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決定往生集 (No. 2684_ 珍海撰 ) in Vol. 84

[First] [Prev]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684

決定往生集
決定往生。是淨教之宗旨也。夫西方淨土
之道經論同開。稱念彌陀之行愚智共從。良
以契時稱機故耳。然或知而不趣。或趣而
進。即如予之流也。豈其可痛乎。所以
今者考尋文理。將流疑滯安心於決定
往生。快期於終焉來迎矣。當知。世俗凡夫
念佛行。從此即生安樂世界。如云。明
今聞經去者定得往生。莫自疑慮
淨影雙卷
經義記文
又言。上盡現生一形。下至臨終十
。但能決定皆得往生慈恩要
決文
凡披卷看文。
決定往生。西方行者不知。方
今以三事其決定。一教文。二道理。三
信心。此謂三也。初教文者。稱讃淨土經説
稱名利益云。一切定生無量壽佛極樂世界
觀無量壽經説想觀利益云。必定當
樂世界。又起信論引經云。若人專念西方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得往生云云既云
。勿復猶預。又言即生。必非別時。又三輩
九品並云即生彼國。由此應知。經之與
皆説此決定往生。教文雖多粗示二三
耳。次其道理者。夫善惡兩道猶如掌。仰
即昇寶刹。覆即入泥梨。良以衆生自有
離之分。淨土正是引物之方。若言凡愚卑
劣不往生者。則衆生終無出離之期。諸
佛即闕引物之功。定知依教願生必得
。又生有九品。何自憚下劣乎。因言十念
更致怯弱
因小果大。是内外縁起之常理也。何不
一日之修因七珍之淨土乎。又復諸法
皆有勢分。如火燒水浮及呪藥除病光明
闇等也。佛大悲願力自有沈重衆生
之功。豈其可疑哉。道理如此。其信心者。若
上文理之中心生信受即名決定。以
決定者爲信相故。故觀經云。必生淨國
無疑已上無疑即信。決定稱也。又由
故必得往生。故經説言。若能深信無
者必得生阿彌陀佛國鼓音
聲經
此應
知。下輩之人雖一向專精信受。而由
亦得往生。此乃信心決定義也。於此文
更有三種。一果決定。二因決定。三縁決
定。所言果者是淨土報。謂凡夫於順次
決定得極樂世界。故經説言。發一念
無量壽佛定生彼國寶積經無
量壽會文
是等
文皆説果定。次言因者是往生因。謂淨土
業若定若散。即此身中定得成就。故觀
經云。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
成就云云此明想觀現身成就。定善既爾。何
況散善。次明縁者是増上縁。謂彼彌陀
増上縁。成其勝業生淨土。而於
定得佛。故經説言賢護
經也
一日七日具足
念故。是人必覩阿彌陀如來云云即由
定得往生。故亦名爲縁決定也。故導
和尚依觀經云。滅後凡夫乘佛願力定得
往生經正云爲未來
世一切凡夫
此三決定攝義周盡。又分
此三更爲十門
一依報決定安樂國土 雖是清淨 事相麁淺
猶名下品 諸有願求 決定往生
二正果決定西方衆生 身色雖妙 化生如天
亦有胎宮 諸有願求 決定往生
三昇道決定安樂衆生 雖是不退 久久花開
始發道心 諸有願求 決定往生
四種子決定往生淨土 雖依宿善 適聞彌陀
要有徳本 諸有願求 決定往生
五修因決定三昧正受 雖似不易 係想必成
況口稱名 諸有願求 決定往生
六除障決定生死凡夫 三障雖重 念佛三昧
適治諸障 諸有願求 決定往生
七事縁決定娑婆五濁 雖甚可畏 處順出離
時契彌陀 諸有願求 決定往生
八弘誓決定凡夫淺薄 自力雖劣 乘佛願力
生死易渡 諸有願求 決定往生
九攝取決定衆生身心 雖是怯弱 威神光明
攝取不捨 諸有願求 決定往生
十圓滿決定稱名念佛 雖是一行 諸佛護念
衆具圓滿 諸有願求 決定往生
初三是果。次三是因。次三爲縁。後一是總
第一依報決定者。西方有世界。名云極樂
七寶嚴淨五塵殊妙。阿彌陀佛願力所持。
世俗凡夫淨業生處。一師名曰凡夫事淨土
一師名爲凡聖同居土。土雖清淨猶是麁
淺。大如此界諸天所居。但以有佛無佛
異。故諸凡夫爲見佛故修淨業者皆得
。故觀經疏云嘉祥華嚴所辨。百萬阿僧
祇品淨土西方彌陀最是下品。既是下品。何
故願生。解云。始捨穢入淨。餘淨不
階。爲是因縁唯得生西方淨土已上
明韋提希於金臺内現十方諸淨土中唯
極樂者。以階故。又義記云淨影
陀佛國淨土中麁。更有妙刹。此經不云云
又鸞法師綽禪師等皆習凡夫往生淨土。並
事相麁淺之處也 問。若爾何故雙卷經
佛本願云。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衆奇
妙道場超絶。國如泥洹而無等雙。又説
國土相云。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
切世界衆寶中精云云經説既爾。何云
 答。於諸凡夫事淨土中。安養國土最爲
殊勝。若望諸餘純聖佛國還是下劣。故不
相違 問。經説彼土莊嚴相云。金剛七寶
金幢&T016254;琉璃寶池。柔軟摩尼水流敷衆寶蓮
。七重行樹之上現三千界之佛事。衆寶羅
網之間連五百億之宮殿。金繩界道妙花敷
地。天鼓自撃衆鳥哀鳴。樹出五音。波唱
四忍。所聞皆妙法音。隨聞除迷。所見皆清
淨色。毎見進悟。國界廣博無限量。常然
衰。冬夏不變。又應法妙服不求在庸。
微妙上膳自然隨意。如此奇妙勝境更非
下分齊。取相凡夫豈能叶其處乎。具縛異
生何忽踐其地乎 答。生死凡夫從本以來
清淨妙境。如上諸天等也。何以
土殊妙忽隔具縛凡夫。如彼北欝單越自然
之五塵亦是人間之福報也。豈可自然
凡夫所用乎。況復修羅寶臺玉床色鮮諸
龍宮殿金柱流光。雜業小福尚以如此。況純
淨之意樂乎。況求出之善根乎。夫西方淨業
託彌陀無漏法身法藏比丘清淨本願
之也。所以雖是凡愚所行其性清淨。雖
下劣人之所修其用廣大。觀經疏云。此
三種因皆是淨心。孝養父母此心亦淨。乃至
發菩提心亦淨。以三種心皆是淨故得土亦
淨。所以維摩云其心淨故佛土淨也
三心既淨即清淨人。既是清淨衆生故即
清淨處也。然彼國土五塵諸境滅
道者。以本修因時樂求出世故。得土之
時能順出世。應知因名出世求出善。故土
勝過往生論偈云。
勝過三界道
是相似菩提也義章
意也
 問。
此界諸天雖是嚴淨佛土。西方淨土既
是佛刹。何得一類乎 答。三界衆生於
土中亦得見佛。亦得法。何以佛故
生耶。故知。凡夫以世福業
淨土。因果相順求佛身。亦得果遂
問。雖同七寶寶有精麁。不修羅宮
殿西方淨土。雖倶見佛佛有優劣。云何
世人忽得彼八萬四千之妙相乎 答。雙
卷經云。其寶猶如第六天寶。無量壽會云。宮
殿園林衣服飮食香花瓔珞譬如他化自在
諸天云云文既如此。何必超然。尚不
。何望崖自絶乎。但樹演法音生聖
者蓋由願求異耳。又由佛力使然故
也。又淨土故佛身殊勝。何以相好殊勝
凡所見耶。又經云。阿彌陀佛化身無數
也。若爾初生先見化佛相好麁淺。類如
。故般舟三昧經云。彼佛有三十二相。賢護
經同之。又於蓮花胎宮之中。雖光明。不
餘相。故雖佛淨土。而常沒人亦得
。不妨也。迦才云。雖是法王
故來遊於五濁。亦雖是凡夫。爲
故生於淨土。此理明矣。又彼淨土只是
諸佛慈悲方便別理一方處所。除却女
人及五欲境界。是化生之處非極妙也。猶
於城邑之中別*斷理一所用作伽藍。除
去俗事僧修道。但有衆生伽藍者。悉
善心。彼亦如云云良以安養正當凡夫
善處。故經説言。其國不違逆雙卷
經也
記釋云。言不違者彰其易往云云意云。凡
夫之人修往生因。而彼國土順其修因
之。故以不違其易往也。經云。易
往而無人也 問。經云。往生之人不
。而今復言無人者何。又即此中既言
。何復無人耶 答。義記解云。往生者尠
故曰無人。意云。若任理而言一切容生。以
其修因是極劣故。故言易往。而有衆生
其因即不生。望其道理一切容生。
而生者少故言尠也
第二正果決定者。大經三輩觀經九品並云
行者臨命終時見佛來迎。或見蓮花。或夢中
佛。或有見者。即於七寶池中蓮花之
自然受身。於中勝者生即花開。劣者不
開。此人或經五百歳或十二劫蓮花乃敷。
花胎中諸快樂忉利天。而不
亦不法故。於彼國謂爲胎生如雙卷
經説也
以此人修因之時疑惑不了故受胎生。故經
説言不了佛智不思議智。於此諸智疑惑
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其國
此諸衆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歳。常不
云云平等覺經云同本異
譯也
其中輩者不出家斷欲而
修造寺等福耳
齋戒清淨慈心精進斷欲念。欲生無量
清淨佛國。一日一夜不斷絶者。其人於
亦復於臥睡夢中無量清淨佛。其人
壽欲盡時。無量清淨佛則化。令其人自見
佛及國土。往生無量清淨佛國者可
惠勇猛。佛言。其人奉行施與。如是者若其
然後中復悔。心中狐疑。不分檀布施作
諸善後世得其福。不無量清淨佛國
生其國中。雖爾其人續念不絶。暫
信暫不信。意志猶預。無專據。續結其善
願爲本。續得往生。其人壽命病欲終時。無
量清淨佛則自化作形像。令其人目自見
之。口不復言。便心中歡喜踊躍。意念
言。我悔益濟作善今當無量清淨
佛國。其人則心中悔過。其人壽命終盡則
無量清淨佛國。不前至無量清淨
佛所。便道見無量清淨佛國界邊自然七寶
。心中便大歡喜。道止其城中。於七寶
水池蓮花中化生則受身。自然長大在
。於是間五百歳。其城廣縱各二千里。城
中亦有七寶舍宅。舍宅中自然内皆有七寶
浴池。浴池中亦有自然花繞。浴池上亦有
寶樹。重行皆復作五音聲。其飮食時。前亦
自然食。具百味食。在得。其人於
城中快樂。其城中比如第二忉利天上自然
之物。其人於城中出。復不
無量清淨佛。但見其光明。心中自悔責。
踊躍歡喜耳。本宿命求道時。心口各異。言
念無誠狐疑佛經。復不向之。當自然
惡道中。無量清淨佛哀愍。威神引之去
耳。其人於城中五百歳。乃得出往生無量
清淨佛所。聞經心不開解。亦復不
菩薩阿羅漢比丘僧中經。以去所居處舍
宅在地。不舍宅隨意高大在虚空
。復去無量清淨佛甚大遠不
無量清淨佛。其人智慧不明。知經復少。心
歡喜。意不開解。其人久久亦自當智慧
開解知經。明健勇猛心當歡樂。次當復如
上第一輩云云中輩如是下輩略同之。第一
輩者是上輩人。應見經文
過度人
道經同同本元曉云。生邊地者則是一類
九品攝。又一師云。邊地即是中品下品。今
後義。清淨覺經説中下兩輩有此邊地
故。十住論偈云。若人種善根。疑即花不開。
信心清淨者花開。即見佛。又一切經中彌陀
佛偈云。有疑在胎中合五百年。不
臺座。叉手無量前已上言不合者多本同。爾今
案不聖衆故言不合
不疑者
手佛前
二文相對即以花爲胎。故知。胎
宮即中下輩也 問。大無量壽經説。胎生
宮殿中。今阿以花爲胎生耶 答。無量
壽會文云。彼等衆生處花胎中猶如苑園宮
殿之想云云 問。時有差別。胎生經五百
。九品中或六劫十二劫或七日七七日。既
爾。如何得相攝乎 答。大經三輩觀經九品
本同異稍多。然許相攝。胎宮一事不
奇。夫往生之類差降無量。文中互擧出沒
異。言雖不同義實不違也。今依此經。疑
惑中悔應地獄者。由佛威力強得往生
淨土薄福小智。不佛。不
。如此果報何不及乎 問。若疑心者亦
往生。何故三種決定之中唯取信心爲
耶 答。信是決定義故約信明決定。應
知。此人雖生疑悔暫信時定業已成。故
經説言暫信暫不信也。良以此人有得有
失。由信故往生。由疑故在胎 問。菩薩處
胎經云。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有
懈慢界。國土快樂作倡妓樂衣被服飾香花
莊嚴七寶轉開床。擧目東視寶床隨轉。北視
西視南視亦如是轉私云。目所座床隨迴顧而轉
也。意欲顯示其中衆生於諸妙
久久受用
而無勞倦也
前後發意衆生欲阿彌陀佛國
者皆深。著懈慢國土前進生阿彌陀
佛國。億千萬衆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
何以故。皆由懈慢執心不牢固云云
此經説。願往生者。千萬衆中乃有一人
生。餘則不生。若爾何得決定往生
 答。先來多云。若生懈慢後時決定轉生
極樂。故彼經次文云。斯等衆生自不殺生。亦
他不殺。有此福報生無量壽國已上
林云。設邊地於極樂。爲疑惑之輩。假
城於懈慢。以接雜修之者。於易往土心不
怯弱。亦作決定往生之想云云此借法花化
城喩義。以解極樂中途懈慢。意取第三生
以明決定。又懷感師依導和尚云。執心牢
固者定生極樂。又云。專修之人千無一失
云云此文意。懈慢國之人未極樂
問。凡夫行者專修難得。故千萬衆中乃有
人生。故今世人多是失乎 答。若約次生
而非得。約第三生得而非失。又雙卷記
胎生者以爲其失。而彼既生。不
失。且約九品得失耳。總論得失各有
三類。得中三者即三輩也。失中三者如平等
覺經等説。聞而生謗以爲上失。墮地獄故。
懈慢國中品失。疑心胎生爲下品失
第三疑心胎生
者通得失二門
今案。此義不同。先意應知。所
言懈慢國者。即是極樂之邊地也。所言執心
不牢固者。即是暫信暫不信義胎生之人。疑
惑中悔即懈怠過。又疑惑之人應惡道。佛
既即引之。懈慢之輩將生極樂。佛何捨之。
故知。懈慢即是胎宮故順次生爲決定
問。極樂去此十萬億刹。懈慢即過十二億那
由他此道數不同者何 答。直於極樂
此遠近經經乃異。如過十萬億佛土
又言百千倶胝那庾多國。又云千億萬國。豈
道數有異説故便爲別土哉。今懈慢界
即出別經。傳者不同。不小事。若依
。懈慢便遠以十倶胝那由他。即十二
億那由他者。望十萬億其數乃多。何可
極樂之中途者哉。欲此義。先須應知。言
十萬億者。以一四天下一國。而數之故。
平等覺經云。西方是去閻浮刹地界千億萬
須彌山佛國。過度人道經同之。以閻浮提
須彌山。故知。但約四天下也。又説懈慢
云。去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不
。故知。亦據四天下國也。又十萬億與
千倶胝言有異者十萬當百千也。億者當
倶胝也。人師云。西方數法億有。一者
十萬爲落叉二者百萬爲度落
三者千萬
倶胝四者。萬萬爲那由
故以百千倶
亦名十萬億也。而言百千倶胝那由他
者。此那由他只是總數非別數也。又言
二億那由他者。應過十萬億也。此中意
云。入極樂界此邊地別。指其地故云
也 問。説懈慢修不殺業。有此福報
無量壽國云云豈得生已復更生耶 答。説
胎出名爲生也。如大乘玄云。蓮花中
退大心出生之後取小果也。又一義云。修
不殺者在娑婆時慈心不殺。言無量壽
者即懈慢界。是無量壽佛之國土也。或即
是國人民壽無量故名無量壽國。即擧不殺
長壽果耳 問。若生懈慢即已生
彌陀國者。何故經言進生阿彌陀佛
耶 答。稽留邊地佛所。故云
進生佛國耳。如胎宮前至
量清淨佛所也應知。彼國有多界地。如
度國中更有多國。或以一城國等也。衆
寶國土一一界別。或黄金爲地或白銀爲地。
或復二寶多寶轉共合成。導和尚云。有
量寶幢。各&T016254;一一界云云若擬娑婆
億四天下等。彼國亦爾。但彼以金繩等
之。無別輪圍山。由此義故雖彼國。亦
説言不生者也 問。感師云。無佛來迎
者墮懈慢界云云而胎生人有佛來迎。故知。
是別。何得一耶 答。平等覺經説胎生
云。佛亦不使爾。身諸所作自然得之。皆心
自趣向道入其城中云云此説文。胎生懈
慢則無別也此界時實由佛引邊地
時。佛即放捨以佛國故也
又導
和尚觀經疏云第三卷釋地想觀中
心得無疑之文也
修因正念不
得雜疑。雖往生花未出。或生
。或墮胎宮。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花三
疑障即除。宮花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携將
佛會云云今見此文。胎宮懈慢因果雙
擧。謂雜修者名爲懈慢禮讃云。雜修不至
心千中無一也
疑者
即胎生因故知。今言雜疑者并擧二説。雖
是二説湣合爲一。含花未出者。總擧過失
或生邊界者。即懈慢也。或墮宮胎是疑心
人。此亦雙擧二説。而義混一。言雖得往生
者。即顯懈慢既生極樂。若爾先賢既自辨
懈慢之得失。末學勿更迷往生之難易
問。經説極樂衆生相云。皆受自然虚無之
身無極之體。咸同一類。非人非天。形具
。如佛無異。身帶神通。自在無礙。如
凡夫久修相好業。何由忽備諸相。又
習四禪定。何能速得神通。又彼衆生
壽等虚空。自非別願中夭。如今衆
淨戒。不生命。何忽感其報
 答。迦才云。是化生之處非極妙云云
意云。此方亦有化生。故非極妙。以是化生
故云自然。又由念佛故具相好身及無量
。如諸天子初生之時。始所見者便成
。行者亦爾。始入佛法淨土教。念
如來常我之徳。而起淨業。便得淨土。似
竟常樂我淨。應知。西方此土有其四榮四
。四枯者是無常…苦…無我…不淨。四榮即是
常…樂…我…淨。夫娑婆世界一期壽命猶如
。彼土衆生芥城爲日夜。塵沙爲大期。故
此土爲無常境。彼國爲常住處。又此方中
衆苦充滿。甚可怖畏。現則八苦逼此身。後
則三途迎我報。貴賤無簡。賢愚同然。彼土
衆生無衆苦。但受諸樂。温和是春花鳥
目。清涼亦秋風水適情。法音在耳。法喜
滿胸。彼樂此苦。同日言之耶。又此土衆生身
心累礙皆非自在。歩勞咫尺之中。心闇
息之外衣盡女功饍費夫力諸所施爲
勞少果彼土衆生坐乘寶臺。上昇虚空。朝
恒沙之佛刹。俄歸七寶之樹下。浴池之
塵勞。淺深隨念。香飯之進道味。早晩
意。凡歴物觸事無自在。彼之我此
我思之。又此方則人身三十六物
臭弊無比。天下百億堺滓穢充滿。彼土衆
生身色光淨表裏鮮潔。外器則瑠璃庭坦。摩
尼水精。宮殿寶林萬物清淨。彼淨此穢對
識乎。既云淨土。又名極樂。樂淨名。
何尋其義。壽曰無量。身是自在。常我備體。
誰迷彼徳。四枯四榮可厭可欣。淨業因此。
必得成就。由此淨業。果報亦淨。是近佛故
佛四徳也。然復疑心胎生之人初生之
時。所受境界或如第二忉利天。或如夜摩
於宮殿夜摩天者見
無量壽會文
世俗凡夫豈非

第三昇道決定者。雙卷經云。惡趣自然閉。
道無窮極云云若生彼國娑婆五道自然
之。離五道因故云閉也。得道深廣故無
極也。又纔託其地便得不退。故雙卷經
云。其有衆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
云云正定即是不退異名。又小經云。生
彌陀佛國者皆得退轉於阿耨菩提云云
此等文。彼土衆生決定成就無上菩提。豈
唯彼土決定菩提乎。即此界中已得決定
以然者。生彼國者壽命無量。即生必
一生補處見本
願也
此世界淨土者。決
定往生故亦不退。初心菩薩若住此界
大菩提則不決定。故起信論云。初學之人
怖退失。得淨土終無退。常見
取意知。經言。願欲生時已不退者決
定應不退處。故稱讃淨土經云。如説行
者一切定於阿耨菩提不退轉。一切定
極樂世界略抄又觀經説下品生人生
已或七七日蓮花乃敷。遇觀世音
提心。經十小劫方入初地淨影釋云。彼土三小
劫當此方一阿僧祇
。而十小劫
良極長也
或經六劫蓮華乃敷。聞法發心
種性地
發心也
或十二大劫花開。聞法發菩提心
前。此三即
是下品三生也
此等衆生生彼國已經久乃發
大菩提心。入不退位世俗凡夫常沒之類。寧
中自憚非分乎。故觀經云。亦令未來
世一切凡夫欲淨業者得西方極樂
國土云云龍樹天親並勸一切衆生共生
龍樹十二禮
天親往生論
曇鸞法師往生論注云。迴向章
中言普共諸衆生生安樂國。此指
等衆生耶。答。無量壽經云。諸有衆生聞
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
。案此。而言之一切外道凡夫人皆得
。又如觀無量壽經下品生者。或有
。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
人以惡業故應惡道歴多劫受苦無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善知識。具足十
念稱南無無量壽佛。見金色蓮花猶如
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生極樂
世界。於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
當以其償
五逆罪也
時則發菩薩之心。以此經證。明
知。下品凡夫但令謗正法信佛因縁
皆得往生已上經文。今案。一義五逆報果臨終之時。
轉重輕受。謂十念頃於身四大有少相撃爲
惡業果。若生淨土唯有相似等流果耳。全
無報果以淨土生。極樂清淨故更無苦故
淨影釋云。
中品下生是小乘中見道已前世俗凡夫。下
品三生總通。善趣及常沒人未道位。難辨
階降取意略抄。善趣位中未得
決定故云未有道位者也
嘉祥疏云。善弱果
強者下品之人都不善而得大果云云
下劣凡夫得生淨土
方乃始入大乘初心
導和尚禮讃云。問曰。今欲
人往生者。未知若爲安心起行作業定得
生彼國土也。答。必欲生彼國土者。
觀經説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乃至
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
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
下至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
。故名深心云云既云具足煩惱凡夫。直是
常沒世俗凡夫得往生也。觀經疏云嘉祥
現起。而未之。煩惱具足有之。以
劣業向淨土。命終得已上雖未現起者正
雖不現起也。
然望未來可
且言爲未也
世俗凡夫生上界時。猶須離
欲修八禪定。今此安養具縛凡夫能得
。寧非奇哉。雖是極下賤具縛之人。而
佛力往生問。先滅罪業方得往生。云何
此人具煩惱耶。答。業麁惑細
業麁故先滅。乃至煩
惱細故成而得往云云
良以此人本是常沒隣近
善趣下賤人故。雖彼國久久花開。聞
法發心後方入位 問。下輩之人在花胎
。經久徒然豈非益乎 答。在花胎
。依十信行練其心。即非益 問。若
爾十信得海印等諸三昧門。於十方界
作佛。何故在胎不見佛耶 答。在花胎
。雖十信。而初生時未具足。後經
方可修滿。又花開早晩依業報。定三昧
神通多依内心。如此界人習神通。變
異形上他界。若約果報即不爾。彼土
衆生二義亦然 問。若爾彼國久久花開。漸
道者何故。天親往生論云五念門
利利他速得就阿耨菩提耶 答。若不
此五念門者。猶住穢土決定得
大菩提。若修此行便生淨土終無退轉。定
菩提。故云速疾。又生彼土不退故。
三昧門陀羅尼門速得菩提。不長劫
智論説。三昧陀
羅尼故能似佛也云云
若住此界是。相
對可知昇道如
第四種子決定者。此有二義。一者中道佛性
佛因。亦名正因。亦名本覺。衆生本
來有此覺性。由此性故必得解脱。道理
然。若無聞法發心等縁。此性不自然
解脱。今遇釋迦説西方教。聞而奉行。内有
佛性。待此外縁因縁具足必應出離。又生
死有終。今生以爲終。菩提有始。淨土即
始。良以有一夕之眠即有一朝之覺。有
長夜之昏寢則有朗然之大悟。衆生身中既
作佛之理。我等身中寧無往生之理乎。
二者西方行者必有宿善。故雙卷云。若人
善本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
正法。曾更見佛世尊則能信此事。又念佛
三昧經云。於諸佛所善根。乃得
此三昧王名略抄平等覺經云。其世間帝王
人民善男子善女人前世宿命行善所致。相
祿廼當聞無量清淨佛聲慈心歡喜。我代
之喜云云安養行者宿善既大其可自愛。努
力莫輕。自知宿福甚幸何疑當來勝利
問。有西方淨土教門誹謗毀訾而不
。或雖謗五欲纒心不往生。如
之類豈有宿善。何言必有宿善乃得
淨教耶 答。此二類人聞如不聞。誠如
言。無善本。而言有者據信樂感師
意也
二類。一者與彌陀佛宿願縁。聞淨土
求淨土。而復懈怠更造十惡。或重病
心。或不善友。但是空願未修行
前二類遠生義。經難説生。論師釋
別時意趣。更有一類。煩惱輕微願行具
足。即得往生。非別時意此即感師前文殘
也。別時意者攝大乘論四意趣中之一種也。
意云。經約別時得往生故説淨土。非
感師解云。約第三類判爲別時。若
第四便非別時。更可
後二
。前人有宿縁。而不修行者。餘縁障故。
宿縁少故。後遂得生。猶有勝利。此第三
類。若遇勝縁。或自覺發勤厲之者。亦可
第四類也。故感師云。或得重病。不
善友。不往生。准此釋。文既置或言。則第
三類人非定不生。先雖懈怠或重病等。而或
善友。或自發覺改悔前過。或得往生。即
第四。如觀經説下品生又一義云。若遇
善友發悟生者只
是第四。今取不即生以爲第三類。又第三人若有
淨土者。先來所修世間善業自爲業因。又願求心
即修心往生。又即此心相應思業既爲行業。而言但是
空願未有行者當是隱顯言耳。以行業微但名願也
問。現今學者有云。若於過去曾發道心。以
善本者。現雖少念淨土。若過去
世無大善者。今雖懃修往生者。此
義可爾耶 答。此義不然。前所引經其義
分明。但是念佛人皆有宿善故。然感師意
第三類人有宿願縁而不即生者。應是前
生一往聞教而心極劣。是故今世不
。亦不即生。但是今生勤厲之者。皆得
。故知。念佛勤求淨土。定得往生。必有
。爲種子也。又前有微善。今得經。此
身修因後生淨土。凡因縁理自微至著。勿
宿善而廢今業。故經言。雖一世勤苦須
臾間。後生無量壽佛國快樂無極云云既言
一世勤苦。不必須宿善也。應知。由前結
今聞彌陀。今始修以生淨土。此是
智論小因大果。亦即瑜伽功少利多。又楞
伽經云。聞淨土相時。其心即爲佛性
經名外刹
殊勝
今聞淨土殊勝之相觀經雙
卷經等
文句次第生心。所説國土粗現心想。如
人共會説他國事。聞者相領也。經中既以
淨土教一往領解判爲佛性。何不
淨土種。勿自疑宿善之有無更失往生
之大利。種子之義略以如
第五修因決定者。委有六門。一總明修因。二
別明菩提心。三明往生正業。四明修行相。五
明稱名益。六明念佛分齊
第一總者。觀經記云。依涅槃經。一切善業
皆淨土因。麁要有四。一修戒爲因。遠
十惡十善等。二修施爲因。作井種菓。
病醫藥。造像立塔。三修惠爲因。書
經卷。乃至一偈聽受讀誦。爲他演説。四護
法爲因。守護正法謗方等。此等能爲
一切土因。求安樂者宜須略抄又云。
往生論。五門爲因。一禮拜門。稱名禮
阿彌陀佛來求其國。二讃嘆門。讃彌陀
佛光明智慧一切功徳。三作願門。願
彌陀佛所行所成。四觀察門。觀察彼
國及佛菩薩功徳莊嚴。五迴向門。不
。所作功徳迴以施之。共生彼國略抄
云。依觀經説。明因有四。一修觀往生。謂十
六想觀。二修業往生。謂三種淨業。三修心
往生。心有三種。一至誠心。起行不虚實心
往。二者深心。信樂慇至欲彼國。三迴
向發願心。趣求淨土及佛所行所成。故名
願。使善迴求故名迴向。此是第三修心往
生。四歸向往生自雖無行。善友爲説三寶
名字。或歎佛徳二菩薩徳及彼淨土勝妙莊
。一心歸向故得往生略抄次結歸向云。於
中或念或禮。或歎或稱。其名悉往生
法鼓經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得
也。所言三種淨業者。經云。欲彼國
者。當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
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衆戒不
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
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爲淨業已上初共凡
法。次共二乘。後是大乘不共行也。由此應
知。若大若小。若定若散。若事若理。凡是善
者皆淨土因
第二別明菩提心者 問。爲但求淨土
便得往生。爲要須菩提心耶 答。此
決定一向。要發菩提心方生極樂。故觀
經疏云嘉祥通論三福十六種觀皆淨土。因
別則菩提心以爲業主。餘善爲云云淨影
大師依雙卷經。三輩往生皆云發菩提心。又
中品文云。要由垂終發菩提心大乘
。方乃得生。釋下品文云。此人過去曾
大乘。故大經中宣説云此人發菩提心
已上此名雙卷無量壽
。爲大經
此等文。要以無上大菩
提心其往生之正因耳。曇鸞法師往生論
注云。是故願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
菩提心也。綽禪師安樂集。迦才師淨土論
並同此説 問。其菩提心者有何相貎
 答。依淨影義章發菩提心總有三種。於
中最初名相發心。此亦有三。一厭有爲心。
二求無爲心。三度衆生心。知生死過患
厭心厭有爲。聞佛果徳發心趣求名
求無爲。念諸衆生有苦無樂。發濟度心
度衆生心也 問。如今所見常沒凡夫但能
求五妙境界。何能遠及佛功徳乎。適有
畏苦者唯怖畏三途。設有厭五道唯求
耳。若爾如何發菩提心耶 答。禪林云。人
木石。好自發心云云今云。發菩提心甚爲
得。所以者何。具因縁故。故法花云。佛
種從縁起。此明一乘經菩提心。故
從縁起也。一乘即是一佛乘。佛乘即是
大乘也。故知。但能聞大乘經。必定便發
提心也。然其發心淺深重重。但論大分
三階。一相發心。如前已辨。二息相發。望
前轉深。三證發心。轉更甚深。此三各有
量淺深。故涅槃説。四依菩薩於八恒佛所
菩提心云云故知。發心淺深無量。然於
且明最初一念發心。謂十信前常沒位中
善知識。得大乘。發一念心隨順愛
樂。適起此心發道心。乃名隣近善趣人
發菩提心義章中十信
前明想發心者是也
即此世人厭世無常。欣
求淨土。是發心也。故觀經中韋提夫人現
此人實大
菩薩也
惡子縁捨娑婆濁惡不
。唯求西方下劣淨土。但以此心淨土
。大師判云。發菩提心以爲業主。若爾但
是求淨土者即已得發菩提心也。又若極
能畏惡道者即爲厭離三界。六道上界善趣
終皆退入諸惡趣故。又樂淨土即爲求佛
此樂求相似道故。亦即願求彌陀國故。
菩提有三。謂法報應。故法花論名三種佛
菩提。今既想念應身應土。即念應佛菩提
也。念菩提故名菩提心。觀經疏云嘉祥
故雙卷經云。十念菩提爲因得生。此之菩
提業非但生淨土。終至佛果。但衆生聞
道長遠。望崖而退望者見也
崖者高絶
故示淨土近果
進趣之縁淨土因。故經云易往而無
也。畢竟成佛之本故。經云。始發菩提
能動無邊生死大海已上雙卷一部無
十念菩提爲因之文。但本願云至心信樂欲
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下輩
文云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云云
淨土但念彌陀。大師判爲十念菩提。然
下輩文具足之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
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云云
十念上句者。即如所引十念菩提爲
因生也。雖此意。即以下句念無量壽
其上句念菩提故。故知。但以佛爲發菩
提心耳 問。觀經疏云。若滯慳貪發勝
業不淨土。唯以一時廣濟之心菩提
云云鸞師云。若人不無上菩提心。但
彼國土受樂無間。爲樂故願生。亦當
往生也。是故言。不自身住持之樂
一切衆生苦故。安樂集依淨土論云。今
發菩提心者。正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
者。即是度衆生心。迦才云。若不菩提心
三界作佛。直爾念佛求西方。獨
一身。避苦逐樂者。此是凡夫念亦不
往生云云今所明義不利他。何得
菩提心耶 答。智論四十一云。菩薩初發
心。縁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是菩
提心與佛相似。所以者何。因似果故。是
無等等心云云若依此文。菩提心者。正
是願求作佛心也。今願佛土即願作佛。故
往生。是菩提心。然安樂集云。願作佛心
即度衆生心者顯相成義。以大悲心
。故若念佛時即念大悲。又迦才云。獨善
一身避苦逐樂不生淨土者。據逐求樂染心
説。如觀經疏滯慳貪業不生淨土其義一
也。今不之。但初行人其心麁淺。不
足廣濟之心。然以淨信順大乘。一念十
念菩提心成。又善趣作三心不等有増減故。
何況最初相似發心。又就事中孝養
廣濟心成孝順之心。轉至七世乃至亦於
一切衆生皆生慈悲。以輪迴生死無
恩故。又如惡人殺一羊時。於一切生
殺業。一切衆生若作羊者皆應殺。故以
善准惡其理亦然。一切皆可父母。故若
父母孝順者。自然便成廣濟心也。栴
檀始萌即有凌雲之勢。慈善纔發乃有大悲
之勢也。故智論云第四十
九卷
恩者是大悲之本
善業門。法花經云。漸漸積功徳具足大
悲心。初心大悲何必圓滿乎。大悲經云何名
大悲。若專念佛相續不斷者。隨其命終
定生安樂。若能展轉相勸行念佛者。當知。
此等悉名行大悲人已上又以經論中普
攝衆生之文禮念合行。應法力。自然
悲。謂如願共諸衆生往生安樂國等也。
誦法花皆成佛教。即此正意。三種淨業
中第三淨業也 問。爲唯無所得發菩提心
淨土耶 答。嘉祥疏云。問。爲有得因生
無得因生。答。二義皆有已上群疑論云 問。
西方淨土是不退處著相凡夫不生。
大乘經中百論等無所得。方可
生。今依觀經寶樹等及相好身。或稱
名號。豈非有所得。何得西方。釋若悟
畢竟空。離諸分別上輩生。凡夫在俗不
廣習無所得觀。專念佛故亦得往生。九
刹故略抄綽禪師云。若始學者未
相。但能依相。無往生云云問。疏云。若但
瑠璃地觀。見好淨地則生貪心。以
不地故得滅罪云云又云。若滯慳貪
勝業不淨土云云此中云地不地者。即
中道觀即是無所得義。若有所得便滯貪過。
何復言有所得耶 答。若染汚貪及小乘
心不往生。不大乘有所得因。若相從
言大乘初心有所得善實是無所得。依無所
得教門起故。諸大乘教皆無所得以爲宗故。
故此觀經亦以不二疏見之 問。若爾初
學凡夫何成此業耶 答。西方依正及此教
門皆是因縁無礙二諦。依此起業。成無所
。故觀經云。若念佛時。是心是佛。是法界
云云法界即是無生中道。此心即是無所
得正觀。應知。世俗凡夫纔起信心。受大乘
經無所得教。念無所得淨土之佛。稱名作
禮皆成無得。由法力故自然成就。故涅槃
義記云。法力薫之。宜使惑。又由願力
必得成就。故觀經云。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
憶想者。必得成就云云此等文。世俗行
人設不自知中道法門文義之相。但能念
佛徳自然成無得。如梵天王自作甘露
其味。西方行者亦爾。自作無所得。而
自知是無所得也。相從雖皆是無所得
而世俗人猶帶著相。分始異終亦名有得
二義皆有者即此謂也
第三明往生正業者 問。已知發菩提心以
業主。未隨縁所起業相何爲正業
答。觀經導和尚疏第四云。行有二種。一者
正行。專依往生經行者是也。一心專讀
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想觀
察彼國依正。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
即一心專稱彼佛。讃歎供養亦爾。又就此正
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
住坐臥不時節久近。念念不捨是名
定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爲
。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餘諸善。悉名
。即心常間斷。雖迴向得生衆名疎雜
之行抄略本願者。四十八願中云。聞
我名號係念我國云云今云。稱名實是正中之
正也。故小經云。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
觀經説下品生云。稱佛名故於念念中
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占察經云。隨彼世界。佛
之名號專意誦念一心不亂。決定得彼佛
淨國云云若准往生論。依五念門。若禮若讃
並是正業。若爾所餘布施持戒。若禮餘方佛
菩薩等。但以迴向西方。皆是助業除此二行
若亦有時捨西方意樂。願求此界諸天等
。或有暫時還求西方。如是不定所起行
業間雜非純。可雜行。又助業中或有
。造彌陀像。可往生極樂定業。或依
花等諸大乘經。或誦或書應定業。如
等陀羅尼經説。若有發願書寫此經。後
設不其願。猶可必生淨土云云或依
乘神呪修行。亦可於中。彌陀之呪應
是正業門攝。如龍樹所感往生淨土呪也。凡
是純一意樂所作。餘業皆是助業。如三福

第四明修行相者。就正業中二種行。一
者長時。如日日所作或復毎月或毎年等。但
是一生所作皆爲長時。若日日稱名一萬二萬
遍等。導和尚云觀念
法門
日別念阿彌陀佛一萬。畢
命相續者即蒙彌陀加命。得罪障云云
綽禪師示諸道俗。七歳已上皆令念佛。用
數。念彌陀佛。得九十石八十石乃至
或二十石。教諸有縁。涕唾便利不西方
坐臥之時不西方迦才師論也。坐臥之時
西方者。起自疑師
之行
此亦是其長時修也。第二別時行業。謂
時隨處。或多時或小時。或復要期定限而
行之。應知。前長時以不退意趣。又數
起業成決定故。此別時者以勝進宗旨
又容預者爲行業也。別時行業中且以
七日行其意趣。此業唯依定門而行。此
中先明稱念之法。導和尚云。覺想中見故
粗見。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稱三昧者。心
眼即開見彼淨土一切莊嚴。説無窮盡。又
云。心口稱念更無雜想。念念注心聲聲相續。
心眼即開得彼佛。又云。如文殊般若云
一行三昧。唯勸獨處空閑捨諸亂意
。不相貎。專稱名字。即於念中
彼阿彌陀佛及一切佛等云云作法者。
導和尚云。欲三昧道場。時一依佛教方
。先須理道場置尊像香湯掃灑。從
月一日八日。或從八日十五日。或從
十五日二十三日。或從二十三日
十日。自量家業經重。於此時中淨行道
盡須淨衣鞋靺亦須新淨。七日之中皆須
一食長齋軟餅麁飯隨時醤菜儉素節量。於
道場中晝夜束心。相續專念阿彌陀佛。心
聲相續。唯坐唯立七日之内不睡眠亦
時禮佛誦經。數珠亦不捉。但加
合掌佛。念念作見佛之想。念阿彌陀佛
眞金色身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心眼前
佛時若立即立念一萬二萬。若坐即坐念
一萬二萬。於道場内交頭竊語。晝夜
或三時六時表白諸佛一切賢聖天曹地府
一切業道發露懺悔一生己身所造衆罪事事
實懺悔竟。依法念佛。所見境界不
輒説抄略若有急事相妨之者。一日二日
等亦可之。又若有病午後亦服諸藥
妨。又夜分過應粥也此等須
戒律
今此口稱
三昧是禪門之祕事也。其身既兼行坐。口亦
語默日想水想亦可
經而修
次正明佛色相
先觀二丈方地禪祕要説也。導和尚觀經
疏云。唯觀地一尺等云云
禪林十因云。且觀方尺一丈寶地也。一一
莊嚴如觀經地想觀説之。或次觀花坐
次正觀
六像。或觀百丈觀經疏釋
像想觀
眞金色身圓光徹照
端正無比如目前明了見之。又導和尚
座法
略之
即以心眼先從佛頂上之。頭皮
金色。髮作紺青色。一髮一螺卷在頭上
頭骨作雪色。内外明徹。腦如頗梨色。次想
額廣平正相。次想眉高而長相由如初月。次
眉間白毫相卷在眉間。其毛白外實内虚
金色光。從毛端出而直照自身觀佛
經云
若有人一須臾頃觀白毫相。若見若不見。
九十六億那由他恒河微塵數劫生死重
私云。若別觀此一
常應攝取
次想二眼廣長黒白分明
光明徹照。次想鼻修高直如鑄金挻。次想
部平滿。次想耳輪垂腄孔有七毛光照
佛耳
次想
脣色赤好光明潤澤。次想齒白齊密。次想
薄廣長柔軟。舌根下有二道。津液注入咽
。直入心王。佛心如紅蓮花。開而不開。合
而不合又抽心向上。次想咽項圓相二肩圓
。次想兩臂&T038599;滿相。次想二手掌平滿千輻
輪相十指纖長指間網縵相。甲作赤銅色
又抽心向上。次想佛胸前平滿相萬徳之字
朗然。次想腹平不現相。次想臍圓孔深相光
明内外常照。次想陰藏相平滿由如十五日
夜月。亦如腹背平處無別。次想兩髀膝骨
圓滿。次想二脛如鹿王膊。次想二足跟如
象王鼻。次想二足趺高如龜王背。次想
十指長指間有網縵。甲作赤銅色。次
跏趺坐相。左足安右髀上外齊。右足安
左髀上外齊。次想足下平有千幅輪
幅網具足。皆有光明遍照十方刹。從
下至足千幅輪相。名爲具足觀佛色身
又次想花座略抄。今云。若先觀華座時。
佛身乃可下向上觀
此觀相
三十二相也。導和尚觀念
法門
般舟經
云。常念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
徹照端正無比如融金聚此終一句依
護經
又佛
身次可佛衣。於頂上肉髻不其綵
。其黄金身體更著妙服也。下著泥洹僧
裙衣也
内衣也
不高不下覆身三分。周匝齊整上著
祇支胸臆
肩衣也
最上著僧伽梨大衣也淺色袈裟
條葉分明嘉祥大師傳眞諦説云。赤色衣也云云
條是二十五條也。葉者四長一短也
極細絹裙。更極細羅穀輕紗用爲
細絹者有處明毘盧舍那像
此説之。今彌陀准
又威儀寂靜世無
比類。梵聲雷震八音暢妙響。遠近等聞靡
悦預。觀相之法粗以如此。蓋此行儀可
禪法。七日七七日或無定限長短隨
也。又稱名作法迦才云。專念阿彌陀佛名
。須別莊嚴一道場。燒香散花幡燈具足
一阿彌陀佛道場内。像面向東。人面
西。或七日小阿彌陀經
中明七日
或十日鼓音聲經平等
覺經明十日
睡眠。除去散亂。唯除大小便利及與
。一心專念閑即立念。不禮拜旋遶。但
唯念佛七日滿出道場。後行住坐臥閑時即
念。又云。綽禪師依小阿彌陀經七日念佛
得百萬遍已上此是別時行法。或依年三
即長時修也
第五別明稱名利益者。迦才云。常念
三種益。一覺觀不生消罪障。二善
根増長種見佛因。三熏習熟利臨時正念
云云要決云。諸佛願行成此果名。但能念
具包衆徳故成大善云云迦才云。念佛有
。一是心念。二是口念。若心無力須將口
來扶。將口引心令散亂。如經説。若人
阿彌陀佛百萬遍。已去決定得
樂世界云云平等覺經云。晝夜常念欲
。十日十夜不斷絶。我皆慈愍悉令
取意鼓音聲經云。念念不絶十日之中必
彼阿彌陀佛云云過度人道經云。一心
我晝夜一日不斷絶。皆令生我國云云
賢護經云。或經一日或復一夜此不
日夜
又雙
卷經云。乃至一念。又云乃至十念。如是等
經明修時分。長短不同皆隨所宜
第六別明一念十念義者 問。經中何故言
一念。又言十念耶。復何以言乃至
云云同。今且可云。若是一念但能爲因。
而未定業。若具十念乃成定業。而言
者爲一念是最極也。十念亦爾。又一
義云。爲積集衆多念力能辨大事。故
十念。爲稱念分位短故説爲一念。而
實無異。故往生論注云 問曰。幾時名爲
 答曰。百一生滅名一刹那。六十刹那
名爲一念。此中之念者不此時節也。但
念阿彌陀佛。若總相若別相。隨所觀
心無他想。十念相續。經言十念明業事
成辨耳。不必須頭數也。若必須知亦
方便。必須口授。不之筆點已上
禪林云。然有人云。向於西方指。念佛
一心不亂。自知頭數云云群疑論引觀經下
云。念佛十聲得淨土云云此以
十念也。又依請觀音經説。乃以
十念矣。此如數息觀十息
或入出別數或入出
合數並有文也
今更思之。十聲十息亦可
用之。然發覺淨心經明十念。謂一發
悲心。不瞋恨。生阿彌陀如來佛刹乃至
廣説
各發念一具足者。當彼阿彌陀佛刹中
若不生無是處已上此是反覆審定説也。
迦才云。此非觀經十念此之十念現在時作
觀經中十念臨命終時作也云云然稱名十念
亦通現在。大經之中不簡別。故且依觀經
臨終耳。又應相似十念眞實十念
迦才云。報盡之時十念極難成就。若成就
定得生淨土云云安樂集云。但使
念成就皆有過因云云過因者
宿善也
又云。相續十念
即是増上善根使得往生云云此是十稱之
間念念相續不餘事成就。彼師自
云。十念相續者是聖者一數之名耳。但能
念凝思。不他事。使業道成辨。亦未
勞記頭數。若始行者記亦好略抄此同上所
鸞師注意
此文意。雖一分位連聲名具足十聲
若於此間餘縁散亂其心不重者。業道即
成。非眞十念。但是相似之十念耳更可
又應現生十念臨終十念迦才
師文
 問。
現生十念臨終十念何者勝耶 答。以火急
猛利勇決之。臨終應勝。若以安穩寂靜
明了之。現生是勝。義左右故不偏定
十地論云。經説。不悔心死必生善處。鸞師
淨土論注云。臨終十念者依止無後心無間
生。是名決定云云此文意。現生十念
更有後心惡業。故不往生決定業也。
今謂現生十念若得成就已成定業。設於
後時更作惡業。則此惡業不定業。以
惡業互相妨故。是故應言。現生十念雖
後心。若得成就亦爲定業。例如已造重
。後雖小悔而不滅。即於此人説名
定業。念佛亦爾。於現生中已得成就者。後
惡猶是決定。又安樂集引智論云。一
切衆生臨終之時。刀風解形。死苦來逼生
怖畏。是故遇善知識大勇猛心。相續十
念即是増上善根*使得往生。又有人對
陣一形之力一時盡用。其十念亦如是也
云云又引法鼓經云。爲人臨終之時不
。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
已上此等諸文明臨終正
往生道
又雙卷經云。曼力堅強
努自求云云盛年力強堪念佛。當
其時間修之
大莊
嚴論偈云。盛年無患時懈怠不精進。貪
營衆事務施戒禪。臨死所呑方悔
善。智者應觀察斷除五欲想。智者
促心臨終意不散。不心專至臨終必
散亂云云迦才云。衆生報盡之時。惡業怨家
衆苦競集十念極難成就云云此等文。但
現生之時精勤修習。不徒然以期
。要決云。上盡現生一形。下至臨終十
。但能決定皆得往生已上此意即盡形爲
上。臨終爲下。准知。現生十念應稍勝。又
現生十念非決定業。以本願中不
簡別故。故知。現生十念亦作定業。然觀經
中但爲顯示極重惡人亦得往生故。説一
生能作惡者臨終一返乃生淨土。非
常十念不生也。又以尋常修習力故。臨
終決定正念現前。何但期於終焉之一決
空過于眼前之百年。西方行者愼勿
已上第五修因決定竟
第六除障決定者。夫念佛者内滅業惑。外
魔鬼。現避九横。後滅八難。凡是障者
之。觀經疏云。大論云。餘三昧或
嗔不貪。或治三毒業。或治
業報。若是念佛三昧遍治一切。遍治
三毒。遍治三障云云耆婆去時呵梨勒獨歌。
能忍雖佛不亦憂。以其是遍治無人不
識故。又經説言。但聞佛名二菩薩名
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又下品下生云。
佛名故於念念中八十億劫生死之
。如是等文但以名號諸罪障此等劫數
或造業時
量或受報分齊然
多是果報時也
觀經疏云。念佛無量功徳故
無量罪云云又此行者於現生中
障難。感師明念佛益云。現生即得延年轉
九横之難。般舟三昧經云。若人專
彌陀佛者。常得一切諸天四大天王龍神
八部隨遂影護愛樂相見。永無諸惡鬼神災
障厄難横加惱亂已上十往生經説。若人專
西方阿彌陀佛往生者。我常使二十
五菩薩影護行者。不惡鬼惡神惱亂行
。日夜常得安穩取意導和尚立五種増上
中。依此等文現生護念増上縁也。觀
經中説觀利益云。不諸禍云云又佛名經
云。若人持佛名。衆魔及魔民行住坐臥處
其便已上釋琰師云。十乘理觀猶
九境魔事。彌陀一門本無魔事。以
境。果人清淨故云云良以。内伏除諸
衆罪故。外則遠離水火魔鬼諸障。又
復依止佛威力故。衆聖影護故。衆善内熏
故。一切諸難自然解脱 問。觀經下品下生
之者造十惡五逆諸不善。由十念故得
淨土。大經之中除五逆者。二説相違云
何會耶 答。群疑論中出十五家異釋已。自
更解之。如此古今云云不同。然依淨影
二釋。一云。過去發菩提心。遇縁造逆必
重悔。亦得往生。若是常沒造逆罪者終
生理。又修定善五逆罪。故得往生。若
但散善不之則不生也。故二經中説
生。説不生。各依一義。終不相違也。由
知。善趣之人若造逆罪。若不造逆。皆
往生。若常沒人造逆之者不往生。若
造逆便得生也。就定散辨准此可
問。常沒造逆必不生耶 答。此有二義。一
云。定不生故言。終無生理。一云。或有
。然依多分故言不生。故記文云。下人
逆。多無重悔。既言多無。故知。少有若
爾何故本願除之。以不定故願中簡也。若
生者何故記云終無生理據無重悔
終無耳。又有一意。若修觀者設雖常沒
造逆。亦得往生。然修正觀乃入善趣。故
此中更可審思 問。謗法之罪爲
之往生耶 答。有二義。一云不生
異説故。故嘉祥疏云。闡提不他方淨
。故不生。一云。亦得往生。觀經文云
逆十惡具諸不善。感師引此文。云無惡不
云云故知。此人謗法亦得往生故。觀佛
三昧經第二卷云。謗方等經。作五逆罪。一
日觀佛一相好者。皆悉盡滅略抄觀經記云。
乃至大乘善趣之人。亦有作四重五逆謗
法罪云云若善趣位謗法之者。准五逆
亦可生。或常沒位已謗法者。後修
使得往生。嘉祥疏云謗法闡提
往生者。明惡不盡。又云。以不信故不
往生云云此釋文。雖是謗法若後改悔
受大乘往生。又既言明惡不盡。故
知。理盡亦可生也 問。闡提云何 答。此亦
二義。一云亦有往生。先雖斷善
淨土。後時續善若信大乘淨土
何廢往生。一云不生。業障重故。善趣菩薩
闡提。故准涅槃經闡提之益。但可今生
縁彌陀。後於惡趣光解脱。雙卷經
説。若在三途懃苦之處。見此光明。皆蒙
即此意也。雖二義。後意應勝 問。五
逆定業云何可轉 答。諸大徳意皆許大乘
決定業。有定業者。正是小乘半字之説
故涅槃經有此誠説 問。若大乘中無
。故轉五逆者何得佛決定往生。非
故 答。大乘法中雖自性定業。而有
因縁之定業也。由此道理逆罪之人不
大乘。於彼爲定。餘法決定不滅故。若就
位論於常沒位。五逆爲定。於善趣位
不定。若就行言。於散善人五逆爲定。
定善人則非定業。今者念佛亦應是。
自性定業。然是因縁決定。良以因縁
決定業故。由佛大悲本願之力護念。攝取
光明之力。内有佛性力。先有結縁力。現在
善友力。得聞大乘力。信受教誨力。如是衆
縁和合力故。便得決定往生淨土。然求
各無決定。故和合中亦無定性。但以
縁所作不失故名決定往生業此自性決定
因縁決定之
分別者。依宗意旨
私酙酌
 問。言衆罪淨土者。
要滅盡往生障已方得佛來迎接
 答。此不必爾。由念佛故除見佛障。便
佛來。由見佛故轉微細障。乃
故。彼大悲芬陀利經云。彼欲終時。我與
無數大衆圍遶。而現其前。彼見我已
我所大歡喜。除諸障礙。命終已後
我國已上往生之障雖盡除。而佛進
來豈不待乎。除障決定其趣粗爾
第七事縁決定者。娑婆乃是穢土終處。安樂
既其淨土初門。境次相接往生得便綽禪
師語
閻浮提既非極慼之惡趣。亦非極欣之
。唯是處中調和之處。能順出離解脱之
。又國稱堪忍。能修懃苦之行。世名
。多有諸佛出世也。又彼彌陀及二菩薩。
先於此界菩提心。故於此土偏有因縁
隨願往
生經説
又此二菩薩從此娑婆壽命已乃
彼國無量壽
會説
加之白馬之教法初傳之時。
彌陀靈像早來於此矣。救世菩薩託迹於上
。𦮼陵精舍臺當於東門。事縁相會行業可
佐。彌陀行者不察。雙卷經云。當來
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
止住百歳。其有衆生。遇斯經者。隨意所
。皆可得度。義記釋云。釋迦正法有五百
。像法千年。末法萬年。一切皆過名爲
乃至此經教人厭苦求樂。濟凡中要爲
是後滅。又云。法滅盡後百年聞者尚得利益
生淨土。況今聞者何有不生。唯佛留意
明。今聞經有去者定得往生。莫自疑
已上經云。皆可得度。記云定得往生。以
知。聞經之輩已得往生之記。良以西方教門
運數當時。如今世人深可悲喜。又復我國
蘭若伽藍處處多有可以安身。精舍連檐栖
止有處。浮圖交影敬田不希。然智論云。童
子把沙戲獻世尊。施物至賤。童子心薄。福
田勝故其福無邊。又言。眞佛及與形像供養
之福即無異也取意又復父母恩重而人皆知
之。三福初業自以可備。蓋三寶徳海可
濟渡之船。二親恩田可以殖淨土之種
衆縁自具。淨業易成哉。又復此世多有
善之人。若於臨終來至勸喩。打信鼓於頭
。聞佛名於耳底信鼓者磬名也。
亦無常磬也
維摩疏第四
云。外國之法從生至終。所作福業一一書
記將終之時。令傍人爲説。令其恃福心
憂思於淨土已上四分律抄同之。誠
是善知識者是大因縁也 問。當云何善知
識耶 答。法花經云。種善根故世世得
知識。大般若云五百七
十二
正信流出得眞善
已上又有親友。爲其亡者福業故令
苦難生淨土。如彼隨願往生經説。又
元曉云。以光明眞言彼土沙。置墳墓
。令亡者解脱。雖他作自受之理。而有
縁起難思之力自他縁力互相資助見
涅槃經及婆沙等
事縁決定
略云如
第八弘誓決定者。本願中云。至心信樂欲生
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
逆誹謗正法已上是反覆簡別分明故名
。又由願力諸衆生定生淨土。故名
。迦才師云。如經中説。阿彌陀佛與觀世
音大勢至。擧慈悲棹大願船生死
。就此娑婆世界喚衆生。令大願
著西方。若有衆生。肯上大願船者。
並皆得去。此是易往已上二
文合取
下劣凡愚三障雖
重。若乘願力。速渡生死。此則以信稱念佛
名號乘也。言大願者辨大事故。起
故。修大善根滿此願故。依深大理
此願故。故稱本願大願也。啓芳法師花
陰人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於夜夢
一佛堂中。正當佛前一僧。名曰
。御一大車佛堂内迎令車。載向
西而去也。法藏者即阿彌陀佛也。車者四十
八大願也迦才淨土論
之云
良以四十八大願運
衆生故現爲車乘。令生死故亦爲船舫
也。願力大故能接一念十念及狐疑者。永出
流轉不退處。若唯自力何能如此應
信心本願船易渡生死之苦海。速到
提之寶所。但能恃於往昔悲願應當
來迎。勝利何復顧善根之薄少。專可
尊之弘誓者也
第九攝取決定者。如觀經云光明遍照十方
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捨云云常照不捨故是
決定。惠心僧都云。大悲光明決定來照云云
花嚴經云。又放光明見佛。彼光覺悟命
終者。念佛三昧必見佛。命終之後生佛前
十住論云。若人願佛心念阿彌陀。應
現身。是故我歸命。觀經説云。無量壽佛
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
所。賢護經云。一日七日具足念故是人必
阿彌陀如來。或夜夢必當現也云云
光明攝取不捨。亦現化身常來守護。是故
行者自力雖劣依佛威神定得往生。鸞師
云。劣夫跨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
四天下。名爲他力。愚哉。後之學者
他力可乘當信心。勿自局分云云
影云義章佛強縁方能悟道。離佛不
故名爲此解惡趣難處衆生由
佛縁力乃得悟道
具縛凡夫難
淨土。而由佛力乃可生。又經説言
無量
壽會
專念無量壽佛。亦非恒種衆多
善根。隨己修行諸善。功徳迴向彼佛乃至
即隨化佛生其國云云善行雖微佛力恃
故具縛凡夫去之甚易。學者於此宜須審

第十圓滿決定者。如上諸義和合成。故西方
行者定得果遂。故淨影云義章又佛法中有
因有縁。是二具足。乃得成辨已上此約總相
二具足
理實二中亦有衆多。又言成辨
即所得果故前諸義皆顯於此
又餘殘義皆入
。謂於念佛一行之中。便能具足一切善
。所以者何。隨於一義念佛時。敬
故。口稱佛故。意念佛故。所有三業倶是
清淨。三歸十善自然具足。又淨土境超過小
。若生願樂便大心。以信佛故信心
成就。趣淨土故名爲精進。以佛名念根
即成。由口引心。自然得定。知出離道
根乃立。五根如是自然成就。三學六度十
信等行如是隨義悉皆具足。是故念佛雖
一行。衆善具足決定往生。故大般若云。淨
一行即備衆法。如是一行亦生淨土云云
此行者内備諸善。外爲衆聖之所守護。即
極樂中七地已上諸大菩薩及九品生諸
賢聖衆之所護持。亦爲十方恒沙諸佛
護念。十往生經中二十五菩薩常來守護。
藥師經説。修西方業疑惑中悔未決定者。若
藥師如來名號臨命終之時。有八菩薩
神通而來迎其神識。令極樂略抄。此
是人師所
引文
又普賢願引導一切極樂。山海
惠菩薩花聚菩薩等並皆發願助彌陀化。大
阿彌陀經中釋迦如來慈悲於念佛者。令
阿彌陀佛國迦才師云。或願釋迦遣送
或願彌陀來迎云云彌勒菩薩慇懃稱歎阿
彌陀佛。勸進衆生皆生極樂。如是衆聖
増上縁。是故西方行者因縁具足衆具圓
滿於往生事便成決定 問。雖上種
種決定。而於自身其相。如何可證耶
 答。設使雖自知決定。而亦自然決定
往生。故有疑心胎生者也。又感禪師答
云。有三聖教。證已得生。一稱讃淨土經
云。能生信解。受持演説如教修行。是人命
終定生極樂。二清淨覺經云。若人聞
土教門。身毛爲竪。如拔出者。我説此人定
解脱。三賢護經云。聞彌陀佛名。繋心相
續次第不亂。分明彼阿彌陀佛。成就諸
佛現前三昧。阿彌陀佛語是人言。若人發
心求生。此者常當正念阿彌陀佛。便得
也。於此三一相應。即能自知
淨土略抄此三即是下中上品之證相也。或是
三人各有一相。或亦一人漸次而有。應知。
古來諸師皆存決定。如決十疑西方要決。即
名自顯釋群疑等亦有其義以釋。疑者即是
決故。迦才師云。曇鸞法師注解往生論。撰
無量壽讃并問答一卷。勸道俗等決定往生
安樂集云。今既勸極樂。但能專至壽盡
必生。近代高徳禪林律師撰十因一卷。毎
證云必得往生。又源信禪師往生集云。爲
行者其心決定。是故別明彌陀利益云云
是知。諸師並以決定其證
決定往生集

  保延五年三月二十一日。病中抄畢。康治
元年三月十二日。重治定了 東大寺珍
海作云云
壽永二年八月八日。於本寺東僧房書寫
了 執筆丹後丸 一校了
(別筆)永正四年丁卯卯月十三日。寶光
院住持禪海奉寄進畢     賢任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