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名教抄 (No. 2306_ 珍海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100] [Prev]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亦名眼根耳。何以此證死時之不受根耶。
此如倶舍有執受也 答。甚難。然可云成
文正明受之根而識不依時也。然以此准釋
之不受根也。謂根以四大爲體故 死時猶
有四大故。就體爲言耳。考實論之不受者
實非根也。成實論意不可全同勝鬘經説。
但多相似故引來耳 論迹義云。死人有根
者。根無知品云第四
非根能知。所以者何。若
根能知塵。則可一時遍知諸塵○若眼能
知。何須待識云云根不定品云。死人非根童
子在具如
上引
故取義意云爾。又是學成論
人釋故。不必全當論意。童子者正可作瞳。
切韻云。音童也。目瞳云云今通用耳。謂眼精
也。涅槃疏十三云。如來説法此無定。適縁
所用。此中明於十種。五根即是内。五塵即
是外。略明内外十種。十種中一對眼明色
可見餘不可見云云 此明
色法
大品疏四云。此
中分別三性。十八界中八無記如前。十界通
三性也○三無爲中三無記也文 如前之二
爲須考之
又大品疏三云。約六識爲見聞覺知。眼見。
耳聞。意識餘三名覺也。以三相用異能知
世事復知出世事。又能得三業也。色見。
聞。法思惟得道。又通縁三性也。
餘三但縁無記。但知世間法。以香味觸但
是無記。色聲法通三性。然此一時無分別
分別故也。香積ニハ以香爲佛事。豈無記耶
涅槃疏十一云。若是四諦四念處及十二入
十八界。此攝法則盡也○十八種各有分齊
故名分亦名性。各有自性。如石有石性金
有金性此中四諦攝法盡者。
如下四諦消之
  二十二根義
仁王疏中卷云。二十二根義如別童八十
餘部中應有別章之制也。然今不得。以爲
恨之寶窟中卷明五住斷位已了其不盡者。地持法
花疏中已釋。云云。禪林云。法花疏者。統略中下
卷也。而不考地持疏之。古人録亦不見
之。故知未渡之書也。今云。別章亦爾
又云。二
十二根者。眼等六根。苦樂憂喜捨五。合爲十
一。男女命三ヲ以爲十四。信進念定慧五ヲ以十九トス
三無漏根未知根知根知已根爲二十二云云
 又下卷云。五情根五受根男女意命。此十
四是生死根。故成實論名往來根。生死過患
故。菩薩先須觀之。三無漏根入聖位非過。
不須觀之。信等五根不斷善根亦不觀
也。是故二十二根中。除八根但觀十四。喜
樂捨意。此四雖通漏無漏。是染污根本。所
以不除也仁王疏云。二十二根不出三
云云疏中卷云。三界有二種。一分段。二
變易云云又云。二十一根不出分段三界。
知已根在無學出分段三界。不出者不出
四住習氣三界云云四住習氣三界者。則變
易三界也
名教抄第一
 于時文明十三南呂第二天欲遂一部十五
 之寫功不顧惡筆於此帳書寫了
         三論宗英憲生十九


名教抄卷第二
二空義 十一空義 四諦義 八諦義 四
⻝義 四縁義 五果義 六因義 十因義
十縁義
  二空義
二空者。生空・法空。又有二空。謂析法空・本
來空。又復但空・不但空。又性空・因縁空今案。
相空
眞空此亦有
文有義之
略章生法二空義云。五陰中求
衆生不可得名衆生空。求法不得名爲法
云云百論破空品疏云。大業四年爲對
長安三種論師。謂攝論・十地・地持三種師。
明二無我理及三無性爲論大宗。今立此
一品正爲破之○破神明人無我理。破一
已下明法無我理竟。今言破空即是破人
法二空。豈非破二無我理耶。此是提婆自
爾。勿咎講人云云破空者且
破執空
中論疏第一云。
一者小乘人但得衆生空○未得法空○
二者設如成實論及智度論明小乘人具得
二空○但是折法明無生。未得本性無生。
大乘即明本性無生云云二諦義云。小乘
觀行先有法體折法入空。但見於空不
見不空。今大乘觀相待者不立法體。諸
法本來不生。今即無滅云云大論云釋不
共法
次不大利根衆生ニハ爲説無我。利根衆生ニハ
説諸法本來空云云成實論滅法心品云。
若佛弟子深厭生死。皆以見法本來不生
無所有故小乘雖有此説。又云。是人於
後見五陰滅云云是故先立法體後乃見
其滅。既前立法體故不名本來空也。但
空不但空者。涅槃疏十四云。大論云。空有二
種。一者但空。二不但空。聲聞所行名但空。
菩薩所行名不但空云云三論玄云。但空
不可得空云云性空因縁空者。是三論家要
樞耳。所以然者。他家言經説空者。皆是
破其遍計所執。此是遣相空理而已。今言
因縁。諸法宛然即空。名本來空亦名眞空。
即是不壞假名而説實相。亦是正體智所
觀依他即空。不同遍計所執。見因縁時。先
已遮竟。此就法空中更有此二別。宜須審

  十一空義
十一空者。出涅槃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
爲空・無爲空・無始空・性空・無所有空第一
義空・空空・大空。是十一也。大品經中説十
八空。仁王亦明十二空矣 涅槃疏十二云。
第二別解釋十一空。今初解内外空。與大
品十八空中内外空異。大品内空空無六
根名爲内空。故眼眼空鼻鼻空等也。空無
外六塵名爲外空。此即可解。今此中明十
一空。具辨難解 舊云。此中解釋内外空。
約衆生非衆生數判。空無衆生數故名爲
内空。空無非衆生數名外空。今謂作此判
内外空則不盡。若空衆生數名内空者。只
應無父母怨親中人。那得言財物。既言財
物者。則通非衆生數。今明空衆生。復取成
身之急要財物等。空此物並屬内空。若空
外山河石壁等。此屬外空也。今言内空而
言無常樂我淨者。此明内空中無常樂我
淨等。故言無有常樂等。非是言常樂我淨
是内空也。是内空中難有佛性トイフハ此復簡佛
性。佛性非内外故不屬内外攝也。外空者
亦復如是トイフハ此釋外空。空外山河石壁等。而
言亦復如是者。此如内空。若爲言如是耶。
既言外空。外空中即無有内法。所以言如
是。若然者。前釋内空亦應言如是空無外
法。解云。亦例既言内空。内空中豈當有外
法。若有外法在内空中。豈得名空。爲此
故亦得言如是也。内外空如是者。如前前
内外空。空無内外法故名内外空。前是離
空。今是合辨也。唯有如來法僧佛性不在二
空者。明サク如來等四法不空故不爲二空所
攝○有爲空是第四空。取レハ其二空。並是有
爲空。言第一義。此非復第一空。此是如來
一乘名第一義。有爲空中無此第一義也。
無爲空第五。文可尋。簡佛等四法非無爲。
以其善故非無爲。如文。小乘亦明涅槃是
善。爲異虚空與非數滅無爲。今亦得並異
三種無爲。涅槃是妙有故非無爲也。第六無
始空。常解無始有二種。一云。無有始我ヨリ
者故言無始。二者無有始。今明サク只此無始
亦空。空無此無始故言無始空。第七性空
也。第八無所有空。大品云不可得空。此中
正取貧窮人爲喩。此言貧窮人者。不取
其家内無物故言空。今取貧窮業重者四方
求財畢竟不能得。今菩薩亦爾。推求一切
法畢竟不可得故不可得空也。第九第一義
空與大品第一義空異。彼言第一義空者。
謂涅槃爲第一義。涅槃空故名第一義空。何
等名爲第一義者。何故復有此文○河西解幷
大師評文

第一義自有多種。此中是一種ヲモテ明第一
義。雖無作作者而有果報也。故前明第一
義空。未云何物是第一義。今更出第一義
也。第十釋空空。與大品異者。彼言空空一
切法空。更有空能空此空故名空空。如有
人能勝一切。更有人復勝此人也。今釋空
空則異。前歎非二乘境界也。是有是無是
名空空者。是有亦空。是無亦空。故言空空。
此正約涅槃上作是有者即是涅槃妙有。是
無者即是涅槃斷徳。空無二十五有之無。今
空無此有空無此無故言空空也。是是非
是是名空空者。此句有二種意。一者還結上
兩句。前兩句有二是。一是有是。一是無之
是。今此中還結之。一結前是有之是。一結
前是無之是。故言是是。次非是者。還非上
兩是。故名空空也。第二意即轉勢解。就生
死涅槃上作亦好。就佛衆生上作亦好。今
言○此中兩是。一是是佛。一是是衆生。故
言是是。次言非是者。此則互非。佛是非衆
生是故言非是。衆生是非佛是故言非是
○是名空空者。佛是非衆生是。此則空衆
生。衆生是非佛是。此復空無佛。是既共兩
空。是故空空也。何以得知。此中釋空空。但
就涅槃佛果釋。然下文云十住菩薩通達
小乘猶如微塵。故知是佛果。若其餘事ヲ以
空空者。十住何故不見耶。次復簡空空三
昧。小乘得重空三味故。云重空ヲ以撃聖道。
彼云。空空三昧者。初明境空。既境トス於空。次
觀此智亦空。故爲空空○若數解ニハ單空至
深。重空至淺云云第十一即是大空。大品明
大空云。東方東方相空。南西北方皆爾。空
於大方故言大空。今明サク般若空故名大空。
即是空於大智名大空也。何意最後明波
若空耶。此明サク前十空即是所觀境空。大空
即是能觀智空。前境空即是縁盡於觀。今智
空即是觀盡於縁。此明サク縁觀倶寂。即是空
空平等地也大品十八空者。釋論第三十
一卷解之。當疏第二卷。此疏總十卷。今闕
無第二卷。存九卷耳。仁王疏上云。若依
大論。明十八空先總問。若廣説諸法無量。
空隨諸法亦應無量。略説應一空。所謂一
切法空。今何以但説十八空。答。若略説即
事不周。若廣説即事繁。知服藥小則病不
除。多則更増其患。空亦如是。若説一空則
不能破種種邪見及諸煩惱。若隨種種邪
見説空則過多。今説十八空正得其中。今
辨十二亦如是。内空者。所謂内六入無神
我。外空者。外六塵無我所。内外空者。内外
合觀皆無我我所。有爲空者。色心因縁和合
生。諸陰界入等無所有。無爲空者。虚空・數
滅・非數滅也。亦應有有爲無爲合觀。文略
故也。無始空者。將明無始故先明有始。涅
槃云。從冥初生大。若依釋論。從世性生
覺。是名爲始。破此始故名無始空也。性
空者。諸法本無。衆生計不同。或謂未來性
有乃至性諦如來性等決定是有。並爲此空
所破。如經説眼空無我我所。何以故。性自
爾。乃至意等亦如是。第一義空者。諸法實
相不破不壞。對世諦得名也。是諸法實相
亦不可得。何以故。無受者故。般若波羅蜜
空者。涅槃云。大空者是波若空也。釋論云。十
方倶空名大空也。因空者。金剛已還皆悉
空寂名因空。佛果空者。十力乃至十八不共
法等空名佛果空也。空空故空者。釋論云。
空空者。先以法空破内外等法。後以此空
破是諸空名空空 問。空與空空有何等
異 答。空破五陰空空破空。如服藥能
破病。病破已藥亦應出。若藥不出即復是
病。以滅諸煩惱病。恐空復爲患。是故以空
捨空故名空空今以此十二望涅槃十
一空。不論無所有空而加因空佛果空也
 釋論第三十一云。般若波羅蜜有二分。有
小有大。欲得大者先當學小方便門。欲得
大智慧當學十八空云云又云。問曰。般若
波羅蜜空十八空爲異爲一○答曰。有因
縁故言異。有因縁故言一。異者。般若波羅
蜜名諸法實相滅一切觀法。十八空則十八
種觀ヲ以令諸法空。菩薩學是諸法實相能生
十八種空。是名異。一者。十八空是空無所有
相。般若波羅蜜亦空無所有相云云問。涅槃
疏云。般若空故名大空。即是空於大智云云
論云。般若波羅蜜名諸法實相云云准依論
文。以實相境名般若空也。何爲能觀智空
耶 答。論言實相者。擧境顯智也 義章
十八空義云。波若之空見法實相滅一切法
差別之相云云問。若爾以般若令諸法空。
非空於能觀智耶 答。十八空義亦云。般
若體寂是眞空故。龍樹説爲大智慧門。大智
門者即是涅槃所説大空云云意云。般若體
寂即能觀智自空也。付此顯見實相。又論
滅諸法之差別相也。故知正空能觀智之
義也 問。涅槃疏云。數解ニハ單空至深。重空
至淺者。毘曇單空空於境界。重空空於能
觀。與大經十空空所觀境。大空空能觀智
同也。豈得言十空至深般若空至淺耶
答。毘曇單空者是無漏智。重空者是有漏智。
故就彼宗分淺深云單空至深也。大經般
若空明見實相故爲甚深耳。問。涅槃疏
云。何以得知釋空空但就涅槃佛果乃至
餘事ヲ以明空空者。十住何故不見耶云云
疑。設就餘事。十住菩薩不及佛智皆爾。何
必以此云約涅槃佛果耶 答。於所知境
有通有別。隨於何法説因位智不能及
者。即顯佛智獨窮了義。此即皆爲顯佛果
徳耳。故非可疑之。問。涅槃疏解無始空
云。無有始我者故言無始云云云爾意何。
答。此就外道明無始。謂自我之前更無物
故。云無有始我者。今空無此無始故云
無始空也。此意明サク實録我爲始。故實是有
始。而言無始者。於我前更無始者故名
無始。如仁王疏從冥初生大。從世性生
覺也。宜初者即僧佉義也。冥初亦名世性。
其性常住不從他生。即以爲始。准此以我
常亦爲身始也 問。仁王疏云破此始故
名無始空者。此爲破始名空。空即無始故
名無始歟 答。未詳之。但准涅槃疏意。仁
王疏文略也。破外道始先明無始。今空此
無始故云無始空也 問。涅槃疏云佛等
四法非無爲以其善故者。仁王經云。佛得三
無爲果云云何云並異三種無爲。同是應
善故耶 答。付涅槃妙有。顯佛等四法是
善故。異小乘之三無爲也。仁王所説佛得
三無爲果者。即不可異也 問。仁王疏云
亦應有有爲無爲合觀文略故也者。意例内
外空也。然内外同是有爲。易合觀故可合
觀之。有爲無爲其義遙異。何得合觀耶
以義章意
爲難也
答。菩薩利根觀行自在也。何不
得合觀爲無爲耶。但可言難易。不可言
全無合觀爲無爲也。然文略者。應在難合
觀義也。又於外空中。外六塵通有爲無爲。
豈必外空爲無爲別觀耶 問。釋論云。欲得
大智慧。當學十八空。又云。般若見實相滅
一切觀。十八空則十八種觀云云爾者般若空
十八空大小差別如何 答。義章云。十八空
者並是相空。非是眞空○良以。十八非眞
空故。龍樹説爲小智慧門。般若體寂是眞
空故。龍樹説爲大智慧門云云此以破相顯
實二宗空理分之也。中論行品疏云。智度
論云。十八空是相待空。獨空是不待空。今
偈即是破於獨空○佛説十八空爲破有
見。説獨空破於相待。亦是破於空見
論序疏云。問。獨空與絶待中何異 答。人多
獨空之旨。但依智度論文。十八空是
對有明空稱相待空。非空非有無所因待
稱爲獨空。今謂。蓋是一種方言。尋獨空意
不然。本來畢竟無所有唯實相法性故稱爲
獨。正宗爾也。攝大乘云眞如獨存亦同此
意。問。何故此獨作空名説耶 答。以畢竟無
一切患累有法故稱爲空等文意云。先諸師
但云非空非有爲獨空者。但是破病空之義
也。今師意以眞如法名爲獨空。但此眞如
上無患累之有。且説爲空。非謂無其妙用
之有也。淨影義宗與此同也。然今獨空有
二意。一者但破病空還爲正觀所破。非究
竟義。即中論行品所破也。二者眞如獨存。且
以空名説。即是滅觀般若大智慧門也 釋
論九十四云差別
内外空等是小空。畢竟空
無所得空等是甚深空。自相空是中空。自相
有理破故。而心不沒而能入甚深空中云云
 大品疏十云即釋此
處也
下明菩薩用自相空
者。論中ニイハク此是中道空。内外等三空爲小空。
畢竟空爲深空。此是中道空。有理破故。心
不沒也。若諸法不空ナルヲ智力利ヲ以令空即非理
也。今得諸自相空名爲理破也意云。内
外等三空是淺故云小空也。畢竟空乃是中
道空即深空也。自相空是中空者。以自相空
成畢竟空義。中空者即中道空也。當正中
義也。謂道理是空。非智ヲ以強令空之。此空是
正。故云中道也 問。案論文明三類空。謂
内空等爲小空畢竟空爲深空。以自相空
爲其處中之空。謂淺深二盈之中間耳。而何
云論以自相空成畢竟空乃爲中道之深
空乎。謂有道理能破妄情故。心不沈沒。
雖破諸法而有理存。理存故心不沒也。如
是方便得入甚深空中。只是入甚深空之
近方便耳。非即甚深空也。故望二種爲中
容耳 答。疏釋既明。何強如此致妄分別
耶。甚以爲無用也。既有理能空空不壞法
故心不沒。既是因縁無所得中道空也。豈非
深空耶 問。若畢竟空是中道甚深空者。何
云小智慧門耶 答。十八空是相待空故。總
爲小智慧門而於相待空中復論淺深無
妨歟。或總相門ヲ以爲小智慧。若細窮之亦通
眞空。中道空者是眞空故
  四諦義
苦集滅道名曰四諦。此四名四聖諦也。所
以名諦者。中論四諦品疏云。二義。一者實是
苦。二生不顛倒解故名諦○聖人所解故名
聖諦。又昔有凡夫與聖人諍諦○凡云。
我。聖
云。無
佛云。如聖人所知。以聖人諍得此諦
故名聖諦云云又云。四諦有二種。一有量。
無量云云此中且論有量四諦。四諦品疏
云。釋有量四諦。諸小乘論師不同。鞞婆沙
云。毘曇者説五盛陰苦名苦諦。有漏因是
集諦。數滅是滅諦。學無學是道諦○云云譬喩
部及
鞞婆周婆提
説略之
次明攝法盡不盡者。四諦品疏次
文云。四諦攝法盡不。答。虚空及非數滅此
非四諦攝。欣厭立四諦。彼非厭故非苦集。
非可欣故非滅道。又此二無漏故非苦集。
是無記故非滅道。又因果立四諦。彼非因
果故非諦此中三義。初約心明。謂諸賢
聖心厭欣故。二約法體善惡明之。以有漏
劣法爲苦集。無漏善法立滅道耳。三據生
死涅槃因果以立。彼二無爲六因之中雖是
所作因。而非此中二門因也 大品疏十云
差別
四聖諦攝不攝者。三諦攝諸有爲盡。滅
諦但攝數縁故攝餘二也。菩薩了攝不攝
法皆入實諦中涅槃疏十一云。若是四諦
四念處及十二入十八界。此攝法則盡也云云
此文亦明四諦攝法盡也。然此疏上文依
論人意明攝法盡故。云攝法盡者。依成
論師義也。故涅槃疏十一又云。今此明攝法
盡不盡。今且問。小乘四諦攝法爲盡不盡。
答。小乘攝法不盡。若是苦集二諦與道諦。
此三是有爲。攝有爲法盡。若滅諦是無爲。
攝無爲法不盡。何故。有三無爲。滅諦但是
數滅無爲。此是善法。而不攝虚空無爲與
非數縁無爲。此二無爲是無記故。攝法不盡
也。若是論人明サク三諦攝有爲法亦盡。而三
無爲同體。既攝數滅無爲。則得二無爲體。
此則是盡義。而約三種義邊亦是不盡也
論人亦是小乘。以是成論故。或此文中且
ヘテ爲大。以彼三大法師等學成實論謂爲
大乘故。據彼意故。且爲大乘。以對毘曇。專
以毘曇爲小乘耳。次明毘曇成論不同者。
論疏云。數明サク苦通三聚。成論但是心。論通
漏無漏。數但有漏也。數集通三聚。成論但
取業煩惱。數因集生縁。酬前是果。生後爲
因。但能生義屬集。所生是苦。成論即此能
生亦是苦報故。毒蛇之嗔即是報法苦諦也。
數但取煩惱滅爲滅諦。無漏法滅非滅諦。
成論明無漏法滅亦是滅諦也。數明方便道
中永伏諸結是非數滅。論明五方便中滅亦
是滅諦也。數明一切無漏行是道諦。不取
相似。成論明眞似皆是道諦也。數明無被
導法義。成論明有被導之心。即此能生亦是
苦報者。問。毒蛇之嗔雖是果報苦諦所攝。然
取能生義不可爲苦諦。彼取煩惱爲集
諦故。但可云取嗔表是所生義爲苦報。何
云能生亦是苦耶。答。此是成論人之失耳。
不可劬勞。又取能生義即爲苦報。以先業
煩惱力有此嗔恚後苦相續。非但嗔恚現在
愛惱之苦爲果報也。故嗔爲能生義通苦
集。直望後苦爲集。由前集因力故有此能
生即爲苦報故。非無其謂也。論明五方
便者。疏記云。四念處爲一。並四善根爲五
方便也云云成論眞似者。疏記云。成論者云。
苦忍眞無漏。方便相似無漏。皆爲道諦也
云云言無被導法等者。疏記云。無被導法義
者。數義但入觀時起無漏心。出觀之時若佛
若羅漢不起無漏心。唯縁有漏境故。有縁
縛義。有被導之心者。非但入觀時起無漏心。
亦出觀時被入觀時無漏心。而無漏心不爲
縁縛也云云義章言名用無漏用也。涅槃疏
十一云。初苦集二諦是有爲有漏。滅諦則是
無爲無漏。道諦是有爲無漏。雖有三句。無
有第四無爲有漏 又云。問。四諦與二
諦同異耶。古舊解云。苦集道三諦是世諦。滅
諦是第一義。此約空有判。故勝鬘云。三諦
入有爲相。一滅諦是無爲也。次晩代三師等
解云。四諦並是世諦。何故爾。四諦只是因果。
有因果故是世諦。非因非果故是第一義也
 問。今若爲耶。今明サク經中具有此意。非諸
師自作○若約爲無爲判二諦。則三諦是
有爲故是世諦。滅諦是無爲故是第一義也。
若約世出世判者。苦集是世間因果故是世
諦。滅道是出世因果故是第一義諦也。漏無
ヲ以判亦然。若約有因果無因果判。如前約
四諦並是世諦也次明卷舒義。涅槃疏十
一云。初明四諦。次明二諦。三明一實諦。四
明無諦。是卷舒義。卷四爲二。卷二爲一。
卷一爲無。次舒無爲一。乃至爲四也云云
 又云。若卷二諦爲一實諦。以眞俗是二
諦。非眞非俗不二中道爲第一義云云此明
卷舒與開合。其義少異也
  八諦義
八聖諦法出勝鬘經。經云如是八聖諦。寶
窟解云。權實各四。故云八諦○云云仁王
疏云。有作四諦無作四諦爲八諦文 經云四諦
八諦也
 勝鬘寶窟預以八門解之。一來意。二釋
名。三名義。四出體。五約人。六漸頓。七料簡。
八大意。下卷首云。説無邊聖諦。章略作八
門釋之。一來意門○第一明一乘行。從此
已去説一乘理。行所以得成。要由於理故。
次行明理○就別而言。擧無邊聖諦有量
無量アリ。有量之諦非究竟諦。無量之諦爲究
竟諦。以顯一乘二乘究竟非究竟義○又此
欲論佛法大事。佛法大事所謂四諦。如來
出世初轉四諦法輪。小乘之人執爲究竟。
今欲破之。明昔説四諦此是不可了義説。無
量四諦是了義説。令彼小乘識無量諦。更
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得成佛也○又一乘
是佛果徳。四諦是佛所證。前已明果。今次
辨證。故有此章來也。又一乘依如來藏。要
由見佛性故得成一乘。如來藏由四諦而
顯。故須明諦也。第二釋名門。今前釋四諦
名。餘三名後當釋。此章名爲説無邊聖諦。
無分別中善巧分別故。名爲説苦集滅道。審
實不虚故名爲諦。又能生不顛倒實解故名
爲諦。聖謂諸佛。就聖辨諦故云聖諦。又此
諦能生無漏聖解。目之爲聖。故云聖諦。有
量之諦名四有邊。無量之諦名四無邊。故云
無邊聖諦。第三名義門者。苦者逼惱爲義經
云逼迫相。集者招集牽後義。經云能生長
相。滅離有爲相續義。亦是已有還無義。經
云寂滅相。道者能除義。除謂除障。經云除
障。又能通義。通至於滅。經云大乘相。第四
出體門。二種生死果爲苦諦體。一切煩惱漏
無漏業爲集諦體。五住惑無名滅諦體。常無
常戒定慧爲道諦體。第五約人門。經云。凡
夫有苦無諦。苦集二種凡夫之人然不能
解。是故無諦。事滅無爲。或有或無。凡夫之
人斷惑則有。不斷惑即無。道諦一向無。聲
聞有苦有諦。一向無眞實。有有量之苦故
云有苦。了達有量。是故有諦。未有大乘正
觀故無眞實。經言。菩薩有苦有實有諦。凡
夫有一。謂有苦也。聲聞有二。有苦有諦。
菩薩有三。有苦有諦有實。經又言。菩薩之
人解苦無苦。一向有眞實。此據諸佛菩薩
也 問。何位菩薩具有三耶 答。三藏言。從
十解至十行菩薩與聲聞大同。十迴已上
乃至諸佛具三義也。第六漸頓門。若依雜
心及此經。二乘漸漸見諦。初見苦乃至後
見道。若依成實。見道以前漸見四諦。見道
已去頓見四諦。有人言。十解菩薩與此經
同明漸見義。十行已去與成實同。至經文
當更釋也。第七料簡門。問。四諦中道與菩
薩道何異。答。莫問大小乘。四諦中道名爲
因道。即是無常故。云集諦爲因。苦諦爲果。
道諦爲因。滅諦爲果。無上菩提謂果道也。
即是常住 問。大品云。菩提即是道。道即是
菩提。此明何義 答。菩提者即是無上菩提
果也。道者謂因道也。此欲明因果不二。所
以言即。但名字之中。菩提據外國音。道就
此間説 問。前無漏業因無明爲縁生ト云
種意生身。此即無漏屬集諦。今復用何爲
道諦耶 答。三乘無漏凡有二義。一爲無
明潤牽生之義。名之爲集。即此無漏有進
趣斷惑之功。説之爲道。第八大意門。花嚴
經云。法界非有量。亦復非無量。牟尼悉超
越有量及無量。此意明サク約虚妄重輕故分
量與無量。虚妄重者名爲有量苦集。離重
虚妄名有量滅道。虚妄輕者名無量苦集。
離輕虚妄名無量滅道云云釋名門云前
釋四諦名餘三名後當釋者。有量無量等名
餘三名。窟云。權名有作亦名有量。實名
無作亦名無量也。言作無作從行立名。
擧小乘諦望後。更有大乘觀諦可以修作。
名爲有作。以有作觀智詺所釋諦故名有
作諦。擧大乘觀諦望後。更無餘觀可作名
四無作。以無作觀智詺所觀諦名無作諦。
又釋。有邊四諦是二乘所觀。其人未是究竟。
方有所作。無邊四諦是如來所照。佛是究竟。
更無所作。故作無作從人爲別。又云。有爲
諦名作。以有爲法是起作義。無爲諦名無
作。以無爲法無起作故。故下文有爲生死
無爲生死ト云。亦云有量無量者。二乘智力有
限量。佛智無限量。邊無邊亦如是。二乘智
有岸極爲有邊。佛智無岸極爲無邊。悉是
隨人爲名有爲生死無爲生死者。窟云。分
段果名有爲。變易果名無爲。對界内有漏
語界外爲無漏。然實是有漏。對界内有爲
名界外無爲。然實是有爲。又出三界分段
桎梏籠煩名爲無爲。而有念念生滅稱爲
生死。如法花ニ云カ諸子出於火宅到於空地。
空地即是無爲也云云出體門云二種生死
果等者。出無量四諦體也。窟下文云。今以
四義釋之。一麁細門。若説分段因果及能
治滅道稱爲有量。若説變易因果及能治滅
道稱曰無量。二廣狹門。若説苦集唯其分
段因果。滅道唯是分段對治名有量。若説苦
集該通分段變易兩種因果。滅道該攝分段
變易二種對治。故名無量。三淺深門。小乘
觀唯知染淨因果法相。此毘曇宗也。又設極
深唯知四諦因縁假有無性之空。此成論宗
也。故名有量也。大乘所觀。明空即本性寂
滅。辨有窮如來藏。故名無量。四總別門。小
乘法中。雖觀四諦。總相麁知。名爲有量。大
乘法中。隨別細知。名爲無量。如一苦中具
知法界微塵數苦。集等亦然。故涅槃經云。所
説苦等中智所知。分別苦等有無量種。非
謂聲聞縁覺所知。我於彼經竟不説之
漸頓門云至經文當更釋也者。經文云。無
有出世間上上智。四智漸至及四縁漸至。無
漸至法是出世間上上智窟云。對二乘人
觀有作聖諦有四智漸至及四縁漸至。是故
今明出世間上上智無有四智漸至及四縁
漸至○上上智者。二乘觀有作○對凡名
上。對觀有作之上。明觀無作是上上智。
又菩薩智慧是出世。佛智過彼名上上智。
如涅槃經云。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
觀得佛菩提○正對二乘也○一切境界
於佛心内顯現故。言無四縁漸至也。以佛
頓得四智頓見四境故也○又有人
義略之
有人言。
小乘宗有二。次第見諦。二一時見諦○今勝
鬘詳量道理用無漸至不用有漸至○無
漸至家凡有二種。見諦道前次第見諦。故有
漸至。見諦已去空平等頓見四諦無有漸
至。見諦道前從四念處至世第一法。名之
爲上。見諦已云過於彼上故上上ト云今檢佛
性論。聲聞有二種。一利根人於一念中等
觀四諦。八十八惑一時倶斷。皆名爲見諦。
若鈍根人次第觀。即初念見苦不見餘三
諦。但苦下四諦名爲見諦。今用前解。以聲
聞爲漸見。佛爲頓見。以聲聞多漸見諦也
學者一義。佛性論意。初念名見道。第二念
後屬思惟云云今云。漸次見四諦皆名見
道。十六心後屬思惟耳。佛性論四云。初出
世聖道所破者。始自苦法忍初念之道能破
煩惱。名爲見諦。自此後去並屬思惟。平等
觀者有利有鈍。若利根人於一念中則等
觀四諦。八十八惑一時倶斷。皆名見諦。若
鈍根人於次第觀者。則初念觀苦不見餘
三諦。但斷苦下四諦。名爲見諦。餘未斷者
皆屬思惟言苦下者。以苦爲首三諦在
苦諦之下故。總云苦下四諦也。中論四諦
品疏云。但四諦有二種。一有量。二無量。三
界苦果名苦諦。感三界苦業煩惱名集諦。
無爲涅槃名滅諦。治此煩惱名道諦。此有
量也乃至次無量四諦者。二生死爲苦。五住
爲集。滅二死五住爲滅。治此五住惑眞解
爲道諦也云云釋名亦不
通窟釋耳
問。就無量四諦。云
何分別常無常耶 答。寶窟云。三是無常
者。謂苦集道也。此之三諦四義故無常。一相
異故。二因縁故。三本無今有故。四已有還
無故。滅諦翻此四故名爲常。然若通就理
謂之。則四諦同入眞如故。悉名爲常○宜
開四句。一苦集二諦但是無常。二滅諦但是
常。三道亦常無常。若是四諦中道諦。此是因
道。故名無常。若是佛果之道。稱之爲常
 勝鬘經云。此四聖諦。三是無常。一是常
云云窟云。此四者牒上無作四也云云
就此經文作解釋也 問。以佛果道爲攝
道諦。爲當何耶 答。不攝之也 問。若爾
何云道亦常亦無常。若不攝果道。何有常
義耶。又有何證云不攝耶 答。既云。四諦
中道是因道故名無常云云故知道諦不攝
佛果。又上文云。莫問大小乘。四諦中道名
爲因道乃至道諦爲因滅諦爲果。無上菩
提謂果道也云云又經云。三是無常云云故知
佛果非道諦攝也。然四句中云道諦亦常無
常者。道名同故。且總爲句。以顯佛果是常。
非四諦中道也 問。小乘云道諦通學無
學。何云大小乘皆爲因道耶。又言道諦爲
因滅諦爲果者。約證因論之。何嫌果位
耶。菩提涅槃相對。以涅槃爲果。果故以菩
提望涅槃亦可得名爲因理。如何云爾
耶 答。今經云三是無常之意者。以道諦
爲因位也。以因義相順故。就因位説之。
非云爾故全無果位道諦歟更思。又一共滅
諦可見寶窟
更有別八諦之義。故仁王疏中卷云。亦可
修八法爲八諦。謂無常・苦・空・無我爲四。
常・樂・我・淨爲四。故有八也。又云。八諦者。
相諦。差別説諦。事盡諦。無生智諦。令入道智
諦。菩薩及成就如來智諦。覺有爲諸相續故
善知生諦。覺煩惱滅故善知盡無生諦。此之
八名與瓔珞經十六諦中八名相似。未詳
所出
  四⻝義
四⻝者。段觸思識也 隨喜品疏云。依正法
念經。畜生有三十四億種類具四⻝
疏云十二因
縁品
六大四⻝中。識唯取有漏。爲成
凡夫身牽有。故論云。無漏識不立六界中。
是⻝説一切有漏。爲長養當來有故説於
四⻝料簡此三初雙擧六大四⻝簡無
漏。言爲成凡夫身者。先釋六大中識。言牽
有故者。別釋四⻝中識。言故論云無漏識
不立六界中者。成六界識簡別義也。是⻝
説下成四⻝中識牽有義也
  四縁義
四縁者。因縁・次第縁・縁縁・増上縁。此四縁
義。中論因縁品及十二門觀縁門辨。因縁者。
中論云阿毘曇
人言也
因縁名一切有爲法。十二門
云。隨所生法。若已從生。若今從生。若當從
生。是法名因縁次第縁者。中論云。除過
去現在阿羅漢最後心心數法。過去現在一
切心心數法。十二門云。前法已滅次第生。是
名次第縁縁縁者。中論云。縁縁増上縁一
切法。十二門云。隨所念法。若起身業。若起
口業。若起心心數法。是名縁縁増上縁
者。中論文如上。十二門云。以有此法故彼
法得生。此法於彼法爲増上縁中論疏
云。觀四縁有二義。一者破毘曇人執世諦
生不知第一義無生。二者述假名四縁生
義。顯假縁生故無自性生略抄問。次第縁
除阿羅漢二世最後心者意何 答。疏云。二
世羅漢最後心。但是次第縁。果無後心可生
故非縁也。未言未來○數人未來世亂。凡
聖心都無次第故不説之○問。二世羅漢
無後果可生。云何名意根。答。意根當體立
名。雖無後果可得名爲根。如地雖不生
草得名爲地。次第縁從果立名。無果可
生故不名次第縁問。十二門釋縁縁
云。起身口業起心心數者。中論疏釋縁縁
名五解。皆以境對心。又十二門疏云。縁縁
果但心而今論文並擧身口二業爲所起。
如何相違耶 答。身口業此擧所起顯能縁
心差別之相故。唯取心爲縁縁果。不相違
也。第二門疏云。四縁義中論已出。餘未盡
者。今略明之云云中論已出
者指疏也
次文云。四縁六因
能生所生體無廣狹。而有六四者。化物不
同故也。此初總明説意。四縁得名有三。増
上從果受名○因縁當體立名○餘二因果
通稱。心心數法是詮次之法故名次第。爲次
第作縁名次第縁。則從果立名。又云。用
次第法爲縁。從因立稱。論文用前釋
論云。前法已滅次第生。言前法已滅者是縁
也。次第生者是果也。故用前解從果名矣
縁縁者。
初縁字是心。謂心體是能縁之法。萬法爲縁
作縁名縁縁。從果立名。集師舊用。又解。一
切法皆是所縁之法故名縁。此法能生心縁
故名縁縁從境立名。論文用前論云。隨所
念法乃至
若起心心數法是縁縁。既云起心心數故。云從果
名也。問。論文不的從果立名。或可所縁故名縁。
而爲心法作縁名縁縁。從自體立。何云從果立
論文用此耶。答。上釋因縁名。云隨所生法。而爲因
者能生。今云隨所念。故念亦是能念。此並以所而取
能。其意可例同然此義未審。更思之。第二門釋名竟
次第縁但是心。果通二聚。謂滅盡定及無想
定。定上四相逐定而來。雖與定倶。不爲心
所求。非次第縁果○雜心四句第二念定次第非
無間。是第三句要。故今初
出之初念定上四相無
間非次第。餘句可知
無想天非心所要。但任運
而來。前心雖滅彼非次第也第三門
三聚竟
次第縁
最難解。有二十心不出四句。一非縁非
次第。二亦縁亦次第。三縁而非次第。四次第
而非縁。方便・生得・報生・威儀。此四心備四
方便生得二心是善。報生威儀二心是無記也。且欲界
方便善心。與欲界及化心非縁非次第。望自界
方便善心。亦縁亦次第。望自界報生。縁而非次第。望
色界穢污心。名次第而非縁。以從彼生名次第。不
生彼名非縁。餘
心諸句准此可知
二煩惱心不善及穢
污無記
與工巧心
無記。此三心備三句三句者。除縁而非次第句。
觀欲界故有三句也
變化心唯備二句亦縁亦次第。及非
縁非次第二句也
無有一
句也。現雜心廣心章廣心章者。彼論第十説二
十心相生文也。二十心者。
欲界有八。謂二善四無記二煩惱。色界六。除不善工
巧。無色四。二善及報生穢污。合有十八。及學無學二無
漏心成二十
心。第四門竟
幾通三性。答。次第縁・縁縁・増
上縁。縁果並通三性。因縁中有五因。須簡
別之總論因縁。亦縁果
通三性也。五門竟
四縁並通漏無漏。而
遍報二因但有漏就因縁中明差別者。欲
界分別法門故爾。六門竟
四縁
中凡聖備有。但因縁有具不具。如五因中
聖人有不具遍
因者也。七門
四縁中次第縁。縁果隔
世。縁縁増上縁亦隔亦不隔異世名隔。同
世不隔。八門
縁中心法能作四縁。色及不相應能作三縁。
無爲能作二縁歴法明縁多少。色不相應除次
第縁。無爲但作縁縁増上。九門竟
 問。法既具從四縁生。何故不具從六因
生 答。縁門是疎。又是總相明義故。得言
具從四縁生。因門是親。又別相明義。則分
別染淨法如煩惱是染法。必不從報因生。
如無記等是淨法。必不從遍因生。故無
有一法備從因縁中五因生スル&T069222;問。攝五
因爲縁名因縁者。亦攝三縁爲所作因
何故不名縁因 答。若言縁因即濫恐謂
四縁並爲縁因故不言縁因 問。若言
因縁亦謂六因並爲因縁 答。縁門是疎。
可得爾也。因門是親。所以非類縁門麁故。或
容六因並
爲因縁亦
得之也
云云已上六因明
義。十門竟
増上縁與縁縁
兩果異者。縁縁果但心。増上縁果通三聚
論釋縁縁云若起身業等。何云縁縁果但心
耶。答。此擧所發意取能發心爲縁縁果
又増
上縁亂生果。縁縁生果不亂。如色是眼識
縁縁。一切法是意識縁縁此就果明四縁
不同。十一門竟
 問。
幾義非次第縁 答。有三種法。一無學最
後心。二隔念心。三未來心。此三非次第縁。
如雜心説也此委分別簡是非。且就次
第明之。十二門竟
  五果義
五果義者。是毘曇論・地持論中之所説也。所
言五者一解脱果。二依果。三報
果。四功用果。五増上果
百論因中有果
品疏云。數人六因五果○言五果者。一解脱
果。從道諦生。若縁由爲言。亦從所作因
有。但六因正生有爲。解脱果是無爲。非六
因生也。餘四果從六因生。自分遍因生於
依果。報因生果報。相應共有生功用果。所
作因生増上果○大乘明因果者。如地持
論明十因五果。五果與數義名同云云解脱
果從道諦生者。解脱果是數滅無爲。但從道
得。非從道生。而言生者。據能得説。若通
論得。從無礙道生。即自分因生。今約能得
論。其無爲故非自分。但言所作因耳。又於
顯中以生名説。實非生也。又言從所作
因有者。亦以理言。非論説也。言非六因
生者。正是論意。毘曇所説無爲雖是果。而
無有因。非六因生故言無因。非無證因。
從道得故。法華方便品疏云。法身爲果。報
身爲報。故涅槃云。涅槃無因。而體是果。即
是本有云云又云。依涅槃經。無漏之法但
從因生。更不作因。名之爲果。有漏之法更
能生果。稱之爲報云云無漏但從因生者。
佛果功徳歟
  六因義
六因者。百論疏云。言六因者。一相應。二共
有。三報。四遍。五自分。六所作因縁品疏云
中論疏
第三
毘婆沙中有種種解。一解云。四縁是
佛説。六因非佛説。但迦旃延子作六因解
佛四縁義耳○次解云。六因亦是佛説。但文
脱落。故應在増一阿含六數法門説也。次
解云。六因實是佛説但佛散説旃延後集之
耳。眞諦三藏云。佛在天上説六因經。諸天
見旃延欲造毘曇故送將來。旃延以宿命
智觀知。是佛説○云云 問。六因四縁云何
開合 答。因縁品疏云。因是親義。六因則開
親合疎合三縁爲所作因。
開因縁爲五因
縁門是疎義故。四
縁合親開疎開所作因爲三縁合
五因爲因縁。云云
又云。因縁
攝因廣。謂攝五因。一者相應因。心王與心
數同起同縁不相違背。二者共有因。心王心
數與四相等同時共起名共有因。三自分
因。善還生善。惡無記亦然。四遍因。十一遍
使生一切煩惱名爲遍因。五報因。善惡之
法能生苦樂果報。爲報爲報因
  十因義
論疏一云。十因地持論明疏記云。依地
持論列十因名。一隨説因。二以有因。三種殖
因。四攝因。五生因。六長因。七自種因。八共
事因。九相違因。十不相違因地持論北凉
曇無讖譯
章十因義廣分別之。寶窟中卷云。以有無
明樂求淨法。淨法得生。故十因中名已有
  十縁義
疏第一云。十縁如舍利弗毘曇叙之。疏記
云。秦○佛陀耶舍譯舍利弗阿毘曇論有二
十二卷是也。玄奘三藏新譯曰集異門足
論。是薩婆多宗之書。列十縁名者。舍利弗
毘曇第九卷諸分遍品云。一因縁。二無間縁。
三境界縁。四依縁。五相縁縁。六業縁。七報
縁。八起縁。九異縁。十増長縁云云但列十縁
而不述共義因論疏記出集異門足論以
爲舍利弗毘曇同本也。此論二十卷。又舍
利子所造。然今考兩論。其文相大體是異也。
目録家亦不云同本更考
三論玄列六部
毘曇之中云。二者隣極亞聖。名舍利弗。解
佛語故。造阿毘曇。凡二十卷。傳來此土
云云大論二云。有人言。佛在時舍利弗解
佛語故作阿毘曇。後犢子道人等讀誦。乃至
今名爲舍利弗阿毘曇云云
名教抄第二
 建仁二年五月二日於東大寺塔本坊爲興
 法佛法利益衆生書寫之訖
     三論學者沙門覺澄 生年
二十五歳
      留贈後見  共期佛慧
           一交點畢云云
 娑婆電泡之國誰免無常之悲分段生死之
 郷誰緩有涯之剋非修學讃仰之業得何時
 菩提之道扇攝嶺興皇之遺風寫名教十五
 之新草者也於此卷者勸他筆遂其功了
  文明第十三八月二十一日
          三論宗英憲生年
十九


名教抄卷第三
 此卷有十二科
  八不有七科
八不略標義 方言義 三種中道義 四種
中道義 不二法門義 阿字門義 捨罪福

  佛性有五科
佛性略標義 五佛性義 二河義 十二因
縁義 八識義
  八不義
八不者。則正二諦之旨歸。顯中道之極説。
横盡衆教。竪貫眞俗。理無不盡。益無不
兼。其八不者中論
初云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玄云。八不者。蓋
是諸佛之中心。衆聖之行處也云云疏第一
云。八不者。蓋是正觀之旨歸。方等之心府。
定佛法之偏正。示得失之根原。迷之則 萬
法藏冥若夜遊。悟之則十二部經如對白
 玄云證具中
假二諦
文則八不處處經論散
出。但菩薩瓔珞經下卷云佛母
二諦義者。不
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不生亦
不滅也。又大經二十五師子吼品云。十二
因縁不生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
來亦不去又云。八不具三種中道。即是
二諦也云云三種中道者。一世諦中道。二眞諦中道。
三二諦合明中道。言即是二諦者。是二
諦假也。故八不一一具中道。假名眞俗二
諦也。具如玄第二卷幷因縁疏等明之
涅槃義記
第八淨影此不生等釋有兩門。一依世諦縁
相解釋。如中論説。因縁假集無有一法自
性可生名爲不生。亦無一法自性可盡説
爲不滅。分分盡謝稱曰不常。連連新生故
曰不斷。前後分異名爲不一。從前起後非
餘處來故言不二。縁集始生非本至今故
曰不來。因謝果興非前到後所以不去。前
無自性所以非因。後無自性是故非果。二
就眞諦縁實解釋。因縁實性不從縁生。是
故不生。不從縁盡故曰不滅。體無定性所
以非常。不可斷滅是故非斷。體備法界恒
沙佛性故曰非一。諸法同體不離不異故曰
非二。不從縁變故無去來。亦無隱顯。故
非因果。良以。就實以論其體。體別無縁。是
故不可約設生滅乃至因果。此後一義與
聖行中辨性相似。今此所論義當後門云云
此中意云。涅槃所説與中論別。今嘉祥解乃
以涅槃成中論説
  方言義
二諦義中道門云。初就八不明中道○師
有三種方言。第一方言云。所以牒八不在
初者。欲洗淨一切有所得心。有得之徒無
不墮此八計中。如小乘人言。謂有解之可
生惑之可滅。乃至衆生從無明流來。反本
還源故去。今八不横破八迷竪窮五句○
然非生非不生。既是中道。而生而不生。即
是假名假生。不可言生。不可言不生。即
是世諦中道。假不生不可言不生。不可言
非不生。名爲眞諦中道○然無生滅生滅。
豈是生滅。生滅無生滅。豈是無生滅。故非
生滅非無生滅。名二諦合明中道。第二方
言云。所以明三種中道者。爲顯如來從得
道夜至涅槃夜常説中道。又學佛教人作
三中不成故。墮在偏病。今對彼中義不成
故辨三中○今明中道者。無生滅生滅爲
俗諦中。生滅無生滅爲眞諦中。無生滅
滅豈是生滅。生滅無生滅豈是無生滅。故非
生滅非無生滅。二諦合明中道○第三方言
云。世諦即假生假滅。假生不生。假滅不滅。
不生不滅爲世諦中道。非不生非不滅爲
眞諦中道。二諦合明中道者。非生滅非不生
云云次料簡之。玄云。問。第一方言出諸
師計。後方言出諸師三中不成。云何異耶。
答。第一方言破性外道八迷。破性明中。但
出諸師計。諸法師計亦有性義。亦言。正破
外傍破内。故出諸師計又辨第三云。
問。此與上何異。答。此有二意。一者即世
諦生是不生。如色即是空。故破不生。即是
世諦。眞諦不生者此即相因義。因世諦生
名眞諦不生。二者世諦中不生不滅。即是眞
諦假。非是破性明中。爲明世諦假生雖生
不起。世諦假滅雖滅不失故。生滅宛然而
未曾生滅故。世諦中即是眞諦假意云。二
種方言明破性中。此唯明假。宛然中也。然
第二方言云因縁表中道者。破因縁故。在
因縁之上名因縁表也。破者但破因縁之
病。不破因縁法也。故玄云。雖同生滅爲俗
不生滅爲眞。但不生有三種。初方言破定
性生明不生。第二方言破假生明不生。此
中有異。破定性生但破不收。破假生亦
破亦收。第三方言約平道門。本來不生故
言不生。不言破病古人撰方言義私記。
先徳又目録云。方言義一卷今未得
其本
言方言
者方域之言也。又是方法之方也。謂興皇和
尚謂八不文之言方也。中論疏一云。就初
牒八不述師三種方言。第一云。所以標八
不在初者。爲欲洗淨一切有所得心。所以
然者。有得之徒所行所學無不墮此八計
之中。如小乘人謂有解之可生。有惑之可
滅。生死無常爲斷。佛果凝然是常。眞諦無
差別故一。俗諦萬有不同故異。衆生從無明
流來故來。反本還原故出。今二十七品横
破八迷竪窮五句。以求彼生滅不得故
云不生不滅○然非生非不生既是中道。而
生而不生即是假名。此假生假不生即是二
諦故。無生滅生滅以爲世諦。生滅無生滅
爲第一義諦。然假生不可言生。不可言
不生。即是世諦中道。假不生不可言不生。
不可言非不生。名爲眞諦中道。此是二諦
各論中道○然無生滅生滅豈是生滅。生滅
無生滅豈是無生滅。故非生滅非不生滅
名二諦合明中道。師又一時方言云。所以
就八不明三種中道凡有三義。一者爲顯
如來從得道夜至涅槃夜常説中道○二
者此論既稱中論。故就八不明於中道○
三者爲學佛教人作三中不成故墮在偏
病。今對彼中道義不成欲成中義故辨三
種中也○他云。實法滅故不常。假名相續不
斷。不斷不常名世諦中道乃至以此推之。
三中不成爲對此三種中不成故今明三種
中道○生非自生。但世諦故假説生。滅非
自滅。但世諦故假説滅。假生不生。假滅不
滅。不生不滅。名世諦中道○待世諦假生
明眞諦假不生。待世諦假滅明眞諦假不
滅。非不生非不滅爲眞諦中道。二諦合明
中道者○無生滅生滅豈是生滅。生滅無生
滅豈是無生滅非生滅非無生滅名二諦
合明中道○前明サク二諦中道是因縁假名ヲ以
破自性二諦故名爲中。第二雙泯二假稱
爲體中乃至後意明漸捨義。即世諦破性生
滅以辨不生不滅○眞諦破假生滅以辨
不○即世諦生是不生。如色即是空。故不生
即是世諦也。眞諦亦不生者。此即明相因義。
因世諦生故明眞諦不生云。此是師正意
也。二者欲示階漸明義者。世諦中不生不
滅即是眞諦之假。非是破性明中。爲明世
諦假生雖生不起。世諦假滅雖滅不失故。
生滅宛然而不曾生滅故。世諦之中即是眞
諦之假。眞諦假不生滅。此是生滅無生滅。故
不生滅宛然而未曾無生滅故。是眞諦中道。
雙泯二諦。大意如前○師云。方等大意。言
以不住爲端。心以無得爲主故。説世諦
爲令悟眞諦故。以眞諦假爲世諦之中
○方言甚多。略明三種。至後重牒八不廣
料簡之二諦義中第二方言云。無生滅
生滅爲俗諦中。生滅無生滅爲眞諦中云云
此疏所明第二方言云。假生不生。假滅不滅。
不生不滅。名世諦中道云云非不生非不
滅爲眞諦云云其言似異。而今案之。今文
具明也。二諦義文略也。宜善記之
  三種中道義
三種中道者。一世諦中道不有。不無。
又不生。不滅
二眞
諦中道非不有。非不無。
又非不生。非不滅
三二諦合明中道非有
非不
有。非無非不無。又
非生滅。非不生滅
此義廣如玄論八不義第二
門及論疏釋八不文也。又有三種中道。一
者有。二者無。三非有非無。前二用中。後一
體中。此三亦名三假故。論疏云第二
非有
非無爲中。而有而無爲假。蓋是一途論耳。
若辨三中三假。即中假常通云云有與無即
是二諦亦是教門。非有無者爲一實諦。即名
爲理。雖有百是百非不出有無。雖云超
過百是百非不過一實。然此三中亦名三
諦。三諦皆正故即名中。二諦義云。有時有
三諦。有諦。無諦。非有非無中道第一義諦
云云此即一往開中假意。而實中假常通。故
成三中也
  四種中道義
四種中道者。三論玄云。所言四中者。謂對偏
中。盡偏中。絶待中。成假中云云序疏云。但中有
三。一對偏中。
二盡偏中。三絶待中。取意略抄。
於前四中。略無成假也
玄又云。對偏中
者。對大小學人斷常偏病。是故説對偏中。盡
偏中者。大小學人有斷常病。即不成中。偏
病若盡。即名爲中。絶待中者。偏病既除。中
亦不立。非中非偏。強名爲中。成假中者。由
非有無故説有無。如此之中爲成於假。謂
成假中略抄又有四中。一有。二無。三非有無。
四非二非不二。四中具足方是圓中。此圓中
義見玄二諦義第五門也。又有四中。一者
不生不滅。二者不常不斷。三者不一不異。四
者不來不出。故論疏二云。八事四對。一一相
對。病無不破。中無不顯云云若單中者。八
事即八中若複中者。四對即四中。又有四種
中。故三論玄云。釋中不同。得有四種一外
道明中。二毘曇明中。三成實明中。四大乘
人明中也云云此是邪正淺深通論總有四

  不二法門義
言不二者。是八不中之第六不。維摩經中
説此不異爲不二法門。花嚴經中説爲一
道。起信論云一心法界。大智論名曰獨空。
亦是攝論眞如獨存獨空釋在序疏
及大品疏第八
正法中道
超過數量故言不二。眞性可軌名之爲法。
開通無滯稱曰門也 淨名玄云。不二法門
明聲聞心菩薩心不二即是一乘○問。不二
法云何即一乘耶。答。不二之理即是乘本。由
不二之理故生不二之觀。由不二之觀
能導引衆行出於生死到彼薩雲云云
章云。不二法門有二。一是遣相門。無所留。
二是融相門無所遣取意玄二智義云境智
今對此一門略叙大乘樞要觀行淵府。經云
大論第六引
文殊本縁云
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
三法中。無量諸佛道○境智不二云云道者正道
即中道也
 觀經疏云。花嚴經云。心佛及衆生。是三無
異相 中論云。生死及涅槃。無毫釐差別。
淨名經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今亦爾。只
心即是佛。只佛即是心云云維摩疏第一云。
有人言。不二法門即眞諦理成論師
所用
有人言。
不二法門謂實相般若智論師
所立
有人言。則阿梨
耶識十地師
所用
有人言。即阿摩羅識攝大乘師眞諦
三藏之所用
初二約境。後兩據心云云又云。教有三階
而理無二轍○淨名寄默然之相以顯無
言之理。所詮無言即爲是理。能表之相稱之
爲教。是以教有三門而理無二矣○仲尼
之遇佰雪可目撃而道存。妙徳對淨名亦
二默而相領云云三階者。諸菩薩以言遣相。文
殊以言遣言。淨名以默遣相
 義章云。此三階是化益分齊。息相教入之
階降也。若論自覺相應境界。不可言彰。叵
以默顯乃至問曰。維摩闡玄之極。自覺境界
何故不論。不可陳處。從來未辨。豈獨今哉
云云問。今既得顯自覺境界。何無勝彼維
摩之者如今顯耶 答。嘉祥之意受無深勝
無言所顯不二理也可別
論之
  阿字本不生義
玄二諦義有無門云。諸法本從無生。皆以阿
字爲本。是即諸法皆歸阿字一無生門。故
經言。四十二字皆歸阿字論疏二云。
釋道安明本無義。謂無在萬化之前。空爲
衆形之始○師云。安和上鑿荒途以開轍。
標玄旨於性空以爐治功驗之。唯性空之
宗最得其實。詳此意。安公明本無者。一切
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無。此與方等經論什・
肇・山門義無異也言本性空寂者。肇公
宗本義云。實自無非推之使無故名本無
云云今見諸文。本有二義。一者諸法是末。
無生是本。故云本不生。故疏文初云無在
萬化之前。玄文云。諸法本從無生云云二者
諸法本自不生。非由推無。以不生非始故。
云本不生。二義如此。若融會者。有本・自
無。故亦以無爲先。二義無用。然諸法本自
無義爲正意耳
  捨罪福義
捨罪福者。百論初品所明。疏云。罪以摧
折爲義。造不善業感彼三塗得於苦報。
摧折行人目之爲罪。福是富饒爲義起於
善業招人天樂果故稱爲福。捨者入實相
觀心無所依故稱爲捨。罪招苦報。可得
云捨。福感樂果。云何亦棄。答。罪住時苦。
福滅時苦。以二時並苦故宜須雙棄
云。福報生時樂故。依之捨罪。福報滅時苦
故。依空以捨福又云。今明。捨者非取
捨之捨。下云。捨名心不著。以無得無依故
名爲捨云云
  佛性義略標此中有五科。如卷首注
  之
佛性義。大乘玄第三卷廣明之。即大意云。甘
藥停山由來已久。圓珠沈水實自積時。而
隨其流處六味不同。競捉瓦石三乘滅異。
謬言羊角之刀復據如繩之像○少失郷
土名弱喪。不知反本稱曰無明。蕩識還
原目爲佛性此中句句皆以譬顯之。
即涅槃及法花説也
意六道
衆生本從一味佛性中出。鈍根謬取成三乘
異故六道三乘隨迷還識原。悉當成佛云
也 法花方便品疏釋佛種從縁起文云。種
子有三。一以一乘教爲種子。故譬喩品云。
斷佛種故即是破教也。二以菩提心爲種
子。故花嚴云。下佛種字於衆生田生正覺
芽。三以如來藏佛性爲種子。今初偈正以
菩提心爲種子云云此以中道佛性爲如
來藏。即名藏識也。縁略亦名本有佛性。本
有種子。本有一乘也。義章佛性義云不改
名性
佛因佛果性不改故。衆生究竟必當爲佛。
不作餘法。經説佛性旨要在斯又云。能
知性者。謂眞識心。以此眞心覺知性故。與
無明合便起妄知。遠離無明便爲正知○
若無眞心覺知性者。終無妄知亦無正知
○此能知性局在衆生。不通非情。故經説
言。爲非佛性説於佛性。非佛性者。所謂一
切牆壁瓦石。又經説言。凡有心者悉是佛性。
此等皆是能知性也。所知性者。謂如法性。實
際。實相。法界。法住。第一義空。一實諦等。如
經中説。第一義空名爲佛性。或言。中道名
爲佛性。如是等言當知皆是所知性也。此
所知性該通内外。故經説言。佛性如空遍
一切處涅槃疏十七云。佛性是靈智之
法。異於牆壁瓦石等要須修習方得。不修
不得也玄出十一師釋已云。但河西道
法師與曇無懺法師。共著涅槃經。親承三
藏作涅槃義疏釋佛性義。正以中道爲正
因佛性。爾後諸師皆依朗法師義疏得講涅
槃。乃至釋佛性義。師心自作各執異解云云
 又云。非眞非作中道爲正因佛性云云
又引師子吼文云。即是三菩提中道種子也。
是故今明第一義空名爲佛性。不見空與
不空。不見智與不智。無常無斷名爲中道。
只以此爲中道佛性也云云問。淨影義章
與玄意同歟異歟 答。十一師中第三師云。
以心爲正因。故經云。凡有心者必定當得
無上菩提云云第六師云。以眞神爲正因
佛性。第七師云。以阿梨耶識自性清淨心
爲正因佛性也。此等並非所用。義章大旨
以能知性眞識之心爲佛性宗。以中道第
一義所知性爲傍義也。今以中道第一義
空爲正因佛性。其言顯矣。故知是別。然勝
鬘寶窟以藏識爲佛性也 寶窟下云。二
明約佛性不約縁。染淨之興只由藏實○
如楞伽説○藏識受苦樂法花義疏云。種
子有三。一以一乘教爲種子。二菩提心。三
如來藏佛性爲種子云云縁略上初云。衆生
成佛亦具二義。一者縁因佛性○即是菩提
心○二本有種子。即是本有佛性。方得成佛
云云縁略但云本有種子以對縁因。本
疏即云如來藏佛性。寶窟云藏識。故知以
如來藏識爲正因佛性。然此如來藏識非妄
想所染名爲中道第一義等。玄一乘義云。如
來藏佛性中道爲不動乘云云故明正因二
師實同餘義。具如別抄之
  五佛性義
五種佛性出涅槃經師子吼品。玄佛性義簡
正因門。疏第一卷分別解釋。疏云。大涅槃經
明五種佛性。蓋是諸佛之祕藏。萬流之宗極。
蘊在因縁之内。所以然者。十二因縁不生不
滅。謂境界佛性亦名
因性
由十二因縁本無生滅
發生正觀。即觀智佛性亦名因
因性
斯觀明了名
菩提果佛性亦名
果性
正觀既彰生死患累畢竟永
盡。即大涅槃果果佛性亦名果
果性
然十二因縁
本性寂滅。未曾境智亦非因果。不知以何
目之強名正性。正性者五性之本也亦名非
因非果
然此五性更無別體。但因縁一法轉而爲
因縁一法者。即是中道正性。染淨縁起
轉爲五性。五性只是中道正法之本末也
玄云。是因非果。是果非因。是因是果。皆未
名正。若言非因非果。此乃是正。故經云非
因非果名爲佛性也。故於四句中更足第
五句方是正因。於三句中更是第四句方是
正因。故以中道爲正因佛性。故經云。佛性
是三菩提中道種子也云云又云。以中道因
爲正種子云云疏十云師子
吼品
此從因果入
非因果。正因果即爲正性之種子。故云佛性
爲中道種子 又云。十二因縁境界性故。
發生觀智。由觀智得菩提。以得菩提故
得涅槃。就根本爲論境界性。即是三菩提
中道種子○今此文中意。正以觀智爲菩提
中道種子也云云三菩提道名爲中道。非凡
所得故。非下無求上心故。非上非上非下故。
名中道取意玄意以正性非因非果八不
爲中道。疏即以菩提果非上下故名中道
更審
察之
  二河義
略章二河義云。二河者凡有五種。一因縁河
佛性河。二生死河涅槃河。三衆生河佛性。四
善法河惡法河。五煩惱河智慧河。釋迦教多
河爲喩。舍那教多借海爲喩。深廣無邊流
注沈浮爲義略抄十二門疏上云。問。河有
幾種。答。略明其二。一十二縁河。二佛性河。
生死深廣迴流不息。悉能漂沒六道衆生故
名爲河。佛性亦爾。深而無底。廣而無邊。五
十二位大乘賢聖皆在其中故名河云云
法花玄第九云。但自攝嶺相傳有二河之説。
一者菩薩在佛性河中行。佛在佛河中行
○菩薩猶是無常。未勉三世之法。教就三
世中修行○如來已離三世。而今作三世
者。此是無三世。爲衆生故作三世方便。故
佛河中明無三世義也云云涅槃疏第十九
迦葉
品疏
前明七人是生死河中七人。今明七
人是涅槃河中七人云云前者師子吼品
即文中見也
又云。前
生死河中借七人爲喩。非是水中物。那得
反在水中不離於水。亦是涅槃河借七種
衆生爲喩。初即惡大魚乃至最後是龜。此是
水中衆生故不離於水。此兩河譬意異正於
云云四論玄義第九卷有一科立二河
義之
  十二因縁義
十二因縁者。蓋是生死之江河。佛性之淵底。
觀智之曰生。教門之旨歸也。是以三獸倶度
同期彼岸。七人並就分浮沈縁覺競。大覺好
觀縁起之生滅。大乘鄙小乘。只任有支之
淺深。豈唯一科之大義而已。凡是二藏之洪
範者也。玄八不義引涅槃師子吼品云。十二
因縁。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二。不來
不去。非因非果云云此就大乘深義明十
二因縁也。中論第二十六品就十二因縁
幷觀行。此就小乘教門明佛説縁起也。且
就論一品略明十二相生。疏云。佛爲破無
因邪因故説十二縁生。此是借妄止妄○
毘婆闍提定執十二是無爲法。餘部以言是
有爲法云云言十二者。始從無明乃至老
具如常
列之
論疏第一云。過去二因生現在
五果。現在三因生未來兩果云云三世兩重
因果如此。言無明者。論疏第十云。從所無
受稱。謂無智慧之明稱爲無明。又云。十使
中無明。唯取無明使爲無明。三毒中無明。
除貪嗔二使已外皆是無明。今此中通取一
切煩惱患爲無明。爲發業故。又雖通此一
切煩惱。亦無明是生死本故。但説無明
雖通下釋體寛名狹也 問。若取發業者。
無記煩惱應非無明支。何故通取耶 答。通
取遠因故亦收無記。由此義故。所起之業
亦通善也。所言行者。疏云。行者以起作爲
義謂起作生死果也。即身口意三行亦是罪
福不動等三行文論云。爲後
起三行
又云。五陰四識
中。行除四陰餘一切有爲法悉是行也。此中
若別取行體唯取善惡二業。若通相説之
亦攝一切善惡有爲等法論云。以起是
行故。隨行墮六趣言識支者。疏云。以
諸行因縁識受六道身者牃論
文也
○識是當體
受名○五陰中識通攝一切有漏無漏○六
大四⻝中識唯取有漏○六大爲成凡夫身故。
四⻝中識爲牽有故
四空識處體是四陰。縁識故名爲識處。所縁
之識通漏無漏。此中明識唯此受生。一念染
污識爲明受生故。若就時分論之。與識同
時一切諸法皆名爲識。成實論云。五陰中識
名了別識。識支名染著識。問。何故此識必
是染污。答。此識詑生必與煩惱相應故。是
染識也。問。若爾何故復云識支是報耶。答。
識詑生時分中有命根衆生種類及精血。此
是報法。而識非報。今云報者。詺命根等爲
報耳。精血等猶如輕毛。必須惑潤然後得
文精血者。生
時色根也
又云。問。中陰屬何支。答。識
支屬生陰攝。中陰屬行支攝。又解。中陰雖
未受生報而屬識支攝言名色者。疏
云。一云。四陰名名。色陰名色。以當名識支
時。四陰微弱。纔有其名故云名也。阿含經
云。痛・想・受樂・思惟爲名。四大所造爲色。故
知爾也引經證四陰爲名也。疏記云。痛謂識陰。想
謂想陰。受樂謂受陰。思惟謂行陰。痛者覺惱義
故。有人傳云。痛者受陰 云云 論文云。以有識著
故増長於名色。問。若爾者。何故疏云以當名識時四陰
微弱耶。此文明當彼識支時即爲名色也。答。當名
識者正應云當名色。而作識者是書之誤也。又名色支
猶是識支分。而非初識故。分與別故云當
名識。論文據相生故云増長於名色也
次云。
即以色陰爲名色。言此色受衆生之名。異
非衆生之色也。故成論引經云。心依名色。
問。化生云何識縁名色。答。婆沙云。識縁名
色。此説胎生不説化生。評云。化生亦識縁
名色。如化生者。初得諸根未猛利時説是
識。若諸根猛利名名色文問意。化生諸根頓具。
應識支後即是六處。
應云識縁六處。何名名色。評家意。六根未猛利時
爲名色。若六根猛利方名六處。見下文也。而云未
猛利爲識猛利爲名色者。以類例也。名色望識爲猛
利。望六處爲未猛利也。故云。如初念雖有六
處但名爲識。亦第二念後望後猛利時名名色無過
也。此位未生四種色根。乃有五位哥羅羅乃至婆羅
奢。此疏意也。然第五位中
四根生已乃爲六處也
言六入者。疏云。謂六
根生六識。爲識所入之處也。數云。六根能
發於識。名之爲入。發者是根之功能云云
觸支者。疏云。觸以觸對爲義。毘曇別有觸
數。能和合根塵及識使根識對塵故名爲
觸。成論人無別觸數。但明心法觸對前縁
也。婆沙云。諸根以能爲觸作所依。但未能
別苦樂云云 毒蛇不
淨等
言受支者。疏云。受以
領納爲義。謂領納違順等縁○爾者但起
貪愛。即涅槃經云。染習一愛也○但明觸
後之受故。觸與受因也法花化城品疏
云○所言愛者。涅槃經云。染習一愛。爾時
但有一⻝愛未有欲愛故。稱爲一愛。所言
取者。煩惱重四方馳求故稱爲取云云已上釋
受支畢
然本經説受文云。染習一愛故。論疏合經
也。法花疏文爲顯愛支具有餘愛故。引引
説受有一愛文。非即此・文説愛也 古人
云。引經論文有異。或引有故字者必是證
文也。若無故之字者或爲顯異義引來而
對耳。今文不云故涅槃云。直云涅槃經云。
故知非必爲證據也。言愛支者。疏云。愛
以染著爲義。然三受通爲愛作縁。爲苦
受所逼故。貪求於樂云云四禪以上不苦
樂生愛也
云。愛支復有欲愛云云言取支者。疏云。以
助業取果故名爲取○婆沙云。初生愛愛増
長名取○成實者云。貪使爲愛。餘九使名
取。此文云。四取者五陰品已釋。婆沙云。云
何名取。以貪境故。四方追求故名爲取。此
即以四方追求名爲四取取有二義。一
取果名取。二追求取境名爲取。此文云四
取者。此中論文也。五陰品已釋者。五陰品
論疏倶無此言。此言在六情品末近五陰始
也。四方追求名四取者。此四取者即欲取
等四如疏明。故知以數爲名名爲四取。言
四方者。但是釋取義。非釋四也。言有支
者。疏云。能有來果名之爲有。又能令後
世三有相續故名爲有。即從果立名。婆沙
云。追求之時起於三業。是名爲有言生
支者。疏云。數人以生起爲義。故云世中
起故生。成實是本無今有義數人又云。生是
生相。從相得名言老死者。疏云。衰耄爲
老。終盡爲死。數人云。老死是異滅兩相。從
相立名又云。從老死故有憂悲苦惱者
牃論
文也
此四於老死支中離出故不別立支
也。經云。將死之時戀生畏死。名之爲憂。
發聲蹄哭。因之爲悲。五根相對爲苦。意根
相對爲惱也問。三道何分別 答。無明・
愛・取名煩惱道行・有二支名業道。現在五
果未來兩果名爲苦道 問。過未各二。現在
八者何 答。疏云。已滅未起相微故少。現在
相顯故立於八。又過去前故唯因。未來後故
唯果。故各立二。現在兩望具前後義故。因
果雙説立八支也取意
略抄
又引婆沙云。無明
有因。謂不正憶念。老死有果。謂憂悲苦惱。
又無明因謂老死。老死有果謂無明。以愛
取即無明。名色等在未來爲老死取意問。
三界具不 答。疏云。婆沙云○欲界具十二。
色界除名色。無色除名色六入。評云。三界
皆具十二。如初生色界諸根未猛利名名
色。無色雖無有色而有名。雖無五入而
有意入取意 上文云諸根猛利名名
色者。望識爲論耳
又云。現在
世識未來世生但一人念。餘並是相續。増一
阿含三十卷云。識支具六識。則時節長久非
一刹那。若猶託生唯一意刃身識無四識也
問。初主若一念者。應唯一意。何云刃身識耶。答。初
生有身根故。約所依且與云有唯四識全無也。倶
舍頌言。離染退死生。
許唯意識中。云云
大福徳人託胎則具六識。
化生識支具六識六根頓足此據位
長説耳
大集經。
七七日前屬識支。智度論云。三七日屬識
就識支長受
出異説也
疏又云。五果幾在胎内。
答。觸受二果在胎外。餘三在胎内識名色
六處在
胎内。上云。六處乃至婆羅奢者。婆羅
奢位長。初屬名色後名六處也
又云。問。無間
地獄具幾支。答。極少有八。極多十一疏記
云。極少八者。除名色・愛・取・有。極多十一者。
除名色也無間初生頓具諸根故。且除
名色。若如色界亦具十二。極少八。除愛・
取・有者。彼處苦果顯故不説現在三因。又
愛順樂故除之。取・有屬愛。餘勢亦除之也。
疏又云就六因
分別
十二既是前後相生。相應共有
是同世因果故除之。有所作自分遍因報因。
無明望不善業。是所作自分遍三因也。若生
善業唯所作因。行生識者所作及報二因
若望初生染識論者。應
是自分因。而略不言
識生名色者所作自
分二因且望報果相生
不云遍因也
名色生六入乃至觸
受者。所作自分二因如上受生愛者唯所作
且以報
望惑也
愛生取者所作自分二因愛且就名
説。若約體
説。亦應有
遍因
取生有者同無明生行望不善業
具三因等
有生生者同行縁識。生生老死同識縁名
略抄又云。若正取次第相生支體者。無
明通二性。若就時説。無明通三性。行支亦
通三性。別唯善惡識支。若取一念託胎識。
是不善無記若就時通三性若論報果
應唯無記
若色
等四通別倶攝三性此言別者。正就名説。
若別論報。應唯無記
取同無明。有同行説。生同識。老死同餘四
略抄又云。十二同是有漏。同是有爲。同是
非學非無學婆沙云。十二中若心心數染污。
餘通染不染略抄。就正相生故。心法唯染。
若就位論。應通染不染
云。問。縁生與縁起何異。答。婆沙云。因是縁
起。果是縁生。又云。作四句。一縁起非縁生。
未來世法也云云未來法是果。而云非縁生者。此
是別義。非約果爲縁生義也
又云。毘曇有四種十二因縁。一無始十二。謂
始不可知。二連隟十二。謂展轉三世相傳。三
刹那十二。一刹那具。四分段十二。謂過去二
現在八未來二也略抄連隟者。隟字
可作璅也
問。爲從
果觀十二。爲從因觀耶 答。疏引智論。
論云。愛多者從果觀。見多者從因觀。菩薩
利根爲衆生故亦從果觀。婆沙解云。隨順
法故先見老病死而尋因也。此解與智論
意隨順衆生
可觀法也
又解。爲初學者前觀於果。菩
薩最後生名爲初學。曾無數劫觀於因縁。後
若觀時還從本起。如人雖數上樹。後若上
時還從根上。此明三藏小乘菩薩。若本大乘
菩薩。觀因果無定。亦不作因果。而觀涅槃
十二因縁具足十不略取
此文明從老死
起名從果觀。從無明起名從因觀也。次文
云。問。若小乘菩薩既於果觀十二。今此文
云何從因觀耶。答。聲聞法中自有利鈍。鈍
者從果觀。故四十四智。謂老死果。老死集。
老死滅。老死滅道。一支有四故成四十四
智。利根人觀十二有七十七智。謂無明縁
行。此是生法智也。非不無明縁行此審法
也。一世有二。三世爲六。此六是法住智幷
泥洹故稱爲七。一枝有七故合七十七也。四
十四除無明。七十七除老死今此文者。中
論文先明無明也。成實論七十七智品云。問
曰。經中説七十七智。謂生縁老死不離生
有老死。過去未來世中亦如是。是法住智
觀無常有爲作起從衆縁生。盡相懷相離相
滅相亦如是觀。乃至無明縁行亦如是。是
中何故不説老死性及滅道等耶。答曰。爲
利智者故如是説。但開其門耳知。餘亦如
云云問。中論疏言。利人從因觀有七十
七智。謂無明縁行者。成論文初明生縁老
死。乃至無明縁行也。成實論既見從果觀
起七十七智。大師解釋何違之耶 答。中論
疏不正依成實文。但以義説之。若正依成
實文者。可云從生縁老死始之也。故淨
名玄第五云。問。四十四及七十七同從老死
起。有何異耶。答。四十四觀果由因。其觀
易成。故爲鈍根人。觀果由因者。初觀老死
是果。次明老死集者。觀果由因也。七十
七即觀因生果。如云生縁老死。生是因。
爲老死之縁不離生。縁老死亦爾。觀因
生果者。事既難故。爲利根人。四十四成論
文云在方便中。七十七文不判位。多師云
在四現忍中也 問。何故不從無明起耶
 答。尋末至本此觀易成。又四十四但從
果起。以具四諦故。若從無明起。無因縁
無後因。云何得具四諦耶。七十七應從無
明起。但從老死起觀易成故。不從無明
起也大乘玄二智義云。七十七
智不從無明起也
問。菩薩觀十
二屬何智耶 答。菩薩無方。不可定判。
釋論云。菩薩爲衆生故從果觀十二因縁
大乘玄二智義文全同之。但應從之應字
作不也。此土古人以從本至末名順觀。從
末至本名逆觀也。本文中以十二相生名
順觀。以十二還滅名逆觀也。且付本末之
順逆。淨名玄云。四十四智七十七智。同從老
死起云云此釋與成論文合。此依文作釋。
十二因縁品疏見。七十七智從因觀。謂無明
縁行也。古義會云。淨名玄云逆觀者正義
也。論疏言順觀者是傍義也。意云。此依文
云正義。但以義論之云傍義也。非是判
勝劣矣。故成實論七十七智品終云。如是等
諸因縁智無量無邊。自應當知雖有此
文猶不
同大乘菩
薩無定也
七十七智雖從末起。而以因爲
本故。云是中不可説老死性云云問。淨
名玄云。四十四具四諦云云成實四十四智
品云。問曰。有論師言。老死智名苦智。是事
云何。答曰。非也所以者何。於是中不説
苦行故非苦智○此名老死性智○此是
因縁門。非眞諦門。是故此中不應説苦行。
應説集等。以相順故云云品初云。問曰。經
中説四十四智。謂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滅
智。老死滅道智云云論自云非苦智。何云
具四諦耶 答。名玄雖云四諦。意在集
耳。以尋無明無集義故。又論且云非眞
諦理耳。而約因縁門説。亦是苦諦攝也。故
四諦品云。苦諦者謂三界也四生四⻝陰入界十
二因縁二十二根
如是等法苦諦所攝。能知此者名善知苦
云云義章四諦義云。若依成實。生死因果
莫問麁細。一切皆是事善事集○即此事上
○縁用虚假是世諦理。無性之空是眞諦理
云云問。縁起縁生四句如何 答。十二因縁
品疏云。婆沙云。因是縁起。果是縁生。又云。
應作四句。一縁起非縁生。未來世法是也。
二縁生非縁起。過去現在羅漢最後死五陰
是也。三亦縁起亦縁生者。除上二世羅漢死
五陰。餘過去現在法是也。四非縁起非縁
生者。無爲法也。所言縁起者。體性可起待
縁而起故名縁起。又一切衆生等從此縁
起故名縁起此與上云因是縁起之
義異也。是各別義也
涅槃疏
十九引雜心云。分十二因縁爲二分。五果
二因爲前分。三因二果爲後分也云云百論
疏下云。十二因縁譬如大樹。二因爲根。五
果爲體。三因爲花。二果爲實云云
  八識義
明八識義。今開三門。一標列名目。二料簡
文義。三辨綱領。第一標列者。仁王疏解空
諦色諦心諦云。八識心是心諦云云生死涅槃各
有三諦。此
明生死三
諦之心諦
法花玄第二云。此經所興不正明
八識。八識之義別付餘科説耳云云壽量品
統略云。凡夫有三心。一起事心。二依根本
心。三根本心。初是六識。次是陀那。後是梨耶
云云大乘玄教迹義云。但是佛果上報梨耶八
識五根等始起云云上文等多明染法中八
識。今此一文明淨法之八識也。佛性義云。
涅槃經中名爲佛性○於勝鬘中名爲如
來藏自性清淨心。楞伽名爲八識云云此亦
明淨法體也。依統略文列八識者。起事心
是六識。謂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
五身識。六意識。第七阿陀那識。第八阿梨
耶識。次料簡者。寶窟下云於此六識及心法
智者。有人言。六識者。六是事識。及心法智。
是第七識。迷時名心。解名法智。第八名藏
識。是阿梨耶。此造疏人不見攝論。謂第七
識名法智。攝論第七識名阿陀那。此云無
解識。豈得稱法智耶。今所明者。六識不異
舊。及心法智者。六識既是心王。智是心數
法。故言心法智○所以擧此七法者。擧六
識不能染及以種苦。擧心法智明不能
厭苦樂求涅槃。故楞伽説六七不受苦樂
非涅槃因也。六七不受苦樂者。猶是不種
苦。非涅槃因。猶是不厭苦求涅槃也。待
至後釋云云楞伽説六七等者。六識及第
七識也。言非涅槃因者。是第六識中心數智
也。勝鬘經中以第七識攝第六識。但云六
識耳。意云。六識及心數智。此七法依佛性
也。故云。小乘人云。六識起煩惱種苦。由心
法智能厭苦樂求涅槃。何須佛性云云寶窟
文也
 淨影義記下卷云。六是事識。及心法智是
第七識。迷時名心。解名法智。此七不住。明
其離眞妄體不立事。六妄一合爲七法。若
無眞。此七一念不立名刹那不住云云勝鬘
經云。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
槃。何以故。於此六識及心法智。此七法刹
那不住。不種衆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
其心法智若第七識者。應説言七識刹那不
住。而言六識及心法智者。此正説六識義
也。入楞伽七云。我依此義故。依勝鬘夫人。
依餘菩薩○深智慧者説。如來藏阿梨耶共
七種識生四卷楞伽云我於此義○令勝
鬘夫人及利智滿足諸菩薩等。宣暢諠説如
來藏及識藏名七識倶生乃至
偈言
甚深如來藏。
而與七識倶問。准楞伽文。見勝鬘經。
明説七識妄法與如來藏倶也。若如寶窟
者。闕無第七識。又第八識不分明耶 答。
此經正説如來藏故。以七攝六無失。窟云。
須解此章大意。此章爲破外道二乘人不
知有佛性。欲勸一切衆生信有佛性故。
説由佛性故得厭衆苦樂求涅槃由此
義故。擧小乘人所知六識染淨對顯佛性。
不論第七也 問。第八識眞妄義如何
答。中論疏云行品又云。舊地論以七識爲虚
妄。八識爲眞實。攝大乘師以八識爲虚妄。
九識爲眞實。又云。八識有二義。一妄二眞。
有解性義是眞。有果報識是妄用。起信論生
滅無生滅合作梨耶體。楞伽經亦有二文。一
云。梨耶是如來藏。二云。如來藏非阿梨耶
又云。八識有二等者。更出攝論異義也 中
論因果品疏云。又攝論師云梨耶體無生滅。
名用生滅。亦是此義違楞伽。楞伽明八識滅
義也此破學
者義耳
玄教迹義釋般若十八不共
法是有爲文云。又攝論云。無常有二種乃至
不同因中生滅無常。但是佛果上報梨耶八
識五根等始起名無常耳此文用攝論
釋般若經。故知依用也。言上報梨耶八識
者。因位有果報梨耶。於佛果上亦有果報
梨耶。但可是善。此名上報之梨耶。言八識
者。此梨耶識上有七識用。總説八識。而體
是第八如來藏識中解性梨耶。顯爲眞識也。
因位第七是無解識。無斷惑能果上第七可
云執持涅槃眞我耳尋之法花玄二明經宗
旨中云。第七師云○妙法者即是佛所得根
本眞實法性也○評曰。此師學應出北方。謂
第八識自性清淨○評意得果
而失因也
又攝大乘論阿
僧伽菩薩所造。及十八空論婆藪所造。皆云
八識是妄識。謂是生死之根。先代地論用爲
佛性。謂是眞極。昔般若未度。遠師已悟眞
空。涅槃不盡生公照知佛性。諸地論師有
悲先見之明矣云云禪林云。此所破
義若淨影意歟
又菩提留
支楞伽疏明有二種梨耶。此義叶楞伽起信
之説。何今偏云地論師爲佛性耶。答。言諸
地論師不的云留支。故知地論師多云以
梨耶直云佛性歟。去來品疏出攝論師義
云。本識中解性成報佛自性清淨心名法身
佛。解性與自性清淨心合略抄仙光云。梨耶
二分。一生死根本爲第八。二涅槃根本爲第
云云攝論十四云。對治起時。離本識不淨
品一分。與本識淨品一分相應。名爲轉依
云云義意云。第八識中有二分。即眞與妄。
妄爲生死本。眞爲涅槃本。又眞識中分
取心體清淨爲第九識。有可起淨用義
爲第八識。又於眞心具有染淨二用。雖有
多義。只是梨耶之差別耳。觀業品疏云。梨耶。
至金剛治際時本識都盡。既是果報心。是苦
諦攝云云此文且論果報梨耶也。寶窟下
一依
汎論能所依義。具如攝論。一有能
依非所依。約本識言之。是煩惱種子。約佛
性言之。是生死妄想。二所依非能依。約
種子言之。謂本識。約生死妄想言之。謂
佛性。三亦能依亦所依。約生死言。即是本
識。本識依如來藏故是能依。又爲種子所
依名爲所依。四非能依非所依。即是法
身。顯時不復名藏故非是所依。法身無生
死。不爲生死所依非能依義顯
故不釋之
此明本識
唯是妄想耳 又寶窟云○二明約佛性
不約縁染淨之興。只由藏實。不言從縁
而有。此如楞伽説。六七非受苦樂。非涅槃
因。藏識受苦樂。是涅槃因此明藏實佛性
如來藏爲藏識也。教迹義云。上報梨耶者。
元魏般若流支譯一卷唯識論云初云唯識
無境界
謂諸佛如來行處唯有眞識更無餘此眞
識者是如來藏識顯爲法身唯是解也 佛
性義云。唯識論云。唯識無境界。明サク山河草
木皆是心相。心外無別法。此明理内一切
諸法依正不二云云理内者依正觀意論之。
正觀者只是大乘之實義云也 寶窟下云。
然經論中釋染淨縁起要有四別○一約
縁不約佛性者。只由六七妄縁不由如
來藏。此小乘教。及大乘教相中彰染淨縁中
因果自相招感故有。都不言由藏實而有。
如是一切。二明約佛性不約縁染淨之興。
只由藏實○如楞伽説。六七非受苦樂。非
涅槃因。藏識受苦樂。是涅槃因○三明亦約
縁亦約佛性者。此亦如楞伽説。藏識海常
住。境界風所轉。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佛性亦爾。心倶和合生。亦非異非不異○
故知眞妄和合方起染淨○佛性亦爾心倶
和合生非異非不異者。彰佛性與六七妄心
和合生時。不可眞外求妄。妄外求眞故言
不異。而妄盡眞顯故言非不異。亦可。在縁
常靜故言非不異○四不約縁不約佛性
者實相之外無縁故。無染淨法可起云云
明六七爲妄識第八爲眞識也 又寶窟
云。問○若由佛性得種衆苦。即是佛性令
物受苦。此乃是於魔性。何名佛性。答。此乃
明有佛性衆生故得種苦。非是佛性令其
種苦。亦明有佛性衆生令其厭苦。非是
佛性令其厭苦。如有海水風吹成浪。非
是海水令其成浪云云是於魔性者。
是於者只是也
問。起信
論説眞如體熏習云。恒常熏習。以有力故。
能令衆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云云令云
非佛性令其厭苦。豈不違耶 答。義記下
卷解不種衆苦不得厭苦云。明其離眞妄
即無用二師意同也。欣厭正是妄心之用。
而必依眞有此用耳 問。若爾但有依持
義而無縁起義歟 答。依持縁起義恒倶也
○次明種子義。寶窟中云。五住種子並依本
識生統略云弟子
正取繋著内衣喩。以菩
提心種子在衆生心内。天親論明一切種子
皆在梨耶識中天親論者
攝大乘也
同第一卷云。衆
生成佛亦具二義。一者縁因佛性○即是菩
提心。二本有種子。即是本有佛性方得成
云云此本有種子非今所論。言種子依
本識生耳。又菩提心者。但以發心望佛爲
因名爲種子。非的本識所持之種歟。上所
引文云菩提心種子者。是此所論本識所生
之種子也。寶窟中卷明相應不相應有二
義中云。不作縁念法不相應。即五住種子是
云云問。種子者何物耶 答。梨耶識中所
持種子也。中論業品云。不失法如券。業如
負財物。此性即無記。分別有四種。見諦所
不斷。但思惟所斷。以是不失法。諸業有果
云云此外人同有
大小諸部義
疏云。阿梨耶不失法是
大乘。阿梨耶翻爲無沒識。無是不之異名。沒
是失之別目。故梨耶猶是不失法耳。又梨耶
體是果報無記。能持一切善惡種子。正是今
外人義分別有四種者。疏云。梨耶通持三
界内外種子。持三界内種子即三界繋。持
三界外種子即不繋。將攝論意解之太易
云云又云。攝論梨耶長觀是生死果報心是
有漏。而梨耶通三界内外。故通漏無漏故
有四種長觀者總論二種生死是有漏也。通漏無
漏者。且望三界以界外爲無漏云也
但思惟所斷者。疏云。攝論依大乘義判見
思。初地爲見道。二地至金剛心爲修道。梨
耶至金剛心治際時本識都滅。梨耶既是果
報心。是苦諦攝。解漸明生死果報心漸滅。至
治際時斷梨耶中集諦盡。梨耶苦諦邊亦
滅。實不斷也。就見思解。斷本識中見思惑
種子但是斷集耳。而梨耶苦諦邊都不被
斷。而集滅故苦亦滅也○梨耶是生死苦諦
報無記。被見思惑縛。見諦解但斷見諦縁縛
無記。不斷思惟縁縛無記。故見諦斷縁縛
不盡。思惟解斷縁縛盡故。言見諦不斷思
惟斷云云此有二意。初約種子明斷。次約
縁縛斷明思惟斷也。種子即染法斷也。縁
縛是無記法斷也。又云。曇無徳人都不斷
業。但斷煩惱業種自枯。數人得繩通二斷
及不斷。不得釋此文云云又云。今謂正量
部唯善惡業起有不失法。若無漏及餘法起。
但有至得無不失法。而云分別有四種者。
上總唱無記耳。今廣汎分別。則三界之不
失法是無記。所持之業既三界繋。能持之法
亦三界繋。若不繋者此是至得通三性也
四種者三界及不繋也。
故亦通無漏云也
至得通三性總唱無記
者。總者略也。故結云。則知無記偏不失法。
不釋至得也云云總意云。大種不失法是今
所言梨耶也。種子是梨耶中所持三性諸法
之種子也。次約三性論之。淨名玄六云。學
攝大乘及唯識論人。不取三性存三無性
理。三無性理即是阿摩羅識○三性○分別
性者。即是六塵以爲識所分別○心識依
六塵及梨耶本識起。爲依他性。眞實性者即
是涅槃云云二諦義云。分別性者即是六塵
○本識爲種子所依故名依他。眞實性者二
無我眞如云云明依他二文是異也。至義同
異可尋之 問。相見二分文如何 答。統略
下云。總法身二無所有。謂相及相處二無所
有。即攝論中相識見識。相識是前塵。見是能
云云心數有無者。寶窟中云。心王一念縁
境。煩惱數法隨心而起。同時不相離故。言
刹那相應。故馬鳴言。心異念異而同知同縁
名相應染。若非起煩惱。心自縁境煩惱不
起。不與心相應云云寶窟又云。此無明住
地即指妄想心體以爲無明云云又云。無明
住地是妄識心今案。梨耶中報無記心體
即爲無明。以解性爲如來藏。亦名佛性也。
取所起我執爲阿陀那。即無解識。前六識
中意識修起斷道耳。次論有始無始。寶窟
下云。以如來藏故説本際不可知者○如
來藏本際無始不可知。依藏有生死。生死
等無始○若不依藏有生死。即不得無始
來有生死也。有人言。佛性無始。生死有始。
始應可知但與佛性合用。故云本際不可
知。又釋。佛性無始。生死有始。背佛性故有
生死。須見佛性方了生死之始。唯佛能見
其始。十地亦不知其始。故云本際不可知
 問。龍樹云生死有始無始皆是邪見。今何
故偏言生死無始 答。雖二倶邪見。但爲
破衆生有始故説無始。無始者欲明其有
因義也。又中論中佛説無始者。欲明空義
云云涅槃疏二十云解納衣梵
志論義也
○若是開善
云。此正難流來義。無明初一念識託空起時
○佛既言因煩惱有身者。今問身爲在前
煩惱在前也。若是莊嚴解ヲ以明。不難流來義。
但就即身爲難。只此身爲煩惱在前。爲身
在前。今明具有此義云云正義雖云流來。而
不的云有始也
仁王疏中云。實相與無明住地。本來無前
後。但衆生於無所有中。横生憶想分別長
流六道。反迷得解知。煩惱是涅槃。有何初
後。故此經云。初一念識支。本識解性。故異
木石耳云云本識解性者。即如來藏也 又
疏云。文言衆生根本者。結初一念識。是成
衆生之本。又解。初一念者。此明相續之始。
此乃無始爲始此二解倶依無始義也
寶窟中釋無始無明住他云。有人言。此無明
是生死本因。故云無始。是以攝論云無始
者。即是顯因也。若有始即無因○所以明
有因者。顯佛法是因縁義。有人言。無始無
明者。始背明入暗時。煩惱微細。唯同是一
無明。無有四心次第起。故言其心不相應
○無始者有二種。一云。無明無有始故。衆
生無頭。波若無底。二云。無明最在初。實録
有始。但無有一法在此前者故言無始
准諸文有始
者他師義也
信解品疏云。智度論云。深水火
坑倶能害人○花嚴經云。有始無始是無記
問。此一句是學者致迷之處。略述之瓔珞
經下卷大衆持品云。以智知一切衆生識始
起一想○其四住地前使無法起故云名
無始無明住地。金剛智知此始起一相有終。
而不知其始前有法無法○唯佛知始知
云云其四住前使無法
起之句可案之
法鼓經上卷云○若有
士夫出於世間。智慧多聞如舍利弗。長夜
思惟終不能知佛之無始。誰最爲先○十
地菩薩如彌勒等。悉不能知。如佛無記難
可得。衆生無記亦復如是云云瓔珞經佛母
品云。諸佛還爲凡夫故不空。無無故不有
云云若依此文。似生死有始也。然勝鬘經
云。生死生死者。諸受根沒。次第不受根起
云云窟下云。生死中有其二種。一生死生死。
凡夫所起。二涅槃生死。如涅槃説。住大涅
槃能建大義。種種示現。今爲簡復涅槃生
死。偏擧初門○今明○初生死兩字標生死
也。生死者此三字。將欲解釋故牒之也云云
准此他師義可消
瓔珞經文歟
涅槃義云。攝論師四種涅
槃○本性寂滅及
有餘無餘
四無住處涅槃。法身故不住
於生死。應化二身故不住涅槃云云今依無
住處涅槃可得此文意也。淨影明九重觀。
是第九眞用觀中凡夫作用門義耳。第三明
意。佛性義云。乃至第八阿梨耶識亦非佛性。
故大乘論云。是無明母。生死根本。故知六識
七識乃至八九。設使百千無量諸識。皆非佛
性。何以故。皆是有所得。五根所不見故
云。涅槃經中名爲佛性。即於花嚴名爲法
界。於勝鬘中名爲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楞
伽名八識云云寶窟下云。染淨之興只由藏
實○如楞伽説。藏識受苦樂。是涅槃因云云
 問。諸文或取或捨。何故不定耶 答。寶窟
下卷云。問。前言○見涅槃常。是爲常見。今
何故言於佛法身起常等想名爲正見。答。
前據執著故是常見。今約信悟故非常見。
又前約正道。實不可説其常爲無常。而衆
生於非常無常。横謂言常。故是常見。今明
雖非常無常。無名相中強名相ヲ以説歎以爲
常。還如歎信解故是正見又釋無量四
諦云。明空即本性寂滅。辨有窮如來藏
云云此明因縁二諦之意也。法花玄二云。涅
槃花嚴無梨耶之文。則涅槃花嚴應未明
八識此破他師法花未明佛性義也。意
云。涅槃花嚴未分明説八識。而義實有之

名教抄第三
 建仁二年五月三日夜半於東大寺塔本坊
 爲興法利生書寫之畢 三論末學覺澄
  留贈後見  共期佛慧
 文明十三年九月十三日於東大寺密乘坊
 命松公居士於此帖寫了冀臨終正念群類
 共遂西方往詣者也
          三論宗英憲
十九
 一交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