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玄義誘蒙 (No. 2302_ 聞證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經讀誦書寫。皆説有我不説空相。猶如小
兒。是故名爲波蹉富羅。憍陳如。我涅槃後。
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讀誦書寫廣
博而遍覽五部經書。是故名爲摩訶僧祇。善
男子。如是五部雖各別異而皆不妨諸佛
法界及大涅槃
文殊師利經・部執論・及羅什分別部論此三
皆明二十部 文殊師利問經二卷。梁扶南
三藏僧伽婆羅譯。執異論一卷。天友菩薩造。
陳三藏眞諦譯。分別部論一卷。羅什譯。亦名
十八部論
所以有五部復有二十部不同者。取其始
終異執故有二十。取其當世盛行故但説
五部。而言五部一時起者。則與上二十部
義相違。或可見聞各異故也 二十部中當
世盛行者。按大乘玄論教迹義薩婆多部・曇
無徳部・僧祇部・彌沙塞部・迦葉唯部也。舍利
弗問經云。如是衆部文後流傳若是若非。唯
餘五部
所言五百部者。智度論釋波若信毀品云。
佛滅度後五百歳後。有五百部。不知佛意。
爲解脱故執諸法有決定相。聞畢竟空如
刀傷心 智論六十三云。是聲聞人著聲聞
法佛法過五百歳後。各各分別有五百部。
從是以來以求諸法決定相故。自執其法
不知佛爲解脱故説法。而堅著語言。故聞
説般若諸法畢竟空如刀傷心。皆言決定
之法
龍樹・提婆爲諸部異執失佛教意故造論
破迷也。問。論主爲竝破諸部亦有不破
耶。答。凡有四句。一破而不取。若是諸部所
説乖大小乘經自立義者。則破而不取。故
智度論呵迦旃延弟子云。三藏無此説。摩
訶衍中亦無此説。蓋是諸論義師自作是説。
即是其事。二取而不破。如文殊問經云。十
八及本二皆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説
未來起。三亦破亦取。破諸部能迷執情收
取諸部所迷之教。四不破不取。就正道門
未曾有破亦無所取 智論四云。汝言。初
阿僧祇劫中。不知當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
劫中。知當作佛不自稱説。三阿僧祇劫中。
知得作佛能爲人説。佛何處説是語。何經
中有是語。若聲聞法三藏中説。若摩訶衍中
説。迦旃延尼子弟子輩言。雖佛口三藏中不
説。義理應爾。阿毘曇鞞婆沙菩薩品中如
是説。文殊問經文出分別部品也
三論玄義誘蒙卷中


三論玄義誘蒙卷下
次明諸部通別義。論有二種。一者通論。二
者別論。若通破大小二迷通申大小兩教。
名爲通論。即中論是也。故前二十五品破大
迷申大教。後兩品破小迷申小教。二者別
論。別破大小迷別申大小教。名爲別論。如
攝大乘論・地持論等。謂大乘通論。十地論・智
度論等大乘別論。如成實論等通申三藏。
謂小乘通論。馬鳴菩薩師名協比丘。造四阿
含優婆提舍別釋修多羅藏。善見毘婆沙別
釋毘尼藏。智度論云。八十部律八十部毘婆
沙釋之。善見律別釋師子國要用十誦律。舍
利弗別釋佛九分毘曇。如此別釋三藏故。
是小乘別論。就三藏中復有通別。若具釋
一藏名爲通論。別釋一藏中一部名爲別
論也 第四門也。開元録十二云。攝大乘論
二卷。無著菩薩造。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
譯。又云攝大乘論三卷。無著菩薩造。陳天竺
三藏眞諦譯。又云。攝大乘論釋十五卷。天
親菩薩釋。或十二卷。陳天竺三藏眞諦譯。又
云。攝大乘論釋十卷。世親菩薩釋。隋天竺三
藏達摩笈多譯。又云。菩薩地持經十卷。或名
地持論。或八卷。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
臧譯。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又云。十
地經論十二卷。或十五卷。元魏天竺三藏菩
提留支譯。天親菩薩造。釋十地經即華嚴十
地品是也。又云。大智度論一百卷。或一百一
十。或七十。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
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馬鳴傳云。有大師
名馬鳴菩薩。長老脇弟子也。智論九十九云。
如脇比丘年六十始出家。而自結誓。戒脇
不著席。要盡得聲聞所應得事。乃至得六
神通阿羅漢。作四阿含優波提舍。於今大
行於世。開元録十三云。善見律毘婆沙十八
卷。或云毘婆沙律。亦直云善見律。蕭齊外
國沙門僧伽跋陀羅譯。智論第一百云。毘尼
名比丘作罪佛結戒。是應行是不應行。作
是事得是罪。略説有八十部。亦有二分。一
者摩偸羅國毘尼。含阿波陀那本生。有八十
部。二者罽賓國毘尼。除却本生阿波陀那但
取要用作十部。有八十部毘婆沙解釋。又
二云。有人云。佛在時舍利弗解佛語故作
阿毘曇。後犢子道人等讀誦乃至今。名爲舍
利弗阿毘曇
問。中論既通釋大小。應名大小通論。不得
名爲大乘論也。答。雖釋大小。但爲顯大
故。是大乘論。所以然者。以初分明大乘中
分明小乘後分還明大乘故。以是義故。
名大乘論耳。問。十二門論是何論耶。答。是
大乘通論。以始終破於大迷通申大教無
破小迷別申於小教故。是大乘通論也。問。
百論復云何。答。百論通破障大小之邪。通
申如來大小兩正。故是大小通論。但始終爲
明大乘故。屬大乘通論耳 中論二十七
品中。初二十五品明大乘。後二品明小乘。
第二十七品終還明大乘也
次明衆論立名不同門。衆論立名凡有三
種。一從法爲名。如成實論等。實謂四諦之
理。成謂能成之文。故云。爲成是法故造斯
論。謂從法立名也。二從人立名。如舍利弗
阿毘曇等。智度論云。犢子道人受持此毘曇。
亦名犢子毘曇也。三從喩立名。如甘露味
毘曇等。亦如訶梨跋摩師鳩摩羅陀造日出
論等也。四論立名並是從法。非人非喩。就
中自開四種。大智度論從所釋之經立名。
大謂摩訶。智謂波若。度謂波羅蜜。論釋經
題。故從所釋爲名。中論從理實立名。十
二門從言教爲目。百論從偈句爲稱也。若
通而爲言。四論通顯中道理實。並得就理
立名。四論同有言教開通理實。並得以教
爲稱。同有偈句。通得從偈立名。今欲互
相開避故有四部差別。所以立名不同也
第五門也。成實論三云。實名四諦。謂苦・苦
因・苦滅・苦滅道。五受陰是苦。諸業及煩惱是
苦因。苦盡是苦滅。八聖道是苦滅道。爲成
是法故造斯論。佛雖自成此法。爲度衆
生故處處散説。智論文見上也
次明衆論旨歸門。通論大小乘經同明一
道。故以無得正觀爲宗。但小乘教者正觀
猶遠。故就四諦教爲宗。大乘正明正觀。故
諸大乘經同以不二正觀爲宗。但約方便
用異故有諸部差別。如明應説不應説。今
昔開會名爲法華。破斥八倒辨常無常用
名爲涅槃。至論不二正道更無別異。在經
既爾。在論亦然。雖諸部有異同用不二正
觀爲宗。又經・論同宗。佛説正觀爲經。論申
正觀爲論。經・論用異正觀無別。故無量義
經云。如水洗穢義同約井池爲異。自昔
及今一切諸教同治斷常之病。同開正道。
但約今昔教用異耳。今四論約用不同故
辨四宗差別。智度論正釋大品。而龍樹開
大品爲二道。前明波若道。次明方便道。此
之二道即是法身父母故。大品以實慧・方便
慧爲宗。論申經二慧還以二慧爲宗。如
中論申二諦還以二諦爲宗也 第六門
中分爲四門。是其第一門也。機類非一。是
故有應説不應説。謂或時以三乘爲應説。
以一乘爲不應説。或時以一乘爲應説。
以三乘爲不應説等。八倒彼經壽命品云。
苦者計樂樂者計苦。是顛倒法。無常計常
常計無常。是顛倒法。無我計我我計無我。
是顛倒法。不淨計淨淨計不淨。是顛倒法。
如來性品亦如是説。無量義經云。善男子。法
譬如水能洗垢穢。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
大海。皆悉能洗諸有垢穢。其法水者亦復如
是。能洗衆生諸煩惱垢。善男子。水性是一。
江河井池谿渠大海各各別異。其法性者亦
復如是。洗除塵勞等無差別。三法四果二
道不一。善男子。水雖倶洗。而井非池池非
江河。谿渠非海。如來世雄於法自在。所説
諸法亦復如是。初中後説皆能洗除衆生煩
惱。而初非中而中非後。初中後説文詞雖
一而義各異。大品經九十品。初六十六品明
波若。後二十四品明方便道也。維摩經佛道
品。維摩詰曰。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爲父。智
論七十六云。般若波羅蜜是母。五波羅蜜是
父。六波羅蜜等法亦是三世十方佛父母等」
問。大品何故前明波若後明方便耶。答。波
若・方便實無前後。而作前後説者。波若爲
體方便爲用。故智度論云。譬如金爲體金
上精巧爲用。故前明其體後辨其用也。又
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波若超凡
方便越聖。要前超凡後方超聖。故前明波
若後辨方便。又衆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
有見。二者無見。波若破其有見。方便斥其
無見。故前明波若後辨方便。若明次第者。
三藏多説有教以破外道。而封執三藏之
有故。波若次説空。惑者著波若之空故。次
説方便令其離空。故智度論序云。知邪病
之自起故阿含爲之作。以滯有之爲患故
波若爲之照。即斯意也。若約位而言。波若
配於六地。故前明之。方便在於七地。故後
説也 智論第一百云。問。先見阿閦佛品中
囑累今復囑累。有阿異。答曰。菩薩道有二
種。一者般若波羅蜜道。二者方便道。先囑
累者爲説般若波羅蜜體竟今以説令衆
生得是般若方便竟囑累。以是故見阿閦
佛後説漚和品。般若波羅蜜中雖有方便。
方便雖有般若。而隨多受名。般若與方
便本體是一。以所用小乘異故別説。譬如
金師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種種異物。雖皆
是金而各異名。菩薩得是般若波羅蜜實相。
所謂一切法性空無所有寂滅相。即欲滅度。
以方便力故不取涅槃證。是時作是念。一
切法性空。涅槃亦空。我今於菩薩功徳未
具足。不應取證。功徳具足乃可取證。是時
菩薩以方便力過二乘地入菩薩位。住菩
薩位中知甚深微妙無文字法引導衆生。
是名方便。維摩問疾品云。在於生死不爲
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非凡
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涅槃經二十七
云。復次善男子。衆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
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
無斷乃名中道。次第謂如來設化之次第也。
智論序僧叡之所述也。彼云。見邪思之自
起故阿含爲之作。知滯有之由惑故般若
爲之照。按十地經。以十波羅蜜配十地。
彼現前地云。是菩薩住菩薩現前地中。般若
波羅蜜行増上成就得第三利順忍。隨順如
實法無有違逆故。遠行地云。是菩薩十波
羅蜜中方便波羅蜜増上。餘波羅蜜非不修
習。隨力隨分
問。舊亦明。大品二慧爲宗。與今何異。答。今
明。聖心未曾二。爲衆生故無二説二。欲
令因二悟於不二故。與舊不同。又雖明
二慧與舊亦異。舊義。實慧但照空不達有。
漚和但照有不達空。蓋是限局聖心便成
二見。今明。至人體無礙之道故有無礙之
用。波若既照空即能鑒有。方便既渉有即
能鑒空。具如二智中説 二智義在大乘
玄論第四卷。彼云。問。波若照諸法實相。漚
和照實相諸法。即波若不照諸法。漚和不
照實相。將非限局聖心失無礙妙用。答。波
若爲漚和之體。漚和是波若之用。體鑒實相。
用照諸法。故開此二門。即智無不圓照無
不盡。若同照實相竝鑒諸法。即二境不分
兩慧相濫。問。舊説亦然。與今何異。答。波若
體非不能照諸法。但用既照不煩波若照
耳。若用既照諸法而體復照者。即一境二
照。亦應二境一智生。是故二慧不並照也。
舊義。波若不能照諸法。漚和不能照實
相。雖復並觀智用恒別。即是格局聖心封
執二見
次明中論以二諦爲宗。所以用二諦爲
宗者。二諦是佛法根本。如來自行化他皆由
二諦。自行由二諦者。如瓔珞經佛母品明
二諦能生佛。故二諦是佛母。蓋取二智爲
佛。二諦能生二智。故以二諦爲母。即是如
來自徳圓滿由於二諦。化他徳由二諦者。
如來有所説法教化衆生常依二諦。故中
論云。諸佛依二諦爲衆生説法也 第六
門中第二門也。瓔珞佛母品云。爾時敬首菩
薩白佛言。世尊。佛及菩薩二初照智從何
而生。寂照照寂之義復云何。二諦法性爲一
爲二爲有爲無。第一義諦復當云何。佛言。
佛子。所謂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是一切
諸佛菩薩智母。乃至一切法亦是諸佛菩薩
智母。所以者何。諸佛菩薩從法生故。又云。
佛子。二諦義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斷。
不來亦不去。不生亦不滅。而二相即是聖
智無二。無二故是諸佛菩薩智母。佛子。十
方無極刹土諸佛皆亦如是説。吾今爲此大
衆略説明月瓔珞經中二諦要義。中論觀四
諦品云。諸佛依二諦爲衆生説法。一以世
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
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眞實義等
問。何以知自他兩徳並由二諦耶。答。十二
門論云。以識二諦故即得自利他利及以
共利即其事也。以二諦是自利化他之本
故。申明二諦以爲論宗。即令一切衆生具
得自他二利也 十二門論觀性門云。有二
諦。一世諦。二第一義諦。因世諦得説第一
義諦。若不因世諦則不得説第一義諦。若
不得第一義諦則不得涅槃。若人不知二
諦。則不知自利他利共利。如是若知世諦。
則知第一義諦。知第一義諦。則知世諦等」
問。何人迷二諦論主破迷申二諦耶。答。
有三種人迷於二諦。一者小乘五百部。各
執諸法有決定性聞畢竟空如刀傷心。此
人失第一義諦。然既失第一義諦亦失世
諦。所以然者。空宛然而有故有名空有。方
是世諦。彼既失空亦是迷有。故失世諦。故
五百部執出如來二諦之外。二者方廣道人。
謂一切諸法如龜毛兔角無罪福報應。此
人失於世諦。然有宛然而空故空名有空。既
失空有亦失有空。如斯之人亦失二諦。又
諸外道亦失二諦。如有見外道迷於眞諦。
空見外道迷於世諦。又凡夫著有故迷眞
諦。二乘滯空迷世諦也。第三人得二諦名
而失二諦旨。斯執甚多。今略出二種。或言
二諦一體或言二諦異體。並不成二諦之
義。具如疏初序之。今破此之失申明二諦。
故用二諦爲宗也 中論疏二曰。開善謂
眞俗一體故名爲一。龍光謂眞俗異體故
名言異。今倶斥之。故云不一不異。又云。齊
隱士周顒著三宗論。一不空假名。二空假名。
三假名空。不空假名者。經云色空者。此是
空無性實故言空耳。不空於假色也。以
空無性實故名爲空。即眞諦。不空於假
故名世諦。𣆶人名此爲鼠嘍栗義。難云。諸
法後異故。知皆是無性。無性法亦無。一切
法空故。即性無性一切皆空。豈但空性不空
假。空假名者。一切諸法衆縁所成。是故有
體名爲世諦。拆縁求之都不可得。名爲眞
諦。𣆶人名之爲按苽二諦。苽沈爲眞。苽浮
爲俗。難曰。前有假法然後空之還同縁會。
故有推散即無之過。第三假名空者。即周
氏所用。大意云。假名宛然即是空也。尋周
氏假名空。原出僧肇不眞空論。論云。雖有
而無。雖無而有。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
而有所謂非無。如此即非無物也。物非眞
物也。物非眞物於何而物。肇公云。以物
非眞物故是假物。假物故即是空。大朗法師
關内得此義授周氏。因著三宗論也。今總
詳之然。若封執上來有所得皆須破之。若
心無所寄無所得適縁取悟。皆得用之」
問。何以得知此論用二諦爲宗耶。答。略
有三種。一者瓔珞經佛母品明二諦不生不
滅乃至不來不去。今論正明八不。故知即是
辨於二諦。故以二諦爲宗。二者青目序論
意明外人失二諦龍樹菩薩爲是等故造
此中論。即知破外迷失申明二諦。故以二
諦爲宗也。三者關内曇影中論序云。此論
雖無理不窮無言不盡。統其要歸會通
二諦。今還述舊釋故。知二諦爲宗也 瓔
珞佛母品如上所引也。中論觀因縁品云。不
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
亦不出。能説是因縁善滅諸戲論。我𥡴首
禮佛。諸説中第一。長行云。不知佛意但著
文字。聞大乘法中説畢竟空。不知何因縁
故空即生疑見。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罪福
報應等。如是無世諦第一義諦。取是空相
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龍樹菩
薩爲是等故造此中論。關内曇影出梁高
僧傳也。關内亦云關中。漢稱長安。史記項
羽本紀云。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註徐
廣曰。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又高祖
本紀註三輔舊事云。西以散關爲限。東以
函谷爲界。二關之中謂之關中
問。既名中論。何故不用中道爲宗乃以二
諦爲宗耶。答。即二諦是中道。既以二諦爲
宗。即是中道爲宗。所以然者。還就二諦
以明中道故。有世諦中道眞諦中道非眞
非俗中道。但今欲名・宗兩擧故中・諦互説。
故宗擧其諦名題其中。若以中道爲名復
以中道爲宗者。但得不二義失其二義故
也。問。經何故立二諦耶。答。此有兩義。一者
欲示佛法是中道故。以有世諦是故不斷。
以第一義是故不常。所以立於二諦。又二
慧是三世佛法身父母。以有第一義故生
波若。以有世諦故生方便。具實慧・方便
慧有十方三世佛。是故立二諦。又知第一
義是自利。知世諦故能利他。具知二諦即
得共利。故立二諦。又有二諦故佛語皆實。
以世諦故説有是實。第一義故説空是實。
又佛法漸深。先説世諦因果教化。後爲説
第一義。又成就得道智者説第一義無有
世諦。又若不先説世諦因果直説第一義
則生斷見。是故具明二諦也 經謂瓔珞
也。兩義當作多義。蓋寫手之誤也
次明百論宗者。百論破邪由明二諦。具如
空品末説。亦應以二諦爲宗。但今欲與中
論互相開避。中論以二諦爲宗。百論用二
智爲宗。即欲明諦・智互相成也 第六門
中第三門也。百論破空品終云。外曰。若空不
應有説修妒
若都空以無説法爲是者。今
何以説善惡法教化耶。内曰。隨俗語故無
修妒
諸佛説法常依俗諦・第一義諦。是
二皆實非妄語也。如佛雖知諸法無相然
告阿難。入舍衞城乞食。若除土木等城不
可得。而隨俗語故不墮妄語。我亦隨佛學
故無過。外曰。俗諦無不實故修妒
俗諦若
實則入第一義諦。若不實何以言諦。内曰。
不然。相待故。如大小修妒
俗諦於世人
爲實於聖人爲不實。譬如一㮈於棗爲大
於爪爲小。此二皆實。若於棗言小於爪言
大者。是則妄語。如是隨俗語故無過。外曰。
知是過得何等利修妒
如初捨罪福乃至
破空。如是諸法皆見有過。得何等利。内
曰。如是捨我名得解脱修妒
 如是三種
破諸法。初捨罪福中破神後破一切法。是
名無我無我所。又於諸法不受不著。聞
有不喜聞無不憂。是名解脱。外曰。何以
言名得解脱不實得解脱耶。内曰。畢竟
清淨故。破神故無人。破涅槃故無解脱。云
何言人得解脱。於俗諦故説名解脱
問。百論何故用二智爲宗耶。答。提婆與外
道對面撃揚鬭一時權巧智慧。但提婆權智
巧能破邪巧能顯正。而實無所破亦無所
顯。故名實智。一論始終明此二智。故以二
智爲宗。中論不與内諍一時權巧。但共同
學二諦之人諍二諦得失故以二諦爲宗。
則中論用所申爲宗。百論用能申爲宗。欲
明佛與菩薩能所共相成也 提婆傳云。
提婆念曰。樹不伐本則枝不傾。人主不化
則道不行。其國政法王家出錢雇人宿衞。
提婆乃募爲其將。荷戟前驅整行伍勒部。
曲威不嚴。而令自行徳不彰而物樂隨。王
甚喜之。而問。何人侍者。答言。此人應募。既
不食廩又不取錢。而其在事恭謹。間習如
此。不知其意何求何欲。王召而問之。汝是
何人。答言。我是一切智人。欲於王前而求
驗試。王即許之。於天竺大國之都四衢道
中敷高座立三論言。一切諸聖中佛聖最
第一。一切諸法中佛法正第一。一切救世中
佛僧爲第一。八方諸論士有能壞此語者。
我當斬首以謝其屈。所以者何。立理不明
是爲愚癡愚癡之頭非我所須。斬以謝屈
甚不惜也。八方論士既聞此言。亦各來集而
立誓言。我等不如亦當斬首。愚癡之頭亦
所不惜。提婆言。我所修法仁活萬物。要不
如者當剃汝鬚髮以爲弟子。不須斬首
也。立此要已。各撰名理建無方論而與酬
酢。智淺情近者一言便屈。智深情遠者極至
二日。則辭理倶匱即皆下髮。如是日日。王
家日送衣&MT04125;。終竟三月度百餘萬人。又云。
提婆於是出就間林。造百論二十品。又造
四百論以破邪見
次明十二門論宗者。此論亦破内迷申明
二諦。亦以二諦爲宗。但今欲示三論不同。
宜以境智爲宗。所言境智者。論云。大分深
義所謂空也。若通達是義即通達大乘。具
足六波羅蜜無所障礙。大分深義謂實相之
境。由實相境發生波若。由波若故萬行得
成。即是境智之義。故用境智爲宗也 第
六門中第四門也。十二門論觀因縁門云。如
般若經中佛自説。摩訶衍義無量無邊。以是
因縁故名爲大。大分深義所謂空也。若通
達是義。即通達大乘具足六波羅蜜無所
障礙。是故我今但解釋空。疏云。大乘具含
眞俗。故爲二分。今明空。即是第一義。於深
義中有無量門。未知釋何深義。是故次云
所謂空也。又云。凡夫所見有淺。聖人所知
空爲深也。又云。此空是實相之異名般若之
別稱
次明四論破申不同門。所言破申者。凡有
三義。一者破外人迷教之病。故名爲破。申
佛二諦教門。故名爲申。二者申佛正教而
邪迷自破。故名爲申破耳。三者論主申明
佛破。故名申破諸大乘經破衆生虚妄以
顯一道。但末代鈍根不了如來破病顯道之
意。四依菩薩還申明佛破。故名申破。非是
經中自立義論中自明破也。問。何以知龍
樹申佛破耶。答。最後邪見品云。瞿曇大聖
主憐愍説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𥡴首禮。
故知論主申明佛破非自有破也 第七
門也。邪見品在中論第四卷也。疏云。瞿曇
者。此云泥土。即是姓也。有二因縁。一者釋
迦先祖爲王。厭世出家事瞿曇仙人。時人
呼師爲大瞿曇。以資爲小瞿曇。即從師姓
也。次小瞿曇被害以後。大瞿曇以土和其
血分爲兩分。還遂各生男女。自是已來有
瞿曇姓稱也
問。經中有立有破。論主何故一向破耶。答。
末世鈍根迷佛立破並皆成病。是以論主
須並破之然後具得申如來立破。問。論主
申佛破。得稱論主破。論主申佛立。應名
論主立耶。答。亦得爾也。問。四論破申云何
同異。答。三論通破衆迷通申衆教。智度論
別破波若之迷別申波若之教。就三論中
自開二類。百論正破外傍破内。餘二論正
破内傍破外。所以三論破内外者。一切衆
病不出二種。一外道邪畫起迷。二内人稟
教失旨。若破斯二則衆病皆除。問。百論破
外可有明文。何處有破内文耶。答。破塵
品中外人以内義爲證。論主即破其所引。
具如彼明 破塵品云。外曰。色應現見。信
經故修妒
汝經言色名四大及四大造。造色
分中色入所攝是現見。汝云何言無現見色。
内曰。四大非眼見。云何生現見修妒
 地堅
相。水濕相。火熱相。風動相。是四大非眼見
者。此所造應非現見。疏云。上破外道今破
内人。提婆妙通内典精解外經。故前引彼
文以徴其説。故云微塵非現見。外道洞知
外典亦具攬内法。故今用内經以徴提婆。
又云。内外立義有異有同。彼謂。内外兩經
明色是可見。此義大同。是故可信。故云信
經故。又云。毘曇正明從大造色。總有十一
種色。十種但是所造。觸塵有二。堅・濕・暖・動
是於能造。飢・渇・澁・滑・輕・重・冷七觸是於
所造。今通牒十一種色義。故云色名四大
及四大造。此出佛經。非毘曇偏用。又云。能
造四大但不可見。所造之中具有二種。若是
色入此則可見。餘並不可見。故云色入現見。
又云。此論正破外迷傍洗内執。是故破内。
又此論即是申佛隨世俗説四大造塵。而
因縁之造實無所造。内外但聞造名不達
其義。所以然者。佛明因縁造無所造。即是
二諦故所言皆實。諸小乘人但知造不知
無所造。既不知造無所造。亦不達無所
造造。故不達二諦。則是破於佛法。論主今
示其造無所造因世諦悟第一義。故有今
破也。又云。破意將因徴果也
問。何故得破内耶。答。有三種義。一者如向
釋之。外人立義不成引内爲證。故須破
内。二者内人立義與外道同。如立虚空
常遍乃至立涅槃身智倶無。並與外道同。
故須破内。三者外道立義與内人同。故
須破之。如破因中無果品説。外道立於三
相前後相生與譬喩部同。立三相展轉一
時生與薩婆多部同。故須破内。故肇法師
云。邪辨逼眞殆亂正道 百論破常品云。
外曰。定有虚空法。常亦遍亦無分。一切處
一切時信有故修妒
世人信一切處有虚空。
是故遍。信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時有虚空。是
故常。疏云。無分明空體是一不可分爲多
分。又云。但釋空體不同。一毘曇人云。有有
爲虚空無爲虚空。成外世界及内身。有爲虚
空即是色法。無爲虚空如天漢等空。有爲空
是色故。二十一色中空是一色無爲空非色。
有爲空可見。無爲空不可見。次成實論人明
虚空一向是無法。三外道立空。即如今文所
説。乃至者。破常品破外道五種常法。謂時・
方・虚空・微塵・涅槃是也。今擧虚空・涅槃略
餘三。故云乃至。破常品曰。外曰。有涅槃。是
若無修妒
若縛・可縛・方便三事無處是名涅
槃。疏云。外曰。有身智故名爲患。若灰身
滅智此則無患。肇師立小乘涅槃義云。大
患莫若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前
於有智。故絶智以淪虚。破因中無果品云。
外曰。如生住壞修妒
如有爲相生・住・壞次
第有。初・中・後亦如是。内曰。生・住・壞亦如
修妒
若次第有若一時有是二不然。何以
故。無住則無生。若無住有生者。亦應無
生有住。壞亦如是。若一時不應分別是生
是住是壞等。中論疏五云。問。三相爲一時
爲前後。答。譬喩部云。前生次住後滅。故三
相前後。成實論文云。三有爲法皆在現在毘
曇云。體即同時用有前後。如三相與法必
倶。法在未來相亦未來。法起現在相亦現
在。法謝過去相亦同謝。故有爲法必與相倶。
故言體即同時。而生用之時未有住用。住
用之時生用已廢。故用前後也。肇法師語出
百論序。疏云。邪辨逼眞者二義。一逼斥眞
道。二逼似之逼。故下文云殆亂正法。如精
石亂於白玉好鍮似於黄金。故外道立三
寶。内教亦然。外道立二十五諦六七諦十六
諦。内法亦然也
問。中論何故傍破外耶。答。凡有四義。一者
欲顯中觀無法不窮無言不説。若一法
不窮一言不盡。則戲論不滅中觀不生。是
故内外並皆破之。二者内人立義與外道
同。故須破外。三者外道立義與内人同。故
須破外。四者欲顯中實非内非外不正
不邪。故須破外。問。百論破外。亦有收
取義不。答。亦有四句。一者破而不取。即是
外道邪言。障中迷觀。於縁無益有損二者
取而不破。外道偸竊如來遺餘善法。今並收
之。如賊盜牛。即其證也。又外道各邪心推
盡。冥智與内同。如蟲食木偶得成字。亦
取而不破。三者亦破亦取。外道偸竊佛教
不識旨歸。今破其迷教之情收取所迷之
教。四者不破不取。即顯道門未曾内外也
 涅槃經二云。如蟲食木有成字者。此蟲
不知是字非字。智人見之終不唱言是蟲
解字亦不驚怪
次明別釋三論問。既有四論。何故常稱三
論耶。答。略有八義。一者一一論各具三義。
一破邪。二顯正。三言教。以同具此三義故
合名三論。二者三論具合方備三義。中論
明所顯之理。百論破於邪執。十二門名爲
言教。以三義相成故名爲三論。三者中論
爲廣論。百論爲次論。十二門爲略論。三部
具上中下三品故名三論。四者一切經論凡
有三種。一但偈論。即是中論。二但長行論。
所謂百論。三亦長行亦偈論。即十二門論。以
三部互相開避而共相成。五者此之三部同
是大乘通論。故名三論。六者此三部同顯不
二實相。故名三論。七者同是四依菩薩所造。
八者同是像末所作。但欲綱維大法也
第八門也。文義要二云。第一意云。約義
云三論。非約部而云也。第二第三第四意
云。但以三義部類周盡故取三論即足。第
五意云。今以通論而云也。第六義簡小乘。
或通簡大中分別法相諸論。第七義亦簡小
乘成實等論。或亦通簡大乘支條論。第八義
簡馬鳴等論也。且依一説。龍樹七百年出
世。提婆八百餘年出世。故云像末所作。像即
末也。謂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末法一萬年
也。綱維網之大繩小繩也。言辨正之也。無
量壽經云。執持綱維照然分明
次論三論通別門。以智度論對三論。則智
度論爲別論三論爲通論。就三論中自有
三別。即爲三例。百論爲通論之廣。中論爲
通論之次。十二門爲通論之略所以然者。
百論通破障世出世一切邪通申世出世
一切正。故名通論之廣。中論但破大小二
迷通申大小兩教。不破世間迷申世間教。
故爲通論之次。十二門但破執大之迷申
大乘之教。爲通論之略。問。何故爾耶。答。外
道邪興遍障世出世大小一切教。故提婆遍
破衆邪備申衆教。是以論明。始自三歸終
竟二諦。無教不申無邪不破。中論爲對
大小學人封執二教故。但破二迷但申二
教。是以論文有大小二章之説。十二門論辨
觀行之精要明方等之宗本。故正破大迷
獨申大教。是以論文命宗但説略解摩訶
衍義。問。十二門亦備破小乘外道。云何言
但破大迷但申大教也。答。雖備破衆病
而正意爲申大乘。故論文前明略解大乘。
而後則言末世衆生薄福鈍根雖尋經文
不能通了。即知尋大乘失旨。但小乘外道
障彼大乘故須破之耳。又欲令小乘外道
同入大乘故須破之。問。百論申大小兩教
與中論何異。答。百論總申大小。然中論別
申二教。又百論從淺至深。中論從深至淺。
問。何故爾耶。答。百論爲迴邪入正始行之
人故。始自三歸終入方等。故從淺至深。
中論示諸佛本末之義大乘爲本小乘爲
末。故從深至淺也 第九門也。百論始歸
禮三寶終説示二諦。論云。頂禮佛足哀世
尊。於無量劫荷衆苦。煩惱已盡習亦除。梵
釋龍神咸恭敬。亦禮無上照世法能淨瑕穢
止戲論諸佛世尊之所説并及八輩應眞僧。
二諦如上所引。十二門論最初云。今當略
解摩訶衍義。問曰。解摩訶衍有何義利。答
曰。摩訶衍者是十方三世諸佛甚深法藏。爲
大功徳利根者説。末世衆生薄福鈍根。雖
尋經文不能通了。我愍此等欲令開悟。
又光闡如來無上大法。是故略解摩訶衍義

次明四論用假不同門。一切諸法雖竝是
假。領其要用凡有四門。一因縁假。二隨縁
假。三對縁假。四就縁假也。一因縁假者。如
空有二諦。有不自有因空故有。空不自空
因有故空。故空有是因縁假義也。二隨縁假
者。如隨三乘根性説三乘教門也。三對縁
假者。如對治常説於無常對治無常是故
説常。四就縁假者。外人執有諸法。諸佛菩
薩就彼推求。撿竟不得名就縁假。此四假
總收十二部經八萬法藏。然四論具用四假。
但智度論多用因縁假。以釋經立義門故。
中論十二門多用就縁假。百論多用對縁假
 第十門也。大乘玄論迹義云。就四縁中則
有偏圓圓偏義。若如因縁隨就・對・及隨
縁。故説因縁。對縁如此。四縁未曾相離。即
圓義也。若遂時各用不同。即是偏義。問。四
假佛與菩薩爲當盡具爲當不爾。答。差別
無差別義二不二義。佛菩薩皆具四假。若無
差別差別不二二義。有具不具。佛當化主。所
以具足四假。菩薩助申教旨。唯有兩假。所
謂就縁。對縁。菩薩雖具二假用復有強弱。
百論則就縁爲弱對縁是強。中論對縁爲弱
就縁義強。何故爾。中論初云。諸論師種種説
生相。就其責覓生相不得故言不生。種種
説滅相。責滅者不得故言不滅。即是就縁
假義。百論借一對破異等。即是對縁假義

次明四論對縁不同門。著於四論略明二
種。提婆菩薩震論鼓於王庭。九十六師一時
雲集。各建名理立無方論。提婆面拆邪師。
後還間林撰集當時之言以爲百論。龍樹
菩薩潜惟著筆。探取外情破病申經。故造
中論。問。何故爾耶。答。龍樹聲聞天下。外道
小乘不敢與交言。故潜惟著筆以造論也。
提婆既爲弟子物情所不畏憚。故與之交
言。故後集以爲論 第十一門也。論鼓謂傳
中所謂敷高座立三論等也。大乘玄論迹
義云。提婆面拆外道。所以對縁。龍樹潜懷
著筆。是故不對外人。問。何故一對一不對。
有釋云。龍樹妙思深遠鉾辨難當。外人無敢
與敵。故不對外人。提婆所明一時面拆外
人。所以相對也。然此釋極不可解。若言龍
樹妙思深遠無敢與對者。提婆亦爾。便應
不對。又且若言龍樹妙思深遠外人不能
與對者。佛與外道相對。便應智淺耶。如來
智深而與外道相對。故知不以龍樹智深
故不對也。今不用此釋。問。若不爾何得二
人有對不對。答。此亦何定。自有須面拆方
破外道。自有須潜懷箸筆用此破邪。問。
只當如此。復有餘義。答。復有深致。何者
明。龍樹出世之時是正化之末像法之初。衆
生雖復尋教失旨。而佛法尚興邪徒由翳。
朋成大道衆生甚多。偏學小心其事蓋少。
龍樹既興望風懸揖。止須著筆邪徒自喪。
無敢對面與共撃揚。是故龍樹不對也。提
婆出世是八百餘年。去聖既遠。邪儻盛興正
化譌替。菩薩雖興猶生拒抗。自非對面拆
挫辭屈言下。邪心轉熾無肯改迷。故提婆面
對群邪。所以二人有對不對。其意爾也。今
謂。按龍樹傳及付法藏傳。有對外道之事。
所謂不對者不知其所以而已
次明三論所破之縁有利鈍不同門。今略
擧中百二論明衆生得悟不同。凡有四種。
一自有一種根縁。聞百論始捨罪福終破
空有。當此言下得悟無生。二有諸外道。
雖聞提婆當時所破言理倶屈猶未得悟。
後出家竟稟受佛經方乃得悟。此中根人
也。三有諸外道。聞提婆之言不了。尋經
翻更起迷。爲中論所破方得悟。此下根人
也。四有諸外道。初稟提婆之言乃至尋中
論亦未得解。後因十二門觀玄略方乃得
悟也 第十二門也。百論十品中第一名捨
罪福品。第九名破常品。第十名破空品也」
次別釋中論名題門。此論立名有廣有略。
所言略者。但稱中論。故叡法師序云。中論
有五百偈。龍樹菩薩之所造。而後但釋中論
兩字。故名爲略。問。何故但稱中論不題觀
耶。答。中是所論之理實。論是能論之教門。若
明理教故義無不周也。所言廣者。加之
以觀。故影法師中論序云。寂此諸邊。名之
爲中。問答拆徴稱之爲論。又云。觀者直以
觀辨於心。論宣於口耳。問。何故具題三字
耶。答。因中發觀由觀宣論。要備三法義
乃圓足也 第十三門中亦分爲七。是其第
一門也。叡法師中論序云。中論有五百偈。龍
樹菩薩之所造也。以中爲名者照其實也。
以論爲稱者盡其言也。實非名不悟。故寄
中以宣之。言非釋不盡。故假論以明之。
其實既宣其言既明。於菩薩之行道場之照
朗然懸解矣。未見影法師序也。大乘玄論
迹義云。今須問。若是影公則&T005442;。問答拆
徴。所以爲論。若是叡師則&T005442;。以論爲稱者
盡其言也。箇則兩語石乖二言鐵反。答。乃
是各據其美。非謂相違。何故爾。良由問答
故得盡言。言何因得盡。良由問答。是故二
語相成兩言相順。影公就始爲言。叡師約
終爲語也
次第門。此三字有何次第耶。答。有二種次
第。一者能化次第。二者所化次第。能化次第
者。中謂三世十方諸佛菩薩所行之道。故前
明中。由此道故發生諸佛菩薩正觀。故次
明觀。由内有正觀故佛宣之於口。名之爲
經。四依菩薩宣之於口。目之爲論也。約所
化悟入次第者。稟教之徒因論識中因中
發觀。若望於佛。因教識理因理發觀也」
第十三門中第二門也。能化次第中觀論。所
化次第論中觀也。大乘玄論迹義云。問。經論
兩名得亦通耶。答。通而言之。佛及弟子有
所述作並得稱經。亦倶名爲論。故地持。
佛大小乘經稱爲内論。付法藏。提婆菩薩造
百偈經。今欲示師資不同故。師説名經資
言稱論。以師所説可則可常能顯至道故
稱爲經。資之所作但論佛語更無異制故
稱爲論
次制立門。所以但明三字不多不少者。略
有三義。一者諸佛菩薩凡有二徳。一者自
行。二者化他。中之與觀謂自行也。論之一字
即是化他。自行化他義無不攝。故但標三
字。二者化於衆生要必具三。一者有所悟
之理。二者因理發觀。三者由觀宣論。故
但明三也。三者以中對觀是境智之名。以
觀對論爲行説之稱。因中發觀故以中爲
境以觀爲智。如説而行爲觀。如行而説
爲論。以義唯此四故名字但有三名也
第十三門中第三門也。義唯此四謂境智行
説也
次論通別門。通而爲言。三字皆中皆觀皆
論。所言皆中者。理實不偏。故理名爲中。因
中理發觀。觀非偏觀。觀亦名中。因中觀
宣論。論非偏論。論亦名中。三字皆觀者。中
是義相觀。觀是心行觀。論是名字觀。亦如三
種波若。中是實相波若。觀是觀照波若。論
是文字波若。三種皆論者。論是能論。故名爲
論。餘二所論。亦名爲論也。就別而言。理實
不偏。與其中名。智是達照。當其觀稱。論是
言教。故目之爲論 第十三門中第四門也。
大乘義章三種般若義云。三種般若出大智
論。大乘玄二智義云。又立三波若。皆就波
若道中論之。一實相波若。二觀照波若。三
文字波若。實相能生波若。故名波若。文字
能詮波若。以所詮爲稱亦名波若。觀照當
體名爲波若
次明互發盡門。就中有中發觀觀發中縁
盡觀觀盡縁。所言中發觀者。如涅槃經云。
十二因縁不生不滅能生觀智。譬如胡苽能
發熱病也。觀發中者。衆生本謂因縁是生
是滅不知是中。以正觀撿生滅不得。方
悟因縁是中。此則因觀發中。縁盡於觀觀
盡於縁者。凡夫二乘及有所得偏邪之縁盡
菩薩正觀之内。故名縁盡於觀。觀盡於縁
者。邪縁既盡正觀亦息。故名觀盡於縁。縁
盡於觀故非縁。觀盡於縁故非觀。非縁
非觀。不知何以美之。強名正觀也。問。既
得縁盡觀觀盡縁。亦得中盡觀觀盡中不。
答。亦得爾也。中是智境。觀是境智。境不自
境。因智故境。智不自智。由境故智。由智故
境。境不自境。由境故智。智不自智。不自
智則非智。不自境則非境。故是境盡於
智智盡於境。問。亦得縁發於觀觀發於
縁不。答。由邪縁故得顯正觀。即是縁發
於觀。由正觀故顯縁是邪。謂觀發於縁耳
 第十三門中第五門也。涅槃經二十七云。
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縁智慧即是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縁名
爲佛性。善男子。譬如胡瓜名爲熱病。能爲
熱病作因縁故。十二因縁亦復如是
次明別釋三字門。總論釋義凡有四種。一
依名釋義。二就理教釋義。三就互相釋義。四
無方釋義也 第十三門中第六門也。總通
一切名字容有此四釋。故有總論等也
依名釋義者。中以實爲義。中以正爲義。中
以實爲義者。如涅槃釋本有今無偈云。我
昔本無中道實義。是故現在有無量煩惱。叡
師中論序云。以中爲名者照其實也。照謂
顯也。立於中名爲欲顯諸法實。故云照
其實也。所言正者。華嚴云。正法性遠離一
切言語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滅相。此之正
法即是中道。離偏曰中。對邪名正。肇公物
不遷論云。正觀論曰。觀方知彼去。去者不
至方。故知中以正爲義也 涅槃十七云。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先於娑羅雙樹
間爲純陀説偈。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
有法。無有是處。世尊。是義云何。唯願如來
更爲大衆廣分別説。佛言。言本有者。我昔
本有無量煩惱。以煩惱故現在無有大般
涅槃。言本無者。本無般若波羅蜜以無般
若波羅蜜故。現在具有諸煩惱。若有沙門
婆羅門天魔梵人。説言如來去來現在有煩
惱者。無有此處。復次善男子。言本有者。
我昔有一切法中取著之心。以是事故現在
無有畢竟空定。言本無者。我本無有中道
實義。以無中道眞實義故。於一切法則有
著心。若有沙門婆羅門天魔梵人。説言如來
去來現在説一切有相。無有是處。疏云。此
本此今竝據昔爲語。只昔本有煩惱。當昔
之今即無涅槃也。此不言昔時有煩惱今
時無煩惱故言本有今無。次文亦然。本則
無波若。今還是當昔之今有於煩惱也。叡
師中論序。如上所引。華嚴文。寶王如來性
起品普賢菩薩所説偈也。寂滅相經作寂滅
性也。趣謂四句也。非趣謂非四句也。物不遷
論所引正觀論文蓋取意也。彼論觀去來品
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
去時亦無去。動處則有去。此中有去時。非
已去未去。是故去時去。今初句取論後四句
意。今後句取論初四句意。方去處也。彼去者
也。疏云。如人靜坐。直是人耳。正動一足便
名去者。因此之動稱爲去法亦名去果。
將歩歩前名爲未去。足動所經名爲已去。
取其現動名爲去。餘歩形此名爲異去。餘
足之所履稱爲去處。然則衆縁和合虚受其
名。諦察之無一可得
理教釋義者。中以不中爲義。所以然者。諸
法實相非中非不中。無名相法爲衆生故
強名相説。欲令因此名以悟無名。是故説
中爲顯不中。問。中以不中爲義。出何文
耶。答。華嚴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若
爾一切中偏法了達非中偏。即其事也 華
嚴如來光明覺品。文殊説偈云。一切有無法
了達非有無。如是正觀察能見眞實佛
所言互相釋義者。中以偏爲義。偏以中爲
義。所以然者。中偏是因縁之義。故説偏令
悟中。説中令識偏。如經云。説世諦令
識第一義諦。説第一義諦令識世諦也
涅槃十七云。善男子。一切世諦若於如來即
是第一義諦。何以故。諸佛世尊爲第一義故
説於世諦亦令衆生得第一義諦。若使衆
生不得如是第一義諦者。諸佛終不宣説
世諦。善男子。如來有時演説世諦。衆生謂。
佛説第一義諦。有時演説第一義諦。衆生
謂。佛説於世諦。是則諸佛甚深境界。非是
聲聞縁覺所知
四無方釋義者。中以色爲義。中以心爲義。
是故華嚴經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
故一法得以一切法爲義。一切法得以一
法爲義 華嚴如來光明覺品。文殊説偈云。
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展轉生非實。智
者無所畏
問。中有幾種。答。既稱爲中。則非多非一。
隨義對縁得説多・一。所言一中者。一道清
淨更無二道。一道者即一中道也。所言二中
者。則約二諦辨中。謂世諦中・眞諦中。以世
諦不偏故名爲中。眞諦不偏名爲眞諦中。
所言三中者。二諦中及非眞非俗中。所言四
中者。謂對偏中・盡偏中・絶待中・成假中也。
對偏中者。對大小學人斷常偏病。是故説對
偏中也。盡偏中者。大小學人有於斷常偏
病則不成中。偏病若盡則名爲中。是故經
云。衆生起見凡有二種。一斷。二常。如是二
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故名盡
偏中也。絶待中者。本對偏病。是故有中。偏
病既除。中亦不立。非中非偏。爲出處衆
生強名爲中。謂絶待中。故此論云。若無有
始終。中當云何有。經亦云。遠離二邊不著
中道。即其事也。成假中者。有無爲假。非有
非無爲中。由非有非無故説有無。如此之
中爲成於假。謂成假中也。所以然者。良由
正道未曾有無爲化衆生假説有無故。
以非有無爲中。有無爲假也 涅槃二十
七云。復次善男子。衆生起見凡有二種。一
者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
常無斷乃名中道。中論觀本際品云。若無
有始終。中當云何有。是故於此中先後共
亦無。大集經十二云。虚空藏菩薩以偈讃佛
曰。世尊。善知如是法得至清涼泥洹道。
去離二邊不著中。知虚非眞無自性
就成假中有單複疎密横竪等義。具如中
假義説。如説有爲單假非有爲單中。無義
亦爾。有無爲複假。非有非無爲複中。有無
爲疎假。非有非無爲疎中。不有有爲密假。
有不有爲密中。疎即是横。密即是竪也 單
複見大乘玄二諦義及八不義。疎密見二諦
義。横竪見八不義及論迹義。今所謂中假義
蓋指之乎。有云。大乘玄論全部二十卷。唯
有五卷來至本朝。中假義蓋在未度之中
也。二諦義云。今先正論單複中假義。偏説
一假有不説無。是單假。偏説一假無不説
有。亦是單假。偏説一非有即是單中。非無
亦爾。雙説假有假無是複假。雙説非有非
無是複中。次釋其所以。凡有二義。一者爲
利根人説單假。約鈍根人説複假。正言。利
根之者聞一悟十故。若聞説假有即解假
無。乃至聞説非有即解非無。所以不勞具
明兩義。爲鈍根之人隨言得解。若不具説
無有玄悟。所以雙明兩義也。二者爲鈍根
人説單。爲利根人説複。爲鈍根之人不
堪受圓教。所以且説單義破其執。若利根
人堪受圓教。所以爲説複義。便皆領受。八
不義同之。又二諦義云。問曰。非有非無而
有而無。爲是疎假爲是密假。答曰。此是疎
假。何故爾。以其兩來就有無二法辨故是
疎假。若辨密假非有非不有。而有而不有。
以其就一法明義。是即兩法爲疎。一法故
密。今何故辨此疎密。疎密者爲明經中兩
種百非兩種對治。若言苦樂我無我等此是
疎對治。若言實不實衆生非衆生安非安等
密對治。若言如來涅槃非有非無此是疎百
非。若言非因非不因非果非不果此是密義
辨非。此明假有疎密。問。前言非有非無。何
物非有非無耶。答。前非有非無非性有無。爲
成世諦如義。問。後明非有非不有。何物有
不有耶。答。今如是假有不有故言非有非不
有。言非有者非不有有。言非不有者非有
不有。此既壞假成眞諦如。問。有不有是何
物。答。諸法本從無生。皆以阿字爲本。是即
諸法皆歸阿字一無生門。故經言。四十二字
皆歸阿字也。八不義云。八不者蓋是諸佛之
中心衆聖之行處也。故華嚴經云。文殊法常
爾。一切無畏人一道出生死。更無異趣也。
即是論初八不。故竪貫衆經。横通諸論也。
經云。不一亦不二。不當亦不斷。不來亦不
出。不生亦不滅也。言竪者謂之縱。縱只
是深。即經之深旨。横通諸論者。横只是廣
闊之稱。亦爲對治藥病。如有無相治等。悉是
横論。如言有即爲横。不有爲竪亦如絶爲
横。不絶爲竪。若不絶爲横。則非絶非不絶
爲竪。以不義據初。如是深不亦於不。何
所而不不。如言爲横。不言爲竪。横竪亦不
定隨而望之。若有無斷常相治爲横。病息藥
除故爲竪。故以隨處得論。而言八不竪入
經深者深義經也。横通諸論者辨論破病
用。經未始無横。如三修八倒斷常相破。論
未始不明竪。如十二門論言。若使無有
有。云何當有無。有無既已無。知有無者誰
豈非遠竪義等。論迹義云。今明中是實義
者。然經中釋義不同。略有三種。一者横論顯
發。二者竪論表理。三者依名釋義。若爲是
横論顯發。如俗以何爲義。俗以眞爲義。眞
以何爲義。眞以俗爲義。故經云。欲令深
識世諦故説第一。欲令深識第一故説
世諦。今問。箇自是欲令深識世諦故説第
一。何謂眞以俗爲義耶。今明。何故説世諦。
只爲欲令識第一。豈不是眞以俗爲義。
俗是眞家之所以。故眞以俗爲義。何故説
第一。只爲欲令識世諦。豈不是俗以眞
爲義。眞是俗家之所以故。俗以眞爲義也。
二者竪論表理。如俗表不俗。不俗是俗家
之所以。故俗以不俗爲義。如眞表不眞。不
眞是眞家之所以故。眞以不眞爲義。故金
鼓經云。知有非有本性清淨。故華嚴經云。
若知有非有則能見如來。故因教識理悟
佛法身也
次釋中不同得有四種。一外道明中。二毘
曇明中。三成實明中。四大乘人明中也。外
道説中者。僧佉人言。泥團非瓶非非瓶。即
是中義也。衞世師云。聲不名大不名小勒
沙婆云。光非闇非明。此之三師竝以兩非
爲中。而未知所以爲中耳 第十三門中
第七門也。百論破空品曰。外曰。無説法大經
無故修妒
汝破有破無。破有無今墮非有
非無。是非有非無不可説。何以故。有無相
不可得故。是名無説法。是無説法衞世師經・
僧佉經・尼乾子法等大經中皆無相故不可
信。内曰。有第四修妒
汝大經中亦有無
説法。如衞世師經聲不名大不名小。僧佉
經泥團非瓶非非瓶。尼乾法光非明非闇。
如是諸經有第四無説法。汝何以言無。疏
云。問。實相四句不可説。云何言非有非無
不可説。答。諸外道等多滯空有二邊。今欲
破其二邊故明非空非有。而意在捨於二
是。不存兩非。令悟入實相也。僧佉此云
數術又翻數論。迦毘羅説經十萬偈。名僧
佉論。用二十五諦明因中有果。計一爲
宗。優樓僧佉此云休留仙。在佛前八百年
出世。亦得五通。説論十萬偈。名衞世師。勒
沙婆此云苦行。以算數爲聖法。造經十萬
偈。名尼乾子。此三仙説無漏盡通。故唯五
通也
毘曇人釋中者。有事有理。事中者。無漏大
王不在邊地。謂不在欲界及非想也。理中
者。謂苦集之理。不斷不常也 大乘義章八
禪定義云。雜心云。無漏大王不居邊地。欲
界非想名爲邊地。以非想地心志微劣故
無無漏。今撿雜心論未得此文。他日當

成實人明中道者。論文直言離有離無名
聖中道。而論師云。中道有三。一世諦中道。
二眞諦中道。三非眞非俗中道 成實論一
切有無品云。又佛法中以方便故説一切有
一切無。非第一義。所以者何。若決定有即
墮常邊。若決定無則墮斷邊。離此二邊名
聖中道。中論疏一曰。問。云何學佛教人三
中不成。答。他成實
師也
云。實法滅故不常。假名
相續故不斷。不常不斷名世諦中道。今謂。
不常猶是斷。不斷猶是常。唯見斷常。何中之
有。又言。因中未有果事故言非有。有得果
之理故言非無。非有非無爲世諦中道。考
而論之。非有猶是無。非無猶是有。亦無中。
眞諦四絶故名爲中。今請問之。爲有四絶
之理爲無此理耶。若有四絶之理。則名爲
有。不得體中。若無四絶之理。則無眞諦。
亦非中。非眞非俗名爲中道。是亦不然。非
眞猶是俗。非俗猶是眞。還是二諦。更無別
中。以此推之。三中不成
四大乘人明中者。如攝大乘論師明。非安立
諦。不著生死不住涅槃。名之爲中也。義
本者以無住爲體中。此是合門。於體中開
爲兩用。謂眞俗。此是用中。即是開門也 大
乘玄二諦義云。大乘師復言。三性是安立諦。
爲俗諦故。三無性是非安立諦。爲眞諦故。今
明。汝依他分別二・眞實不二是安立諦。非二
非不二三無性非安立諦皆是我俗諦。言忘
慮絶方是眞諦。又云。學攝論人不執三性。
存三無性理。淨名經觀衆生品云。從無住
本立一切法。又二諦義云。問。何物是體假
用假。何爲體中用中耶。答。假有假無是用
假。非有非無是體假。有無是用中。非有非無
是體中。復言。有無非有非無皆是用中用假。
非二非不二方是體假體中。合有四假四中
方是圓中耳
又中假師云。非有非無爲中。而有而無爲假
也 著中假之人謂之中假師。即禪衆寺勇
法師・長千寺辨法師等也。大乘玄二諦義云。
問。假有假無爲二諦。非有非無爲中道也。
答。一往開中假義。故假非中中非假也。究
竟而言。假亦是中。故涅槃經文。有無即是非
有非無。亦得中爲假。一切言説皆是假。故
中論疏二云。師云。中假師罪重。永不見佛。
所以作此呵者。本爲對性故説假令其迴
悟耳。而遂捨性存假。謂決定爲是心有所
依。故永不見佛。宜須破之
三論玄義誘蒙卷下
 跋
 佛祖大願力。直欲使衆生解脱。始無一
 法有定相。然此三論玄義。約其教則空
 門也。歸其理則又何有二哉。今聞。證上
 人作此疏。將與佛祖同願力。讀者其不
 可不察之 龍次丙寅孟冬日
        南宗沙門武陵性如謹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