。生居得道之末。面如
滿月。目類青蓮。能令見悦神亦使父王慶。集
具斯三義故稱歡喜。弟子中多聞第一。不知
如來法身常身體性無假故亦被呵
文四同前。第三釋中初總徴次別釋。別中有
五。一出昔日被呵之事。二維摩言止止下明
教呵相。三時我世尊實懷慚下自彰己屈。四
即聞下空聲導引和諧兩家。五世尊維摩詰
下阿難比丘嘆維摩徳。前中三句。初明阿難
爲佛乞乳。時維摩下淨名怪問。我言已下阿
難正答。前初句中世尊身少有疾者。患風病
也。牛乳治風故須乞也。維摩問者。非時而乞
其必有由。故須問也。答中小乘教内言佛實
有生老病死故。故作斯答。如是道理阿難是
大菩薩知佛無病。應同聲聞起化故也
就下第二教呵相中文開四節。初句略呵。二
如來身下顯佛眞身金剛不壞。三默往下重
明呵相。四當知阿難如來乘下重明佛身體
常不墮諸數。前略呵中。止止莫作是語者。執
應迷眞所傷之甚重言呵責故云止止也。如
來身金剛體者。第二顯佛眞身。佛身無爲物
不能壞如金剛也。惡盡善滿。何有病也。又云。
金剛之體明佛體堅難壞也。事同金剛。諸惡
已斷衆善普會。彰佛徳滿。衆惡已斷斷徳圓
滿。是攝律儀戒也。衆善普會行徳具足。是攝
善法戒饒蓋衆生戒也。此明所有何病何惱
彰其所無。當有何疾内無疾苦。當有何惱外
無衰損也。默往已下第三重呵。就中有三。一
心其言。二行矣已下呵去其身。三可密
去下雙呵形言。欲令永息無常之念。前中有
三。一遣默往。二呵誡不聽謗佛。三以理教示。
默往阿難是初遣也。口病言是以須默。身遠
乞所爲是須往。諺云。阿難小智不了佛身眞
常無待。妄言有疾。違失處深。故須默往。自
此已後不得更言佛無常也。勿謗已下第二
呵也。如來無病而言有病。是則爲謗。又垢執
實無亦爲謗佛。莫使異人聞者。異學精返難
與理親脱。聞斯語謂佛實病即輕佛也。無令
大威徳諸天者。五淨居天名世界頂。十住菩
薩多生是處也。若聞此言則知人者不達如
來方便之意於汝而生劣想。他方菩薩知佛
無病復輕汝矣。轉輪王下第三以理正教。轉
輪聖王以少福故尚得無病。擧劣況勝。豈況
如來無量福徳普勝三界而有病也。辯勝過
劣。第二呵去其身。於中有二。初呵令去身。
二明須去所以。行矣阿難者。速捨此去名爲
行矣。佛爲世師。擧世共尊。説病他譏。彼此
同著。故云勿使我等受斯恥也。外道聞等者。
明可去所由。外道梵志擧毀謗人。佛法之外
別立道理。名爲外道。心外別求。理外妄計。
生心動念。名爲外道。法外求淨名梵志。若聞
此語。明謗所由。當作是念何名爲師者。明輕
謗心。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者。明出謗語
也。第三雙呵中可密者止其言。速去者摧其
身。不密他聞不速他見。故須密速。勿使人
聞。或可。速密去者。摧其身勿使人聞。止其
言也。第四重明佛身性常成其無病。何須重
明者。前雖明佛是金剛身。惡盡善滿猶濫生
身無常
此下四句明佛惟以法性爲身不墮諸數。以
證如來畢竟無病。文中有三。第一告語令知。
第二非思下正明四徳。第三此身當有何病
下明了知無病。初告語令知阿難諸如來身
即是法身者。明佛化身即是法性之身。以化
用法爲體故。或可。化身性空即是法身也。第
二正明四徳。非思欲身者。法身不從思欲結
業而生故非思欲身也。業繋既段自在無礙。
即是我義。過三界者。生死報土無復諸苦。即
是樂義。諸漏已盡更無垢染。即是淨義。不墮
諸數者。佛身無爲不墮生住滅等四相數中。
即是常義。或可。不墮數者出過一切有爲諸
數。故無垢稱經云。是身無爲離諸有爲出過
衆數也。莊云。不墮數者不墮衆生數也。遠云。
非思欲身者離分段因。過三界者離分段果。
諸漏盡者離變易因。不墮諸數離變易果云云
如此之身當有何病者。第三結成無病。既具
常樂四徳。寧有病也。第三自障己屈。實懷慚
恥者。阿難聞上佛身常而無病。自恥愚暗。終
日侍佛不知佛常。妄見有病乃爲乞乳。非謬
何也。第四空聲導引者。阿難執應迷眞。居士
論眞失應。今以平等空中出聲導之。和諧兩
家不許偏執。就實以論勸彼阿難如居士言
了佛無病。但爲佛出五濁惡已下隨化。不違
阿難乞乳。故須同病以止病也。五濁者。一命
濁。二劫濁。三見濁。四煩惱濁。五衆生。下劫
將末命等五法以成滓。故如油將盡名濁也。
命濁者。謂短壽年十歳。以惡劫時命根爲體。
劫濁者。謂兵刃疾病飢饉劫起時以不相應
法爲體。或以内外有漏五陰爲體。見濁者。三
惡劫時五見爲體。煩惱者。三惡劫時陰五見
餘鈍央煩惱爲體。衆生濁者。三惡劫時無有
正念。衆生以第八識爲體。或通取五陰爲性。
此五惟在欲界非上二界也。此五成時名爲
惡世。現行斯法度衆生者。如來一代行乞食
法度脱衆生。依乳光經云。佛在世時毘耶離
城樂樹下四衆圍繞共會説法。時佛中風。當
須牛乳。毘耶離有梵志名摩耶利。爲五百弟
子作師。以慳悋故常持羅網覆其舍宅及以
庭中。不令飛鳥侵食米穀。邪見不信。家有乳
牛。惡抵踏人無敢近者。佛爲度此梵志故示
言。有疾須乳爲治風故。遂遣阿難持鉢往乞
至其門下。梵志見怒而問曰。汝何所須。阿難
對曰。佛病須乳故來乞求。彼聞作念。可令自
取使牛踏殺。即語阿難。若須攝取。阿難即往
牛所。牛自開脚任其攝乳。時牛靜住不復敢
動。時諸人衆咸生驚怪。爾時牛母而説偈言」
 此手捫摸我  一何使乃爾  取我兩乳去
 餘留興我子
爾時犢子復白母説偈言
 我乃前身時 生慳貪恒突 復隨惡知識
 不信佛經戒 使我作牛身 受苦不可繋
 都縁貪嗔癡 至於六十劫 今乃得値佛
 如病遇良醫 持我飮乳分 盡用奉上佛
 我食草飮水 自可充今日 令我後智慧
 得道願如佛
于時梵志在傍具見即自悔責。我不及牛。不
識福田生此惡心。梵志門徒數百人見此事
已皆得法眼淨。梵志復説偈言
 我是人頭畜 汝是畜頭人 汝見生歡喜
 我見劫生嗔 共汝諸等輩 相將見世尊
爾時阿難持乳奉佛。具述上事。佛即記曰。此
牛母子却後命終人間天上七返往來終更不
生三惡道中。牛母後値彌勒佛得阿羅漢果。
犢子亦爾。過二十劫後當得成佛。號曰乳光
如來。因此事故摩耶利等即於佛所深生敬
信。故曰現行斯法度脱也。取乳勿慚者。爲化
必然故無慚也。第五嘆維摩。可知。是故已下
結不堪也。如是五百已下第三總結。類顯餘
文可解也
維摩經疏卷第三

維摩經疏卷第六

  香積佛品第十
就此品中三門分別。一辯來意。二解品名。三
隨文判釋。辯來意者。始從問疾至不二品廣
明行因。此品之中寄就香積如來明因得果。
因前果後義次第也。下文中修十修八復是
其因。衆香世界莊嚴妙事是淨土果。此即明
其淨土因果。又解。前之四品明其教行入不
二品。次明證行。此香積品不住道行。以不住
故此往於彼彼亦來此。互相顯發利益衆生。
有玆三意。故須明也
釋品名者。前來賓主問答將訖。施設供養順
俗常儀。遂取香飯以供大衆。因示神變顯佛
事無方。就食主題章名香積佛品
第三釋中文分爲二。一問答辯法。二維摩文
殊説是法下結説利益。前中復二。一就香積
明淨土果。二彼諸菩薩聞説是下因彼衆香
菩薩讃請明淨土因。前中有三。一現淨土。二
顯勝食。三明教殊異
前中有二。一明舍利見其室空内心念食以
爲論端。二明維摩將爲取食先現淨土。前念
食中。日時將至菩薩何食者。遠云。因上空室
故生此念。良以飯食時中所須。是以念也。又
因念食多有開發。所以念食也。藏云。念食有
三意。一身心倶累。凡夫人。二心雖無累而形
須資待。二乘人。三身心無待。諸大菩薩也。
舍利既受結業之形。心雖無累而形須資待。
於佛道法齊後不食。食時既至。故生念也。二
經初以來談論菩薩妙法。聲聞不樂故念食
也。三維摩空室身子扣關。互相顯發以爲利
物。所以念也。問曰。空室之中聲聞五百。何意
舍利獨起念耶。答。諸弟子中舍利智慧第一。
又是時會之長。然多起發。故偏生念。又問。前
念床座通爲二乘。今此念食偏爲菩薩。答。床
座大小同須。是故通爲食中。二乘自有乞食
法故不爲也。前念座通爲二乘而被呵責。故
今不爲念也。或可。翻譯脱略非是理無。無垢
稱經云。此摩訶薩説法未起。我等聲聞及諸
菩薩當於何食也
時維摩詰知其意下。將爲取食先現淨土。文
中有三。一呵念穢食。二若欲下許取妙食。三
維摩入三昧下正爲現土爲取食縁。初呵中
維摩詰知其意者。知其念。意維摩以他心通
懸鑒彼心。故云知其意也。佛説八解脱仁者
受行。擧法以呵。八解之中前二解脱觀不淨。
汝已受行。云何念不淨斷食耶。又解脱即是
無欲。法食長養身之上膳。汝已受行。云何返
念不淨食耶
八解脱義七門分別。一釋名得名。二出體性。
三辯所縁境。四明行相。五所依地。六明漏無
漏。七問答分別
第一釋名得名者。初通次別。通者離染棄背
名爲解脱。八即是數。解脱是用。從數及用爲
名也。或可。帶數釋也。前者。一内有色相觀
外色内者。謂自身。言外色者欲觀自身青瘀
等色。初習難成。先觀外色青瘀之事。比教内
身。不久當然。故名内有色觀外也。二内無色
相觀外色者。已觀自身不更内觀青瘀等事。
唯觀外色若青瘀等。故名内無色觀外色也。
已上二觀除變化障。三三名淨解脱身作證
者。青黄赤白鮮潔之色名之爲淨。界地窮滿。
行者剋獲。名身作證。此之一觀除變化障及
煩惱生起障。四名空處解脱者。久觀諸色身
心勞苦。須作破列色想作厭色觀。縁無邊空
處而生此定。於空不染故名空處解脱。然成
就之時通觀四陰。從初得名名曰空處。五識
處解脱者。又縁空境患心勞苦攝境觀心。於
心離著名識處解脱。天無所有解脱者。彼無
所有無有麁識故。微細所縁縁少識爲境名
無所有。於此離染名爲解脱。下之二脱准上
應知。七非想非非想解脱者。此定最細不同
四禪三空。名爲非想。雖有心縁異滅盡定。名
非非想也。已上四觀能除受味。八滅受想解
脱者。厭心勞慮止息有縁。除受想等心心數
法。名滅受想也。此之一觀除想受心法也。若
論得名者。初三解脱境用立名。空識二種方
便爲目。非非想形對受稱。無所有及滅受想
約所無立名也
第二出體性有二。一依小乘。二依大乘。小乘
體者薩婆多宗雜心論等。前三解脱以善大
地中無貧善根以爲體性。空等四種解脱以
當地中善四陰以爲體性。滅盡解脱以非色
非心不相應法以爲體性。大乘體者。依瑜伽
等論有五種。一剋性體。前七解脱以別境五
中惠數爲體。二引發體。此之七種以定惠爲
體。三最勝體。若地前菩薩以加行智爲體。地
上菩薩若縁色等事法以後得智爲體。若縁
色等眞如即以正體智爲性。故瑜伽論云。此
七解脱以世出世智爲體性也。四相應體。以
四陰爲性。五眷屬體。以五陰爲體也。第八解
脱以非想地厭心種子防心功能以爲體性也。
第三辯所縁境者。初二解脱縁不淨色爲境。
第三解脱縁淨色爲境。若約十二處辯所縁
境者。十二處中縁色處爲境也。若約五陰。縁
色陰爲境。若約十八界。縁色界爲境也。若約
理觀。縁色眞如爲境也。空處解脱方便初起
縁空爲境。觀行成就通縁四陰。若辯理觀。縁
空眞如。識處解脱初起縁識爲境。觀心成就
通縁四陰。理觀還縁識眞如。無所有處解脱
方便之時縁無所有爲境。觀行成滿通縁四
陰。若辯理觀。縁無所有眞如也。非想解脱初
起縁細想爲境。觀行成就通縁四陰。理觀縁
細相眞如也。第八滅盡解脱無心縁故不論
境也
第四明行相者。初二解脱作不淨行及無相
行。第三解脱作淨行及無相行。空處解脱既
縁空境作空行相及無相行。識處解脱作縁
識行及無相行。後二解脱可知。若約寛通起
無常等諸行。第八解脱既無所縁亦無行相

第五辯所依地者。前二解脱依初二禪。第三
解脱依第四禪。空等四解脱各依當地。第八
解脱依非想地。欲界散地不發解脱。中間未
至定惠不均。亦不發解脱。近分定亦不發。以
速疾故也。若約依方。此八解脱唯依三方身
起。不依北方。以無説力起故。若約三界身。
前三依欲界身。後五通依三界身起也
第六明漏無漏者。有其二種。一約小乘約大
乘。初小乘者薩婆多宗。此之八脱並是有漏。
二大乘中二乘所得前七解脱。若縁色等事
法體是有漏。若縁色等眞如性是無漏。第八
解脱一向無漏。若菩薩位。地前頓悟菩薩未
得第八。前七分得。此是有漏。若至初地已上
七地已來。所得解脱性是無漏。出觀已後還
即間斷。八地已上觀心相續。所得八脱一向
無漏亦無間斷。佛果可知。若是地前漸悟菩
薩。縁色等事法。前七解脱一向有漏。若縁
眞如性是無漏。第八解脱一向無漏。若至地
上與頓悟同也。若約佛告果。八解脱倶是無

第七問答分別者。問。八解脱中何故第三第
八得名身作證。答。此二最勝所以得名。第三
即於色解脱中障漸無餘。第八即於無色解
脱中障漸無餘。是故偏立身作證名也。問。此
八解脱學人得不。答。依小乘。初二果人未離
欲界。未得根本四禪。不得八解脱也。若依大
乘。前二果人以有漏道伏欲界惑。分得七脱。
未得第八。第三果人八脱倶得。仍未圓漏。無
學果人方得清淨也。問。前二解脱倶縁不淨
色境。何故分爲二脱。答。色有内外不同。是以
分爲兩脱。若如此者。空境亦有内外兩殊。亦
應分爲二脱。答。縁空之時不作内外解。所以
但合一解脱也。問。第三身與第八身何異。答。
第三約心身以證定。第八約色身以證定。滅
盡無心。以身剋證也
若欲食下許取妙食。待須臾者得益不遙也。
當令汝得未曾有食者。該云香積味飯食之
能令長道斷諸煩惱。世所不行名未曾有也。
莊云。今言未曾有食。只食未曾有未曾有食。
豈有可得也
第三維摩現土之中有二。初以神力現衆香
界。後此諸下明衆皆見。問曰。何須現彼國者。
解有二義。一者欲令大衆見彼修因往生故
須現也。二顯己不思議力欲令大衆咸仰修
習同己所得故須現也。前中初言入三昧者。
化所依也。若就實論。無時不定。今隨化相示
言入也。就所現中文分有五。一示方所。上方
界分。二明遠近。過四十二恒沙佛土。三所現
國名曰衆香。四所現佛名曰香積。五辯彼國
人物等相。過四十二恒沙佛土者。若隨相解
其義可知。就實而論即是經中四十二賢聖
之位。依花嚴經。一十住。二十行。三十迴向。
名字如上辯。四十地。言十地者。一歡喜地。二
離垢地。三明炎地。四燒然地。五難勝地。六
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惠地。十
法雲地。此十地上復有等覺妙覺。總爲四十
二位。過此已後。無明細礙盡淨無餘。理證相
應成無上等覺。勝智圓滿方得號佛。故言過
四十二恒沙世界。有佛名香積者。彰化教主。
積戒定惠以成其身。名爲香積也。第五明土
相中文有四句。一土莊嚴。五塵勝妙。二人莊
嚴。唯諸菩薩無有二乘。三重嘆土。純以香嚴。
四重嘆人。唯佛菩薩衆。見可知也。問。香積
如來三身之中何身所攝。答。報身所攝。所以
得知。香積世界唯有菩薩無有二乘。故知報
佛所攝。或可。亦通化身所收。所以得知。香積
土中既有天子名曰香嚴。諸天凡身未見報
佛。又經云。此諸大衆莫不目見。故知通化身
也。佛身既通報化。所居之土亦通報化也。此
諸衆下衆見可知也
時維摩問衆已下第二顯取勝食。文中有三。
一明維摩爲衆取食。二明彼佛應即與之。三
得食已普供大衆。前中有二。一命衆取食。二
於是下衆默不堪自遣化取。前中四句。一維
摩詰命衆取食故問。菩薩仁者誰能致彼佛
飯。致是運致檐輦之義。又云。致者到也至
也。誰能至彼佛所取飯也。二以文殊威神力
故制衆默然。欲使維摩自往取之。適其化意。
非謂大衆力不能也。三明維摩返繋。令取仁
徳衆多不堪取食可著之甚故今返繋。仁此
大衆無乃可耻。四文殊爲衆解過引佛爲證。
如佛所言勿撃輕末學。以衆末學解脱之徳
不堪往取。勿輕意也
二明維摩化取食中文別有三。一以神力化
爲菩薩。二而告下教取食儀。三時化菩薩下
承命往取。前中維摩不起於座居衆會前。起
化處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徳勝等明化所
作。維摩大士具有三身。一是法身。二是報
身。三是化身。現長者身是化身。化作菩薩者。
從化起化。二乘之人不能從化起化。菩薩從
化更能起化也。中論云。如世尊神通所作變
化人。如是變化人復變化作人。准此經文。化
人復能起化也。或可。從淨名報身引起。以其
化身無有心故不能起化。又問。維摩化作菩
薩現諸光明。依何三昧依何神通依何禪定。
答。依智度論。依三昧王三昧依神足通依第
四禪。又十四變化心中依何心中起化。答。依
四禪。欲界化當第十心化也。又問。十二處中
化幾處。答。十一處全。法處一少分不化無爲。
所以現菩薩威徳勝者。欲使彼國諸菩薩等
覩之發心來此聽法有大玆益故須勝也。取
食儀中文分四節。一示方所。二明問訊。三教
乞食。四明乞意。初中而告之言。汝往上方。明
示方所。二到彼維摩稽首足下者設敬也。問
訊起居通問辭也。少病少惱者問訊事也。而
言少者示同世俗也。少病惱者問身増損氣
力安不。問心苦樂。三所食餘者。若不食餘即
不敢乞。乞食意中有三勝益。作佛事者。娑婆
衆生得道之益。弘大道者。小乘衆生悟大之
益。名聞普者。聞名誦持成徳之益。問曰。舍利
前念食中但爲菩薩。今此維摩取食何故爲
聲聞也。答。身子念食原從自己須食心起。自
有所欲。謂他亦須。又身子實謂菩薩身有所
待。維摩達彼諸菩薩等久食深法於食不須。
今取者。唯爲二乘未發心者教令發心捨小
學大故專爲也。三化菩薩承命取食。文中有
二。初化菩薩昇于上方擧衆皆見。後化菩薩
發言求食令衆同聞言。如前教也。問。何意取
飯遣化菩薩。請座不遣人追。答。借座燈王謂
默感不思議。今令請香飯遣化奇特。又借座
示心通不遣使人往。請飯表身通故遣化人
取。又欲引上方菩薩從彼而來使此衆覩見
暮徳進修道行。又欲以此法門利益彼衆故。
以是等縁故遣化往也。問。請飯維摩何不自
取乃遣化往。答。維摩即是時會化主。客在其
室。無宜捨去。又欲令彼諸菩薩等尋化推本
來此聽法故身不去
彼諸大士見化菩薩已下第二大斷明彼如來
應請與食。文別有五。一明衆香菩薩覩化致
問彼佛具答。二菩薩言其人已下。審問維摩
道徳何如乃作是化。彼佛具辯。三於是香積
如來已下。佛以香飯與化菩薩。四時彼九百
萬菩薩下。彼諸菩薩欲來此土。佛便聽許。五
時化菩薩受鉢飯下。二因菩薩承力至此施
作佛事。前中初問後答。問中三句。初言彼諸
大士擧能問人。見化菩薩彰所覩。嘆未曾有
彰昔未見。下正爲問。今此上人從何所來問
其所從來處。二娑婆世界爲在何許問其方
所。三云何名爲樂小法者問其所爲。淨土中
無怪而問也。下佛答中佛告之曰總擧答詞。
下方度等隨問別答。於中初至界名娑婆。答
上問中娑婆世界爲在何許。娑婆梵音。此翻
名忍。悲花經云。此土衆生忍受三毒及諸煩
惱。土從人稱故名爲忍也。佛號釋迦。於五濁
世爲樂小法衆生敷演道教。答上問中云何
名爲樂小法者。三彼有菩薩名維摩下。答上
問中今此上人從何所來。明此化人淨名遣
來。先列維摩住不思議辯其所得。爲菩薩説
明其所化。故遣化來彰其所遣。稱揚我名并
讃此土。令彼菩薩増益功徳。明遣阿爲使此
慕求名増功徳。自下第二彼諸菩薩審之維摩
詰其人何如及作是化問其人也。徳力無畏
神足若斯問其徳也。下佛具答。佛言甚大嘆
其人勝。對其初問。一切十方皆遣化往嘆其
化廣。對其後問。第三彼佛盛滿香飯授化菩
薩文顯可知也。自下第四衆香菩薩請佛求
來彼佛聽許。於中先列請人。倶發聲等發言
正請。供養釋迦見維摩等彰請所爲。下佛聽
許可往者聽去也。下明誡約。先誡其身。後誡
其心。誡身有二。一教攝身香。無令衆生起惑
著心生煩惱故。問。既攝菩薩身香。云何不攝
飯香。答。佛神力故飯能除惑發其道意。所以
不攝。身香不然故須攝也。亦可。世尊恐彼衆
生生諸煩惱。是以勸攝必。其衆生不生貪染
亦不勸攝。故下經云。佛告阿難是彼菩薩毛
孔之香。二捨本形。無令彼諸菩薩而生鄙耻
心退勇猛故。就誡心中。又汝於彼莫懷輕賤
而作礙想。正勸捨過。於人莫輕。於土莫礙。畏
而不入名爲礙想。所以下釋先徴後解。十方
國土皆如空者。諸佛勝土性淨如空平等無
二。但爲大悲化衆生故不盡現其清淨土耳。
自下第五明菩薩承力至中。若就別相。彼九
百萬承彼佛力。其化菩薩承維摩力。通則義
齊。何有異也。上來第二佛與食竟
次維摩即化九百萬下。第三大斷得彼飯普
供大衆。文中二。一明維摩現不思議力小室
廣容。二維摩詰語舍利下。能以少食充於大
衆。正明供養。爲此變者欲使衆香諸來菩薩
深敬故也。前中有四。一以神變作師子座安
置衆香新來菩薩。問。室中先有燈王高座。維
摩何故更化高座。答。燈王之座此方菩薩以
昇。香積衆至所以淨名化作高座。又問。舍利
念座。維摩何不化作。請座燈王此有何意。答。
舍利既見室空。所以生念。淨名若其自化。恐
致不實之嫌。是以不化師子座。又問。恐致不
實之嫌維摩不化座者。今香積衆至亦致不
實之想。何故維摩化作高座。答。淨名化座欲
令衆香菩薩生不思議想。所以淨名化作高
座。又云。上明借座。今辯化成。彰顯奇特也。
二化菩薩以彼香飯授維摩詰。三明香飯普
勳三千。四明人天等衆聞香雲集。聞衆有三。
一婆羅門聞香快然者。異香入體身心欣悦
也。二明長者至月蓋領諸人衆入方丈室禮
敬劫住後。三諸神及天雲集。文並可知。問。欲
界諸天聞香可爾。色界諸天既無鼻識。如何
聞香入方丈室。答。色界雖無鼻識而有鼻根。
欲聞香時借下界識而託上根。所以聞香入
室也。如十地菩薩將成佛時經色界中依第
四禪斷煩惱及習方成正覺引起成所作智。
第四禪中既無五識。云何引起成所作智。故
智借彼下識依上根生轉成所作智。彼亦如
是。或云。香是定心所變。法入所攝。色界諸天
諸天意識得縁。所以聞香入方丈也。第二以
食供養衆中文分爲二。一辯香飯無盡。二其
諸菩薩下彰飯殊勝。初辯飯無盡中文有四
句。一命衆食。二有異下覩飯念少。三化菩薩
下呵其狹心。四於是下結受用無盡。問曰。前
座大小通告。今食何意偏告聲聞。答。有四義。
一聲聞自有乞食故無心欲食。二取飯正爲
樂著小法者故。三聲聞小智飯少。大衆都無
心食。四身子念食唯爲菩薩不爲聲聞。故偏
命食。座即不爾。是通以告可食如來甘露味
飯者。此飯能滅諸煩惱毒資養惠命。名甘露
味。大悲所勳者。甘露味飯是大果。又從心所
起故云大悲勳也。無以限意下誡捨劣心。取
相分別名爲限意。食無大利名不消也。遠云。
執爲定少名爲限意。用不應法名爲不消也。
莊云。有所得心名爲限意。取於飯相名不消
也。第二覩飯念少有異聲聞者出不消人。四
大弟子外名異聲聞。亦可。五百人外名異聲
聞。或可。二乘人等異諸菩薩名異聲聞。念飯
少者取食少相。而此大衆下取衆多相不知
諸佛不思議徳。以一微塵納無數世界。微塵
不大。世界不小。第三呵狹小心中文有三句。
一呵。二四海下彰飯無盡。三所以下釋勿以
遮呵也。小徳小智二乘人福惠少也。無量福
惠佛福惠多也。四海有竭下明飯無盡。或念
不應四海有竭此飯無盡者。假擧世間事彰
飯無盡。一切人食揣若須彌至一劫亦不盡
者。假擧世人明食無盡。一切人食食人廣也。
揣若須彌所食多也。人別須彌乃至一劫食
時久也。假使如此猶亦不盡所以下釋。初先
微後解。一鉢之飯所以言不盡者何下對釋
之。無盡戒下。聲聞五分功徳有二種盡。一無
常盡。入無飯涅槃時盡。異彼二盡故言無
盡。功徳具足者。不同菩薩。所食之餘不可盡
明佛食身報用無盡。於是鉢飯下第四正明
受用無盡自下第二飯殊勝中顯食功徳能
有三。初明身安樂者。離忘不善名安。無苦適
悦名樂。譬如下欲次以喩顯安樂。後明食者
身出妙香亦如下喩顯香相也
爾時維摩問衆香下。第三大斷明其教殊異。
於中有二。初明他佛。後明此土佛教。前中
有二。初淨名問。次彼菩薩答。以理言之。教實
無別。但以衆生報根性不同故問也。前中先
問彼具答之。我土如來無文字説但以衆香
入律行者。非謂彼土默而不言名無言説。但
以聖者致化不同此土衆生必以言教得道彼
國天人多以聞香得入聖位。下經云。或以香
飯而作佛事等。無文字説者擧其多耳。彼國
以香通道爲宗。非都無言。故上經云。彼國無
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菩薩衆。佛爲説法。故
知亦有言説。如此土以通道亦有因神變等
事而得悟道也。徳藏三昧者。聖由定成獲此
定已。菩薩所有一切功徳皆悉具足。故云徳
藏三昧也。自下第二明彼菩薩問此國土言
教施化。於中先問後答。答中有三。初總以標
擧。二是地獄下別釋。三結成。此土衆生剛強
難化爲説剛強語者。然聖化無方隨縁而應。
此土衆生剛強難化故佛以麁言而應之也。
佛有三種説法。一軟語説。行善樂果。二麁言
説。行惡苦果。三雜語説。或以苦言呵責。或
以軟語開化。雜説二種方能離過。今三教中
是麁教也。第二別中有三。一法。二喩。三合。
法中約就四諦以釋。欲令衆生知小可厭終
趣大乘故須明也。初明苦諦中先説三塗極
重之苦怖彼衆生令捨惡因。是諸難處者即
八難也。是中三惡及生盲聾四法是報難。以
異熟無記五陰爲體。世智辯聰是煩惱難。以
染汚邪惠爲體。北方長壽無此二。是處難。以
所居住處世界成難。四塵爲體。以彼天人諸
根具足根性聰惠非是難但處在彼故。亦可。
身處倶爲難。即以異熟無記五陰爲體。佛前
後是時難。以身墮在此時還以異熟無記五
陰爲體。具上八法不得聖道及聖道方便。名
爲難也。是愚人生處者。謂諸邊地邪見外道
無三寶處也。是身邪下次明集諦。文中雖復
因果。通擧對果辯因。意明集諦。是身邪行是
口邪行是意邪行者。此明三業。色形積聚名
之爲身。依身起業不正乖理稱爲邪行。餘二
亦然。並以遍行思數爲體。若約勝。依成實論
思有三種。一審慮思。二決定思。三動發思。
身口七業以審處決定爲加行。以動發思爲
體。意三業者。以審決二思爲體。故唯識論云。
審決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名意業也。是
殺生下次明十惡。斷命名殺。即是身。用生
是前境。殺彼衆生。此即從用及境爲名也。然
殺衆生要具五義。一者謂是衆生數。二者
意樂。謂起害心。三者方便。欲爲害故須執刀
杖。四者煩惱。謂貪嗔癡。五者究竟。謂彼衆生
或無間死或後時死。若具五義即成根本業
道。若闕一縁即成方便業道也。言殺生報者。
倶舍論云。不善業感果有三。一異熟果。隨下
中上業受畜生餓鬼地獄異熟果也。二等流
果。後得人身壽命短促也。三増上果。感得外
物乏少光澤。所以如此。由殺他被令他受苦
故於地獄受異熟果。斷他命故於人中受命
短促。爲等流果。壞他威力故感外物乏少光
澤。爲増上果也。不與取是不與取報者。他物
未惠名爲不與。此即是境私竊曰。取是身用。
此即從用及境爲名。得報有三。於地獄中受
異熟果。從彼出已來生人間資財乏少。是等
流果。於諸外物多遭霜雹。是増上果也。是邪
婬邪婬報者。乖於正禮名曰邪婬。此亦從用
爲名。還感三果。於三惡趣受異熟果。在人道
中妻不貞良。受等流果。感外世間多諸塵垢。
増上果也。是妄語妄語報者。發言不實名爲
妄語。此亦從用爲名。得三種果。於地獄等
受異熟果。若生人中多被訛謗。受等流果。
外感資具多諸臭穢。果増上果。是兩舌報
者。離隔彼此名爲兩舌。此亦從用爲名。還感
三果。於惡趣中受異熟果。後生人中親友乖
離。受等流果。感得外事高下險曲。是増上果。
是惡口惡口報者。發言麁惡名爲惡口。此亦
從用得名。感果有三。一於下惡趣中受異熟
果。後生人道恒聞惡聲。受等流果。感器世間
田多荊棘。磽确鹹鹵是増上果也。是無義語
無義語報者。不稱正義名無義語。此亦從用
得名。還感三果。於三惡趣受異熟果。後生人
間言不威肅。受等流果。感外世界時候變改。
是増上果也。是貧嫉貧嫉報者。於境染多名
爲貧嫉。報得三果。於畜生等三惡道受異熟
果。於人道中其心貪威受等流果。感外世界
果實尠少。是増上果也。是嗔惱嗔惱報者。於
境損物名爲嗔惱。感果亦三。於下惡趣受異
熟果。在人道中其心猛盛恒多嗔怒。受等流
果。感外世間果味辛苦。是増上果也。果邪見
邪見報者。起見不正名爲邪見。還得三果。於
三惡趣受異熟果。後生人中其心増癡又多邪
見。是等流果。感外世界無諸果實。是増上果
也。是慳悋下次明六蔽。慳悋報者。慳即慳纒
由障他施。於下惡趣受異熟果。後生人間乏少
資財故得貧報。是等流果。増上如前。毀戒報
者。由犯戒故生三惡道受異熟果。後生人中
常多犯戒。是等流果。嗔恚報者。於下惡趣受
異熟果。生在人中得醜陋報及多嗔恚。是等
流果。是懈怠報者。由懈怠故受惡趣身。是異
熟果。後生人中性多懈怠。是等流果。亂意報
者。由散亂故生三惡道受異熟果。生在人間
心多散亂。是等流果。増上亦可智也。是結戒
下次明道諦。文中雖復通擧邪正。意欲對邪
辯正故次明也。文中約就三學明義。先戒。次
定。後惠。是結戒者。以諸衆生先造惡故佛爲
制戒令其修善。是持戒是犯戒者。既制戒已
來。奉教曰持。違則名犯。亦可。持名止持。犯名
止犯。莊云。生心動念名之爲犯。不取其相名
之持戒。故法句經云。若説諸持戒。無善無威
儀戒性如虚空。持者爲迷倒。是應作者即作
持也。不應作者是作犯也。是障礙者。是前二
犯能障聖道。不障礙者。是上二持不礙聖道。
是得罪者。結上二犯。是雜罪者。結上二持。是
淨垢者。下次明定學。諺云。正定名淨。邪定稱
垢。遠云。淨定無漏定是淨。味相應定稱垢。
亦可。淨者是無漏定。垢一切世俗定也。又
云。分別二相名之爲垢。不取二相云淨定也。
漏無漏者。次明惠學。有漏者三漏也。無漏者
除三漏也。或可。地前加行知是有漏。地上正
體後得二智是無漏也。或可。依對法論。有其
六義。一漏自性故。二漏相屬故。三漏所縛故。
四漏所隨故。五漏隨順故。六漏種類故。言漏
自性者。謂諸漏自性漏性合故名爲有漏。漏
相屬者。謂漏共有心等法漏相應故漏所依
故名有漏也。漏所縛者。謂有漏善法由漏勢
力招後有故。漏所隨者。謂餘地法亦爲餘地
諸漏廉重所隨逐故。漏隨順者。謂順決擇分
爲諸煩惱廉重所隨故。漏種類者。謂阿羅漢
有漏諸蘊前生煩惱所生起故。具上六義名
爲有漏。與上相違即名無漏。邪道正道者。外
道所行名邪。内道所修云正。亦可。二乘所修
云邪。菩薩修行名正。或可。取邪正相名邪。不
見邪正云正。有爲無爲者。次明滅諦。文中是
非通擧。意欲對非明是也。分斷變易二種
有漏五陰爲業煩惱所爲及四相所遷名曰有
爲。或可。無漏五陰爲生等四相遷流名爲有
爲。因中永滅名曰無爲也。亦可。分段變易二
種因果名爲有爲。盡此永滅故稱無爲也。然
此無爲有其多種。依雜心倶舍大品經等有
其三種。一虚空。二擇滅。三非擇滅。依掌珍論
及五蘊論立四無爲。一虚空。二擇滅。三非擇
滅。四眞如。依百法論及唯識立六無爲。一虚
空。二擇滅。三非擇滅。四不動。五想受滅。六
眞如。依瑜伽對法等論立八無爲。五種如前。
更加善法眞如不善法眞如無記法眞如即爲
八種。問。何爲諸論不同。答。百法唯識於倶舍
掌珍。擇滅開爲不動及想受滅故成六種。瑜
伽對法於掌珍等諸論眞如無爲約三住分立
其八種。此等論師約義不同開合有異。於理
無違也。就唯識釋六無爲。略有二種。一依識
變。謂曾聞説六無爲。勳習力故心識生時相
分顯現。實是有爲。由無變易前後相似假説
無爲也。二依法性假立六種。一者虚空眞如。
上離色障礙假説虚空。二者擇滅眞如。上由
智簡擇斷惑證如假立擇滅。三者非擇滅。有
其二種。一者本性。謂眞如上本性離染假説
非擇。二者縁闕。謂眞如上漏無漏法縁闕不
生假説非擇滅。不生有二。一永不生。二暫不
生。四者不動。謂眞如上苦樂受滅假説不動。
五者想受滅。謂眞如上約想受滅假説無爲。
六者眞如。約其人法二空所顯安立施説假立
眞如。所以然者。以眞如體非安立諦離名言
相唯正體證也。問。不動等二三無爲中何無
爲攝。答。依唯識論。若暫滅者非擇滅攝。究
竟滅者擇滅攝。世間涅槃者。生死因果名曰
世間。可破壞故果上之滅名曰涅槃。然涅槃
不同有其四種。一自性清淨不爲煩惱所染。
即有垢眞如爲體。二無住處悲智不住二邊。
因證涅槃即離所智知障。法空眞如爲體也。
三有餘障雖永寂若身未捨。以若身證涅槃
也。即斷煩惱障眞如爲體。四無餘。捨生死二
苦報名曰無餘也。即出生死若眞如爲體也。
又云。初一即眞如。後三擇滅攝。滅有二。一滅
縛得。謂即煩惱障所得擇滅。二滅障得。謂即
所知障所得擇滅。有餘無餘滅縛擇滅爲體。
無住處滅障擇滅爲體。或可。自性涅槃以非
擇滅爲體。不因擇力而得滅故。自性清淨離
過爲名。無住處無他受稱。有餘無餘相形立
名也。問。此四涅槃誰人具有。答。一切有情皆
有。初一此約體説。不約證也。二乘無學容有
前三。唯佛世尊獨言具四。問。涅槃中涅槃有
二。一者性淨。二者方便淨。與四涅槃如何相
攝。答。四中初一性淨攝。後三方便淨攝也。
問。依涅槃經摩訶般若解脱法身名爲涅槃。
依善戒經二即二智爲菩提體。云何唯識論
但以眞如爲體。答。涅槃經等理事相從。唯識
論中但約理也。問。如何善逝有有餘依。答。
雖無實依而現似有也。或苦依盡説無餘依。
非苦依在説有餘依也。或可。依金光明經。法
身是無餘報化二身有餘攝也。問。所知障亦
障涅槃。云何但説障菩提也。答。依唯識論。
理實二障通障。即就勝而言煩惱障涅槃所
知障菩提也。以難化人下結上來法説。次下
喩況。譬如象馬乃至徹骨者。調馬有四。一觸
毛。二觸皮。三觸肉。四徹骨。超擧第四故言乃
至。如是下合一切苦。切之言者略有二種。一
具説四諦。二就苦諦中具説四苦。一説生苦。
如初觸毛。二説老苦。如觸皮。三説病苦。如
觸肉。四説死苦。如觸徹骨也。下根凡夫至此
方能發菩提心也。上來第一明淨土果訖
自下第二明土因行。文開兩節。一因彼菩薩
讃嘆維摩爲説十種増勝明餘土無。二彼菩
薩下因彼啓請爲説八種生淨土行。此二何
別。前十具徳。後八離過。初中有三。一彼讃
歎。二維摩印述。三正爲説十種増勝。嘆中
初總。世尊下別。別中先嘆。如來慈深貧所樂
法者。小乘之法唯空無我無徳稱貧。棄大學
小名之爲樂。或可。此土衆生無大乘法財名
貧。倶有小識希求四諦名樂不法也。佛隱大
乘以小法化生故云度衆生也。次嘆菩薩悲
極言勞謙也。第二印述中有三。一維摩印。二
明勝負。行不在人貴其有益。彼土雖妙施徳
無地。此土菩薩雖生穢國教化衆生廣有開
發勝過彼土。故思益經云。若人於淨國持戒
滿一劫。此土須臾間行慈爲最勝。三所以下
釋以具十法勝也。第三次明十事。文分爲三。
初問次答後結。十中前六自行。後四外化。四
中前三化法後一化行。除八難者小乘法。化
度小乘者大乘法。化濟無徳者人間法。化四
攝法者利他行也。結文可知
第二因請明淨土行。於中先問後答。爲請意
者欲使衆生修淨土因往生故也。瘡疣者煩
惱之異名也。維摩答中有二。初總後別。別
中有三。一問二答三結。答中前四化他之心
後四自行。具此八者即生淨土。初中益生不
望報者。第一句慈心與樂而不求報後生淨
土得果自然。滿云。慈憐心益故不望報。代
受苦者。第二句并取喜心合成一句。所以然
者。若不生喜何能拔苦。爲此悲喜二心合爲
一句。故無垢稱云。二者菩薩如是思惟。我應
代彼一切有情受諸苦惱。我之所有一切善根
悉迴施與故。故知悲喜合成第二句也。若依
遠法師。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
不疑。初句敬人下句敬法。尊人重法合爲第
五一句。雖有此制既非聖教。不可依也。代受
苦者。悲心愍物不入涅槃。後生淨土得自在
樂。又云。悲心深厚故代受諸苦。問。苦是衆生
報法。云何可代受。答。由其菩薩在苦化生彼
得出離故云代受。又復鞭杖等苦有可代處
菩薩亦代也。功徳盡施者。喜心衆生施彼功
徳。後生淨土無我所報。又云。以喜除嫉故能
盡施。等心謙下者。是第三句捨心平等謙卑
接𤘽。後生淨土得尊勝果。又云。捨除憎愛名
爲等心。齊能卑敬故曰謙下。絶離怨親差別
之異故言無礙也。下四種中。前三尊敬三寶
之行。後一集善離過之行。敬三寶中視如佛
者。第四句觀諸菩薩體是佛故。後生淨土常
得見佛。莊云。菩薩是衆生橋梁。増己功徳。所
以視之如佛也。聞不疑者。第五句於大乘深
法之中聞之不疑。後生淨土常聞大乘不思
議法。不違背者。第六句三乘雖別歸宗不殊。
應物利縁豈相違也。後生淨土常値聖衆。就
其後一自行成中曲有兩句。初句習善違順
等觀。後句離惡自他倶美。前中不嫉彼供者。
第七句。見他得利。密與己同。唯可歡心。寧有
嫉也。不高己利者。自得離樂。觀諸壞縁。唯慮
無常。何得高也。如是觀者名調伏心。常省己
過不識彼者。第八省己過故惡無不盡。不訟
短故善無不滿。恒以一心修諸功徳者。塵垢
易増。功徳難具。若不以一心專至。何以剋
成。具此八法則無瘡疣。生于淨土也。然菩薩
之行行復何窮如前。心是菩薩淨土等。豈只
八邪。又時言多。又時言一。如涅槃云。供養
一花則生不動國。或言。十念成就即得往生。
今且擧一數言八。非謂定在八也。雖復言八。
八不是多。雖復言多。多不異一。雖復言一。
一不異多。故知此八即非八言八。淨亦非淨
言淨。生亦非生言生。乃至一切諸法皆應如
是。上來正辯結益可知也
  菩薩行品第十一
此品之中三門分別。一明品來意。二釋品名。
三分文辯釋。初來意者。有其四義。一衆香菩
薩欲還本土請法自資。二維摩請佛印述以
成經法流傳後代。三維摩所現神變菴羅未
覩化事未周。四香積之飯菴羅未知欲使同
知。有此四義明品來也
二釋品者。衆香菩薩請法還國。如來爲説盡
不盡法。聞以爲要行。即從請人以題章目。故
稱菩薩行品也
三解文者。大開四節。一現瑞相令人發心。
辯香飯以爲佛事。三明諸佛説法平等。四明
請法還國作念佛事勝縁。文別可知
前中有四。一明維摩欲往佛所先現神瑞。二
問答辯釋。三持大衆往詣菴羅。四明如來勅
衆令坐。前中佛説法於菴羅園者。明現相處。
其地忽然者。現相時速。現三種相。一廣博者。
爲受多衆令處廣博。二嚴事者。爲安勝衆説
上法故令地嚴淨。三一切衆會皆作金色者。
爲令大衆咸知進仰故使衆會皆作金色。阿
難白佛下第二問答辨釋。大士所爲非小道能
測。又欲令此衆知變所由故。問下答下知。第
三持衆詣佛。文中有三。一明維摩命彼文殊
可共見佛。二明文殊印言善哉。三是時下維
摩持衆詣佛。文中以神通力者即神足通也。
世相迎送必結四輕騎。大士迎送運以妙通。
先淨名置座於地將先致敬故。繞七匝者。内
心愛重遍觀佛徳隨順修行。或繞一匝三匝
七匝或百千匝或無量匝。一心合掌明心專
也。恭敬如來故一面立。次諸菩薩弟子釋梵
四王避座稽首佛足。以此諸衆前皆在座。淨
名持來故須避之。第四動衆令坐如法慰問
諸菩薩已者。嘆言善來教化衆生。不疲勞耶
即皆受教者。如教而座也
衆坐已定佛語下第二次辯。香飯以爲佛事。
文中有三。一佛問舍利汝見維摩神變事不
彼答言見。二阿難白佛今所聞下明彼維摩
到佛所已重辯香飯以爲佛事。三阿難白佛
未曾有下類顯一切悉爲佛事也。前中兩重
問答。初問意者。以其舍利從彼文殊至維摩
室具見所爲故須問也。彼答可知。重問可解。
答中非意所圖非度測者。謂非凡夫意識所
圖。非身子心計度也。亦非二乘師智所測
第二辯前香飯。文別有三。一阿難致問佛具
答之。二舍利自説身香阿難審問舍利具答。
三阿難問飯消久近維摩爲辯。初中先問起
發。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爲何香下佛爲辯。
彼菩薩毛孔之香即是衆香菩薩毛孔香也。
問。前去香氣普勳三千世界。何故阿難不聞
此中方聞。答。非分故雖近不聞。今欲廣明佛
事。所以得聞。又云。阿難園中尋聞此香。今欲
顯飯殊勝廣明佛事。所以重問。不是以前不
聞。第二初先舍利自説身香。阿難次問此所
從來。舍利後辯。長者維摩從衆香國取佛餘
飯。於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故我身香。
第三有兩問答。初阿難問香住。文如維摩下
答。至此飯消阿難重問。文如下答。答中有
三。初法次喩後合。前中有三。初約凡夫。次約
二乘。後約菩薩。此飯勢力至于七日然後
乃消者。此約凡説勢。唯七日其飯即消。又
云。香飯三塵爲性。通凡及聖。香飯益身唯得
七日。若凡夫人未起行者食此香飯。七日之
内起人天行然後乃消。若大小乘人未發心
者食此香飯。七日之内隨其所應香飯力勳
發意乃消。如七生聖人如七歩毒蛇也。藏云。
飯勢有三。凡夫福薄但得七日。所謂下也。二
乘次中故得初果正位羅漢心脱然後乃消。
所謂中也。大乘發心乃至補處然後乃消。所
謂上也。以應三品衆生故初云七日。若約位
辯。五停心觀七方便也。一不淨觀。二界分別
觀。三慈悲觀。四因縁觀。五數息觀。六總別
相念。七達分善根。經此七位食大悲飯能離
煩惱香飯息用。故云七日消也。若依薩婆多
宗。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三總相。四暖。五
頂。六忍。七世第一法。爲七也。正位者。次爲
二乘苦法忍以去見諦十六心名入正位。若
約新經。未離欲者若食此飯要得離欲。然後
乃消。此即第三果。得心解脱者。謂阿羅漢
果。大乘中三句至發心者至十信已上發心
菩提也。得無生忍者。初地已上得無生法忍。
理實四忍倶得。從初爲名也。問。經云。已發
意食此飯者後無生忍然後乃消者。此從十
信至初地經初僧祇劫。此既長時捨身受身。
不可香飯隔生猶在。云何言得無生忍乃消。
答。有其四義。一直往菩薩地首。是分斷身雖
復捨生受生。猶食香飯起觀心相續不斷。入
初地時引無漏惠斷惑證如。息其作用。名之
爲消。二此諸菩薩復捨生受身。後身之中識
中有種子種子遇縁還生。香飯相續不斷。流
至初地發無漏心。斷惑證眞。名之爲消。非是
食滅名爲消也。三迴心菩薩十信十住已去
受變易身相續不斷。猶食香飯。引眞見道。雙
斷二障。證眞擇滅。息其作用。名之爲消。非是
無食也。四諸小菩薩身雖分斷。猶食不思議
飯。攝持此身相續不斷。入初地時引正體智。
斷惑證如。名之爲消。非食滅也。故上經云。揣
若須彌。乃至一切猶不可盡也。又上經云。無
盡戒定智惠功徳具足者所食之餘終不可
盡。法華云。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
四衆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以佛神力故令諸大
衆謂如半日。又法華云。日月燈明佛説法華
經。六十小劫時。會聽者謂如半日。理實聽六
十小劫。由經勢力持諸衆生經六十劫不死。
此亦如是。又如大迦葉於雞足山入滅盡定。
留身待彌勒佛。經五十六億萬歳彌勒下生
與佛相見。中間不死。定力持身。香飯功力亦
爾。如智度論説也。若約新經。其以證得無生
忍者若食此飯要當安住不退轉位。然後乃
消。此即八地位也。得一生補處者十地後心
種智現前細障斯滅。此飯乃消也。譬如有藥
下立喩以顯名。曰上味者列藥名。其有眼下
明藥功能。此飯如是者合。上味滅除下合。身
諸毒滅然後乃消。問。香飯既是色法。云何斷
惑。答。遠云。由大悲香飯不思議力所以能斷
惑。如輪王有一床寶。聖王居上。即能離欲。
逮得四種玉女。雖見如覩佛像。不生欲心。況
佛菩薩所受境界。如經中説。菩薩有一照法
性冠。著此觀時一切諸法悉現在心。諸事亦
爾。雖有此釋。道理不然。豈有色法性能斷
惑。但以香飯資發觀智能斷煩惱。非是食體
即能斷惑
第三類顯一切以爲佛事。文中有三。一阿難
讃嘆如來述成。二廣就諸行以明佛事。三總
以結成。初阿難稱嘆。飯本充虚資養色力。今
乃斷惑得道。豈非未曾有也。如來印述者。所
讃合理故印云如是。二廣明佛事中文有一
十五句。義分爲兩。初十四句順行佛事。後
有一句逆行佛事。前中更分爲二。初十三句
別明佛事。後之一句總明佛事。初中或有佛
土以佛光明爲佛事者。即眼識能通道色塵
爲佛事。因覩佛光而悟聖道。故云佛事。故涅
槃云。遇斯光者一切煩惱皆悉消除也。諸菩
薩作佛者。如花嚴經。世尊默然令菩薩説法
度人以爲佛事。以佛化人者。佛化爲人爲生
説法而得悟道。此上二句耳識能通道聲塵
爲佛事。有以菩提樹作佛事者。佛於樹下成
道名菩提樹。此樹色香微妙復出諸香。見聞
嗅解皆悟聖道。此即五識能通道五塵爲佛
事。衣服臥具。昔閻浮提王得佛袈裟懸置高
幢以示國人。有病之者覩見歸命。病皆除愈。
發菩提心。因此悟道。名爲佛事。此即眼識能
道色塵爲佛事。以香飯者。因食香飯得入聖
道此即三識能通道三塵爲佛事也
四食義六門分別。一釋名得名。二出體性。三
明建立。四辯差別。五界趣有無。六問答聊
簡。第一釋名得名者有其二種。一通二別。初
通者。四者是數。食即是用。從數及用爲名。
或可。六釋中帶數釋也。二別名者。一斷食。斷
謂形斷即是形相。食謂長養諸根大種。此即
形相及用爲名。或可。斷即佛食。當體得名。
二觸食。觸對前境名之爲觸。觸境益身故名
爲食。從用爲名。或可。觸即是食當體爲名
也。三思食。有所怖望名之爲思。思能長養故
名爲食。從用爲名。或可。思即是食。當體爲
名。四識食。性能了別名之爲識。識即是食。當
體爲名。或可。第八識任持名食。從用爲名也。
第二出體者。辯體有二。一小乘。二大乘。小
乘中薩婆多宗雜心論等斷食以香味觸三塵
爲體。以是是合中知資養自根故觸食思食
以通大地中觸思二數爲體。識食以六識心
王爲體也。經部宗成實論等斷食以色香味
觸四塵體。食以冷暖等縁成假觸爲體。思食
以思求。飯食思心爲體。識食通取五識及五
識後意識獨頭意識爲體。大乘中瑜伽論等
斷食以香味觸三塵爲體。食以遍行中觸數
爲體。觸雖通七八。六識相應者食義勝也。思
食亦以遍行中思數爲體。此思雖與諸識相
應。屬意識者食義勝也。識食以阿頼耶識爲
體。此識雖通七八。第八食義勝也。第三建立
者。依瑜伽論有其四法。一氣力喜樂。三悕
望。四任持。諸根大種由斷食故資養色身。有
氣力故。由觸食故攝益喜樂便能長養諸根
大種。由思食故專注悕望令其色根長養相
續。由識食故執受諸根大種不斷。對此四
義立四食也。第四辯差別者。依無性攝論。食
有四種。一不淨依止住食。謂欲界凡夫由有
煩惱名爲不淨依止。即身謂不淨身。依此四
食得住故名不淨依止住食。二淨不淨依止
住食。謂有學聖人及色無色界凡夫有學聖
人斷見惑盡名淨。修惑未盡名爲不淨。凡夫
已得上定伏斷欲界地惑名淨。未離上惑名
爲不淨。由此四食資養得住故言淨不淨依
止住食也。三清淨依止住食。謂羅漢辟支已
斷見修惑盡名爲清淨。由此四食得住故云
清淨住食也。四示現依止住食。諸佛如來及
大威徳菩薩不藉食資示現受食。令身得住。
言大威徳菩薩者。謂八地已上證無功用威
徳示現自在。亦可。初地已上得十種自在名
威徳。或可。即是二乘迴心向大受變易報威
徳自在。此諸菩薩變易身心不假食資。但起
化身示現受食。今此香餅即是第四示現依
止食也。或可。即是法食性是無漏。非斷等
四食攝也。第五界趣有無者。欲界具有四食。
色界無色界唯具三食。以其斷食唯在欲界
故。若約五趣。人天可知。下三惡趣亦具四
食。瑜伽云。地獄衆生亦有微細斷食。謂府藏
中有微細風。由此因縁彼得久住也。第六
問答分別者。問曰。但是斷物皆成食耶。答。如
其所應當作四句。或有斷物而非是食。謂諸
斷物不能長養諸根大種。或有是食而非斷
物。諸餘三食無形斷也。或有亦食亦是斷物。
謂諸斷食能令諸根大種長養。或有非斷亦
非是食。謂諸觸思識等不能長養諸根大種。
如是所餘隨其所應皆作四句。問。眠夢梵
行等持皆能長養諸根大種。何故不立食耶。
答。長養有二。一攝受別義長養。謂長養諸根
令明盛也。二令無損害長養。能持諸根大
種無有損壞。夢等具斯長養。於前即無。是故
不立。問。心所攝法有五十一種。何故觸思偏
得名食餘不立耶。答。觸境益身悕望益心故。
二立食餘不名食也。問。此之四食爲是有漏
爲是無漏。答。唯是有漏。所以然者。由此四食
資養有身。無漏之法能破有身故不名食。若
約大乘。法味喜樂所持故無漏法亦能任持
資長惠命。亦名爲食。大悲香飯亦同於此也。
問。斷等四食三性中何性所攝。答。斷識二食
性唯無記。思觸二食理通三性。問。斷食有形
容可示現。餘三是心云何示現。答。心亦可現。
如佛地論説。諸佛化身有依他心無自依心。
依他心者是相分化心也。又涅槃經云。化無
量衆生令使有心。故知心亦可示現。良由諸
佛菩薩不思議定。皆能化起無形質法也。諸
佛若不現起化心。二乘凡夫及畜生等那知
佛心。世尊眞心十地菩薩尚自不能知也
園林臺觀者。因覩臺觀而入聖位也。三十二
相者或見一相二相乃至多相。隨所應現而
爲示現。皆是入道之縁也。以佛身者現金身
也。自有衆生見佛色身發心悟道。此上三句
眼識能通道色塵爲佛事也。虚空佛事者。除
去色形現虚空相令其心靜。結累自消。亦如
文殊師利滅衆色像現虚空相以化闍王。因
此悟道此即意識通道法塵爲佛事也。下釋
衆生應以此縁得入律行者。行因雖殊倶入
律行也。又以夢幻者因喩解法而得悟道。以
音聲語言者。現今言教而得道也。此上二句
耳識能通道聲塵爲佛事。寂寞無言者。即是
維摩杜默之類此即意識能通道法塵爲佛
事。如是阿難諸佛威儀者。此句總顯法身無
相應悟合機無不利益。威儀者。行住坐臥身
四威儀也。進止者。擧動俯仰名進。住臥稱
止。諸所施爲者。見聞覺識三業所作也。未曾
無益故言無非佛事。此即六識能通道六塵
爲佛事也。上來一十四句順行佛事
又此四魔。八萬四千煩惱下一句。逆行佛事。
八萬四千煩惱門者。如賢愚經説。彼有菩薩
名曰喜王。心自思惟。行何三昧便速逮得八
萬四千諸度法門。思惟已請佛。佛遂答之言。
有三昧名了法本。菩薩行之便速逮得八萬
四千諸度法門。何者是也。彼佛具答。始從光
曜無極度終至分布舍利度有三百五十種
門。一一皆修六度之因。便有二千一百諸度。
以此諸度對治四大六衰之患。便有二萬一
千諸度。正以凡夫用彼四大爲身。聖修諸度
得淨法身。捨彼四大名爲對治。六衰即是六
塵大賊。以能衰耗諸善法故。聖修諸度證入
佛境。捨彼六塵名治六衰。用此二萬一千諸
度治四心病。謂貪嗔癡及以等分。此四各有
二萬一千。都合八萬四千煩惱。而諸衆生以
爲疲勞者。凡愚衆生以迷到故爲疲勞門。諸
佛了煩惱性空。即以煩惱空性教化衆生。因
此得悟名爲佛事。故無垢稱經云。一切如來
即以此法爲諸衆生而作佛事。故上經云。煩
惱是道場。知如實故。又仁王經云。衆生未成
佛。菩提爲煩惱。衆生若成。佛煩惱爲菩提。
猶如俗醫有其三品。下醫之流藥成非藥。中
品之者以藥成藥。上品良醫用非藥爲藥。佛
亦如是。能轉煩惱總爲涅槃。名爲佛事也。遠
云。諸佛煩惱以已遠離。後得智中大悲現起
攝化。衆生因之得悟。名爲佛事。即此意識能
通道法塵爲佛事故。下第三總結
自下第三彰諸法平等。文中有三。一明菩薩
心等。二明諸佛徳等。三大小乘相對教量顯
勝。前中菩薩入此門者。謂得忍菩薩證入諸
佛平等法門。若見一切淨妙佛土不以爲喜。
不貪不高者。初見不喜往生不貪。處之不高。
不以爲憂。不礙不沒者。於不淨土初見不憂。
往生無礙。處之不沒。菩薩既入此門知佛身
淨土平等。名生清淨心。而化現萬差接益群
品。故言歡喜恭敬未曾有。此即遠撃衆香菩
薩也
第二明佛徳平等中。初明體等。後名等。前中
先法次喩後合。法中有二。初明諸佛自徳平
等。爲化已下次明諸佛化相有殊。喩中亦二。
地有若干喩前第二化物縁。蓋虚空無若干
者。喩上自徳性平等也。合中有二。初有兩句。
別合前喩。阿難諸佛色身下總合前喩。前別
合中次第而合。義並可知。就總合中不簡。自
他二種勝徳。悉同上空故名爲總。諸佛色身
者。一色身等。無漏色陰悉皆平等。二威等。
良以色身有勝威徳故。三相等。以其三十二
相故。四種性等。種性不同。有其二種。一習
種。二性種。習種者猶聞薫習所得名習種。舊
釋云。所謂眞如佛性法爾本有。若如今釋。即
是法爾種子本有功能。謂行佛性也。故無性
攝論云。無始時來六處殊勝展轉相續。法爾
所得以爲性也。或可。種性者即是種族也。故
無垢稱經云。族性尊貴也。五戒定等。即五
分功徳平等。六三十二徳平等。所謂具足力
無畏不共法也。大慈悲下利他徳。慈悲意業。
威儀身業。説法等口業。成就衆生者。利益三
乘衆生。淨佛國土者。無量淨土。具諸佛法
者。三身佛法。悉皆同等者。總結平等也。就
名等中略嘆如來三種名號以彰同等。三藐
三佛駄者。初嘆正遍知號。以如理智如法而
知名之爲正。以如量智遍通諸法名曰遍知。
多陀阿伽度者。嘆如來號。證眞成徳乘如而
來故名如來。故涅槃經云。乘十八空來成正
覺名如來也。又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佛陀者嘆大覺號。以其
勝智覺一切法故名覺者。此之三號依徳施
名。徳同如故名亦如之也
第三教量顯勝之中。文別有二。一明三句之
義阿難不受。二維摩智慧二乘不測。初中三
句。一阿難不受三句之義。二阿難聞已便生
退屈。三如來安慰爲其會通。前中三句。一明
阿難多聞劫壽不能盡受。二正使下假説多
人盡如阿難亦不能受。三如是阿難下結嘆
顯深釋小。不受諸佛阿耨下正嘆證道深廣。
智慧辯才下嘆教道不思。徳既無盡。名亦如
之。第二阿難白佛下審己寡聞自生退屈。佛
告已下第三聖爲會通。於聲聞中得稱多聞。
非謂菩薩。勿生退也自下第二大分爲二。初
明維摩智徳二乘不能度量。後明維摩所有
神通二乘不能作。前中初言且止阿難。止其
前言亦可止其測度之心。故曰且止。下誡之。
其有智慧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明人叵測。
一切海下喩顯。不應菩薩禪定約喩顯法。定
惠持辯菩薩一切功徳非下所測名不可量
也。下神通不可作中捨置菩薩所行者。捨置
一切菩薩行徳。是維摩詰一時所現者即向
來所現也。一時尚若此。況盡其事。一切聲聞
下擧二乘人不能彰淨名徳勝也
第四衆香菩薩請法還國佛爲説中。文分三
節。一衆香請。二如來答。三聞法禮敬辭去。請
中有二。初明衆香菩薩自知己過求佛懺悔。
二願賜少法明其正請。生下劣想者發露也。
自悔責者分別淨穢心也。初見穢土生下劣
想。謂佛菩薩亦有昇降。聞此佛事乃自悔責。
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者明己解。佛
惠平等但隨衆生故土有憂劣。此明嘆之也。
願賜少法者下明請法。以有信教清淨心故。
所以請法。彼雖不藉言教亦欲通化十方。又
欲示遠來不空而返也。佛告諸菩薩無礙法
門者。此下第二答請。於中有三。初總擧勸
學。二何謂無盡下標名廣釋。三諸正士已下
總以結勸也。前中有三。初略擧勸修。二出二
行體相。三結法屬人。盡有住無即爲有礙二
乘人也。不盡不住即爲無礙菩薩行也。有爲
有三相。名之爲盡。無爲無相名爲不盡。如菩
薩不盡有住無者。此結法屬人。盡有住無雖
是一法就事往分故爲二也。盡有即無積徳
之地。住無即絶慈悲化導之能。是故大士
並不爲也。肇云。有爲雖僞捨之則大業不成。
無爲雖實住之則惠心不朗。是以菩薩不盡
有爲故徳無不就。不住無爲故道無不覆。若
能出生入死遇物斯乘。在淨而淨不以爲欣。
處穢而穢不以爲慼。應彼而動物我無爲。此
悟諸佛平等不思議之道必出于盡無盡門。
彼菩薩聞佛事平等不可思議。所以請法。故
佛聞此二門示其不思議無礙之道也。何謂
不盡有爲者。第二標門解釋。於中總有六十
四句。文分爲三。初有四十五句釋不盡有爲。
二何爲不住無爲下有十五句解不住無爲。
三又具福徳下四句雙釋不盡不住之所以。
就前不盡門中有三。初標章門。二不離大悲
下釋。三是名不盡有爲者結也
第二廣釋中文有四十五句。義分爲二。初有
二十二句明地前行。二發行善根下二十三
句明地上行。初地前行中文分爲三。初有兩
句明根本心。教化衆生下中有十三句。明修
正行。在於禪定後七句下教修正心。慈悲二
行是佛道根本。二乘無故盡有住無。言不盡
有爲。成就佛道要由慈悲故爲行首。肇云。以
其慈悲積徳之本住有之因。所以建初先明
之也。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者。志求大
覺其心深固名深發一切智心。經生不失歴
劫逾明不暫中忘名而不忽忘也。下十三句
修正行中文分爲二。初五句自分行。求法
不懈下八勝進行。就自分行中初二句利他
行。後三句自利行。教化衆生終不厭倦者。修
道之時。惱之者衆。而能無厭。渉苦彌懃。雖魔
怨逼誡心不生倦也。或可。菩薩教化衆生不
雜愛見。以無愛故化生不厭。爲無見故所以
不倦也。於四攝法頓行者。於衆生界未發心
者行施愛語攝令發心。已發心者行利他行
攝化令起行。已修行者行同事攝令得解脱。
菩薩録心修行四攝故云順行。護法不惜身
命者。理教行果軌持不邪名爲正法。行人專
守故云護持。自非亡身捨命則不能便法流
行。種善不厭者。種者積也。善根者三善根。
一無貪。二無嗔。三無癡。或是六波羅蜜。亦
可。八萬諸善菩薩種積衆善深生愛樂故無
疲厭也。志常安住方便迴向者。求心不退名
爲安住巧。以諸善迴趣菩提而無求相故云
方便迴向也。自下八句勝進行。初明智。後明
福。前智中求法不懈。是自利行。説法不悋。
是利他行。菩薩爲得勝果求法無懈。爲成法
施故無悋也。後修福中文有七句。初勤供諸
佛而無所畏者是勇猛心。爲供化身佛入分
斷生。爲供報身佛入變易生。而無畏者。不以
結生故無所畏也。或可。菩薩處在生死教化
衆生稱順佛心名供諸佛。雖處生死了生性
空故無畏也。心無憂喜者。是不動心。凡夫住
在生死多有違順。大士住空平等心無憂喜。
不輕未學敬學如佛者。是離慢心。肇云。未學
當學。所以不輕。已學當成。故敬如佛。墮煩
惱令發正念者。是開噵心。墮者沒也。衆生沒
溺煩惱三界輪迴。良由念邪興業煩惱。若發
正念。煩惱自消。故令發正念也。於遠離樂
不以爲貴者。是隨有心。二乘智慧背於生死。
名遠離樂。獨善之樂破慈悲心。菩薩所以不
貴也。六著已樂者。是離著心。菩薩知樂從縁
無有自性。無性即空。所以不著。七慶於彼樂
者。是隨喜心。菩薩見他得樂心生歡喜。故云
慶彼樂也。不同凡夫自樂即生著自苦即心
動也。自下第三七句教修正心。初句不著三
昧。第二句不捨生死。次有二句行施正觀。次
更一句愛語正觀。下次一句利行施正觀。次
更一句愛語正觀。下次一句利行正觀。後更
一句同事正觀。在於禪定地獄想者。莊云。有
二種禪。一凡夫禪。味著靜慮。二小乘禪。獨
善求證能燒衆善壞菩提心。於諸菩薩爲惡
趣故想如地獄也。肇云。禪定雖樂。安之則大
道不成。菩薩不樂故想如地獄。於生死中如
蘭觀者。莊云。菩薩了生死性空猶如幻夢。處
之無畏如蘭觀也。肇云。生死雖苦大道之所
因。菩薩好遊故想如園觀。見來求爲善師想
者。諺云。本無施意。因彼求來發我施心。破慳
成檀故如師也。肇云。乞者雖欲自資而實益
我。故想爲善師也。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者。
内捨身命外捨國城給施衆生名捨。諸所有
行施之時了知此施必能具足一切智果不求
世報。名具一切智想也。見毀戒人起救護想
者。莊云。毀戒之人必墮地獄。救彼沈沒令其
護戒名救護也。又云。犯淨戒人輪迴三苦。勸
修觀行息妄歸眞超越生死云救護也。波羅
蜜爲想父母者。六波羅蜜生成法身故如父
母。上經云。大智菩薩母。方便以爲父。一切
衆導師無不由是生。道品爲眷屬想者。三十
七品助成聖道。明見佛性證無上道。猶人有
眷屬益其貴也
自下第二有二十三句。明地上之行。文中有
二。初有四句修廣行。二生死無數下十九句
明修勝行。發行善根無有齊限者。上就始種
善根。今明修習増廣。初地已上發生廣願有
行皆修名發善根。遍衆生界萬善斯行。不以
劫數爲限。故言無有齊限。以諸淨國嚴飾之
事成己佛土者。觀佛國土嚴之事以爲縁因。
自修己行以爲正因。因縁具故感得淨土。觀
他成己云成己土也。開門大施得相好者。滿
云。開布施門不分別由好惡。及以財物如是
施者。即是相好之因。因中説果故言大施具
相好也。復次開四門。恣求者所取無礙。大施
有四句。一心足財少。二財足心少。三心財倶
少。此之三句非無礙施。四心財並足。能無齊
恣物所求名無礙大施。具足相好者。謂三十
二相。好謂八十種好。由無礙施招相好果故
云具相好也。除一切惡淨身口意者。自非除
惡三業無以清淨也
自下一十九句明修勝行。文中有二。初有二
句。立章門下有十七句明修勝行。初生死無
數劫意而有勇者。生死長遠苦惱無量名無
數劫。自非勇猛之心何能久處生死教化衆
生也。或可。生死無量。若無勇猛之心那能超
越生死。聞佛無量徳志而不倦者。佛具衆徳
云無量徳。不以難得而生懈退。決意趣求永
故無倦也。此之二句立章門訖
智慧下明修勝行。於中有二。一依前勇猛超
治過行。二不壞威儀下依前不倦修攝善行。
前中五句。初三破障。後二攝治。初破煩惱
賊。次出生死苦海。後伏魔軍。初先自破煩惱。
煩惱侵害如賊。惠劍斷除故云破也。即是段
因也。出陰界入此明離果。漸悟菩薩初地已
上得法性。生身捨分斷苦報。云出陰界入也。
亦可。菩薩有變易生死。了之性空故名爲涅
槃。經云。菩薩非不有苦。解苦無苦。名苦聖諦
也。或可。頓悟菩薩八地已上受變易身無分
斷報。名出陰界入也。或可。菩薩了陰界入因
縁幻有。超過遍計所報陰界入等。故名爲出。
荷負衆生解脱者。自無生死之縛。化諸衆生
令離結縛。故云解脱。破魔易知也。常求無念
實相智慧者。起心無間名曰常求。眞智離妄
故云無念。正智證眞故云實相智慧也。肇云。
眞智無縁故名無念。僞智有縁故念相以生
也。行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者。未得之財不
生追求名爲少欲。已得之物分齊而取故名
知足。少欲知足應離世法。以慈悲化生故。所
以不捨世法也
自下依前不倦修攝善行。文中有三。初五句
明三業化他彰離他行。二淨十善下七句明
其自得是自利行。初中不壞威儀能隨俗者。
是身業化雖同於俗。俯仰去來而不壞道之
儀式。起神通惠引導衆生者。明意業。化見形
不及道者。非通變無以引物。非智慧無以開
導也。得念總持所聞不忘者。念謂無相正念。
得強念力。文儀二持。逕生不失歴劫逾明。故
云不忘也。善別諸根斷衆生疑者。明口業化。
善識物機。斷彼所疑令生信樂。以樂説辯演
法無礙者。四辯中一辯也。雖復演法不取其
相故無礙也
自下明自徳。文中有三。初二句攝凡夫善。次
有二句明攝佛善。後有三句攝菩薩善。十善
受天人福者。明攝凡善。此是戒因。受天人福
明具戒果。於人天中受八勝報名天人福。此
欲界善也。修四無量明修定因。開梵王天道
明攝定果。四等之心能生梵天。名開梵道。此
上界善也。勸請説法隨喜讃善得佛音聲者。
明攝佛善也。良以菩薩現梵王身勸佛説法
故得佛音聲報也。又云。見諸衆生所作善業
隨喜讃嘆故得佛八聲報也。八音聲者。一微
妙。二柔軟。三和適。四諦了。五不女。六不誤。
七深遠。八不竭也。身口意善得佛威儀者。三
業之善得佛威儀。勝報佛四威儀。皆爲佛事。
菩薩雖未全具分。入其境故云得也。又云。威
儀如佛相似亦名得也。深修善法所行轉勝
者。明攝菩薩善也。自行合理名曰深修。利他
漸増名行轉勝。以大乘教成菩薩僧者。依大
乘教而起修行成菩薩僧也。菩薩僧有二種。
一在家唯有理和。二出家具理事二和。此二
種皆是菩薩僧攝也。聲聞要須出家具理事
二和方名爲僧。在家非僧也。心無放逸不失
衆善者。貪者。五欲名爲放逸。或可。取相分別
名爲放逸。由放逸故即失衆善。心無放逸即
無善不集也。此三句中初句修勝。第二法勝。
第三心勝。上來廣辯行如此。下總以結也
何謂已下第二釋上不住無爲。於中有三。初
牒。次釋。後結。菩薩不住無爲者。二乘觀無爲
住無爲樂。云何菩薩觀無爲樂而能不證永
處生死教化衆生。釋中分三。初有三句。三空
觀門。次有四句。四法行門。下八句。歴法觀門。
修學空不以空爲證者。滿云。菩薩了諸法無
性名之修空。空亦復空。所以不證也。諺云。智
力故觀空。悲力故而不取證。弘福云。空有二
種。一所知空。謂人法空。二能觀智空。觀所智
空名修學空。觀智亦空。名不以空爲證也。修
無相無作。不以無作無相爲證者。滿云。空故
無相。無因可造名爲無作。無相無作倶不可
得故無證也。諺云。智觀故無相無作。悲力故
不取其相故不證也。弘福云。無相有二。一所
知無相。謂二無我理。二觀智無相。觀二無我
智無人法相。名學無相觀智。無相名不以無
相爲證也。修無起以無證者。肇云。諸法縁合
而有。縁散而無。何法先有待縁而起乎。此空
觀之別名無果可起也。無起性空無起亦非
無起故云不以無起爲證也。又云。無起有二。
一所知無起。謂觀因縁法無住。二觀智無起。
謂二無我先觀因縁性空名修無起。觀智亦
空名不以無起爲證也。觀於無常下明大乘
平等四法印觀。觀無常不厭善本者。滿云。二
乘以無常爲無常故厭有爲善法。菩薩不以
無常爲無常知無常性空。然功徳未具故能
不厭善本。弘福云。觀於無常得離常倒而不
厭善本顯本常性也。又云。大智故見五陰無
常已離常倒。大悲故而常在生死教化衆生
種諸善根也。觀世間苦不惡生死者。滿云。二
乘以苦爲苦故惡生死。大士知苦無生而處
苦化物故不惡生死也。故涅槃云。菩薩非不
有苦。而解苦故無苦。思益經云。知苦無生名
苦聖諦。以斯文證故知菩薩了苦非苦方能
處中化物也。弘福云。觀三界苦得離樂倒而
不惡生死者。於生死中亦有樂性觀。於無我
而悔人不倦者。滿云。小乘以無我爲無我故
怠於悔人。大士知我無我二法倶空。然衆生
未達。所以悔之不倦。弘福云。觀無我者。觀
生無我永離我倒。而悔人不倦者。常勸化生
令悟眞我。所謂佛性也。觀於寂滅名永滅者。
滿云。聲聞以寂而爲寂。是故證滅。大士觀諸
法本來寂滅非今始滅。所以不證。故上經云。
法本不然。今即無滅。是寂滅義也。弘福云。觀
於寂滅者。雖知涅槃無爲常樂。而大悲處中
化物故不滅也。自下有八句歴法明觀。觀於
遠離而身心修善者。觀第一義離身心相名
觀遠離。爲滿善行成於菩提故。以身心修善。
或可。菩薩遠離苦有三。一離苦果。二離煩
惱。三離業漆。即空常有而不乘修善也。觀無
歸趣善法者。肇云。諸法始無所來終無所歸。
雖知無歸而常歸善法也。或可。觀二空眞如。
生無所生。滅無所滅。不生不滅即無所歸。而
修順忍歸趣上地無生云趣善也。觀於無生
而以生法荷負一切者。菩薩觀無生有三。一
觀遍計本性不生。二觀圓成不從因縁生。三
觀依他生無所生。雖知諸法無生而爲衆生
處生故現生説法以度一切也。故上經云。雖
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也。觀無漏不斷諸漏
者。初地已上七地已來頓悟菩薩雙斷分別
人法二執證眞如理名觀無漏。留倶生貪種
助願受生化益衆生故云不斷諸漏也。或可。
八地已上菩薩證二空理名觀無漏。留貪等
種名不斷漏也。或可。菩薩示處有情有漏土
中化衆生故云不斷漏也。觀無所行而以行
法化生者。肇云。法性無業。何所修行。雖知無
行而衆生未達。要修妙行教化衆生也。觀空
不捨大悲者。觀法性空。空亦復空。衆生不
達。所以懷悲不捨也。觀正位不隨小乘者。正
法位是無爲。觀法性空名正法位。於空不著。
不同小乘而取證也。觀法虚妄無牢無人無
主無相不虚福惠者。一切諸法因縁所成無
有自性。以何爲牢。以何爲主。雖知如此然大
願未滿。豈以無主人而不修福惠也。此等諸
句皆成就不住無爲也。修如此法下結也。又
具福下次有四對。釋上不盡不住。所以四對
何別。初福智對。二悲願對。三教行對。四障治
對。此四對者破病唯二。所謂盡有住無。住無
則身智倶喪。何有福智之可圓。盡有即滅觀。
捨縁即定。無悲願而能具也。亦可。初對自
行。後三利他。又具福徳不住無爲者。夫徳之
積也必渉有津。若住無爲。功徳不具。智慧故
不盡有爲者。智之明也必由廣博。若廢捨有
爲。則智慧不具。大慈悲故不住無爲者。慈悲
入生豈住無之所能。滿本願不盡有爲者。願
由積徳。豈捨有爲之所能也。集法藥故不住
無爲者。夫採良藥必在山險非花堂所出。大
士集法藥必在嶮有非無爲所生。隨受藥故
不盡有爲者。若廢捨有爲則與群生隔絶。何
能隨而受藥也。知衆生病故不住無爲者。若
知衆病所由。非住無爲之所能。滅衆生病故
不盡有爲者。滅衆生病必造有治。豈盡有爲
之所能也
自下第三牒結勸學諸正士。菩薩已修此法
下牒前二門。二法雖異而行必相因。故對而
辯之。明行各有。以造用不同也。是名下結勸
修學。不盡有爲故無闕徳之累。不住無爲故
無獨善之礙。此二無礙門是菩薩弘道之要
路佛事無方之所由。勸彼令學示其佛事不
思議道令必審故諸佛無若干也下明菩薩聞
法歡喜敬禮辭去。於中初先三業敬養。後辭
還土。前中初言彼諸菩薩聞説皆喜。法喜悦
心意業供養。以衆花等身業供養。於中先以
香花等供養。以後爲設敬。前供養中以衆妙
花遍散三千供養佛寶。及此經云供養法寶。
并諸菩薩供養僧寶也。上來供訖。下爲設敬。
此身業竟。嘆未曾有等口業供養嘆也。上來
敬供訖。言已不現到本國。辭還土也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就此品中文開三節。一明來意。二解品名。三
釋文義。解來意者。前菩薩行品備修勝因。此
云見佛。明因得果。因先果後義次第也。亦
可。前品化益衆香諸來菩薩。此品化益此方
之衆。覩淨發心生不動國。具有斯義故須明
也。解品名者。見有二種。若就時衆以其肉眼
見彼無動如來化身色相佛也。阿之言無。閦
之言動。佛者名覺。今存梵本名阿閦佛品。若
約維摩解。見佛者見是淨名如理之智。佛即
所證平等法身。體無來去故云不動佛。如常
釋。此明維摩前見釋迦後見阿閦。從後立名
故稱見阿閦佛品也。若依無垢稱經云。觀如
來品也
三釋文者。文判爲三。一明正觀。二不生而生。
三示神通。前中有三。初問次答後結。如來問
者。欲使維摩顯眞見佛故爲問也。維摩詰言
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者。觀因類果故云
如自。觀他同己故曰亦然。身實相者。所謂表
二空眞如遠離衆相性非虚妄名曰實相。即
是法身佛。中論云。諸法實相中。心行言語斷。
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觀佛有三。一觀化
身。權應變現。二觀報身。眞常五陰。三觀法
身。二空眞如。淨名今所見者即是第三法性
之身。不同前二。故云見實相也。此句總觀。
我觀如來前際下別。別中文有一百二句。分
爲八觀。一觀如來非三世攝。二觀如來離因
縁法。三觀如來不在三界。四觀如來離有無
相。五觀無在無不在。六明如來智識所不及。
七同眞性。八與一切法平等。初云前不來後
不住者。莊云。法身不生不從未來來。法身無
滅不從過去去。既無來去亦不住現在。佛無
來去非三世攝也。肇云。法身超絶三世。非陰
界入所攝。不可以生住去來而觀佛也。二觀
法身離因縁中。初觀法身體非五陰。次觀非
四大。後觀非十二入。此三法門皆是虚妄不
與眞實法身相應。故並離也。初中不觀色者。
諺云。色有形相長短等異。法身中無故不觀
也。色如者色如即空。法身有體故不同也。不
觀色性者。色性質礙無常敗壞。法身性常即
不同。此故不觀也。餘之四陰准義同前。不觀
者謂不見佛也。滿云。不觀色者。不見佛身同
色有也。不觀色如者。不見佛身同色無也。不
觀色性者。不見佛身同彼色性亦有亦無也。
三中既無所見。乃爲見實。以實見爲見。是眞
見佛。一陰既無。然餘四類爾。既非五陰所
生。亦非四大所起。猶如虚空不從四大成也。
故寶積經云。正見法身尚不見佛。何況形色。
又般若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
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六入無積身心已過者。
六入因縁所生無有自性。無性即空。不成法
身也。又云。法身如來不以六入積聚成身。何
故無積。明佛法身已過六入也。弘福云。此有
二義。一如來法身由如虚空故。不從六入積
或而生。二法身六入不同造色。八微九微十
微積聚以成名六入無積。雜心論云。極微在
四根。十種應當知。身根九餘八。謂是爲香
地。身心已過者。超過六入故名過也。三觀法
身出三界者。眞如法身體性常住。非三界所
攝。故云不在三界。何故。不在離三垢故。既
越三界垢。所以不受三界身也。三垢已離者。
明不在。所以三垢依雜心論即是九十八使。
欲界見修有三十六。上二界見修各三十一。
除嗔故。論云。苦下具一切。二行離三見。道
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法身既越三界之身。
安得有三界垢也。故言已離順三脱門。明與
無明等者。辯離垢所由。法身如來與空無相
不異。名之爲順。故上經云。法隨於如無所隨
也。良由法身體順三脱即有三明。言三明者。
一天眼明。二宿命明。三漏盡明。或可。依涅
槃經。一菩薩明。謂般若惠二佛明。謂佛眼照
見佛性。三無明明。謂十一空。空非是明能生
智明亦名明也。此之三明眞性法身具三明。
性空與無明眞性不異故言等也。由其平等
遠離衆相。所以能離垢也。四離有無相者。諺
云。以其法身具衆徳故不一相。無別體故不
異相。以無我故不自相。無我所故不他相。萬
徳珠斑非無相。徳體空故非取相。滿云。一異
倶絶故云不一相不異相。自體空故不自相。
離自無他故無他相。無相亦無故曰非無相。
相屬於縁無相可取。故言非取相。以其法身
離一切相故。般若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五觀無在無不在。
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者。以其法身非生死
故不此岸。非涅槃故不彼岸。非聖道故不中
流也。又云。不捨涅槃故不此岸。常處生死故
不彼岸。既不在彼此二邊亦不處中流也。教
化衆生者。法身不在三處似若不化衆生。今
大悲化物亦無不在。觀於寂滅而不永滅者。
既云化生。復似見衆生相。所以法身雖化。常
寂則無在也。而不永滅者。常化衆生亦無不
在也。不此不彼者。同眞諦故不此。同俗諦故
不彼。又云。此彼屬縁名相之法。法身離相故
無彼此也。或可。不處生死故不此。不證涅槃
故不彼也。不以此不以彼者。既云。不此。此
自非此。不以此而爲此。不以彼者。既云不彼。
彼自非彼。不以彼而爲彼。故言不以此不以
彼也。六明知識所不及者。初兩句開章門下
二十句重釋上義。開章門中不可智知不可
識識者。二乘十智不知。凡夫八識不識。凡小
知識生於名相之内。法身無相故知識不及。
若約菩薩後得智。縁俗亦不證眞故言不知
識也。若約正體知雖復證見法身。以離能取
所取分別亦不知識也。無晦者。諺云。法身朗
照也。成上不可以識識。無明者照而常寂也。
成上不可以智知。此對既爾。下十九對例然
宜准之也。肇云。明逾三光。誰謂之晦。闇逾冥
室。誰謂之明。能闇能明者豈明闇之所能也。
滿云。非癡故無晦。非智故無明。無名無相
者。諺云。法身名空稱曰無名。勝徳常寂名爲
無相也。肇云。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也。無
強無弱者。滿云。至柔無逆。誰謂之強。剛無不
伏。誰謂之弱。又運動天地非其強。應盡無常
亦非弱。強弱從縁無性故空。空故無強弱也。
諺云。無名無相故曰無強。非無名相稱爲無
弱。又云。空無我故名爲不強。體具眞我稱爲
不弱也。無淨穢者。法身性空本來無穢。穢相
既無對誰稱淨。無淨無穢。故云眞佛也。故上
經云。見垢實性即無淨相也。不在方不離方
者。肇云。法身無在而無不在。無在故不在方。
無不在故不離方也。諺云。法身非色故不在
方。仍是色性故不離方也。非有爲無爲者。肇
云。欲言有爲無名無相。欲言無爲應備萬形
也。又云。體無生滅故非有爲。既非有爲。知復
對誰説無爲也。無示無説者。滿云。無相故不
可示。無名故不可説也。肇云。非六情所及。豈
可説以示人也。不施不慳不誠不欺者。六度
空故即無可誠。六蔽亦空故欺也。此明不可
以善善不可以惡惡也。不來不去者。諺云。不
從前際來。亦不滅過去也。肇云。寂然而往。
泊爾而來。明無動相也。不出不入者。不出生
死不入涅槃也。言語道斷者。明離四句絶百
非。非福田非不福田者。無相之體莫覩其畔。
言語所不及。豈有田不田哉。或可。非有故非
福田。非無故非不福田。又云。性空故非田。
具恒沙徳非不田也。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
者。非田故不可言應供。非不田故不可言不
應供也。非取非捨者。非田故非取。非不田故
非捨。非有相非無相者。非田故非相。非不田
故非無相也。或可。法身平等非有故非相非
無故非無相也。七同眞等性中。初二總擧。不
可稱下諸句重釋。初同眞者。法身即以眞如
爲體。如如不異故曰同眞。性體不殊名爲等
性。下重釋中。不可稱量者。法身無相不可以
言稱。不可以智量。何以故。過諸稱量境界故
也。非大小者。細入無間故曰非大。量等虚空
不可云小。小大從縁自無體質。何以故。同眞
性也。非見聞覺知者。非色故非見。非聲故非
聞。非香味觸故非覺。非法故非知也。故雜心
論云。眼界隨生見。耳界隨生聞。三界隨生覺。
意界隨生知也。離衆結縛者。既無見聞覺知。
性自解脱不生結縛也。八與一切諸法等者。
法身等故在智如智在生同生。渾然無際與
法性無別。所以不出於諸智。不異於群生。故
云等諸智同衆生也。於諸法無分別者。法身
無相同諸法空。故無分別情也。一切無失無
惱者。空性平等故無得。無得故無失。無失即
心無濁。無濁即無性也。無作無起者。有濁有
惱便是作業。起苦報無濁惱故無作無起也。
無生無滅者。既起苦果即有生滅之惠。無作
無起故無生滅也。無畏無憂無喜無厭者。若
有生滅是可畏法。便欣生而憂死矣。憂喜已
無。故無厭也。無已有無當有者。既無憂喜。不
復受諸有。無已有者不受過去。無當有者不
受未來。無今有者不受現在身也。不可以一
切言説顯示者。此明法身離言不可以文字
分別所顯。故思益經云。實相者不如文字所
説也
三身義六門分別。一釋名得名。二出體性。三
明建立。四辯徳相。五相對四句。六隨義分
別。第一釋名得名者。有其二種。一通。二別。
通者。三是數名。依義體義集義是身義。此即
從數及體用爲名。或可。帶數釋也。別者。一
自性身亦法身。一味眞如體常不變名爲自
性。自性即身名自性身。當體爲名。亦是持業
釋也。二法身。恒沙功徳可軌持義名之爲法。
法即是身。名爲法身。當體得名。或可。眞如
與恒沙功徳爲所依止故名法身。從用受稱。
或可。眞如與大功徳事法爲所依止亦名法
身。亦從用得名也。二報身。無漏五陰果起酬
因爲報。報即是身名報身者。當體得名也。或
可。聚義名身。從用受稱也。亦名應身。内與眞
如恒相應故。從用爲名。亦名受用身。有其二
種。一自受用。如來四智無漏五陰自受用法
樂淨土。自受用即身。當體爲名。或可。自受
用聚集名身。從用爲名也。他受用者。佛化細
身爲増上縁令他地上菩薩受用法樂淨土。
即他受用之身從果爲名。三變化身。改易形
質名變。無而忽有稱化。變化即身名變化身。
當體爲名。或可。變化積聚名身。從用爲名也。
亦名應身。應現五道化衆生故。從用得名也
第二出體者。法身以眞如爲體。故佛地論云。
法身以眞如爲性。又上經云。衆聖賢至於彌
勒皆如也。若依無性攝論。無垢無罣礙智名
爲法身。金光明經以眞如及眞如智名爲法
身。此等經論約相從義説不就性論。若約徳
中以斷徳爲體也。受用身有二。一自受用。二
他受用。自受用者無漏五陰爲體。故涅槃經
云。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相行識亦復如是。
若約其徳以智徳爲體。若約三智以自利後
得智爲體。故無性攝論云。受用身即後得智
也。二他受用身以化用無漏五陰爲體。若約
智利他後得智爲體。三徳中以恩徳爲體。變
化身以化用無漏五陰爲體。若約智以利他
後得智爲體。故無性攝論云。變化身即後得
智之差別也。若約相以色爲性。故梁攝論云。
化身但以色形爲體。就徳以恩徳爲體也
第三建立者略有四義。一約因由有三戒立
有三身果。梁攝論云。攝律儀戒約法身。攝善
法戒約應身。饒益衆生戒約化身。二約徳由
佛有三徳。所謂斷智恩徳。約斷徳立法身。約
智徳立受用身。約恩徳立變化身。故梁攝論
云。法身是斷徳。應身是智徳。化身是恩徳。三
對障。依金光明經。智障清淨能顯法身。煩惱
障清淨能顯應身。業障請淨能顯化身。由所
知障障法空理及一切智故。滅此障得顯法
身。由煩惱障在生死苦故。滅此障顯變化身
事業自在。又此三障本末不同。滅此三障得
佛三身。四約轉依由轉滅三心故立三身。言
三心者。有漏八識總束爲三。頼耶名根本心。
末那名依本心。六識名起事心。故金光明經
云。根本心盡顯得法身。依本心盡顯受用身。
起事心盡能顯化身相。由此三心本末次第
故。轉此三顯三身果亦有本末
第四辯徳相。先明徳後顯相。法身具本有四
徳。以法身體無生滅有常徳。眞如離苦有樂
徳。性自在故有我徳。眞如無染故有淨徳。報
化二身有修成四徳。以證二空與如合故性
無生滅有常徳。故涅槃經云。諸佛所師所謂
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亦可。報化二身雖
從縁生。前後相續中無間斷故名爲常。無性
攝論云。如常受樂如常受食也。無漏五陰性
無逼迫。又不違聖人意有樂徳。以自在故具
我徳。由離二障體性無染有淨徳也。次辯相。
法身有五相。一轉依相。謂轉惑智二障。二白
淨相。以法身體是眞實善故。三無二相。由離
有無二邊故。四常住相。眞如清淨故。亦可。
如體性無生滅故。五不思議相。以非世間聞
思修惠境故。此之五相前四約徳。第五約理。
前四之中初轉染得淨即明淨徳。二白淨相
體用自在是其我徳。三無二相既離二邊是
其樂徳。第四常住是其常徳。報身五相。一説
法相。爲初地已上菩薩説波羅蜜法。二可見
相。以具無量相好爲大地菩薩之所見故。三
諸業無休息相。以益菩薩無休息故。四隱沒
相。入涅槃故。五示現相。現色身故化身八相。
一兜率天相。二降神母胎相。三納妃相。四出
家相。五苦行相。六得菩提相。七轉法論相。
八般涅槃相。此之八相前五菩薩後三佛相。
五中前三在家相。後二出家相。三中初一天
相。後二人相。如前具釋
第五相對四句。法身對受用作四句者。一是
法身非是受用身。所謂自性法身。二唯受用
非是法身。謂他受用身。三亦受用亦是法身。
謂正智法身。四非受用非法身。謂變化身。受
用對化亦有四句。一唯受用非變化者。謂自
受用身。二唯變化非受用者。謂地前所現化
身。三亦受用亦變化。謂他受用身。四非受用
非變化。謂自性法身也。變化身中色心相對
但有三句。初唯心非色。謂能化智爲身體。無
性攝論云。即能變化名變化身。二唯色非心。
如梁攝論云。化身但以色形爲體。三亦色亦
如。佛地論説。後得智上變化色心爲其體也
第六隨義分別者。法身凝然常。受用身相續
常。化身不斷常。法身不説法。無言説故。亦
説法。生智解故。身受用身是自利徳。一向不
説法。若與二身爲所依止。亦名爲説也。他受
用身及變化身是利他徳。並皆説法。受用身
爲地上菩薩説法。化身爲地前凡夫二乘人
等説。又法身斷徳。報身是智徳。化身是恩徳。
又法身不可見。以非色故。自受用身亦不可
見。以自利故。他受用身及變化身並皆可見。
他受用身爲地上菩薩見。變化身爲地前凡
夫二乘等見也
自下結觀邪正。如來身爲若此者。結前所觀。
作如是觀下辯觀邪正。依前八觀而察者名
爲正觀。自餘之外名邪觀也
汝於何沒已下第二明舍利求問維摩沒生之
相。文中有二。一維摩辯無生義。二佛告下如
來能化明其有生。前中先問後維摩答。舍利
所以問者。由見淨名神徳奇異。辯才無滯。本
生之處必應殊勝。今欲求知故爲問也。答中
有三。一約舍利所得之法明理無生。二於意
云何下明法虚幻彰事無生。三沒者已下簡
聖異凡明已無生。前中三句。初維摩返問汝
所得法有沒生乎者。淨名&T013352;人存前沒生故
爲此問。以明無沒生也。二舍利正答無沒生
者。舍利所得空無我理不同事有故無沒生
也。三維摩約答返呵。若汝所得法無沒生者。
云何問我何沒生也。第二段中句別有五。一
維摩擧喩返問。於意云何譬如幻師幻作男
女寧沒生也。二舍利正答。無沒性也幻無定
實故無沒生。三維摩引經證成。汝豈不聞佛
説。四舍利印述如是。五維摩約答返呵。若
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問我何沒生也。自下
第三斷中。沒者敗壞相生相續相。生死雖爲
異相莫不同。是虚誑也。生死不實。何得有生
死。此則明凡異聖。不盡善不長惡者。明菩薩
不同凡夫。盡善故所以死。長惡故所以生。今
明菩薩生則長善盡則滅惡。雖同虚誑而長
盡不同。此則辯聖異凡。明已無生也。是時舍
利下如來就化明其有生。文中有三。一佛示
生處從無動國而來生此。二舍利嘆未曾有
捨淨遊穢其事是難故爲此嘆。三維摩爲舍
利釋會來意。初中有國名妙喜者。法花經名
歡喜國。於彼沒者。示沒彼國應來生此。二舍
利弗言未曾有也者。捨樂處苦甚爲希有。是
人乃能下出希有事。多怒害處者。此土方於
餘國怒害最多
第三淨名釋中。文有五句。一問曰光與闇合
乎。二答不合。曰光出時則無衆冥者。釋上不
合。喩自體淨。三夫曰何故下問曰行義。四欲
以明照下解曰行義。喩能淨他。五維摩約答
以顯化益。菩薩如是雖生不淨佛土爲化衆
生者。合曰。光出時不與愚闇而共合者。合
則無衆冥但滅衆生下合欲以明照爲之除冥

是時大衆渇仰下。第三次明神通變化。就中
有五。一明時衆欲見彼佛及諸大衆。二明如
來告維摩詰令爲此衆現彼國土及無動佛普
令衆見。三維摩應命現通遠接妙喜來安此
土。四爾時佛告諸衆已下大衆皆見故願往
生。五佛告舍利下佛知而問欲令身子自慶
發願利益未來。初中大衆見者。聞説妙喜之
名所以生於渇仰也。佛知衆念告現者。有其
二義。一示其本國欲令大衆發願往生。二顯
大士不思議徳。第三應命接土中先明内心
起念。二作是念下依念入定。現大神力欲使
時人生信故也。前中三道寶堦者。欲天報通
足能陵虚然。彼土以寶堦嚴飾爲遊戲之路。
閻浮提人亦登其堦者。嚴淨之土福慶所集。
人天之報相殊未幾故。同路往返有交遊之
歡也。如陶家輪者。取彼世界來入此時輕擧
無礙如陶家輪也就入三昧起通之中又別有
四。一依定現通取妙喜界來入此土。二明覺
衆莫測所以請佛求救佛答是維摩所作。三
明愚衆不覺往來。四明彼此無有増減。初中
入三昧現神力者。明通由定發。非是無因。故
示入三昧使人天信。不同呪幻所。故雜心
云。五通在四禪。根本非餘地。彼得神通菩薩
者明大力菩薩。得天眼者遂見瑞變爲衆而
問。其餘天人未了發聲救護者。爲諸小菩薩
怖難未除所請加護也。佛答可知。愚衆不覺
可解。四而無増減如今不異者。問曰。彼若不
來至此。此可不増彼亦不減。今此大衆咸見
妙喜來入此土。是則此増彼減。何故經言不
増減也。答曰。若隨相釋既有去來。非無増減。
今此就其破相説故。來無來相故此不増。去
無所去彼亦無減。或可。維摩以神通力妙喜
雖入此土。由本如故此方不増彼處不減。雖
復二界相雜。各見所居與本不異也。問。此無
増減是不思議。與前芥納須彌山王何異。答。
有四義。一以大入小。芥納須彌。二以小充大。
請飯香積。三以大容大。妙喜入忍界。四以
入可知。今是第三以大入大不思議也。大
衆見妙喜中文分有六。一佛勸觀妙喜。二明
大衆唯然己見。三佛勸修無動之行。四明此
衆見彼佛也發心獲益。五佛記之當生彼國。
六明彼國化益既周。還於本處擧衆皆見。此
上六斷文顯易解。更不重釋。自下第五佛知
而問欲令身子自慶發願益未來中。光問次
答。答中有四。一答己見。二發勝願。三明自
慶得其善利。四其諸衆生已下利益未來。就
中八句。一明開經之益。二況復下信解受持
修行之益。三若有手得已下得經之益。如人
得寶雖未受用已名富者。手得經卷亦如是
也。四若有讀誦已下如説行故便蒙諸佛護
念之益。此由行者内有正解外感慈悲。蓋是
機藥無差理必然也。五其供養下明前行人
能爲衆生作福田益。供養此人當如佛也。六
其有書下明書持之益。以此經法出生諸佛
是佛母故也。七若聞經下隨喜之益。以其隨
喜之善能趣一切智故。八若能信解與他説
下得菩提益。能令自他勝行不退遂致得佛
故佛記也
  法供養品第十三
就此品中三門分別。一明品來意。二釋品名。
三分文解釋。初明來意者。夫説法既周。道無
不利。欲使勸勵新學奬訓未來校量顯勝。所
以明此品來
二釋品名者。理教行果自性軌持名之爲法。
行人修習稱順佛心名爲供養。此品之中以
法供佛云法供養品也。問。何不財施以其法
供養耶。答。依智度論有七種勝。一財施有限
法施無窮。二財施垢多淨少法施淨多垢少。
三財資養色身法長養法身。四財有佛無佛
法爾常有。法要須佛出方可得有。五財不能
顯義。法能顯義。以修法故能解義理。六財不
能生法。法能生財。由解法故能施財也。七
財施若多必假衆力。法施運心不假他力也。
具上七義所以行供養也
三釋文者。就中有四。一明天帝嘆經勸學。二
佛言下如來印述。三天帝正使已下爲明法
深淺挍量顯勝。四佛告下引昔證成法供養
勝也
前中有三。一約天帝爲生物信嘆經殊勝。二
如我下明信解者有其深益。三世尊下天帝
彰己爲重法故受持經者爲之作護。前中釋
提桓因擧嘆經人。此乃天帝之別名也。於大
衆中明嘆經處。白佛言等彰嘆經辭。我雖從
佛聞百千經擧劣顯勝未曾聞此不思議等對
劣顯勝。以此經中廣明不思議神通。復明實
相智慧方便權實了。故稱決定。所以嘆未曾
有也
二明益中自有兩節。一依教受持益。二何況
下次明依義修行益。初言何況修行者。以淺
況深。修行益中約位上下以分。閇衆惡趣者。
諺遠二法師云。是十信前善趣人也。依經離
過云閇惡趣門也。今釋是資粮位也。始從十
信至十迴向四十心已來諸小菩薩具修福智
二行。伏斷邪教分別人法二執。令三惡道業
畢竟不生。故云閇惡趣也。開諸善門者。遠
云。亦是善趣人也。依經修益名開善門。今釋
是加行位也。諸善者見道智也。智有二種。一
無分別智。謂離能所二取分別。二後得智後
時得故名爲後得。或可。義在後故名後得智。
要由證眞方了俗故。故唯識論云。若不證眞
如無由了諸行也。門者暖等四心也。由前暖
頂二位觀所取空作遍計無相觀。次忍一位
觀能所空作依他無後生觀。後之一位雙印
二空。由此四位觀無相無生引生初地二智。
故開門也。若依無性攝論云。前之三位觀能
取空。由此四位作無相無生引見道智生。故
言開門也。常爲諸佛之所護念。諺遠云。是十
信人佛種成立佛護念也。今釋不然。是初地
位生在佛家是佛眞子故佛護念也。降伏外
學者。諺遠云。此下四句是初地已上位。初二
破邪益。後二住正益。今解。是二地持三聚淨
戒。饒益衆生。不簡怨親。使物歸信。降伏外學
也。摧滅魔怨者。是三地證得四禪發五神通
摧天魔也。修菩提者。即是四五六七地也。四
地道品五地四諦六地縁生七地功用滿足。
此諸地中善學佛徳故云修治菩提也。安處
道場八地九地。八地得無功用。九地得四辯
方。成就相應故言安處道場也。履踐如來所
行之跡者。即是十地。通即一切神通三昧皆
是佛跡。別即末後金剛三昧是其佛跡。十地
順行故云履踐如來所行之跡也
第三文開兩節。初明帝釋爲敬法故供養給
事受持經者。二所在已下明有經處往彼守
護。此明經法深勝難思能令學者究竟得佛。
是以身子自慶於前。帝釋今復嘆美於後。欲
使聞者必修故也。上來天帝嘆經勸學
佛言已下第二如來印述。文中有三。一嘆善
哉。汝能護法吾助汝喜。二此經下釋其所以。
正以此經廣説三世諸佛菩提。是故若人受
持經者即爲供養去來今佛。故勸一切皆受
持此。三是故下結。可知也
第三校量顯勝之中。文別有四。一廣擧供佛
之事。二返問天帝此人供養稱寧多不。三天
帝正答甚多無量。四取所益約對持經明福
不及。前中文分爲兩。一明現前供養。二明不
現前供養。前中有三。初先法説明多。二譬如
甘蔗下就喩以顯。三正興供養男子女人擧
供養人。或一劫等明供時節。下辯供相。恭敬
尊重意業供養。讃嘆口業。奉諸所安身業供
養也。第二明不現前供中。至佛滅後明供時
也。言一一全身舍利辯事也。舍利梵音。此云
名身。諸佛或有全身舍利。身形如本。或復爲
其分身舍利。如似阿難般涅槃時分身四分
如是等也。或復爲其碎身舍利。如此釋迦般
涅槃時焚燒身骨碎如芥子。全身舍利供之
最勝故偏擧之。若一劫明供久近。上來第一
擧供佛事竟。自下第二返問天帝。其人殖福
寧爲多不。第三天帝以理正答。第四佛取所
益約對持經明福不及。於中先明聞是經典
信解受持讀誦修行福多前供。所以者何下
釋。先徴後解。諸佛菩提皆從是生者。明佛眞
徳由經而起。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縁
福不可量。約佛眞徳顯經殊勝明福多。非彼
財供之所能及也
佛告已下第四引昔證成。於中有三。初明財
供養不及法供。二時王寶蓋豈異人下通會
古今。三如是天帝當知此下結嘆勸學。初中
有二。一擧財供養。二時王子名月蓋下約對
法供以顯不及。前財供中文分爲三。初中先
明所供之佛。次時有輪王寶蓋下彰能供人。
後爾時寶蓋與眷屬下明供養事。初所供佛
口。先明藥王十號具足。次彰世界之名。後明
徒衆多少。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明時遠近。時
世有佛號藥王等。正列所供藥王別號。如來
等十是佛通稱。佛十號。一如來。依寶性論云。
從自性來至果性故名如來。金剛般若云。如
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涅槃經
云。從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來至涅槃
故名如來。瑜伽論云。言無虚忘故名如來。成
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言如來也。應
供。智斷具足爲世間衆生供養也。涅槃經。應
斷世間之法悉名怨家。佛應斷除故名應也。
又云。四魔者是菩薩怨。諸佛如來爲菩薩時
能以智慧能破四魔。故名爲應。瑜伽論云。以
得一切所應得義故稱應也。三正遍知。以正
體智證如離相稱正。以後得智無事不知故
云遍知也。依涅槃經云。正者不顛倒。遍知者
於四顛倒無不通達也。依瑜伽論云。等正覺。
等是平等。正是正解。覺是覺悟。佛於諸法平
等覺悟云等正覺也。四明行足。明是三明。行
是六度之行。三明六度悉滿足也。依涅槃經。
明者名得無量善果。行謂菩提行名。即是戒
惠乘戒。惠足得菩提果故云明行足。依瑜伽
論。明謂三明。行即止觀。二品善能圓滿故云
明行足。若依智度論。明是三明。行名身口。唯
佛身口具足餘皆有失故云足。五善逝。善名
好。逝名去。於生死中好去不來三界也。依涅
槃經。善者名高。逝名不高。高即大菩提果。
不高者謂如來心也。佛若心高不名如來。是
故如來名爲善逝。六世間解。三種世間。一者
衆生世間。二器世間。三正智覺世間。如來智
惠照知世間性空故云世間解也。瑜伽論云。
如來善知世間及有情界一切品類染淨相故
名世間解也。依涅槃經。東方無量阿僧祇世
界。一切聲聞縁覺不知不見不解。諸佛悉知
悉見悉解。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故
爲世間解也。七無上士調御丈夫。士是士夫。
士夫中上故云無上士。依地持論。有其七種。
一身無上。具足相好。二道無上。具自利利他
二道。三正無上。具足四正明正見正戒正威
儀正命。四智無上。具足四無礙智。五神力無
上。具六神通。六斷無上。謂煩惱所知二障倶
斷。七住無上。謂梵住天住聖住三住中勝住
也。具上七義名無上士。如來自調身心復調
丈夫故言調御丈夫也。依涅槃經。上士者名
之爲斷。無所斷者名爲無上士。諸佛如來無
有煩惱故無所斷。是故號爲無上士也。八天
人師。在天爲天師。在人爲人師。理實世尊非
天非人。人天之上故稱天人師也。佛是六道
之師。但以人天益勝所以得名。九佛。此云覺
也。自覺覺他覺行窮滿。具上三義名佛也。十
世尊。具上九徳爲世所尊故名世尊也。二世
界大莊嚴。劫曰莊嚴。辯其劫國。佛壽二十小
劫明壽長短也。二十小劫者。依倶舍論。劫有
三種。始從八萬歳下至十歳從十歳漸増還
至八萬歳。此一上一下名爲小劫。四十小劫
名中劫。八十中劫名爲大劫。三其聲聞僧三
十六那由他等明衆多少也。能供人中時有
輪王標其位也。名曰寶蓋列其名辭。七寶具
足彰其所有。言七寶者。一是珠寶 此二非
情。三是象寶。四是馬寶。此二畜生。五主藏
臣寶。龍樹説云。是夜神與人交接。六主兵寶。
七女寶。此三是人。相状功能具如經説。主
四天下明其所王。須彌四面大海之中有四
洲渚名四天下。東方有洲名弗婆提。形如半
月。人面像之。南方有洲名閻浮提。其形尖
邪。人面像之。西方有洲名瞿耶尼。形如滿月。
人面像之。北方有洲名欝單越。其形正方。人
面像之。此四天下金輪聖王通皆領之。銀輪
王王三天除欝單越。銅輪王王二天下除東
及北。鐵輪王但王閻浮提。爲簡後三故説寶
蓋王四天下。依仁王經。四種輪王鐵輪王位
在善趣。或可。在十信也。銅輪王位在十解。
或云。在十信也。銀輪王位在十行。金輪王位
在十迴向。此之寶蓋主四天下。是金輪王十
迴向菩薩也。故此經誦云。十善菩薩發大心。
長別三界苦輪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
善鐵輪王。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性種
性。道種堅徳金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王
有千子端正勇等。彰其所生。三下明供事。於
中初明王自供養藥王如來至滿五劫。下教
王子供養王先勅告。後明諸子奉命供養。上
來第一明財供養
自下第二約對法供以顯不及。於中有二。一
問答廣釋法之供養勝前財供二佛告天帝王
子月蓋聞是法下彰法供養勝財供養。二佛
告天帝王子月蓋聞是法下彰法供養有大勝
益。悟柔順忍修行法供。前中別有三番問答。
初中兩句。一王子月蓋獨坐思惟寧有供養
殊過此者。二以神通下以佛神力空聲引導
法供爲勝。第二斷中句亦有二。一月蓋王子
請問何謂法供。二空天教問藥王如來。第三
斷中文亦有二。一王子月蓋行詣藥王請問
法供。二如來爲説。説中初言法供養者。標其
所請下正辯。有二。一出法體。二若聞如是等
經已下約對前法以明供養。明法體中文別
有二。一辯法體相。二能令衆生坐道場下顯
其法勝
就前中有四。一嘆法深。以難信故。二難法大。
以菩薩藏攝故。三嘆法定。以陀羅尼印印之
至不退故。四嘆法勝。成就諸行故 初中諸佛
所説深經總以標擧顯示實相深義故曰深經
也。即是方廣經以方廣一部顯二空深也。或
可。修多羅等十二分教是深經。下別顯之。難
信者。世人取相生著深經離相是故難信。難
受者。實相離其四句難領入心也。故大智度
論云。般若如大火聚四邊取不得也。微妙難
見者。妙絶塵境六識不得故曰難見。清淨無
染者。離一切相故曰無染。非分別所得者。無
知之智方契無相之理故非分別所得也。又
云。難受者明難得決定難領入心。此二非聞
惠境。微妙難見者。此明非思惠境。清淨無染
明縁觀不及。此明非修惠境也。上來第一明
其法深。自下第二明其法大。辯前深法是菩
薩藏所攝不同小乘也。自下第三彰其法定。
陀羅尼者是梵語。此翻總持即。是文義二持。
論其體性。惟念與智記法不忘。是其念義。知
法不失。是其智義。以不忘失持法不改。故記
爲印。印猶定也。證法不失欲令行人至不退
故。自下第四明其法勝。文中有二。一修善
行。二離過行。前修善中有二。初明自利。入大
慈下彰其利他。前自利中成就六度明其因
勝。善分別義明其理勝。順菩提法彰其果勝。
衆經之上嘆其教勝。二利他者。入猶證也。慈
能與樂。悲能拔苦。善教菩薩化益衆生。名
利他也。上來修善下明離過。於中初言離魔
事及諸邪見明其離障。衆魔事除邪業也。及
諸邪見滅邪解也。滿云。魔謂四魔。邪見六十
二見。若聽此經則無取相縁及分別。故思益
經云。有心分別一切法邪。無心分別一切法
正也。肇云。正教既弘衆邪自息也。下明釋離
所由。順因縁者。觀因縁故了達諸法但從縁
生無有自性故無人無命。明説生空。空無相
等明説法空。諸無性名之爲空。縁相亦無故
云無相。無果可造故稱無作。無因可爲故云
無起。凡欲滅邪契理。要須觀十二縁法無有
自性故。約因縁以明離障方能悟大乘空理
也。上來第一辯法體相
自下第二彰法功能。天中有三。一令衆生坐
於道場成等正覺爲多人敬。二能令下依法
起勝行爲聖所讃。三背生死下令人發心得
涅槃樂。前中令坐道場者有其二義。一眞。二
應。若就應。釋菩提樹下坐金剛座得成佛道
名坐道場。轉法輪者。應身爲生諸經法受與
前人令證不退名轉法輪也。若約眞辯。菩薩
三無數劫具修萬行。至十地終心金剛三昧
親生佛徳。名曰道場。依之得果故稱爲坐。若
其通取。一切萬行能生佛徳悉名道場。如上
光嚴章辯也。菩薩既成佛已。後得智中爲生
説法。故云轉法輪也。諸天龍讃嘆者。以成佛
道故爲衆敬嘆。嘆其法勝非嘆其人。准後應
知。第二能令起勝行中。初起自行。説衆菩薩
已下明利他行。自利行中令入佛法藏者。此
明教行一切衆生依教生解。若不因深經不
能令衆生入佛法藏也。肇云。未有捨背深經
而能入佛法藏也。攝衆賢聖一切智惠者。成
就證行也。賢者善也。即是三賢十解十行十
迴向三十心也。聖者正也。正二空名聖。即是
十聖始從極喜至法雲地也。三賢證加行。十
聖雙證正體後得二慧。此等賢聖智慧深經
能攝也。利他中光明能説救已下彰説有蓋。
前中説衆菩薩道者。能説行法菩薩所行其
道無方。八萬衆行皆陳深經也。依諸實相乃
至苦空義者。明説理法也。實相二空眞如依
實相辯説五法。實相非苦非樂。遣樂情故名
苦非謂有苦。乃至遣有情故名寂滅。非謂有
寂滅。就説益中文分爲二。一令生捨邪歸正
除障之益。二諸佛下爲聖攝受稱嘆之益。救
毀禁者。謂破四禁犯五逆罪小乘之法所不
能救。能救之者其唯大乘方等經也。若聽深
經即知罪逆性空。已解空故即出罪逆也。諸
魔外道貪著怖畏者。聞經無相則違本心故
怖畏也。二賢聖稱嘆者。非佛賢聖不能深悟
其理。悟其□深。所以稱嘆也。自下第三令生
發心中。背生死苦示涅槃樂者。自非深經即
不能厭其生死會涅槃之樂也。十方三世諸
佛説者。總結前來所説之法。今昔雖異覺道
不殊。萬法同歸理無二徹。故究竟大悲經云。
聖聖言説異。意旨悉皆同。文字即解脱。大小
理處同。嘆美深經盡於此也。上來第一總明
法體竟
自下第二約對前法以明供養之中有二。一
依教詮義。信解受持爲下供養。二又於下依
其義言如説修行。解窮眞性爲上供養。前中
初明自利。以方便下化他。行滿是名下結。就
其第二如説修行上品供養中。初辯後結。辯
中有四。一略依四依之行爲法供養。二隨順
下略依十二因縁觀法明法供養。三依義下
廣明四依以申供養。四隨順法下廣明十二
因縁以申供養。初中又於諸法如説行者。順
四依之法而修行也。第二略明十二因縁中。
言隨順觀十二縁者。因縁生法體自空無。依
此而觀名爲隨順。此句是總。離邪見下別。別
中有二。一明生空。二而於因縁下明得法空。
前中雜見得無生忍者。謂得初地無生忍也。
正證忍時不見我人及衆生等名爲生空。而
於因縁無違諍者。次明法空。於中光明因果
非無因能感果名曰無違。果遂往因故稱無
諍。或可。觀其因縁體性空寂。空不礙有。名曰
無違。有不礙空。故云無諍也。於法無違於
人無諍離我所者。法我空故即觀向前。因之
與果體性空寂。以空寂故則無有我。我尚空
無 何有我所之可得也。第三重廣前四依中。
三門分別。一辯名。二出體。三明次第。初辯
名者。依義不依語者。所詮之理名之爲義。憑
之起行故説爲依。能詮之教名之爲語。雖依
語得義。然語非是義。如因指見月得月亡指。
得理捨詮。所以依義不依語也。依識者。智能
入理決斷解了。所以須依識。但分別起於染
著。棄捨不從故不依也。依了義經不依不了
義經者。顯實分明名了義經。憑之取解故説
爲依。覆障之言名不了經。棄而不從故曰不
依。了不了義略有四種。一法印非印門。二詮
常非常門。三顯了隱密門。四言略語廣門。法
印非印門者。法印有三。一諸行無常。二涅槃
寂淨。三諸法無我。若一切教有此三種理印
所印等名爲了義。違三法印等非了義經。由
此道理。三藏二乘十二部教無非了義。捨煩
惱業及苦故。諸外道教非了義經。不能永離
惑業苦故。常非常者。如涅槃云。又聲聞乘名
不了義。無上大乘乃名了義。若言如來無常
變易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常住不變名爲了
義。此經意言。若經中説佛是法身常住不變。
是名了義。與此相違名不了義。則顯小乘詮
非常佛名非了義也。顯了隱密門者。解深密
云。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爲發趣修大乘者
依一切法皆無自性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
更希奇而亦有上。猶未了義。即説一切性皆
是空。三無性教名非了義。唯識云。故佛密意
説。一切法皆無自性。非性全無。名了義也。
言略語廣門者。雖是大乘明顯之教。初但略
説。談理未周。所明未盡。名爲不了。此依説義
言爲廣略名了不了。非約所詮理是究竟非
是究竟名了不了。此中第一爲令衆生捨邪
歸正名了不了。一切佛經皆名了義。外道所
説名不了義。第二爲令捨小歸大名了不了。
一切大乘名爲了義。諸小乘教名不了。第三
爲令捨隱歸顯名了不了。一切大乘顯了言
教皆名爲了。雖是大乘説法。隱密名爲不了。
第四爲令如法廣略名了不了。諸重頌經言
略不盡皆名不了。非重頌經言廣盡故説名
爲了。以此四門攝義稍盡。隨其所應當廣思
擇。今此經中四義倶有。方便品中淨名説五
非常法。是法印門如弟子品中淨名教阿難。
佛身無爲不墮諸數。是常門也。佛國品中寶
積讃佛説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縁故諸法生即
空常有是顯了門。此經之中長行多偈頌少。
爲是語廣門四義既圓故是了教可依受也。
依法不依人者。託法起行名爲依法。得法捨
人名爲不依人。問。依法不依人者。未知一切
人不可依亦有可依耶。答。可依。人法相對以
爲四句。一法可依。謂大乘法人不可依謂小
乘人也。二人可依。謂大乘人即四依菩薩也。
法不依。謂小乘法。三人法倶可依。謂大乘人
法。四人法倶不可依。謂二乘人法也。語義相
對亦作四句。准前可知。二辯體。義即是理。
以眞如爲體。智是證智。以正體後得二智爲
體。教以音聲名句文以爲體。性法以六度爲
體也。三明次第。義即是理。是智所證故先明
也。智是證智。依理起智故次明也。了義經教
由智而説故次辯也。法是所詮即是行法故
後明也。第四廣前十二縁中。文中先辯。作如
是下結以顯益。辯中有二。初總後別。總中隨
順法相無入無歸者。法即因縁法也。上順因
縁知法無生。今順因縁知法無盡。法從縁而
有。從縁而無其有不從未來來。其無不從過
去去。故曰無入無歸也。下別明中。無明畢竟
滅等者。汎觀因縁有逆有順。逆順不同有其
三種。一就事分別。從前向後尋因趣果名順。
從後向前尋果推因爲逆。二約因縁生滅分
別。觀十二支生名順。散滅爲逆。三就理分
別。觀十二縁假有爲順。順法有故無性空寂
爲逆。逆於有故。三中前二大小同知。後一唯
大。今此所明義當後門。即是逆觀也。無明過
去已滅未來不生現在不住。三世空故即是
不滅。所以無盡也。又云。無明從縁生。生即不
生。從縁滅。滅即不滅。不生不滅。無明即是畢
竟滅。無明既滅。乃至老亦當無盡也。上來別
觀訖。下結顯益。作如是觀。十二因縁修前順
觀。法本不生無所滅名無盡相。無法可盡。乃
是畢竟滅也。不復起見。正明觀益。一切斷常
有無等不復起也。上來別明修行供養。是名
最上法之供養。總以結嘆。上來合是第一月
蓋請問如來爲説
自下第二月蓋聞法獲益修行法供。文中有
三。一明月蓋以聞法故得柔順忍。此忍即是
四地已上順忍也。此云何知五忍明義。地前
伏忍初二三地信忍四五六地順忍七八九地
無生忍十地及佛寂滅忍。故知此忍是四地
已上柔順忍也。或可。是地前順忍。順趣初地
已上。所以得知月蓋以信出家方得五通。故
知是地前忍也。二即解衣下報恩供養。三白
佛下正明供養。文中有四。一自宣己心。二請
佛加威。三如來爲記。四月蓋蒙記正行法供。
初自宣己心。文相可知。二加哀建立者。月蓋
自以道行未立魔邪熾盛。若不加威神力即
爲魔所壞。故請加也。又聞法供欲行之。經道
深遠非已所弘。故願加力也。三如來記中初
心知。次口記。即是建立欲令後人信伏知其
守護法城。法能遮防故喩城也。第四月蓋行
法供中。文別有二。一於佛現在修行自徳爲
法供養。二於佛滅下明佛滅後以經化他爲
法供養。前中先聞佛授記以信出家。次修善
法精進不久得五通下明其所得。得五神通
行用無礙。通菩薩道行體自在。此二自徳。得
陀羅尼意業成就。無斷辯才口業成就。此二
化徳。就佛滅後行法供中。初明月蓋依法趣
起説。月蓋比丘以守護下彰説益人。前説中
於佛滅後起説時也。以其所得神通等明説
徳也。滿十小劫彰説遠近。藥王如來所轉法
輪隨而分布正明説也。後益人中。月蓋比丘
以守護法勤行精進牒前起後。下正明益。初
益菩薩。即身化百億人。於大菩薩提立不
退轉。次益二乘。能令十四那由他人發二乘
心。後益凡夫。無量衆生得生天上。上來第一
正引往事明財供養不及法供
自下第二合通會古今明供多益。先會輪王
寶炎佛。是次會千子。賢劫中千佛是也。四已
成佛。餘在當來。言四佛者。一鳩留孫。二倶
那含牟尼。三迦葉。四釋迦。賢劫者善劫也。淨
居天劫初成時見水内有千寶蓮花即知有千
佛出。故名爲賢劫也。樓至佛此云渧泣。出十
地經後會。月蓋釋迦佛是
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養下第三總結嘆勝勸
學。當知法供第一無比是總也。是故天帝當
知以法供養佛勸也
  囑累品第十四
此品之中三門分別。一明來意。二釋品名。三
分文解釋。初來意者。佛及維摩四會説法爲
化既周。後運大悲益於來代。欲使傳光永夜
照極無邊。故此品來也。二辯品名者。囑者付
囑。累者重累。今以此經法囑累彌勒及阿難
等。欲使將化有縁遍益群品。意寛言局。鄭重
慇懃。必須荷擔如來難得之法。應見聞者今
得是經讀誦受持故言囑累。下文之中具明
斯義故云囑累品
三分文釋者。文中有二。一佛以正法付之流
通。二佛説已下大衆聞法歡喜奉行。前中付
人唯二。傳者。有四。付人者。一者付彌勒。二
付阿難。問。賢聖衆多。何故偏付此二。答。維
摩非此土菩薩。故不付囑也。文殊遊無定方
故亦不付。付彌勒者。以其當於此界成佛成
熟衆生。今以神力冥加護故成其功業。阿難
是傳法藏人。令使結集流布通傳故須付也。
傳有四者。一彌勒菩薩奉教流通。二諸餘菩
薩自誓宣通。三四王自誓護通。四阿難受教
傳通。前中有三。初至而爲廣説明付囑意。二
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下擧其徳失勸令修
捨。三彌勒菩薩聞説已下嘆所聞法勸人修
學。就前文中復分爲三。初以法付囑。二明通
法時節。三所以者何下釋付囑之意。初中無
量億劫所集菩提付囑汝者。正明付囑此經。
宣説菩提之眞徳約就所説以名其經。名爲
所集阿耨菩提。故上經云。此經廣説過去未
來現在諸佛菩提。或可。此經能生菩提。所集
菩提從是經生。從其所生名所集阿耨菩提。
故上經云。諸佛菩提皆從是生也。二如是輩
經於佛滅下明通法時節。如是輩經牒前所
付。輩猶等也類也。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流布
時也。末世難通故須勸之。汝等當以神力流
布正勸。傳通於閻浮提彰流布處也。閻浮提
衆生行法最勝故偏言之。無令斷絶誡使常
通。三所以下釋勸之意。初先徴問。有何所以
勸汝傳通下對釋之。於中初明不傳之損。未
來當有男子女人及龍等。發菩提心樂於大
法。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即失善利。是其損也。
下明傳益。如此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 是
其益也。如是輩人牒前未來發心之人。聞是
經典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自行益
也。念經希有隨生得利而爲廣説。化他益也。
上來如來以法正付
自下第二擧其得失勸令修捨。於中三對。初
之二人理教相對。次有二人人法相對。後二
自他兩行相對。前中有四。一總擧數。二徴間
發起。三牒名解釋。四結勸。修捨行之深淺各
有異相。得失兩陳以勵護法者也。一好文飾
勸之令捨。文飾者何也。飾是妙旨筌蹄。而新
學知淺未能亡言求理。捨本尋未。唯以文飾
是好。二不畏深義當勸以進修。妙旨幽深微
言違俗。自非智通熟能深入。若於如是無染
著經中以修行。爲久修行者。無染無著經之
深也。自非久行誰能無畏也。第二對中亦有
四句。一擧數。二徴問。三牒釋。四結過屬人。
將欲令人信樂深經故廣記新學者過。一者
聞深經驚怖生疑。明於法起過。二若有護持
解脱經者不肯親近。明於人起過。始聞則驚。
尋之則疑。疑則起謗。此明無信。當教令信。結
過中自毀傷者。以前邪見之人謗人法故必
墮阿鼻。自損之甚。名爲毀傷。何以故下釋。
於深義法中不調心故。不調心者。於其大乘
平等正法偏信尚非。何況起謗能無損也。第
三對中文分四句。一擧數彰失。二徴問起發。
三牒釋四總結。釋中一輕新學而不教誨。外
化不善。二取相分別。自行未圓。外化不善
者。雖信解深法而未善通達。是故尊己慢人
不能教誨。此明説者之外患。以未得人空故
也。自行未圓者。雖有其所解而取相分別。雖
曰爲解未合眞解也。此明説者之内患。以未
入生法空故
自下第三歎所聞法勸人修學。文中有六。一
嘆所聞法。二我當遠離者明己離過。三奉持
如來無數下明受付囑。四若未來世勸人修
學。五世尊若後末世已下欲使學者推功有
在。離我慢失。六佛言善哉已下明佛讃述。我
當遠離者。爲未離者故發此言以成衆行。彌
勒久已離之與其念力使不忘失。明修行也。
當知彌勒神力者。欲使學者推功有在除捨
我慢也。於是一切菩薩已下第二明菩薩於
一切十方界自誓弘通。就中先明通佛菩提
究竟果法。須當開下宣通教法。藉教得果故
須明也。三明四王護法之中。初明城邑有是
經處王及眷屬爲之作護。面百由旬已下彰
護益也
四以法付阿難中。分別有四。一佛勅阿難令
其宣通。二阿難奉命受持。三阿難請問經名。
四佛制經名普令修學。此名維摩所説者。就
人立名。道理此經多人共説。而佛偏名維摩
説者。機在維摩故偏言也。亦名不可思議者。
就法立名也
如是持者總結勸也。大衆歡喜奉行者。此衆
皆是上來四會諸聞法者。既蒙善利佩荷實
深。自行勸人奉行斯法。以其能説法人所説
之法及聞法者三皆淨故。隨機淺深悉得道
果勝益内資故咸喜也
維摩經疏卷第六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