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 (No. 2323_ 基辨撰 ) in Vol. 71

[First] [Prev+100] [Prev]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念一法。觀一切法同時同處非即非離絶言
縁起如如體相。是名總縁法觀。但於四諦。
總縁斷惑。與一切法如如總法觀ヲ以テ斷惑。大
小二教所詮法體。雖有差別。所由能詮教
文。同云總觀斷惑故。彼於大乘不生疑
惑。爲益彼等。於彼能詮近我宗處。説絶
言如如法性也。是今取諸文同之旨趣也 
空無我觀等者。大乘立總縁法觀能斷諸惑
之理。謂小乘宗。亦言空無我觀能斷諸惑。
總縁諸法作空無我觀故。但別縁苦諦空
無我智。非能斷惑者。我大乘對法論等。亦
皆唯縁總法觀。能斷諸惑。故今云大小乘諸
文同 不爾唯苦等者。正立理文。若不前
來如所言説。唯苦諦上別縁空無我智。能斷
惑者。即違自他所據論文。故云不爾唯若
成相違也。又周&T047368;釋不爾唯苦成相違也
二句云。不非總縁名爲法念。不同小乘
等縁於苦等實爲苦等。故云成相違也。大
乘通一切法。以安立非安立不作總縁。闕
一切法如如非安立諦也。若強爾則。應成
與無上大乘施設建立。於縁絶言眞如之
無分別慧之誠言相違也已上周
&T047368;取意
今云。周&T047368;
所釋尤優也
  藥師寺三松院
  法相大乘末學釋基辨生年
七十三歳
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抄卷第十三終
  寛政第二歳次庚成臘月二十一日。於南
興福寺蓮成院對屋寓居越年之砌。拭
老眼筆&T047368;之竟。解釋若有過失。俟後之
君子而已。願以此少善。臨命終時心不顛
倒。一切諸佛現安慰。願共諸衆生速得往
生。都史内衆面見慈尊。囘向無上大菩提。
囘向四恩法界海


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頻伸鈔
卷第十四斷障章之餘

  南都西京藥師大寺法相
大乘宗沙門釋基辨 撰
[章]六五忍謂通斷伏故 鈔曰。上來當章十
門之中。第五依觀分別門。其中三文之第三。
十觀別分別有中文中。第五依四念處斷障
別竟。今此標文第六依五忍斷障分別 五
忍者。如前列名。唯識章云。仁王經中舊上七丁
新上八丁
位別印可。亦名五忍云云忍謂忍可決定智
爲體。其忍可位有五差別名爲五忍。五忍
者。舊仁王護國般若經菩薩教化品所説。三
賢十聖諦了別分爲五忍。所謂十住中行十
迴向十地妙覺。十三住中除初種姓住。於第
二勝解行住已下。十三住設立五忍。十三住
別如菩薩地四十七八住品中説。又梵門經
中亦説五忍。其相與今稍違至別説。五忍同
異別明。應當了知。凡此五忍。三品二品合十
四忍具足。是衆生本業。是諸佛菩薩本所修
行。是本業清淨化衆生。名本業者。初地菩
薩住。有百佛國中。作閻浮四天王修百法
門。二諦王等心化一切衆生乃至廣説。名第
一地菩薩住。不可説不可説佛國中。作第四
禪王。三界主修不可説不可説法門。如佛境
界盡三界源。數化一切衆生故。一切佛菩
薩本業。善男子。是十四忍法門。三世切衆
生。一切三乘。一切諸佛之所修習。一切佛菩
薩。不由此門。得一切智智無有此處。何
以故。一切佛菩薩無異路故。是故諸善男
子。若有人間諸忍法門者。是人超通百劫
千劫無量恒河沙生生苦難。入此法門現身
得報。廣如仁王經説基辨由此經意。爲教
示所修本業。信三寶常住令住十善道。雖
恐繁文。考覈新舊經論。硏求諸家所釋。採
集五忍法門所説。而後來同志學者勿忽緒。
問。十三住中。取第二住已下説立王忍。
除初種姓住所由如何。答。初種姓住。於
十一菩薩住及如來住。唯有因輕攝受彼
因。於*除菩薩住。尚未發趣未得未淨。況
如來住。未入僧祇分齊。今除此住不攝五
忍。於此住中。雖修諸善。性仁賢故爲之。
非爲菩提故作也。未名發趣故。不入僧
祇也。非如住第二勝解行住中思擇力勝。
所作加行。以分別慧。爲令清淨而修正行。
普於一切餘菩薩住及如來住。雖未得淨
皆名發趣。由是此種姓性不攝五忍。第二
勝解行住已下十二住。名爲五忍。具如成唯
識疏九末
十五丁
曰。瑜伽四十七意廣明 伏忍者。
唯識章云。一伏忍。在地前伏印故云云子島釋
云。資
糧加行二位。作勝解行相。觀眞俗諦境。漸漸伏除。即
可二取故云云。今云。伏即者。伏二取即二取空也。
在除者。是俗即
可是眞也
今此伏忍。總名勝解行住。以爲
十三住中第二住。別立三種性名示三賢別。
亦示此伏忍 在下中上三品三種性者。本
業・梵網・仁王等經所説六種性中。但取習性
違三爲伏忍。三品之住。所謂十住・十行・十
迴向之三賢。如次爲伏忍下中上之三品位
也 若六種性者。此三品加十地・等覺・妙覺
之三爲六種也。若瑜伽論四十七八住品
取説十三住。與此六種性對見。則此六種。
十三住中除第一本性住今云。除本性住者。於
菩薩住及如來往。唯有
日轉。攝受彼因。雖修諸善。性仁賢故爲之。非爲
菩提故作。尚未名發趣未入僧祇分介故除之
前已
勝解行住至如來住之十二住。爲六種
性。第二勝解行住。非如本性住。此位思擇
力勝。所作加行。以分別慧。雖未得無漏定。
非已得有漏靜慮修習。此位不得神變化
等。有五畏三忘失。或具聰慧。爲他説法
勉勵而轉。如闇中射或中不中。或於菩提
雖已發趣。而復退捨。或時捨戒。或利有情
而生厭倦。利益安樂未廣大無量。於一切
菩薩學中。未能普學。菩薩相中。未皆成就。
在家及出家二分菩薩正加行中。未等顯現
具如四十七及
本疏九末釋
至入初地。此一切相皆無所
有。一切相違白法顯現。又六種性名。諸經所
説。互稍相違。梵網經惡求弟子戒文。説習種
性・長養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五種。
不云六種。又本業經賢聖學觀品説六種
性。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聖種
性・五等學性・六妙學性。又同經説佛子六入
法門。所謂十住十行十迴向道十地
垢地等妙覺地。又仁王經教化品説。伏忍三
品下中上。如次名習種・性種・道種。十地已
上不説種性。但説信・順・無生・寂滅四忍。十
地已上至如來住。又梵網經中。別説四名。
亦立五種性名。一十發趣。即十住位。是名
習種性。謂自初發心住。有順趣諸菩薩住
及如來住之意樂故。名十發趣。復從順趣
心現行熏發習修故。爲習種性。二十長養。
即十行位。是名長養性。初長養聖胎故。聖
胎者。法爾無漏種子。至十行位。一一習修
長養法爾無漏種子。是四修中得修故。名十
長養。亦爲長養性。三十金剛。即十迴向位。
是名不可壞性。謂此位中。其心堅固。觀無
相平等囘向一切。如金剛故名小金剛。云
不可壞性。又此十迴向中。第十迴向漏心四
加行位。名道種性。此曰加行觀。能引是
道無漏故名道。道謂無漏。四加行位。未現
行唯云種性。其種性能引現行無漏心故。
名道種性也。又自初地見道至如覺位名
正法性。一切眞如云正法性。十地・等覺・妙
覺。倶住眞如境故。本業經唯是開合。其意
可知。如次具明 一習種性者。伏忍下品
三賢中十住位也 十住者。一發心住。謂此
位菩薩。創首發金剛堅固大菩提心故。二治
地住。謂此位菩薩。淨治三等悲及有識也
本業經下四常修空心淨八萬四
千法門清淨鮮自故名治地
三修行住。此位菩
薩。修勝理觀起上如行故同經曰。長養一切
行故名修行也
四生貴住。此位菩薩。從諸聖法正教中生故
曰生在佛家種姓
清淨故名生貴住
五方便具足住。此位菩薩。所
修善根皆爲救物故量善根故名
方便具足
六正心住。此
位菩薩。所聞讃毀心定不動故同經曰成就第
六般若故名正
七不退住。此位菩薩。明説三寶三際有無
心堅固不動故同經曰。入無生畢竟空界心心常
行空無相無願故名不退
童眞住。此位菩薩。三業清潔悟二世間。眞
簡僞虚。童表無垢。亦猶溫縏嬰兒之行也
同經曰。從發心住不生倒不起
邪魔不破菩提心故名童眞
九法王子住。此
位菩薩。解眞俗諦。悟法王法將有所襲故
同經曰。從佛王教中生解
當紹佛位故名法王子
十灌頂住。此位菩
薩。如生大字堪受王位行漸勝故同經曰。從
上九觀空
得無生心最上
故。名灌頂也
已上十住菩薩。在此創首安其
心。於六度等行未殊勝但得住名。本業經
下説。行十信心信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
若波羅密。一切行一切法門。皆習受行常起
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難處
常値佛法廣多聞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
住空住位。故名爲住。空理智心習古佛法。
一切功徳不自造。心生一切功徳故。不名
名爲地。但得名住云云又梵網經中説。此
十住位。亦名十發趣。謂發起順趣心故。名
爲發趣云云此十住位。四十七説十三住中。
第二勝解行住。初位以一切佛法無漏種子
有漏。隨順一切現種功徳爲性。起順趣心
故名十發趣。四十七説住第二勝解行住中。
普於一切餘菩薩住。及如來住皆名發趣
已上四十
七論文
問。若爾何故但十住名發趣。於除
十行・十迴向・十地不名發趣耶。答。此十住
位。創起順趣心故。別名十發趣也。若初住
中不發趣心。應無於餘九住發順上地
心趣求慧。若十住無順趣不安住心。則應
無次十行。無次十行則應無迴向。一切心
若復如是應三賢加行無。則應無入見道。
無漏智不顯現。則等妙覺何時得顯。是故所
餘行向地位就修習勝増進有功用。別以
與彼彼名也。但此十住發順趣心爲修習
相。仍但此位名發趣也。復次此十住初發心
住位。有十信心名住内十信。一信心・二精
進心・三念心・四定心・五惠心・六施心・七戒
心。八護法心・九願心・十迴向心也。由是仁
王經中説。此於三寶中生習種姓十心。列
擧此十信名。以初發心甚難。離出擧名云
習種性十心亦名住内十信也。又本業經
上卷説。住前十信列心名。如右文。舊譯經論
以爲依據。學者多是云輕毛。十信有實退隨
故。住内十信無眞實退。但有攝退。住前十
信非三賢攝。未入僧祇分也。同經下卷説。
有退與不退曰。佛子。發心住者。此人從如
云云凡夫。未識三寶聖人。未識善惡因
果。一切不識不解不知。佛子。自不識始凡
夫。値佛菩薩。於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
提心。此人爾時住前名信想菩薩。亦名假名
菩薩。亦名名宗菩薩。其人略行十心。所謂
信心・念心・精進心・定心・惠心・戒心・迴向心・
護法心・捨心・願心。復有十心・十善戒・五戒・
八戒・十戒・六度戒。此人復行十善。若一劫
二劫三劫修十信。受六天果報。十善有三
品。上品鐵輪王。化一天下。中品粟散王。下
品人中王。具足一切煩惱。集無量善業亦
退亦出。若値善知識修學佛法。若一劫二
劫方入住位。若不爾者。常設不出。住退分
善根云云又同經上卷
六丁
説。自住前行十信入初
位相曰。所謂初發心住。未上住前有十順
名字。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精進
心・定心・惠心・戒心・迴向心・護法心・捨心・願
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經一劫二劫三劫。乃
得入初住位中。住此位中増修有法明
門。所謂十信心心各有十故。修行百法明
門。當發無量有行無行大願。得入習種性
中廣行一切願云云又同經上卷
八丁
住是住中
發大願已。過外一切凡夫行十信者。令復
修行無量功徳。所謂十波羅蜜。三空無相
無願無作空觀成就。即除我人主者。衆生漸
捨諸見四倒。三界繋縛無明漸破。伏斷一切
業習故。厚集一切善法八萬四千般若波羅
蜜。一切法門攝我心中。念念不去心。又有
十不可悔戒。應受應持廣説十
重禁戒
佛子。失發心
住法。乃至妙覺地。一切皆失。是故此戒十重
禁戒
是一切佛。一切菩薩行之根本。若一切停一
切菩薩。不由此十戒法門。得賢聖果者。無
有是處。是初住相習種性中第一人。如是餘
九人法行。漸漸増廣乃至九住・十行・十迴向・
十地・無垢地。亦漸増廣不可思議行云云
是同經下卷
初丁
説。初發心住。是進聖種性上進
分善根人。曰。佛子。發心住者。是上進分善根
人。若一劫二劫三劫。一恒二恒三恒。佛所行
十信。信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一
切行一切行一切法門。皆習受行云云由是復
同經下九丁説。初發心住所行十信。漸漸増廣。
至餘九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無垢地故。初
住十信名是上進方善根。曰。佛子。法門者。
所謂十信心。是一切行之根本。是故十信中
一信心。有十品信心爲百法明門今云。是十
住位。増廣

復從百法明心中。一心有百心故今云。一
信心起處。
十住修習時。十心一一心有一信心。無餘九心。同時處
起。則名信心者。故十心同時生。九心一一起餘九心。
同時故。一一心爲百法明門。今復入十行時。一一心
百心。是生十心上宛然百心有十故。自是爲千法
明門。是増
心増廣相
爲千法明門今云。已上十行
位。増進増廣相
復從是
千法明心中。一心有千心。爲萬法明門已上
十回
向位。増進
増廣相也
如是増進。至無量明轉轉勝進上
上法今云。自初地至等覺
位。是轉轉勝進上上法也
故爲明明法門。百
萬阿僧祇功徳一切行盡入此明門云云今云。
十信
中一信心。餘九心同時處具足。如云信三寶常住。此
三寶中。先信佛寶。佛三身同時信。次前三萬法明門有
三。而地愛用報身十地所見各別。若信是爲三億
法明門。佛徳不可計量故。云阿僧祇功徳菩提
同經下十八丁説。自地前勝進初地上法相曰。
中道第一義諦心。念念寂滅入萬法明門。從
十信乃至十迴向。自然流入平等道。無得
一相眞實觀。一照相入初地道云云已上辨
住前假名菩薩所修十信。與住内菩薩所修
十信差別竟。又假名菩薩。受世間果報修
習十信。由十善化衆生。由舊譯説。如前已
辨。今略辨住内菩薩。爲救世間衆生所受
世間果報。謂入住内衆爲習種性第一人。
時仁王經中説。習種銅輪二天下。本業經
上九丁亦銅寶瓔珞菩薩字者。所謂習種性中
有十人。其名發心住菩薩乃至灌頂位菩薩。
銅輪王一百福子爲眷屬。生一佛國。受佛教
行化二天下云云是十住菩薩世間果報化
衆生相。又諸佛菩薩有世間出世間二種果
報。至次下自可知 二性種性者。即是中
品伏忍三賢中十行位。亦名十長養。仁王經
説。銀輪三天性種性。梵網經説。長養性。古來
會兩説云。性謂法爾無漏種。即聖胎也。故
云性種性。仁王經説。一切諸佛菩薩。長養
十心爲聖胎。太賢古迹云。長養性。即十長
養性。漸増長故是也已上
古迹
仁王經説。性種性。
就所長養云性。雖未現行有漸長用也。
能長養十心如次其明。又仁王經偈説。伏
忍聖胎三十人十信十心十堅心。三世諸佛。
於中行無不由此伏忍生 十行者。此位
菩薩。行六度等所行勝故名行入道
次第
本業經
説。佛子。從灌頂心第十
住心
進入五陰法性空位。
亦行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故名中伏忍
中品
十行
云云云何是十行位之行。云何名差別。謂一
歡喜行。此位菩薩。爲大施至一切能捨。
三時無悔愍生慕法時者歡敬故名歡敬
今云。此位菩薩作布施波羅密相也。本業經説。佛子。
説中始入法空。不爲外道邪論所倒入正位故名
歡喜。又説。此行所修云四正
勤。爲自得一切種智故
二説益行。此位菩薩。
常持淨戒。不染五欲。能令伏衆魔。一切衆
生。立無上戒得不退地故名饒益今云。此
位菩薩行
戒。本業經説。佛子。得常位法化一切衆生。皆得法
利衆(婆羅蜜之相也)生故。名饒益。又説。所行云
四如音心足(念
精進定惠也)
三無恚行。此位菩薩。常修忍
辱。謙卑恭敬。和顏愛語。不害自他。悟身空
寂。怨對能忍故名無恚今云。是此位行。本業説。
佛子。於實得法忍無我
無我所故名無恚又説所行云云謂信等五根
爲願無畏。是故爲信等五無相觀也
四無盡行。
此位菩薩。設歴多劫受諸劇苦。求法濟生。
念念不息。故名無盡今云。是此位行精進波羅蜜
之相也。本業曰。佛子。常
住功徳現化衆生故名盡。又説此位所
觀曰。謂求三寶是足五分法身觀也
五無癡
亂行。此位菩薩。常住正念。恒無散亂故名
無癡亂今云。是此位行。本業曰。佛子。命終(禪那波羅
蜜之相也)之時。無明鬼不亂不濁。不失正
念故名無癡亂。又説。此位所觀曰。謂爲化
一切衆生。作八正道不二一合相之觀也
六善現
行。此位菩薩。善入人法華無性相。三業寂
滅。無縛無著。而復不捨化衆生心巧能隨
類現生。救物故名善現今云。是位此行般若波
羅蜜自般若起方便
之相也 本業曰。佛子。生生常在佛國中生故名善
現。又説所觀法曰。謂爲得大慈悲觀七學分相
爲所
修也
七無著行。此位菩薩。歴諸塵刹供佛
求法。傳燈度生心無厭足。然以寂滅觀諸
法故。而於一切心無所著故名無著今云。
由般
若波羅蜜修度生方便行 本業曰。佛子。於我無我
乃至一切法空故。名無著。又説所觀法曰。爲得四
無礙觀吾善根。謂正觀煙觀忍
觀三界空。第一觀修此五觀
八尊重行。此位
菩薩。尊重善根知惠等。法*華悉成就。而由
得此諸尊重法二利之行。更増修習故云
尊重今云。此亦由般若生度生惠之行 本業曰。
佛子。三世佛法中。常敬順故。名尊重。又説此
行所觀法曰。入一切佛國中行故。所謂四化法。辨義
辨樂説辨此四名惠性。照一切法無生入第一義
諦中
行故
九善法行。此位菩薩。得四無礙陀羅尼
門。諸善惠法能爲衆生作清涼池。守護正
法佛種不絶故名善法今云。此亦四般若。生度
生惠爲行。本業曰。佛
子。説法授人動成物則故名善法 又説。所修行云。
佛子。爲於一念中。照一切法故。所謂三世十二因縁。
過去二無明諸行。現在識名色六人觸受愛取有。未
來生老死。皆假會合成性。不可得故。是爲觀行
十眞
實行。此位菩薩。成就第一義諦之語。學三
世佛眞實之語。習亡行無二之語。如説能
行。如行能説。語行相應。色心皆順故名眞
今云。是亦由般若生后得智之相也 本業下曰。
佛子。二諦非如非相非非相故。名眞實。又上卷説。
此行所觀曰。佛子。爲自在轉大法輪故。所謂菩薩三
寶。是爲所觀菩薩。爾時於中道第一義智爲覺寶
 是佛寶也 一切法無生動。與則用爲法寶。常行六
道。與六道衆生和合故爲僧寶。轉一切衆生流入
佛海故。是
爲所觀也
已上十行菩薩。專由般若波羅蜜
修六度等餘波羅蜜諸行長養聖胎之相也。
仁王經説。能長養十心曰。一切諸佛菩薩。
長養十心以爲聖胎。次第起於乾惠性種
性有十種心所。謂四意心。身觀不淨觀苦
觀無常觀無我三意心。慈無瞋無貪惠。即三
善根也。三意心。所謂三世忍。過去因忍。現在
因果忍。未來果忍合十種心。四念住。三善根。
三世忍。此即能長養心
菩薩亦能化一切衆生。已能過教人知。是等
想及外道倒相所不能壞。今云。身受心法
如次一二
三四之行
施慈惠如次無貪無瞋無變。
即五六七行能長養
過去因忍
行能
長養
現在因果忍第九行
能長養
未來果忍第十行
能長養
合名
十長養心。是能長養也。又此十行菩薩。世門
果始化王。偈曰。銀輪三天性種性云云本業經
曰。銀寶瓔珞。菩薩字者。所謂性種性中有
十人。其名歡喜菩薩乃至眞實菩薩。銀輪王。
五百福子爲眷屬生二佛土。受佛教行化
三天下云云 三道種性者。即是上品伏忍三
賢之中十迴向位 道種性者。梵網經説不
可壞性。即十迴向中。初凡囘向全及第十囘
向少分取入住二心不
取滿小
次説道種性。即第一囘
向滿心四善根性。古迹云。不可壞性者。十囘
向也。已堅固故。道種性者。順決擇分引聖道
故。雖囘向攝別説如常途解。由是仁王經
十囘向位。皆名道種云云又仁王經説。復有
十道種性地。所謂戒忍・知見忍・定忍・慧忍・
解脱忍・空忍・無相忍・無願忍・無常忍・無生
忍。此菩薩十堅心作轉輪王。亦能化四天
下。生一切衆生善根云云又同經偈曰。道種
堅徳轉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云云今會兩經
所説相違云。不可壞性。與道種性。其心體一
如何。則非不可壞。則非名道。若非道種性
者。不可名不可壞性也。凡十囘向爲修習
之状也。遊心法界心順如相。寂然不動。一切
平等。悉同虚空。若不爾者。不可名不可
壞。非不可壞者。不可同虚空如如相。囘向
同一切非順如修習心。應不能爲道種性。
引發見道無漏智。不能引無漏者。應非
名道種性者。既如入道次第釋。地前三十
心中前二十九心。全分是資糧位。第三十心
入住二心資糧位攝也。其餘一分滿心。是加
行位。名順決擇分。此加行位。亦總言第十
囘向心攝。前九心不可壞堅心修習若無。則
順決擇心智應不生。由是二性名雖別。其
體全同。謂道是無漏。即初地已上名也。此四
善根名可壞心。以能引發故。亦名種姓。種
姓即種子。道即種性。此種性體持道業用。持
業釋也。道體持種姓業用亦得也。已上釋
道種性名體已 十囘向者。囘向。謂遊心法
界平等無別。一觀一合爲相。囘因向果名
爲囘向。謂此位菩薩。從眞實心入衆生空・
無我空二空。平等無別。一觀相一合相。學習
百千萬億般若波羅蜜空觀故。囘因向果。
次無量心。不捨不受故。十囘向法如是。
云何十囘向菩薩名字。一救護衆生離生相
囘向。此位菩薩。而行六度四揚等法。悉爲
救攝一切有情。令離生死得涅槃樂名
救護衆生。入平等觀不見怨親衆生等相。
名離生相。故名救護生等舊本業上説。十向所
觀云。一諦二諦正直。
所謂學習第一義論。觀一切法相如
不可得故。以離生相囘向等也
二不壞囘
向。此位菩薩。於三寶所得不壞信。同持諸
善囘向衆生令得善利故名不壞舊云。二深
第一義智。
所謂五神通。是惠性差別用故。天身通。天眼是微細色等
是三世 切法。天耳聞十方聲等。天他心智。如一切人
心。天宿命通知三世六道命
分。以無生智見一切故
三等諸佛囘向。此位
菩薩。學三世佛不著生死。不離菩提修
囘向事。名等諸佛舊云。三淳至。所謂於無生惠
中四不壞淨。於佛法僧戒信
不可壞故。名
等諸佛
囘至一切處囘向。此位菩薩。修
習一切善根時。以彼善根如是囘向。分此
善根功徳之力。至一切三寶之所。一切世界
衆生之所。作謂供養利益之事。譬如實際無
處不有故。名經一切處囘向舊云。四量同神力。
所謂生住滅三相。
諸法本無。假名生。已有還無。假名滅。不空有法假名
住。是故通達一切空而不二。名世諦相。空一諦相故
名經一
切處
五無盡功徳藏囘向。此位菩薩。修悔
過善根離一切業障。於諸如來一切衆生所
有善根。皆悉隨喜。以此善根皆悉囘向。莊
嚴一切諸佛淨刹。常作佛事善巧方便。具
諸功徳離諸虚妄而無所著。由迴向已得
無盡善根。名無盡功徳藏舊云。互善計量衆生
力。所謂五陰色者。異
空色集成大色分故。色相空。刹那刹那成心故。心相
空。受相行識無集無散。一相無相無相故。名無盡功徳
六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此位菩薩。以
内外財。隨衆生意而惠施之。見諸苦者。悲
以身代。堅因安住自在功徳。以如是等諸
善功徳而迴向已。令一切生得大智惠除
滅大苦故。名隨順一切堅固等舊云。六佛教化
力。所謂十二
入。内六根外六塵爲識所入處故。名爲入。其惠者。不
在内不在中間不在外。一切法無自無他故名
隨順
七等心隨順一切衆生囘向。此位菩薩。而
能増長一切善根修習。究竟安住忍力閉惡
越門永離顛倒。不著諸行。一切善根。由皆
悉囘向。爲一切衆生作功徳藏。菩薩一切
拔出生死令得衆善等死差異故。名等心
隨順舊云。七趣向無礙智 所謂十八界。六根六識六
境。一合相一切法。亦一合相故。故名等心隨順

八如相迴向。此位菩薩。成就念智安住
不動心無所依。寂然不亂。不違一切平等
正法。嚴刹度生。所修諸善。皆順如相。而爲
囘向名如相舊云。八隨順自然智。所謂因果。善惡
名因。苦樂名果。所由爲因。所起爲
果。由起相待通名因果故。因果
二空無生無滅。皆一合相故名如相
九無著無縛解
脱心囘向。此位菩薩所攝善根。離憍慢等所
有縛等得解脱心。行普賢行。所習諸善不
執。爲已及以他人以無縛著解脱之心囘
向。饒益品物一切故名無著無縛解脱
舊云。凡能受佛法僧故。所謂二諦空。因縁集故。謂之
有非。云有是有。因縁散故。謂之無非。云有是無。故
有無。般若解脱無二相故。
文名無著無縛解脱以
十法界無盡囘向。此位
菩薩。離垢僧繋頂。受大法師&T047368;別。法施化
生。嚴淨世界出生智等。悉同虚空而無限
量。凡有善根修於囘向悉等法界故名法
界無盡舊云。十以自在惠化一切衆生。所謂中道第一
義諦。般若處中。而觀達一切法而不二。其
觀惠轉轉入聖地初大故名相似第一義諦觀。
而非眞中道第一義諦觀故。名法界無盡也
 今
云。第十囘向位。以自在觀惠。作中道第一
義諦觀。雖然有漏觀惠故。非眞觀名相似
觀。雖相似法。以有漏惠離言中道爲境。習
修同時。必得修本有無漏種。由是此相似觀
惠縛入聖地位初地
見道
得入眞中道第一義諦
觀。其眞觀者。初地上有三觀心入一切地
也。三觀心者。從假名入空名二諦觀是一
從空入假名名平等觀是二如是二觀方便
觀。因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是三
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
名摩訶薩。已上十迴向菩薩。在此位中。凡
所修行。皆迴一切名爲囘向。此十囘向即
名十金剛心。何由名金剛心。謂此十囘向
位。世間有漏心修習之終。堅固不可壞故。名
爲金剛。由是仁王經亦名十堅心。何等爲
十。經説。十堅心者。初觀五蘊五忍一戒忍・二
知見忍・三
定忍・四惠忍・
五解脱忍也
次觀三界因果三忍一空忍・二無相
忍・三無願忍
復次觀二諦虚實。及一切無常之無常忍。後
觀一切法空無生忍。如是十忍心名十堅
心。亦名十金剛心。如是十堅心修習相。可
謂囘因向果。一一順如相故。無不法界無
盡故。名爲十囘向又第十囘向滿心四加行
位。欣求趣向彼見道決擇故。雖名順決擇
分。仁王經總以十位爲道種姓。説伏忍三
十人。即三賢三十心。但於梵網經中。別離
出滿心位名道種姓。前囘向位名不可壞。
今此章文。以五忍別分別伏斷。今此滿心。
但伏無斷。仁王經説。尤以爲近。上來所明
伏忍三品下・中・上。如次了知。謂忍可有品
伏惑亦自有品。雖爾今對次四忍斷爲主
總名伏忍。忍忍可達悟故。由此忍可之伏
第三囀之依士釋。忍是惠故。此忍起惠體持
伏業用持業得名。亦能伏忍。是體持所伏業
用。是持業釋自是已上梵網・仁王・本業所説
六種惱中。第一二三種性釋義。即五忍中初
伏忍下中上三品釋已。即十三住中除本種
性。*除十二住中第一勝解行住全分釋已。亦
是三賢十聖中。三賢全分三十心釋義。大不
如是。信忍者。此亦有下中上三品。下品謂
十地中初歡喜地。中品謂第二離垢地。上品
謂第三發光地。是爲三品信忍。如唯識章
云。二信忍在初二三地。創得不壞信相。同
世間類故云云今云。名壞信者。於佛法僧戒得
不壞信也。同世間類等者。同諸有情
世間類。一修施戒
修福業等也
初歡喜地者。亦名極喜地。
深密經四地波羅蜜品説。善男子。成就大義
得未曾得。出世間心生大歡喜最初。是故
名極喜地十地論十三。世親攝論出名極喜地。
亦瑜伽四十七住品名極歡喜住
成
唯識論九。曰一極喜地。初獲聖性第一因
證二空第二因能益自他第三因以此三因
生大喜故今云。初護聖憐者。法爾無漏種。本來雖
有。不名獲成就。今極喜地時。初得名
成就故云
初獲也
第二離垢地者。深密經四説。遠離
一切微細犯戒。是故第二名離垢地。瑜伽四
十八説。於此住中。淨心意樂成滿趣入。在
所生處多作輪王王四大洲。以自在力。令
多有情止息初戒不善業道。勸彼受行諸善
道。當知。威力過前十倍。謂意樂淨故。性戒
具足故。離功種毀犯戒垢故。一切業道。一
切因果。了知通達故。於諸淨業能自受行。
亦樂勸他令其受行故。於有情界。諸業所
生衆苦艱辛得大哀愍。如實觀照故。善根清
淨故。受生故。威力故。由離一切犯戒垢故。
名離垢地。此名爲増上戒住云云成唯識九
曰。二離垢地。具淨尸羅遠離能起微細毀
犯煩惱垢故云云第三發光地者。深密經四。
瑜伽四十八。十地論十三。世親攝論七。成唯
識九。同名發光地。深密經説。由彼所得三
摩地。及聞持陀羅尼。能爲無量智光依止
故。第三名發光地云云瑜伽四十八説。若諸
菩薩。先於増上戒住已得十種清淨意樂。
作意思惟解了通達。復於餘十種淨心意樂。
作意思惟。成上品圓滿故。過増上戒位入
増上心住。菩薩安住増上心住。觀能成辨
彼智光明。唯是無倒勝三摩地。觀所引發
一切靜慮等持等至。皆菩薩藏。聽聞爲先。皆
聞正法以爲縁起。觀見是已發大精進勤
求多聞名聞正法。不借身命無有資財
内外愛物而不能捨。有遇師長。必誓承事。
若蒙尊教必誓奉行。若聞佛法一四句頌。
歡喜踊躍。勝得三千大千世界充滿大珍寶
聚。聞一句法。是佛所説。能引正等覺。能
淨菩薩行。歡喜踊躍。勝得一切釋梵護世
四天王轉輪等極尊貴位乃至廣説。由發聞行。
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顯示。見故此地
名發光地。由内心淨能發光明。是故説名
増上心住云云又成唯識九説。三發光地。成
就勝定疏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即靜慮。
三摩鉢底。此云等至。即無色定
大法疏云。
殊勝
名大眞如。淨界云大
法也。法者教法也
總持疏云。四陀羅尼。此云
總持念惠爲體
發無邊如慧光云今云。經云。三摩地。唯識云勝
定。體相同。謂此地所得定聞持。
聞持定中差別。依定發智光名發光地。發謂因。光謂
果也。陀羅尼。此云總持。念惠爲體。有四。一法陀羅
尼。二義陀羅尼。三呪陀羅尼。四能得忍陀羅尼也。法義
者。如次能詮所詮。呪如常。能得忍者。此地斷。於三
惠有忘失。所知障故。得大法眞如之總持。此中能得
忍者。能念得菩薩即可也。云何得忍可了。謂菩薩了知
呪陀羅尼都無有義。其一切義圓成實 已上謂習陀羅尼
云能得忍。伽四十五菩薩地説 已上 就新譯家釋。若
由舊譯。仁王本業二經。名明惠地。本業經説曰。此地
菩薩。習古佛十二部經。化諸衆生故。名明惠云云。
今云。此
理難了
問。三賢初有十信。一一有十爲
法明門。亦中品修十信。一一有百爲千法
明。亦上品修十信。一一有千爲萬法明。前
既具明。然今復入聖位進上地名爲信忍。
信心體性。與前別如何。答。如本業經下卷説。
佛子。捨凡夫行有漏分云
凡夫
行生在佛家入見
道無
漏云生
佛家
紹菩薩位入聖衆中。四魔不例。有
無二邊。平等雙照。大信如滿。習學無生中
道第一義諦觀上。至二地三地乃至第十一
地。明觀法門。心心寂滅。法流水中。一相無
相。二身無方。通同佛土故名歡喜地云云
今云。由今家意。地前十信有亦進亦退。故爲可壞信。
初地入見道。初得不壞信也。何故不壞耶。謂初地無
間道。如與智冥合。平等平等無戲論無所得處。信初
起全無可壞理也。又云。舊譯云大信。於中道第一
義諦觀信心始滿者爲大
信。與今家意全同也
又同經上同。一歡喜地。
住中道第一義諦惠。十無盡願。現百法身
入十方佛土。作五神通入如幻三昧。現作
佛化無量功徳。不受三界凡夫時果。常入
上乘位。一心四諦二種法身下卷曰。佛子。有二
法身。一果極法身。
二應化法身。其應化身。如影役形。
以果身當曰應身等常也
變易受生三觀
諦觀。二平等觀。三中
道觀。是云三觀
現前常修其心入百法明
門。所謂十信一信有十。爲百法明門。滅十
三故七見六著云十三
煩惱。經上卷説
煩惱畢竟不受。心心寂
滅。法流水中。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今云。此
經所説。與瑜伽説稍有相違。四十七住品
曰。若諸菩薩。從勝解行住入極歡喜住。先
於無上正等菩提。菩薩弘願。未善通達菩
提自性。未善通達菩提方便。爲分隨順他
縁而轉。不善次定除捨彼故。發起六相。
新善決定内證修性。菩薩大願。超過一切餘
溪願無等不共果。是世間超越一切世
間境界。隨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聲
聞獨覺。雖一念起此願。法性自爾。能得菩
提無量白法可愛之果。如此菩薩善決定願
亦名發心。又諸菩薩發廣大願心已超過菩
薩凡異生證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
成佛眞子。決定趣向正等菩提。決定紹如
來聖種。又正獲得如實證淨極多歡喜。一切
利有情事。一切菩提資糧圓滿。一切無上菩
提。一切佛法。一切佛作事。是等諸法速疾圓
證。自觀己身能正隨順如是解了。極多歡
喜。又自了知。我於無上菩提。今已隣近於
大菩提。我勝意樂已得清淨。我今已離一切
怖畏。由是因縁極多歡喜。又現法中。能起
菩薩一切精進。信増上力爲前導故。於當
來世。如前所説菩提分品十種大願。今即
於此極歡喜住能具引發十種大願者。受持無上
法。二勸請妙法論。三順
行菩薩行。四成就器有情。五見佛供養事。六修治白佛
因。七不違佛菩薩。八利生無空過。九爲證作佛事。大以
無斷
復有十種淨修住法。由是能令極歡喜
住速得清淨。一者諸佛法深生信。二者發大
悲。三者發大慈。四者行喜捨。五者利有無
厭倦。六者善處解諸論。七者善解了世間。八
者等正行修慚。九者堅固力持性。十者供養
諸如來。又諸菩薩。於此十法受學隨轉多修
習已。復於餘九増上戒等諸菩薩住。從佛菩
薩專精訪求一切種道過失及神通樂無失
壞道。善取其行得等流相。於一切住自然
升進。證大菩提爲大導師。率領一切有情
商旅。超度生死曠野嶮道。當知。此中諸行
能入説名爲行。若正入時説名爲得。入已乘
利成辨圓證説名等流。又住於此在在生處。
多作輪王王贍部洲。得大自在。遠離一切
所有慳垢。威被有情調伏慳吝。諸四攝事
所作業中。一切不離佛法僧寶。證一切種
菩提。作意恒發願言。我當一切有情中尊。
作諸有情一切義利所依止處。若樂發起如
是精進。棄捨一切家屬財位。歸佛聖教淨
信出家。一刹那頃。瞬息須臾能證百三摩
地。以淨天眼。能於種種諸佛國土見百如
來。又即於彼變化住持菩薩住持皆能解了。
以神通力動百世界身。亦能往放大光明。
周匝遍然。普令他見化爲百類。成熟百種
所化有情。若欲留命能住百劫。見前後
際。各百劫事知見。能入蘊界處業諸法門
虫。於百法門能正思擇。化作百身。百身皆
能現百菩薩。眷屬圍繞。自茲以去。是諸菩
薩。由願力故。當知無量威力神變安住如
是極歡喜住。諸菩薩衆。願力増上。能引無
量殊勝正願。所作神變如是正願。乃至倶胝
那庾多百千大劫。不易可數。當知是名略
説菩薩極歡喜住。謂善決定故。四相發心
故。發起精進引發正願故。淨修住法故。
開曉餘住故。修治善根故。受生故。威力故
已上八行由説極歡喜住。是略説
也。廣説如十地至極喜地所説
此中由能攝持
菩薩義故。説名爲地。能爲受用居處義故。
説名爲住已上瑜伽論住
品取意云云
又本業經下卷説。從住
前進初地道。從初地入無垢地相曰。住前
信想菩薩。信佛教修十戒。歴劫滿足。入初
住位。復從是位修行百法觀門。所謂十信
等。如前已明。以明百法觀達三正觀。滅十
三經如實相入十行初住。爾時佛子。復從
是行觀修千法明門。所謂十信等如前已
説。又將至十囘向。轉轉達一切法無相百
千生滅。皆不可得入初囘向位。復從是囘
向明明轉照照智學相做平等觀假得中道
第一義諦心。念念寂滅。入萬法明門。從十
信乃至十囘向。自然流入平等道無得一
相。眞實觀一照相入初地道。佛子。復從初
地正觀一照智入百方阿僧祇功徳法門。於
一相觀中一時行乃至第十地心心寂滅。自然
得入無垢等覺云云今云。由是可知。從十
信初至等覺地信之爲體毫無差異。若異
者。云何有自然流入平等道。故知。信體雖
一。眞與做惠有別。有與無相有差。遂隔位
次寛與狹。勝與劣。不壞與壞。自爲差別。今
此信忍。以歡喜地聖種性中眞觀淨法智不
壞現前創首故。爲示是云大信始滿。亦爲
信忍之初。大謂眞淨法界絶言法性。遍滿一
切法處名大。當知。信忍之信。十地位初極
歡喜住始滿。不壞大信。由是所生忍故名
爲信忍。自地前初發心至三賢終。修習相
似第一義諦觀。起不壞信。眞淨法界。大心現
前。眞實三觀。無相有法明門。與智冥合。平
等平等無戲論無所得。自是修習増進。自
然流入薩婆若海。地前修習十信。轉轉今増
進。創得聖性大信滿。上來所云。自三賢初
今入聖位中門修習増進之行相也。由十信
之忍可第三囀依士釋也。亦今始滿大信。體
持忍可達悟等用持業釋也。又初歡喜地至
第十法雲地六種性中。名聖種姓。亦名正法
性。梵網古迹云。正法性者。即聖種性通攝佛
地已了眞性名正法性云云今云。此古迹意。正
法性中。初地見道。
至第十地。地地勝進修道。住如來他名究意道。
初地已上一分證故。漸漸勝道云已了眞性。若至佛地
經圓證也。故云究竟道。
正法謂眞如淨法界也
仁王經曰。信忍菩薩。所
謂善達明中今云。達謂達悟也。明謂菩薩所修明觀法
門。今云。善達明者。達悟百法明門也。
三賢初住修習百法明門。至三賢終増進爲無量門。
是即如與智冥合。心心寂滅。而今初入聖位時了達。
明明法門。百萬阿僧祇功徳。一切行盡入百法明門云
善達。明明謂無漏觀謂慧也。入初地時。無量明明法
門。一切行盡入此百法明門故。
達悟百法明門云善達明也
行者。斷三界色
煩惱縛今云。初地見道所斷惑。分別起煩惱所知二障。
種子習氣共斷。倶生煩惱障現行地前漸伏。初
地已上伏令然盡然故。意力有時。猶起而不然。八地已
上。永不現行。習氣毎斷。所知地地斷除。種金剛斷。又分
別所知障現行。地前資糧位中漸伏。加行位中頓伏盡。種
習初地斷。又倶生所知障現行。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
伏盡。又種習斷前六倶者。八地伏盡。種習皆地地斷。又
第七倶者現行。金剛心加行道伏。曰無間道斷。種解脱
道斷。習是今家所論。如成唯識九説。問。由今家所論。
今所引舊經説。初地行者。斷三界色煩惱縛。何故擧
色不擧心。亦擧煩惱不擧所知耶答。本業上卷
説。喜忍伏三惡道。離忍伏人中業道。明忍伏六欲天
業道。是即如次明初二三之地所伏所斷。今此文言斷
者。永伏名斷。煩惱縛者。倶生煩惱。非分別起也。縛
謂現行非種子。種子金剛心斷故。又故意方行貪等。是
非色惑可云心惑。會間故意方行貪等云色煩惱
縛。本業經三惡道者。就見道斷。分別起惑。明
永伏盡名爲斷。永伏盡相。猶斷種故也
能化
今云。化益
名爲化
百佛今云。信忍下品初地位。
化度百佛國土也
千佛今云。信
忍中品
第二地。化生
千佛國土也
萬佛今云。信忍上品第三地。
化度生萬佛國土也
今云。
化度
佛國土
中現百身今云。現百身化
生初地菩薩也
千身第二地
所現也
第三地
所現也
神通無量功徳。常以十五心爲首。
四攝法今云。施心好語心
益心同事心也
四無量心慈悲
喜捨
四弘願
今云。度生學
法事佛證菩提
三解脱門空無相
無願
是菩薩從善覺
今云。初歡喜地。
舊譯家名
至薩婆若一切智智
覺位也
以此十
五心爲一切行根本種子已上。舊譯仁王經。
以私意注之
是初二三地菩薩。信忍下中上三品也。又同
經偈曰。若得信忍。必不退進入無生初地
道。教化衆生覺中行。是名菩薩初發心。善
覺菩薩四天王初地菩薩所受
世間果報也
雙照二諦平等道
今云。新譯所云
離言中道觀
攝化衆生遊化百佛國。始登
一乘今云。理
一乘也
無相道入現般若名爲住今云。
名極
歡喜住。持徳不退名住。瑜伽四
十七説。能爲受用居處義故名爲住
住生徳行名
爲地。初住一心足徳功徳行於第一義而不動
已上初
歡喜地
離達今云。第二離垢地。
達悟菩薩也
開士忉利王第二地
離垢菩
薩。所受世
間果報也
現形六道千國土。無縁無相。第三諦
今云
中道
無無無生無二照今云。照者智也。已
上第二離垢地了
明慧空
照。焔天王今云。第三地菩薩。舊譯云明惠菩薩。新
譯云發光菩薩。但云明惠可言通漫。
餘地無漏智。亦皆明惠故。新譯此地初獲勝定四陀羅
尼。此爲因發無邊妙惠光。能照法現別能故。名發
光地。發言彰現別能。此明惠等一句。明第三地菩薩所
受世間果報。空照者。本業經。説入如幻三昧爲此
地心因故。與今此説空照意。稍相同。焔天王者。天
欲第四天。新譯所云夜摩天也。舊云焔摩王。故今略
云焔天王。夜
與焔音相近
應形萬國導群生今云。入萬法明
門。所應第三地
故云應形
萬國也
忍心無二。三諦中今云。空有中三諦。即
計依因三性。忍可三
性非即非離絶言心
故。今云無上也
出有入無變化生今云。出有
者。出離
有相有分別也。入無者。悟入無相無分
別心。不執一切故。自在變化度生
善覺・離・明
三道人。能滅三界色煩惱。還觀三界身口色
法性第一無遺照今云。此四句一頌。合説信忍三
品斷惑。初一句表信忍三地名。
善覺者。初地。離者第二離垢地。明者第三明惠地。指三
地菩薩故云三道人。一能滅者。能斷非伏。如本業經
上説。三賢名爲伏斷。喜忍已上亦伏斷一切煩惱。
覺忍 妙覺位 現時。於法界中下切無明頓斷元餘
云云。乃至廣説。今又明初地已上能滅故。永快盡故。
猶斷種故。云能滅。本業云。亦伏亦斷意。全無違。色煩
惱者。如前已明。欲界五趣色業道故。問。若爾云何云
三界色耶。無色應無色故。答。無色定中。雖無業
果。起定果色生貪慢等云無色見色煩惱。今能滅是
云能滅三界等。還觀三界身口色等者。還觀三思業非
業門。生身口色。爲絶言縁起。法性第一
義不遺照。照一切法已云無遺照也
已上聖種性。
十地中信忍下中上三品。初二三地曰名釋
竟 順忍者。聖種性中。第四焔惠地。第五極
難勝地。第六現前地。是即如次順忍下中上
三品也。何所由此三地名順忍耶。答。唯識
章云。三順忍者。在四五六地。順爲出世行
云云子島釋云。順忍在四・五・六地。順二乘
出世行。如次修菩提分法四諦縁起觀故
名順忍云云今詳云。子島所釋不穩。當違瑜伽論
説故。瑜伽論意。順八地已上忍智云
順。第三理修菩提分法。幷唯非四諦。諸諦十二縁起。
皆菩薩所修。非順二乘所修。菩提分法等。如四十八
説四五六
地所修文
問。何故第四地名焔惠地耶。名有
新舊兩譯相違耶。答。舊本業經名焔光地。
又舊仁王經。名炎惠地。新譯深密經・瑜伽
論・十地論・世親攝論・成唯識論。同名焔惠
地。論曰。四焔惠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
煩惱薪惠焔増故云云世新攝論曰。由安住
最勝菩提分法故。能燒一切根本煩惱。及隨
煩惱。皆爲灰燼云云今云。此中菩提分法者。
瑜伽四十五説。三十七助道品。以菩提分法
爲惠者。非皆是惠。惠之焔故已上本
疏所釋
今由四
十五意釋云。菩提分法有二。一者二乘所修
三十七菩提分法。二者菩薩乘三十七菩提
分法。三十七者。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
欲勤
定惠
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於此三十
七品。如名相觀名二乘菩提分法。於是觀
離言法性。菩薩所修菩提分法。由四十八所
説。自極歡喜住至第四地増上慧住。其中
間次第超過増進偏由得十種意樂淨。其第
九必深信解大乘教。不愛樂下劣乘作意
思性淨心意樂。由此意樂思惟超過増進入
第四地。長如來家得彼體性。觀一切種菩提
薩埵増上力故。修四念住而爲上首。三十
七種菩提分法。方便攝受。策勤修習。由是極
細我見執著動亂。皆得畢竟不現行斷故。今
此中菩薩所有智慧光明。一切聲聞獨覺等
不能映奪已上四十八
合文取意
由是等説。子島云。順
二乘修菩提分法釋順忍名。違瑜伽順
地忍説故爲不穩。當至第五地應委細辨。
問。順上地名順忍義如何。答。如本業經
説。佛子。大順無生超忍云云此數第
四地文
今以新譯
意釋此經文。則順者。趣向欣求之義。無生
者。所謂第八地。無切用無相。即離言説眞
如境界。今第四焔惠已上。近順趣第八地已
上所起無相無功用智。遠順趣妙覺位。趣向
欣求起忍可智。是第四五六地所修習相。
是瑜伽論名猛利忍。舊譯云大順無生忍。四
十八説。以有猛利忍起。隨順上地忍。名爲
隨順忍。問。若爾如初三地。何故不攝順忍。
別爲信忍名無猛利忍耶。如何。答。可謂。如
初三地。不起隨順上地忍。倶生惱現起。
地前漸伏。初地已上頓伏。盡習氣隨障地
所知障斷。與其倶起煩惱習地地除。種金剛
斷。雖然倶生故。起身邊二見倶貪等。前三
地不能伏現起故。不能以猛利忍起隨
順上地忍。今是第四地位。永伏現故。法執無
處永伏彼貪等故。下品順忍。生起第五也
中。亦其餘不倶生貪等名。害伴者永伏。由
是第五地中。亦近無相。眞俗合觀大起順忍。
由是等猛利修惠増進。第六地中起殊勝觀
智。以不起染淨差別。順逆爲十二縁起觀。
皆順無相多作意故。名勝智現前地也。又
本業經説。此第四地入七觀法。一大順無生
觀一切法二諦相。二大順無生諸佛功徳。三大
順無生觀六道衆生。四大慈觀説法授樂大謂
無相
順無用
無相
五大悲觀救三苦生。六大喜觀喜他受
樂。七大捨觀令諸衆生入平等性。如是入
七觀法故名焔惠地已上由舊
譯意釋也
又由新譯經
論意云。此地菩薩觀一切種菩提薩埵増上
力故。修四念住而爲上首。三十七種菩提
分法。方便攝受策勤修習。由是此住菩薩智
慧光明。超過菩提分法爲因惠。是智火光明
餘三十六爲焔。能斷煩惱。如火焚薪名
焔惠地已上第四
地釋也
問。第五地何故名極觀勝
地。云何爲中品順忍耶。新舊兩譯立名等相
違如何。答。舊譯仁王經。此第五地名勝惠
地。又舊本業經名觀勝地。無極字。新譯經
論。總名極難時地。瑜伽四十八説。今此地
中。顯示菩薩於諸聖諦決定妙智極難可
勝。是故此地名極離勝。即由此義應
此中諦諦相應増上惠正住已上伽
四十八
成唯識九
云。五極離勝地。眞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
押應極離勝故已上
論文
本疏云。眞是無分別。俗
是五明論有無分別。令離合一念心合。合令
相應者。今令一念二智並生名合。又境同
名相應。疏文云。相應者。謂於眞觀爲俗令
境*押入名相應。爲一念中。二智並起名相
應。前四地中。不能含也。又舊本業經説。入
法界智。觀一切法盡在一念心中。十六諦
一時行。今云。與新譯論義意稍同。又本業
經説此難勝地云。佛子。順忍修道。三界無
明疑見。一切無不皆空。入辨功徳及五明
論。内外方道因果。鬼師無不通達故。名難
勝地已上本
業經文
今詳云。此舊譯文。立難勝名釋
此地爲順忍中忍。雖爾難了故。今由今家
餘處釋文義令易了。云。此地菩薩。能令俗
諦有分別智。而與眞諦無分別智同時倶起。
以互違法。令不相違一時並生故名難也。
前四地未能得。今乃此地得之故。稱爲勝。
勝前地以順趣無相故。此地名難勝地新
譯加極言。意謂。此名標順趣無功用無相
地。今眞俗合觀之極難。今得云極難勝地
上來第五極
難勝地釋已
問。第六地何故名現前地耶。何
爲上品順忍耶。新舊兩翻立名有相違耶。
答。新舊兩譯大有相違。舊譯仁王經説法現
地。本業經與新譯同名現前地。深密經及
成唯識論。同説住縁起智觀十二縁
起智也
引無分
觀無染淨令現
前故無無分別也
最勝般若令現前故云云
經説於無相多修作意方現在前。即無除染淨
觀智現前也。最勝般若者。染淨無差別智現前也
瑜伽
四十八説。第五地中。於諸諦相應増上慧住。
已得十種法平等性。此平等性。今此第六地
地中成上品故。極圓滿故。超過前住得入
此住菩薩住。此住中智慧隨逐名無著智現
前般若波羅蜜多住現前。由此住故。於一
切世間行無染而行。此住有猛利忍。於第
七地有加行行邊際忍。是彼隨順忍攝。又此
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蜜多住現前。能引菩
提衆縁。於諸世間有爲諸行。住而不住。雖
於寂滅見寂靜徳而亦能不住。如是般若
所隨逐能入空無願無相三摩地。由此三
摩地門現前意樂不壞。證同無量三摩地。
由此地中。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蜜多住現
在前故。名現前地已上伽四
十八取云
今云。由此新譯
論意。解了深密・唯識經論義意。可覺其深
意。叶應知現前地順忍上品。復由新譯意。
可知舊本業經所説意味。本業經説。佛子。
上順諸法觀過去一切法一合相。現在一切
法一合相。未來一切法一合相。法界因縁寂
滅無二故。名現前地已上本
業經
今由新譯家意
解此文云。此中上者勝也。示順忍上品。順
趣無相殊勝一切法一合相者。示同時同處
非即非離絶言縁起故。今文云。法界因縁寂
滅無二。今此地中。觀十二縁起智觀無染淨
令現前故。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
名現前地也。瑜伽四十八曰。又於無相多
修作意方現在前云云今云。一切法一合相之
言。甚雖解了。若謬執解。則外道見。如本業
下卷説。佛子。凡夫善心中尚無不善。何況
無相心中而有無明。佛子。而言善惡一心
者。是併沙王國中外道安陀師像。明闇一相。
善惡一心。佛子。我法正義。而可得言善惡
同一行者。有縛有解有凡有佛。相續
劫。同一行者。而不得善惡同一心。古佛常
説。無相智火滅無明開。乃至廣説。舊中邊
云。因第六地十二縁生因處觀。於四諦染淨
因果。無有一法可染可淨。新中邊云。由
通達此。知縁起法無染無淨。非謂如也
由眞如故。法無染淨名眞如爲無染淨。
此論等談如體。中邊因如體談法也已上本
疏十末
十六
紙左
是故。今家談性談非即非離絶言法性。
三十六眞實義品。由此諸菩薩。於彼名事。
或離相觀。或合相觀。依合相觀故。通達二
種自性差別假立。依離相觀。別觀二種自
云云已上本
疏九末
故説一合相爲令達縁起理。
於是觀同時處。知離言境已上以新譯義意
釋本業經也
又羅什仁王經數化品曰。又順忍菩薩。所謂
今云。第四地
所修七觀也
今云。第五地諸諦入觀極難勝觀。
勤習爲所行故名勝地也
今云。第六地染淨
無別。勝智現在前故
觀法能斷三界心等煩惱
縛。今由舊譯意釋者。第四・五・六地。伏諸
邪見・我見・常見・斷見・
或盜見・具盜見。疑見也
從見起六著貪・愛・
慢・痴・
欲・
疑見因業三業道上舊譯
經文意
此三但於心起
煩惱故。今舊經文。云滅三界心等煩惱縛
也。又本業經説。無明與十三七見
六著
爲本。是以
就法界中別爲三界報云云又仁王經偈曰。
焔惠妙光大精進。兜率天王遊億國。實智縁
寂方便道。達無生照空有了今云。此四句一
頌。説第四地順
忍所修。初句意云。智惠光順趣無相忍故。云焔惠妙
光。此地菩薩。以順無相忍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現
億法身化度一切衆生故。云大精進也。第二句意。
示第四地菩薩所受世間果報。妙光現億法身遊億佛
國度生。第三句意。謂以縁寂滅忍實智。爲入無相
大惠方便。第四句意云。以一一念心。同時照了空有
二諦已有上一頌
説第四地了
勝惠三諦自達明。化樂天王百
億國。空空諦觀無二相。變化六道入無間
今云。此四句一頌説。第五地所修順忍之相。勝惠者。第
五地諸諦相應極難勝之惠。略名勝惠。此初句意云。於
一切法空有中三諦。以一念心同時行。以現無量身爲
度衆生。入一切佛土受佛法化。是極唯勝地也。達
謂達悟。明謂明觀法門。第二句意云。第五地菩薩所受
世間果報。六欲天中化樂天。百億國者。現法身所化國土
也。第三句意。順忍修道三界無明疑見。一切無不皆
空故。於一念心上。空有中三諦同一時現。空空現。即
一切法無二觀也。第四句意。一切法在一念心欲。
有空中三。苦集等四諦。一時現行。無量身一時變化。苦
樂同時現。云變化六道入無間。已
上一頌第五極難勝地順之相也
法現關士自在
王。無二無照達理空。三諦現前大智光。照千
億土教一切今云。此四句一頌。擧第六地一切法一
合相宗滅無二之名云法現。具云法
現前地故。開士者。菩薩之異名。六欲之第六他化自在
天王。爲第六地所受世間果報故。云自在王也。次三
句意云。此第六地上品順趣無相忍智。以觀一切法
一合相寂滅無二故。能所照冥合。平等平等。達凝
宗空三諦同時現前大智妙光。照千億
土。化一切相。已上六現前地順忍之相也
已上順忍
三地別説偈文釋已。又同經説順忍三地斷
惑總合。頌曰。焔勝法現無相定今云。焔謂
第四焔惠
地。勝謂第五極*唯勝地。法現者。第六法現前地。謂此三
地菩薩順趣上地天相。下中上三品類各別入定。今總
合云無
相定也
能説三界迷心惑經上卷説。焔忍伏諸見
業道。勝忍伏疑見業
道。現忍伏因業道。此三業道。自心惑
起爲三界界故。云三界迷心惑也
空惠寂然無
縁觀中道第一義諦觀名云空惠。寂然者。以照二諦
心心寂滅。流入薩婆若海之相。無縁者。心心寂
然。常住一相。湛如虚空。心王
所遊覆。無極無際云無縁觀也
還觀心空無量報
五六地。雖有三品順忍別。各於一念心中。一
切法一時觀故。心空寂無相上顯現無量身也
已上
總合。順忍三地頌釋已。上來聖種性中第四
五六地。即順忍三品釋竟 無生忍者。聖種
性中。第七遠行地。第八不動地。第九善惠地
是。即無生忍下中上三品。問。何所由名無生
忍耶。答。唯識章云。四無生忍。在七八九地。
長時任運。觀無相理故云云今云。長時任運
者。第七地無相觀始長時。第八九地任運觀
眞如無相理故。本疏九末云。即如文智名無
生忍體。此釋由瑜伽四十八意。如次具引。
問。第七名遠行地有何由耶。自前地轉
證入此地之相如何。答。初明名遠行由
者。有新舊兩釋説莂。初擧舊譯説者。本業
一卷
五紙
曰。佛子。無生忍諸法觀。非有煩惱。非
無煩惱。一生一滅一果三界。最得一身一
入一出。集無量功徳。常向上地。念念寂滅
故名遠行地已上
舊譯
今云。此文任文取義。難
了名遠行義。解得新釋義意而讀此文。
兩譯義意全無相違。今擧新譯。次會此文。
後學審察。後擧新譯説者。世親攝論云。何
故名爲遠行地。謂此地中。於功用行得至
究竟。雖一切相不能動搖。而於無相猶名
有行已上世
親攝論
今云。此中於無想者。即無生法忍
也。新譯論云。第八地中得無生法忍極清淨。
云妙無相智不爲現行煩惱所動。由是應
知。無生法忍者。妙無相智。今引世親論。云
而於無相有加行。是下品忍故也。舊譯經文
云。非有煩惱。以無相智。第七地中爲修惠
故。云一切相不能動搖。是亦云。非無煩惱。
第七地中。於無相智猶有行故。瑜伽四十
八説。此第七住猶名爲雜。墮雜染除斷煩
惱。亦云非有煩惱非離煩惱等。與舊譯全
無違。又成唯識九曰。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
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云云本疏九末釋云。
可六地中法執生滅流轉還滅相故。未能空
中起有勝行。今此地中。遠離彼生滅流
轉還滅


亦能空中起有勝行。又四十八説。披第八
地一向清淨。此第七地。猶名爲雜。與第八
地淨住爲前導故。當言此地名不染汚。猶
未得故。當言此住墮雜染行。今此地中。一
切貪等上首煩惱皆悉除斷。當知此住非有
煩惱。非離煩惱。一切煩惱不現行故。菩薩
如是一切煩惱。皆悉遠離。難可了知。一切
分別現行隨逐。身語意業。皆悉安住。而不
捨離尋求勝進勇猛如行。顧念有情。爲
大菩提速圓滿故。離一切相。無量身語意業
隨轉。妙善修治。無生法忍之所顯發。於此地
中。由自覺惠境界故。超過一切二乘境界
已上四
十八文
今云。名遠行地者。遠謂遠離。行謂有
知行有功用。即第六倶生所知障。此障倶生
煩惱。名微細隨眠。此地中斷除已名超過二
乘亦云出過世間等也。舊經文説。常向上
地。念念寂滅。即遠離有加行有功用之義。全
無邊。本疏五末云。四十八卷第十住中説住。
此住中得無生法忍極清淨。此復云何。謂諸
菩薩。由四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已。先時
獲得四如實智。如實了如一切諸流。爾時
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於現法中。隨順一
切雜染無生觀等乃至應説。此如實智始從
勝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住。未極清淨。
今此住中。已極清淨。是故説云無生法忍。即
如實智名無生忍體。然今實義尋思。唯有漏
唯加行心ヲ以推求。非根後二後智故。如實智通
有漏加行時
有漏智
無漏根後時
無漏也
通三智故。如實唯忍。
可故。是果尋思唯加行故。是因七十三中四
如實智。唯依無漏説爲無生忍體。不言通
有漏有漏加
行者
餘處據實通有無漏。未即可位
名爲尋思。起忍印時名如實智云云已上本
疏文
又問。超過第六地得入第七地之相状如
何。答。四十八説。云何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
相住是第七地
住之名也
謂菩薩於前第六縁起相應
増上慧住。已得十種妙方便慧所引世間不
共一切有情而共一切世間進道勝行。即
由如是妙方便慧所引不共進道勝行成
上品故。極圓滿故。超過第六住。得入第七
住。謂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徳。依於有
情利益安樂増上意樂。依爲菩提福徳資
糧。依菩提分徳後後勝進。伏不共聲聞。
依不共獨覺。依有情界。依諸法界依諸世
界。依諸如來身語心知。是名妙方便慧所
引不共進道勝行處所略義。菩薩與彼共相
應故。便能通達無量如來境界。及爲彼起
無功用無相無分別無異分別。觀無量佛境
界。起無間無閲精勤修學一切威儀行住
作意。一切分位名遠離道。彼於一一心刹那
中。十波羅蜜多而爲上首。一切菩提分法圓
滿殊勝。今即於此第七住中。具足發起一切
佛法。覺支圓滿。此住菩薩。加行行圓滿所攝
故。妙智神通行清淨。能入第八住故。由是
菩薩此住無間。能入第八極清淨住乃至廣説
如前所
謂如方便慧所引世間進道勝行成滿。得
入此住故。通達佛境界。無間斷無間滅。
勤加行故。刹那云云圓證一切菩提分法
故。安立染汚不染汚故。有加行行圓滿攝
故。名遠行地。即由此義亦名有加行有功
用無相住已上瑜伽四
十八取意
 第八不動地者。聖種
性中。無生忍中品位也。初擧舊&T047368;説者。本
業經下卷曰。佛子。是故菩薩。無生觀捨三界
報變易果。用入中忍無相慧。出有入無。化
現無常。自見己身當果。諸佛摩頂説法。
身心別行。不可思議故名不動地已上舊
譯今以
新譯意釋云。無生觀者。無相觀也。捨三界報業者。舊
譯意以新譯所云變易生死爲無漏界外生死。新譯
云轉異熟。如成唯識第八。舊譯立四種生死。一分段
生死。二變易生。三爾中間生死。四初流來生死。新譯立
分段變易 生死。今捨三界報變易果者。菩薩居
二爾中間生死之意也。具會如勝鬘義疏下卷
示新譯意者。瑜伽四十八説。自第七地轉
入第八地之相云菩薩無加行無用功無相
住。謂諸菩薩。於初無相住中已得十種入
一切法第一義智。如經十地經廣説。謂依三
世如其所應。本來無生無起無相。依餘因
性無成無壞。依第一義畢竟離言諸自性事。
言説造作影像自性由體相故。及因性故。
都無所有。即由如是雜染體性。無流轉性
無止息性。依此無智邪執爲因。於彼離言
諸有體事初中後位一切時分。染平等性。依
於眞如無倒證入。無有分別平等性故。能
除雜染。是名十種入一切法第一義智。略所
説義。如是十種入一切法第一義智成上
品故。極圓滿故。超過第七雜清淨住。得入
第八經清淨住。住此住中。於無生法。證得
菩薩第一最勝極清淨忍。是諸菩薩得此忍
最勝極
清淨忍
故。得甚深住。先於第一無相住中四種
災患。今悉除斷四種災患
首注
又此菩薩。於甚深
住極生受樂。即於如是法門流中。蒙諸
如來覺悟勸導。授與無量引發門智神通事
業。如是蒙佛覺悟勸導。引發無量分身妙
智得十自在。得自在故。隨所欲住。如意
能住。隨樂安住。靜慮解脱等諸心住。如意
能住。若暫思惟一切⾷等諸資生具。悉皆成
辨。一切世間工業明處。如其所欲悉能現
行。普於一切能感生業。及於一切受生處
所。皆隨所欲。自在往生。隨所愛樂一切神
通所作事業。皆能起作。一切妙願。隨其所
欲。皆得稱遂。又能棄捨麁見。諸佛恒常無
間不離見佛。其餘所有善根清淨。金喩光
喩。如經十地經應知。此住菩薩受生威力諸
殊勝事。皆如經十地經説。是名略説菩薩無
加行無功用無相住。於此他中。捨先所有
加行有功用道。具心升上無行無功用。任
運而轉不動勝道。是故地名不動地。即由此
義當知。説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已 上
瑜伽論
四十八
取意
又無性攝論云。一切有相一切加行。皆
不能動第八地心故。第七地雖一地相不
能動之不現行故。然不自在任運而轉有
加行故。第八地中任運而轉。不依加行。無
功用故。亦無煩惱。見爲七入二地之別
已上無性釋文。本疏引之云。有
加行者。猶有煩惱故云云
又十地經曰。報
行純就有間雜故名不動。此地已上明知。
無相非有間雜。今云。間者間雜。無有相
心間雜云無間也。此地中以有相有功用
加行名煩惱。是皆從法執所知障起故。爲
起頼耶愛因故亦名煩惱也。又大乘入道章
云。八此地菩薩妙無相智。不被一切有相功
用。及諸煩惱而鼓撃。所以此名爲不動云云
今云。動謂有相有功用有加行間雜。無間雜
云不動也。今問。何故第八地於無生忍爲
極清淨。然舊對仁王・本業經。第八地爲無生
忍中品如何。答。第七地無相住。有加行間雜
故爲下品。第八地無相無加行無功用無間
雜。雖極清淨。但於自利任運。於利他生有
不欲行障故。是爲中品不爲上品也 
第九善慧地者。聖種性中。無生忍三品之上
品位。亦名無礙解住。本業經中説妙慧地。
亦此地中菩薩云善慧菩薩。意謂。善慧即妙
慧。如世親攝論云。此慧妙善故名善慧云云
瑜伽四十八曰。謂諸菩薩。於甚深住不生
喜足。復於増上智殊勝性愛樂隨入。是諸菩
薩。於諸法中起智加行。應爲他説一切種
智。普於一於一切説法所作。皆如寶知。
當知此中説法所作。諸於一切近稠林行。
如此雜染。如此清淨。由此雜染由此清淨。
若所雜染。若所清淨。若非一向。若是一向。
若通二種。如是一切皆如實。如是菩薩。
於説法中。方便善巧。於説所作方便善巧。
於一切種成大法師。獲得無量陀羅門。於
一切種音説。與具剖折。善巧辯才無盡成就
如是法陀羅尼。領受堪能。菩薩由此勝無礙
解引發言辭宣説正法盡所有門。若由是
故。於諸有情勸導慰喩。安處事業。是等堪
能。皆悉成就。是名菩薩無礙解住。謂能甚深
寂靜解脱。不生喜足入勝進故。於諸法
中。起智加行宣説法故。此所作事。如實知
故。得不思議。大法師故。善根清淨故。受生
故。威力故。由是地中。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清
淨。逮得菩薩無礙解慧。由此善能宣説正
法。是故此地名善慧地。復名無礙解住已上
瑜伽
論四十
八文
又成唯識九曰。九善慧地。成就微
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説法故已上成唯
識論文
無性攝論釋云。四無礙者。由法無礙了知
法句。由義無礙通達義理。由詞無礙分別
言詞。由辯無礙自在辯説云云如本疏十本
七十六釋。又舊譯仁王經中説無生忍三地斷
惑功徳所現曰。又無生忍菩薩。所謂遠行不
動善慧。皆亦能斷三界心色業習煩惱故。
現不可説不可説功徳神通云云問。何故此
無生忍三地。云能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耶。
答。今由新譯家所釋解。則前五地。有相觀多
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勸少無相觀多。第
七地中純無相觀。雖恒相續。而有加行。由
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金銀等相
長約寛云
及土大小白土等
是約挾云也
入第八地時。便能永斷
第八地斷二愚云彼。一於無相作相用愚。
二於相自在愚。令施相中不自在故
永斷
故得二相土自在。又障第九地四無礙解者。
入九地時。便能永斷四無礙者。法於能詮
總持自在。
於一名句字中現
一切名句字也
於所詮總持自在也。於
一義中現一切義也

音聲中。現一切音聲。即
於言音展轉訓釋自在也
有七辯。一迅辯・二應辯・
三揵辯・四無疎謬辯・五無
斷盡辯・六凡所説豐義味辯・七一切世間最勝妙
辯・如本疏十本 七十・五紙 引伽七十八
入九
地時。於此四種。總持自在。今引仁王經文。
習謂習氣。無堪任性。煩惱者倶生煩惱。種現
倶名。若第七地中純無相觀。雖恒相續。有
加行不自在。是即所知障中倶生一分名無
相中作加行障者。有此障故。與是倶起倶
生煩惱羸劣者。伏道不起現行。若修伏道
不現行故。於第七地。有加行不自在爲雜
染煩惱習氣。斷所知障。地地自除。種金剛斷
故。云能斷習煩惱。復若於第八地亦斷障
地所知障。倶生煩惱習氣自除。但種金剛心
斷。於第九地亦斷障地所知煩惱習氣自
除。云能斷習煩惱也。心色等者。若第七地
者。取流轉細生相。是即心色倶愚。其習亦同
心色倶愚。又若第八地中。無相作功用愚。
是心惑障其習氣。亦同心惑習相上不自在
愚。是色惑障其習亦同。又第九地中四無礙
不欲行中法詞是色惑愚。義辨是心惑愚。其
習亦色心善達機宜。是在心故。此種非一
故。云等也。由是此三地中。云能斷三界心
色等習煩惱也。三界者示雜染相也。問。又
仁王・本業兩經所説。此忍三品菩薩所受世
間果報所屬所化如何。答。仁王經説。速達無
生初禪王今云。第七地所受用世間果報。本業經亦
同説。瑜伽論十地經説。多作他化自在王
常萬億土教衆生今云。此是第七地所化國
王。及所度衆生無數也
未度
報身一生在今由本業經叔云。經説。此地菩薩一生
一滅一果三界。最後一氣。意言。第七地
三界分段生死。以此地爲限。此一果報一生報身。事化
神遍所爲化未度者。入第八地。唯變易生死化度也
進大等觀法流今云。第八地無相平等觀所現
云等觀法流。經何上地念
寂滅意同也。第七地三義報變
易生死。第八地捨分段變易
始入無縁金剛忍
云。
無縁者。無相平等觀。
不動云金剛也
三界報形永不受今由本業經
説云。以三
空智觀三界二習色心果報滅無所餘。十初變化神通
所爲所作不一不二。皆是滿足修行開發。一切功徳行土
功用開發。乃至上地一切功徳行
已修竟開發。功用一切行具足
觀第三義無二照
二十一生。空寂行三界愛習順道定遠。達正
土獨諦了今云。第三義者。中道第一義觀。三界愛習
等者。業力變果報。順無相平等道。定爲
因遠爲實智變國
土云遠達正土也
等觀菩薩二禪王今云。擧示
第八地菩薩
所變所化。無相平等觀。獲得自爲故。捨三界報
變易果用入無相平等慧故。不思變易生死也
變生
法身無量光本業經曰。八不思議無功用觀。所謂無相
大慧方便大用。無有色習無明。亦盡
百百劫事無量佛土事。以一念心。一時行現如佛形。
現一切衆生以一念心中一時行已無功用故云云
已下經文四句。
以是可了
入百恒土化一切。由照三世
恒劫事以前引本業經
文自可解了
返照樂虚無盡源。於
第三諦常寂然已上説七
八二地已
慧光開士三禪王已下
第九善慧地所變世
間果報所化所利
能於千恒一時觀。常在無爲
空寂行。恒沙佛藏一念了本業經曰。九入法際智
觀。所謂四下辯才。一切
功徳行皆成就。心習已滅無明。亦除一切佛藏一切變
通藏。以一心中一時行。無量三千大千世界中作佛所
作衆生形。教化一
切有情故已上經文
問。初地已上無漏境界。何
故受世間果報耶。答。本業經上曰。敬首菩
薩白佛言。從初地至後一地有果報神變
二身。一法性身・二應化身。爲何名相爲何
心相耶。佛言。佛子。出世間果報者。從初地
至佛地各有二種法身。於第一義諦法流
水中。從實性生智故。實智爲法身。法名自
體。集藏名身。一切衆生善根。感此實智法
身故。法身能現應無量法身乃至應説。國土
亦爾。佛子。土名一切賢聖所居之處。是故一
切衆生賢聖。各自居果報之土。若凡夫衆生。
住五陰中爲正報之土。山林大地共有名
依報土。初地聖人亦有二土。一實智土。前智
住後智爲土。變化淨穢。經劫數量應現之
乃至無垢地土。亦復如是。一切衆生乃至
垢地盡非淨土。住果報故。唯佛居中道第
一法性之土云云又同經下卷曰。佛子。是五
賢菩薩。修諸道法。證一大果。爲法性體。其
體非有非無乃至廣説。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其量難測。就有諦中修劫量行。而有果報。
佛子。有二法身。一果極法身。二應化法身。
其應化法身。如影隨形。以果身常故。應身
亦常。佛子。古昔諸佛二身道同。佛子。一切菩
薩二身。倶是無常身。佛子。一切凡夫亦有二
身。一報身。二方便身。報身不共有。方便身
共一切衆生有。佛子。一切菩薩一切衆生。
皆有二身。一切諸如來常作。如是説故。名
決定了義。佛子。世間果報有。所謂十住銅輪
王。生一佛土化二天下乃至廣説。如前文
引釋。上來聖種性中無生忍三品七八九地
略釋竟 寂滅忍者。唯識章云。五寂滅忍。在
十地佛地。因果位中圓滿寂故云云子島釋云。
寂滅忍在十地佛地。因行圓滿。果徳寂靜故。
名寂滅忍云云今將釋寂滅忍。分爲二文。
初由舊譯經説而明。後由新譯經前而辨。
初由舊譯經論而明者。此亦分二。初由羅
什所譯仁王經説而明。於寂滅忍作下上
二品別。彼經文曰。復次寂滅忍。佛與菩薩
固用此忍。入金剛三昧。下忍中行名爲菩
今云。第十
地菩薩也
上忍中行名爲薩婆若今云。此
云一切
智智。即
妙覺位也
佛與
菩薩
觀第一義諦今云。眞如淨法
界中邊離言法性
三界心習。無明盡相名爲金剛。盡相無相
今云。非有非空。堪然凝
寂。本來自性清淨境界也
爲薩婆若今云。亦名第十
一地。名妙覺
地。於世諦第一義諦。心言
超絶之境。常住不變眞際也
超度世諦第一義諦之
外爲第十一地今云。即盡
相無相也
薩婆若今云。即第
十一妙覺地
覺非有非無湛然清淨。常住不變。同眞
際等法性。無縁今云。無邊際平等
平等ナルヲ無縁
大悲教化一
切衆生。乘薩婆若。來化三界今云。是故
名如來也
已上
由舊譯經文。加私意注。是於此忍不立
中忍。第十地滿心位。正斷惑種名爲金剛。
其金剛三昧心。一轉妙覺地位之義。即此經
偈曰。寂滅忍下品觀。一轉妙覺常湛然。今云。
一轉者。能斷盡相無相。是湛寂清淨。常住不
變。即妙覺地位相也。第二由本業經而辨
者。於寂滅忍立三品別。一云下品忍觀。即
第十法雲地。彼經文曰。佛子。菩薩爾時入中
道第一義諦大寂忍。下品中行行佛行處。坐
千寶相蓮華。受佛&T047368;位。學佛化功化益
功用
二習
色心二
惑之習
伏斷大信成就。同眞際等法界。二諦
一相今云。此一相智佛菩薩智母。此經佛母品。同佛子
二諦義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斷。不來亦
不去。不生亦不滅。而二相即是聖
智無二。無二故是諸佛菩薩智母也
具一切功徳。
入衆生根。無量瓔珞功徳一時等現一切形
相。故名法雲地。二云。中品忍觀。爲金剛心
等覺無垢地。彼經文曰。佛子。菩薩爾時住大
寂門中品忍觀。功行滿足登大山臺。入百千
三昧。集佛儀用。唯有累果無常生滅心心無
爲行過十地解與佛同。坐佛坐處。其智見
二常無常一切法境。當知。如佛名爲學佛。
下地一切菩薩。於此菩薩不能別知。於佛
名菩薩。於下菩薩名佛。所以者何。是菩薩。
以大變力住壽百十萬劫。現作佛化初生。
得道轉法輸 入無餘滅度。説八法輪。似
佛非佛。一切佛等今云。當知如佛至此
文。等名爲等覺由
威儀進
止。一切法同住是百十三昧中。如是佛行
故。入金剛三昧。一相無相寂滅無爲。故名
無垢地今云。入金剛三昧者。此位金剛喩交現在前也。
至最極微細二障種。無不斷盡。如次金剛
碎破故。斷折已一切法一相無相寂
滅無爲。湛然凝寂。名等覺無垢
 三云。上品忍
寂滅妙觀。爲妙覺位薩婆若海。彼經文曰。佛
子。妙觀上忍大寂滅忍無相平等
心地
唯以十切衆
生縁生善法。亦自持一切功徳故名佛藏。
而寂照一切法。自佛以下一切菩薩照寂

今云。此經餘處文曰。第四十二地。名寂
滅心妙覺地。常住一相第一無極湛若虚空
云云今私釋云。是即凝然常住寂滅一相。今
引經文。佛名寂照之寂言相。自此寂滅心
現一切種智照達無生。佛一念心稱量盡。
原有諦始終。唯佛窮盡一切煩惱。衆生果報。
衆生根本。有始有終。佛心照盡。是由寂滅
照達一切故名寂照。又一切菩薩照寂者。
照謂即坐照達法性原智。由此照智。等覺菩
薩。頓覺無二一切法一合相。一念心中。入
一切法寂滅無爲。此是由照至寂云照寂
也。自是下地菩薩。隨其所應。皆照寂無二
一切法一合相。是菩薩漸覺相也。又以不空
三藏所譯仁王經。與羅什所譯本併考。後譯
不空之本文義易了。其經文曰。後次寂滅忍。
佛與菩薩同依此忍。金剛喩定任下忍
位。名爲菩薩今云。第十
地菩薩也
至於上忍名一切智
羅什云薩
婆若是也
觀勝義諦斷無明相。是名等覺。一
相無相平等無二。爲第十一一切智地今云。
羅什
云薩婆
若也
非有非無。湛然清淨。無來無去。常
住不變。同眞際等法性無縁大悲。常化衆生。
乘一切智。來化三界云云已上不空三藏
所譯之經文也
今由
此經文意釋云。佛與菩薩。共以寂滅忍爲
依止故。佛一切種智照必應故。寂滅無爲爲
依。可言由寂之照。又第一地菩薩。及等覺
薩埵。共金剛喩定住下忍位。而有第一地菩
薩。但斷障地所知障。障大法智雲所含藏
所起事業二愚。與等覺菩薩觀第一義寂滅
無爲。斷最極微細無明任運倶生六七二識
煩惱種盡之。別可言有一分斷與全分斷
之異。若爾第十地爲下忍。等覺位爲中忍。
本業經説。甚有道理。亦名云仁王經説。第
十地等覺位之寂滅忍。同爲金剛喩定之依。
入寂滅無爲。共是由照智之寂。中品攝。於
下品云住下忍位名爲菩薩。何故不言共
住中忍耶。今謂。對爲一切智之依。寂滅忍
云至。上忍以不云住中忍。説住下忍位
名爲菩薩也。此是以本業經會仁王經之
釋。可知兩經深意全無相違。問。以六種性
攝入五忍。此寂滅忍如何攝耶。答。本業經
上九説。佛子。六種性者。所謂習種性・性種性・
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復名六忍。
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復
名六慧。聞惠・思慧・修慧・無相慧・照寂慧・寂
照慧乃至廣説説瑠璃寶瓔珞菩薩名字曰。
所謂聖種性中有十人。初名歡喜菩薩乃至
第十名法雲菩薩。復次説摩尼寶瓔珞菩薩
等曰。所謂等覺性中有一人。其名金剛惠
幢菩薩。住須寂定。以大願力住壽百劫。修
下三昧已入金剛三昧。復住壽一劫學佛威
儀修。佛無量神通。化導之法。復住壽萬劫。
化現成佛。入大寂定等覺。諸佛二諦界外非
有非無無色無心因果二習。無有遺餘乃至
廣説。復説水精寶瓔珞曰。内外清徹。妙覺
常住。湛然明淨。名一切智地云云由是應
知第十地法雲菩薩聖種性十人中。第十位
人外有等覺性中一人。説等覺相復説如覺
性一切智地故。寂滅忍有三品位。又以大唐
遍學三藏所譯經論。與前所擧舊譯兩經相
對考覆是非。以有三品應爲是正瑜伽論
四十八十九説第十地相曰。謂諸菩薩無礙
解住一切行相。遍清淨已堪爲法王。受法
灌頂。得離垢等無量無數勝三摩地。作彼所
作。一切智智。殊勝灌頂後三摩地現在前故。
得一切佛相稱妙座。身諸眷屬。得大光明
往來。普照一切行相。一切智智灌灑其頂。
既灌頂已。普能引導所化有情。於彼解脱方
便佛事。得如實智。逮得無量無邊解脱陀羅
門大神通力。及此増上大念大智増上引發
訓辭安立。及大神通増上引發。善根清淨受
生威力諸殊勝事一切如經十地經應知其
相。是諸菩薩住。此地中諸菩薩道。皆得圓
滿。菩提資糧極善周備。從諸如來大法雲所。
堪能領受其餘一切有情之類離可領受。最
極廣大微妙法雨。又此菩薩自知大雲未現
等覺無上菩薩。若現等覺無上菩提。能爲無
量無邊有情等。雨無此微妙法雨。殄息一切
煩惱塵埃。能令種種善根稼穡生長成熟。是
故此地名法雲地。即由此義。復名最上成滿
菩薩住。如是所説後後住中支分功徳。非前
前住一切都無。然下品故。不隨其數。當知
即彼展轉修習成中上品。於後餘地證得
成滿。方乃建立。又即於此二位中。經多倶
胝百千大劫。或過是數。方乃證得及成滿也。
又説。於極歡喜住中。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
有麁重。皆悉永斷。一切上中煩惱品。皆不現
行。於無加行無功用無功用中。一切能障一
向清淨無法忍。諸煩惱品所有麁重。皆悉永
斷。一切煩惱。皆不現前。於最上成滿菩薩
住中。當知一切煩惱習氣無堪
任性
隨眠種子障尋。
皆悉永斷。入如來住。於成滿菩薩住入一
切種一切所知障習氣隨眠。皆悉永斷。入一
切種一切妙智清淨故。於如來住。一切煩惱
及所知障。幷諸習氣。究竟清淨。當知菩薩住
中修果成滿如來住中。當知獲得究竟出
已上瑜伽四
十八取意
又同卷生品説。諸菩薩生界有
五種攝一切生。於一切住。一切菩薩。受無
罪生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何等爲五。一除災
生。二隨類生。三大勢生。四増上生。五最后
生。初三生廣説如論。第四増上生者。謂諸菩
薩。從初地作轉輪王王贍部洲得大自在
乃至第十地作大自在。過色究竟。一切生處
爲最殊勝。唯第十地菩薩摩訶薩衆。得生
其生。彼諸菩薩。即由此業増上所感。是名
増上生。第五最後生者。諸菩薩。於此生中。
菩提資糧已極圓滿。或生婆羅門大國師家。
或生刹帝利大國王家。能現等覺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廣作一切佛所作事。是名略説
菩薩最后生已上瑜伽論
生品取意
又成唯識九。説第一
法雲地云。十法雲地。大法智雲含衆徳水。
蔽如空麁重。充滿法身故云云無性攝論七
二十一紙云。言法雲者。由得總縁一切法
智。總縁一切契經等法。不離眞如。此一切
法共相境智。譬如大雲。陀羅尼門三摩地門。
猶如淨水。智能藏彼。如雲含水。有能生
彼勝功能故。又如大雲覆隱虚空。如是法
智覆隱如空廣大無邊惑智二障惑智二障。
此名麁重。後論又云。又如大雲樹清淨水
充滿虚空。如是法智。出生無量殊勝功徳。
充滿所證所依身故。世親云。言充滿者。是
周遍義。十地經論一云。得大法身具足自在
名法雲地。第十二云。如雲身遍滿故除垢。
八相成道。度衆生萠芽故。又此地如是受
法王位。如王大子於諸王子而得自在。但
由是處有微智障故不自在。對此障故説
後佛地。又第十二云。此地得受位者有十
相。一主相大寶花王出。二量相周圓如十阿
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三勝相一切衆寶
間錯莊嚴四地相過一切世界境界故。五因
相出世善根所生等。皆如彼説已上無性世親
十地等論文。
如本疏十
本十三紙
又成唯識九説。十地斷障終。擧第十
地斷障曰。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謂所
知障中倶生一分。令於諸法不得自在。彼
障十地大法智雲。今云。大法者眞如也。縁如之智
如雲故。云大法智雲也
及所含藏陀羅尼門三
摩地門等也
所起事業大法智所
起神通等
入十
地時便能永斷。由斯十地説斷二愚及彼
麁重。一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事業
智所起神
通等事業
者。二悟入微細祕密愚。即是此中障
大法智雲及所含藏者已上説第
十地斷障
又説。金剛心
時斷障。究竟入如來地曰。此地今云。指第
十地也
總持及定
神通業也
雖得自在。而有餘障未名最
極。謂有倶生微所知障今云。最極
微細無明
及有任運
煩惱障種。金剛一切皆摧破已
故云金剛
喩定現在前時。彼
皆頓斷入如來地。由斯佛地説斷二愚及
彼麁重。一於一切所知境一切
諸法
極微細著愚。
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極微細礙愚。即是此
中一切任運煩惱障種種言含無堪任性
已上成唯識論文
又同論
第十釋頌轉依言。立能轉道與所轉捨。後
釋所轉捨分爲二。一所斷捨。謂二障種眞
無間道今云。地地無漏智。及
金剛喩定無間道智也
現在前時。障治相
違。彼便斷滅永不成就二障種子生
縁不成就
説之爲
捨。彼種斷故今云。妄情縁起道理名彼種。是故悟
虚妄本來無已。妄縁正相永起名斷
不復現行妄執我法今云。妄情之依他縁缺不
用起故。無應起妄執。見
杌思鬼。妄情鬼此處本來都。無悟上此想像都無故。怖
畏眩迷絶倒無也。此云不復現行妄執我法也
所執我法不對妄情鬼想像無怖畏絶倒
云不對妄情
亦説爲
捨。由此名捨遍計所執已上所斷
捨釋文
二所
棄捨。謂餘有漏疏云。有漏善除法執。餘異熟生少
分。又異熟威儀工巧三無&T047368;法全分
劣無漏疏云。十地中所重生無漏法
現行。及此種類中下品種子
種。金剛喩定
現在前時引極圓明純淨本識疏云。無漏相續純
一無雜大圓鏡智相
應第
八識
非彼依故疏云。彼者餘有漏劣無漏意。謂大圓
鏡智應第八識。非彼二依。若無所
依無四縁之縁故。無應
起由故。自永棄捨也
餘有漏
劣無漏
種捨已現有漏
善法及劣無漏畢竟不生。既永不生。亦説爲
捨。由此名捨生死劣法今云。生死者。有漏善異
熟法等。劣者。劣弱無漏

於此所棄捨。存二有義。初有義。金剛定眞
無間道。棄捨餘有漏法及劣無漏解脱道證
滅。後有義。護法論師正義。金剛心無間道
時。猶未捨彼餘有漏異熟法
等劣弱無漏法
 與無間道不
相違故意云。無間道無漏智但斷障種。與
餘有漏劣無漏非障治相違故
菩薩應
無。生死法故今云。護法論師立三箇理。是第一理。
意云。若金剛心間無道時。無餘有漏
者。既應無異熟識故。此位菩薩
有漏善劣無漏。應無所熏識故
住無間道應名
佛故是第二理。意云。金剛心位菩薩。應無變易生
死。最初無間斷。餘有漏異熟無&T047368;等已云故
後解脱道應無用故是第三理。意云。若言金剛
心位無所熏識。云此位菩薩
名佛故解脱
道爲何起
由此下結
正義
應知。餘有漏等解脱道
起方棄捨之。第八淨識非彼依故疏云。前師
亦不違理
立前師理如疏中。
已上釋所棄捨
今問。上來所擧新譯諸餘
第十地。與金剛心時爲別爲不別耶。答。非
別非不別。今應眞辨明是。讀解深密經地
波羅蜜多品應領解已。彼品説十地中一一
地。有自分圓滿與勝進分來滿之別。安立
十一種分攝諸地曰。云何名爲十一種分
能攝諸地。謂諸菩薩。先於勝解行地。依十
法行。極善修習勝解忍故今云。此五句。説於地
前修習初地加行道也
超過彼地説入菩薩正性離生。彼諸菩薩。
由是因縁此分圓滿今云。此六句初
地自分圓滿。
而未能
於微細毀犯誤現行中正智而行。由是因
縁於此分中猶未圓滿今云。此七句而未能已
下。明初地勝進分未
滿。是即初地勝進道第二地之加行道
也。又地地自分圓滿無間解脱二道
乃至廣説如經
未能於四無礙宣説法中得大自在
是則障第九地
之所知障也
由是因縁。於此分中。猶未圓
滿今云。已上七句明第八地勝進分未滿。
即是第八地勝進道第九地之加行道也
爲令此
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
薩。由是因縁。此分圓滿今云。此七句説第九地
自分圓滿説法自在
而未能得圓滿法身現前證受。由是因縁。
於此分中。猶未圓滿今云。此六句説第九地勝
進分未滿。即是第九地勝進
道爲第一地
之加行道也
爲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
便能證得。由是因縁。此分圓滿今云。此六句
説第十地自
分圓滿得圓滿法
身現前説受也
而未能得偏於一切所知境
界。無著無礙妙智妙見。由是因縁。於此分
中。猶未圓滿今云。此八句説第十地勝進分未滿。
此是爲第十一等覺地爲加行道也
爲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由是因縁。此分圓滿今云。此六句説第十一等覺
地自分圓滿。即入如來地加
行道
此分滿故。於一切分。皆得圓滿今云。此
四句説
等覺地圓滿故。如來地一切分究竟
圓滿也。已上深密經十一種分了
今云。由此經
文考覈成唯識第九文。既指第十地説。此
地於法雖得自在。而有餘障未名最猛。此
中餘障。謂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與極微細
礙之二愚。是即任運煩惱所知二障種及麁
重。是既説金剛喩定現在前時。彼皆頓斷入
如來地。是經文言。勝進分未滿故。爲次地
圓滿。精勤修習。即金剛喩定現在前其時斷
障。究竟圓滿。一切分皆圓滿。入如來地。由
是第十法雲地。與等覺地心地應別。又金
剛喩定。亦有無間・解脱二道。捨亦有斷棄
別故。復菩薩生説。有増上與最后別。別有
第十一地炳然。是故本業經説。爲下中二
品。同新譯説。雖應云第十地勝進道未滿。
爲令圓滿。精勤修習。名金剛喩定故第十
地攝。義意麁相。末學恐失實義。今問。若以
第十地與等覺位爲別位。了義燈中所破
要集等説相似故。非被燈破耶。答。由此問
應有如初所云。第十地與等覺非別非
不別。是地前中。以第十迴向滿心離出立
四加行。有別功用故。今亦如是。雖第十地
勝進道。金剛喩定有別功用。頓斷入如來
地。如四加行位暦劫修行。此金剛心亦經百
千萬劫。精勤修習入大覺地。前引瑜伽論所
説。文深應翫味。勿執文解上來第十地聖種
性一
分寂滅
下忍
等覺地六種性中等覺
性寂滅中忍
釋義竟。又妙覺地
性中妙覺性
寂滅上忍
 如佛地經論及成唯識第十具説。
總是釋五忍名義竟。次應釋章文
[章]伏忍不斷等者。伏忍如名。唯伏非斷。地
前修習伏故。無斷種義 餘通斷伏等者。釋
餘四忍斷伏。其四忍中信忍順忍。加行智伏。
勢分力伏。根本智斷。無漏地故。必斷種子。
王忍中眞無漏智斷。勢分力伏。謂非由
故意力而能伏之。但眞無漏智起時。以其
勢力自伏不現。如初地眞見道無漏智起。
斷除地障種時。由其勢力伏障第二地所
知障。令不現行。如是地地皆有名勢力伏
 然寂滅淨者。明寂滅忍中有非斷攝與
通斷伏。如經所説。寂滅忍通佛與菩薩
故。佛寂滅非斷攝。第一地菩薩等覺菩薩。
寂滅忍勝進未滿。精勤修習道位既長。通斷
與伏。加・根二智起故。已上十觀別分別十文
中。六五忍斷降分別已
[章]七六現觀先已斷故 鈔曰。此別分別十
文中。七六現觀斷障分別。瑜伽五十五・七十
一及第十。顯揚十七説。六現觀。一思・二信・
三戒・四智諦・五邊智諦・六究竟之現觀。如
前已列明此抄第十三四
十四具引釋
成唯識九十六紙同疏九
八十九紙具釋對法第六説十一現觀 思
現觀唯伏等者。欲界散地思所成惠以能觀
察諸法共相。引生煗等善根加行位中。觀察
諸法思惠用最猛。偏立現觀。此現觀地前修
故。唯伏現不能斷惑 信智諸戒等者。信
謂信現觀。縁三寶世出世淨信。此助現觀
令不退轉。智諦謂一切種縁非安立。根本
後得無分別智。戒謂無漏戒道共戒除破戒垢
令觀増明亦名現觀。邊謂現觀邊智諦現
觀。現觀智諦現觀後諸縁安立世出觀後觀
有漏善惠
入觀
之間
 智通伏斷者。信世淨信。有加行伏。
出世淨信。亦通勢力伏 正斷助斷等者。
釋通斷由。智諦與邊智諦之現觀。是唯正
斷。信戒之上助斷故。此四云通正助 皆與
斷名者。四現觀皆云通斷 信通無漏等者。
釋信與邊之二。有助與正別。謂信現觀通
地前地上故。通漏無漏。云通助斷 邊斷
事惑故者。瑜伽・唯識。取後得智斷迷事惑。
爲如實義故。邊現觀是正斷也。周&T047368;釋云。
問。何故唯辨信邊二耶。答。道共戒現觀。即
八道中戒支所攝正業支
三戒支
又在地前無戒根
力。無濫不簡。四不壞信。即是無漏加行位
中信爲根本爲在兩處故。云通無漏。意雙
取故。瑜伽・唯識。取後得智名爲邊智故。
言斷惑。簡有漏智以爲邊。對法意。取有漏
世俗名邊智者。順有宗也云云今云。周&T047368;
問答尤妙。尤可翫已 今取瑜伽等者。謂今
章文。取瑜伽七十一。説邊智爲正斷。唯識
第十亦同。究竟觀等盡智等之究竟位智云
究竟現觀 非先已斷故者。非字下脱斷煩
惱三字。異本有之。意云。究竟現觀非斷煩
惱。先已斷故。是約斷煩惱説。若斷定障等。
二乘究竟容有斷義也
[章]八七作意瑜伽不同 鈔曰。別分別十文
中。八七作意斷障分別 七作意者。對法九
七紙説。謂以作意心所爲體。相從言體。則
隨其所應。倶起心心所爲體 一了相者。
了達大行 二勝解者。思惟六行 三遠
離者。能斷智 四攝樂者。爲除惛沈睡眠修
習淨妙作意悦其心 五觀察者。數數觀察
進修對治 六加行究竟者。初定近分究竟
 七加行究竟果者。根本定究竟 若准對
法等者。秋篠抄曰。瑜伽論中。通世出世説
七作意。對法論中。唯據世道説七作意。
此爲不同。問。此七作意斷障。云何爲伏爲
斷耶。答。對法九説唯世道。唯伏麁細 非
斷隨眠。若據瑜伽説。通世出世二道説七
作意。故通伏斷。了相・勝解二作意。唯伏非
斷。遠離作意已上通伏與斷。具説如對法
七紙如此鈔第十三三十一
紙已下
[章]九七覺支十八聖道 鈔曰。別分別十文
中。第九七覺支斷障分別。第十八聖支斷障
分別 七覺支者。顯揚二説。一念覺支・二擇
法覺支・三正勤覺支・四喜覺支・五輕安覺支・
六三摩地覺支・七捨覺支。一念遍覺支。謂由
世間道得偏善力見道現前。由先修習世
間念遍覺支。引得出世無功用無分別。於
諦明了。於諦不忘。二擇法覺支。謂由先所
引無功用無分別。依正於念與念倶行。於
諦解了。於諦覺悟。如是一切諸遍覺支。由
先所引無功用無分別。後依止前。與彼倶
行。皆應了知是中差別。三正勤遍覺支 謂
於諦心勇。四喜遍覺支。謂於諦心悦。五安遍
覺支。謂於眞諦中身心堪任。六三摩地遍覺
支。謂於眞諦中。心住一境。七捨遍覺支。謂
於眞諦中。心平等心正直心無轉動悦。又如
經説。即於是中。復善修習寂靜依止乃至
廣説寂靜依止者。謂欲界寂靜依故。離欲依
止者。色無色離欲依故。滅依止者。謂已得蘊
處界無餘永斷依故趣向棄捨者。謂未來蘊
界處不相續故云云雜集論十曰。七學支所
縁境者。謂四聖諦如實性。如實性者。即是勝
義清淨所縁故。覺支自體者。謂念・擇法・精
進・喜・安・定・捨。如是七法。是覺支自體。念
者。是所依支。由繋念故。令諸善法皆不忘
失。擇法者。是自體支。是覺自相故。精進者。
是出離支。由此勢力。能到所到故。喜者。是
利益支。由此勢力。身調適故。安・定・捨有。
是不染汚支。由此不染行故。依此不染汚
故。體是不染汚故。如其次第。由安故名
染汚。由此能除麁重過故。依定故。不染汚
依止於定。得轉依故。捨是不染汚體。永除
貧憂。不染汚位。爲自性故。覺支助伴。修習
修果文長如論廣説。修果謂是道所斷煩惱
永斷。由七覺支。是見道自體故云云今云。由
七覺支辨斷伏者。勝義清淨所縁故。修果
云見斷煩惱永斷故。通正助二斷。念勤・喜
是助伴。擇法・安・定・捨者。是正斷也。伏唯勢
分。非加行伏。此約見道。若地前修。唯加行
伏。若約修道者。十地中初二三四出觀時。
世善心修習。度有加行伏。如前五忍分別
廣辨 十八聖道又者。明八聖道支斷障
分別。是聖道故。唯斷非伏。雜集論十八紙説。
八聖道支所縁境者。謂即此後時四聖諦如
實性。由見道後所縁境界。即先所是諸諦
如實性爲體故。道支自體者。謂正見・正思
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是
八法。名道支自體。正見者。是分別支。如先
所證。眞實簡擇故。正思惟者。是誨示他支。
如其所證。方便安立。發語言故。正語正業
正命者。是令他信支。如其次第。令他於證
理者決定信有見戒正命清淨性故。所以
者何。由正語故。隨自所證。善能問答論議
決擇。由此了知有見清淨。由正業故。往來
進止正行具足。由此了知有戒清淨。由正
命故。如法乞求佛所聽許衣鉢資具。由此
了知命清淨。正精進者。是淨煩惱障支。由
此永斷一切結故。正念者。是淨隨煩惱障
支。由此不忘失正止擧相等。永不容受沈
掉等隨煩惱故。正定者。是能淨最勝功徳
障支。由此引發神通等無量勝功徳故。道
支助伴者。謂彼相應心心法等道支。修習者。
如覺支説。謂依止遠離。依止無欲。依止寂
滅。迴向棄捨。修習正見乃至廣説。如是諸
句義。如前所説。道理應隨順知。道支修果
者。謂分別正見誨示他正思惟令他信正語・正
業・正命
煩惱障淨正精進隨煩惱障淨。正念最勝功徳
障淨正定已上對
法論文
前文道支修習下。依止遠離
等者。如前覺支修習下四句。隨次示縁四
諦境修習。所以者何。若縁苦體爲惱苦時。
於苦境界必求遠離故。名依止遠離。若縁
愛相苦集。爲苦集時。於此境界必求離欲
故。云依止離欲。苦縁苦滅。爲苦滅時。於
此境界。必求作證故。云依止寂滅。迴向棄
捨者。謂趣苦滅行。由此勢力棄捨苦故。
是故若縁此境時。於此境界必求修習故。
名迴向棄捨也
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卷十四
  寛政第二歳次辛亥二月十九日。於興福
寺蓮成院對屋寓隱之砌。掛老眼第三校
正説。自先年於處處講演之次。正誤削
文補闕。雌黄加乙甚多。粗至不可讀。自
云戌八月始執筆。漸至第五門終。五忍新
舊兩譯之考文。長成此一册。讀者莫厭
煩重。五忍法門讀誦書寫之功徳。仁王般
若經所説儼然。後來讀者。可仰可信
  囘向四恩法界海 囘向無上大菩提
相沙門基辨
生年七十四歳 







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頻伸鈔
卷第十五斷障章之餘

  南都西京藥師大寺留學傳法相
 大乘宗教沙門   基辨 撰
[章]第六依行分別者 鈔曰。自下第六門。此
中四文。此初標牒。行謂觀行也。若爾何故不
云依觀分別耶。答。觀就簡擇邊名之。行
謂就心作行相有差別邊云之。行寛觀
狹。有無簡擇行相故。今依其行相分別
斷障故。云依行分別也
[章]行有三種諦十六行 鈔曰。此二總擧行
品數 一空無相無願行者。由薩婆多。若諦
下空無我二行相。立爲空門。苦諦下苦・無
常。集諦下因・集・生・縁。道諦下道如行出十
行相立爲無願門無願者無
願樂也
滅諦下滅・靜・妙・
離四行相。立爲無相。唯無漏者。名三解脱
門。能與解脱涅槃爲入門故。又通淨及無
漏等持名三三摩地。成實宗説眞智爲性。
而隨方便名爲三門。謂假名空名空。人法
空名無相門。是空亦空名無願門又大乘宗。
瑜伽七十四曰。三解脱門。由三自性而得
建立。謂由遍計故。名空解脱門。由依他
故。名無願門。由圓成故。名無相門云云 
二苦麁等六行者。苦麁障三爲下界過患。靜
妙離三爲上界功徳。是名六行 三四諦十
六行者。大小乘共説小乘所説如婆沙第七・
七十九・及倶舍二十三。大乘所説説苦四行。
雜集論六説。諸觀行者。於苦聖諦。以四
種行觀察共相。謂無常相・苦相・空相・無我
相。無常相乃至廣説。第六四紙已下至同卷
二紙一次説集諦四行。同論八十一紙説。如是集
諦總有四種行相。所謂因相・集相・生相・縁
相。因相云何。謂能引發後有習氣因。是名
因相。由業煩惱是能引發後有習氣因故。
集相云何。謂後後有情所集習氣。於彼彼
有情類爲等起因。是名集相。由諸有情所
集習氣。於人天等有情類中。能爲相似形
貌種類平等起因故。生相云何。謂各別内身
無量品類差別生因。是名生相。是諸有情各
別内身。相續決定趣生地等所有一切品類
差別乃至有頂生因故。縁相云何。謂諸有情
別別得捨因。是名縁相。能令有情得未曾
得自體。捨已曾得自體故。如是名爲集諦
體相次説滅諦
所由辨文長
至第八卷十七紙次説滅諦四
行曰。滅諦有四種相。謂滅相・靜相・妙相・離
相。何故名滅相。煩惱離繋故。謂流轉因煩
惱離繋故名滅。何故名靜相。苦離繋故。行
苦所攝不寂靜相取蘊離繋故名靜。何故名
妙相。樂淨事故。諸煩惱苦究竟離繋。樂淨以
爲自體故名妙。何故名離相。常利益事故。
不復退還。最極安隱。如其次第名常利益。
安隱利益最勝善性。是滅諦相説此滅諦
四行已
次説
道諦。資糧・加行・見・修・究竟五道。其差別相
巨細。至第十十五紙訖。次説道諦有四行
曰。道諦有四行相。謂道相・如相・行相・出相。
何故名道相。因此尋求眞實義故。由此聖
道是諸聖者證眞義路故。是名道。何故名
如相。以能對治諸煩惱故。一切煩惱皆不
如理道能除此。是故名如。何故名行相。善
能成辨心令不顛倒故。心不覺悟眞實道
理。於無常等法。起常等顛倒。善能修治此
顛倒心。令離顛倒覺眞實義。是故名行。何
故名出相。越眞常迹故。由此聖道能趣
出離究竟常迹。是故名出已上道諦
四行相已
次説就
於諸諦中有十六行世出世行有。別問。於
諸諦中有十六行。皆通世間及出世間。世
出世行有何差別。答。於所知境不善悟
入。善悟入性差別故。有障無障性差別故。
有分別無分別性差別故。所以者何。於諸諦
中。無常苦等十六世間行。於所知境界。不
通達眞如性故。煩惱所隨眠故。依名言
門起戲論故。如其次第不善悟入。有障
礙有分別。出世間行與此相違。善悟入無
障礙無分別。由此道理。世出世行。互有差
別。云何出世行無有分別。而善悟入所知
境界。由彼諸行現在前時。雖復現證見無
常義。然不依名言戲論門。見此是無常義。
如無常行。於無常義。餘行於餘義。隨其所
應亦如是已上四諦十
六行相問答
對法論文竟。又顯揚論
十六二十一紙曰。知八苦後。次正觀察四種
諦理。起十六行智。前爲後後之所依止。謂
爲對治四顛倒故。起苦諦四行。一爲對治
常顛倒故。起無常行。二爲對治樂淨倒故。
起於苦行。三爲對治我顛倒故。起於空行。
四即爲治此起無我行。所以者何。離諸行
外餘我空故。即諸行體非我性故。次於常樂
淨我四愛集諦。起因・集・生・縁四行。次於此
斷滅諦。起滅・靜・妙・離四行。次於此能證道
諦。起道・如・行・出四行。頌曰。從是轉修習。
於心總厭離。諦簡擇決定。究竟覺生起已上
顯揚論文。此即大乘所説四諦十六行相。必
不可由唯小乘説
[章]一空無相無願行者 鈔曰。自下三別明。
此中有三。初明空・無相・無願行。此中四文。
今即四文初標牒也
[章]若伏皆通唯定所攝 鈔曰。二擧顯揚
論。明三門觀皆能伏惑 皆通者。能伏三門
皆通 顯揚第二等者。擧所據。此文意云。若
不言空三摩地・無相三摩地等。但言空・無
相・無願。則但作心行相故。亦通散聞思義
成 若言空無相等下。明加三摩地言則唯
定。唯修惠非散非聞思而通有無漏。三摩
地者。此云等持故。成繋心專注空等三行
相。專注一境云等持故。若言乃至解脱門等
下。明加解脱門言。則就唯修惠無漏定心
縁言空等三。若非無漏不可云解脱。唯
修故是唯定無漏心自可知
[章]故知三門四善加行 鈔曰。三章主成
三行伏惑。秋篠云。此三門觀。亦雖通斷。今
偏彰伏義故。云皆能伏惑云云然正伏惑
下。明三門行於空行尤寛。是正伏惑意。謂
唯以空觀心行相。能皆三乘共伏惑故。三中
爲最寛。三門觀行。三乘通行故。隨各乘所
觀。得入自乘位 依二空門等者。明大乘
觀以觀十六行相入大乘位。如喩伽七十
四及顯揚二。以唯識三性作三門觀。今云
依二空門入大乘位。二空門。即唯識中道故
 觀四諦理等者。觀四諦十六行。作三門
觀。則入二乘位故。非此唯空行。通餘二門。
亦能伏惑。若不爾應非大乘觀故 此位
乃在等者。今云唯伏非斷者。在四善根位。
若通伏或斷。在見道已上故。云在四善加
行也
[章]若正斷者諸文説異 鈔曰。四明正斷
行。大分爲五。此初總明文也 諸文説異者。
次文已下。擧諸説異
[章]或説十六相無爲故 鈔曰。明正斷行
五文中。二由隨轉理門。明以三門爲正斷
行相。此中亦有五文。此初擧伽六十八説
二行爲空者。空・無我二行。爲空解脱門也
 十行爲無願等者。苦下苦・無常二行。集下
四行。道下四行。合十行爲無願解脱門 有
爲故者。謂有爲法。因縁所生。如幻化故。不
願求也。問。道諦雖有爲而是可欣樂。何故
道四以爲無願耶答。初依隨轉門。薩婆多
宗。入無餘時。捨道諦故。故彼四行亦入無
願 又依大乘眞實理門解。則於如與智冥
合相有。別道諦皆是無願樂。故全無違已上
私問
 四行爲無相等者。滅諦下四行相。爲無
相解脱門 無爲故者。明爲無相由
[章]有説空如相無漏故 鈔曰。約隨轉門
五文之中。二擧對法十一説 空如前等者。
空・無我二行。爲空解脱門。如前伽六十八
説故云如前 六行爲無願等者。對法云。六
謂無常行・苦行・因行・果行・生行・縁行也云云
 有漏故者。明無願樂由 八行爲無相等
者。對法云。八謂滅四行道四行。由彼不能
作諸相故。道四行雖有爲。是無漏故名無
相也。無漏故三字。由無相由
[章]有説空如故非無相 鈔曰。隨轉五文之
中。三擧伽五十五五紙説 空如前者。爲空
門。二行如前二論 六行爲無願者。苦二行
集四行無無願。不願求故 四行爲無相
者。滅諦四行。是無相自可知 道四非三等
者。由道四行非三脱門 非苦諦等者。示
非三脱門由。非空門云非空 非有漏等
者。道是無漏故。非無願樂 非無爲者。道
是有爲。非無相自可知
[章]顯揚第二隨三門攝 鈔曰。隨轉五文
中。四擧道四通三證 空二者。空・無我二
行 無願六者。苦・無常・集四行 無相四等
者。滅四行 同前者。同伽五十五説 道四
通三等者。道諦四行通三脱門 道能作等
者。道諦能作三門之方便故。隨三門攝。此
意顯揚第二十七紙説。縁智空道作道如行出
行。此即空行。又縁智無相道作道四行。是即
無相行。又縁智無願道作道四行。是即無願
云云已上顯
揚論文
纂云。案此論意。無我及空行。通
屬無願。若依此文。空・無相能斷伏 無願唯
能伏已上秋篠抄。
亦如是
[章]有説空行隨應同前 鈔曰。隨轉五文
中。五擧伽六十九説 空行通十六者。空行
謂苦下一行。通十六者。此文尤難解。秋篠解
云。此伽六十九文。彼文云。空門智入智所攝。
謂法・類四諦。及出世間盡・無生智。無願門智
六智攝。謂法・類・苦・集・盡・無生智。無相門智
五智攝。謂法・類・滅・盡・無生智。纂中解云。空
門既攝法・類四諦。故知。遍於十六。然案彼
文。法・類四諦。應非縁於安立諦也。盡・無生
中。唯出世故。既爾未必縁十六也。更應勘
文釋其義也已上秋
篠抄
基辨謹解云。通十六者。
通四諦十六行相也。即以瑜伽説空門智
謂法類四諦應爲證。空門攝四諦。故知。空
門通十六行相已上私
[章]有説空非不決定故 鈔曰。明正斷行
五文之中。第三眞實理門以明正斷。此中三
文。初由瑜伽二十八説。以三性釋。今即此
也 空非縁諦等者。意言。空門非縁四諦。
觀一切法空。是觀遍計所執都無。觀達都
無。是即能斷故。非縁諦也。論説空門之境。
非爲無爲。即所執性故。此門唯觀所執
餘二隨應等者。無願無相云餘二。於四諦
中。苦・集二不願求。滅・道二不見過患。見
永出離故。隨所應苦集爲無願。滅・道爲無
相 二性之體等者。無願無相依他圓成二
性。無漏依他。是圓成故。云不決定。秋篠釋
隨應與不決定云。隨應者。無相門境有二。
一常無常門。諸常住法皆圓成故。即四諦中
滅諦爲境。二漏無漏門。諸無漏法皆圓成故。
即四諦中道諦爲境。爲顯此意故云隨應。
無漏依他亦通圓成故。云二性之體不決
定。故纂云。無漏道諦屬無願。是有爲故。或
屬無相涅槃因故。已上
秋篠
[章]有説三門義分十六 鈔曰。眞實理門
明正斷三文中。二於一念正智觀釋三門
境。是顯揚二意 三門者。空・無相・無願 皆
通十六者。通四諦十六行相 於正智觀等
下。示通所由。謂於一念正智無分別智
無所得境
觀義
所觀
境義
分三門義分十六行相。宛然現前故
[章]故瑜伽論義理分故 鈔曰。眞實理門
明正斷中。三擧二箇證。明三門倶正斷。瑜
伽論五法等。是第一證 五法中者。七十三・
四。具説相名等五法。今引其文 若以解
脱門等者。意言。若以解脱門。名寛言之出
世間無漏正智五法中正智修所成慧。即根
本無分別智。由是正能斷智
所攝 
又成唯識等下。是第二證 三門三性等者。
本疏釋云。謂縁依他上計執無。因顯成實。
成實因空所顯。即爲空境。倶不於此空境
起願求故。爲無願境。如空縁此三計依圓
爲無相平等故。爲無相境云云又瑜伽十二
説。若於此處無有彼物觀此名空名空
性。即所觀空。無可希願故名無願。即是遠
離一切行相故名無相云云是故三性共。一
一具三門。理實三性一一皆通三門故。云
理實皆通 即於眞理下。意言。理實皆通。所
由謂即於眞如淨法界絶言眞理。具起縁起
三門空等三門故知皆三門一
一皆
通十六十六行相。
即一眞淨

於眞觀一眞
法界
中義境界義道理義即
能執能詮ニカケテ
云寸故有
十六行相也。周&T047368;中設五箇問答。立總空
別空相攝理。復立總觀別觀。以二箇或義
分遠近行。復次就依詮如。論復立一相二
解義。復就有無分別爲論。雖論丁寧。大乘
施設建立。於縁絶言眞如之無分別惠。其
惠所依所縁等之誠言。論却失。故但不可依
用。應依本論疏釋惠也。又秋篠抄中。引
瑜伽・唯識以成得疏主意。次引對法成立
三門皆能斷伏義。實爲允當 云縁餘二性
等下。釋意不足。若縁計執都無。縁依他起
知絶言性。即縁圓成。是正斷自可知。後學
勿失實意
[章]若以別行唯苦諦故 鈔曰。眞實理明
正斷五文中。四顯三門中正斷文。意言。若三
門中。別行相安立義邊以言正斷。多分但以
空解脱門觀正應斷惑。人法二無我觀。即
空解脱觀故。此二空觀達悟スレハ所顯但絶亡眞
理。即是總縁十六行相所顯眞理。非唯苦
諦空行相故。云非別行相也
[章]三門之義道理無遮 鈔曰。眞實理明
正斷五文中。五以三門攝根・後二智 如
別處説者。説三解脱門之義。如瑜伽七十
二・七十四・十二・八十六。顯揚第二・六。對法
十一。智論・婆沙等 隨應攝在等者。此三門
智。若正體智唯斷。後得智有無分別起有
斷。亦有勢力伏。正體智有勢力伏。有漏唯
伏非斷。亦後得有分別智。有加行伏。有此
別故云隨應也
[章]二苦等六行者 鈔曰。別明三文中。第二
以苦等六行分別斷障。此中六文。此初標

[章]此之六行方便地 鈔曰。苦等六行分別
六文中。二辨六行有無漏 方便地者。加行
方便之心地也
[章]觀下苦麁惑非能斷 鈔曰。同六文中。
三約四道辨六行。文意言。觀察欲界下地
&MT01319;或麁&MT01319;或障&MT01319;此三觀中隨一行相。爲無間
道。而觀色無色上地靜&MT01319;或妙&MT01319;或離&MT01319;此三觀
中隨一行相。爲解脱道。唯伏惑非能斷
[章]通凡及聖以受生故 鈔曰。同六文中。
四示此六行但在二乘非在菩薩 在二
乘者。二乘聖者。由六行觀欲得生天上故
 十地菩薩等者。示六行非菩薩由。説三
界極惡無過厭離。是菩薩心。由是可知厭
離心是二乘心
[章]本地分説不用爲勝 鈔曰。六文中。五
會違文。申菩薩多分不用六行。本地分是
三十三文。是即違文 初劫菩薩者。初僧祗
劫資糧位中毘鉢舍那菩薩 亦用六行一
句。是今立非菩薩在二乘義之違文 然
文修者等下。正會違説。立六行非菩薩義
 然者轉語。雖然之意。轉前違義 久修
者者。對違應中初劫初資糧之初言。今云久
修故。自四善加行至八地上。皆是久修。第
二僧祗第三劫。皆是久對違文初劫。可解
了也。今擧順決擇分位菩薩。對初劫資糧
菩薩。順決擇分第二僧祗第二加行位。此等
菩薩。雖未得無漏不斷惑而生上界
故。是皆由似無漏行伏惑受生故。以唯地
上菩薩云久修者。有解不對違文會。故難
依用之 不用爲勝者。結成六行非菩薩
義。秋篠釋不用爲勝云。有人傳言。此有二
説第一説云。久修菩薩。修無漏智。以爲勝
行。不用六行修。以之爲勝。第二説云。上
文中通凡及聖下。合有二説。一説。六行唯
在二乘。不通菩薩。即通凡聖至以受生故
是也。一説。六行非但二乘用。亦通菩薩而
用之。即本地分説至生上界故是也。此二
説中。十地菩薩不用六行。以之爲勝。故
云不用爲勝。今謂不然。本地分説等下。即
證上意。非別師説久相故已上秋
篠抄
基辨詳云。
秋篠以有人傳爲非。恐爲不允。以本地分
文爲證上文。是亦不然。上立六行非菩
薩。本地分説初修菩薩亦用六行。義相違故
爲證不成。如前所辨。本地分説。擧違文
義。次云然久修等。皆會違文義炳可知 
不用爲勝一句。會違已成前所立。以次引六
十九文可照察已
[章]然瑜伽論二乘亦用 鈔曰。六文之中。
六擧會違證成。菩薩中少分初修業者。雖
用六行。久修業者。不用六行。受生是多分
故。前云在二乘非菩薩之義。今云。依多分
説之一句。正成前義 理實二乘等者。成
二乘用六行。同菩薩初修者故。今亦菩
薩初修云二乘亦用也
[章]三十六行非凡所得 鈔曰。別明三文之
中。第三明十六行相分別斷障。此中二文。
初正明。二擧兩異説。此即初也 亦唯伏非
斷者。秋篠抄云。相見道中。縁安立諦起此
十六。眞見道中。唯縁非安立故不起十六。
加行道中雖修十六。而是方便非正眞觀。
由是明知。十六行相。唯伏非斷已上秋篠叙
章主意
復廣章破章主今所説云。既許三解脱門。
皆通十六行。此十六行。非但縁安立。於一
念正觀義。分十六故。對法論云。淨惑所縁
者。謂下地麁性上地靜性。眞如及四聖諦麁
靜性者。依世道説。由是制伏諸結故。眞如
及四諦者。依出世道説。略故眞如。廣故四
諦。四此未害隨眠故。既縁四諦依害隨
眠。故知。十六皆能正斷已上廣章纂中破
章主之文也
秋篠
救之云。唯伏非斷者。據加行位伏見惑説。
相見道中所起十六。尚未伏見惑。何況斷
見惑。故論第十云。彼障現起地前已伏。又第
九云。分別隨眠眞見道已斷故。若迷事惑。以
十六行亦能斷之故。論第十云。後得無分別
智。亦能永斷迷事隨眠。對法論意。據是説
斷。今章主意。據伏見惑故無相違已上秋
篠抄
今謂。秋篠所釋。實是妙哉。相見道無漏智勢
力未曾得故。以其勢力。悉伏障見道惑。及
障第二地智惑。如本論説詳覈可知 入
眞觀時等下。審唯伏非斷意。眞觀者。眞見道
根本無分別智ヲ以唯縁觀非安立諦離言法性
斷惑。此智如與智冥平等平等。非十六行
相觀。是故相見道智縁安立諦。其時起十六
行故。非斷唯伏已 加行道中等下。示非
菩薩所修眞觀。菩薩修相見道。皆能法則眞
見修故。非正眞觀。於非安立淨法界觀。兼
修十六行。是即勝進次地方便故。云加行
道等 二乘正用等者。二乘修中六行相觀。
有有無漏智別。今所擧言斷惑十六行觀。
正取無漏智縁十六行觀。有漏智者不關伏
斷。今云非凡所得也
[章]然佛性論八十八結 鈔曰。明十六行
中。二擧兩異説。此中四文。此文初擧第一
異説 佛性論者。第四卷無變異品文也。彼
品全文曰。平等觀者。有利有鈍。若利根人。
於一念中。等觀四諦八十八惑。一時倶斷。
皆名見諦。若鈍根人。於次第觀者。即初念
觀苦。不見餘三諦。但斷苦下名爲見諦。餘
未斷者。皆屬思惟。是名見諦所滅已上佛
性論文
篠解此文云。思惟者修惑也。八十八結者見
惑也。然根本惑。大小乘別。若依大乘。見惑
百十二。修惑十六。合有一百二十八。如顯
揚第一卷説。若依小乘。見惑八十八。修惑
唯合九十八使如小乘
諸論法
今云文八十八結者。
唯擧見惑。苦法忍等者。初果見道之。初無我
行觀。一時頓斷八十八結云通斷三界等。
餘文自知
[章]且分上下不須和會 鈔曰。四文之中。
二章主評第一異説文 分上下者。且爲
誘童蒙。佛性論譯者眞諦三藏。分上下二
根機利鈍令別 此非大乘等者。佛性論所
譯八十八使者。小乘所論。非大乘所論故。
非大乘人所可以是爲證依用也。小乘所
論。皆部執起。不可與大乘混合議論 不
須和會者。秋篠云。今章主意。眞諦三藏。述
小乘義。以大乘義不須和會。如廣章云既
非本文不須會釋梵本有無不可決故。應
據章主評釋也
[章]其犢子部説名住果 鈔曰。三擧第二
異説 犢子部説等者。出宗輪論疏。而與
今文稍作相違。彼疏云一苦法智即觀欲
界苦。今此文云一苦法忍觀欲界苦。忍智相
違。又彼疏云苦法忍後觀欲界苦諦惑斷未
斷。以猶有上界惑故重觀斷等。今此文云
二苦法見重觀欲苦審盡未盡。今詳以猶有
等十一字。明後重觀所由 次第三苦類智
下。亦云以苦諦三界盡故不復重觀之十
一字。明不立苦類智忍由。忍謂忍可決定
義故。唯識開發出犢子計。與宗輪論疏文
全無相違。而釋重觀云。初見此諦見理未
周故。復重觀云云由是此章傳寫爲誤。秋篠
作云忍智見並惠異名之會釋。而通漫無意
味。見雖有見照之義。非無分別智爲依。離
云見照有分別見多作偏執故。今評爲漫
釋 前十二心等者。犢子部自薩婆多部分
出故。准對薩婆多説十五心爲行向。第十六
心爲住果。作爲此計。開發及宗輪疏。以兩
説釋此第十三心名爲住果。初或説。第十
三心即道類智。第二念相續心名爲住果。後
或説。總觀四諦心名爲住果宗輪
疏意
開發委釋
云。有説。十二別觀四諦。第十三心總觀四
諦故。最後念方名住果。前三類智無二念
云云後説爲勝已上
開發
今云。行向初果向。住果
者初果也。次第證・超越證初果之得果。第十
三心得果。次第得第二三果十六心得果。
如常已上宗
輪疏意
[章]非此所宗不須分別 鈔曰。四評結異説
 此謂指大乘宗 非所宗者。佛性論及犢
子部説。與大乘宗相違。非所宗故。不須
分別是非也第六
門已
[章]第七依品分別者 鈔曰。自下第七門。以
界地九品分別斷障。此中三文。初標門。即
此文也
[章]古徳説有斷亦九品 鈔曰。三文中第二
擧古師三説。古徳説三字。標今擧三説舊譯
家義 有言無品等下。擧第一説嘉祥一家
意。由是意言無別品數。以眞觀妄。無妄
可除。斷尚難得。何況有品。三論言義等所
言。縁盡於觀。觀盡於縁是也 無品者。能
斷所斷共無別品類也 以眞形妄等者。以
眞形對於妄。住觀無可斷妄。不可有惑
障品也 有云三劫等下。擧第二説。此意言
品數無量。三大劫中念念起智。刹那刹那能
壞諸惑。成實亦云。非八非九。以無量心
斷諸煩惱等今云。此第二師説。恐梁朝三大法
師。以成實論爲大乘人説乎
 古
基法師云等下。擧第三説。此意言聖道有九
品。惑亦有九品。以下下品道能斷道對治上
上品結所斷惑古基法師者。梁朝道基法師。
造攝論章四卷注釋梁論。其中有此釋也。
梁攝論章云。若聞熏習下品生能對治上品
本識。乃至聞熏習上品生能對治下品本識。
故知。能治所治倶有九品。廣如彼章中説
已上擧古
師三説已
[章]今者不然有所知障 鈔曰。三文之中。
第三擧今家義。此中四文。是初定障所在 
今者不然者。秋篠云。昔來諸徳雖各異説。
未分見修及諸識故。義亦不盡。故云今者
不然 七識之中者。除第八識餘七轉識
爲二障所在處。如深密・楞伽・瑜伽・唯識等
經論
[章]煩惱障中地各九故 鈔曰。擧今家正
義四文中。二總明煩惱障品數幷斷之頓漸。
此中二文。此文初明六識煩惱品數及斷頓
漸。秋篠云。下述正義。今説俗道斷障道理。
迷境起惑。品類多種。隨境麁細惑亦爾故
云云所餘六識等下。明除第七所餘六識修
惑品類九九八十一品有 見道十惑等下。
明見惑品數。十惑者。十根本煩惱。此有九
品必然 麁細異故者。明十惑有九品必
然由。秋篠釋麁細故異云。麁細有二。一者品
意細據九品説。二者難易麁細據三心
説。若據品類。初斷爲麁。若約難易。先斷名
細。此有三句。有難斷不名細。即三心中第
二三品。有名細非難斷。即三心中初中品
等。有名細亦難斷。如九品中下下品等。文
能治所治。以分麁細。九品中從所治行相
各名細。三心中從能治行相各名細。見道
十惑。隨其所應有二麁細故有九品云云 
倶生六惑等下。秋篠科云廣定障之品數略
顯斷之頓漸云云今云。秋篠分科尤爾雖爾
不辨有總別之二科故。共釋尤麁。今此文
科。雖由秋篠。始終文科與彼差異。併讀可
知 倶生者。非倶起云倶生。任運生云倶
生。分別倶生之倶生。修所斷惑唯六 六惑
者。貪・嗔・癡・慢・身・邊二見 斷即不同者。頓
斷漸斷種種不同。是修斷六惑之相。今此二
句。總云斷頓漸不同。此次身見邊見已下。
別云六惑品類斷頓漸 身見邊見等五句。
明倶生身邊二見相應。唯下下品但頓斷 
此相應者。身邊見倶遍行五別境中所縁事
同者隨惑等。此等皆但下下之一品 九地
而論等者。三界九地中。何地而論。但下下之
一品。以九地言。但有下下品者九品。故斷
時。頓斷下下一品相。九地九品者。頓一時斷
 瞋唯一地九品者。合論見修。十惑中瞋唯
一地。欲界有九品別九品漸斷 餘獨頭
貧等下。此釋與本疏十末七紙右有三解
中。第一解意。彼文曰。所障有異。斷亦有殊。
此中障種無麁細者八十一品。亦與有頂第
九一類下下一品第七識第六識
斷善根邪見等一一一類
品攝今此獨頭*貧慢
癡等。亦所餘
六識倶獨起者亦
下下一品攝者
無麁細下下品別成能熏。九地
各九品。如斷善邪見非無九品故成能熏
云云是下下一品九地各有。品能熏別故。成
九九八十一品。爾對治時斷下下一品時。頓
斷如本疏五本七十九紙釋。三界相望雖有九
九地有
九品
於其地地最下品故。第九品攝一
切地地地各別
ニテハハ
者。與有頂地第九下下品倶時
頓斷以各自地極微細故。同第七識第六識
障微細者同
無學果。金剛心時頓斷也已上本疏取意。上來總
明二文中。初明六識
煩惱品類斷
之頓斷已
[章]第七識中亦有二説 鈔曰。總明煩惱
障品與斷頓漸有二文中。二明第七識煩
惱障品數與斷頓漸。此有四文。此初標牒 
九地者。三界九地 亦有二説者。正標牒初
文本疏五本七十九紙擧此二説。疏中前解爲

[章]有義九地故成能熏 鈔曰。二擧第一
説本疏二説中。第一解本論五三紙説。此染
意相應煩惱。是倶生故非見斷。是染汚故非
非斷極微細故所有。種子與有頂地下下煩
惱。一時頓漸。勢力等故。金剛喩定現在前時。
頓斷此種成阿羅漢云云本疏五本釋曰。名
勢力等。欲界所繋第七識。與彼第六識有
頂下下品
相似。
不能發業潤生等故。與彼第六下
下品
惑同金剛
喩定現在前時斷。成無學已上本
疏文
 唯同者。
勢力等云同 非想第九品類者。第六識非
想地第九下下品。勢力等云同 自類有有
者。意言。不待於他。下下一品自類有九。九
地各成有九品。即成八十一品 如増上
邪見等者。擧自類有九例。秋篠云。如斷善
邪見唯第九品。仍作九品能斷善根。此第
七惑。應知亦爾。一品之中分九品故。問。何
以得知斷善邪見唯第九品。亦作九品而
斷善根耶。解云。婆沙三十五。説四種九品
中云。對治九品者。謂下下品明耎品智治上上
無明乃至上上品明極品能
斷智也
治下下品無
極微細
無明
 斷善九品者。謂下下品邪見。斷
上上品善乃至上上品邪見極邪斷下下品
善。若依斷善九品説。則彼邪見善根斷貌亦所
對治善立有
九品。同
邪見亦
則有九品。若依對治九品説。則
有彼邪見即唯一品下下之
一品
以對治九品故
以有九品所治善爲敵。能對
治邪見可云能對治有九品也
倶舍第十九亦同。
解云。斷善邪見。即對治九品中。下下品所治
攝故唯第九品。仍作九品能斷善根。問。斷
善者斷現行乎爲斷種歟。解云。誹謗因果
邪見力故。障彼生得善種。令所現行不相
結也。是名斷善根。可云唯斷現不斷種
也。如婆沙三十五・六。倶舍十七。瑜伽本地
分等説已上
秋篠抄
 能斷善者亦有九品者。意云。
斷善者言。指増上邪見云者。亦言亦所斷
善根有九品。如所斷善根有九品。能斷邪
見。亦唯下下一品。所斷九品爲敵對故。自
類下下品者。於九品處。作行用之道理自
顯然故。云亦有九品 彼亦如是等者。以
例歸法。彼者。第七識九地煩惱品數亦如
是者。正以例歸法辭。意云。亦如邪見最下
下品敵九品有品數。第七識惑。唯第九品
九地最下品相。與第六識非想第九品勢力
等故。唯障第四無學。同一時金剛心頓斷故。
云亦如是 有九品故等者。結成第七惑最
下品相有九品義。有九品故者。如斷善邪
見唯第九品一品。而作九品能斷善根。此
第七惑。亦同唯下下品中。仍作九品故。惑
體有増減。以第三有増減義成云。此識爲
能熏識
[章]有義九地一時頓斷 鈔曰。明第七識
煩惱障之品數頓漸斷四文中三擧第二説。
本疏五本七十九紙有二説中第二解 九地
各有一品等者。問。細分便成八十一品。九地
各有九品。何故不云九地各有九品云九
地各有一品耶。答。雖有九品。品數同故。與
有頂地下下品惑麁細同之故。云各有一
品也。理實可言各有九地八十一品惑。其
勢皆各同。於非想下下品惑故。金剛心一時
頓斷
[章]略此説煩惱品數斷已 鈔曰。明第七識
惑之品斷四文之中四結。總略説略字。現本
作由寫誤。略者總略也。上來總略説已。自
下別明
[章]應分別言心見道等 鈔曰。擧今家正
義四文中。第三別明。明明者。對前總略説。
此下委細分別。明障品與斷之頓漸。今標
應分別言示委細分別説非總略説。此中四
文初明分別起隨眠斷之頓漸。二明六識倶
生隨眠斷之頓漸。三明六識倶生煩惱習氣
之漸斷。四明第七倶生煩惱頓漸。初中三
文。初明一品二品斷。二明分別惑正能斷唯
無漏智。三章主評釋。今即初。明一品二品
斷文也 唯一品斷者。一心眞見道之頓斷
故。云一品斷 謂一心見道者。示一品斷
之由。謂如與智冥合。平等平等無戲論無所
得故。二空頓一時證。二障頓一時斷。是一心
眞見道 有説二品斷等者。秋篠云。若我執
者。初一心斷我執初品。第三心中斷我執第
二品唯有下上而無中品故。云二品。斷
法執亦復爾。第二心斷法執初品。第三心中
斷法執第二品故。名二空斷已上伽
抄釋
此義相
見道斷雖有三心。二品斷我法執。是三心
漸斷已土秋
篠抄
 三心見道等者。即三心相見道。
是法則於眞見道起故。一品斷中不擧之。
秋篠抄云。問。此三心相見道通二乘否。
答。一説唯菩薩今家義如伽抄説。二通二
乘説。謂三心相見道唯斷生執。以初心中
遣離蘊我。第二心中遣即蘊我。第三心中
捨二我執麁重。故成三心。又那爛陀寺海
惠論師。別立通二乘義云。初別觀法上
我故。作無我行觀。名初心遣有清假。次
作空行。遣屬我法假。除我所執。名第二
心遣法假。第三心假我。及屬我法。重觀
我我所下品空。故名通遣二假。然今取唯
大乘爲勝已上秋篠
抄取意
基辨私云。有問。今云三
心見道等之等言。等取何物耶。答。今擧
觀非安立諦三品心。等取縁安立諦十六
心見道。及觀下上諦境十六心見道也。復
問。三心見道爲二品斷。如前已辨領解
已。二十六心見道云何爲二品斷。答。如
本論九十四紙説。此十六心八法忍
法智
觀眞如所取
之境
類忍
類智
觀正智能取智。即前
法忍法智之智
法眞見道無間解
脱見自證分差別建立。名相見道。又觀下上
諦境。別立十六心現觀忍現觀智。如應法
則眞見道無間解脱見分觀諦斷見所斷分別
隨眠故。由忍智二法則。觀斷法則亦二故。
是亦云二品斷也
[章]唯無漏正隣近憍慢 鈔曰。明分別起
隨眠斷之頓漸三文中。二明分別惑正能斷
唯無漏智 無伏斷者。於分別惑。雖有以
無漏智正斷盡義。無由有漏道力暫伏現
行義。今此云無伏斷。無起無漏智永伏不
令現義。云無伏斷。此分別惑。無漏智起必
斷盡故 有漏諸道等者。地前所修六行智
等。非加行智故。地前雖修不能伏見斷惑。
但伏倶生惑也 故瑜伽論等者。五十八卷
十六丁
取意文
此論文意。據異生二乘説。不能伏分
別煩惱。及彼倶生薩迦耶見隣近憍慢。若直
往菩薩。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今云。此文中。世間
道唯能伏倶生煩惱不
能伏。分別惑云有漏六行
智。云世間道伏分別惑也
[章]此依六行下樞要説 鈔曰。三文之中。
三章主評釋。章主意云。此言指前引瑜伽論
説。不能伏分別煩惱等文。此不能伏之言。示
以六行智不能伏也。非以二空觀等加行
智不能伏也 非加行智者。示前引不能
伏分別惑文。依六行説不能伏。六行非加
行智 彼能伏故者彼二空觀智等。加行智
故。能伏分別惑。云彼能伏故也 菩薩地前
等者意言。大乘菩薩。地前以二空觀。亦伏
分別惑現行令不起。非以六行。四如實智
等唯識觀等勢力以令不現。秋篠云。菩薩地
前分別現行亦伏不起者。見惑等有二。一依
自分別之所起者。二依邪教之所起者。今
云。伏不起者。據自分別。若自邪教之所起
者。即未能伏。華嚴經説第四住菩薩。永離
三界煩惱等者。據自分起而有此説故不
相違云云 仍定一品等者。一心眞見是一品
斷 或二品斷者。三心相見道等二品斷如
前明 二品斷中九品何者先斷等者。依自
邪思所起分別起煩惱。二品斷中先斷。又
依他邪師邪教所引者後斷。或翻是説如
續善根。依邪教者先。續勢薄弱故先斷依自
邪思後續勢堅牢故後斷又解。離蘊計先斷麁
故。即蘊計後斷細故。又解。不定地地皆有麁
細。麁者先除。細者後斷已上秋篠由論疏
意所説取意文也
 如
論第十下樞要説者。今云。此指樞要下末釋
論第十。説斷之先後文。故現本作第九。恐
寫誤。彼文云。見道中自分別力麁先斷。他引
力細後斷云云後學須覈。又秋篠抄改文。云
如論第九與下樞要説釋云。所以爾者。論
第九説分別九品斷之先後。彼文云。然所知
煩惱二障各分爲二。若以九品麁品先斷。即
十地修道應先斷麁。若以隨所知障道。以
菩薩麁細九地不定。乃至云。見道中自分別
力麁先斷。他引力細後斷等。廣如彼説已上秋
篠意
今云。秋篠亦引論第十文。成先後斷義。爾
則余拙解。亦非無理。後學擇而居諸
[章]其六識中斷即不同 鈔曰。四文則明
中。二明六識倶生隨眠斷之頓漸。此中二文。
初總叙頓漸斷不定。二明頓漸斷不定有四
類。此即初也 倶生煩惱等者。此是頓漸不
定。秋篠由論立三類中。第三類也 除其
習氣等者。意言。習氣二乘不斷。菩薩十地漸
斷故。今不論故云除 雖有九品者。倶生
煩惱隨眠有九品。雖然斷頓漸不定。斷即
不同者。示頓漸不定。秋篠云。依論第十。總
談二障斷之頓漸。其類有三。一一向頓斷。
謂六識中分別二障。及第七識煩惱・所知。隨
其所應。三乘眞見及金剛心一時故。二一向
漸斷。謂六識中倶生所知。菩薩十地漸次斷
故。三頓漸不定。謂六識中倶生煩惱已上
秋篠
此頓
漸斷不定。今云斷即不同已上總叙頓漸斷定
不定文之義也
[章]其隨眠等各九品斷 鈔曰。此下二明
六識隨眠斷之頓漸中。第二明頓漸斷定不
定有四類。類有四故。文自有四。此即標牒
類有四。明第一類文也 隨眠等者。隨眠
有多故云等也。菩薩二乘。倶總略爲論立
四類。故云略有四類 一者八十等下。明
第一類。是顯論説三類中第三頓漸不定義。
本論十説。餘六識倶修所斷者。隨其所應。一
類二乘今云。此一類次第證者。
次第斷惑證四果者
三界九地惑。一一
漸次九品別今云八十
一度斷
云云 此依漸次二乘
者。斷者此謂指云八十一品類別斷。次第
得四果。次第證人漸斷名漸出離者。今云。
漸次二乘者斷。及異生斷者。菩薩地前異
生。以有漏二空智伏斷修惑。八十一品類
別漸伏。今云。及異生斷以此二者。斷與伏斷。
依八十一品類別斷惑伏同。合爲第一類 
然身邊見等下。明八十一品別斷中。有各
地唯九品斷。倶生身邊見等。與所餘修惑一
一各九品斷差別。前文云。餘六識三界九地。
各有九品成八十一。見道十惑九品定然。
麁細異故。倶生六惑貪・瞋・癡慢
身。邊二見
斷即不同。身
見・邊見。及此相應。唯第九品九地。而論但
有九品。瞋唯一地。九品餘獨頭貪慢癡等八
十一品。地各九故云云與今文應併考 當
第九品時斷者。八十一品別斷中。身・邊見等。
各地第九品時一時頓斷 餘各九品斷者。
餘言身・邊見此相應之餘獨頭貪癡慢等 九
地各九品漸次別斷
[章]二者隨其便次第斷 鈔曰。四類之中。
明第二類之文也 隨其凡位等者。下八地
惑。隨其凡位已伏修斷惑多少別。後入見
道。與見所斷。一時頓斷已伏修惑。所餘所
未伏惑。 於修道中漸次而斷 不伏不斷
者。今云。餘於凡位所未伏者。入見道不
能斷。但入見後。但至修道漸漸而斷。不伏
者於凡不伏。不斷者。凡不伏惑。入見道
時。不能倶斷 以分品類等者。以已伏與
未伏品類別。未伏品類。入見已後。修道漸斷
故。云便次第斷今云。此第二類。本論十説。
三類中第三類。頓漸不定中攝
[章]三者九地頓超越故 鈔曰。此四類中。
明第三類文也 合爲九品斷者。論第十説。
一類二乘。三界九地合爲一聚九品別斷
云云今云。九品別斷者。此一類初果人。超中
二果得第四果。超越&T047368;云者如次第
 如預
流果等者。對法論云。預流有二。一漸・二頓。
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後。依止未至定。
發出世間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
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阿羅漢果已上
對法
 束
三界九地等下。明頓出離超越證相。秋篠抄
解此文云。得初果已。總束九地八十一品
修斷煩惱。用九無間解脱道。能攝盡諸。如
割竹斷。斷欲上品之道。即此能斷有頂上
品。所有聖道乃至下下。應知亦爾。斷欲六
已。斷上界八地六。不名一來。斷欲九品
已。上界八地九品亦盡。不名不遍。預流頓
至阿羅漢故云云
[章]四者三界不斷惑故 鈔曰。四類中。是
明第四類文也。謂諸菩薩金剛心斷。論第十
云。菩薩要起金剛喩定。一刹那中。三界頓斷
是也 合爲一品斷者。三界九地八十一品
修所斷惑。菩薩歴十地間不障地故不斷。
唯障佛地故。後至金剛心。三界九地八十
一品倶生煩惱。一時頓斷。是云合爲一品
斷 謂金剛心等者。明此一類唯菩薩斷。
非在二乘 十地因中等者。明一時頓斷

[章]然六識中品中類同故 鈔曰。別明四文
中。三明六識倶生煩惱習氣之漸斷上來説
斷隨眠。
此下説斷
習氣
 所有習氣者。習氣之名有二。一
者種子名習氣。現行熏習氣分故。如云等
流習氣・異熟習氣等。二者無堪任性名習氣。
斷種子後所殘氣分。今名云習氣。故云煩
惱所有習氣。秋篠鈔云。十地修道斷煩惱習
氣中有二説。一云。煩惱習氣熏於所知故。
斷所知時。彼亦隨斷。同障地故。二云。無
有煩惱熏所知。但十地所有煩惱習極微
細故。與所知等同。障於法空故。爲十地斷。
十地漸漸各斷此九品習氣。習氣未斷種
子已前斷之。如納筥麝香香氣。先失香形
尚在 障十地故者。是此習氣障十地無漏
智故。地地漸漸斷。生十地無漏智。此一句
明十地漸斷由 品類同故者。謂煩惱初品
習氣。與所知障初品。其勢齊等。同障十地
微細品類乃至第九品二障等同。云品類同
故。明二障同時漸斷由云故
[章]第七識中習氣亦然 鈔曰。別明四文
中。第四明第七説倶生煩惱斷之頓漸 若
説九品者。前所明第二師義。謂九各有九
品。細分有八十一品。然八十一品倶勢力所
障。皆同非非想下下品惑。金剛心一時頓斷
義也 若説一品者。此前所明第一師義。九
地唯同非想第九品惑也 皆一品斷者。如
是二師。雖説有異。二師同云勢力所障。皆
同有頂下下品惑故。金剛心一時頓斷障
體。既爾可知習氣亦同皆一品斷。二師倶所
詮。要皆一品斷第七識倶生煩惱。要三乘
等者。明二師倶一品斷由 習氣亦然者。謂
第七識倶生煩惱之習氣無堪任性。金剛心
解脱道斷。證如來果。障無學故。此心一時
頓斷
[章]其所知障斷即不爾 鈔曰。明今家義四
文中。第四明所知障品數斷之頓漸之別。此
中文四。初總明。二明六識分別起所知障品
數頓斷。三明六識倶生所知斷之頓漸。四明
第七識倶生所知斷之頓漸。今即初也 斷
即不爾者。所知障斷。非如煩惱也
[章]六識之中與煩惱同 鈔曰。明所知障
品斷四文中。二明六識分別起所知障品數
頓斷 有説定一品斷等者。明一心眞見道。
斷分別二障故。有九品定一品斷 有説
二品斷等者。三心相見道斷名二品斷。如
上已釋 非六行所伏等者。六行但伏倶生
惑。不伏分別二障。所知障亦與煩惱同。非
六行伏
[章]其六識中八十一品 鈔曰。明所知障
品斷四文中。三明第六識倶生所知斷之頓
漸。此中亦四。今此文初明所知障亦有八十
一品 亦有九地等者。亦于煩惱。謂煩惱障
所依所知障故。與煩惱障九九八十一品同。
所知障亦有八十一品
[章]若與煩惱他勢不行 鈔曰。二明煩惱倶
生所知亦六行伏。謂若與修斷倶生煩惱障。
倶行所知障者。亦可云六行智伏 他勢不
行者。明可言伏由。謂依六行智伏煩惱
時。與其伏煩惱。倶行所知障亦可云伏。非
謂六行能伏所知。但由害伴不起。伏煩
惱時。以伏煩惱勢力。不令現行所知障也
[章]不倶生者即能伏之 鈔曰。三明煩惱
不倶行所知障非六行伏。與修斷煩惱。不
倶行所知障云不倶生者。此所知障體幷習
氣。亦雖有九品。品品皆非六行所伏。所知
障障理故。二空理觀其加行智。即能伏所知
障。是此文意
[章]爲十品斷故無前後 鈔曰。四正明所
知障漸斷 十地斷故者。明所知障爲十品
斷由 不分麁細等者。秋篠云。不隨界地
麁細前後麁細別斷。不廢初地斷有頂細。
二地遍斷欲界麁者。但斷隨障此地故云云
不論初麁次細 地地障者。以二空觀智。
即漸漸斷。由是斷無前後異也。是不分麁
細已下意也
[章]其第七識現行等斷 鈔曰。明所知障
品斷別四文之中。此下第四。明第七識倶生
所知障斷之頓漸別。此中有二。初正明。後
會違文。今即初也 説有九品者。前文明倶
生第七識煩惱斷。第二師義。立九地各有
九品故。云有九品。或説。無品者。前文明
第七倶生煩惱品斷。第一師義。此第七惑。
於自地中無九品。與自地六識中第九品
我見相似。義是等二師皆同許之。仍云一
品斷 金剛心中等者。明二師共一品斷由。
立但金剛心一時頓斷故 此説斷等者。明
今云永一品斷。説斷捨種子以非伏現
名。斷第七識所知現行地地先伏。此云隨
眠即種子也
[章]雖無相論不可依用 鈔曰。此後會違
文有二箇違。此初會三無性論違 無相
論者。古來諸師説紛亂。此是非如古説。如
唯識章頻伸鈔辨。指三無性論云無相論。
後學擇居 第二執識者。即第七識心意識
名第二故名第二。復名執。恒内執我故。名
第二執 識通皮肉煩惱等者。見斷惑名在
皮。修斷惑名在肉。梁道基法師。引無相論
作此説云。若見諦肉煩惱識。及心法得出
世道十六行。究竟滅盡。餘殘未盡。但屬思
惟。是名第一執識此中肉煩惱者。即見惑也。思惟
者。是修惑也。秋篠由此釋
依道基意難今家論云。若第七惑唯金剛
斷。何故無相論云通見修所斷耶 故今會
云。攝論・唯識・瑜伽等諸論。皆云第七惑唯
修斷故無相論云。通見修之説。既違瑜伽・
唯識等諸論故。今章主斥云然彼文錯。不
可依用。文錯者。爲翻譯家錯失也
[章]仁王經言心習煩惱 鈔曰。會二違中。
後會仁王經違。有二譯本。若羅什譯者。上
卷教化品文。若不空譯。上卷行品文。今章主
所引經。羅什所譯 前之三地等者。秋篠
由藏師疏釋云。初・二・三地觀色諦無相。不
取著色法故經説前三之地
斷三界色煩惱
 四五六地等
者。同釋云。離色縛。道理亦觀心諦無生。文
之隱顯。從多分説四・五・六地。能觀三界心
諦無生。所取心想故。能斷迷心惑。通論亦
斷迷色惑由是經説四・五・六地斷三界心煩惱
周&T047368;立二義。釋此經文云。一者前兩
位倶通現行。由所知障。亦名斷煩惱。後之二位。唯
説習 。其第六意識中。現不起故。第七識少分略而不
論。二者初二位。雖實斷
種。且説現行不取其種
七八九地等者。同釋
云。七・八・九地。深證心色無生故。能斷色心
等習由是經説。七八九地。
斷三界色習煩惱
 十地及佛地等者。
同釋云。十地佛地。深觀空諦。究竟道中斷
心習。或理亦斷色習。舊譯釋義相承釋家由
此經文難今家所論云。若第七惑唯金剛心
斷。何故仁王經中。説四・五・六地斷心煩惱。
第七識惑即心惑故。今家會如是難勢如
次章文
[章]色麁心細亦不相違 鈔曰。此文今家意
義正會難釋經文 色麁心細等者。秋篠釋
云。色法麁顯迷惑。亦麁心法微細迷惑亦細
故。云生惑亦然。周&T047368;以會難意釋生惑亦
然句云。此有二種。一云生者現行。前之四
位。皆約種説。今云現行。二云生者煩惱前
之四位。但明所知。今説煩惱云云今云。二説
之中。第一爲好 爲別五忍等者。示第七惑
非別有品類 五忍者。如前具釋。即地前
地上及佛地名爲五忍 階降者。階謂勝進
不降。降謂下劣不進。爲差別了知如是勝
劣。説斷細惑非麁。非謂別有麁或細第
七識品類也。此理全無有相違。上來第七
依品分別竟
[章]第八依障於中有九 鈔曰。自下第八
門。此中十文。此文其中初標牒門。以二障
煩惱
所智
三障皮膚骨害微惑
業苦三種之三
等分別斷障。安立此
門。標云依障分別 於中有九者。設九箇
分別明故。總示有九文
[章]一二障知障少分 鈔曰。十文中。二就
二障明三乘斷。此中有七。初標牒。即此文。
一二障三字。至次下第四五障分別。有分別
字。恐此二障下亦脱分別二字歟。二乘者斷
下。七文之中二總明二乘者斷障。文意。謂二
乘之人。但滅惑未除所知障。唯佛世尊。滅
彼智障。秋篠鈔云。二乘者斷煩惱障等者。薩
婆多宗煩惱障中。五見及疑七道所斷。貪・瞋・
癡・慢貫通二斷。貪等迷理。見道所斷。貪等障
事。修道所斷。二乘之人。但滅惑未除智障。
唯佛如來。滅彼智障。雜心論云。佛除不染
汚無知又倶舍云智障永時障。今云永斷所
知障少分者。即是定障等根無知也。問。二乘
之人斷根障無知得非擇滅耶。解云。勝縁
究竟永闕之位。方得非擇。二乘之人。唯斷
少分未斷全分。是故不得。唯佛世尊。究竟
斷盡故得非擇。問。若爾倶舍二十七云斷圓
徳立四種。一一切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三
畢竟斷。四幷習斷。光法師云。唯彼論文。若一
切煩惱障ナラハ斷得擇滅。若不染無知定障斷
得非擇滅。即前二障。斷已不退名畢竟斷。
通擇滅及非擇滅。此簡鈍根。即云簡異鈍
根。明知。利根二乘。斷不染無知。得非擇滅。
解云。畢竟斷中鈍根有退。利根不退。由此
差別。名簡鈍根。非謂利根二乘。斷不染無
知得非擇滅。故不相違。可勘疏文已上
秋篠
習氣不盡者。此釋本由順正行論二十八卷。
彼論有二意。一云。於味勢熟等。不勤求解
惠。即於彼味等境中數習。於解無堪能智。
此所引劣智名不染無知。即此劣智倶生心
心所法。總名習氣。理定應然云云&T047368;用之。
遁麟亦用。慧暉第一釋用之。二云。或諸有情
有煩惱位所有無染汚心及相續。由諸煩惱
間雜所熏。有能順生煩惱氣分故。諸無染
心及眷屬。似彼行相差別而生如迦葉起舞畢
陵迦婆嗟呼婢
子對龍
女等
由數習力相繼而起。故離過身中仍
名有習氣。一切智人永斷不行&T047368;惠運第
二釋用之
瑜正行鈔中。會二義爲一義。尤有道理。倶舍
論説。聲聞縁覺雖滅諸冥。以染無知畢竟
斷故。非斷一切種。由於佛法佛所
知徳
極遠時
八萬
劫外
三千界
之外
及諸義類無邊差別不染無知由
未斷故今云。此約所知障
釋不染汚無知
&T047368;云。體非染故。
名爲不染。於境不悟名爲無知。無知即不
染名不染無知已上光私問。由倶舍正行。説
不染無知即習氣聲聞縁覺由未斷。今此章
文云二乘者斷煩惱盡習氣不盡。而復次
云亦能永斷所知少分。若爾亦于習氣辨
所知少分斷故。習氣亦少分斷耶。由倶舍
説由未斷爲習氣一向不斷盡歟如何。答。
就是古來有二義。一云。二乘人不染無知一
分斷。寶倶舍疏云。不染無知有二種斷。一縁
縛斷。謂彼彼地斷第九品染無知時得縁縛
斷。二不生斷。謂於彼彼位。得畢竟不生。二
乘分斷不生斷佛全斷故云云二云。二乘人不染
無知全不斷。光倶舍&T047368;云。二乘雖滅諸冥。
與世尊等。以染無知畢竟斷故。名爲二乘。
非斷一切種不染無知故。不名爲佛云云
云。然諸論説二乘能斷不染無知者。據縁
縛斷説。非不生斷也云云今云。縁縛斷者。
伏也非斷也
寶疏云。不染汚者。聲聞縁覺雖能盡。而由
現行。唯有如來畢竟不起。煩惱習氣倶永
斷故云云今云。此釋亦
一分斷義也
今由二&T047368;所釋。答前
難勢習氣不盡。於不生斷。雖全不斷。一分
有縁縛斷故。今云不盡。即由全不斷義。與
説由未斷全意同也。又亦言。亦一分有縁
縛斷。説所知障少分斷。永斷所知之斷。由
周&T047368;意。永伏説斷。非云斷捨。周&T047368;云。亦能
永斷所知少分者。斷定障生。而能伏彼。畢
竟得非擇滅者。名爲永斷。非斷彼種云云
今云。周&T047368;由光&T047368;意。光由縁縛斷非不生
斷。若由寶疏。一分不生斷。云永斷所知一
分不生。今此亦能永斷所知少分之文釋。由
倶舍二&T047368;可釋。二&T047368;之中。以光爲勝。倶舍
智品説十力唯佛得故。又説佛於一切種
能知是十力故。十智力境無礙故云云上來總
明二乘者斷障已
[章]然有差別九地不定 鈔曰。七文中。二
別明次第超越證人斷障 然有差別者。然
言轉語。上總明二乘者斷障説。次下別明
次第超越證人斷障故。示所釋別。轉以斯
一句。明二乘者次第證超越證別有 次句
漸次初果等下。明次第證人。其次明超越證
人等。至文可悉 云何二乘者。有差別。謂
斷煩惱障得四果中。次第超越其類差別
故。云然有差別。前三果中各有二種。一次第
得果。二超越得果。今此文中。即明次第得果
漸次初果等下。正明次第證人斷障。漸次者。
障次第證之初果。云漸次初果 唯斷三界
等者。秋篠引顯揚曰。若隨勝説。永斷三結。
若全攝者。永斷一切見所斷惑云云今約全
攝故云唯斷三界分別煩惱已上
秋篠
今云。唯言
障次第證人證初果不斷修惑。唯斷三界
分別煩惱而得 漸一來果等下。明次第證
一來果者斷障。謂從預流果進斷欲界第六
品。解脱道時。即得一來果 此斷兼斷一來
者。人中得道生欲天中。却來人間得究竟
果具足。應云一往來者。今略往字不云
往名一來者。來而必有往。即不來一即來
故。名爲一來已上秋
篠意
 漸不還者下。明次第
證不還果者斷障。謂自前一來果進修斷欲
界第九品惑。住解脱道。名不還果。不還者。
必不重生曾生處故。得不還名 餘至有
頂等。謂除欲修惑九品之餘。色無色修惑。
至有頂斷。其數不定。自斷欲九品已時
得不還名。至斷有頂第九品惑無間道已
前。皆名不還 九地不定者。周&T047368;云。通欲
界言除欲界。外餘之八地。隨斷幾多。數數
斷不定。是名不還云云
[章]其超越者非想修九 鈔曰。七文中。四
明超越證者斷障。此中三文。初標牒超越不
還有二類不定。次凡位超越後聖位超。今
文此初次也 初果超越等者。秋篠云。超越
之人有二。一者凡位超。二者後聖位超。此中
凡位超者。於前三果應有超義。必非有於
第四。以有頂惑非世間道能伏滅故。超三
果中超預流者。異生位中。用世間道。能伏
欲界修所斷惑一品二品乃至五品。後依佛
出世
間過
正修行故。入見諦者。至十六心道
類智時。證預流果。名超越欲。修斷惑由世
間伏。與諸見惑一時頓斷。名超越預流。即
用見道。能離修惑前五品故。説名爲超。又
解。預流必世超者。必無前果可超過故。諸
聖教中。不説預流名超越故。此解似勝。
應更勘識乃至義鏡中廣説引菩薩處胎經第五
卷問答兩重有之。
學者可
 一來超越等者。先異生位用世俗道。
伏欲界修道已。盡六品惑七八品惑。後入
見道。得一來果名超一來。此人不取預流
果故。超越前果故名超越云云已上
秋篠意
 不還
超越等者。同意云。超不還者。先用世道。伏
欲修惑九品盡今云。伏盡超越
得不還果也
故色界四地無
色下三地合。此七地中。或離一品。或後全空
隨其所應。後入見諦。道類智時。得不還果。
不取前二果。得不還故。名超不還已上秋
篠取意
 唯除非想修九者。斷色界四地下三無色
地修惑已。唯除非想地修惑九品。住不還
果名超不還已上私
[章]有預流超名預流故 鈔曰。超越斷障三
文中。三明後聖位超。對法論十三説。預流果
有二出離。一漸・二頓 頓出離者。謂入諦
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間道。頓斷三
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
阿羅漢二果也 品品別斷者。頓斷欲・色・無
色三界修所斷上上品隨眠。如是乃至耎耎
品故。廣説如彼論。秋篠解此意云。得初
果已。總束九地八十一品修斷煩惱。用九
無間九解脱道。能盡諸漏。如刈竹斷。斷欲
一品之道。即此能斷有頂上品。所有聖道。
乃至下下應知亦爾。斷欲六品已。斷上界
八地六品。不名一來。斷欲九品。上界八地
九品亦盡。不名不還。預流頓至阿羅漢故。
預流無間即立應果。不取中二名聖位超
已上秋
篠取意
[章]阿羅漢獨即定障等 鈔曰。七文中。五
明獨覺斷障得果。阿羅漢即獨覺。秋篠云。獨
覺位同超不還。若至無學。一一同應果。問。
何故獨覺中。不標前三果名但標應果名
耶。答。隆法師云。獨覺之果向果差別。微細難
知。故但立一果名 一切見修者。三界一
切見修所斷煩惱。即定障等者。此説分斷所
知障者。謂定障等六十二云。又諸解脱。由所
知障解脱所顯。由此聲聞及獨覺等。於所
知障。心得解脱。今即指彼故。云即定障等

[章]菩薩之人能斷一切 鈔曰。七文中。六明
菩薩斷障得果 能斷一切者。菩薩能斷三
界九品二障云斷一切
[章]三乘皆能皆如常釋 鈔曰。七文中。七
三乘總簡伏除差別。謂伏二障現行 三乘
皆能由伏得等者。明三乘皆能用。伏所知
障得定等云伏得 然菩薩伏等者。此云
伏所知障得滅盡定。諸菩薩滅定有差別。
或入初地而得有七地滿心。得委如論説
 得果者。得法空智果也。初地已上。伏所
知障。得法空智。秋篠云。問。二十七賢聖中。
目位伏定障名身證。何故目伏煩惱不
名慧解脱耶。解云。惠解脱望永害所顯。其
定障中不問斷伏。倶得解定故。但伏得定
亦名得脱此是玄範法
師作此釋
 約解脱分等者。秋篠
云。此順解脱分位中。三乘伏障得定等義
如常釋。今略標初云順解脱分。亦不擧決
擇分位理亦標釋故。基法師云。薩婆多宗。見
道已前方便道。不斷煩惱。若成實宗。見道
前五方便道中。倶斷煩惱。廣如彼師章中。
若依大乘。資糧・加行二位。能伏障。此等諸
義。如唯識論等説故云如常
[章]二三障分別三障有三 鈔曰。當門十文
中。第三三種三障分別斷障。此中四文今即
初標牒文也
[章]一皮膚骨唯識章解 鈔曰。此文四文中。
第二三文 一皮膚骨者。四文中二擧三住
障 二害伴下。四文中三擧三隨眠。解深密
經第四地波羅蜜品説。觀自在菩薩。復白佛
言。世尊此諸隨眠害伴羸劣微
細三隨眠
幾種麁重斷所
顯示。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但由二
種謂由在皮麁重斷故。顯彼初二。復由在
膚麁重斷故。顯彼第三 若在於骨麁重
斷者。我説永離一切隨眠位在佛地今云。
此經
説皮
膚骨
又瑜伽論四十八。説皮膚骨。又同七十
三。説皮肉心。今此章文及唯識章。亦同説
皮膚骨。然本疏十末五丁引四十八説。云此
論云由斯故説即四十八説。而一在皮。二在
膚。三在肉。今此章秋篠鈔。亦引四十八已
云。若依攝論。可云皮肉心。今依瑜伽論故。
唯云皮膚肉已上
義鏡
基辨謹案。作皮膚骨。應爲
善本。南都流傳本疏。作肉本尤數多。是書寫
者。誤取骨字。三分但取首&MT02671;。大書遂作肉
而不書肎畫。成寫功已。畎澮相承。秋篠鈔
中。亦強立作肉理。根本起本疏寫誤者炳
然。後學必勿迷。本論第十。就煩惱所知二
障説三住斷。本疏十末具會。瑜伽・深密説
皮膚骨三住。約所知障斷云。極喜住・無相
住・如來住。此三約煩惱障品。初住斷惡
趣品。次住斷障無生忍品。後住斷一切煩
惱習氣等。四十八已説。二障倶説已斷處。本
疏會釋二害伴隨眠等者。四文中。第三擧
三隨眠文。如唯識章具明
[章]三惑業苦對法文説 鈔曰。四文中。四
明惑業苦。此中二文。初明分別起。二明倶
生所發業果。今即初也 惑業苦者。發業潤
生煩惱名惑。即一切欲界分別起煩惱。皆能
發業。皆是不善性者。能感後有。諸業名業
即道。一切總別二業。順現順後等業。除無漏
善業。及無&T047368;業餘。能感異熟生之業。今名
爲業。如是業所引生衆苦名苦。即三苦八
苦等。此惑業者。皆通分別倶生。而今此文所
言。先但明分別起故。云一切二障分別所
發業苦等見道所斷 如前已解等者。如前
當章出體門中。引對法第四所釋故。云如
前已解
[章]倶生業苦至金剛心 鈔曰。明惑業苦
二文中。二明倶生所發業果。此中二文。初
明煩惱障所發業果。此有三文。初總明。二
總明永不行。三別明斷別。今即初也。秋篠
鈔中。擧有人説。以對法文説句爲此文。初
斥云。此四字攝下文者非。不符文意故不
可據。今云。秋篠所斥尤有道理。閲前所
引對法文。章家意。爲明業及果是所斷障
義。引對法論説見所斷一切分別起惑。及由
是所發身語業。幷一切惡趣等蘊界處果報
是見所斷文。成所斷義。復爲成立此義。擧
深密及成唯識文。結成故煩惱障所有業果
皆是所斷。而次文復引深密經。擧成唯識解
經文。成所知障所發業果亦所斷障。其次復
引佛地論文。成二障所發業果等法。皆二障
攝故。一切有漏二障執及煩惱業之
果。云一切有漏
倶是所斷。其
次所引深密文。説第二地所斷二愚文。故
知。前引對法明見斷文 今擧倶生業苦下
文。明修斷文。二文合擧二斷煩惱業果永
不行義。由是對法文説句。攝上應理。此文
總明。意言。倶生者簡分別所發業果。彰任
運生福不動業與人天苦果。是爲今明修
道斷障 一切二障者。倶生二障所發業果
中。今文所明。初明倶生煩惱障所發業果。
所知障所發業果斷障分別。在此次文。若爾
今此文。但煩惱發業果。何故云一切二障
耶。謂煩惱障現起。必以所知障爲依止。
今云一切二障。次所明所知障所發業果斷
捨。申煩惱障所斷伏已後。於地地別道分
分漸斷。倶生所知障所發業果。有漸・頓二
斷故。欲明其別。次但明所知。初總明煩
惱爲首。二障所發頓斷 至金剛心者。隨
應永對治。彰金剛心一時頓斷盡。隨言隨
其所應。云何所應。謂煩惱障中。倶生業・果罪
業自性斷品類如惑。論説不動業唯縁縛斷。
謂能斷縁彼雜彼煩惱善無&T047368;法。修道所斷。
方究竟盡。准前各地第九品。盡有不動業亦
不生斷。如無想定見道時斷。云不生斷。果
亦如是。非自性斷。若斷於體。二乘入無餘
時。菩薩至金剛心。共不生斷。有此別故。云
隨永對治
[章]煩惱業若此依總義 鈔曰。煩惱所發業
苦三文中。二總明永不行。辨隨永對治
隨其何地者。明倶生煩惱所發業・苦果。永伏
不現行。此是十地修道。斷障地地無漏所
知障。勢分力故。與所知障倶起煩惱障。永伏
不現。其所發業。若亦隨地地無漏勝進。永伏
不現。明此道理云隨其何地。其者指十地
中彼彼永伏者。何地者。隨逐地地斷捨所知
障。煩惱業苦爲永伏不現行 分段不生等
下。明果斷捨。非云伏捨 在於八地者。明
分段生死不生斷捨在第八地。論第八卷疏。
分段變易作四句中。第三句三或亦受分
段。亦受變易。謂前三果ヨリ囘心不定性人七
地已前此句攝也。秋篠解云。此句約位説
受二死非。於一人具受二死。前三果中。
或受分段。或受變易。煩惱未盡故。已前亦
爾。或有菩薩。雖自堪能應受變易。爲代
有情受三途苦。乃是定自在身故。爲彰此
義。作第三句云云今云。秋篠此解實爲允當。
此餘有破斥廣章幷西明疏。是亦穩當。後學
專須依用 此依總義者。結成已上總明
煩惱業苦斷別。簡次別明
[章]若別業斷九論疏釋 鈔曰。明煩惱障
所發業累三文中。三別明斷別。此文但明
業斷故。立別科 有黒黒等者。瑜伽論第
九説有四種業。一者黒黒異熟業。謂非福業。
即三惡趣總報業。及五趣中別報業。二者白
白異熟業。謂不動業。即招色無色界總別二
報。善業三者。黒白黒白異熟業。謂福業。即欲
界人天總業。及順五趣別善業。善爲不善
之所怨對故。名黒白黒白業。由未斷黒
業故。其福業得此名。四非黒非白非異熟
業。謂無漏業。永斷黒等三有漏業與異熟習
氣故。如瑜伽第九論疏説者。即指瑜伽第
九略纂二十四卷十一丁釋文。彼廣説此四種
業。若爾不云論抄。何故云論疏耶。如對法
論疏。此章主章疏中。云對法抄亦云對法
疏。故全無相違
[章]所知障中伏在八地 鈔曰。明倶生所
發業果二文中。二明所知障所發業果文
業果等法斷等者。業果品類數多。故云業果
等。法謂業果等法體。斷捨。若不斷法體但
斷業果用。云伏非斷。今非伏現故云法
斷 分分漸斷者。十地中二道位斷障地所
知障故。地地別斷云分分斷。地地隨斷障
斷業果。非一時頓斷故。云分分漸斷也 
障與業果等者。斷障體。在無間道捨業果。
在解脱道故云斷在別道。轉捨麁重。通在
十地。因七果不生。唯在佛地。本論疏三本末
明斷在別道云。無間斷障。解脱斷業果。據
實無間已斷業果。約傍故言在解脱 伏
在八地者。伏是永伏。非云暫伏。畢竟伏六
識倶生所知。在第八地。由前道力。斷伏後
地所知障現。令其不行名爲伏。八地已去
第六七識。何者猶行謂六識倶者。八地不行。
以二空無漏無分別智心。及此果滅定後得
智等相續不斷。能違第六識二執。是故不
現行也。第七識倶者。第八地猶現行。以法
空智及果。方違法執第七。生空智及果行相。
竝麁不相違故。第七識猶起法執
[章]三四障分識章中解 鈔曰。當門十文
中。三以二種四障分別斷障。此中四文。初
標牒。二明寶性論所説四障。三擧唯無明四
障。四明不共無明。今即初二 一謂闡提不
信等者。擧寶性論所説四障。四障者。一者闡
提不信障。二者外道著我障。三者聲聞畏苦
障。四縁覺捨心障 如唯識章等者。唯識章
中。以二義解。一云。四障之中。初二分別煩
惱障。此二種子。入初地斷。斷分別起煩惱
故。初二中初障現行。十信第六信伏初障。信
不退故。第二障十住第四生貴住伏現行。此
住分別我麁見不生離惡趣故。後二倶所知
障。後二中初障第三障至第五地斷樂下乘
涅槃所知障時今云。聲聞畏苦者。因學下乘。
樂畏苦入無餘。即是所知障也
斷此障種。復後障至第七地得妙無相道。
斷執縁起觀生滅細相所知障。第六地中
未知生滅細想第六識上起相猶觀十二縁
起。即執見生滅細相故。七地妙無相道以方
已上第
一説
二云。初二不信
著我
煩惱種見道斷。後二
畏苦
捨心
所知障倶煩惱障種。金剛心斷已上第
二説
秋篠
斥廣章解。如妙尤爲允當
[章]二又有四纒四隨眠 鈔曰。此四障分別
四文中。第三明唯無明四障 唯無明二障
者。一不共無明。二相應無明。不共謂次明
三不共無明相應謂非次擧相應不共。別有
不名不共。但名相應無明者。謂第六識與
貪等本惑倶起時相應無明是即倶起本惑
中無明別名
何故
又有四者。云唯無明二障耶謂有四者。不
共・相應・纒・隨眠。是爲四也。而今云唯無明
二障意。謂雖有四障。唯無明二障義也」
[章]不共有三煩惱障釋 鈔曰。四障分別四
文中。四明不共無明。此中三文。初獨行不
共。二相應不共。三恒行不共 一獨行不共
下。明獨行斷障。此獨行亦名爲主獨行不
共。謂不與忿等倶。此無明種隨眠唯見道斷。
此無明纒現行十住第四生貴住。已伏纒故 
二相應不共下。二明相應不共無明斷障。此
無明亦名非主獨行不共。謂與忿等倶者 
隨分別倶生等者。秋篠抄云。第二相應不共。
即隨分別。亦隨倶生故云隨分別倶生。有
本云通分別倶生。義亦好也 纒及隨眠等
者。初獨行不共所有纒及隨眠伏斷位次。即
當處説已。第二相應所有纒及隨眠伏斷位
次。如上二障門中所説已上
秋篠
今詳云。秋篠以
有本作通爲好。復釋如上所説言。云如上
二障門中所説。此釋恐不穩當。作通爲好
之釋。亦不可爾。作隨現本。順文易解。今
由本論第五所説。釋不共無明差別。無明有
二。一者相應無明。謂第六識與貪等本惑
倶起相應無明。名相應無明。非今章文所
云相應不共無明。二者不共無明。謂與本
惑不倶起無明總名不共。是有二種。一恒
行不共無明。唯第七識倶起餘識非有。二獨
行不共無明。唯第六識倶起。於第七識非
有。此有二種瑜伽五十
八・四
一者主獨行不共無明。
謂與本惑不倶名獨行不共。但八大隨惑
倶。與忿等十不倶。唯無明爲主。八大隨惑
爲伴起總十根本惑中隨一本惑
起。必八大隨惑隨逐起者
 故名主獨行不
共無明。十住中第四生貴住。已伏纒令離
惡趣。隨眠唯見道斷。二者非主獨行不共無
明。今此文云相應不共無明者是也。此無明
忿等倶相應起者。由是雖可云相應無明。
此無明與餘本惑不倶故。名云獨行十本惑
中唯無
明本惑現
行故名
雖爾忿等十不起明不起故。爲忿
等十惑爲伴故。不云主名非主。合此等
義。名非主獨行不共無明。此無明通見修
二斷。論説非主獨行亦修所斷。忿等皆通見
所斷故。此中亦言。亦見所斷。以忿等知
之。與忿等相應故。皆通言彰通二斷。問。
此通二斷云斷隨眠歟。伏纒云斷歟將如
何。答。此非主獨行不共無明通二斷。伏纒
與斷隨眠。倶論如前第七依品分別中別明
四文。辨地前地上六七二識伏與斷。今文
云如上所説。指推別明四文。秋篠云。指上
二障門。恐不爾歟。又隨分別起惑。見道斷
種。隨逐其斷伏纒。及隨倶生惑。修道斷隨
眠。隨逐其斷。伏現行。於其伏與斷。有頓
漸位次。如前第七分別別明四文。意則作
隨。現本是下句。云伏斷位次故。可知明
伏斷有差。其差隨逐見修二斷別生炳然。
是故作通言。義意難了。吾從作隨現本。後
學擇而居諸
[章]三恒行不煩惱障釋 鈔曰。明不共無
明三文中。三明恒行不共無明斷障。樞要下
釋不共無明云。不共無明有二。一與根本
倶。恒行一切分。餘識所無名不共。二不與
根本倶名不共。此亦有二。一與小中大隨
惑倶。不與根本惑倶名不共。二不共小
隨惑及本惑倶。與中大隨倶名不共。秋篠解
是云。初二之中。初恒行不共。其後獨行不共。
後二之中。初相應不共。其後相應不共之一
分。言一分者。除小忿等十及本惑倶。餘無
慚等二中隨惑。及八大隨惑倶無明。是名相
應不共之一分已上秋篠。
解樞要取意
入無漏觀等者。
第六識入見道已後入法空平等無漏觀。則
法我執無明。自不現行。是名伏第七識倶
恒行不共無明。不起現行纒故。此恒行不共
無明種子。金剛心斷障佛果故 餘三准前
等者。唯無明四障中釋不共無明已之餘三。
二相應三纒四隨眠。此云餘三 准前煩惱
障者。上來已明諸門中。釋煩惱障處無多
少。有相應纒隨眠釋文。準其義須審察云」
[章]四五障分無明住地 鈔曰。當門有十
文中。五五障分別。此中四文。初標牒五障。
即此文也。諸五住地者。根本勝鬘經所説。
瑜伽論四十七。亦説攝持義故。説名爲住
謂此五種現行煩惱所居處故。名之爲
住。或能攝持現行煩惱故名爲住
言地者所依
義。煩惱障中見所斷種名見一處。見四諦
理一處斷故。三界九地。雖有九品。以眞見
道一處斷故。所斷惑説名爲見。雖有愛等。
見爲首故見爲首惑。一處而斷。名見一處。
欲界修惑。名欲愛住地。色界修惑。名色愛
住地。無色修惑。名有愛住地。外道多執無
色涅槃爲對治彼故。偏名有。修所斷中。愛
爲首故。雖有慢等。總皆名愛。諸所知障。總
名無明。雖有見等。無明爲本。總名無明。
如勝鬘經廣説其相已上秋
篠抄
[章]此各有二准前伏斷 鈔曰。二釋五住
地 一起即五等者。五之現行名爲現起五
之種子名爲住地
[章]問若分別初地已斷 鈔曰。三擧舊人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