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祕宗教相鈔 (No. 2441_ 重譽撰 ) in Vol. 77

[First] [Prev]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提心爲因大悲爲根本方便爲究竟三句未
圓滿而不得不可思議一切智智諸佛境界
三昧。説名言三無數劫具修諸度之人。顯
教所談佛徳不過此位故。後時三句法門圓
滿得三昧觀唵字入果位。指此時言於
後夜分成菩提耳依三句法滿得諸佛境界
三昧者如經第一説
是亦
與攝眞實經等説五相成身之驚覺其意大
同也可悉之次至尊勝軌説顯初發心時即
佛果究竟也。故彼軌具文云。若於一念頃
證無生轉五智成五分法身悟三密即三
身。初發心時便越百六十種心度三無數劫
行證普現色身三昧耶。即是初發心時便成
正覺初文於一念頃證無生智者。先標極
上根人證果甚速疾。後文初發心時便成正
覺者。結成不隔發心時節即登無上正覺
也。故知三無數劫者。是斷三重百六十心
度三無數劫行即入佛果菩提也。若言於
初發心位分度三無數劫者。何次下文云
便成正覺乎。所以知此文言初發心時更斷
三重妄執度三劫行而成無上正覺也。若
爾所出之文寧雖成答者所立全非能難之
證文耳。次至十住心論釋。一道無爲心是
淨菩提心體也。所以眞言行者自初地雖
發此心。至第八地方即究竟。故取成滿位
言第三瑜祇心也。但指此無爲心爲入道
初門者。非謂菩薩至第八地初入眞言
道。夫八地究竟一道心一切發心菩薩初必
習此觀以爲遮情門。生死有執依之能除
故。後即學三密曼荼境界以爲表徳門。佛
果妙法以之爲極故。所以以顯密二道所
談約遮情表徳二門即分別佛道之初後二
門以顯示二教差別也。是即遮情表徳初後
二門初地已上必并修之。非遮情究竟後方
人表徳耳。或又十住心論釋意成顯教究竟
位即眞言初心之義也。謂大日經第一説三
瑜祇行中以初劫名證寂然界以第二劫
名無縁乘心覺心不生。是即顯教分齊也至
第三劫初名眞言門。然大師意此第三劫初
開立一道無爲心以爲顯教一宗之至極。以
此第三劫之初大日經意説眞言門初心。故
大師意言於諸顯教究竟法身望眞言門
是則初門。但初二僧祇顯教分齊第三*之一
劫是眞言門者。唯是教門之談非實行之
説。若依實行。極鈍漸機者尚第二劫之初皆
入眞言行更不至顯行究竟。所以全無證
顯之究竟後入密之初心者也此義如三瑜祇
行中之第三劫
料簡具


祕宗教相鈔第八

阿闍梨位淺深第三十一
種子字并三昧耶形料簡第三十二
梵字造作不造作分別第三十三
阿等諸字字義第三十四
阿等諸字字義中不可得言所顯義第三十五
阿等諸字字相字義第三十六
阿等諸字定惠等諸門分別第三十七


  阿闍梨位淺深第三十一
問。眞言行者入受職灌頂位菩薩地位中是
何位分乎 答。付阿闍梨位有未見諦已
見諦二種如疏
云之
若未見諦阿闍梨位者。在十
信已上地前位受其職位。然非一受。若論
見諦闍梨者。初位在歡喜地後後隨地地
階級示得其名。故疏第三云。若度違順八
心證寂然界是名阿闍梨。若已心王自在
覺自心本不生名阿闍梨。若生極無自性
心得入如上曼荼羅海會名何闍梨等文
第十八云。大智灌頂地即是如來第十一
又五祕密儀軌説初地受灌頂職位。故彼
文云。於現生遇逢曼荼羅阿闍梨得入曼
荼羅。爲具足羯磨以普賢三摩位引入金
剛薩埵入其身中。猶加持威徳力故於須
臾頃當證無量三摩耶無量陀羅尼門。以
不思議法能變易弟子倶生我執種子。應時
集得身中一大阿僧祇劫所集福徳智惠則
爲生在佛家○纔見曼荼羅能須臾頃淨
信以歡喜心瞻覩故則於阿頼耶識中種
金剛界種子具受灌頂受職金剛名號。從此
已後受得廣大甚深不思議法超越二乘十
地。此大金剛薩埵五密瑜伽法門於四時行
住坐臥四威儀中無間作意修習。於見聞覺
知境界人法二空執悉皆平等現生證得初
地漸次昇進文已下廣
明得益
此文説灌頂得益也。
故大師即身成佛義付此文中引於現生遇
逢曼荼羅阿闍梨至則爲生在佛家畢云。此
明初授菩提心戒時由阿闍梨加持方便
所得之益此指灌頂之三摩耶戒也。次
又引纔見曼荼羅能須臾頃至種金剛界種
子畢云。此文明初見曼荼羅海會諸尊所
得益此指入壇時令拜見曼荼羅也。次
文言受灌頂職證得初地。故知此文明已
見諦阿闍梨其位在初地也
疑云。所出成之儀軌文更非初地灌頂説
夫見文之起盡。具受灌頂已從此已後受
得廣大甚深法四時無間作意修習更證初
地。若爾灌頂其位在地前後修廣行方入
初地。然何出此文爲初地灌頂之證乎 
答。上説授三摩耶戒而未及入壇之文。
言應時集得身中一大阿僧祇劫所集福徳
智慧。爰知受三摩耶戒時即得地前之滿
心方欲入初地。正入壇受職時即得初地
之始心也。集一僧祇劫之福智其徳有初
地故。故法華儀軌云。若能專注無間修習現
生則入初地頓集一大阿僧祇劫。福智資
此文實明乎。所以知五密軌中入檀已
前受戒之時集僧祇劫福智者顯將入初
地也。但彼文起盡灌頂已後得初地者。入
壇受職時得初地始心後作意修習證初地
滿心。今顯圓足歡喜地中所有功徳故作
此説。或又欲明灌頂已後之漸次昇進之十
地益故先擧前所得之初地乘之而説後
後位也。既見諦灌頂位在初地義成了。所
以處處文現世得初地後十六生成覺者。意
顯灌頂位而明其法利速疾耳又非無望
證理之義
  種子字并三昧耶形料簡第三十二
問。今宗意諸尊境界皆是本有凝然之徳非
今時始生之法。何用種子義乎。又立三昧
耶形其意如何 答。於此中先種子義者。
凡諸佛菩薩之所證所住法門各有差別。如
阿閦佛證菩提心門寶生如來證福徳門無
量壽佛證智慧門不空成就證精進門各
住其法門也。於此各證法門有文字詮
之。謂如阿字詮空法門婆字詮有法門也。
此文字本有而實相理中凝然常住也。然以
語言呼此字時。人間此語言之所證於
其所詮之義理即思惟修習欣求之者。方
得顯現故。喚字而云種子也。抄第十云。
隨一一法皆有字現。即字是能詮能現。法
是所詮所現諸尊所住法門中從本以來
有能詮梵字。恒時詮彼法而住。疏十三釋
彌勒菩薩眞言云。薩縛薩埵一切衆
生也
阿世耶
性也奴掲多知也超也。即超是知義也。謂知一切衆
生性也。阿闍梨云。此是彌勒種子字也
抄第八釋此文云。疏此是彌勒種子字者
即指知字爲此眞言之種子也。言彌勒種
子者。謂此菩薩能知一切衆生之性即以
大慈隨性與樂。故以爲名彌勒所證
法中有此奴掲多字詮其知義。有此字
故言辭説之。若無文字不能言説。言是説
字故。故衆生聞此詮故發心欣樂方顯
其徳。彌勒既爾。餘尊隨所*證其種子
亦如是。實雖諸尊本有常住而觀行者
證得非無始顯之時。今望始顯之因縁用
種子名矣。若無此種子無由衆生聞佛徳
而發心修行。依此義故諸尊論種子。若
觀諸尊時先思惟其種子字體字義也。次
三昧耶義者。三昧耶此云本誓。謂諸佛菩
薩誓願各各不同。隨其本誓不同於所住
法門中有形色表其功徳。是云三昧耶形。
如阿閦佛表五智堅固菩提心門不傾動故
心中現五&T037992;金剛寶生如來住福徳門故寶
珠爲三昧耶形也。皆是凝然常法本來具足
功徳也。故觀諸尊時示思惟此形耳。今宗
家立種子三昧耶形之意如此
疑云。先付種子義不明。疏第十云。説種子
字從一字能生多故名種子也依此文
者。以從一生多義云種子也。何云語言
呼其字時聽聞發心故爲種子乎。況草木
等諸法皆有種子。字若如所立者。於諸尊
種子其義且可然。但至草木等非所證功
徳。豈聞彼能詮之文字而欣樂修行證顯
之乎。是故於非功徳之法可不成種子
生法之義。若爾付情非情諸法寧言有種
子乎。次付三昧耶形釋唯以本誓義釋成
之不明。疏第九云。三昧耶者是平等義是本
誓義是除諸障義是驚覺義既以四義言
三昧耶。何今唯用本誓一義乎 答。凡於
種子義可有兩重意。謂第一語言呼文字。
聞之者發心。所以文字爲種子矣。上所成
即此意也。第二雖文字有衆多而取一字
理實亦取二
字三字等
爲種子者。約從一字顯多之
邊矣。所出之疏釋即此義耳。疏意云。於諸
尊諸徳詮其體義中有衆多文字方顯示
之然取其中一字爲種子者。是尋從一顯
多之文字以爲能生之種子也。然上所成
意云。若從一顯多故名爲種子者。廣通餘
法可立種子名。餘法中亦有從一顯多之
義故。今何取文字一法限爲諸法種子乎。
是故聞字發心即種子之根本義也。疏且叙
條末。成此中一字爲種故。次至草木種子
之難。於諸法許種子字。只是眞言一宗所
立更非餘家所知之道理。然今宗意情非情
諸法都無非佛徳。故行者修菩提道時遍
觀萬法種子即證顯諸法之實相以爲圓
滿海之性徳。今智者所證之前許種子法門。
所以從字生法者是談觀行所顯。若爾於
情非情諸法説有種子。更可無其失。又草
木等非情法縱非所證佛徳。何不云有種
子字。謂有文字詮草木義。語言呼此字時
聞而生草木之想。從想起執生法體。凡生
死諸法生起如是。若爾就非功徳法亦許
種子義於理有何傷乎。次付三昧耶雖
有四義。其中本誓是根本義也。故疏第九
云。諸佛亦當憶持本誓。不得違越。猶如國
王自制法已還自敬順行之。故名三昧耶
等文依此意故以本誓一義釋成三昧
耶形。但廣通言之者。非無四義。謂第一平
等義者一切衆生法然本有之功徳皆與如
來平等平等曾無差異。諸佛菩薩見此理
故願令衆生同證如來功徳。然於所證功
徳其數無量。故諸佛菩薩各取其一門以
爲自所住。願令衆生證之呼此所表形云
三昧耶形。是謂乎等義也。第二本誓義如上
成之可知第三除障義者願令衆生成其
徳之所表形必具除其徳障之功能。若無
此除障之功者豈云其功徳之三昧耶形乎。
是謂除障義也。第四驚覺義者。依有此三昧
耶形即衆生驚覺可證得此徳。又諸佛菩薩
有此形表故驚覺不越本誓。是謂驚覺
雖有四義皆帶本誓。故以本誓義釋此形
表也 已上一義成畢
或又種子者。法界法門恒沙萬徳彼此相依
有能持所持。其中文字遍有萬法上各各
詮彼法門。此能詮之文字任運詮持彼法。文
字親持法。呼之言種子。餘法非親持。所以
不立種子名。良法界法門雖法爾本有。而
萬徳相依非無能所義。今能持言種子所
持爲種果也。此非謂文字發用始生佛徳。
又非望行者聽聞發心而論其義矣。又若
淺位行人以他受用及變化等流身爲本尊
時。此尊自種子字而生。有爲生滅法以字
爲能生故自字生諸法
如疏常言之
若如此義者。又一
切有爲皆以字可爲能生矣。若爾此宗心
用種子字有何失乎
問。若爾疏第十言。從一字生多故名種子
云意如何 答。此釋心云。於一徳法門有
多字詮之。其中一字成源而出生多字所
詮之義。如釋眞言之體義
中常言之。即其心也
取其根源之一字
爲所詮法之種子也
  梵字造作不造作分別第三十三
問。西域記第二叙梵字云。詳其文字梵天
所製既梵王初作此字。何云三世常恒如
來以此聲字説法乎 答。弘法大師字母釋
云。是文字者自然道理之所作也。非如來所
作亦非梵王諸天之所作。若雖有能作者
如來不隨喜。諸佛如來以佛眼觀察此法
然之文字即如實而説之利益衆生。梵王等
傳受轉教衆生。世人但知彼字相。雖日用
而未曾解其字義。如來説彼實義。若隨字
相而用之則世間之文字也。若解實義則出
世間陀羅尼之文字也大日經第二具縁
品云。此眞言相非一切諸佛所作。不令他
作亦不隨喜。何以故。以是諸法法如是
故。若諸如來出現若諸如來不出。諸佛法法
爾如是住。謂諸眞言法爾故疏第七釋此
文云。此眞言相聲字皆常。常故不流。無有
變易。法爾如是。非造作所成。若可造成即
是生法。法若有生則可破壞。四相遷流無常
無我。何得名爲眞實語耶。是故佛不自作
不令他作。設令有能作之亦不隨喜。是
故眞言相若佛出興于世若不出世若已説
若未説若現説。法住法位性相常住。是故
名必定印。衆聖道同。即此大悲曼荼羅一切
眞言一一眞言之相皆法爾如是又云。云
何眞言法教者。即謂阿字門等是眞言教相。
雖相不異體體不異相相非造作修成不
可示人。而能不離解脱現作聲字。一一
聲即是入法界門故得名爲眞言法教也
入法界門者諸字皆以
不可得爲其義故也
又云。如來一一三昧門
聲字字實相有佛無佛法如是。故即是
常。故不流。即是如來本地法身。爲欲以
此法身遍施衆生故還以自在神力加持
如是法爾聲字。故此聲字即是諸佛加持之
抄第六釋此文言即是諸佛加持身
者積聚。謂此聲字一一皆是入佛三昧耶之
門而能圓滿一切自他之願。諸功徳法所積
聚處故名爲身疏十四云。然此悉曇字母
乃至世間童子亦常修習。何能頓辨如是事
耶。然此諸事皆是如來以加持神力從如來
内證體性而流出之故能有是不思議業
用。若人明解此中意趣方便。即是通達三菩
提道也抄第九云。本母序云種種異論呪
術文字皆是佛説非外道等説者。蓋覺祖直
示其本源彰無異流轉之深義也
疑云。疏第七云。至論眞言法教應遍一切
隨方諸趣名言。但以如來出世之迹始于天
竺。傳法者且約梵文作一途明義耳此文
意云。如來天竺出現故用梵音説法。法音
梵語故。傳法人用梵字結集經教。理實如
來説法可遍隨方言字也。若依此心。梵字
是如來出世處之字故以之爲眞言教相也。
何云自然常住字故爲眞言自體乎。又疏十
四釋伊等十二字輪云。此輪亦名因縁輪
既以伊等梵字云因縁法。豈是自然常
住乎 答。疏第七文心云。印度及隨方諸趣
言語皆是法界門中音聲海法門自然常住功
徳也。其語言必依文而發故。梵文及諸方文
字皆亦法爾常有法也。然眞言教相唯用印
度言字明義者。如來出世有中國故且約
彼國言字結集一途言教以留中國。推實
言之。如來所説普以諸方文字語言顯示
此法門利六趣衆生耳。次疏十四因縁輪
者。抄第九釋云。疏此輪亦名因縁輪者。且依
和會音十二字説之。所謂阿縁阿
縁伊。乃至暗縁惡。又阿滅則阿滅。阿滅則
伊滅。乃至暗滅則惡滅。即是無明縁行乃至
無明滅則行滅等。又智度論云。十二因縁初
二過去世攝。後二未來世攝。中八現在
*攝。如次即是阿阿二字菩提心爲因是過
去*攝。暗惡二字方便爲究竟未來*攝。伊縊鄔
烏醫藹汚奧八字是大悲爲根現在*攝
法界門法爾常住十二輪可有因縁義。法界
恒沙功徳中有彼此相依義故。又於字輪
有生滅不生滅二門。今依生滅門故云因
縁輪。故疏第二云。不壞因縁即入法界。亦
不動法界即是縁起。當知因縁生滅即是
法界生滅。法界不生滅即是因縁不生滅故
曰離有爲無爲界。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
諸法法爾如是住。故曰離諸造作感通
傳云。至晋時有僧。於此地見土墳出。隨
出隨除。終不可平。後見坼開深怪其爾。乃
堀深丈餘獲像及人骨在船。其體骨肘脛悉
麁大。數倍過於今人。即迦葉佛時閻浮人壽
二萬歳時也。今時命促形小其常然。初出之
時牽曳難得。弟子化爲老人指撝。方便須臾
得出。至周武滅法後暫隱。隋時重更出之。
蜀人但知其靈從地而出亦不測其根源。
見其花趺有多寶字。因遂名爲多寶寺也。
余問。多寶隷書。出於亡秦之世。如何迦葉佛
時已有神州書也。答曰。亡秦李斯隷書此乃
近代遠承隷書之興於古佛之世。見今南州
四面千有餘州莊嚴閻浮。一方百有餘國文
字音同今唐國。但以海路遼遠動數十萬里
重譯莫傳○又問。今京城西高岡臺。俗諺云
是蒼頡造書臺。如何云隷書古時已有也。
答曰。蒼頡於此臺上増土造臺觀鳥迹者。
非無其事。且蒼頡之傳此土罕知其源。或
云黄帝之臣或云古帝王也。鳥迹之書時
變一途。今所絶祇洹圖經云。又有迦葉佛
時此震旦國一人書大毘尼藏及修多羅藏。
修多羅銀紙金書。毘尼金紙銀書。書此經時
在今荆州大明寺處○莊嚴供養不可説
盡。百億四天下文字與此同者斯人承一。雖
鍾張王衞之儔未足爲比。如來在日諸國
聖人來者若文字與同佛多以此經示之。佛
去世後文殊收入此清涼山金剛窟中
篇序云。爰至玄龜龍馬負河洛之圖赤雀素
鱗標受終之命。鳳羽爲字掌理成書。豈但
人功。亦猶天授以此等文證故知隨方文
字三世佛世同有之。是故皆是法爾常住字
也。何獨梵書乎。故安然和上菩提心義第二
云。義釋云。以佛迹降五天以彼梵字而爲
眞言。若論實義一切六趣言音文字無非
眞言。故知迦葉蒼頡文字豈非佛身。因果經
云。太子答師。南閻浮提有梵書迦婁書蓮花
書如是六十四種書。今謂皆爲種子。何非
佛身云云
疑云。弘法大師字母釋云。此悉曇章本有自
然眞實不變常住之字也。三世諸佛皆用此
字説法。是名聖語。自餘聲字者是則凡語
也。非法然之道理。皆隨類之字語耳。若隨
順彼言語是名妄語亦名無義語。若能隨
順聖語即得無礙功徳自餘聲字者可是
隨方文字。既云非法然道理字語。如何諸
方文字皆是法爾常住字乎。加之一字頂輪
王一切時處成佛儀軌説觀種子字云。所
説觀諸字皆瞻於梵字。非是隨方文
文心局取梵字爲種子更簡隨方文字。豈
非言唯梵字法爾常住乎 答。字母釋心
雖同梵字指非如來説法言之字云自餘
聲字也。若漢字偏云凡語梵字皆云聖
言者。以漢字談聖法是何無義語矣。以
梵字通世事。豈亦得無量功徳乎。故知
字母釋心若梵若漢説聖法云聖語。若梵若
漢説世俗云凡語也。所以自餘聲字非法
然之道理。皆隨類之字語者若梵若漢非説
法之語。聲及文字即非法然常恒之字語。
只是隨凡類之字言也。但今釋梵字故偏取
梵不擧漢耳。次至一字頂輪王軌文。凡今
佛教開演自西天起。所以説諸尊種子皆
據梵文之字體。傳法聖者是故作此言。而非
遮諸方文字法然本有義矣已上亦一
義成了
又義云。唯有梵字法然常住之言字非如來
所作亦非梵王諸天等所作此義如大日經第
二并疏第七一字
頂輪王軌釋
皆上出之
於所餘隨方諸趣之言字皆是諸
天所作或人等所書也。大日經唯指梵語眞
言云非一切諸佛所作。而不取隷書故大
師字母釋意唯取梵字名不變常住之字。自
餘隨方之言字者皆云凡語而非法然道理
之聲也。但疏第七眞言法教應一切隨方
諸趣名言。但以如來出世之迹始于天竺傳
法者且約梵文作一途明義者。經第二云。
成等正覺一切知者一切見者出興于世而
自此法説種種道隨種種樂欲種種諸衆生
心以種種句種種文種種隨方語言種種諸
趣音聲而以加持説眞言道疏依此文心
言眞言法教遍隨方諸趣之名言也。雖然
經并疏意非謂隨方言字亦法然常住之字
亦是言如來無方之應化逗所被之機性
以隨方造作之言字即説眞言教法也。但
今如來出世在于天竺。天竺爲始本故傳法
人受梵字常住之眞言而依此一途明義
耳。所以疏此釋全非梵字無常之證亦非隷
書常住之義。只顯如來説教不捨諸方也。
次至所出證之感通傳等文。只是先佛之世
諸天人等造此隷書之文故蒼頡傳之也。或
云文殊收入清涼山窟耳。又玉篇序天授
者即顯諸天造作義也。非如梵書自然本
有矣
疑云。若字母釋意漢字偏云凡語。梵字皆言
聖言者。以漢字説聖教。是何無義語矣。以
梵字通世事。豈亦得無量功徳乎。故知若
梵若漢説聖法言聖語若梵若漢説世俗
言凡語也 答。三世諸佛必以不變常住之
梵語説法。是名聖言。若順此語即得無量
功徳也。非謂世俗梵書尚是聖言所*攝。又
漢字是世間所造非佛界法然之字。實從無
義之言起。所以名凡語。但如來無方之化用
爲引邊地之下賤借彼無義凡語即説了
正法。何據此非分之義忽改凡語之名
已上第二義成了。雖有二義後義爲
正。故先徳造祕藏記成後義心矣
  阿等諸字字義第三十四
問。阿等諸字字義如何 答。大日經第二具
縁品云。阿字門一切諸法本不生故等文具如
經文
文迦佉伽伽重聲者車社社重聲吒他荼荼重聲
多他陀陀重聲波頗婆婆重聲也囉囉重聲嚩奢
沙沙重聲訶仰若拏那摩已上三十三字之字
義次第説之。又同經第六百字成就持誦品
廣説阿等諸字字義具如經疏第七釋經第
二文云。經云謂阿字門一切諸法本不生
故者。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凡最初開口之
音皆有阿聲。若離阿聲則無一切言説。故
爲衆聲之母。凡三界語言皆依於名而名
依於字。故悉曇阿字亦爲衆字之母。當知
阿字門眞實義亦復如是遍於一切法義之
中也又疏上文云。於一字之中具無量
義。且略言之。阿字自有三義。謂不生義空
義有義如梵本阿字有本初聲。若有本初
則是因縁之法。故名爲有。又阿者是無生義。
若法攬因縁成則自無有性。是故爲空。又
不生者即是一實境界即是中道。故龍樹云。
因縁生法亦空亦假亦中○又如羅字亦有
三義。一者塵義。二者以入阿字門故即是
無塵義。又有波羅蜜義。以究竟到彼岸故。
即是本初不生。當知亦具三點。三點即*攝
一切法。如阿字羅字者餘諸字義皆然
第六釋云。此諸字各具有空中三義種之
義。今疏顯示以中成中。如以阿字本不
生義成迦字本無作義乃至訶字本無因義
或以訶字本因等義還成阿字本不生義。
准此理應更有以中成有以中成空以
有成有以有成空以有成中或以空成空
以空成有以空成中之義。更有交絡超間
相成更互釋破無盡之義。如理思之
疏第七云。一切名言中有阿聲者悉入阿
字門。有迦聲者悉入迦字門。乃至有訶
聲者悉入訶字門。是故一字門中具無量
義。非從訶字門中但有無因義也。餘字
門當知例爾。且如娑哆也是諦義。是故經
云。娑字門一切諸法諦不可得。又娑哆是
著義。是故供養法中云。娑字門一切諸法無
娑著。又如婆嚩是有義。是故經云。婆字門
一切諸法有不可得。又婆縛娜是觀本。是故
供養法中云婆字門一切法離諸法觀。餘皆
効此疏十二云。阿字門此一字中入一切
字。入此一字於一切法旋轉無礙也大師
吽字義云。經云。阿字者是菩提心義是諸法
門義亦無二義亦諸法果義亦是諸法性義是
自在義又法身義。如是等義皆是阿字實義
也文十住心論第十加因之一義耳。
所引經者守護經第九説也
大師金剛般若
經釋云。阿名無不非。即諸法本不生義。本來
不生亦離滅壞離因離縁無生無滅。無生
無滅無有始終○即是阿字之義十住心
論第十釋阿字云。此一字具一百二十義
及無數義理。具如守護國經説。解此字義
名曰法自在王菩薩及大毘盧舍那佛。自餘
一一字義亦復如是文如守護經
第二具説
疏第七云。大
判眞言略有五種。謂如來説或菩薩金剛説
或二乘説或諸天説或地居天説○若佛菩薩
所説則於一字之中具無量義○若諸菩薩
眞言有阿字者。當知各於自所通達法界
門中具一切義。非於普門法界中具一切
義。若二乘眞言有阿字者。當知只約盡無
生智寂滅涅槃明不生義。若梵天所説眞言
a字者。是約出離五欲覺觀不生明
義。若帝釋護世眞言有阿字者。是約十不
善道及災横不生明義。餘皆以類可知也。
如上所説皆是隨他意語明淺略義耳。若
就隨自意語明深密義。隨入一門皆具
一切法界門。乃至諸世天等悉是毘盧舍那。
何有淺深之別文佛所説之阿字字義雖其言不分
明。意可具普門法界中一切義
  諸字字義本經儀軌疏并抄等廣釋之。恐
文繁廣不載之
  阿等諸字字義中不可得言所顯義第三
十五
問。諸字字義中言不可得者爲顯何義乎
 答。疏第七云。一一字門皆言不可得者。爲
明中道義故今且寄車字門説之。如觀
鏡中面像以本質爲因。淨鏡爲縁有影
後現見。是爲所生之法。妍蚩之相現前不
謬故名爲有。以種種方便推求都不可得。
是名爲空。此有此空皆不出鏡體。體即一
名中。三相不同而同不異而異。是故世間論
者不能思議。此眞言門亦爾。以觀心爲因
三密爲縁。普門海會現前不謬。故名爲有。
以種種門推求都不可得。是名爲空。此有
此空皆不生法界。故説爲中。三諦不同而
同不異而異。一切方便乘人不能思議。餘法
門例皆如此。不可遍擧也抄第六云。此
語字各具有空中三種之義。今疏顯示以
中成中。如以阿字本不生義成迦字本無
作義乃至訶字本無因義或以訶字本無因
等義還成阿字本不生義等文具如次上
門出之
  阿等諸字字相字義不同第三十六
問。大師吽字義云。一解字相二釋字義
者諸字字相字義如何 答。吽字義云。若見
訶字門即知一切諸法無不從因縁生。是
爲訶字字相又云。若見阿字則知諸法
空無。是爲阿字字相又云。汚字是一切諸
法損減義。若見汚字則知一切法無常苦空
無我等。是則損減即是字相也又云。若
麼字門則知一切諸法有我人衆生等。
是名増益。是則字相。一切世間但知如是
字相未曾解字義文巳上
字相
又云。訶字實義者。
所謂訶字門一切諸法因不可得故又云。阿
字實義者有三義。謂不生義空義有義
云。汚字實義者。所謂汚字門一切諸法損減
不可得故又云。*麼字實義者。所謂麼字門
一切諸法吾我不可得文巳上
字義
大師金剛般若
經釋云。遮字者字相遷變。義則無遷變。無遷
變者即常住不壞又云。攞字名相無相。字
相則一切諸法相義。字義即一切諸法相不
可得義。言相者生住等四種相我人等四種
相及九界差別皆名曰相文已上並釋
字相字義
且以釋
訶等六字可准知一切諸字字相字義矣。
夫阿訶等者是音也。阿字知法之空無訶字
知法之因義等者。是字訓也。故字母釋云。
音阿訓無也不也非也是謂字相也。故西天
世人唯習此字相之音訓以成世事。更不
知有餘實義也。次字義者。此字所詮之眞
實義理也。所以以諸法不可得爲其字義

疑云。付字相字義差別餘字且可然。於阿
字之相義其釋難定。出彼字相云。諸法空
云云釋字義云。不生義空義有義云云
相中空無字義中空不生有何差異乎。又字
義是顯法實性。即以不可得爲義。故大日
經疏第七云。一一字門皆言不可得者。爲
明中道義故今至阿字字義。何以有成
之乎 答。字相中空無者。只是世間言空
言無之辭也。未至實相之空無。若不以空
無而爲字相者。世法之空無如何顯示之
乎。故吽字義云。若執非空非有非常非斷非
一非異等。阿字中非義中攝。若執不生不滅
不増不減等八不等又阿字中不義中攝。又
若執無色無形無言無説等亦阿字中無義
中攝。又未會眞實義此即以邊執見皆
攝世俗中判如是也。但字義中空不生者即
談諸法無性一實中道。所以與字相空無懸
異矣。故疏第七云。阿者是無生義。若法攬因
縁成。則自無有性。是故爲空。又不生者即
是一實境界即是中道大師引此文成義
矣次以有爲字義者。大師又引疏文成此
義。故疏第七云。如梵本阿字有本初聲。若
有本初則是因縁之法故名爲有本初聲
者凡最初開口。皆有阿聲。若離阿聲則
無一切言説。顯示此初聲之有義即阿字字
義也。是因縁法中甚深義。所以不云字相
以爲字義耳又疏心一一字門普門海會現前不謬
説名爲有。若依此義阿字亦可有
之矣
  阿等諸字定惠等諸門分別第三十七
問。以阿等諸字定惠等分別樣如何 答。疏
第七云。於迦遮吒多波五類聲中復各有五
字。其第一至第四字皆是惠門。已如前説。
第五字皆是證門。今合説之。梵書以此五字
皆同圓點又云。又梵字十二聲中第一是
本體故。即次第二字是行。第三以去以諸畫
増加者皆名三昧。第十一其上安點是證。第
十二傍置二點是般涅槃。若此仰字能遍
智惠三昧聲故。當知即是大空義。是故別説
不與前字相合論也。涅槃經此五字亦具
明字義。今毘盧遮那宗寄此五字以明大
空。大空是證處。無法可説故但以圓點表
之文依憑口傳云。疏異本并二本義釋倶云。十二聲中第
一是本體故名爲空云云。若依此文。第一字空與
第十一點空有何別乎。答。空體雖同因果爲別。初
因後果故也。謂大空體中有菩提心菩提果二義。此中
心爲初字果言後點。故疏十四云。第一阿字即是菩提
體。又上所出第七文云。第十一其上安點是證云
云。證是果徳也。又第十四云。@a是行是因。a是證是果
也云云。第二字既是因。況第一乎。此亦其證也
疏十四釋字輪品云。第一阿字即是菩提心
體。次有迦佉俄伽等五音。皆取四字文除第
五聲
次又取也囉乃至乞叉。皆是男聲○凡字輪
大爲三分。初阿字爲一分。次迦乃至二十字
爲第二分。次也字乃至訶字爲第三分。除
去乞叉字。由此字已重故也謂有迦娑一
聲故重也
以上皆是智惠字也。次有伊伊鄔烏翳愛
惡奧八字加此八字即成就三昧。皆是三
昧聲也○次有魚可而可曩莫慕可
字遍一切處。謂遍於定惠中依疏十四。
第一阿字是惠門*攝擧阿等字輪畢云已
上皆是惠字故。依抄第八。第二阿字是定
門*攝。云去聲三昧降伏四魔故去聲阿字
者行不可得字也。五五字中第五仰等五字
及暗字是證門非定惠門。*攝惡字是涅槃
又非定惠門耳。疏十七云根本者即是本字
如阿字最初二音即是根本也。次從伊
伊乃至烏奧凡十二字是從生増加之字。悉
是女聲。其根本字是男聲也。男聲是惠義。女
聲是定義也云云此文意阿阿二字
倶是惠門*攝也
  已上定惠證三門分別
疏十七云。阿字不生。迦是無作。其義即是相
應和合成。他放此抄第九釋云。迦是作義。
由加阿聲即是無作。則其義相應。言他放
此者。如野是乘義。若加阿聲即名無乘。乃
至訶是因義。若加阿聲即是無因。是故阿字
無生訶字無因其義相應和合成也
  已上字義相應門
疑云。依疏意第二阿字是惠門攝。言阿字最
初二音是根本也男聲也惠義故。若依演密
抄。第二字是定門。言去聲字三昧故。此二意
倶有過。若定惠聲者増加字。是女聲即定
義也。然第二阿字既加點。可是増加字。何
云惠聲乎。若言定門者。聲既同初。可是
智惠。故疏現文*云最初二音是惠義。何背
疏意乎 答。依憑口傳云。先以第二字屬
惠聲者。以初阿字爲字體而亦聲同初。
何不云惠聲。次屬定聲者此字傍加點。是
即増加字也。以字有増加故亦可云定門。
所以理實@a字遍定惠聲字具根本増加。a
是根本@ta即増加a是智惠+a即三昧。故疏
第十四云。第二@a字轉作黄白色○阿字體
黄。三昧爲白。二色合故黄白也文黄是惠色。白
是定色也
此文既字體言智惠而點關定。是故@a
通定惠矣。疏約惠邊故云最初二音是惠
義。抄據定邊。所以云定門*攝也
疑云。迦佉等五五字之中第五仰壞等五字
及暗惡二字非定惠*攝不明。一切梵音無
出定惠二門。何今此七字非智惠三昧所
*攝乎。是以疏第十九云。俄惹拏那麼○此
五字遍於定惠中亦能成三昧亦能成智
疏既云俄等五字遍定惠。豈二門不
*攝之字乎。次演密抄第十云。阿阿暗惡。前
一是惠。餘三是定依此釋意。暗惡是定聲
三昧門*攝也。何背疏抄胸臆存義乎 答。
所出難之七字非言出定惠外別有之。如
何遂非智惠三昧所*攝乎。但今所成之意
惠門者。取唯惠字。定門者限唯定聲通二
門之字不可屬唯定唯惠。由此義故別云
證門。疏第七文即成此意如上
出之
定惠之外更
出證門意顯證非定惠也。謂定惠據因行
證門談果徳此見疏第十四。
如上注出之
若爾以仰等五
字暗惡二聲同通定惠而果徳故判兩門所
不*攝。何無其謂矣。是故所出難之疏十九
文還可爲答潤色。更非眞難暗惡二字通定
惠之義如下成
但至抄意云暗惡定門。彼取空點涅槃
點之増加邊且作此釋。理實可遍定惠。是
義准上第二阿字問答料簡可悉之
疑云。所立之義尚以不明。若言通定惠之
字非定惠門*攝者。第二阿字既遍二門
義如上問
答中成
若爾彼字可非定惠*攝。彼既二門
所*攝疏言惠門
抄言定門
此仰等何不言定惠矣。次
會抄現文而成暗惡二字遍定惠之義難
思。疏第七云。十二聲中第一是本體故。即次
第二字是行。第三以去以諸畫増加者皆名
三昧然暗惡二字居第三以去。又増加點
畫皆名三昧之辭中何可除此二字乎。若
爾以此字可云唯定門*攝。豈通二門乎。
加之凡文字之法必有語言詮之。所以聲
與字不相離。然案阿等十二字之音韻第
八愛字第十一暗字其音相似。以上倶有阿
之音下加伊與吽之韵故。又第十奧第十
一暗其聲全同也。奧是喉内空點之音。暗即
脣内空點之聲。而是a@m字之二音故。然以第
八第十字疏意唯屬定門其文如
上出之
若爾暗字
之同彼音響。如何不云三昧。暗字既爾。惡
字可類之。是故暗惡通惠義難思如何 答
先第二阿字雖遍定惠。是因行字非果位證
其文如上
注中出之
是故若定若惠所*攝而不爲定
惠具足大空證門。仰等返之何相例致難
矣。次暗惡二字通定惠者。疏第七意云。仰
等五字遍智惠三昧故是大空也。大空即證
門也取意。具文如
上出之
等遍定惠故大空證門
也。例知暗字大空證門何不通定惠乎。又
梵書之習以仰等五字與圓點同用之
疏第
七言圓點者是暗字也。此同用之意亦可顯
同通定惠之義等矣。惡字遍二門准暗可
知。證菩提字既通。般涅槃聲何局。良以暗惡
同以阿字之空惠爲體。而加三昧之麼多
成字。字形既具定惠。何徳不兼二門乎。但
遮難者。疏第七第三以去皆名三昧者。指從
伊伊至烏奧之八字爲言。意不取暗惡二
字。故皆名三昧之次文云。第十一其上安點
是證。第十二傍置二點是般涅槃文其文如上
出之
既出暗惡別言證涅槃。何可*攝三昧門
乎。又疏十七云。從伊伊乃至烏奧凡十二字
是從生増加之字。悉是女聲○女聲是定義
若暗惡是定門者。此文何簡乎。故知皆
名三昧者定取烏奧已上也。次至第八第
十音韵與暗聲同之難。誠案梵書之法有
字體表字相字義其義
顯也
又有音聲詮此字
體及字相字義矣。聲詮字體故諸軌中云
口誦眞言時文字現前旋轉相續。又聲詮字
義故疏中立定聲惠聲等之號。雖然今傳法
聖者顯示字相字義只就字形辨之。不尋
音韵。所以然者。如迦佉等五五字其字形
字義皆各別而音是同也。謂ka是作業不可
得。kha是等空不可得。ga是行不可得。gha是一
合不可得。但音同一也餘字准
之可知
故付字形之
易辨旦示其字義。於音聲之難知不尋此
字義。理實音曲有差別。雖詮表作業等空
等之別義。而聲韵微細凡智難辨。是故爾耳。
今定惠分別釋亦論字義故。就字體不求
音韻。故疏云。以諸畫増加者皆名三昧。第
十一其上安點是證。第十二傍置二點是般
涅槃又第十四云。第二@a字轉作黄白色
○阿字體黄三昧爲白等文此等皆是付字
形解字義。更不尋音響也。若爾第八第十
暗雖響似暗聲字形所表其義異故。定與
證不同。況音詮別義。何云來音聲相似
之難乎。或又分別定惠聲亦就音韵可論
之。疏十七云。從迦佉等乃至沙訶○此等
皆是根本音。其根本音即同於阿字文根本
音者
惠聲也。如
疏言之
安然悉曇藏第三釋此文云。皆加
阿聲爲音。故知三十四字母當體皆是根本。
阿字之韵云云安然意以有阿之韵言惠
聲。爰知無阿韻爲定聲也。但於暗惡二字
者雖無阿之韵同愛奧而非定聲矣。同音
有別曲能詮別義故俄惹拏那麼。此依南天之
語。五字雖有阿韵而非
惠聲。准暗惡
可知


祕宗教相鈔第九

誦眞言一二遍等得大悉地料簡第三十八
自相差別法有爲無爲分別第三十九
祕密乘教能説教主料簡第四十


  誦眞言一二遍等得大悉地料簡三十八
問。文殊五字軌云。若誦一遍能除行人一
切苦難。若誦兩遍除滅億劫生死重罪。若
誦三遍三昧現前。若誦四遍總持不忘。若
誦五遍速得成就無上菩提爾者爲薄
地凡夫誦眞言一遍二遍等成此悉地爲
當可有位分歟葉衣觀自在經説同此文意。如是
等説諸文多端。皆可作此問
答。五祕密儀軌云。從此已後受得廣大甚深
不思議法超越二乘十地○人法二空執悉
皆平等現生證得初地云云此文言眞宗初
地菩薩所證福惠超勝顯教十地功徳也
此義如第
二十九門
然文殊八字軌云。若能念誦此陀羅
尼一遍即得自護。兩遍能護同伴。若誦三
遍即大護住處。十地菩薩不能逾勝
五祕密軌。今十地菩薩者是顯教十地也。不
能逾勝者指眞言初地也。若爾依一遍念
誦除一切苦難等者。即初地已上菩薩所得
悉地也。初地是證顯眞性之位。不思議神用
之徳。所以持呪一遍之功力能招廣大悉地。
若未得證已前不入佛法之眞界故。以所
行不契實無由小功得大利矣。故阿閦如
來念誦法説懺悔眞言功能云。由誦此
言實相理相應諸罪如枯草焚盡無有餘
*云云實相相應之位定得滅罪大益。淺位初
心之行豈有頓大功能乎。但今初地得此
利者。且就總相大分作言。理實地前十迴
向位漸證理故方成此大悉地即登初地。
其意現儀軌等。可勘知之
疑云。小功大利之徳唯有入證已後不明。
以一二遍等念誦頓得大悉地何亦不關
地前淺位之行。夫諸儀軌中説行儀次第言
誦地結墻界等眞言一遍或三遍即成金剛
座堅固城等。此豈局深位行乎。一切行儀皆
有此説故。淺位既許有小功大利之義。若
爾藉一二遍等持誦。寧不得滅罪除難等悉
地乎。依之無量壽儀軌云。此無量壽如來
陀羅尼纔誦一遍則滅身中十惡四重五
無間罪。一切業障悉皆消滅。若苾芻苾芻尼
犯根本罪誦七遍已。即時還得戒品清淨
○則生極樂世界上品上生證菩薩位
陀羅尼集經第三説十一面呪功能云。設復
有人犯四重罪及五逆罪。能持此法讀誦
一遍陀羅尼者。所有一切根本重罪悉得除
*云云此亦説於淺位一遍七遍得益也。
若夫深位菩薩者。豈造四重五逆之罪犯根
本自性之戒而懺除之乎。加之檢末利支
花鬘經云。日日三時誦呪一遍二遍作大護
身。三遍作大結界。五遍誦呪者所愛之人
任意即得。六遍誦呪結界夜入塚墓。一切無
*云云誦末利支天眞言
得此悉地也
此文説淺位行人之
悉地也。若深位阿闍梨者何求得所愛之
人亦怖夜墓之畏難乎。又是天等法。何深
行人行之。依此見彼文始終。唯説世悉
地更不求出世益。豈非淺位所行乎。然此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