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漢光類聚 (No. 2371_ 忠尋記 ) in Vol. 74

[First] [Prev]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所具也。乃至歴一切法是可意也云云
當家代代相承云。今初後者總體初後也。心
一切法初後。如已前所立義總體
初後内也。殊本末究竟云言引替初後不二
書給。覺大師決附云。雖言初後無二無別者。
是本末究竟也。初後本末無二無別究竟
也云。本末究竟一如是廣通一切法。或妙爲
本。法爲末。蓮爲本。華爲末。乃至於當文
意。苦集爲本。滅道爲是流
轉門
或滅道爲
本。苦集爲是覺
悟門
或寂爲本照爲是境智
不二門
或照爲本寂爲是還同
有相門
是初後本末言
各別。只是言説別也。約法自性一體無差
更無異相。故雖初後二無別。是
圓頓止觀云也。今止觀内證實義者。一切
圓備全無異。故圓頓云也云云無二無別者。
初後本末諸法行者一心故無二也。有一心
隔歴一體不可得故無別云也。是名圓
頓止觀言總結也。總此文師資相承。或三箇
口傳。或四箇口傳。或五箇口傳。或六箇口傳
云深祕大事有云云
漢光類聚一


漢光類聚二

  忠尋記
圓頓等文下三箇口傳 都率和尚於
頓者文三重口傳云。謂一付文口傳。二
塔中相承正文。三雖言初後口傳也。付文口
傳者於之有二重。一得意口傳。二分文口傳
也。得意口傳者。文文句句構重重
實義。其文如上。但都率和尚止觀明文日記
一卷有之。彼書云。圓頓者初縁實相乃至是
名圓頓止觀矣。此文句句含於多義。初縁有
三種。一修觀初縁。二聞法初縁。三本初初縁。
實相有五種。一但中實相。二不變實相。三隨
縁。四不思議實相。五三諦三千本分實相。中
五種。一離邊中。二即邊中。三本分中。四
不思議中。五法自性中。自性中者。謂一念三
千一心三觀法界有四種。一眞如實相法界。
二隨縁三千自性法界。三不思議法界。四三
諦三千内證法界矣。苦有三種。一流轉苦。二
化道苦。三本性苦。煩惱有六種。一恒心所
起。謂七八二識。二重心所起。謂六識煩惱。三
偏執權教。謂由無明惑實相。四爲
佛果能修諸行。五一心微起。六自性煩惱
云。如此隨文文句句重重意。委如
前注之。分文口傳者。今文或三重分別。或二
段分別。或四段分別也。三段分別者。自初縁
實相衆生界亦然迄法體正段
陰入皆如至更無別法四諦觀
分別法性寂然是名圓頓止觀
寂照不二已上付文口傳如此。多寶
塔中口傳者。天台南岳各各値多寶塔中大
牟尼尊口傳給一十六字正文有之。以
一家學者。横川大師御遺告云。我山學
徒十五受戒後。七年學性相。七年學天台
七年修止觀行。二十一年後遂竪義大業
邊方通佛法。若不多寶塔中一
紙脈譜者。敢爲人不一句。自證無之故
何可利他耶云。所詮多寶塔中口傳者。
師資相承時相傳法門也。若受多寶塔中口
人。宛天台南岳不異相。一紙脈譜
事如傳法類聚云云次初後口傳者。謂總
體初後也
尋云。有何故必多寶塔中口傳云耶 答。
多寶者心性一理也。心一法成諸法根本
生萬法。故衆生一心名多寶。釋迦者應身説
法形也。或自受用境智冥合體也。釋迦入塔
又非別物。即衆生所具也。値知識經卷。或
修行功。内心智慧出生皆是多寶塔中口
傳也。一家圓教學者。習一句一文文字般若
説法納衆生所具多寶故。皆多寶塔中意也。
委如餘處云云次四箇口傳者。三箇如上。
此上三師別門口傳云大事有之。謂南岳天
台章安三師。倶解本分不思議道理。於
微細不同。南岳徳門行者。天台體門行者。
章安用門行者也。其故天台一念三千觀用。
南岳修一心三觀。章安修空不生觀故。一
心三觀爲徳門。一念三千爲體門事。三千諸
法諸法自體故爲體門。天台依法體觀
一念三千觀。三觀三諦三千上徳也。謂地獄
三諦自體性徳。佛界又以三諦徳。
故三觀三諦屬諸法徳。南岳以一心三觀
所修行故。是徳門行者也。章安爲用門
事。三千三諦諸法自體。諸法自徳也。然而正
當心地得分。是空觀也得心。三諦相
即上立還修空無生觀。故爲用門行者。其故
惠文禪師爲南岳修行用心云。一心三諦
。一心三觀智。一行一切行。恒修四三昧云。
南岳以此文修行用心。大師證得後。白
言云。一切諸法本是三諦。三諦之外無
一法。一切諸法常修三觀。別修別行良
妄見云。以三諦三觀所行見。天台體
門三千觀行者云事。南岳授天台修行用心
云。介爾有心即具三千矣。天台證得後白
師言。謂一切諸法本住自性。言自性者即
是三千矣。章安空門行者云事。自天台
行用心云。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觀心無心法
不住法矣。空門行者見云云此等引證傳法
決見。智威大師修行用心言云。諸法自性本
有常住。無有修行矣。是體門行者心也。如
心畢。當文三重可分別。若依南岳意
縁法界者三諦法界。中道者三諦具足總體
中道也。乃至陰入皆如等者三諦如也。法性
寂然一心。法性常照三觀也。若依天台心。初
縁實相三千具足實相也。中道三千圓備總
體中道。法界三千具足法界也。乃至法性寂
然一心。法性常照三千也。若依章安大師意
初縁實相至界亦然諸法本分自體解了圓
頓意也。自陰入皆如立還修空無生觀云云
空無生觀終至寂照不二實處。故法性寂
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云也。但三大師自行
門時有是不同。若通總云。毎文文句
廣含諸義心給云云 次五箇口傳者。
四箇如上。此上三師各別三重行門云大事
之。謂南岳修三重一心三觀。天台修
重一念三千觀。章安修三重空無生觀。今當
文其心分明也。陰入皆如至無集可斷
悟不二一心三觀。自邊邪皆中正無滅可
生死覺用一心三觀也。無苦無集至
無別法本性三觀也。三千竝空觀又如
南岳所修三重一心三觀 南岳隨惠文
禪師三重一心三觀經藏寺三七日
間修三重一心三觀。初七日間修迷悟相即
一心三觀。一心三觀者。謂無明塵勞即是菩
提。無明顛倒心具三諦理。無明迷情心無
色相空也。有慮知假也。空假在一心
中中道也。無明自性既具三諦。故即是
菩提也。第二七日修生死覺用一心三觀。謂
生體假也。死空也。一心中道也。一心有
死相本有三諦也。後七日修實相一心三觀
別生死煩惱等相不分別只觀行者一心
達三諦實相理也。天台所修三重一念三
千觀者。一觀心一念三千。二觀色一念三千。
三觀實相一念三千也。介爾有心即具三千
觀心一念三千。正當無明塵勞即是菩提。觀
色一念三千者。彼彼三千互遍亦爾矣。一色
一香當體三千具足故生死即涅槃也。第三
實相一念三千者。不別色心直於本不
生理達三千本分。觀不思議境者即實相
也。圓家至極一念三千觀者。正於本不生實
三千也。初二一念三千因縁生上所
立。第三純一實相一念三千觀本不生際所
立也云云章安大師三重空觀者。初觀自心
本空。無明塵勞心體無形相自他共無因
故空也。無明塵勞即是菩提文當心空
自心空寂畢次觀自色本空。生死身體空
寂故生死即涅槃也。觀色心本空畢次觀
滅諦空。涅槃三諦本理空寂更不可思議故。
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云也。以上三師
各別三重口傳如是。末代行者各各隨意樂
三師行法止觀行云云
六個口傳 五個口傳如上。此上以
今文前後口傳也。於口傳多義。蓮實
房以證者見言傳止観法門心値知識
經卷止觀實談正入證無想位。通達止
者今文可心。根性鈍根有想權教執
息者。不意法門云意也。今心要
末。韻高和寡云此意也。此觀不思議内證佛
知佛見境界也。佛知佛見又不遠。依今文
止觀實義得心是佛知佛見也。楞嚴院和尚
圓人見一句止觀法門。證者見云言限
廣。圓人見云時。已證未證倶被攝。故言
廣大也。横川大師知者應知。不知者不
知云。一句是止觀深義口傳也。止觀意如
解止觀機也。不解了又止觀機也。故一切
相違云云以上圓頓止觀前後口傳
是。今文南岳最後時傳授天台。天台傳
授章安高祖大師祕此文止觀正説
章安存兼濟此文序分書顯。一家天台御相
承依文。處處雖之不此文。今所
諸口傳。自山家大師都率六代不
。都率初少少注口傳義。然而多面授口
決爲本所紙上委細。予爲末代童
委細注釋。敢不顯露云云
云何名聞圓法已下 云何名*聞圓法者
問也。心上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云。正煩
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道理未聞。自是以下
重釋上文也。上文直擧諸法體性。或申
證修行。然其義不委細。爲圓實義發問
也。聞生死即法身正釋圓教相即旨也。相
即有重重。一不思議相即。二徳門相即。三體
門相即也。今約徳門相即。以煩惱業苦
三道法身般若解脱三徳得心名圓人。生死
法身相。道理云者生死體也。生死
體或發煩惱或起業障。生死是總體故
法身云也。煩惱當體般若云事。煩惱者心
也。以心慮知相。慮知體又是本有自受
用身也。傳法決云。自受用身者正指一心慮
知分別云。煩惱當體既具慮知。煩惱即般若
道理分明者歟。結業即解脱云事。解脱者即
應身。應身是作事作業義也。歴六塵縁
諸業。即本有塵身形也。故業即解脱云歟。此
文當徳門相即云云
問。一家天台心。生死當體即法身也可云耶
 答。然也云云
疑云。縱雖圓頓意事相。生死是流
轉妄業也。爭直法身體可心得耶 答。自
元以權實二教機此道理可落居。權教輩自
性僻故不生死即法身義。今經無智人
中莫説此經云故。爲權教人此義無用也。若
圓機云。圓圓融相即義也。於之何可
疑難耶。但心地引當得心有二道理。一若煩
惱體非般若生死體非法身者。生死即法
身不思惟。二水火一體文可思合。其
上一家意。生死法身倶不可得生死相無之。
法身相無之。本分不思議處強生死即法身
云也。傳法決云。然一家眞實相即者。煩惱菩
提本自不可得強名煩惱即菩提云。此文當
境智不二相即。又生死當體三千具足。法身
當體三千具足故。生死即法身也云云
問一家意。結業當體即解脱也可云耶 
答。文云。結業即解脱矣。疑云。結業是妄心
所起也。解脱應佛化他妙體也。爭結業當體
即解脱可意耶 答。如生死即法身義
云云 一結業自體。解脱自體。倶畢
竟不可得故云結業即解脱也。二結業解脱
倶三千具足故。餘義如云云
重難云。尚以難思。縱雖圓頓實談惡業當
體如何解脱妙體意哉。若然者殺生偸盜
等惡業。止觀行者不畏恣可作行耶 答。
元所答申。結業自體三千三諦圓滿無
故。結業即解脱云也。但止觀行者恣可
惡業耶云事。全不然。是有種道
。一結業解脱倶不可得不思議法然名
即解脱。若爾者何墮偏墮情惡業
是一又惡業三千具足解脱三千具足。故結
業即解脱者。自他不二諸法爲無我一性。此
時何別存彼此差別惡業等是二
止觀内證立還。任運無作行惡業等
相違。觀音現海人諸魚蟲等是
云云覺悟知見前何非解脱應身徳云云
山家大師佛立相承口傳有此事。謂一境妙
心麁。謂法法塵塵自體三諦三千具足不
故境妙也。然而衆生流轉不知故心麁
也。二心妙境麁覺悟知見自他彼此一切法。
皆悉三千具足覺體得心。他人又我一心也。
然他人起妄心行者心不相應。故境麁也。
三心境倶妙。謂圓頓行者知見前。所起善惡
皆是有解脱體性也。故心境倶妙云也。若
爾圓頓行者成得上惡業交不違論
云云
三名而無三體下 雖有三名
而無三體者。不變眞如心。雖是一體而立三
名者。隨縁眞如心也。只是萬法一心不變眞
如。一心萬法隨縁眞如故。今釋正行者一心
三諦三名行者一心道理釋成
也。一心有三體。准之立三名。雖三名
又行者一心也。故雖有三名而無三體云也。
行者一心。而立三名。故雖是三體而
立三名云也
尋云。權教心名體不相應也。實教意名體
一如也。若爾何故言雖有三名而無三體等
耶 答。此文所詮一心三徳三徳一心道理
釋成。於文更不相違。雖有三名者。
空假中而空假中三體宛然更不闕減。故
而立三名云也。若如此得心不相違
者歟。是三即一相。其實無異者正三徳一
心道理釋收也。法身般若解脱三徳各別。不
行者一心。若三徳倶一心可何異相
耶。故其實無有異云也云云
法身究竟般若解脱亦究竟等 法身究
竟云。報身智惠清淨云。應身解脱徳自在云
事。法身理無始無終本來不可得故究竟云
也。今究竟具四義。止觀記云。究竟者一法
身無始無終故究竟。二法身如來諸法體故
究竟。三法身理性具一切法圓滿不
故名究竟。四融通相即無隔故名究竟云。
法身理有是四徳。故法身名究竟。般若
智本來清淨體也。清淨具三義。止觀記云。
一般若惠性具不染性。有翻迷徳故名
。二智惠自性具足慮智故名清淨。三自
受用智性具照了徳各別性。故名清淨
云。自受用智性一切法自性而有不染性。故
清淨。解脱應身徳自在云事。應身是化
用也。從三身圓明内證機現應用事。任
運自在故解脱徳自在云也。所詮此文大意。
行者一心具三徳。三徳互具成九徳道理釋
成也。法身理究竟不可思議。報身應身又
法身爲同體倶有究竟性。般若自受用智清
淨所互具法身解脱爲清淨徳。應身自體
應用無礙法身報身又爲應用自在徳。倶
體倶用三身云此意也。法身般若解脱三徳
次理智用三得心也。理本有不生體。自
受用清淨智。本有究竟法身和合爲衆生
應用。是名解脱徳。三身委細口傳如略文
云云
尋云。法身究竟般若解脱又究竟耶。答。爾

疑云。兩方不明。若法身究竟般若又究竟
云。法身理一切衆生自性具徳故。一心所具
事可爾。般若解脱徳迷人敢難具足。若爾何
法身究竟般若解脱亦究竟可意耶。若依
之然云。一家天台心。三身相即更不相離
法身既衆生所具也。般若解脱何不具足
 答。一家天台心。三千三諦同己心所具
也。心外不一法。若爾者法身究竟一心何
般若解脱二徳不究竟耶。三身相即三諦圓
融圓家大章也。故不相違云云
云。圓家所談更不現量相違。見世門
諸人。法身本有理究竟圓明。報應二身更不
具足者耶。若爾如何可落居耶 答。今法
門迷悟不二。染淨不可得上所談也。所難以
迹門始覺意至疑網也。圓頓止觀實談
一心不生都無過處名法身究竟過失
一心有慮知相般若清淨徳也。一心縁
自在無礙解脱自在徳云也。知此道理
圓人。不知名權人。三諦一心談斷迷開
悟所成就三諦不心。只是一心本性
三徳。是法身究竟餘亦究竟義也。於
自性三身得心即此義也。決附云。一心不
生名爲法身。心具慮知。是名報身。縁
切法凝滯是一心應身。雖三相
是一心無二無別是名本性三身云。此文分
明本覺自性實談不介爾一心。而本有三
諦可意見。所詮所難趣非圓頓止觀大
。爰以止觀記云。本具三徳更不了知
理即。了知自心三徳名爲名字即。觀
三徳是觀行即。相似三徳是相似即。了
了通達自心三徳分眞究竟也。雖六位
行者介爾一念矣。法身般若解脱。究
竟圓明更不相離
尋云。解脱自在故。法身般若自在也耶 答。
然也云云
疑云。解脱是應用自在相也。法身理本有不
生自體自受用。般若智内證清淨體也。何解
脱自在故法身般若。又自在也可心耶 
答。自元圓頓止觀心内外倶一心也。先以
迹門始覺道理意。解脱自在餘亦自在道
理分明也。釋迦解脱應身體也。釋迦若不
法身理者。無故化道又不成立
若不般若智慧者無慮知。故説法利生
之。況本迹不二也。大師内證實談。
一切諸法皆一心也。應身體具法報事不
相違。山家大師釋云。圓頓行者聞一切
。應法身説法。見一切色法身
法身既然。報應亦然云。釋迦具不生心體
慮知心性。是解脱自在餘亦自在意也
委細旨如略文記。今文大意。煩惱業苦三
道。法身般若解脱三徳相即融通無異相。同
行者一心道理釋成也。行者一心故迷悟不
二。染淨一體道理又於此文顯也
六塵境六作縁竝是因縁生心 六塵
者六境也。六作者六根也。六境爲本六根爲
縁。因縁和合所生心因縁生心云也。於
縁生心毘曇成論二義。毘曇存六識體各
別義。成論存六識體一義。成論意心王一望
六根窓六識。依六根故六也。論識性
王一也云云 一家天台所立。又通毘曇成論
二意。毘曇同本門九識體各別。成論順迹門
九識體一。迹門意。一切諸法同歸入不變一
皆成一體。故九識體一也。本門心。俗諦
三千萬法本有常住故。眼識耳識本有也。故
本門所談密同毘曇。是開會心也。決附云。九
識成一體不變故。九識性各別由隨縁
眞如。迹門正顯不變眞如。本門義在本縁
眞如云云六塵謂色聲香味觸法也。六境
六塵云事。成論云。一切心生皆由六塵。六塵
者體也。六境體別能生諸識。故名六塵矣。
塵者體義也。六種體各別各各生六識。是塵
義也。毘曇心。六境爲心成因縁。令心染汚
故名六塵也。毘曇心六塵塵者塵勞塵一義
心。成論塵勞塵染汚義。六塵塵體義得心。
今以成論義本。其故介爾一念別非
染汚義云云六塵六根六作云事。六識縁
事可本。必依六根所作故六根六作
云也。因縁生心者。諸心生事必依根境因縁
故。根塵樹對一念因縁生心云也
尋云。今所云因縁生者。爲小乘心也將爲
圓教心也。如何。於之可假實二意。若以
教門義。六塵六作因縁生言有小乘。以
小乘名目大乘至極義也。小乘所談六塵
六作和合因縁生心。即三諦具足法體也云。
是圓教得分也云云若以實義云。因縁生可
四教意。三藏教實有生滅因縁生。通教如
幻因縁生。別教隔歴因縁生。圓教本有圓融
因縁生也。眼根縁色境眼識即生眼色。色
境眼根倶本有常住互圓融。是圓教因縁生
也。如是得意六塵本有六塵。六作本有六作
也。根塵相對一心又本有常住具三諦自性
此得意因縁生言不小乘。根本有
見。惠文禪師依中論因縁所生法等文
達三諦。於此文即建立四教。謂如次藏通別
圓也。但再往分別時。因縁所生法有四教心
三藏教實有因縁生。通教如幻因縁生。別教
隔歴因縁生。圓教相即融通因縁生也。我説
即是空又有四教心。三藏教析空。通教體空。
別教隔歴空。圓教三諦圓融總體大空也。亦
名爲假名又有四教心。三藏教流轉實有假。
通教誓扶習生假。別教出假無量假。圓教俗
諦本有假也。亦是中道義又有四教心。三藏
教離斷常中。通教含中中。別教離邊中。圓
教相即中道也云云山家相承横竪口傳者即
是也。以之例知。今因縁生心必限小乘
心。正是本有本分因縁生心也
常用一心三觀 於常用重重意。理
即凡夫理具一心三觀。故常用也。名字即
人解常用一心三觀。觀行即正常用一心三
。分眞究竟正證一心三觀。故又常用也
心因縁生當體。三諦具足圓融故名
用一心三觀。一心三觀口傳如
尋云。於常用無廢退常用。念念相續常用
之。今所云常用者。二種中何耶 答。阿
含經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常修六波羅蜜
云。毘曇成論各各得心也。毘曇義云。三祇百
却間。刹那刹那無上菩提心相續故云常修
六波羅蜜云云 成論意菩薩發菩提心已
後不向二乘證果。離餘心總名觀念相
云。無廢退常用。山家大師於唐朝
兩師傳。行滿師云。念念相續修一心三
故名常用。道邃和尚相傳云。常用可
二心。觀行即初心人念念相續常用更難有。
然而轉不權門觀故皆攝常用觀。行即
後心菩薩。念念相續爲常用云云道邃傳法
要決云。問曰。文云。觀行即者念念悉與
波羅蜜相應觀行即人不餘心耶 
答曰。信解堅固了達一切皆是三諦已後。
餘心皆與波羅蜜相應。所以者何。
一由因等起心。二由權心此文
心。名字解了堅固通達三諦本性畢後。縱
惡無記心。依因等起諸起諸心。悉
一心三觀應諸波羅蜜也。譬如甘流
河源泉有甘露。自此泉流水皆成甘露
。流末雖苦辛等味。依川源甘露悉成
甘露味。信解堅固後所起諸心皆諸波羅蜜
相應故。常用一心三觀義可云云圓頓
止觀心。談三學一體戒體時。圓頓戒受得
後。從十方佛土。戒光來念念歩歩入行者身
。等覺菩薩尚不此戒色。只有妙覺極
此戒也。今又如此。信解成就後。
身口意三業悉成如來行云云一心三觀義記
最澄問曰。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
信解成就已後所起惡無記心。亦是如來行
哉。答曰。信解堅固因等起心是如來行。故信
解已後所起惡無記心亦是如來行也。例如
三密行者受職灌頂已後。身口意業皆成
日三密修行矣。譬如抹國有泉有甘藥。從
此泉流水雖苦味辛味等皆甘水。圓頓
行者亦復如是。先師常誡云。圓頓止觀但
信解。信解之外無別行。故文云。常用
一心三觀念念悉與諸波羅蜜相應。山家
師云。昔在靈山淨土親聞此義矣。唯有
能知此相。更非凡夫及二乘乃至菩薩等
所知境界。心留此一句忘失云云
問。一家天台一心三觀因縁生所立也可
耶 答云云
疑云。兩方不明。若因縁生所立也云。天眞
獨朗内證。爭因縁生所立耶。若依之。爾也
云。今文因縁生上一心三觀見。如何 答。分
別可心。本住不下行者於第九識本不
生際一心三觀。本*住不進行者只於
識因縁生處不動用一心三觀。因縁生一心
三觀。本不生一心三觀。倶自己本分體也。
是名天眞獨朗。若因縁生一心三觀劣。本不
生一心三觀勝也思量。非天眞獨朗。圓頓止
觀本意。不六識邪邪念想即解行三諦
三千。別不眞如本性等。今文存
*住不進心常用一心三觀等云也。不思議境
下。於本不生際三觀義。本住不下心也
云云
尋云。佛果圓滿位有發心修行義耶 答
云云
疑云。兩方不明。若佛果圓滿位有發心修
云。發心修行本爲佛果也。既云
果圓滿。發心修行義爭可之耶。若依
然也云。圓頓止觀心。十界三千萬法。依正
倶本來常住佛體也。此三千本分上立止觀
。豈非佛果圓滿位。有發心修行哉。仍今
釋心。一心三觀是名如來行佛果圓滿
位有所修行。故行如來行云見。加之涅槃經
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矣。正佛果位有
義也。如何。答。可用意事也。佛果圓滿
言通漫也。若圓家實談。理即當體三千具足
故。指理即。佛果圓滿云。止觀所立發心修行
皆是果徳上解行可心。故山家大師指
觀行。果海立行釋。智證大師乃是止觀一部
本佛行因之相釋。本佛者理即也。理即當體
三千自性。所具三千本性清淨故可
本佛。住理即本妙處。立還任運無功用而有
發心修行。皆是果海圓滿上名字。觀行。相似。
分眞。究竟也。爰以決附云。理即色心本是清
淨。具足三千名爲本覺體。還修諸行故云
果海立行矣分明者也。十界三千當體即本
佛也。住本顯本本地無作三身顯了後。諸法
自體云佛果圓滿事。不相違云云
房云。六即中正佛果圓滿被云理即也。
名字觀行相似分眞究竟修性相分。修因求
果。是非圓滿實佛。理即凡夫當體自己本
有。當體常住是圓滿佛也。爰以本行經。佛
本有衆生。是故諸佛於衆生心能求菩提
矣佛果手本理即凡夫也聞。其上六即因果
分時。迹門前五即爲因。究竟即爲佛果。依
本覺門時。談從果向因實義故理即爲果。
後五即爲因。如此得。佛果圓滿位有
心修行云事。更不相違。若以究竟即
佛果圓滿云。可自行發心修行究竟即上
之。化他發心修行究竟即又可
云云加之行者一念具十界三千。菩薩界
常發心修行。佛界常修得圓滿。依此義又佛
果圓滿位有發心修行心。但今釋行
如來行者。一念三千一心三觀。名如來行。如
來行者如實理爲境來有覺悟故名如來
一心三觀縁三諦圓滿如實理而其自性覺
了分明故名如來行。理即具如來行。名字
即解如來行。觀行相似修如來行。分眞究竟
滿如來行。故云行如來行也。如是得心。
今文更不相違。如來云非位極云云
云何名聞圓法云至行如來行。三徳涅槃説
也。煩惱業苦三道。法身般若解脱三徳也。既
衆生三道三徳也。一心外又可證得佛果無
之得心後。六塵六作諸心皆是一心三觀全
體也。故云常用一心三觀也。既六塵六作
因縁生心。一心三觀故。念念歩歩當體是如
來行也云心也。山家大師此一段文解了以
後常住如來行正文釋云云
復須無縁慈悲愍傷一切自利利
無縁慈悲者。總慈悲有三種。一法縁慈悲。謂
藏通二教慈悲也。藏通二教心從空觀内證
發慈悲也。此慈悲有限非無縁。二衆生
縁慈悲。謂別教菩薩所起慈悲也。別教菩薩
假諦隔歴念。正有縁無縁益衆生。故
衆生縁非無縁。三無縁慈悲。謂圓頓行者所
起慈悲也。無縁者別不結縁不結縁。縁
衆生所具三諦本理發慈悲故名無縁。慈
悲者有自行化他。衆生無邊誓願度慈悲化
他慈悲。後三誓願自行慈悲也。爰以決附云。
四弘願中前一是化他慈悲。後三是自行慈
悲。自行化他倶縁三諦結縁不結縁
傷一切故無縁慈悲矣。慈悲者。慈謂與
樂。悲謂拔苦化他也。所詮當段文意。上三
徳涅槃觀時。煩惱業苦三道本有三徳也。本
有三徳行者一心故常用一心三觀也。行者
一心既如來同體三諦圓融正行故。念念歩
歩心起皆是無縁慈悲也。一念既三諦也。其
中人界無縁自行慈悲。餘九界皆是化他慈
悲也。四弘誓願只是行者一心也。一念自
體三千圓滿得心。無邊衆生即行者一心也。
是衆生無邊
誓願度願也
三千具足一心故非煩惱體是煩惱
無邊誓
願斷
願也
行者一心即三身具足也。報身法門無邊
誓願知。法身無上菩提誓願成也。如是得
心無縁慈悲四弘誓願只行者一心道理釋
顯也云云
四弘誓 弘者苦也。微也。心趣
行化他門苦誓願故名弘誓。於四弘誓願
二種。傳法決云。四弘誓亦有二種。一作
意起四弘。二任運起四弘矣。作意起四弘。正
佛前備香華不現前冥衆四弘誓願
也。任運起四弘者。正修一心三觀必有
弘徳諸法一心也。一心既三諦故。一切衆生
皆三諦也。衆生無邊誓願度願是也。其體
云云 此二種倶止觀行者常可起願也。
任運不思議上立還起作意四弘。是又不
相違云云
尋云。今心要無上佛道誓願成句無之。如何
 答。傳教御將來本三誓願有之。其意據甚
深也。圓頓止觀本意。衆生邪邪念相即無上
菩提也。此外無上佛果可望法無之。故略
第四句歟。但標擧四弘誓願。釋無第四句
事。標顯本有常住四弘。釋顯衆生即佛道

問。一切菩薩必發四弘誓願云耶 答
云云若必發云菩薩根性不定也。不四弘
誓願成佛何無之耶。若依之爾也云。今心
要無縁慈悲愍傷一切自利利他發四弘誓願
矣。此文慥一切菩薩發四弘見。如何 答。
發不發二義相分。然而必發可云也。其故因
位四弘成果位三身。衆生無邊誓願度應身。
煩惱無邊誓願斷與法門無盡誓願智報身
也。無上菩提誓願證法身也。總云成佛
身不具足義不之。故一切菩薩發
弘誓願覺。義例正問答。一切菩薩發四弘
定。故不相違
疑。云瑜伽論中菩薩立三種。一智増菩薩。二
悲増菩薩。三智悲平等菩薩也。悲増菩薩發
衆生無邊誓願度一願。不餘三願。智増
菩薩發後三願初一願。智悲平等菩
薩具發四弘見。如何 答。四弘願一切菩
薩總願也。必具可發也。但至伽文者。智
増菩薩後三願爲面。悲増菩薩初一願爲面。
故爾云也。既云増。小分互兼見云云
問。圓頓止觀行者必發四弘誓願耶 答
云云
疑云。兩方不明。若圓頓止觀行者必發四弘
云。四弘誓願是漸教菩薩所發願也。圓頓
止觀行者。從最初。縁實相本理。別不
四弘誓願。爰以上釋。圓頓止觀釋初縁實
相矣。別發四弘願覺者哉。若依之然也
云。今解釋既擧四弘願。圓頓行者必可
四弘見。如何 答。如上口傳四弘願有
二種。作意起四弘圓頓行者別不發。又
發人有更不遮。任運四弘一切圓人必可
之。修一念三千觀時。一切衆生行者一
念故。衆生無邊誓願度滿足。乃至衆生一心
足本有理故無上菩提誓願證願又滿足。
然釋圓頓止觀相四諦境爲所縁。四弘爲
所發願。六即爲階位。四諦四弘六即只
是行者一心也。一心外更不之。一心
足十界。九界因爲集諦。九界果爲苦諦
自受用智爲道諦。法身本理爲滅諦。縁
三諦即四諦境也。既觀一心必有
故。又必有四弘。有四弘故又必具
。行者一心體理即。隨知識自心三諦
名字即也。解了已後諸心皆是觀行即也。自
心所具二乘界爲相似即。菩薩界分眞即。佛
界究竟即也。此得意。隨知識常用
一心三觀處。四弘六即倶圓滿也。若如
意圓頓行者必發四弘云更不
云云
衆生煩惱如法界等 圓頓止觀
行者別修行成佛事不之。衆生當體
三千法界。煩惱當體又具三千法界。衆
生煩惱外別修行別證果有何用哉。衆生煩
惱當體三千具足法故。若衆生煩惱外求
。如此虚空彼虚空。然止觀行者
知識三千具足體性也。自行前修行
得果義更無之。爲化他修行得果相
也。故今釋。以大悲故而修而證矣。爲
化他修行得果。爲衆生觀法衆生依
入不生不滅本理。故與樂云也。如
解了通達名眞正菩提心人云云所詮圓頓行
者。衆生煩惱倶三千具足故。別度衆生願。
斷煩惱願樂。更不之。然只爲迷情
衆生假發四弘誓願也。爰以止觀記云。圓
頓止觀行者只以名字即而爲本意。觀行相
似分眞究竟皆爲化他自所作矣。即此
意也云云
即 蓮實房云。一家天台所立六即
義超過諸宗。權教權門誦文法師。一向執
六邊即道理。一一位中多倶胝劫云。
位淺深正。不初心即極道理。闇證
禪師。直指人心顯性成佛云。一向執即邊
六道理。南岳天台正得佛意内證深義
六即位。六故次位淺深了了分明也。即故
初後止在行者一念即佛果證體也。爲
此兩邊惡見相即位也。六常差別事邊。
即常同理邊也。一家天台六即次位超諸宗
故此六即義起一家釋。所詮行者一心。
即故只一念也。六故一念心體諸位淺深宛
然。止觀二字名呼替六即云也。即者即法性
寂然止體。六法性寂照觀體也。故決附云。止
觀二字即是六即。法性常照故六。法性常寂
故即矣云云
尋云。山家大師佛立相承八重六即者其相
如何 答。御廟大師學問日記。觀心次位六
即非口傳知釋。即山家相承八重六即也。
傳法決云。佛立師曰。一家所立六即義類甚
多。是故立於八重疑難。○口傳云云
矣。八重六即者。一一往相對六即。謂以六即
對五十二位。名字觀行十信初心。相似即
十信後心。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
一位分眞即。妙覺究竟即也。於法華已前經
六即次位無之。且爲對五十二位
六即。淨名疏等立六即是也。二從因至果六
即。謂是有二種。一五因一果。謂前五即爲
因。究竟即爲果。二修性相對義。理即性。名
字觀行相似分眞究竟修徳。三從果向因六
即。謂理即當體三身圓明不可得也。是爲果。
名字已後五即爲化他迹門因分行故向
因也。四六種倶果六即。謂倶三身無作自體
也。三身本性爲理即。三身名字爲名字即
乃至三身果體爲究竟即。雖六種同本地
三身故。更非因分。五六種倶本六即。謂理即
凡夫。乃至究竟果體也。此因果行證當體。本
有當住己己本分也。常謂本義也。六即皆常
云故。六即倶本有常住也。六互具六即。謂六
六三十六始中終平等。理即具足後五即。乃
至究竟即具足前五即云云七義通六即。謂
理即義通後五即。究竟即義通前五即先理
即義通後五即事云。理即者即三諦本理也。
凡夫具三諦理都不此道理。只理性具足
故名理即。名字即此三諦理解故又有理即
。觀行即行理即。乃至究竟即究竟理即
名字即又通餘五即事云。理即凡夫具三諦
。名必體冥一也。三諦名字理性具足故。名
字義通理即。觀行即以修行心三諦名
。乃至究竟即唯佛與佛究竟聞三諦名也。
觀行即義通餘五事云。理即理具觀行。名
字即解三諦理。故一分修行也。相似乃至究
竟即。漸漸増進修任運妙行。相似即義通
事云。理即凡夫也云。所具本理究竟即相
似。故理即有相似義。名字即解三諦理。所
縁心下理即相似。上與究竟即相似。觀行行
體又與諸佛菩薩行體相似。故理即名字
相似。分眞即又與究竟即相似。與凡夫所
具理相似。究竟即又前五即所具理體。更無
異相。相似故云云 分眞即義通餘事云
者。理即名字觀行相似所具。所解。所行。所
證。皆是一分眞理也。故有分眞義。究竟即
究竟也。修徳佛故。相對理即本妙體
是分分眞也。究竟即義通餘事云。理即三諦
理究竟具足。名字三諦名字究竟解了。乃至
分眞即究竟分眞也。故六即名字通無礙也。
八一心本分六即。謂行者一心自元具六即
六即次位只一念一心也。心當體不生理即
也。一心三諦有名相名字也。隨知識一心
三諦解知解了觀行即也。心性一理與諸佛
菩薩所具理更無異相相似即也。此所具理
本性不思議。無修徳佛果故一分眞理分眞
也。所具心體能能分別。本不生心外無
究竟即也。但一心本分六即有義通體
具二種。體具謂十界也。六道爲理即。人名
字。天觀行。二乘相似。菩薩分眞。佛果究竟
即。義*通如上。以此八重口傳一家所立
六即可分別也。御廟大師學問日記云。山
家相承八重六即者。一一往對當。二從因至
果。三從果向因。四六種倶果。五六種倶本。
六六體互通。七名義互通。八一心本分六即
也云。八重六即。是山家大師隨分祕藏相承
也。敢不疑難。以此通意諸義可
。從因至果六即。大旨迹門所談也。一往
對當六即義當權宗權門。六種倶果六即本
門無作三身一體不二門心也。六種倶本本
門三千常住門心也。六體互通通本迹。迹門
理性互通。本門事事圓融互通也。觀心一門
又可六種互通義。六即倶行者一心故六
體互通也。名義互通又可本迹觀心。一心
本分只是觀心不思議所談也云云
尋云。有何證據六即耶 答。決云此六
即義起一家
疑云。抑六即次位一家所立也云事。無經論
證據自立也可云歟。若爾敢難信用者耶
 答。縱無經論證據。南岳天台自立也更不
疑難。其故。自他共許傳。南岳山思禪
大師得六根清淨矣。既南岳叶六根淨位
六根淨位人所説法門。縱於今佛出世
云。必可前佛所説經文。正法華經見。
若爾今心要南岳大師御釋也。誰不
其上今日釋迦説。正六即次位分明也。涅
槃經説貧人伏藏譬。經云。一切菩薩從無數
大行。今對菩薩大般涅槃。一切衆
生具足涅槃性。無明迷惑故不此眞實
。斷諸煩惱自心佛性。譬如貧人家
内土中雖七寶。不年。知寶者來
土中七寶。穿破堅土。穿破堅土已至
濕土。過濕土已後七寶受用矣。此分明六
即證據見。不土中七寶理即。聞土中七
名字即。穿破觀行即。濕土相似即。得寶
分眞究竟也。有文有義常人用之。無文有
義智人用之。無文無義愚人用之。大聖金
言也。縱無文有義不疑難。有文有
義可何相違云云此得意見今經。六
即證據分明也。壽量品伽耶託生理即。伽耶
當體本地無作三身究竟即也。一會衆聞
地三身名字即也。隨喜安樂行品等觀行
即也。六根清淨相似即也。觀音品分眞即也。
然於六即相違更不云云
漢光類聚二


漢光類聚三

  忠尋記
即 依楞嚴相承理即有五種。一攝
屬理即。謂前三教菩薩不三諦圓融名字
故攝理即。二無聞理即。謂薄地凡夫也。三
聞法不須理即。謂一分雖三諦理。生
信解不甚深。又理即攝也。四別屬理即。
謂限凡夫也。五總體理即也。三諦理總
理即。名字觀行相似分眞究竟皆理即也
云云
蓮實房云。諸法皆理即也。涅槃經云。佛性眞
如是諸法性佛性眞如者理即即故。但
一句聞法不須尚屬理即事。名字初心理
即後心故也云云
問。於理即禀教修行義耶。若有禀教修
行義云者。解釋一切衆生心性即理即佛*矣
正禀教修行事名字即乃至觀行以後也。爰
以餘處解釋。名字是禀教。觀行是修行*矣
無聞非法理即事。通途所談也。若依
然也云。縱雖理即也何無禀教修行
耶。其故。前三教行者既理即攝也。餘處解
釋云。禀教修習之行人是理即不思議也*矣
此文者。理即有禀教修行義見。如何 
答。可用意事也。於禀教修行二意
若權門禀教修行理即位可之。攝理即
即此意也。若圓行禀教修行理即不
之。聞法修行必名字觀行位可理即。故
只於理即總別。若別屬理即不
教修行義。若總體理即解行證具可之。然
大師解釋。以無聞非法理即位釋定給云云 
因尋云。楞嚴和尚言云。我身是理即中勇者
云。有何意耶 答。是和尚卑下言也。實叶
名字觀行人也。然理即名乘給事。聞法不
*須理即也。雖圓頓教法其信解不甚深
卑下言也云云
名字即 名字即者隨知識經卷正聞
三諦圓融旨。圓乘下種納自心本藏位也。
此名字重重不同。一但聞不解名字。
謂只聞三諦理然不信解。然圓頓名字
正觸耳故名字即也。涅槃經云。菩薩摩訶
薩於無數劫。行六波羅蜜習道品。不
散亂心此經一句一偈權教
權門修行雖之非名字即攝。以散亂心
圓教一句信名字即也。於名字中
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云。釋名字後
也。淨名疏聞一偈一句皆名字攝*矣
但聞不信名字即也。理即非下種位。從
正下種位也。涅槃經有善男子善女人
散亂心供養此經。或聞一句皆是菩薩數
*矣信解一文一句皆是名字即攝也。
二信解堅固名字即。謂正隨知識經卷
三諦理。解了分明無疑網名字即。傳法
決云。問云。云何名字相。答。聞圓頓教
而解身毛竪不疑惑。是名字即*矣三開
會名字即。謂前三教行人倶屬理即事。相
待判麁日義也。絶待開會時。權教即實教也。
權教即成圓教下種同一名字即也。四總體
名字即。正通諸位云云傳法決云。名字即
五相不同。一正修名字。二信解通達名字。
三開權名字。四別屬名字。五總體名字*矣
覺大師。正修名字即不解唯聞名字即釋給。
意正不解了一文一句種子頼耶本藏
納。是名字即分也。開權名字即者。權教種子
圓教名字即心也。覺大師受權教下
一實果耶云問。立二種下種。一唯圓
下種。二開權下種也。若依開權下種。以
教下種一實果實答即此意也 問。
名字即有退耶 答云云
疑云。兩方不明。若名字即位不退也云者。
名字即位是雖一分信解。行行相續徳無
之。何可不退耶。爰以處處解釋名字即退
釋。觀行尚退位也。況名字即耶。玄云。名字觀
行益隔生即忘*矣若依之爾也云。圓教心
初心即極也。後心既不退也云初心何非
退耶 答。名字即退不退尤可心定
也。私存三重義。初重謂名字即有二意。一
内種。二外解也。内種者。正依聞法縁。成佛
下種納頼耶本藏是也。此功徳縱値違縁
惡道等。更不散失種子不失也。若外解
徳。名字即人値退縁必退本解機可
之。爰以餘處解釋。聞法種子永劫不失釋。
或一句神染微劫不朽云。今日三周得悟聲
聞正退大心。信樂慚愧衣裏裹一乘無價寶
故不失。今日成佛是也。第二重義云。名
字即位初心淺位。望餘位時正退位也。然
而依佛菩薩加護都不退也。其故。涅槃疏
云。聞法種子世世増長無相失云。或圓
教初心魔不便釋。山王院大師。圓教初
心八魔永避。五大明王能加護*矣
解行事可八魔勸。八魔既退失。更不
退。是云依地不退。所難文還立義潤色
也。彼文云。名字觀行益隔生即忘。或有
*矣隔生即忘者餘教准望意。或有不忘
者正依地不退心也云云第三重義云。六即
重重。從因至果斷迷開悟機所階名字即
必可退。若六種倶本名字即。六即倶本有
常住也。其中名字即豈可動轉云云
難云。名字即位無退云事不明。三周聲聞
大通佛所名字觀行益。既退流轉五
道六道。何無退可云耶。爰以解釋。或五品
初未相似*矣三周聲聞。大通結縁時位
名字觀行見。如何 答。大通退大化儀
教門非眞實。是入重玄文倒修凡事心也。經
既内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内證既菩薩
也。然爲退失也。三周義私記云。菩
薩現聲聞退菩薩者。是入重玄門相也云
分明者歟云云
重難云。權者既示名字退轉相。權引實。若
實者名字退義無之。權者何現退可
哉 答。身子六住退位。不退爲
前菩薩現退相。然而眞實六住退實者無
之。今又如此。名字退轉實者無之云。權
者示退相事。令名字菩薩進觀行即也。爰
以覺大師決附云。欲同類名字菩薩
退相云。分明者歟
觀念相續觀行即佛 於觀念相續
二種心。一作意觀念相續。二任運觀念相續
也。作意觀念相續者。正行行相續不餘心
三千三諦觀相續名觀念相續。任運相即
者。信解賢固後縱雖惡心記心。依
解因等起所起諸心同相應波羅蜜。是又念
念相續義也。決附云圓頓行者亦有二類。一
信解心後別修三觀。或有一類。別不
諦等觀。但知心具三千。別修三觀念念
相續名作意相續。別不觀名任運觀念
相續*矣常途人。只觀念相續限
任運義。等覺菩薩尚有餘心間隔
況觀行退位耶。餘心起信解以後相應諸波
羅蜜。故又觀念相續也。依圓頓教門任運觀
念相續還止觀本意也。不起念當體即三
千具足故云云觀行即五種。一修行相
續觀行即。二任運相續觀行即。三始覺觀行
即。四本覺觀行即。五總體觀行即也。修行相
續觀行者。正修一念三千一心三觀觀念相
續也。任運相續觀行即者。有最上利根行者
故。起念當體是三諦三千也。別修行事不可
也得心。名字即一念信解以後。皆是觀行即
也。始覺觀行即者。爲煩惱別修觀行。迹
門所談觀行即也。本覺觀行即者。住本有心
。自性修觀行。總體觀行即者。相似分眞究
竟所修觀行。皆是觀行即攝也。此事正出
廟大師學問日記云云
問。觀行五品位有退耶 答云云
疑云。兩方不明。若觀行五品位不退也云者。
觀行即外凡伏惑淺位歴縁對。境必可退
也。爰以餘處釋。觀行五品是退位云。若依
然也云。觀行即是諸波羅蜜相應大徳修
行堅固深位也。何可退耶 答。大旨
字不退論義顯畢。名字尚不退也。況觀行
即哉。若觀行五品位如別教 初心故有退
云。權實不同無之哉。爰以當知。小乘極果不
大乘之初心也。又山家大師。小乘權教
上位。歴縁對境必有退失。然圓教意。
第一義已後無退失云。涅槃經云。學
大乘者雖肉眼名爲佛眼*矣次下若
佛數。無退失*矣學大乘者名字解了
位也。既墮佛數。何可退失耶。値惡知
用心事。眞實信解未立輩也。正於
頓教法信解人更不退失云云是有
二問題
問。名字觀行位有融生即忘耶 答。此事
家在唐時。只本覺六即竝依他不退相傳。
慈覺大師長問遠國刻。傳教大師夢告曰。名
字觀行退不退定可四重深義。我昔日所
傳只三重也。汝値福林師苦傳殘義云云
覺大師至福林寺。於名字觀行不退四重深
義相傳。一觀解異餘教故不退也。心前三
教極果圓教初心相對。尚權教後心劣也。權
教後心既不退也。*心前三教極果圓初心也。
彼超過圓教初心。豈可退失。圓頓法身微
妙。名字解了人更有退事無之歟云云二始
覺名字觀行。有偏墮情故退失。本覺名字觀
行。自本本有故一得永不失也。圓頓大乘戒
相傳。作法受得得戒。自然得戒二種有之。作
法受得得戒者。正對知識不現前五師
得戒體也。自然得戒者。名字解了人不
法受得。念念戒定惠三學圓發故。自然得
頓戒體。儀記云。名字已後自然得戒*矣 
梵網疏云。圓頓大乘戒一得永不失矣。名字
即位所成就戒定惠三種一得永不失也聞。
三依他不退。諸佛菩薩并諸神加護故。於
退失。已上山家相承三箇不退義
也。福林寺良諝和尚慈覺大師不退義
云。小乘權教所談。十信菩薩惱他業迫迮
云云 一家天台意。從名字即他業
離故必有胎生迫迮苦胎生迫迮苦故
必有隔生即忘。彼初住初離迫迮苦云云
家天台心從名字即他業。縱一分有
惱他義云。萬法一心解了微妙故。惱他義即
斷絶。無他業故又無退。迫迮苦
隔生即忘。又不之。六即義私記云。名
字解了已後。雖此死生彼本心。故
忍心*矣内證傳法決云。名字已後解
一義住無*矣 名字即所行
増進不退失云云 以上慈覺大師
福林寺相承四重不退義如此。餘文中名字
觀行有退失見文。或餘教准望*心。從因至
果始覺名字觀行可會釋云云
問。名字觀行人有惡道耶 答。常人
義云。鈍根行者入惡趣。利根行者必不
惡趣云云當家相承云。利根菩薩入惡趣
之。鈍根圓頓行者解第一義後。更不
惡趣。掌珍論云。解第一義菩薩亦有
二類。一悲増利根菩薩。二智増鈍根菩薩。利
根菩薩不生死。或入惡趣。或生善處
鈍根菩薩畏生死故常閻浮。於閻浮中
必生佛法流布處*矣此文深深口傳也。解
第一義者名字即。名字即有二類菩薩。一人
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解了後。於一切法
。或生惡趣。或生善處。然而本心
地獄等苦不苦。任運利益衆生也。一人
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解了後。尚怖惡趣意有
之。必生人中進行願。於二人中悲増利
根菩薩是圓頓止觀本意也。所詮圓頓行者。
縱雖惡趣也更不云云此事摩訶止觀
一二口傳也。可
尋云。有何意六即中大師住觀行即
 答。是有三重口傳。初重義云。理即名字最
劣故。所化衆生不深信。相似分眞究
竟至高位故。所化衆又可退屈。居勝劣
中間必可利益。故別居觀行即也。摩訶
止觀本意。勝劣未分因果不二故。能化衆尤
觀行即也。二理即名字一向性徳。相
似分眞究竟一向修徳也。觀行即一分修故
修也。然而不一惑一理故性也。密
修性不二道理觀行即歟。三諸佛出
世後。四依菩薩出世間止觀法門時。必
觀行即。觀行即者寂照不二位也。理即
名字一向寂。位相似分眞究竟一向照也。止
觀者又寂照不二義故。能觀所觀又相應必
觀行即也。決附云。理即名字一向寂
位。相似分眞究竟是照位。觀行即位寂照圓
*矣已上三
重口傳如
觀行五品 於觀行即五位。一十
具足初隨喜品。二讀誦經典品。三更加説法
品。四兼行六度品。五正行品也。十信具足
初隨喜者。一觀不思議境。謂住三諦三千不
思議觀。二起慈悲心。謂於一切慈悲也。
三巧安止觀。謂爲昏沈觀。爲
止。四破法遍。謂遍破一切妄心。五識
通塞。謂知一切心一心無礙自在道理也。六
修道品。謂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七知次位。謂
自身位。八對治助開。謂爲正行常修
助行。九能安忍。謂於自他境安忍無動轉
十無法愛。於一切法都無差別。此十心具
足名初隨喜品。但於十心具足作意具足。
任運具足云口傳有之。作意具足者。如上分
。止觀行者正起十心所行是也。任運
具足者。三觀妙解成就後任運正具足十心
三諦三千故觀不思議也。三諦三千觀
別自他。一切法一心故是無縁慈悲也。
三諦觀解相續故又有巧安止觀義。三諦觀
解前諸妄心更不起。故又破法遍也。三觀觀
解無廢退故一心一切心也。是識通塞乃至
三觀妙行前。善惡無記三性悉成觀念相續
故能安忍也。三觀妙解成故於一切
愛著。所詮一心三觀三千一心有十徳十心
具足云也。讀誦經典品者。行者爲内觀
誦大乘是也。更加説法品者。自行既堅固
一切動轉故。爲人説法是也。兼行六
度品者。説法利生上別立六度行。此四位理
觀爲本事觀爲傍。非事理和融位。正行六
度品者。正事理和融位也。於一切
云云山家大師御在唐口傳云。觀行即人
三觀三千行時。舌相言語語皆如來行故。
任運有讀誦經典義。又三觀妙證行人。爲
依怙。行住坐臥悉説法也。其旨如
義記。又三觀妙行人。任運行六度。有相小
乘菩薩所修六度。有縁六度故非修行。正
三觀妙解人任運六度是眞實妙行也。如
此得意觀行五品一心三觀一行至極也
但判攝五品云事有之。五品功徳判攝
似即也。謂正説法可相似即故也云云 
尋云。四信五品倶觀行即也耶 答。倶觀行
即也。在世觀行名四信。滅後觀行名五品
在世無色經卷。故續誦行又不之。釋
云四五無別。但是滅後加讀誦*矣委細
旨如略文記云云
相似即 相似即者。五品妙行深正斷
思塵沙惑。六根互融外相自在是也。望前三
時觀行外凡。相似内凡也。以十信位名字
觀行相似配當。十信初信有始中終三心。始
心名字。中心觀行即。後心斷見思是相似
初心也云云但可意事有之。以前三教
望圓教時。名字觀行伏三惑。相似即斷
思塵沙。分眞斷無明惑。是一往假説也。眞實
爾。名字觀行伏三惑。相似即斷三惑麁
。分眞究竟斷三惑細分。既能治三觀從
相即故。所治三惑又同時也。相似即位斷
三惑麁分六根自在也。華嚴經初住已上安
六根清淨。法華經於相似即六根清淨功
云云
分眞*即 分眞即者。正觀三惑細分
諦理了了也。然而細惑未盡故分眞名。於
此位正示遍應法界身。四土得自在。相
五十二位時。自等覺云云圓教意。
位行念三不退事異餘教也。山家傳法
決云。若止觀大教觀行即位不退。相似即行
不退。分眞即念不退觀行即行者。縱雖
退縁退境退圓行位小道事無之。相
似即位身口意三業悉無餘相。縱起
念迷心。次念必通達三諦三觀。分眞即位妄
心都不起念念三千觀惠相續也云云
究竟*即 究竟即者。正斷元品無明
性圓明位也。此位還同理即本妙處。流轉八
識轉成四智。四智冥合本有法身理一如不
異位也。若得始覺還同本覺云即究竟即也
云云
問。一家天台心立六即位然無明品數
幾也可云耶 答。是有重重意。若以一往
對當六即心無明四十二品。眞實觀
心次位六即甚不爾。見思麁中細乃至無
明麁中細也。心相似即斷三惑麁分。分眞即
三惑中分。佛果圓滿位時斷三惑細分。傳
法決云。然圓教意有。一相望權意者。
無明品數有四十二。若一向圓意者。見惑思
惑有三品。乃至無明亦有三品。相似即位
三惑麁分。分眞即位斷三惑中分。究竟
即位斷三惑細分*矣此文分明。圓頓止觀
竟無明只有三惑見。當家相傳三惑同時斷
云以此文意據也。若同時斷見文。一家
實意可意。若前後斷見文。一往對當權教
意可會釋也。所詮圓家實談。初心至後心
三觀妙行不間斷。若*然者所治三惑又非
異時。故品數只可三品云云山王院大師
相傳。漏無漏相雜六即。漏無漏本有六即。一
向無漏六即云相傳有之。漏無漏相雜者。理
即名字觀行相似有漏。分眞已後皆無漏也。
漏無漏本有者。六即倶本有常住也。一向無
漏六即者。本門無作三身上從果向因六即
也。此事正乾草袟見。良諝和尚相傳也。已上
六即法門依古今相傳類聚畢
私云。六即法門口傳重重依文雖之。正愚
意所存。本末究竟一句也。本末六邊。究竟即
邊也。先師阿闍梨相傳。法華始終取合口
六即也。六即有種種難義。一理即凡夫禀
教修行有無。二名字下種退不退。三名字觀
行隔生即忘有無。四觀行即觀念相續事。五
相似即外功用齊限有無。六元品無明分眞
究竟二智中何智所斷事。七佛果上修行有
無也。名字觀行口傳大旨如上。相似外功用
齊限有無。六根清淨人縁三千界外耶。又
三千界外耶難義也。當流相傳有
重口決。初重云。三教准望假説日不
三千界外。圓教實義日相似外功用不
齊根。圓教*心。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
觀解妙也。爭可通力三千界耶。第二重
口傳言云。行者根性有二類。一迹門始覺
行者。二本門本覺行者也。始覺行者心有
偏墮故。外功用在齊限三千界
。本覺無作行者。轉萬物己心己心
萬物也。是情人也。所得通力更不
齊限。決附云。圓人有二類。一鈍根行者
心有偏墮。故不三千界之外。二利根
行者於一切法無礙自在能縁界外無量佛
第三重口傳云。相似即人皆可
三千界外。於通有作意不作意作意時縁
三千界不作意時縁三千界外。分眞究竟
作意不作意倶縁無邊世界也。故阿闍梨云。
相似即位具足五眼。肉眼只縁三千界内。天
眼縁三千界外。智證大師竹楊袟云。相似
即位五眼具足。肉眼只縁三千之内
界外。天眼能縁無邊世界*矣元品無明
分眞究竟二智中何所斷云事。又當家相承
三重口決。一攝屬不定口決。謂斷元品
無明智名金剛定智。此金剛喩定或屬品。
金剛喩定有二*心。無間解脱也。無間道智
元品無明。解脱道智正斷元品無明。然
此解脱道有所斷故或屬等覺。佛果妙心初
現在前故又屬妙覺意有之。傳法決云。解
脱道智現在前時微細無明永斷失種。此金
剛智攝屬不定。或屬因位。或屬果位
論有二説。一説云。金剛喩定初現在前屬
妙覺矣。一處云。金剛喩定有所斷故亦屬
於因矣。一家解釋。存此二意兩向釋歟。等
覺智斷見文屬因配立得*心。妙覺智斷見
文屬果配立可云云第二重義云。於
等覺二種。一自行等覺。二化他等覺也。
二種中以化他等覺智元品無明。此化他
等覺妙覺同體等覺也。南岳釋云。本初發心
朗等覺妙覺一佛二名*矣。等覺智斷見文
皆是一佛二名等覺智斷也。妙覺智斷見文。
自行等覺化他等覺妙覺意也。第
三重口決。於斷有功能斷。有正斷。發智論
云。問曰。斷見惑相似眞智中以何爲能斷
答曰。若約功能斷者第一智能斷見惑。若
正斷見惑之准例依分眞修行功
用妙覺智現在前。功讓等覺等覺智斷
也。正斷元品無明事依妙覺智。妙覺智
生時即元品無明去也。如燈生闇滅云云
附云。斷有二意。一功能斷。二正斷。功能斷者。
妙覺智現在前良由等覺修諸妙行。故云
品無明等覺智斷。正斷者。妙覺智生時無明
速去。譬如燈生闇滅無前後相矣云云世間
人義云。或等覺智斷或妙覺智斷各各一偏
實義。佛果位修行有無又可意事也。
口傳大旨如云云山家大師六即所居相
傳云。名字即人常生人中佛法進妙
。乃至依意樂同居淨土生在事可之。
故觀無量壽經説上品上生修因。讀誦大乘
第一義*矣解第一義者名字即人也。觀
行即人必生淨土化他還生也。相似即
人居方便土。分眞實報。究竟寂光也云云
上私義也
眞法及説者聽衆難故 是中論讃歎
聞法文也。*心一心一念觀不思議實法其體
深妙難得也。説者又如來同體知識故難得
也一念信解之輩。又出離此生極故難得也。
大論云。釋迦佛世聞於大乘教一念信解。應
知是龍華會聽衆*矣 今如此一念信解功
五波羅蜜修行。故聞摩訶止觀一文一句
輩是難中難也。非菩提此教難也
云即此意也云云
次第修行一心中具 上所釋大意四諦
行。寂照二觀。三徳涅槃行。四弘六即各各
也。然而只行者一心非餘相。皆是一心上徳
也。一心本分名實相。一心四諦名四諦觀。一
心常寂止。一心常照爲觀。一心所具三
身爲三徳。一心所具十界爲四弘。一念所具
因果性爲六即。故如説者似各別。只行者
一念也云意也
廣止觀 廣止觀者。上略止觀所漏機有
之。故爲鈍機別用廣止觀。廣止觀有
重意。而五略十廣倶廣止觀也。衆生根性萬
差得脱縁不定。故觀陰境得道人可之。
或觀煩悩境得道機有之故別建立廣
止觀也。十境相如下。初陰境者觀五陰也。
五陰色受想行識也。顯色形色爲色陰。受
受陰。作男女等想想陰。三界總體
心王爲識陰也。止觀行者無量。或觀色陰
得道機雖之。正止觀要觀第五識陰最
勝也。故別識陰爲境界一念三千觀也。
丈就尺去尺就寸云。觀法廣廣心地散
亂。故五陰中識爲境界。識有三性。於善惡
介爾一念境界。介爾一念者是無記心
也。止觀行者常可自心本性。觀解通達後
廣可諸法云云總廣止觀有十章。今所
者一念心起也。大意五略妙解分法門
也。總十境可意。若煩惱境熾盛觀法間常
強勝。煩惱境得道機可心。釋云。衆流入
海風増求羅*矣求羅蟲一寸依風成
。故止觀行者十境必發也
尋云。陰境又發耶 答。陰境發下發一段可
*心事也。當流陰境發義爲正也。爰以妙
樂釋云。止觀行者十境増發等*矣既云
陰入又發也。意陰境得道機觀一心。一
心強勝殊發故陰境又發可心。山家大
師。陰境亦發釋
夫一念心起 尋云。所云一念者理一念
歟介爾一念歟 答云云
若介爾一念也云。止觀行者本不生實理可
境界。介爾一念起念動作妄心也。爭成
止觀行者所縁境界耶。若依之然也云。今釋
五陰中識陰云故。介爾一念也聞。如何 答。
唐朝論有之。今不絶。禮師介爾一
念云。靜覺元初一念云。北峯理一念云。當流
相承。一念心起可重重意。九識本分行者
理一念可心得。六識本有行者介爾一念可
意。乃至或元初一念得心機可之。止
觀既逗衆機故也云云
尋云。介爾一念具三千耶 答。然也云云
疑云。介爾一念微細短促心也。爭具十界
耶 答。十界互具法門大旨如略義日記。今
一念心起具三千法云。山家大師於唐朝
境義一句習留。一念心縁諸法。若諸法非
心境。既心境相應。一念三千條
分明歟。若法非心何能縁境道理如云云
一家天台本意。正以道理一念三千不
心。從不思議内證立一念三千故。離
思量分別意。一念全體法爾自然三千
具足也。三千圓滿隔歴相無之。故名不思議
。一家所立一念三千不思議觀爭以思量
分別耶。但一家所立界如三千一念圓滿
法門且依文建立。邃滿二師相承相分。道邃
和尚相承。以諸法實相一念三千觀諸法
者不十界十如。隔歴不融爲假相。圓融
相即爲相即。既諸法圓融相即十界十如互
具融即。故云諸法實相也。既有諸法實相
。法華一念三千觀依文無之云事。甚不
然也云云行滿和尚傳云。本末究竟正一念
三千觀依文也。十界本末究竟故成百界。十
如本末究竟一法所具故千如也。國土世間
末。衆生世間本。究竟圓融故成三千世間。故
本末究竟一言。一念三千觀誠證也。蓮實房
云。一念三千觀有重々口傳。一文口傳。二義
口傳。三觀相口傳。四譬喩口傳也。文口傳者。
是有重重意。法華云。諸法實相本末究竟矣。
華嚴經云。一切諸法在衆生心。衆生一心亦
諸法*矣乃至處處一念三千依文多之。次
義口傳者。先十界互具。十如圓滿道理可
意。地獄餓鬼等當體。佛果眞善内證。自本同
一故名圓頓。此道理圓人見非機情所知
法非心何能縁境。道理可思合。故古僧都
云。予隨先師一念三千深義七重。一假
名一念三千。謂法華已前諸經。一心一切心。一
切心一心道理有之。皆是寄不離假相建立
法門也。二圓融一念三千。謂法自性自本圓
融相即故。十界互具。十如圓滿成三千。三千
法又我等一心也。三理具一念三千。眞如一理
廣大也。此心性一理無隔故。十界互具成
也。四事具一念三千。謂我等自性自本三
千具足也。別事不理性融通。五本性一
念三千。謂彼彼諸法自本三千具足自體也。
六不思議一念三千。謂圓頓止觀内證所
一念三千者。事理不二本迹未分實談。不
通途教相。故名不思議。行滿決云。教談一
念三千以本末究竟文相傳。大分一念三千
只以一念三千言傳。自性一念三千非能傳
所傳*矣正一念三千本分。離能所境界
教門教道見。七自己一念三千。大師
内證別不一念三千。依苦樂縁
喜念。歴境界諸法縁起即一念三千也。圓
頓止觀行者。別修一念三千大師本意
知識經卷。解了一念三千觀後。所起諸
心皆是一念三千觀也云云此七箇一念三千。
山家大師唐朝御將來日記録口傳也。三觀
相口傳者。是有重重觀相。一別時一念三千。
二常用一念三千。三臨終一念三千也。別時
一念三千者。別構道場所持本尊心作
一境。或一七日乃至三七日修之。此修行可
多種機。行法次第如四箇傳法。常用一念
三千觀者。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必可一念
三千觀。是有二機。一任運本解機。二別修行
機也。任運本解機者。不一念三千觀。知
一切法本解不捨失。常時成諸法一心觀解
所起心念皆是一念三千也。此事大師別行
記見。止觀法門解不行云此道理也。
次別修行機者。前念爲境。後念爲智云。若
一念心起。次刹那前念心體是三千具足也。
三千外無餘法。故如此念念相續是常用一
心三千觀也。臨終一念三千者。是有重重口
。委細旨如四箇傳法決四譬喩口傳者。應
和三年智興内供奉從丹州登山擧疑問
云。一念三千一心三觀倶圓頓止觀要行也。
而於中一念三千觀大師内證祕行也。然何
故日域高師。一心三觀非口決知。非
解。故以鏡像圓融一心三觀譬喩顯也
云耶。一念三千時又用鏡像譬耶。此時三
千衆徒集大講堂各各出其義云時源信
和尚云。一念三千觀唯佛與佛境界。圓人見
實證也。譬可比事無之。故泰宗皇帝云。物
至美者非譬喩境界之例知一念三
千觀非鏡像圓融所譬心。譬一心三
尚是分喩也。況一念三千觀哉云云覺運
和尚云。鏡像圓融又一念三千喩也。一念明
位三千慮想具足鏡面一體諸像圓浮意也
云云次日横川大師語心與檀那云。一念
三千有重重意。教談教門一念三千。以自體
遍照鏡像圓融心也。自體遍照鏡者。
南岳大師直釋迦如來相傳鏡也。此鏡有
。千里内諸事細細浮。所持主起地獄心
時。鏡現地獄相。乃至發佛心時鏡現佛相
此所現鏡像本有鏡自具一念三千本有圓滿
心也。但實證不思議一念三千義譬
喩可比物無之可心。源信覺運各各深
義相博歡喜。大師一心三觀以鏡像圓融譬
書。楞嚴和尚義意也云云委細旨

一念三千觀 天台一念三千觀者。離
横竝別四見心法門也。縱見者。一心
變成諸法。横見者。一心含三千法。竝見者
三千法分分竝住。別見者一心有三千隔歴。
此四見直一念三千。三千一念可
。故釋云。若從一心一切法者。此即是
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縱亦
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
 一心當體不思議不可得三千具足可
意也。上夫一念一心云。至名不可思議。觀
不思議觀不思議境心也云云
尋云。一家天台心。十界互具成百界見。若
爾十如有互具義耶。 答云云
疑云。兩方不明。若十如有互具義云。成
三千世間十界互具成百界。百界中毎
十如故成千如見。十界互具義聞。千
如互具道理無之者耶。若依然也云。十
界既互具。十如何不互具耶。答。三千世
間成立處十界互具十如互具義具有之。
十界既互具。互具十界各各具十如故。十界
互具自然十如互具意有云云
尋云。一家天台心。以何爲法體性耶 答。
三千世間也
疑云。世間者過雜散亂義也。既雜亂散在法
世間。若爾唯佛與佛境界。妙法沖微實談。
何以三千世間法體耶 答。智論釋
間義云。族義。持義。性義名世間矣。一切
諸法本性各各是世間義也。心性一理三千
法宛然具足名世間云云
尋云。約何義三千世間耶 答。十界互
具成百界。一界有十如千如。此千如約
三種世間三千也
疑云。是有多種。一二界無別難。二國土
世間具十界難也。二界無別難者。國土世間。
衆生世間各別條然也。五陰世間衆生世間
全一體法也。何爲二世間三千耶。國土
具十界難者。國土世間若具三千十界具足。
有情非情雜亂過可之。如何
答。自元一家天台心。諸法雖廣不十界
十界不同不十界十如是。世間廣多不
三種世間。故別約三種世間三千世
間義。然二界不別難云。大論以族義持義
世間。既號三種世間。衆生國土五陰三體
各別也見。若衆生五陰全一體。何世間可
耶。其上一家天台心。總別本有云故。五陰可
云分。衆生可云總體。倶自性常住得
心。故約三種世間三千也。草木國土具
三千事。自本一家天台心。依正一體也。其
旨如略義云云
疑云。有何深意法義無量中。別以二種世
法體性耶 答。法義無量中別用*二
種世間事深意可之。四諦三諦十二因縁
等。皆是一途偏説非廣通意。三種世間其意
廣博也。有情非情總體別體圓滿故。其上今
三種世間。三諦本義心相應云云委細口傳
略文記以上三千世間
分別如
只無明心法法性而生 十乘觀
中起慈悲心也。慈悲得心有大小異。小乘權
教心。齊限慈悲只以拔苦與樂義。意有
偏墜。故屬愛見大悲。一家天台意慈悲以
體。謂染淨迷悟自性。自本行者一念
也。一念外無餘法故。無縁大悲此至極。大
論云。一心之外不一法。是眞正大悲*矣
止觀行者。一心自體三千具足得心。自他彼
此差別全無之。二法執情速滅。是大慈悲心
至極也。無明心法性一體然生諸法。是眞慈
悲也。一切衆生竝草木國土等皆受大悲潤
云云
直以止觀於法 直以止觀者。第
三巧安止觀也。圓頓止觀行者。一切諸法三
千具足得心。無我大悲具足後常可
止觀二法。或時心沈昧以悲安法性。若心
散亂時以寂可法性。又一切諸法自性
自安止觀。寂照二相法爾所具故。寂照義
云云
無明癡惑本是法性等 蓮實房和尚云。
他門相承。無明癡惑本性流轉已前事。以
故法性變作無明流轉最初義相也云云 
當家相承不爾。衆生流轉間。常時以癡迷
法性變作無明義可云云故阿闍梨云。
今文破法遍章也。止觀不二心地得心後。立
還破三惑妄執住法性理道理釋成也。
山家大師傅法決云。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以
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是流轉門義也。法
性中道本是。無明。以法性故無明變作
。是覺悟義也。意三千果成咸中稱常樂時。無
明悉成法性體。三千在理同名無明時。三千
倶同成無明道理書顯也。根塵相對一念。
法性理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也。而一念起
迷心法性理。念念歩歩悉以癡迷故。法
性變作無明也。癡迷者無明異名也。大論
云。常今常始念念元初*矣流轉間常以
故法性變作無明義可之。値知識經
無明法性二種。一體無差道理得心。以
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斷絶也。癡惑
性者。是第八識癡惑恒轉如暴流云。流轉之
間癡惑常相續。此癡迷相續之間。法性變成
無明也。若捨癡迷第八識成大圓鏡智
起心。以法性故無明煩惱皆變成法性。故
今以癡迷故全非流轉始。流轉間常所起心
相也。本是法性者。是可本迹意。本門心。
無明癡惑當體即法性也。迹門意轉無明癡
。作法性後本是法性也云云
尋云。一家天台意存流轉始哉 答。迹門
意。生死無始有終。菩提智有始無終。法身理
無始無終。本門心。煩惱菩提倶無始無終可
云云
疑云。流轉無始云事不明。本行經云。一切
衆生本居常樂。迷心現故流轉生死*矣
嚴經云。忽然念起名爲無明*矣此等文有
流轉始見如何 答。一切衆生流轉有
云。是外道説也。冥生外道云。一切衆生本時
冥覺。生悕望故轉成衆生矣。既流轉始
有云。外道説非佛法。故一家天台所談。八識
常恒流轉無始可心。但至所出文。理性
圓滿方且本覺如來云也。般若燈論云。一切
衆生必具迷悟。依心性理常是本覺理。依
無明心常是衆生。一念一刹那必有二相
*矣 以此文心。首楞嚴經文即流轉續
起意也。今文無明癡惑本是法性。心性理邊
心。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流轉方得
心。更無相違者歟
諸顛倒善不善*等 依癡迷妄縁
性理悉變成無明。依無明心故第六識起
諸顛倒。善惡無記三性倶是顛倒也
尋云。惡是可顛倒。善何顛倒耶。答。不
眞覺間所起善惡無記三性皆是顛倒也。第
六識有内心。於諸法妄用。第七識未轉
間。或持五戒。或受十戒。皆是顛倒也。故善
不善同名顛倒。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後。
所有善惡無記悉成不顛倒。轉八識種子
淨分云云瑜伽云。第七識未轉之時。
一切善惡皆成顛倒。轉依已後所有諸心皆
不顛倒*矣無明癡迷内讀起間。一切諸
心皆顛倒也云云
寒來結水*等 是有二譬。一氷水譬。
二睡眠作夢譬也。氷水譬者。依寒縁諸水成
氷。依無明縁法性悉成顛倒也。睡眠譬者。
四十六心所中。睡眠心所云物有之。第六心
王施惛昧用。此時心王爲睡眠惛昧
種種夢。心王於諸事相違。而依心所
種種異相。法性王者諸法自性都無動轉。而
無明癡惑縁法性變作無明。依睡眠昧
妄想。顛倒夢想也云云
今當諸顛倒*等 上文以癡迷故法
性變作無明等者。迷悟各別義也。正依
頓止觀本意。法性之外全無無明相釋成也。
止觀本意對妄境妄念。起動當體即法性
也。如此得心時。妄想顛倒轉自性
絶妄用。故止觀行者不起念當體
法性心可安立也。於無明六種。一現起
無明。根塵相對念想自本妄故。二住因望果
無明。謂菩薩望佛果諸行皆是無明也。
三種子無明。謂不等覺間。第八識種
子常相續六識七識皆從第八識種子生。四
理性無明。是性惡也。五事性無明。謂本門
果上九界也。六起念無明。謂不是非
念皆是無明也。如*比六種妄心同法性同體
心是止觀行者也。凡夫不此道理
妄起顛倒。諸佛知此道理。顛倒當體法性理
安立也。但顛倒法性一向異不心。通
教一向執一。別教一向執異。圓頓至極實
談。無明法性倶一心故不異。然一心之内善
惡本有。九界本有無明。佛界本有法性也。
故不異云也。又流轉生死之間如旋火輪。上
下迴轉。凡夫竝前三教行人。顛倒只顛倒得
心。不顛倒即法性道理。故爲顛倒
引動。止觀行者旋火輪顛倒當體法性得
故。不顛倒只信法性也。此時顛倒心。失
妄用覺性圓明。此時生死當體法性故。生
死夢忽覺不相續。所詮止觀行者。根塵相對
念念當體法性理可通達云云
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 起者生。滅者
死也。生死一心三法且配當三諦心可
之。生假法性。死空法性。一心中道法性也。
又生三諦法性。死三諦法性故。起是法性
起滅是法性滅云也。是徳門入行者觀相也。
體門入行者。起三千具足法性。滅三千具
足滅也。法法塵塵當體三千具足富體故。起
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云也。或一心入行者
之。起一心法性起。滅一心法性滅也。
起滅倶不一心。故名法性云云
問。一家天台心。於法性起滅耶 答
疑云。兩方不明。若有起滅云者。尋眞如妙
不思議空寂體也。何有起滅意耶。
若依然也云。今解釋起是法性起滅是法
性滅云。如何。答。蓮實房云。尋法性妙理
起非不起。是號心性大眞如。眞如有
種義。一不變眞如義。二隨縁眞如義也。不變
眞如不起爲義。一切諸法悉入法性理湛然
寂靜也。此時都法性無動轉。經云諸法寂滅
相不以言宣*矣 法華迹門所談多存
。隨縁眞如者。起入滅當體即眞如也。地
持論號事法性。十地論名事眞如。事事諸法
當體眞如故。此時於眞如起滅事更不
相違註金錍論云。眞如妙理有兩種
。不變眞如凝然常住。隨縁眞如縁起常住
*矣本門意隨縁眞如爲本懷。本迹二門不
變隨縁也。摩訶止觀内證本迹未分正體。隨
縁不變不相分大眞如是也。是名未分眞
。十八空論云。自性眞如有兩種義。一理眞
如。二事眞如*矣自性眞如者天眞不思議内
證。大師己證法門也。理眞如迹門。事眞如
本門也。傳法要義釋眞如體性。眞如妙理
起非不起或起或不起矣。此文存
。非起非不起者大眞如自性本性不
可得當體也。或起者存事眞如義。或不起者
不變眞如也。故一家天台意。一遍法性起不
意。法性不起不治定。義類無盡故
云云
尋云。圓頓止觀本意。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
滅可云。何事新法性起滅云耶 答。今法性
重重意可之。或眞如爲法性。或法自體
法性。縱以眞如法性。都於法性
疵。起滅當體眞如可心。所難趣眞如起
滅本來不二不心故也。今無過起滅法性
心不相違。加之今法性者。法自性
當體不可得云法性也。松松。竹竹當體宛然
處。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可心。更不
相違云云
體其實不起滅*等 衆生有妄想顛倒
故。於顛倒起滅思。圓頓至極實談。起
滅當體眞如可心。故法性起滅非顛倒
起滅處。體其實不起滅云也。體實不起滅
顛倒心實有妄想起滅思也。所詮破法
遍章捨偏墮情萬法無過道理爲本意。故
是釋也云云
法性法性*等 此文釋能所倶法
性道理也。法性境界來繋法性心。故云
法性也。心縁境事必依境界。境界自本法
性故與法性心相應。心有解行行相。行
相者境界浮心是也。行解者心縁境徳也。
法性法性行相意。以法性法性
行解意也。以能縁法性心所縁法門
法性義也。能所倶法性法性外一法無之。故
常是法性無不法性時等云也云云法性不同

體達既成不妄想亦不 顛
倒體法性理云。且爲顛倒心爾云也。眞實
法法體其義。體達時法性妄想可
云法無之。故迷悟性不可得也。體達者
三義。一證位爲體達。二深義爲體達。三
法自體爲體達。今所云體達者。非證位體
達。後ニ體達也。心依法深義。妄想法性倶
不可得體達既成云也。止觀記云。總論體達
三種不同。一證得體達。二深義爲體達
三自體爲體達。證得體達本在權門。此體達
正明深義。意云。若依深義法性
矣。依圓頓至極深義。法性妄想不云。故
體達云也云云
問。體達之時存迷悟二相耶 答云云
疑云。兩方不明。若存二性云。今釋體達既
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矣。妄想法性倶不
可得也見。若依然也云。一家天台極談。
阿鼻依正法性理。十界常住三千
宛然。是眞法性也。何體達時無迷悟二性
云耶 答。此問言廣。若依法性常寂意
還源反本法界倶寂也。此時迷悟二性更不
之。迷悟倶流轉法也。今正釋止故無
迷悟二性釋歟。若依法性常照意。三千法本
有常住自己宛然也。此時妄想。本有妄想。法
性本有法性也。一家意既二途也。不同。
偏立所難趣以照難寂故不可也。今寂義
正。尤無迷悟二性心也。決附云。迹
大教意云顛倒法性。本大教意云。顛
倒體即法性理也。觀心一心不得法性亦不
得妄想矣。迹門心。斷九界妄想法性理
本門意。妄想當體即法性也可心也。觀心
一門所談。二法未分法性宛然義不之。
想倶不可得也可云云
源反本 還源反本者。正還法本源
諸法妄想法法性倶不可得法界同宛然
意也。傳教大師於晨旦五箇法門。一一
心三觀。二一念三千。三止觀始終。四法華深
義。五兼禀達磨宗也。受達磨宗事。今寂法
門其義相似故也。達磨宗義絶煩惱菩提二
。不生死涅槃跡。法界悉寂然也。今止
法門云。絶迷悟性二性不可得。是寂義也。
但所云還源反本者。且源云事也。眞實常
寂門時。一切可源事無之。法本性不可
得處且還源反本云也
問。所云流轉者。迷悟倶流動也可云耶
疑云。兩方不明。若倶流轉也云。迷是妄想
故流動可云。覺悟體非妄想。何可流動
耶。若依然也云者。今釋上來倶流動云
故一切皆流動也覺。如何 答。今文破法遍
意故。迷悟倶屬流動之。上所分別
縁實相法性寂照等。止門時皆被流動。同
所破也。法性妄想倶不存故尤可
流動云云
觀者觀察無明之*等 觀者法性常
照三千具足義也。故無明心具三千。法性
心具三千。彼彼諸法悉三千故。無明心法性
心平等無差也。彼彼三千互遍亦爾文可
之。破法遍章段用止觀二門事。止故法界
倶寂。可執法無之。觀故法法塵塵悉三千具
足故。又別可執法無之。故約止觀二門
執情云云
問。釋觀時用何義耶 進云。一切妄想善
惡皆如虚空二無矣。此解釋難思。
觀時尤可假諦。何以空。釋觀義耶。
空其義順止如何 答。釋觀用空事。一家
天台空者不小乘等實空。空有二義
一無義。二無障礙義也。小乘等空無義也。一
家天台空者無礙爲義。心法法塵塵當體
都無障礙。各具三千是空義也。加之寂空。
照空云事有之。寂空無相不可得義。照空當
體無障礙也。決附云。空有二義。一無義。二
有而無障礙義*矣。今釋如虚空者。有而無障
礙義也云云無二無別者。彼彼諸法各各具
三千故無二無別也。彼彼三千互遍亦爾無
二無別云也
譬如劫盡*等 釋觀有三譬。一劫盡譬。
劫燒時山海大地虚空悉成火。火譬三千。三
千諸法一切皆具無闕減故也。二虚空藏譬。
虚空藏菩薩初來諸佛土時一切皆令虚空
虚空外又一相無之。虚空譬三千。三千性
體圓融無礙。三千法外無餘法義也。三海惠
菩薩譬。海惠菩薩來華嚴大集等會時一
切山川等皆成大水。三千大千世界内悉水
相也。水相圓滿故。内外明了也一會諸人
肉眼三千界唯有水而已水譬
。三千諸法自性義也。破法遍本意破
切執無相不可得爲本意。若然者無障礙
空可存法事無之。故空亦不可得云也
云云
止只是智智只是止 上釋止觀二字
界倶寂本理爲止。三千宛然一心所具處爲
觀。初心行者。止觀實二法可心故。別
止觀不二道理也。止觀倶一心當體。止外
觀。觀外無止。寂照不二理智未分故。權
教權門意。止觀二法各別得意故。大師屬
立止觀。今圓頓止觀者。只是行者本不生一
念也。故止觀二字二法不相分。吉藏經定即
惠。惠即定云此意也云云
不動止只是不動智*等 上標止觀不二
法門。自是以下正不二道理釋也。不動者法
身理。是止體也。不動智者自受用智惠是觀
體也。法身理自受用智果相應全一體也。境
智不和名時理智各別非止觀一如。理智和
合。境智圓融止觀全一體不各別。故不動理
不動智一體無異。不動智法性理
面。而又具理。不法性理自受用智相
應時理爲面・而又有觀相即融通。故以理智
冥合義成止觀不二道理也。
尋云。一家天台意。止觀二性各別也可云耶。
 答云云
疑云。兩方不明。若二性各別也云。今釋止觀
二法無若依之爾也云者。止觀二法
大師己證本義。唯佛與佛定量也。何止觀二
性無之可云耶如何 答。一家相承有二途
一常同門。二常差別門也。常同門時止觀二
法一體全不二法。今釋無二無別*矣
即此意也。常差別門時。止觀二法本有常住
全不相失。止本分止。觀本分觀也。爰以
山王院大師云。乃是止觀一部本佛行因之
*矣本佛行因云止觀二法本有常住也聞。
故一偏不定執
復次觀根塵相 已上文只釋止觀
大意。自此以下文正明行者修行也。圓頓
行者修行。觀根塵相對一念三諦行也。
通途鈍根行者先觀一心三諦。其次觀六根
三諦。次觀境界三諦。根境識三種一心三觀
云即是也。根塵相對如上。若根若塵以下文。
流他流異義相分。一義云。竝是法界中道。
竝是畢竟空空。竝是如來藏假。竝是中道重
中道云云當家義云。竝是法界總體也。
三諦總名法界。畢竟空以下如次三諦可
心。蓮實房云竝是法界三千。次三三諦也。
行者根性不同也。體門入行者。別不三諦
根塵相對自體法界自性體也得心。如法自
安立機可之。是名竝是法界觀。徳門
入行者。正觀三諦故。畢竟空以下如次三
諦也云云總圓頓止觀行者。觀根塵相對一
事。法性理高故難知。彼彼諸法廣故又
和合。行者初門觀一心便。故別觀
一心也。其上止觀意。即身頓覺爲宗旨。不
六識邪邪念相三諦可心。即身本覺
也。不法性理故。但本住不進機只觀
。本住不下機直觀九識意事可之。今
六識所觀義云云
竝是法界 界者體義也。法法塵塵自體。
即空即假即中故法界云。但依蓮實房義意
三諦萬法自己本分爲法界。諸法各各持
各各不同義也。圓頓行者常觀法界自性
故竝是法界云也云云
竝是畢竟空 畢竟至極義也。小乘意破
俗諦有法別入眞諦空。故非至極空。一家
圓教空者。萬法自性本有而無相違空。
有即空也。空有相似。故諸經中或中道
畢竟空云云傳法決云。畢竟空者。不
俗有即是眞空。小乘等意破有入空。故非
畢竟。然圓教意。三千諸法本有無過無
名爲畢竟空*矣
尋云。畢竟空者。空中二諦中何耶。答云云
疑云。兩方不明。若中道也云者。處處釋或空
觀處出畢竟空。今文隨然也。其上既云空。
空觀覺。若依之然也云者。一處解釋中
畢竟空乃是中道*矣 如何 答。畢竟空通
空中也。先畢竟空本義云者。一切諸法本
有而無過義也。有而空分義似中道。故畢竟
空中道異名釋。而涅槃經本文自本有
。一處畢竟空是不可得或離有離無是
畢竟空*矣是畢竟空通空中二諦云云
以決附云。畢竟空亦有二意。一空義。二中道
義。一切諸法本有無我名畢竟空。本有無我
亦是中道義*矣ニ義
漢光類聚三


漢光類聚四

  忠尋記
如來藏 衆生一心本性清淨故名如來
故華嚴經云。衆生一心本是諸佛一心
自體自性清淨都無染汚相。然此一心成
一切法。故一心自性爲藏。一心自元清
淨具三千。三千本有是藏義也云云
云何即空 空諦者不小乘等空
萬法歴歴而本性無相違處空云也。故阿含
經無爲空義。涅槃經無主無我爲空義。十
界三千萬法有而無我執是一家
也。餘宗所談多以無爲空。一家心無主爲
。書寫寺性空房云。空者無義也。楞嚴和尚
此事大歎云。彼聖人雖一分見解。愚
癡故不空義空執小乘。和尚播州下向
性空云。空者無主也。性空聞此言我得
眞空云云一家圓教空者。無主而法法無
義也云云尋云。何是無主義耶。 答。竝從
生。縁生即無主云云
疑云。無主者中道異名也。爰以餘處釋云。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