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祕宗教相鈔 (No. 2441_ 重譽撰 ) in Vol. 77

[First] [Prev]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可求。下不見衆生可度。謂是住大涅槃。
出萬行休息。爾時十方佛以此三昧道發
起其心得度菩提心難地。是故別説從此
進入九地中。無別從此過患難故不須別
成眞言十地一生補處之次説八地三
昧之所由是豈非同類之地位。若爾八地三
昧者亦眞*言第八地而非顯教八地。如何
云八地三昧即眞言初地。但疏此中應説初
法明門者。經具縁品説諸三昧道中已説
十地三昧八地三昧。此中亦應説初地法
明門三昧道。雖然於初地三昧道上住心品
已説故不重言也。疏并抄釋意如是。何言
釋八地三昧即初地法明門乎。次第六無畏
八地已上第七重玄離垢地已去者。抄第四
釋云。漸次證入而有二種。初約六無畏從
因至果以爲漸次。後約十地從因至果以
爲漸次。二門併彰物有十六。非次第修
行經十六位也文此義具如次上問答并第
十六門六無畏位分中記
但難
中言顯教八九十地當。眞宗初地全不知其
謂。夫以顯教三地爲眞言一地。有何文理
此中問答分別具如第
四門百六十心斷位記
疑云。法花軌等初地集一大僧祇福智者。直
付眞言門行論之。若從顯教修行入
可言初地集二大僧祇福智或又觀智軌等
是別部意也。何以彼説准知胎藏乎五祕密輒
金剛頂部
觀智軌雜部也。是依
弘仁所進目録意
答。三大僧祇行唯是顯教
所説也。若眞宗意。乃至一生成佛。何用僧祇
劫。故儀軌等頓集阿僧祇劫福智資糧者。
言顯行菩薩大劫間何修之福徳智惠。今眞
言門行者昇初地時頓集之也。何存顯密
二道倶立僧祇行乎。次至言金剛胎藏兩
部意別以五祕密軌等説不可准大日經
意。全不得宗意也。兩部雖異旨趣是同。若
金界有明説者胎藏何不准之。若夫強言
兩部意別者。兩界相望可有淺深乎。若兩
部存淺深者大違諸教意。豈不墮謗法罪
乎。設許有淺深者。胎藏部可深。初地集
二大僧祇福智故。金剛部可淺。唯言集得
一僧祇福故。然大師受法前受胎藏灌頂後
入金剛界職位。從深行至淺教。寧入壇修
行之次第乎。故故兩部淺深義其言甚失旨

有義云。顯教三阿僧祇行之後始入眞言初
云云此義意非無所依。五祕密軌云。超
越二乘十地○證得初地又大日經疏第
二云。初發淨菩提心爲天人世間作大歸
依。若常途諸論所明。證此心時即名爲佛
云云即依此等文成其義也此義正否如第
二十九門顯密二宗
地位對當
中具判
有義云。顯教三僧祇行之後始入眞言地前
初心云云此義依十住心論第八第九釋成
之也此義是非如第三十門顯教至
極爲眞言入道初門中記


祕宗教相鈔第三

大日經三瑜祇行顯密料簡第二
百六十心本惑唯取五鈍簡五利第三
百六十心斷位第四
六十心三妄執中攝不攝第五
淨菩提心并信解行位料簡第六
大日經所説菩提心爲因大悲爲根本等三
句料簡第七
胎藏界三重曼荼羅分別菩提心大悲方便
三句第八
胎藏界曼荼羅中中臺外別説觀音院等第九
胎藏五佛相當因行證入方便究竟五位第十


  大日經三瑜祇行顯密料簡第二
問。大日經説三劫瑜祇行。爾者今此三瑜祇
者爲祕密乘教修行爲當如何 答。疏第二
云。統論三劫始終作寶珠譬喩。猶如有如
意寶在石朴之中。以世人不識故棄在衢
路之間與瓦礫無異。然別寶者見有微
相纔彰於外即便識之。先用利鐵鐫去鈍
石。既近寶玉其石漸軟。復以諸藥食之
使鑛穢消化。而復不傷其質。爾時麁垢已
除尚有細垢。既洗以灰水磨以淨疊而瑩
發之。既得光顯置之高幢。能隨一切所求
普雨諸物○諸佛菩薩亦爾。久已證知親
從一毫之善自致大菩提道。是故鑑彼情
機即大歡喜方便誘進令受三歸。如前已
分別説譬如收彼頑石置在家中。次以三
種三心拔業煩惱根無明種子如以利鐵
開鑿去其麁鑛次觀無縁乘法無我性如
漸至軟處以藥物消化而不傷之。次生極
無自性心如灰水瑩拭使極光淨。爾時生
於佛家名置在高幢雨種種寶。以此因縁
故堪受世間廣大供養也。若行者直從眞
言門得見心寶。如仙人呪術以神力取
之。雖巧拙難易不同而獲寶終無異路
以三種三心拔業煩惱根者是初劫行。觀
無縁乘法無我者是第二劫行。生極無自性
心者是第三劫行。然以寶珠譬顯此三劫
行時。初劫行譬利鐵二劫行類以藥物消
化。三劫行同令光珠淨。故知初二劫是非
祕密乘行。第三之一劫唯是今宗所行也。又
若行者直從眞言門等者。是顯頓機人從
初心行眞言門。故三劫行説從顯入密之次
第耳
疑云。凡今經毘盧舍那如來住廣大金剛法
界道場對虚空無垢等内證祕密大眷屬説
如來自證究竟圓滿祕密一乘。所以三祇所
行併可談眞言道門。何以初二劫云顯教
修行。若爾今經所説帶權。豈可如來實證
耶 答。疏次下云。故此經從淺至深廣明
心相。皆爲開示菩提心本末因縁又大師
三昧耶戒序云。若有上根上智人欲行如
是法早歸自心本宅。先須簡知乘之差別。
欲簡知此乘優劣。非是凡夫二乘及十地菩
薩所知境界。但依如來所説知之耳
如來爲令上智人簡知諸乘之差別義趣方
作此説耳。又疏上釋第二劫行畢云。然上
來原始要終發自一毫之善以至於超
度人法有無二障。雖宗極炳著轉妙轉深
由猶是對治心外之垢尚未開此心中祕
密種種不思議事。從此已後方乃説之。若
不作如此對辨。則常情各翫先習不能
覺其微妙也心云。若不擧顯教行言
祕宗初門者。顯教修行菩薩各以己宗爲
眞極遂不能歸今教。故初二劫示權教行
令諸乘人歸入今教也
  百六十心本惑唯取五鈍簡五利第三
問。疏第二釋百六十心本惑云。由有無明
故生五根本煩惱心。謂貪瞋癡慢疑根本
煩惱有十隨眠。何取五鈍惑簡五利煩惱
耶 答。疏次下云。所以不説五見者。以屬
見煩惱多在六十心中也*心云。今宗*心。
薄地凡夫所起煩惱凡有百六十心。具分
別有無量品惑。此皆初僧祇所斷也。付此麁
妄執案起惑本末。根本無明天迷法界理
集起生死。以此爲種子次起執我心。從此
執我心起貪等諸惑。付此諸惑中以貪等
五鈍惑爲根本。以餘惑爲支末者。貪等五
種所縁尤廣故云本。五見煩惱所縁稍狹故
云末。謂一切順境爲貪所縁一切違境爲
瞋所縁。故一切色心等諸法若貪若瞋所縁
也。一切諸法不出順違二境故。於生死諸
法不見其過患。於涅槃妙理不見其功
徳。皆是癡煩惱也。故此亦以有爲無爲諸法
爲所縁。於一切諸法不生決定智是疑煩
惱也。故疑亦通諸法起之。付慢煩惱中有
恃我而所起慢。此云我慢。此慢所縁寛狹
與我倒齊。亦有不依我而所起慢。謂
慢過慢等是也。故慢煩惱所縁從我見廣。然
五見中我見所縁尤寛廣也。慢既勝彼。所以
可云所縁寛通。付此五鈍惑成百六十心
時。初再數爲十者。約所縁境貪分二種。謂
貪心無貪心。乃至疑分二。謂疑心決定心也。
故成十。此中貪心者愛一切生死順境。無貪
心者不樂一切善法。是貪染法故不好善
處也。乃至疑心者疑一切善惡。決定心者
一切行隨人教命而無正惠觀察也。此即
知我有疑心之過還信無義之教。是亦疑
所致也。又由疑道理説信無理教。故疑攝
耳。次第二再數成二十者。於貪心亦分二。
謂縁色貪縁心貪也。無貪心亦分二。不求
有漏善不求無漏善。乃至疑分二。謂縁色
疑縁心疑。決定心亦分二。謂信無理苦行
信無理樂行等也。故成二十。次第三再數
成四十者。付上所成二十惑色貪分爲二。
謂縁我所之境色貪縁他所有之色貪也。
縁我所境時即起身見也。如是等即身見
云貪之末惑也。心貪分二。謂愛自持戒心
爲眞道。愛他無色界衆生心爲涅槃如此
等即戒取見取云貪未惑也。乃至信無理苦
行分二。信無理樂行亦分二。故成四十。如
是五度數之故成百六十心。若廣數即成
無量心惑。於此中若順境上所起惑一切皆
貪所引也。付此貪所引若我所有法上所起
皆是身見所引也付此身見所引若取法常
住相所起惑皆是邊見所引也。如此從廣
至狹如次成本末。是故以五鈍爲根本。其
五見在六十心中不云根本也。於違境等
分別亦同也。又義云。於五根本煩惱五返
數之成百六十心。然此百六十心有三重。
謂麁細極細也。麁妄初劫斷細妄第二劫斷
極細第三劫斷。然初劫遣我倒而證無我
畢。其後第二劫中所斷百六十心若以我見
等諸見爲根本者其義何成。我見初劫斷
故。況第三劫所斷百六十心乎。故抄第三云。
後二劫中唯斷法執又云。諸煩惱勒爲三
重。麁細極細。麁通我法細與極細唯約法
故以五鈍惑爲根本成之。五見在初
劫所斷六十心中不云本惑也。若依此義。
且爲三劫所斷百六十心同成作此釋。理實
初劫所斷惑以見爲根本無失
疑云。付初義若言五見在六十心中是末
惑者。貪等五鈍亦在六十心中故。經列彼
心云。貪心無貪心嗔心慈心癡心智心等文
等既亦在六十中。何以此心爲根本煩惱
乎 答。疏云。以屬見煩惱多在六十心中
者。非五見在六十中爲所由成末惑義而
簡貪等五鈍。雖十使倶根本煩惱。今取貪
等五鈍爲本惑。而不出身見等五利者。五
鈍所縁境尤廣。五利所縁境稍狹。以所縁廣
名本惑。於所縁狹稱末惑如此義
上成也
良言以
五見是貪等之末惑在六十心中即不闕減
根本十使也。此即顯貪等五種在六十中
爲根本身見等五亦在六十中爲未惑耳。
雖言屬見煩惱在六十心中。而不言貪等
五種六十之外。所以此釋意爲在百六十心
中五見亦有之義。此見在六十中爲所由

疑云。五見所縁狹故不爲本惑之義不明。
夫一切凡夫所起惑皆以我見爲本。故疏二
云。度世間六十心離我倒所生三毒根本
此文六十心諸惑皆云我倒所生也。又我見
是數起之惑衆生恒起之。豈以恒起之染汚
不爲諸惑之源乎。例如貪等數起煩惱爲
諸惑本。若爾何以我見不云本惑矣。又邪
見遍謗生死涅槃因果。爾者有爲無爲諸法
何物非彼所縁。一切法不出因果二門故。
若以所縁廣言其本惑者。身是邪見豈末
隨眠耶 答云。凡夫所起一切煩惱雖皆從
我倒生。而我見所縁非遍縁一切。謂於無
爲無漏法衆生計之不爲我我所故。於貪
等五鈍今宗*心一切爲所縁。不同小乘薩
婆多宗等云貪等非無漏縁惑。謂貪瞋縁無
漏爲順違境。慢縁無漏爲卑慢境也。故
以貪等爲本惑無失。但一切煩惱從我見
生者。如薩婆多宗遍行因雖苦集諦下惑
滅道及修道煩惱遍爲因。此宗亦爾。一
切煩惱皆從我執起。所以云度六十心離
我倒所生三毒。雖然非我見同縁諸惑所
縁。又我見雖數起煩惱而非所縁遍。貪等
衆生數起之亦是所縁遍。是故一切煩惱無
依此力而不生。然何例貪等二義倶具難
我見亦可爲諸惑本乎。次邪見雖遍縁漏
無漏諸法而非數起惑故不爲本也。邪見
衆生多不起之。何云依此力發餘惑耶。
邊見等三非所縁遍。非數起煩惱。是故以
五見不爲根本隨眠。其意是深耳
尋云。疏云。以屬見煩惱多在六十心中也
爾付六十心中以何等心爲見惑耶 答。
疏第二云。第六云何智心謂順修殊勝増上
法者。謂是人於種種所説中皆以智簡擇
此勝此劣此應受此不應受。取其勝上者
彼行之。即是無癡相也。然道人之法非
智力籌量所能及之。唯信者能入耳也。是故
觀察世智辨聰難是彼對治此心付相顯
言之。見惑二取所攝。謂淺智簡擇必有謬
失。是故制之。此謬失中豈不起劣法謂勝
非因計因之心乎。又推實而通論。廣可五
見攝矣。又云。第十六云何阿修羅心謂樂受
生死者。阿名爲非。修羅名天。以其果報似
天而行業住處不同故以爲名也。此知有
解脱之行。但深樂生死果報快樂不能進
趣若行人有此相貎當知名修羅心。亦由
先世曾生此趣故有此習也。觀察無常苦
等是彼對治此心見取所攝也。於生死劣
法深樂著之故。又云。第四十八云。何迷心
謂所執異所思意者。如人迷故意欲向東
而更向西。此人心亦如是。意欲學不淨而
反取淨相。自謂。我今修不淨觀。若修無常
無我時反行常我倒中。謂我今修無常無
我。由心散亂故使然此心中具可有五
見。如取骨鎖之淨相反起貪心者謂我已
不淨觀熟。是劣謂勝之見取非因計因之戒
取攝也。行常我倒中是身邊見攝也文雖
無之理可有邪見。又云。第四十九云何服
毒藥心謂順修無生分法者○如人中毒悶
絶轉趣死地無有生分。此人心亦爾。不生
善心亦不生惡心。乃至一切心不能生起。
但任運而行漸入無因無果中故名無生分
此謂邪見也。又云。第五十云何羅索心
謂一切處住於我縛爲性者。如人爲羅索
所縛乃至手足支節不得動轉。此心亦如
是。墮於斷見我縛之中此心身邊二見
其義顯也五見證文雖不限于
此。恐繁不載之
  百六十心斷位第四
問。今宗意以三妄執爲所斷煩惱。爾何位
斷之耶 答。大日經第一云。越世間三妄
執出世間心生等文
具如經
疏第二釋此文云。若
以淨菩提心爲出世間心。則是超越三劫
瑜祇行。梵云劫跛有二義。一者時分二者
妄執。若依常途解釋。度三阿僧祇劫得成
正覺。若祕密釋超一劫瑜祇行即是度百
六十心等一重麁妄執。是名一阿僧祇劫。
越二劫瑜祇行又度一百六十心等一重
細妄執名二阿僧祇劫。眞言門行者復越一
劫。更度百六十心等一重極細妄執得至
佛惠初心故云三阿僧祇成佛也。若一生
度此三妄執則一生成佛。何論時分耶
抄第三釋云。疏若以淨菩提心等者。若言
不定之意。此有二義。謂若以淨菩提心爲
出世間心。即是超越三劫。瑜祇之行則出世
間心生。出世間心生即是淨菩提心。此心出
於一切世間故。若以佛惠初心爲出世間
心。即是三阿僧祇劫成佛亦名出世間心生。
今言三阿僧祇劫即三種妄執。行者若一生
越此三妄執即一生成佛。何見有時分耶。
故云若以等此釋*心云。於三妄執斷位
疏*心有二義。謂疏若以淨菩提心等者。若
以初地爲出世間心。是即地前斷三妄執
也。若依此義可言經所説三瑜祇行皆是
地前所行也。疏梵云。劫跛有二義等下第二
義。若以佛果爲出世問心。即三妄執至第
十地盡之。疏*心付第二義釋經始終也。
於此義上言三妄執斷位者。抄第二云。今
約因中具有麁細極細三重妄執障翳菩
提。即以地前祕密方便越初劫一重妄麁
執名離一切障出世間心生。見心明道時
淨菩提心始得顯現如是練修至八地時
越第二劫一重妄執名離一切障。其菩提心
逾勝*逾増更益方便乃至金剛道中越第
三劫極細妄執名離一切障。其菩提心與如
來等。此位但有四分之一佛地之障存焉○
得至八地。細妄雖斷極細者倶。衆寶磨瑩
後倍於前。至金剛定越極細妄執。唯佛地
障解脱道斷故。此乃四分之一最後微垢也
此釋*心云。地前唯斷麁妄執。其所以疏第
二釋初劫行云。依常途解釋是菩提從發
心已來經一大阿僧祇劫方證如是寂然
界。今祕密宗但度此一重妄執即是越一
阿僧祇劫是即顯教菩薩經一僧祇劫斷
麁妄執證寂然界。然法花儀軌云。若能專
注無間修習。現生則入初地。頓集一大阿僧
祇劫福智資糧故知眞言初地雖一僧祇
劫所斷麁妄執證寂然界。又五祕密軌云。
以不思議法能變易弟子倶生我執種子○
於見聞覺知境界人法二空執皆悉平等現
生證得初地倶生我執者是麁妄執。人法
二空者初劫菩薩所觀也。人法二空平等斷
倶生我執。證初地者。豈非斷麁妄入初地
乎。既地前唯斷麁妄。故知第二第三妄執定
地上所除也。付此中所以知細妄盡七地
極細斷八地已上者。疏第六云。菩薩初度
第七地時。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衆生
可度。謂是住大涅槃於萬行休息。爾時十
方諸佛以此三昧道發起其心此文言
菩薩入第八地住著寂滅涅槃蒙諸佛警
覺也。故抄第六釋此文云。至第八地住於
法愛貪著寂滅。爾時十方諸佛以七事勸
然又疏第二釋第三劫行云。行者初觀空
性時覺一切法皆入心之實際。下不見衆
生可度。上不見諸佛可求。爾時萬行休息
謂爲究竟○爾時十方諸佛同時現前而勸
喩之以上所引文准思。此釋*心定是叙
第八地行相也。以二處文案之。第三劫所
斷極細妄執八地已上其義既顯也。此付頓
機人從初心直學祕密乘作此言。故抄云。
即以地前祕密方便越初劫一重。若非頓
機人者。何云地前祕密方便。若付漸機人
從顯教入眞言爲論者。顯教修行菩薩一
阿僧祇劫間但觀人法二空斷一重麁妄執
證寂然界。此人莫問利鈍若昇此位必定
入祕密乘。夫證寂然界如實見佛界故。凡
初聞教門時雖説諸法皆空以謂究竟。後
證其空時即知此教不盡。譬如邊國婢人
聞王城一門*心謂無餘門後入彼城内
方知有餘門。此行者亦如是。今證理之一
分時見有極無自性不思議*曼荼羅等無
邊佛界。此人機熟故十方諸佛現前警覺勸
喩令發其心。於此入祕密乘○者是證初
地心也。此人所斷煩惱與眞言初地等故。
亦既證理故。若未經僧祇劫數未盡麁妄
執而根熟故迴入祕密乘者隨應契地前
心。所斷未及初心又未證理。故又儀軌等
云。初地頓集一阿僧祇福智故於第二瑜祇
行只是教門説。實無其行人。其教者謂楞伽
深密般若等經瑜伽唯識中觀等論也。彼教
所談以細妄執分齊爲所斷障。不及極細
妄執。故取而爲第二劫行也
疑云。若初劫滿心入眞言初地者。何疏釋
第二劫云心主自在文云心主自在明即
是淨菩提心淨菩提心是初地也。而至第
二劫初云明淨菩提心。知初劫尚可是地
前心。又疏第一云。法明者以覺心本不生
際其心淨住生大惠光明普照無量法性
見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法明道
者是初地得益也。故抄第六云。十地之中初
地得初法明道。故上品云。此菩薩菩提心門
名初法明道。謂以覺心本不生際其心淨
住生大惠光明見諸佛所行之道。故以爲
以第二劫覺心不生初定初地徳。何今
云初劫心内即入地上乎。次若第二劫行是
教門無其行人者。何經説第二劫行云如
彼往昔如是修行者觀察蘊阿頼耶*文
釋此文云。隨順往昔諸菩薩修學觀蘊阿
頼耶既云有往昔行此法之人。豈云有
教無人乎。又以初僧祇關證寂然界行畢。
若第二僧祇他縁大乘覺心不生二心唯有
教無人之説者。説此二心之意爲有何所
由。依此教門遂無發心修行之人故。所以
有教無人其旨難依用。如何 答。先以云
心主自在覺心不生是淨菩提心初法明道
難初劫滿心入初地之義。全不得義意也。
誰言初劫滿心即初地心。夫初僧祇行圓滿
證寂然界時契理之一分故。依此證解勢
力即如實見不思議佛界。以此如實見之
心即屬第二劫行。指此心即云初地也。故
證寂然界心是入初地之無間道。非謂此心
即初地也。彼他縁大乘覺心不生是第二劫
行。屬初地已上心。所斷妄執是地上障故。
故指彼心之始云淨菩提心初法明道也。
次以第二劫行云有教無人者。初劫行滿
入初地心義上既成畢。然今宗*心。初地已
上齊是祕密乘行全無雜餘乘行。以虚空無
垢心名初地故。而彼無縁乘心覺心不生
之二道許顯教分齊而非密行故。更無其
行處。所以知唯教門無實行。今唯教無人
者。依大日經且説漸次行作言也。謂此經
*心。以聲聞縁覺及證寂然菩薩行説初
劫。此行分齊唯斷麁妄執故。以他縁大乘
覺心不生説第二劫此教所説能談細妄執
之能治分齊故。此教中雖能治麁妄執今
讓其功於證寂行。所以云第二劫也。以眞
言乘行爲第三劫。雖兼治三妄。前二讓顯
教行故也。但依此次第者。第二劫有教無
人也。理實初地上行皆是密行故。若夫從初
心聞他縁乘教觀蘊阿頼耶。習縁生中道
之人者經一阿僧祇劫斷麁妄執一重障方
證其理。此位必定入眞言初地。既證見理
故。故於第二劫行唯是有教無人也。從初
心聞覺心不生教。發心修行人亦如是。但
此二宗所説縁生中道與不生生際二門唯
談今教第七地菩薩行爲其至極謂爲佛
智也。八地已上行更非談説境界故。以七
地已前障開彼所斷也。今案佛意。爲
寂然界理可發心修行之機説人法二空
談地前分齊。若爲聞他縁覺心二門可發
心修行之機示中道不生理。教七地已前
所行故。如來教門非無其利耳。又疏隨順
往昔諸菩薩修學者。約地前位教行倶有
作此釋故無失矣
問。初地已上皆是密行無顯教修行人不
明。金剛王菩薩儀軌云。我今愍念○不知
此祕密瑜伽速成佛法於三大阿僧祇劫忍
諸苦行不至無上菩提。我愍是故於金剛
頂百千頌中略説○三摩地念誦儀軌
文言爲三無數劫中徒修諸苦行而不證
眞宗究竟界徳之人愍念説此三摩地法
也。既於後二僧祇許顯教修行。何云初地
上行無顯路乎。加之大師二教論上云。如來
變化身爲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等説三乘
教法。他受用身爲地上菩薩説顯一乘等。
并是顯教也既云。爲地上菩薩説顯教法
門。若地上唯密行無顯行人者。豈爲彼地
菩薩説顯教一乘乎 答。所出難之金剛
王儀軌是示顯密之勝劣教訓漸人之根機
也。謂今宗意不久勞多劫行乃至一生成
佛。然顯教發心人遠期三僧祇耶之時劫廣
仰百千萬億之苦行。爰大士愍此人趣多劫
行遠滯佛道故。授速疾之法勸頓證之道
也。行人實雖在初劫之内。大士見此人期
三劫之行。所以云三大阿僧祇劫忍諸苦行。
非後二僧祇中有其行耳。次二教論意爲
地上菩薩説顯教一乘者。即指華嚴等經
也。彼經盧遮那佛他受用身對普賢金剛藏
等地上大士所説一乘故。但彼經非實爲
化普賢金剛藏等深位説此顯教法門。只
是爲引初發心人而以高行衆爲對揚也。
故十地論淨影義記第一云。他方菩薩何故
來此。來集之意汎釋有三。一自爲故來來此
佛所爲歎供養請法故也。以於此佛有宿
縁故。二爲他故來。所爲有二。一者爲於彼
土衆生引來至此供養請法。以彼衆生於
此佛所有因縁故。第二爲於此土衆生引
令供養敦厲求法請佛久住勸説利益威
拔物苦説法以潤勸捨惡界導生淨土以
如是等利益此衆故來至此爲引淺近
漸機深位來爲聽衆。若爾對地上説顯教
有何怪乎。理實非普賢等地上菩薩唯知
顯教而不知祕密藏故説此教矣
疑云。言華嚴經爲引地前淺位招地上爲
對揚者。即以教主舍那可云地前能化。然
舍那是他受用身。豈不違言變化身化地
前他受用化地上乎 答。梵網經太賢疏
釋凡夫見舍那云。盧舍那身雖非凡境加
力見聞接衆而至二教論等地前凡夫變
化身爲能化者。住地位分齊作此釋。非
望加力。或又雖不藉聖加力。地前示見他
受用身。故嘉祥法花玄論第九釋法花得悟
之聲聞云。昔在花嚴座有類盲聾。今悟一
乘方得淨眼故見舍那。又化菩薩名爲舍
那。今成菩薩。云何不見聲聞初入一乘。
其位在十信言是人見舍那。豈非所成
立之明證乎。但今地前變化者且爲顯地
位階級隱地前所見之劣受用身只關變化
身佛耳
  六十心三妄執中攝不攝第五
問。疏第二釋麁細極細三重妄執畢云。然
就第一重内最初解了唯蘊無我時即名
出世間心生也。度世間六十心離我倒所
生三毒根本名越三妄執也爾大日經所
説貪等六十心爲百六十心内爲當外耶。若
是外者。凡今宗意言所斷煩惱不出三重
百六十心。然以貪等六十心言此外者。爲
何煩惱。若是可云見惑耶。若可云見道
*以前所斷耶。如是等分別所未見也。若依
之百六十心内所攝者。何疏言最初解了唯
蘊無我時度世間六十心離我倒所生耶。
既云最初解了度世間六十心。然百六十
心一瑜祇行所斷也。知眞言行者初生陰上
無人解斷六十心麁品惑畢後觀人法無
性盡百六十心麁妄。加之疏釋付貪等五
鈍分別百六十心而非五見云。以屬見煩
惱多在六十心中也既以屬見煩惱在六
十中爲其所由即成非百六十心之本惑。
爰知六十心非是百六十内之心。爾者如何」
答。疏云。然就第一重内*等文此*心云。付第
一重麁妄百六十心内又開出三種三妄執。
謂貪嗔癡三妄根境界三妄業與煩惱株杌
無明種子三妄也。貪等三妄斷六十心時即
離之。此則最初所斷故言最初解了等。何
是言百六十心外乎。夫百六十心之言其
*心非限此數。故疏第二云。五根本煩惱初
再數爲十。第二再數成二十。第三再數成
四十。第四再數成八十。第五再數成一百
六十心等文又云。若更約上中下九品等乃
至成八萬塵勞。廣則無量等文故百六十心
者。且從根本五便出生諸惑時五度數之
所擧之名也。若廣成八萬。若盡成無量然
初僧祇所斷中有此無量品惑。今以貪等六
十心何言非彼無量品惑所攝。若言無量
品所攝者。即可云百六十心所攝。百六十
心言意顯無量故。凡自初心至一僧祇滿。
所斷惑品總言第一重麁妄執。所以初劫所
斷惑何物不攝之乎。思可悉之。但疏以屬
見煩惱多在六十心中者。根本十隨眠中唯
取貪等五種爲百六十心之本惑。此中不
入五見。若爾五見可非妄執所攝。若言五
見非妄執者。大招過難。今爲遮此疑即
言屬見煩惱在六十心中。此即顯五見爲
貪等之末惑尚在百六十心之中也。非爲
成五見百六十心所不攝之義言屬見煩惱
在六十心中。若如所難者。可言諸屬見
煩惱皆非百六十心所攝。若言百六十心中
無諸見者。誰許此言乎。又若言六十心
之中之心即非百六十心者。彼六十心中
列貪心*嗔心等。爾者貪等五種可非百六
十心。疏既以貪等爲根本成百六十數。知
六十心皆是百六十所攝矣
  淨菩提心并信解行位料簡第六
問。大日經第一云。此菩薩淨菩提心門
云。信解行地觀察三心云云爾指何位云淨
菩提心及信解行地耶 答。經云。淨菩提心
門名初法明道疏第七云。若到修行地授
不思議果。此修行地即是淨菩提心初法明
門。例如聲聞見諦以後復入修道位也。此
菩薩於百字明門中各見蓮華胎藏*曼荼
羅世界海○此瑜伽者能不起于座悉至
如是諸佛會中。亦能次第詢求諸善知識故
云初地菩薩化滿百佛國也疏第二云。
從淨菩提心已上十住地皆是信解中行。唯
如來名究竟一切智地如華嚴中初地菩薩能
信如來本行所入○故名信解行地亦名到
於修行地也。觀察三心即是因根究竟心。若
通論信解地。則是初地菩薩得此虚空無垢
菩提心時自然於十無盡界生十大願等文
疏第七云。成就悉地者。謂住菩提心也○
入修行是住信行地也。次昇於地位謂越世
間五神通等文此文初地云淨菩提心及信解
也。疏第二云。學摩訶衍人初得出世初心○
可神本不生度無量見網淨菩提心少分
増明此*心於地前初心立淨菩提心也。
安然和尚教時義第四叙有人意云。淨菩提
心是天台初住也云云又云。實是淨菩提心
*以上四十二地中一一三心一一十六大菩
云云此意亦於初住立淨菩提心也。淨菩
提心已上四十二地者指初住位爲淨心
故。此即依上疏之釋也
疑云。疏第二云。當思惟此一切智信解地
是言一切智即信解地也。故經第一云。如來
信解遊戲神變又第四云。諸如來印從如
來信解生又第五入*曼荼羅位品云。宮室
殿堂意生之座如來信解願力所生以此等
文故知於一切智地有信解之號。若爾信
解地之稱可在如來位。何因地立此名乎
 答。疏思惟一切智信解地者。擧一切智與
信解地之二地也。非謂一切智即信解地。
但至經云如來信解遊戲神變文。疏第一釋
云。信解者始從眞正發心乃至成佛於是中
間通名信解地○能以善巧三業普悦衆心故
此騰躍即名遊戲如是遊戲即是菩薩自在神
此文*心從初地眞正發心乃至成佛
已前。於是中間十地通名信解地也。更非
兼佛果言信解。若信解之名至果位者。何
於一具文中遊戲神變之言唯釋菩薩自在
神通不關果位乎。但如來信解者能生如
來智之信解地故作此言也。非謂如來即
信解。故疏第二云。十住地皆是信解中行唯
如來名究竟一切智地此即信解與究竟
別論意也。次至從如來信解生等文。鈔第九
釋云。問前云初地乃至十地名信解地度
於信解方成如來。何故此云從佛信解生
耶。答。前據因稱。此言果徳。以前經云如來
信解遊戲神通。豈因相耶。又信解者謂如來
昔因信解願力故今至果位。酬因起用也
*心云。信解地者唯於因位而論之。但經
從如來信解生等者。於果位且立信解之
名。謂依因位信解地願力故今得果徳。酬
因行起果用故果從因云如來信解也。即
又信解已下釋佛果又有信解名之所由
也。非別解耳。又云。如來信解未必果位之
稱。故疏十三釋大惠刀印云。身見倶生之類
即是垢也。今斷是垢竟未休息更有勝法。
謂除是垢已當生如來信解。此義如最初
解。如來信解謂是何法。謂無貪等善根也
斷倶生身見生如來信解者。是生因位功
徳云如來之信解也。我見等是初僧祇所斷
故。初劫斷身見生無貪等善之如來所讃
法言生如來信解。非指果位名信解地
矣。又義云。信解地者又通佛果位也。其理
如難者所出文是也。演密抄意許果位有
信解之名即此意也。若依此義。疏第一如從
眞正發心乃至成佛於是中間通名信解地
者。佛地亦云信解也。但遊戲即菩薩神通
者。經文既云如來信解遊戲神變。誠以神
變屬佛果之義是有文證而無諍。今疏主
亦成通因地之理所以云菩薩神通。雖然
非遮果位之神變。次又疏第二云。十住地皆
信解中行唯如來名究竟一切智地者。是顯
因位唯信解而非究竟智也。何不許如來
有信解亦究竟乎信解地説文料簡如第一門第
三瑜祇行之解釋中具記之
  大日經所説菩提心爲因大悲爲根本等
三句料簡第七
問。大日經第一云。菩提心爲因大悲爲根本
方便爲究竟疏第一云。此三句義中悉攝
一切佛法祕密神力甚深之事又略明三句
大宗竟○如此經者當知一切修多羅意皆同
在此如釋迦如來所説法者。當知十方三世
一切如來種種因縁隨宜演説無非爲此三
句法門大師吽字義云。雖千經萬論亦不
出三句此中有何故以菩提心大悲方
便如次相配因根究竟三句乎。又此三句
中未見攝入六度萬行法門。何云攝顯密
一切佛法耶 答。菩提心爲因者發心是萬
行之源衆善之基。故疏第一云。得深信力薩
婆若心堅固不動○萬行功徳從此増長。故
曰菩提心爲因也次大悲爲根本者。大悲
之言意顯萬行。菩薩廣行皆從大悲起。夫
上求菩提之本壞終爲下化有情也。所以
菩薩上求下化行悉歸大悲。是故擧悲顯
行。故疏第一釋大悲爲根本句云。行者以
無住心所修萬行即由大悲地界所執持
故大悲火界所温育故大悲水界所滋潤故
大悲風界所開發故大悲虚空不障礙故。
爾時無量度門任運開發又云。六度十八
空三昧道品總持等門皆入大悲句中
方便爲究竟者即顯果徳。尊勝二卷軌下云。
遮那大日即是法身。火天智火即是應身。己
身能住方便即是化身。故經云。方便爲究
竟能作一切佛事。是故自身爲化身*心
云。諸佛利益衆生之方便善巧能示現化身。
隨物攝之而究竟其大悲本*壞。是言方便
爲究竟。良以化身者正爲下機現。而上兼
下故上機亦蒙化之益。是故化身利益尤廣
能究竟一切佛事。所以付化身成方便究
竟之義以等流身攝化身。
今付三身成之故
應身亦雖利物唯
限上機不及下。下不兼上故既非究竟
佛事。故不爲方便究竟儀軌意
如是
理實又
應身爲方便究竟。此亦成利益衆生事業專
遂大悲本願故。應化二身相具利物事方極。
故自性法身體亦是方便究竟徳也。謂大智
住般若波羅蜜雖見諸法空寂。而大巧不
廢方便波羅蜜。修萬行成佛故。實三身
五智皆用方便成究竟。所以果位萬徳無
非第三句攝已上菩提心大悲
方便三句料簡畢
然顯密諸經論
中所説皆是菩提薩埵因行果徳也。故云此
三句中攝一切佛法耳
  胎藏界三重*曼荼羅分別菩提心大悲
方便三句第八
問。以三重*曼荼羅分別菩提心等三句樣
如何 答。疏第二十云。問。前三句。一者菩提
心爲種子。二者大悲爲根。三者方便爲後。
今就大悲藏漫荼羅説之。爲以中台爲菩
提心次八葉爲大悲外三院爲方便也。答
云。此有二種。若有修行者因中説之。有如
來之果地説之也。且如最外院八部等世天
即是前八心中從初解自齋已去乃至受用
果等也。然有善根開發與正道相應。即是
大悲胎藏花臺之因也。如來以方便力而
引導之。乃至於成就世間八心以來即是
外院位次漸漸向裏也。及二乘亦在此内。次
又知有勝法無上心稍進引入第二第三。
皆是大悲句也。次成佛果入中胎即是方
便句也。然此八葉及中胎五佛四菩薩豈異
身乎。即一毘盧遮那耳。爲欲分別如來内
證之徳表示于外故。於一法界中作八葉
分別説耳就三句分別出二種義。一者
指行者心即爲曼荼羅。二者於佛果徳建
立曼荼羅*矣。此文是叙初義也。意云。付
胎藏*曼荼羅。第三院是八部等世天也。然世
間實類八部衆中爲成就順世八心中*之前
七心者善根開發而修行祕密乘時即指
此類名第三重曼荼羅所攝。身既八部世
天心住佛果故也疏自齋已去者八心中第一種子
心也。受用果者第七受用種子
心也。等者還等上也。此
八心具如疏第二釋。
此爲菩提心爲因之句
故云即是花臺之因也。於第三重曼荼羅
中成就順世八心中之第八嬰童心以後乃
至第一重*曼荼羅皆是大悲爲根之句也。故
云成就世間八心以來乃至皆是大悲句。此意
云。八心中前七只是護戒生天心惠解尤淺。
所以言爲因之句。至第八心漸識因果。亦
聞佛法歸依信受。故爲世間最上心。此既
超過前七。其解稍深。是故以此位人之發心
修行屬大悲爲根之句矣。及二乘行者此
眞宗發心者皆攝第三重*曼荼。次漸如來方
便力被引導證入第二重及第一重曼荼羅
功徳。此時是人如所應名第二第一*曼荼
羅。已上皆大悲爲根本之句也。但疏文引入
第二第三者。指第一重云第三也。從外向
内從下昇上故也。又疏第六意以第二重
爲大悲句。以第一重爲方便究竟句。今以
第一重攝大悲句。唯以花臺及八葉尊爲
方便究竟句也。是即顯義有多途。遂非招
相違耳此義如第十二門四
種法身料簡記之
疏又云。若如來但
住自證之法則不能度人。何以故。此處微
妙寂絶出過心量。説何示人耶。故漸次流
出漸入第一院次至第二院次至第三院。
雖作如此流出只不離普門之身。其八
部之衆皆是普現色身之境界也。若就情機
而説。則三重壇從深令至淺。乃至世天眞言
義淺但是應身道方便未究竟也。若開實性。
即世天眞言與大日如來何相異耶。從如
來則從深至淺從内漸外而成三重壇。從
衆生則從淺至深從外漸内而成三重壇
此文第二於佛果徳建立曼荼羅義
也。*心云。付佛安立曼荼羅時。以大日爲
菩提心句爲*曼荼根本。故次以八葉尊爲
大悲句。從中臺尊流出尚是内證徳故。云
菩提心出生之大悲願也。以遍智院已外三
重院爲方便句。正利衆生之方便事業究
竟故。疏又云。問。就行者心中觀行作*曼
荼羅大悲藏義。即以中台爲菩提心也。漸
次向外乃至世間天位爲方便耶。答。凡進
行者有次第也等文又云。即於此心花臺上
爲漫荼羅中胎其外八葉亦隨佛位次列布
又云。此葉即是
大悲藏第一重也
爾時行者觀心八葉作中
胎。觀其身即是*曼荼羅。從心以上爲第一
院。從心以下至臍第二院。從臍以下爲第
三世間天院。諸尊形色相好各各差別宛然
其自身中而現此文答上問也。*心云。行
者心中先觀花臺以此爲初發菩提心。次
觀八葉此爲大悲句。菩提心次發故。以觀
餘三重*曼荼羅爲方便句。觀布*曼荼
方究竟故
  胎藏界曼荼羅中中臺外別説觀音院
等第九
問。付胎藏界中臺四角安普賢文殊觀音彌
勒。何其外説觀音院等乎 答。疏第二十
云。又説。觀音文殊普賢彌勒已在八葉中。即
大日如來大法身也。爲度人故漸出于外。
故次圓中復有文殊觀音等。以類可解也
此文且就佛建立*曼荼羅義也。若付行者
雖建立亦可許此義。謂觀音院等之出外
利物徳行者先證之而後入中臺徳故
  胎藏五佛相當因行證入方便究竟五
位第十
問。以胎藏界五佛如何相當因行證入方便
究竟五位乎 答。疏第十二云。此八葉者
即是四方四隅也。四方即是如來。四智初a
阿字門即是菩提之心。次a@m暗字即是成無
上菩提。次@a阿字是行菩提之行。次a@h惡字
即是大菩提。其餘四隅之葉即是四攝法
更間
其相
○以修行故而得證大涅槃。證大涅
槃故能見心性即知此心法界之體本來常
寂滅相。故末後惡字門也文第二第三
亂脱也
大師法
身三密觀云。因行證入方便用此五位相當
五佛時。臺實爲因外華佛爲行證入方便。
以此義可言内實爲因外花爲果。若違此
意不得名大悲胎藏妙法蓮花。一行禪師
以天台義爲誠證。既違其義。寧可依憑
乎。瑜伽經中臺上佛爲第九阿摩羅識。此宗
因果義逆順次第圓融相即重重無盡等文*心
云。一行意葉上佛爲因臺上佛爲果。大師
*心返之。是即因果相生義逆順皆成圓融自
在。故存此二義。大師*心云。若不許花臺爲
花葉爲果之義者即不得胎藏蓮花之
名。謂彼花未敷時名胎藏蓮花。然此胎藏位
唯有花實。是云因。後開敷時方成花葉。是
名果。所以指今時開敷之葉言果。乎先
來本有之臺稱因也。一行釋*心不望此義。
只付開敷蓮見其臺與葉勝劣耳。抑禪師
依天台義作釋者。義釋十四卷本第八
十卷本第六本
云。以阿
字門故。一切衆生本有佛知見性如來以種
種因縁爲彼淨除眼膜使開明。故法花第
一句云開佛知見*使得清淨。即是淨菩提心
也。既得淨菩提心。當廣示法界藏中種種
不思議境界。令普見一切善知識遍學一
切諸度門故。法花第二句云示佛知見。即長
字大悲滿行義也。已具大悲萬行。次以
娑羅樹王花開敷智成大菩提故。法花第三
句云悟佛知見。即是暗字義也。既成佛已即
以加持方便普門垂迹導利衆生。若衆生
了知常住時。如來衆迹都盡。以無迹故名
爲入般涅槃故。法花第四句云入佛知見。
是字門也。字輪對如來方便智更有第
五長聲a+uH字門。以無別體故此不説


祕宗教相鈔第四

陀羅聖衆天等淺深第十一
胎藏界曼荼羅四種法身料簡第十二
金剛界九會料簡第十三

  曼荼羅聖衆天等淺深第十一

問。胎藏三重曼荼羅聖衆天等爲功徳有淺
爲當如何 答。大日經第二具縁品偈
云。此等三昧道若住佛世尊菩薩救世者縁
覺聲聞説。摧害於諸過。若諸天世間眞言法
教道如是勤勇者爲利衆生故疏第七釋
云。就五種三昧道中分爲二。謂佛菩薩縁
覺聲聞四種皆名出世三昧。若諸天等所説
眞言法教道皆屬世間三昧。出世間三昧皆
有實益。故云摧害於諸過。世間三昧但有
摧益故云爲利衆生故也。如餘經所説。求
小乘人當修行作觀。即便於世間法深生
厭離。求大乘人又於聲聞法教深生怖畏。
此者爲未知祕密藏者作此方便説耳。就
此經宗則五種三昧皆是開心實相門。如行
者初住有相瑜伽。則是世間三昧。但於此
中了知唯蘊無我即是聲聞三昧。若以十
縁生句觀諸蘊無性無生。即是菩薩三昧餘
如住心品中廣明。不同餘教以心性之旨
未明故五乘殊轍不相融會也。若更作深
祕密釋者。如三重曼*陀羅中五位三昧皆
是毘盧遮那祕密加持。其與相應者皆可一
生成佛。何有淺深之殊。今偈中所説就彼
等自所流傳法教而言耳又云。如上所
説皆是隨他意語明淺略義耳。若就隨自
意語明深祕義。隨入一門皆具一切法界
門。乃至諸世天等悉是毘盧遮那。何有淺深
之別。若行者能於無差別中解差別義差
別中解無差別義。當知是人通達二諦義
亦識眞言相也又云。阿耨菩提於法平
等無有高下。是故如來亦名一切金剛菩
薩亦名四果聖人亦名凡夫外道亦名種
種惡趣衆生亦名五逆邪見人。大悲曼
羅正表此義也疏第二十云。金剛手者
即是大日如來。觀世音者亦是大日如來。文
殊師利者亦是大日如來。乃至鬼神八部一
一亦有此義。亦即是成大日如來。體雖是
義異。所以瑜伽中云。毘盧遮那言。我即
是文殊觀音等。我即是天即是人即是鬼神
即是龍鳥。如是等無不*即是者。由此義
  胎藏曼荼羅四種法身料簡第十二
問。胎藏界三重曼荼羅爲如來内證功徳
*爲當爲物示現境界歟 答。眞言行者住
瑜伽觀行安布曼荼羅境界時。隨觀心之
淺深所得境界非一。謂初心對圖繪曼荼
羅令此轉成生身聖衆。即等流變化境界
也。後後漸昇證位時。此本尊次第轉勝即
得他受用身自受用身自性身方證法界法
門。此時本尊即自身遂成佛果也。故疏處處
文於釋曼荼羅淺深不同也。然付胎藏界
三重曼荼羅者。若行者居十信乃至十迴向
位時。住瑜伽三昧廣雖觀三重曼荼羅境
界。然圖繪曼荼轉成眞身時。唯得等流變
化二身非餘。故分別聖位經序云。然如來變
化身於閻浮提摩竭陀國菩提道場成等正
覺。爲地前菩薩聲聞縁覺凡夫説三乘教
法。或依他意趣説或自意趣説文此經雖
云變
化身佛説三乘顯教。然眞言行者所見
變化身説祕教故云或自意趣説
既云變化身
爲地前菩薩説法。知地前唯見變化身佛
也。見等流身義在可知聖位經變化身佛爲二乘
凡夫説法者。據人中出
世成道之佛。若論行者空中所觀佛者。唯十信已上人
見變化身佛。而非二乘凡夫所觀見。可等流身亦如
此中等流身者義門不定也。若付胎藏界
曼荼羅之説文分別四種法身者。外金剛部
是等流身也。故祕藏記第七十篇云。此四種
法身於曼荼羅何等其身。答。中臺毘盧遮那
爲法身。四佛爲應身。釋迦爲化身。外金剛
部龍鬼等爲等流身云云今指龍鬼等言等
流身者。所化最下不堪見佛身。爰如來無
方大悲強現隨類之身方似同六趣之形而
流出其身。故云等流身也。等者似也。流者
出也。倶舍論第六光法師記釋五果中之等
流果云。果似因故説名爲等。從因生故復
説爲流今等流身可准此釋。若又付實
義廣談者。有等流身即佛菩薩形。祕藏云。
此四種身者爲一身處具爲各各出生四種
身耶 答。一身之所互皆具足。皆從一法
門出現云云是即云大日尊等形亦有等流
身也。佛菩薩之等流者。聲字實相義云。若謂
等流身亦名大日尊分有此義。故經云即
時出現者。此文明等流身等暫現速隱
此心指暫現即滅之化佛言等流身也。今此
暫現之化身雖纔現聖衆之色形不具三
十二相八十隨好。即知相似下劣人類。而
不同變化身佛一身之上具備人之相及別
別諸天之好以出過人天類。故云等流身。
又二教論下引大日經第一文云。又現執金
剛普賢蓮花手菩薩等像貎普於十方宣説
眞言道清淨句法此明等流身説法言等之擧
金剛蓮花手外金剛部諸尊文
此心亦以暫現身言等流也。次變化身者。
若付胎藏三重曼荼羅之説文定四種身
者。第三釋迦院是變化身也。疏第十三云。同
第三院畫牟尼王。釋迦種姓。著袈裟衣具
三十二相此即顯變化身義也。三十二相
佛屬變化身故。祕藏記釋即其意也如上
出之
大日經第五祕密曼荼羅品下偈云。能生隨
類形諸法之法相諸佛與聲聞救世因縁覺勤
勇菩薩衆及仁尊亦然衆生器世界次第而成
先徳造即身成佛義料簡此文云。諸
法與法相者是自性身。諸佛者是受用身。聲
聞至于仁尊亦然者是變化身。衆生者
等流身也云云此心變化身者指第三釋迦
院也。故以聲聞縁覺等云變化身。若付實
通論者。一切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能化八
相成道而非暫現身者皆是變化身所攝也。
聖位經意即此義耳。又二教論引大日經文
云。非從毘盧遮那佛身或語或意生。一切處
起滅邊際不可得。而毘盧遮那一切身業或
一切語業一切意業一切處一切時於有情
界宣説眞言道句法此明變化
身説法文
依此釋意。盧
遮那所現起滅無常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
菩薩身一切皆變化身所攝何限釋迦一佛。
夫如來爲淺機之類隱其深妙相好而現下
劣麁身。變勝相化劣相。故云變化身也。若
爾豈唯留一佛功徳立變化名乎。變化等
流二身案立如是。若探實義論變化等流
者。眞言行在地前位思惟三重曼荼羅時。
初位即可見暫現即滅非相好身之大日如
來四智四行乃至外金剛部等一切聖衆。是
皆云等流身。後時更轉勝可見三十二相
大日等聖衆及非暫現之勝相外部。是齊云
變化身。若付三重曼荼羅之説文分別四種
法身者。地前行者觀察此曼荼時。三重聖
衆倶雖爲所觀境界。然以第三重釋迦院
及外部爲地前所見。中胎及初二重曼荼是
觀而非見。故疏第六釋第三重曼荼羅唯以
色界道云。若從淺至深自迹歸本。
則世尊俯同六趣爲初門眷屬開發淨菩
提心若衆生入此明門超百六十心時。則
已過世間上菩薩位。故第三曼陀羅唯以
白色爲界心云。地前行者見變化等
流無常身以爲本尊。即證入初地所得之自
性身。故云自迹歸本。是即見變化等流之
迹身而歸法身之本也。大日世尊俯同六
趣現第三院身。是云初門眷屬。示現此初
門所攝之變化等流身令行者開發淨菩提
心。淨菩提心者即是初地也。故知疏意以第
三院爲變化身而開地前所見即契聖位
經中云地前見變化身也。然行者入初地
證法界法門身時。於前所見變化等流第
三重曼荼即見是法界之一門法身之一
分也。故疏第六云。又入此深玄色時。即是
如來自證中胎花藏。爾時見五智色皆
一法界色。何有淺深之殊抄第六釋此
文云。如來大悲曼荼羅三重五色差別不
同。究竟即是花臺*之藏。若諸行者證知之
時無有淺深之異究竟果位既爾。分證因
位何無其義疏第六又云。三重曼荼羅所示
種種類形皆是如來一種法門身。是故悉名爲
三重曼*荼若入究竟位皆見一法身
也。若爾入初地證時即可證知己之所見
境界亦分同法界耳。理實亦地前可見
受用身及顯自性身。然其所見暫現而非
常。故龍樹菩提心論云。夫會阿字者。皆是
決定觀之。當觀圓明淨識。若纔見則名
見眞勝諦。若常見者即入菩薩初地等文
是即顯地前少分證見之義也。然而今少屬
無地前唯關變化異地上也。次第二重已
上曼荼羅可求自受用他受用及自性身中。
今付自性及二受用身成第二重已上義
者。疏第六釋第二重及第一重曼荼羅云。第
二曼荼羅於白之上更加赤色黄色者。赤
是勤勇。菩提心中進修萬行。黄是如來念處
萬徳開敷。爾時即入重玄門居寂光土。乃
至迹居補處猶故不識一人。故於第二重
但以三色爲界也。第一重曼荼羅於三色
之上更加青色黒色者。青是大空三昧。所
謂如來身口意密無盡加持故。故作大虚空
色。黒謂如來壽量常住之身。如是妙身畢竟
無像。故作深玄色。此二句*是如來祕藏非
普爲一切衆生。故名内眷屬抄第六釋
第二重曼荼羅云。疏爾時即入重玄等者。謂
此第二院唯是諸菩薩大悲上求下化之位。
若以赤色勤勇心中進修萬行至第八地
住於法愛貪著寂滅。爾時十方諸佛以七
事勸從此發起離著之心得度菩提心難
處。即是第一重玄門。又以黄色入如來念
處萬行開敷是第二重玄門。菩薩入此第
二重曼荼羅時。以赤黄二色爲門故曰入
重玄門。故瓔珞經云。以一切菩薩初度第七
地時上不見諸佛可状下不見衆生可
度爲是住大涅槃。於萬行休息。爾時十
方諸佛以觀自在三昧道發起其心得度
菩提心難處。從此三昧門中念念進趣佛
地。故云入重玄門也釋心云。第二重曼
荼羅是行者從初地至十地之間所見之
本尊境界也。於此重曼荼羅以白赤黄三
色爲界道。然此中白色是淨菩提心義。故第
三重用之。今亦不失其心。所以有白色界
道。次赤色是進修萬行義即顯初地已上乃
至八地功徳。是云第一之玄門。次黄色是萬
開敷義即表九地十地功徳。是云第二
之玄門。疏入重玄門者是第二玄門也。從玄
門亦入玄門。所以云重玄。故抄下云。言重
玄門者○於八地中已入玄門。今十地滿
隣於佛地。寂滅三昧門再得趣證。故曰入
重玄門文此成第二重曼荼羅上至
十地爲其本尊義
抄又釋上疏
文云。言居寂光上者謂第三重曼荼羅釋
迦爲王名釋迦曼荼羅。此云能寂。其曼
荼羅唯以白色爲界。色即光也。今第二重
曼荼羅在第三院能寂白光之上。故名居寂
光上居上者。行者安布自身内時第三
重在齊下第二重在齊上。據此義故云居
歟。若安布壇上者可云居寂光内。横
布故此成第二重爲初地上之本尊義。言爲
地前境界之第三重上令居第二重故
又釋上疏云。言乃至至不識一人者。謂此
第二院皆是位極諸大菩薩其數無量。已近
中臺三點眷屬。猶如靈山從地涌出諸大菩
薩。是故至如彌勒等迹居補處。尚居因故
而於彼中不識一人矣心云。第二重是
十地能化。已近第一重内證三點眷屬三點
義如
抄第五
卷釋
如法花地涌菩薩其徳居深位故彌
勒等不識知之。此亦如是。無能識知者也
已上第二重曼
荼羅料簡了
次上所引疏文第一重曼荼羅
者。白赤黄色三種之上更増加青黒二色。以
爲界道。前重*之三色今亦用者。淨菩提心
廣修萬行萬徳開敷之三義第一重亦有之
故也。今更加青黒二色者。此二句色顯第
一重曼*荼是如來内證功徳而非爲衆生
示。現身也。故疏言。此二句如來祕藏。等
第一重曼*荼
料簡如此
今案疏意。至釋第一重曼荼
羅。異前第二重言畢竟無像如來祕藏非
爲一切衆生。爰知第二重是爲化衆生所
示現身也。又釋第二重言迹居補處猶不
識一人。是即以第二重聖衆類法花地涌
大士也。然地涌既爲物示現身也。今第二
重豈非顯其義乎。又以此曼荼羅爲十地
境界。其義上既成畢。然十地所見是他受用
身也。故聖位經言如來變化身爲地前菩薩
説法文如上
出之
彼經又云外令十地滿足菩薩
他受用是顯地上能化即他受用身也。
知第二重曼荼羅説十地能化他受用身。此
他受用亦是法身。其義如變化身中成之。准
例可知。謂行者隨證極地地功徳。其地能
化即見法身也。次第一重曼荼羅疏既云。如
來祕藏非爲衆生。知是自受用及自性身之
眷屬功徳也。第一重既爾。況中胎九尊乎。
今就此中分別自性自受用二身者。於法
爾常恒唯佛與佛内證功徳義分有體。有相
體者。是自性之異名。即呼此體名自性身。
故大乘義章三佛義云。法佛是體文彼法佛者
當此自

相者是形貎之別稱即自受法樂形也即
於此相立受用身*之號。故大乘義章云。報
佛是相文彼報佛者當
此自受用身
又聖位經云。毘盧遮那
佛於内心證自受用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
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此文以法界體性
智毘盧遮那爲自性身佛取圓鏡等四智
言自受用也。即是一門意。五佛分二身而
體相別論耳。圓鏡高懸萬像不謬等是智之
相故爲受用身也。五佛分體相時雖二身
別論。而一佛一智之處實具體相二徳。所以
自性自受用二佛一身具之耳。或又以中胎
花臺爲自受身以八葉尊爲自受用聖位
經意
金剛界五佛中以四智佛爲自受用身。准知胎藏
八葉*之尊亦是自受用身也。其文如次上出之
第一重爲他受用。故疏第五云。此蓮花臺是
實相自然智惠。蓮花葉是大悲方便也。正
以此藏爲大悲胎藏曼荼羅之體。其餘三重
是從此自證功徳流|出諸善知識入法界
門耳。正方四葉如來四智。隅角四葉是如
來四行。約此現爲八種善知識各持金剛
界印。故云遍出諸葉間也。如是十六法
一一皆等法界心云。花臺并八葉是如來
大智大悲徳。即曼荼羅體也。實相者是法身
異名也。故以花臺可云自性法身。大悲方
便者萬行圓滿所成徳也。所以可云自受用
報身。以此臺及葉爲曼荼羅之體者。即
云法報二身自徳體也。此外三重曼荼羅者
是爲他示現之身也。以此身能化衆生
故云流出諸善知識。以三重爲他受用其
義顯然也。又對中臺遮那即八葉諸尊亦是
善知識也。葉上大悲方便即助花臺實智故。
所以云現爲八種善知識。此八種各持惠
印故合有十六法也。故抄第五云。疏如是
十六法等者。謂四智四行八種善知識并各
持金剛惠印即成十六法也。其八種金剛
惠印至下祕密八印品中正説其相疏同
卷又云。心實相花臺大悲胎藏開敷以大悲
方便現作三重普門眷屬心同上釋。可
知。又第二十云。如來但住自證之法則不
能度人。何以故。此處微妙寂絶出過心量。
説何示人耶。故漸次流出漸入第一院次
至第二院次至第三院。雖作如此流出
亦不離普門之身此意又以第一重云
他受用身也。又第三云。若自本垂迹則從
中胎一一門各流出第一重種種門。從第一
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二重種種門。從第二重
一一門各流出第三重種種門此亦同第
二十心也祕藏記第七十門云。中臺毘盧舍那爲
法身。四佛爲應身云云此疏外*之
一途義也。何亦
無其意乎
然已上四身者是佛果體相用功
徳也。謂自性身是體。自受用是相。他受用
及變化等流即用也。後三身者。用故十地已
還乃至凡夫隨應見之。然内證境界*之中
不廢其用。故四身皆常恒也。若四種法身竪
論其義。雖眞應不同若横尋此徳皆是法
然常住之身也。故聲字實相義出四種
身畢云。若約竪義有大小麁細。若據横義
平等平等一。如是身及土并有法爾隨縁二
法爾者。法然常住。隨縁者隨類應現也。
此中四身法爾。平等平等一者。變化等流之
小身不改小身而遍法界。自性受用之大
身不改大身而住一處。是云大小平等。又
變化等流之麁相雖麁絶思議。自性受用之
細相雖細亦可見。是云麁細平等。次四身
有隨縁身者。法報二身徳十地菩薩隨分證
之。是名自性自受用之隨縁身餘二
可知
今宗心
四種皆法身者。約法爾常恒之横論義立其
名耳
疑云。疏意以胎藏三重曼荼羅各別相配四
種法身不明。夫行者住瑜伽之觀念思惟
三重曼荼羅時。若在地前觀之者。三重所
説聖衆背現變化身而可應之。何唯釋迦
一院現其身乎。若言唯見第三之一院不
得餘二重者。既非輪圓具足。如何觀于
行者。是云曼荼羅。付地上行人唯見第二
重。不及初重。作難亦爾。又若言如來内
證境界唯中胎及初重者。可有佛果位功徳
闕減不滿之失。第二第三聖徳不關内證
故。加之分別聖位經云。若證自受用身佛。
必須三十七三摩地智以成佛果。入伽楞偈
云。自性及受用。變化并等流佛徳三十六。皆
同自性身。并法界身總。成三十七也
偈心四種法身體皆同自性身也。然隨衆生
根智淺深其所見有四種不同。如來自在加
持力能隨情令見之。是云四種法身。故四
身各具三十七尊功徳也。若爾四身各無
闕五智功徳。何云中胎聖尊非變化等流
等乎。中胎既通四身。准知餘院亦可爾。所
以四身各別相配義難思如何 答。行者瑜
伽觀法成就時雖何尊齊可見之。何見變
化身時唯限釋迦一佛又得他受用境界
時偏留文殊等四徳乎此義如上付實義
論四身中成之
於胎藏三重曼荼羅各別配四種法身者。
凡大聖設教義門非一途。今合論四種法
身以成一界曼荼羅。是即佛界之四身盡一
印。豈非輪圓具足之至極乎。夫大日世尊
四智四行及金剛手除障地藏虚空藏等一切
聖衆皆有現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身之義。是
皆入釋迦文佛功徳即攝第三重曼荼羅。釋
迦者是三十二相佛之名故。所以用大日等
還攝。入釋迦也。是故釋迦院中可有大日
四智等無量聖衆。然大日經意以此第三重
爲變化身境界矣。爲菩薩衆第二重曼荼
羅之後説釋迦爲第三。即顯此意也。若不
爾者。何菩薩上爲第二佛下爲第三乎。又
上從大日下至外部皆有住塵數相海
而現十地能化身之義。齊攝文殊院等四
院悉爲第二重曼荼羅。然經意以此第二
重爲他受用境界。釋迦佛第三重之所説菩
薩爲第二即此意也。又上從大日下至外
部皆有周遍法界寂靜凝然之體同攝中胎
及初重。爲法報二身功徳。故疏第六云。入
此深玄色時。即是如來自證中胎花藏。爾時
見五智色。皆同一法界色。何有深淺之殊
抄第六釋云。雖三重五色差別不同。究竟即
是花臺之藏等文以此文故知中胎是自性
身而攝一切聖衆。又初重言内眷屬。是顯
非爲他外現。爰知第一重即自性身境界。
即是自性法身。豈不攝諸尊實徳乎八葉及
第一重
住身者。且叙一義。
又有餘義如上記
凡所成立巧三重盡一
切四種身。可言具足圓滿之曼荼羅。若付
一身論三重。更不足爲圓滿。所餘三身
闕不具故。今案三重曼荼羅廢立。其意如
是。夫疏主忝受三藏誘訓。其義傳後代。
誠嫡嫡相承家親聞如來金言。三重四身義
勿強疑執矣。但遮難者。三重曼荼羅本四
身相望成之。若行者唯見第三重變化身未
得初二重時。曼荼羅義不成。有何傷乎。
又變化身之言實攝大日等一切聖衆。行者
盡見變化身諸尊。豈非具足曼荼乎付地上
見他受
用身。成義
准亦可知
次付如來内證境界功徳闕減之
其以爲非。縱第二第三曼荼羅雖受用
變化之身。法界宮内何功徳闕減乎。今依説
他受用身之文殊除蓋障等豈云自性自受
之中無文殊等功徳乎。自證化他義門本
異。何此難可來。次聖位經頌更非違文。四
身互攝一切諸尊。自本所存故矣。抑聖位
經文且傍論可料簡之。文意云。就大日
等三十七尊。且大日一尊是能生*之根本阿
閦等三十六即所生之功徳也。付所生功徳
有自性受用等四身。四身各具三十六合
成一百四十四尊。此中自性身三十六是體。
用變化等諸尊是相用如上
成之
然受用等相
用以自性身爲體。其相用是體*之上徳以
不離體故。今相用隨體云皆同自性身
也。或又皆同自性身者非是四身中第一身。
顯四身皆同常恒不變義也。常恒不變是法
自性故呼四身云自性身矣。次并法界總
成三十七者。上成所生徳。今還加能生大
日也。此亦通四身故可亙四身成三十
七。或亦大日是法界體性智。所以唯局自性
身不通受用等三身。受用等是相用非體
性故。故別云并法界身異三十六尊之通。
四身今且約法界體性智之名言作説。非
理實不通受用等身耳
疑云。所立義旨雖有其意。釋文全闇甚難
依用。夫三重所説聖衆其名言各異。未見
釋迦院中亦列大日等諸尊乃至第一重中
齊盡一切。又若如所立者。三重雜亂建立
成無用。爾者如何 答。所責之文證者即難
者所出金言也。彼聖位經頌豈非其意乎。
謂四種法身同各具三十七尊功徳。若爾第
三重變化等流身。中許五智尊。誰難而言
非。既變化等流中知有大日四智。餘一切
義准之可知。又三重*之中不具説。尊名
者。疏第七云。菩薩於百字明門中各見
蓮花胎藏曼荼羅世界海。其莊嚴相皆悉不
同○於此百蓮花藏一一世界菩提曼荼羅
各有十世界諸菩薩金剛等以爲眷屬。此瑜
伽者能不起于座悉至如是諸佛會中。亦能
次第詢求諸善知識。故云初地菩薩化滿百
佛國也初地菩薩所見曼荼羅既云有十
世界塵數聖衆。知今三重所説之文不盡其
類。況又撿胎藏軌等非不顯其意。謂中胎
四行中雖有文殊觀音。而第二重東方亦説
文殊。第三釋迦院更列觀音。如是例其數
非一。是即一尊功徳通四種身故也。夫中
胎文殊是自性自受尊。文殊院文殊他受用徳
也。又中胎觀音即自性自受聖。釋迦院觀音
變化身衆也。故疏第二十云。又觀音文殊普
賢彌勒已在八葉中。即大日如來大法身也。
爲度人故漸出于外。故次圓中復有文殊
觀音等。類以可解也擧一教萬。豈非誠
諦之證乎。但至三重雜亂之難。雖一尊通
三重尚四種法身義異。何招雜亂之失乎 
疑云。不空陀羅尼諸部要目云。此經中二種
修行。菩提心以爲因大悲以爲根本方便
爲究竟。依勝義世俗。若依勝義修行。建立
法身曼荼羅。是故此經中説。先拼虚空中曼
荼羅。是故觀本尊法身遠離形色猶如虚
空住如是三摩地。若依世俗諦修行。依四
輪以爲曼荼羅本尊。聖者若黄色住地輪曼
荼羅其形方名
金輪
聖者若白色住水輪曼荼羅
其形圓名
水輪
聖者若赤色住火輪曼荼羅其形
三角
者若青若黒住風輪曼荼羅其形
半月
大曼荼羅
安於八葉蓮花臺。五佛四菩薩安於臺葉。中
曼荼羅外又有三種曼荼羅。一一切如來曼
荼羅釋迦牟尼曼荼羅文殊師利曼荼羅。此
曼荼羅名爲大悲胎藏曼荼羅此心以胎
藏三重曼荼羅言俗諦所攝。豈非與上所
成義招相違乎 答。有相曼荼羅爲俗諦
以離相爲法身者。爲初心淺行之人先説
有爲有相*之方便觀。次教令入無相理。是
故作此説。然不遮入無相理後更見法
界凝然差別色相。何實是違文乎。若言四輪
有相皆入理之方便以無相空寂爲佛自
證者。諸經儀軌等中説五相成身以爲眞
宗究竟。然見行者住寂滅平等空理諸佛
驚覺之。言勿以爲足。然後訓月輪等色相
正爲五相成身。何此中以月輪蓮花五&T037992;
之有相爲入理證空後通達心等乎。爰知
今宗意色相是法界凝然不思議境界也。若
爾所出難之文就胎藏曼荼羅且説淺位境
相。非關深行所得耳
  金剛界九會料簡第十三
問。就金剛界有九會曼荼羅。爾其九會者
名字是何乎 答。於九會名言諸師意不同。
今依弘法大師降三世五重結護意者。羯磨
會三昧耶會微細會供養會四印會一印會理
趣會是其七名也。於殘二會略不出其名。
但禪林寺僧正云。降三世會降三世三昧耶
云云
尋云。今建立九會意何。又以何會名羯磨
會乃至名降三世三昧耶會乎 答。金剛頂
經開題廣本云。此經有四大品。一名金剛界。
二名降三世。三名遍調伏。四名一切義成
就。此三卷者初一品中翻出。於初品中有
六曼荼羅等今所出之九會中自羯磨會
至一印會六曼荼羅者即金剛界品所説六
種也有人云。九會之中第一會總攝收彼十八會中一切
成身曼荼羅法義。又九會*之中第二會總攝收十
八會中一切三摩耶曼荼羅云云此言未得證據。誰
可依信之。後後諸會皆成此理。同亦可付此難
所以建立六曼荼羅其意顯然也。至其外
理趣等三會雖非金剛界品所説。於此品
所演之六曼荼羅顯示其功徳。此理趣降三
世會有最勝義理。故又加此三以成九會
矣。付此九會中第一羯磨會者。十八會指歸
云。於初品中有六曼荼羅。所謂金剛界大
曼荼羅并説毘盧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現
成等正覺成佛後以金剛三摩地現發生
三十七尊等此第一曼荼也。即現行流布
圖所出之最中曼荼羅是也。大日如來以五
相觀成等正覺根本曼荼羅故可安中央。
第二三昧耶會者。指歸云。第二説陀羅尼曼
荼羅。具三十七。此中聖衆皆住波羅蜜形
等文此即圖所安中央*之下曼荼是也。皆住
波羅蜜形者。是三昧耶形也。故大師金剛般
若釋云。波羅利亦是三昧耶身。萬行法
門身各具三昧耶身。各持標幟住波羅
形故。波羅*蜜形者所謂入定相耳此心
云。諸尊住三昧耶形即是入定*之形相也。
寂住本誓願而非説法現儀等之事業成辨。
是三昧耶功徳故。然此三昧耶形亦名波羅
蜜形。謂波羅蜜此云到彼岸。三昧耶此云本
誓。今言本誓者即到彼岸之誓願也。所以
呼三昧耶形言波羅蜜形耳。波羅*蜜形是
三昧耶形故。大師釋住波羅蜜形者入定相
也。然現行圖中央之下曼荼羅畫三昧耶形。
故知以彼爲第二曼荼也。第三微細會者。
指歸云。第三説微細金剛曼荼羅。亦具三
十七聖衆於金剛杵中。盡各持定印此即
圖中之下右隅曼荼羅也。所以知者。第二既
中之下也。第三寧不順巡而安其次隅乎。
又或圖於彼隅曼*荼諸尊背後畫三古杵
形。然歸云。聖衆於金剛杵中等文五重結護
釋此文心云。何故微細會諸尊背後有金剛
杵。取此定中所作寂心所辨表定體也
故知彼隅即微細會也。第四供養會者。指歸
云。第四説一切如來廣大供養羯磨曼荼羅
亦具三十七。彼中聖衆各持標幟供養而住
此是圖中之右曼荼羅也。順遶次第可然
故。又或圖中右曼荼羅諸尊皆持器杖。是其
誠證也。第五四印會者。指歸云。第五説四印
曼荼羅法爲弟子受四種速成就法
是圖中*之右上隅曼荼羅也。其所以迴巡
次第爾故。又五重結護云。四印會者表四種
曼荼羅之義也。大三法羯磨是也然有先
之。大法三羯即是四方初一薩・寶・法・業
四菩薩印云云嫡嫡禀承宗定是可相。傳言。豈只任
胸臆私成其義乎。故今引爲證耳
理趣釋云。金剛薩埵金剛寶金剛法金剛羯
磨等瑜伽三摩地○又從四大菩薩各流出
四門。四門菩薩四種曼荼羅文四門菩薩
鉤索鎖鈴也
意以金剛薩埵等四菩薩相配四種曼荼羅。
所以指所生四菩薩云四曼所攝耳。故知
表四種曼荼羅者即顯示金剛薩埵寶菩薩
法菩薩業菩薩四種功徳也。然圖右上隅曼
荼羅四方畫金剛薩埵等四菩薩像内四隅
畫五&T037992;寶珠蓮花杵竭磨形。是即彼四菩薩
羯磨身三昧耶形。故知彼角即四印會也。
流布圖付彼四菩薩羯磨身與三昧耶形之
八尊加大日及内四供養以畫十三尊。然
指歸文不出諸尊*之數。但降三世品并遍
調伏品及一切義成就品所説四印曼荼羅皆
云具二十一矣。准之今思金剛界品四印
會。即可二十一尊曼荼羅。彼二十一者。有先
徳云。本尊大日四攝八供加四眷屬。四尊印。
大・法・三・羯云云四眷屬者四
波羅蜜歟
或先徳云。四印具
二十一者。四佛四波羅蜜八供養四攝中尊
爲二十一云云此先徳心以四佛爲
大三法羯*之四印歟
第六一印
會者。指歸云。第六説一印曼荼羅。若持毘
盧遮那眞言及金剛薩埵菩薩眞言具十七。
餘皆具十三此即圖中央之上曼荼羅也。
是圍巡次第故。又五重結護云。無量色相不
過一法性内。是故有一印會。雖是一獨法
身而塵沙眷屬無不來圍繞。故知一印會
者顯示唯有一尊之義。然圖中上唯畫一尊。
其意顯然也。但指歸毘盧遮那及金剛薩埵
具十七餘皆十三者。雖云一印會一獨法
身理實五部諸尊更無有闕減此義至下
可知
五部聖衆中若大日爲本尊者。即具十七。
謂本尊四佛八供四攝也。大日四佛圍遶故。
加之爲十七。金剛薩埵同大日。是毘盧
遮那佛身故五祕密儀
軌等説也
餘尊不爾故除四佛
言十三耳此慈覺口
決心也
理趣會者。一印會之左
隅曼荼羅是也。此即十八會中第六大安樂
不空三昧耶眞實瑜伽會中一曼荼羅也。其
所以理趣釋出彼眞實瑜伽會中金剛薩埵
初集會品之曼荼羅之中央九位。外院更加
一重中央安金剛薩埵。依菩薩前安慾金
剛。右邊安髻離吉羅。後安愛樂金剛。左安
金剛慢等文具出十七尊坐位。此所説十七
尊與彼圖中之上左隅全同。故知彼角是理
趣會也。已上七會外所殘中央之左及下二
會即如次降三世會及降三世三昧耶會也。
禪林寺云。此降三世及三昧耶是第二品降
三世云云此意言第二降三世品所説之羯磨
三昧耶二曼荼羅也。左會諸尊皆作降三
世明王印。然指歸釋降三世品所説第一羯
磨曼荼云。第一説曼荼羅儀則。皆具三十
七。説降伏法今降伏法者。即作降三世
印成辨降伏三世怨敵之事業也。故知彼
左會是降三世品所説之降三世羯磨曼*荼
也。左之下三昧耶會者其義顯然也。諸尊皆
住三昧耶形故
問。且先付金剛界品所説以何義故顯示
此六種曼荼羅乎 答。今此六曼荼羅是説
圓滿果分功徳也。五重結護云。羯磨會三昧
耶會如來自受法樂*之事。又通初心行者。
自行已滿究竟佛位法性境界之事心云。
羯磨三昧耶二會是説如來安住此二種功
徳常恃自受法樂。但又行者從初心修此
如來功徳漸自行圓滿遂究竟佛位境界。是
佛説此曼荼羅即示衆生。故指歸釋此
羯磨曼荼云。則爲弟子受速證菩薩地法
又釋三摩耶曼荼云。弟子受四種眼
已上説羯磨三昧
耶二會之心成畢
結護云。供養會眞言門菩薩
以大智心發行大佛事之行相也心云。
此會者如來成辨大佛事業之門也。故指歸
名此會言一切如來廣大供養竭磨曼荼羅。
此中羯磨*之稱即顯事業也。謂供養門菩
薩興大供養之事業以莊嚴海會道場。故指
歸釋此會云。互説受十六大供養法
趣釋虚空庫菩薩理趣品之釋云。供養門者
有多種。依蘇悉地教經有五種供養。又
有二十種供養○又有五種祕密供養。又
有十六種大供養。又有七十六種雜供養。乃
至一切供養悉皆攝入虚空庫菩薩供養儀
軌中指歸心且出十六供養也説供養會
之意成畢
結護云。今觀各成立佛身。此五佛五部部主
也。所以一一身具三十六尊也此五部各別
具五部。一一五部具備三十六尊。又至一
一五部各亦別五部。至一一五部亦具三
十六尊。如是展轉互爲部主。以出現無量
五部諸尊。其數不可數不可思議無所不
遍故○如是觀念名眞實念誦也。於此念
誦更不用次第事業也。此勝惠之人。此即
微細會耳心云。微會者諸尊住定思惟法
界曼荼羅功徳。故指歸釋此會云。於金剛
杵中畫各別定印結護云。何故微細會
諸尊背後有金剛杵。取此定中所作寂心所
辨故表定體也結護兼叙行者亦住此曼
荼羅故言於此念誦更不用次第事業此
勝惠之人也。若唯論果位曼*荼者。何尋次
第事業*之用不用亦云此勝惠人乎微細會
意成
結護云。四印會者表四種曼荼羅*之義也。
大三法羯磨是也心云。諸佛大悲濟物爲
懷。然此會意如來住四智印功徳故令所
化衆生速成就四種曼荼羅法。所以説此會
矣。指歸釋四印會云。爲弟子受四種速成
就法。以此曼荼羅。求悉地成就像。如上四
印曼荼羅中所求悉地於此像前成就
上四印曼荼羅者即上所出四種曼荼也。以
此四曼如次爲大三法羯四種曼荼。故遍調
伏品及一切義成就品倶説第一會名大曼
荼羅。第二言三昧耶曼荼。第三號法曼荼
羅。第四稱羯磨曼荼羅。准彼案此其四種
曼荼羅之義顯然也。然爲成彼大三法羯磨
四種悉地今第五示四印會。於此曼荼前
令所化求先四悉地。此即爲顯大悲利物
門説四印會也四印會
意成*了
結護云。如是無量
色相威儀唯是不過一法性内。是故有一印
會。雖是一獨法身。而塵沙萬徳法門眷屬
無不來圍繞爲表最上無比法示現獨
一會也示諸尊入自所住之三摩地
而思惟無量色相威儀塵沙萬徳法門皆歸
自所住之一徳獨一法身也。夫微細會與一
印會同是住定*之功徳。然微細會之心見
從一法身出生塵沙眷屬周遍法界。一印
會之心知法界塵沙性徳同歸一法身。似彼
法花與無量義二經説收入出世之一
一印會
心成*了
已前六種曼荼羅中攝盡佛果一切
功徳。夫自内主伴相對自受法樂有二門。謂
羯磨身三昧耶形功徳。此各有三密受法
樂耳。次成辨佛事有二門。謂供養會上供
養諸佛四印會下引衆生也。次坐禪入觀
有二門。微細一印二會所觀是也。略説此六
門廣盡彼佛徳矣
疑云。所説曼*荼言廣盡佛徳者。佛果有諸
尊種子功徳。何不説此爲一曼荼羅乎 
答。羯磨會所説之諸尊眞言之末後字皆是
彼彼諸尊種子字。三昧耶會等亦爾。所以説
種子功徳攝羯磨三昧耶會等耳
疑云。結護云。觀五大種子眞言逆順次第
如成身會又云。心月輪上觀五智種子之
字辨觀顯三摩耶身者如成身會也
許成身會。何六會中不出其名乎 答。今
成身會者從儀軌意起。然是成身者行者用
五相觀修行成佛矣。自行滿入果即因果合
論也。但經所説六曼荼羅者是談果位圓徳
義門既異。何云六曼中有成身會。夫儀軌
意説行者爲成就果位六曼荼羅而入修
行門之儀則。是名成身會。是即六曼之因行
五相之觀門也。若分因行異果徳者。六曼
之外可論成身會。若攝因從果者。成身會
即可攝入第一羯磨曼荼羅。故指歸釋第一
曼荼云。説毘盧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現
成等正覺此文正説五相所成之果位受
用身。然而此第一會中出五相觀。爰知五相
成身會可攝第一羯磨曼荼羅若通論者可攝
六會。是六會之
内行
諸師多指圖最中名成身會。即可依
指歸此文。然與大師意異耳
疑云。六種曼荼羅唯局果位不明。指歸釋
第一曼*陀羅云。則爲弟子受速證菩薩地
此文云受證菩薩地法。何是果曼荼羅
乎。又釋第三曼*荼云。爲弟子令心堪任
令心調柔令心自在説微細金剛三摩地
等文更云爲令弟子心調柔自在説此三
摩地。豈非因曼荼羅乎。加之結護云。供
養會眞言門菩薩以大智心發行大佛事
之行相也以六中之供養會判菩薩所行。
寧大師意非許因行乎。況胎藏三重曼荼
羅既合論因果二位所證如疏
今金剛界六
會曼荼羅何唯限果分究竟所得乎。若爾又
以成身會不爲別一曼荼羅不明。六曼既
見通因果。何云因果合論成身會無此中
乎 答。金剛界是果曼荼羅者。忝依憑相承
之諦言。何眞宗圓滿海之内不爲解正理
之指南。況結護云。羯磨會三*摩耶會如來自
受法樂之事此即顯果徳義也。又餘會不
*云因行。何成通因果地之理。但備所出
難之指歸二文者。雖果分功徳強爲衆生
示之。所化學果徳能進菩薩地位。亦令
心調柔。故作此説。佛界授下位因人受果
法。從本垂迹曼*荼之稱即自此起矣。次結
護心供養會菩薩所行者是指八供養菩薩
言眞言門菩薩。非關因位行而簡果位。故
指歸言。三十七尊互受十六供養其文如
上出之
即顯果位供養耳。次胎藏是修因感果從因
入果。金界即從本垂迹從果出因。兩部其
義懸別。何可成相例乎。若爾六曼既限
果分。通因成身會豈在此中乎。若亦強言
立爲一會者。凡今所説曼荼羅總不過六
種。然結護出羯磨三昧耶供養四印一印微
細之六名。若以成身會更爲一會者。即可
云有七曼荼羅。若又此七種之名中除一取
六者。成身即可爲所除之名。兼説因行不
局唯果故。*故大師意與餘師異耳
  已上金剛界品所説六曼荼羅義成畢
疑云。建立羯磨等六曼荼羅其理可然。理
趣等三會非今品所説。彼有何最勝義理備
云九會曼荼羅乎 答。案*今大師意。加具
此三會有其所由。先成理趣會義者。五
重結護云。何故羯磨會分別五部餘會不具
也。此會表事業威儀法則次第之會也。所以
具備此會也。分別羯磨則餘會同共具也。
如具毎會通有具足道理。故置理趣
表此義也釋心云。付此品所説六曼荼羅。
教王經中唯説羯磨會。分別五部諸尊。即不
説餘會有五部出經上
中二卷
又更彼經中卷説曼
荼羅云。次我當遍説勝大曼荼羅等文大曼
荼羅者即羯磨會也。此文唯安立羯磨會五
部聖衆更不説三昧耶等結護意付教王經起
問故言何故羯磨分
別五部。據若梵本三昧耶微細供養會亦具五部。故
指歸皆云。三十七但一印。四印會不説五部耳
然而六種曼荼羅同備五部聖衆。法界輪圓
内會無有闕減。今爲顯示此義發生行者
勝惠即取他經所説理趣會方備圖繪之
曼荼羅也。謂彼理趣會者。中央安金剛薩
埵。中之前欲金剛。中之右計里吉羅。中之後
愛金剛。中之左慢金剛也。然五祕密儀軌釋
此五尊云。金剛薩埵者是毘盧遮那佛身。欲
金剛者是金剛波羅蜜。計里羅是寶波羅蜜。
金剛愛者是法波羅蜜。金剛慢者是羯磨波
羅蜜。金剛薩埵者是彼薄伽梵阿閦如來。欲
金剛者即金剛薩埵。計里計羅者即是金剛
王。愛金剛者即是金剛愛。金剛慢者即是金
剛善哉。金剛薩埵者即彼薄伽梵寶生如來。
欲金剛者即是金剛寶。計里計羅者即是金
剛日。愛金剛者即是金剛幢。金剛鬘者
金剛笑。金剛薩埵者即彼薄伽梵觀自在王
如來。欲金剛者即是金剛法。計里計羅者即
是金剛利。愛金剛者*即金剛因。金剛慢者即
是金剛語。金剛薩埵者即彼薄伽梵不空成
就如來。欲金剛者即金剛業。計里計羅者即
是金剛護。愛金剛者即是金剛夜叉。金剛慢
者即是金剛拳今實相平等之理趣會中
安立此五尊者。是顯示實相理趣平等平等
圓融無礙而五部各具五部即一印一門中
圓備五部*諸門也。然羯磨三昧耶等六曼荼
羅皆實相理趣之上談其徳。故理趣釋纔發
意菩薩理趣品之釋云。由稱此般若理趣金
剛輪三摩地則成入金剛界屬金剛界六
種曼荼羅諸會各別之相同以理趣
體。體既有五部。相寧不具之乎。體相不
相離法故。今爲令知此義圖面畫理趣會
曼荼羅耳。次。成畫作降三世會及同三昧
耶會之意者。五重結護云。一者作印。兩掌
中想h@u@m字。即呼之誦眞言一句。拳並引當
二乳○檀惠鉤誦五句進力竪搖。是作印
也。二者成身。以印安心額喉頂。以眞言四
句毎處誦之。誦第五句*搖印。想作忿怒
尊。是成身也文護身辟除結界
是云後三重
今案此意。就金
剛界行儀最前用降三世五重結護者。凡毘
蘆遮那成等正覺源依以降三世尊威徳降
伏三世所有之佛界怨敵也。彼調伏魔醯首
羅之因縁即顯此意耳。若不用降三世尊
作印成身之五重儀則者。即不可成眞言
行者之修行事業。故先必説此結護。然因地
修行已成入性徳圓滿海之後安住曼荼
羅法門。自受法樂時亦已滿降三世尊降伏
怨敵能證佛果之徳方安住彼尊曼荼羅。
謂羯磨曼荼亦云
成身
三昧耶曼*荼亦云
作印
是也。即
五重*之中初二重今爲曼荼羅。所作之印相
即是索形。此其降三世尊之三昧耶功徳故
流布圖畫
五古形
但今以此二曼荼羅加前六曼荼
羅圖繪之者。降三世尊之二曼雖他品所
説而被尋持彼二種曼*荼之降伏怨敵能
證佛果之徳。此品六種曼荼羅永爲圓滿寂
然矣。顯此義故今加彼二曼。是即欲悟
所成之曼荼方尋能成之功徳。能所圓具尊
儀爰成。所以示降三世曼荼羅尤有深意
耳。或先徳云。金剛界品修行可用六曼荼
羅。而加三會以作九院。此是天竺隨宜繪
像。不可以爲此界定量云云
  已上理趣等三會意成畢
問。就上所論九會。爾者可云一一曼荼羅
中有何重重位分。又諸尊*之名號如何 
答。結護云。自身觀壇場。頂以爲内院。自胸
上肩下爲中院。齊上自胸下爲外院。或説。
壇有四重頂爲内院。眉間爲中院。胸間
爲第三院。腹齊間爲外院。即忿怒尊天等位
也。齊下不入壇例耳金剛頂經開題廣本
云。此三十七智三十七定且約一曼荼羅上
首名之。約三重曼荼羅眷屬有一千五十
七尊此心三十七尊爲内院。賢劫千佛爲
中院。外部二十天爲外院。故云三重有一
千五十七尊。若四重者。五佛四密十六尊爲
内院。八供四攝爲中院。賢劫位爲第三院。外
部爲外院也可檢立三重之意作略出經。
故彼經第三前説三十七尊次云第一畫彌
勒其次不空見等文又云。餘置外壇中毘
遮那等諸天等文具出十
六尊
此即示現三重也
已上曼荼
羅重數
結護云。此一印會可有四波羅蜜八
養四攝四忿怒八天及后等位也。四忿怒
者。東北不動。東南降三世。西南軍荼利。西
北六足八天如常文四佛。及十六大菩薩略不擧
之。次上云一印會五部衆圍
繞故。餘會尊號可准之。
四忿怒義在口傳矣
各出經六卷
第四三十
尊灌頂道場主梵名品云。隨其當方八大
護等又云。又應思惟想千大菩薩舍利弗等
諸大比丘結護心八天者。依此八大護
軌及流布圖存二十天矣。三十七尊心要云。
建立金剛界三十七尊大曼荼羅及賢劫千佛
外金剛部二十天及四十天等此爲初源展
轉相生無量曼荼羅也陀羅尼諸部要目云。
外有五類天。一一類有四天。總有二十。
后復有五類成二十。五類者。上界四天。住
虚空四天。遊虚空四天。地居天四。居地底
天四文已上諸
尊名號
  安元三年七月八日之寫了


祕宗教相鈔第五

四種曼荼羅料簡第十四
菩薩位數第十五
大日經所説六無畏位分第十六
菩薩證理位第十七
十地淺略深祕二釋第十八此十六大生料簡
十地位超越有無第十九
發菩提心相第二十
成佛相第二十一


  四種曼荼羅料簡第十四
問。青龍寺和上頌云。四種曼荼羅不離
者四種曼荼羅者其名體是何乎 答。大師即
身成佛義云。大日經説。一切如來有三種
祕密身。謂字印形像。字者法曼荼羅。印謂
種種幖幟即三昧耶曼荼羅。形者相好具足
身即大曼荼羅。此三種身各具威儀事業。是
名羯磨曼荼羅。是名四種曼荼羅文所引説本
尊三昧品
文也。教王經開題法花經開題等
處處釋其意皆同。不能具載
心云。四種曼荼羅
者。雖名有四種論其體唯三種也。謂以種
子曼荼羅名法。字是諸法能詮故。印形曼荼
羅言三昧耶。印是造三昧耶形故。一切印契
雖非必作三昧耶形。今皆攝三昧耶曼荼。
同是印類故。或又三昧耶曼荼羅者據本誓
及驚覺義。然一切印契不出此二義。所以
以諸印形總言三昧耶曼荼也。尊形曼荼
羅號大。其形五大所成身故。此三種曼荼羅
各有其形貎威儀。又有所爲事業。謂諸尊坐
立等之威儀。輪杵蓮等長短方圓之威儀。種
子眞言點畫屈曲之威儀。各其所成辨之入
定説法事業。摧物淨物等事業。皆是名羯磨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