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顯揚大戒論 (No. 2380_ 圓仁撰 ) in Vol. 74

[First] [Prev]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義故。雖受其戒應爲作禮。問曰。成就體
性戒者。乃至供養不應禮拜。答曰。不然。
以有戒功徳故亦應禮拜。豈但供養。汝
言不受戒菩薩不應向禮。我今復當爲汝
廣説。不但以白四羯磨故而受具足戒。如
比丘毘婆沙中説。有十種受具足戒。菩薩
有種種受戒。何等爲十。如佛自言。善來比
丘自然已得受具足戒。摩訶迦葉自誓因縁
受具足戒。如憍陳如見諦故受具足戒。如
波闍波提比丘尼以八法受具足戒。如達
摩提那比丘尼遣使受具足戒。如須陀尼
耶沙彌論義受具足戒。如耶舍比丘等善
來受具足戒。如跋陀羅波提伽三歸受具
足戒。如邊地第五律師受具足戒。中國白
四羯磨受具足戒。是以菩薩常受具足戒未
曾捨離。問曰。若被法服菩薩得禮白衣菩
薩不。答曰。菩薩方便具足五通。隨順衆生
一切形相而同其服。亦隨一切衆生入於
諸趣同其状類。大菩薩等隨順衆生業報
變化受身。如尊者&T025632;摩羅陀所説偈言。諸趣
悉變化。唯除淨居人。隨業種種轉。無處
不受生。以是故知。諸菩薩常同利益。隨其
受生而化導之。以方便力。但爲衆生。不
隨煩惱業報所繋。如尊者提婆所説偈曰。
或現作師長。或復爲弟子。以種種方便。爲
化諸凡愚。自在於諸趣。常爲衆恭敬。若
不恭敬者。是大憍慢業。是以菩薩雖形服
在俗。應得禮敬。猶如如來。爲化衆生作
若干種形。亦如化弗迦沙王。作老比丘形。
作凡師形。作力士形。作琴瑟仗術師形。示
現種種在家人形。雖爲種種無量形状。一切
皆應恭敬禮拜。是故雖同俗服。應加禮
敬。如佛所説偈言。嚴飾諸行而寂滅。調伏
決定修梵行。於諸衆生捨刀杖。是名沙門
婆羅門。是以於諸菩薩不應取其形状相
貌而生分別。菩薩但爲三界衆生作大舍
宅。或化爲佛。或化爲天人。乃至化爲種種
畜生。一切皆應禮彼菩薩功徳妙聚。不應
作心禮其状貌。如彼世人致禮形像遠敬
法身。豈存金石泥團土木而尊事乎。是故
菩薩以諸方便作内外形利益衆生。禮無
咎耶已上
論文
論曰。此文即納禮拜供養以明不及。於中
四義。一者受具足戒。比丘應禮未入地菩
薩故。二者成就體性戒者不但供養亦應
禮拜故。三者於不受戒菩薩亦應作禮拜
故。四者被法服菩薩應禮白衣菩薩故。其
中細事在文可見。如是等諸經論咸云小
極不及大初。具如上所引諸經論中説。勸
進諸執小者。冀捨所執小徑。四應赴大乘
廣路也
顯揚大戒論卷第一







顯揚大戒論卷第二 凡三篇

              慈覺大師撰
    直往菩薩戒行篇三
  顯示菩薩爲僧篇四
  授三聚戒爲僧篇五
直往菩薩戒行篇三
凡言菩薩。略有二類。謂共小及以直往。諸
經論中廣明斯義。諸執小輩。但解共小之
戒行。未知直往之律儀。今亦引入印經梵
網經大智度論等。顯示此義
初言引入印經者。即彼不必定入定入印
經云。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唯願
世尊。爲諸菩薩説必定不必定入智印法
門。以彼印故。令我得知此菩薩必定。此菩
薩不必定。此不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
無上智道。佛言。文殊師利。此中則有五種
菩薩。何等爲五。一者羊乘行。二者象乘行。
三者月日神通乘行。四者聲聞神通乘行。五
者如來神通乘行。文殊師利。如是名爲五
種菩薩。文殊師利。初二菩薩不必定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退無上智道。後三菩薩必
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無上智道。文
殊師利言。世尊。何者二菩薩不必定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退無上智道。世尊。何者
三菩薩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無
上智道。佛言。文殊師利。羊乘行菩薩。象乘
行菩薩。此二菩薩不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退無上智道。文殊師利。日月神通乘
行菩薩。聲聞神通乘行菩薩。如來神通乘行
菩薩。此菩薩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退無上智道。文殊師利。應云何知羊乘行
菩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他方五百佛之
世界微塵等數世界之外。彼有因縁有大因
縁。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
重。爲彼事故。過如是微塵世界。到於彼
處。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過如是世
界得到彼處。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
者乘於羊乘。則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
文殊師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乘羊乘
發行彼道。逕長久時到百由旬。大風輪起
吹令迴還八千由旬。文殊師利。於意云何。
如是之人乘彼羊乘。於彼世界能過到不。
若逕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億百千劫。若
不可説不可説劫。彼人能過一切世界不。文
殊師利答言。世尊。彼若能過一世界者。無
有是處如是之人又乘彼羊乘。若逕一
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億百千劫。若不可説
不可説劫。能得過一世界者。無有是處。佛
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聲聞乘人相隨
止住。近聲聞人習聲聞人。恭敬供養聲
聞乘人共爲知識。財物交通與共同住。若
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經行處同一處行。讀
聲聞乘。誦聲聞乘。思聲聞乘。信聲聞乘。復
教他人讀誦思信。如是之人住聲聞乘攝
聲聞乘種善根行。聲聞所牽故得鈍智。退
無上智道。如是菩薩修菩提心慧根慧眼。而
復後時住聲聞智種善根行。則還愚鈍破壞
不成。文殊師利。譬如有人若患眼病若
有目瞑。如是之人爲開眼故。一月療治勤
不休息。過一月已眼得少開。彼有怨惡常
伺其便。把碎蓽茇著其眼中。令彼人眼轉
闇更閉不得開眼。如是如是。文殊師利。若
彼菩薩修菩提心慧根慧眼。而復後時住聲
聞智種善根行。則還愚鈍破壞不成。文殊
師利。此羊乘行菩薩應知。文殊師利。應云
何知象乘行菩薩。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如
是微塵世界之外。彼有因縁有大因縁。彼
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
爲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世界到於彼
處。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過如是世
界到於彼處。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
者有八分相應象乘者。則應得過如是世
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既思惟
已。即乘八分相應象乘發行彼道。百年當
行二千由旬。大風輪起吹令迴還一千由
旬。文殊師利。於意云何。如是之人乘彼
象乘。於一世界爲能過不。若逕一劫。若一
百劫。若一千劫億百千劫。若不可説不可説
劫。彼人能過一世界不。文殊師利答言。世
尊。彼若能過一世界者。無有是處。如是
之人乘彼象乘。若逕一劫。若一百劫。若一
千劫億百千劫。若不可説不可説劫。若能得
過一世界者。無有是處。佛言。如是。文殊
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已。聲聞乘人相隨止住。近聲聞
人習聲聞人。共爲知識。與共同住。若在林
中若在寺舍若經行處同一處行。讀聲聞
乘。誦聲聞乘。思聲聞乘。信聲聞乘。復教他
人讀誦思信。如是之人住聲聞智。攝聲聞
乘。種善根行。聲聞所牽。故得鈍智。退無
上智道。如是菩薩修菩提心種菩根行安
住大乘。而復後時住聲聞智種善根行。則
還鈍愚破壞不成。文殊師利。譬如大木。廣
千由旬。大海所&T023738;。於大海中濟度衆生。空
行夜叉出置陸地。繋縛在於五百由旬大鐵
塊上。文殊師利。於意云何。如是大木。彼大
海水彼復能&T023738;不。復能海中濟衆生不。文殊
師利答言。不能。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
彼菩薩修菩提心種善根行 修行一切智
智海道。牽迴令退則不能向一切智智大
海之道。不能救拔生死大海一切衆生。文
殊師利。此象乘行菩薩應知。文殊師利。應
云何知月日神通乘行菩薩。文殊師利。譬
如有人。如是微塵世界之外。彼有因縁有
大因縁。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
大所重爲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世界
到於彼處。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過
如是世界到於彼處。如是之人即便思惟。
若我今者乘於月日神通乘者。則應得過
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
既思惟已。即乘月日神通之乘。發行彼道。
文殊師利。於意云何。如是之人乘於月日
神通之乘。於彼世界能過到不。文殊師利
答言。世尊。久時即能。佛言。如是。文殊師
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已。不與一切聲聞乘人相隨止住。
不近一切聲聞乘人。不習一切聲聞乘人。
不作知識。財物不受交。不共同住。若在林
中若在寺舍若經行處不同處行。亦不讀
誦聲聞乘法。不思不學信聲聞乘法。不教
他人讀誦信學。乃至一偈亦不學習不讀
不誦。彼人若讀則讀大乘。彼人若誦則誦
大乘。若有所説則説大乘乃至一偈。文殊
師利。此是月日神通乘行菩薩應知。文殊
師利。譬如有大伽樓羅王。大力小壯。隨意
所念須彌山頂能到異處。如是如是。文殊
師利。月日神通乘行菩薩。戒聞深心。大力少
壯勇健。能得隨心所念佛佛世界皆能過
到。於諸如來衆會林中。皆能示身。文殊師
利。應云何知聲聞神通乘行菩薩。文殊師
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塵世界之外。彼有因
縁有大因縁。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
重有大所重。爲彼事故。欲過如是微塵
世界到於彼處。如是思惟。乘何神通而能
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
之人既思惟已。即便乘聲聞神通。發行彼
道。文殊師利。於意云何。如是之人聲聞神
通於彼世界能過到不。文殊師利答言。能
過。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若善女
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不與一
切聲聞乘人相隨止住。不近一切聲聞乘
人。不習一切聲聞乘人。不作知識。財物
不受。不同修行。不共語説。不共同住。若
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經行處。不同處行。不
讀不誦聲聞乘法。不思不信聲聞乘法。
不教他讀。不教他誦。乃至一偈。於聲聞
乘不相應誦亦不教他。彼人若讀則讀大
乘。彼人若誦則誦大乘。亦教他人讀誦大
乘。若有所説則説大乘。彼於解信大乘菩
薩摩訶薩等。讀大乘人。誦大乘人。攝大
乘人。敬重正信。隨順修學。與共相應。隨逐
不捨。依附親近。如法供養。共爲知識。與共
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經行處。與共
同行。於大乘人。攝大乘人。受大乘人。持
大乘人。第一敬重最勝供養。所謂燈明種種
華香抹香塗香妙鬘塗身。如是供養。如是
之人讀誦大乘。第一喜心爲他人説。心不
輕蔑末學菩薩。正面言説。先問訊不作惡
語。不麁鑛語。常説愛語。説美妙語。如是之
人乃至失命身死因縁。不捨大乘。常攝一
切。行大乘人。學大乘人。讀大乘人。誦大
乘人。攝大乘人。如力攝取。如法攝取。如
心可勘。彼人如是無人憎惡。無與諍對。常
求一切未曾聞經。心常敬重所從聞者。心
不輕蔑末學菩薩。於他人過若實不實不
説。不狂不求他。便常勤修學慈悲喜捨。文
殊師利。此是聲聞神通乘行菩薩應知。文殊
師利。應云何知如來神通乘行菩薩。文殊
師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塵世界之外。彼
有因縁有大因縁。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
有所重有大所重。爲彼事故。欲過如是
微塵世界到於彼所。如是思惟。乘何神通
而能得過如是世界到於彼處。如是之人
是便思惟。我今若乘如來神通。則應得過
如是世界到於彼處。文殊師利。如是之人
既思惟已。即便乘如來神通發行彼道。文
殊師利。於意云何。如是之人如來神通於
彼世界能速過不。文殊師利答言。能過。佛
言。如是。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不與一切聲聞乘
人相隨上住。不近一切聲聞乘人。不習一
切聲聞乘人。不作知識。財物不受。不同
修行。不共語説。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
在寺舍若經行處。不同處行。不讀不誦
聲聞乘法。不思不信聲聞乘法。不教他
讀。不教他誦。乃至一偈。於聲聞乘不相應
讀不相應誦。亦不教他。彼人若讀則讀大
乘。彼人若誦則誦大乘。亦教他人讀誦大
乘。若有所説則説大乘。如是之人身口意
淨。善持戒法。亦令他人身口意淨令住善
法。彼於修行大乘菩薩摩訶薩等。讀大
乘人。誦大乘人攝大乘人。敬重正意隨順
修學。與共相應隨逐不捨。依附親近如法供
養。共爲知識與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
舍若經行處。與共同行。於大乘人。攝大
乘人。受大乘人。持大乘人。第一敬重最
勝供養。所謂燈明種種華香抹香塗香妙鬘
塗身。如是供養。如是之人讀誦大乘。第一
喜心教他人讀。教他人誦。心不輕蔑末學
菩薩。安住令學。常説愛語。説美妙語。如是
之人乃至失命身死因縁。不捨大乘。常攝
一切行大乘人。學大乘人。讀大乘人。誦
大乘人。攝大乘人。第一敬重。心生大喜。
設大供養。亦令他人如是修學。有大深
心。彼人如是無人憎惡。不與諍對。常求一
切未曾聞經。第一深心慇重心求。心常敬重
所從聞者。於彼人所生於師子。亦令他
人如是修學。心不輕蔑末學菩薩。於他人
過若實不實不説。不狂不求他便。亦教他
人如是修學。文殊師利。如是菩薩恒自觀
察失菩提心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
察失大菩提心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
觀察失菩薩行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
觀察失菩薩行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
觀察失菩提業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
觀察失菩提業諸衆生界。如是恒自觀察
失菩薩道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
菩薩道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
於一切菩薩威儀。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
觀察失於一切菩薩威儀諸衆生界。如是
菩薩恒自觀察失菩薩意諸衆生界。亦常
教他如是觀察失菩薩意諸衆生界。如是
菩薩恒自觀察失於一切菩薩方便諸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一切菩薩方
便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於菩
薩有爲行力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
察失於菩薩有爲行力諸衆生界。如是菩薩
恒自觀察失於如法住菩薩行諸衆生界。亦
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如法住菩薩行諸
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菩薩慈悲喜
捨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菩
薩慈悲喜捨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布施。
亦教他施。如是菩薩自不狂他。亦教他
人令不狂他。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於佛
法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佛
法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離善法
欲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離善法
欲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縛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縛衆生界。如是菩
薩恒自觀察長久遠時病衆生界。亦常教他
如是觀察長久遠時病衆生界。如是菩薩恒
自觀察失正法行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
是觀察失正法行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
自觀察失於具足福徳智等諸衆生界。亦常
教他如是觀察失於具足福徳智等諸衆
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於如來善根種
子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如
來善根種子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
一切孤獨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一
切孤獨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久睡
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一切久睡諸
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下劣種姓諸衆
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下劣種姓諸衆生
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大乘信諸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大乘信諸衆生
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於持戒諸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持戒諸衆生
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順入法諸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順入法諸衆生
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忍樂行諸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忍樂行諸衆生
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奢摩他毘婆舍
那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奢摩
他毘婆舍那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
失於調御持戒樂行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
是觀察失於調御持戒樂行諸衆生界。如
是菩薩恒自觀察失念意行知足慚愧諸衆
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念意行知足
慚愧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念
次第入波羅蜜道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
觀察失念次第入波羅蜜道諸衆生界。如
是菩薩恒自觀察失佛善根諸衆生界。亦
常教他如是觀察失佛善根諸衆生界。如
是菩薩恒自觀察失善知識諸衆生界。亦
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善知識諸衆生界。如
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於利益一切衆生諸衆
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於利益一切
衆生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法
隨順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法
隨順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智
隨順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智
隨順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義
隨順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義
隨順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失於
了義修多羅義諸衆生界。亦常教他如是
觀察失於了義修多羅義諸衆生界。如是
菩薩恒自觀察失四正勤諸衆生界。亦常
教他如是觀察失四正勤諸衆生界。如是
菩薩恒自觀察失實法律語説善行諸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失實法律語説善
行諸衆生界。如是菩薩恒自觀察貧衆生
界。亦常教他如是觀察貧衆生界。如是菩
薩恒自觀察一切世界慈心普遍。亦常教他
如是觀察一切世界慈心普遍。有如是心。
彼諸衆生無主無歸。彼諸衆生一切炎然。彼
諸衆生一切無舍。彼諸衆生一切無救。彼
諸衆生一切無明。我於何時能爲作主。與
作歸依與作舍宅。與作救護與作燈明。文
殊師利。譬如有大伽樓羅王。少壯多力。隨
心恒念。何所希望。則能飛上須彌山頂。爾
乃下入大海之中。取龍婦女擧在虚空。如
是如是。文殊師利。如來神通乘行菩薩有
大福徳。善根勢力速疾奮迅。隨何尊處如
來衆會隨心欲往則能疾到。一切惡道惡業
衆生所生之處皆悉能到。能與作主作歸依
處。令離諸惡。與作舍宅與作救護與作
燈明。文殊師利。此是如來神通乘行菩薩應
已上
經文
論曰。此等經文顯示何義。寄五種乘顯示
決定不決定義。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而有決定成就有不決定成就。是故如
來擧五種乘以説其別。如經羊乘象乘。二
種菩薩不決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附近聲聞聲聞同住。讀誦聲聞經法等故。
月日神通乘及聲聞神通乘與如來神通乘。
此三菩薩決定成就阿耨菩提。不近聲聞
不同住止不讀誦聲聞經法等故。具如經
文。不更繁記。爲欲顯示直往菩薩。是故
先陳羊乘象乘二種菩薩。然後陳説三種
直往。若有菩薩附近聲聞。必退無上法王
妙果。是故直往與聲聞人不同住止。何況
學習其戒律等也。聲聞戒行於菩薩之毒
藥。以是義故經云如貧人食是轉輪王毒
也。直往菩薩更有三品。雖與聲聞不同
住等。而有根性上中下故。所修行相有優
劣故。是故佛説三種神通乘菩薩也。雖三
不同。而不迂迴終倶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無上佛果故。倶名爲直往菩薩也。然
一卷善戒經云。若菩薩言。不應受聲聞戒。
不應讀聲聞經。何以故。聲聞經律不能
利益諸衆生故。若作是言犯重。不名八
重。不犯者爲貪著小乘經律者。又云。菩薩
摩訶薩成就戒。成就善戒。成就利益衆生
戒。先當具足學優婆塞戒沙彌戒比丘戒。若
言不具優婆塞戒得沙彌戒者。無有是
處。不具沙彌戒得比丘戒者。亦無是處。
不具如是三種戒者得菩薩戒。亦無是
處。譬如重樓四級次第。不由初級至二
級者。無有是處。不由二級至於三級。不
由三級至四級者。亦無是處。菩薩具足
三種戒已。欲受菩薩戒。應當至心以無
貪著捨於一切内外之物。若不能持不具
三戒。終不能得菩薩戒也。又菩薩善戒經
第一云。一切戒者。在家出家所受持者名
一切戒。在家出家戒有三種。一者戒。二者
受善法戒。三者爲利衆生故行。云何名
戒。所謂七衆戒。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
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菩薩摩訶薩若欲受
持菩薩戒者。先當淨心受七種戒。七種戒
者。即是淨心趣菩薩戒。如世間人欲請大
王。先當淨持所居屋宅。是七種戒倶是在家
出有所受。菩薩戒者亦復如是。倶是在家
出家所受。是名爲戒已上
經文
又瑜伽論第四十一
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云。若諸菩薩安住
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
不應聽聲聞乘相應法教。不應受持不
應修學。菩薩何用於聲聞乘相應法教聽
聞受持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
染違犯。何以故。菩薩尚於外道書論精勤
研究。況於佛語。無違犯者。爲令一向習
小法者捨彼欲故作如是説。准此等經
論者。必應先受七種戒後受菩薩戒。何故
令建立直往菩薩以爲寂勝。今釋云。汎言
菩薩有兩種差。一者漸次。二者直往。彼經
文意。且約漸次菩薩明義。今據直往菩
薩明義。故云不應讀誦聲聞經法等也。問。
漸次直往兩種菩薩終同獲得阿耨菩提無
上佛果者。何必偏受菩薩戒。答。漸次菩薩
雖發菩提心。而與小乘同戒行故。終爲
聲聞熏習所牽得小鈍智。退無上智破壞
不成。故上文云。羊乘行菩薩。如是之人住
聲聞乘攝聲聞乘種善根行。聲聞所牽故。
得鈍智退無上智道。如是菩薩修菩提心
慧根。而復後時住聲聞智種善根行。則還
愚鈍破壞不成。是故直往菩薩不與小乘
同住止。等不受小乘經法律等。直爾得受
菩薩大戒。又大智度論第九十云。若阿羅漢
住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疾得作佛。
何以言迂迴稽留。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縁
捨衆生捨佛道。又復虚言得道。以是因
縁故。雖不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
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已上
經文
是故直
往菩薩全不用受聲聞戒也。問。彼經既云。
若菩薩言。不應受聲聞戒。不應讀聲聞經。
何以故。聲聞經律不能利益諸衆生故。若
作是言犯重。直行菩薩不受聲聞戒者。豈
不犯重耶。答。先既陳説。彼經且約漸次菩
薩而作是説。非是直往菩薩之分。若有漸
次人不許受讀聲聞戒經。如汝所問。必應
犯重。漸次菩薩尚爲貪著小乘經律者。律
不許受聲聞戒律。何況直往菩薩豈爲受哉。
又大般涅槃經等三十云。是大涅槃微妙經典
亦復如是。有八不可思議。一漸漸深。所謂五
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菩薩戒須陀洹果斯陀含
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菩薩果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是涅槃經説是等法。是
名漸漸深。是故此經名漸漸深。二者深難得
底。如來世尊不生不滅。不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不轉法輪。不食不受不行惠施。
是故名爲常樂我淨。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佛
性非色不離色。非受想行識乃至不離識。
是常可見。了因非作因。是故名深已上
經文
今此
等文義當漸次及以直往。何者。從五戒乃
至菩薩戒。從須陀洹果乃至阿耨菩提果。如
是次第從淺至深故。義當漸次也。次言深
難得底者。如佛所悟直爾得入色心諸法
實際。故義當直往也。如來世尊不生不滅
者。是如來身業善也。不得阿耨菩提者。是
如來意業善也。不轉法輪等者。是如來口
業善也。不行惠施者。是如來饒益有情戒等
善也。意謂。如來世尊所有三種戒善皆悉
安住眞如法位。終日動作終日不動作。故
云不生不滅不得不轉不行等。所行之事能
行之者倶是法界。無彼此想。雖無二相不
礙二事。名爲寶戒也。言一切衆生悉有佛
性等者。是約衆生明有佛性寶戒。何以
得知佛性是戒。梵網經云。復從天王宮下
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爲此地上一切衆生凡
夫癡闇之人。説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
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
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衆生皆
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
戒中。當當常有因故。有當當常住法身者。
此即其文也。一切衆生皆有陰故。一切衆
生悉有佛性。若隨倒想。陰非佛性。故云佛
性非色乃至非識。若隨佛智。陰即法界故。
云佛性非離色乃至非離識等。如是妙法凡
夫二乘及偏菩薩難解難知。但是諸佛所知
之境。故云深難得底。若諸菩薩受是諸佛
金剛寶戒者。疾得成就大菩提果。是故不
用聲聞小戒。但授三世諸佛菩薩成佛大
戒。以爲直往戒。是義應知也
次引梵網經者。彼經心地法門品云。若佛
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説。而受持
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
犯輕垢罪乃至
又云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惡
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
律。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趣心十長養
心十金剛心。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薩
以惡心嗔心横教二乘聲聞戒經律外道邪
見論等。犯輕垢罪乃至
又云
若佛子有佛經律大
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
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毘曇雜
律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縁。非行菩薩道。
若故作者犯輕垢罪乃至
又云
若佛子護持禁戒。
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
帶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繋。比丘常生大
乘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
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
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已上
經文
論曰。此等文顯示直往菩薩不用二乘小
戒也。初文制止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而受
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次文制止
不令一切人受持大乘經律。横教二乘聲
聞戒經律等。次文制止有大乘律而不能
勤學修習。反學邪見二乘外道阿毘曇雜律
書記。後文制止起一念二乘外道心也。如
來世尊如是慇懃制止諸執小輩偏執小戒
壞亂三世諸佛成佛大戒也
次引大智論者。論第二十七云。問曰。入法
位中過老病死。及斷諸結使破三惡道等。
如先説。何以故但説過聲聞辟支佛地亦
住種種功徳。何以故但説住阿鞞跋致地。
答曰。捨諸惡事得諸功徳。後當次第説。及
所住功徳諸法當須次第。不可一時頓説。
復次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
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不永
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
爲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摩梨。觚枝廣
大衆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觚
即時押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住
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此鳥
從我怨家尼倶盧樹上來。食彼樹菓來栖
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樹復生爲害
必大。以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愁。寧捨
一枝所全者大。菩薩摩訶薩亦如是。於諸
外道摩衆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
漢辟支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
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乘。以是故
但説過聲聞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者。
從初發意已來。常喜樂住阿鞞跋致地。聞
諸菩薩多退轉故。發意時作願。何時當得
過聲聞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以是故
説住阿鞞跋致地。問曰。何等是阿鞞跋致
地。答曰。若菩薩能觀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不
生不不滅不共非不共。如是觀諸法。於三
界得脱。不以空不以非空。一心信忍十方
諸佛所用實相智慧。無能壞無能動者。是
名無生忍法。無生忍法即是阿鞞跋致地。復
次入菩薩位是阿鞞跋致地。過聲聞辟支佛
地亦名阿鞞跋致地已上
論文
論曰。此文獨顯小乘是大乘之怨家。故此
文云。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
辟支佛地。正使隨地獄。無如是怖畏。不永
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
爲永滅。譬如尼倶盧樹爲舍摩梨樹之怨
家。所以菩薩怖小乘者。若暫小乘而共宿
者。壞敗大乘心永滅佛乘故。具在論文。冀
細披之。直往菩薩豈以怨家戒爲心地戒
哉也。非但如來慇懃制止。龍樹菩薩亦立此
制。應以謹愼。是故法華經云。又不親近求
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
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
止。或時來者隨宜説法。無所怖求。又云。
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爲
解説。令得一切種智。如來大師豈妄立此
制。庶以諸求道衆莫違慈訓也
顯示菩薩爲僧篇四
諸執小輩。但知聲聞爲僧。未信菩薩爲僧。
爾乃愚昧之流泯菩薩僧名而濫聲聞之次。
庸未之比貶大乘戒品而爲沙彌之戒。謗
大乘罪因斯而興。背佛制業從此而重。永
淪惡趣。解脱無期。今引大乘本生心地觀
經及大涅槃經等顯示此義
初引心地觀經者。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二
報恩品云。善男子。世出世間有三種僧。一菩
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文殊師利及彌
勒等是菩薩僧。如舍利弗目揵連等是聲聞
僧。若有成就別解脱戒眞善凡夫。乃至具
足一切正見能廣爲他演説開示衆聖道法
利樂衆生。名凡夫僧。雖未能得無漏戒定
及慧解脱。而供養者獲無量福。如是三種
名眞福田。復有一類。名福田僧。於佛舍
利及佛形像并諸法僧聖所制戒。深生敬信。
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宜正法。讃歎一
乘。深信因果。當發善願。隨其過犯悔除
業障。當知是人信三寶力勝諸外道百千
萬倍。亦勝四種轉輪聖王。何況餘類一切衆
生。如欝金花。雖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
花。正見比丘亦復如是。勝餘衆生百千萬
倍。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縁名福
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養如是福田
僧者。所得福徳無有窮盡。供養前三眞實
僧寶所獲功徳正等無異。如是四類聖凡
僧寶利樂有情恒無暫捨。是名僧寶不思
議恩已上
經文
論曰。此文顯示何義。陳説世出世間中僧寶
有四福田僧。如經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
凡夫僧。四正見僧。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
薩僧。舍利弗目揵連等是聲聞僧。若有成就
別解脱戒眞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見能
廣爲他演説。開示衆聖道法利樂衆生。名
凡夫僧。復有一類名福田僧。於聖所制
戒。深生敬信。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宣正
法。讃歎一乘。深信因果。常發善願。隨其
過犯悔除業障。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
是因縁名福田僧也。言別解脱戒者。不
犯一一別條名別解脱。又一一別條只是
同一清淨心故。云別解脱戒。然於此中受
別解脱戒眞善凡夫僧而有二種。一者菩薩
眞善凡夫僧。二者聲聞眞善凡夫僧。並是内
外凡位之人。故經結云。雖未得無漏戒定
及慧解脱。而供養者獲無量福。名眞福田。
次正見僧。是未入位。故經結云。雖毀禁
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縁名福田僧也。若
依此經者。當知聲聞僧外別有菩薩僧也。
然執小者引智度論文云。如彌勒菩薩文
殊師利菩薩等。以釋迦文佛無別菩薩僧
故。入聲聞僧中次第坐。若准此文者。當知
聲聞僧外應無別菩薩僧。今釋云。於彼般
若而有二種。謂共般若及不共般若也。若
共般若。三乘共行三乘同坐解脱床。以此
義故。文殊彌勒等入聲聞僧次第中坐。無
別菩薩僧。若不共般若。是獨菩薩法。三乘
不共行。若依此義者。別有菩薩僧。汝不
解此義執一非一。甚以爲愚。當知今所
立述獨菩薩法。是故別有菩薩僧。又智論
第三十二云。眷屬有上中下。下者純聲聞。中
者雜。上者但菩薩。若依汝義者。釋迦如
來但有下眷屬。應無中上眷屬。如來既説
菩薩僧聲聞僧別。汝復不可致孤疑也。今
更粗引諸經論文顯示別有菩薩僧。菩薩
善戒經第一云。優婆離白佛言。我今當云
何分別了知聲聞禁戒縁覺禁戒菩薩禁戒。
世尊説我於持律中爲最第一。我今不知
毘尼方便。云何當説。今者多有大比丘僧諸
菩薩僧。唯願如來具示廣説。既云大比丘
僧菩薩僧。明知菩薩爲僧。大涅槃經第三十
一迦葉菩薩品云。善男子。譬如三器。一者
完。二者漏。三者破。若次盛置乳酪蘇水。先
用何者。世尊。應用完者。次用漏者。後及
破者。其完淨者喩菩薩僧。漏喩聲聞僧。破
喩一闡提。又云。如三病人。其易治者喩
菩薩僧。其難治者喩聲聞僧。不可治者
喩一闡提。又云。譬如大王有三種馬。調
壮大力喩菩薩僧。其第二者喩聲聞僧。其
第三者喩一闡提。又云。如大施時有三人
來。第一喩菩薩僧。第二喩聲聞僧。第三
喩一闡提。又菩薩善戒經第一云。南無佛。南
無法。南無僧。南無十方佛及菩薩僧也。菩
薩羯磨云。又爲師之法。是出家菩薩僧具足
五徳。大智度論二十二云。四雙八輩應受供
養恭敬禮事。是世間無上福田。行者應念
如佛所讃僧。若聲聞僧若辟支佛僧若菩薩
僧功徳。是聖僧五衆具足如上説。又其論
第三云。是中實聲聞僧六千五百。菩薩僧二
種。有羞僧實僧。聲聞一種謂實僧。以是實
僧故。又第五十四云。又亦愛敬過去諸菩薩
及弟子。能説法教示。故今世尊亦因此得
成。須菩提深心信三寶。故説我知今世尊
及法。過去諸佛及弟子。思法即是法寶。今
佛過去佛即是佛寶。諸菩薩及弟子是僧寶。
又第三十四云。時當以無量阿僧祗菩薩摩
訶薩爲僧。我一説法時。無量阿僧祇菩薩
皆得阿鞞跋致。菩薩所以作此願者。諸佛
多以聲聞爲僧。無別菩薩僧。有佛爲一
乘説法。純以菩薩爲僧。有佛聲聞菩薩雜
以爲僧。如何彌陀佛國。菩薩僧多聲聞僧
少。以是故願以無量菩薩爲僧。有佛初轉
法輪時無有人得阿鞞跋致。以是故菩薩
願言。我一説法。無量阿僧祇人得阿鞞跋致
已上
論文
今案經論。菩薩爲僧其文繁多。不可任胸
臆泯失菩薩僧也。執小者云。所以菩薩名
爲僧者。初受聲聞戒。既得僧名號。而後
受菩薩戒。依其初號爲僧。非是菩薩獨
受僧號。今徴云。若如汝所執者。有佛爲一
乘説法。純以菩薩爲僧。無有聲聞僧。若
爾者。彼土無聲聞。依止何人而菩薩得僧
號。是故汝所執義無有道理。又淨業障經
云。佛告阿難。此無垢光比丘。於未來世。彌
勒佛所逮無生忍。亦當供養現賢劫千佛。
過是之後復逕十劫。供養二十億諸佛已。
得成爲佛。號名功徳蓮華最勝妙行師子
雷音如來。復告阿難。功徳蓮華最勝妙行
師子雷音如來應正遍知。彼佛世界名無量
音。七寶所成。無有縁覺聲聞弟子。純諸菩
薩。彼佛世界常轉平等不退法輪。阿難此無
垢光速疾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
者何。所乘妙勝淨佛土故已上
經文
若如汝執者。
彼雷音如來世界應無有僧。何以故。彼佛
世界無有縁覺聲聞弟子。純菩薩故。若無
僧者。彼佛世界三寶不具。三歸受戒羯磨
等事何得成立。故優婆塞戒經第七淨三歸
品云。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分
別者。如來出世則有分別。是故應當別歸
依佛。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有受
者。佛弟子衆能禀受故。是故應當別歸依
僧。正道解脱是名爲法。無師獨覺是名爲
佛。能如法受是名爲僧。若無三歸。云何
説有四不壞信。得三歸者或有具足或不
具足。云何具足。所謂歸佛法僧。不具足者。
所謂如來歸依於法。善男子。得三歸者無
不具足。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戒。善
男子。如佛縁覺聲聞各異。是故三寶不得
不異。又云。觀有爲法多諸罪過。獨處修
行得甘露味故名爲佛。一切無漏無爲法
界故名爲法。受持禁戒讀誦解説十二部
經。故名爲僧已上
經文
若如汝執者。彼雷音如來
世界之中。而有三寶不滿之失。三歸不具
之失。受戒無依之失。四不壞信不足之失。無
能禀受佛説人之失。無能受持禁戒讀誦解
説十二部經人之失。如是衆失依汝迷執而
所生者也。涅槃經第三十一三子譬文云。其
子三者。初喩菩薩。中喩聲聞。後喩一闡
提。如十二部經修多羅中。微細之義我先已
爲諸菩薩説。淺近之義爲聲聞説。世間
之義爲一闡提五逆罪説。若依此説者。菩
薩在前悟微細之義。聲聞在後悟淺近之
義。若爾者彼聲聞人依菩薩僧應得僧名。
何者。聲聞在後悟故。何以得言菩薩依聲
聞人而得僧號。又復何故悟微細義者特
不與僧名。悟淺近義者獨得僧號。又二
十六云。若有受持聲聞戒者。當知是人
不見佛性及以如來。若有受持菩薩戒者。
當知是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見佛
性如來涅槃。如何得見佛性之戒而不與
僧名。不見佛性之戒獨得僧號。又善戒經
第一云。菩薩摩訶薩若欲受持菩薩戒者。
先當淨心受七種戒。七種戒者。即是淨心
趣菩薩戒。如世間人欲請大王。先當淨持
所居屋宅。若准此文者。聲聞如下民。菩薩
如大王。爾乃下民依順於大王。大王不可
依下民。如何大王戒由受下民戒。方得僧
號焉。又智度論第三十六引大品經文云。
舍利弗白佛言。菩薩摩訶薩。住何等地能
爲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佛告舍利弗。菩
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乃至坐
道場。於其中間常爲諸聲聞辟支佛作福
田。此文意云。菩薩從初發心至於究竟。常
爲二乘而作所依廣大福田。彼文又云。若
菩薩不發心者。世間尚無佛道。何況聲聞
辟支佛。當知佛道是聲聞辟支佛之根本。大
般若經所説與此意同。若據此文者。菩薩
是根本。二乘即枝末。如汝所説執者。貶所
依之福田而令沒貧賤底。褒能依之枝葉
而反置根本中。顛倒之甚莫過於焉。智者
審思之。又言僧者天竺語略。若具存者。應
云僧伽。智度論第三云。云何名僧伽。僧
伽秦言衆。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
大樹叢是名爲林。一一樹不名爲林。除一
一樹亦無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爲僧。除
一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因縁和合。故僧
名衆已上
論文
若爾者。僧號従比丘一處和合而
得其名字。若爾菩薩亦一處和合。那不稱
僧。又諸經論中咸云菩薩衆聲聞衆。衆即
僧伽。汝未解僧伽義。甚以應哀愍也。義淨
三藏亦復不許呼一人以爲僧。是故彼三
南海寄歸内法傳第三卷云。然西方行法
受近圓已去。名鐸曷。譯爲小師。滿十
夏已名悉地薜欏譯爲
住位
得離依止而住。又
得爲鄔波馱耶。凡有書疏往還。題云求寂
某乙。小苾芻某乙。住位苾芻某乙。若其學
通内外徳行高著者。便云多聞苾芻某乙。
不可云僧某乙。僧是伽。目乎大衆。寧容一
已輒道四人。西方無此法也已上
傳文
今案此傳。
所言僧號總名大衆。非是一人。可謂義淨
所傳與智論釋不相違背。汝執僧號局在
聲聞不渉菩薩。非只不解僧義。亦闇乎梵
語矣
次引涅槃經者。涅槃經第ニ十六卷師子吼
菩薩品之二云。善男子。汝言僧常一切衆生
無佛性者。善男子。僧名和合。和合有二
種。一者世和合。二者第一義和合。世和合者
名聲聞僧。義和合者名菩薩僧。世尊無常。
佛性是常。如佛性常。義僧亦爾。復次有僧。
謂法和合。法和合者謂十二部經。十二部經
常。是故我説。法僧是常。善男子。僧名和合。
和合者名十二因縁。十二因縁中亦有佛
性。十二因縁常。佛性亦爾。是故我説。僧有
佛性。又復僧者諸佛和合。是故我説。僧有佛
已上
經文
論曰。此文顯示三寶各有和合僧義。謂一
僧和合有二種。如經。一者世和合。二者第
一義和合。世和合者名聲聞僧。義和合者
名菩薩僧也。二法和合亦有二種。一者經
和合。二者因縁和合也。言經和合者。謂十
二部經和合也。言因縁和合者。謂十二因
縁也。三者佛和合。即諸佛和合也。前既陳示
大小兩乘各有僧義。今更引誠文重示和
合之異也。和合義別。當知大小各有僧號。
安得寄世和合僧而有義和合僧名。又菩
薩瓔珞本業經上卷釋菩薩僧云。常行六
道與六道衆生和合故名僧寶。轉轉一切
衆生流入佛海故已上
經文
諸大菩薩安有依憑
聲聞小乘之類覓得僧號哉。和合之義雖
其辭同。而其旨趣如天與地。不得雷同也。
比年見聞國内。習學大乘諸徳。徒不顧所
宗之高重。自屈大乘師子之戒品。抑入野
干孔穴之律儀。甚以爲不可也。當知汝等
所學大乘只是羊乘象乘行之菩薩。驗知必
定退轉阿耨菩提勝果。如來大師已有所説。
若有所疑。冀披閲不必定入定入印經矣 
授三聚戒爲僧篇五
諸執小之類或云。大僧之號由別解脱方得
其名。三聚淨戒只是利他之義而已。非是
僧戒。此義不然。所以者何。大僧之名雖大
小同而天地殊。由是義故。聲聞教中制二
百五十戒及三千威儀名爲僧戒。大乘教中
制三聚淨戒十重四十八輕及八萬威儀名
爲僧戒。若其出家於内五衆而分先後。若
其在家二衆於外二衆而爲次第。諸大乘中
總授三聚戒名爲大僧。已有誠言。驗知
今菩薩僧即三聚戒以爲僧戒也。今且引文
顯示其義矣
占察經上卷云。復次未來之世。若在家若
出家諸衆生等。欲求受清淨妙戒。而先已
作増上重罪不得受者。亦當知上修懺
悔法。令其至得身口意善相已。即應可
受。若彼衆生欲習摩訶衍道。求受菩薩根
本重戒。及願總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所謂
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化衆生戒。而不能得
善好戒師廣解菩薩法藏。先修行者應當至
心。於道場内恭敬供養。仰告十方諸佛菩
薩請爲師證。一心立願稱辨戒相。先説十
根本重戒。次當總擧三種戒聚。自誓而受。此
亦得戒。復次未來世諸衆生等。欲求出家。
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師及清淨僧
衆。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於禁戒者。但能
學發無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淨已。其
未出家者。應當剃髮。初服法衣。如上立
願。自誓而受菩薩律儀三種戒聚。則名具
獲婆羅提木叉出家之戒。名爲比丘比丘尼。
即應推求聲聞律儀藏及菩薩所習摩得勒
伽藏受持讀誦觀察修行。若雖出家。而其
年未滿二十者。應當先誓願受十根本戒
及受沙彌沙彌尼所有別戒。既受戒已。亦
名沙彌沙彌尼。即應親近供養給侍先舊
出家學大乘心具受戒者。求爲依止之師。請
問教誡修行威儀。如沙彌沙彌尼法。若不
能値如是之人。唯願當親近菩薩所修摩
徳勒伽藏。讀誦思惟觀察修行。應勤供養
佛法僧寶。若沙彌尼年已十八者。亦當自誓
受毘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學比
丘尼一切戒聚。其年若滿二十時。乃可如
上總受菩薩三種戒聚。然後得名比丘比
丘尼。若彼衆生雖學懺悔。不能至心不獲
善相者。設作受想。不名得戒。梵網經云。
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
於諸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七日佛
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
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
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
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現前先受菩
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是
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
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
内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而
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
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爲善友。而新學菩薩
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一一不
好答問者。犯輕垢罪已上
經文
寂法師疏下云。第
三好心教授戒。見器不授違教訓之道故
制也。大小道俗倶制也。文中有二。一辨新
學得戒之縁。二明法師不好教授。得戒縁
中有三。一明自誓受法。二明從他受法。三
霍結二受。聲聞法中出家五衆必從他受。在
家二衆通自他受。如瑜伽論五十三中廣
説其相。菩薩法中。此經不分七衆之受。若
准占察。七衆受戒皆通兩受。如彼上卷廣
分別也。若法師下惡説成犯。與前第十六
戒異者。彼制爲利倒説。此制慢心惡説開
縁因彼。曠法師疏云。第二十三輕人僻説
戒。菩薩理應謙虚攝物。不憚劬勞。今乃
依猗勝人恃勢輕物。故制犯也。別具四
縁。一自稱大乘。二新學請問。三恃勢輕慢。
四不好爲答。便犯就文爲三。初明求法
之人。次若法師下明自恃之相。三而新學
下擧非結犯。初明時節故云佛滅度後。發
圓三聚四弘之心。是以言好。言於諸等者。
示其勝境。故經云。敬像如眞佛。得福亦
復然。於佛像前自制要期領納戒品。名爲
自誓。好相者如下明之。便得受戒者得好
相竟。即自受三歸。自宣懺悔。自受十戒。自
牒羯磨。但出自口與師爲異。言若現前
等者。明從師受。師身有戒故。不須好
相。餘二如文。天台戒義記下卷云。第二十
三憍慢僻説戒。乖教訓之道故制。七衆同
犯。大小倶制。序事三階。一求法之人遠來
問道。文中具序。初新學菩薩已受戒竟。遠
來聽法。法主言。非己師。恃解恃勢。輕慢
心不好答問。使義理隱沒。顛倒法故犯。若
千里内無師。於佛像前自誓受。必須見好
相方得。二明師師相授。不假見相。生重
心故。若法師。此第二法師自恃。所以興慢。
而新學。擧非結過。第三句也。彼遠來問義。
倚恃憍慢不好酬對故犯也
顯揚大戒論卷第二

顯揚大戒論卷第三 凡一篇

              慈覺大師撰
分別三聚戒相篇第六
依隨聖教既已分別大小二戒差別之相。若
不知所持戒相者。何由得知所期之果。是
故今引菩薩地持經菩薩善戒經守護國界
主經大智論等。兼添震旦解釋令知戒相。
此編以下直依誠言應以修行。是故不加
論曰。貴在得意。庶以不俟重言
初引菩薩地持經者。彼經第四卷方便處戒
品云。云何菩薩一切戒。略説二種。一者在
家分。二者出家分。是名一切戒。一切戒復
有三種。一者律儀戒。二者攝善法戒。三者
攝衆生戒。律儀戒者。謂七衆所受戒。比丘
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
夷。在家出家隨其所應。是名律儀戒。攝善
法戒者。謂菩薩所受律儀戒。上修大菩提身
口意業。是名略説一切攝善法戒。何者是。
謂菩薩依戒住戒。修聞惠思惠奢摩陀毘婆
舍那。修惠。空閑靜默。恭敬師長禮事供
養。有疾患者起悲心。愍心瞻視供給。聞説
法者嘆言善哉。實功徳者稱揚讃善。一切
衆生所作功徳。心念口言隨喜歡悦。有侵
犯者悉能安忍。身口意業已作當作一切迴
向無上菩提。隨時修習種種勝願。常勤精
進供養三寶。於諸善法心不放逸。念惠護
持身口淨戒。守攝根門飯食知量。初夜後
夜未曾睡眠。親近善人依善知識。自省己
過。知已不犯。隨其所犯於佛菩薩及同行
所如法悔除。如是等護持修習長養善法戒。
是攝善法戒。攝衆生戒者。略説有十一種。一
者衆生作饒益事悉與爲伴。二者衆生已起
未起病等諸苦及看病者悉與爲伴。三者
爲諸衆生説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
得智慧。四者知恩。報恩。五者衆生種種恐
怖。師子虎狼王賊水火。悉能救護。若有衆
生喪失親屬財物諸難。能爲開解令離憂
惱。六者見有衆生貧窮困乏。悉能給施隨
其所須。七者徳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
衆。八者先語安慰。隨時往返。給施飮食。
説世善語。進止非己。去來隨物。如是等事
安衆生者悉隨順。若非安者皆悉遠離。九
者有實徳者稱揚歡悦。十者有過惡者慈
心呵嘖。折伏罰黜令其改悔。十一者以神通
力示現惡道。令彼衆生畏厭衆惡奉修佛
法歡喜信樂生希有心。云何菩薩住律儀
戒住攝善法戒住攝衆生戒。善護持戒善
攝善法戒一切行攝衆生戒。菩薩住波羅提
木叉戒。捨攝輪王出家學道。不顧尊位如
視草土。捨離五欲如棄涕唾。乃至來世
魔天亦不願樂。終不爲彼修持梵行。心常
恐怖如實見過。捨現在樂如畏風雹。正
見觀察而不味著。其性恬靜好樂空閑。若衆
若獨心常安住。不限持戒生知足想。依戒
住戒修習菩薩正受所生無量功徳。若近四
衆不説非法。於空閑處不住惡覺。設令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