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小叢林清規 (No. 2579_ 無著道忠撰 ) in Vol. 81

[First] [Prev]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三拜拜了未收
坐具
又前燒香。薫茶獻眞左。歸三
未收
坐具
又前燒香。薫湯獻眞右薫獻之法
如涅槃忌
歸三拜初收
坐具
九拜了住持又前燒香歸位&T075573;
楞嚴呪。行道五會。三拜○不
&T075573;到了
回向達磨忌
回向
  五日
達磨忌獻粥 眞前設鉢案。虚應器一位
安楪排□子預飣羹菜 湯粥・菓茶・及湯
瓶 預列眞前東邊 鳴鐘 大衆西集立。
侍眞立眞東西向。住持中立&T075573;前燒香
侍香隨。進退
如涅槃忌
三拜拜了未收
坐具
湯粥侍眞遞供○獻供
之法如涅槃忌
三拜未收
坐具
菓茶三拜初收
坐具
住持又前燒香歸
位。磬五聲。眞讀大悲呪。住持聞燒香鈴又前
燒香。是三拜&T075573;呪了&T075573;通回向捧文讀而
不諳誦
午前達磨忌半齋 眞前設鉢案。預飣羹菜
如獻粥 湯食菓嚫下嚫者。錢貳百紋
紙裹盛小素案
茶及湯
瓶列眞東邊 鐘一通整衣二通集會兩序向
北立如出班
燒香圖
侍眞住立眞左。住持披法衣中
&T075573;前燒香侍香隨歸三拜拜了未收
坐具
又前
獻湯食侍眞
遞供
歸三拜未收
坐具
 又前獻菓子
嚫。歸三拜初收
坐具
住持又前燒香侍香隨。進退
如涅槃忌
三拜拜了未收
坐具
又前獻茶。歸三拜未收
坐具
又前
到眞與坐
具中間
揖了歸三拜初收
坐具
十八拜畢。出班上
如正月
三日&T047368;
大衆列拜如涅槃
忌中&T047368;
次兩序對立。住持
中立定侍香進瓣香。拈起唱語。挿瓣香。燒
從香皆如涅
槃忌
次換衣燒香。歸位。楞嚴呪。行
道。皆同涅槃忌回向語同
宿忌
  ○十一月 冬夜
冬夜諷經 如結制前晩
此日大衆請師家展持賀令節。高臘一員或
兩員光伴。衆寮資具&MT10769;辨。宜假書院
  冬至
祝聖 祖師祠堂諷經如常 次開山諷經。
楞嚴呪。行道。回向尋常旦望
所宣者
次方丈講茶禮法如臨
時中&T047368;
此日住持爲大衆展待
  ○十二月 八日
佛成道會 張出山像。敷設儀規。一準涅槃
回向
  十一日
關山宿忌 如達磨宿忌祖師
回向
  十二日
關山忌。獻粥。半齋 如達磨忌。或略十八
拜爲九拜。或不唱語爲異
  二十八日
歳末祈祷般若 如正月十六日
  晦日
除夜諷經 如結制前晩
  ○某月某日開山忌
宿忌 獻粥。半齋 如達磨忌
  ○某月某日嗣法師忌
宿忌 獻粥。半齋 如達磨忌
  ○某月某日歴代祖忌
直就牌位前鋪設 宿忌半齋并諷大悲呪
  ○某月某日檀那忌
宿忌 半齋 住持當牌立&T075573;前燒香。供
茶湯半齋先供湯。次出生飯
供食。次供菓・茶
又燒香歸位&T075573;
楞嚴呪或宿忌
大悲呪
行道若坐誦者如
臨時中&T047368;
第五會住持
&T075573;
前燒香歸位問訊&T075573;
立到了
呪了回向亡者
回向
月分清規畢
小叢林略清規卷上


小叢林略清規卷中
臨時清規第四
  得度儀規世所刊布多脱誤。今依善本更
加刪補○若師衆備足可一依百
  丈清
選日既定則隔宿剃其頭。頂心留髮。名曰
周羅梵語也。此
云小結
佛前若別室行之。設
佛像或祖像
陳爐華
燭。室東偏向佛安椅子師位前設卓一張。上
排置香燭・手・爐・戒尺・戒文・剃刀。傍安磬
今本師兼戒師作梵。從省略而已○若依百丈清規。
則室西別向佛設戒師位。前几陳香燭・手爐・戒尺・戒
文。戒師對面設作梵闍梨位。几
上安磬。本師前設几。安剃刀
以袈裟・直裰・坐
具・鉢盂。盛案置佛前 時至鳴鐘 衆集
左右列坐 師佛前燒香三拜就位 引請
闍梨引得度人。佛前燒香三拜。到師前燒
香三拜。長跪合掌 師立衆同立。師秉爐白

 戒香 定香 慧香 解脱香解脱知見香 光
 明雲臺遍法界供養十方無
 量十方無量普熏證寂滅一切
 衆生亦如是即將今晨剃頭受戒開啓功
 徳先願
 皇帝萬歳臣統千秋天下太平法輪
 伽藍土地増益威光護法護人無諸&MT10769;
 十方施主福慧莊嚴道場人身心安樂師
 長父母道業超隆剃頭沙彌修行無障
 途八&MT10769;咸脱苦輪九有生倶登覺岸
 衆念
 清淨法毘盧遮那佛。圓滿報盧遮那
 。千百億化釋迦尼佛來下生彌
 勒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大聖文殊師
 利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
 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十佛名了師坐衆復坐。師又曰
 善男子。心源沖深法海浩汗。迷之者永劫
 沈淪。悟之者當處解脱。欲求解脱道。必
 在圓頂方袍中。三界出離之要道。諸佛道
 同之軌範。但辨肯信。勿生疑惑。夫出家
 儀相自然與道契合。斷鬚髮者斷愛根
 也。愛根纔斷則法樂自在。脱華服者脱
 塵勞也。塵勞苟脱則眞身獨露。是以三世
 諸佛未有一佛居家成道。歴代諸祖更
 無一祖處俗了眞。故一切功徳中出家功
 徳爲第一矣。經云。譬如造七寶塔高至
 三十三天。功徳雖最大。若比出家功徳
 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喩不能及。何
 以故寶塔有待假法。畢竟歸磨滅。出家無
 爲功徳。増進成佛果。即此生身頓超凡
 夫地。縱闕證果早是眞佛子也。汝專誠
 思念。不得慢易。今日出永劫流轉之迷
 域。本有衆徳稍稍顯現。即時入不退無生
 之佛國。無始虚僞漸漸銷滅。圓顱是出纒
 之相。方服是解脱之幢。見聞悉蒙巨益。親
 族同沾昇拔。是故云。流轉三界中。恩愛不
 能斷。棄恩入無爲。眞實報恩者。夫出家之
 後禮踰常情。天地尚不能覆載。塵俗豈
 得類同。國王不得臣汝。父母不能子
 汝。神祇冥道皆是下方也。非師長則不
 可恭禮。非佛祖則勿致拜敬。汝今當
 離此座。想念國王水土之恩父母生成之
 徳精誠拜辭。向後不復拜也。是即出離
 之殊範。尊貴之異徴也。爲守宮神報生
 來加護之恩。向生縁神告發心出家之
 事。其能如是則守宮神永爲汝衞道。生縁
 神常爲汝護法矣
沙彌就禮一拜。引請引出道場。先望帝都
三拜謝恩。次向氏神三拜。次向父母三拜。
了即更僧衣。還佛前三拜。次轉師前禮一
拜。長跪合掌 師用淨瓶灌頂。以指滴水
於頂上。執刀剃頭蓋隔宿剃之
今只爲樣耳
仍誦偈二遍。
衆同和。偈曰
  善哉大丈夫  能了世無常
  棄俗趣泥洹  希有&MT10769;思議
三誦了沙彌禮一拜。長跪合掌 師又執刀

 最後一結謂之周羅。唯師一人乃能斷之。
 我今爲汝除去。汝許不沙彌
答云
可爾
仍擧落髮偈三遍。衆同和。偈曰
  毀形守志節  割愛辭所親
  出家求聖道  誓度一切衆
除周羅去。沙彌禮三拜。胡跪合掌 次安名
 次授坐具。沙彌捧具云師擧語教授。沙彌
隨和。下皆傚之
 大徳一心念。我某甲○稱沙彌
名。下皆傚之
此尼師壇。應
 量作。今受持。常護衣故
如是三説了。沙彌起立問訊。展具三拜不收
胡跪合掌 次授袈裟。沙彌捧七條衣云
若如法。先受五條。
次七條。次九條
 大徳一心念。我某甲此欝多羅。七條衣受。
 兩長一短。割截衣持若五條則曰。此安陀會。五
條衣受。一長一短。割截衣
持○若九條則曰。此僧伽梨。
九條衣受。三長一短。割截衣持
三説了。師爲沙彌誦授披袈裟偈三遍。衆
同和。偈曰
  善哉解脱服  無相福田衣
  我今頂戴受  世世常得披
 五條改第句曰。世世不捨離○大衣曰。大哉
解脱服。無相福田衣。披奉如來戒。廣度諸衆生
即入便處搭袈裟了。師前三拜。次佛前三
拜。又轉師前。胡跪合掌 次授鉢盂。沙彌
捧鉢盂云
 大徳一心念。我某甲此鉢多羅。應量器。今
 受持。常用故
三説了。沙彌措鉢盂起立三拜了。又胡跪合
掌 次授三歸五戒。師即云
 汝既出家。當先受三歸五戒。我今爲汝
 召請三寶。證明佛事
秉爐三請。云
 奉請無寶。海藏經文十地
 五果回向同垂感降共作證明
三請了乃云
 善男子。欲求歸戒。先當懺悔。如人浣衣
 然後加色。汝今至誠隨我語懺悔。先罪
可盡消滅
即爲沙彌誦授懺悔偈三遍。衆同和。偈曰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口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三唱了沙彌三拜。胡跪合掌。師云
 善男子。汝既治身口意三業得大清淨。
 今當歸依佛法僧三寶。三寶有三種。所
 謂一體三寶謂如如妙理中有覺性爲佛寶。有
離塵性爲法寶。有解脱和合性
 爲僧
現前三寶謂十方三世諸佛爲佛寶。所説教
文爲法寶。所被機縁爲僧寶
 住持三寶也謂泥土木石金銅綵繪之像爲佛寶。黄
紙朱軸大小經論爲法寶。染衣剃髮
 爲僧
一歸依則諸功徳圓成
即爲沙彌誦授歸依三寶語三遍。衆同和云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歸依佛無上
 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和合尊 歸依
 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 如來至眞等
 正覺。是我大師。我今歸依。從今以往。稱
 佛爲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慈愍故第二
遍再
 疊。曰。慈愍故。慈愍故。○第三遍
三疊。曰。慈愍故。慈愍故。慈愍故
一説後沙彌一拜。二説後二拜。三説後三拜。
就胡跪合掌。師云
 善男子。汝既捨邪歸正。五戒入道初因出
 離元首。汝應頂受
 盡形壽。不殺生・不偸盜・不婬欲・不妄語・
 不飮酒。是五戒相。汝能持不沙彌
答云
能持
 已下
三説
 上來五支淨戒。一一不得犯。汝能持不
 沙彌
答云
能持師云是事如是持鳴尺
一下
沙彌起三拜。胡跪合掌。師云
 法如大海。漸入漸深。汝已受五戒。次有
 沙彌十戒。受此戒後與大僧同利養。此
 名應法沙彌。應當頂受
 盡形壽。不殺生・不偸盜・不婬欲・不妄語・
 不飮酒。不坐臥高廣大床・不花鬘瓔珞香
 油塗身・不歌舞作倡故往觀聽・不捉金銀
 錢寶・不非時食。是沙彌戒相。汝能持不
 沙彌
答云
能持盡形已
下三説
 上來十支淨戒。一一不得犯。汝能持不
 沙彌
答云
能持師云是事如是持鳴尺
一下
沙彌起三拜。胡跪合掌。師云
 已受五戒十戒。入出家位了也。次應受
 菩薩三聚十重。即是眞佛子而入佛位者
 也
 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衆生戒。從
 今身至佛身。汝能持不沙彌
答云
能持一攝已
下三説
 上來三聚淨戒。從今身至佛身。汝能持
 不沙彌
答云
能持師云是事如是持鳴尺一下。
師又云
 有十重戒。一不殺生。二不偸盜。三不貪
 婬。四不妄語。五不沽酒。六不説四衆過罪。
 七不自讃毀他。八不慳食法財。九不瞋恚。
 十不誹謗三寶。從今身至佛身。汝能持
 不沙彌
答云
能持一不已
下三説
 上來十重淨戒。從今身至佛身。汝能持
 不沙彌
答云
能持師云是事如是持鳴尺
一下
沙彌起三拜。初收具轉佛前三拜。次師前
三拜。了問訊出 師及沙彌禮佛鳴磬三下
合掌誦處世界梵云
  處世界如虚空  如蓮花不著水
  心清淨超於彼  𥡴首禮無上尊
 上來剃頭受徳。四恩總報有齋資
 有情同圓種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十方已下
鳴磬三
 下。如
尋常
師起佛前三拜散場
  ○相看茶禮
古規曰。諸禮中賓主相見禮最爲重。諸山名
勝大方專使講茶禮 方丈東南室北壁掛
祖像。香臺上爐 知客引賓到。住持即出立
對室外。主賓相揖東主西向。西
實東向而揖
乃相偶入。到
南北分中止對坐若主高徳則實下一位坐。實高
徳則主下一位坐。如本山專使
主下一位坐。使宣命了出。再入時請主令
對位。若主猶力謙則使自下一位與主對位
賓行者
若不帶則倩
某寺行者
渡贄賓。賓自苟置之祖像前主
右邊譬如扇其柄在
南。餘物準知
復本位坐若專使到此
宣書命
起苟贄。低頭深揖。賓又深深。低頭答之
即主賓同起出室外。復對揖。再入對坐。叙
暄涼 供給二人&T075573;並立室外東西北郷
供二人在屏處辨菓茶等。次第與供給
供給苟菓器左手茶器右手相偶入備之法如
通用
&T047368;喫菓了供給進湯瓶湯瓶二調茶。主賓互
候受了相揖喫 撒菓茶 主人慰勞令退
近古猶撤菓茶後主人出句。到晡時侍者詣客
位。陳請書院茶則賓於是呈對句。因聯句或到
十句二十
句而退
  ○書院題咏
鋪設雅場如圖書題貼木簡。釘掛當陽柱
或直
貼柱
傍室安几二張。上置筆硯短册。以屏
障隔雅場。更以屏風圍後是執
筆位
司席衆多則
二員
雅場排座牌以糊
貼席
衆預看&T047368;位。勿臨時顛
倒 時至自位到末位。皆著掛・帽子・
襪子。持中啓扇。戸外各相揖。而入就位
如圖坐定位頭袖收座牌。衆同收 進菓
五種或
七種
茶。茶禮如常 撒菓茶了。行者計衆
員。盛草紙於方盆上。横壓尺鎭紙。置室
中少東如圖 沙彌行者行筆硯用素盆
加置墨水
毎一人一副或硯少則略毎
二人行一副
司席入室把草
紙若干。自位頭次第行各二枚一充
失書
行紙
法。先到位頭。次轉西。自一位到班末。次
轉東。自二位到班末司席二人則
東西各自行
以餘紙
出。戸外氈上置二枚。充司席自用。更有餘
置之戸傍此時或小爐炷香盛盆。
沙彌捧出置花瓶少東
衆乃沈吟少
時。位頭加水硯徐硏墨。衆同亦若隨硏亦
重吟
頭點筆。開草紙。挾左手書詩。衆西堂
已下
皆特
起左膝書詩東堂免
起膝
書了位頭及東堂置之
座前。懷殘紙。衆西堂
已下
二紙共懷之 沙彌
候衆書了。進取位頭東堂詩。到方盆前
北郷胡跪。詩入盆。其法左手持詩。右手取盆
上壓尺拽近身。右手以詩靠盆外脣。更右
手取壓尺鎭詩上去東堂有幾員。
一一皆若是
西堂已下
自起詩入盆如沙彌
所作
自東西逐位迭出衆多
則東
西二人
同出
到東西班末二人。先以詩呈位頭東
堂。在前胡跪請削位頭東堂看了渡與。班末
人接之乃入盆。司席不入詩 衆入詩了。
位頭量才請引附人呼某
名命
其人承命。即起
入便處。逐一隨位次書場中人名杉原或引
合重二
幅横折。其
式見圖
及引附人起。沙彌行者撒硯。引
附携名暦出坐戸外氈上北郷傍置硯 時
位頭東堂相議。擇請能書音聲雅朗者二人
左班一人。右班一
人○衆多則四人
爲執筆呼某
名命
執筆人定則引
附即於某名上打圈 執筆承命揖左右。
二人同起到盆前胡跪。各揀取自詩東人右
手。西人

互換之而起。出外到傍室執筆位。外几
爲首位。内几爲次位。各就位了。加水硯硏
墨。書自所將詩於短册了。首位執筆向
引附喝曰。報。引附喝云。某和尚等位頭
自起揀取盆上自詩。到首位執筆處執筆微音
問讀則
作者微
音誦
令書之先書詩。次書名
○書式有圖
書了位頭取
詩草懷之或執筆
乞懷之
歸本位。引附於暦上位頭
名打鉤 次執筆又向引附喝報。引附喝
某甲某乙喝名一隨
引附書式
一位二位同起取盆詩。
到執筆處令書之。一位詩首位者書。二位
詩次位者書 次三四位已下兩兩報書。鉤
名一準前法三位詩首位書。
四位詩次位書
已書場中盡。引
附亦到執筆處令書自詩 書詩了凡短册
書了。
次第背翻重。及都書畢。以幾片册
一時仰翻之。則班頭詩自在上
首位執筆以短
册一片。大書題累置詩上 時行者室中設
几。置文鎭二於几左右。二人執筆以各自
所書册。共扇擎之。出並坐戸外氈上東爲
首位即整威儀。擎册入室。几前胡跪。正身。
左手擎册。若手摸册下右角。高唱題。唱了
右手少屏壓尺。取讀了短册一片背翻
屈第四第五指。以其中指・食指
拽取册背翻之。已下傚此
置几左以壓尺
鎭之。次讀詩 讀詩法先高唱名。次讀詩。
毎句先意念一遍。初發聲。庶幾無失讀。且
得毎句緊緩之節。第一・第三句自第二字
高吟。第二・第四句全句低吟。如尋常哦咏
法。詩題到第三句尾一字長曳其音。頌題
不曳。頌題應音少激有禪意。詩題應和暢
有餘風情超邁 凡讀一片了。背翻累置
几左與題
法同
毎毎如是 衆西堂
已下
及執筆讀自
詩。則胡跪低頭。讀了止。位頭東堂名免焉 首
位執筆讀了。總把幾片册。一時仰翻之
班頭詩復
自在上
以壓尺鎭之斜置少揖出戸外坐
次位執筆進几讀詩。法一如前首位執筆讀位
頭二位列了。
次位執筆讀一位班。蓋依
初書時位次自如此耳
讀了與首位所讀册
排陳几上左右
得處
以壓尺鎭之。亦出戸外
與首位執筆並坐 司席起累二疊短册
首位讀
者在上
以指隔不混合。在上者渡與位頭。
在下者渡與一位 位頭上所在題置傍。
以中啓鎭之。逐一觀詩。毎畢一片遞送
次位。次位觀了又遞次位一位觀
詩法同
如是左右
列位觀詩。左右班末人毎觀了。背翻累置
之傍。累了一時仰翻之班頭詩復
自在上
時司席左
班末短册渡與右班末。又右班末短册渡與
在班末 左右班末人觀詩。毎畢一片遞
送次位。如上位法。短册到位頭時。位頭背
翻傍所有題短册。以觀了册次第背翻。累
置之傍。累了一時仰翻之班頭詩復自在上
○一位累法同
觀詩了。司席取兩處短册累爲一疊題在
納方盆壓尺一或二鎭之出 乃就座有饗

 若有場外人咏題者。在後時請執筆曰。
 短册有羨。請勞神毫。執筆即書交置場
 中短册
 一規曰。執筆讀詩了。位頭尊宿一揖隣
 座出觀短册。觀了司席累册不擇
位次
置中
 央方盆。壓尺鎭之退。乃有饗供。後主席
 侍者累刷短册。擇其位次。而置主席詩
 於最下
  ○像設安座點眼拈香
與尋常拈香同。但拈筆唱語。唱了隨侍香
到佛前。措筆於傍燒香。餘如後&T047368;
  ○祷病禳災百座諷經
凡禳疾病禍&MT10769;擇請清衆十員。轉坐誦楞
嚴呪十遍。是名百座不斷輪 十座安爐十
箇。備香十裹 十員坐十座。其坐尋常維
那座位者擧經但初遍擧啓請。第
十遍後擧摩訶梵
誦一遍了。
一位轉坐第二座。二位轉坐第三座。乃至
十位轉坐第一座。毎畢一遍轉坐。其當維
那座者常擧經。誦第十遍了更轉坐。各各
復元座。復座了擧摩訶梵。次回向
 或十員外別設擧經者一人
  ○祖師忌坐諷經
大衆坐如圖住持維那起立 住持立像位
正中&T075573;前供食茶等。復位三拜。又前燒
只到祖前燒香無佛
前燒香。第五會傚此
歸位維那擧
啓請
中立&T075573;
擧南無薩怛他畢。就位坐佛前東住
持座位
維那亦到
此而坐。到第五會和鈴之尾鳴鈴一聲。住
持離座中立。去帽維那亦
同立
聞燒香鈴到宅祛
革鳴
前燒香。歸三拜。拜了中立&T075573;。到
回向又去
到回向
回向捧文不諳誦
○衆始&MT10755;坐不立
  ○祖師遠忌
儀規一準達磨忌如月
&T047368;
  ○前點
先期十日。知容著紗衣。臂九條。著帽襪。
隨行者。齎請状有式巡請諸山。諸山著掛
絡帽襪。延待知客。書謹奉尊命於自名下。
講茶禮
&T056123;日鋪設 掲煎點牌於中門。立照牌之
圖於中門外 室北壁正中掛祖像或新造
寺院請
客可掛其開祖像。
掛達磨類者非也
或名畫墨跡。大卓陳爐華
若檀家薦亡煎點直就佛
前鋪設。不用名畫等
室正中香案上香爐。
案下大香合中安小
合如常
主對西對分手東設
小屏 若開爐十月
朔日
後閉爐二月
朔日
前。大卓與香
案間設大爐炭一東植盛。以
銅線縛之
昏夜室内四處
秉燭 座四首設座氈 排座牌其位次如
圖○以
糊貼
爲四出 司席四員掛絡
&T075573;
掌之
●接入 時至鳴鐘及雲版慢聲與鐘交鳴
○清規鼓而已
披袈裟&T075573;
○或紗衣
各先看照牌。明&T047368;位次。免
致臨時倉遑。因出室外 司席揖接入人。
接入人立戸西東面&T075573;司席揖住持。住
持立戸東&T075573;○已下大
衆亦皆披&T075573;
與接入人問訊。支
合掌入。臨位小問訊。右手屏座氈於西立
若設兩序。則住持次東序。次
西序入。乃都寺進屏住持座氈
次和尚等次第與
接入人問訊入立座首人屏氈坐。西
位東屏。東位西屏
接諸和
尚了。接入人轉戸東。西面前堂已下立戸
西。與接入人問訊入立。最後接入光伴
 若住持煎點。大衆皆會裡人。則接入人自
 始但立戸東。西面接入言東主位。西賓位也。
侍者代住持東立接
 入。會裡人西自賓位
入。不得自主位入
 若令別人代接入者。光伴入後接入人退
 傍。煎點人自入。立住持對面位煎點
人位
 氈於西如前。不假接入也
●焚揖 接入了衆立定。接入人合掌入戸
内。主對對分手中間叉手了。更合掌。深深問
是名
揖坐
大衆和南乃坐或略大衆入位直坐。則又可
略揖坐問訊。若衆已坐又
作揖坐禮
者無義
接入入起身叉手。見衆坐定更小
問訊。叉手進中央香案前。跪捧香合。正立
從案西過此時開香合。其
法如通用侍香
進大卓焚卓一炷。
還自案東過。就中爐焚香二炷。退三歩
濶歩措香合於元處而收蓋。正立小問訊。還
叉手。轉身退主對對分手中間合掌。深深
低頭是名
揖香
大衆和南。接入人支合掌出戸
外。整定威儀&T075573;再入就位 衆一同收
座牌摺袖之
●湯禮 次供頭進湯盞盞上横匙○
行盞法如常
獨接入
人處空而不措 接入人離位出外 供頭
行湯湯瓶衆承之捧盞未喫 接入人整定
威儀&T075573;候行湯了。再進主對對分手中
間。深深問訊是名
揖湯
大衆擧盞低頭 接入人
又出外整定威儀&T075573;復位若煎點人自接入者
坐主對位
因調湯於盞進接入人。乃左右相揖同時
或大衆揖湯了左右揖而喫。但接入人上
肩下肩。候接入人復位與之相揖而喫
喫了湯盞
&MT10755;
捧而不措
地。此禮也
撒盞 即安數珠坐具於座右
懺法奏
鈸處&T047368;
若著九條則取其二條自右達
左肘者
轉下
膝上或安
右旁
●點心 湯禮了進點心 第一進羊羹
盛土器○此案飣硏子・截子・酸蘿
蔔・牛蒡鹿茸五器。排器法如圖
食羹法。取羹
一片飣中器。以爲出生。喫了取先出生。入
元器内而收箸 第二進饅頭盛飯椀羹椀
爲蓋
安于案至。與羹器換。或其四首毎一人
進一椀。大衆一案安三椀。毎三人
次行醤湯。以蓋承之。入子硏子・截子○蓋
入不入隨意耳
饅法。右手持箸箸淨頭向下。與
尋常喫飯時反
取饅分二。
右片飣中器爲出生。而喫左片。持箸取
羹椀吸醤湯。喫了取先出生入羹椀内。置
飯椀右而收箸 次大衆自排置案上器。而
空次進麺位。排器法。拽截子排向身左角。
酸蘿蔔排截子鹿茸之間。牛蒡排向外正中。
硏子排案中心。乃初牛蒡位爲當置麺處
 第三進麺盛小角五重。
飯椀爲蓋
安于案至。與饅器
換。或其四首毎一人進一器。大衆一案安
三器。毎三人行之 次行醤湯。以麺蓋承
之。入胡椒和子截子・硏子。是亦
和・不和隨意
食麺法。取
小角一重飣案右邊爲出生。自第二重次
第喫。喫空器毎毎累出生之下。喫次器。
喫了除出生。餘空器累置初處 次進麺
再請小角三重
無蓋
乃撒初小角三重不管空與
不空
與再請換 次進醤湯。喫麺累空器如前
 次進麺三小角二
重無蓋
衆竪指遮止如展鉢
&T047368;
次進醤湯。衆遮止如前 乃取出生器累
空器上。醤椀在向身正中耳。而收箸 次
撒案
 或略法但進糟雞索麺。乃糟雞案但有三
 器。謂硏子・截子・酸蘿蔔也是名三點心○
或曰。羹・饅・麺是
 名三
點心
初進糟雞盛土器。
無蓋
食之法。取糟雞
 一段。飣中器以爲出生。喫了或出生投糟
雞器非也。古
 云。不可請菜内容生飯。有受菜
鬼與受生飯鬼相爭。下麺例知
收箸 次進
 麺盛飯椀。羹
椀爲蓋
其四首毎人一椀安于案至。
 與糟雞器換。大衆一案安四椀。毎四人
 與糟雞換行之。次行醤湯。以麺蓋承
 之。和子等如常。食麺法。取麺一結飣
 中器。爲出生就喫。次再醤湯。次三
 醤湯。不承如常。喫了收箸
●茶禮 次進菓器七種或五種○或云煎點
之菓不用楊枝者非也
盞茶禮如常 茶禮了撒菓茶器 若著
九條則取膝上袈裟角覆左肘著九條
時如是
搭數珠坐具法如鐼法
奏鈸處&T047368;
同立問訊左右而散
  煎點通辯
就座喫茶亦名煎點。此方必謍辨精厚。似
與古規僧堂等所行稍異
此方煎點多但尊宿忌辰檀家追薦所行。而
齋前煎點也。衆多禮久。故行禮自丑辰始
光伴 尊宿煎點光伴徒弟或法眷也。其照
牌雖東堂但書其坐位東次最下
也。然設東南室分中。而令一座可露見
檀家煎點亦請僧光伴事同尊宿
古規煎點人光伴人元別。此方檀家煎點以
檀主爲光伴。此誤也。檀主是煎點人而坐
主對位。須別請僧爲光伴
接入人 尊宿煎點請諸山。則嗣法人前點人
自接入。或大衆皆會裡人。則亦令侍者代。
或嗣法人高年耆徳。則雖請諸山得令侍
者代
若檀家煎點行於寺院者。請僧接入焚揖。
是非住持命之。而檀主煎點
人也
請之令代也
  展鉢式
雲版鳴大衆各托鉢令筋袋口向身。後
越案坐袋底自向身
集堂
外司席見衆集了報住持。住持托鉢出揖
第一座。自下互相揖擎起鉢
爲揖
入堂維那最後
坐戸内東
邊槌東
安鉢於案上安少右不令
越案時爲礙
問訊
越案先左脚而坐。坐定却安鉢正中。維那
安坐具數珠扇於座右法見懺法
奏鈸處
大衆亦同
如是。維那脱帽衆猶
合掌脱槌巾把向外
兩角
竪三揩如乙字形。搭左臂其上葉
向外
左手屈第四
第五指
摸碪肩。右手取槌屈第四・
第五指
右轉三匝半下匝
數同
而拽前一撃高不過
五寸
横閣槌。正身合掌擧
心經。衆隨誦經合掌了或頂
鉢非
解鉢袱結。拭
巾暫安鉢右。匙筯袋安拭巾上。次展淨巾
又名
清巾
覆膝。拭巾・匙筯袋共安淨巾上近身。
次展袱開前後。其向身。角與左右角聚交
一處。而鉢共袱移多定左方。次展鉢上所有
以紙造。横二摺。半長半短。竪三摺如乙字。柿汁
或漆塗之。防其穢染○或以單安袱外者非也
其摺短處在案外下垂。長處在案上正承
鐼子此時鉢共袱少動
移。壓單紙可也
次拭巾安小鐼名折
器者
内。
合掌兩大拇爲力迸出小鐼拭内外右巡二手
半而盡

巾入中鐼名菜
器者
内。小鐼安單右。次又合掌
抽中鐼拭了。又巾入大鐼名頭器或
頭鐼者
中鐼累
小鐼上。次抽大鐼安單左抽拭之法皆
如小鐼
次合掌
取應量器拭内外。再入巾安楪上楪不拭
次自匙筯袋先出鈸巾拭横大鐼前左手
把處
出匙巾拭安應器中靠右脣。其
把斜向外
次出刷巾拭
安大鐼與中鐼間出圓首可半寸○即
摺拭巾令少近身
供頭
人候治鉢了進飯盆 飯來合掌右手逆
取匙其挑飯
處向身
兩手擎應器。少出傾於外或但
右手
爬鉢前脣。突出
令盛者非法
令盛飯或多或少。欲止之
竪右手中指
食指
盛了安楪上。挿起匙如元
心經三遍了供頭行飯未遍。則未擧佛名
○或佛名首槌爲心經&MT10755;槌非也
供頭
行飯了。出堂外衆去&T011287;。維那鳴槌唱十佛
古規不管行食畢。又有逐日回
向。次唱佛名。今皆暫隨時尚
毎一佛一槌
自十方到大悲逆
槌。其餘一切順槌
大衆合掌默念供頭人亦列坐
于外。去&T075573;
掌默
佛名畢衆解合掌。維那鳴槌一下。正身
合掌。念呪願首二句。尾二句發聲唱之。仍
鳴槌一下是名遍
食槌
維那揖。衆正面而揖是名
揖食
那覆槌巾以左袖近碪邊。右手
挾巾上葉。直達碪上
次作五觀想
念。云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徳行全缺應
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爲宗。四正事良藥。爲
療形枯。五爲成道
業故。應受此食
次合掌。右手取刷仰左
手拈之。右手大指
中指
撮飯不下七粒。七
粒已下爲慳食
於左
掌上三巡置刷首。又安二鐼間如元。合掌
念生飯偈汝等鬼神衆。我今施汝供。
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次合掌兩手
取應器安左掌。右手取匙挑食三匙後隨意。
不必拘

喫了候羹湯來 羹來合掌。右手摸大
鐼脣。少出令盛或過羹實難盛者。渡與鐼令
盛。不則令供頭窘。實爲無益
盛了拽安元處若渡與鐼則
合掌接之
便納前所有筋
靠右脣。右手取器安左掌。右手用筋啜之
 菜來合掌。右手摸中鐼令飣。菜有幾種
同承於中鐼。食菜大鐼中筯移中鐼。而右
手取中鐼安左掌。右手用筯食之。食了又
還直筯大鐼 供頭進飯三遍毎行飯了又
行羹湯一遍
第三進羹湯了。上位淘飯羹汁。一衆皆淘。淘
飯先預㗖盡羹實。見上位淘移筯中鐼。左
手持應器脣。右手取匙傾器向身。以匙&T016114;
飯徐移下。若大搏遽墮激羹汚案。以匙挑
落應器中黏粒。取中鐼内筯還大鐼。捧安
左掌食 供頭見淘飯撒生飯。少出刷按
刷尾令撒 飯畢進桶器。羹汁菜品不遺
爲可。或不得噉盡。合掌左手擎鐼。右手拈
筯。揩淨捨桶内鐼向身令
外不可見
若無可捨物。擧
右手中指
食指
止 次進滾湯。承之應器如受
飯。以匙揩粘。移湯於大鐼大鐼有筯無妨。
直移湯而勿移
筯中
大鐼但洗内與筯移中鐼。中鐼亦但洗
内還筯大鐼。捧中鐼飮湯 次進折水桶。
或不可飮盡則合掌念偈我此洗鉢水。如天甘
露味。施與鬼神衆。悉
令得飽滿。唵摩
休羅細娑婆訶
&MT10770;折之捨上
清也
飮滓濁。捨滓濁得
天台志逢捨
鉢水損福
 次進洗鉢湯或入刷應器。以
刷洗匙者非也
日用執範云。不得頭
鉢内洗匙筯并鐼子
應器承之如飯法。復以
匙揩洗。湯與匙移大鐼而拭應器二手半
内器底拭遍。入拭巾器内而安楪上。次入
刷大鐼。以匙揩刷。復刷揩匙。先拭匙收
袋次刷揩筯拭收。次左手擎大鐼。右手移
定中鐼於大鐼位。大鐼湯與刷右手
取刷
移中鐼。
側入大鐼於中鐼内輪洗自内
轉外
 以刷揩内
外去羹滓。乃盡滴拭。復入拭巾。而以兩手
大指迸定安應器内。次擎中鐼移小鐼於
中鐼位洗中鐼如前。安中鐼應器内如
前。次拭刷收袋以袋暫安案右單外。次右
手取小鐼。左手擎。或單沾。則右手以淨巾
壓拭。却取單分折處右角摺之。安小鐼其
上 折水桶來翻小鐼湯或猶有飯屑。則
折水飮餘濁
而安應器内。次摺拭巾令小。暫安案右
匙袋上。次安單應器上。移之正中。先覆向
身袱角。次覆向外袱角。次淨巾。次匙筯袋。
次拭巾案右匙袋共拭巾取安淨
巾上。展拭巾蓋匙袋
累了結袱兩袱
角並

合掌或頂
鉢非
想念食畢偈飯食已訖色力充。威
震十方三世雄。回因
轉果不在念。一
切衆生獲神通
次進菓。預移鉢於案左和尚毎
人供頭
人擎菓茶進之。如通用中&T047368;。其餘毎臺盛
菓器八箇。次第進之。衆合掌右手取安正中
行菓
遍揖左右喫之。供頭候衆喫菓了進茶
毎器盛末荼○和尚與菓
一時供。故今只進餘衆耳
次進湯瓶。捧茶托右
手摸碗脣承湯。茶筅攪調了。相面上肩
揖。更候下肩承了。又相面下肩揖。而後喫
 茶了供頭撒菓和尚茶器茶器一時撤。如通用
&T047368;○餘先但以菓器臺撤菓
和尚移鉢在正中。餘衆移茶器在正中。
次撒茶器和尚茶已撤。故今
但撤餘衆茶耳
衆移鉢在正中
 維那候供頭出了。撃下堂槌一下脱覆槌
巾法如
&T011287;。搭數珠坐具於左臂。大衆亦同如
是。同起立互相問訊。托鉢自上位次第越
案出
 粥承於大鐼子日用軌範不得將
頭鉢盛濕食
中鐼承
 羹湯。小鐼承菜。故初拭治鉢時中鐼不
 累小鐼上。而別並排。拭大鐼安應器内
 不拭
應器
猶虚單左一鐼位。以俟後安大鐼
  但出刷筯而不用匙 粥來與應器
 出之承如飯法 食之自應器抽出安
 單左位。用筯而食或用
匙非
再請但出鐼子承
 言非再入應器
而承之也
  展鉢通辯
齊供元行于僧堂。古規備焉。今隨處行之。
設案代單板。其規亦不可無少異
聞槌想念偈佛生迦毘羅。成道摩竭陀
説法波羅奈。入滅拘絺羅
展鉢偈如來
應量
器。我今得敷展。願共
一切衆。等三輪空寂
受飯偈若受食時。當願衆生。
禪悦爲食。法喜充滿
展鉢受飯。間誦心經。則不能念此三偈。
故前不録。若不誦心經則復宜念之
凡受物供頭撒物。皆小問訊 停止物竪
右手中指食指屈餘三指 食物傾器向
身。令咂噉不可見 不令左右手如十
字。譬如拭鐼時。拭巾在應器内。左手滴
鐼子。右手欲取拭巾。先能滴鐼子少屏開。
而取巾則腕不成十字
日用軌範云。不得將口就食。不得將食
就口。取鉢鉢并匙筯不得有聲。不得
抓頭。恐風屑落隣單鉢中。不得以指挑
耳。不得嚼飯啜羹作聲。不得鉢中央挑
飯。不得大搏食。不得張口待食。不得
遺落飯食。不得手把散飯食。如有菜滓
安鉢後屏處。不得以手枕膝上
匙筯袋出。一筯。二匙。三刷 入。一匙。二筯。
三刷 鉢上安單覆袱角。一淨巾。二匙筯
袋。三試巾。而後結袱
  ○檀家薦亡坐諷經
大衆維那皆坐。住持向佛中立&T075573;前先燒
香於佛前。次祖師若非施主家薦亡。則直當牌立。
不用佛祖燒香。如月分檀那忌
次靈前燒香宿忌供茶湯。獻粥
半齋出生飯備供
却自佛前出。復
位問訊。直支合掌就座位如圖不管啓請
是與祖
師異處
第五會離位向佛中立&T075573;聞燒
香鈴前自佛
前入
先燒香於靈前。次祖師。次到
佛前燒香。復位三拜拜了
&T075573;
呪了回向不捧文
而諳誦
  ○檀家燒香
凡施齋諷經了衆未散時若立則
經了坐
行者或司席
檀家燒香佛前亡前各一炷。盡禮而出。更
向大衆深揖而退 若檀家臣族燒香人多
則勞衆坐立。須待檀主退。亡前置香几三
各有爐三三進前燒香退。免其佛前燒香。
燒香了。行者出揖衆。衆即散
  ○頓寫
獻粥 大衆立誦大悲呪住持燒香法。一
如薦亡坐諷經
回向諳誦
●粥畢陳几行筆硯或不多貯筆硯者。預請
於衆曰。各自持來。到此
自捧就
位耳
排座牌如圖衆認己位了。次第就
位坐。行者行經及簡 住持中立&T075573;
香。維那起立擧大悲呪擧了坐住持歸位問訊。
即就位坐。衆隨誦開硯磨墨點筆或有檀
主親行
水者。則衆須兩手捧硯而
祇受之。否則有慢易之譏
呪了寫經。衆中筆力
不健者。先畢者援之。功畢各襞袈裟。行者
捧盆次第收經簡。行者鳴散場之磬二下。
衆乃退憩 行者捲經簡束之。書銘環張。
盛素案。備靈前
●半齋 鳴鐘無鐘處
鳴磬
集衆。楞嚴呪。行道。回
亡者
回向
  ○檀家薦亡懺法
獻粥 與頓寫獻粥同
●粥後壇正中安觀音菩薩像。几爐華燭。敷
設莊嚴如圖 鳴鐘 大衆具威儀。列坐
于外 大鼓・小鼓・大鈸大鈸。次第問訊。直
支合掌。自室中戸入。各就位坐。坐定抽
坐具對向互相揖。四褺襞。横在前。取袖中
扇安坐具上。却拽坐具安定座右鈸鼓皆不
&T075573;
奉送傚
各安詳捧各器奏勸請。鈸畢拽坐具
在前。收扇袖中。取坐具安左肘。直立對問
訊。更轉隣位問訊。直支合掌。大小鼓・大小
鈸如是次第出出亦自
室中戸
次導師香華歸磬。次大衆次第相問訊。合
掌入就位立 磬坐凡磬師無所作時與衆同起
坐。若起立時有所作預安詳
而坐。待之
不失節
待大衆入畢立定鳴磬。導師合掌
凡導師擧經毎合
掌。下不重&T047368;
擧大悲呪到彌帝利夜去&T075573;
而到念佛行道被
到地利瑟尼那。鈴于左右鈴了磬
師坐
衆抽坐具。
相問訊展坐具。獨磬與香華不展具。到南
無大。香華與磬相問訊展之 自南無大
賢聖僧。衆合掌起立。心頂毎號禮
拜。到舍利弗舍香華一禮而坐。衆到
磬一禮而坐 第一香華拈手爐。下
香華傚之
衆胡跪。到持衆兩手捧華裓香華亦措
爐捧裓
無生散華香華到盡未來散華○見諸
方不設大衆几。但排列華
裓。而散華之後行者狼狽撤華裓。而動衆念亂觀聽。
爲害已甚。以謂。華裓妨後念佛行道。特不知。行道徃
來二行華裓之間。&MT10755;無所礙也。若設几
則几益可爲礙。豈得與几共撤哉
 第二香
華鈴鳴衆合掌香華亦措
爐合掌
後鈴解合掌香華復
拈爐
皆發衆合掌同唱 一切恭敬衆隨同唱起
禮却坐 導師擧一心了。起到像前獻茶
湯。香華亦同起遞與湯筅。導師歸燒香三拜
坐。香華歸一禮坐 自南無奉請毎號第一
遍衆合掌。到第三遍禮拜磬衆起禮却坐。
到舍利第三遍禮拜磬。衆一禮直起立
陳白畢鳴磬二聲衆坐或以此磬爲三我今之初
倡誤也。三我今無磬而擧
導師坐肅威儀。擎楊枝淨水器擧我今
到大悲觀音薩埵。皆以楊枝三攪水。雙手
捧盞深深低頭。哀憐衆合掌同唱 三我今
畢。導師擧南無佛了。起獻淨水。歸燒香三
拜坐 南無第一遍衆合掌 初陀羅尼第
一遍畢磬衆起立 第四香華毘舍利人磬衆
一禮坐 南無佛陀第一遍衆合掌 中陀羅
尼第一遍畢磬衆立 第六香華即破業障
衆一禮坐 南無佛第一遍衆合掌 歸命懺
衆隨同唱起禮却坐 懺悔文到今日嚴
鈴。衆胡跪合掌低頭。聞還得鈴止。聞
鈴衆合掌低頭。到觀世音解合掌起立
師西方等禮拜磬衆皆一禮。到舍利弗衆
拜。直收坐具&T075573;磬師聖僧後收具。
擎鈴而立
念佛
行道有圖第一遍本師鈴于左右。衆互問訊
行道。第三遍南無各復本位立。到
諸佛&T075573;鈴于左右衆相問訊。展坐具起
立。但香華磬到勢至相問訊。展具起立
歸香華拈爐。導師自歸合掌唱。發無・智
慧・南衆一禮。到和南禮了即坐
普門拈中轉攤經。普門品畢聞散場磬二聲
出室 衆列坐于外 鼓鈸又入奏奉送。
大如勸請規。奏了衆散
○半齋 楞嚴呪或大
悲呪
行道或坐誦回向亡者
回向
  懺摩通辨
不得與隣位耳語匿笑目成。不得猥離座
出外。若爲便利則不得久在外。須離座
時少摺翻坐具左角。而出歸時展之一禮而

  ○檀家薦亡施食法
大如月分七月&T047368;。但可方丈内中几安亡者
牌。陳爐華燭。施食滿散誦大悲呪水陸會
回向
○半齋 施食畢衆列立西。楞嚴呪或大
悲呪
亡者
回向
  ○垂示
宿忌諷經之後。或半齋諷經之後行焉 師
家在佛前東南或師坐大衆亦坐
師立大衆亦立
大衆左右
如圖○若坐諷經後行之。則
不動座而行。故不用圖耳
師家擧本則了。
衆提撕少時。自末位發下語。一左一右次
第到上位。師家一一證剗今時諸方著語之後問
答徃復。實失垂示之
最後師家擧別語散場
  ○入室
入室本不擇處所。今多於方丈 掲入室
牌於室外東壁。佛前西掛達磨像。几設爐華
燭。中央曲彔法被。前机香爐竹箆如圖曲彔
與机間可容一人往來 大衆輪立西室
如圖師家從侍者行者左肩荷拄杖
○或省行者
入來焚
拜達磨。侍者同拜在師右
邊之後
師家自中机西據
曲彔。侍者立侍曲彔東。行者立侍曲彔西。
侍者見師坐定即出。取几上箆問答。了度
與師。又退立侍東邊。師家接箆擧本則了。
第一位問訊二位。而前到達磨前。燒香三拜
或不拜
或有語
更轉師前燒香或否即抽坐具。驀
前師西邊爲透關之勢師與几
之間
師竹箆撃几
遏之本但立几西聞師垂語耳。而今
時如是。亦不得置是非矣
一一拶下。
學者答話。問答了師收箆。學者即透過東
邊。或與侍者問答。或否。更到師前問訊。觸
禮一拜或否歸本位。二位已下皆例知蓋度與
竹箆已
下暫&T047368;通式。實閃機
通變本無定法耳
最後侍者問答透關。更師
前三拜。師下座
 又有一規大近百
丈清規
更於曲彔東設一案。
 案上置虞鼓如圖鋪設達磨像。於方丈西
 室爲寢堂古規寢
堂設像
大衆在寢堂戸外左右。
 北面班列如圖衆集了。師家在方丈東西
 面立或坐行者左肩荷拄杖。隨師後立
 師坐則
亦坐
更令一行者緩鳴鼓三下。侍者自
 戸外入來。到師家前抽坐具請之請了
退戸
 内西
邊立
師家合掌受請。即前行者侍室南
偏侍者西立
 達磨前燒香。歸三拜。侍者亦少進前。在
 師後少東。與師同三拜。拜了師家自中
 机西入據曲彔。侍者立侍東邊曲彔東
鼓西
 者立侍西邊。鼓行者復鳴鼓一下。大衆
 自班頭次第聯接入寢堂自西室戸入○東
方衆一位率入。西
 方衆二
位率入
班位又如戸外一位二位可當
達磨前立
一位
 二位問訊了。前到達磨前。同燒香歸位。
 大衆列拜。鼓行者毎拜鳴鼓如涅槃忌列
拜○或鳴鈴
 拜了大衆東到師前一位二位在
師正前
退身佇
 立列位
如初
侍者出取竹箆。進問答。度與竹
 箆。師接得。侍者又侍于東。師擧本則。衆
 聞了出中室戸外列班
如初
時行者又撾鼓
 一下。侍者前立戸内少東立不
後於師
向南。抽
 坐具問訊一位。問訊了直轉戸内東邊
 北面立。一位合掌受侍者請了。次問訊
 左右。入室入自中戸西頬○侍者
及學者入戸或問答
進師前
 燒香用左手問訊了。抽坐具驀到師西
 邊此規初拜達磨。故今不拜而直前○一位抽位
去。三位已下東方衆各西一班位。次二位抽去。四
 位已下西方衆各東一班位。其當入室
者常在中央。已入室歸者常在兩端
師竹箆撃
 机遮路。一一拶下。問答了收箆。學者即
 驀過東邊。更到師前問訊。觸禮一拜。即
 出室出自中戸東頬○侍者
及學者出戸或問答
揖第二位入。却
 過東接衆班尾立。二位已下皆例之。二
 位出室揖第三位入。却過西接衆班尾
 立。三位出東班尾立。四位出西班尾立。毎
 毎如是。抽中加端。盡入室了又一位二
 位自在中央元位 衆問答畢。侍者進前
 問答透關了。師前炷香三拜。次行者又炷
 香三拜 師即下曲彔。到達磨前。炷香三
 拜。了散場
  ○説禪
室中當陽掛文殊像。几陳爐華燭説禪本僧堂
所行也。文
殊其聖僧。
故粥之
室中戸東邊設曲彔向北擬僧堂
住持位
拄杖靠壁在曲彔東。前机安爐拂子 聽
衆著絡子。東室西面坐 學者輪立西室
如圖師家隨侍者入來侍者立大
衆最末
於文殊像
前焚拜。自曲彔東入據座。坐定侍者出取
拂子問答。度與師。即立侍曲彔東。師接得
拂了釣語。第一位離位前三歩北面南面者斜
向東唱。東面
者直向
前唱
唱出衆語四六或頌也。出衆入衆又名出陣
入陣。或曰。恐招武神臂弓之
嫌。大鑒曾呵之。是亦不可不知
也○師聞出衆語收拂拈杖
到文殊像前焚
拜。或有語。即斜轉身退右脚唱臨席語。觸
禮頭到地。師答話或問答
徃復
學者前當師正前
擧本則。一一拶問了退。或與侍者問答。退
到室中西唱入衆語古句。或四
六。或頌
師家答話。學
者斜轉身退左脚
南面
作聽勢。及師答話了
餘學人與
之問答
即復位。二位已下皆同 衆問答了。
侍者出與師問答。却立衆班尾 次師家
唱提綱。久立珍重&MT01303;。下座 次師室東西面立。
學者在本位觸禮。了散場今且録世之所通行。
若據管見有別所
  ○檀家薦亡拈香
拈香語如願文。若行諸佛事。則最後講此
 鳴鐘衆集 住持著法衣入來立中位
&T075573;侍者盛瓣香於大香合進於右邊。住持
左手取之。右手拈起而唱語。唱了隨侍香
到佛前。挿香於爐中。歸中位低頭問訊退」
●半齋 住持脱法衣著平衣。又自中位
前燒香。維那擧楞嚴呪。行道。呪了回向亡者
回向
  ○送喪儀
  尊宿遷化
示疾沈重。小師法眷會議點對。封收衣鉢行
李。封鑰匙印篋印却後
隨荼毘
小師法眷僉押。古
云。先輩遷化。紙袋封留法衣一頂備請住
持。非付法也。以表世尊付衣待彌勒。亦可
知之。若衣鉢微薄。免一切佛事。務從儉簡。
若稍豐如儀講行。或不能盡猶請起龕秉
炬二佛事準幻
住規
今時不問豐儉。一切不講
佛事。後學不知法。以爲尊宿固無佛事
●入龕 初報寂會裡衆上方丈弔慰。小師
等悲哀不可露出奔譟。須法眷人著掛絡
應對 小師親隨人候軀體煗氣盡洗浴著
衣。淨髮。直裰。掛絡。數珠。&T011287;襪。整頓入龕。
趺坐。認面前。龕外畫一大圓相 淨治一
室爲寢堂。安龕。以屏遶後。立牌幻住清規云
或諸方尊宿
及本菴住持遷化位牌但書道號。不
書兩字名。惟書下字或公或禪師
陳爐華雪柳
有遺偈則
貼龕左位
鳴鐘。集衆。入龕佛事維那領小師。
炷香請首座

次維那誦念誦尊宿入龕念誦○到
佛名衆合掌默念
大悲呪。
回向入龕念
誦回向
次再擧楞嚴呪或大
悲呪
回向云上來諷
經功徳
奉爲。某名禪師増
崇品位。十方云云
入夜念誦尊宿遷化
當夜念誦
回向同前
小師
 送喪經日百丈三日
之後移龕
二時供粥飯。三時朝午晩
 茶湯。大衆諷經。回向同前
●發訃状 小師作書。告尊宿親交法眷
在遠疆者
●置&T047368;簿 置暦簿&T047368;來弔&MT90170;奠之品
●受弔慰 諸方來弔。小師悲哀不出。法眷
隣封人著掛絡襪子受之。尊宿或茶禮門送」
●開遺語 小師法眷眼同開遺書。事事不
違顧命
●請職事 請主喪人。須擇名聽老成
主喪掌擧哀小參二佛事。或略之猶可請主喪爲秉
炬佛事。引化壇行道衆存古規○若居家送亡。現在
住持主喪。不
用別請
次請喪司職事。書&T047368;・維那・知客・
侍眞・侍者山門元有此職。而今別請。
皆以喪司山門分名
次議請佛
事人。以前堂後堂等中次第請
●營辨 大幡布或
紙造
四首書無常偈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爲樂
掛於龕側 雪柳備大衆
執送
炬二枚
之用○或掩壙
則鍬子木造
鎖子木造鎖龕之用○或
略佛事則不用
眞影掛眞
之用
亭 香亭 法堂佛事簿 涅槃臺佛事簿
各書佛事人名。備
喪司維那𥡴考
暐幙及鋪
化壇途用
藁筵化壇途及
諷經場用
蝋燭
炭柴荼毘
之用
此外喪儀合用物件。照赴化壇
圖辨之
●移龕 假方丈東北室爲法堂説見通辯。
居家送亡宜

靈堂
上間室東
北位
設床榻。列受用器具中床榻。前
案筆硯語
録。左架。搭法衣直裰坐具。右
杖拂。小架搭帨巾。淨紙楊枝
如事生禮。中間掛
掛眞佛事後掛之○世靈堂掛照用照亭非也。
須靈堂祭供棚後有板屏。如法堂而以照掛
之。若造照亭則須於山門首。講照
亭掛照佛事然後掛之。仍擡赴化壇
安位牌。前
卓陳祭供。下間室西
北位
置龕用麻布幃幙。前几
陳爐華雪柳
四莖
燭 備挑燈鈸鼓華旛。鳴鐘集
衆。就寢堂移龕佛事(頭首
爲之)
佛事畢移龕法
堂。香燭不絶。茶湯粥飯供養諷經
●鎖龕佛事(喪司維那出用右手燒香。請
頭首爲之)○鎖子以盤袱盛
次掛
眞佛事(頭首爲之)眞
以盤袱盛
次擧哀佛事(主喪
爲之)
次奠
茶湯佛事頭首爲之○此方
奠茶奠湯別行
次小師列眞前禮
拜。歸東列立。北上西郷。主喪炷香歸中立。
大衆次第炷香。歸列拜。小師眞左答拜
 若出喪經日則小師夜守龕幃
●大夜送喪
前夜
對靈小參略之(喪司維那同小師懷
香拜請主喪爲之)
奠茶湯佛事。次山門維那出揖班。上香略之
幻住但云。菴主出燒香。上湯茶。上
食畢退禮三拜即念誦。小刹宜順
山門維地即轉
身念誦尊宿龕前念誦○到
佛名衆合掌默念
大悲呪。回向龕前念
誦回向
次山門知客平擧楞嚴呪。行道。回向云上來
諷經
功徳奉爲。新示寂某和尚大
夜之次増崇品位。十方云云
有祭文則維那讀之
主喪去東
序上首立
次入座喫湯。或有點心
●提調喪儀了。次日起龕 念誦尊宿起龕念
誦。清規云。
起龕宜略緊念○到佛名衆
合掌默念○無大悲呪同向
次起龕佛事(喪司維
那進燒
香。引小師拜
請頭首爲之)
佛事畢行者撒前几。以其爐華
燭與赴化壇爐華燭人 行者採雪柳一
把側立戸外 燈幡鼓鈸等及龕次第赴化
如圖 鈴・鼓兩鼓同
時鳴
兩鈸同
時鳴
各一聲迭鳴
鳴須慢有鐘處又鳴鐘喪到化
壇乃止
 小師隨龕
家孝子親屬取靈柩紼。則須在龕前。侍靈取
紼度與之孝子。孝子近龕。親屬次第在前
山門維
那亦隨其後。主喪領衆兩兩分出。衆出戸
時。行者以雪柳各一枝度與衆。衆執之而
進。最後寺押喪 龕至門首。眞亭掛眞・奠
茶湯・轉龕佛事。略之 山門維那及出門。
轉身向内合掌擧往生呪南無阿彌多
婆耶云云
大衆齊
須低聲
曳唱
自外行者人僕排立門外。低頭合
掌揖衆。待其出盡亦隨衆後奉送
●茶毘 喪至涅槃臺。挑燈左右對立。次鈴
鼓鈸對立及税龕止聲。
行者乃收之
四大幡挿臺四維
如圖爐華燭湯瓶陳卓上卓初在偏處。龕
過後舁出中央
交椅・
杖拂・印籠・竹箆・鉢盂・法衣。對立左右及念
誦畢
收諸器。其印籠小
師等眼同投火中
龕直穿過乃轉向衆税之。天
蓋覆上若有眞亭香亭則眞亭在龕前。
香亭在眞亭前。卓在香亭前
行者集
大衆雪柳納壇中 都寺上香上茶。次主喪
炷香。轉在都寺上位據曲彔如圖喪司維
那進前燒香。引小師到頭首前。拜請秉炬
佛事若省諸佛事。則主喪可掌秉炬。説詳于通辯。
若主喪如法講擧哀小參。則秉炬可請頭首
頭首巡問訊。及普同問訊了。直歳進向頭首
問訊。取几上火把取二枚爲點
火。捨一呈一
渡與頭首
掩壙
鍬子
佛事畢擲下炬。行者以炬挿壇内 山
門維那向龕念誦尊宿山頭念誦○到阿
彌陀佛衆合掌唱和
都寺到
茶傾香爇語出而傾爇維那就行
之非禮也
大悲呪。回向
山頭念
誦回向
龕轉就火窟。小師等臨化壇。各放火
而出或方風烈時。恐亂衆儀。宜於諷經後○若在
家孝子親眷臨化壇。則侍靈取火炬渡與孝子
次主喪出若主喪自秉炬則
佛事後直住立
燒香歸中立。山門知
客平擧楞嚴呪。行道或大
悲呪
回向云上來諷經功徳
奉爲。某和尚
荼毘之次増崇品
位。十方云云
方楞嚴呪之始。諸方結縁。衆諷
禪宗大悲
呪。通回向
小師列立路傍。候諷經臨弔人
歸。揖謝之或置暦簿&T047368;臨弔
人。備他日回禮
 禪苑曰。此日設供齋一堂。襯施重於尋
此日多事繁。於第三日或
第七日爲可。法&T047368;
●收骨 小師法眷可守化壇 火化後鳴
鐘集衆。備儀從到化壇。小師收骨或誦舍
利禮文
以綿裹。袱包。函貯。封定。乃迎骨安寢堂
回向及牌
上去新字
安骨佛事(頭首
爲之)
次大悲呪。回向安骨
之次
掛眞供養。毎日二時粥飯。三時茶湯。到入
塔則止
●諸方上祭諷經不拘時。法眷郷人絡子襪
子列坐。小師著袈裟。當上祭人拜時。眞左
答拜與師爲行輩者來奠答拜。
若後輩法眷門人不答拜
諷經了或講茶
禮則小師退若無茶禮
則直門送
法眷人伴。及上祭人
歸小師出與法眷門送
 若有祭文。則令自帶來者讀。讀在諷經
 以前。讀了安祭文眞右。若不帶來則山
 門維那代宣
●靈骨入塔 塔成則預備儀從。鳴鐘集
衆 起骨佛事(頭首
爲之)
到山門首轉骨佛事
(頭首
爲之)
骨至塔處入塔佛事(頭首
爲之)
山門維那念
誦。大悲呪。回向念誦。回向與
全身入塔同
山門知客擧楞
嚴呪。回向入塔
之次
皆與涅槃臺同
 若全身入塔預掘壙。起龕赴塔處儀如
 茶毘 龕至塔處。行者納雪柳。都寺上
 香茶。主喪炷香歸立。維那引小師請入
 塔佛事。直歳問訊渡鍬子。佛事畢擲下鍬
 子。念誦尊宿全身
入塔念誦
大悲呪。回向全身入塔
念誦回向
次主
 喪燒香。知客平擧楞嚴呪。行道回向入塔
之次
 候掩壙一切畢備。撒土佛事(頭首爲之)。
盆鋪紙片盛
 土進。撒土人接
之爲撒土樣
迎眞回寢堂供養
●設齋 若尊宿茶毘入塔日不辨齋。則第
三日或第七日設 中央掛眞安牌。敷設如
達磨忌見月分前張斗帳。更頭鐼大盛𩝐
餅。上飣仙菜少許。安眞右 衆懷香資
賜紫遷化其行輩及前堂書某諱
九拜○前堂遷化賜紫書和南
西集東郷。同派法
眷東集。北上西郷法眷同派在衆未集已前。就
壇内炷香三拜。却後無拜
小師繼後
席者
 一人在法眷末位室南偏
備答拜
衆自
一位&T075573;
訊下肩
次第進前。自懷出香資。安眞
右。炷香問訊。支合掌歸位。二位三位毎毎
如是。衆多則可挨入連環省立勞到前堂
末位止
燒香了。衆同時列拜遷化人前
堂則無拜
小師答拜法眷等
立定但
&T075573;耳。
不答拜
拜畢同派法眷。西交班各位凡此規
擧哀後
所行者也。若已擧哀時行
之。則今不用再行也
次小師中立。問訊前
燒香若小師未前堂。則請
法眷中前堂已上燒香
九拜上奠如尋
九拜
了。更前燒香歸立。維那徒弟
充之
擧大悲呪。到
燒香鈴再入燒香。歸三拜。回向祖師忌
回向
諷經
畢供齋。齋畢小師披袈裟。著履立在門外。
候衆出乃磬折コシヲ
カカム
謝送
●回禮 衆所奠香資改裹若香資外先別有賻
奠者。到此計輕
重。以餘
物還謝
却書小師繼後
席者
諱九拜繼席人行輩已
上書九拜
和南繼席人賜紫而來奠人前堂。或繼席人
前堂而來奠人平僧。則皆書和南
自往謝
赴齋來奠或病中候問等
  亡僧津送
病革禀師家。知事首座眼封鎖亡後
遞還本師○或病僧手抄。或本師遠
告請估唱。則可依規行力存古風
但留裝亡衣
服 氣絶煖盡。燒湯浴亡淨髮拭浴衣被酌量
俵浴亡人。手
巾與淨髮人。
是古規也
提督著舊單衣舊直裰。舊掛絡
舊襪裝之。袖香合。項懸數珠卷袋。而入
棺。置疊麻骨篾等類其腋下。四面挨排乾
柴。皆取其易火化全身入
壙不用
乃蓋封用長繩
繩亦以
白紙纒
縱横束定。能認其面前。棺外畫一
大圓相 掃淨一室爲延壽堂。置棺以屏
遶後。前几立牌新圓寂某
上坐覺靈
備香燈供養。現前
衆諷大悲呪。回向云上來諷經功徳奉爲新圓寂。
某上坐入龕之次莊嚴報地。
十方
云云
兩三人在棺前直靈
 若葬送經時。二時粥飯。三時茶湯。大悲
 呪回向
●自亡日毎晩念經之後。靈前備香燈。誦
光明眞言隨求陀羅尼八句陀羅尼各七遍或
二十一遍
大悲呪。通回向。到一七日而止
●營辨 類如尊宿&T047368;。但無眞影眞亭香亭
等耳
●鎖龕 鳴鐘集衆。就龕前或有祭文
維那讀之
龕佛事。次出燒香。次維那向龕念誦亡僧
龕前
念誦○到佛名
衆合掌默念
大悲呪。回向龕前念
誦回向
次知客平
擧楞嚴呪。回向云上來諷經功徳奉爲新圓寂。
某上坐莊嚴報地。十方云云
●起龕 維那誦念誦亡僧起龕念誦。宜略緊
念○到佛名衆合掌默
念○無大
悲呪回向
起龕佛事。佛事畢撒几。遞與爐華
燭如尊宿 行者採雪柳一把。側立戸外
 挑燈幡鈸等鳴鈸。法
如尊宿
 及龕次第赴化壇
如圖維那隨龕。住持領衆兩行而進。衆出
戸行者以雪柳各一枝度與衆。執之送亡。
最後都寺押喪 維那及出門。轉身向裏
合掌。擧往生呪南無阿彌多
婆耶云云
大衆同和低聲
進 若有親族。則排立門外。低頭合掌揖
衆。待其出盡亦隨衆後送亡 奠茶湯轉
龕佛事略之
●喪到涅槃臺。燈左右對立。次鈴鼓鈸對立
及税龕止聲。
行者撤之
四大幡挿臺四維如圖爐華燭
湯瓶陳卓上卓初在偏處。龕
過後舁出中央
龕直穿過乃轉向
衆税之。天蓋覆上 行者納衆雪柳於壇
内 都寺燒香上茶。次住持燒香。歸中立。維
那出燒香。抽坐具揖住持。而請秉炬佛事。
秉炬必住持爲之。
説見通辯
直歳度火把住持掩壙
鍬子
佛事
畢擲下炬。維那向龕念誦亡僧出頭念誦○到
阿彌陀佛衆合掌唱
都寺傾爇表山門禮。皆如尊宿。次大悲
呪。回向山頭念
誦回向
龕轉就火窟。力者放火 次
住持燒香。歸中立。知客平擧楞嚴呪。行道
或大
悲呪
回向云上來諷經功徳奉爲新圓寂。某上
坐荼毘之次莊嚴報地。十方云云
若有諸
方結縁衆。方其楞嚴呪之始諷經禪宗大悲
呪。通回向
若有法眷親族。則列立路傍。候諷經臨弔
人歸揖謝之
●公界差人僕交守化壇。候骨化火滅收
或誦舍
利禮文
維那擧大悲呪。回向新圓寂某上
坐收骨之次
以綿裹。函貯封定。迎歸延壽堂位牌上
去新字
安骨。大悲呪。回向安骨
之次
毎日供養諷經。到
入塔則止
●及塔成有起骨佛事。略之但誦大
悲呪
送到
塔所有入塔佛事。略之亡僧無
念誦
次維那擧大
悲呪。回向入塔
之次
知客平擧楞嚴呪。回向同前
  在家送亡
氣絶煖盡。舁尸到某寺或告寺請一僧。就某
家浴亡淨髮。八棺封歛

燒湯浴亡。淨髮所剃髮紙
裏安傍
安名。授三歸
五戒法如得度儀規○
一僧代亡人應唱
拭浴衣巾與浴亡淨髮
如亡僧提督著明衣明衣書經文偈句。亦方土
㳂襲也。但書襟袖。不可
書遍
&T011287;書卍字抹亡者額。持數珠一串。
項懸頭陀袋以布製。有紐。紐兩端縫著
袋口左右○書經句禪語等
實錢
六枚。脚絆布襪裝脚。入棺亦納所
剃鬚髮
封定

認面前棺外畫大圓相。棺蓋或傍書偈
出離生死。入住涅槃。
寂靜無爲。究竟安樂
以句句配書四方 掃
淨一室爲靈堂。置棺屏圍之。前几立位牌
新物故某
名靈位
香燈供養。諷經回向皆如
亡僧
直靈 粥
飯茶湯皆如
亡僧
●自亡日毎晩念經之後誦呪如亡僧到盡
七日而止
●營辨 大幡布或紙四首書無常偈。以佛法
僧寶四字冠句頭佛諸行無常。法是生滅法。
僧生滅滅已。寶寂滅爲樂。
於龕傍 天蓋中書卍字從裏書四角懸小
幡。配書偈云迷故三界城。悟故十方空。
本來無東西。何處有南北
龕八面
者配書偈云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
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空所空滅。
生滅
既滅
六面者配書云佛種從縁起。是故説一乘。是法
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
己。導師
方便説
四面者配書云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
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龕有四門者門別扁額禪思智慧辯材
總持若化壇不造堂者。下文發心等扁
龕門。龕前爲北掲涅槃門字
化壇四
門扁額發心修行西菩提涅槃 木簡
六枚或富家雕其像
則不用簡
 書六地藏號云法性地藏
王菩薩。陀
羅尼地藏王菩薩。寶陵地藏王菩薩。寶印地藏
王菩薩。雞兜地藏王菩薩。地持地藏王菩薩
或略以
木簡一枚書云南無六道能化
地藏願王菩薩
以竹挾起。植赴
化壇途左傍。前陳爐華燭 化壇途左右
秉蝋燭六枚竹上施小板。上
抽釘尖植燭
或富家途左右
植燭無算。則別以大燭六枚令異常燭
雪柳備衆
執送
 炬二枚秉炬之用○或掩
壙則鍬子木造
挑燈四或
 鼓二或一二或一湯瓶 爐華燭 位牌
縫生絹如嚢
覆牌全身
&T011287;幾多或紙造○&T075573;中書卍字。
凡送亡親屬僕從以抹額
化壇諷
經之用
蝋燭 炭柴荼毘
之用
擡龕自八員略
到二員
此外
合用物件人役。照赴化壇圖營辨
●營辨畢就龕前鎖龕佛事 住持炷香供
湯食方俗以小土鍋蒸飯。盡盛之土器。更一土器以
藁束生菜一把。長一握盛之。傍釘生鹽生噌。
此謂
枕供
茶。退問訊立 次維那誦龕前念誦

次知客平擧楞嚴呪或大
悲呪
回向云上來諷經
功徳奉爲
新物故。某名莊嚴
報地。十方云云
●起龕 維那誦起龕念誦例亡
僧知
起龕佛事
 行者遞與爐華燭如尊
宿
行者採雪柳立
戸外 挑燈幡鈸等鳴鈸法如
尊宿遷化
及龕次第赴化
如圖已下皆同亡僧
●喪到涅槃臺。龕自東入經南向西到北。
如是三匝諸器
前導
北到涅槃門税之 四大幡
挿臺四維如圖行者撤鈴鼓鈸。僧歸各位
 爐華燭湯瓶陳龕前卓上 位牌安卓上
 挑燈排龕前左右 天蓋覆龕上 行者
集衆所執雪柳納壇内 知事燒香上茶。
次住持燒香歸中立。維那出燒香。引孝子
向住持拜請秉炬佛事。直歳度火把。已下
一同亡僧 回向云上來諷經功徳奉爲新物故。
某名荼毘之次莊嚴報地。十
方云
結縁諷經 親族列坐路傍。揖謝諷經
臨弔人
●其親族及僕從交守化壇 收骨 安骨
 起骨 入塔皆如亡僧
●書忌日自初七日
到一百日
貼壇内。毎至日齋供
茶湯諷經。或檀家請中陰薦福。則寫具有式
貼壇内。一七日或三七日或七七日。各止其
所請 晨朝坐禪。次光明眞言。隨求陀羅尼。八句陀
羅尼。各七遍或二十一遍。次大悲呪。通

獻粥大悲呪。
通回向
己辰法華經。大悲呪。通回向○或
金剛經。尊勝陀羅尼。三遍
楞嚴呪
通回向
酉辰大悲呪。小施食法。
大悲呪。略回向
初更光明眞言。隨
求陀羅尼。八
句陀羅尼。遍數各準晨。次
大悲呪。通回向。次坐禪
長時漸寫法
華經
  喪儀通辯
此方所謂七佛事。用於居家者本是尊宿遷
化法。今人謬以爲。尊宿本無佛事
在家用尊宿法。以小師代孝子。法眷爲親
屬看。其念誦用亡僧所誦。其營辨加尊宿
以六地藏六大蝋燭
亡僧山頭念誦。順寂弘道等語。不可施於
在家。在家用之則宜順寂代長逝弘道改
幻化
若居家津送不可稱眞亭掛眞侍眞法堂等。
宜革稱照亭掛照侍靈靈堂也
凡葬儀擧楞嚴呪。皆無啓請及摩訶梵。此
謂平擧也
今世所録七佛事。名分錯亂以收骨爲起骨。
以喪司維那爲主

規矩前後起龕念誦在起龕佛事
後。起骨在安骨前等
今質本百丈。
更少加損隨方也○先詳處。所謂龕前堂
法堂也。今龕堂天井畫雲龍懸天蓋者。𧰼法堂也。
百丈移龕法堂。就龕前有諸佛事。故今稱龕前堂
乎。而稱亦俗也。宜尊宿稱法堂居家稱靈堂○此書
假方丈東北室。若別立靈堂。則宜於方丈前而擬
法堂也。固不
拘涅槃臺遠近
山頭涅槃臺也。
亦名化壇
○次辨佛事。移
自寢堂移
於法堂也
起龕自法堂起向
涅槃臺也
轉龕自法堂
向涅槃臺。
到山門首留龕講佛事。若尊宿有眞亭掛眞及奠茶
湯佛事。亡僧但奠茶湯。次轉龕佛事。言更轉向化壇也
安骨收骨後安
之寢堂也
起骨將入塔自寢堂起向塔
處也。世就化壇行非也
轉骨起骨將入塔。到山門首留骨奠
茶湯。講轉骨佛事。義類轉龕
餘佛事名
義易知○更明職事。主喪尊宿已遷化。請高臘
名徳鎭壓後事。掌
擧哀小參二佛事。職太重。世所
録以喪司維那爲主喪。大誤
秉炬尊宿遷化頭首掌
之。若省諸佛
事則主喪無所掌。宜請之秉炬。百丈亡僧云。秉炬
必請住持擧佛事。其餘佛事輪請頭首。故知。秉炬佛
事中重矣○亡僧・亡
者現在住持掌之
餘一切佛事頭首以
次掌之
喪司維
掌臨場請諸佛事人○凡尊宿遷化山門維
那外別立喪司維那。書&T047368;知客侍眞侍者皆然
喪司
&T047368;古者掌作
祭文
喪司知客 喪司侍眞 喪司
侍者 喪司行者 山門維那讀念誦擧往生
呪○有祭文則

山門知客擧一切
諷經
此規本遵略。處處佛事可略者圈傍。更可
略者下加略之之二字。然猶録出目次者
欲使人有考也 幻住但有起龕下火二佛
事。簡易可行。今録其資次。云。入龕大悲呪
通回向
大夜念誦。大悲呪。通回向。
次楞嚴呪。通回向
次日起龕念誦。次
佛事
化壇下火佛事。次念誦。大悲呪。
通回向。次楞嚴呪。通回向
依百丈尊宿佛事荼毘十六種。曰。入龕。移
已上
寢堂
鎖龕。掛眞擧哀。奠茶湯小參奠茶湯。
起龕已上
法堂
眞亭掛眞。奠茶湯。轉龕已上
山門
秉炬
安骨。起骨已上
寢堂
轉骨入塔塔處若全身入塔。
十三種。曰。轉龕次入塔。次撒土皆塔
處行
亡僧七種。曰。鎖龕。起龕奠茶湯。轉龕
已上
山門
秉炬化壇起骨延壽堂入塔塔處或略奠茶
湯轉龕行五種
七佛事本經數日講行。此方多併作一日。
故不得如法。暫折中録資次令易考(寢
堂)。入龕念誦。大悲呪。通回向。次(法堂)。
鎖龕佛事。次掛眞佛事。次龕前念誦。大悲呪。
通回向。次楞嚴呪。行道或立定
迅誦
通回向。次起龕
念誦。次起龕佛事。次(門首)。奠湯佛事。
次奠茶佛事世到化壇行之非也。蓋依龕制重大
難迴轉焉。棺高大非古制。宜知之
○若寺内狹隘於外造靈堂。則須
於化壇中路假造門形就行之
次發龕讀往生
呪。到涅槃臺秉炬佛事。次山頭念誦。大悲
呪。通回向。次楞嚴呪。通回向。次收骨收骨
無佛
事。此方於是擧佛事。
爲起骨佛事誤矣
次歸(寢堂)。安骨佛事。次
大悲呪。通回向 或次起骨佛事。次就(塔
處)。入塔佛事世以秉炬爲非七佛事數。似無
義也。佛事不必拘七。若依百丈
亡僧。除掛眞安骨。合奠茶尊
湯爲一。則有七項佛事
此方佛事人多前堂已上得法者。故佛事必
披法衣須預披免
臨時顛倒
唱語畢。入便處復平
衣歸本位。如法堂講三佛事。但三佛事人
披。餘處例知
此方喪儀不立兩班。法堂不講揖班上香。
宜隨易簡。而都寺喪司維那。山門維那。山
門知客直歳。皆列立大衆對面位。住持在都
寺上首據曲彔是東班上首爲
住持轉位故也
住持擧佛事合掌受請。了下曲彔進前中
立。普同問訊擧語。擧語了。進燒香。歸中
立。問訊
頭首掌佛事者。在自班位合掌受請。了前
燒香。退身問訊。次到住持前問訊。次都
寺前問訊。次直歳是東班
末位
問訊。次到尊宿賜紫
前問訊無尊宿
則不用
次頭首班頭問訊。次班末
問訊。即中立與大衆普同問訊大衆
合掌
行者進
鎖龕鎖子。掛眞眞影。奠湯湯盞。奠茶茶盞。皆以盤
袱盛之。撒土土盆也。但秉炬火炬。入壙鍬子。直
歳進。起龕・安骨・起
骨・入塔不用器
接之行者托
盤袱歸
擧語了行者又持
盤袱來。
承某器而
排某處
候行者排器鎖子鎖龕。
眞影掛了等
乃歸班
位 若欲簡易則住持前問訊。都寺直歳
中間問訊。次尊宿前問訊。頭首班位中間問
訊。却中立普同問訊餘如
佛事語四六。或散文或頌。其體無定式也。
古老云。凡立地佛事語忌繁多。唯秉炬有
及數句者
風水説幸不盛于此方。世俗但擇出喪日。
亦是非佛氏之意。依經佛法中日無好惡。
行善是良辰大集經云。得於正見不怪異事。亦
不簡擇良日吉時涅槃經云。如來法
中無有選
擇良日吉辰
釋氏宜知之。或居家固執則不
可亦強奪其志焉
新亡位牌覆生絹者。亦是靈床幃幙之意。而
鬼神好幽陰也。然俗援呉王蔽面慚見子
胥。此爲亡者犯咎也。一何&MT10769;
世傳七七日及年忌異名&MT10769;辨義。亦未知
何所據。但小歛・大歛・卒哭・小祥・大祥見于
禮經。禮死之明日小歛。次日大歛。歛者即
衣衾絞棺以歛收其尸也。而異名五七爲小
歛。七七爲大歛。已違理也。&T021952;襲不悛何
爲達士矣。宜死之明爲小歛忌之辰。第三
日稱大歛忌之辰。次第只稱初七日忌之辰
二七日忌之辰等
七七薦亡者。取中陰毎七日轉生。諷經供
佛薦幽福。則稍轉勝處之義。經文分明。一
百日・一周忌・三年忌。外儒亦奠。所謂卒哭
禮士三月而卒哭。大夫五月而卒哭。諸侯七月
而卒哭。異名一百日爲卒哭忌。概合士之禮
小祥大
祥也禮期而小祥。
又期而大祥
如其餘年忌動則滯辯明。
獨濟北和尚謂。國俗追薦以十三迴者十二
&MT10755;而始。迎先支而寓追慕也。予按。二
十五年亦本支再迴也。可例解。然七年・十
七年・二十三年・二十七年・三十三年。闕其
説則此亦未可爲通論矣。予竊謂。三之
與七者法爾成數。故釋談三界。儒説三才。
&T047368;七佛。儒陳七廟。解之者曰。七者其正
法可常數也。至如蛇之七歩鼎之三足。有
勢不可不然者。故儒佛擇數。通用此者
多矣。是三七之辯也。凡人之思親父可於
坐起。然祭不欲數。數則煩。祭不欲疏。疏
則怠。故取憑於歳三七者。而祭之示追
慕也。但十三年含數三支迴二義。此可以
爲通論矣
臨時清規畢
小業林略清規卷中


小業林略清規卷下

  ○三時回向毎日
  仰惟三寶 咸賜證知
上來看誦普門品經大悲圓滿無礙神呪
消災妙吉祥神呪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大乘妙典
般若心經。佛頂尊勝陀羅尼 光
明眞言 隨求陀羅尼 八句陀
羅尼 不動眞言 理趣神呪
所集功回向。眞
實際三寶果海無量聖賢 祝獻護法列
位諸天仙衆守伽藍合掌眞國内
大小福徳一切 先皇風永扇帝道
遐唱
民物
康寧
佛日増輝法輪常轉專祈保祐。大檀那
力彌堅根増長一切願望成更冀
山院鎭靜衆咸安修行有慶進道無魔般
若智以現前菩提而不退四恩總報有遍
資法界含識情同圓種智十方世一切諸
佛諸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念祖師通回向
  仰冀眞慈 俯垂昭鑑
上來諷誦大悲圓滿無礙神呪所集殊勳奉
爲。前住妙心某名和尚大禪慈増崇品位
十方云云
 有禪師號者。擧禪師號不名前住妙心勅
諡某禪師大
 和尚眞慈
増崇品位
生前賜號改勅諡特賜國師
傚之
 國師者稱上酬慈&MT90171;前住妙心勅諡某國
師大和尚上酬慈䕃
 縱非國師。亦某寺院開山。或嗣法師。其
 徒衆須稱上酬慈&MT90171;。若其諷經之場名勝
 諸老相臨。則國師外不得稱焉
 前堂者妙心第一座某禪
師眞慈増崇品位
  ○念經亡者通回向亡僧
通用
  仰冀三寶 俯垂昭鑑
上來諷誦大悲圓滿無礙神呪所集功
某名靈位莊嚴報地。十方云云
 亡僧者改靈位爲覺靈
  ○獻粥飯祖師通回向
上來獻粥虔
備香饈
茶湯諷誦經名所集殊勳奉爲某名
眞慈増崇品位。十方云云
  ○獻粥飯亡者通回向
上來獻粥虔
備香饈
茶湯諷誦經名所集功徳奉爲某名
靈位莊嚴報地。十方云云
  ○遞代傳法佛祖名號
毘婆尸佛    尸棄佛
毘舍浮佛    拘留孫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迦葉佛
釋迦牟尼佛
摩訶迦葉尊者  阿&MT10769;尊者
商那和修尊者  優波毱多尊者
提多迦尊者   彌遮迦尊者
婆須密尊者   佛陀&MT10769;提尊者
伏駄密多尊者  脅尊者
富那夜奢尊者  鳴尊者
迦毘羅尊者  龍樹尊者
迦那提婆尊者  羅睺羅多尊者
僧伽&MT10769;提尊者  伽耶舍多尊者
羅多尊者  闍夜多尊者
婆修盤頭尊者  摩羅尊者
鶴勒那尊者   師子尊者
婆舍斯多尊者  不如密多尊者
般若多羅尊者  菩提達磨大師
慧可大祖禪師  僧璨鑑智禪師
道信大醫禪師  忍大滿神師
慧能大鑑禪師  南嶽讓禪師
馬祖道一禪師  百丈海禪師
黄檗希運禪師  臨濟義玄禪師
存奬禪師  南院慧禪師
風穴延沼禪師  首山省念禪師
汾陽善昭禪師  石霜楚圓禪師
楊岐方禪師  白雲守端禪師
五祖法演禪師  圓悟克&MT10773;禪師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