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宗門無盡燈論 (No. 2575_ 東嶺圓慈選 ) in Vol. 81

[First] [Prev]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575
宗門無盡燈論序

禪道之所要在乎頓已乃石鞏之見馬祖高亭
之見徳山。是頓之頓者也。若夫雲巖在百丈
二十年。脇不著席。單單荷負。後到藥山始得
卸擔。雪峯三到投子。九登洞山。遂投機徳山。
後被岩頭點撿一一。方始得道成道干鼇山。
可知頓有遲帶有大小。參學者大須仔細。世
當澆季。人人個個陰入障重。般若緣薄。纔得
一知半見。便以爲足。傍學得許多言句。未嘗
足踏著實地。妄自據師位。自瞞瞞人。悲哉。是
不不老人之所以有斯論也。提挈宗綱。開
示蘊奧。誠所謂霧海之南針者歟。老人戢化。
旣歴年所。門下諸彦相與校考。因欲上梓。燈
燈無盡。以余曾親炙左右。請一言辨其端。誼
不可辭。故叙其大綱也如斯
寛政庚申初夏穀旦
  前相國集膺天眞撰

宗門無盡燈論序
若欲見此論。自初至終。一一審細可熟徹。
任己所好只以語一編無爲是。初辨我
宗來由。別有子細。次知信心修行之樣子。
第三辨小知小見之錯。第四須知眞實見性
只在大疑大信之中。不可加知解分別。時
節到來自然現前。這般田地是一論軆根也。
見性一事明之者易。於動靜逆順上徹底受
用者難。請到這裏切加精彩。不然佛祖言
敎皆落文字非眞活法。眞實錬得脚跟。念
念相續事事現前時。方好參透言句。第五
常試平生受用。專貴正念相續。其行李受
用之處。有種種淺深麁細。最難分辨。爲知
此旨。審細觀察佛祖言句。切切須思得其
妙處。是謂透關眼。第六佛祖關鎻一一透
得後。深信有佛祖向上一著子。益修益行
莫生退意。此事最不容易。但就己省實。反
反覆覆可參得古人難透話頭。祖祖傳來宗
旨祕在斯中。雖然若非明師鍜錬。爭得少
分相應。第七隨其見解淺深。隨其受用親
疎。所發力用大有殊異。今之古之同見同行
之人道徳有別以是也。第八師承一事感荷
法恩。設失身命莫孤負之。并歴代祖祖
之功恩。一一齊等粉骨碎身不足酬。但打
出一個兩個眞正種草。始有報恩分。第九或
山隱或巿隱。於一切事一切處。但以長養
最爲第一。莫被牽世塵妄緣。尚見古人親
切之樣子。第十流通者。全體修行之始終也。
其初因是發心。因是修行。因是求差別妙
處。因是成越格生涯。握法窟爪牙。懸奪
命神符。無礙圓融。自在神通。入麁入細入
眞入俗。打出一個兩個眞正種草。相續兒
孫永作照世之大燈明。其餘光發及一切。
利益無窮。生生世世常以六道四生爲我
住處。自在解脱自在利益。皆信有此悟後修
行越格妙處。而百錬千鍛之所致也。如是
信解。如是成熟。始可謂一個胡種族矣。予
見道成熟之後。於古人差別之妙處。未得
自在故。遁居京洛河東之邊。日夜苦修百餘
日。慚愧勇猛之心深透骨髓。修前所願雖
已入手。只爲不顧身命用心過度。五臟齊
勞大感病患。向後又雖任運養之。容易難
治。却被外邪侵。或被世緣惱苦病床者三
回。已愈復發。遂及三年。醫師拱手曰。此病
一旦設使平復。命不可過三五年之間。於
是思惟。我命不足惜。只恨未果自利利他
之素願。却虚修前艱苦。終擬肇法師之臨
刑著論。竟述此論。日夜打坐蒲團。傍置筆
硯。隨得隨筆。僅三十日而成草稿。名之曰
宗門無盡燈論。蓋取一燈分百千燈。燈燈無
盡之義也。從是恬然坐臥任之命數。時覺
病日輕微。又經半載自知可生。是以重思。
我病不起。以此論呈老師。當請若有可
取處永爲後人鞭策。若不堪取速付丙丁
童。今已病可起則活人現在。何用死葛藤。
於是將焚之。未果之間。老師親賜書。再
請見之。室中語話次言及此論。遂對師讀
一返。老師謂。可以爲後學一助。堅制莫焚。
是以又藏囊中久矣。茲依信士村林氏半田
氏等之懇請。不得已許傳寫。但文字言句
者解脱之根本繋縛之根本也。非其人非其
時。醍醐變作毒藥。乞深察之莫許他見。
若違此嚴制。長非我同志。況我多病未能
加校正。是書豈堪爲定本。他時再待考勘。
可以爲定本而已
時寛延四年辛未秋九月。不不菴主圓慈。書
于武陵淺草無文齊

宗門無盡燈論品目
  卷首
  序
自序
  卷之上
  宗由第一
信修第二
現境第三
實證第四
透關第五
向上第六
  卷之下
  力用第七
師承第八
長養第九
流通第十
  附錄
  行持論
品目

宗門無盡燈論卷之上

  不不菴主圓慈撰
  宗由第一

大覺世尊初生下來周行七歩。一手指天一
手指地。大獅子吼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咄
却露箇消息。雲門道。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
與狗子喫却。貴圖天下太平。應菴拈云。此
便是初生下帶來。一星蠱毒子。雲門中之便
知落處。拈來用得恰好。若恁麽休去。佛法
斷滅。終示其榜樣出家苦行。再入雪山端
坐六年。忽一夜豁然大悟歎曰。奇哉一切衆
生具有如來智慧徳相。又曰。一佛成道觀見
法界草木國土悉皆成佛。是則是可惜許。其
所得法門所證境界。雖非言語所及。且方
便結集。是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根本法輪。
一代藏經共所歸止。惟有上根者通達。中
下之類非其匹偶。是以佛於鹿野園轉四
諦法輪。次説十二因緣六婆羅蜜法。是道
三乘。只爲法門偏枯志行下劣。又説方等
彈訶之敎。破此窠窟以二乘類比疥癩野
干。意要三藏學者回心向大歸根本乘。是故
有別敎大乘。二乘聞失其志。菩薩進究其
旨。是故維摩經曰。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
解脱法門。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一
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後來重説般若
法門。二乘三藏上下混雜淘汰空法。所謂
引小空而歸大空。呵偏空而入圓空。破
假空而達眞空。如是多年。時到功熟忽示
圓頓實相法門。直是惡水驀頭洒。三乘五性
齊打入一佛乘了也。雖然以信得入非己
智分。是故受遠記。不説直下卽佛。只要與
華嚴同一信修。與涅槃同證入。大哉佛
法甚深難極。師是十力調御。弟子是賢聖僧。
所説法門豈是淺近哉。提携敎示又且微妙。
人人悟無漏眞性。箇箇住不退法忍。旣是
雖恁麽去。奈何別有向上些子。末後一日
在靈山會上拈華示衆。百萬大衆罔措。特
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言。吾有正法眼
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法門。附囑摩訶迦葉。
是所以我宗別有生涯也。敎外別傳復不
茍來矣
梵王至靈山。以金華獻佛。捨身作床座。
請爲衆説法。佛登座拈華。人天皆罔措。
有金色頭陀獨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此
正法眼藏。附囑大迦葉。汝當善護持。後來
阿難問迦葉尊者曰。佛傳金襴外。別傳箇
何法。迦葉召阿難。阿難時應諾。迦葉曰。倒
却門前刹竿著。難言下大悟。從是次第傳。
三商那和修。四優婆毱多。第五提多迦。第六
彌遮迦。七祖婆須蜜。八佛駄難提。九伏駄蜜
多。第十脇尊者。次富那夜奢。次馬鳴尊者。次
迦毘摩羅。次龍樹大士。次迦那提婆。次羅睺
羅多。次僧伽難提。次迦耶舍多。次鳩摩羅多
二十闍夜多。次婆修盤頭。次摩拏羅尊。次鶴
勒那尊二十四獅子。轉以正法眼附婆舍斯
多。信衣并法偈薪盡色轉鮮。次不如蜜多。次
般若多羅。二十有八傳至菩提達磨。得得來
茲士單傳佛心印。嵩少九年室示此衲僧
樣。二祖可大師三拜依位立。初斷臂悟入。
後得髓受衣。三祖名僧璨。四祖曰道信。至
五祖弘忍南北分頓漸。第六代傳衣。以慧
能佛事。本不知文字。今不會佛法。南嶽
有懷讓。青原有行思。江西與湖南。兒孫滿
天下。金雞一粒粟。震旦無別路。足下出馬
駒。蹈殺天下人。百丈師表閣。三日耳曾聾。
黄檗聞吐舌。江西立宗風。臨濟金剛王。照
用一時行。誰知正法眼瞎驢邊滅却。興化一
瓣香。辛苦蔭兒孫。南院棒下忍。臨機不讓
師。風穴猫兒獰。養來絶蟲行。上樹安身法。
切忌許外甥。正當説甚麽。首山拂袖去。汾
陽西河獅。擧杖逐慈明。所得出常情。錐股
繼宗風。楊岐栗棘蓬。白雲獨提持。一拳黄鶴
樓。一踢鸚鵡州。意氣添意氣。風流也風流。
演祖一咬破。百味頓具足。通身出白汗。大
立東山風。圜悟看脚下。他獨滅我宗。虎丘
省數錢。別有爪牙在。菴腦後鎚。且喜正
脈通。密菴破沙盆。却高妙喜枕。傳衣歸松
源。正路上黒豆。運菴却衣機。端的付虚堂。
稽首大應師。東海第一祖。路頭再經過。明明
日多記。紫野吹毛劍。二十年琢磨截斷佛
祖。手。却爲關山奪。柏樹唱賊機。一味弄
向上。精錬三十霜。得一個授翁。無因久住相。
天下大眼目。奪得蒼龍珠。日峯耀古今。宗
風逼義天。唱高機彌峻。衡梅結毒果。刻苦
盡二妙。正眼和黒豆。惱害四子腸。東陽天
然器。氷蘗無盡藏。吹起大雅春。雲臨百花
香。門庭孤屹立。願骨蔭兒孫。功甫新條章。
切忌落草談。先照通身鐵。辣手經幾歳。以安
猛烈機。七座破精神。東漸殊履踐。日輪昇
曉天。終日隱庸山。虚空空現半身。憎諸方經
可。怨恨責一子。禪門二十四。大半失其傳。
關山老愚堂。兒孫今堂在。無難三尺劍。斬盡
不留身。正受奪劫之。磨礱四十年。密室不
通風。抉絶佛祖妙。捉敗我鵠林。全身病毒
痟。祖門若無汝。宗風好流通。長帶累兒孫。
忿嚇幾時休。爲斷汝斯疑。且聯正續師。諸
方承嗣旨。我不得而知 問曰。佛在世百
萬賢聖尚不能會。唯有迦葉破顏微笑。滅
後因甚會者多答 自敎乘入者智障多故。
粘皮著骨不能脱體現成。自禪門入者初
不立智境故。纔撥轉則智境易脱 曰。然
則何不先示禪門。却説許多敎乘麽 答。
佛始出世。衆生信未熟。況西天有無量外
道。各立異論。邪解多途。若不説敎乘。恐無
人信。是故法華經曰。我卽自思惟。若但讃
佛乘。衆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
信故。墮於三惡道。今禪學者雖不立敎乘。
先以敎爲信緣及爲修因。維摩經曰。只除
其病不除其法。正眼看來。五時八敎三乘
一乘。齊是祖師向上一著子。無汝下觜處
問曰。茲有法門。云毘盧舍那神變加持。以
祕密表徳爲旨。師之先所示者顯大遮情
之理。未審此法如何與禪門比對 答。如
來自受有三摩地法門。旣雖以譬喩言説顯
示。尚恐衆生不會。再以大悲方便示此表
相。是故説理則遙超諸法。示事則冥合實
相。以法身爲敎主。所謂自性所具法門是
説法相也。輪圓具足境界是謂曼陀羅。此
是如來以神變加持力。密表法身徳。昔龍樹
大士至南天鐵塔前。加持七粒白芥子打
之。塔門豁然開。龍樹欲入。四天王拒之。禮
拜懺謝終得入門。時金剛手菩薩爲之傳
授。龍樹一一憶持不忘。出來結集傳至于
今。所謂南天者虚明清淨義。鐵塔者根本
無明也。七粒者七覺支。白者清淨義。芥子者
一念義。加持者觀照義。塔門開者三昧發得
義。四天王拒之者。四邊有歡喜所得心護
之故尚隔自性義。禮拜懺謝者放身捨命
義。入得者證入義。大日者自性義。密法者自
性所具法門故曰自性説。金剛手者後得智
義。傳授者解了義。憶持不忘者。一得永不失
義。出來者。菩薩不住所得境界故。利益衆
生故。若能於虚明清淨心上。向根本無明。
以七覺支淨念觀照。則無明忽破裂自性現
前。當是時大起歡喜。執持所得心故。不
能見徹自性。得失是非一時放捨。始見徹
自性。無量法門煥然滿目前。雖然不以後
得智解了。不能知佛境差別法故。能解了
法門者。皆後得智所致也。一回見徹此法。
造次顚沛行住坐臥皆是大道皆是法門。是
謂祕密莊嚴心。非別人境界故。後人不會
錯著表相。汝若俗得此法。先須見性。不
見性而欲得此法。無有是處。顯密諸敎今
我不道全不是。只在途路論佛妙境。於
自分上不能證入。法身尚不得。何況法身
向上事。是故敎乘偏論途路親疎。禪門頓示
途路超過。敎乘遙説成佛妙境。禪門直試成
佛端的。譬如貧人論富家財寶。雖論得盡
妙。不能自用。有何所益。譬如庶人論國王
尊貴。雖論得盡妙。依然是庶人已耳。若望
國王尊貴。羨富家財寶。不如獲得好。當
其求時。不顧國王尊貴。不管富家財寶。只
向自家論己財寶。試己尊貴。求之辨之。
隨分增進。是故意雖相似。進修遙別。若以
經敎修之。多滯敎跡。何時得脱體現成。譬
如商人守他得利時状而自失時。却不得
利。得利無状。以得爲貴。譬如將帥守他
得功時状而自失時。却不得功。得功無
状。以得爲貴。不道全無状。只是不死守。
先究他底意知其方便。應時觀變取捨隨
宜。我祖宗門下不依敎跡。別有意趣。應機
接物無礙自在亦復如是。若欲全得富家財
寶。先須還自心富家。無盡法藏自然入手。
若欲全得國王尊貴。先須謁自心國王。無
上尊貴畢竟歸身。古來敎者間有如是會
者。是故從敎入者亦不爲少。今時一向
不然。其所談者。雖盡極妙窮玄。呵斥二乘
謗倒權乘偏圓顯密各爭箭鋒。點撿將來。
二乘果證向未能得。何況菩薩哉。於一佛
乘夢何曾見。偏圓顯密在什麽處。如我祖
宗門下。又且不然。直超方便辛參苦修。纔
得旨則顯密佛法一時現前。重衝開許多牢
關。却來看見經論。如己自説而後摧殘般
若稠林。踢倒菩提道場。滅向上些子。斷佛
祖正脈。顯密都來是何閑妄想。法身智身亦
須倒退三千始得
  信修第二
華嚴如來出現品曰。復次佛子。如來智慧無
處不至。何以故。無一衆生而不具有如來
智慧。但以妄想顚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
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佛子。
譬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書寫
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盡。所謂書寫大
鐵圍山中事。量等大鐵圍山。書寫大地中
事。量等大地。書寫中千世界中事。量等中
千世界。書寫小千世界中事。量等小千世
界。如是若四天下。若大海。若須彌山。若地
天宮殿。若欲界空居天宮殿。若色界宮殿。若
無色界宮殿。一一書寫其量悉等。此大經卷
雖復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塵中。
如一微塵。一切微塵皆亦如是。時有一人。
智慧明達具足成就清淨天眼。見此經卷
在微塵内。於諸衆生無少利益。卽作是念。
我當以精進力破彼微塵。出此經卷令得
饒益一切衆生。作是念已。卽起方便破
彼微塵。出此經卷令諸衆生普得饒益。如
一微塵一切微塵應知悉然。佛子。如來智慧
亦復如是。無量無礙普能利益一切衆生。具
足在於衆生身中。但諸凡愚妄想執著。不知
不覺不得利益。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
眼。普觀法界一切衆生。而作是言。奇哉奇
哉。此諸衆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
不知不見。我當敎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
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
無異。卽敎彼衆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
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
一切衆生。又圓覺了義經曰。善男子一切衆
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
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
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欲成
此道。先須具大信根。何謂信根。所謂信
諸佛心性及無量智慧本來具足。信根無大
小。機無智鈍。修者卽得。信隨定力熟有
諸現境。錯爲證悟墮二乘外道部類。信時
到功充佛性頓現前。不假知解分別。信雖
佛性頓現前。不見宗師。不透重關。錯一
生了。信雖透破重關通達宗旨。我宗末
後向上些子別有生涯。信雖得些子向上
一著子。各隨履踐力用不等大有子細。信
師承一事最有道理。勉繼正宗不可孤負。
信從脚下去。生生唯此養道一法。信提持
向上一著子。流布將來無令斷絶。如是
生決定心了。可發大誓願。所謂誓見性
不大徹畢竟不休。誓寧可永劫沈淪不
生一念退意。誓寧入地獄不受諸方敎惑。
乃至不認諸現境而墮二乘外道之見。誓
見性若徹永可起菩薩行。誓佛祖言敎一一
不明了不措。誓不徹向上些子不措。誓
不等佛祖力用不措。誓錯不生卑劣心
而辱宗風。誓不挾不實心而貪著人情。
誓打出一個兩個眞正種草令繼宗風。以
報佛祖恩。及生生世世行菩薩行。畢竟度
盡一切衆生。如是發大誓願了。而以諸佛
誓願作己誓願。以祖師志行作我志行。通
願別願任意發起。日日懇祷。時時思惟。譬
如風輪能持大地。大願風輪能持佛地。譬
如順風行舟。法性大海有般若舟航。若非
大願智風。終不能動。汝中路滯在三乘心。
墮外道見。不能窮佛祖淵源者。爲願力微
劣。華嚴合論曰。初心上圓滿一切諸佛共所
乘門。名乘一切智乘。若悲智願行毫釐不
似佛。信心亦不成。何況住佛所住。又曰。
若志樂毫釐不似如來所修法身悲智願行
者。不名初發心菩薩故。請學道人先發此
心。發大心者。雖發不修。尚成福田。終起
當來勝緣。何況進修增長隨分得道。是故
修行正路以願爲本。願力深重者。天魔外
道所不能動。願力微劣者。多遇障難。夫願
力者。大悲爲本。凡求自利者。皆止小見。譬
如商人圖己榮者。先誇小財。欲普惠物
者。終不以小爲足。是故四弘願行。先以度
生爲第一誓。而明自性斷煩惱本。普學法
門起菩薩行。悲智圓滿是謂佛道。當知大
悲者實成佛基本也。熟見一切衆生。捨本
逐末貪著諸業。死此生彼輪迴諸趣。天上
五衰人間八難。餓鬼畜生地獄極苦。試以彼
心比況我心看。況又一切衆生皆是生生
父母世世兄弟也。其於恩愛恰如今日。察
之慮之。切須生大悲心。華嚴普賢行願品
曰。若令衆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
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爲體故。
因於衆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
因於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
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花果悉皆繁茂。
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衆生而
爲樹根。諸佛菩薩而爲華果。以大悲水饒
益衆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是故
大悲如天。普覆一切衆生故。大悲如地。
悉生一切法門故。大悲能見佛性。爲他先
明眞智故。大悲能透牢關。爲他益究深法
故。大悲能徹向上。爲他別求生涯故。大
悲能成力用。爲他勉行此道故。大悲能起
勇猛。爲他常生憤志故。大悲能至不退。爲
他此心決定故。大悲能成廣學。爲他普究
一切故。大悲能成多聞。爲他深推物理
故。大悲能成威儀。爲他念念不失故。大悲
能成福徳。爲他常起方便故。大悲能滅
煩惱。爲他捨身命財故。大悲能除憍慢。爲
他行饒益心故。大悲能離名利。爲他皆本
實義故。大悲能入法界。爲他無所不至
故。凡大悲徳廣大無盡。多劫演説終無有
極。以要言之。有大悲願力者。普能消滅一
切業障。普能圓滿一切功徳。無理不明無
道不行。無智不到。無徳不成。譬如欲得
人心者先愛其子。諸佛菩薩普以衆生爲
子故。是故平等愛衆生。則一切諸佛無不
感應。若但供養諸佛者。利止一身。佛圓
滿福智故。終不求他供養。今以大悲供
養之。則諸佛深生歡喜。利遍法界。譬如説
法。但對一人説與於稠衆中普説。其法
畢竟不增不減。功徳亦然。先與一切衆生
普令得菩提功。却聚其徳以成己願。彼
此相資重重無盡。然雖財施亦有此理。猶
如擇人施物但悦一人。對衆普施雖無己
分。各感誠恩中心飽徳。是故常以此身口
意業一切功徳果報。悉與一切衆生。共迴向
無上菩提。當作是念。願一切衆生入佛智
見。願一切衆生業障清淨。願一切衆生法忍
成就。願一切衆生道念猛利。願一切衆生三
昧現前。願一切衆生智慧明了。願一切衆生
方便自在。願一切衆生悲願廣大。願一切
衆生神力無礙。願一切衆生究竟圓滿。又常
隨其聞見之事。當生是心。悲哉一切衆生
墮於無底生死大坑。我當云何而速勉濟。
令其得住一切智地。淨名經曰。若自有縛
能解彼縛。無有是處。是故爲度一切衆生
切求一切智。爲求一切智先須見性。不
是自身成佛而度衆生。爲度衆生自求成
佛。亦復不是爲自成佛而度衆生。爲衆
生故曾行佛道。是故學者先須捨己。莫著
自利。涅槃經曰。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
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
發心。是故學者先須捨己。莫著自利。夫
爲己者利止一身。無能度心故。不明無
盡法門。無所度人故。不聚無盡法財。是以
聲聞緣覺爲示志行偏枯之義且現羸劣。
諸佛菩薩爲顯福智圓滿之理假示相好。
後人錯謂二乘外道別有種性不在今時。
殊不知此是學者智行異名也。心外求佛。
名爲外道。捨自心道求他道故。錯著諸
見。名爲波旬。聞彼正法却起謗故。始聞
佛法先悟空理。是謂聲聞。一切歸空不求
法故。依緣自覺不起悲智。是謂緣覺。逍
遙任性獨樂道故。漸起悲智自他共利。是
謂菩薩乘。又名權大乘。雖有證悟未自
在故。於生死海有怖畏故。或愛涅槃或
求淨土。不能了達力無畏法。於是奮發大
勇猛心。明了見徹佛性。普究性中差別法
門。如見掌上。而後提持向上些子。獲得法
窟爪牙。無礙自在度脱一切。生生世世行菩
薩行。不盡衆生終無退心。是謂一佛乘。
又謂實大乘。又謂根本乘最上乘一切智乘。
是名究竟眞實解脱。是名菩薩摩訶薩。豈
不是大丈夫兒之能事哉。若欲成眞正之
道。切須子細。今時學者纔入叢林來自稱
衲子。隨他作處漸發道心。未知出家本
志。不究菩薩行願。不窺古人行履。不信
佛祖重關。拍盲參將來説禪説道。意欲他
日開大口平呑諸方。名稱高遠慶快一生
耳。由是道行不辦。願行不遂。漸起名利
千態萬状。若是眞正道人。切莫效此弊風。
分明識得途路嶮難通塞之相。而後發歩單
刀直入。放捨從前著處總省緣事。輕其行
李重其道情。不求名利不雜世念。心生
歡喜。如登故國路。如入金玉山。如得帝
王位。如是念念增進可凝結疑團。卽今是
什麽。見者何物。聞者何物。行者何物。坐者
何物。一切時一切處。著心看如何。不生
有無心。不生是非心。不起分別。不加道
理。只如是看。時節到來彼自現前。不假汝
智慧分別。纔生分別。則還昧本性。永劫勤
苦終不能得。若想念紛飛。看這話頭。狗子
還有佛性也否。州云無。當陽拈起莫作理
會。莫作沒滋味會。莫作無事會。纔生理
會。則終不成功。亦復莫生無理會心。有理
無理畢竟妄想。但只拈起看之。不是干見
解。眞正諸佛行道也。語默動靜行住坐臥。念
念相續切莫忘了。或有忘了亦莫失力。人
如學射久久方中。只起長遠志愼莫退惰。
若捨是法。未審以何法得度。若又不度不
免輪廻。且道。如彼輪迴苦患。何似參禪
艱苦如彼妄想戲樂。何似見性歡樂。人王
百歳之榮尚爲貴矣。何況於無上法王哉。
一起大心念念不退。則其功可見。出離
生死而不明道者。猶鳥無翼而欲飛。木
無根而欲茂。請思之。大慧禪師曰。茍念念
不退初心。把自家心識緣世間塵勞底。回
來抵在般若上。雖今生打未徹。臨命終時
定不爲惡業所牽流落惡道。來生出頭。隨
我今生願力。定在般若中現成受用。此是
決定底事。無可疑者。何況參究不怠。大法
現前如指掌耳。但只得失是非一時放却。脚
跟下直下參去。坐是坐時參。行時行時參。臥
時臥時參。食時食時參。語時語時參。一切作
務時一切作務時參。只如家中所藏珍寶。一
旦遺失不如所在。竪尋横覓不得之。則胸
中常不平穩。十二時中。四威儀中。密密著
眼看。遠近是誰面上事。佛性又何所似。所
似者汝是誰。或有一般。見如是願力之論。
錯謂吾輩無分。爭堪遵行。殊不知此是習
初信心之方便起初發行之古實。譬如童
子初學書。字尚不成。何況巧妙。熟與不熟
但在久習。宜依師法隨分進學。學道之人
誓願亦然。雖初不堪後必成就。設爲業障
一旦退惰。若能置之胸間。不久遂歸本心。
是以根性怠慢。彌可以依此願。信心淺劣
彌可以依此願。障礙繁多彌可以依此願。
業習深重彌可以依此願。聰明伶利彌可以
依此願。愚鈍蒙昧彌可以依此願。是見性明
了彌可以依此願。智用自在彌可以依此
願。始從發心終至究竟。皆無不依此願
行力。外讀誦之内持念之。日日懇禱時時
思惟。不思議薫不思議習。如霧湿衣。如香
著物。自然得成佛祖識量。自利利他皆悉
圓滿而已
  現境第三
學道之人定力漸熟。則煩惱稍稍微薄。勝相
時時現前。是謂善境界。當是時。或生法空
見。或生一味平等見。或生現成底見。或生
常體卽是見。隨其定力起種種見。楞嚴經
曰。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
無上妙覺。吾今已説眞修行法。汝猶未識
修奢摩他毘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
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汝陰魔。
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
認賊爲子。又復於中得少爲足。如第
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衰相現
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又曰。不
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受諸群邪。
又曰。有一分魔入其心腑。彼經分明説五
十種現境。悲哉今時學者多認現境錯爲證
悟。以故魔黨不少。後來坐道場。引入許
多好人。悉令墮邪見。彼此不知。却謂大好
無上道。或以心源湛寂爲宗。或以平常無
事爲宗。或以棒喝爲宗。或以不生不滅
爲宗。或以不立一法爲宗。或以佛祖言
敎爲枝葉一齊放擲。或於佛祖言敎。強恣
情臆説種種道理。或作沒滋味會。作陀羅
尼會。作棒會。作一喝會。作賊意會。如是
之類如麻如粟。皆是錯認現境爲解者也。
終成聲聞緣覺外道波旬之道。而自不覺
知。圓覺經曰。若諸衆生雖求善友。遇邪見
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爲外道種性。邪師過
謬。非衆生咎。惜哉大丈夫兒受圓頂方袍
身。立知識高徳名。却打入此邪僞部類去。
眞正參玄上士應如是知。莫受他敎惑。不
舐如上孤涎。莫使群邪得其便。如彼九十
六種外道及魔波旬。各各自謂得無上道。是
故道人先須辨魔事。只其所見毫頭許有與
佛異。皆是外道見解。只審細諦觀。莫生容
易見。五逆之罪畢竟有免脱期。邪見之報
永劫無有出期。恐而可恐邪師説法。一念
薫習長滅佛種性。如大慧禪師。書中分明
辨是魔境了也。後人何意置而不論。是無
眞正導師之所致也。悲哉。請奮發決烈心。
更進一歩。寶處在近。莫滯化城。古人喫許
多辛苦方得此道。我獨不然哉。無始劫來
輪迴生死受種種苦。其中間若有些因緣。
已合先佛法中出來聞道。只爲業障深重。
迷至于今。今始聞法非久習得。如以王位
頓授庶人。豈其容易。只發大心要到佛祖
所證田地。莫得少爲足。昔佛在世尚有三
乘得果。聲聞悟空以爲涅槃。一向不求一
切佛法。緣覺自達法性。以任性無事爲
究竟。菩薩於所得道兼行六波羅蜜。如是
各得果證。能發神通道力。不是眞實見性
道故。却逢方等彈呵之責。三乘亦有二種
之異。一者學得。二者中止。所謂初信三
乘之法。隨分各各得其果證。是謂學得。或
雖信在一乘。中間貪果止不增進。是謂
中止。譬如初望郡縣到得棲止。或雖志
在王都。中間錯認郡縣以爲王都。今以諸
佛頂上禪爲因參之。信力不足故。却止小
見。三乘五性皆是修道之路程也。如人學射
意在正的。勢力弱者目足不定。箭未至的
遠落別處。設有那箇微妙之道而成就之。
畢竟不出三乘得果。是故總攝大見小見一
切證道。束收現境門中。但請回首切須子
細。設使汝得眞實見性。尚有差別關鎻。有
向上一路。何況不然者邪。古人嘗言不經
次第一鎚打成者。只以成佛本來在一念
子方通是理。猶如射的只在一箭。隨以
後箭而不助之。至其中的。不出一箭而
已。今爲不能辨的而錯認的。却生許多
議論。是故欲射其的。先辨邪正。的若不
正。雖中非眞。大凡其心質直。則本無眞僞
之名。錯至以虚爲實。始有是非之論。是彼
公案之所以由起也。請到這裏切著精彩。
莫錯生未得已得未證已證之心。設有多
少甚深證入。皆是所現境界非眞佛法。大慧
曰。大悟十八度。小悟不知其數。他已有大
心故。不爲魔境所推倒。其見圜悟時。且
自計云。當終九夏。若同諸方以我爲是。
我著無禪論。汝看。古人成大器底如是。
今時纔得一知半解。則悉爲大事了畢。其
師法者亦印證以爲眞佛法。又甚者聞他心
性説認得爲禪。誇自道理不信古人實證
説話。是故圜悟禪師曰。者中忽有個出來道
本來無向上向下。用參作什麽只向伊道。
我也知。儞向鬼窟裏作活計。悲哉後人多
作道理會云。麁言細語皆歸第一義。若恁
麽會。且去作座主。一生贏得多智多解。而
今往往道。本無悟處。作個悟門。建立此事。
若恁麽見解。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
不見古人道。源不深者流不長。智不大者
見不遠。若用作建立會。佛法豈到今日。鳴
呼古尚如是。今時將何面目哉。請有志者
莫效他顰。潙山警策曰。伏望興決烈之志。
開特達之懷。擧措看他上流。莫擅隨於庸
鄙。今生便須決斷。想料不由別人。又百
丈大智禪師曰。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
緣。時節旣至。如迷忽悟。如忘忽憶。方省
己物。不從他得。學者但把本參話頭。切著
精彩。他時異日自然現前。譬如邊鄙之人始
欲到王都。纔出中國。則或見驛路坦平。
或見館舍宏麗。或見城郭雄偉。本所未曾
見。妄動眼目錯生王都想。只尋先達明師。
不停半路。直過潼關。入得王都。不著
臣殿。不認帝室。親見龍顏。始爲諦當而

  實證第四
眞正辦道上士。密參功積純工力充。則平生
心意識情總不行。癡癡獃獃理盡詞窮。和
參究底心一時打失。氣息亦將絶。是則大道
現前之時也。學者宜著精彩。當是時。莫生
一念異解。莫生一念退意。放捨身心。一無
所求。猛提持本參話頭。一任他現境。二乘
見現。一任二乘見。外道見現。一任外道見。
知是不眞亦不敢怖。全身陷墜飽盡其源。
切忌起心取捨。只要於中一回放身捨命。
時節到來。忽然落節知此消息。是謂嶮崖
撒手絶後再蘇。忽於一念子間識得根源。
自性他性衆生性。煩惱性菩提性。佛性神性
菩薩性。有爲性爲性畢竟性。有情性非情
性。餓鬼性修羅性畜生性。地獄天堂穢土淨
土。一見見徹不留毫芒。了畢大事透脱生
死。豈不快乎。雖然與麽。爲試其所證。參
尋決定底大宗師。古人曰。涅槃心易明。差
別智難明。莫以無差別智昧差別智。譬如
磨鑑明體忽現前能分一切物。麁者麁顯。細
者細顯。青黄赤白好醜大小方圓長短。隨應
現前。乃至不遺餘一微塵一毫頭。若當現
前時有些不分明處。是無他雖明體現餘
垢未盡。磨跡尚存隔眞體故。是故不生
已得心。不生罷休心。爲驗所得參決明
師。古疎山和尚初聞香嚴道言發非聲色
前非物。釋然領悟。將謂徹底了當。約曰。師
兄有住處。來見薪水。後來又聞潙山大安
禪師道有句無句如藤倚樹。三千里外賣
却一領布單。特爲此事到潙山者。皆爲
是也。潙山泥壁次。問曰。有句無句如藤倚
樹。是和尚語是否。安曰是。山曰。忽然樹倒
藤枯。句歸何處。安放下泥盤呵呵大笑歸
方丈。山曰。某甲三千里外賣却布單。特爲
此事而來。和尚爲什麽不爲某甲説。安
曰。侍者將錢來與者矮闍黎去。他日有獨
眼龍。爲汝點破去在。後到明招擧前話。招
曰。潙山頭正尾正。只是不遇知音。山曰。忽
然樹倒藤枯。句歸何處。招曰更使潙山笑
轉新。山於言下大悟乃曰潙山元來笑裏有
刀。遙望禮拜悔過及香嚴出世。不爽前約。
遂往訪之。嚴上堂。僧問。不求諸聖不重
己靈時如何。嚴曰。萬機休罷千聖不携。山
聞作嘔吐聲。看他初以香嚴爲此中有人。
纔及知祖宗門下事。却聞香嚴語。如貴介
公子聞田夫説話。是故學者纔得見性。先
須參明師除悟中迷。昔時黄龍死心曰。有
箇迷須得箇悟。旣得悟了。須識悟中迷迷
中悟。須知是卽尋明師底好時節。正好修
行之消息。白雲和尚曰。此事直須悟始得。
悟後須遇人始得。儞道。已悟了便休。又何
必須遇人。若悟了遇人底。臨垂手方便之
時。著著自有出身之路。不瞎學人眼。若是
悟得個乾蘿蔔底。不唯瞎却學人眼。兼自
己動便犯鋒傷手。今時諸方善知識錯瞎
學人眼。亦宜哉。雖然若非眞正決定底之大
宗師。必莫見之。却受敎惑妨汝悟門。我
初行脚時。見數員宗匠。他所開示不道全
不是。只是與古人巖頭雪峯大慧虚堂輩比
對。自有所異。是以胸中常懷疑惑。未全信
他。將謂。而今佛法已滅。正知正見者竝無
一人。不如獨向山中且依古人樣辛參苦
修。自待時節。後來聞先師道信疑相半。自
謂。不足以人口頭可信。且聞他開示而
後決之。及受其敎。果而符合從上祖師所
示許多言論。歡喜滿懷。從是捨身命參決
至于今。今時諸方善知識錯垂開示瞎却
學者眼。爲他所得未到古人親證田地。向
上些子何曾夢見。雖不是佛法本來有二有
三有淺深麁細。自是學者信力不到。境智
不除。餘習不滅。是以致使佛法有許多
差別。古人尚如是。今人豈不然哉。昔洞山
和尚且設五位開示宗要。正位空也。偏位
假也。不是道天台觀諦。彼觀諦者先觀空
諦破執有見。次觀假諦滅滯空心。有無障
盡空假見忘。眞性現前。是謂中道實相諦。
此是能觀所觀對治法門也。本依眞性體用。
借雖以立其名。漸假觀力知性中一分理
故。至中道諦始見一心三觀之性故。今此
五位法者。爲使見性者隨究深意而成大
眼目大法王質設之。豈其平常法哉。茲所
謂空假眞性異名也。自性本體廓然清淨無
物可名。強名謂空。自性體中隨差別法無
物不現。強名謂假。正中偏者見性端的。雖
已見徹勢分微故。於差別法尚未了了分
明。如彼鏡體有餘垢而物未審細。又似月
下讀書字性尚不分明。是故頌曰。正中偏。
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知。隱隱
尚懷舊日嫌。是爲雖見眞性理未明了。畢
竟不出舊時無明之域。是故又設偏中正
一位切明此旨。若欲入此偏中正三昧。須
參難透話頭。偏中正者。見性明了無一切
垢。差別妙理無物不現。隨差別明根本增
明。隨根本明差別極明。彼此極明了。則於
中亦無影像。是謂偏中正。頌曰。偏中正。失
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更無眞。休更迷
頭還認影。學者久在妄見始見眞性故。差
別未分明。如失曉老婆今對古鏡明見諸
法。彼此明極亦無影像。理事圓隔性相無礙。
是言無眞。譬如對鏡見面。色相明現不失
一故。認鏡中影迷爲我頭。凡認智鏡者
却迷本體。不是又道諸餘智鏡。見性明了
一切智無礙智現前。此是智鏡也。是故智用
不明根本未徹。智用明了必墮智鏡。須到
這裏別求出身一路。又莫錯道一切不認
卽是。設使汝到一切不認端的。奈何祖庭
尚隔天涯。須於見性理中平生受用之處。
切著精彩。密密體取求些道理。莫錯生容
易心。夫正中來一位者。此是我宗最後向上
出身一路也。是故道。無中有路出塵埃。無
中者。一切圓滿一切成辦。求其進修畢竟無
得。是謂路頭盡處。只要再經過來別有生
涯。從前所得尚未出塵埃在。到此一路始
出塵埃故。從是已後總不可以言議。只
得出身一路。別有生涯者。自當究決。洞
山老師只爲使汝知有重重深旨。假設名
字作許多説。這箇尚非洞山本意。何加道
理再增他憂。大凡透得正中來者。實以難
得一箇半箇。然今復設兼中至兼中到二
位者。誠堪以見悟本大師光前絶後之境
界。雪竇頌言垂手却同萬仭崖。可謂知言。
總而古今宗師作此辨者。未盡這老受用
之處故。皆失重重意旨。惜哉。今如立許多
名位而指示宗要。雖似未及臨濟徳山。
至其引入旨趣。豈有優劣哉。他實爲恐後
代無主法質而失正脈。密布此要以待有
力兒孫。學者先於正中來盡力。他日別有
生涯。却來又看兼中至一位爲何設之。頌
云。兩刀交鋒不須避。好手還同火裏蓮。是
道除自得妙處底好手。而非餘人境界。是
故先須到其境界。兼中到一位又是什麽道
理矣。看古人恁麽垂手方便。使汝不滯見
性一理。經中以文殊表見性大智。以普賢
表悟後修行。棗柏大士曰。雖有文殊見性
大智。若無普賢悟後妙行。畢竟墮二乘見。夫
如華嚴法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而後修
五十種法門。善財童子在文殊師利童子處
以信證入。再於妙峯山頂徳雲比丘別峯相
見處脱體現成。獲得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
慧光明普見法門。從是漸次南行。過一百
一十城。參五十三善知識。末後於彌勒彈
指頃。頓亡前來諸善知識所得法門。復依
彌勒敎希欲奉覲文殊。是時文殊遙伸右
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曰。善哉善
哉善男子。若離信根心劣憂悔。功行不具
退失精勤。於一善根心生住著。於少功徳
便已爲足。不能善巧發起行願。不爲善知
識之所攝護。乃至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
是理趣。如是法門。如是所行。如是境界
若周偏知。若種種知。若盡源底。若解了。若
趣入。若解説。若分別。若證知。若獲得。皆悉
不能。文殊如是宜示善財。善財於言下成
就阿僧祇法門。具足無量大智光明。入普
賢門。於一念中。悉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
數諸善知識。悉皆親近恭敬承事。受行其敎
得不忘念智莊嚴藏解脱。以至入普賢毛孔
刹。於一毛孔行一歩。過不可説不可説佛
刹微塵數世界。與普賢等。諸佛等。刹等。行
等。及解脱自在悉皆同等。無二無別。合論
曰。五十箇波羅蜜。五位中五重錬磨。簡其
智悲廣狹生熟出世入纒逆順。和會福慧多
少勝劣不同。令發心者不住一法及三四五
十百千卽以爲足。故意令進昇至於無限
廣大如法界。故就之設五位看佛恁麽親切
著明論汝道位。如是皆是悟後眞修增進之
樣子。無方便中之方便。無階級中之階級也。
洞山五位亦然。臨濟四料簡四賓主皆是悟後
樣子。今時學者不以此等方便而驗所得。
却言是何繋驢橛。似則似。奈何所見有許多
塵沙。是故學者莫滯見性一理而休歇去
  透關第五
雲門大師曰。平地上死人無數。出得荊&MT01252;
者是好手。何謂荊棘林。古人難透話頭也。今
時一向墮地。是謂平地上死人。是故難得
眞正宗師。出曜經曰。智者以慧錬心。猶如
鑛鐵。數入百錬則成精金。猶如大海晝夜
沸動則成大寶。是故正受老人曰。近世衲子
把狗子無佛性話實參純工者。一箇半箇無
不得透過。纔少透過則爲自得爲自悟高
談大口。是只生死大兆。而裁培己見增長
我見。奈何祖庭猶隔天涯。欲到眞正安樂
田地。轉悟轉擧。轉了轉參。果見祖師最後
因緣。如見掌上。請學者切著眼看。今是什
麽時節。寸陰如寸壁。爲驗汝所得法門。數
持佛經論來審細諦觀看。未審我所得與
經論所説符合也否。若與經論違背。汝
見偏枯而亦淺略。彼自見性眼説出將來。豈
有不符合底理哉。能明了發圓滿智者。一
一分明見得諸佛無量法門。一一分明識得
諸佛無量方便。一一智見。一一神通。一一解
脱。一一境界。乃至無量差別道理。一一無
不明了。三論法相法華涅槃華嚴阿含方等
般若祕密莊嚴圓融無礙悉能見徹。不依文
解義。不依義破文。不以一法而混諸法。
不以諸法而違一法。只可以性智解。莫
以識神測度。若到這裏了了分明。許汝有
看經眼。且如圓覺經中四相。此是指出見
上塵沙。曰。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
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又曰。善男子。
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
備殫證理。皆名人相。又曰。善男子。但諸
衆生了證了悟。皆爲我人。而我人相所不
及者存有所了。名衆生相。善男子。云何
壽命相。謂諸衆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
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
見一切覺者。皆爲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
故。經中分明指出。汝作麽生著手脚。汝知
見明了者我相本體。能知見地是我捨之。
是名人相。我人不及名衆生相。諸相消滅
超過一切不免壽命。是謂最後一結。不知
衲僧家向何處安身立命。今時往往以沒
意智爲禪。不用經論却道。敎外別傳何用
經論。殊不知敎外分明敎内何妨。敎外若不
容敎。敎外亦非眞。何以故。鏡若明了不
擇物像。像若不現鏡未明了。汝爲藏鏡
塵垢却斥物像。若是大道不作此見。況又
經中有甚深意趣。能指出汝許多見障。只
爲所見不分明。却謗倒如來金言。不能究
經中難解玄旨。不是以經論爲宗。且以經
論爲明鏡耳。以敎照自性。以自性照敎。
彼此要明了。又經曰。末世衆生不了四相。
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爲。終不能
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爲正法末世。何以故。
認一切我爲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
故。此是多少關鎻也。錯會此文。莫以無證
無悟而爲是。此經以悟淨圓覺爲宗。是
故曰。末世衆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
益多聞增長我見。後來又以四病顯示見
上病。所謂作止任滅。以所悟心知見受用。
是名作病。隨其法性任運自然。是名任病。
止息諸見。一念不生。是名止病。一切總滅
寂靜無爲。是名滅病。且道作麽生履踐。圭
峯錯作解曰。今爲病者。四中皆無觀慧。錯
觀慧豈非作病體。又曰。但以率心偏住一
行。不窮善友圓意。乃至但貪單省執一爲
圓。是以經文總呵爲病。若能四皆通達不
滯一門。卽此四中竝皆入道。錯錯若恁麽
會有何長處。縱使汝能四門通達圓意分明。
到這裏尚似眼中添棘麽如是之經曲被爲
知解宗徒註破。悉失如來甚深意趣。眞淨
論皆證詈臊臭漢。禾山譏臆説誡參學者。
是故欲見古敎。莫假註説。註説多滅本
文意趣。此是經中難解玄旨。與前頭四相把
手共行。如塗毒鼓。如大火聚。如金剛王。
如獅子乳。學者若欲會如上深意除如上
見病。第一莫作胡亂會。只向古人難透話
頭參取。或曰。懷州牛喫禾。益州馬腹脹。或
曰。空手把鋤頭。歩行騎水牛。人從橋上
過。橋流水不流。是什麽道理。僧問趙州。萬
法歸一。一歸何處。州云。我在青州造一
領布衫。重七斤。雲門曰。藥病相治。盡大地
是藥。那箇是自己。五祖曰。譬如牛過窓櫺。
頭角四蹄都過了。因甚尾巴過不得。疎山壽
塔因緣。趙州婆子勘破則。乾峯三種病黄檗
噇酒糟漢。如是公案又不爲少。只隨汝機
緣。把得看如何。此等皆是難信難解難透難
入。非所以容易可見徹者。如大火聚。近
之則燎卽面門。似大阿劍。擬之則喪身失
命。只當陽提持莫錯會去。不是理會境界。
不是分別境界。迴出常情別通氣息。學者
借他力漸進路頭。則無不得許多氣息。
忽起錯用心爲盡源底。或歡喜或休歇。或
開大口爲他説破。殊不知此是且假話頭
恩力却裝重己見耳。非眞意趣。但只增進
莫住半路。古人曰。體得底人。口邊生白醭。
請且杜口密密體取。佛法不是恁麽道理。今
時又有一般。往往以古人公案生容易見。
一齊見之曰。鐵橛子沒滋味。阿呵呵。恰如
生盲者問乳。色言似貝作聲會。言似雪
作冷會。夫鐵橛子者。非所以無滋味。無
汝下觜處。是謂鐵橛子。只向難下觜處。
奮發大勇猛心。竪咬横咬。咬咬不止。則忽
然一咬咬破。咬破將來。始知此中有無盡
法味。是謂鐵橛子。後人不會。錯作沒滋味
會。誓如華嚴一微塵中大經卷。不破微塵
而欲求之。無有是處。鐵橛子亦然。不咬
破而欲求佛法。永劫無得。五祖禪師曰。我
到白雲門下。齩破一箇鐵酸豏。直得百味
具足。若鐵橛子而未咬破。則無有一切滋
味故。或道沒滋味。若沒滋味而休去。何時
得免生死。恰如抱塵中經卷而不出之。
妄稱尊貴一生休去。永劫勤苦有何利益。
或謂理致機關本是一致。理致顯説道理。機
關密示道理。只是賊意也。是亦與前頭沒滋
味一状領過。何以故。見性所見境界。是謂
理致。只滯見性一理。著皮粘骨。不能徹
證佛祖差別妙處。且爲救之。拈起許多差
別言句衝之。是謂機關。是故五祖曰。若
説心説性。便是惡口。或謂。馬祖石頭以前
皆是分明以理開示。馬祖石頭以後自臨濟
徳山下來始設機關。不是從上佛祖玄賾。殊
不知從上佛祖多理致者。畢竟皆是途路開
示。實非佛祖奧義。汝道。一代藏經豈不是理
致哉。禪門何以拈華微笑立敎外宗。佛何
不以理致付囑迦葉。只爲上古人物質直
淳厚開示途路直進玄關。譬如有智者纔
知路則直還故鄕。無智者滯在途中妄生
鄕想。至其捨途直示根源。雖從上佛祖皆
是機關也。所謂拈華微笑刹竿倒却。且道。
到這裏説箇什麽理致。汝喚作得理致麽。
自是轉轉相承只傳些一著子。如傳法偈
直是機關。一代藏經有些般説話麽。如大火
聚。如金剛劍。擬議則喪身失命。彼若依文
解義。自是平常説話。受法尊者豈不識之。
以何爲一人傳一人底正脈意旨。何況他
已悟心得道。末後撞著正傳祖師。多年隨
從始受此法耶。圜悟禪師曰。有祖以來唯
務單傳直指。不喜滯水拕泥打路布列窠
窟鈍置人。葢釋迦老師三百餘會。對機設
敎。立世垂範。大段周遮。是故最後省要
接最上機。雖自迦葉二十八世。少示機
關多顯理致。至於付授之際。靡不直面提
持。如倒刹竿。鉢水投針。示圓相。執赤旛。
把明鑑。説如鐵橛子傳法偈。達磨六宗與
外道立義。天下太平。翻轉我天爾狗。皆神
機迅捷。非擬議思量所測。洎到梁遊魏。
尤復顯言敎外別行單傳心印。六代傳衣所
指顯著。逮曹溪大鑑。詳示説通宗通。歴渉
旣久。具正眼大解脱宗匠。變格通塗俾
久滯名相不墮理性言説。放出活卓卓地
脱灑自由妙機。遂見行棒行喝。以言遣言。
以機奪機。以毒攻毒。以用破用。看古人
分明説破。是自中古以來人物邪曲。而滯
途程貪果證故。權立關門決斷所得。是
謂公案。猶如關吏勘覈眞僞而後許入。不
由關門欲入都城。終無是理。若汝一一
透得機關分明。從上佛祖所説之理致亦
是諦當。不然雖會理致。亦是關外消息。實
非佛祖家裏消息。是故當知言句大有子
細。昔僧問雪峯。古澗寒泉時如何。峯曰。瞪
目不見底。曰。飮者如何。峯曰。不從口入。
僧擧示趙州。州云。不可從鼻孔裏入。僧
却問。古澗寒泉時如何。州云苦。飮者如何。
州云死。雪峯聞得乃曰。趙州古佛。遙望作禮。
自此不答話。汝看。雪峯眞覺大師絶世宗
眼。雲門玄沙長慶保福諸公各出其門。然聞
趙州答話遙望禮拜。自止答話者何哉。將
爲沒滋味乎。將爲賊意乎。汝將爲到雪
峯田地乎。將又超過雪峯乎。汝若實知這
箇深旨。自與雪峯把手共行。疎山聞大嶺
一則説話。遙望拜曰。大嶺古佛放光射到
此間。蓮華峯祥菴主。纔聞道君子愛財取
之有道。大驚曰。雲門兒孫尚在。中夜燒香
望雲居拜之。汝道。若是沒滋味賊意底。誰
不道得。今見諸方。會沒滋味會白拈賊會
無心底。如麻似粟。纔問著便喝便棒。或吐
言句。或作模樣。若使雪峯疎山在今時。朝
向東方禮之。暮向南方拜之。終無休時
哉。若其恁麽有人以何爲奇。又不可道
上古無人今時有人。莫錯空過令無所得。
明信言句大有意味。切參決云。許多差別
若不一一明了。縱使汝眼空宇宙氣呑乾
坤。皆是依然草附木野孤精魅。是故大燈
國師和歌曰。三十餘利吾茂狐乃穴爾住無
今馬加左留留人茂理利
  向上第六
茲有向上出身一路。是謂祖師不傳一著。是
故盤山曰。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弄形如
猿捉影。或又是謂末後句。浮山曰。末後一
句始到牢關。指南之旨不在言詮。從上佛
祖的的相承者皆此一著子。衲僧家縱使實
究盡玄微透破重關。見徹向上難透因緣。
亦却蹉過此些子事。是佛他爲悲願不深
重。志氣不高邁。慚愧不親切。疑心不審
細。依然在舊窠窟裏。是故古如聖一國
師。且立理致機關向上三宗切救此弊。中
年以來分析言句。各配當之以爲情解之
資。殊不知汝見性端的皆理致也。佛題多少
難解言句皆機關也。於夫向一著。示別
有生涯。夫我禪宗所以冠諸宗。正以傳此
些子。若只見性明了而以爲足。何須別立
我宗。如彼靈山大衆。豈容易哉。皆是重重
錬磨。理事性相一切圓成。悟解了知豈可劣
汝哉。明知其不可及。彼已如是。因甚唯
有加葉尊者破顏微笑。阿難亦侍佛三十
年。況於楞嚴會上契悟極深。然却不會。何
參迦葉傳此法麽。今時學者生容易見。不
觀是等古實。參許多禪。悠悠空過一生。悲
哉達磨一宗掃地盡矣。或道達磨門下直指
人心見性成佛。豈見性外別有道理耶。是
則是可惜許。汝道。達磨門下等是見性一法。
因甚却有皮肉骨髓之異。他豈賺人也。百
丈初被馬祖捏住鼻頭。分明徹頭。因甚復
有再參因緣。他示衆曰。佛法不是小事。老
僧昔被馬大師一喝。直得三日耳聾。張無
盡在江寧府戒壇院。閲雪竇拈古。至百丈
參馬祖因緣云。大治精金應無變色。忽投
卷曰。審如此言。臨濟豈得有今日。也有
頌曰。馬師一喝大雄峯。聲入髑髏三日聾。
黄檗聞之驚吐舌。江西從是立宗風。後來
謂圜悟曰。余固嘗恨。雪竇拈提百丈三日
耳聾語則曰。大冶精金應無變色。軒知不
曉江西正宗矣。悟曰。頃頌之。正與公意
同。無盡曰。可得聞乎。悟擧曰。竪拂掛拂
全機出沒。卽此離此講若畫一。頂門直下
轟霹靂。針出膏盲必死疾。承當一喝聾三
日。師子神威恣反擲。百錬精金須失色。
無盡喜曰。每懼祖道寖微。今所謂見方袍
管夷吾也。幸是別有此些道理。且如臨濟
初於黄檗六十棒下豁然大吾。又卽與他眉
毛厠結。活爐鞁上放擲身命。百錬千鍛二十
年。末後半夏登山。住數月乃辭去。黄檗曰。
汝破夏來不終夏去。濟云。某甲暫來禮拜
和尚。檗遂打趁令去。濟行敷里疑此事。却
回終夏。一日辭黄檗。檗問。什麽處去。濟云。
不是河南便歸河北。黄檗便打。濟約住與
一掌。黄檗大笑乃喚侍者。將百文先師禪板
几案來。濟云。侍者將火來。黄檗云。雖然如
是。汝但將去。已後坐却天下舌頭去在。且
道。這箇是何消息。今時往往註解曰。偸心未
死。阿呵呵。若恁麽空過光陰。他日有悔去。
雲門曰。山河大地無絲毫過患。猶是轉句。
直得不見一色。始是半提。更須知有向上
全提時節。疎山曰。病僧咸通年以前識。得
法身邊事。咸通年以後識得法身向上事。幸
有古人恁麽榜樣。何不子細去。只如雪竇
百則頌。一一要以是些子而傳兒孫。及一
千七百則公案皆是些子消息。就中有親疎
有麁細。有到有未到。以試識得是些子
乎未識得乎。是故碧巖集曰。玉將火試。金
將石試。劍將毛試。水將杖試。至於衲僧門
下。一言一句一機一境。一出一入一挨一拶。
要見淺深要見向背。今時或有眞正衲子。
依古人樣大疑言句多年。時到功熟。一旦
忽然契悟。以我所得出於古人最後因緣。早
謂識得些子。殊不知此是途路消息。如彼
趙州狗子話。元來分明提向上事。不是小
事。雖然學人先參此話忽入得時。始到門
頭。是只且假話頭恩力入得性地。未全識
得甚深意旨。只爲衆生無始劫來背覺合塵
迷習熟徹。出來參決此向上禪所得。皆是
路頭邊事也。是以我不得已分之列之。再
三慇懃切示宗要。請有智者密體取看。巖頭
曰大小徳山不會末後句。又曰。噫我當初悔。
不向他道末後句。若向他道。天下人不奈
雪老何。且道。是什麽道理。若無些些子細。
他豈出此言哉。且莫理會公案以爲是。
向公案上求之。遠而遠矣。須是向公案上
透脱始得。五祖法演禪師。初參圓照本會
盡古今因緣。次見浮山遠。遠示曰。世尊有
密語。迦葉不覆藏。祖乃釋然解疑。後參白
雲。一日上法堂。擧僧問南泉摩尼珠話請
問。雲叱之。祖領悟汗流被體。未幾令充
磨頭。白雲一日到磨院。語祖曰。儞知一件
事麽。祖曰不知。曰。近日有數人禪客。自
廬山來。皆有悟入處。敎伊説禪亦説得。
下語亦下得。批判古今亦判得。祖曰。和尚
如何。雲曰。我向彼道。直是未在。祖於此大
疑。私自計曰。 旣悟了。説亦説得。明亦明得。
如何却未在。遂參究累日。飮食無味。後七
日方諭厥旨。從前寶惜一時放下。走見白
雲。雲爲手舞足蹈。祖亦一而已。祖常以
此話謂學者曰。吾因慈出得一身白汗。自
是明得下載清風。又示衆日。某十五年行
脚。初參遷和尚得其毛。次於四海參見
尊宿得其皮。又到浮山圓鑑老處得其骨。
後在白雲端和尚處得其髓。方敢承受與
人爲師。看他喫盡許多艱嶮。始堪以稱大
善知識。可貴。臨濟中興若不如是。兒孫豈
有今日。我今明明向汝道。悟自性亦悟得。
明公案亦明得。説禪下語皆合祖宗。批判
古今邪正亦判得妙。到這裏亦未夢見在。
且道。是何道理。參到這裏。須有個明白處
始得。大應國師參虚堂歸時。堂送以偈曰。
敲磕門庭細揣磨。路頭盡處再經過。明明
説與虚堂叟。東海兒孫日轉多。且道。是説甚
麽邊事。他因甚麽受日多記。諸人一向不
知來處。妄稱不可思議。他旣敲磕佛祖門
庭審細揣磨千轉萬過。可參底禪悉參盡。可
明底法悉明得。可透過底言句悉透過盡。
不知今者參個什麽。求一箇參底終不可
得。是謂路頭盡處。到這裏若休去。見何好
大應。是故關山國師遺誡曰。宿昔吾大應老
祖正元之間。越風波大難地蚤入宋域。遇
著虚空老禪于淨慈眞參實證。末後徑山盡
其蘊奧。是故得路頭再過之稱。受兒孫日
多之記。單傳楊岐正脈於吾朝者。老祖之
功也。須知這箇大有子細。大燈國師初參
佛國。眞參純工。一夕驀然大悟。夜半扣門
呈見解。國曰。這是眞正見解也。宜建法幢
立宗旨。厥後聞大應手段辛辣。趨京徑詣
其室往復問答。大應總不許。便問。五祖演
示佛眼云。牛過窓櫺。頭角四蹄全出。尾巴
因甚出不得。儞試下一轉語。看。燈曰。曲
心已露。應曰。如何是此曲心。燈云。拄天拄地。
應大笑云。與麽空過。他日有悔。三日後燈
下語云。杓卜聽虚聲。應云。方得相似。自爾
晝參暮請不敢退轉。應又示以翠巖眉毛在
麽。雲門云關之語。燈下語云。將錯就錯。應
云。是則是儞能於關字著精彩。他時須別
有生涯。後來忽然打透關字。汗流浹背。急
趨方丈下語曰。幾乎同路。應大愕云。夜來
夢見雲門入吾室。儞今日透關字。儞是雲
門再來也。燈掩耳而出。翌日呈二偈云。一
回透過雲關了。南北東西活路通。夕處朝
遊沒賓主。脚頭脚底起清風。透過雲關無
舊路。青天白日是家山。機輪通變難人到。金
色頭陀拱手還。大應掇筆書其後云。儞旣
明投暗合。吾不如儞。吾宗到儞大立去。只
是二十年長養使人知此證明矣。夫佛國禪
師者。佛光愛夢窓恃怙。豈可容易出言
許可哉。是大燈已悟得分明。只缺些子事。
到大應面前。尚是影像邊事。如以牛跡而
比大海。似以一毛而措大虚。蟻螻撼於鐵
柱。蚊虻弄空裏猛風。亦不快乎。誰不求之。
我初於江州蓮華山頭一回分明。後來到闡
提窟裏。直是開口不得。自是按下雲頭朝
參暮請一日先師問曰。忽有大力鬼主。從
背後出隻手。捉汝投焔焔大火坑。汝輩到
這裏却有出身路麽。我時不能起去。慚汗
滿體。自爾纔入室。師問曰。却有出身路
麽。我總不能答。我若如汝輩挾容易心。
一機一境豈不能答哉。我深尊信從前子
細故。終不以一言而自蓋覆却。於是行住
不安。乾窟猶窄。日月猶暗。明年延享甲子
春。請退閉關堂。日夜參詳。師一日來曰。大
丈夫窠窟現前莫恐窠窟。直須窮窟源
底。是故道。古人愁死而不活。今人愁活而
不死。譬如墮水直到水底。脚跟纔徹卽能
浮出。若恐沈淪妄弄手脚。全身疲勞溺死
水中。是謂嶮崖撒手把絶後再蘇。汝須子細。
我聞是語。如呑醍醐。從是工夫大得力彌
加鞭策。後閲金剛經數日。忽得般若三昧。
至忘身心。又爲試之。見普賢行願品。略
知華業法界。次見法華經到壽量品。豁然
悟法華三昧。見一代時敎如見掌上。走
謂師曰。學人久欲閲藏經未成。今日一見
見徹了也。師曰。善矣汝得恁麽慶快。只如
陳操尚書登樓話。汝作麽生會。我以實告。師
曰。且呵嚀去。又曰。代官人道得如何使尚
書喜。我下語數度。皆不契意。次日入室下
得一轉語。師不覺起打我背二下曰。汝道
得始契吾意。雖然汝莫容易去。向後有自
知。次日又入室師問曰。疎山壽塔因緣。汝
作麽生。我曰。要將毒手斷人命根。師曰。
斷命根後端的如何。我曰。疎山與匠人共
出隻手。師曰。未徹在。我時又擧趙州婆子
勘破話曰。某當時若在向州道。句前勘破。
句後勘破。師代州曰。驀直去。又曰。恁麽臺
山婆子被和尚勘破。師遽問曰。汝向何處
與婆子相見。我擬議。師捩轉面目勵聲曰。
不是不是。次日入室。師見我來。急展手曰。
我手何似拂手。我向語下下一轉語。師又
大賞歎之。我乃曰。師適來問婆子燒菴話。
時某蹉過婆子妙手處。如婆子恁麽道。不
妨驚落此僧心魂疑殺天下人。某代菴主
有一轉語。搊住女子道。我受婆子供養二
十年。聲未絶師振威一喝。其聲徹髓胸痛
累日。身心恍愡如在雲霧之中。自謂。我悟
得分明。因甚如是。定知雖有見性眼禪定
力未熟。於是誓欲成禪定。日往月來依然
不自在。後來遁居洛水之東。門戸杜絶音
信不通。朝辛暮苦恰如刑N人屈指待日。
大弄明珠刹那不放。或得或失正念難相
續。悲懼寒胸坐起不安。如是半百日。忽然
落節撃碎明珠了。露裸裸赤洒洒。實會得
下載清風。雖然用處未徹頭。再鞭死牛一
氣相進。切齒握拳不見有身。凍日寒夜
汗常濕衣。或睡魔盛時加以針鋒。入骨徹
髓飮食無味。又過半百日。其間有其八九度
省處。末後一日徹見先師平生受用。阿呵
呵。從前錯作得死工夫。和白雲好與三十
棒。寔知先師恩力廣大。若不蒙許多提携敎
示。豈得有今日哉。一生錯死在悟解了知
間。今思前事。言言句句血淋漓。可怖可悲。
我自是以來念念心無間斷。日夜參詳未
曾休歇。豈以容易心悠悠空過光陰哉。我
欲務行此道隨分扶起己墜眞風。諸兄亦
豈無心於此哉。請到這裏具一隻眼。以
我病多能知他病。隨治我病亦諳藥性。我
病漸治却憂他病。依他有病我病再發。洛
浦禪師曰。末後一句始到牢關。誠哉是言。
透脱生死提持正印。全是此個時節。唯蹈
著上頭關麽子底便諳悉也。我亦如是。只
要三千里外有斯裏人救我是病。若又不
然。一任天下人貶剝
宗門無盡燈論卷之上

宗門無盡燈論卷之下

  不不菴主圓慈撰
  力用第七
人有今古。道無古今。人能修道。得道忘
人。然則道卽是人。不別有人。是故道若與
古等。則人亦與古等矣。所以其不與古等
者。只爲見道不超詣履踐不明白也。今旣
識得向上一著。亦須履踐分明。言求正念
相續者。只是此箇時節也。達磨大師曰。明道
者多。行道者少。洞山和尚曰。相續又大難。
正受老人曰。正念相續者。萬人中難得。昔
金剛齊菩薩行道之時。有一魔王。千年中隨
後求其蹤跡。終不能見。又洞山和尚一生
住院。土地神欲一瞻禮。終不能得。此是古
人正念相續之樣子也。雖然若不傳向上些
子。大好鬼窟裏活計。雖已能知向上旨趣。
履踐不明白。只是抱道底人。尚未能發大
用。是以古來雖有多少正知見人。得大機
大用底。就中又稀。黄檗禪師曰。馬祖下有
八十四人。坐道場得馬師正眼者止三四
人。靈源清禪師常謂學者曰。宗門正人難
得。自離晦堂後所見眞正宗師。惟東山法
兄一人而已。大慧禪師曰。老南下尊宿五祖。
只肯晦堂眞淨二老而已。自餘皆不肯他
也。又應庵曰。豈不見大隋和尚道。我參七
十餘員善知識。具大眼目底。秖有一二其
他盡具正知見。在今天下具大眼目眞善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