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報恩編 (No. 2600_ 天桂傳尊語 ) in Vol. 82

[First] [Prev]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600
報恩編序
曩時永平第一祖。遠入宋域見天童長翁禪
師。蒙其印證。東歸之後。洞上之玄風至今彌
布宇内。茲者天桂老人標格孤高。不墮今時
之轍。全提大機唱其宗乘。於牧衆行道之暇。
採參同契寶鏡三昧五位等。一一爲之下註
解。闡揚正教排斥異説。名之曰報恩編。使閲
者群疑氷消直抵要津。扶樹祖道之功甚大
焉。滅後門人請序其首簡。將鍐梓傳諸後
以不文望辭。不聽。遂援筆應其需。嗚呼
玄學之徒。倘能由是眞實地上秉執法柄弘
開度門。以報乃祖之恩。則豈不韙哉。想夫命
編之意固不苟然耳
  時延享元年甲子出雲之苑題書
  上件之序文者林丘寺宮松嶺尼公禪師自
製自染見寄。于攝州退藏峯志藏僚宜永
珍藏焉

報恩編序
下士者聞道而哂。不哂則非道矣。此道也。
粉骨碎身未足酬。所以道不斷佛種者爲
報恩也。退藏峯初祖桂老和尚。抉露參同
契寶鏡三昧五位之骨髓而以名報恩編。大
有旨哉矣。冀參學徒因是書親脱己見知
有佛種不斷之宗旨 元文二丁巳孟夏吉
旦        江東沙門東溟謹拜書

天桂老人報恩編卷上
  侍者記
參同契毒鼓
夫參同契者。石頭大師沒巴鼻頭拈起難測
巴鼻。無面目上剺出不藏面目。愍兒忘醜。
直指分甘之妙味老婆心切。見性和熊之法
藥。粤名參同契者。交參于萬像森羅而煥
乎不昧。箭鋒拄謂之參。混同于十道異類
&T055713;爾無蹟。函蓋合謂之同。是則人人本然
妙心。箇箇圓具靈性。不從他得。直下證契。
謂之契。蓋假名於古仙書耳。此篇注解古
今不夥矣。法眼大師雖爲之注釋。今不流
于世。然看讀其上堂語。則一篇始末一串穿
却更無遺意。具眼察之。瑯琊覺師科段此
篇。似教家判釋缺宗乘眼目。永覺師撰洞
上古轍載之釋之。妍醜交雜。多未穩在。唯
明覺瀑泉集逐句著語。最的切。故老僧據彼
解此以示參徒。且夫參同契也者。各人自
心參同契也。莫隨他格面爲石頭大師所
欺瞞況乎老僧解路上葛藤耶。讀者思之。或
問。碧巖集中云。石頭因看肇論。至此會萬
物爲自己處豁然大悟。作一本參同契亦
不出此意。未審有此説乎。答。圜悟若不
知大師所履踐而作這般言。則何處見好
圜悟。決是後代庸流妄添也。似好一釜羹被
一顆鼠糞汚却。蓋現本碧嵓集中。此等妄添
間又多矣。人人有擇法知見。則借使曰押達
磨印來底之眞本。見其所可見。須點檢邪
正。況分辨這般事觸目而可覻破。若又言
因閲于肇論著此篇。則須知肇師論雖其
語意好。只談法身邊尚未出教眼。故大師
直拈向上巴鼻以明教外玄旨者也。熟覽
此篇。不言而曉之。寧受沈淪不求解脱
眞正見解。而曷法肇師祖述之哉。又會元
載大師感夢事。也太瞞頇。不足信用
竺土大仙心東西密相付
大仙者般若燈論云。菩薩聲聞等亦名仙。於
中最尊故佛名大仙。然翅佛云乎哉。大者吾
人心體。心體無邊故名爲大。仙者吾人性徳。
常在不壞故名爲仙。亙古垂今通凡徹聖。
更無異法。這心非一切法而能爲一切法。
故馬大師曰。佛語心爲宗。無門爲法門。萬
法本無名。唯心爲之名。又般若云。三阿僧
祇名字皆是心之異號。故諸經内逗縁稱機
更有多名。隨處安立。以廣大義邊目之爲
海。以圓明理顯稱之曰珠。以萬法所宗
號之曰王。以能生一切名之曰母。凡無
義之妙義。義於無義則多名即是一義。一亦
不一。蓋無心之眞心。心於無心則一義不
礙多名。多亦不多。若離衆生心。無一字
可説。唯是心外無法。離法無別心。只箇心
外無法一句。祖佛方格衲僧話靶。如今末上
拈出于這大仙心。是則西竺東土遞代師資
各自證契之大本。此篇之關鍵。然其説心説
性。亦後更後名之名。夢幻空華莫勞把捉。
密者非呪術者以其家祕背人相呫聶隱私
底之密。但是不覆不藏親密也。所以祖師道。
我今爲汝説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自己面
目。密却在汝邊。祕而不藏。顯而不露。人人
本分自具妙心。直指見性親密本法。是謂之
密。付者付箇什麼。若言別有一物可付。則
駢拇肬贅。本來面目眼横鼻直。師資各自以
心印心。心心不異。倶不思議無所得而正
是安心。謂之密付大仙心。或錯曰二視不
可得心者妄心不可得之謂也。若見妄見眞
則豈曰安心哉。如來心意識倶不可得。以
智無量故知如來心是也。莫認驢鞍橋作
阿爺下頷。人人唯言祖師心印。歴歴不知
吾人心印。不見華嚴出現品云。如海印現
衆生身。以此説名爲大海。菩提普印諸心
行。是故説名爲正覺。又大集經云。説是大
總持爲諸衆生著心封印印諸衆生陰入
界法。乃至獲得大涅槃云云。僧問南泉。佛
佛祖祖相傳。合傳何事。泉曰。一二三四五。
直下薦取來。奚待他付囑。奇哉至乎百工賤
技履稀畫墁地空水陸飛走煗蠢山河大地草
木叢林。箇箇物物悉皆無不有此密付。雖
然唯今爲汝不薦使他叨叨地而自顢頇
去。痛哉。向這裏撒手於那邊放身於空
裏看如何。箇時山是山水是水。塵塵刹刹法
法歴歴。只是依舊本家底法也。拈華微笑
不言拜立不落階級。一足垂下師資機縁間
不容髮。雖然如是。且憑師證契。則從佛
口生從法化生。謂之法子。謂之密付耳。
老僧恁麼道似拈婆裙子使儞拜婆年。凡
此篇四十四句。以大仙心之一句始末一貫
説著了。故源派明暗根境理事本末尊卑回
不回皆倶這心妙現三昧而唯是這一句。法
眼曰。竺土大仙心無過此語也。鼻孔裏聞
取。莫當面蹉過。雪竇著語于大仙心下曰。
誰是能擧。縱使石頭大師亦只爭能擧似。相
付下雪竇曰。惜取眉毛。正好拶著恐和鼻
孔失却去
電覽乎或人釋此篇曰。如來多子塔前夜半
親付於迦葉。謂之密付也。圜悟禪師曰。拈
華微笑二重公案也。此欲使人天知付囑有
在矣云云。然則似言於多子塔前密付已了
而拈華微笑披露其事於人天。故引圜悟曰
拈華微笑二重公案之語以證之。會元第一
擧拈華微笑而次列多子塔前曰。吾以正
法眼藏密付於汝。汝當護持傳付將來。以
是觀之。此箇兩話同事複語慇懃遺囑者著
明也。永平古佛面授篇。唯擧拈華微笑公案。
而不及多子塔前話。圜悟所謂二重公案示
普照勝長老之語。夫一篇綱意言佛祖展轉
分付底事。二重公案多少節目一場敗闕。將錯
就錯。就實究之則端的成得什麼邊事。是故
從上達人不喫這般茶飯。神仙祕訣父子不
傳。已至世尊多子塔前拈華微笑金襴付囑
總是雪上加霜。更愍兒妄醜者也。圜悟素懷
如是。唯是圜悟臨機掲示。非必以前後次
第而言之也。或曰。黄梅付慧能時。撃碓
三下。能即悟旨。三鼓入室圍室重重。以袈
裟覆椅不使人見。曹溪付青原亦復如
是。嫡嫡相承至今不斷也。重重圍室以袈
裟覆椅不使人見之語。就壇經言耳。閲
諸傳燈終不見之。曹溪付青原亦復如是者
有據與。凡壇經多訛誤不止此一二。後人
妄添間又之有。老僧慊之有年于茲。挍讐
諸本未得好本。假使有不使人見蓋是
非所爲其要焉。又或難或人曰。人天面前
直下相付。有何所妨。不必須祕。知者自知。
不知者自不知。以人天不知故曰密付。何
必待夜半圍室三鼓入室而后爲得哉。或
人曰。蓋曹溪一派分作兩派。又作五家。各
有所據以定宗旨代佛揚化。所謂所據
者。多子塔前夜半密付與拈華微笑也。雖
其意同至其標準則異矣。如吾家則以多
子塔前夜半密付而爲鐵券。重以拈華微笑
有三鼓入室之事。繼繼續焔千古不熄也。
若知法元一。則何議規式異。然古今禪徒
褊局宗見自他界畔互相睚眦。如水火相投
矛盾相敵。至其効尤者。則石頭馬祖下立
論二天皇矣。天皇龍潭且置。假令有以釋
迦列臨濟下以迦葉次洞山下。於洞山
於臨濟且夫堪作什麼宗旨什麼面目。徒
爭他閑鬼簿不知己有宗旨。曰愚乎曰
狂乎。吾不知其所言矣。正法眼藏佛道篇
云。道五家門風有別者。不是佛道也。不
是祖師道也。又云。魔黨畜生多。頻頻擧五
家門風。苦哉苦哉。又云。眞箇佛祖怨家也。
或曰。若言人天不知故曰密。則理密似稍
有義。如祇言人天面前直下相付。則事豈
得密哉。是則似多子塔前爲事密拈華微
笑爲理密。又難者言。人天不知故曰密付。
共是誵訛未曉密付之實驗在。不見正法
眼藏密語篇云。雲居弘覺大師因官人問。世
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如何是世尊密語。
大師召曰。尚書。其人應諾。大師曰。會麼。尚
書曰。不會。大師曰。汝若不會。世尊有密語。
若會迦葉不覆藏。是佛佛祖祖相承。而佛佛
祖祖本來面目也。非從人得。不自外來。不
是本得。未嘗新條。這一段事密語現成。世
尊有密語。則迦葉不覆藏。有百千世尊有
百千迦葉。須參學恁麼道理。喚尚書尚書
應諾。莫參學之於密語。乃至汝若不會者。
而今茫然不知。非言不會也。不會道理須
工夫辨道。汝若會者。非言今已會。凡參學
佛法有多途。其中有會佛法不會佛法之關
捩子。不見正師輩。課絶見聞之眼處耳處
亂會有密語。非言汝若會故迦葉不覆藏。
有不會之不覆藏。已是不覆藏也。無處不
覆藏。正當恁麼時。試可參究不會佛法。正
當恁麼時是一分密語也。不聞正師訓教輩。
假令在獅子座上。夢也未見這箇道理。彼
等謾曰世尊有密語者。有言之佛説淺薄。
如渉名相。無言説而拈華瞬目。是密語施
設時節也。百萬衆不領覽故。爲百萬衆乃
密語也。迦葉前如知破顏微笑。故課迦葉
言不覆藏也。聞之爲實輩。如稻麻竹葦九
州爲叢林。可哀。佛祖道破敗職由于茲矣。
明眼漢一一當勘破。若有言爲淺薄。拈華瞬
目亦可淺薄。只知有言爲淺薄。未知世尊
無名相。凡情未脱也。後世尊言。吾有正法
眼藏涅槃妙心。付囑摩訶迦葉。是有言乎無
言乎。世尊嫌有言愛無言。後亦可拈華。愚
人謂。密者他人不知自能知。有知人有不
知人。西天東地古往今來恁麼道未有參
學佛法也。若恁麼以不知爲密。則世出世
無學業人上密多。遍學廣聞輩不有密乎。
況具天眼天耳法眼法耳佛眼佛耳等。則都
不可有佛法之密語密意密行等。非恁麼
道理。逢人時節正聞密語又説密語。知己
則知密行。所謂密親密道理也。無間斷也。
而今是甚麼時節自己密也他己密也佛祖密
也異類密也。是故密頭上更密也。雪竇師翁
示衆曰。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一夜落
華雨滿城流水香。夫親密也。擧似之。須點
撿佛祖鼻孔。永平古佛恁麼説話老婆心切
也。太徹困。只恐諸人勘得不破。或曰。若事
不密則理事矛盾而不一如也。必矣。而師
資相承亦何曾一如。然則授受之間不能無
舛誤也。不知歴代一千七百宗師嗣法。人
天面前直下相付不曾覆藏者。咸授受之間
有舛誤哉。此義若何。世尊昔日若分理事
以兩重付。則事與理自是隔別。然拈華會
上多子塔前共八萬衆前現成底事。借問事
理祕密何在。抑達磨門下師資密囑上曰理
密曰事密。如此名捌未審有據與。儻如所
言。則多子塔前之事爲前拈華微笑之理爲
後。蓋似有未得其理先以授受其事。恐
陷入於三峯先傳後悟之毀。又曰。黄梅至
碓坊見慧能時。不消白日顯付而至午夜
暗暗密囑耶。但言恐七百高僧加害故然
也。父子倶大聖。如兩鏡相照。不必待三鼓
入室丁寧親付而端的相見目撃道存矣。當
此時七百高僧豈得伺其機也哉。然唯以
目撃則非獨不能盡其閫奧也。而於君臣
道合父子一般之旨未免有不醇處矣。所
以夜半圍室密付已畢始得醇乎醇者。凡黄
梅午夜令入室者。在傳付衣鉢。兼爲避害
故不使人知耳。不見正法眼藏恁麼篇云。
五祖以杖撃碓三下。此時師資道相契。雖
自不知他不會。傳法衣正恁麼正當時節也。
又曰。密者心也。心爲甚密麼。爲通身無皮
肉全體不識也。心已密。則無事而不密。蓋
夫無事而不密。則奚有不使人見密事哉。
諸祖夜半入室之事間又之有者。且是師資付
囑底之標式。而避淺智浮識落見聞流布
耳。故囑曰。勿屬流布。黄梅入室時五祖曰。
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信之。故傳此衣
以爲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使
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
心。衣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
汝須速去。恐人害汝云云。其唯如此。豈可
鑿説耶。夫吾門密囑者。以祕不爲密。不祕
而親密也。不見吾曩祖永平古佛初開堂拈
提云。山僧歴叢林不多。只是等閑見天童
先師認得眼横鼻直。不被人瞞。便乃空手
還郷。這裏有甚麼祕密底事麼。等閑二字不
容情見。衲僧鼻孔矣。冀參玄徒敬朗讀乃
祖密語面授兩篇。則倘若可不惑歟。屬者
又錯會面授兩字者也不少。皆是禪眼眸子
眊而不瞭之所致也。因咨嗟正法眼藏嗣書
篇有合血之事。決後人妄添。古佛豈有恁麼
怪説哉。縱古佛眞筆。老僧全不肯。況乎轉
寫來者耶。然如此口案諸方定言。犁舌罪業
吾頻有嚏。相罵汝接觜。想夫光明藏裏古佛
招手點頭也已。具眼者鑑之。故併録於此。
或言。天童淨老所付嗣書及明全和尚所傳
血脈。現今鎭永平室内爲從來法寶。固夫
永平古佛入淨翁室有授受底標式。皆是表
信化儀。而至認得眼横鼻直者。入室已前
亦只如是。入室已後亦只如是。一絲寸毫
無有移易。爲復奚取爲復奚捨。所以道天
童曾被永平瞞矣。今言認得眼横鼻直者。
亦古佛不獲已與愚者曲説。賸語之更賸
語也。又不見洞山曰。直道本來無一物。猶未
消得他衣鉢。這裏合下得一轉語。有一上
座。下語九十六轉。不愜師意。末後一轉始
可師意。曰。直饒將來亦無處著。老僧別曰。
和尚勿寐語。凡諸有佛祖以還。師資證契
以心印心。續焔聯芳展轉囑累而至達磨大
師。然未聞密付心印外別有閑家具落付
囑。達磨西來神光安心授與衣法以爲法
信。蓋以西東殊方將避世疑難決人證信
之所施設也。所以傳燈達磨大師章云内傳
法印以證契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後代
澆薄疑慮競生云。吾西天之人。汝此方之子。
憑何得法以何證之。汝今受此衣法。却後
難生。但出此衣竝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
無礙。至吾滅後二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
界。乃至汝當闡揚。勿輕未悟。一念迴機便
同本得云云。爾後江湖宗風囑累傳付皆拈
本來無物各自闡揚。更無拈出于禪板机案
蒲團杖拂之破什器將來累兒孫。間又之有。
將燒却去。不曾受用耳。吾上祖永平古佛
之於天童淨老。猶如達磨大師付衣法于可
大師。唯是彼此易地而然而已。如今言鎭永
平室内爲從來法寶者何耶。莫使吾曩祖
言不能流芳百世反又遺臭萬年。粤有佛
祖的的相承三世不改一枚嗣書。老僧爲汝
試開顯。看。觸目現前脱體無礙。青山不老
白雲無根。江南地暖塞北天寒。誰爭正傍
焉論斷續。乞勿差過。然亦正法眼藏中有
或嗣書或傳衣尊重之珍敬之苦口丁嚀慈
誨者。是爲不信根人且止啼之黄葉。而令
知有佛法正傳之所由來耳。其中句句言言
有祖師活眼睛。宜招遊魂其照鑒之。自非
具擇法眼。爭辨語中宗旨。不可鶻鶻突突
看過。又古今往往於西來記年校論於差異。
皆是不知今日的事者之所致。達磨西來
年月時日分明的據老僧常云。眞之大空王
眼横鼻直。元甲猫年正當十五月。乙鳶日達
磨西來。這箇時年矣。實以證據之休勞閑
伎倆焉。祝祝。老僧非敢好辯之徒。競旌淑
慝於空中者乎哉。唯是欲使學人直薦取
大仙心一片赤心以弗獲止而已矣。退惟
法元無邪正。轉變皆由人。如砒霜鴆毒雖
有害人者。授之良醫則反有致起死之功。
如參茯求附雖有益人者。授之庸醫則
反有速戕生之愆。在如其用之之何耳。
然則我前所辨。不使人見亦得。遍界不藏
亦得。乃至事理顯密取之捨之亦何可妨
哉。盡大地撮來無一點剩法矣。藥無不投
之藥人無不醫之人。以是觀之。將貪瞋癡
三毒現業使佛病祖病難治之人搦髓浣腸
換骨奪胎斡旋元氣忽起必死。皆在其人
致之。則逆順縱横美惡親疎盡是難思奇方
妙藥也。焉是非之沙汰之哉。然世無其人。
老僧未如之何也已。可悲哉可痛哉
人根有利鈍道無南北祖
人根利鈍者。心機所發遲疾分際。南北祖者。
似言南能北秀二師而廣指分化於各方
諸祖師。蓋南頓北漸語非能秀二師言。只是
門徒私論耳。不見壇經云。法元一宗人有
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
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從本已來人人
自具唯一法性。心一切無隔礙。凡頓漸利
鈍迷悟凡聖尊卑本末等祇是分別所見之爲
也。己心元無過咎。爲汝錯受用生種種妄
見徒無繩自縛共心現影像。譬如夢中人夢
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直下瞪目拶
著看。只箇虚空不掛針直下來也。奚有利
鈍界隔於汝哉。故曰道無南北祖。利鈍下
雪竇曰。作麼生利云邪鈍云邪。請返觀看。南
北祖下雪竇曰。且款款何不速道。款者徐也。
猶緩也
靈源明皎潔。枝派暗流注。執事元是迷。契
理亦非悟
靈源心也。明悟也。枝派識也。暗迷也。言明
見心皎潔。則所知瞥起。暗成流注識。而塵勞
引起。雲門所謂二種光兩般病是也。經云。性
覺必明妄爲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
己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生
種種煩惱現起二世界。實覺明爲咎。以故靈
雲混沌未分話曰。混沌未分時露柱懷胎分
後片雲點大清。直得純清絶點。猶是眞常流
注。似鏡長明向上有事。打破鏡來與子
相見。此話一似今二句註解。蓋純清絶點與
似鏡長明共是明見皎潔也。片雲點大清。
猶眞常流注。又是暗生流注也。若不是向
上具打破鏡來底眼。則尚未許在。請其鑒
之。皎潔下雪竇曰。撫掌呵呵堪笑。有什
麼皎潔可見。勿拈得&MT10699;蕩針。流注下雪竇
曰。亦未相許。玄玄玄處須呵。矧滯在干所
明耶。明皎潔則正見契理之悟。然契理是
悟。而悟亦非悟。執事元迷。而迷又非迷。點
撿將來。明暗迷悟共妙覺中所現影事也。老
僧常云。迷者如夢被蛇螫。覺來無痛處。悟
者似夢中食餅。覺來元空肚。阿呵呵。信得
及者鮮矣。可知迷於悟似迷。悟於迷非
悟。情生智隔。相變體殊。箇中似非生變之
四字。拈出來拳倒看。欲求悟得無累乎。及
厭迷又成大患。都來迷悟捏目空華。故曹
山曰。只如今人愛説淨潔處愛説向去事
此病最難治。若是世間麁重事却是輕。淨潔
病最重。菩提涅槃煩惱無明等總是不要免。
乃至世間麁重之事但知有便得。不要免。
免即同變易去。乃至成佛成祖菩提涅槃
此等殃禍爲不少。因什麼如此。只爲變
易。若是不變易。直須觸處自由始得。是以
約祖門下則直安眠干無明窩裏坐臥干
煩惱市鄽。不可不得七自由八自在矣。是
迷下雪竇曰。展開兩手。執捨何依。更反覆
則指頭十箇了岐八箇。非悟下。雪竇曰。拈
却了也。正好勦絶。苟有理可契。早是難治
病。故古人曰。明明無悟法。悟法却迷人。長
舒兩脚睡。無僞亦無眞。諸仁者拶著看。悟
從何來。迷從何生。迷之與悟倶不可得。譬
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爲北。倐有悟人指
示令悟。惑爲北地本然是南。以是須知。曰
迷曰悟只是分別易地也已。直不變異惟一
妙覺別無一法可迷可悟。當下信得及。則
不假修證。汝具有心其唯如是。要用便用。
有何隔礙。切忌抱著死竿頭釘橛虚空裏。
熟視今時人。僅見一隙光得少分理路則
自許爲足。高貢謾他口吐大言。特不知日
下孤燈忘想縁氣。徒認昭昭靈靈落在驢
前馬後去。今般師學共爲不了迷之。及悟
分別影像逐迷悟而升沈。目今試問。只箇迷
者天降之歟地湧之歟。抑自空劫已上汝
持將來歟。爲復目今斬新生得出歟。或言。忽
然念起名爲無明。是迷本根。然則斷其無
明而歸眞如。爲復眞如不守自性。而又忽
然念起。恰同生死輪迴還爲迷悟輪迴
耳。於論有水波之喩。或風止歸湛水亦遇
風縁則靡水不動矣。此則馬鳴密語。各人
如何甄辨。因記得林間録云。唐復禮有法
辯。當時流輩推尊之。作眞妄偈問天下學
者曰。眞法性本淨。妄念何由起。從眞有妄
生。此妄何所止。無初即無末。有終應有始。
無始而無終。長懷懵茲理。願爲開玄妙
拆之出生死。可知復禮者所不知者則爲
不知也。想夫實頭人也。與破空腹高心者
豈可同日而語哉。雖有清涼圭峯覺範三
師之答偈。鰕跳不出斗。未有出格句。謹白
吾參玄徒。此處三世諸佛也。説得未盡。歴
代祖師也。拈起不出。要且參禪之關棙也。謂
之悟後更迷之難。又謂之法身法性之迷。是
則金鎖玄路末後牢關。此一段事久參大衲擬
議不來分疎不下。若至這裏脱洒不得。則人
天衆前休開臭口。贏得口滑頭竪説横説
去。盡是學佛法閑知解。未免業識流轉在。
顢頇地勿輕忽。僧問瑯琊覺。如何是清淨本
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覺曰。清淨本然云
何忽生山河大地。或是謂以橛拔橛。且得
沒交渉。只箇答處直切諦當。是趙州云洗鉢
盂去一般全無曲折紆回。譬如曰汝則父母
之子。永平古佛上堂云。僧問華嚴休靜禪師
大悟底人却迷時如何靜曰。破鏡不重照。落
華難上枝。永平今日入華嚴之境界廓華
嚴之邊際。事不獲已鼓兩片皮。或有人問。
永平只向伊道。大海若知足。百川應倒流。
古今往往錯解言。如大悟再不迷破鏡不重
照百川不倒流。且得沒交渉。若恁麼則華嚴
永平二師答處似兒戲相似有什麼奇特。非
汝情識之所計較。老僧多年擧此大悟底迷
雖試問於學人。或黏脚黏手而斬釘截鐵
去者也少。這裏不要作道理咬言句胡棒
亂喝。穩穩當當歇得盡休得破。莫必所不
知若知而自欺焉。於是也老僧不敢辭苦
苦言。只恐使汝死却。或人曰。靈源心也。
枝派用也。明曰悟也偏也。暗曰正也不思議
也。諸人若以枝派暗流注之語爲無明眞常
流注。則徒執言跡牴牾本意。不免話作
兩橛。乃援據雲蓋昌古澗寒泉頌云云。想夫
或人言暗曰正也不思議也。不直指言無明
眞常流注者。忌憚於迷嫌於無明。似未
亡二見。今時這般漠如稻麻竹葦。故云無
明兩字眩却天下人眼。夫無明者。十地品云。
不了第一義故名爲無明。不知是什麼一
義。梁昭明太子令旨二諦義云。第一義者。就
無生境中別立美名言此法最勝最妙無能
及者。乃至正言此理。則徳既第一義亦第一。
乃至此爲中道。以不生爲體。然尚似隔靴
抓痒。以予觀之。則生佛眞妄菩提煩惱生
死涅槃森羅萬像塵塵刹刹一切諸法第是一
義。故信心銘云。要急相應。唯言不二。假令
恁麼道亦尚似義解。不見達磨西來武帝問。
如何是聖諦第一義。磨曰。廓然無聖。虚空
輸出鐵餕饀。是一是二歟。無汝下觜處。箇事
且置。諸仁者勿疑怪。無明是三世諸佛之
慈母。歴代諸祖之本師。得坐披衣向後看如
何。又曰。靈源無枝派。則死水而非活水。若
約祖門下論死水活水。蓋其滯塞於靈源
皎潔之及枝派流注。共謂之死水。無明山
頭把斷源派之水脈。乾爆地上逆翻滔天之
波浪。謂之活水。豈枝派流注涓滴之淋漓

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渉。不爾
依位住
根根塵塵無有罣礙。回而相渉。則氷河忽
焔起。火裏潔生蓮。往來更無相。不爾住位。
則三年逢一閏。雞向五更啼。時節已昭
著。是不修而得。又不證而知。不可言神
通妙用。豈可爲法爾如然。回與不回倶是
吾人日用光中現行三昧也。今此篇雖明回
與不回。要在不回互。須著眼辨之。或問。
吾門。貴回互則又如何。答。儞不委貴回互
之義。能回互而不犯忤。則回互即是不回
互。以不回互而回互。抑貴回互者其實
在令知人人本然不迷不悟不曾動不曾
變耳。故回互在不回互而不犯。不回互在
回互而通。下曰。當明中有暗。乃至比如
前後歩函蓋合箭鋒拄等。是祖師活法。此篇
要旨。曹山云。以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是
也。然初單不回互。則陸地上平沈却。動轉不
得。開撥不行。古人謂之機不離位墮在
毒海。故妙在轉處。又論戰箇箇立在轉處
等是也。若又單依回互。則落在今時。途中
邊岸尚滯向背。鑒覺不全。故回與不回全
提商量圓轉無礙。如環無端。任性卷舒。隨
縁出沒。恁麼不恁麼。這裏有殺人機有活
人用。一切境下雪竇曰。捨短從長。一切境
上長短取捨惟理。是適任縁自在。不回互下。
雪竇曰。以頭換尾。轉換無礙。不曾動著更
相渉下。雪竇曰。這箇是拄杖子有什麼難
見。那裏更相渉。依位住下。雪竇曰。錯莫認
定盤星。不得道在這裏
色本殊質象。聲元異樂苦。暗合上中言。明
明清濁句
此四句略擧色聲二法明上六根六境回與
不回之義。上二句者根境自爾各在其位。則
色之質象萬別殊列。聲之樂苦千差異響。不
移一絲不動纖毫。見聞了了廓爾不昧。聲
色頭上現成活計元不受他處分。全無別人
安排。是衲僧自家本分遊戲場下二句者。承
上二句言。夫暗回互。則一毛端現寶王刹。
微塵裏轉大千經。不露蹤跡自絶眹兆。箇
時殊色異聲上中之言渾無可區別。故云暗
合上中言。上中猶言上下。蓋明不回互。則
天是天。地是地。長者長。短者短。諸法歴然
不曾覆藏。質象樂苦清濁之句毫不混雜。
故云。明明清濁句。隱顯隨時把放有路。皆
是大仙之心觸向無方神變。何以故。一切諸
法唯心所現。現處即心。聞聞見見。心外無
法。色色聲聲境外無心。谷傳響。元我聲。珠
發光。光自照。一切處不取。一切處無捨。心
境歴歴受用無礙。故古人曰。心隨萬境轉。
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雖
然如此。莫於平地上渇睡。休向虚空裏釘
橛。若至這裏道聞聲悟道見色明心。亦是
盲龜入空谷跛驢投懸崖。故雲門大師曰。
聞聲悟道見色明心。觀音大士將錢來買胡
餅。放下手元來是饅頭。且喜。雲門大師胡
餅也饅頭也。應機通變。兩手持來哺授諸
人。討甚麼盌。直下喫却。水長船高。泥多佛
大。與麼也不與麼。畫馬不成驢亦失。質象
下。雪竇曰。豈辨開眸。誰不見。恰似盲。樂
苦下。雪竇曰。還同掩耳。誰不聽。恰似聾。
上中言下。雪竇曰。心不負人。負者背恩忘
徳。今言當合上中言時全不背却他恩。
何爲面有愧色哉。清濁句下。雪竇曰。口宜
掛壁。休胡亂指注。或難曰。上釋皎潔流注。
則以明暗配迷悟。今釋暗明之句。則以回
不回而言。上下不乖戻耶。答。不爾。衆生
顛倒偏枯有無昏昧是非故。以有爲無以
無爲有。隨其迷倒喚天爲地喚地爲天。
回互將來。引化方便而不依實地。所以寶
鏡三昧云。隨其顛倒以緇爲素是也。悟者
迷人作用雖別。其不依實也一矣。又回互
權化施設而對迷塗。不回互衲僧立地而通
悟門。是以併考何疑之有
四大性自復如子得其母
性自復者。自之一字暗有眼目。復者往來行
故道之義也。易泰卦程傳云。無往不復。言
天地之交際。陽降于下必復于上。陰升于
上必復于下。屈伸往來之常理也。以此復
之字意可觀之。水自復濕火自復乾等。其
性偶爾各自妙。復猶如一子於十字街頭
見其母。更不須向他人問其疑似。天然
妙契不容擬議矣。四大妙復。子母遇契。共
是天眞非造作絶按排。雖然恁麼。東家杓
柄長。西家杓柄短。是復云乎。不復云乎。性
自復下。雪竇曰。隨所依誰令如此。得其母
下。雪竇曰。可知也。又似他去也無。古轍解
四大性自復之二句曰。上皆滯於迹而不
能反於性也。若反於性。豈有明暗可言
哉。正如子得其母。天然妙契。而知與不知
倶不足言矣。抑反於性泯於迹。是偏眞之
空理。何言曹溪門下直指禪哉。縱然性空眞
色。亦尚金屑眼裏之翳也。所以寶鏡三昧云。
天眞而妙不屬迷悟。因縁時節寂然昭著」
火熱風動搖。水濕地堅固。眼色耳音聲。鼻香
舌鹹酢。然於一一法。依根葉分布。本末須
歸宗。尊卑用其語
火熱風涼眼色耳聲乃至四大六根法法塵塵。
覿面十字快活無礙者。乃大仙心現前作用。
然於下四句。根葉者喩心境二法。本末者指
上根葉等。宗者大仙心也。言眼前火熱風動
乃至舌鹹酢等一一諸法。無不只箇唯心三
昧。譬如依根葉分布。這裏見本根勿攀縁
枝葉。縱使唯心云。尚摘葉尋枝。故僧問雲
門。摘葉尋枝不問。如何是直截根源。師曰。
速禮三拜。諸人日用坐起拜遶走上走下是
甚麼。勿轉筋。本末須歸宗尊卑用其語者。
一一諸法歸本末雙泯心宗。則尊卑高下自
都其位各用其語不曾犯忤。句句不失宗
言言不昧機。即是不回互妙旨也。風動搖
下。雪竇曰。春氷自消。天眞時候誰敢造作。地
堅固下。雪竇曰。從旦至暮自古自今從本
不差耳。音聲下。雪竇曰。海晏河清。人人好
遊戲。無曾有罣礙。舌鹹酢下。雪竇曰。可憑
可據。不可以鼻孔喫茶飯。一一法下。雪竇
曰。重報君。慇懃提携老婆心切。葉分布下。
雪竇曰。好明取。不可錯。須歸宗下。雪竇
曰。唯我能知。不假他力。用其語下。雪竇
曰。不犯之令。巡人犯夜。或難曰。上言根葉
本末心境二法一一諸法唯心三昧。今釋歸
宗句言一一諸法歸本末雙泯心宗。則心境
之心與雙泯心有差別。則一體二心。又以心
歸心理如何會。答。以心歸心者。猶如言以
空合空以水投水。前心後心不一不異。於
此時也。唯一妙覺大仙之心無蹤可尋。若
至箇裏。則歸宗亦是功勳邊事。望彼本具。
大仙心尚有隔一頭地在。雖然非擯却上
件之諸法。元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故。塵
塵法法無非這心之妙現。説什麼本末歸
宗。然爲錯認六塵縁影生死根蔕故。換却
眼睛須歸宗云耳。古人不獲已慈誨也。請
不滯語句眞下薦取看 古轍眞妄解釋不
足取之
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當暗中有明。
勿以明相覩。明暗各相對。此傳燈作比宜
改作比
如前後歩
此章者承上暗合明明之二句以明不回互
中有回互回互中有不回互焉。明者對暗
之名。明之名不獨立。以有暗時而有明之
名。以有明時而有暗之名。蓋明之時暗不
滅又不生。暗之時亦明不生又不滅。是故
曰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等。明時只
是明而明暗互在其中而單不可取捨。下
句明暗易字也已。凡其明暗倶是一虚空之
顯色。於彼虚空者又不曾變也。至這裏見
及見縁。皆是妙心中所現物。然亦見見之
時。見是非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而見及
見縁自爾宛然。比如前後歩。前歩對後歩
之名。前歩之名不獨在。以有後歩而有前
歩之名。以有前歩而有後歩之名。前歩只
是前歩而前後互在其中。而單不可取捨。
後歩亦復如是。前歩後歩倶是一雙足之運
歩。於彼雙足者又不曾變也。又如彼鴟
鵂鳥者。晝出不視丘山。於渠當明有暗而
亦不可言暗也。夜撮蚤察毫末。於渠當
暗有明。而亦不可言明也。明暗隨渠之所
見而轉變。然晝不成夜。夜又不成晝。渠
之明時明。而明元非明矣。暗亦復如是。於
彼空界者又不曾變也。今回與不回法義
亦復爾。回互則喚天爲地。渉入無礙。無礙
則法住法位而不曾變。雖然不曾變法元
無定相。則晝爲夜夜爲晝圓轉無礙。無時
又無相。而於彼世相者又不曾變也。天不
成地。地不成天矣。以是回與不回各在
其中。單不可取捨。當知晝夜明暗回與不
回盡是見覺之所變也。然亦除此所變而外
非別有不變者。變而不變不變而變。共不
可思議之妙法也。昔日洞山問曹山。子向甚
麼處去。曹山曰。不變異處去。山曰。不變異
豈有去耶。曹山曰。去亦不變異。且道是明
頭去暗頭去。謂之知有了不知有不知有
還知有。若至這裏得此便宜。欺汝不得。
有暗下。雪竇曰。暗必可明。雪竇太慇懃。相
遇下。雪竇曰。明還非覩。妙在轉處。有明下。
雪竇曰。一見三。否則吾不復。相覩下。雪竇
曰。無異説點將謂別有奇特。相對下。雪竇
曰。若爲分。明與暗拶得看。更須知有明暗
雙雙底時節。巖頭所謂雖與我同條生不
與我同條死是也。所以雪竇曰。末後句爲
君説。明暗雙雙底時節同條生也。共相知不
同條死還絑絶還殊絶。黄頭碧眼須甄別。南
北東西歸去來。夜深同看千嵓雪。又保福問
羅山曰。嵓頭道恁麼恁麼不恁麼不恁麼意
旨如何。山曰。雙明亦雙暗。曰。如何是雙明
亦雙暗。山曰。同生亦同死。雪竇此頌古今錯
解不少矣。夫雪明一色邊事雪屋人迷一
色功是也。今雪竇意曰。夜深半明半暗時
節同條生也。南北東西相共皆同看千巖雪。
未知不同條死殊絶妙趣。故云歸去來。轉
却那邊更須知別有好境界。是則轉却一
色那地勸發之語。謂之末後句。也是膠柱
鼓瑟。且得沒交渉。以共相知與同看之句
併照焉。前後歩下。雪竇曰。不如此。擬則
違。休等匹 古轍以明暗共爲妄法。而別
立本有妙光妙性眞明。特除却此箇明暗之
法外。有什麼妙光眞明。觸目無他。寧可揀
擇哉
萬物自有功。當言用及處
此亦明回不回之義也。夫自有之語佛祖眼
睛衲僧巴鼻。是非始有非本有非妙有。況
縁有妄有耶。不可作法爾如然。豈可曰神
通妙用。如何如何。唯我能知。用者作用回互
之義也。及者兼與之辭也。處者止處也。今言
萬物自爾有天眞成功。火自有火功。水自
有水功。餘二大亦爾。大凡無物不有其功
矣。作用而回互。則龍吟虎嘯見其風雲之成
功。止處而不回互。則鶴頸鳧脛安其長短之
本然。又回互用。則逆順縱横與奪自在。蝦蟆
上梵天磨盤走空裏。不回互則安眠高臥
間靜無事。天與白雲曉。水和明月流。其用
及處當言之者。蓋倶在其人耳。高允淑莊
注云。夫以蜘蛛蛣&MT02544;而布網轉丸不求之
於工匠則各有能。須知如是蠢蠢小蟲尚
有天眞妙明功用。況其他耶。有功下。雪竇
曰。旨爾寧止。應變成功無往有窮。及處下。
雪竇曰。縱横十字用捨自在。何叵言之有
事存函蓋合。理應箭鋒拄。承言須會宗。勿
自立規矩
事存者。存察也在也。兩訓共通。凡事得理
存察。則無事不通。渉入無礙。芥入須彌不
改本相。事妙契乎理如函蓋恰合。回互中
自有不回互之理也。理應者。理隨事應變。
則無理不通。縁起無邊。不起滅定現諸威
儀。理冥符乎事。如箭鋒相拄。不回互中自
有回互之事也。全理之事。事外無理。全
事之理。理外無事。凡有其事則必也有其
理。已有其理而不能無其事。事理元無
別。其法如是。故譬如燈有照物之理。然
只有見其事不知其理知其理不見其
事者。是不會其本根徒攀縁枝葉故。何
云本根麼。心是本根矣。事理也者心之事
理。理也事也豈心外法哉。知一切法即心自
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吾達磨曰直指人
心是也。然直也者非曲直之直。正也訓。而
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道之正言直指也。然
經論册子上誦文解義徒。未曾證據自心
故。汎爾向心外見法。於事理法膠論相即
相入隔別圓融等義。且夫愚矣。心圓融則事
理圓融。心隔別則事理隔別。相即相入亦復
如是。若能心無礙。則十法界不嘗隔。況四
法界其有優劣哉。法元無圓別。見解皆由
人。或作隔別見或作圓融解。一切諸法唯
心所轉。其唯在自心何如耳。承言一句不
啻此篇。一切言教皆承其言須會這宗。若
失宗。則滯在語句成閑學解去。勿自立
規矩者。汝等諸人娘生鼻孔本來面目摸索
著看。頭戴天脚履地。從佛不得。從祖不
借。不規而圓。不矩而方。明歴歴活團圝。豈
可剜好肉而生瘡哉。故策令曰勿。古語曰。
法聖人者法其迹耳。夫迹者已去之物非
應變之具也。奚足尚而執之哉。執成迹以
御乎無方。無方至而迹滯矣。此言也其爾。知
所應變御乎無方。則曷滯其迹哉。函蓋合
下。雪竇曰。子細看。不可蹉過。箭鋒拄下。雪
竇曰。莫教錯。差則喪身失命。勿眨眼。須會
宗下。雪竇曰。未兆非明。雪竇却看麼。言
前明宗早落二三。立規矩下。雪竇曰。突
出難辨。刺破汝眼睛 古轍解事存下句
云。執心境爲實。則事理倶乖。達心境爲
妄。則事理倶妙云云。此所謂言妄顯於眞。
妄眞同二妄。若見妄可爲妄見眞可爲眞。
則何得事理倶妙哉。是亦偏眞局見。違此
篇之本旨。不待辯而可知焉。近眼見聞叢
林。專從事于規矩徒修行於規矩。然不
知規矩所以爲規矩坐禪所以爲坐禪。三
條椽下死猲狙。地晝夜默默守株坐香。已言
佛祖骨髓佛祖眼睛全在規矩中外更無他
事。而人人是爲向上事去。虚心空想遏捺
念起。恍恍愡愡夢幻之境實謂一念不生田
地。尚又欲使勤念不起。暫有似念不起。
將是妄想困倦。謂之有氣息死人。或又曰。
只管打坐一念無生莫流注第二念。可哀
哉。執義上文隨語生解。黄檗曰。莫流注
第二念者。非言不生二念也。試問。汝
日用念起有第幾箇數。若有八百一千。則
使儞肚腹脹滿去。悲夫。爲不逢其人自
計較卜度開眼爲寐語。一盲引衆盲。無量
劫來一念所轉而全無二念。故曰莫流注
第二念。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
住。一念萬年萬年一念。若實了一念不生。
則見透三祇劫空。想夫一念不生語往往錯
會謂如木人泥佛不知瞋喜痛痒。是則飯
袋子閑義解。夫言一念不生者。千思萬慮
不思議而能思議。聲色堆裏居見聞而非見
聞。七穿八穴百顛千倒。日用光中無爲而
爲無知而知。前念後念倶是不生。謂之應
無所住而生其心。這裏且道。念起從何來。念
滅向何去。嵓頭曰。咄。誰起滅。抑無始時來
起滅不停。只是一念反側展轉。念元無有一
千八百。若有多念即汝一身應成多佛成
多衆生。汝試思察看。瞋則瞋而無喜。喜則喜
而無瞋。所謂有智慧則無煩惱。有煩惱
則無智慧是也。順縁故喜。違境故瞋。共是
縁所遺者。瞋亦一念。喜亦一念。不能瞋喜
一時同起。譬如一頭左右首。雖有左首右
首之名。而不能左右一時而首。自餘之念
亦復如是。念念一念所轉而全無第二念。然
亦求其一念了不可得。念念念念盡是不生。
何爲算二三四五六耶。又有般曰。從本不
生。若渉二念則早是損不生。不生如何損。
損則非不生。又曰。雀噪鴉鳴無欲聞之而
能聞其聲而不過。無欲分之而能分其聲
而不差。乃至鐘鼓人畜之聲同一起時。無欲
分之無欲聞之而皆同時能聞能分。謂之
不生而聞不生而分。若渉第二念慮思之
鴉雀。則早是損不生。其餘聲色亦復如是。
然則如逢人時。男女僧俗紫來紅往者無欲
見之一見而知。又須是言不生而知。更渉
第二念慮此曰甲彼曰乙。又致寒暖人事。
則不必思而言之耶。思而後言之。則皆可
損不生乎。想夫日用光中生與不生斑斑
駁駁兩頭三面焉。噫乎此箇不生也不自在
矣。夫諸仁者如何如何。縱使曰一念不生。
尚未許在。故闡提惟照禪師上堂云。本自不
生。今亦不滅。是死不得底樣子當處出生隨
處滅盡。是活生受底規模。大丈夫漢直須處
生死流臥荊棘林俯仰屈伸隨機施設。能
如是也。無量方便莊嚴三昧。大解脱門蕩然
頓開。宜深思密證。勿勞閑思想。僧問雲門。
不起一念還有過否。門曰。須彌山。雲門舌頭
甚密。雖然這話諸方錯會。或謂不起一念。
早是錯了。其過如山。或謂不起一念如須彌
山不動。或無味之談塞斷人口。只是鐵橛
子似則似。是未是。箭過新羅。實無的處。如
此説話咸是邪解。或曰。撃碎須彌掀翻大
海打坐看。須是不起一念始得。且喜沒交
渉。皆是依語生解。墮在道理障中是非窩
裏。口皮邊學知見。老僧爲汝言。須彌山喚
爲念起乎爲念不起乎。這裏有過麼無過
麼。請試斷看。只知自古自今爭辨鵠白烏黒。
藥山曰。兀兀地思量非思量不言思量於非思
量也。思量即非思
量矣。和點反上讀者
誤也。須直下讀焉
永嘉曰。分別亦非意。皆是
也。故永平古佛曰。心行處滅一切心行。諸仁
者只今是什麼心行。更無幾何事。凡言一念
不生亦是憐兒老婆禪。雖然如是。切忌學
虚頭崑崙去。故圜悟曰。不是拍盲便無事。
須是透過關棙子出得荊棘林。淨裸裸赤
洒洒依然似平常人。許汝有事也得無事也
得。冀莫自欺好。只管打坐之語亦錯會。只
管打坐猶言只坐。又或曰。瞥起是病。不續
是藥。此是一旦風藥也。若常服不休。則非
啻不治病。終至損慧命。又或曰。一寸坐
禪一寸佛惡。是何言也。計知摹寫於言一日
相應一日佛來乎。若如所言。三二十年脇不
著席。只管打坐。則堪笑成數千尺之細長
佛。借問第一坐即一寸佛。則第二坐即可成
二寸佛。如竹筍生相次可長耶。若又毎坐
一佛一佛出生來。則如彼佛工所作千體佛
乎。比來坐禪而求欲作佛。則是非達磨門下
沒量大禪也。一寸坐禪一寸佛。則不坐時爲
復何名。且成人且成佛。則終無休期日。若
又佛與人別竝立。則如離魂影病。實法門中
一場笑具。於戲惜哉。今時師學倶陷入斯窠
窟。跳得出者少。厥派流泛濫乎江湖。而不知
溺死乎幾雲水。誰回厥既倒者。誰疏厥滯
塞者哉。允千載之下徒霓望禹聖也已。或又
臨立安居規矩。新唱出全規矩半規矩之妄
稱。所以者何。禪講兼勤曰半規矩。打坐無
暇名全規矩。猗乎佛祖由來未曾聞有全
半之名。誰爲之地耶。至爲其安居。則師雖
非其人一夏効知識樣子。擧話提挈尸位
法席。學本雖不肯。九旬稱助化導誼。撃節
鼓吹素餐佛飯。師僂傴媚學。如冠苴履學。
嘯傲誇師。似履加首。然亦空腹高心口吐
大言謾罵於人。悲哉。不論佛法論口腹。
竊託辨道辨外道。濫蒙逃禪之名各掘文
盲之窟以爲自己之屋宅。常在於其中做
活計。師學相共倒行逆施。不思安居頭尾是
人人自己之頂&T058676;量眼睛量之所致可以痛
焉。可以憐焉。又或般漢設急經行之假名。
手等執棒攘臂瞋目謂逐倒妄想。恰是似
言閭閻愚民送疫病神。師學相倶不癡則
狂歟。實痛哉。迷背乎吾上祖永平古佛光明
藏裏一息半歩之垂範。不知何物是妄想。若
有妄想逐倒。則于此于彼應有妄想蛻殼
皮。若夫言斷妄想。斷則有如其木橛者。
若又言滅妄想。滅則有如其灰炭者。或又
期日立限閉居閑處晝夜坐殺謂之折身。
恰似獼猴在於窟欒。是不亦愚耶。不見佛
言。謂我斷貪瞋癡名増上慢。謂貪瞋癡法
異諸佛法名増上慢。謂有所得名増上
慢。謂有所證名増上慢。謂有解脱名増
上慢。乃至偈云。禪定解脱及三昧開示世間
如實門。法性本來無所動。隨順假説諸禪
定。這裏如何返照看。上所辨者雖似所作
威儀好事。爲無正知見。徒心勞形役。假名
阿蘭若學佛法外道。因憶黄檗悲愍之語不
道無禪。只是無師。又僅有三五箇雛僧。無
人堂内徒立坐香。其居往往亦挿縷香。止開
時至魚板交撃。銜賣殊勝於人家之男女耳
邊。此所謂爲其目失其腹者乎。又大輸却
向言全半規矩徒了也。彼善於此則有之
矣。汝於意云何。實乎虚乎。請自思之。樂云
樂云。鐘鼓云乎哉。世典尚如是。況於吾佛
乘耶。悲夫。覓世間實頭人也太難矣。佛法
下衰而其弊至于茲。未審人人自己光明何
驢年蝕焉。烏虖茲其奚何爲如斯迷倒乎。
這般徒類皆雖根據乎曩祖永平古佛坐禪
儀箴兩篇。然不知吾曩祖垂範之宗旨。自錯
會佛祖骨髓佛祖面目之語強務死坐痕&T028652;
偏向。所謂外寂中搖繋駒伏鼠是也。此嵓頭
所呵。魔魅人家之男女者也。今時稱知識
人名利二求之心歇者至而鮮巳夫。猗嗟此
何時也而以如此乎。謹按永平古佛倭字坐
禪箴。擧藥山非思量話南岳磨甎話苦心鄭
重示坐禪要。然眯目瞳焉當面蹉過。不見
其所可見却失其所主當。不亦過耶。又
玄策禪師謂智隍曰。汝言入定。有心耶無
心耶。若有心者。一切蠢動之類皆應得定。若
無心者。一切草木之流亦合得定。既不見
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
入。則非大定。如吾六祖下禪定。則夫妙湛
圓寂體用如如不定不亂禪性無住禪性無生
心如虚空亦無虚空之量。如之祖訓分明
的實。學者能鑒之。夫以。坐禪者佛佛機要祖
祖要機。不論自界他方。不隔西天東地。三
世諸佛歴代祖師盡是坐禪辨道。實安樂之
法門也。冀劉覽乎吾永平古佛坐禪儀箴之
兩篇。則當知只是不拘死工夫。不曾坐禪
而竟朝坐禪。不曾思量而終日思量。兀兀地
非佛量非法量非悟量非會量。誠是佛祖
之骨髓佛祖之面目也。正當恁麼時。千古萬
古共有入佛入魔之力。進歩退歩親有盈
壑填溝之量也。恭惟坐禪所以爲坐禪者。
有佛處共不住。無佛處急走過。無常住不
行。無常行不住。不覇木馬高騰於威音之
前。沒足石人獨歩於劫空之後。頭轉異類
脚蹈那邊。六戸不掩四衢無跡。不拘坐
相不住禪性。眼見耳聞聲色堆頭不動不
禪。恁麼亦得。不恁麼亦得。恁麼不恁麼總得
總不得。孤逈逈地活鱍無依。在這裏不造
作。古人曰。聖諦亦不爲。若閑坐即爲。謂之
鳥飛如鳥魚行如魚。又謂之只管打坐。盡
十方界無穢無淨住一定相。定相無相。一
切處入定。一切處出定。不見有出入。而出
入無礙。是則達磨門下沒量大禪也。雲門曰。
纔聞人箇休歇處。便向陰界裏閉眉合眼。
老鼠窟裏作活計。黒山下坐鬼趣裏。體當便
道得箇入頭路。夢見麼。似這般底。打殺一
萬箇有什麼罪過。此語禪病之點眼藥。請染
指甘之。老僧如此吧吧地説話。亦是似無
孔鐵上著橛。又僧問大容殊禪師。如何是
禪。殊曰。秋風臨古渡。落日不堪聞。僧曰。
不問這箇禪。殊曰。儞問那箇禪。僧曰。祖師
禪。殊曰。南華塔畔松陰裏。飮露吟風又更
多。向上更有事馬耳邊。當風向何人説倒
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路。進歩非近遠。
迷隔山河固。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虚度
觸目大道。向外運足更別地尋道去。焉知
大仙心路。不出嶺早錯了石火電光遲遲八
刻。莫動著。動著三十棒。脚跟下作麼生。夫
道也者通達之義。別無所在。眼見無障耳聞
不塞。一切處爾。無往不通。是則平常心難
思議大道也。東西有道南北不鎖。無貴無
賤往者還者都盧大地無有罣礙。家家有
路處處長安。所謂牆外底大道透長安是
也。進歩非近遠者。夫不論遠又不論近。
汝進歩處全無他土。歩歩蹈著緑水青山。若
不爾迷求別道。則更懸隔山河險固。老僧
恁麼道亦猶有隔津。固字説文云。四塞也。
又周禮夏宦掌固注云。固所依阻者也。國
有固野有險。由是則共自他封彊而不通
之義也。謹白二句。光陰者。明公詩話註云。光
陰晝夜也。此兩句總結勸發學人者也。故法
眼曰。住住恩大難酬。虚度者。雲棲曰。世人
耽著處不少。論晝夜長短而秉燭遊。此耽
賞翫也。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
杯。此耽麹蘖也。野客吟殘半夜燈。此耽詩
賦也。長夏惟消一局棋。此耽博奕也。或奔
走四方參禮名山。或裝塑修造曰興隆三
寶。或聚衆起會曰助揚法化。此雖名與色
亦好事非上所言賞翫麹蘖等比。而皆其爲
空過一也。一朝猛省前非忽已龍鍾衰朽悔
無及焉。寂音曰。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虚度。
道人日用能不遺時失候。則眞報佛恩。達
法者貴其知意。知意則索爾虚閑隨縁任
運。謂之不遺時失候。上兩條説話非石頭
素意。法眼上堂云。出家人但隨時及節便得。
寒即寒熱即熱。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
縁。故石頭大師作參同契云。竺土大仙心無
過此語也。中間也只隨時説話。上座欲會
萬物爲己去。蓋爲大地無一法可見。他
又囑人云。光陰莫虚度。適來向上座道。但
隨時及節便得。若也移時失候。即是空度
光陰。上座於非色中作色解。即是失時移
候。且道色作非色解。還當不當歟。上座若
恁麼會。便沒交渉。正是癡狂兩頭走。爲什麼
用處。上座守分隨時過好。珍重法眼至末
後也甚郎當去。又示衆云。諸上座甞見楞
嚴維摩法華圓覺幾多疏鈔記録無麼也未。
且道何册子有這箇時節。又永平古佛擧涅
槃經云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縁時節
若至佛性現前曰。欲知佛性義者。非但欲
知。又欲説欲行欲證欲忘也。彼説行證忘
錯不錯等併是時節因縁也。以時節因縁觀
時節因縁。以拄杖拂子等觀之。更以有漏
智無漏智始覺本覺無上正覺等智不觀之
也。當觀者不拘能觀所觀不準邪觀正觀
等。只是當觀也。當觀故非自觀非他觀。時
節因縁聻超越因縁也。佛性聻脱體佛性也。
佛佛聻性性聻。古今往往解。待時節向後至
恁麼修行。則自然遇佛性現前時節。時節未
至。雖爲參師問法辨道工夫。佛性不現前。
恁麼見取徒還紅塵虚守雲漢。如是類恐
是天然外道之流類也。當觀時節因縁者。
當知時節因縁之謂也。所謂欲知佛性義。
可知時節因縁。是也。時節若至者。時節已
至有所什麼疑著。疑著時節遮莫還我佛
性來。可知時節若至。十二時中不空過也。
若至猶言既至大凡無有時節不至底之
時節。無有佛性不現底之佛性矣。老僧不
然。無有佛性現底之佛性。無有時節至底
之時節。去儞無佛性。講什麼時日。又上堂
云。時節因縁佛性刹那前後圓成。歴歴不昧
直下薦取。平常是道。快便難遇。勿卜因縁
於佛日祖暦。莫待時節於多劫塵數。李長
者曰。十定品説。如來於刹那際出現於世
入涅槃。總無時也。言刹那際者猶寄言爾。
以無時即一切時出現。一切時説法。一切時
涅槃。寂用無礙故隨衆生心現。又如法華
經云。吾從成佛已來無量阿僧祇劫。以無
時可量故曰無量。不逐世情遠思爲無量
之思也。總無時可遷。是知無時是這箇時
節也。時節因縁刹那前後。竺土大仙心東西
密相付。正當恁麼是此時也。周旋馳逐不可
蹉過。一切時中更無餘時。光陰莫虚度。今日
是何日。甲猫兒日麼也無。回首轉眸去而勤
修。又驢年去也。只非言光陰莫虚度。實須
知光陰無虚度。日日只是這時節矣。不會道
下。雪竇曰。又何妨。幸逢汝不會。焉知路下。
雪竇曰。也人天眼目
作出字
不惡。勿蹲踞。若知則還
跌踢。非近遠下。雪竇曰。唱彌高聽則聾。山
河固下。雪竇曰。和彌寡盡大地死人無數。箇
中誰是撃節底。參玄人下。雪竇曰。聞必同
歸。若不聽則又作麼生。又只不可指西劃
東。莫虚度下。雪竇曰。誠哉是言。賊過後張

    毒鼓一撃 鈍椎放光 直下來也
    虚空跌踢
天桂老人報恩編卷上


天桂老人報恩編卷中
  侍者記
寶鏡三昧金鎞
寶鏡三昧者。僧寶傳云。曹山欲辭洞山。山
曰。三更當來。授汝曲折。至中夜授章先
師雲巖所付寶鏡三昧五位顯訣三滲漏。又
賛曰。寶鏡三昧其詞要妙。雲巖以授洞山。
疑藥山所作也。先徳懼屬流布多祕珍之。
然則其來也尚矣。夫寶鏡者。寶尊重之辭。鏡
者喩也。大要佛祖共設種種喩者。全無其
物故。唯取片隻理曰似又曰如焉。是以今
喩於鏡亦爾。非敢取鏡。資其靈明而能照
物以比喩于人人本具圓明之心本來無物
善應萬法胡漢相現照鑑無差不從外入
不從内出分毫不錯移現將來也已。凡非
謂心如鏡有形而磨瑳之也。三昧者法也。
大論所謂王三昧也。譬如輪王君臨於四天
下而無不令其澤蒙於庶民也。是則吾人
本然自具佛祖證得受用密旨。是名寶鏡三
昧也。三昧名義如常。胡繼宗注曰。大凡物
皆有三昧。謂其妙處也。此注偶爾稍有理
義。然吾門諸祖得其人。則所以室中密授
之者。意恐淺識之落流布則成茶飯席上
腐談去爾。字字句句現成公案何祕之有。或
曰。寶鏡三昧者法眼印可面禀密授一大事
因縁。後後行徑而非常人分上事故疎山潜
聞輕懱招二十年倒屙累。最是奇特一事也。
烏乎杓卜聽虚聲。又是有閑鬼作崇。汝輩
未知祖佛語言三昧。叨作無根信。凡有佛
祖倶渉言句者。皆不獲已門庭施設爲人
體裁。若祖師心印。則拈華微笑刹竿倒却。二
祖不言青原垂足。二十八代皆説傳心不
説傳語。其實雞鳴狗吠如是之法音森羅萬
像密付之心印。然説心印又説傳心早是
剩語。拈華微笑刹竿倒却都是一場閑事。況
又祖佛覿面印證際會夥頤饒舌鼓弄唇吻
老僧未曾聞之。若言寶鏡三昧章句印可付
囑大事因縁。恰似醫巫耳口傳授。教外之宗
何爲之有。謂之舍爾靈龜觀我朶頤理沒
己正受三昧而反死抱他筌蹄。打破鏡來。
與汝相見。既曩祖曰。授汝曲折。正是苦苦
爲人用處爾。古人慣曾作客方憐客之謂
也。若又決密囑付授一大事。則洞山今日獨
私於曹山豈可祕於雲居不傳之乎哉。點
檢將來。未納履於如是之法門不投刺於
直指之玄關羊質虎皮之瞽説。悲夫汚&T045892;
室昧却宗旨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護」
此四句佛祖親密囑累大綱一篇關鑰三昧正
印。謂之先師未了舊公案殃及兒孫。凡如是
者。通指一篇法體。即人人自具妙心。參同契
直云竺士大仙心是也。佛祖如是賢聖如
是。人天眞俗生死涅槃煩惱菩提如是。乃
至地獄餓鬼馬牛猫狗亦復如是。山河大地
森羅萬像方圓大小塵塵法法悉皆無不如
是也。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
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縁如是果如是報如是
本末究竟等。盡十方世界唯是者箇心。三世
諸佛於此得無上菩提。於此轉大法輪。於
此而般涅槃。如是心法佛祖親密相付。已如
參同契解。汝今得之。愍兒忘醜。汝者。廣指
之辭。而知有底汝也。藥山之雲巖之洞山之。
指其所付之人曰汝耳。今且洞山付曹山
則汝曹山也。不可偏指。人人箇箇非汝而
誰。莫推上他而自跥跟。且夫直今對此篇。
則汝是何面具。摸索鼻頭。今是何時節。莫
講暦日。得是何什物。展開兩手全無別得
無別時無別人。然是其人始得。豈翅顢頇
云哉。宜善保護者。叮嚀辭也。非言善保護
此篇閑語句。六祖大師曰。祇此不染汚諸佛
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箇裏喚什
麼作佛所護念。所謂不憶念一切法。是名
佛所護念。當知汝既如是。耳朶兩片皮。吾
亦如是。牙齒一具骨。若言有一法可得。則
堪笑獼猴騎土牛始自如是法終至主中
主。句句文文一貫穿通。言各人如是心之左
右焉耳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