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顯淨土眞實教行證文類 (No. 2646_ 親鸞撰 ) in Vol. 83

[First] [Prev]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一處成就妙樂勝眞心。應知。樂有三種。一者
外樂。謂五識所生樂。二者内樂。謂初禪二禪三
禪意識所生樂。三者法樂五角反魯各反謂智
慧所生樂。此智慧所生樂從佛功徳起。是
遠離我心・遠離無安衆生心・遠離自供養心。
是三種心清淨増進。略爲妙樂勝眞心。妙
其好。以此樂縁佛生故。勝言勝出三界中
。眞言不虚僞顛倒。願事成就者。如
菩薩。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眞心。能生
清淨佛國土。應知。應知者。謂應此四種
清淨功徳能得彼清淨佛國土。非是他縁
而生也。是名菩薩摩訶薩隨順五種法門
所作隨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説。身業・口業・
意業・智業・方便智業隨順法門故。隨意自
在者。言此五種功徳力能生清淨佛土。出沒
自在也。身業者禮拜也。口業者讃嘆也。意業
者作願也。智業者觀察也。方便智業者回向
也。言此五種業和合。則是隨順往生淨土法
。自在業成就。利行滿足者。復有五種門
漸次成就五種功徳。應知。何者五門。一者
近門。二者大會衆門。三者宅門。四者屋門。五
者薗林遊戲地門。此五種示現入出次第相
入相中。初至淨土是近相。謂入大乘正定
。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入淨土已。便
如來大會衆數。入衆數已。當修行安
心之宅。入宅已。當修行所居屋㝢尤擧反
修行成就已。當教化地。教化地即是菩薩
自娯樂地。是故出門稱薗林遊戲地門。此五
種門。初四種門成就入功徳。第五門成
出功徳。此入出功徳何者是。釋スラク入第一
者。以拜阿彌陀佛彼國故。得
安樂世界。是名第一門。禮佛願
。是初功徳相。入第二門者。以嘆阿彌
陀佛。隨順名義セシメ如來名。依如來光明
智相修行故。得シム大會衆數。是名入第二
。依如來名義讃嘆。是第二功徳相。入第
三門者。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
寂靜三昧行故。得シム蓮華藏世界。是名
第三門。爲寂靜止故一心願彼國。是
第三功徳相。入第四門者。以念觀察彼
妙莊嚴。修セシムルヲ毘婆舍那故。得彼所
セシム種種法味樂。是名入第四門。種種法味
樂者。毘婆舍那中。有觀佛國土清淨味・攝受
衆生大乘味・畢竟住持不虚作味・類事起行
願取佛土味。有是等無量莊嚴佛道味
種種。是第四功徳相。出第五門者。以
慈悲察一切苦惱衆生。示應化身
生死薗煩惱林中。遊戲神通教化地。以
本願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門。示應化身者。
法華經普門示現之類也。遊戲有二義
一者自在義。菩薩度衆生。譬如師子搏鹿
所爲不難如似遊戲。二者度無所度義。菩薩
衆生。畢竟無有。雖無量衆生。實
一衆生得滅度。示衆生似遊
。言本願力者。示大菩薩於法身中。常在
三昧而現種種身・種種神通・種種説法。皆
本願力起。譬如阿修羅琴雖鼓者。而
音曲自然。是名教化地第五功徳相已上
抄出
爾者大聖眞言。誠知。證大涅槃願力回
。還相利益顯利他正意。是以。論主宣
廣大無礙一心。普遍開化雜染堪忍群萌。宗
師顯示大悲往還回向。慇懃弘宣他利利他
深義。仰可奉持。特可頂戴
顯淨土眞實證文類四



顯淨土眞佛土文類五
 愚禿釋親鸞集 
謹按眞佛土者。佛者則是不可思議光如來。
土者亦是無量光明土也。然則酬報大悲誓
故曰眞報佛土。既而有願。即光明壽命
之願是也
大經言。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
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正覺
又願言。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
千億那由他劫者。不正覺
願成就文言。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光
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乃至是故
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
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
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
月光佛。其有衆生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
柔濡。歡喜踊躍善心生焉。若在三塗懃苦之
此光明。皆得休息復苦惱。壽終之
後皆蒙解脱。無量壽佛光明顯赫。照耀十方
諸佛國土。莫聞焉。不但我今稱其光明
一切諸佛聲聞縁覺諸菩薩衆。咸共嘆譽亦
復如是。若有衆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徳。日
夜稱説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其國
諸菩薩聲聞大衆共嘆譽稱其功徳
其然後得佛道。普爲十方諸佛菩薩
其光明亦如今也。佛言。我説無量壽佛
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未盡。佛
阿難。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勝計。汝
寧知乎。假使十方世界無量衆生皆得人身
悉令就聲聞縁覺。都共集會。禪思一心。
其智力。於百千萬劫悉共推算。計其壽
命長遠之數。不窮盡知其限極抄出
無量壽如來會言。阿難以是義故。無量壽
佛復有異名。謂無量光・無邊光・無著光・無
礙光・光照王端嚴光・愛光・喜光・可觀光・不
可思議光・無等不可稱量光・暎蔽日光・暎蔽
月光・掩奪日月光。彼之光明清淨廣大。普令
衆生身心悦樂。復令一切餘佛刹中天龍夜
叉阿修羅等。皆得歡悦已上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言。速疾超便可
樂國之世界。至無量光明土養於無數
已上
佛説諸佛阿彌陀三那三佛薩樓佛檀過度
人道經友謙譯言。佛言。阿彌陀佛光明。最尊第
一無比。諸佛光明皆所及也。八方上下
無央數諸佛中。有佛頂中光明照。有
佛頂中光明照一里乃至佛頂中光明照
二百萬佛國。佛言。諸八方上下無央數佛頂
中光明所炎照皆如是也。阿彌陀佛頂中光
明所炎照千萬佛國。所以諸佛光明所
近遠者何。本其前世宿命求道爲菩薩
所願功徳各自有大小。至其然後作
。各自得之。是故令光明轉不同等。諸佛
威神同等耳。自在意所欲作爲不豫計。阿彌
陀佛光明所照最大。諸佛光明皆所
及也。佛稱譽阿彌陀佛光明極善。阿彌陀佛
光明極善。善中明好。其快無比。絶殊無極也。
阿彌陀佛光明清潔。無瑕穢缺減也。阿
彌陀佛光明殊好。勝於日月之明百千億萬
倍。諸佛光明中之極明也。光明中之極好也。
光明中之極雄傑也 光明中之快善也。諸佛
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光明中之最明
無極也。炎照諸無數天下幽冥之處。皆常大
明。諸有人民蜎飛蠕動之類。莫阿彌
陀佛光明也。見者莫慈心歡喜。世間
諸有婬泆瞋怒愚癡者。見阿彌陀佛光明
善也。諸在泥梨&T026537;狩辟荔考掠勤苦
之處。見阿彌陀佛光明。至皆休止不
。死後莫脱憂苦。者也。阿彌陀佛
光明・名。聞八方上下無窮無極無央數諸佛
。諸天人民莫聞知。聞知者莫度脱
也。佛言。不獨我稱譽阿彌陀佛光明也。八
方上下無央數佛辟支佛菩薩阿羅漢所
皆如是。佛言。其有人民善男子善女人
阿彌陀佛聲譽光明。朝暮常稱譽其
光好。至心不斷絶。在心所願生阿彌陀
佛國已上
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言。汝當生處。是阿彌
陀佛清淨報土。蓮華化生。常見諸佛。證
法忍。壽命無量百千劫數。直至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不復退轉。我常祐護已上
涅槃經言。又解脱者名曰虚無。虚無即是
解脱。解脱即是如來。如來即是虚無。非作所
乃至眞解脱者不生不滅。是故解脱即是如
來。如來亦爾。不生不滅不老不死不破不壞。
有爲法。以是義故。名曰如來入大涅槃
乃至又解脱者名無上上乃至無上上者。即
眞解脱。眞解脱者即是如來乃至若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無愛無疑。無愛無
疑即眞解脱。眞解脱者即是如來乃至如來者
即是涅槃。涅槃者即是無盡。無盡者即是佛
性。佛性者即是決定。決定者即是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涅
槃・佛性・決定・如來。是一義名。云何説言
三歸依。佛告迦葉。善男子。一切衆生
畏生死故求三歸。以三歸故則知佛性。
決定・涅槃。善男子。有法名一義異。有法名
義倶異。名一義異者。佛・常法・常比丘僧常。
涅槃・虚空皆亦是常。是名名一義異。名義倶
異者。佛名爲覺。法名不覺。僧名和合。涅槃
解脱。虚空名非善亦名無礙是爲名義
倶異。善男子。三歸依者亦復如略出 又
言。光明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如來
又光明者名爲智慧已上 又言。善男子。一切
有爲皆是無常。虚空無爲。是故爲常。佛性無
爲。是故爲常。虚空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
如來。如來者即是無爲。無爲者即是常。常者
即是法。法者即是僧。僧即無爲。無爲者即是
乃至善男子。譬如牛出乳。從乳出酪。
酪出生蘇。從生蘇熟蘇。從熟蘇
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衆病皆除。所有諸
藥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從佛出
二部經。從十二部經修多羅。從修多羅
方等經。從方等經般若波羅蜜。從
若波羅蜜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
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善男子。如
義故。説言如來所有功徳無量無邊不可稱
抄出 又言。善男子。道有二種。一者常。二
者無常。菩薩之相亦有二種。一者常。二者
無常。涅槃亦爾。外道道名爲無常。内道道者
之爲常。聲聞縁覺所有菩提。名爲無常
菩薩諸佛所有菩提。名之爲常。外解脱者名
無常。内解脱者名之爲常。善男子。道與
菩提及以涅槃。悉名爲常。一切衆生常爲
量煩惱覆。無慧眼故不見。而諸衆
生爲見修戒定慧。以修行故見道菩
提及以涅槃。是名菩薩得道菩提涅槃。道之
性相實不生滅。以是義故不投持乃至
者雖色像見。稱量可知。而實有
乃至衆生心。雖是色。非長非短。非
細。非縛非解非見。法而亦是有抄出 又
言。善男子。有大樂故名大涅槃。涅槃無樂。
四樂故名大涅槃。何等爲四。一者斷
故。不樂者則名爲苦。若有苦者不
大樂。以樂故則無苦。無苦無樂乃
大樂。涅槃之性無苦無樂。是故涅槃名爲
大樂。以是義故名大涅槃。復次善男子。樂
二種。一者凡夫。二者諸佛。凡夫之樂無
常敗壞。是故無樂。諸佛常樂。無變易。故
大樂。復次善男子。有三種受。一者苦受。
二者樂受。三者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是亦
苦。涅槃雖不苦不樂。然名大樂。以
。故名大涅槃。二者大寂靜故名爲大樂
涅槃之性是大寂靜。何以故。遠離一切憒閙
故。以大寂故名大涅槃。三者一切智故
名爲大樂。非一切智大樂。諸佛如來
一切智故名爲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
四者身不壞故名爲大樂。身若可壞則不
樂。如來之身金剛無壞。非煩惱身無常之
。故名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已上 又
言。不可稱量不可思議故。得名爲大般涅
。以純淨故名大涅槃。云何純淨。淨有
。何等爲四。一者二十五有名爲不淨。能
永斷故得名爲淨。淨即涅槃。如是涅槃亦
有而是涅槃。實非是有。諸佛如來隨
世俗故説涅槃有。譬如世人非父言父。非
母言母。實非父母而言父母。涅槃亦爾。
世俗故説言諸佛有大涅槃。二者業清淨
故。一切凡夫業不清淨故無涅槃。諸佛如來
業清淨故故名大淨。以大淨故名大涅槃
三者身清淨故。身若無常則名不淨。如來身
常故名大淨。以大淨故名大涅槃。四者心
清淨故。心若有漏名曰不淨。佛心無漏故
大淨。以大淨故名大涅槃。善男子。是名
善男子善女人抄出 又言。善男子。諸佛如來
煩惱不起。是名涅槃。所有智慧於法無礙。
是爲如來。如來非是凡夫聲聞縁覺菩薩。是
佛性。如來身心智慧遍滿無量無邊阿僧
祇土障礙。是名虚空。如來常住無
變易。名曰實相。以是義故。如來實不畢竟
涅槃。是名菩薩已上又言。迦葉菩薩言。世尊。
佛性者常。猶如虚空。何故如來説言未來
如來。若言一闡提輩無善法者。一闡提輩於
其同學同師父母親族妻子豈當愛念
邪。如其生者。非是善乎。佛言。善哉善
哉善男子。快發斯問。佛性者猶如虚空。非
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衆生有三種身
謂過去・未來・現在。衆生未來具足莊嚴
清淨之身而得佛性。是故我言佛性未
。善男子。或爲衆生。或時説因爲果。或時
果爲因。是故經中。説命爲食。見色名
觸。未來身淨故説佛性。世尊。如佛所説義
是者。何故説言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善
男子。衆生佛性雖現在無。不無。如
。性雖無。現在不無。一切衆生雖
無常。而是佛性常住無變。是故我於此經中
衆生佛性非内非外猶如虚空。非内非外
其虚空有。内外者虚空。不名爲一爲
亦不一切處有。虚空雖復非内非外
而諸衆生悉皆有之。衆生佛性亦復如是。
汝所言一闡提輩。若有身業・口業・意業・
取業・求業・後業・解業如是等業。悉是邪業。
何以故。不因果故。善男子。如訶梨勒果
根莖枝葉華實悉苦。一闡提業亦復如已上
又言。善男子。如來具足知諸根力。是故
解分別衆生上中下根。能知是人
中。能知是人中作上。能知是人
上作中。能知是人中作下。是故當知。
衆生根性無決定。以定故。或斷善根
斷已還生。若諸衆生根性定者。終不先斷斷
已復生。亦不一闡提輩墮於地獄
命一劫。善男子。是故如來説一切法無
定相。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具足知
諸根力。定知善星當善根。以何因縁
其出家。佛言。善男子。我於往昔初出家時。
吾弟難陀・從弟阿難・提婆達多・子羅&MT01745;
羅。如是等輩皆悉隨我出家修道。我若不
善星出家。其人次當王位。其力自
在當佛法。以是因縁我便聽其出家修
道。善男子。善星比丘若不出家。亦斷善根
無量世都無利益。今出家已雖善根
能受持戒養恭敬耆舊長宿有徳之人
習初禪乃至四禪。是名善因。如是善因
能生善法。善法既生。能修習道。既修習道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聽善星
出家。善男子。若我不善星比丘出家
戒。則不我爲如來具足十力乃至
男子。如來善知衆生如是上中下根。是故
佛具知根力。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
來具足是知根力。是故能知一切衆生上中
下根利鈍差別。隨人隨意隨時故。名如來
知諸根力乃至或有説言犯四重禁作・五逆
罪・一闡提等皆有佛性乃至如來世尊。爲
故。爲時節故。爲他語故。爲人故。爲
故。於一法中二種説。於一名法
量名。於一義中無量名。於無量義
量名。云何一名説無量名。猶如涅槃。亦名
涅槃。亦名無生。亦名無出。亦名無作。亦名
無爲。亦名歸依。亦名窟宅。亦名解脱。亦名
光明。亦名燈明。亦名彼岸。亦名無畏。亦名
無退。亦名安處。亦名寂靜。亦名無相。亦名
無二。亦名一行。亦名清涼。亦名無闇。亦名
無礙。亦名無靜。亦名無濁。亦名廣大。亦名
甘露。亦名吉祥。是名一名作無量名。云何
一義説無量名。猶如帝釋乃至云何於無量
無量名。如佛如來名。爲如來義異名
。亦名阿羅呵。義異名異。亦名三藐三佛
。義異名異。亦名船師。亦名導師。亦名
。亦名明行足。亦名大師子王。亦名沙門
亦名婆羅門。亦名寂靜。亦名施主。亦名
彼岸。亦名大醫王。亦名大象王。亦名大龍
。亦名施眼。亦名大力士。亦名大無畏。亦
寶聚。亦名商主。亦名得解脱。亦名大丈
。亦名天人師。亦名大分陀利。亦名獨無
等侶。亦名大福田。亦名大智海。亦名無相
亦名具足八智。如是一切義異名異。善男子。
是名無量義中説無量名。復有一義説無量
。所謂如陰。亦名爲陰。亦名顛倒。亦名
諦。亦名爲四念處。亦名四食。亦名四識
住處。亦名爲有。亦名爲道。亦名爲時。亦名
衆生。亦名爲世。亦名第一義。亦名三修
謂身戒心。亦名因果。亦名煩惱。亦名解脱
亦名十二因縁。亦名聲聞辟支佛佛亦名
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亦名過去現在未來。是
一義説無量名。善男子。如來世尊。爲衆生
故。廣中説略。略中説廣。第一義諦説爲
諦。説世諦法第一義諦略出 又言。迦葉
復言。世尊第一義諦亦名爲道。亦名菩提。亦
涅槃乃至 又言。善男子。我以經中説
來身。凡有二種。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言生身
者。即是方便應化之身。如是身者。可
是生老病死・長短黒白・是此是彼・是學無
。我諸弟子聞是説已。不我意唱言。如
來定説佛身是有爲法。法身即是常樂我淨。
永離一切生老病死・非白非黒・非長非短・非
此非彼・非學非無學。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
動無變易。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説
已。不我意唱言。如來定説佛身是無爲
。又言。如我所説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説。
或隨他意説。或隨自他意説乃至善男子。如
我所説。十住菩薩少見佛性。是名隨他意
。何以故名少見。十住菩薩得首楞嚴等三
昧三千法門。是故聲聞自知當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不一切衆生定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説十住菩薩少分見
。善男子。我常宣説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是名隨自意説。一切衆生不斷不滅。乃至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隨自意説。一切
衆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見。我説
是。汝説亦爾。是名隨自他意説。善男子。
如來或時爲一法故説無量法抄出 又言。一
切覺者名爲佛性。十住菩薩不名爲
切覺故。是故雖見而不明了。善男子。見有
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
。如掌中阿摩勒菓。十住菩薩聞
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薩唯能自知定得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一切衆生悉
佛性。善男子。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
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衆生乃至九
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心不信。不聞見乃至師子吼菩薩摩訶
薩言。世尊。一切衆生不如來心相
云何觀能得知邪。善男子。一切衆生實不
如來心相。若欲觀察而得知者。有
因縁。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若見如來所有
身業。當知是則爲如來也。是名眼見。若觀
如來所有口業。當知是則爲如來也。是名
聞見。若見色貌。一切衆生無與等者。當
是則爲如來也。是名眼見。若聞音聲微妙
最勝。不衆生所有音聲。當知是則爲
也。是名聞見。若見如來所作神通。爲
衆生。爲利養。若爲衆生利養。當
知是則爲如來也。是名眼見。若觀如來
他心智衆生時。爲利養説。爲衆生
説。若爲衆生利養。當知是則爲
也。是名聞見略出
淨土論曰。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
光如來。願安樂國。觀彼世界相。勝過三
界道。究竟如虚空。廣大無邊際已上
註論曰。莊嚴清淨功徳成就者。偈言觀彼
世界相勝過三界道故。此云何不思議。有
夫人煩惱成就。亦得彼淨土。三界繋業畢
竟不牽。則是不煩惱涅槃分。焉可
 又云。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此二
句名莊嚴性功徳成就乃至性是本義。言ココロハ
此淨土隨順法性法本。事同華嚴經
寶王如來性起義。又言ココロハ積習成性。指法藏
菩薩。集諸波羅蜜積習所成。亦言性者是
聖種性。序法藏菩薩於世自在王佛所
生忍。爾時位名聖種性。於是性中四十
八大願起此土。即曰安樂淨土。是彼因所
得。果中説因故名爲性。又言性者是必然
義・不改義。如海性一味。衆流入者必爲
。海味不彼改也。人如人身性不淨故。
種種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爲不淨。安樂淨
土諸往生者。無不淨色不淨心。畢竟皆
清淨平等無爲法身。以安樂國土清淨性
成就故。正道大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
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爲正道者。平
等是諸法體相。以諸法平等故發心等。發心
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
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慈悲有三縁。一者
衆生縁。是小悲。二者法縁。是中悲。三者無
縁。是大悲。大悲即是出世善也。安樂淨土
此大悲生故。故謂此大悲爲淨土之根
故曰出世善根生 又云。問曰。尋法藏菩
薩本願力及龍樹菩薩所讃。皆似彼國聲
聞衆多奇。此有何義。答曰。聲問以實際
證計不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
願不可思議神力攝令彼。必當復以
其無上道心。譬如鴆鳥入水魚蜯咸
死。犀牛觸之死者皆活。如此不生而
セシム。所以可奇。然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
思議。佛能使聲聞復生無上道心。眞不可思
議之至也 又云。不可思議力者。總指彼佛
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徳力不可得思議也。諸
經説言。五種不可思議。一者衆生多少
不可思議。二者業力不可思議。三者龍力不
可思議。四者禪定力不可思議。五者佛法力
不可思議。此中佛土不可思議有二種力。一
者業力。謂法藏菩薩出世善根・大願業力所
二者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攝 又
云。示現自利利他者。略説彼阿彌陀佛國
土十七種莊嚴功徳成就。示現如來自身利
益大功徳力成就・利益他功徳成就故。言
者。彰彼淨土功徳無量非唯十七種也。夫
須彌之入芥子。毛孔之納大海。豈山海之神
乎。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 又云。何者
莊嚴不虚作住持功徳成就。偈言佛本願
。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徳大寶海
。不虚作住持功徳成就者。蓋是阿彌陀如
來本願力也乃至言不虚作住持者。依
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
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
虚設。力願相府。畢竟不差。故曰成就抄出
讃阿彌陀佛偈曰曇鸞和
尚造
南無阿彌陀佛釋名
無量
壽傍經。奉
亦曰安養
成佛已來歴十劫。壽命方將無
量。法身光輪遍法界。照世盲冥故頂禮。
智慧光明不量。故佛又號無量光。有量
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眞實明。解脱光輪
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蒙光觸者離
。是故稽首平等覺。光雲無礙如虚空。故
佛又號無礙光。一切有礙蒙光澤。是故頂
禮難思議。清淨光明無對。故佛又號
對光。遇斯光者業繋除。是故稽首畢竟依
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三塗黒
闇蒙光啓。是故頂禮大應供。道光明朗色超
絶故佛又號清淨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
解脱故頂禮。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
歡喜光。光所至處得法喜。稽首頂禮大
安慰。佛光能破無明闇。故佛又號智慧光
一切諸佛三乘衆。咸共嘆譽故稽首。光明一
切時普照。故佛又號不斷光。聞光力故心不
斷。皆得往生故頂禮。其光除佛莫能惻。故
佛又號難思光。十方諸佛嘆往生。稱其功
故稽首。神光離相不名。故佛又號
稱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嘆故頂禮。
光明照曜過日月。故佛號超日月光。釋迦佛
嘆尚不盡。故我稽首無等等乃至本師龍樹
摩訶薩。誕形像始理頽綱。關閉邪扇
。是閻浮提一切眼。伏承尊語歡喜地。
阿彌陀安樂。我從無始三界。爲
虚妄輪回轉。一念一時所造業。足繋
三塗。唯願慈光護念我。令我不
提心。我讃佛惠功徳音。願聞十方諸有縁
生安樂者。普皆如意無障礙。所有
功徳若大小。回施一切共往生。南無不可
思議光。一心歸命稽首禮。十方三世無量慧。
同乘一如正覺。二智圓滿道平等。攝化
縁故若干。我歸阿彌陀淨土。即是歸
諸佛國。我以一心一佛。願遍十方無礙
。如是十方無量佛。咸各至心頭面禮已上
抄出
光明寺和尚云。問曰。彌陀淨國爲當是報
是化也。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知。知
乘同性經説。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
土。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
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
我得佛。佛十方衆生稱我名號我國
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正覺。今既成佛。
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
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迎此人
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爲與。以此文
故知是報。然報・應二身者眼目之異名。前
報作應。後翻應作報。凡言報者。因行不
虚。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爲報。又三
大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菩提。今既道
成。即是應身。斯乃過現諸佛辯立三身。除
斯已外更無別體。縱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
體而論。衆歸化攝。今彼彌陀現是報也。
問曰。既言報者。報身常住永無生滅。何故
觀音授記經説。阿彌陀佛亦有入涅槃時
此之一義若爲通釋。答曰。入不入義者。唯是
諸佛境界。尚非三乘淺智所&T055761;豈況小凡輒
能知也。雖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經以爲
。何者。如大品經涅槃非化品中説云。佛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有化人
。是化頗有實事不。空者不。須菩提言。不
也世尊。佛告須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識即
是化。乃至一切種智即是化。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若世間法是化。出世間法亦是化。所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
分・八聖道分・三解脱門・佛十力・四無所畏・
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并諸法果・及賢聖人。
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
佛・菩薩摩訶薩・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不。佛
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於是法中。有
聞法變化。有辟支佛法變化。有菩薩法變
。有諸佛法變化。有煩惱法變化。有業因
縁法變化。以是因縁須菩提。一切法皆是
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諸煩惱斷。所
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
支佛道。斷諸煩惱習。皆是變化不。佛告
須菩提。若有法生滅相者。皆是變化。須菩
提言。世尊。何等法非變化。佛言。若法無生
無滅。是非變化。須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滅
變化。佛言。無誑相涅槃。是法非變化。世
尊。如佛自説。諸法平等。非聲聞作。非辟支
佛作。非諸菩薩摩訶薩作。非諸佛作。有佛無
佛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
法非化。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法平
等。非聲聞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發
意菩薩。聞是一切法皆畢竟性空。乃至涅槃
亦皆如化者。心則驚怖。爲是新發意菩薩
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
邪。今既以斯聖教驗知。彌陀定是報也。縱
使後入涅槃。其義無妨。諸有智者應知。問
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
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論衆生垢
障。實難忻趣。正由佛願以作強縁。致
使五乘齊入 又云。從我今樂生彌陀
下。正明夫人別選所求。此明彌陀本國四
十八願。願願皆發増上勝因。依因起於勝
。依行感於勝果。依果感成勝報。依
成極樂。依樂顯通悲化。依於悲化
智慧之門。然悲心無盡。智亦無窮。悲智雙行。
即廣開甘露。因茲法潤普攝群生也。諸餘
經典勸處彌多。衆聖齊心皆同指讃。有此因
使如來蜜遣夫人別選也 又云。西
方寂靜無爲樂。畢竟逍遥離有無。大悲薫
法界。分身利物等無殊。歸去來。魔郷不
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逕。到處無
。唯聞生死聲。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
 又云。極樂無爲涅槃界。隨縁雜善恐難
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又云。從佛逍遥歸自然。自然即是彌陀國。
無漏無生還即眞。行來進比常隨佛。證得無
爲法性身 又云。彌陀妙果號曰無上涅槃
已上
抄出
憬興師云。無量光佛
無邊光佛縁不
照故
無礙光佛人法
而能障
無對光佛諸菩薩
之所及故
光炎
王佛光明自在更
上故
清淨光佛無貪善根而現故。
亦除衆生貪濁之心也。
貪濁之心
故云清淨
歡喜光佛無瞋善根而生故。能
衆生瞋恚盛心
慧光佛無癡善根心起。復
衆生無明品心
不斷光佛佛之常光恒
照益
難思光佛諸二乘
惻度
無稱光佛亦非餘乘等
説故
超日
月光佛日應恒照不周。
娑婆一耀之光故
皆是蒙光觸身者。身
心柔濡願之所致也已上
爾者。如來眞説・宗師釋義。明知。顯安養淨
刹眞報土。惑染衆生於此不性。所
煩惱故。經言我説十住菩薩少分見佛性
故知。到安樂佛國即必顯佛性。由本願力
回向故。亦經言衆生未來具足莊嚴清淨
之身而得佛性
起信論曰。若知説無能説説。亦
能念可念名爲隨順。若離於念名爲
。得入者眞如三昧也。況乎無念之位在
妙覺。蓋以了心初生之相也。而言初相
者。所謂無念非菩薩十地所知。而今之人
尚未十信。即不馬鳴大士。從説入
。從念入於無念略抄
夫按報者。由如來願海報果成土。故曰
報也。然就願海眞有假。是以復就
眞有假。由選擇本願之正因就眞
佛土。言眞佛者。大經言無邊光佛無礙光
。又言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
已上論曰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也。言
者。大經言無量光明土。或言諸智土已上
論曰究竟如虚空。廣大無邊際也。言往生
者。大經言皆受自然虚無之身無極之體
已上論曰如來淨華衆正覺華化生。又云
一念佛無別道故已上 又云難思議往生
也。假之佛土者。在下應知。既以眞假皆是
報大悲願海。故知報佛土也。良假佛土業
因千差。土復應千差。是名方便化身化土
眞假。迷失如來廣大恩徳。因茲今
眞佛眞土。斯乃眞宗之正意也。經家論家
之正説・淨土宗師之解義。仰可敬信。特可
奉持也。可
顯淨土眞佛土文類五



顯淨土方便化身土文類六
 愚禿釋親鸞集 
謹顯化身土者。佛者如無量壽佛觀經説
眞身觀佛是也。土者觀經淨土是也。復如
薩處胎經等説。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無量
壽經説。即疑城胎宮是也。然濁世群萠穢惡
含識。乃出九十五種之邪道。雖半滿權
實之法門。眞者甚以難。實者甚以希。僞者甚
以多。虚者甚以滋。是以釋迦牟尼佛。顯説福
徳藏引群生海。阿彌陀如來。本發誓願
普化諸有海。既而有悲願。名修諸功徳之
。復名臨終現前之願。復名現前導生之
。復名來迎引接之願。亦可至心發願
之願也。是以
大經願言。設我得佛。十方衆生發菩提心
諸功徳。至心發願欲我國。臨壽終時
假令不大衆圍遶現其人前者。不

悲華經大施品言。願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已。其餘無量無邊阿僧祇諸佛世界所
有衆生。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修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