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剛經疏 (No. 2737_ ) in Vol. 85

[First] [Prev]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737 [cf. No. 235]
金剛經疏

念無。擧。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我得
斯陀含果不。是第二問也。須陀洹人。尙不生
念。斯陀含人。豈敢生念。斯陀含人。進斷六品
煩惱。生□二家。即證得二果。我得斯陀含果。
無問竟也。答。擧。須菩提言。不也。世尊。是直
答也。不能生念。何以故徵。徵以何故。從以
下。斯陀含疎。擧。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
來。是名斯陀含。斯陀含者。是此西音。此名往
來。亦名薄貪嗔。貪嗔邪見賊菴儞也。故薄貪
嗔欲。似如來大圓鏡智。名一反往來。得無餘
故。喩趙老停査。合家總滅門。趙老兒。從西征
迴。改業治畜。生其大富。後有査還來。趙云。
且脱菴儞也。斯陀含名。結得成名。上來諸文
不同。斯陀含斯陀含了既不生念。問陀那含
人生念無。擧。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
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者。是第三問也。若一
來。若一間。總名斯陀含。修斷九品。名阿那
含。問竟也。須菩提答。擧。須菩提言。不也世
尊。是正答也。不能生念。何以故徵。徵以何
故。從此以下釋。看擧。阿那含名爲不來。而實
無來。是名阿那含者。譯語釋也。臭身者。漏
身也。虫身者。一切虫身也。食身者。阿那含
人。不食五穀之類也。毒身者。龍蛇蝎等也。更
不還來欲界受身。欲界攝不得。故名不來。經
云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若來以更不來。
若去以更不去。西方名阿那含。此名不來。是
名阿那含。從實立名。名阿那含阿那含人既
不生念。問阿羅漢人生念無。擧。須菩提。於
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是第四問也問竟。擧。須菩提言。不也世尊。是
直答也。不能生念。何以故釋。看擧。實無有
法。名阿羅漢。西方名阿羅漢。此名無生。亦名
無著。我生以盡。不受後有。誦曰。無量劫來爲
恩愛。不能割捨離擧縁還復將身歸惡趣。貪
財競色受諸愆。阿羅漢三名。無賊。賊有三義。
一密入人家。二偸人財物。三共主啾喞。從此
以下番釋。阿羅漢分疎看擧。世尊若羅漢。作
是念。即著我相。人相衆生相。受者相者。此番
顯也。總名離一切相。故名羅漢。從此以下引
證看擧。世尊佛説。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爲
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者。用已證成過去
諸佛。未來諸佛。現在諸佛。入無諍三昧。是羅
漢引證成。諍者啾喞義。羅漢人故名。無諍三
昧者。西方音。此名等持。平等持心。一境性
故。欲界煩惱。故名爲諍。沙彌愛味。被海龍之
災。比丘愛花。被河神之所罵五欲者。色聲香
味觸。非唯離欲。欲而得離欲名。從此下引成。
擧。我不作是念。是離欲阿羅漢。世尊者。稱佛
所説也。但有證智。無妄念故。從此以下證成。
看擧。若我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
説。佛如實知。無妄語故。從此已下。釋成是羅
漢無。擧。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
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自
念我得阿羅漢道。即未離欲。非阿蘭那行者。
是此西音。此名寂靜行也。上來諸文不同。四
沙門果並了。從此以下。降伏正報相依報相。
事在明朝。從此以下。説然燈佛。以廣所聞。於
中有二。先擧初文。擧。佛吿須菩提。如來昔在
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問所解也。如來昔
在然燈佛所。有法得無法得。仰答也。從此以
下。止陳實狀。須菩提分疎。擧。世尊。如來在
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以解仰答也。釋迦
曾供養百萬恒沙諸佛。不得佛。何以故。以有
所得故。所以不得佛。後於然燈佛。乃蒙受
記。何以故。以無所得故。此名眞得。喩有一小
兒覓度。處處求阿師。處處求索。即敬不得度。
何以故。以有覓心。於後自讀經即得 然燈
者會須自然。即得成佛。摩納仙人者。然燈佛
與受記。今釋迦者是也。四縁者。一因縁。二
無上縁。三等無間縁。四所縁縁。一切法。具此
四縁。然可成佛言於者。於自身中。十八界中。
求其定主。竟不可得。然可得記。上來諸不同。
降伏正報相了。從此以下。降伏依報相。於中
有三問答。先擧。初文。擧。須菩提。於意云何。
菩薩莊嚴佛土不。問所解也。菩薩莊嚴佛土。
*無問竟也。答。不也世尊。以意正答也。何以
故者。自徵自釋。若也不莊嚴。如得淨土。從
此以下釋。看擧。莊嚴佛土者。增益心謗。則
非莊嚴。損陷心謗。是名莊嚴者。離有離無。啓
會中道。謂取形相。計爲淸淨。則非莊嚴。取於
妄説。實嚴故。此莊嚴是名莊嚴。不依形相。但
依實體。名眞莊嚴。維摩經云。以其心淨。佛土
淨故。此名眞莊嚴。所見有四。各見不同。且如
諸天。見水喚作瑠璃。餘者三種。以廣所聞。從
此以下釋迦一一敎眞莊嚴。擧。是故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淸淨心。敎眞莊嚴也
 以我生淸淨心即得成佛。須三業淸淨。一
切者。總名菩薩。大者是摩訶薩。小者是菩
薩。衆生有疑。若爲生淸淨心。擧。不應住色生
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若住諸塵。非淨
心故。不應住色生心者。有外界內界。內外俱
捨。故名不住色生心。聲香味觸法生心。於六
塵境界。元無染著。若住諸塵。非淨心故 從
以下結勸修學。擧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
得解脱。不取下塵界。無所住者。心自淨也
上來諸文不同。降伏依報相了 從此以下。
第六降伏勝身相。佛爲末代衆生。妄情執著。
富者陵貧。故須降伏 爲遣此疑。依喩審。問。
於中有兩問答。先擧初文。擧 須菩提。譬如
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大不。問所解
也。於諸山中最大。故名山王。爲遣此疑。依喩
審問。問竟也。答。擧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
是領答也。須彌山縱廣八萬四千由旬。故以
爲喩。須菩提言甚大世尊 何以故徵。從此
以下。釋成大義。擧 佛説大身。是名大身者。
須彌山雖高。心無分別。佛身亦爾。不分別衆
生佛身。世間八法。所不能動。八法者生老病
死。地水火風。故名世間八法 衢師羅長者。
見三尺身。應持菩薩。見千尺身。阿修羅大身
無智慧。舍利弗身子小智慧大。可向身量理
看。須菩提。上來諸佛不同。第六降伏勝身
相了。從以下第七降伏染福相。於中有三四
五禮。先擧初文。擧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
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
寧爲多不。於意云何者。問彼所解。是諸恒河
者。因神立稱。故名恒河。東面流出。遶阿耨大
池。流入東海。京州眞諦法師。其河初初水
出處。闊一由旬。滿中細沙。與水同流。取一河
內所有諸沙。以沙計河。一沙一河爲甚多。如
是諸河沙。可説爲多不。釋迦問敬也。須菩提
答。擧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是略答也。爲多
須菩提兩迴答。前略答。後釋答釋答看擧。但
諸恒沙。尙多無數。何況其沙。是釋答也。從
此以下。釋迦實答。擧 須菩提。我今實言吿
汝者。合信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
貴財多也。爾所恒河沙數。三千世界。以用布
施。起行勝也。得福多不。問彼所解也。得福多
釋迦。問須菩提多少。擧 須菩提言。甚多世
尊。是領答也。從此以下。釋迦敎量。看擧。佛
吿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者。亦取發心向
大乘也。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爲他
人説。事業勝也。而此福徳。勝前福徳。勝前福
徳者。正校量也。勝有四種。一攝授勝福。持經
勝布施。二堪受敬養。三難作能作。四能生勝
想。聽金剛經者。得此四箇勝。勝前福徳者。攝
授福勝也 誦曰 表知持經四句偈。勝施恒
沙七寶因。是故顯示諸衆生。普令勸知實相
義 施非菩提因。法得菩提故。從此以下。説
校量。擧 復次須菩提。隨説是經乃至四句
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皆應
供養者。隨説是經者。不簡取衆生。諸勝劣也。
即與隨説一切世間者。俱是衆生類也。間者
輪迴六趣也。皆應供養者。堪受敬養也。爲勿
事天人供應。擧 如佛塔廟如佛塔廟者。類
令解也西方本音。名窣堵波傳者訛略。而云
塔也。譯就中言。名高勝處三界不能動得。廟
者貎也。是此中言塔者。勝者所居。皆應供養。
從此難作能作。擧。何況有人。盡能授持讀。
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
法者。又般若勝相前之五度。故名第一希有
之法。總授持讀誦得何勿。擧 若是經典。所
在之處。則爲有佛。若尊重弟子。尊重弟子
者。眞菩薩也。三乘弟子。菩薩爲尊。此名結文
 外器者天親釋也。故名外器也。上來諸文
不同。是第二讃深生信。幷降伏七箇相並了。
從此第三當立名勸學。於中有二問答。先擧
初文。擧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
我等云何奉持者。當何名此經者。問前所説
經之總名。我等云何奉持者。問得名已受持
軌範。範是則也 此是須菩提。索經名。須菩
提言。我所得惠眼未曾得聞如是深經。敬法
希奇。伏望世尊。與我説名。喩隱士撫琴。憗半
道索名。爲此希奇。所以半道。問名其琴所撫
曲。名靑磎。幽澗嚮山。石一非泉 須菩提請
問敬。釋迦答。擧。佛吿須菩提。是經名金剛般
若。波羅蜜。答前問也。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答後問也。此是略答答敬。所以者何者。徵問。
廣釋。擧 須菩提。佛説般若波羅蜜名句味也
是智慧
則非般若波羅蜜者。遮取著也。依名言取非
實故。所以不言。是名般若波羅蜜。是到彼岸
也 喩昏定晨省。即是孝養。於意云何下。四
問。顯示是金剛義。即般若波羅蜜故。第一。
於意云何。破説法相。第二於意云何。破世間
微塵相。第三於意云何。破三十二見。如來相。
若善男子善女人。破有身命懈怠相。無説法
者。空斷相。從此以下。第一破説法相。擧。
須菩提。於意云何。問何解也。如來有所説法
不。是第一問問敬也。答擧。須菩提。白佛言世
尊。如來無所説者。是第一答。正説法時。無能
所故。夫説法者。無説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
得。但以方便。曉悟衆生。實無有法。如來可説
此。破説聽能行等相。故名金剛。從此以下。第
二破世間微塵。擧。須菩提。於意云何。問所解
也。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佛刹。所有微塵凡夫
妄計。喩煩惱是爲多不。是第二問問敬也。答
擧須菩提言甚多世尊。是第二答。然是失旨
故。須如來重自正説。從此以下。釋迦正釋。
擧。須菩提。諸微塵。取彼所解。如來説非微
塵。示現正義。是名微塵貪嗔等相乃是實塵。
從此以下。破世界。擧。如來説世界非世界。凡
夫妄計。是名世界。此破微塵及世界名相。世
界總是喩也。從此以下。第三破三十二相
擧。須菩提。於意云何。問所解也。不可以三十
二相。得見如來不。是第三問。最可敬者。所謂
如來。觀如來者多觀妙相能破此相故。問可
以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是眞答也 何以
故徵。不敢自決。引佛言成 擧。如來説三十
二相。是隨俗相。即非三十二相。能破此相。故
名金剛。從此以下。破我我等相擧 須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者。
破我我所。身命上捨知復何慳。知身非身。命
是假命。放捨身命。施與衆生。破無説法。空
斷相也。擧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
四句偈等。爲他人説。其福甚多者。破無説法
空斷相也。此是結文。前頭破空取有。後破有
取空。上來諸文不同。立名勸學了。明朝領解
修行。此下第四領解修行。於中有二。先擧初
文擧 爾時須菩提聞説經者。簡昔曾聞。顯
希有也。深解義趣者。善相句義。得意趣也。
對除無失。向大乘故
涕涙
悲泣者。喜極曰悲。自鼻曰涕。自目曰涙。含
啼曰泣。舍利不聞説法經懽喜勇躍
而白佛
言。希有世尊者從佛説。如是甚深經典者。是
希有
也。從甚深智
之所發故
我從昔來。所得惠眼。未曾得聞如
是之經者。未聞而聞。成希有也。
聞思修惠。倶名惠眼
此是須菩提領解
修行文。從此以下。須菩提勸修。擧 世尊若
復有人者。不簡貴賤得聞是經者。勤當時也。
信心淸淨者。於正聞時。信無疑故。則生實相
者。於思修時。如實解故。當知是人。成就第一
希有功徳者。得法利也。三惠所成。皆名功徳。
依難聞法。得希有名。喩如意珠。所求皆得。衆
生不免落地獄。此般若經。能究衆生地獄苦。
此下敎實相。擧 世尊是實相者信心淸淨
之所生也
非實相者。無相實相。非言説等。所有相故。是
故如來。説名實相者。有巧方便。
顯示衆生
從此以下。須菩
提著哭。擧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
受持。不足爲難者。判令爲易也。已得惠眼。親
從佛聞。理在不疑。有何難處。此以下説愁意。
看擧 若當來世者。現前
無佛也
後五百歳。其有衆生
者。謂有持戒
及修福也
得聞是經者。展轉
傳聞也
信解受持者。信文
解義。得
念總
持也
是人則爲第一希有者。斷後爲難也。於難信解
處時難信解故。故名希有
何以故。此釋迦徵。以下有三徵釋。先擧初文。
擧。從以下。須菩提分疎。此人無我相人相。衆
生相壽者相。極顚倒時能離四倒故。喩畫師
修壁。不久即有形像。此名第一希有 所以
者何。第二徵也。徵何所以。無我等相故。名第
一希有。縁何勿事無顚倒。擧。我相即是非相。
人相衆生相受相者。即是非相者。以彼到相
非眞實故。無無相倒 何以故者。第三徵也。
徵敬也。擧。離一切諸相者。想不
現也
則名諸佛
者。離諸到相。即實相故。是故説言離一切相。
則名諸佛。總是須菩提勸修了。從此以述勸
文。有三節。先擧初文。擧 若復有人。得聞是
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爲希有者。
驚怖五。不驚怖有五。當知是人。甚爲希有
 何以故者。徵。縁何勿事不驚怖擧 須菩
提。如來説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
名第一波羅蜜者。顯示此法門。爲大波羅蜜
因故。喩第一邪郎賣奴。更喩饆羅 更喩嫁
女媒人。更喩靴楦 尋文得義。是第一故。上
來諸文不同。離著敎果了。從此以下。第三於
修行時。離嗔慳過。擧。須菩提。忍辱波羅蜜
者。衆所
謂也
如來説非忍辱波羅蜜者。欲斷
所疑也
此於修
行時。離嗔慳過也。從此證成 何以故。徵其
義也 何勿是眞辱。擧 須菩提。如我昔爲
哥利王者。事
證也
割截身體。我於爾時者。世流
布語
無我
相人相者。離報著言。照見五
蘊皆空。一一無我
無衆生相。無受者相
者。不見嗔怒害我者。相
故。言無衆生無受者相
此引事證成。哥利羅王
者。是烏&MT05343;利城人也。爲者作也爲者被也。以
空無相故。無嗔害 何以故下。重徵番釋。看
擧。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者。刖足截手。各於
節節。分四支故
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受者相。應生嗔恨。無
我相無人相。多少時去來。從此以下結者。
止陳實狀。擧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
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衆
生相。無受者相。爲明爲劫。久聞此經以曾多
劫。堪忍衆苦。即得成佛。但須修已。無嗔恨
心。故列此文。以爲永施。釋迦成道。先度驕陳
如。是釋迦大善知識。前文以釋。以上三果並
了。第四於傳法時。離取相過擧 是故須菩
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者。於傳法時。離取相過也。前文以説離
一切相。則名諸佛。此文又説。離一切相。發菩
提心。即是菩薩轉相。勸發因果。相承即得解
脱 滅度一切衆生。是佛大事作。勿生。離一
切相。擧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色生心。不
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者。皆是生死故説。不
應住色生心者。五蘊空寂。不應住聲香味觸
法生心者。不染六塵境界。住六塵者。起或業
故有。或業者當受苦故。作勿生住心。即得成
佛。擧 應生無所住心者。一切諸法性無住。
住乃是眞住是眞住者。即心自住。實無所住。
即得𣵀槃。離一切相。即名眞住。離有無。啓會
中道。即得成佛。住少許得無。擧 若心有住。
則爲非住者。不知外性非性。不是自覺聖智
住故不得。從此以下引證。看擧 是故佛説。
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爲利益
一切衆生。應如是布施者。此引佛正言。以爲
法也。凡一切者。總名菩薩。作如是見。即解此
經 上求菩提。下化薩埵。此西音譯 就中言
故。名道心衆生 誦曰。菩提子由如底。埿從
他踏納心頭。念念低縁何勿事。擧 如來説。
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説。一切衆生。則非衆
生者。所執我人。相無性故。但隨妄情。而施設
故。不知實恒遍不離者是正趣生。不知如來
施設。依者是二無我。次下第五於佛所説。離
不信過。擧 須菩提。如來是眞語者。實語者。
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第五於佛所説。
離不信過也 如來昔説小乘。且令脱苦。今
説大乘。乃令得樂。從此以下。釋迦得佛。用何
勿法得佛。擧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
實無虛者。善分別相自心現。知外性非性。於
法實無所得。故名無實。次下第六於行施時。
離道過擧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
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者。第六於行施時。
離障道過。誦曰 身雖處世明足仍闇中行。
直知檐外事豈憶&T046430;來迎。參差神貌朽恍惚
夢還驚。但令善根熾示死亦如生。從此出能
斷道。看擧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
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者。出能斷道也。
明闇不相捨離。前頭六段。總是祇樹給孤獨
園。勸當座下徒衆。後勸末代。已上六文。敎
利六道。從此以下喩勸末代弘經。擧 須菩
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
受持讀誦。則爲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
見是人者。出弘經者。攝授正法。成熟衆生。乃
可名爲善男子善女人。佛慧悉知悉見者。佛
無礙智慧攝授也。佛知見徳。何功徳。擧 皆
徳成就無量無邊功徳者。以利誘也。長短言
之則無量佛智。不能知分劑故 上來諸文不
同。利過勸並了。次下第二得勸。擧 須菩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
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
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者。一九時。放捨身命
布施。夜三時不論。各以恒沙身命布施者。其
數多也。經多少時布施。擧 如是無量百千
萬億劫以身布施者。時分長也。此樂福宜多。
問何處得有爾所身命布施。答假設爲言。示
應語也。喩孝順兒。孝養阿孃頂戴母遶須彌
山千匝。由無足日。菩薩亦然 何勿定得擧。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
況書寫受持讀誦。爲人解脱者。依本宣傳曰
説。開闡意義曰解。功徳多少。説相貌將來。
擧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
可稱量無邊功徳者。若廣別説。窮劫不盡故
巧方便。略要言之。何誰合聞。此第二向勝乘。
擧 如來爲發大者説。爲發最上乘者説者。
向勝乘也。聲聞縁覺是小乘者。不聞此經。有
漸悟者。迴心向大。是發大者。佛乃爲説。漸悟
者。一千二百阿羅漢是也。阿誰悉知悉見。擧
 若復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爲人説。如來悉
知是人。悉見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
有邊。不可思議功徳者。即以上利。勸行法行。
悉知見等義。同前釋 縁何勿事合得聞。擧
如是人等。則爲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者。當重住也。如理天下。是天子事。委任
大臣。臣荷重住。阿耨菩提。是如來事。付囑
菩薩即荷如來重擔菩薩即荷如來重擔 何
以故釋。看擧 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
人見。衆生見受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
誦。爲人解脱者。謂二乘人。則此經不能聽受。
及自讀誦 三昧樂。不樂言説故。小乘者。
縱聞此經。亦不得成佛。得成佛敬一切皆應
供養無擧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
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者。得尊貴也。
隨何時分。説爲在在。持此經者。故名在在。
縁何勿事得供養。擧 當知此處。則爲是塔。
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花香。而散其處者。
花則光色鮮榮。見者悅預。香則美氣氳馥聞
者安樂。以財表敬莫此爲先。上來諸文不同。
得利勸了。次下釋滅罪勸。先勸即會。次勸末
代於中有兩段經文。先擧初文。擧。復次須菩
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爲人
輕賊。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
賤故。先世罪業。則爲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者。滅業過。何徒滅罪。亦能善。諸
所作業。略有二種。一者定受。二者不定受。不
定受中。有業時定。而時不定 業前方便。及
業後起。此之一段勸即會。後勸末代。有四
句經。先擧初文。擧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
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値八百四千萬億
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精
懃無間。不虛度也。此問文。念昔多福也。會自
然燈照。故名。然燈佛。從此以下。以經校量。
擧 若復有人。於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
得功徳。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徳。百分不及
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喩。所不能及者。以
經校量也。無勝多法。可爲喩故。從此以下。將
護彼意。擧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
未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徳。我若具説
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者。將護彼
意也。佛若具説末世受持所得功徳。唯佛與
佛。乃能具知。亦能具説。狐疑則不能趣入。不
信則起穢濁心。從此以下。勸彼令知。結。看擧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
可思議者。勸彼令知也。佛説此經。欲以一
切諸佛功徳。施與一切學法衆生。如是深經。
時乃説之。甚爲難得。名不可思議。一切諸
佛 喩興易廣得錢財。後與子孫。還得富貴
菩薩敎衆生。亦復如是。令佛種不斷故。上來
諸文不同。念昔多福四句經並了 誦曰
佛常在世間。不染世間法。不分別世故敬禮
無所觀 又曰。著儞世間衣。喫儞世間食。共
儞和光塵。儞見自不識 已前上中兩卷了。
從此以後入
次下當釋趣究竟地。無住般若。如來功徳。於
此分中。初善現略問。次如來廣説。於中有二。
先擧初文。擧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
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
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者。初略問也。善男子
者。是發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
發大心。此爲依也。發心有四。一發信心。二發
解心。三發行心。四發證心。前三發心。前文以
説。從此入證。釋迦答。擧 佛吿須菩提。善男
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
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衆生者。衆生不能自
滅度故。菩薩應作滅度衆生。是佛大事。是故
菩薩。應住此心。如來廣説。作何等度。若爲度
脱。擧 滅度一切衆已。而無有一衆生實滅
度者。答降伏心也。於中有三。一行菩薩行。降
伏我相。心入無我故。二於如來地。降伏法相
心入於法空故。三於生死𣵀槃地。降伏有住。
心得無住故。證了我空。如來不滅故 何以
故徵。於徵隱文。未得義故。據何事不得名衆
生擧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受者相。
則非菩薩者。是可滅度非實衆生也 所以
者何者。以未證眞。不了俗故。從此示現證義。
擧 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者。無一衆實滅度故。十八界聚。名一衆
生。十八界中。無一定主。不可謂有一衆生故。
十八界法。無一獨用。不可説有實法發心。説
有衆生。及發心者。皆是方便。隨俗説也。上來
諸文不同。降伏我相。心入於我空智了。從此
以下。降伏法相。於中三段經文。先擧初文。
擧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
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爲表聖賢知
證同故。有法得不言言。無實法也。有法得無
法得。不也世尊。善現此答爲成佛義。故言不
也。從此須菩提釋答。看擧 如我解佛所説
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法性
無住。住尙不自得。何能得餘。況然燈佛時。
釋迦未有。既無所得。能得亦無爲釋迦時。然
燈已滅。能得已無所得。寧有不道法都無。但
無能所得。從此釋迦聊述。擧 佛言如是。如
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者。實無有法。如來得菩提者述彼所
説。言當義故。從此以下辨。看擧 須菩提。若
有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
則不與我受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
牟尼者。辨也 先番後順。此即番也。若有
法得菩提者。即應與法記。不合與我記。我謂
世俗假者。如終一性故。得與記法。謂執持念
念不住。無受記者。故名與記。釋迦是性。釋
之爲能。上代先祖能爲王故。又明現在能化
衆生。善療衆病。得已利故。牟尼者寂滿義。身
口意滿大寂靜故 釋迦牟尼佛。是西音譯。
就中言能人寂滿覺。釋迦者能人也。種種捨
施。故名能人。現在者所以不能人捨施。故
名不能人。從此順釋。看擧 以實無有法。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與我受記。作
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者。順
辨也。十八界中。無得記者。是故然燈。不受
法記。佛語無有不如我故。是故然燈。與我受
記者。知有假者。無斷滅故。諸有所説皆如實
故。汝於來世者。以非常故。雖念念滅。無失
懷故。當作佛者。於受記時。未得作故。所化根
機。當成覺道。後當滿故。號釋迦牟尼者。佛眼
明見。無錯謬故。會須自然燈。即得成佛。看
他然燈。無有是處。會須自照。何以故者。徵
也。若全無佛。落斷滅見。未曾審如來。是義故
如來者。如諸法義。即如來故。是何勿義。擧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者。釋也。十號號人而不
號法。法無名號。不可與記。即諸法如義者。是
如諸法義。西方語法。與此不同。遂令譯者
到智。其義法有何義。令如來如應知諸法。有
不動義。喩草束取。亦不生嗔。不取亦不生喜。
若如是見解。即得成佛。得作心。覓佛得無。
擧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者。斥妄也。言有所得。非如來故。從此以下。
顯眞。看擧 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者。顯眞也。知無所得。即如法
故。如來有法得無法得。擧 須菩提。如來所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者。令住也。於所得中。離二障故。法則無實。
不可得故。智乃無虛。稱法知故。此結人如
法。一切法是佛法不是擧 是故如來。説一
切法皆是佛法者。攝法屬人也。一切衆生。三
乘聖者。但有法忍。未有法智。所以不成佛。
實知諸法。非彼有故。唯諸如來。住成自性。同
有法智。已超法忍。有如實智法。是佛有知
一切法無實即得成佛。恐衆生一切法理。覓
佛去遮却。擧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
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者遮也。言所言者。非
佛法也。不依言而取法。故知。一切法離言性
故。是故名一切法。所言一切法。是言一切
故。離言非一切。是施設處施設處者。一法即
是一切法故。此第一菩提果了 誦曰 或
復曾修戒定惠。不知諸法本元由。妄執我見。
以爲眞。所作違於無我理。以違利故名顚倒。
還被業知之所牽。常生三界牢獄中。縱得生
天。不脱苦。從此第二法身果。文有三句。先
擧初文。擧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者。如來
密言也。從此善現説。看擧 須菩提言。世
尊。如來説人身長大。則爲非大身。是名大身
者。入眞也。不被三界纒縛。解脱。是如來身。
智惠是如來身。具一切智。是如來身。從此以
下。菩薩證得大身無。擧 須菩提。菩薩亦
如是者。如來類明也。菩薩亦爾。證得大身。菩
薩若爲化衆生。擧 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
量衆生。則不名菩薩者。菩薩有此相者。非淨
果也。菩薩雖度衆生不立衆生相。菩薩説法。
不立説法相。喩女官著衣女官立少許相得
無。何以故者。如來自徵也。從此以下釋。看
擧 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爲菩薩者。義釋也。
無一定法。名菩薩故。但豈方便敎化衆生。故
名菩薩。據何勿道理。不立衆生相。擧 是
故佛説。一切法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受者。
法自無我。何得名人。上來諸文不同。法身果
了。次釋淨土果。文有四句。謂立徵釋結。先擧
初文。擧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
佛土。是不名菩薩者。立也。或者疑云。菩薩
有此二相。非眞菩薩。若菩薩。莊嚴佛土。在何
以故者。是徵句也。徵竟也釋。看擧 如來説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者。即是釋
句。遮增益也。是名莊嚴。遮損滅也。心淨則佛
淨土淨。妙境者淨土是也。但修菩提。即得
於此生長。從此以下結。看擧 須菩提。若菩
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説名眞是菩薩者。結
也。離妄想相。得眞知故。瑜伽論説。菩薩有
五功徳。又五希奇。疏文廣釋。上來諸文。不
同。淨土果了。以下當釋功徳淸淨。於中有四。
先擧初文。擧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
肉眼不。於功徳淸淨中有四。一眼智淸淨。二
身相淸淨。三境界淸淨。四心行淸淨。此四
淸淨。攝一切淨。是第一問也。問敬也。擧。如
是世尊。如來有肉眼者。是菩提隨俗答也 如
來有肉眼。無障隔處。見者。是肉眼見。此言
見者。非正見也是第六意識生分別故第六
識者。心是也。法花經云。應以種種身得度者。
即現種種身。而爲説法。此下第二問如來有
天眼無。擧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
天眼不。有二。具在疏中。問敬也。擧。如是世
尊。如來有天眼。是第二答也。第四禪者。五
淨居天是也。天眼者。亦以肉團爲體。發光
見色。法花經云。若能受持讀誦。見障外色。此
名現世見。從此第三問。有惠眼無。擧 須菩
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惠眼不。是第三問敬
也。擧 如是世尊。如來有惠眼。是第三答也。
維摩經云。佛以一音演説法。衆生隨類各得
解。觀察決擇。稱之爲惠。喩大圓鏡智。種種
皆見。從此以下。第四問有法眼無。擧 須菩
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是第四問敬。
問敬也。擧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是第
四答。眼者是勇泉義。證濟一切。故名勇泉。泉
水不分別。一切衆生自分別泉水。喩海水盤
理。著盤理。海水碗理。著碗理。海水。水皆一
等。器有差別不同。水皆一等。從此以下。第五
問有佛眼無。擧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
有佛眼不。是第五問。問敬也。擧 如是世
尊。如來有佛眼。是第五答也。以前諸文。皆有
遮立。何爲此文。何不遮邪。此文是第一義諦。
所以不遮。從此以下。釋智淸淨有三。先擧
初文。擧 須菩提。於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
佛説是沙不 從此以下。須菩提答。擧 如
是世尊。如來説是沙□□□□此第三問
恒河中有多少沙。擧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
恒河中所有沙。如是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
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爲多不□□□□□□
□從此第四答。看擧。甚多世尊□□□□
□此須菩提問。釋迦答。看擧。佛吿須菩提。
爾所土中。所有衆生。若干種心者。種難計故
名若干 從此以下。顯能知擧。如來悉知者。
此顯能知也 此下兩徵兩釋。作何勿心想
 何以故。是初徵也 從此以下。釋迦分疎。
知衆生心無。擧。如來説諸心。皆爲非心。是
名爲心者。貪嗔邪見心取。作罪者發者。不
簡不信者。簡却爲勿妄相顚倒 所以者何
 是第二徵也。第二釋。看擧。須菩提。過去
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者。
三心之中。是何心造罪。過去心已過。未來心
未到。現在心不住。何須一一妄豈執著 第
三讃染生信相中有三。先擧初文。擧 須菩
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
寶以用布施。是以是因縁。得福多不。從此須
菩提述答。看擧。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縁。
得福甚多者。第二述答也。何勿是多。擧。須菩
提。若福徳有實。如來不説得福徳多。以福徳
無故。如來説得福徳多者。此釋成也。三事不
空者。見乞人。見財勿見。自身施。此不空三
事。體空者。不見乞人。不見財。勿不見自身
施者。此三事體空 從此眼智。有兩問答。先
擧初文。擧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
色身見不 問敬也。答。看擧 不也尊。如來
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色身不是如來。何以
故者。欲明義也。從此明。看。擧 如來具足色
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者。由身
不具。令身闕故 第二如來可以諸相無。擧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
不。是第二問也 如來不可諸相見。不也世
尊。以理正答 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何以故徵。徵敬也。擧 如來説。諸相具足。即
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者。文勢同前義准
可知無勞廣釋。上來諸文不同。身相淸淨了。
次下釋境。淸淨相中。有兩三箇徵詰。先擧
初文。擧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念。我當有
所説法者。遮彼所有。佛無此念。不應謂故 
我當有所説法。莫作是念者。莫作謂如來作
是念也 何以故。徵其遮意。從此以下。徵遮
意。看擧 若人言如來有所説法。即爲謗佛。
不能解我所説故。釋遮意也。謗佛即有罪。
不解即無利。已遮妄計。須敎實解。解即有益。
無謗罪故 從此以下。示現正義。看擧 須
菩提。説法者無法可説。是名説法者。法不
受敎。衆生受敎。佛爲衆生。隨根異説。根有
種種。説亦如之。上來諸文不同。境界清淨了
 次釋心行淸淨。文有四。先擧初文。擧。須
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爲無所得邪者。如來顯説中。有四字句。一
印成二出體。三立法。四遮。從此無印。看擧
如是如是者即也。印敬也。從此成。看擧
須菩提。我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
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成也。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從此出體看
擧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出體也
是法平等有三。一者事平等。二者相平等。三
者性平等。從此第三法。擧 以無我無人。無
衆生無受者。立也。法有我衆生。是修皆到。
縱有善法。則分別俱行。所以不得。無人無
受者。所修皆正。不與分別俱。所以別得。從此
以下。何勿名善法。擧 修一切善者。如來
説非善法者。遮也 作勿生名善。擧則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修一切善。則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寛遮却。擧。須菩提。所
言善者。如來説則非善法。是名善法者。遮也。
意令離文字故 喩女兒作莊。空説不得莊
會須開鏡。合然始得莊 次施大利。以法敎
量。擧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
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
以俗譬喩方便顯多。須彌山王。最大故名山
王。其山縱横八萬四千由旬。因地論説。一
四天下。有一須彌山須彌山外有七重金山
金山之中。有七由海水。水皆八得。八得者。
一輕。二冷。三軟。四美。五淸淨。六不臭。七飮
時條適。八飮以無患。是中輕冷軟三種。是
觸塵。美一種。是味塵。淸淨一種。是色塵。不
臭一種。是香塵。條適無患。是具世力。是八
和合。假名爲水。故知。諸大亦是假名 從此
以下。敎量。看擧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
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爲他人説。相前
福徳。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
譬喩。所不能及者。是謂此經。爲利大也 從
此以下。釋第三無妄失念。擧 須菩提。於意
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衆生者。
顯佛無此念也。釋迦遮須菩提。擧 須菩提。
莫作是念者正遮疑者之所疑也 何以故。
自徵遮意。縁何勿事不念。擧 實無有衆生
如來度者。佛以平智知。平等法平等法界中。
無實衆生故。意不立衆生相。設使有衆生度
無。擧 若有衆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
衆生受者。就彼解也據佛法。有衆生無。擧
須菩提。如來説有我者。則非有我者。但有
我相。非實我故。何誰有我。擧。而凡夫之人。
以爲有我者。是彼外道到見。雖有我見。不見
我有。不見佛性。無般若故 誦曰。凡夫人
妄相起貪嗔。日日憂他死。寧愁自己身。又曰。
衆生福業薄。不堪受法藥。破袋盛眞珠。出門
還漏却 凡夫有無。擧 須菩提。凡夫者。
如來説則非凡夫者。是佛眞智也。以凡夫見
如來。亦凡夫謂佛爲惡人。共佛事利故 誦
曰。凡夫相何似。總是淨虛無。識心除妄想。捨
報利凡夫。次釋現見法身。有六字句。先擧初
文。擧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
觀如來不者。審問也 妙相者即智深智深
者四智菩提也審問竟。擧 須菩提言。如是
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誤答也。餘類無
此相。是不共法 從此以下。釋迦呵須菩提。
擧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
轉輪聖王。則是如來者。阿難也。呵令捨
邪難。令入正。此相望例。出不定過 從此以
下。正解。看擧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解
佛所説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正
解也。得正難已。正解生故 從此須菩提伏
也 相貌理無如來。從此第五示現令見。擧
 爾時世尊。而説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
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偈言者。
示現令見也 色見我者。相好觀也 音聲
求我者。説法觀也 行邪道者。相非如來。生
如來想。此妄想心。非正見故。不能見如來者。
不如來妙法身故 觀有二種。一正觀。二邪
觀。正觀有五。一色蘊如聚末。二受蘊如浮
泡。三相蘊如陽焔。四行蘊如巴椒。五識蘊如
幻化 從此以下。拔彼疑心。看擧。須菩提。
須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者。拔彼疑心也。語稍難解者。
以相言中少一。豈字又相語末。少一。邪字
實生如是疑。擧 須菩提。莫作是念者。遮彼
疑也 從此以下。示現正義看擧 如來不
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敎
令解也。阿耨菩提。當不可得。云何修具。能
爲得因 次下當釋生死𣵀槃地。降伏有住
心。得無住處。相中有二。先説不住無爲。後
説不住有爲。不住有爲文有一訟。不住染。五
欣佛妙智。六熾然精進。*相中有二。先擧初
文。擧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者。説法斷滅者。呵也。説諸法斷滅
無。擧。莫作是念者。敎也。除相取故。莫立相
趣 何以故。徵也。求正義故。從此以下。釋
迦分疏。擧。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相法
不説斷相者。釋迦也 一切總是法身作。如
何簡辨。須菩提。不捨生死。不入𣵀槃。衆生
界無盡。菩薩願亦然 從此以下。第二了知
諸行。擧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界。
七寶布施者。第二了知諸行也 從此以下。
功徳大小。擧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
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徳者。了知
諸行無染著故。從此釋勝所由。縁何勿事勝。
擧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徳故。釋知勝
所由也。知無我以不受福徳故。菩薩行有二。
一自利行二利他行。故云菩薩不受福徳。受
敬不受。是菩薩行不受非菩薩行。受敬不捨。
非菩薩行。菩薩行行由如大地故。名不受福
徳 從此善現 生疑菩薩不受福得。擧 須
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徳者。
善現生疑也。未能了達不受義故 從此釋
看。爲何勿不受福得。擧 須菩提。菩薩所
作福徳。不應貪著。是故説不受福徳。如來
重釋也。知法無我者。不著我所故。菩薩退果
不退行 凡夫人行果俱退。聲聞人行果俱
不退 從此第三。入佛威儀。擧 須菩提若
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
我所説義。第三入佛威儀也闕住威儀。所以
大人。不合住威儀。立亦如之。不解如來所説
義 何以故者。如來自徵。現見威儀。云何不
解。擧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
來者。佛還自解。坐不離行。行不離坐。意諸法
無定相 從此以下。第四輪迴不染*相中有
二。先擧初文擧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
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爲微塵。於意云何。是微
塵衆。寧爲多不。第四輪迴不染也。*相中有
二。先遣細相。無塵即不染。後遣麁相。無麁即
不著。問微塵衆。寧爲多不 甚多世尊。是略
答 何以故釋。擧 若是微塵衆實有者。佛
則不説是微塵衆者。先自是塵不須拆故。實
塵能染 不可離故。既無實塵 所以者何
更重徵起 釋迦分疎。擧。佛説微塵衆。則非
微塵衆者。假想分拆。無實塵故 從此破相。
看擧。世尊如來所説。三千大千世界。則非
世界。是名世界者遣麁相也。先遣次釋後印。
初破微塵。喩無所蘊 次破世界。喩無思蘊
 初破微塵。喩器不實。次破世界。喩無衆生。
初破微塵。喩無煩惱。次破世界。喩無身心。
初説微塵。喩佛化身。遍周法界。敎化衆生。次
説世界。喩諸衆生。得聞佛法。苦身以盡。總
不實 何以故 從此以下番釋。擧 若世界
實有者。則是一合相。番釋也。意一切勿無
實世界者。亦復如是 從此引佛言成。擧。如
來説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者。引
佛所説成。已所解 一切物不是無不實
從此以下。明一合相。擧 須菩提。一合相者。
則是不可説。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者。如來
印也。一切物皆不可説。即得成佛。所以一切
相。是不可説。恒沙諸佛。參羅萬象。一法印
也。皆到不可説。即得成佛。上來諸文不同。總
是輪迴不染了 次下第五欣佛妙智。文有
三句。先擧初聞 擧。須菩提。若人言。佛説我
見。人見。衆生見受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
是人解我所説義。是初審問也 喩父設客
不共。家內平章。直喚客來。大兒少多解。以
下。小者總不解。父意亦如須菩提。須菩提喩
大兒。小者喩末代凡品。問敬也。須菩提答。
擧。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説義者。正答也。
爲成如來智深妙故。爲成如來智深妙故。何
以故。釋。從此以下。須菩提分疎。擧 世尊
説。我見人見。衆生見受者見。即非我見人見。
衆生見受者見。是名我見人見。衆生見受者
見者。彼但有見無我等故所見既無能非見
故。意不生法相。生法相不可成佛。從此以下。
第三如來仰勸。擧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
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者。□勸也。知從無始法
相如是。見遣未來法亦如是。信解現在法皆
如是 立少法相得無。擧 須菩提。所言法
相者。凡所有相也。如來説即非法相者。知
彼諸相皆虛妄也。是名法相者。若見諸相非
相。即見如來無相之相。是實也。此一段便消
文却。請勿怪之 從此以下。釋第六識然精
進。擧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
界七寶。持用布施者。第六熾然精進也。財法
二種。攝養衆生。勸一不可。此則財攝也。從
此法攝。看擧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
心者。持於此經。及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爲
人演説。其福勝彼者。此則法攝也。法攝勝財
攝。財攝生勝法攝。生智。生智即解脱。生福
有染故 釋迦牟尼佛。若爲爲人演説擧
云何爲人演説者。請説法儀。從此以下。釋迦
示傳法軌則。擧 不取相於如如不動者。亦
傳法無説説無聽無聽同説同能善分數諸法
於相第一義。而不動故。放捨身命。任衆生用。
即是如如不動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
故者。乘前問起 此經六義。以如前釋。後有
一訟。此即當宗。擧。若爲一切有爲法。如夢
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有爲
法。是所觀境 如夢亦如電。喩示境相。應
作如是觀。結勸修學。然依論釋。訟有九喩。
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 誦曰 親同宿林
鳥。曉即隨縁去。恩愛當頭栖。相看如陌路
合殺父將知。妻奴子非君。已有萬貨。豈我
常珍。自非十善菩提。自外蓋非身寶。所恨生
生貪悋。不以善善爲懷。一旦墮落三塗。臨急
將何憑託後悔。悔之不及。更求求亦無由。自
然甘羅。其中進退欲何遊越。此經一部。約有
三文。一經前由叙分。二當根正説分。三受
流行分。此文當宗。即其是也。擧。若爲 佛説
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
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
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文相皎然。無勞廣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