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剛般若經疏 (No. 2741_ ) in Vol. 00

[First] [Prev]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741 [cf. No. 235]
金剛般若經疏

名爲究竟□□□□□□□□□相乖違。亦
違究竟一實中道□佛説三種究竟。猶豫多
端。若爲證會。又依深密佛自會釋諸説空敎。
唯依遍計説諸法空。如□可寧破相宗中三
性俱遣。餘一一義有多妨礙□擧可知不能
繁廣。當知瑜伽補處宣説乃□解釋一切諸
經。勿謂但釋深密等敎故。彼論釋□□□云。
此論殊勝。若蓮華猶如寶藏如大海。具□諸
□廣大義。善釋其文無有遺。又云。今説此論
所因云何。謂諸有情。無始時來。於一切法
處中實相無知。疑惑顚倒僻執。乃至□□□
□□隨其所宜方便爲説種種妙法處□□相
令諸有情知一切如是如是空故非有。如是
如是有故非空。□□□法非空非有。遠離疑
惑顚倒僻執修行滅障證三菩提證寂滅樂。
佛𣵀槃後。魔事紛起部執競起多著有見。龍
猛菩薩證極喜地。採集衆義無相空敎造中
論等。究暢眞要除彼有見。曁提婆等諸大論
師。造百論等弘闡大義。由是衆生後著無見。
無著菩薩位登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通。□
□慈尊請説此論。理無不窮。事無不盡。文無
不釋。義無不諭。疑無不遣。執無不破。行無
不修。果無不證。正爲菩薩令□諸乘境行果
等。皆得善巧勤修大乘證大菩提。廣爲有情
常無倒説。兼爲餘乘令依自法修自分行得
自果證。如是略説此論所由。故知通釋一切
聖敎。除空有見起。處中行寧説瑜伽唯法相
宗。問。豈不諸經多説法相或多破相或復融
會寧不分宗。答。准言諸敎無此三義。但説定
判如是如是經之與論破彼宗攝即爲不可皆
□。是故是故應説大乘妙理隨何等經皆有
法相破□□會□有偏明一義多處理實此三
不相捨離。以辨法體除執會通義皆遍故。問。
若爾何故於大乘中中宗邊宗。淸辨護法無
相法相諸宗各別。答。但由釋者製作不同。隨
能釋意説宗有異。非是佛語墮諸邊故。先別
立宗。由此應説。於大乘中宗分有二。一勝義
皆空如應理圓實宗即是龍猛菩薩。下至淸
辨論師。依無相敎説勝義中。一切皆空世俗
是有。掌珍頌云。眞證有爲空。如幻縁生故。
無爲無有實。不起似空花。乃至不立三性唯
識等。後宗即是慈是如來。乃至護法菩薩。依
深密等顯了言敎説勝義諦非空非不空。辨
中邊論慈尊頌曰。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
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故説一切法。非
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即契中道。三性
之中。遍計性無。依圓是有故二乘別。問。所
言勝義及世俗諦。其相如何。答。還依二宗
所説有異。且勝空宗勝義諦一切敎都空。世
俗諦中可有色心修斷等法。如經説云。凡
所有相皆是虛妄。此世俗諦諸相非相。則見
如來此勝義諦四生三界所有衆生是世俗
諦。實無衆生得滅度者是勝義諦。應理宗説
眞俗二諦二義不同。一依人辨諦。二約法辨
諦。二種二諦俱通空有。且依人者。𣵀槃經
云。上智所知名勝義。中智所知名世俗。二
智所知皆通有。故知二諦空有俱通。言依法
者。法有勝劣互相形待而爲眞俗。此有四重。
一虛實二諦。瓶軍林等虛爲世俗蘊處界等
實爲勝義 二理事二諦。蘊等事法麁爲世俗
四諦道理細爲勝義。三淺深二諦。四諦安立
淺爲世俗二空眞如深爲勝義。四詮旨二諦。
二空眞如帶詮世俗一眞法界之詮勝義。總
有五法。初軍林等俗而非眞。後一眞法界眞
而非俗。中間三法亦眞亦俗互相形故。廣如
唯識第九顯揚第六大論等説。然初一種世
間共執以爲實有我法性故。空而非有。餘之
四法通。是依他圓成性故。有而非空故。説
二諦體通空有。非如前説。勝義皆空。既知
二宗所説二諦。次應徵問。空有所由勝空者
曰大經説云。設有一法過盤者我亦説爲如
幻如化。般若心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相行識亦復如是。此經亦云。般若波羅蜜。
即非般若波羅蜜。乃至無法可説等。准此等
敎。諸法皆空。又五蘊云。法若有體自可能
生。既藉衆縁。明知非有。如結手巾爲兎等
像。無兎等性。應理者曰。即准此經福聚無
量。如何非有。又説。如來有五眼等。又發阿
耨菩提者。於法不説斷滅相等。又復經云。有
爲無爲名爲有。我及我所名爲無。又云。無
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法亦不亡等。雖説藉
縁是幻化體都無所有。由應理者。亦以幻化
喩依他故。星翳燈幻喩有爲故。又説衆生我
皆令入無餘滅度。若皆空者何。假令空花而
□於𣵀槃勝空者。云此等諸法文。皆據俗諦
非眞空中有造修等應理。難曰。如之俗諦與
勝義諦爲一爲異。若言一者有空相違。不見
苦樂及冷熱等間爲一故。若言異者二諦本
俱。如何一有而一非有。彼答。二諦其體無
別。俗諦體有可苦樂等非體通。二諦相對妄
情是有眞理皆空。今隨妄情説俗諦有。就實
而談俗諦亦空。難曰。世俗妄故。令捨俗諦
入眞空者。是無諸法斷滅相過。答。體既是
無。無可斷滅故。言不説法斷滅相。此與應
理解釋全別。問曰。依勝空説妄有眞無二諦
體一。未審應理所説二諦爲一爲異。答。應理
所説非一非異。何以故。義用別故非一。無
別體故非異。即如瓶軍林等。五法相望展轉
皆爾。既非一異。翻此即説或異或一。皆無
有妨。仁王經云。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
照見解無二。二諦常不即。解心見無二。求
二不可得。非謂二諦一。非二何可得。於解
當自一。於諦當自二。通達此無二。入眞第
一義。頌意眞如爲勝義諦。依他遍計爲世俗
諦。二智境故名爲諦。異唯約眞智即稱解或
一異或皆無有違。唯識亦云。故此與依他非
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非不見此彼。瑜伽七
十五云。於大乘中。或有一類惡取空故。作
如是言。由世俗故。一切皆有。由勝義故。一
切皆無 應吿彼言。何者世俗何者勝義。彼
若本言義。一切法皆無自性。是名勝義。若
於諸法無自性中自性可得。是名世俗。何以
無所有中建立世俗經假設名言而起説故。
應吿彼曰。汝何所欲名言世俗爲從因有自
性可得。爲唯名言世俗説有。若名言世俗從
因有者。名言世俗從因而生而非是有。不應
道理。又應吿言。長老何縁諸可得者此無自
此難俗有
勝義即無
彼答言。顚倒事故謂心顚倒於無
謂有如見空花
復應
吿言。汝何所欲此顚倒事爲有爲無。若言有
者。説一切法由勝義故皆無自性。不應道理。
若言無者。顚倒事故。諸可得者此無自性。不
應道理。空者者曰。大菩薩藏經第二卷云。
空與菩薩性無有二。由無二故不可言説。又
云。遠離取執。勝義諦中。無法可得。由性無
故。説名爲空。由此説空爲□了義應理者此
亦非證。謂依瞬若遍計無故。與覺無二。又瞬
若多空性眞如與覺無二。不言菩提體即空
無。若實皆空何空何覺。若云隨破妄情空覺
無二。據勝義諦無覺無空。即應分別兎角長
短。此既不爾。彼云何。又云。遠離取執。勝義
諦中無法可得。不言非執。勝義諦中亦空無
法。又若二諦體性是一而非有者。應無凡聖
染淨作業人天五趣。即無三惡悲所度生菩
薩徳自行於勤苦。以空無故。誰爲誰説何法
何求。不應智者。爲除幻敵求石女兒用爲軍
旅。又凡夫妄倒可有世俗色心等法。諸佛如
來妄倒已斷。何有色身淨妙土等。若言以佛
悲心爲衆生故。未現身土衆生妄倒。若已斷
盡諸佛身土亦不立者。勝義既空悲智之心
亦應非有。誰爲能度衆生之本。故言空者。是
密意説。敎理既然。故與前説掌珍比量作聖
敎相違過。以違法敎不空義故。唯識亦云。彼
特違害前所引經。勝空者曰。我亦有敎引前
所説大般若等爲證成故。應理者曰。敎有顯
了及不可義違顯了敎故汝爲過。謂深密經
説第二時以隱密相轉正法輪説一切空非眞
了義。又云。相生勝義無自性。如是我皆已
顯不。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壞正道不能往。經
既自説諸法無性。無量隱密相非眞了義。今
判説空爲第一説是故爲過。問曰。龍猛無著
俱登極喜同證法性智見不殊。因何二宗所
説有異。答。據其至理平等無差。佛對根宜顯
密異説。菩薩亦爾。對根宜聞所弘各異。由著
有見。龍猛菩薩密弘於空。空見若生亦成其
病故。須雙説非有非空遠離二邊契會中道。
如向瑜伽釋論等説。又復大乘無相空敎。依
眞智境遣一切相密説皆空。諸大菩薩對著
有病弘斯密敎非於中道。而不證悟未□不
悟廣與乖淨。豈菩薩有所相違。上通辨宗。隨
其勝空及應理者。所弘二諦並此經明如功
徳論咸歸通二宗。解智者當悉。別明宗者。題
名般若故即爲宗。般若有三實相觀照及與
文字。慈恩三藏依諸經論更加二種。謂即境
界及以眷屬。通有五法。一般若性。二般若
相。三般若因。四般若境。五般若伴。刻性相
從俱名般若。有義此經觀照爲宗説能斷故。
如大經説。六度之中。其般若度爲州爲諸爲
遵爲首爲燈炬等故。此唯以惠相爲宗。即無
分別本後二智通生法空。或取加行。亦不違
理。由十八住通攝地上位故。有義亦以實相
般若爲經所宗。能斷性故。眞理爲本智方生
故。金寶亦喩如來藏。故經中廣明無相眞理
法身極果。是無相智正所觀故。若辨如體諸
釋不同。如淨業障經疏述。問。何不取文字等
三。答。非經正明彼□末故。此二本故。菩提𣵀
槃二爲體故。即五法性攝三身故。能縁所縁
能依所依。若性若相功徳本故。第三門訖。第
四所被根宜者。初辨根性。後以敎被□初根
性差別不同。一乘五性自古紛諍。今略叙之
三説不同。一云。衆生皆有佛性。決定無有定
性二乘及無性者。𣵀槃經第二十七云。師子
吼者。是決定説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又云。一
切衆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皆當得阿耨
菩提。是故我説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又第三
十七云。爲非佛性説於佛性。非佛性者。所
謂牆壁瓦石無情之物。離如是等無情之物。
是名佛性。准此經文。非是准理。有情五蘊
不被簡故亦非少分。離無情物是佛性故。豈
可爲作非佛性説。於佛性之中有非佛性。如
説離有爲法説於無爲。無爲之中有爲耶。又
𣵀槃云。一切衆生皆有三定。謂上中下。上
者佛性。中者初禪。下者大地。中定非是少
分。故知如上定亦是一切同一文故。既云是
定故非准理。説首楞嚴定爲佛性故。法華經
云。一大事因縁出現世。於欲令衆生開佛知
見使得淸淨等。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
位。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説。但以假名字
引導於衆生。佛性論云。二空眞如名應得因
以應得佛果故名應得知故。有理性者定有
行果。理既一切皆有行果故非少分。若謂法
華二乘無滅悉當成佛。此説不同。定二乘非
是定性者。不然不定亦成佛敎起初轉法輪
令説與等説。若同何爲慇懃三請許説增上
慢人起誑驚怖舍利弗等疑佛爲魔。良由今
昔懸殊有斯疑訪故。經云所以未曾説説時
未生故。令正是其時決定説大乘故知合説
非先説也
二云。種姓有五。一聲聞姓。二縁覺姓。三如
來姓。四不定性。五無種性。問。云何得知有
無種姓。答。四卷八卷二楞伽經皆云。大悲
菩薩一闡提人畢竟不成覺。若皆有姓衆生
即應有成佛盡。如何大悲畢竟不作。又勝
鬘經云。離善知識無聞非法衆生以人天善
根而成熟之。善戒經云。無種姓人無種姓故。
雖復發心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菩提。地持
瑜伽亦同此説。又𣵀槃經三種病人第三。若
遇不遇良醫決定不差。若是有姓如何不差。
又恒河七人第一當設七人各一即無種姓。
大莊嚴論第一説闡提有二種。一時邊二畢
竟時邊有四。一者一向行惡。二者普斷諸善
法。三者無解脱分善根。四者善根不具足。畢
竟無𣵀槃法者。無因故彼無般𣵀槃姓。謂但
求生死不樂但𣵀槃。然有釋云。畢竟者。一約
所斷善兼生得善斷三世因盡名爲畢竟無𣵀
槃性。二約時以有鈍根長時流轉不能生名
爲畢竟無𣵀槃法。不言盡未來際決定無性
名爲畢竟。此釋不然。諸斷善根但斷生得非
方便善。又伏現行非無種子。如何無因。又與
時邊普斷善法應無差別。又斷善根大小經
論俱是利根非鈍根者。畢竟之與盡未來際
文別義同。若不爾者。究竟如虛空應非遍法
界。又瑜伽論第六十七更有五難六答。廣成
無姓此應捨叙
上來無姓。次成定姓。依大般若五百九十三。
善勇猛請言。唯願世尊。哀愍我等。爲具宣
説如來境智。若有情類於聲聞乘姓。決定者
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諦地。於獨覺乘姓
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乃至
云。若有情類雖未已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
姓不定者。聞此法已速發無上正等覺心。既
決定外別説不定。明知別有決定聲聞。又瑜
伽七十六。解深密第二。皆説一向趣寂聲聞。
華嚴第四十説定性縁覺。大經第一亦爾。𣵀
槃第三十無我相經中。爲諸比丘説一乘道。
一行一縁乃至我諸弟子。聞我是説已不解
我意唱言。如來説須陀洹乃至羅漢皆得作
佛。若皆作佛無決定姓。是解佛意。何須此説。
若爾如何法華經中。唯説一乘而爲究竟。答。
如攝論中。以十義會。深密亦有會一乘文。總
依經論。佛性有三。聲聞有四。闡提有三。佛
性三者。一理性謂眞如。二行性謂無漏種子。
三隱密姓即慶慶勞之時。聲聞四者。一應化。
二退菩提心。三增上慢。四趣寂。闡提三者。
一大乘。二斷善。三無種性。上來兩家頌引敎
文並有明説。其五釋難及會違文一一研究
廣如別記。樂廣言論勤説法者。皆應叙之
三云。此有種姓及無種姓。乃是如來敎密境
界散在諸經。佛不定説。如何前釋欲定是非。
此十力中種種界力之所知故。唯佛與佛爲
能知之證一一。𣵀槃第十七云。三乘之諸説。
言一乘之法隨宜説三。乃至如來明見衆生
根故。終無虛妄斷罪過故。雖無虛妄。若知
衆生因虛妄説得法利者。隨宜方便則爲説
之。是則諸佛甚深境界非二乘知。准此經文
豈可下凡謬爲商略。又彼三十四云。善男子。
如來世尊爲衆生故。廣中説略。略中説廣乃
至云。是故隨人隨意隨時故。名如來知諸根
力。善男子。我若當於如是等義作定説者。則
不得稱我爲如來且知根力。三十五云。善男
子。如來是諍訟是佛境界。非諸聲聞縁覺所
知。若人於是生疑心者。猶能摧壞。無量煩
惱須彌山。若於是中生決定者。是名執著。乃
至善男子。如是執著不名爲善。何如故。不
能摧壞諸疑網故。伽葉復言。世尊如是人者
本自不疑。云何説言不壞疑網。善男子。其
疑者即是疑也。三十六云。善男子。我雖説
言一切衆生悉有佛姓。衆生不解佛如來等
隨自意語。善男子。如是語者。後身菩薩尙不
能解。況於二乘其餘菩薩。又後文云。若有説
言一切衆生定佛性定無佛性。是人皆名謗
佛法僧。准此等又推功歸佛謹述而已。故於
諸釋。隨所愛樂任情取捨。以有敎理各齊
均故。不應於中起朋執心。强生偏見。謂契
佛言無有是處。然應是具叙諸家敎理。欲令
學者知所在故。問。理有一長不應俱是。開釋
敎藏須定指歸。今但和光作不定説將令後
學何所承禀。答。義有可定不可定者。不決
定義理過多解是其一向要令定釋。佛尙不
定誰敢定乎。問。祕密難知。誠如所過。此土
衆生樂聞佛性。何故如來不作定説。答。誰言
一向樂聞説有。然諸佛衆生自有二類。一聞
佛性欣樂有憑勇猛進趣。若聞無性無所因
説恩迢等心。二者若聞一分無性恐墮此縁
加功徳進習。若聞皆有情此佛性却生怠墮。
由對機異敎不定。明但應精勤堅集行願面
奉金顏當自知矣
上來解釋根性不同。以經被者。若依初釋更
無異論。五性之家應須料簡。約正所被唯是
上乘。經云。爲發大乘説故。即餘經云。爲諸
菩薩説應六波羅蜜。今得一切種智。若約兼
被通諸二乘及以無姓。下列四衆及於八部
無所簡故。大般若云。般若波羅蜜多能辨聲
聞獨覺地。即前所引若勇猛文亦被二乘。此
下菩薩廣大之心。三界四生俱令滅度。無著
菩薩問云。何故願此不可得義。答生所攝故
無過。至下當知
第五依文正解者有二。初釋題目後解經文。
釋經題者。秦魏梁本俱題金剛般若。唐國兩
本同號能斷金。隋朝所翻准彼論後乃名金
剛斷割。前二本略後三具足。擧體攝用。但
標法喩之名體用雙彰。兼陳斷之因。廣略雖
異義則無違。初離釋後令釋。梵云跋闍羅。此
云金剛。寶中最勝。體類多種。正理論云。帝
釋有寶名爲金剛。不爲餘衆生見。眞諦記云。
有六種寶。皆名金剛。一靑多。能除一切災
厄。二黄色。能隨人所須出種種物。三赤色。能
令人遊行空中。四白色。能出水淸濁水。五空
色。能出火。六碧色。能消諸毒。上釋喩體。次
擧義用。先依諸敎後據此論諸敎如𣵀槃第
二十四廣讃金剛三昧。譬如金剛所擬之處
無不碎壞。而是金剛無有折損。又云。如諸寶
中金剛最勝。依梁攝論。天親菩薩釋金剛定
四義爲喩。一能破煩惱。二能引無餘功徳。三
堅實不可破。四利用通達一切法定既如是。
准智亦然。對法論第十二釋金剛定四義。一
無間非世間行所間缺故。二堅固能壞一切
障非所壞故。三一味無分別性純一味故。四
遍滿縁一切法共相眞如爲境界故。金剛亦
四。一體無間𨻶非沙石所難。二可知。三純
一類不變不異。四遍滿世界如金剛輪金剛
山金剛座金剛杵等。總攬諸文。金剛十義。一
最勝。二難見。三除災。四堅實。五稱求。六能
引。七利用。八無間。九一味。十遍滿。此經文
義亦有十種。最上第一希有法故。義及果報
不思議故。罪業障惱爲消滅故。能破堅執非
彼故。利生嚴土得菩提故。能生諸佛集善法
故。通達無我智見淨故。非相心之所雜故。諸
法如義體無爲故。福惠如空叵思量故。對前
喩十如。次配釋。此雖義具非本論意。本論四
義。一細二牢三能斷四相似。初三共義觀照
實相遍在諸敎。後一不共文字般若。唯在此
經論。先標云金剛能斷者。此名有二義相應
應知。如説入正見行入邪見行。然釋此文法
説不同。慈恩解云。二義相應者。此顯金剛
通能所治。如説已下是擧例釋正見謂正定
聚。邪見謂邪定聚。行善惡行能入彼聚名彼
二行。或汎指言。如説善惡二人行善惡行。此
行入正見聚類。此行入邪見聚類。邪正難殊
俱名見行。今者能治三惠所治二障。染善
雖殊俱名金剛。如𣵀槃經云。金剛極堅萬物
不能壞。除白羊角及以龜甲意。以土障隨其
所應凡夫二乘所不能斷。唯發大菩提心三
惠方能折伏。或斷折或斷。此以所斷喩於金
剛。如入邪見行。又如玉石性極堅牢非物所
壞。唯有金剛能摧破之。二障亦爾。非凡夫俗
智二乘眞智之所摧壞。二乘不斷惑障習故。
大乘三惠如彼金剛方能伏斷。究竟斷位金
剛修惠故。經唯説金剛喩定。此即能斷喩金
剛。如入正見行故言二義。一所破義。二能
破義。若唯能破邪正二見喩不相應。然論文
略不解出所治金剛。於能斷中菴含方顯。河
南又釋。金剛但喩三惠及敎所以。然者𣵀槃
經喩如金剛極堅無能摧壞除龜甲等。彼經
亦爾。唯除闡提不能令立菩提之因。既羊角
等以喩闡提明非所斷名爲金剛。而言二義
者。一證眞如理如入正見行。二斷諸惑如入
邪見行。此金剛智能破大乘有善根人。根熟
之者。二重障惑不能除。彼斷善根人身中或
故。又有釋云。准此論初金剛難壞句義聚明
非所斷。雖有別處説煩惱難斷猶若金剛。此
處説其可斷不合以金剛爲喩。如説闡提難
化以燋穀爲喩。若説闡提可治即不用此喩。
而言二義相應者。金剛能斷堅不堅物名爲
二義。演曰。初釋爲勝。順論文故。正以金剛
喩能斷智。兼喩所斷顯智功能。十論經第二
云。云何破相續如金剛煩惱理有多途。喩亦
何定。如説虛空以喩佛性亦有以喩二障麁
重。如正理門。通理智擧障難斷。從若金剛
以表智能殊勝超絕非喩所喩。誰要今觀煩
惱堅硬起觀行耶。若爾𣵀槃經白羊等喩不
相應。當云何通。答。𣵀槃文意非釋此經。今
借彼喩以顯金剛。是彼二物所對所礙而喩
所治非謂𣵀槃障喩金剛。上解金剛通能所
斷。論下別釋。唯就能斷乃有四義。如前所
引論云。細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壞故。隋朝
諱堅故翻爲細邪堅密義智因即種子不可
壞。即現行智起惑除明暗不並故不可壞。又
釋智能證如了因性故名爲智因。以無間𨻶
非世間行所相雜故。名之細密。又以細妙非
二業等麁所縁故。亦名細密。言不可壞者。顯
所治障性堅難壞。若依此釋論中四義通能
所斷。論又云能斷者般若波羅蜜中聞思修。
所斷如金剛斷處而斷故。此以智金剛可斷
二障如玉石等名爲斷處。即擧所斷以顯能
斷。別作二障喩金剛解者。此擧能斷以顯所
斷。猶若金剛。謂聞思修所斷之障。乃如金
剛處而斷。然准論意即釋題名金剛能斷般
若。以初標云金剛能斷者。後又結云是名金
剛能斷。釋中亦爾。先釋金剛後釋能斷。此
順西域語。若言能斷金剛。則順此語皆不相
違。總以能詮之敎所詮理智。及所斷障喩於
金剛。論釋第四義云。又如畫金剛形。初後
闊中則狹。如是般若波羅蜜中狹者謂淨心
地。初後闊者謂信行地如來地。此顯示不共
義也。演曰。依此經敎文字般若初後廣明中
間即狹。不同餘經名不共義。是故此經獨名
金剛。亦即餘分不同。所以一如畫金剛神膊
跨則闊在腰則狹。有動位故喩令進趣。二如
畫金剛杵。兩頭闊中腰狹極堅勝故。令知深
妙。問。何故廣明信行佛地略淨心耶。答。此經
意令發心修行佛種不斷。廣談果徳勸彼欣
樂。而能發心。地前初修者退轉故。廣示行
相令其進入。初地已去自證得故。非退轉故。
不假多陳故。初後廣中間略説。又從凡位紹
繼佛種。爰至佛果不斷義成。中間可知。何煩
廣説。故經文義闊狹不同。雖如來地釋者。即
是十地位收。然經不明十地。何相還指佛果
所有功徳名如來地。故作是釋。至下當知。
問。勝天王般若云。般若波羅蜜無無有一法
可爲譬喩。如何今説智喩金剛。答。彼顯智勝
超過萬法無可全分相比況者。此約少分義
用相似故。譬金剛諸有智者以喩解故。法藉
喩明徵。由顯著擧已見邊證未見邊和會一
處合義平等。所有正説名之爲喩。即以顯了
分顯未顯了分地。般若梵音此云智慧。總有
五種文字。即是能詮敎法觀照惠體實相眞
性境界。即是空有二諦三無性等眷屬者。相
應四蘊性助伴五蘊性。隨其所應即定道共
二種戒故。然此般若名寬道故。理諺五種。就
勝唯取實相觀照。如宗中辨。釋此智慧初別
後通。言別相者。具足梵音應言般羅腎若此
翻爲惠。梵云若那此翻爲智。體雖是同俱別
境惠義用有異故得名殊。擇法決斷二種異
故。即准大品𣵀槃經等。若字通目智慧二義
此是智慧二字界故。般那兩字是其字縁以
般助若爲慧。以那助若爲智。由是諸經十度
之智慧二別。勝天王般若云。菩薩具足般若
具足闍那門能入衆生諸根利鈍得般若門分
別句義。言通相者。由體同故。智處説慧慧
處説智。一切無違。即説第六名智度等。問。
題名般若何故行中乃明布施。答。約前引後
即檀度收後淨於前即智度攝。互擧一種理
實相似。又立名據勝修行約故。檀智二所擧
各別。言波羅者此云彼岸。法有四種。理敎
行果。但取於果菩提𣵀槃以爲彼岸。敎理通
因果。行唯在因故。未起苦集爲河深。現起
集苦爲此岸。六度爲舟船。即以行人五蘊假
者而爲所度。蜜多者離義到義。由修施等。離
生死達至彼岸。唯識第九。要七最勝之所攝
受。方可建立波羅蜜多。一安住最勝。謂要
安住菩薩種姓。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
提心。三意樂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業。五
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所攝受。六迴向最勝。
謂要迴向無上菩提。七淸淨最勝。謂要不爲
二障間雜。若非此七所攝受者。所行施等非
到彼岸。由斯施等對波羅蜜多。一一皆應四
句分別。辨中邊論第二有十二最勝。是故皆
得到彼岸名。對法論第十一有五義。解深密
經由五因縁。此等相攝如別章辨。經者梵音
修多羅。修姤路。皆訛也。正云素呾纜。乃因
四義。衣綖席經。猶如瞿名仙陀婆等。今取
經義亦取綖義。何者四分律云。如種種花置
於案上風吹敎。若以綖連持則不散失。衆生
根姓如案。佛説敎義如花。若不連持邪見暴
風或當飄散。今結集連綴佛語如綖貫花。如
經持□。佛地論云。以佛聖敎貫穿攝持。所應
説義及所化生。如次可取綖經二義。然其經
字即與此方經結名同。此方俗釋經者。常也
法也。古今不易爲常。揩定是非爲法。津道物
理爲經。佛敎同之亦無有失。小乘論中雜心
五義。謂湧泉等義如常所説。經雖在敎。依
瑜伽論出經體中。通取所詮故。總言經通敎
及理。金剛般若波羅蜜多上通理敎。由此對
經□互相望總有四句。謂金剛波若波羅蜜
多即經等持業。依主隨應解釋。解經文中。先
科判後解釋。依無著菩薩科釋此經。有七義
句十八住處。餘二論釋無別科判。眞諦三藏
正宗分中分四。一護念付囑二住三修四斷
疑。兼序流通爲其六分。菩提留支依金剛仙
記判爲十二分。一一廣多既非論意。今是不
取。然晋朝道安法師時人稱爲寶
印手菩薩
科判諸經八
爲三分序分正宗流通。後譯佛地論。親光菩
薩釋佛地論經。三分正同。是知妙理潜通慧
心玄合彌天之稱。豈虛也哉。言三分者。一敎
起因縁分。二聖敎所説分。三徳敎奉行分。名
雖少差義理無別。即徳此判經文有三。始從
如是至敷座而坐爲序分。時長老須菩提在
大衆中至應作如是觀爲正宗。餘名流。序分
又二。初通序即如是等。後別序爾時世尊已
下文是。然此二序有五對名。一通別對。諸
經共有當部別縁故。二證信序發起序對。初
傳法者引證合住。後説法者別縁發起。三經
後序經前序對。經後敎置經前自有故。四阿
難序如來序對。從請得名説方便故。五未來
序現在序對。阿難後請當時縁起故。雖有多
初二對名義理周盡。然各隨勝以立二名。不
爾證起豈不遍也。將釋通序證信。先以三門
分別。一起之因由。二建立所以。三開合不
同。起因由者。摩訶摩耶經大悲經智度論等
具述其事。然大悲經優波離敎阿難問大術
經等。阿泥樓豆敎者。二人共敎互擧其一請。
又四事者。一佛滅度後諸比丘等以誰爲師。
二依何處住。三惡性比丘如何調伏。四
經首當置何言。佛敎之云。我滅度後。以波
羅提木叉。爲汝大師依四念處住。惡性比丘
如何調伏四切經首當置何言佛敎之云我滅
度後以波羅提木叉爲汝大師依四念處住。
惡性比丘梵檀治之。梵默然故不應打罵。任
擯默故。一切經首當置如是我問等言。問。阿
難但申四問不增減耶。答。戒能上進可以爲
師念處破例依主修學梵法默然能伏惡人。
初明正行。次明正解。次明除障。此之三門
必依聖敎。由斯所問不減不增。又破生死病
要具四事。一須名醫。二求妙藥。三識觸犯。
四善經方。四義如次。佛大醫王滅度之後。
此四爲要。是故問之有此即是三寶不斷。以
戒爲師。即當佛寶。惡性比丘既調伏已衆得
和合。即僧寶。不斷餘二法寶。念住即通理
行二法。結集敎法理等。不斷果法自成。是故
四義更無增減。後結集時。阿難依命置如是

建立所以者。立如是等自有四意。一爲除疑。
二爲生信。三爲簡邪。四爲顯正。言除疑者。眞
諦引微細律阿難昇座衆有三疑。一佛大悲
從𣵀槃起。二更有佛從他方來。三疑阿難轉
身成佛爲衆説法。説如是等三疑併斷。二生
信者。智度論云。説時方人令生信故。信爲
能入智度故。問。信何功能最初令生。答。夫
信體者心淨爲性。如水清珠能淸。濁水與一
切善而爲根本故。華嚴云。信爲道無功徳
母。且如發心趣向三乘有善法欲信爲欲依
初今生於大乘位聖胎三十以信爲首。五根
五力及七聖財。皆信爲初入聖。即證四不壞
信。信三寶故。能越惡道。由信戒故離貧賤
因。故論亦説有信現觀。婆沙論説。學佛法
者。如大龍象。以信爲手。以捨爲牙。以念爲
頸。以慧爲頭。於兩肩擔集善法。象所飮噉
以鼻爲手故。學法者最初令生。又拔衆生出
生死埿。須擧信手。後陳正宗爲佛敎手。序
令生信爲衆生手。兩手相接出淤埿故。智度
論云。如人有手。至於寶山隨意所取。若其
無手空無所得。有信心人。入佛法寶能證道
果。若無信心。雖解文義空無所得。是故經
初令生淨信。三簡邪者。外道敎初皆置阿漚
二字云。梵王有七十二字以訓。於世衆生轉
薄。梵王瞋怒呑噉佉字。唯此二字在口兩
角。阿表於無。漚表於有。置彼敎初。今置六
句爲簡於彼故。智論云。一切經首當置信何
言簡異外道。四顯正者。三寶最吉祥故。我經
初説佛爲佛寶。我聞比丘爲衆僧寶。如是一
時及處爲法寶。法寶三者。一所説法。二説
時。三説處故
第三開合者。眞諦記中開爲七事。一如是者
標所聞法。二我者辨能聞人。三聞者親承音
旨。四一時者顯所聞法者善合時宜。五佛者
明能説主。六住處者顯説有處。七大比丘等
顯非獨聞。智度論中。我聞爲一總説六義。一
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衆。世親菩薩般若
燈論亦有六義。故彼頌云。前三明弟子。後
三證師説。一切修多羅其事皆如是。有引法
華論云。證信序中分六成就者謬也。或總分
五。如佛地論。一總顯已聞。二説經時分。三
明説經主。四説經處。五同聞衆。即合如是我
聞爲一。今又助釋可分爲五。謂能説爲一。然
佛説法離四種失。一無非法即如是。二無非
根即我聞此比丘。三無非時即一時。四無非
處在舍衞等。或總爲四。眞諦三藏所釋七事
總唯有四。初如是者明所聞法。次我聞者辨
能聞人。次二證所聞法。後二證能聞人。又
解云。能説能受所學所依故分爲四。佛爲能
説主。我聞比丘爲受敎人。如是爲所學法。一
時及處爲説所依。能受弟子有衆別故。説法
所依有時處故或合爲三。即前三寶。又依佛
地義可分三。一總顯已聞及説敎時。二別顯
敎主及説敎處。三敎所被根。或合爲三人二
法。人禀法以成徳。法藉人以弘宣。兩相資成
互爲因果。一佛二我聞三比丘衆。此三屬人。
一如是二時三處。此三屬法。人有師資。資
中傳證法有假實。假中時處故總爲二。或合
爲一。即證信通序
經。如是 演曰。自古多釋。今叙三門。一別
解如是。二合解如是。三帶我聞解。初即如
是兩字各別訓釋。次即總申二字之意。後如
是兩字連我聞解非釋我聞。初別解者。唐梵
道俗總有九釋。一一安法師云。有無不二
爲如如非有無爲是如無所如是無所如是故
云如是。二支公云。敎能顯理爲如。智能照
理爲是。三智者禪師云。以文爲如。以理爲
是。文以□詮爲如。理以無非爲是。四註法
華云。如是者感應之瑞。如以順根受名。是
以無非立稱。衆生以無非爲感。如來以順根
爲應。傳法者。欲顯名敎出於感應故。建言
如是。註無量義經云。至人説法但爲顯如唯
如爲是故言如是。六□州法師云。所説之法
如於前事故名爲如。説事如事説理如是理
因亦爾。此説言皆當道理故稱爲是。乖法爲
非如法爲是。此約法解。又約人解。阿難道佛
所非説之法。如過去佛所説不異故名如。正
而非邪故稱爲是。七梁武帝云。如即指法是
即定詞。如斯之言是佛所説故言如是。八長
耳三藏云。如是有三。一就佛。三世諸佛共
説不異名如。以用説故稱是。二就法。諸法
實相古今不異故名爲如。如爲説故稱爲是。
三就僧。以阿難聞望佛本敎所傳不異爲如。
永離過非爲是。由此同説稱理無謬故經可
信。九又相傳釋眞不違俗爲如。俗不違眞爲
是。順理爲如。是以遮妄爲是。攝福爲如。生
慧爲是。敎順於理爲如。依敎起行爲是。境如
智。是等歷法廣説義乃無窮
次合解如是復有六釋。一肇法師云。如是者
信順之詞。信則所言理順。順則師資之言成。
詞無繁約。非信不傳。則經別建言如是。二
眞諦記云。如是者決定義。決定有二。一文
二理。三興皇法師云。如是者是無差異義。
四法智信𣵀槃云。如是者阿難自明云詞也。
金口所説旨深意遠。非所仰測。而章句始末
正自如是也。五淫公云。以離五謗名爲如是。
第一句如是。此經離執有增益。第二句如是。
此經離執無損減謗。第三句如是。此經離執
亦有亦無相違謗。第四句如是。此經離執非
有非無愚癡謗。第五句如是。此經離執非非
者非非無戲論謗。六智論第一云。如是義者
即是信也。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後帶我聞
以釋如是復有五釋。一光宅法師云。如是者
將傳聞前題擧一部。如是一部我親從佛聞。
即爲我聞作呼轍耳。二惠明云。如是者直指
之詞。謂如是之經。我從聞非自造也。三功
徳施論云。如是我聞者。顯示此經是也。世
尊現覺而説非自所作。四佛地論云。如是總
言依四義轉。一依譬喩。謂當所説如是文句
如是我昔聞。二依敎海。謂吿時衆如是當聽
我昔所聞。三依問答。謂有問言。汝當所説
昔定問耶。故此答言如是我聞。四依許可。謂
結集時。諸菩薩衆咸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
是説。傳法菩薩便許。彼言如是當説如我所
聞。又如是言信可審定。謂如是法我昔曾聞。
此事如是。齊此當説定無有異。五菩提流支
依金剛仙論。一發心如是。二敎化如是。三
譬喩如是。四決定如是。發心如是者。自念
我當如是發菩提心修諸善行。敎示言汝當
如是發菩提修諸善行。譬喩如是。人如是威
徳熾盛如日光明。智慧流廣猶如大海。決
定如是者。我如是見我如是聞等。今言如是
但取第四決定如是。演曰。此之四種。如次
即當佛地所説許可敎海譬喩問答。思唯可
智。總別凡有二十家釋
經。我聞 演曰。第二能聞。傳法菩薩。自指己
牙言。如是法親從佛聞故名我聞。非謂我聞。
非謂我者定屬一人。所言聞者。且小乘宗薩
婆多師。耳聞非識。經部翻此。譬喩師説心
心所法和能聞。依大乘宗根識心所和合爲
聞。雜集第二云。問。爲眼見色爲識等耶。答。
非眼見色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
有和合假立爲見。耳等亦爾。然諸聖敎。就
勝所依。或説根聞以能分別。或説識聞。具
前二義説根識聞皆不相違。又依世耳等能
聞。依勝義理耳非能聞亦非識等。瑜伽五十
六説。諸法自性衆縁生故。刹那滅故。無作
用故。智論亦云。非耳及識意等能聞。從多
縁和合故得聞聲。乃至云。佛法中無有一法
能作能知等。又耳根識唯聞於聲而示聞敎。
若約名句唯意識聞故。瑜伽言。聞謂比量。然
由耳識親聞於聲。與意爲意門方得聞。意爲
縁熏習在識因聞所成總説名聞。廢別耳等
總名我聞。故佛地云。我謂諸蘊世俗假者。聞
謂耳根發識聽受。廢別就總故説我聞。一問
何須廢別而説於總。答。若不言我不顯自他。
耳通一切。是誰耳聞。又復聞時非唯耳等待
縁極多。若一一陳遂成煩廣。若唯説一義用
不周顯和合聞。總標假者。然我有三。一妄
所執。謂外道等所横計我。二假施設我。謂
大𣵀槃樂淨常我。除二乘例强施設故。
三流布我。謂世共傳天授祠等。今傳法者。隨
順世間自指稱我不同前。即是無我之大我
也。遍計無體圓成無相不可説聞。然就依他
亦無實聞。因縁和合假説名聞。二問諸佛説
法本除我執。何故不稱無我爲言我聞。答。瑜
伽第六四義釋之。一言説易故。若説無我通
蘊處界知此説誰。二順世間故。三除我怖故。
言無我者爲誰修學。四爲宣説自他染淨因
果事業令生決定信解心故。所以稱我。智論
第一四悉檀中。依世界悉檀説我無過。即當
瑜伽順世間故。又云。世間語言有三根本。一
見二慢三名字。前二不淨後一通淨。一切凡
夫三種語言見道學人二種除見。今依第三
説我無失。三問既依名字。何故不言阿難問。
答。有五義。一示不乖俗宗。雖顯眞序不乖俗
理。雖顯妙言不乖麁欲。顯眞諦不離俗故。二
我者主宰自在之義。佛地論云。顯不聞者有
所堪能。集諸傳云有三阿難。一阿難此云慶
喜。持聲聞藏。二阿難跋陀此云喜賢。持獨
覺藏。三阿難伽羅此云喜海。持菩薩藏。但
是一人隨徳名別。阿難於敎總持自在。若稱
名字。雖順正理。無於諸法得自在義。由斯
稱我不通阿難。三表親聞世聞共言我見聞。
此將爲親證。若言阿難聞或非親聞從他傳
受。今顯親聞以破疑網。四不識阿難者。謂
言誰聞。五有同名者。謂言彼聞。四問慶喜
于時親亦見覺何唯説聞。答。有四義。一名
等詮義非色等故。欲證深理要聞法故。二此
界以聲而爲佛事聲爲所依名等有故。三希
證菩提要聞熏習。由聞熏習出世故。四顯非
現證故。有釋云。諮承有無自信之過。即推
功歸佛。表已因位未現見法但聞而已。若言
見覺謂言同佛。五問爲佛説法言我能聞。爲
佛不説言我聞耶。答。有二解。一者龍軍無
性等説。諸佛唯有三法。謂大定智悲久離戲
論曾不説法。由佛慈悲本願縁力衆生識上
文義相生。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强縁名
爲佛説。譬如天等增上力故。今於夢中得呪
論等。佛地一師亦同此解。二者親光等言。佛
身具有蘊處界等。由離分別名無盡戲論。是
不説法名無戲論。謂宜聞者善根本願縁力
如來識上義相生。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爲
佛説。聞者識心雖不親得。然似彼相分明顯
現故名我聞。應如説此如是説此如是我聞
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非
他展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諸有所問皆離
增減異分過失。爲令衆生恭敬信受。文義決
定無所增減。是故問者應正問。已如理思惟
當勤修學。六問阿難成是佛成道日生。二十
年後方爲侍者。已前諸敎何得親聞。答。有六
義。一本願力故。去作長者供養誦經。沙彌
令得總持。龍樹讃云。面如淨滿月。眼如靑
蓮華。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二展轉聞。
智論第二説。佛初轉法輪。爾時我不見如是
展轉聞。三佛加持故。報恩經云。佛入世俗
心令阿難知。四佛爲略説故。亦出報恩經。佛
粗擧其端而能盡解。五三昧力故。金剛華經
説。阿難得法性覺性自在王三昧能憶天聞
法力故。觀佛三昧海經第五。阿難見佛聞法
説菩薩行。即憶過去九十億佛所説經藏。法
華第四云。自聞授記等。即時憶念過去無量
千萬憶法諸藏通達無礙等而説偈言。世尊
甚希有等。上來六縁由本願力得成後五。七
問有無量大菩薩。何故唯付阿難持法。答。諸
菩薩等。各忽務莊嚴眷屬調伏自身不能宣
通難寫瓶有寄。所以傳燈是屬。又後阿難常
隨如來人天所識傳必生信。諸菩薩等形異
處疏非衆皆識。或容住一問。諸經皆云如是
我聞。何故溫室經云阿難曰吾從佛聞。藥師
經云聞如是等。答。隨方置言其意無別。如阿
難昇座説經已大衆難言。無常力大無常力
大。無當力大。如此等法。於佛所親自聽聞。
今者乃言我聞如是
經。一時 演曰。第三時成無非時失。初明如
實義。次□叙異解。後問答分別。明實義者。
佛説衆經前後多時。今者正指説此部時。於
一時中在某處説如是。𣵀槃經云。我於一時
在迦尸國。我於一時在洹河尸首林等。功徳
論云。一時者説此經時。餘時復説無量經故。
金剛佛論意同此説。問。字名句等説聽多時
如何言一。答。佛地論云。此就刹那相續無
斷説聽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字名句等
説聽時異云何言一。彼論意説無問時之長
短總説一期説聽究竟名爲一時。以爲騰人
得陀羅尼。或淨耳根於刹那須能説能受。亦
名爲一非唯相續。論又釋云。或相會遇時分
無別故名一時。即是説聽共相會遇同一時
義。演曰。彼論二義。一説聽究竟爲一時。二
説聽會遇爲一時。前簡説餘時。後簡説聽前
後時。次叙異釋者。長耳三藏解有三種。一
分段流轉時。二不思議變易時。上二即二種
生死。三假名時。假名時有三。一迦羅時。二
三摩耶時。三世依布時。迦羅時者。此云別
相時。如制戒律。大戒時聞。不戒時不聞。出
家時聞。在家時不聞。國之得聞餘人不得
聞。三摩耶時者。此云破邪見時。謂五部阿
含九分達磨不簡白黑一切得問。此二與智
論同世流布者。即是世人語法如言一時。在
恒河岸等。令依破邪見及世流布時故名一

眞諦三藏説時有十義。一佛出世時。二説正
法時。三聽正法時。四持正法。五思正法時。
六修正法時。七下善種時。八成熟善根時。謂
生國中猶四念處。九解脱善根時。謂聽法説
法持法思法靜心修習。具此五事得入解脱。
十心平等時。若下若高聽法不入。若作棄捨
正法心此是無明不平等心聽亦不入。若能
拔沈□浮念捨平等得入正法故名平等。捨
心時具此十義故名一時。後問答辨者。一問
一之與時何法爲體。答皆是假法不相應行。
依色心立。即數與時二種爲體。法界法處亦
即數識世識所收。二問大乘過未既非實有。
於三世中如何立時。答時有二義。一道理時。
即約法體五蘊諸行刹那生滅。唯有一念現
在之法。然有酬前引後之義。即以所酬假名
過去。即以所引假名未。對此二種説爲現在。
令説聽者五蘊諸法刹那生滅前後相續事。
諸究竟假立三世總名一時。非一生滅之一
時也。二唯識心之上。變作三時相狀而起。理
實唯有現一念心。令説聽者隨心分限變作
短長事結終説總名一時。如夢所見。謂有多
生覺位唯心都無實境。三問説聽一念生已
即滅。如何識上聚集解生。答雖唯一念。然
前前聞者熏習成種。後識心上速帶解生。是
故文義聚集顯現。如言諸惡者莫作。至作字
時前之四字一時聚集。乃至一偈一章一品
連帶亦爾。故雖無過未而説受義成因。此應
明五心之義。如別章説。四問如何不言四八
等時。答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長短喧寒近遠
晝夜諸方不定恒。二天下同起用故。又漏已
下上諸天等。無此四時及八時業。經擬上地
諸方流通。若説四時流行不遍故亦不定。約
成道已後年數時節。由三乘凡聖所見不同。
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道已來近遠各不同
故。經擬三乘凡聖同聞故不定説。成道已後
若干年歲。雖諸經典下別文中有説四時十
二時等。即此經食時著衣乃至敷座而坐日
正午時。或説成是近遠時等。皆隨一方衆生
聞見結集之家。且作是説。然非一部。初總
明時。今初總明故但言一。五問時中凡聖殊。
今但總言一處中淨穢別如何説定方。答處
中唯淨穢標處可定知。時中萬品差不准。唯
言一一念根宜凡聖勝劣利鈍長短有多差別
不可定准。故處可定説而時但總言
經。佛 演曰。第四化生成。智度論第二五種
能説。一佛。二聖弟果。三諸天。四神仙。五變
化。今明佛説表可崇信。魏本名婆伽婆。梁本
言佛婆伽。隋言世尊。貞觀名薄伽梵。周云
佛薄伽梵。此但言佛。准經梵本。皆稱大師
名薄伽梵。即十號中第十號也。佛地論云。
佛具十種功徳名號。何故如來敎傳法者。一
切經首但置如是薄伽梵。爲此一名世咸尊
重故。諸外道皆稱本師名薄伽梵。又此一名
總攝衆徳。餘名不爾。故置此名。准梁周本
加以佛名。爲簡外道。餘本略也。今翻譯者。
更存省略隨方生善。但標佛名。梵云佛名云
佛陀。此云覺者。具有三義。一自覺簡凡夫。
二覺他簡二乘。三覺滿簡菩薩。佛地論云。具
一切智一切種智。能自開覺。復能開覺一切
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稱爲佛。一切智
者。能自開智。如睡夢覺智觀於空智理眞智
無分別智如所有也。總相而言斷煩惱得一
切智者。覺有情智如蓮如華開智觀。於有智
事智俗智後所得智盡所有也。總相而言斷
所智知障得。又眞實論十義釋覺大般若七
義應拾叙之
薄伽梵者。准佛地論以二義釋。一成徳義。二
徳破魔義。就成徳中復有六義。一自在。二熾
盛。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其義云
何。謂諸如來永不繋屬諸煩惱故。炎猛智火
所燒練故。三十二大士相等所莊飾故。一切
殊勝功徳圓滿無不知故。一切世間親近供
養咸稱讃故。具一切徳常起方便利益。安樂
一切有情無懈廢故。初一斷徳。次一智徳。
後四恩徳。如次配釋。二破魔義者。彼論又
云。或能破壞四魔怨故名薄伽梵。攝大乘論
云。能破四種大魔怨故名薄伽梵。又自在等
功徳相應。是故説佛名薄伽梵。二義正同。𣵀
槃經第十八有七。復次釋婆伽婆云。婆伽名
破。婆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婆伽婆。又能
成就諸善法故。又能善解諸法義故。有大功
徳無能勝故。有大名聞遍十方故。又能種種
大惠施故。又於無量阿僧祇劫吐安根故。初
一離障。後六成徳。如次配前佛地六義。瑜
伽八十三云。薄伽梵者。怛然安坐妙菩提座。
任運摧滅一切魔軍大勢力故。演曰。佛地攝
論及𣵀槃經皆約二義。瑜伽論中唯約破魔
廣略異故。由能離障徳自成故。𣵀槃離障。唯
約煩惱擧因攝果。即破四魔。問。佛有三身。
此説何者。答。據標穢土爲聲果。即破四聞
説。即是化身。論其實義具足三佛。由空無
相眞如妙理生智解故名法身。説應化非眞
非説法者。推功歸佛本即眞報身。若約十地
菩薩。可見即他受用。佛地論云。如實義者。
釋迦牟尼説此經時。地前大衆見變化身居
此穢土爲其説法。地上大衆見受□□居佛
淨土爲其説法。所聞雖同所見各別。雖俱歡
喜信受奉行解有淺深所行各異。准彼論意。
隨對根宜所見居別理實三身體示相離
經。在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演曰。第五處
成無非處失。佛地論云。若示説處及能説者
示知此法何處誰説一切生疑故。須具説舍
衞澤云。聞拘國以多出勝大寶拘名流遠方。
又有於此修學得仙諸方知聞故。周本云。名
稱大城。正梵音云室羅筏悉底。此云豐徳。一
具財寶。二妙欲境。三饒多聞。四豐解脱。故
以名焉。今言舍衞。或舍婆提。皆訛略耳。河
南釋云。此中印度境憍薩國云都城名爲別
南憍薩羅故以都城爲國之稱。檢西域記有
兩憍薩羅國。智度論云。憍薩羅國主波斯匿
王。住舍婆提大城中。如來示敎。勝軍王經
之云。憍薩羅主勝軍大王。仁王經第一云。
舍衞國主婆斯匿王國城之名隨擧其一。問
據此土境名憍薩羅城名舍衞即體是一。若
爾何故仁王經列十六大國。第一憍薩羅國。
第二舍衞國。答彼是南憍薩羅。去此懸遠故
示相違。有人釋云。波斯匿王是兩國主。又
云。憍薩羅舍衞本是兩國合爲一國者皆爲
謬釋。由示能了南北二處憍薩羅故。問。准智
論云。復次憍薩羅國佛生身地欲報地恩多
住舍婆提城。准此故知舍衞城在憍薩羅國。
若爾佛生迦毘羅國。何故乃言此國生。答准
西域記。迦毘羅國與舍衞相隣同中印度境。
隨隣近説言此佛生。仙記云。昔劫初有仙兄
弟。弟名舍婆。魏云幼小。兄名阿婆提。魏云
不可害。此二人住彼處求道。即國爲名。弟
略去婆兄略去阿。二名雙存故曰舍婆提城。
非但豐徳。亦約仙名城南五六里有逝多林
此云勝木舊
云祇陀訛也
是給孤獨園勝軍之大臣蘇達多
此云
善施
爲佛建精舍。善施長者。仁而聽敏積而
能散。施乏施貧。哀孤恤老時美其徳號給孤
獨焉。尊重如來願建精舍。佛命舍利子。隨
處瞻揆。唯太子逝多園地爽愷□白太子。太
子戲言。金遍乃賣善施豁然即出藏金隨言
布地有少未滿。太子請留曰。佛誠良田宜植
善種。即於空地建立精舍。世尊即云吿阿難
曰。園地善施所買林樹逝多所施二人同心
式崇功業。自今已往應謂此地爲逝多樹給
孤獨園。此擧化佛所居之土。由對聲聞化
彼地前發心修行種姓不斷故。偏氣之理實
亦有報身淨土劫盡火燒當安隱故。問。何故
居此而説般若。答。般若佛母一切諸法從此
經生故。智論云。佛生身地欲報地恩多住舍
婆提城等故。於此説。又復般若通貫五門。此
舍衞城豐其四徳風俗淳質篤學好福人土俱
勝故。就此説鷺池鷲嶺其義又殊。隨對根宜
不可一准。問。但擧城園隨一即問何須雙擧。
答。眞諦記云。住處爲二。一境界處。二依止
處。住境界處爲化。在俗之徒住依止處爲説
家之衆。是故雙氣。又善見婆沙云。先擧舍
衞國。爲遠人令知國城境界住處。後擧祇園
爲近人令知依止別處故。又傳中説於此城
邊有二精舍。一是摩伽羅小堂。二是給孤獨
思濫。小堂故標國處令總八義。一化淄素。二
衆。二爲遠近二人。三爲簡濫。四爲詮寂兩忘。
五□□智二事。六道爲體道縁。七爲利他自
利。八爲成無住道。隨其所應故。擧二處遊
化居止。目之爲在遊化在城居止在園在之。
與其義是一。因此應釋聖天梵佛等住思煩
不述樂者叙焉
經。與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 演曰。第六
同聞衆成就。唯魏周本流通分中有菩薩摩
訶薩。餘四本經並唯四衆八部。初不列者欲
令聲聞大乘中生疑者除彼疑故。又解不定
種姓菩薩生定□故。又復聲聞形同如來常
隨於佛。是故偏列流通分中。列菩薩者。欲顯
迴心畢竟趣大佛種不斷。其不列者自是文
略諸經列衆四句不同。一唯小非大如此經
等。二唯大非小如華嚴等。三大小俱列法華
經等。四二俱不列如勝鬘金光明等。此等不
同。或隨廣略。或對所爲。或實有□理非一例。
智度論云。聲聞菩薩藏中准列聲聞。菩薩藏
中小大兼列者。隨多分大能兼小。小不兼大。
作如是説理實不定。華嚴經等不列小故。即
此大乘唯列小故。釋來意有五。一爲證信
助成阿難聞同可信。二爲顯徳如帝釋梵王
諸天圍繞顯佛諸王諸聖圍繞。三爲啓請善
現在衆起請問故。四爲當根令彼聲聞迴趣
大故。五爲引攝□□□□若淨位不生引攝
現常令同位學所。言與者兼幷共及之義智
論七義。謂與世尊一處一時一心一□一□
一道同一解脱故名爲共。次言大有三説不
同。一者眞諦記釋有三義。一數大如言大
軍。二者量大如言大。三者勝大如言大王。比
丘亦爾。衆非一故。即是數大徳難測故。則
當量大修善菩提道高極元上即是。勝大二
者。佛地論四義釋大。一者利根波羅蜜多種
姓聲聞故。二者無學乘故。三不定種姓迴心
向大故。四衆數多故。三者智度論五義。一切
衆中最爲上故。諸障斷故。□等敬故。數甚多
故。能破九十六種外道論故。雖有三説。今者
詳之總有八義。一數大千二百等故。二名大
名稱遠聞故。三位大大阿難羅漢故。四離大
大障礙斷故。五徳大功徳智慧波羅蜜多種
性故。六識大大人所識故。七趣大迴向大菩
提故。八敵大能破外道故。梵云苾芻。訛云比
丘。由具五義所以不譯。一曰怖魔初出家時
魔宮動故。二云乞士故出家已食自濟故。三
名淨持戒漸入僧應持戒故。四云淨命既受
得戒。所起三業以無貪發不依於貪邪活命
故。五曰破惡漸依□□□煩惱故。衆者僧也。
理事二和得衆名也。三人已上得名僧故。千
二百五十人者。律及因果經等説。佛初成道
度憍陳如等五人。次度優樓頻螺迦葉衆五
百人。次伽耶迦葉那提迦葉二衆各二百五
十人。次度舍利弗目乾連二衆各一百人。次
度耶舍長者子等五十人。總有一千二百五
十五人。今擧大數故唯爾所。問。何不標餘但
擧此等耶。答。名徳高故。當隨佛故。皆先外道
捨耶歸政故。毘尼婆沙四義故説。一以皆是
婆羅門種淨行出家故。二以皆是上上善來
得戒故。三以皆是大阿羅漢故。四以皆是五
師大門徒故。又准賢劫定意經説。釋迦初會
求説經千二百五十比丘皆得道證經中且標
初會所度故無餘也。俱者同時一處義。若爾
對前與字應重言失。答。以此兼彼爲與。將彼
就此爲俱。又將此對彼名之爲與。彼自同時
名之爲俱。問。此等聲聞爲權爲實。答。准智論
攝論寶性論。此等聲聞皆是應化。常隨如來
影嚮正法
經。爾時世尊至大城乞食 演曰。下明發起
別序。諸經發起隨事不同。入定放光雨花動
地。𣵀槃四門以舒照維摩□□以現奇。各有
表彰由來遠矣。今此乞食還歸入定。顯修般
若□□法有文分爲二。初外化遠歩後。收衣
缽下内靜入定。所以然者。發起正宗般若義
故。云何發斯乞食威儀。離於邪命故爲持戒。
尸羅不淸淨三昧不現前故。定爲所衣。方生
正慧爲智。慧水修堤增故。由斯次第戒定爲
序。慧爲正宗。三學備矣。又解此經無相福智
爲正所宗。序中二文。初以事化爲世福田。後
以理化心凝如定。如其次第發生正宗福智
二種。又釋初乞食資身即表身戒。後依定攝
心即影心慧。欲明正宗施正法食資於慧命。
以無生心明無相理故爲二也。前文有五。一
化主。二化時。三化儀。四化處。五化事。爾時
世尊者明化主也。成實論説。具上九號三徳
備足。爲物欽重故曰世尊。即六義中尊貴一
義。言爾時者第二化時。問。言爾時與此何別。
答。前總控引。此別指陳故無有失。梁本云於
日前分。唐周云於日初分。隋云前分時。唯秦
魏云食時。旦一日之中。寅卯辰是初分。巳午
未爲中分。申酉戌爲後分。食時有二。一出家
人法□□□□總爲食時。以後非時故。諸本
云。初分前分□□□□唯引取辰以爲食時。
今言食時意含總別。初成正食。求易得故。不
惱自他故。此時乞食還至本處。辰後午前不
失時也。著衣持鉢。隋云此顯化儀。唐云整理
常服執持衣鉢。隋云上裙著已著上絡衣持。
餘本並云。著衣持鉢。如來三衣。一者安多
會。五條衣。是下品服。亦名行道作務衣。亦名
儭身衣。眞諦云。今在彌提羅國。二者欝多羅
僧。七條。是中品服。又名入衆衣。亦名説法
服。今在半遮羅國。三者僧伽梨。謂九條十五
條二十五條。是上品服。亦名入王宮聚落衣。
亦名福田衣。□鉢錫杖。在罽賓國。總名袈裟。
亦云無垢穢。或云忍辱衣等。□痩衣等。今入
王城即著僧伽梨。唐言常服者。即是入王城
之常服也。眞諦云。著初出家淨居所奉袈裟。
有云。此衣未有田相。後方制三衣。豈佛入城
不著田衣。今釋不然。眞諦説是如白淨尼衣
變成袈裟。況佛神力變成田相。於理何失。如
四天王鉢按成一故不爾。如來不爾。如來不
畜長衣。是淨居衣。三衣不攝。梵云鉢多羅。此
云應量器。即初成道四天王所奉獻者□□
□□□□諸在家華衣寶器增長放逸太著樂
邊出家外道裸形無服以手捧飱致招訶醜太
著苦邊佛處中行故持衣鉢。仙記云。表出家
人知是之相唯三衣鉢更無餘長出入隨身猶
如死鳥不捨二翼去住隨意情無繫戀。又爲
入城故著衣爲乞食故持鉢
經。入舍衞大城 演曰。第四化處。唯梁本云
入舍衞大國。餘並云城已如前釋。國在城南
自外之內爲入處廣入多爲大。西域記云。國
周六十餘里內城故堦周二十餘里。智度論
云。居家九億。然仙記云。城縱廣十二由旬。
居人凡有十八億家者謬也。由旬舊釋是四
十里城之縱廣大爲遼闊
經。乞食 演曰。第五化事。於中有四。一爲世
福田。二示平等。三明歸本。四顯事終。此即初
也。佛示假食爲世福田故須乞食耳。維摩經
云。爲不食故應受彼食爲壞和合相故應取
揣食。此於假觸思識四食之中乞其段食。由
其相故可分段故。是以客乞後三體。是心心
所法各自內有不可乞故。瓔珞女經等説。化
佛身如全段金剛。無生熟藏等。是資於食。而
今乞者。即對法論四種依止食中。示現依止
住食住識。亦云説爲有情依食住者。常知皆
衣示現而説依諸經論乞食□□□□□一住
正戒。二住正威儀。三住正命。四住正見。五
依法。六依處。八依□九離貪。十離瞋。十一
離取著。十二離麁□十三離憍慢。此中初四
住正乞食。次四住軌則。後五捨煩惱依瑜伽
論八十六説。由十因縁。如來入於聚落乞食。
瓔珞女經。佛爲成就共事無過爲故。而行乞
食隨應叙之
經。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演曰。第三不平等
有七。一由內證平等理故。二外示現貧富
貴賤等相故。三內心離貪慢故。不貪美好不
慢麁鄙。四慈悲普等無偏理故。五表大威神
不懼惡象沽酒女等家故。六息外猜嫌。若有
所簡外道惡人。謂佛受僧有所親疏便生猜
毀。七破二乘故。即降迦葉善見貧富之偏
經。還至本處 演曰。第三歸本趣得支身不
令過分。又由知足故乞不過量知時故還至
本處。及如來食有種。一受請。二不受請。今
不受請故須還歸。又表還源返本歸眞住寂
將説般若深妙理故。又釋國城雙擧因縁。即
是此中往還所以
經。飯食訖 演曰。第四事終。本行乞食爲生
福田。今若不食施福未滿故須飯食。寶雲經
説。隨所乞得分爲四分。一分擬與同梵行者。
一分擬施貧下乞人。一分以施水陸衆生。一
分自食。然以食供養諸佛及衆賢聖。然後自
食當壞食。總如食曠野子肉等願得法身離
諸過失。念報施主恩。如是總食。食者如來畢
竟不食常有□□□□□形相伐佛受食。將
詣餘方如香積飯施作佛事
經收衣鉢 演曰□□□寂靜二內靜入定
理化心慧文分有三。一攝資縁。二淨身業。三
入寂定。此即初也。將欲入定須息攀縁。衣鉢
不收必增勞慮爲後摸軌故須收置。即疊僧
伽梨還著欝多羅僧。隋本云。器亦衣收攝。仙
記云。洗已著常處也
經。洗足已 演曰。第二淨身業也。仙記云。諸
佛常法受歩行法。然如來行時離地四指下
生蓮華。豈有塵垢。而言洗足示生家人威儀
嚴淨有可敬之相也。一者隨順世俗以表從
穢得淨顯法身故。二表戒足淸淨引生定故。
三爲敬故定。四爲敬法故。將欲説法諸佛師
故。五令人於已增敬生福故。六住軌範故。律
中先洗足後食令此食。後重洗足者由前義

經。敷座而坐 演曰。第三入寂定也。爲敬法
故自敷坐具。魏本云。如常敷座結伽趺坐端
身而住正念不動。唐云。敷如常座結跏趺坐
端身正願住對面念。餘文大同。此本最略。佛
説云。如來説餘般若常自敷座具敬佛母令
説此經。亦如常式自敷法座故言法座故言
常即尼師檀。隋本亦云。坐具世尊施設加者
重也。婆沙論云。以兩足趺加其兩髀名結跏
趺。本無跏字傳寫謬也。瑜伽第三十由五因
縁結跏趺坐。一由身攝斂速發輕安。二能經
久時不速疲倦。三是不共法外道他論皆無
有故。四形相端嚴令他見已極信敬故。五佛
佛弟子共所開許一切賢聖同稱讃故。無著
菩薩論云。世尊何故以寂靜者威儀而坐耶。
顯示唯寂靜者於法能學□□□□□□□□
□掉正念不動正住於定心安眞境離邪分別
故□□□□□□□□□唐本云。端身正願
住對面念者正願即是定前加行住對□□□
□□□爲定境。即眞如順向縁故名爲對面。
若望生死亦名背面。雖復如來無不定心示
現審法作後軌摸故須入定。瑜伽八十六。由
八因縁如來入定。此應具叙。餘本是有。爾時
諸比丘至退坐一面。今略無此釋序分説
經。時長老須菩提至而白佛言 演曰。自下
第二聖敎所説分。是爲宗。無著菩薩以七義
句科釋經旨。一種姓不斷。二發起行相。三
行所住處。四對治。五不失。六地。七立名。前
六義句顯示菩薩所作究竟。第七義句顯示
成立此法門故。演曰。前六正所明宗。後一釋
經名字。就前六中初三別配經文。後住處通
義義爲所詮句爲能詮合名義句。何故不言
字名而言句者。字非能詮名局自性。今以句
寬顯義周圓能詮差別故但言句。若爾何故
不言七句義。答若言當義恐句有七。今顯義
七句乃無量義之句故依言釋也。而兩論初
頌皆言句義者。以敎詮義總相而淡非顯七
義故無有失。有云。七句義者謬也就後三中
對治是所斷邊報不失。是所修中道地。是此
二法之別位。總名爲住處。是發大乘者。所依
處故別名爲地。彼位有漏無漏□順生勝法
能持能長□□□總法所依名爲住處。是二
差別。經文有三。一此文以去種姓不斷。二世
尊善男子下發起行相。三佛吿下行所住處。
初明讃佛爲請説之。而次問修行爲趣大之
本後佛廣説辨修伏之宗。然種姓不斷。自是
一部宗竟故□□□□□□□□□佛種分斷
故流行□□下六因中亦有此言。今以經初
□□□□□□□□□□□□□□□□□□
實通也。由此善現偏歎此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