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顯揚大戒論 (No. 2380_ 圓仁撰 ) in Vol. 74

[First] [Prev]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准占察。七衆受戒皆通兩受。如彼上卷廣
分別也。若法師下惡説成犯。與前第十六
戒異者。彼制爲利倒説。此制慢心惡説開
縁因彼。曠法師疏云。第二十三輕人僻説
戒。菩薩理應謙虚攝物。不憚劬勞。今乃
依猗勝人恃勢輕物。故制犯也。別具四
縁。一自稱大乘。二新學請問。三恃勢輕慢。
四不好爲答。便犯就文爲三。初明求法
之人。次若法師下明自恃之相。三而新學
下擧非結犯。初明時節故云佛滅度後。發
圓三聚四弘之心。是以言好。言於諸等者。
示其勝境。故經云。敬像如眞佛。得福亦
復然。於佛像前自制要期領納戒品。名爲
自誓。好相者如下明之。便得受戒者得好
相竟。即自受三歸。自宣懺悔。自受十戒。自
牒羯磨。但出自口與師爲異。言若現前
等者。明從師受。師身有戒故。不須好
相。餘二如文。天台戒義記下卷云。第二十
三憍慢僻説戒。乖教訓之道故制。七衆同
犯。大小倶制。序事三階。一求法之人遠來
問道。文中具序。初新學菩薩已受戒竟。遠
來聽法。法主言。非己師。恃解恃勢。輕慢
心不好答問。使義理隱沒。顛倒法故犯。若
千里内無師。於佛像前自誓受。必須見好
相方得。二明師師相授。不假見相。生重
心故。若法師。此第二法師自恃。所以興慢。
而新學。擧非結過。第三句也。彼遠來問義。
倚恃憍慢不好酬對故犯也
顯揚大戒論卷第二

顯揚大戒論卷第三 凡一篇

              慈覺大師撰
分別三聚戒相篇第六
依隨聖教既已分別大小二戒差別之相。若
不知所持戒相者。何由得知所期之果。是
故今引菩薩地持經菩薩善戒經守護國界
主經大智論等。兼添震旦解釋令知戒相。
此編以下直依誠言應以修行。是故不加
論曰。貴在得意。庶以不俟重言
初引菩薩地持經者。彼經第四卷方便處戒
品云。云何菩薩一切戒。略説二種。一者在
家分。二者出家分。是名一切戒。一切戒復
有三種。一者律儀戒。二者攝善法戒。三者
攝衆生戒。律儀戒者。謂七衆所受戒。比丘
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
夷。在家出家隨其所應。是名律儀戒。攝善
法戒者。謂菩薩所受律儀戒。上修大菩提身
口意業。是名略説一切攝善法戒。何者是。
謂菩薩依戒住戒。修聞惠思惠奢摩陀毘婆
舍那。修惠。空閑靜默。恭敬師長禮事供
養。有疾患者起悲心。愍心瞻視供給。聞説
法者嘆言善哉。實功徳者稱揚讃善。一切
衆生所作功徳。心念口言隨喜歡悦。有侵
犯者悉能安忍。身口意業已作當作一切迴
向無上菩提。隨時修習種種勝願。常勤精
進供養三寶。於諸善法心不放逸。念惠護
持身口淨戒。守攝根門飯食知量。初夜後
夜未曾睡眠。親近善人依善知識。自省己
過。知已不犯。隨其所犯於佛菩薩及同行
所如法悔除。如是等護持修習長養善法戒。
是攝善法戒。攝衆生戒者。略説有十一種。一
者衆生作饒益事悉與爲伴。二者衆生已起
未起病等諸苦及看病者悉與爲伴。三者
爲諸衆生説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
得智慧。四者知恩。報恩。五者衆生種種恐
怖。師子虎狼王賊水火。悉能救護。若有衆
生喪失親屬財物諸難。能爲開解令離憂
惱。六者見有衆生貧窮困乏。悉能給施隨
其所須。七者徳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
衆。八者先語安慰。隨時往返。給施飮食。
説世善語。進止非己。去來隨物。如是等事
安衆生者悉隨順。若非安者皆悉遠離。九
者有實徳者稱揚歡悦。十者有過惡者慈
心呵嘖。折伏罰黜令其改悔。十一者以神通
力示現惡道。令彼衆生畏厭衆惡奉修佛
法歡喜信樂生希有心。云何菩薩住律儀
戒住攝善法戒住攝衆生戒。善護持戒善
攝善法戒一切行攝衆生戒。菩薩住波羅提
木叉戒。捨攝輪王出家學道。不顧尊位如
視草土。捨離五欲如棄涕唾。乃至來世
魔天亦不願樂。終不爲彼修持梵行。心常
恐怖如實見過。捨現在樂如畏風雹。正
見觀察而不味著。其性恬靜好樂空閑。若衆
若獨心常安住。不限持戒生知足想。依戒
住戒修習菩薩正受所生無量功徳。若近四
衆不説非法。於空閑處不住惡覺。設令
暫起即自悔責。深見其過。見過患已還
得本心。若聞菩薩一切戒法。住大地菩薩
微妙無量不可思議久遠難行。心不恐怖亦
不懈退。而作是念。彼亦丈夫能持菩薩不
可思議身口淨戒。我亦丈夫必當如彼決定
無疑。住律儀菩薩。常自省己過不觀彼
闕。若見凶暴及惡性人。心不恚恨。起法心
悲心憐愍方便令得解脱。住律儀菩薩於
衆生所不生怖想。況復加害。住律儀菩薩
成就五種不放逸行。與過去倶。與未來
倶。與現在倶。已作當作。菩薩過去所犯
如法懺悔。是名過去不放逸行。未來當犯
當如法悔。是名未來不放逸行。現在所犯
即如法悔。是名現在不放逸行。如所行如
所住專心護持。是名已作不放逸行。依已
作不放逸行如所行如所住不起犯戒。是
名當作不放逸行。住律儀菩薩功徳覆藏。惡
事發露。少欲知足。堪忍衆苦。不生憂戚。進
止安諦。威儀詳序。離諸諂曲。淨修正命。菩
薩成就如是十法。名律儀戒。善護持戒。謂
過去五欲心不顧戀。未來五欲心不生欣
想。現在五欲不念貪著。樂處空閑不生足
想。離惡言惡覺心不自輕。安穩樂住。善能
堪忍。不爲放逸。威儀淨命。菩薩住攝善法
戒。於身命財若起少著。即時除滅不令増
長。一切犯戒因縁煩惱等起即時除滅。若於
衆生起恚害怨心即時除滅。若起懈怠即
時除滅。若起味相應禪即時除滅。如實知
五處。謂善果善因善因果倒及與非倒。攝善
法障皆如實知。菩薩見善果福利而求善
因。攝善法倒如實知之。菩薩得善根。不起
無常常見。苦有樂見。不淨淨見。非我我見。
如實知攝善法障。離不攝善法。如是十行
名住攝善法戒。疾攝諸善法及一切行。所
謂依施依戒依忍依精進依禪。五行成就
智慧。菩薩住攝衆生戒有十一種。於一一
種成就一切行。一者衆生所作皆與同事。若
始思量及所施作。行路去來。正業方便。守
護財物。和合諍訟。世間吉會及諸福業皆與
同事。二者於諸苦事皆與爲伴。若見疾
病瞻視供給。盲者將導。迷者示路。聾者指
受。躃者荷負。欲纒苦者教令遠離。嗔恚睡
眠掉悔疑蓋。如是等苦亦令遠離。欲覺恚
覺害覺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輕悔覺族姓
覺。悉教遠離。衆生諍訟不如苦者能爲開
解。行路疲乏施諸所安。三者爲諸衆生具
足諸法。惡行衆生説除惡行。善句善味善義
隨順通達。増長道品。方便説者。爲惡衆
生説除惡行。説除慳法。得現果報。少正
方便而得大財。得已守護。憎嫉法者令生
信樂。清淨見諦離諸惡趣。煩惱永盡一切苦
滅。四者知恩報恩。饒益己善。心與語同。問
訊慰喩讃言善來。設坐安處。若等若増酬
報無滅。諸有所作悉與同事。瞻視病苦隨
順説法。滅除恐畏離諸憂悔。若有乏短
給施衆具。如法依止隨順其心。有實徳者
稱揚歡悦。有過惡者慈心訶責。折伏罰黜
今其改悔。示神通力隨所宜現。五者恐
怖衆生爲作救護。所謂水火王賊鬼神惡獸
人非人等一切怖畏。悉爲救護令得安穩。
若見衆生親屬財物諸難憂惱。或見喪失親
屬善友知識及諸師長所尊敬者。或有財物
王賊所奪。火燒水&T023738;忘失寶藏。事業不成
強分私財。或惡眷屬散棄資産。悉爲開解
令離憂惱。六者見有衆生資生不具給施
所須。飮食衣服湯藥衆具香花燈明莊嚴雜
飾車乘僮僕財物舍宅。如是等乏悉皆給施。
七者如法受衆先與依止。以無貪心哀愍心
之心。而爲説法。賑給所須。若自無者。從彼
信心居士長者求索與之。如法所得衣食
湯藥及諸房舍等共受用。先所藏積以五種
法隨時教戒。如力種品中説。八者隨他心
戒。先知衆生自性及性。應共住者。與共
同止。隨其所宜與共從事。又隨心者。視其
所行。若以如是身行如是口行。令彼憂
惱無善利者。菩薩不爲。雖令憂惱而獲
善利者。菩薩爲之。若菩薩自行身行口行。
非戒所攝。亦非功徳智慧方便。令彼憂
惱無善利者。菩薩不爲。與上相違者。菩
薩爲之。如生憂苦喜樂亦爾。隨其所應廣
分別説。又隨心者。若見衆生有嗔恨色。尚
不嘆其徳。況説其惡亦不懺謝。又隨心
者。人不問訊安慰己者。猶尚自往問訊安
慰。呪來問訊而不酬和。唯除教誡。又隨心
者。不惱他人。除慈愍心。寂靜諸根。訶責
弟子令其調伏。又隨心者。不嗤不咲不戲
弄。令其慚恥而生疑悔。彼雖不如不言。
汝今墮在負處。見人謙下兼不自高。又隨
心者。非不習近。不極習近。非時習近。又
隨心者。非於他親厚不説其過。於他怨
者不稱其徳。不親善者不與同意。不多
求欲。若有所取知量知足。若有請者不
逆其意。若有嫌嘖如法悔謝。九者實功徳
者。稱讃歡悦具足信者勸信功徳。戒聞施
惠亦復如是。十者應訶責者。訶責調伏微
過微犯者。以憐愍心軟語訶責。中過中犯
中語訶責。上過上犯上語訶責。如訶責折
伏罰黜亦復如是。軟中過。軟中犯。隨時
驅出還令共住。爲化犯戒及餘人故。以受
益心黜令出衆。上過上犯者不同住不同
食。乃至改悔亦不同住。以慈愍心故。不令
彼人於佛法中多起罪過。亦爲教誡餘衆
生故。十一者菩薩爲饒益故現神通力。或
令恐怖或令歡喜。行惡行者示以惡報。所
謂寒氷地獄邊地獄等諸惡道處。語其人言。
汝等當觀此人間造惡。當生彼中受無量
苦。彼見恐怖而生厭怖離諸惡行。菩薩於
大衆中見不信者。問事不答。即時化作
金剛力士及餘大力諸天鬼神而恐怖之。以
恐怖故捨高慢心敬信正答。共餘大衆聞
彼正答亦皆調伏。又以神力現一爲多。現
多爲一。石壁皆過身出水火。或復示現共
聲聞神力令彼歡喜。未信者信。犯戒者清
淨。少聞者多聞。慳者能施。癡者得慧。如是
菩薩成就一切行利衆生戒。是名菩薩三
種戒聚無量功徳聚
次又同經第五卷方便處戒品之餘云。如是
菩薩住律儀戒者。有四波羅夷處法。何等
爲四。菩薩爲貪利故。自嘆己徳毀呰他
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菩薩自有財物
生慳惜故。貧苦衆生無所依怙來求索者。
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慳惜不
説。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菩薩瞋恚出麁
惡言。意猶不息。復以手打。或加杖石。殘
害恐怖。瞋恨増上。犯者求悔不受其懺。結
恨不捨。是名第三波羅夷處法。菩薩謗菩
薩藏説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
自解。或從他受。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是
名菩薩四波羅夷處法。是菩薩於四波羅夷
處法一一犯。是名波羅夷處法。何況犯四。
不能増廣現法莊嚴菩提。亦不増長現在
淨心。是名相似菩薩。非實菩薩。菩薩以軟
中煩惱犯此法者。不捨律儀戒。若上煩
惱犯。是名爲捨。若於四法數數違犯不生
慚愧。歡喜愛樂言是功徳。是名上煩惱犯
菩薩。犯菩薩無有頓犯四波羅夷處法捨
菩薩律儀戒。如比丘捨律儀戒。菩薩失律
儀戒已堪任更受。非如比丘犯木叉戒
不得更受。有二因縁失菩薩律儀戒。一者
捨無上菩提願。二者起増上煩惱犯。無有
捨身受身失菩薩戒。乃至十方在所受生
亦復不失。若菩薩不捨大願。非上煩惱
犯。捨身受身。雖不憶念從善知識數數
更受。猶是本戒。不名新得。是住律儀菩
薩。當知犯非犯。染汚不染汚。軟中上。若菩
薩住律儀戒。於一日一夜中。若佛在世。若
佛塔廟。若法若經卷。若菩薩修多羅藏。若
菩薩摩得勒伽。若比丘僧。若十方世界大菩
薩衆。若不少多供養乃至一禮。乃至不以
一偈讃嘆三寶功徳。乃至不能一念淨心
者。是名爲犯衆多犯。若不恭敬。若懶墮。若
懈怠犯。染汚起。若忘誤犯。非染汚起。不犯
者入淨心地。菩薩如得不壞淨。比丘常法
供養佛法僧寶
次引菩薩善戒經者。彼經第二卷菩薩地眞
實義品云。云何名眞實義。眞實義者有二
種。一者法性。二者法如。復有四種。一者
世流布。二者方便流布。三者淨煩惱障。四
者淨智慧障。云何名世流布。世間之法同其
名號。衆生見地眞實是地。終不言火。火眞
實火。不言是地。水風色聲香味觸。衣服飮
食瓔珞器物伎樂。明闇男女舍宅田業苦樂。
苦眞實苦。終不言樂。樂眞實樂。終不言苦。
此是此非。定以不定。一切世間從昔已來
傳此名相。自然而知。不從修集然後知也。
是名世流布眞實義也。云何名方便流布。
如世智人先以籌量然後造作經書論議。
是名是方便流布。云何爭煩惱障。一切聲
聞辟支佛等。以無漏智無漏道壞煩惱故
得無礙智。是名淨煩惱障。以壞煩惱故智
得明淨。智惠淨故身心無礙。是名淨智惠
障眞實義也。云何復名眞實。眞實者名爲
四諦。所謂苦集滅道。觀此四諦得實智惠。
是名聲聞辟支佛。聲聞辟支佛分觀五陰。是
故離陰都不見我及以我所。分觀十二因
縁。是故離陰不見衆生及以士夫。是名淨
智惠障眞實義也。若智不能知境界者。名
曰智障。若能壞障智境界者。名淨智障
眞實義也。眞實義者。謂佛菩薩深觀一切
陰入界故。觀我無我。衆生非衆生士夫
非士夫。是名淨智障。觀諸法界不可宣
説。知世諦故分別法界。知諸法界眞實
性故名無勝惠。無勝惠者壞一切障。是故
名爲淨智惠障眞實義也。眞實義者。復有
二種。一者有。二者無。有者名世流布。世流
布者。所謂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地水
火風。色聲香味觸。善不善無記。生法滅法
從縁生法。去來現在有爲無爲。此世他世日
月。見聞識知所得覺觀。修集受持乃至涅
槃。是名世流布有也。世間有者。所謂法
性。無者世流布有。從色乃至涅槃。其性無
故。是名爲無。衆生見故名之爲有。法性
本無名之爲無。諸佛如來所説有無。名之
爲眞。眞實者名爲中道。非有非無名爲中
道。中道者名無上道。如是中道。諸佛世尊
除壞障礙。是故名之爲一切智。菩薩摩訶
薩雖學如是中道。猶有障礙。是故不得
爲一切智。菩薩智慧爲方便故。名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因。何以故。菩薩摩訶薩雖
不具足中道智慧。説生死相亦有亦無。亦
爲流布無上佛法。雖在生死亦能了了知
生死過患。心無厭悔。如其不知生死過
者。則不能得壞煩惱結。若心厭者則不能
得教化衆生護諸佛法。疾得涅槃。若得涅
槃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
教化諸衆生者。云何能得何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是故菩薩若在生死之中修菩提
道。不畏涅槃不求涅槃。菩薩若畏於涅
槃者。則不能得具足莊嚴菩薩之道。亦
不能爲無量衆生讃嘆涅槃。於涅槃所不
生信喜專念之心。是故菩薩於涅槃所不
生怖畏。若是菩薩求涅槃者。即能得之。
如其得者則不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以諸佛法教化衆生。若是菩薩不能深
觀生死過患。或生厭離怖畏涅槃或求涅
槃。是名菩薩無善方便。若是菩薩能深觀
察生死過患。樂處其中不畏涅槃不求涅
槃。是名菩薩有善方便。善方便者解第一
義空。菩薩摩訶薩修集如是第一義空。名
菩薩戒大方便也。爲得如來無上智故。若
有修集是菩薩戒。得眞實智。知見諸法無
我我所。知諸法性。是故於法心無所著。亦
説世諦第一義諦。世諦第一義諦見一切法
心平等。能大惠以施因縁。善知世事。雖學
世事心不厭悔。悉得了知得大念力。雖
知世事心無憍慢。常教衆生不生慳悋。
以方便善教衆生世間之事。爲令衆生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菩薩於是世間之
事懃心修集無有厭悔。若見衆生受苦惱
時。即得増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薩
如是増長善法不生憍慢。於諸衆生生
憐愛心。菩薩如是増長智慧不生憍慢。破
壞衆生種種邪見。菩薩若得世間三昧出世
三昧。不顯己徳令他供養。不爲世法之
所汚染。菩薩爾時成就具足無量功徳。名
菩薩戒。菩薩摩訶薩所有善法悉以迴向菩
提之道。名菩薩。過去菩薩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皆由成就菩薩禁戒。未來現在
亦復如是。菩薩摩訶薩受持三世諸菩薩
法。能以佛法教化衆生。至心修行菩提之
道。爲菩提道不惜身命。不惜身命是菩
薩戒。借身命者終不能得菩薩禁戒。乃至
悋惜一錢之物亦不能得菩薩禁戒。菩薩
摩訶薩爲衆生故愛身畜財。若於是二生
悋惜心。假名菩薩。非義菩薩。菩薩若能不
悋財命。當知則能利益衆生。能行忍辱。能
壞瞋恚嫉妬之心。了知世事善解方便。能
壞衆生所有疑心。能自増長菩提果因。善根
能調伏所有諸根。不爲四倒之所傾動。能
解諸法甚深之義。能得具足四無量心。成
就五通四無礙智。畢竟能觀十二因縁。逮得
菩薩一子之地。能得常樂我淨之身。得大
自在無上涅槃。善能開示方便涅槃。菩薩
摩訶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徳。皆因禁戒因
縁而得。菩薩摩訶薩成就具足菩薩戒者。
能爲一切衆生僕使。若爲衆生之所瞋罵打
害劫奪則生慈心。若見衆生厚重煩惱發
憐愍心。爲欲破壞衆生煩惱。繋心思惟
諸善方便。於諸衆生心無姦曲。任力所能
施衆生樂。不求恩報不懷瞋恨。爲壞衆
生瞋惱心故。思惟方便知恩念恩。無有求
者先意行施。若己有不施求者不得成
就菩薩禁戒。求者三至若不施者。是名犯
重。不犯者。若以方便善語慰喩。令彼求者
生不恨心。求者二種。一者貧窮。二者邪
見。不施貧者則便得罪。不施邪見則不
犯。若不犯者是名善行。善行菩薩諦知法
界不可宣説。知法界性知世流布。世流
布者。色受想行識乃至涅槃。色乃至涅槃
不名眞實。何以故。而是色者非有非無。乃
至涅槃非有非無。若非有無。云何眞實。云
何非有。衆生顛倒計色爲我。乃至涅槃横
計爲我。是名非有。云何非無。世流布故。不
虚誑故。可宣説故。是名非無。以是故名
非有非無。如所説法。如説有者。一法之中
應無量名。無量名故則有無量性。何以故。
一一法中有無量名故。云何名爲無量名
耶。如色一法。亦説青黄赤白。長短方圓。麁
細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澁滑輕重。是名
可説。隨説有者。應一法中有無量相。所可
宣説實無定性。以言説故流布於世。實
無説者及眞實性。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
其色中乃至涅槃有實性者。不應説有青
黄赤白乃至輕重。若無實性。未流布時。云
何可傳。以流布性無有初始故可流布。若
未有色時有流布者。以何因縁無色之
時不流布耶。如其流布能作色性者。何
故流布而不能作色無量性。是故法性不
可宣説。如色受想行識乃至涅槃亦復如
是。有二種人遠離佛法。非佛弟子。永失
佛法。一者説色乃至涅槃有眞實性。二者
不信世流布性。如是二人不任受持菩薩
禁戒。如其受者。受者不得師則有罪。何
故不得。誹謗實法著非法故。是故雖受
終不得戒。若不得戒。云何得名在此法
中爲佛弟子。是名爲遠離佛法。菩薩戒者
非口所得。心口和合然後乃獲。是二種人
都無實心。云何可得。若於色中妄生計
著。於佛法中則爲永失。若不信色是流
布者。是則名爲謗一切法。是人則爲永失
佛法。是故不可宣説若有若無。何以故。如
因五陰則有我人衆生士夫。若無五陰。如
是等名何由流布。色亦如是。以有色故則
有種種名字流布。眞實之法無有流布。離
眞實法亦無流布。愚癡之人説諸法空則
得大罪。若有説言大乘經中一切法空。亦
得大罪。不能善解大乘經義。生憍慢
心言我善解。隨其自心忘想思惟爲人廣
説。亦得大罪。若言一切諸法性無。云何
得有流布於世。亦得大罪。何以故。謗
一切法故。謗一切法者。即是外道富蘭那等
眞弟子也。富蘭那謂。諸法性無。而佛法中
亦有亦無。若有人説一切法空。當知是人
不中共住共語論議布薩説戒。若與共住乃
至説戒則得大罪。何以故。不解空義故。是
人不能自利利他。是故大乘經説。若不解
空甚於癡人。何以故。愚癡人説色是我乃
至識是我。有我見者不壞佛法。不解空
義永壞佛法。破失滅沒。生我見者不至三
惡。不解空義。爲人廣説。當知是人必到阿
鼻。有我見者不謗三寶。妄説空者誹謗
三寶。説有我者不誑衆生。不謗實性。不
妨法性。不妨衆生獲得解脱。不教他人
毀犯禁戒。不解空者謗一切法。不解實
性。不解法性。妨於解脱。與多衆生作惡
知識。自不持戒。教人毀禁。常樂宣説
無作無受。令多衆生増長地獄。以是義
故。名爲遠離無上佛法。云何名爲不解空
義。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不信
受空。不解於空。不解於法。是則名爲不
解空義。何以故。説一切法本性自空無因
縁空。説一切法亦無處所。若無處所云何
名空。是名不解空。云何名爲眞解空義。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説一切法中
無有性故。是名爲空法亦不空。是名解
空。如是解者。不妨於義。不妨三寶。是
名正解。無有錯謬。云何正解。如色乃至
涅槃。分別無有種種相性。是名色空。以色
眞實流布於世。是名不空。以是義故説色
一法亦有亦無。解是二故。亦法亦空。終
不於中妄生計著。是名眞解空義。是故
大乘經中説偈。一法有多名。實法中則無。
不失法性故。流布於世間。如色乃至涅
槃。則有多名。色無自性。無自性者則無多
名。有多名者名爲流布。以是義故雜藏
中説。諸佛世尊不著流布。若見若聞。思惟
覺知。如色名乃至涅槃名。名爲流布。諸
佛世尊終不説言有流布性而生染著。何
以故。壞顛倒故。有染著者名爲顛倒。如
來已斷一切惡見故不染著。以不見不説
不染著。故名爲正見。是故如來爲迦旃延
比丘而作是説。迦旃延。我弟子者不著地
定。水火風定。空定識定。無所有定。非有想
非無想定。非此世非他世。非日非月。非
見非聞。非思非識。非取非得。非覺非
觀。是名禪定。云何比丘不著地定。比丘
於地不作地想。乃至覺觀不作覺觀想。是
則名爲不著地定。乃至覺觀亦復如是。若
有比丘能作如是修集定者。即爲諸天釋
天梵天。十方諸佛。及大菩薩之所讃嘆。南
無大士南無大士。咸作是言。我都不知汝
在何定修集何定。若有染著地想地名。當
知是人名不修空。若於色中不著名相。
是名修空。爲流布故宣説地相及以地名。
若著色相及以色名。名増長相。若壞色相
及以色名。名放捨相。不増不捨。是名中
道。修集如是二種相故。是名比丘修集
地定乃至覺觀。若有比丘修是定者。是名
實相。以實相故比丘於法無所言説。以諸
法性不可説故。是故比丘無所言説。若一
切法無可説者。云何説不可説。若不可
説。云何得聞。若不説不聞。云何得知。一
切諸法不可宣説。以可知故説令流布。愚
癡之人不知不解世流布故。於諸法中
生八種謬。一者性謬。二者分別謬。三者聚
謬。四者我謬。五者我所謬。六者愛謬。七者
不愛謬。八者非愛非不愛謬。是八謬中初三
種謬乃是一切諸謬根本。著性著名不解
流布。從此展轉生無量謬。我我所謬名爲
我見。我見復是諸見根本。是二種謬從憍慢
生。是故憍慢諸見根本。後三謬者從三毒
生。是八種謬攝取一切諸結煩惱。令諸衆
生迴轉三有。云何性謬。若色作色想。乃至
重作重想。是名性謬。云何分別謬。若分別
色。是色非色。是可見是不可見。是有對。是
無對。是名分別謬。云何聚謬。如於色中
見我衆生士夫壽命屋舍四種軍旅衣食蓮
華車乘樹木積聚。如是等中各作一相。是
名聚謬。云何名我我所謬。於有漏中取我
我所。無量世中常生取著計我我所。是名
我我所謬。云何愛謬。於淨物中生貪著心。
是名愛謬。云何不愛謬。於不淨物中生瞋
恚心。是名不愛謬。云何非愛非不愛謬。於
一切淨不淨物中生貪恚心。是名非愛非
不愛謬。是名八謬。菩薩摩訶薩云何能知如
是八種謬。應推四事。何等四。一者推名。二
者推物。三者推性。四者推分別。云何推
名。菩薩摩訶薩唯知名名不見名物。是名
推名。云何推物。唯知是物不知餘者。是
名推物。云何推性。知名流布。是名推性。
云何推分別。名不見物物不見名。是名
推分別。菩薩摩訶薩何故推名。知名實名。
是故推名。菩薩諦觀。若無色名。何由説色。
若不説色。云何觀色。若不觀色。云何而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菩薩推求知
名。菩薩何故推求於物。若無物者。誰有此
名。而此名者非不可説。若不可説。云何
得知諸法之性。是故菩薩推求於物。菩薩
何故推求於性。菩薩摩訶薩知於色性乃至
涅槃性。知色流布乃至涅槃流布。云何名爲
知於色性。知是色性如鏡中像幻化夢影
嚮熱時之炎水中月形。是名推性。菩薩何
故推求分別。菩薩摩訶薩若分別名分別
物。分別性分別法分別非法。分別有無
是色非色可見不可見。是名分別。以分別
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菩薩推求
分別。菩薩摩訶薩爲壞八謬推是四事。菩
薩何故壞是八謬。八謬因縁増長邪見。邪見
増故煩惱増長。煩惱増長故生死増長。生死
増長故十二因縁増長。菩薩若修如是四事
斷除邪見。邪見斷故諸煩惱滅。煩惱滅故
生死滅。生死滅故知十二因縁滅。知十二因
縁滅故修無上道。修無上道故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能壞衆生如是八謬。能教衆生知世流布
説眞實義。若除衆生如是八謬名大涅槃。
能得現世大自在故。得大神通故。得大方
便故。得大禪定故。得大一切智故。求得
不退不墮處故。是名大涅槃。得大自在菩
薩摩訶薩成就五事。一者心得寂靜。二者
了知世事及出世事。三者爲衆生故處在
生死心不愁惱。四者了知如來甚深祕藏。
五者菩提之心無能壞者。菩薩何故心得寂
靜。能破現在衆生煩惱故心得寂靜。爲調
衆生得佛法故了知世事及出世事。爲令
衆生得利根故樂處生死心不愁惱。爲令
衆生破壞疑心。受持讀誦了知如來甚深
祕藏。法説非法能滅佛法汚辱佛法。犯
説非犯受畜八種不淨之物。爲償如是諸
惡人故受持解説如來祕密甚深之義。雖
知外道微細書論。解其義趣終不破壞菩
提之心。如是五事攝取菩薩菩提之事。亦
名五事。亦名五功徳。何等名爲菩提之事。
能自利益。調伏衆生。受持佛法。不破菩
薩所修禁戒。菩提之心終不傾動。懃修精
進。壞邪見等。説三乘道。菩薩成就如是五
事。有三種。謂下中上。具足二種是名爲
下。具足三種是名爲中。若具四種是名
爲上
次引守護國界經者。彼守護國界主陀羅尼
經第七菩薩瓔珞莊嚴品云。佛告文殊師利
言。善男子。一切菩薩皆悉具有四種瓔珞。
云何爲四。所謂戒爲瓔珞。定爲瓔珞。慧
爲瓔珞。陀羅尼門以爲瓔珞。是名爲四。善
男子。云何戒爲瓔珞。善男子。菩薩有一淨
戒瓔珞。謂於衆生起無瞋恚無障礙心。令
諸衆生見皆歡喜無有厭足。復善男子。菩薩
有二淨戒瓔珞。所謂閉惡趣門開人天路。
復次善男子。菩薩有三淨戒瓔珞。謂身口
意皆悉清淨。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四淨戒
瓔珞。謂所欲皆遂。所願皆成。所樂皆得。始
終究竟。復次善男子。菩薩有五淨戒瓔珞。謂
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
知見。具足大涅槃。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六
淨戒瓔珞。謂不破戒。終無悔故。不穿漏
戒。無餘過故。不雜戒。無和合故。清淨
戒。長白法故。自在戒。隨意所往體具足故。
自在轉戒。於一切時智自在故。復次善男
子。菩薩有七淨戒瓔珞。所謂施得清淨。忍
得清淨。勤得清淨。定得清淨。惠得清淨。方
便復得清淨。不放逸得清淨。復次善男子。
菩薩有八淨戒瓔珞。各別圓滿。所謂十地圓
滿。不悔圓滿。不懈怠圓滿。不嫌恨圓滿。供
養佛圓滿。離八難圓滿。修布施圓滿。善友
圓滿。復次善男子。菩薩有九淨戒瓔珞。云
何爲九。所謂得無所畏。得無驚怖。得決定
心。得近寂靜。得調伏心。得無貪心。得勇
悍心。得知一切衆生心念。得寂靜地。是名
爲九。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淨戒瓔珞。云
何爲十。所謂身瓔珞。圓滿相好爲莊嚴故。
語瓔珞。如説修行爲莊嚴故。意瓔珞。以無
煩惱爲莊嚴故。刹土瓔珞。以圓滿願爲莊
嚴故。利他瓔珞。能清淨心爲莊嚴故。生處
瓔珞。不造諸惡爲莊嚴故。菩薩行瓔珞。隨
學佛行爲莊嚴故。智慧瓔珞。了一切法皆
悉幻化為莊嚴故。菩堤場瓔珞。一切善根
皆悉迴向爲莊嚴故。力無所畏佛不共法以
爲瓔珞。不捨淨戒根本體性爲莊嚴故。是
名爲十
次引大智論者。彼論第十三卷云。云何名
爲戒。答曰。惡止不更作。若心生。若口言。若
從他受。息身口惡。是名爲戒。云何名爲惡。
若實是衆生知是衆生。知是生發心殺而
奪其命。生身業有作色。是名殺生罪。其
餘繋閉鞭打等是助殺法。復次殺他得殺罪。
非自殺身。心知衆生而殺。是罪。不如夜
中見人謂爲杌樹而殺者。故殺生得殺罪。
非不故也。快心殺生得殺罪。非狂癡。命
根斷是殺罪。非但創。身業是殺罪。非但口
教勅。口教是殺罪。非但心生。如是等名殺
罪。不作是罪。名爲戒。若人受戒。心生口
言。我從今日不復殺生。若身不動口不言。
而獨心生自誓。我從今日不復殺生。是名
不殺生戒。有人言。是不殺生戒或善或無
記。問。如阿毘曇中説。一切戒律儀皆善。今
何以言無記。答曰。如迦旃延子阿毘曇中
言一切善。如餘阿毘曇中言不殺戒或善
或無記。何以故。若不殺戒常善者。持此戒
人應如得道人常不墮惡道。以是故或時
應無記。無記無報故。不生天上人中。問
曰。不以戒無記故墮地獄。更有惡心生故
墮地獄。答曰。不殺生得無量善法。作無作
福常日夜生故。若作少罪有限有量。何以
故。隨有量而不隨無量。以是故知。不殺
戒中或有無記。復次有人不從師受戒。而
但心生自誓。我從今日不復殺生。如是不
殺或時無記。問曰。是不殺戒何界繋。答曰。迦
旃延子阿毘曇中言。一切受戒律儀皆欲界
繋。餘阿毘曇中言。或欲界繋或不繋。以實
言之。應有三種。或欲界繋。或色界繋。或
不繋。殺生法雖欲界。不殺戒應隨殺在欲
界。但色界不殺無漏不殺。遠遮故。是眞不
殺戒。復次有人不受戒而從生已來不好
殺生。或善或無記。是名無記。是不殺生
非心非心數法亦非心相應或共心生。或
不共心生。迦旃延子阿毘曇中言。不殺生
是身口業。或作色或無作色。或隨心行或不
隨心行注云。隨心行定共戒。
不隨心行意五戒
隨心行先世業報。二
種修應修。二種證應證註云。身
證惠證
思惟斷。一切
欲界最後得見斷時斷。凡夫聖人所得是色
法。或可見或不可見法。或有對法或無對
法。有報法有果法。有漏法有爲法有上法。非
相應因。如是等分別。是名不殺戒。問曰。八
直道中戒亦不殺生。何以獨言不殺生戒有
報有漏。答曰。此中但説受戒律儀。不説無
漏律儀。復次餘阿毘曇中言。不殺法常不逐
心行。非身口業。不隨心業行。或有報。或
無報。或有漏。或無漏。是爲異法。餘者皆
同。復有言。諸佛賢聖不戲論諸法註云。種種
異説名爲

現前衆生各各惜命。是故佛言。莫奪他
命。奪他命世世受諸苦痛。衆生有無後當
説。問曰。人能以力勝人。并國殺怨。或田
獵皮肉所齊處大。今不殺生得何等利。答
曰。得無所畏安樂無怖。我以無害於彼
故。彼亦無害於我。以是故無怖無畏。好
殺之人雖復位極人王亦不自安。如持戒
之人單行獨遊無所畏難。復次好殺之人
有命之屬皆不憙見。若不好殺一切衆生
皆樂依附。復次持戒之人命欲終時。其心
安樂無疑無悔。若生天上若在人中。常
得長壽。是爲得道因縁。乃至得佛住壽無
量。復次殺生之人今世後世受種種身心苦
痛。不殺之人無此衆難。是爲大利。復次行
者思惟。我自惜命愛身。彼亦如是與我何
異。以是之故不應殺生。復次若殺生者。爲
善人所訶。怨家所嫉。負他命故常有怖
畏。爲彼所増。死時心悔。當墮地獄若畜
生中。若出爲人常當短命。復次假令後世
無罪不爲善人所訶怨家所嫉。尚不應故
奪他命。何以故。善相之人所不應行。何
況兩世有罪弊惡果報。復次殺爲罪中之
重。何以故。人有死急不惜重寶。但以活
命爲先。譬如賈客入海採寶。垂出大
海。其船卒壞珍寶失盡。而自喜慶擧手而
言。幾失大寶。衆人怪言。汝失財物裸形
得脱。云何喜言幾失大寶。答言。一切寶中
人命第一。爲命故求財。不爲財故求命。以
是故佛説。十不善道中殺最在初。五戒中
亦最在初。若人種種修諸福徳。而無不殺
生戒則無所益。何以故。雖在富貴處生
勢力豪族。而無壽命誰受此樂。以是故
知。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徳中不殺第一。
世間中惜命爲第一。何以知之。一切世人
甘受刑罰殘考掠以護壽命。復次若有人
受戒心生。從今日不殺一切衆生。於無
量衆生中以所愛重物施與。所得功徳亦復
無量。如佛説。有五大施。何等五。一者不殺
生。是爲最大施。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飮酒
亦復如是。復次行慈三昧。其福無量。水火
不害刀兵不傷。一切惡毒所不能中。以五
大施故所得復如是。復次三世十方中尊。佛
爲第一。如佛語難提迦優婆塞。殺生有十
罪。何等爲十。一者心常懷毒世世不絶。二
者衆生増惡眼不憙見。三者常懷惡念思
惟惡事。四者衆生畏之如見蛇虎。五者睡
時心怖覺亦不安。六者常有惡夢。七者命
終之時狂怖惡死。八者種短命業因縁。九者
身壞命終墮泥梨中。十者若出爲人常當短
命。復次行者心念。一切有命乃至毘蟲皆自
惜身。云何以衣服飮食自爲身故而殺衆
生。復次行者當學大人法。一切大人中佛
爲最大。何以故。一切智慧成就。十力具足。
能度衆生。常行慈愍。持不殺戒。自到得
佛。亦教弟子行此慈愍。行者欲學大人
行故亦當不殺。問曰。不侵我者殺心可
息。若爲侵害強奪逼迫。是當云何。答曰。應
當量其輕重。若人殺己。先自思惟。全戒
利重。全身爲重。破戒爲失。喪身爲失。如是
思惟已。知持戒爲重全身爲輕。若苟免全
身。身何所得。是身名爲老病死藪。必當壞
敗。若爲持戒失身。其利甚重。又復思惟。我
前後失身世世無數。或作惡賊禽獸之身。但
爲財利諸不善事。今乃得爲持淨戒故不
惜此身。捨命持戒勝於毀禁全身。百千
萬億不以爲喩。如是定心應當捨身以護
淨戒。如一須陀洹人。生屠殺家。年向成
人應當修其家業。而不肯殺生。父母與刀
并一口羊閉著屋中。而語之言。若不殺羊
不合汝出得見日月生活飮食。兒自思惟
言。我若殺此一羊。便當終爲此業。豈以身
故為此大罪。便以刀自殺。父母開戸見。羊
在一面立。兒已命絶。當自殺時即生天
上。若如此者。是爲不惜壽命全護淨戒。
如是等義。是名不殺生戒。不與取者。知他
物生盜心。取物去離本處物屬我。是名
盜。若不作是名不盜。其餘方便計挍。乃至
手提未離地者。是名助盜法。財物有二
種。有屬他。有不屬他。取屬他物。是盜
罪。屬他物亦有二種。一者聚落中。二者空
地。此二處物盜心取得盜罪。若物在空地
當撿挍。如是物近誰國。是物應當有屬
不應取。如毘尼中説。種種不盜是名不盜
相。問曰。不盜有何等利。答曰。人命有二
種。一者内。二者外。若奪財物。是爲奪外
命。何以故。命依飮食衣被故活。若劫若
奪。是名奪外命。如偈説。一切諸衆生。衣
食以自活。若奪若劫取。是名劫奪命。以是
事故。有智之人不應劫奪。復次當自思
惟。劫奪得物以自供養。雖身充足。會亦
當死。死入地獄。家室親屬雖共受樂。獨
自受罪亦不能救。已得此觀應當不盜。復
次不與取有二種。一者偸。二者劫。此二共
名不與取。於不與取中盜爲最重。何以
故。一切人以財自活。而或穿踰盜取。是最
不淨。何以故。無力勝人畏死盜取故。劫盜
之中盜罪爲重。如偈説。飢餓身羸痩。受罪
大苦處。他物不可觸。譬如大火聚。若盜
取他物。其主泣懊惱。假使天王等。猶亦以
爲苦。殺生人罪雖重。然於所殺者是賊。偸
盜人於一切有物人中賊。若犯餘戒。於異
國中有不以爲罪者。偸盜人一切諸國無
不治罪。問曰。劫奪之人。今世有人讃美
其健。於此劫奪何以故捨。答曰。不與而
偸盜。是不善相。劫盜之中雖有差降。倶
爲不善。譬如美食雜毒惡食雜毒。美惡
雖殊雜毒不異。亦如明闇蹈火。晝夜雖
異。燒足一也。今世愚人不識罪福二世果
報。無仁慈心。見人能以力相侵。強奪他
財。讃以爲強。諸佛賢聖慈愍一切了達三
世殃福不朽。所不稱譽。以是故知。劫盜之
罪倶爲不善。善人行者之所不爲。如佛説。
不與取有十罪。何等爲十。一者物主常瞋。
二者人疑。三者非時行不籌量。四者朋黨惡
人遠離賢善。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於
官。七者財物沒入。八者種貧窮業因縁。九者
死入地獄。十者若出爲人懃苦求財。五家
所共若主若賊若火若水若不愛子用。乃至
藏埋亦失。邪婬者。若女人爲父母兄弟姉
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守護。若犯者是名邪
婬。若有雖不守護以法爲守。云何法守。
一切出家女人在家受一日戒。是名法守。若
以刀若以財若誘誑。若自有妻受戒有身
乳兒非道。乃至以花鬘與婬女爲要。如是
犯者爲名邪婬。如是種種不作名爲不邪
婬。問曰。人守人瞋。法守破法。應名邪婬。人
自有妻。何以爲邪。答曰。既聽受一日戒
墮於法中。本雖是婦。今不自在。過受戒
時則非法守。有身婦人以其身重厭本所
習。又爲傷身。乳兒時婬其母乳則竭。又
以心著婬欲不復護兒。非道之處則非女
根。女心不樂強以非理。故名邪婬。是事
不作名爲不邪婬。問曰。若夫主不知不見
不惱。他有罪。答曰。以其邪故既名爲邪。
是爲不正。是故有罪。復次此有種種罪過。
夫妻之情異身同體。奪他所愛破其本心。
是名爲賊。復有重罪。惡名醜聲爲人所憎。
少樂多畏。或畏刑戮又畏夫主傍人所知。
多懷妄語。聖人所訶。罪中之罪注云。婬罪婬邪
破戒故名罪中

 復次婬泆之人當自思惟。我婦他妻同
爲女人。骨肉情態彼此無異。而我何爲横
生惑心隨逐邪意。邪婬之人破失今世後
世之樂好名善譽身心安樂。今世得也。
生天得道涅槃之利。後世得也
復次迴己
易處以自制心。若彼侵我妻。我則忿毒。我
若侵彼。彼亦何異。恕己自制故應不作。復
次如佛所説。邪婬之人後墮劍樹地獄。衆
苦備受。得出爲人。家道不穆。常値婬婦邪
避殘財邪婬爲患。譬如蝮蛇。亦如大火。不
急避之。禍害將及。如佛所説。邪婬有十
罪。一者常爲所婬夫主欲犯害之。二者夫
婦不穆常共鬪諍。三者諸不善法日日増長。
於諸善法日日損減。四者不守護身妻子
孤寡。五者財産日秏。六者有諸惡事常爲
人所疑。七者親屬知識所不受憙。八者種
怨家業因縁。九者身壞命終死入地獄。十者
若出爲女人多人一夫。若爲男子婦不貞
潔。如是等種種因縁。不作是名不邪婬。妄
語者。不淨心欲誑他。覆隱實出異語。生
口業。是名妄語。妄語之罪從言聲相解生。
若不相解。雖不實語無妄語罪。是妄語。知
言不知。不知言知。見言不見。不見言
見。聞言不聞。不聞言聞。是名妄語。若
不作是名不妄語。問曰。妄謂有何等罪。答
曰。妄語之人先自誑身。然後誑人。以實
爲虚。以虚爲實。虚實顛倒不受善法。譬
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語之人心無慚愧。閉
塞天道涅槃之門。觀知此罪。是故不作。復
次觀知實語。其利甚廣。實語之利自從己
出。甚爲易得。是爲一切出家人力。爲如是
功徳。居家出家人共有此利。善人之相。復次
實語之人其心端直。其端直易得免苦。譬
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問曰。若妄語有如
是罪。人何以故妄語。答曰。有人愚癡少智。
遭事苦厄妄語求脱。不知事發今世得罪。
不知後世有大罪報。復次有人雖知妄語
罪。慳貪瞋恚愚癡多故而作妄語。復有人
雖不貪恚。而妄語人罪心謂實爾。死墮地
獄。如提婆達多弟子倶伽離。常求舍利弗目
揵連過失。是時二人夏安居竟遊行諸國。値
天大雨到陶作家。宿盛陶器舍。此舍中先
有一女人在闇中宿。二人不知。此女其夜
夢失不淨。晨朝趣水滲浴。是時倶伽離偶行
見之。倶伽離能相知人交會情状。而不知
夢與不夢。是時倶伽離顧語弟子。此女人
昨夜與人情通。即問女人。汝在何處臥。答
言。我在陶師屋中寄宿。又問。共誰。答言。二
比丘。是時二人從屋中出。倶伽離見已又
以相驗之。意謂。二人必爲不淨。先懷嫉
妬。既見此事。遍諸城邑聚落告之。次到祇
洹唱此惡聲。於是中間。梵天王來欲見佛。
佛入靜室寂然三昧。諸比丘衆各閉房三
昧。皆不可覺。即自思惟。我故未見佛。佛
入三昧。且欲還去。即復念言。佛從定起亦
將不久。於是小住到倶伽離房前。扣其房
而言。倶伽離倶伽離。舍利弗目揵連心淨
柔軟。汝莫謗之而長夜受苦。倶伽離問
言。汝是何人。答言。我是梵天王。問言。佛説
汝得阿那含道。汝何以來。梵王心念説偈
言。無量法欲量。不應以相取。無量法欲
量。是野人覆沒。説此偈已。到佛所具説
其事。佛言。善哉善哉。快説此偈。爾時世
尊復説此偈。無量法欲量。不應以相取。無
量法欲量。是野人覆沒。梵天王聽佛説已。
忽然不現即還天上。爾時倶伽離到佛所。
頭面禮佛足却住一面。佛告倶伽離。舍利
弗目揵連心淨柔軟。汝莫謗之而長夜受
苦。倶伽離白佛言。我於佛語不敢不信。但
自目見了了定知二人實行不淨。佛如是三
呵。倶伽梨亦三不受。即從坐起而去還其
房中。擧身生創。始如芥子。漸大如豆如棗
如捺。轉大如瓜。翕然爛壞如大火燒。叫喚
哭其夜即死。入大蓮花地獄。有一梵王夜
來白佛。倶伽離已死。復有一梵天言。墮大
蓮花地獄。其夜過已。佛令僧集而告之言。
汝等欲知倶伽離所墮地獄壽命長短不。諸
比丘言。願樂欲聞。佛言。有六十斛胡麻。有
人過百歳取一胡麻去。如是至盡。阿浮
陀地獄中壽故未盡。二十阿浮陀地獄中壽。
爲一尼羅浮地獄中壽。如二十尼羅浮陀地
獄中壽。爲一呵羅還地獄中壽。二十呵羅邏
地獄中壽。爲一呵娑婆地獄中壽。二十呵
娑地獄中壽。爲一休休地獄中壽。二十休
休地獄中壽。爲一漚波羅地獄中壽。二十漚
波羅地獄中壽。爲一分陀梨迦地獄中壽。二
十分陀梨迦地獄中壽。爲一摩呵波頭摩地
獄中壽。倶伽離墮是摩呵波頭摩地獄中。出
其大舌以百釘釘之。五百具犁耕之。爾時
世尊説此偈言。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
斬身。由其惡言。應呵而讃。應讃而呵。口
集諸惡。終不見樂。心口業生惡。墮尼羅
浮獄。具滿百千世。受諸毒苦痛。若生阿浮
陀。具滿三十六。別更有五世。皆受諸苦
毒。心依邪見。破賢聖語。如竹生實。自毀
其形。如是等心生疑謗遂至決定。亦是
妄語。妄語人乃至佛語而不信受。受罪如
是。以是故不應妄語。復次如佛子羅睺
羅。其年幼稚未知愼口。人來問之。世尊
在不。詭言不在。若不在時。人問羅睺羅。世
尊在不。詭言佛在。有人語佛。佛語羅睺
羅。滲盤取水與吾洗足。洗足已語羅睺
羅。覆此澡槃。如勅即覆。佛言。以水注之。
注已問言。水入中不。答言。不入。佛告羅
睺羅。無慚愧人妄語覆心。道法不入亦復
如是。如佛説妄語有十罪。何等爲十。一
者口常氣臭。二者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
者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謀議常
不參豫。五者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
下。六者人所不敬。雖有教勅人不承用。
七者常多憂愁。八者種誹謗業因縁。九者身
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者若出爲人常被誹
謗。如是種種不作。是爲不妄語。名口善
律儀。不飮酒者。酒有三種。一者穀酒。二者
菓酒。三者藥草酒。菓酒多種。蒲陶阿梨吒
樹菓。如是等種種名爲菓酒。藥草酒者。種
種藥草合和米&MT02728;甘蔗汗中能變成酒。同蹄
畜乳酒。一切乳熱者可中作酒。略説。若
乾若濕若清若濁。如是等能令人心動放逸。
是名爲酒。一切不應飮。是名不飮酒。問
曰。洒能破冷益身。令心歡喜。何以不飮。答
曰。益身甚少。所損甚多。是故不應飮。譬
如美飮中雜毒。是何等毒。如佛語難提
迦憂婆塞。酒有三十五失。何等三十五。一者
現世財物虚竭。何以故。人飮酒醉心無節
限用費無度故。二者衆病之門。三者鬪諍
之本。四者裸露無恥。五者醜名惡聲人不所
敬。六者覆沒智慧。七者應所得物而不得。
已所得物而散失。八者伏匿之事盡向人説。
九者種種事業廢不成辨。十者醉爲愁本。何
以故。醉中多失。醒已慚愧憂惱。十一者身
力轉少。十二者身色壞。十三者不知敬父。
十四者不知敬母。十五者不敬沙門。十六
者不敬婆羅門。十七者不敬伯叔及尊長。
何以故。醉悶恍愡無所別故。十八者不尊
敬佛。十九者不敬法。二十者不敬僧。二十
一者朋友惡人。二十二者疎遠賢善。二十三
者作破戒人。二十四者無慚無愧。二十五者
不守六情。二十六者縱色放逸。二十七者
人所憎惡不喜見之。二十八者貴重親屬
及諸知識所共擯棄。二十九者行不善法。三
十者棄捨善法。三十一者明人智士所不信
用。何以故。酒放逸故。三十二者遠離涅槃。
三十三者種狂癡因縁。三十四者壞命終墮
惡道泥梨中。三十五者若得爲人所生之處
常當狂騃。如是等種種過失。是故不飮。如
偈説。酒失覺知相。身色濁而惡。智心動而
亂。慚愧已被却。失念増瞋心。失歡毀宗
族。如是雖名飮。實爲飮死毒。不應瞋而
瞋。不應咲而咲。不應哭而哭。不應打而
打。不應語而語。與狂人無異。奪諸善功
徳。知愧者不飮。如是四罪不作。是身善
律儀。妄語不作。是口善律儀。名爲優婆塞
五戒律儀。問曰。若八種律儀及淨命是名爲
戒。何以故優婆塞於口律儀中無三律儀
及淨命。答曰。白衣居家受世間樂。兼修福
徳。不能盡行戒法。是故佛令持五戒。復
次四種口業中妄語最重。復次妄語心生故
作。餘者或故作或不故作。復次但説妄語
已攝三事。復次諸善法中實爲最大。若説
實語四種正語皆已攝得。復次白衣處世當
官理務家業作使。是故難持不惡口法。妄
語故作。是事重故不應作。是五戒有五種
受。名五種優婆塞。一者一分行優婆塞。二者
小分行優婆塞。三者多分行優婆塞。四者滿
行優婆塞。五者斷婬優婆塞。一分行者。於五
戒中受一戒。不受持四戒。小分行者。若
受二戒若受三戒。多分行者受四戒。滿行
者盡持五戒。斷婬者。受五戒已師前更作
誓言。我於自婦不復行婬。是名五戒。如
佛説偈。不殺亦不盜。亦不有邪婬。實語
不飮酒。正命以淨心。若能行此者。二世憂
畏除。戒福恒隨身。常與天人倶。世間六時
花。榮曜色相發。以此一歳花。天上一日具。
天樹自然生。花鬘及瓔珞。丹葩如燈照。衆
色相間錯。天衣無央數。其色若干種。鮮白
映天日。輕密無間儱。金色映繍。斐疊
如雲氣。如是上妙服。悉從天樹出。明珠
天耳璫。寶&T027012;曜手足。隨意所好愛。亦從天
樹出。金花瑠璃莖。金銀爲花鬢。柔濡香芬
薫。悉從寶池出。琴瑟箏箜篌。七寶爲挍
飾。器妙故音清。皆亦從樹出。波疑質妬
樹。天上樹中王。在彼歡喜薗。一切無有比。
持戒爲耕田。天樹從中出。天厨甘露味。飮
食除飢渇。天女得自在。亦無任身難。嬉怡
縱逸樂。食無便利患。持戒常攝心。得生
放意地。無事亦無難。常樂肆樂志。諸天
得自在。憂苦不復生。所欲應念至。身光
照幽冥。如是種種樂。皆由施與戒。若欲
得此報。當懃自勉勵。問曰。今説尸羅波
羅蜜當以成佛。何以乃讃天福。答曰。佛言。
三事必得報果不虚。布施得大福。持戒
生好處。修定得解脱。若單行尸羅得生好
處。若修定智慧慈悲和合得三乘道。今但
讃持戒現世功徳名聞安樂後世得報。如偈
説所讃。譬如小兒蜜塗苦藥然後能服。今
先讃戒福。然後人能持戒。能持戒已。立大
誓願。得至佛道。是爲尸羅生尸羅波羅蜜。
又以一切人皆著樂世間之樂天上爲最。
若聞天上種種快樂。便能受行尸羅。後聞
天上無常。厭患心生求解脱。更聞佛無量功
徳。若慈悲心生。依尸羅波羅蜜得至佛道。
以是故雖説尸羅讃天報無咎。問曰。白
衣居家唯此五戒。更有餘法耶。答曰。有一
日戒。六齊日持功徳無量。若十二月一日至
十五日受持此戒。其福甚多
次引震旦解釋云。梵網經疏第三云。花嚴
經菩薩瓔珞經文。又本業經大集經等。倶説
菩薩十重四十八輕。與今經同。仁王般若
經文殊般若經諸般若經。倶説六重二十八
輕。方等經説善信菩薩二十四戒不分輕
重。又瑜伽論説四重。如今經不自讃毀他。
不慳。不嗔。不謗三寶等四戒是。又有四十
四輕罪。又文殊般若經第一説菩薩戒。一品
有重數。同八關齊戒。義體遍通佛果。又
説世間戒。一品用三歸受戒竟云。我持菩
薩戒。三説已十八戒相數同沙彌沙彌尼十
戒。體遍通佛果。又説出世間戒。有四重。婬
殺妄是同小乘名
數。義體全別也
如是四重一一云。若以心
分別男女非男非女等。是菩薩犯波羅夷
又一一戒
皆結末
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四重
説五修。僧伽婆尸娑三條偸蘭遮翻爲大
障道
修波羅提一突吉羅一波羅提舍總皆
結云
若未犯
前罪逆。守護令不生。是菩薩眼耳鼻舌身
意令無異。是菩薩應當學此。謂之出世
間菩薩戒出世間
戒品竟
又説上世間一品。佛告文
殊。此上出世間聖戒無漏無生無所著。出三
界離一切依。佛説。此祇夜有出世
界人
無垢。無所
有憍慢及所依無明與繋縛。如是諸過患一
切皆無有。無内寂外寂。亦無内外寂内外
覺。亦無智者得解脱結云是清淨戒相。無
勝戒無定戒。智慧是聖人姓。不可得戒是佛
所嘆戒。是空無與等戒。能安聖定。若清淨
定成即修行惠。以惠得智。以智若得解
上出世間
戒一品竟
又説菩薩戒品者文殊般
若經竟
説諸律。
五篇六聚七篇輕重之相調伏小相性人漸
令入大如是一切諸律開合同異。皆是無上調御應
病輕重説樂不同。今得伏行也。如餘戒
度論中廣
述耳
略擧諸經出戒相同異竟制意及戒
同異竟
又同疏第四云。輕垢罪篇將釋此篇文。前
八門分別。一制意。二釋名。三數類。四以輕
帶重。五以一合多。六遮性。七麁細。八會
通。一制意者六義。一爲令世間於佛弟
子無機嫌故。二先顯佛子出世道故。三微
細情塵悉斷盡故。四調伏三業。滅三毒故。
五遠離十重前方便故。六長養菩薩三聚淨
戒故。此之六義戒之通有務使毫微雜染一
念不生。清淨眞心湛如空月。故名無犯
制意
竟也
二釋名者。言輕垢罪者。簡異十重名
輕。汚辱戒名垢。罪者摧也。即有二義。一
由犯戒故善神不護。現令菩薩身心衰耗。
二負破戒業墮不如意處。更令佛子身心
摧折。故名罪也約戒
釋竟
 又體非是重名輕。
點汚淨行名垢約行
釋竟
菩薩善戒經地持論。
輕戒總名突吉羅。瑜伽論四分律等。翻爲惡
作惡説。身犯名惡作。口犯名惡説。善生經
中名失意罪釋曰謂忘念所作乖於本志。故
名失意釋名
意竟
三數類者。通論此篇與諸教類
開合。略出十例。一若依瑜伽論有四十四
種輕戒。二若依地持善戒少有増減。大同
瑜伽。三依菩薩内戒經四十二種輕戒。四
依善生經別有二十八種輕垢戒。五依方
等經除二十四重戒外別有二十五輕戒。
六依此經大數四十八輕戒。其中含攝即近
向百條。七依三千威儀經即三千條。八依
毘婆娑論六萬細行。及付法藏經説八萬毘
尼。又此經自指廣。梵網本八萬威儀品當
明。九如梁攝論。引毘奈耶瞿娑經説。菩
薩戒有十萬種差別。十如大論説。菩薩略
有八萬。廣有塵沙等數。如是等一切三藏
八藏更有種種差別數類。總而爲言。皆是
此輕垢等類也數類
竟也
四以輕帶重。此四十八
中幾唯是輕。幾兼於重。今詳。四十八中六
戒兼重。餘戒唯輕。其六重者。一國使殺生
戒。於中爲使故不應爲而爲輕垢故入此
篇。以殺生故兼帶重罪。二放火焚燒戒中。
以煩燒故不應爲而爲輕垢故入此篇。隨
火所損衆生命故兼帶重罪。三倚官乞戒
中。不應恃官勢故輕垢入此篇。強逼取
他物。入盜重攝。四爲主戒中。爲主失義入
此篇。損三寶物入重攝。五違禁行非戒中。
以詐現親附等此篇。自謗三寶故入重攝。
又行殺盜故重。以三長月六齊日犯故入此
篇。六畜作法戒中。輕秤小斗等入此篇。取
人財物等是重攝以輕帶
重義竟
五以一含多。亦
名以少含多者。四十八輕中幾唯一戒具
多戒。略有十戒各具多戒。一於販賣戒
中三戒。一賣奴畜。二賣良人。三賣棺材
板木等。二不能救生戒中有二戒。一救生免
殺。二七日講法以救亡苦。三於輕求戒中
亦有二戒。一乖受戒儀戒。二戒法師倚恃
不爲答問戒。四於惡伎損生戒中有六戒。
一賣女色。二自手作食自磨自舂。三占相
解夢。四呪術工巧。五調鷹方法。六和合毒
藥。五於禁行非戒中有四戒。一密謗三
寶。二爲媒。三齊日殺生。四齊日偸盜。六
於畜作非法戒中有六戒。一畜刀箭等。二
輕秤小斗。三因官勢取物。四害心繋縛。五
破壞成切。六畜養猫狸。七於視聽作惡戒
中有五。一不得看鬪。二不得聽樂等
聲。三不得博戲。四不得卜。五不得賊
使。八於故入難處戒中有三戒。一頭陀。二
布薩。三坐夏各令如法不入難處等。九於應
講大乘戒中有二戒。一教化他建立塔寺
處。二教災厄之時講説大乘。十於受戒乖
儀戒中有二戒。一受戒乖儀。二不敬禮
結曰上來且十條内。約文散説即三十五
種。又前門六戒内各有所含重戒。亦各具二
戒也。自餘三十二戒各唯一種。以此開張
爲論則有七十九戒以少含
多竟
第六遮性不同
者。於四十八戒中。幾是遮戒。幾是性戒。至
文點出云云遮性
義竟
第七麁細差別者。於四十
八戒中幾防身口。幾防意業。又幾是麁防
惡業。幾細防戒障。亦至文點出麁細
竟也
第八會
通者。如上七門及一切時聖教中。廣略多
少節級調伏。斷除五住地。或名爲三聚淨
戒者。此蓋是無上調御一切種智了達一切
衆生深心所行。能知一切法之所歸趣。將
護攝化一切衆生。應病與藥。令得復行一
切戒品差別之相。皆是隨宜方便而演説之。
若得衆生五濁障消五住惑盡。則與如來同
歸本源。同一佛性。同住光明金剛寶戒。同
坐花臺。放戒光明普照一切。如盧舍那
佛無二無別。故法花經云。我本立誓願。欲
令一切衆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者
已滿足。化一切衆生皆令入佛道。是其義
云云
會通竟
顯揚大戒論卷第三


顯揚大戒論卷第四 凡一篇

              慈覺大師撰
菩薩受戒法式篇七
夫以雖知三聚淨戒之相。若不發心隨佛
及師恭敬頂受。木叉珍寶無由得之。是故
今引優婆塞戒經・五戒威儀經・受十善戒經・
菩薩受齊經・大智論・菩薩瓔珞本業經・菩薩
善戒經・守護國界主經・大乘心地觀經・菩薩
持地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菩薩羯磨。及以
兼加震旦解釋等。今記此篇。初引優婆塞
戒經者。彼優婆塞戒經第四受戒品云。善
生言。世尊。在家菩薩云何得受優婆塞戒。
善男子。在家菩薩若欲受持優婆塞戒。先
當次第供養六方。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
上方。言東方者即是父母。若有人能供養
父母衣服飮食臥具湯藥房舍財寶セツテシ。恭敬
禮拜讃歎尊重。是則能供養東方父母。還
以五事報之。一者至心愛念。二者終不欺
誑。三者捨財與之。四者爲嫂上族。五者
教以世事。言南方者即是師長。若有人能
供養師長衣服飮食臥具湯藥。尊重讃歎恭
敬禮拜。早起晩臥。受行善教。是人則能供養
南方是師。復以五事報之。一者速教不令
失時。二者盡教不令不盡。三者勝己不
生嫉妬。四者將付嚴師善友。五者臨終
捨財與之。言西方者即妻子。若有人能
供給妻子衣服飮食臥具湯藥瓔珞服飾嚴
身之具以スレハ。是人則能供養西方妻子。復以十
四事報之。一者所作盡心營之。二者常作
終不懈慢。三者所作必令終竟。四者疾作
不令失時。五者常爲瞻視賓客。六者淨其
房舍臥具。七者愛敬言則柔軟。八者僮使軟
言教詔。九者善能守護財物。十者晨起夜
寢。十一者能設浄食。十二者能忍教誨。十
三者能覆惡事。十四者能瞻病苦。言北方
者即善知識。若有人能供施善友任力與
之。恭敬柔言禮拜讃歎。是人則能供養北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