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名教抄 (No. 2306_ 珍海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100] [Prev]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名。直云行生修般若耳。若以般若爲惠。於
義得也。三惠有二。聞思修三此此多就無
階級階級爲論耳。行生修三惠。多就階級無
階級爲論。故經云。從初發心至坐道場應
行修也。但法師及論釋不同云云又云。有人
言。梁武解。初地具行生修。但義説三也云云
 建仁二年五月十日。於東大寺塔本坊爲
 興法利生書寫畢
            三論學者覺澄
  留贈後見 共期佛惠
 于此帖有二卷第五惡筆染墨了。第六須
 他之助筆畢
 文明十三年十月一日 三論宗英憲生年
十九
 同極月之比。以寫本一交了


名教抄卷第七
  此卷有三科附一乘
四果義 四種聲聞義 五種縁覺義
言四果者。須陀・斯陀・那含・羅漢也。百論疏
上卷云。四果四向名爲八輩。初但是向非
果。後但果而非向。中間三人亦向亦果。故
雜心云。以有五事故。説有八人名。前後
事各一。中間則有三。然數論及十八部異釋
云云幷非正意。今但約虚妄重輕。就觀解
明昧。故無階級中作階級説。不如數論所
定執也 問。今明大乘之論云何乃敬聲
聞僧耶 答。八輩通於小大。不偏局聲聞
故。龍樹釋三乘共地明聲聞菩薩。相配釋
之。故知。八輩通大小 問。聲聞八輩其文
易知。菩薩八輩請陳其相 答。將智度論
釋三乘共地。配之亦可知矣金剛般若
疏三云。如三乘共十地。八人地・見地即須陀
洹果。薄地即斯陀含果。離欲地即阿那含
果。已辨地阿羅漢果菩薩法中。已辨地屬佛
地。是知。大小皆得名地云云此中八人地是
見道。正是須陀洹向。而相從故云即須陀洹
果也。次下文云。所以菩薩名地者。是勝持廣
普能生能成。有此衆義故與其地名。聲聞
無此諸義故。不名爲地。聲聞之人厭老
病死欲入無餘故。斷除煩惱數辨蘇息。
遂其心期故與其果稱。菩薩無此諸事故。
不名爲果。然復有互擧之義。其事常通。何
以知之。三種皆乘。三種皆道。三種皆地。三
種皆聖人。然地豈不通耶。故知。隨擧一義
云云言欲入無餘故等者 問。聲聞求疾
滅欲入無餘者。唯證無學遂其期心。何故
數數甦息耶。若數數止息便遂期心者。乃非
欲求無餘耶 答。數數止息増其道力堪
任現得涅槃也。又前三果亦是涅槃分故。且
慰其心。然復遂其本心所期入無餘涅槃
也。同疏次文云 問。依小乘義明。或唯見
諦思惟。斷三界見諦惑既立初果。斷思惟
亦應立一果。若爾唯應有二果。何得有四
果耶。若斷三界思惟既立三果。斷三界見
諦亦應立三果。又若約界而判。既有三界
斷三界惑應有三果。何故斷欲界惑立於
三果。斷上二界惑立一果耶。若依靜散而
判○斷欲界惑應立一果○斷二界惑亦
應立一果○答。此是如來善巧假名判立。
無有定相。通而爲論具如問也。而今不爾
者。斷三界見諦出三塗之表爲聖人故立
初果。人見惡道塵散。八十八頭蛇死。就斷
三界思惟更立三果。斷欲界思惟立於二
果。斷上二界思惟立羅漢。所以然者。欲界
是苦難地。此既難可過度。是以斷欲界惑
立於二果。上二界非苦難地。已有解基惑
則易斷。是以斷上二界惑立阿羅漢果。言
斷欲界惑立二果者。欲界思惟有九品。斷
前六品名斯陀含果。具斷後三品名阿那
含果。所以斷前六品立斯陀含果者。毘婆
沙中和須蜜論師云。前六品煩惱。能發無
作閏於三途。是故斷此六品制於第二果。
又且既開惑以爲九品。是上中二品其惑則
重。是以斷之立於一果。後三品既輕。故斷
之而立阿那含果。莊嚴師云。欲界思惟九品
煩惱。潤業不同。前之三品閏邊地貧窮。次
有三品潤邊地富貴 問曰。立此四果出
何處文 答。毘婆沙以五義故立果。一者
捨於曾道。二者得未曾道。三者得一味解
脱。四者具修十六行。五得八智。今以五義
具立初果。下三果者可具三義。謂捨於曾
道。得未曾有道。及一味解脱也。如此等義。
數論中廣釋。但知。是假名方便。不如數論。
有所得解數論。但得名字不知佛意也
言如此等義數論中廣釋者。數是毘曇也。論
是成論。此則總擧上來四果之義。通指二論
家也。成實論賢聖品等明四果義。如云須
陀洹者。如佛經説。若人斷三結○名須陀
洹。不墮惡道。必得正智極至七有○思惟
所斷結有九品。若斷一二至三四五。是名
行斯陀含者乃至盡離欲界九品結名阿那
含○若盡斷滅一切煩惱名阿羅漢云云
是等也數者可知。言前六品能發無作閏於
三途者。不善業果正在三途。然約初果人
所感不在三途。若惡業果於人天受。言下
三果者可具三義者。可具五義而言三義
者。據顯除隱也。須陀洹果。於向道中具觀
上下八諦。具起八智具修十六行。故至得
果時。乘其勢力頓得八智。具修十六行。後
三果不爾。隨觀一諦而證果故。未來所修
八智及十六行。其義隱也。舊婆
雜心賢聖品云。得果時説五因縁。得未曾
道。捨曾道。頓得八智。一時修十六行。得一
味解脱果涅槃疏十九云。如婆娑中釋。
沙門則是見道沙門。果則是十六心果也。果
有兩種。第十六心是有爲果所斷得無爲果。
後諸果類然也。沙門那此應須離釋。沙門
名乏。那者名道。此人斷九十六種之非道
得聖道。今時之貧道亦離字釋故須離釋。擧
類如息慈。息是息惡慈善也。沙門亦名樂
靜寂志息心也金剛般若疏三云。須陀洹
者。此言修習亦名逆生死流。流有二種。一
生死流。即是煩惱。二者道流。名爲正觀○
由入道流故逆生死流。由逆生死流故
入道流○餘經云。得須陀洹名爲溝巷斷
結。前觀欲界苦斷欲界苦下煩惱。次觀上
界苦斷上界苦下煩惱。還觀欲界集。次觀
上界集。如是上下屈曲似於溝巷。故云溝
巷斷結。三藏師云。得須陀洹者。此云至流。
如煩惱引人至生死流。八正道引人至涅
槃流也○斯陀含者。此云薄媱怒癡。亦名
一往來。此人猶感欲界兩生。一生天上一
生人中。便成羅漢故名一往來。亦名頻來。
以頻受兩生故名曰頻來。第三阿那含者。
此云不還。亦云不來。斷欲界結盡不生欲
界故曰名不來也○問。四果十智中具幾
智 答。初二果七智。除盡無生及他心
問。凡夫解道尚得他心。二果聖人何故不得
 答。聖人非不能得。若得他心智。即得四
禪斷欲界。非後初二果也。第三果八智加
他心。第四果具十智也譬喩品疏云。數
經云。六法爲聖果體。謂無漏五陰及數滅無
云云仁王疏下云。斯陀含果梵本名息忌
伽彌。此云一來。息忌名一。伽彌名來云云
云。證那含果。西方云阿那伽彌。此云不還。
阿那名不。伽彌名還。此不還欲界也○略
即斷五下分結。廣即斷九十二見諦八十八
思惟四使也云云窟下云○但二乘漸見四
諦。佛頓見也。有人言。小乘宗有二。一次第
見諦。二一時見諦○今撿佛性論聲聞有二
種。一利根人。於一念中等觀四諦八十八
惑。一時倶斷。皆名爲見諦。若鈍根人次第
觀。即初念見苦不見餘三諦。但苦下四諦
名爲見諦。今用前解。以聲聞爲漸見。佛
爲頓見。以聲聞多漸見諦也言但苦下
四諦者 問。但以初念名見諦。第二念後
並屬修道歟 答。利根人一時見諦。可第
二念後屬思惟耶。若鈍根人起十六心。前
十五心竝名見道也。若爾何但苦下名見
諦耶。言苦下四諦者。以苦爲首。次第觀
四諦故云苦下四諦也。法華序品疏云。阿
羅漢是外國語。以三義訓之。一者殺賊。以
智慧刃殺煩惱賊。此約離因患就現在論
也。二者不生。以煩惱糠脱故。後世田中更
不後生。此約未來離果患也。三者應供。
具足智斷應受供養。法花論凡有十七義
釋應供。今略擧大意。謂内應眞理外應供
養。雜心翻羅漢以爲無著故。經翻阿羅訶
亦云無著故。云如來無所著至眞等正覺
  次明退不退者
涅槃疏十八云。數明。初果人無退。上三果
有退○下一果見諦無漏則不退。次有一部
人解云。上三果不退。初果有退初淺後
深故
論人
則明無退○瞿蚳六反退失。第七邊得已則
使自殺○論人解此文云○此是退失禪定
非是退失無漏。數破此語明。若退失禪定
何足可惜。而致自殺令自殺故則是無漏
二十七賢聖。大品疏第六云。經論列
二十七賢聖不得一種而定。今列二十七
者。見諦中二人。謂信行法行。次初果爲四
人。一極七生初果。二家家人。三現滅。四中
間滅。足前六也。分第二果與向各一。足前
爲八也。第九那含向斷第七品。第十一種。
第十一即上品。十二即羅漢向。望後應有
生滅行滅信解脱見得及身證爲十八學人。
足九羅漢成二十七也涅槃疏七云釋非
第八
人之
數家無二十七賢聖義。但有七賢七聖。
七賢者即七方便。初五停心觀總相念處別
相四念處煗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云云
聖者。雜心賢聖品云。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脱
見到身證惠解脱倶解脱略抄成實賢聖品云
○先十八學人及九無學。是二十七人名爲
一切世間福田僧中倶足云云 對義章賢聖
可見之
問。
大品疏列二十七既有生滅行滅。何無中
般無行上流耶 答。若以羅漢向爲第十
二者。即滅一數。若開羅漢向故不數之
者。乃二不足。然中般等三。若如之者其數過
多。若不爾者復除何耶。更尋之。唯涅槃疏
行滅者。上流般者也。若爾闕無中般。而已
現般者即上品故。更不別論。只就受身之
中開中般生般上流耳。涅槃疏十八云。時
解脱者。此是鈍根羅漢。要得時衣鉢等方
得道也。六種羅漢。謂退法住法思法護法勝
進不動也問。初果四中。第四中間滅者
何人乎 答。一品斷受生。二品斷受生歟
見他師釋更
可廣問答文
問。第十一名上品者是何耶
 答。當那含果。然名上品者未知何義。若
是九品道上上品故云爾歟。涅槃疏十九云。
是須陀洹二種者○謂利根鈍根。鈍根者。極
至七生十四二十八生。二十八生出婆沙。釋
論略明七耳。若是利根。現身即得無學。鈍
根人復有五種。六五四三二。有解不同。或
云。得四品定者。今明此是就生爲言耳。七
生已下乃至二生得無學也。此出婆沙也
不言一生者諸師異釋或云。濫第二果故
不説之。或云。定無受一生者引證云云
章云。利鈍不定故也。又涅槃疏次文云。若
初得道名須陀洹者下。第二結成二難。若前
得道名須陀洹者。初得苦法忍時。何故
不名須陀洹。此初難。若初果名須陀洹者。
外道入佛法在第十六心超證第三果。何
故不得名須陀洹果耶。若本爲外道時。
斷欲六品。今十六心超證斯陀含果。亦應
名須陀洹。此後難也。將此難外道斷結即
是難七十三人斷惑義。故知。前數人道七十
三人中。欲界有九品靜心。分爲十八品。伏
九品事惑之釋不是也。善男子。以初果故
名須陀洹トハ佛答。答其第一難。若初得道名
須陀洹。苦法忍何故不名須陀洹。今明第
十六心果方名須陀洹。前是因故不名須
陀洹。答一難初得道難自然去也○若初果
名須陀洹。超越那含應名須陀洹。佛今答
以初果名須陀洹。至十六心超證第三果
故。不名須陀洹也。然此答難猶未好去。雖
復超證亦同是初。今何故不名須陀洹耶。
後自更問答論之耳。然此出婆沙中。解此
義云。若是具縛人。發初入佛法修七方便
者。證於下果名須陀洹。若是外道斷惑至
無所有處者。後至十六心即超證第三果。
不名須陀洹也。若不見婆沙則解此文
不去也。如初果是下故。初名爲須陀洹。餘
果超證故勝果故不名須陀洹次文云。八
智即苦此智。苦此智具八智。十六行者。即是
具觀十六諦也。迦葉言。得那含亦復如是
亦二得八智及十六行。何故不名須陀洹
果耶。次更問答論前義未可解。此凡有三
事。是同一者。初義是同。十六與八智二種
又同。何故第三果不名須陀洹耶。善男子トハ
佛答。前爲其別出諸義。次別解釋。今前出
義者。明。有漏十六二種。共與不共。無漏十
六亦二。有向十六得果十六。八智亦二。向
果八得果八。然向唯有七智。八忍今言八
者。從合數爲言耳。又忍是智之類。説忍
爲智也。須陀洹人於共十六得不共十六者。
正爲解釋。上難道有三義同。今明二種是
同。同十六行及與八智也。不同者。一者明
十六心證初果。本是具縛凡夫。未曾斷煩
惱。若十六心證三果者。是外道斷結人。二
者初不同。一是次第從七方便乃至十六心
故是初果。但捨於向耳。彼是超證至十六
心時。非唯捨向亦捨果也。又佛弟子則有
共十六者。外道直從外來修煗法。不作前
三方便。是故爲異也。無有共十六。用此義
證。七十三人是外道來入佛法也。若明此
須陀洹者。既是具縛凡夫。發初爲佛弟子。
具修七方便觀。前三方便。即是共於外道之
法。從煗法去屬内凡夫。是不共。婆沙中自
作此説。河西後有斯制。今用此文證知。前
三方便亦觀十二諦。今於共得不共也。於
向八智得果。八智向時。八智悉於果法一
時得八智也。超證那含果人是外道。無有
共十六。又捨向後捨二果。是故雖同是初
初不同。次明。那含唯觀一諦法。此非是用
證前義。若是次第行人。具觀四諦有十六
行。若超證那含則觀一事。此是涅槃出第三
果與初果同耳涅槃出者。疑可作炎字
歟。炎者字書云。火光上也。今案即餘勢之義
也。謂非正答上難。但言便所出也 問。次
第行人具觀四諦等者有疑。夫超越那含。依
見諦證故觀四諦。若次第證者斷修惑時。
隨觀一諦故應云觀一事。今何相反言之
耶 答。今有二義。一云。超越證人。唯觀道
諦得以第十五心。第十六心唯觀上界道
故。若次第證通觀四諦。雖不並觀。而容觀
四諦故云爾。又一義云。次第證者。於向道
中通觀諸諦。而具十六行。超越證者。雖於
向道通觀四諦。而一一諦不具四行。唯觀
一行不具十六行也後義
勝歟
由此可知。超越
第三果。與初果同唯觀一事。次第那含
具十六行。與初果異也 問。言超越那含
無共十六又捨向後捨二果者。疑云。超越那
含。本不證初二果。何云捨二果耶。若言不
得初二果故名於者。亦應捨共十六。從外
道來者。不起前三方便故。彼既以先不起
故不名捨者。此亦先不得初二果。何名捨
耶 答。共十六者。先不起故不名捨。其初
二果。全不得故今名捨。所望各異。更有
何妨耶。又一義云。其初二果。今時有非得
後更不可得。故名爲捨。彼共十六者。本不
約得捨。次第證人。於七方便亦無得捨。但
約所修勝進時名先位爲捨耳。故本不起
者不名捨也 問。外道來不作前三方便故
無共十六者。外道時不起之。何名共耶。若
起之者何言無耶 答。外道時不起十六
行。是行觀聖諦故名聖行故入佛法。方起
而名共者未會理故。是外凡故名爲苦耳
 問。若外道時斷欲界五品煩惱。後至十六
心即得須陀洹此人前應無前三方便與
超越第三果同。何名須陀洹耶 答。是次
第證流類故。得名須陀洹歟。更思 問。前
文云。前數人云欲界九品靜心伏九品事惑
義不是者數人者是毘曇家也。許外道斷結。
然何云伏耶 答。上文云。即時數師皆作
此釋。是故爲僻云云毘曇婆沙雜心四卷皆
云。依四禪起煗等。以欲界無定故取意
知。所破者。是漢土諸師學毘曇者之解釋
也。淨影義記云。超越那含一向不論。此非
常行之次第故云云與今所釋其趣異也。涅
槃疏十九文云。遍觀已行者。此釋第五行人
涅槃河七人
中第五人也
更進斷欲界思惟煩惱故言已行。
從斷初一品思惟至第八品。並是其結。此
結中自有家家。往來種子人如常釋○第六
人阿那含所言住者。既得出於欲界。是故
消息如雜心等諸小乘論明。出於欲界。爾時
與無量煩惱戰爭。諸煩惱不聽出也。今既
得出欲故消息故名爲住。是阿那含有三種
者。那含乃多。今且擧二種即攝那含盡也。
然那含不出生爲不生。不生者。於即身現
入涅槃生者。更於身生色無色界也。是阿
那含有五種者。簡第二人。凡有五種。後有
六者。還收前一人來對辨也○後有七。六如
上。七無色涅槃○現般一人在於欲界。中間
五人在於色界也。現般涅槃有二種。或言
二身或言四者。招提釋云。利根生初禪二
禪。鈍根即具生四禪 問。何故不言生第
三禪。招提釋云。擧初後中間可知。河西
云。示此人卓越無定。或四或二生也。不判
生諸禪。今師明撿阿含及釋論。皆明諸禪
各有四天。當是遍生四禪中四天也。一有
精進者。勤修於道無自在。定者。於禪定不
自在也。二者於禪定自在而懈怠。次後二
種。一者具精進及禪定二種。二者不具或
有定無精進。或有精進而無定○言作業
受生業者。解不同。今依雜心言作業者。是
中陰業無生業者。無有生陰業也。中滅人
唯有一無受生業耳。然中陰生屬生陰攝
不屬死陰攝也。不問凡聖悉同爾是中涅
槃那含人有四種心者。初非學非無學心者。
是那含人受生。必在有漏心中也。故○不
得於無漏心也。二者學心既受中陰生竟。
還入那含無漏心也。三者無學者。從那含
無漏心中進得無學有餘涅槃。四者非學非
無學入於涅槃者。即是羅漢出世諦有漏心
中入無餘涅槃也。二是涅槃二非涅槃者○
受身涅槃者。即是生滅人也。生者生色界。受
身者受色界生陰也○若是成論文解此人
云。生色界即入涅槃。雜心有二解。一同成
論。二云。生色界斷煩惱得有餘盡其壽
入涅槃。評家用後釋同於涅槃文解也。故
成論爲失。今佛解云。生色界修道。盡其壽
入涅槃。迦葉云。既云受身即應入涅槃。今
何故言盡壽方入耶。佛解云。是人受身者。
受身後方斷三界煩惱入涅槃耶。次釋行
般涅槃。生色界常修行道故。行入涅槃。無
行涅槃。不常修。任無漏熟。入涅槃也。此
之三人竝生初禪。於一生中得滅。受身人
根利。行般人則鈍。無行處中。次釋上流人
言得四禪退失者。此是欲界人得四禪是
退失。鈍根人遇因縁即退如遠行長病教化
等五縁。即退退失亦具退四禪。亦言退三
者。據退三爲語耳。若是色界無長病等縁。
即無有退。欲界利根人不退。鈍人無退因
縁亦不退也。此人既退上三禪。後捨命即
生初禪。此有三種人。一者全超。二者半超。
三者一切處生。言全超者。此人根利生初
禪。即超生五淨居天也。半超者。或生二禪
三禪也。一切處生者。遍生四禪也。雜心
作此判也。四禪有二種。一入無色界。二
入五淨居報。無色滅人樂定。入三空無色
處。若樂惠人入五淨居。五差薫禪業。此大勢
修薫第四禪第九品定善也。兩無漏薫一念
有漏。十念無漏薫五念也。初則無量百千心
出有漏已。復無量百千心入無漏如常云云
此中凡有三義簡二人。一樂三昧。二樂智
慧。又一樂論義。二樂寂靜。又一修薫禪。二不
修薫禪。此中凡有三事生淨居不但薫禪
一種。數人明但薫禪得生此義爲陜。如首
天子至佛所聽佛問。何故生彼天彼有三
事無厭。一供養佛。二樂聽法。三樂供養僧。
三事無厭故生淨居。故知。不但薫業。迦葉
論中滅人。既是利根。何故不既入涅槃耶。
次問。色界中何故無中涅槃。欲界中有耶。佛
答初問可解。阿難爲比丘就王求七寶莊
嚴。一夜之中得道。初夜修道。後夜得初果乃
至無學。即飛至餘方入涅槃。○答其第二
問○明。欲中有二因縁。謂内之與外。爲五
欲煩惱。有二塗。觀此過後厭正生故有中
滅也。言外者。即是外有五欲之因縁。色界
無此外事。欲界後有二種愛心。欲愛及與⻝
愛。色界無此。爲有此過。至心呵嘖於中涅
槃也。得向果故者。明。欲界中得入初見道
及向。色界則不得入。若是成論師解云五
方便中有得生色界義。故得於彼入見道
也。數義則不須也。善男子。中涅槃生凡有
三種。此更簡中滅人。未離欲界者。終受中
陰身也。非是猶是死陰也。至色界邊亦然。
非是受色界生。但至色界邊耳。若受色界
生則屬受生人也同疏十一云明八對
今昔
者八萬天人得初果者。此是天人合謂天有
八萬人只有五人○八萬天皆得初果○
唯拘隣一人得初果○問。此八萬天是何界
天。解云。上色界天等。無有初得道義。若
在下界修得初果竟生上界故不論也。六
就兩請主以判今昔。昔是梵王請。今是迦
葉請。昔是凡請。今是聖請。然梵王是那含人。
何以知之。如瞿伽離。謗身子目連。梵王
來之。瞿伽離云。佛説。汝得不還果。汝何意
來。若爾即是阿那含也。若爾者何得言是
凡。解云。當請是凡也。若請時是凡後得果
者。則是有得初果義。何意上不得初果。解
云。前時小乘意。若依小乘無得初果義
者。此王已應前得初果竟方生初禪。以此
論者。請時已是聖也言前時小乘意者。
指次上上色界天無有初得道義之文也。前
時者只是前也 問。爾者梵王初是凡夫後
得聖果者是大乘意耶 答。不爾。猶是小
乘義也。何以知爾。第十九文云。明。欲界中
得入初見道。色界則不得入。若是成論師
解云色界得入見道云云 具如
上文
故知。是成論
師義。非大乘意也 問。若爾何對小乘義
而明之耶 答。小乘義者當數人義。謂成論
師。以成實論謂是大乘故。假爲大乘師義
故以毘曇家爲小乘也。又小乘三藏意正
云色界身入見道。故云。小乘色界不得初
果。對此明義擧成論師説。非大乘義也。既
是成論人自所推度故。非大師之所許也
 問。依小乘義。梵王已得初果方生初禪
等者。依毘曇説可許之耶 答。未審。且
云。此亦非論家釋意。但是漢土學者義耳。亦
非正義。又成論師指數人云爾歟。涅槃疏
十九云。終不造作共凡夫事者。河西解。不
同凡夫斷善作五逆罪。今明。此解殊奢
緩。依今經前煗法無此事。況後那含耶。今
依婆沙文解此語好云。凡夫由有妻子枕
頭洗面等事。下二果則同。第三果無此事
涅槃疏十九云。煗譬十六行。火譬須
陀洹果。此義於數人後死。彼云。須陀洹果
第十六心。至思惟道。彼云類阿羅果不至
思惟至無學。故十六心至思惟道。今此中
至見道也問。今文第十六心猶見道者
經文如何 答。中論行品疏云。成實師云。第
十六心猶屬見諦云云譬喩品疏云。問。成論
云。取衣時有煩惱。取衣已無煩惱。身子是
大利根人。何故不即成羅漢而證初果耶
 答。婆沙云。波羅蜜聲聞。必前證初果後
成羅漢法如是故。有人言。身子博學多聞。
於世俗智慧勝。於入道智慧劣故。不及
取衣時有煩惱。取衣已無煩惱人問。
若准此文。勝身子者。許超前三果得第
四果耶 答云云若依有人意可爾。但未
必爲正更應尋之
  四種聲聞義
中論疏第一云。聲聞有四種。如法花論説。
一決定聲聞。謂本習小乘證於小乘。二退
菩提心聲聞。本發大心退大取小。三増上
慢聲聞。未得小果謂得小果。四應化聲聞。
方便示現。總此四種若爲聲聞法花論
云。聲聞有四種。一者決定聲聞。二者増上慢
聲聞。三者退菩提心聲聞。四者應化聲聞。二
種聲聞如來與授記。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
菩提心者。若決定者増上慢者二種聲聞。根
未熟故如來不與授記。菩薩與授記者方
便令發菩提心故同論疏下卷云○從菩
薩授記者已下。第二釋疑。疑者云。若増上
慢聲聞佛不與授者。不輕菩薩。何故通二
人與之授記。解云。佛就根熟未熟故。與記
不與記。菩薩約二種義故所以與記。一者
如前明。有佛性故得與授記。二者方便令
菩薩發心故與授記也 問。若爾。佛何故
不依此二義通授此四種人記 答。以菩
薩例佛義亦同也問。菩薩通四人與記。
佛唯二種與記。今問中何唯牒上慢難之
耶 答。上慢有二種。一者凡夫上慢。論即
名上慢。二者聖人上慢。謂決定聲聞也。又義
云。且擧顯。謂不輕菩薩對上慢人。經文顯
故也。或且擧一類顯故。難云。菩薩何故通
二人與記云云二人者即決定増上也。授記
品義疏云。依法花論釋。授聲聞記中有四種
聲聞。決定増上慢二人。根未熟故。如來不與
授記。然決定聲聞。保執小乘増上慢人。自
謂究竟不信作佛。則不堪與記。亦未堪
破執及會歸義。而此經會一切二乘已成佛
者。蓋是對應悟之人故。説此經明破及會
義耳。増上慢亦爾。如五千之徒。不堪聞於
破會。以根未熟故。常不輕所對増上慢者。
其根已熟堪聞破會故。爲説一乘也
文於上慢前別擧決定爲増上慢也 又
問。菩薩與記有二義中。後記云方便令菩
薩發心者。論云令發菩提心。疏何云令菩薩
發心耶 答。即指上慢等名菩薩也。謂内
有菩薩。機根但未熟耳。故以方便令其未
來發菩提心也。故法花玄第七云。問。無實
行人得記者。常不輕菩薩與四衆授記是何
等人。答。論云。方便令其發心故。此是與實
行人授記。問。若爾前云何實行不得記。答。
前明不得。如此中三根人。現前授記劫數
之記耳。非無通記云云此文明其得記人
發心也 問。法花玄第七明五種聲聞○一
者退大學小聲聞。如身子之流。二者發軫學
小聲聞。三者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四内祕
菩薩行外現爲聲聞。五増上慢聲聞。増上慢
聲聞中復有二種。一者得四禪時謂得四
果。如釋論出之○二者不必得禪。但偏修
厭觀三毒不起謂得羅漢也云云既有五
種。今明四種爲不盡耶 答。玄又擧今四
種已云。此四攝一切聲聞。皆盡與上五種
不相違。但廣略爲異耳今料簡云。發軫
學即決定聲聞。故玄云。本學小乘行得證
四果故名決定聲聞又云。若發軫學小
聲聞。前是未發心授記也同是本乘聲聞
也。但決定聲聞。唯是正位聲聞。若發軫學
小正是正位聲聞。故云未發心。若通論。亦
攝未入正位者也。第三以佛道聲令一切聞
聲聞者。退大應化入一乘已之名也故中根。
領解云。我等今者眞是聲聞。以佛道聲令
一切聞。故知。退大人正取迴心已後名也。此
若通論。通諸大人也。廣略雖異大旨是同
 問。本乘聲聞若許後時迴小入大者何名
決定耶 答。現在無大機故云決定也。縁
略上云末○故法花論有二種聲聞。有大機
者。謂退大取小人。無大機者。是決定聲聞。
 問。此二人同生淨土。有何異耶 答。悟
有早晩。根有利鈍 問。住羅漢幾時而悟
 答。楞伽云。至無量億劫。耽小乘空三昧
樂。猶如醉人久久方醒
  五種縁覺義
法品疏云。問。辟支有幾種。答。略有五種。一
本乘辟支。謂百劫修行。乃至極疾四世成
道。二者退菩提心辟支。智度論云。菩薩若
證四諦成辟支佛。三聲聞辟支。如初果人。
於第七生中。若不値佛法成小辟支。不
及身子 問。此人爲在家爲出家 答。
倶舍論云。往外道法中出家。著木皮袈裟
也。又云。住山林中淨居天等施其法眼。四
者有犀角喩辟支。獨自出世則大辟支也。五
者有部行辟支。亦有部黨眷屬也 問。辟支
亦有多人共出世不 答。經云報恩
經三
五百辟
支一時出世。別有因縁略不具述諸義。委
曲如法花玄章已論之也花玄五云。總
説縁覺凡有四種。一者本乘縁覺。謂本發
縁覺心後得縁覺果。但此人有多經劫。而
釋論及餘論略擧有二。一極遲百劫。百劫
者。此是大辟支。倶舍論釋犀角喩百劫也。二
極速四世。中間則多小不定。此二種人。成縁
覺果決定不値佛故。花嚴云。菩薩從兜率
天下放光照之。若覺知者。則捨壽入無餘。
不覺知者。從置他方無佛世界。大經譬之彗
星義亦如是。中論云。若佛不出世佛法已
滅盡。諸辟支佛智。從於遠離生○問。大小
縁覺未得果時。見佛以不如四世得果。自
三世已來得値佛不。乃至百劫未滿亦作
是問 答。或値佛或不値佛。此無定也。二
者非本乘縁覺。其人本是聲聞。於佛法中
證得初果。初果人但十四生滿値佛。則成
羅漢不値佛成辟支。如此之人。或有値佛
義。以其成辟支竟而佛便出世故。有値佛
義也。問。花嚴云放光照之令滅及移他方。
云何得値佛耶 答。此人本願見佛與前
人異故不例也 問。但初果不値佛成縁
覺。二果三果不値佛亦成縁覺耶 答。倶
舍論云。二果不値佛法亦成縁覺。而不出
三果文。但得那含竟値佛成羅漢。脱不値
佛前有成縁覺義。但此義既小故。經論不
出之耳○三者倶舍論復有部行縁覺。其人
自有徒衆部儻。如佛有弟子眷屬故名部
行。此人行行不必具滿百劫。亦可六十劫。
如身子時節故也 問。此人値佛不 答。亦
不値佛也。四者變化縁覺。以衆生應見此
人在佛世而悟故。佛世有之也 問。迦葉
是何等根性耶 答。此是本乘縁覺人。非七
生須陀洹人也 問。本乘縁覺。有無量人。
始自四世終訖百劫是何人耶 答。迦葉
智劣。身子則應是六十劫已下人也已上
槃疏十二云。問。迦葉既是大辟支佛根性。何
得不及身子。解云。或可百劫行行未滿
不値佛。更行行時滿百劫成大辟支佛也
仁王疏上云。初大仙縁覺者。昔因中作國
王。將諸綵女入薗遊戲竟。暫時睡息。未睡
之間。樹木精妙色葉蓊欝。忽爾綵女毀壞。王
即思惟。我不久亦當如此以外況内。即成
大辟支佛故。名大仙縁覺。二佛去世後。閑
居靜室。結跏趺坐。獨悟思惟。忽然成道。名
獨覺辟支。三有七生須陀洹。藉前解脱分善
根。人天七上生。更不受第八生。即成少辟
支佛。三種辟支佛中。前者最大。從因縁以
得道故名大仙縁覺統略下云普門
釋辟
支有八人八實行八方便。八實行者。謂小大
一雙。七生人是鈍根。但約聞教即成鈍根
羅漢。自悟成鈍根辟支。極利取百劫人。次
於本乘辟支。後有利鈍一雙。極鈍四世。極
利百劫。次獨覺及部行一雙有。從衆名。部
行縁覺無眷屬。獨靜山林名獨覺。次菩薩辟
支本乘辟支。智度論云。菩薩不値佛法。退
證四諦成辟支。此可通利鈍應爲八人
可知料簡之者。仁王疏列三種辟支。一
大仙縁覺。二獨覺辟支。三少辟支佛。花玄
第五列四種縁覺。一本乘縁覺。極遲百劫。極
速四世。二非本乘縁覺。本是聲聞前三果人。
三部行縁覺。不必具滿百劫。亦不値佛。四
變化縁覺。中論疏列五種。一本乘。謂百劫乃
至四世。二退菩提心辟支。三聲聞辟支。七生
人。四犀角喩辟支。則大辟支也。五部行辟
支。統略列八種辟支。實行八人即四雙也。初
小大一雙即鈍利。鈍是七生人。利是百劫
人。次本乘辟支。後有利鈍。謂四世百劫。次
獨覺與部行。次退心與本乘。實行如此。應
化亦爾。總開有十六辟支佛也 問。三種
四種五種八種等縁覺體義寛狹如何。彼此
如何相攝耶 答。諸文皆汎論辟支故。名
雖多少其義並盡。然且據文。花玄四種。統
略八種。通實行應化故寛。論疏及仁王疏。
不列應化故體應少。或可云。雖不擧應
化名。准統略文。三種五種並通權實。又三
種四種不擧退大。而仁王三種。及花玄第三
攝之故。雖不別標而體攝盡也。次言相
攝者。先以仁王疏三種辟支對論疏五種
者。仁王三者即大中少也。第二獨覺辟支。
雖不名中。而對前後理是中也。然大辟
支。應通本乘及退大人。然依經文。且是退
大値佛聞法故。其第二獨覺是中根。中根應
通部行。從多分故。且言獨覺。又一人自悟
名獨覺。後化他有弟子故名部行。其弟子
者第三少辟支也。第三少辟支。亦應通本乘
四世等人。從多分故。且云七生須陀洹人。
若爾三根大少略攝皆盡。論疏云。五種者前
三後二。二番明類。謂前三約先來行分之。
第一本乘先辟支。第二退心先是菩薩。第三
是先聲聞。後二約現在行分之。犀角獨出。
部行有伴。此亦利鈍之差別也。部行多分鈍
根。實通利根故。花玄云。部行縁覺。不必滿
百劫。亦可六十劫云云故知。亦有百劫者
也。獨出之聲聞是利根故。花玄引倶舍犀角
喩百劫。百劫必是利根人也。然少分通非極
利者故。仁王疏。大辟支後少辟支前。別擧
獨覺辟支。故知。中根亦是獨出別稱獨覺。故
知。非總名獨覺也。正明相攝者。三種中初
大辟支。是五種中第四犀角大辟支。亦攝第
二退心少分。統略云。退心者通利鈍也。即
仁王文正擧退心故値佛也。幷攝第五部
行少分。義意云。自覺悟已。若部行者衆乃相
依。若麟喩者唯獨處耳。三中第二獨覺辟支。
攝五種中是一少分。或第二少分。三中第三
少辟支者。是五中第三。及第一第二第五少
分。次四種與八種相攝者。四中第一本乘縁
覺。攝八種中第二對本乘兩人。及第四對中
之本乘也。幷攝第三對獨出及部行兩人各
少分也。四中第二十四生滿非本乘者。即
攝八中初對之中七生滿人也。四中第三部
行。攝八種第三對之中部行縁覺。除其獨
出。及除第二對中極利。以其本乘極利是獨
出故。餘可攝之。義意云。部行中百劫利根
者。必非本乘。或從聲聞來。從菩薩退者
耳。四中第四變化。即攝通八種應化其義
顯也 問。統略八中云。菩薩不値佛法退。
成辟支云云此通實行及方便也。花玄四
種中云。變化縁覺在佛世。若爾如何相攝耶
 答。變化縁覺本在無佛世。是縁覺之本相
也。而言在佛世者。意顯亦在佛世出也。此
對上不値佛人。言此變化亦通在世也
問。三種四種五種八種單重増減義云何
答。今見諸文。其義或過或減。然以取類收
之並應盡之。然多有重説。謂三中大辟支
外。出獨覺辟支似重説。不擧應化退心
似闕減也。四中非本乘不擧利根百劫。又
不別擧退心似闕減也。一義云。非本乘者
實通利鈍。一義云。聲聞乘來者。仍本性故
唯鈍根也。前義爲勝。退心縁覺即是第三部
行也。本乘中鈍者。幷非本乘。先聲聞人。即
是部行。然別説第三部行便似重説。應云。
是退菩提心縁覺也。故有滿百劫利根者。
而如佛有弟子不樂獨靜。以是本菩薩根
性故爾。故知。四種實不増不減也。五種中
不言應化者易也。謂就實縁覺分別之。或
應化通諸類也。第三聲聞辟支。唯擧七生
小人不論百劫極利者便似闕也。一義云。
若聲聞凡位中轉趣縁覺者。或名非本乘。
即通利鈍。乃至百劫。或即此人名本乘縁
覺。未證聲聞聖果故。不名先聲聞辟支
也。其中獨出者。第四犀角攝。並出之者。第
五部行攝也。於此五中。後二類中攝諸辟
支乃盡。如何別説前三種耶。應言。兩門
明義非無用重説也○次八種中多有重
説。然以四門明義欲委悉故爾。智論倶舍
論等多唯説二類耳。譬喩品疏云。□舍論
明。縁覺有二種。一部行縁覺。謂有部黨眷
屬。是小縁覺。二犀角喩縁覺。即是獨覺名大
縁覺。其人獨靜山間。即是今文樂獨善寂也
文 新巽
同之
涅槃疏九云。若是大辟支佛。則獨
出不並名爲偈伽狩角。此偈伽狩是獨角。只
有一角。譬大縁覺獨出世。小辟支佛。則得
並出故云有五百辟支佛。倶出明此小辟
支佛。並是七生須陀洹人文 此文但明大小
二類辟支耳
槃疏第十二云。如大論明五百辟支佛出
世。此則是七生須陀洹人也。若是大辟支佛。
一向不並出故。婆娑中立大聲聞。如舍利
弗亦不並出。況縁覺人也問。仁王經初
八百萬億大仙縁覺在同聞衆疏名大辟支
也。今何云大辟支佛一向不並出耶 答。
涅槃疏合因縁覺及獨覺辟支爲一大辟支。
然言一向不並者。一人悟道。悟道已或有
唯獨一全無伴者。或有餘鈍者來隨前。是
不並義也。類身子故。身子出時豈無餘劣
諸聲聞乎 問。若爾大仙應唯一人。何故仁
王云八百萬億耶。除一人其餘皆少辟支
故耶 答。實爾。而經言大者。且據其勝者
言耳。或對七生滿鈍者故亦名大辟支耳。
六種性中不動攝故。而不如獨出人。涅槃疏
據極利者云一向不並也。又退菩提縁覺。
雖是極利。亦有部儻也。又仁王三種非大
中少。但是大小二人。而於大者分二類也。
初是並出而大義意云退菩提心人也。次是
獨覺不並。亦是大辟支。而唯獨一故別明之
 問。若許大辟支佛有並出者。依何道理
以大論五百辟支定七生須陀耶 答。此
是一往二類之中。簡大屬小。非盡理義也。
又約多分爾故。若細論之。雖非七生須陀
洹人。亦有大辟支有多衆者。亦有本乘鈍根
部行者也。法花玄第五引倶舍云。二果不
値佛法。亦成縁覺者考舊倶舍。
未得之
又云。但得那含竟値佛成羅漢。脱不値佛
亦有成縁覺。但此義既少。故經論不出之
者。一義於無佛世得那含已。花不値佛
得無學果便成辟支。前得第三果猶是聲
聞人也。至無學果得獨覺名也。若爾七
生須陀及斯陀果向無學時。是經那含何云
此義既少耶。一義云。有人於佛法中得第
三果已即値無佛法時成辟支也。如得戒
人値佛法滅而不捨戒。准此故知。得第三
果已。即於現身値法滅也。此義實少也
問。辟支能令人得煗法等及四果辟支耶
答。統略下云。問曰。辟支不能令人得煗法
及四果。能令人成辟支不 答曰。能也如
五百仙人。初人成辟支竟。教餘四百九十
九人。並成辟支。所以者何。聖人應在無佛
世根熟故。能令成辟支。既無佛法無後聖
教。及根鈍故。不能令人成聲聞也花玄
五云。問。大辟支根既利。何故説法不能令
人得煗法乃至聖果耶 答。辟支出無佛世
時。此是正法已盡。乃至亦無末法此時衆
生。根鈍故無得煗法義非辟支佛不能令
其得道。辟支能化必利。而所化必鈍。聲聞能
化所化則通也化城喩品疏云。縁覺多爲
人現道。假令説法唯説一偈。又云縁覺出
無佛世。衆生薄福鈍根雖聞説法。而不能
深悟。亦不堪多説云云大乘義章云。縁覺出
世無九部經。無教可依故不能説云云
與統略無後聖教之釋同也。涅槃疏十二
云。依大論云。縁覺之人若説教者。亦能説
一偈兩偈而不能多説也。而與此文不相
違者。此中云不能廣説故名不説。大論取
小説故有所説也花玄等云。不能令人
得煗法等者。依涅槃説也 問。泰法師倶舍
疏引正理云。雖有此理非無慈
悲等也
而今測量。
彼知。爾時有情根欲入見諦等。不藉他教
故不説法。以調伏他除此。所餘攝有情
事。無勞設教現通即成。又諸獨覺闕力無
等文統略釋云。縁覺教餘人令成辟支
者相違如何會耶 答。統略云聖人根熟故
等者。契正理論有情根欲入見諦等也。然
言能者。據一偈及現通耳。正理約不劬勞
多説教也。然攝餘有情云無勞設教現通
即成者。應云終日現通少設勤勞故別説
也。然正理説。據凡夫入見道説也。統略約
聖人進成無學論之。實義應通歟 問。統
略云。五百辟支一人先悟道。所餘聖因此
得道者。何故本事經説山處總有五百苦行
外仙。諸仙見一獼猴威儀得獨覺耶倶舍
引之
七生須陀不執苦行非外仙故也 答。雖
不執之。同其相故。且名外仙實是聖人。
又所説事同異可尋。仙光中論疏記云法品
經云。五百辟支等者。報恩經第三卷云。佛言。
過去鹿母夫人。生五百子自悟無常。出家
成辟支佛。乃至廣説已上婆沙云四十
伊師迦
山五百仙人。本是聲聞也 問。論疏所引退
心證文之正文如何 答。智論第四十一云。
復次是補處菩薩。離欲來久具足佛法以方
便力隨補處法生兜率天。未證四諦者。
故留不證。若取證者成辟支佛問。若
取證者者是假設語耳。何爲退心證耶 答。
故留不證者明不退相。若取證者者明退人
也 問。縁覺之人發心得道由教力耶 答。
發心由教故。法花云。從佛世尊聞法信受。
未獨善寂名辟支佛乘云云得道離教故。
法花云。求自然惠也。論疏等云無佛世時
出也。中論法品頌云。若佛不出世佛法已
滅盡。諸辟支佛智從於遠離生。長行云。若
佛不出世無有佛法時。辟支佛因遠離生
智。若佛度衆生已入無餘涅槃。遺法滅盡。
先世若有應得道者。少觀厭離因縁獨入
山林。遠離憒鬧得道名爲辟支佛論疏
解云。問。其人何故不値佛也 答。其恥
聲聞從師憚。佛道長遠二盈之間。故出無佛
嘉祥諸文正用此説故。以大迦葉斥
爲聲聞。於縁覺類不列之也。迦葉由聞
法成無學果故也。然細尋之。縁覺亦由教
也。故寶窟釋求縁覺者授縁覺乘云。亦有二
種授義。一者諸佛菩薩以神通力起風動
樹囘而葉落令其思量故云授與。二者以
人爲縁。如獼猴教仙人坐禪遂得縁覺。亦
是授義統略云。辟支○能令人成辟支
不 答曰。能也。如五百仙人。初人成辟支
竟。教餘四百九十九人並成辟支云云
涅槃疏云。能説一偈兩偈云云問。初人成
辟支者由獼猴教歟 答。初人由獼猴。其
餘仙人由初人得悟。又一義云。初人者是
獼猴於餘處所見也。餘仙皆由見獼猴故。
推功歸本云初人教也倶舍疏引本事
可見之
問。華
嚴經説。菩薩下生時放光。有辟支佛覺知
取滅。若不覺知移他方者。麟喩部行中是
何耶 答。應言部行也。花玄四種第一本
乘中略有二。一百劫大辟支犀角喩也。二極
遲四世。中間多少不定。即文云。此二種人。
成縁覺果決定不値佛故。華嚴云。菩薩從
兜率天下放光照之等文具
如之
准此文知。是
本乘部行也。仙光疏記云。彼經第四十三卷
末菩薩摩訶薩。臨命終時。於右掌中出大
光明名淨境界。悉能嚴淨。三千世界若有
無漏諸辟支佛覺斯光者。即捨我命。若不
覺者。光明力故。從置他方餘世界中云云
本乘故不値佛。部行故有多人。一義云。通
部行麟喩。其中一人是麟喩。餘皆部行如身
子不
並出人也。而
與餘劣者並矣
問。小乘意忍法位有三乘相作
義耶 答。無相作義也。花玄五云。問。小
乘義忍法已前猶有退。三乘根性未定。有三
乘相作義。忍法已去。則三根已定無相作義。
迦葉今住何位而値佛耶 答。今須進退
論之。若大辟支佛與佛齊。佛入道有二説。
一云。從煗法已去入觀至盡無生方出。辟
支亦爾。二釋云。佛從不淨觀去至盡無生
方出。大辟支亦然。迦葉是大辟支。應勝身
子而不及身子。故知。非大辟支○後勝七
生滿人。則是中根辟支。可得住煗頂二善
根。不値佛而成縁覺也 問。縁覺住二善
根成聲聞。爲退根性爲不退根性耶 答。
煗頂既退墮惡道。何故不得退根性耶。倶
舍論云。縁覺住二善根時。但聞佛教依教
得道轉名聲聞耳。實非退中根作下根
也。今謂可具二人。一者退中根作下根故。
縁覺成聲聞。二者迦葉之流。不値佛則成
縁覺。値佛則事佛爲師。已爲弟子故名聲
聞耳。根性如故○復有不轉根義如七生
人。不値佛成縁覺。實非進根義。迦葉縁覺
成聲聞。豈有退根義耶問。倶舍云。轉聲
聞種性二成佛三餘云云 新倶
聲聞忍位不成
佛者。於惡趣得非擇滅故。菩薩爲利衆
生往惡趣故也。故聲聞忍位許轉趣辟支。
今何故云無相作耶 答。佛性論明有部義
云。忍位已上得自乘性也。今依此等説。非
必問倶舍也。又一義云。倶舍云。忍位趣獨
覺乘者。但改願改行名轉耳。實不轉根故
不相違 問。聲聞縁覺相對有同異義耶
答。有之。謂七同義十一異義也依化城品疏。
又花玄八有六
因十異。與此有
開合廣略殊
問。七種同義者何 答。一
斷惑同。謂同斷見思二惑。二出義同。同出
三界。三智同。小乘説同得盡無生智依大品
同得一

四涅槃同。同得有餘無餘二涅槃。五見
同。同見四諦理。六知同。同知去來八萬劫
事。七小乘同。同爲一小乘 問。十一種異
者何 答。法花疏云化城
異義乃多。略明十
一種異。一者根有利鈍異。二者修因長短異。
聲聞極疾三世。極遲六十劫。縁覺極疾四世。
極遲百劫。三者時異。聲聞與佛同世。縁覺與
佛異世。四者有悲無悲異。如智度論。三獸被
圍。聲聞如鹿但免自身。是故無悲。縁覺如
羊。雖得出國。迴顧念子即有少悲。五者福
徳厚薄異。縁覺身必有相好。但或具足不具
足。聲聞身。或有相好或無相好。六者有印
字無印字異。豫覺手中。有十二因縁印字。聲
聞手中。無四諦字。七者現通説法異。聲聞
多爲人説法。縁覺多爲人現通。假令説法
唯説一偈。八者利益淺深異。聲聞説法。能
令人得七聖七賢。縁覺説法。不能令人得
煗法頂法乃至羅漢○九者境界異。聲聞天
眼。依智度論及雜心。以二千世界爲境界。
縁覺天眼。以三千世界爲境界。十者出處
異。聲聞出於人世。縁覺隱處山林。十一者
漸頓異。聲聞漸得四果。縁覺頓證一果也
 問。統略云化城
説二涅槃○爲二涅槃者。同
性經明縁覺有十地。十地中有習氣。薄地
以利根故。長斷習氣名中涅槃。聲聞不斷
名小涅槃若爾可云習氣斷不斷。何故
不明之耶 答。疏文云。異義乃多。略明十
云云譬喩品疏云。有人言。具約智斷優
劣。聲聞但斷正使。縁覺侵斷少習。菩薩結
習都盡。今謂中乘斷習經論無文。但取智
有優劣譬三車不同耳問。既有同性
經文説縁覺斷習。何云經論無文耶 答。
如十地論五種相等。正明二乘同異。文不
説中乘斷習。適有別經。其文不分明説其
義也。立十地名義猶難知也。又諸經論多
分不説也。又破有人自不引文。恣立義故
云無文也。大師對此且立得滅同義也。後
時考文。成異義。然統略一部。多改古義。其
意見上卷首也 問。縁覺果人在法花坐
悟一乘耶 答。法品疏云。問。辟支既不値
師。於何時中迴小入大。答。法花玄義已具
辨之。今略論四句。一者縁覺果人。既不値
佛。於三界外聞法花經迴三入一。二者
縁覺因人及聲聞三果。於三界内聞法花
經迴小入大。三者羅漢之人。若値佛聞法
花經界内入道。若不値佛生三界外聞法
花經方受一乘。四者増上慢二乘。保小拒
大。於界内外並不入一乘。若依此文。唯
於界外聞經。然實不爾也。法花疏云授記
品古
疏新
撰同
問。授聲聞記。與縁覺記。云何異。答。大
開四句。一者縁覺果人。但在三界外聞法
花經。亦界外得記。二者縁覺因人及聲聞因
位。並在界内聞經得記。羅漢有二。一者
値佛界内聞經得記。二不値佛如化城品
中明。佛滅度後羅漢。生三界外聞經。然後
得記。此四句大判爲言也 問。何以得知
縁覺界外得記 答。華嚴云。菩薩將欲下
生前以天眼觀世界。若有縁覺。放光照
之。若覺知者。即取滅度。不覺知者。移往他
方。他人界内既不値佛。故知。界外聞經方
得記也。若有縁覺値佛者。亦有於界内聞
經得記。此義少耳問。縁覺出無佛世
有何意耶 答。中論法品疏云。其恥聲聞
從師憚。佛道長遠二盈之間。故出無佛世
法花新疏云授記
一云。其自發願出無佛世。
恥聲聞從師憚。佛道長遠。二爲其修無等
業。如日不並照王不雙治也又仁王疏
云。問。縁覺者出無佛世無師自悟。今何故
列爲同聞 答。諸大仙人在香山中語因
縁以得道。今聞。如來放光動地。尋光而來
故。阿難即列爲同聞此明辟支得道已後
聞有佛出而來見佛也。言山中悟道者。
成問中出無佛世也。今聞已下。明爲同聞
也。此釋不約應化而解。故知。實類値佛聞
法。又法花疏明云。有縁覺値佛。界内聞經
得記。非但値佛。聞經亦悟法花得成佛
記 問。中論疏何故縁覺果人偏云界外聞
法花經。羅漢之人界内界外二義通耶 答。
法花疏文。同明四句而後云。此四句大判爲
言。又云。縁覺値佛者少也 問其少分値佛
者何人耶 答。難定。且云。退菩提心中一類
本願見佛心強者。雖退取縁覺。亦得値佛
及四依等 問。仁王疏云。今聞如來放光等
者。何不言見光覺動而言聞耶 答。仙人
雖見光照及覺動地。而不知佛之所爲事。
或聞天神外來等言。是佛所爲。仙聞方知故
云聞也。又言尋光而來不云見佛而來。實
有深旨 問。但般若座來法花經不集故云
告諸聲聞衆及求縁覺乘。故玄論明云。中根
人鄙聲聞從師後憚。佛道長遠。是以其人
出無佛世成辟支佛。故法花座中無縁覺
云云又擧麟喩及四世縁覺二種果人云。
決定不値佛。即引花嚴大經及中論説。結
成法花座無縁覺也。今何故云聞法花耶
 答。玄擧四種縁覺爲釋値佛不値佛也。
第一類中。擧麟喩及四世等少辟支結云。此
二種人成縁覺果決定不値佛乃至若爾者
法花之座何由有縁覺耶云云第二非本乘。
是七生滿人云不値佛成辟支。如此之人。或
有値佛義。以其成辟支竟。而佛便出故有
値佛義也○此人本願見佛與前人異故
不明也云云第三部行縁覺云前不値佛也
云云 亦者初人不見佛。今此人亦
不見也。不言定不見佛也
第四變化佛世有
之。故知。實類非本乘者。亦得見佛三果
成辟支。既見佛。況菩薩退大本願見佛。何
不値佛耶。然今乘云。花玄中第三類部行
縁覺。即退心縁覺也。所以然者。本乘部行
第一類攝。先聲聞人。即第二類。更有何部
行爲第三類耶。又無所對獨出之人故。故
知。此人退大縁覺也 問。退大縁覺本願見
佛。何故玄云不値佛也 答。不言決定不
見佛也 問。七生滿人。何故明値佛。而於
退大不明之 答。七生人但由鈍根經生。
不起不値佛願。退心不爾。本雖菩薩。而退
大時發中乘願。鄙聲聞從師。略同本乘故
云亦不値佛。然由本大乘時願亦得値佛。
亦由願出無佛世。業障有故不値佛也。雖
不値佛。由佛實加冥助力故。因四依等界
内迴心。准智勝結縁下根聲聞。雖是退大。亦
入涅槃。無醉入無餘故即生淨土。由先大
心早悟一乘。故知。退心辟支現在界内。或
値不値。又値者應少也。花玄五云。問。何故
唯聲聞領解無縁覺耶 答。本乘縁覺不在
座故。不得領解云云此文唯云本乘不在
座也。同第六釋縁覺有領解有索車不
同菩薩云。無縁覺領解此有其義。以縁覺
果人出無佛世云云 意云。因人有
索果人無也
又云。當法
花坐。唯有羅漢無縁覺果故。唯是一人索
三耳。非二乘果人索三也乃至又雖無縁覺。
懸爲縁覺果人作索車譬。令縁覺因人領
解亦無失云云花玄第八卷明十異中云。八
羅漢必在佛世。縁覺不定也 問。縁覺所觀
如何 答。十二因縁也。亦即是四諦也。又
十異中第六異云。聲聞觀法略。謂四諦。縁覺
觀法廣。謂十二因縁花玄八云。次明三輪
義。一爲聲聞轉。四諦此則三轉。謂示勸證
也。爲縁覺明再轉。謂十二因縁相生及以
還滅也。爲菩薩説六度輪。但明一轉不三
説六度。亦不言有生滅二也○次明通方
義者○三乘人同觀十二因縁故。得通爲
三乘人轉十二因縁法輪○力二乘人説
生滅十二因縁故。名爲二轉。爲菩薩説無
生滅一中道正觀。名爲一轉○生滅十二者。
即是相生及還滅也○次明四諦通別者。爲
二乘人説有量四諦。爲菩薩説無量聖諦
 問。何文明爲縁覺人説四諦耶 答。十二
相生即苦集。還滅即滅道義。可知。又釋論往
生品云。菩薩若證四諦成辟支佛。即其文
也○通得爲三乘人説六度○云云
名教抄第七
 建仁二年五月十五日。於東大寺爲興法
 利生書寫之畢  三論學者沙門覺澄
    留贈後見 共期佛惠
 文明十四年正月二十日。依他之合力寫
 此帖了
          三論宗英憲生年
二十



名教抄卷第八
  此卷有三科附一
乘義
十地義 二種生死義 三種意生身義
  十地義
言十地者。一歡喜地・二離欲地・三明惠地・
四炎惠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
不動地・九善惠地・十法雲地。大乘玄佛性義
云。一師云。因果本來不二○雖復不二而
開因果二。菩提心爲因。佛則是果。此是一
重開也。又明。果不可頓階。所以因中開爲
十地。此是第二重開也。如是於一一地中。
或更開爲三。乃至爲四。如初地。先開爲十
迴向乃至十信等。斯則初地爲始。十地爲
今可。以此文爲正意耳。餘五十二位
等。皆是傍義也。言一師者。仙光院傳云。是
興皇和尚也云云玄涅槃義辨正義處云。今
時一師。毎以涅槃經爲證云云問。何故稱
興皇師爲一師耶 答。學者牛毛成者。麟
角故云一師歟。又可云是山門一家之師。故
云爾歟 問。法品疏云。一師相承開之爲
云云仙光疏記釋此文云。一師者古舊三
論師等云云此似擧不正義古師也。若如
此不定者。一師之語非指南歟 答。彼云
一師相承其所傳者。古舊説之歟可更重
習定
因果不二者。因縁品疏云重牒
八不
階級無階
級。唯一無生觀云云言開因果二等者。八不
疏次句云。無階級階級。故有五十二位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