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宗門無盡燈論 (No. 2575_ 東嶺圓慈選 ) in Vol. 81

[First] [Prev]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水中。是謂嶮崖撒手把絶後再蘇。汝須子細。
我聞是語。如呑醍醐。從是工夫大得力彌
加鞭策。後閲金剛經數日。忽得般若三昧。
至忘身心。又爲試之。見普賢行願品。略
知華業法界。次見法華經到壽量品。豁然
悟法華三昧。見一代時敎如見掌上。走
謂師曰。學人久欲閲藏經未成。今日一見
見徹了也。師曰。善矣汝得恁麽慶快。只如
陳操尚書登樓話。汝作麽生會。我以實告。師
曰。且呵嚀去。又曰。代官人道得如何使尚
書喜。我下語數度。皆不契意。次日入室下
得一轉語。師不覺起打我背二下曰。汝道
得始契吾意。雖然汝莫容易去。向後有自
知。次日又入室師問曰。疎山壽塔因緣。汝
作麽生。我曰。要將毒手斷人命根。師曰。
斷命根後端的如何。我曰。疎山與匠人共
出隻手。師曰。未徹在。我時又擧趙州婆子
勘破話曰。某當時若在向州道。句前勘破。
句後勘破。師代州曰。驀直去。又曰。恁麽臺
山婆子被和尚勘破。師遽問曰。汝向何處
與婆子相見。我擬議。師捩轉面目勵聲曰。
不是不是。次日入室。師見我來。急展手曰。
我手何似拂手。我向語下下一轉語。師又
大賞歎之。我乃曰。師適來問婆子燒菴話。
時某蹉過婆子妙手處。如婆子恁麽道。不
妨驚落此僧心魂疑殺天下人。某代菴主
有一轉語。搊住女子道。我受婆子供養二
十年。聲未絶師振威一喝。其聲徹髓胸痛
累日。身心恍愡如在雲霧之中。自謂。我悟
得分明。因甚如是。定知雖有見性眼禪定
力未熟。於是誓欲成禪定。日往月來依然
不自在。後來遁居洛水之東。門戸杜絶音
信不通。朝辛暮苦恰如刑N人屈指待日。
大弄明珠刹那不放。或得或失正念難相
續。悲懼寒胸坐起不安。如是半百日。忽然
落節撃碎明珠了。露裸裸赤洒洒。實會得
下載清風。雖然用處未徹頭。再鞭死牛一
氣相進。切齒握拳不見有身。凍日寒夜
汗常濕衣。或睡魔盛時加以針鋒。入骨徹
髓飮食無味。又過半百日。其間有其八九度
省處。末後一日徹見先師平生受用。阿呵
呵。從前錯作得死工夫。和白雲好與三十
棒。寔知先師恩力廣大。若不蒙許多提携敎
示。豈得有今日哉。一生錯死在悟解了知
間。今思前事。言言句句血淋漓。可怖可悲。
我自是以來念念心無間斷。日夜參詳未
曾休歇。豈以容易心悠悠空過光陰哉。我
欲務行此道隨分扶起己墜眞風。諸兄亦
豈無心於此哉。請到這裏具一隻眼。以
我病多能知他病。隨治我病亦諳藥性。我
病漸治却憂他病。依他有病我病再發。洛
浦禪師曰。末後一句始到牢關。誠哉是言。
透脱生死提持正印。全是此個時節。唯蹈
著上頭關麽子底便諳悉也。我亦如是。只
要三千里外有斯裏人救我是病。若又不
然。一任天下人貶剝
宗門無盡燈論卷之上

宗門無盡燈論卷之下

  不不菴主圓慈撰
  力用第七
人有今古。道無古今。人能修道。得道忘
人。然則道卽是人。不別有人。是故道若與
古等。則人亦與古等矣。所以其不與古等
者。只爲見道不超詣履踐不明白也。今旣
識得向上一著。亦須履踐分明。言求正念
相續者。只是此箇時節也。達磨大師曰。明道
者多。行道者少。洞山和尚曰。相續又大難。
正受老人曰。正念相續者。萬人中難得。昔
金剛齊菩薩行道之時。有一魔王。千年中隨
後求其蹤跡。終不能見。又洞山和尚一生
住院。土地神欲一瞻禮。終不能得。此是古
人正念相續之樣子也。雖然若不傳向上些
子。大好鬼窟裏活計。雖已能知向上旨趣。
履踐不明白。只是抱道底人。尚未能發大
用。是以古來雖有多少正知見人。得大機
大用底。就中又稀。黄檗禪師曰。馬祖下有
八十四人。坐道場得馬師正眼者止三四
人。靈源清禪師常謂學者曰。宗門正人難
得。自離晦堂後所見眞正宗師。惟東山法
兄一人而已。大慧禪師曰。老南下尊宿五祖。
只肯晦堂眞淨二老而已。自餘皆不肯他
也。又應庵曰。豈不見大隋和尚道。我參七
十餘員善知識。具大眼目底。秖有一二其
他盡具正知見。在今天下具大眼目眞善知
識。唯法叔老師一人而已。黒漆竹篦掀翻海
嶽從頭打過。雖是死馬醫。就中要妙。又癡
絶和尚云。予三十年在叢林中遊。當時具
大眼目者。惟老松源一人而已。若又不然。佛
法豈到今日哉。須知此中又是一重關鎻。
然彼上古諸師。各各皆有格外知用。今如是
就中擇一二者。大有見處而已。今時之
師無擇法眼故。妄嘲古人。不省己過。錯
謂吾道勝古人在。可笑。彼黄檗等所指示
者且置。雖其餘之所稱宗匠。豈與今時明
師可同日語哉。若使他在今時。道徳動
世。天下龍象悉立下風。是故當知祖師擇
人難中之難細中之細。昔潙山問仰山。馬
祖下八十四人。幾人得大機。幾人得大用。
仰曰。百丈得大機。黄檗得大用。餘者只唱
導師。看我臨濟兒孫各有超師之作。終不
死在宗師句下。千辛萬苦入骨徹髓。一一
從自己胸襟流出。將來互出隻手扶起眞
風。是以宗風綿綿不絶。古曰。雲門以言句
救。臨濟以機鋒救。其實不然。今有雲門
妙唱若無臨濟大機。恰如有天子位無將
軍威。其弊畢竟墮玄微。玄微變作細膩。自
大小本以下皆如是。然又有臨濟大機若
無雲門妙唱。却似有將軍威無天子位。其
弊畢竟墮嶮奇。嶮奇轉作麁強。今時諸禪
蓋不出之。如彼雲門臨濟。皆不如是。已能
超出大機妙唱之外。而亦遊戲大機妙唱之
内。及其弊者。認遊戲跡成窠窟故。只我
臨濟自興化風穴諸祖。傍挾雲門提唱。宗風
一轉佛法日新。依是五祖忍大師乘願輪
來。再開東山法門。唱雲門曲提臨濟劍。猶
如車兩輪。門風大立。中興佛祖之正脈。是
故致使兒孫不斷絶。眞淨有頌曰。雲門臨
濟百花春。一一靈機總有神。總有神祖庭
不復春也耶。從是圜悟虎丘應菴密菴相紹
出世。力行此道扶起宗風。是故松源臨示
寂告衆云。久參兄弟正路上行者有。只不
能用黒豆法。臨濟之道將泯絶無聞。傷哉。
虚堂拈云。鷲峯老師大似倚杖騎馬。雖無
僵仆之患。未免傍觀者醜。咄。大小虚堂中
松源毒亦欲害人。果致煩我東海第一祖
殃及兒孫。若無正受老人四十年勤苦幸辨
別此毒味。後代兒孫噬臍無及。諸兄是何
時哉。誰是當其任。請高竪亞頂門一隻眼。
力行此道。扶起已墜眞風。莫令兒孫斷絶。
只此力用一品最爲大要。扶起正宗流通
正眼者都在斯中。雖然末後指南尚不在
言詮。這裏豈可以言議論也。錯錯只待大
力量人一肩擔荷扶起正宗。無使祖師眞風
斷絶矣
  師承第八
自從向上一著墮地以來。不貴師承自悟
自見互論邪正。恣己智分不本古人。昔東
陽玄策禪師訪永嘉玄覺大師。與其劇談出
言暗合諸祖。策云。仁者得法師誰。曰。我聽
方等經論各有師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
宗。未有證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卽得。威
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又應菴
和尚曰。祖師西來特唱此事。秖貴言外領略
直下透頂透底。何待禪床角頭朝呪暮呪。
然後爲佛法禪道。正是瞎人眼。又不可舍
師承而自求。自求而得。眞九十六種眷屬也。
今時爲總不有師承。所見未盡妙。各出
己見接人。不覺瞎却學者眼。從是轉轉相
接。一盲引衆盲。夫師承之一事最爲省要。
古人達見性源透許多關。明明了了無一點
疑。横行天下大開口商量者。末後撞著此
具大眼目底宗師。始知些子向上宗旨。於
是投誠參決。終有師承義。荷負法恩造次
不忘。是謂法嗣。從上祖師的的相承皆如
是。然雲門被睦州拶折脚。豁然大悟。却到
雪峯嗣法法者。大有故而已。龍牙行脚時。分
明具眼。爲驗他由彔木床上老和尚具眼不
具眼。到處先下一錐。翠微臨濟亦不收拾
得。後來於洞水逆流處始回頭。識得從前
錯用工夫。終承嗣洞山。後人不知是事大
有子細。却依虚堂普説錯道。龍牙受用是
眞向上意旨。若恁麽會。洞水逆流又著何
處。他旣嗣洞山者何哉。殊不知虚堂如是
説者。恐汝錯會龍牙無眼。欲令汝知雪
竇實頌。縱使他明活祖意。又到這裏別有
生涯。是故又禮龍牙塔頌曰。翠微濟北腕
頭短。洞水逆流方到家。是分明於洞水逆
流處始到家山。從前見解未是眞家山故。
古徳承嗣皆如是。今時不知承嗣旨趣。往
往錯作種種議論。是故無師承者。先須尋
覓佛祖的的相承底大宗師。有師承者。究
師密旨。已能究了。又莫孤負。昔開聖覺老
始受五祖鉗鎚。後來不本所得。錯嗣長蘆
夫鐵脚。一瓣酬他時。胸中忽發癰。不愈竟
卒。秀巖初於石門擧下大悟。後嗣佛照光。
是故胸中常不平穩。或笑或哭。提唱多如謠
歌。或點開他頂相曰。我被此老和尚點却。
是皆失恩義故招此苦報。往往不知師承
所本。或逐勢位。或墮人情。東行西行恰如
矮子見戲。隨他上下。或有實證者亦無師
承。或雖有師承又非眞傳。古人曰。佛佛授
手。祖祖相傳。今時不然。却以師承爲住
山表示。爭得知佛祖相承深旨。大哉我宗。
深哉我道。得之難究。究之難盡。究之盡
之。其妙難徹。昔泉大道參慈明。明曰。片雲
横谷口。遊人何處來。泉顧視曰。夜來何處
火。燒出古人墳。明曰。未在更道。泉作虎聲
明打一坐具。泉推倒明就坐。明亦作虎聲。
泉退身笑云。我參八十餘員善知識。唯師
可以繼得臨濟正宗。可貴古人非唯所得
出常情。又却錐股以繼正宗。學者茍聞他
風。不敢發愧&T049543;乎。白雲一日室中擧雲
門示衆如許大栗子喫得幾箇。衆下語皆不
契。問五祖。祖曰。懸羊頭賣狗肉。雲駭之。
五祖嘗曰。我參二十年。今方識羞。後靈源
聞嘆曰。好識羞兩字。因作正續銘。遂載銘
中。初黄龍楊岐二宗相爭。於是清作五祖正
續銘。所以推之爲正續也。大慧禪師聞應
菴金輪提唱。甚喜乃曰。楊岐正脈在此老
矣。遂將正傳衣并頌寄之。頌曰。坐斷金輪
第一峯。千妖百怪盡潜蹤。近來又得眞消
息。報道楊岐正脈通。從是以應菴爲正脈。
看古人往往論正脈。大慧宗杲禪師眞絶世
宗眼也。虚堂讃曰。前無釋迦。後無彌勒。天
上人間無兩箇。然所以其推應菴爲正脈
者。將何謂哉。雖齊是續佛祖眞傳。就中正
脈又甚奇怪。只知佛法甚深而有此要。先須
勤行此道。已恁麽去尚難得正宗。若又光
然。何能扶起我宗。今時師承深旨尚未夢
見。豈知此正脈論哉。但眞正參玄上士。向
這裏雪屈矣
  長養第九
圜悟禪師曰。衲子當痛以死生爲事。勤消
知見解礙。徹證祖所傳付大因緣。勿好
名聞。退歩就實。愈潜遁而愈可匿。諸聖天
龍將推出人爾。六祖大師傳衣得法已了。
南遁十五載。南陽忠國師自受心印。居南
陽白崖山黨子谷四十餘祀。不下山道行聞
于帝里。南泉憩錫于池陽。自建禪齋。影不
出山三十餘載。大海法常禪師入梅子眞舊
隱。食松花衣荷葉。勤苦三十年。風穴和尚
日乞村落夜燃松脂。單丁者七年。汾陽和
尚以手揶揄曰。我長行粥飯僧。傳佛心印
非細職也。前後八請。堅臥不應。楊岐破
屋二十年。滿床撒雪眞珠。四祖大師攝心
無寐凡六十年。潙山和尚數十年煮橡栗
喫。晩年大安來。遂著千五百衲。如慈明和
尚。寔祖庭精進幢也。在汾陽不顧河東苦
寒。辦道刺錐於股不眠。其得力果而爲西
河獅子王。大燈國師卒受老祖淵粹命長養
者二十年。果彰大應遠大之高徳。關山國師
自得大燈道髓。深入濃陽山谷精修多年。
晝作細民奴僕。夜入巖房宴坐。其餘明師
匿此潜彼精進勇猛者不暇枚擧。如正受
老人。放捨世緣休息萬事勤苦四十年。賢
侯請不出。衲子責不起。曾當群狼之害郷
民。數日竊至處處荼毘葬埋之間。終夜宴
坐。彼以怒氣嗅著耳鼻。或吹咽喉時。切
試正念相續有間斷否。皆是爲法忘身如
是。從上古人一箇箇無不然。就中有顯者
有密者。深入山林杜絶塵世。養道之跡動
感人心。所謂隱中之顯。如南陽懶瓚是也。
不擇時處。正念相續。見無滲漏者。無人
知其蹤跡。所謂隱中之密。如趙州普化是
也。只隨其習氣不等業緣各別。或隱山林。
或隱巿廛。或住叢林。或居獨室。是顯是密。
初無定法。隨時應變。如藥治病。病治藥
除。推己及人。是古人出世方便之消息也。
是故欲到古人所證境界。切須子細。明得
從前多少道理。通達佛祖不傳一著。宗旨
不失。師承不錯。始得長養底端的也。請以
此意養道多年。名利不掛懷。財寶不爲
念。須要扶起佛祖已墜之眞風。圜悟曰。古
人旣得道之後。茅茨石室中。折脚鐺内煮
野菜根喫過日。且不求名利。放曠隨緣垂
一轉語。且要報佛祖恩傳佛心印。衲僧家
大事了畢後。長年只是養道一法爾。莫浪好
修造強招學者。古人之建寺聚人。非自求
而致之。道業已熟。拒之衲子益至。不求精
舍日興。圜悟心要曰。慈明昔辭汾陽。陽祝
云。修造自有人。且與佛法爲主。自爾五
據大刹。不動一椽。唯提振臨濟正宗。遂得
楊岐黄龍翠巖三大士。而子孫遍寰海。果
不辜所付授。蓋古人擇可以荷擔之士不
輕如此。信嚴飾壯麗梵苑。未足以奇佛
法也。又大燈國師遺誡曰。老僧行脚後。或
寺門繁興。佛閣經卷鏤金銀。多衆閙熱。或
誦經諷呪長坐不臥。一食卯齋門時行道。縱
使雖恁麽去。以佛祖不傳妙道不掛在胸
間。忽撥無因果。眞風墮地。并是邪魔種族
也。老僧去世久矣。不許稱兒孫。儻有一
人。綿蕝野外。一把茅底折脚鐺内煑野菜
根喫過日。專一究明己事者。與老僧日
日相見。報恩底人也。誰敢輕忽哉。勉旃勉旃。
請以斯文爲長養警語矣
  流通第十
傳法度生者衲僧本志也。龍樹大士云。假使
頂戴經塵劫。身爲床座遍三千。若不傳法
度衆生。畢竟無能報恩者。又古人云。且吾
宗所重者。惟在宗通説通。有向上爪牙。爲
人解粘去縛。謂傳法度生。餘皆末事也。今
已傳向上些子。繼已墜宗風者。第一須思
報佛祖恩。何謂報恩。所謂提持向上些
子。以要接得一箇兩箇宿挾靈骨底。使他
繼此正宗。流布將來無令佛祖慧日斷絶。
若或拕泥滯水。打路布列窠窟鈍置人。終
不當矣。趙州和尚曰。若敎老僧隨伊根機
接人。自有三乘十二分敎。接他了也。老僧
這裏只以本分事接人。若接不得。自是學
者根性遲鈍。不干老僧事。虚堂和尚曰。豈
比今時濫據師席。以實法籠罩來學。以
寮舍穩便養育人才。以推衣讓食茍圖繼
紹。以遞相援引欲盛本宗。苦哉苦哉。正音
絶矣。古來尊宿動於劍刀上求人。尚不得
一半。何況繩墨之法耶。是故從上祖師具
大眼目底。容易不許可人。汝看。如法眼
下。當時得人如麻。世其家者我未聞之。
臨濟門下自興化南院以來。嗣其法者各
有一二爾。不是他腕頭短不度得人。己得
力過人故。不容易許可人。今時如彼以多
衆閙熱寺門繁興爲佛法大幸。實可笑矣。
只到其垂手方便機輪通變。須向自力用
中求。切莫向別人口頭求。巖頭曰。他日若
欲播揚大敎。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將來
與他蓋天蓋地去。請如是流通求箇種草。
傳布將來莫令斷絶。佛法危如累卵。恐至
于滅却去。譬如諸人夜在曠野行。狂風暴
雨吹滅提燈。時有一人。只恐燈滅以身
左右擁護。餘總不顧。佛祖正燈亦復如是。
若不使一箇兩箇眞正種繼此正燈。後代
兒孫以何爲依止。如彼闇夜曠野之燈。一
旦吹滅無可繼之。衆人失處。遂不能見
方所。可不悲哉。夫諸宗方法及禪定解脱
智慧辯才見性悟道一切要路。皆有經論史
書分明説著。雖無眞傳。可以自解自到。只
如我祖宗門下向上些子。若無師承。畢竟
不能盡其妙處。悲哉一旦滅絶宗風不繼。
天下佛法悉皆墜地。何以故。天地雖廣日
月無二。國家興廢上歸一人。今若佛法衰
滅。王者道亦隨而危。我見今時之佛法。無
得其道。但作國家衞護。所有善根皆成福
徳故。佛法混亂難聞正法。各出己見是非
鋒起。如彼持戒苦行。錯求功徳故。多受人
天勝樂。稱名念佛者貪求戲樂故。生大福
徳之家。有諸天淨上。有鬼神王淨土。有八
部衆淨土。不依正路錯求往生者。多不出
之。眞言天台諸餘聖道。各無先達明師故。
只著文字不究經意。勝負修羅人我無明
却長地獄業。有眞修者亦不出異見。如
我禪宗。求一箇眞正者。終不可得。悉墮二
乘外道之見。而自不覺知。是故博達君子。
各究其宗意引導衆生。與其胡亂敎人。不
如無敎何以故。自錯則得。恐引多少好人
悉成邪道。實可悲哉。我今如是論者不得
已也。只爲恐佛法墜地慧日永滅。強生
節目令知此消息。於一切衆生。我是正法
者不論僧俗男女。不擇貴賤老少。根無
大小。機無智鈍。只有大心者。畢竟無不
成辨。是故深信此法。切求解脱。隨分發歩。
莫説途路長短。華嚴合論曰。此經法門付
囑何人者。此經法付囑夫大心凡夫。經曰。此
經法不入餘衆生手。解云。餘衆生者。三乘
及外道樂著人天及永出世樂者。何以故。
此經不許三乘菩薩。具六神通尚自未能
聞經生信。何況二乘人天外道。經曰。唯除
生如來家法王眞子。卽大心凡夫能生信證
入故生於佛家。不言已生佛家諸大菩薩。
常爲衆生説法。無大心凡夫信證。不名付
囑。不名流通。爲無人信無人悟入故。
經曰。若無此子。此經當滅。若不如是者。
諸大菩薩已生佛家者。已有如是無量佛
世界海微塵數故。如來何須念此經當滅。
旣不念已生佛家大菩薩衆。明知。當念
大心凡夫。非爲已入聖者。當知此經付囑
大心凡夫故以上
合論
我此正法亦復如是。付囑
一切大心凡夫衆生。夫大心者。能信此法
是謂大心。不信此法者。縱使具六神通。
發大光明。成就無量聖道。畢竟皆是小心
衆生。不能生佛家故。不能起菩薩行故。
經曰。佛子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
劫。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
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徳法門。或時聞已不
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爲眞實菩薩。
以不能生如來家故。若得聞此如來無量
不可思議無障無礙智慧法門。聞已信解隨
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隨順一切如
來境界。具足一切諸菩薩法。何謂生如來
家。差別悟後妙行爲父。根本見性大智爲
母。於中生一念信時。早託如來胎中。從
是不論途路長短。發歩進修隨分參詳者。
皆十月之消息也。時到功滿。是謂滿月。當
是之時現種種境者。子欲出胎之前表也。
學人不著現境。單單參取。一朝豁然現前。
是謂生如來家。譬如誕生王子才智力用雖
未似父王。種族體相一切尊貴無與父王
少異。百官卿相之有才智力用者。亦却不
可不尊崇之。如來法王眞子亦復如是。智
慧辯才解脱神通雖未似佛。明了具足諸
佛體相。明了圓滿諸佛種性。智慧性辯才性
解脱性神通大慈大悲大方便大光明無與
佛少異。菩薩羅漢之有解脱神通者。亦却
不可不尊崇之。豈不快哉。於彼中間。迷
其現境起種種見者。猶如墮胎。終不能
成諸佛妙身。只除再歸正法信入修證者。
何謂起菩薩行。所謂不滯見性一理。以
佛祖言敎百錬千鍛。透破多少牢關。傳祖
師向上些子。扶起已墜之眞風。以提持此
一著子。普利益將來。使慧日不斷。是謂菩
薩行。譬如王子漸學才智力用。紹父王位。
普垂敎宣。按撫天下。亦使己眞子能紹其
位。轉轉相承永利國家。若不如是。雖有
種性。却同凡庸。畢竟無益。衲僧若滯見性
一理。不起菩薩行。雖有證悟。堪作何用。
汝等諸人應如是知。此是決定底之道理。終
無可疑者。然則汝能恁麽修入生如來家。
恁麽修行起菩薩行。雖其信力未足道力未
滿者。一到這裏深生淨信者。皆是已在
如來胎中。已入胎中。豈有不生之理哉。
只除中間墮邪見者。餘皆成就佛祖眞種
性。是故經曰。聞而不信尚成信種。何況深
生淨信者哉。夫得人身者如爪甲土。失
人身者如大地土。今幸得難得人身。何不
聞此正法。汝等往往爲不恐生死不明
因果。悠悠只逐目前境界。不念身後消息。
如汝所謂求種種財寶資益自分。不是恐
飢寒患。胡爲不恐輪迴患。如汝所謂設種
種方便貪求利養。不是戀尊貴樂。胡爲不
求解脱樂。鳴呼咄哉。一切衆生上自僧道
下至塵俗。捨本逐末。總無面目。或被煩
惱所役互論好醜。横放縱逸無惡不造。不
顧煩惱不過誑身心。或被衣食所役。互
論精麁。殺生偸盜無惡不造。不顧衣食
不過免飢寒。或被金穀所役。互論得失。
妄言綺語無惡不造。不顧金穀不過養自
他。或被勢位所役。互論尊卑。貪欲瞋恚無
惡不造。不顧勢位不過治上下。或被文
字所役。互論是非。憍慢嫉妒無惡不造。
不顧文字不過察古今。或被經法所役。
互論淺深。勝負人我無惡不造。不顧經法
不過明道徳。或被禪門所役。互論邪正。
見網敎惑無惡不造。不顧禪門不過疑
言句。皆是不歸根本。錯逐前境故。展轉如
是。終致墮地獄餓鬼畜生。因果歴然如影
隨形。汝但其心質直無邪曲心。佛法有什
麽難。是故楞嚴經曰。汝今欲研無上菩提
眞發明性。應當直心詶我所問。十方如來同
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
是乃至始終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只
爲學人不依直心。妄起分別而不究其深
意。是故有箇多少之嶮處。若以直心發心。
以直心事師。以直心見佛祖言敎。以直
心參禪辦道。愚者愚而修。頑者頑而修。小根
者小根而修。多病者多病而修。少者少而修。
老者老而修。貧富貴賤者貧富貴賤而修。事
務繁多者事務繁多而修。以是爲是。以非
爲非。以得爲得。以失爲失。以到爲到。
以未到爲未到。一切無所覆者。不聞是
非之名。不聞得失之名。到者到而實也。未
到者未到而實也。然則智慧愚癡煩惱菩提
一切眞實皆順正法。不是恁麽而休去。爲
不失其時也。以是增進。以是究明。不勞
心力。自然徹頭。今且以十法示學者用心。
請審察之。一者悲願深重。二者志氣高邁。
三者識量寛大。四者智鑑高明。五者見道超
詣。六者履踐明白。七者人情杜絶。八者世念
放捨。九者慚愧親切。十者疑心審細。以此
十法常試己心。能信此法。能修此法。一切
成辦如指掌而已。三世諸佛只以見性成
等正覺起菩薩行。是故汝等先須見性。一切
衆生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天外道。貴賤老
少僧俗男女。無根二根婬男婬女。六根不具
一切闡提。乃至異類雜形阿修羅大力鬼。餓
鬼畜生地獄衆生。能信此法。能修此法。隨
分增進。隨分證入者。我今分明當與授記。
今世後世決定成佛。縱使信而不修。尚成
佛種。於當來世亦各作佛。聞未信者亦成
增上緣。當來必於正法之中深發淨信。過
去菩薩依是成佛。現在菩薩依是成佛。未
來菩薩依是成佛。此是諸佛如來眞正修行
之大路也。爾時有初心菩薩。聞此無盡正燈
所説法門。大懷疑惑。來發問曰。見性悟道
是眞成佛也否。答眞成佛也。曰。諸佛皆有
神通光明。師已成佛。何不得之。答。我的然
得神通光明。曰。何不顯現。答。我常顯現。汝
自不見。譬如盲者不見非日月咎。曰。雖然
諸佛已以神通光明開衆生信顯諸異跡。
師何不然。答。有大神通有小神通。有大
光明有小光明。我所得者大也。汝所問者
小也。大者根本見性所現之大用也。小者枝
末養道成熟之餘力爾。我宗只指根本不
論枝末。根本成熟枝末自現。不得根莖而
欲求枝葉華果。無有是處。何況若顯異跡
惑衆生心。却昧本性。各道彼已聖人我輩
無分。終不能信自己本來具足神通光明。
是故有智者雖有餘力亦不用之。夫三十
二相八十種好神通光明等。皆非諸佛本體。
是借世間有爲最極尊勝之相。且使小根衆
生戀愛。是故轉輪聖王有三十二相。諸天
外道有神通光明。乃至阿修羅神仙大力鬼
老狐老猫之有定力者。皆行此變化成種
種態。譬如一掬之水澄則現物。千里之海
動則無影。大凡變化者皆從定力起。羅漢
有神通菩薩有神通者。小乘偏修定力故。
神通易發。大乘普修智慧方便故。定力難
熟。大器晩成。至其成器。故非餘乘之境
界。日下孤燈果然失照。譬如草木先把
極成熟果來而下地始生萠芽。是故因不
異果。果不異因。因若異果。其因非眞。果
若異因。其果却妄。汝等只論果上果。却住
因中因。因尚不成。何況果哉。我宗直辨因
中果而修果上因。因已如是。果何不然。
請以草木種値之事試察之看如彼二乘上
道小乘菩薩。間顯神力示異跡者。彼樂小
法成小果故。依小定力發小神力故。以
小威徳起小敎化故。不能成大果。不能
測佛智。不能接大根衆生。不能流通最
上乘法。皆是小根小智小志行。錯捨本逐
末。縱使得成就神通光明無量道法。非見
性故。非眞佛法故。非自性所現法門故。
是故欲得神通光明。先須見性。譬如良醫
先治内分而後治外。若先治外不治内
者。未拔病根故。雖有奇驗終亦發起。須
知治外病者必有速効。治内病者不啻
無速効。又却發散覆疾故。外病轉熾。是以
愚者先貪速効。以治外病爲貴。是故長年
多病。終不能徹眞實堅固無病之道。夫病
根深則必用良藥。病若輕則一包之藥亦可
治之。是以上古之人天性充實故總而無
病。至其有病。亦不假多藥。中古以來人
根虚弱。纔有病則先假良藥。或探種種方
法。始堪以拔病根。佛法亦然。古者人物淳
厚故。以中下法亦可治之。今時不然。箇
箇病根深重故。若非一乘見性差別圓融機
關向上之藥。外雖似愈内竟不治。世人却
道聖道在正法時。像末之世總無行證者。
又甚愚哉。今言雖病甚深不假良藥。豈有
其理哉。若論行證之難易。不獨上乘之法。
雖中下法亦難行證。大凡難易在人不在
法。猶如藥之服與不服。其咎在人又不
在藥。彼以中下法易行證故爲有効驗
者。且治外病之速効也。不是得眞効驗。世
設藥舖賣合藥者。其價賤而所言之驗又
甚奇特。雖然至其治沈痾。豈有共功哉。
必假良醫方術之妙。然後治之。獨於佛法
爲不然者。將何意哉。只如説言像末之世
總無行證。是佛哀末世衆生不信正法者。
且言之爾。猶言末代狂病深故服藥反治
得者少。是則是。若隨是言。甘守病身不服
良藥。狂病增熾終不可起。狂者不知狂者
且置。若知自己有病。不可不服藥也。汝
且知有病。先求良藥。今時狂者只信狂者
之言。却不信不狂者敎。亦可憐愍爾。肉
身之病設使深重。畢竟不出此生。法身之
病自無始來。常在毒海。爲六賊被傷害。
爲五欲被勞役。瞋恚之熱。貪染之濕。入骨
徹髓卒難醫治。豈可以平常藥治之哉。
須求眞正藥始得。或道病根深故不可以
自力而治。且往西方良醫之處而當治者。
亦是一期方便也。譬如稚子無知不肯服
藥故。隨彼所好且令服之。經曰。十方佛土
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説
但以假名字引導於衆生。然則西方良醫之
所與。亦是一乘妙樂。此土良醫之所賜。亦
是一乘妙藥。彼此齊是一乘之方法。何勞
往他方哉。是佛見狂子總不服藥。以大
慈方便。始收藥於四諦十因緣中而令服
之。次收六波羅蜜等中勸之。或爲韋提希
夫人收十六觀中。或爲小機衆生陰收六
字往生之中。於是狂者漸得其味。隨分服
之。各見其功。時見狂者漸本正念。却於
方等敎中。呵道其藥劣故全非眞實之功。又
讃菩薩別服眞藥之功。諸子聞之雖各羨
之。只著從前味故卒難放捨。是以重設般
若法藥。齊在其中。諸子不覺。正念增現。各
見眞藥之功。雖然未出方便之法。只以著
假藥而不求眞藥。且約空理設方法爾。
後來至法華會上。悉捨方便。齊與圓頓微
妙見性實相之藥。諸人大生歎喜。始知從前
錯服假藥。從是以涅槃醍醐之法藥普拔
一切病根。身心堅康。終到無病大安樂境界。
圓滿無礙遊戲自在之徳。是名華嚴法界。成
辦歸伏安住自得之相。是名眞言祕密。此二
經者。齊是神變乘之所攝故。不是如來口
説之法。是謂醫王善逝能事已畢。且道。如
我最後向上敎外些子。是明什麽邊事。請到
這裏別具一隻眼。是故我宗參學者。自有
一代藏經時節。始聞佛祖言敎如聾如唖。
如華嚴會上。參禪工夫。先悟空理生種種
見錯爲究竟。如何含三乘之得果。於是喚
作現境。呵之奪之別求實證者。正是方等
經典也。再發奮志不擇諸見。於所得中深
究源底。是卽大般若波羅蜜。時到功熟。不
求現前。猶如法華一乘之説。尚究性理如
見掌上。全似涅槃。明了透得佛祖差別言
句。如歸華嚴法界。大事了畢田地穩密。如
入祕密莊嚴。最後向上別有生涯。此是我
宗敎外別傳一著子也。不亦大乎。近來淨
家未究宗趣者。拍盲以聖道爲難行而無
功。只以念佛言易行而徳勝。嗟呼念佛乎。
此是諸佛祕密之方便也。佛爲一分下劣衆
生權設此法。若直示實乘。則信力弱故。心
不專精。以故不能成就三昧及成彼深
緣。今且推佛力。則信有依處故三昧易成。
是以只信念佛者決定往生。不管是非。不
交諸念。念念相續。則忽然三昧現前。是謂
往生。彌陀如來相好光明一切法門顯現目
前。極樂國土功徳莊嚴一切勝相充塞天地
生一念也箇箇總觀世音。動一身也歩歩
眞大勢至。二十五種之音樂塞耳。八萬四千
衣食滿座。水鳥樹林齊念佛法僧功徳。山
河大地全露理事智妙用。是謂現生證得上
品往生。其信不及者。以念佛力故必生方
便佛國。是謂未來往生。只不出中品下品
之階。力期上品往生。隨分進修者。其功在
了因故。亦成最上果。雖生佛國。與文殊
普賢觀音勢至等俱作法王子。甘作下劣衆
生。偏貪往生者。其功在因緣故。必成小
乘果。設使在佛國。亦爲聲聞緣覺小乘菩
薩。譬如有國在東曰常。在西曰憲。時常
國大亂刀兵非常。是以常王深愍衆生。普
告之曰。汝等諸人我國大亂。不是所以凡
庸者可居。今憲國王有大慈悲能育窮民。
汝等速往彼士。憲王必垂哀納衣食豐饒。
於是窮民之無志操者。各倡眷屬求至彼
國。彼國遙隔山海十萬億故。多遇横難。死
者不少。於中幾箇之有深信勢力者與得
大願堅舟者。終免諸難僅達彼岸。于時憲
王大生哀愍。普施財寶。各與田宅。永令安
穩豐樂。彼常國之有志氣者。互相謂曰。雖
我國亂。不無我君。何効匹夫之志。煩受他
君之惠。寧暴尸於城門。終不以己榮耀換
仁義道。須是戮力早興國家。於是催大軍
擧義兵。破敵城殺叛臣。平不平育黎民。
爾時常王大喜。各有恩賞。然爲諸士之有
義有道。待以三公之禮。與以王侯之祿。其
尊貴榮耀。豈憲民之所及哉。憲王亦聞其
名。却道常王富於忠臣我所不及。而遙羨
之。或有來謁。大設禮容。以種種珍味恭
敬供養。又如世人頗有志操。自營産業。隨
分興家。其無賴者却捨自業。寄身豪家僅
保己命。人人本是具足佛性。爲法王種爲
長者子。何生其家自棄其徳。悲哉。彼頑陋
無智全無善緣者猶可。頗有志氣知是非
者。何無心於此。法然上人大原問答曰。極
樂樂不遠。構十萬億刹之西。彌陀在己心。
現一座華臺之形。又曰。應知言自力他力
者。此卽強弱義也。又曰。雖有強弱。共是眞
如力也。又曰。自有相修因直入無相樂果。
抑往生見令體達無生理。又曰。往生者
卽無生也。此義重可思擇之。同金剛寶戒章
曰。金剛寶戒者。夫本有心性以爲大乘戒體。
凡戒禮者。衆生心是也。又曰。何除自心之
外求佛界。又曰。抑念佛兩字可知也。念者
以無念云念。佛者以心佛云佛。又曰。凡
極樂者色之異名也。尚無色而可見。彌陀
者心之異名也。何有心而可尋。然極樂與
彌陀。實非外境。卽在己心。經曰。去此不
遠。乃至是心是佛已上誠知圓光大師實非
權乘菩薩。是必圓頓不思議大菩薩。深愍末
劫沈迷衆生。權且現形來度剛強衆生。今
如一乘見性法門。若無已達大宗師。則必
墮外道二乘之見。多成誹謗正法之罪。能
聞正法得其道。則超越一切頓登佛地。若
逢邪師信邪解者。卽墮惡見終無出期。
有益有損。可尊可畏。是以有明師之世利
益有餘。當其無師之時。若無此等方便。沈
迷衆生以何能結勝緣。像季衆生隨中下
心本謙恭故。設生異見不至大逆。只除
誹謗大乘之罪。餘皆隨成見佛之緣。是所
以爲中下衆生有利益也。譬如方藥有良
醫時雖不足用。至無良醫則有所益。雖
然凡方藥者劑定故。其功難徹。不如良醫
深知病根。減彼如此。藥病相當。是以我
宗不取名相。先悟佛心而及佛説。其所
設法雖似相違。順逆用處悉契佛意。唯願
念佛行者。隨分各登上品之階。忘往生見。
髓達無性。須究念佛密意普度脱將來。大
凡難行易行。諸宗通有二義。方便門中。以
念佛爲易行。諸餘行業心不專精故。實乘
門中。以見性爲易行。一切佛法皆從是出
故。夫三論者以眞空爲宗。眞空者根本性
智也。是故當向自心明根本智。根本分明
差別自現。如彼鏡體明了物像皆現。以是
照法相天台華嚴眞言一切法藏八萬聖敎。
則不學而知。不修而達。豈不是易行之道
哉。若尋文句逐枝葉而欲明宗意。身根
有限。法藏無窮。曠劫勤苦。不能體達三論
微密之道。法相者以妙有爲宗。妙有者差
別妙智也。先向自性欲明差別智。根本智
自然不可不現前。以是妙鏡照諸餘法門。
則向上宗要向下修相。一時體達無不明了。
不亦快乎。天台者以眞空妙有有二法而
各墮一偏故。以中道一實相爲宗。實相
者自性本具總體也。是故極明自性。則超
越眞空妙有之名域。實相無漏妙智自然現
前。圓徳一切故云圓。頓成一切故云頓。
以是妙智照見一切。豈有不通之理哉。
華嚴者法界爲宗。法界者如彼百川歸大
海。則失一切名齊成海水。華嚴法中總無
餘法故。生死涅槃煩惱菩提。一塵一草皆滿
法體故。理事無礙事事礙性相圓融。是名
法界。指心華開發之處。名爲法華。指心華
敷榮之處。名爲華嚴。法華華嚴同一理體。
只有前後異爾。是故天台敎中。本兼二經。
先究見性實相之意入其堂奧。則華嚴法界
自然明了。如是知見豈有不到之法哉。亦
有餘而已。眞言者以本不生爲宗。法華華
嚴者齊是一念縁起法門故。緣起無生處。是
謂本不生。本不生端的却具無蓋法門故。
所有法門皆屬祕密。纔渉言談則皆墮顯
理。重爲令知離言説之法性。或示祕密之
相。又金剛界者本不生之智。胎藏界者本不
生之理也。眞智堅密故名金剛。眞理含内
故名胎藏。凡言理時皆同顯經。且言不生
體中本具之理故。總名祕密凡有言説者
皆非法身。然以法身爲敎主者。示彼不
生體中本具之法故。名爲法身説法。於第
二五百年龍樹時。始有此法者。正法淳厚
之世。不假密説。自然能通密理。正法日衰
人根漸下。多滯顯理故。是法之所以由起
也。此是如來神變加持不思議藏之所攝故。
獨出四十九年之外。如彼至達磨時。悉墮
敎跡故。單立敎外別行不依經論。皆是隨
時應機。初無定法。譬如良醫雖胸中初
不貯一方。隨病而設種種方劑。是故佛法
本無二法。能究宗意者。無不到無不自
在。若以名位強論之。則持戒苦行一切有
爲善根。猶如始出邊鄙之鄕。無定慧資又
迷山野。有衣食則遊觀以樂。福力盡則却
迫飢寒。人天勝報是不出此。禪定智慧如
進道路。若無悲願又止旅館。辦一日價
永劫貧賤。聲聞緣覺諸天外道有威神者。是
其果也。小乘菩薩雖有悲願。志氣劣故不
究路程。如入分國吏官之家。雖有尊貴
未是眞實。憤然超出如上分位究路程者。
如望王都。大乘宗意皆是眞王都消息故。三
論如城門。法相如城都。法華如宮門。華
嚴如殿堂。眞言如藏室。是故一切法理依
正報得。且以華嚴爲明了。彼在殿堂顯露
莊嚴故。一切寶財諸佛住處。且以眞言爲
諦當。能事已畢齊歸藏室故。又能入者以
法華爲第一。宮門不錯自然徹入故。錯門
頭則入他家故。其所入法以祕密爲第一。
帝王及寶器常在藏室故。物成于顯隱于
密故。雖然至其宗意總無殊別。譬如人
求帝王之所居。先指城門示之。有智者深
到城門不謁帝王不已。無智者不知差
別故。纔到城門卒然休去。大凡因位雖有
名別。至其果證無二。譬如百川有異大海
無二。一切法流各向根本性海。則齊作一
味平等之智水。世界衆生皆以大海爲依
故。是故三論法相不可不徹天台眞言。天
台眞言不可不經三論法相。諸餘法門皆
亦如是。只恨一切法流向外流故。永不能
入諸佛根本薩婆若海。夫如孔老之敎神明
之道。皆是等覺位中菩薩藏徳韜光如同人
間。任緣敎化。自然内助見性一乘法門。外
垂世間萬古規範。世人以敎異名別。錯作
呉越之隔。是以各生彼此之見。不唯刺害
佛法。亦却昧其要旨。使不如彼無智者。悲
哉。聖人設敎隨時不一。只令要人隨歸根
本。上古之人本直心故。纔聞指示直達根
源。敎示雖麁其功有餘。末代衆生天性失
實。虚中求虚。和實滅法。是以佛法細密尚
難敎化。何況孔老神明之道哉。是故神宮極
祕寶其本紀曰伊勢神藏調御倉奉納。御正體假櫃。
其内奉納祕紀十二内。是其一也
活目入彦五十狹茅天皇垂仁
天皇
卽位二十六年
丁已冬十一月。新甞會祭夜。神主部物忌八
十氏等詔。吾今夜承大神之威命所託宣
婑姫命承大
神託而宣示
神主部物忌等愼無懈。正明聞
焉。人乃天下之神物奈利須掌靜謐心乃
神明之主他利莫傷心神神乘以祚禱爲
先。冥加以正直爲本任其本誓皆令得
大道。天下和順日月精明。風雨以時國
豐民安。故神人守混沌之始。屏佛法之息。
總而神代仁者人心聖而常也。直而正也。地神
之末。天下四方人夫等。其心神黒焉。分有
無之異名。心走使無有安時。心藏傷而
散去。神散則身喪。人受天地之靈氣不貴
靈氣之所化。神明之光胤不信神明之
禁令。故沈生死長夜誾。根國底國。因茲
奉代皇天。西天眞人以苦心誨喩。敎令修
善。隨器授法以來。大神歸本位。止託宣給
云云嗟呼其誠如是。上古淳厚之世。人心正
直。任其根器易得大道。神人已守混沌之
始。何須佛法之息。漸至末代。失其本心。向
外馳求迷逐境故。流轉生死沈吟惡道。當
是時者。自非如來微妙教法。何能得脱
生死。又曰。神道則出混沌之堺。歸混沌之
始。三寶則破有無之見實相之地。此是
神明最上極旨也。今指天地未生一念不生
以爲混沌。然言出混沌之堺而歸混沌之
始者。將何道理。今時往往至一念不生處
者。實以難得。豈有歸混沌之始底哉。神人
説道守此法者。只名目爾。非得其理。我
宗有大心者。放捨世緣休息萬事十年二
十年。尚難到此道。何況身纒塵勞。心乏
禪定。強守此法者哉。誠如神乘旣有如是
之幽致。然於佛法生容易心。可不悲乎。
大凡神者心也。心垢滅盡如鏡明了。是謂
神。是故神乘以鏡爲表體。心鏡本來清淨
常住寂然。是謂國常立尊。心鏡本來圓明
無物不現。是謂天照大神。豐受皇大神御
鎭座本紀曰。發廣大慈悲。於自在神力現
種種形。隨種種心行爲方便利益所表。名
大日靈貴。亦曰天照神。爲萬物本體度
萬品。當知神乘佛法同一理體。但是不出
見性一法。若能明自性。則先契混沌之理。
重於性中研究深旨。漸出其堺歸混沌始。
嗟呼一箇始字。辛辣難近傍。神乘學者莫
作等間看。又孔孟之敎名實兼用廣利天
下。仁義忠恕者一性之所化。老莊之敎破名
就實。單究道徳。虚無自然者一性之所化。
是以孔盂未曾以仁義忠恕爲道。老莊未
曾以虚無自然爲道。強名開要路爾。不
是所以其爲究竟。是故孔子曰。爲博學多
識乎。吾道一以貫之。老子曰。常無欲以
觀其妙。常有以欲觀其徼。孔孟者能敎而
治。老莊者能治而敎。佛者能敎能治。孔孟
以老莊而厚。老莊以孔孟而全。二敎以佛
而徹。佛以二敎而助。孔孟化者廣矣。老莊
化者深矣。佛之化者圓明也。孔老敎化智通
一世。但利人民未及異生。諸佛智悲廣大
無邊。六道四生無物不利。二世十方無事
不通。且雖有廣狹偏圓之異。其旨趣者一
而已。或指孔老比二乘者。未盡其論在。
今以敎示且論之。自有偏枯之失。比之小
乘亦可。雖然此是言敎麁細也。不是他道
有其病。彼孔孟之説苦集而立規則近小
乘威儀者。且爲卽世敎道也。不知方便
却止半途。彼老莊之本滅道而斥一切似
有餘涅槃者。且爲對機治跡也。不究圓
理必住化城。譬如佛設三乘。雖有深旨。
小機衆生皆止敎跡。是故非道有過。根機
之不到也。大珠慧海禪師曰。大量者用之
卽同。小機者執之卽異。總從一性上起用。
機見差別成三。迷悟由人。不在敎之異
同。大凡神明孔老之道。菩薩應世興化。初
無定法。古來至善者卽世明道故。不假戒
相能得其性。是所以彼有益於古也。後
代劣機者繋縛難脱故。先捨世累全身入
道。譬如人行嶮道。負擔多者力不足故。因
倦不能透過路程。若無重擔獨脱眞卒。直
過艱嶮能達極處。是故在俗修道。如負
重遠行。久勞勤苦難得自在。捨世入法。
如無擔過山。行李輕故易蹈嶮路。今道
見性門中不論僧俗。只爲隨分發歩也。纔
得其時便脱負擔。若道在俗無妨。是好
負擔轉增繋縛永劫困苦。又恐今有重擔
不發歩者。鄕路彌遠一生空過。如水就下。
不防隨減。若人不修道心隨滅。今日如是
生生亦然。不如隨分發歩入得正路。他日
得時脱却負擔。逆行順行無礙自在。是所
以佛法有戒有定有慧有捨迥出塵累也。
又在俗之有失。設過嶮路雖入性智。差
別法理必難明了。如夫商人雖有本錢。謀
慮不精難得財利。貪家情欲内費道徳。名
利妄想外破行業。被爲是等使役身心。不
唯性上謀慮不精。受用過分竊賊在内。却
減本分財寶。不能遂發福徳運。以是義
故。參學之士在家出家莫失其時。今日在
俗不得已。故纔得時節便當脱。故或有
曰悉爲僧天下無人者。是蚯蚓慳土地之
論。今其天下無有一人不求富貴。天下若
悉爲富貴人。使誰奴婢使誰黎民。然天下
富人日少。貧者益多何哉。凡天下醫師常設
良藥欲治他病。病者未盡。田獵之者日驅
禽獸。彼不加少何於佛法獨怪之乎。諸佛
菩薩發弘誓願普度衆生永住不退。衆生
界未盡。爲彼無邊量。是以神明孔老之敎。
先得見性始爲大成。悉究佛法可謂全
備矣。乃至世間一切伎術藝能之至其妙
者。皆無不依根本性海。迷而不知。逐影勞
形。是故一切學者但向自性明之究之。則
所有宗要自然現前。若向外求之。猶如窮
子捨父逃逝妄求衣食。可不悲乎。譬如
多年之病心氣疲極脾腎虚損者。雖鍼灸藥
亦難奈何。人本無病。内有空處則外邪侵
之則始成病根。藥治邪氣不治心氣。邪
氣除則心氣自盛。雖然心氣極則邪氣彌
加。藥力難敵故。病不可愈。若向身内自
養精神。則心氣漸充不受外邪故。亦見藥
功。猶如國家興廢上歸一人。君主正則外
人不敢犯。佛法亦然。先向自心深究本性。
則業識頓滅佛智現前。一切法門悉無不達。
是故不止我宗本于見性。諸餘宗要皆須
以見性爲本。若不依見性欲究其宗意。
設使究盡一切佛法。業識依然深故佛智不
能現前。精神不養故病惱彌加。佛性不現
故業識彌加。藥力不勝病力。道力不勝業
力。請以治病之法審細諦觀。難行易行之
道極于此矣。只除不思議解脱菩薩乘大
悲願力來權敎小法。或示神力開衆生心
攝最下機。驚覺信不具輩。且成緣因得度
之種。亦是佛法一端而可貴之大悲也。我宗
惟論凡夫實證不論權者境界。惟揀佛法
主君不問諸餘事物。凡夫若不證入正法
斷滅。主君賢明一切皆從我出。是故直提
持向上旨接最上機。中下之類聞信之者。
各成最上種故。今世後世決定得道。聞而
不信者。亦成信種他日必至深信。普不捨
三根。等成正眞之佛道。何法加之。與其普
敎天下而期其功。敎一帝王賢明則天下
衆生皆歸正法。與其永事帝王而論其道。
不如自紹其位統御天下。隨其所往皆爲
都城。隨所居皆爲宮殿。藏室亦任意。是謂
大丈夫兒能事。如彼諸方。偏著經論妄求
淨土不究根本者。各成中下種故。生生世
世信中下法成中下道。設使生在佛國。不
能信最上法。不能成根本道。猶如以果
爲種則如種生芽。是故道。戒急乘緩者。雖
受聲聞緣覺身同在佛會。於佛境界如聾
如唖。乘急戒緩者。雖受異類雜形之身。見
聞信受皆證其道。又三乘菩薩成佛遙在三
大阿僧祇劫後。捨本逐末不明自性故。一
乘菩薩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見性明了能達
一切故。又一切宗要悉假宿福勝緣。見性
門中唯在一念生信爾。譬如欲往他國先
用多財。欲入他家先求良緣。向自國者
不假多財。歸自家者不假良緣。一切衆
生一箇無不具有根本佛性大智慧大福徳。
豈不是最上良緣哉

附錄行持論
正念工夫者無上行持也。茍有正念工夫。則
不泥行相不拘威儀。卽理卽事。卽坐卽
行。卽是卽非。卽動卽靜。卽法卽非法。卽
世間。卽出世間。只要不失正念工夫。且道。
正念工夫端的是什麽道理。參禪修定是工
夫端的。見性悟道是工夫端的。差別關鎻
是工夫端的。向上一路是工夫端的。三世諸
佛但證正念工夫端的。歴代祖師傳正念
工夫端的。五時八敎但演説正念開夫端的。
古則公案但商略正念工夫端的。有麁有
細。有淺有深。有疎有親。有生有熟。後
學初機切須參決。舊能上士切須子細。是
以我宗只貴正念工夫。不貴威儀行相。何
以故。正念相續則心心無他故。正念相續則
處處不異故。正念相續儀相自具。臨濟所謂
不求殊勝殊勝自至者是也。正念相續總
忘前境。永嘉所謂見山忘道見道忘山者
是也。澆季虚頭禪者多誇己見不依正念工
夫相續不相續。只以儀相爲細行。錯以放
蕩爲活脱爲灑落。悉道。儀相是小乘行持。
衲僧門下何拘執行状。於是隨分辨得玩
好之具。結黨求伴放蕩不覊。身捨僧儀混
於俗相。口斥法話好於雜談。意失工夫
事於遊觀。居則偃臥。行則佯狂。甚者入歌
舞門至婬酒肆。掣風掣顚以爲向上宗風。
苦哉苦哉。設使無犯。見聞之業豈夫空哉。
貪愛内催。邪見外顯。壞滅法身打失道情。
却敎壞初心學者。齊令繼此弊風。故佛法
威徳至底而絶。僧道光儀拂地而盡。信心
檀越依是退墮。邪見衆生依是增長。誹謗
正法輕賤高徳。玉石俱燒金鐵皆爛。我聞
昔有魔王。向佛發誓曰。他日入汝家。著
汝衣。噇汝食。學汝道。説汝敎。以滅汝法。
其言有驗已耳。大凡活脱者不是恁麽道理。
古人曰。死盡活人始見活人。欲得活處。
須向死處求。所謂正念相續法性現前。不
亦以爲足。正念相續理事圓融。不亦以爲
足。正念相續養道成熟。不亦以爲足。正念
相續超佛越祖。到這裏逆順縱横與奪自在。
放行也瓦礫生光。把定也乾坤失色到這
裏説什麽麁細深淺。到這裏論什麽生熟
親疎。佛法尚無。何有世間。身心尚忘。何見
儀相。參得如是之時節。是謂活脱境界蕩
蕩自在灑灑落落地。是故學者不拘儀相
者。爲不失正念工夫也。至人無儀相者。
正念現前忘儀相也。汝若正念現前念念相
續。卽動忘動。卽靜忘靜。卽境忘境。卽心
忘心。動與靜不二。善與惡不二。苦與樂
不二。煩惱與菩提不二。地獄與天堂不二。
如是到不二境者。亦無所厭亦無所求。
已無所求。何樂之有。然今捨儀相卽得。獨
樂放蕩者何哉。經曰。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汝已不二。應無所樂。敬有所樂。未是不
二。若未不二。須生慚愧。又有何暇任情
放心悠悠娯樂。夫能不二者。已於自身無
所求。只以度生爲求。已於自身無所樂。
只以度生爲樂。已於自身無所行。只以
度生爲行。已於自身無所念。只以度生
爲念。何以故。自身已到不二境界。一切衆
生未到此境界。故普以大悲幻出方便。所
有行業所有言説。皆屬衆生不屬自身。
況爲自身貪著見聞欲得不二。無有是
處。是故智者只依正念工夫之行持。總莫
依一切著處。隨處不失正念。自然脱體現
成。若又現成見無遺缺。求其著處終不可
得。到這裏又有何好境。動心勞身。出手
運歩。以堪安道情。錯錯人人脚跟下有此
無上行持。眞正參玄上士。請試甄別看
  文延
  參學 文珠 校訂
  玄如
宗門無盡燈論卷之下

宗門無盡燈論緣由
宗門無盡燈論一卷。師久藏巾笥中。祕襲而
不使人見。猶似待後世子雲者嚮趨庭日。
竊繙此論。讀之數次。初中後善述佛祖相承
諸家宗趣。誠可謂照世之無盡燈者也。戊申
春京師失火。禪經之板爲煨盡矣。時師慨然
曰。如禪經者。東土祖師述宗門進修之要。
故明敎撰正宗記。文憲著護法錄。一一論之。
然諸家庸流。泥祖師不文字語。以爲斯經
屬他師僞撰。是以吾宗末學咠輩。文字尚
不知。況於不立文字禪乎。一人傳虚。總以
謂僞撰。鳴呼可笑。如彼經晋遠法師親譯。
同時諸堅筆授。後百年而祖師航海得得來
東土。授法二祖以求。至今眞風不墜地者。是
禪經修養功勳而已乃問曰。今如斯論者。
亦非末世利濟示誨乎。師何祕襲歟。師曰。止
止不須説。非儞所及。夫吾天源一滴器器相
承。正受老人所漏泄者。廣宣流布。在禪經考
疏之中。約説細密。述斯論始終之文。儞等
一一參詳看曰。如禪經先已行世。如斯論
未行世。請鋟諸梓。助同志者禪餘採觚之勞
歟。師叱曰。妙喜焚碧巖。報恩全存。徳山柝
佛殿。宗趣猶在。無改言。曰大龜結聖敎。三聖
集語錄。非是廣宣流布之力。也夫。斯論也
門生往往雖有謄寫者。文字頗多差舛矣。隋
珠雖貴。不如楚人善。願垂允諾。師頷焉
是孜孜。校讐數本。五經葛裘。訂本以來。壬子
春師旣戢化。此事亦敗矣。丁周期忌辰。於龍
山與同門諸老圖此事。輿議旣成。丁已秋趨
京。與二三同友共戮力參攷。裝成二卷。遂命
剞劂氏。彫板以壽不朽。蓋要燈燈無盡已

寛政庚申三月 參學霧隱謹識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