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玄義檢幽集 (No. 2300_ 澄禪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100] [Prev]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悟不由於方等理。但以眼膜妄見花耳
言龍燭者。宋元嘉十年竺道生移虎丘山。
其年夏靑圓寺佛殿龍升于天。光影四壁。因
改寺名號曰龍光。時人欺曰。龍既已去。生
必行矣。今借此事喩大乘也
裏書云
  中論疏記云。疏第一迦毘羅人所計。六根
通是色法。則用五塵成五大。五大造五
根。五塵成五大者。色塵成火。聲塵成空
大。香塵成地大。味塵成水大。觸塵成風
大也。五大造五根者。火大造眼根。空大
造耳根。地大造鼻根。水大造舌根。風大
造身根也。彼云。五大五根有精氣之色。
共造意根。故六情通是色法。意根亦攝心
平等根。解此有多義。一者明五大五根
有精氣之色。平等共造意根。故云心平
等根也。二者若是五根各用明此意根之
識通縁六根六塵。故云心平等根也 百
論疏云。偏造是迦毘羅義。遍造是優樓迦
義。智度論云。以是僧佉經廣説 述義
云。謂地水等者。數人云。聲非果報。以間
斷故。所以五塵之中但取四塵。不取聲
 中論疏第五云。成實明十四種色
爲色陰。五根五塵及以四大。毘曇以四大
是實故屬觸塵。成實觸是實法。四大是假
法。故離之也中論疏記中仙光云。毘曇
人云等者。何故不取聲。答。數人云。聲
非果報以間断故。所以不取 義章之
五陰義云。色等五塵成實唯報。毘曇法中。
聲入一種一向非報 又云。成實論中。唯
論靑黄赤白黑等諸雜之色以爲色塵。自
餘一切煙雲塵霧方圓長等皆是假色。法
入取收。非是一色入。光影明闇。於彼宗
中隨其色相靑黄赤等諸色所攝。若後廣
論色乃無量 已上
裏書
三論玄義檢幽集第三
  永享四年壬子五月四於東大寺東室令
書寫之畢仰願生生世世佛法結縁心心念
念增進佛道矣     擬講延海
文明七年九月下旬比從師法印聰海相傳
之        安樂坊順憲


三論玄義檢幽集第四
玄。依論徴者。徴陟陵反。釋氏曰兆也審也明
也檢也
玄。法華云亦不親近小乘三藏學者。義疏曰。
所言三藏者凡有三種。一者小乘三藏。二者
大乘自有三藏。如攝大乘論説。三者大小合
論三藏謂聲聞藏縁覺藏菩薩藏。有人言。華
嚴等爲大乘慧藏。決定毘尼經爲大乘毘
尼藏。地持論等爲大乘阿毘曇藏。今謂。大乘
經中自應有三藏。不應別論也。今言小乘
三藏者。欲簡餘二種三藏也 言恐大
照未圓小法容染等者。疏曰。始行菩薩大乘
未圓。恐容染小法故。令智形宜隔行止勿

  裏書云
三藏名限小乘事
義章三藏義云。明其大小有無之義。通而
爲論。大小皆具。小乘三者。四阿含等是修
多羅。五部戒律是其毘尼。毘婆沙等是阿
毘曇。大乘三者。華嚴經等是修多羅。清淨
毘尼等是其毘尼。大智論等是阿毘曇。若
別論之。小乘具三。大乘不具。何以得知。
如大智論龍樹釋言。迦葉阿難於王舍城
結集三藏。爲聲聞藏 准檢斯文。定知
小乘備明三藏。大乘不論。何故如是。此
就如來本教故爾。如來所化小乘衆生鈍
根難悟。聞説經律不能廣解。是故如來
重以毘曇分別開示。方能悟入。故有三
藏。如來所化大乘衆生利根易悟。聞經
律即能深解。不假如來重以毘曇分別
解釋。是故不具。以不具故不説三藏。其
猶大乘九部經中無論義經。與此相似文
義章第一云。如大智論龍樹釋言。迦葉阿
難於王舍城結集三藏。爲聲聞藏。文殊
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爲菩薩藏文華
玄略述第二云。師子鎧自言。正論三藏
中實義故。亦是小乘論。其論大小利業品
云。檀等六波羅蜜得阿耨三菩提。名爲大
乘。乃是傍明大乘末學之者不識別故。
妄爲大乘。龍有蛇之一鱗不可爲蛇。駑
有驥之一毛誰謂爲驥。以此而言。不應
以其少分之言而證大乘也已上
裏書
竝探四阿含者。長增中雜是爲阿含。阿含
此翻法歸。謂衆生所歸也。發揮曰。阿含者
秦言法歸蓋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譬猶
巨海百川所歸也。然而四含所明其義各別。
長阿含破邪顯正。增一阿含明人天因果。中
阿含明善惡業性。雜阿含明生死界繋
  裏書云
法華論疏中云。阿含者。釋道安云。阿含名
爲趣無。説一切法皆趣畢竟空法。故名
趣無。僧肇云。阿含名爲法歸甚深。爲萬
善藏空法所歸。然阿含正是外國敎。名通
大小。四阿含等爲小也。涅槃云方等阿
含。此即大也。華玄略述第三末 云。四阿含
者正言阿笈摩。此云敎也傳也。佛爲諸
天世人隨時説法。集爲增一阿含。是勸
化人所習。爲利根衆生説諸深義。名中
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説種種隨禪法。是
雜阿含。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是長阿
 十地義記第一云。阿含是其中國之
言。此名淨教 鏡水抄第五云。阿含者
舊梵語也。新云笈摩。此云淨教。亦云傳
教。從眞淨法界中流出。故云淨教。上古
諸佛展轉來。故言傳教文
玄竟無方等者。淨名玄曰。方廣即衆經之通
稱。諸大乘經皆云方等。亦名方廣
玄有條例第四者。條謂條別。例謂類例。大
別而各有流類。故云有條例。釋義有條
例。不應相濫。即此意也
玄故大乘經初有小乘衆等者。大論第四云。
問曰。何以故大乘經初菩薩衆聲聞衆兩説。
聲聞經初獨説比丘衆。不説菩薩衆。答曰。
欲辨二乘義故。佛乘及聲聞乘。聲聞乘狹
小。佛乘廣大。聲聞乘自利自爲。佛乘益一
切。復次聲聞乘多説衆生空。佛乘説衆生空
法空。如是等種種分別三乘。分別説是二
道故。摩訶衍經聲聞衆菩薩衆兩説 問曰。
如聲聞經初但説比丘衆。摩訶衍經初何以
不但説菩薩衆。答曰。摩訶衍廣大。諸道諸
乘皆入摩訶衍。聲聞乘狹小不受摩訶衍。
譬如恒河不受大海以其狹小故。大海能
受衆流以其廣大故。摩訶衍法亦如是。義
疏曰。有無門者。龍樹云。小乘經初無菩薩
衆大乘經初具大小兩衆。然斯言未盡。諸
大乘經凡有四句。 一但有菩薩衆無聲聞
衆。如華嚴七會。二但有聲聞衆無菩薩衆。
如金剛般若。三具有二衆。即如此經。四倶
無二衆。如金光明經。何故俱無耶。答。釋迦
于時獨在鷲山三昧正受。未有衆集故無
同聞。信相感夢。明旦始與大衆來至佛所

玄。與大品明四諦平等義既無異者。謂苦集
滅道以爲四諦。苦謂逼惱爲義。集者招集
牽後義。滅離有爲相續義。亦是已有還無
義。道謂能通義。通至於滅。審實不虛故名
爲諦。又能生不顚倒實解。故名爲諦也。
但四諦有二種一有量。二無量。三界苦果
名苦諦。感三界苦業煩惱名集諦。無爲
涅槃名滅諦。治此煩惱名道諦。此有量
也。次無量四諦者。二生死爲苦。五住爲集。
滅二死五住爲滅。治此五住惑眞解爲道
諦也。而量無量復名作無作者。有量之後
猶有所作。如分段苦後更有變易苦可觀
名爲有作。變易苦後無復餘苦可觀故名
無作。餘三亦爾今對小乘四諦生滅觀不平
等。大乘觀不生滅。故云四諦平等。故譬喩
品疏曰。五衆之生滅者經曰。昔於波羅奈轉
四諦法輪。分別説諸法
五衆之
生滅
古經爲立陰。釋道安師云應云五陰。
非是立也。羅什晩翻皆云五衆。以五法和
聚義稱五衆。又一一陰法各有多衆。故云
衆也。雜心云積聚是陰義。即是羅什意也。
生滅者通目四諦也。苦爲所生集爲能生。
斯即五陰生也。滅者即五陰滅。道爲能滅。故
生目苦集。滅據滅道。言約義周 巧説之謂
也。今復轉無上下經曰。今復轉最妙無上大法輪。
是法甚深奧少有能信者云云
第二對昔小歎今大也
問。何故大品思益涅槃法華皆擧昔教歎耶。
答。衆經竝是舉小對大歎。故知諸大乘經
顯道無二。不得作五時四宗之釋也。問。
云何擧小歎大耶。答。昔明五衆既是生滅。
今明五衆即不生不滅。不生故非苦集。不滅
故非滅道。故名一實諦。即無生滅觀也。二
乘既是四諦名生滅觀。問。何以知此經明
五衆不生不滅。答。前文既明昔教説五衆是
生滅。即知今教明五衆不生不滅。故方便品
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又中論云。爲聲
聞人説十二因縁是生滅。爲菩薩説十二
因縁不生不滅。故大小二乘有生滅無生滅
二觀義也。問。無量四聖諦亦有生滅。何
得言小乘作生滅觀耶。答。菩薩了無量四
諦亦本來不生滅。故云無明體性本自不有。
妄想因縁和合而生。既言妄想因縁而生故
有。集爲能生苦爲所生。此即是無生滅生
滅。雖生滅不生滅也。故與二乘不同。問。何
故聞一乘及受記而言五衆生滅耶。答。此
領開方便門顯眞實義。昔明五衆生滅者。
此是方便説耳。今知五衆不生不滅。者。乃是
眞實説耳。以昔見五衆是生滅故。守小
迷大。今知本不生滅即改二執。問。諸大乘
經亦明五衆是生滅。故經云諸行無常是生
滅。何得言五衆生滅是小乘耶。答。智度論
明四悉檀通十二部經八萬法藏。言五衆生
滅者。對治悉檀耳。若第一義悉檀。即説五
衆不生不滅。若悟第一義悉檀則生實觀。
實觀即是妙慧。妙慧即是妙法。妙法即是一
乘。是故説五衆不生不滅也
中觀論四諦品疏曰。問。論主有四諦不耶。
答。論主不曾有四。亦不曾無四。亦四不四。
非四非不四。故法品云。諸法實相者心行言
語斷也。問。論主既不曾有四不四。何故經
説有四諦。答。雖非四不四。爲衆生方便
説四不四。故下偈云。諸佛依二諦。爲衆生
説法。大品云。二諦中衆生雖不可得。菩薩
住二諦中。爲衆生説法。論釋云。爲著有
者説空。爲著空者説有。今亦爾。爲著有
四者説無有四。爲著無四者明有四諦。
至論諸法未曾四不四也
問。成論亦明四諦平等耶。答。中論涅槃品
疏曰。又成論者云四諦平等即是涅槃。大品
盛有此説。故上明四諦空。即謂空是涅槃。
是故今品具明四句竝非涅槃。何得以空
爲涅槃耶。准此成論既辨二空明四諦平
等。故與大品不異。故今難云。成實論文盛
辨二空。與大品明四諦平等。義既無異也
裏書云
  成實論一滅諦事。成實論第十三立假名
品云。論者言。滅三種心名爲滅諦。謂假
名心法心空心。問曰。云何滅此三心。答
曰。假名心或以多門因縁智滅。或以思
惟因縁智滅。法心在暖法中以空智滅。
空心入滅盡定滅。若入無餘泥洹。斷相
續時滅 中論疏第十云。成論師云。有餘
滅二心。無餘滅空心。故滅三心名滅諦
 同疏記第八 云。言成論師云等者。
述義解云。有餘滅二心者。有餘涅槃時
滅假實二心也。無餘滅空心者無餘涅
槃時滅無漏智。以灰身滅智故。今案。聰
法師成論章第四云。滅三種心名爲滅
諦。又云。一明三心滅。論言爲心滅滅諦。
謂假名心法心空心。一等四執。執爲我心
名假名。或執實法五陰心名實法。或縁
泥洹心名爲空心。二或是所治。空心爲
能治。所治是因患。能治是果患。故對擧三
心以明滅諦。准之可知
四諦平等事。四論玄第十成壞義云。論師
釋論宗有二家義。一者法雲格法師釋
此論宗。雖辨四諦爲宗。而四諦有二種。
一方便假名四諦。二正觀平等四諦。今此
論正。用平等四諦爲宗。類如涅槃經。
雖雙明因果而用果當其宗矣。今論亦
爾。具明二種四諦。正用空平等四諦爲
其宗。故法師云。論主以四諦平等爲本。
言迹中不顯也 二者今諸大德竝云。方
便假有四諦爲論宗也。故阿含經雖明彌
勒成佛記。而未説菩薩行故。今此經廣
明菩薩行。故知初教未明大乘菩薩行。
故方便四諦爲宗也。問。此論見四諦平
等得道。何不以空平等四諦爲宗耶。答。
彼舊云。非無此義。但非三藏教意。論主
正申初教也。故論主造論大意自明言。正
解三藏中實義故正申初教。初教既以
方便四諦爲宗。故論宗還以方便四諦
爲宗。而論滅諦聚中云唯見一諦得道。此
意破毘曇一枝義。非論之正宗也略抄 中
論疏第十云。成論者云。四諦平等即是涅
槃。大品盛有此説 同述義下云。大品
盛有此説者。彼經第三十八卷末。佛言。
須菩提。是四聖諦平等故。我説即是涅
 同疏記第八 云。聰章初卷云。第
一大意者。佛説四諦。蓋是法輪之始。化
聲聞法凡有二意。一逼引要門。二入空勝
詮。此有近遠。遠者爲除三惑先調其心。
近者令四諦平等入第一義空也。令四諦
平等者即有兩義。一從苦諦入空。謂以
無常等拆法作不有不無觀。則入第一
義空。四諦一時平等。二者相待入空。謂苦
不自生由集而有。既無自性苦則非苦。
苦既非眞集則不有。苦除爲滅。苦既不
實滅則爲空。由滅空故道亦不眞。如此
相待觀門入第一義空。准之可悉 大
品經第二十九差別品云。佛告須菩提。非
苦聖諦得度亦非苦智。乃至非道聖諦得
度亦非道智。須菩提。是四聖諦平等故。
我説即是涅槃。不以苦聖諦不以集滅
道聖諦。不以苦智不以集滅道智得涅
槃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行等是四聖諦平
等相。須菩提。若無苦無苦智。無集無集
智。無滅無滅智。無道無道智。是名四聖
諦平等相。復次須菩提。是四聖諦如不異
法相法性法住法位實際。有佛無佛法相
常住。爲不誑不失故已上
裏書
玄。一者小乘拆法明空者。述義曰。以慧分拆
知人法二空。既五陰和合成人。爲色陰是
人耶。爲受陰是人耶。如此推求都無有
人。乃知人空。其知法空者如細色成麁
色刹那成念。麁色無自體故空。刹那成念
亦如此。求六十刹那爲一念。故得知法
空。所以聲聞觀因成假。縁覺觀相續假也
已上
問。細色既存。刹那猶在。何名法空。答。苦無
常等互相縁集故。細色等亦空。又成論曰。
滅三種心名爲滅諦。謂假名心準論假名有
二。一者假人。
二者假法。執此
名故名假名心。
實法心謂五陰細相名色二法。
執此爲實名實名實法心
即能空
智體也
問。云何滅此三心。答。假名心或
以多門因縁智滅。或以思惟因縁智滅。實
法心在煗等位。以空智滅。空心入無餘涅
樂斷相續時滅。中論疏曰。成論師云。有餘
滅二心。無餘滅空心。故滅三心名滅諦
玄。三者小乘但明於空未説不空等者。中論
疏曰。五者小乘人但見虚妄不生。不見中
道佛性無生。故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不行
中道。大乘則異之見虚妄不生。又見中道
佛性無生也。謂二乘但見生死空。不見大
涅槃不空。故云但見等
言故涅槃經云等者。彼具文曰。智者見空
及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見
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爲
佛性。聲聞縁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以是
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
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問。中道佛
性者其相云何。答。涅槃經曰。佛性者名第一
義空。第一義空者名爲智慧。所言空者不
見空與不空。祖師釋曰。以第一義空爲佛
性。此第一義即是正觀。正觀能盡一切斷常
虚妄。故名空。若有一毫虚妄不盡此即不
空。正觀即不生。以能盡一切煩惱轉倒故
正觀即生。故名第一義空。此第一義空即是
佛性。此是以空爲佛性。又是離義。又涅槃
果果性。言第一義空名爲智慧者。以正觀
盡煩惱虚妄故。即名爲智慧。是以有爲佛
性。又是得義。又菩提果性。此兩句相成。以
智慧淨照故斷常虚妄即空。亦以虚妄煩惱
盡故智慧方淨照也。煩惱等本未曾生今即
無滅。以本無生故不見不空。以今亦無滅
故不見空。故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也。
非空非不空故名爲第一義空。智慧亦爾。
不見智與不智名爲智慧
裏書云
  涅槃經第二十五師子吼品云。智者見空
及不空 涅槃疏第十六云。若是見空
見不空。此是正名爲中道。若但見空不
見不空。此則偏故不名中道。若餘時以
兩非爲中道。今明此猶是偏。兩非對兩
是。今時兩非者則是偏。非是中道。今此中
明中者。空有具足故是中。但有空而無
有故是偏。偏故不行中道。不行中道故
不見佛性。乃至我無我兩皆爾已上
裏書
玄。四者小乘名爲但空謂但住於空等者。智
論三十七曰。空相應有二種。一但空。二不
可得空。以但空墮二乘地。以不可得空空
亦不可得。即無處可墮。復有二種空。一者
無方便空堕二乘地。二者有方便空即無
所堕。直至阿耨菩提
裏書云
  大品疏第三云。不可得空者是無所得空
 大乘玄二智義云。二乘不知空亦復
空。以空爲妙極故名但空。所以證空菩
薩知空亦空。名不可得空。故不證空即
能渉有。故名爲權 又云。問。於空無
著。於空不證。有何異耶。答。二乘入空
不存四句。但是不著而不能不證。菩薩
入空既無可存。又即能渉有。故名不證。
問。二乘菩薩入空同無所依。何故聲聞住
空。菩薩不證。答。二乘以空爲妙極。依
此無依。是故住空。菩薩不以空爲妙極。
知空亦空。名不可得空。不依此無依故
能不證。如大品云。行亦不受等 大品遊
意云。一往開者。小乘是但。大乘是不但。何
者。小乘是爲淺行人説四諦因果法門。
名爲但也。大教爲大士開不住法門。以
示諸法無迹。爲不但也已上
裏書
玄。格優降第七等者。智論三十七曰。舍利弗
欲以須陀洹同得解脱故與諸佛菩薩等。
而佛不聽。譬如以毛孔之空與虚空等。淨
名玄云。二乘得小空如毛孔空。菩薩得空
廣遍如十方空。問。空有何大小耶。答。二乘
爾能別相不一一知諸法空。但總相知十二
入空。故名爲小。菩薩能別相知一切法相。
謂麁細大小淺深法。然後知其是空。故空廣
大。述義曰。如阿含云。二乘不知赤鹽白鹽。
問他方知。餘物亦爾。又大品云。菩薩名一
切種智。以別別知諸法故。二乘名一切智。
唯總知諸法故。是知二乘有小分方便智。
唯就自行以總相知因縁假法智。而無他
方便智也。麁細等者。若就教法。小乘教麁。
大乘教細。大小例之。大乘所説之理大故能
顯教法亦大。小乘反之。淺深亦例。小乘法
淺。大乘法深。若就事法。四微是細。柱等是
麁。廣明如名記第三卷也
玄法華信解品云四大聲聞自述取得空云云
等者。彼經具説曰。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
化衆生。都無欣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
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爲。如
是思惟不生喜樂。我等長夜於佛智慧。無
貪無著。無復志願。而自於法謂是究竟。我
等長夜修習空法。得脱三界苦惱之患。住
最後身有餘涅槃。佛所教化得道不虚。則
爲已得報佛之恩。疏釋曰。我等若聞淨佛
國土下合第九陶練小心譬。就文爲二。初
明保小故不欣大因。二明保小不樂大
果。所以但明此二者。大品已後諸方等經
陶練小心。凡有二種。一者以大因陶練。二
以大果陶練。故今但明二種也。初文爲二。
前明不欣大因。次二偈解釋也。問。何以知
此文是合陶練小譬耶。答。前章明爲他説
大乘。今文辨從他聞大。故知是付財之後
諸大乘教也。所以者何下二偈釋不欣大
也。空無大小者。此是成論人聲聞空也。成
論師不體此意。謂是探明大乘。蓋是小乘
教中自有二説。毘曇悟人空但得其淺。成
論悟法空則得其深也
問。成論亦辨法空與大乘何異。答。略有四
異。一者大乘明人法本性空。小乘明拆法
空。是大乘是眞空。小乘非眞空。故方便品
云。小乘涅槃非是眞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
滅相。大乘涅槃方是眞滅。滅諦即是空。滅既
有眞僞。空亦然也。二者小乘但明三界内人
法空。空義即短。大乘明三界内外皆空。空
義即長。三者小乘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
大乘人具見空與不空。故名中道。以空無
諸累不可言有。有於衆德不可言無。非
有非無即中道。四者小乘人入空則失有。出
有則失空。是故取捨行心斷常二見。中論
云。若有所受法。則墮於斷常。當知所受法。
若常若無常。大乘人不壞假名而説實相。
故即有而常空。不動眞際建立諸法。即空
而常有。故不墮斷常名中道觀
問。大乘何位得竝觀耶。答。成論師云。六地
未竝。七地學竝。八地眞竝。而瓔珞經云初
地已竝者。成實師釋云。凡夫著有。二乘
沈空。今初地對此故云竝耳。其實未竝。雖
言八地竝。然照空之智終自四絶。鑒有之
智萬像不同。空有恒異。何由竝耶。今明初心
去即習竝。至後竝義方成。隨位辨之
我等長夜下第二聞佛果德不生欣樂。就
文爲二。初一行正明不欣果德。次三行
釋執小故不欣大。三行復開三意。初半偈
謂小是究竟與佛德齊。故不欣大。次一行
半所作已竟。故不欣大。第三一行明報恩
已畢故不欣大。依教得果是法供養。前
二明所作已辨。此序報恩已畢故不進求

問。陶練小心譬之意何耶。答。經曰。復經少
時。父知子意漸以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
心。臨欲終時而命其子。并會親族國王大
臣刹利居士云云 疏云。復經少時下第九陶
練小心譬。所以須此譬者。二乘聞大品既
不悟。何因縁故至法華便解耶。故須明大
品已後諸方等經陶練其心。令稍鄙小心
漸欣大道。至於法華方得取悟也。父知子
心漸以通泰下。第十委屬定業譬。就文爲
三。一父知子大志譬。二正委付家業譬。三
領解歡喜譬。初有二句。第一句明大機動
也。自鄙先心下第二句明小執移。異上付財
中有二一不取大二不捨小也。臨欲終時
而命其子下。第二正説法華。准此可知矣。
雖此偈迦葉所説。四人同意故云四大聲聞

裏書云
  實法空事。四論玄第一云。成論等明十二
假十一實法。此爲有。十二假者。四大五根
衆生及井河也。十一實者。五塵四無爲及
心無作也文
小乘内不明生死即畢竟空事。中論疏記
第四本 云。智度論第十九云。復次聲聞辟
支佛法中不説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智
慧不深入諸法故。菩薩法中説世間即
是涅槃。智慧深入諸法故。如佛告須菩
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色空。空
即是受想行識。空即是涅槃疑脱涅
槃二字
即是
空。惠影師云。此意明小乘經中既都無
此義。故二乘所行道品非摩訶衍。今日
所明菩薩智慧深入諸法。解知世間即是
涅槃色即是空。何況三十七而獨是小乘
法。此中明菩薩摩訶薩諸法不實故無性。
無性故即空。空故不可得。不可得故淸涼
不變 淸涼不變故常。常故即是涅槃。不
破於色始得是空。即色是空。不除世
間始得出世間。出世間實相即是涅槃。
此是性淨涅槃。據其體實爲語也。本來
自淨不假修習然後始淨。若據德爲言
則名方便。方便淨體即是性淨文
寶窟下 云。唯知四諦因縁假有無性之
空。此成論宗也文華玄略述第三末云。相與
無相義即相違。何言説諸相者無相。答。
諸法實性離相離性。離性故隨因縁成
諸相。離相故同一無相。相及無相雖復二
義。體即無二。相是無相中相。無相是相中
無相。如此相即無相。無相即相。譬如空
中鳥迹與空差別亦無差別。此亦如是文
彌勒經遊意云。第一明因行。經與論不
同。如摩德楞伽藏經云。於一一地中經
百千大劫。方成一地之行。不數軟根者
也。若如大智論。迦旃延子云。三阿僧祇劫
修習果行也。問曰。迦旃延子申半教。而
辨菩薩積劫解行者。何謂半教。則是大
乘滿教也。答。亦難知之。但有傍有正。迦
旃延雖正明小教。而傍明大乘滿教菩薩
行何妨也。如成實論云。正解三藏中實
義。而不妨彼論大小。利業品云。檀等六
波羅蜜得阿耨三菩提果也文
涅槃經第二十四德王品云。若依聲聞。言
不見施及施果報。是則名爲破戒邪見。若
依如是大涅槃經。不見惠施及施果報。
是則名爲持戒正見文北本經
文也
中論仙光記
下卷云。此有二義。一者聲聞不知實相。
以不知實相心而言無布施。名破戒邪
見。二者放生是布施。若無布施即不持
不殺戒。故名破戒邪見已上
裏書
玄。秦弘始七年天竺有刹利等者。序疏曰。秦
弘始七年。天竺刹利汎舶至長安。聞羅什
門徒三千解大乘之教。以中百二論諮而驗
之。羅什因爲剖拆。刹利乃頂受絶嘆不能
已。已白云。跋荼闍梨當以此明振暉天
竺。何因蘊此摩尼乃在邊地。又云。羲和鸞
轡蘊明於無目之地。甚可恨也。夜光之寶
鬻珍於田父之客。甚可惜也。此刹利述天竺
論師呵諸小乘人。歎羅什云。我在天竺聞。
諸論師深怪。罽賓小乘學者自美其師。以爲
比方如朗月之照。其師是鳩摩羅陀造日出
論。又自彌帝戻已後罕有其比。天竺論師
呵云。偏悟小才。非此喩也。若是𤘽止那國
鳩摩羅耆婆法師以當此喩無所愧也。何
故羅什如朗日之照無所愧。以其善解
中百故
裏書云
  刹利事。維摩疏第二云。羅什云。刹利胡
音含二義。一言忍辱。二言瞋恚。言此人
有大力勢。能大瞋恚忍受苦痛。剛強難
伏。因以爲姓也。釋肇曰。刹利王者種也。
此言田主。劫初人食地味。轉食自然粳
米。後人情漸僞各有封殖。遂立有德處
平分田。此王者之始。故相承爲名文智度
論第八十八云。如罽賓國彌帝隷菩薩手
細縵。其父惡以爲怪。以刀割之。言我子
何縁如鳥 彌勒經遊意云。彌勒者亦名
彌帝禮。或名彌帝隷也已上
裏書
玄。爰至齊司徒文宣王等者。南山曰。昔齊文
宣王撰在家布薩儀。元照釋曰。齊即南齊蕭
子良。生封竟陵王。死謚文宣王。允堪曰。第
一生在齊名僧護。第二生在梁名僧祐。竟
陵文宣王請講。聽衆八百。白黒徒一萬一千
餘人。第三生南山道宣是也
裏書云
  司徒事。周禮地官司徒曰。乃立地官司
徒。使師其屬而掌邦教。以佐王安優邦
優亦
安也
尚書舜典曰。帝曰。契。百姓不親。
五品不遜五品五常
遜順也
汝作司徒而敬敷五
教在寛五常之教務
在寛也
周禮曰。大司徒之職。
以五禮防萬民之僞。而教之中。禮所以
節止民之侈僞使其行得中。名玄略述
第一本 云。其三公者。一人尉公主領天下
萬姓。二司徒公主領刀仗兵器。三司空公
主領日月暦數。然即大尉公當大政大臣。
三公之名有種種説 維摩斷簡云。齊者
時。司徒者官。竟陵者所得封。文宣王宇文
已上
裏書
玄。毎感嘉瑞者。經音義曰。嘉瑞上賈遐反。下
時惴反。爾雅云。嘉善也。美也。蒼頡篇瑞應
信也。言有善美之德。即應之以信瑞
也。齊竟陵王内傳曰。王得熱病夜中再死。
夢見金像手灌神湯。因遂平復也
玄。爲履道之津涯正法之樞鍵者。津謂水渡
也。涯即水際畔也。元照曰。津是水濟。度生
死津。允堪曰。津者水可渡處也。書傳云。渉
渡水曰津。以出家五衆欲渡生死之流。悉
以戒舟爲津渡也。南山曰。然涯之一字世
濫者多。或山下安厓則山邊險處。若水右安
厓則水邊畔際。今喩海界不可兼山。發揮
曰。山下安厓。爾雅釋文五衞反。即山厓也。
釋名云。山邊曰厓。水右安厓。釋文魚佳
反。旁通魚奇反。凡水邊曰垂曰涯曰干曰
漬曰濱。言樞鍵者。元照曰。樞即門樞。亦
取要義。又釋關鍵曰。關即是門。鍵謂鎖鑰。
城邑宅舍用此爲要。方言曰。自關而東。陳
楚之間謂鑰爲鍵
裏書云
  名玄略述第三末 云。樞要者。猶是宗旨之
異名也。廣疋曰。樞擧也。説文曰。要身中
也。與以宗旨於無情物。言樞於有情
物言要已上
裏書
玄。命周顒作序者。二諦章下卷曰。山中法師
之師本遼東人。從北地學三論。遠習什師
之義。來入南呉。住鐘山草堂寺。値隱士周
顒。周顒因就受學。周顒晩作三宗論。明二
諦以中道爲體。晩有智琳法師。請周顒
著三宗論。周顒云。弟子若出此論恐于衆
人。琳曰。貧道昔年少時。曾聞此義。玄音中
絶四十餘載。檀越若出此論。勝國城妻子目
頭布施。於是始出此論也。述義曰。振旦國
鐘山隱士姓周名顒。所謂天下無雙者也。淡
海記曰。道朗師之檀越名周顒也
玄。自爾已後爰至梁武。盛弘大乘者。述
義曰。揚州之南有攝嶺山。山内有止觀寺。
昔梁武帝初學成實毘曇。聞高麗士道朗法
師從北地來。住攝山止觀寺。善解三論妙
達大乘。遣智寂等十師。就山學之。而傳訓
授梁武。因此遂改小從大文
玄。答。求那跋摩遺文偈云。等者略述曰。宋
時求那跋摩此云功德鎧。本刹利種。累世爲
王。在罽賓。因機隽仁愛。崇德務善至
弱冠出家受戒。博曉四含。誦經百餘萬言。
至年三十。罽賓王亡。絶無紹嗣。群臣再三
固請跋摩還俗治國。不受乃辭。孤行山野。
後至師子國。觀風弘教。衆謂已得初果。至
闍婆國化其王等。道化之聲播遐邇。隣國
聞風皆遣使請。時京師名德惠聽等。以元
嘉元年。啓文帝迎請跋摩。帝即勅交州刺
史沙門法長等。往彼祈請跋摩。以聖化宣
廣。隨舶遂至廣州。或冐雨不沾。或履泥
不汚。靈異無方。如此多矣。元嘉八年正月
達于建業。帝勅住祇洹寺供給。隆原公王
英彦莫不崇奉。譯出菩薩善戒經。四分羯磨
等凡二十六卷。其中年九月二十八日奄然
已卒。春秋六十有五。未終之前。預造遺文
偈頌三十六行。自説因縁云。已證二果
玄。又釋論云。有四種門一者阿毘曇門等者。
大論十八曰。如是等種種異説。無智聞之
謂爲乖錯。智者入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
皆是實法不相違背。何等是三門。一者毘勒
門。二者阿毘曇門。三者空門。乃至&MT05568;勒有三
百二十萬言。佛在世時。大迦旃延之所造。佛
滅度後。人壽轉減。憶識力少。不能廣誦。諸
得道人撰爲三十八萬四千言。若人入&MT05568;
門論義則無窮。又第二卷曰。摩訶迦旃延。佛
在時。解佛語作&MT05568;勒。&MT05568;勒秦言篋藏也。乃
至今行於南天竺。又曰。如是等分別一切
法亦名阿毘曇。爲阿毘曇三種。一者阿毘曇
八犍度身及義。略説三十二萬言。二者六分
毘曇。略説三十二萬言。三者&MT05568;勒。略説三十
二萬言。&MT05568;勒法諸事以類相從。非阿毘曇
也。又曰。若不得般若波羅蜜法入阿毘曇
門。則墮有中。若入空門則墮無中。若入&MT05568;
勒門則墮有無中。四論玄十曰。大迦旃延
造毘勒論。亦云鞞勒論釋論注翻爲篋藏
也。若入此法門論義則無窮。明諸法竝是
假施設。故倶舍論引如假施設經中説。即
是彼經論也。毘字論作&MT05568;。即同音也。均師章
言。亦云鞞勒者。鞞音卑也。又歩迷反。今
推此恐毘&MT05568;相濫。又&MT05568;勒相近故。遂致此
謬歟
問。論文既説三門。玄中何言四門耶。答。可
尋之。問。成實論亦許假名。應是亦有亦無
門。若以假有從實無但説空者。亦若廢假
偏論實者&MT05568;勒門亦應是空門。諸法皆是假
施設故。即實可無耶。答。成實專明性空義。
毘勒專明假有義。假有望實有名爲非有。
望性空以爲非空。然就道理即不可與
成實相違。同是假有實無故。若約分別法
相即毘曇類。以施説足論是六足論所攝
言復有六分毘曇者。即應是六足論矣
玄。答於小乘内自分三品一者倶不得二空等
者。智論第一曰。佛法中亦有犢子比丘説。
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衆和合有人
法。犢子阿毘曇中説。五衆不離人。人不離
五衆。不可説五衆是人離五衆是人。人是
第五不可説法藏中所攝。説一切有道人輩
言。人一切種一切時一切法門中求不可得。
譬如兎角龜毛常無。復次十八界十二入五
衆實有自性。而人此中不攝。更有佛法中
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
如兎角龜毛常無。如是等一切論議師輩。自
守其法不受餘法。此三人中今出小乘
根。故不擧方廣。方廣是學大乘人故。中論
疏一曰。有四種人學因縁而失因縁。一者
犢子云。因縁謂五陰因縁別有人法生。四大
因縁別有眼法生。二者毘曇因縁。無復人
法而有眼法。三者成實因縁。明世諦因縁
倶有假人法。眞諦即倶無。四者方廣云。都
無世諦人法因縁。如此四人竝學因縁失
因縁
言如犢子部云等者。謂五陰和合別有假
我。成實亦爾。五陰和合立假名行人。但犢子
此我不即能成五陰。又不離五陰。故屬第
五不可説藏。成實不如此談。五陰和合即假
人也。五陰是五。假人是一。故云別有人法。
人即法也。碩法師曰。犢子道人計有我住
在第五不可説藏中。非是有故不可爲三
世所攝。非是無故不爲無爲所攝。故在第
五不可説藏中。言犢子者。亦云可住子也。
此所計我假我實我。解釋兩様見矣。倶舍
論説犢子我云。必決有我與五陰不一不
異。謂因諸陰故我言成諸陰。是説我爲因
故。允堪曰。有我者。此部主計我。非是即蘊
亦非離蘊。若言蘊與我一即蘊滅我亡。便
成斷見。若言蘊與我異即蘊滅我在。便成
常見。皆隨其邊。故知我與五蘊非一非異
非斷非常也。又梵云波羅畢栗吒訖。此云
愚異生。從法執爲名。又曰波麁富羅。此云
犢子。從姓立名。上古有仙染牛生子。部是
彼苗裔也。准此等釋。可知犢子所計我相

言薩衞之流等者。彼宗不如成實。法外立
別假人。故云但得人空。然就法四大和合。
別有一眼法。故云而有限法
言譬喩訶棃之流者。謂於成實。雖有假
有別體假無別體之二義。而談二空是即同。
故云具得二空
裏書云
  犢子部我事。淨名玄第一云。問。犢子計
我與外道何異。答。犢子明假我。外道
執實我。是故爲異。廣如倶舍論辨。犢
子三假之宗。又如釋論所引云。犢子計
五陰和合故有人法。四大和合故有眼
法。既稱和合。即是假也。故知是假我。
問。既是假我。與訶棃所辨有何異耶。
答。犢子計別有假人體。與陰體不一不
異。在第五不可説藏中。故倶舍論出
彼義云。如因薪有火別有火體。雖因
陰有人別有人體。若稱訶梨之論。遂
言別有假人體者。與犢子全同矣。問
曰不然。今假有體者。世諦故有。即眞
故無。而犢子計我不可令空。故非類
也。答。蓋是未悉犢子之宗。故作斯説
耳。如倶舍論云。犢子未入空無我觀之
時。是故有我。入觀之日即知我空。是故
當知全同彼説 禪那抄云。古難云。倶
舍論中出觀有即入觀。即無義不見。宗
家解釋難思乎。中論疏六云。莊嚴師明
有假人體 又云。光宅師明。無人入二
成部
犢子部事。中論疏記第六 云。言犢子
者律主姓也。上古有仙居山靜處。貧欲起
已不知所之。近有母牛。因染生子。自後
仙種皆言犢子。即婆羅門姓也。佛世之日
有犢子外道。歸佛出家。如涅槃經説。此
彼門徒。相傳不絶。至此分部徒。遠襲爲
名犢子部 智度論第三十五云。佛滅
後五百年。分爲二分。有信法空。有但衆
生空 中論六情品疏云犢子部云。四大
和合成眼。別有眼體。異於四大 疏記
云。大論初卷云等如玄文。中論疏第六云。
問。犢子既計有我。云何作十六諦無我
觀耶。答。倶舍論云。彼出觀習見有我。入
觀即無有我。故得作十六諦觀也文
有法之實依實假事。義章假名義云。就因
和合法和合別。言因和者因和合假。言
法和者法和合假。是二云何。於事分齊攬
別成總。以細成麁。名因和合假。攬別
成總如陰成人。以細成麁如似細色成
麁色等。於法分齊無常苦無我等義同體
相成。名法和假。成實法中因和合空名爲
法空。法和合空説名法空。大乘法中亦有
此義。淺深爲異
若得般若心事。法華玄第四云。若能心無
所得。言無所住。如空中種樹虚裏織羅。
如幻如化。隨病隨人者設行産業之事。
無非大般涅槃竝應正法般若文
四大成五根事。義章十二入義云。眼等五
根淨色爲體。依如毘曇。四大所成造淨色
爲體。若依成實。四大所成假色爲體。問
曰。四大既無增減。云何成根五種各別。
釋言。四大所成法爾如外四大。雖色增
減而其所成粟麥豆等各各差別。又由業
故成根差別。有業能生一種四大。集成
眼根能見於色。乃至有業能生一種四
大。集成身根。能覺於觸。如施燈明得其
眼根。施鐘鈴等得其耳根。如是一切。問
曰。若使由業能見乃至能覺。何用根乎。
釋言。雖復有業爲因必藉根縁。如穀雖
復由業而得必藉種子。此亦如是 中
論疏記上仙光 云。就二十部。犢子比丘即
犢子部宗。人法倶有。有人法生者法是體
也。五陰和合別有人體。有眼法生者同
毘曇義。以四大造眼等五根及一切色。
而能造之色是無記。所造之色通三性。何
者。四大只是報法故。故爲無記。所造之色
有報色及善無作與惡無作色。故通三
性也文
愚癡論事。智度論第十五云。若諸法非有
常非無常。是爲愚癡論。所以者何。若非
有則破無。若非無則破有。若破此二事。
更有何法可説 中論疏記云。取前後
文爲四門也
入觀入定事。名玄略述第三末 云。問。入
觀入定有何異耶。答。入觀者如入人空
觀。入定者如入四禪定。故知有異文
中論疏第八云。實相雖絶四句之言。要
因四句之言。方得悟入實相。故以絶四
句爲實。以四句爲方便。此釋實允契文
旨也。問。何故以四句爲方便。以絶四
句爲眞理耶。答。欲攝一切理教盡。夫
論教者不出四句。則四句攝一切言教
盡。夫論至理極乎絶四。故以絶四明極
已上
裏書
玄。扁鵲之術者。史記傳十七曰。扁鵲勃海鄭
人。姓秦。名越。人得長桑君禁方爲醫
言保冥之徒者。述義曰。保謂持也。玉篇
云。冥謂寂也。准此保執冥寂空理小乘人
云保冥徒也
*言進不馳於白牛等者。謂今成論非是大
乘論。故言不馳於白牛。復非常小乘論。故
言失駕羊鹿。此即可大小不攝之中間論。
故言騾論也。騾謂駄驢。即早馬也。牛與羊
鹿中間之類故
玄。自方等紘宗衆聖軌轍等者。方等是大乘
通稱。紘宗謂大宗。歎於大乘爲大宗故。紘
字恐作宏字。宏胡萌反。廣大也。元照曰。萬善
宏基。謂出生萬行。宏即大也。紘爲萌反。冠
卷也。冠飾故。紘字不符合焉。五十二位賢
聖三世十方諸聖同由斯跡。故云衆聖軌轍。
軌轍即車所由之道。衆聖並履此道故
*言教稱滿字者。涅槃經曰。半字義者。皆是
煩惱言説之本人天小乘
方便權説
滿字者。乃是一切善
法之根本談常顯性
圓實了義
涅槃論曰。半字者漸教。滿
字者涅槃滿足教。攝佛教果海功德盡故名
滿。聲聞縁覺教不滿足故名半也。又法華
玄引大經曰。字有二種。一半字。二滿字。爲
聲聞説半字。爲菩薩説滿字。仁王疏曰。
所言小乘半字教者。若明其至理但人法
二空。語其因果但説有作四諦。斯乃教不
盡宗。語不極義。説稱小根。進成小行。
有所闕壞名之爲半。大乘滿字教者。若
明其理至極平等。無得正觀不二爲宗。語
其因果即説無作四諦。斯乃教稱大乘宗。
語極圓旨。説稱大根。進成大行。具足無
闕。名之爲滿
裏書云
  四論玄第十一。十四音義云。此中十四音
即是十四字。即喩昔偏教半字之説。後三
十八字即喩今日圓教滿字之説 又云。
又或以字義爲譬。又復或以字名爲譬。
或以字形爲譬也。字義如前解。是十四
音名爲字義者。用十四音喩昔半字。故
云是十四音名曰字義。名曰半字之義
也。字名者如十字是語之盡。便取此盡
處作義名。其中前語已盡後語復盡者。便
以前者爲小盡。後者爲大究竟。此二盡
之類是也。以字形爲譬者。如半月者不
足。如滿月者足。二種形之類也 涅槃
經第八文字品云。吒者於閻浮提示現半
身而演説法。譬如半月。是故名吒。侘者
法身具足。譬如滿月。是故名侘 涅槃
疏第九云。若是前來諸字並借字義訓以
釋。今此中兩字但借形以釋教也。兩字
釋佛教。前字釋佛小乘教。後字釋大乘
教。所以前字釋小乘者。外國作吒字形
猶如半月。如今月生七八日月爲半。借
此月形以釋佛小乘半字教也。侘此第二
字。彼國侘形國疑團 圓。猶如今十五日月。
今借此形以釋大乘滿字之教也已上
裏書
*言理曰無餘者。謂究竟無餘極理。故言無
餘耳。金剛波若經擧四生衆生已言。我皆
令入無餘涅槃。疏釋此曰。此言無餘者非
灰身非智小乘無餘。斯乃無累不盡無復餘
累。無德不圓無復餘德。故云無餘也。問。
此乃是涅槃教意。云何釋般若文。答。作此
問者乃是五時教擧。非經論之説。般若論
云。此經正辨無爲法身。與大涅槃更復何
異。義疏二曰。言無餘涅槃者。凡有三義。一
約小乘明餘無餘。煩惱盡爲有餘。望後猶
有身智在。約後別前。名前以爲有餘涅槃。
身智盡竟。望後更無餘身智在。故曰無餘。
二就大乘説餘無餘。五住因盡爲有餘。二
生死果盡爲無餘。若小乘前得有餘。後得
無餘。大乘一時而得。但擧佛果望於二患。
無因患邊説爲有餘。無果患邊説無餘。又
依攝大乘七卷金光明意。前得法身究竟
名無餘。應化兩身非究竟爲有餘。三身品
又云。三身合論則是無住處涅槃。應化二身
不住涅槃。法身亦不般涅槃。不般涅槃者。
法身本來常寂滅故不入涅槃。則是法身
不住生死名無住處涅槃也。三者明大小
乘合辨餘無餘。以小乘爲有餘。大乘明無
餘。如勝鬘經説。生死有二有爲無爲涅槃
亦有二餘無餘。凡夫生死名曰有爲。聖人生
死名曰無餘。除分段生死名有餘。以前
望後餘有生死在。餘有涅槃在。故名有餘。
無有生死之處所得涅槃名曰無餘。望後
無餘生死故。又亦無其餘涅槃故名無餘

言但須伏膺甘露等者。涅槃喩甘露即上
無餘理。大教稱法橋即上滿字教也。所言
伏膺者。伏謂扶腹反。匿也。膺謂於陵反。胸
也。言承匿甘露於胸心也
玄。問必夜光者。千字文曰。劍號巨闕。珠
稱夜光。注曰。越有寶劍五種。一曰純劍。二
曰湛盧。三曰勝耶。四曰魚腸。五曰巨闕。夜
光珠名。昔隨侯出行。路見斷蛇哀之附以
神膏。蛇即遁去。逕數日此蛇銜一明珠徑
七寸。於陰闇之夜造隨侯門喚。隨侯謂巨
盗。按劍出應之。蛇以明珠報恩而去。故
號爲夜光珠。傳記詳焉。又魏略曰。大秦國
出夜光珠。墨子曰。和氏璧夜光之珠諸侯所

*言恐多雜僞寶須陶汰之者。僞寶謂僞珠
魚目等也。僞垢鑛石須陶練除之。瓦礫魚目
當澄汰簡之。故云須陶汰之。陶謂冶練。汰
謂沙汰也。即喩正説雜邪説無得雜有得
也。義疏曰。玉之内病爲瑕。外病爲疵。元照
曰。玉病曰瑕。人病曰疵
玄。二者隔凡宗歸二諦者。謂由會理隔凡
成聖。故以二諦理言隔凡宗歸二諦也。下
釋爲會彼四妄故有三乘賢聖。上又釋無
漏慧根會理隔凡。並此意也
玄。言五時者昔涅槃初度江左等者。涅槃經
十四曰。善男子。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
從酪出生蘇。自生蘇出熟蘇。從熟蘇出
醍醐。醍醐最上。佛亦如是。從佛出於十二
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
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
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譬
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疏第十一曰。從佛
出十二部經者。宋代道場寺惠觀法師作五
時教義。末開善光宅乃至建初等並用此義。
言五時者。一有相教。即是差別教。即昔教。
二無相教。即大品。三抑揚教。維摩思益等。
四會三歸一教。即法華。第五圓常教。即涅
槃。彼師所以作此釋者。正影今文。從佛
出十二部經。即是昔階差教。爲聲聞説四
諦等。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即是通教。欲
得聲聞等當學般若。方等即是維摩思益。
般若即法華同歸之教。何故以般若爲法華。
法華是平等大慧即是般若也。第五即是此
經。若是莊嚴。後時亦作五時。而開合少異。
束維摩思益並屬大品第二時教。就初教
中更開人天乘教。與前家不同。互有開
合也。彼釋今文云。十二部經即是人天教。
修多羅即是小乘三藏教。方等是大乘。後二
如前也。若是晩莊嚴。即是招提師。只作四
時教義不開初人天乘教。彼師分此文云。
十二部經至方等。此三即是教。波若即是行。
涅槃即是果也。後有北地師。解云。十二部經
即是別教義。修多羅是通教義。此二同是教。
而教中有通教別教也。方等即是理。前明
其教。次即辨其理。波若即是行。涅槃即是
果也。等是帖文。此則有意。前明教。既有教
即有理。理即明行。行故即得果也。准此可

玄。自五時已後雖復改易屬在其間者。大品
遊意曰。成論師云。佛教不出三。一者頓教。
如華嚴大乘等也。二者偏方不定教。如勝
鬘金光明遺教佛藏經等也。三者漸教。如四
阿含及涅槃是也。就漸教中有二者。濟法
師作四教。阿含爲初。波若維摩思益法鼓楞
伽等爲第二。法華爲第三。涅槃爲第四也。
所以波若思益合爲第二者。大品經。天子
云見第二法輪。思益云見第二法輪也。作
五時師不同。而義本是惠觀師所説也。一家
云。阿含爲初。禪經爲第二。波若維摩法鼓
等爲第三。法華爲第四。涅槃爲第五。一家
云。阿含爲初經。維摩思益法鼓爲第二。法
華爲第三。波若爲第四。涅槃爲第五。所以
波若爲第四者。釋論云。須菩提聞法華擧
手低頭皆成佛道。是故今問退不退。故知法
華後也。廣洲大高法師云。五時阿含爲初。
離三藏爲第二。如優婆塞經般若維摩思
益法鼓爲第三。法華爲第四。涅槃爲第五
也。惠觀師云。阿含爲初。波若爲第二。維摩
思益等爲第三。法華爲第四。涅槃爲第五
也。二經同云見第二法輪者。一是爲小中
第二。一是大中第二也。開善等所造也。略述
第三末 曰。言五時者。一四諦教。阿含經
等。二無相教。諸部般若。三抑揚教。謂維摩
經。四一乘教。謂即此經。五常住教。即大經
也。有處又云。晋時穏士劉虬立五時教。第
一時者。佛初成道爲提等。五戒本行經
是。未有出世善根器故。第二時者。佛成道
竟三七日外。十二年中唯三乘有行之教。未
爲説空即阿含經等小乘經是。第三時者。佛
成道竟三十年中説彼三乘同行空教。即維
摩思益大品等是。第四時者。佛成道竟四十
年中説有一乘。猶未分明演説佛性常住
實有。尚説無常佛顯一乘佛果。以爲法實。
即法華是。以前未明一乘義故。第五時者。
於雙林中説諸衆生悉有佛性常住佛教。即
涅槃經大悲經是。然劉虬正齊時人。唯初生
於晋終。故爲爾焉
裏書云
  不出二諦事。大乘玄二諦義云。於漸教
中有五時二諦。初四諦教時事理二諦。般
若教時空有二諦。淨名經褒貶二諦。法華
三一二諦。涅槃教常無常二諦也文大乘玄
二諦義云。第二開善解。二諦攝盡。故云法
無不總義無不該者眞俗之理。舒之即
無法不盡。卷之即二諦爾已 二諦章
下云。開善云。二諦攝法盡。下至生死。上
極涅槃。預名相所及者。故皆世諦。只此
名相即體不可得爲眞諦
三假爲俗事。三假者。一者因成假。二者
相續假。三者相待假也。花玄略述第四本
云。因成假者。攬因成果。如攬四微成
四大等。於得果時不捨因。是相續假者。
或云。二念明相續。後起授前。或云。一念
明相續。只前念轉作後念 相待假可
知。謂長短君子父子等互相待是也
四忘事。中論疏記第一末 云。言四忘者。
絶四句之名也文
五時教事。寶窟下本 云。須解小乘法中
明悟道義。雖言爲聲聞説四諦爲縁
覺説十二因縁爲菩薩説六度。此約教
有三耳。若入道斷惑終觀四諦。若不觀
四諦無斷惑法。今據此義故聲聞縁覺
同觀四諦也。故智度論云。菩薩若證四
諦成辟支佛文
四論玄第十一開路義云。今檢責三教五
時有二意。一總檢經論責三教五時。總
檢中復有三。一依經檢。二依論檢。三檢
關河相傳。今初。經教有大小乘。初得道時
説四含等經名爲小乘。波若以上名爲
大乘。窮檢大小二經中無有出處。二依
論。論有大乘小乘。佛滅度後三百年中旃
延子造八犍度。解佛小乘教。就此小乘
論檢責五時三教。便無出處。次三百五
十年馬鳴出世。五百三十年中龍樹出世。
八百年中提婆出世造諸大乘論。亦無此
説。乃至千餘年中法勝訶梨出世造數論。
復無出處。三者關河相傳。安師以前乃至
羅什至長安。門徒三千。入室二十。長則叡
等。小則肇等。如此龍象大德復無此説。豈
非虚妄自稱此義。故畢竟無有如汝説。
出何經論也。大品遊意云。五時名自不
同。惠觀師云。初教名爲相教第二名通
教者。本空未轉故。説通教者勸取三乘
果。故曰初教名爲三乘別教。何者。別説
三乘果故也。第二無相教亦名三乘通教
者。通者非二乘果爲通。唯取所學之法
名爲通教。何者。欲得菩提果乃至聲聞
果。當學波若波羅蜜。故知所勸爲通文
花玄第三云。宋道場寺惠觀法師製涅槃
序。明教有二種。一頓教。即華嚴之流。二
漸教。謂五時之説。後人更加其一。復有
無方教也。三大法師並皆用之。爰至北
土。還影五時。裂於四宗。今依大乘經論
詳其得失文
四論玄第十一開路義云。汝若言花嚴前
爲諸大行菩薩説因果之法明理具足
故如日初出前照山王名爲頓教者。三
義不可。一者汝引經僻。日天子出時亦不
前照山王次照平下。但山高前蒙日照。
平下次被日光。此日天子曾無兩念。以
此譬佛明如來大悲平等布教無量。但
根縁取悟不同。若上根人早悟。下根之人
後方得悟。譬事有異。那得輒引此文證
頓教。所以不可。二者汝若言從淺至深
名漸教者。華嚴亦從淺至深。初即薄地
凡夫。次至十信外凡夫。次至内凡三十
心。即是十住十行十迴向。次至眞聖。從
十地後方至佛。從淺至深豈復過此。若
是華嚴是頓教者。五時亦是頓教。五時既
是漸教。華嚴亦是漸教。三者明華嚴是舍
那説。涅槃等釋迦説。此則法主異教門異
住處異徒衆異。明得取舍那所説故爲
釋迦作頓教耶。又且問。華嚴教時了未
有漸。那得有頓。此亦不可文
又云。次弾頓教。若使初教是淺。從淺至
深名爲漸教者。須問此初説四諦定淺。
爲當定深。彼云。決定是淺。既爲下根人
説。理當自淺。今難。若言四諦定淺者。此
即不可。故大論云。説四諦時。六萬諸天
悟於初果得法眼淨。五比丘等悟阿羅
漢。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皆住一生補
處。若爾豈定淺也。若八千菩薩聞説四
諦住一生補處。而四諦是淺者。佛爲補
處菩薩説摩訶般若。亦應是淺。波若既
是深。四諦亦應是深。若言説四諦悟羅
漢而是淺者。説涅槃時亦悟羅漢亦應
是淺。何有此理文
又云。次明涅槃若是深者亦不可。何故
佛説涅槃時引大品去。我昔於摩訶波
若經中説我無我無有二相。既説涅槃
引大品成等者。故知大品不淺。涅槃不
深。豈得言於五時中最深耶文
又云。四諦是小乘亦不然。故必一物於彼
爲妙。於此爲麁。至論此物何關妙麁
耶。小乘亦爾。若聞四諦悟小乘果道。四
諦是小。若聞四諦悟無生法忍道。四諦
是大乘。何定小大。故涅槃云。或有服甘
露傷命而早夭。或有服甘露壽命得長
存。有縁服毒生。有縁服毒死。甘之與毒
起自二縁。四諦亦爾。大之與小起自二
縁。豈得定判四諦是小也
又云。次斥偏方不定教者。彼云。金光明
勝鬘。退不同漸教。進不同頓教。是隨縁
宜名不定教。今所不爾。欲論不定盡
皆不定。故如大品。或説智慧爲般若。或
説實相爲波若。或言波若者不愚不智。
或言波若觀苦無常相盡相無相。或言色
不生故名波若。亦如涅槃。前爲香山諸
仙𤘽尸力士。説涅槃是苦無常文
又云。問。破他五時三教一無所留。今
解若爲。答。有兩意。一者破虚妄竟盡
淨。我無別解。更有一釋。與汝何異。今只
破不立。與汝爲異耳。二者汝識破不。若
未識破應更尋求。何勞問立。若已識破
即無復有。何須別責。一切諸法皆如此
破。若能了達盡淨虚妄一毫不留。然後
識方便之道隨意得用。如此三教五時
大小。並今時隨縁方便。無大小中作大
小説。無漸頓中作漸頓説。無半滿中作
半滿説。一多亦爾。實相道中何曾大小。爲
赴縁故不大小中作大小説。無半滿而
説半滿。是以方便隨縁故悉皆得用。若
偏執即成不可已上
裏書
玄。問既有五時云何分於大小等者。於前責
五時亦二。初責大小見。二責五時見。初
亦有二。初者立宗。二者破斥。初一問答即
是立宗。次問道理下是破斥也。破斥中亦
二。初者定關。二正破斥 言問道理爲有
大乘爲無大耶者。先定關也。如其有大則
是有見等者。第二正破斥。於中有五破。一
墮有無見破。二隨一異二見破。三非佛
弟子破。四非大乘破。五墮斷常破。如文
可見
言大品云諸有二者無道無果者。大品遍
學品曰。有二相者無有檀波羅蜜乃至般
若波羅蜜。無有道無有果。乃至無有
忍。現見色相。乃至見一切種智相。又曰。是
人得是法。是爲大有所得。二法無道無果。
若行二法無道果。行不二法有道果不。
佛言。諸二法無道無果。行不二法。亦無道
無果。若無二法無不二法。是道是果。述義
曰。無道者無菩薩因。金剛以還名爲道。無
果者無涅槃果
涅槃云明與無明愚者謂二者。彼如來性
品曰。若言無明因縁諸行。凡夫之人聞已分
別生二法想。明與無明智者了達其性無
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述義曰。明者解也。無
明者煩惱。且如明名由何得之。若由照無
明得者。無明滅故明應滅。所照無時何有
能照。又明與無明其性無二
玄。大品經云諸天子歎云我於閻浮等者。彼
經十九曰。爾時諸天子。虚空中立發大音
聲。踊曜歡喜。以分陀利等四華而散佛上。
如是言。我等於閻浮提見第二法輪轉。是
中無量百千天子得無生法忍 法華如前

玄。涅槃經云昔鹿林等者。彼經十三曰。諸佛
世尊語有二種。一者求小乘。二者求大乘。
我於昔日波羅捺城。爲諸聲聞轉于法輪。
今始於此𤘽尸那城爲諸菩薩轉大法輪

玄。智度論云等者。彼論曰。佛口所説。以文
字語言分爲二種。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
大乘法。即菩薩藏也
玄。地持論云等者。彼論第三曰。十二部經
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
玄。正觀論云等者。中論第一出自在韋紐等
八計已曰佛欲斷如是等諸邪見令知佛
法故。先於聲聞法中説十二因縁。又爲已
習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説
因縁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
畢竟空無所有。疏釋曰。第一序佛説經意
中又二。第一明佛説小乘經意。又爲已
習行有大心下第二明説大乘經意。然至
道未曾大小。但赴大小兩縁故開大小兩
教。今因此大小以悟非大非小。所以前小
後大者。欲示一途次第。就説小中又開
爲二。一辨邪興。二明説正。前亦是感。後復
名應。又爲已習下第二明佛説大乘教意。
即是説八不意。就文爲二。初辨教縁即是
感。次辨縁教即是應
裏書云
  地持論第三云。彼菩薩求法者。何所求。云
何求。何故求。略説求菩薩藏聲聞藏外
論世工業處智。十二部經唯方廣一部是
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 法華義疏
第四云。第三句小廣而大略。如地持論
説。菩薩藏名方廣經。聲聞藏謂十一部。此
意明大乘十二爲明方廣之理。從所詮理
爲名。故十二部悉名方廣 大品疏第
三云。閻浮是樹名。提州秤。因樹爲目。州
中有閻浮林。林中此樹所最長焉。故爲
名也。樹下有河。底有金砂名閻浮檀金。
有少州亦閻浮提也已上
裏書
玄。以經論驗之唯有二藏者。淨名玄第七曰。
二藏義有三雙。一聲聞藏。二菩薩藏。此從人
立名。二大乘藏小乘藏。從法爲稱。三半字
滿字。就義爲目。此三猶一義耳。不得云
半滿但是涅槃。前二教通終始。故大經云。我
爲聲聞説是半字。故知半字猶是聲聞藏
也。問。説何法名聲聞藏。答。説二乘法皆
名聲聞藏。問。既説二乘法。直名二乘藏。云
何名聲聞藏。答。立二藏意。但取大小相對。
以小乘義爲聲聞藏。以大乘義爲菩薩藏。
縁覺亦是小乘。故云聲聞藏。又從多爲論。
聲聞因果二時禀聲聞教。縁覺因人藉教。
果人自然悟道。是以但名聲聞藏不名縁
覺藏。故地持云。説聲聞縁覺法名聲聞藏。
問。聲聞藏非但説二乘法。亦説菩薩法。云
何屬聲聞藏。答。小乘法説於菩薩屬聲聞
藏。若以大乘説菩薩法。即屬菩薩藏。小乘
法中明菩薩從凡得聖。教即不圓理不具
足故名聲聞藏。大乘法中明菩薩。教圓理
滿名菩薩藏也。又小乘法中多明二乘法。
少説菩薩法。如釋論云。三藏中廣爲聲聞
説種種法。不説菩薩行。唯中阿含本末經
爲彌勒授記。亦不説菩薩行。故知明菩薩
法少。以少從多名聲聞藏。不名菩薩藏。
問。爲小乘人但應説二乘法。何須説菩薩
法。答。佛爲二乘開三乘教。如法華云。一乘
化二人不得。故知一佛乘分別説三。故知
小乘中明有三乘也。問。既爲二乘人説三
乘法者。何故不説菩薩行哉。答。二乘不欲
行菩薩道故不須説行。但知道理有三
究竟故略明佛乘。問。既不説菩薩因。何須
授彌勒記明得佛果。答。聲聞必憑師悟
道。須明有三世佛。故授彌勒記也
裏書云
  藏事。中論疏記云。所言藏者。蘊畜苞容
也。道基師云。通名藏者。苞含蘊積攝藏
諸義。名之爲藏。故攝論云。此三及二云
何名藏。由能攝故。此攝何法。一切應
以義已上
裏書
玄。問若乃皆菩薩藏等者。淨名玄第七曰。
問。此經是菩薩法藏所攝。又辨不思議解脱
法門。絶二乘境界。則應但教菩薩。云何復
有聲聞衆耶。又釋論云。佛爲大菩薩説
不思議解脱經十萬偈。即是華嚴經。小乘
在華嚴座不得見聞。以不種聞是大乘
因縁故。此經亦稱*不思議解脱。何故聲聞
在座得聞耶。答。法華玄論已具詳之。餘未
盡者今當更説。依釋論意明。華嚴爲大菩
薩説。小乘不聞。淨名等通爲大小淺深人
説。故二乘得聞。則華嚴明不可思議事深。
淨名辨不可思議事淺。雖同是不可思議而
有淺深。故有聞與不聞例如雖同是般若。
有與三乘共説。獨大菩薩説。九地尚不聞。
況復二乘矣。問。論云一切經中般若最大。何
故二乘得聞般若不聞花嚴會。答。般若雖
大。多説方便實慧甚深理法。二乘之人即
有小分。故得聞之。華嚴多辨實慧方便。就
事辨不思議。則二乘絶分。故不得聞也。又
大判聲聞凡有二種。一者實。二者權。實之
中復有二種。一退大學小。二本乘之人。退
大學小約一化始終凡有四時。一大機未
熟。二小根已成。三小執當移大機遠動。四小
執正傾大機正熟。一化始終唯有此四。大機
未熟者。佛初成道爲諸菩薩説華嚴經。則
欲以大法化之。但小機未堪熟。是故息
化。如法花云。長者居師子座眷屬圍遶
羅列寶物。即遣傍人追捉窮子。窮子驚懼。
父遂放之。即指華嚴時事也。以大機未熟。
雖復在華嚴座不得見聞
次小根已成者。道場之日既未堪大化。鹿
薗之時方受小法。故密遣二人誘乃得之。
三小執當移大機遠動者。即以般若淨名諸
方等正教菩薩密化二乘。令陶練小心仰
慕大道。以小執當移大機遠動在般若淨名
之座故得見聞。但未領解。四小執正傾大
機正熟者。即法華開方便門示眞實義。以
小執既傾方便之門宜開。大機已成眞實之
義便顯。故在法華座亦得見聞復信解也。
問。大機未熟故花嚴之會未有小衆。何故
第八會中列五百聲聞。答。前七會多是佛初
成道菩提樹下説之。此時未有小衆故七
會不列。第八會後時説之。後已立祇洹精
舍。此時得有聲聞所以列也。講者謂七處
八會皆初成道説。則失斯言也。問。華嚴即
化菩薩不教聲聞。又大機未*成。何故列
之在座答。花嚴是顯菩薩法與二乘法異。
故就祇洹明二縁不同。菩薩即見淨土聞
説大法。聲聞自見穢處聽受小乘。如人
見水餓鬼見火。非是欲化二乘故列之
在席也。二乘見穢。菩薩覩淨。令菩薩深
鄙小乘增進大行。乃是化菩薩耳。問。聲
聞何故不得見聞菩薩法耶。答。釋論云。如
人有五根故得見聞。若無五根不得見
聞。有菩薩五根故得見聞菩薩境界。二乘
無菩薩五根故不得菩薩境界故也。問。若
爾何故入法界品明身子與六千眷屬得
見文殊耶。答。就事而言。承佛力故見。任
力即不見。又前明始迷故不見。後表終悟
故得見。如法華窮子凡有三時。初遙見父
次避父去。後還其父所。初表當悟一乘。次
背大取小。後還悟一乘同入法界。問。七處
八會何故就法界品明二乘始不見聞終
見聞耶答。據事而言。七會初成道時説。二
乘大機未*成故朱有聲聞。法界既後時説。
即小執漸移大機遠動。是故在座後得見聞。
又擧二乘出法界顯菩薩入法界。又欲明
法界非大非小大小具足。非見聞不見聞
而見聞不見聞具足也問般若淨名二經。同
是小執當移大機遠動。顯教菩薩密化二
乘有何異耶。答。般若佛自顯教密化。淨名
菩薩顯教密化。教大化小不出佛菩薩也。
又般若令小人説大。顯教菩薩密化二乘。
淨名大人説大。顯教菩薩密化二乘。是故
爲異。上來就實行聲聞作
今次就權行聲聞釋者。内祕菩薩行外現
聲聞行。有二種義。一是讃揚大道。二引諸小
行。華嚴本是教菩薩法。而二乘在座有若
盲聾。則具前二意。一欲顯菩薩道高二乘
劣。令菩薩進求大道不退取小乘二令小
乘人深自鄙劣捨小求大。故身子與六千眷
屬承佛神力得見文殊諮受大法。即其
事。次至淨名般若之座。親自貶斥小乘。讃
揚大道。令菩薩人不退大求小。小乘之流
使捨小求大。爾前與物同迷。至於法華將
機共悟。此皆大士利物之方便也。問。不思議
解脱即是二智。二智。猶是般若。何故二乘聞
不思議解脱如盲者之前託衆色像。聞般
若而得領悟。答。大品明實慧。即二乘小分
知之。方便即絶分。此經明二智亦然。但大
品多明實慧少現神通。此經多現神通少
明實慧。故聞二經有迷有解。上來明二乘
衆竟
今次辨爲菩薩衆。問。花嚴已爲菩薩説大
法竟。此經復化何人。答。菩薩道根熟有前
後。花嚴爲其早成。般若淨名化其次熟。又
釋論云。華嚴有智菩薩説。即知般若淨名通
化小大。又華嚴之座雖已得解。於般若淨
名更復進悟也
次就菩薩聲聞二種四句。一顯教菩薩非
密化二乘。即花嚴教是也。初成道時大機已
熟故顯教之。七會無二乘衆。又大機未*成
故不密化。二顯教二乘不密化菩薩。即三
藏教。小機已成故顯教之。菩薩大器不須
小化。三顯教菩薩密化二乘。即般若淨名
等經。菩薩大機已成故顯教之。二乘小執當
移大機遠動。是故密化。命説付財即其事
也。四顯教菩薩顯教二乘。則法花教。菩薩
聞是法疑網皆已除。謂顯教菩薩。千二百
羅漢悉亦當作佛。則顯教二乘也
次約開覆明四句。一正顯眞實傍開方便。
則華嚴爲諸菩薩説大法門。謂正顯眞實。
亦令菩薩傍識小教。故傍開方便。故賢首
品云。或示聲聞小乘門。或現縁覺中乘門。
或現説無上大乘門。性起品又廣明先化菩
薩次及二乘。譬如日出前照高山後及平
地。皆是傍開小方便也。二者正隱眞實。正
閉方便。即鹿苑教門。説三乘教故隱一乘眞
實。不云二是方便故閉方便門。三正顯眞
實傍閉方便。即般若淨名教也。化菩薩故
正顯眞實。未明三乘是方便故傍閉方便。
開覆四句者。可尋見第四句。問。既未開方
便門。云何已得顯眞實耶。答。顯眞實有
二種。一者對開三乘方便門。顯一乘爲眞
實。二者以大小相對顯於眞實。大乘是究
竟眞實。小乘爲小分眞實。對小分眞實明
究竟眞實。問。何文證般若未開方便已顯
眞實。答。法花信解品云。一切諸佛有祕藏。但
爲菩薩演其實事。而不爲我説斯眞要。即
指大品時事也。問。若爾三藏中亦對中下
二乘歎佛最上。何故不名顯眞實耶。答。
三藏教中廣明二乘法小明菩薩法。以少
從多故不名顯眞實義。又三藏中雖明佛
乘猶是隱覆。説王宮實生從凡得佛。般若
已去正説大法。傍及二乘。又明佛乘皆已
具足。故是正顯眞實傍閉方便。問。大品中
辨眞實。法華一乘眞實何異。答。舊云大乘則
劣一乘則勝。今説不然。大品對小明大。法
華除小顯大。大無二也。如長者付財及委
家業二時即異。而火宅七珍猶是一耳。大品
中菩薩作佛二乘未作佛。法華之中菩薩二
乘竝皆成佛。而佛乘不二也。問。若爾攝大乘
論云乘有三種。一者小乘。二者大乘。三者一
乘。一乘最勝。答。法華正明能乘之人一切作
佛。以此爲勝。不言所乘之法有優劣也
裏書云
  四論玄第十一開路義云。問。他立引經論。
今亦引經論。若爲有異。答。不相開有三
節不同。一者他家大小異。大小異故小非
大因。小既非大因即不因小得大。本因
小爲大方便。小既異大小。即非大方便。
若爾學小終不能趣大。今所用大小不
二。若是他就大小中學大小故大小成
二。今就波若中學大小。波若無異故大
小即是不二。不二故大不異小。小不異
大。何者。於一佛乘分別説三。大那得異
小。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小那得異大。故
此大小因縁假名。不大不小而説大小
耳。二者他云三乘是權所以須廢。一乘是
實所以須立。今明不爾。若使諸法之中
有一乘道理無三乘道理。可得廢三立
一。而諸法實相中無二無一。既廢三亦
廢一。若使立一亦應立三。豈得廢三
而立一耶。今明三之與一悉是方便。非
但廢三亦須廢一。非三非一始是實相
也。三者他云大乘是實所以表道。小乘非
實故非表道。今明不爾。何意説小爲欲
顯非小。何意説大爲欲顯非大。故説
大説小表非大非小。所以大小竝是假
名。一往對他有此三節之異也文
又云。釋五味相生。五味中波若是第四教。
但此間人用波若是第三時。此即不可。今
且難。經言波若是第四時。汝爲第三時
者。經云涅槃是第五時。應用爲第三時。
經云涅槃是第五時。而今不爲第三時
者。經云波若是第四時。那得制爲第三
時。故成不可。問。釋五味與五時教成配
既破不許。今解五味其相若爲。答。且明
五味之意。經何意作五味説。解。正爲稱
歎涅槃。譬如從牛出乳展轉相生訖至
醍醐最爲上味。涅槃亦爾。於諸經中最
爲殊勝。如歎經王各言第一。何關説
五味即配五時教耶。故成不可。今依眞
諦三藏解云。而言從佛出十二部經者。
明十二部經即是言教音聲爲體。明佛八
音七辨説此名味句。故成論云。是法音聲
性。既能出如此名味句言教。所以道佛
出十二部經也。次從十二部經出修多
羅者。此言法本。法本只是法句。法句治
衆生病之良藥。如嗔恚多者教慈悲觀。
貪欲多者教不淨觀。愚癡多者教因縁觀。
明十二部經只詮表此法本門。故言十二
部經出修多羅也。次從修多羅出方等
者。明方等即是行。既識治病之良藥。所以
如法伏行。既其修於方等更導大行。故
言從修多羅出方等。次從方等出波
若者。在行既重。即能發生智慧。是故從
方等出波若。智慧既生。即能斷除煩惱
得常樂我淨。故言從波若出涅槃也。三
藏法師。作如此解。極有意氣也。次今一
師相承解云。明如來能出此言教。故道從
佛出十二部經。十二部經抽出修多羅。修
多羅猶自通慢。方等於中最勝。是故從修
多羅出方等。方等之言猶自通漫。智慧於
中最勝。是故從方等抽出智慧。故言方
等出波若。波若即是不生不滅之因。能得
大涅槃不斷不常之果。故言從波若出
大涅槃也。若止觀法師云。佛教有四種。
一者毘尼。二者波若。三者法華。四者涅
槃。若他辨定。三乘別教既是小乘。今明不
爾。此乃於一佛乘分別説三。菩薩無生
法忍分別二乘之智斷。當知此三乘猶是
大乘。那得言定小。雖有四教終不出
因果二門。故波若與毘尼此即因。涅槃即
名果。法華若爲。解云。還攝在波若何故
爾。明波若則散説帶得。亦是法花束明菩
薩行。雖復散束不同。同明菩薩行處不
異。是故還攝波若。同是因門。毘尼那得
攝在波若。解云。此毘尼此乃一往攝於
淺近根性。令其調伏身口七支。七支既淨
即了無生。若了無生即是大乘故。經云。
毘尼學者即大乘。所以毘尼攝在波若。同
爲因位故。毘尼即是身戒。波若即是心
慧。故身戒心慧二種莊嚴。若是興皇師。云
有三教。爾時爲王講華嚴經云。初作此
三教。一者根本教。二者方便教。三歸宗
教。根本教者即是花嚴。華嚴明正法之
性非大非小。所以是根本。波若法華維摩
思益等。此非大非小而能大小方便故。名
方便教也。若是涅槃前雖方便説大説
小。至涅槃教結還非大小。以是義故名
歸宗教。佛教大意略如此已上
裏書
玄。釋論云般若不屬二乘但屬菩薩者。大論
四十二
裏書云
  大論第四十二云。是般若波羅蜜。菩薩成
佛時。轉名一切種智。以是故般若不屬
佛。不屬聲聞辟支佛。不屬凡夫。但屬
菩薩
玄。在經何故勸三乘同學波若者。大品經第
三曰。善男子善女人欲學聲聞地。亦當應
聞般若波羅蜜持誦讀正憶念如説行。欲
學辟支佛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持誦
讀正憶念如説行。欲學菩薩地。亦當應
聞般若波羅蜜持誦讀正憶念如説行。何以
故。是般若波羅蜜中廣説三乘。是中菩薩摩
訶薩聲聞辟支佛當學。大論四十一釋此文
曰。問曰。波若波羅蜜是菩薩事。何以言欲
得三乘者皆當習學耶。答曰。般若波羅蜜
中説諸法實相。即是無餘涅槃。三乘人皆爲
無餘涅槃故精進習行。復次般若中種種因
縁説空解脱門義。如經中説。若離空解脱
門無道無涅槃。以是故三乘人皆應學般
若。復次舎利弗自説因縁。於般若波羅蜜
中廣説三乘相。是中三乘人應學成。大品
經又曰。是般若波羅蜜中雖無法可得。而
有三乘之教。所謂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也」
玄。答波若有二種等者。如玄二智義并法花
玄第三卷具述之矣
裏書云
  華玄第三云。又學波若成二乘者。此是
波若少許氣分耳。何以知之。釋論二乘
證空比菩薩空。譬如毛孔空比十方空。
問。若如後意者。即以此言證波若是三
乘通教。既得少許氣分。豈非通耶。答。若
得少分便説波若是三乘通教者。大經
云如人得食亦名涅槃。二乘斷三界惑。
豈不得涅槃少分耶。不應以少分之言
證三乘通教文
華玄略述第二 云。實相有二。謂體實相
與用實相。今是用實相也 此釋我等同
入法性文也
義章教迹義云。若言波若説三同觀淺
法花者。涅槃經中亦言。此經出聲聞故
名聲聞蔵。出辟支佛名縁覺藏。出菩薩
故名菩薩藏。又師子中説十二縁。下智觀
故聲聞菩提。中智觀故縁覺菩提。上智觀
故菩薩菩提。上上智觀阿耨菩提。彼經亦
説三乘同觀。應淺法華。又勝鬘中説摩
訶衍出生一切聲聞縁覺世及出世一切
善法。彼經亦應淺法華。彼既是深。大品
同觀何爲獨淺。答言波若不破三乘淺
法花者。大品經中舍利弗問。若都不退空
復不異。何故得有三乘差別。不唯一乘。
須菩提答。無二無三。若聞不怖能得菩
提。此與法花無二無三。其言何別。而言
非是破三歸一。又龍樹云。當知波若於
華手經法花經等無量經中最以爲大。云
何言淺。若言波若不説佛性淺涅槃
者。經説佛性亦名波若波羅蜜亦名第
一義空。大品所説般若及空即是佛性。云
何説言不明佛性。又大品中宣説眞如
實際法性。龍樹釋言。法名涅槃。不戲論法
性名本分。猶如黄石金性白石銀性。一切
衆生有涅槃性。此與佛性有何差別而
言不説。佛性既齊。淺深之言無宜輒施
已上
裏書
玄。大品呵二乘爲癡狗者。大品十五曰。須菩
提。譬如狗不從大家求食反從作務者
索如是須菩提。當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
棄深般若波羅蜜而攀枝葉聲聞辟支佛所
應行經。當知是爲菩薩魔事
玄。淨名貶聲聞爲敗根者。淨名經不思議品
曰。大迦葉聞説菩薩不可思義解脱法門
歎未曾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前
現衆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
議解脱法門不能解了爲若此也。智者聞
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心。我
等何爲永絶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一
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脱法門。皆應號泣
聲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
受此法若有菩薩信解不可思議解脱門
者。一切魔衆無如之何。大迦葉説是語時。
三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略述曰。維摩經中。大迦葉言。塵勞之儔
爲如來種。我等不復堪任發心。譬知根取
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聲聞諸結斷者
亦爾。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是故
凡夫於佛法有反覆。而聲聞無也。僧肇注
曰。凡夫聞法能續佛種。即爲報恩有反覆
也。聲聞獨善其身。不弘三寶於佛法爲
無反覆也。挫折也。貶猶墜也。又貶滅也
玄。但在五時之説雖辨同歸未但常住者。法
華遊意曰。問。今明一乘爲妙。與舊何異。
答。釋此經者凡有三説。一云。此經雖辨一
乘之因。猶感無常之果。是以文云過去過塵
沙未來倍上數。又藥草喩品云究竟涅槃常
寂滅相終歸於空。終歸於空者。終灰身滅智
入無餘涅槃。故猶是無常。至大涅槃方辨
常住。既是無常則應是麁。但對前諸經未
辨過去過塵沙未來倍上數。故歎此經
以爲妙耳。若望涅槃則猶是麁。第二釋云。
此經已辨於常猶未顯了。但是覆相明常。
所以然者。此經未除八倒。不明四德。但
明壽命無窮。故是覆相辨常。至涅槃教方
顯了辨常。第三釋云。自小乘之教則辨無
常覆相之説。一切大乘經皆常住顯了無餘。
今總評此三説。初釋是下根之人。次釋是中
根之人。第三是上根人也。所以然者。初釋
爲謗法過甚深故是下根。次説毀呰少輕稱
爲中根。第三乃言究竟而封執成迷。故是
上人也。此皆是就有所得中自開三品
玄。而天親之論釋法華初分有七處佛性之文
者。法華玄論第一曰。晩見法華論。明佛性
義有七文。今略引二文。初釋方便品唯佛
與佛究竟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謂如來藏。
法身之體不變異故。佛性亦名如來藏故
云隱名如來藏顯名爲法身。大經云。我者即
是如來藏義。次第二文釋法師品云知佛
性水不遠得成三菩提。智光略述釋之。曰
言七文者。初文今此所引是也。如來藏者。
衆生身内正因佛性。即無二智之性。雖言諸
法實相而傍義耳。勝鬘就隱顯時以爲正
因正果義也。第二文云。二者同義。以聲聞辟
支佛佛法身平等故。如經欲示衆生佛知
見故出現於世。法身平等者。佛性法身更
無差別故第三文云。三者身平等。多寶如來
已入涅槃後示現身。自身他身法身平等無
差別故。如是三種無煩惱人。染慢之心見彼
此身所作差別。以不知彼此佛性法身悉平
等故。第四文云。菩薩授記者。如不輕品示
現。應知禮拜讃嘆言。我不輕汝汝等皆當
作佛者。示諸衆生皆有佛性故。第五文云。
三者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涅槃。常恒淸
涼不變故。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
等。第六文云。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者。受持
此經得佛性水。成阿耨菩提故。第七文云。
畢竟知者。決定知法界故。言法界者。名爲
法性。彼法性者。名爲一切諸佛菩薩平等法
身故。平等法身者。謂眞如法身。初地菩薩能
證能入。是故受持六十二億恒沙等佛名。受
持觀世音名字功德無差別也。如來爲諸
煩惱之所隱覆不現前故。名如來藏。勝鬘
經意。如來藏與法身更無有二。只是隱顯
之名。望正道言。未曾隱顯。但於顛倒衆生
不了爲隱。約縁了悟。所以云顯即名法身。
起信論中。眞如内熏衆生令厭欣等。大經
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智
慧。又密嚴經。如來淸淨藏亦名無垢智。華嚴
性起中。一切衆生心中有無師智無相智等。
皆就眞如本覺性得之智。爲出世法作正
因也。無我即生死義。故我即是如來藏。又無
我謂二乘。我即如來藏。是名不顛倒也已上
問。如今玄釋者。法華初分有七處佛性之
文。而略述解釋。何前後兩段合數以爲七
文耶。答
裏書云
  七處佛性事。華玄第一云。此經始末多有
佛性之文。方便品云。開佛知見使得淸
淨。則是一文。佛知見者。謂佛性之異名。衆
生本有佛知見。爲煩惱覆故不淸淨。法
華教起爲開衆生有佛知見。此則是佛性
義。若無佛性者教何所開耶 次下又
云。晩見法華論明佛性義。佛性義有七
文。今略引二文。初釋方便品唯佛與佛
究竟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謂如來藏。法
身之體不變故。佛性亦名如來藏。故云隱
名如來藏顯名法身。大經云。我者即是如
來藏義。次第二文釋法師品云。知佛性
水不遠得成三菩提 法華遊意同之。
大乘玄第三一乘義云。法華論云七處明
正因性。今略出四處。諸法從本來常自寂
滅相者。此明自性住佛性。又云同入法
性。此是佛性之異名。又云開示悟入佛之
知見。論釋知見明佛性。普賢菩薩及授
惡人記。有正因性故 准此等文思之。
言七處佛性者
  一方便品諸佛智慧 論名證甚深。疏引
  勝鬘經。如來藏自性淸淨以釋之。又
大乘玄引文。引此文故
  二方便品諸法實相 論名如來藏故。花
  玄引此文故
  三方便品佛知見 論云。以聲聞辟支佛
  佛法身平等故 花玄引此文故
  四方便品諸法從本來 論云。於大乘諦
  中。眞如法界實際人無我我等 大乘
玄引此文故
  五譬喩品我等同入法性 論云。以人無
  我法無我一切諸法平等故 大乘玄
引此文故
  六法師品釋論文云知佛性不遠 處處
  引此文故
  七不輕菩薩授惡人記 論云。示諸衆生
  皆有佛性故文
  問云。不輕品是後段之文也。何故前段之
七處佛性之數引之耶。答。論釋前段經
文處。釋七處佛性可得意也。不輕品文
三平等中。乘平等處引之。乘平等攝方便
品論疏釋之。故能能可思之已上
裏書
玄。然常與無常皆是對治用門等者。涅槃經
純陀品疏曰。若依常人三段分文。前第一
卷序説竟。此下訖經第二正説。復爲二。第
一純陀哀歎兩品。略開宗明常。第二長壽品
以去廣開宗辨常也。以常爲涅槃宗。初略
明常者。因純陀施食。如來答云。我今施汝
常命色力。此是略開常宗。亦是第二迦葉問。
如來答。廣開宗辨常也。作此釋者太淺近。
涅槃止有常義。過爲薄少。且復言涅槃是
常者。此是常見。故大論云。常在一邊無常
在一邊。此故是二邊断常之見。何謂涅槃是
正法耶。今明涅槃未曾常無常非常非無常。
而常無常非常非無常具足是也
裏書云
  常無常對治用事。涅槃遊意云。他明。此經
以常爲宗。今初辨常者。乃倒寫之用。未
是正意。常是藥用。豈關正宗。前藥治前
病。後藥治後病。常是藥用。常爲宗者無常
是薬。亦應以無常爲宗。彼云。後藥治後
病爲後經宗。前藥治前病。前藥爲前經
宗。今明。前藥爲前經宗。前經有無量種。
豈得併以無常爲宗。前經既不可無常
爲宗。後經寧得以常爲宗。今對彼故以
無得爲宗。汝以常爲宗。文何所出。我今
依經文自云。無得者名大涅槃。故無所
得是經宗也。汝以常爲宗。又亦汝言涅槃
定常不得無常。斯則常故。常名有所得。
有所得者乃名生死。何謂涅槃。彼云。我亦
有得無得義。至忘爲無得。彌存爲有得。
今責。汝忘不可爲存。存不可爲忘。眞
絶不可待。俗待不可絶。還成有所得。何
謂無得耶。又彼義眞諦中不得有樂。不
得有一乘也。我樂一乘竝是世諦。又於
汝證言生死無常涅槃是常。大衆聞此何
事怪。故云涅槃不可定常。不可定無常。
非待非不待。不可思議用者怪也。只無所
得故不可思議。無所得爲經宗也。他難
云。汝以無所得釋經宗爲是者。我亦以
常釋經宗亦是。解云。常無常雖經説。而
有病敗。無所得義則無過失。經云。雖不
常住。非念念滅。此已常無常兩除。次復
明涅槃非常非無常。常無常倶説。如德王
中説。何得偏以常爲宗耶。無得之義始
終無非。故以爲宗也。問。有得名生死。無
得名涅槃。則有得名無常。無得名爲常。
得無得還是常無常。云何捨常無常而用
得無得耶。解云。若定用無得爲是。還成
有得。不名無所得。一無所依乃名無得。
無得通常無常。何者。彼云。生死無常涅槃
常。如此常無常竝有得。今明常明無常。
因縁假名字説。無有無常可有。亦無有
常之可得。一無所住故名無所得也。又
他常無常智斷明義。生死無常涅槃常。前
心無常後心常故。是有所得。今明。諸法未
曾常無常。或説常或説無常。諸法實相
非常無常也。然無所得非但是經宗。通
是一切大乘之正意也文
涅槃疏第三云。但衆生空謂成虚妄顛倒。
聖人假名名之以生死。對生死則辨涅
槃爲出處。此空生死故。所以假名爲涅
槃。故肇師涅槃論云。涅槃者蓋是出處之
異名。應物之假號也。既將涅槃出處。則
名生死爲無常苦無我不淨。歎涅槃爲
常樂我淨。名生死爲苦無常。此則是逼
衆生令厭。歎涅槃爲常樂我淨。則是引
衆生令欣。令其厭生死苦欣涅槃樂。
離生死求涅槃。今欲依此方便名生
死爲無常苦無我不淨。則非是倒。何故
爾。欲令衆生厭故。名涅槃爲常樂我
淨。此則不倒。欲令衆生欣求故。若云生
死常樂我淨。此即衆生不厭生死。此則是
倒。若謂涅槃無常苦等。此即衆生不欣
涅槃。此則顛倒。今約如此接引之途。故
云有倒不倒。至論生死。若涅槃亦亡。
無常之執若杜。常樂之藥亦廢。畢竟未曾
倒與不倒已上
裏書
玄。二者學大乘者名方廣道人等者。大論一
曰。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
有。譬如兎角龜毛當無。二諦章曰。次方廣道
人計一切法性空如龜毛兎角。無因果君臣
父子忠孝之道。又曰。方廣明諸法空。失於
二諦故。中論初聞大乘説畢竟空。不知何
因縁故空。又曰。次方廣不識二諦者。未知
此人何學波若。若小乘學。則推盡起邪見。
有分既無。諸分亦無。於有起邪見。波若大
乘學即聞大乘説。起邪見心。大乘説畢竟
空。不知何因縁故空。若都畢竟空。云何分
別有罪福報應等。若有罪福即不應空。推
盡空起空見也。所言推盡者。以惡慧推
求。所有便盡都無所有。故云推盡。又盡可
作畫字。故佛性義曰。豈非背師自作推
畫。他宗亦言構畫分別
問。此方廣道人者大小乘中何耶。答。或大乘
或小乘。然正是學大乘人。方廣即大乘名。故
今文言學大乘者名方廣道人。此則釋大
乘。又二諦章曰。小乘不識二諦者。則是前
方廣薩衞兩人也。此釋兩人倶小乘耳。今准
推。此道人雖聞大乘而墮小乘。例如大衆
部多聞分別部等。然方廣者是大乘異名故。
正是大乘中執空者也。又安澄記曰。方廣道
人即一説部宗。諸法但假名。都無體相。玄下
文説此部曰。此部執生死涅槃皆是假名。
故云一説。此自大衆部中出
問。方便品疏曰。問。大小倶稱方廣有何異
耶。答。大是具足方廣。小是隨分方廣。又大
乘理正曰方。義富秤廣。文詮方廣之理。名
爲方廣經。小乘語正曰方。文多秤廣也。此
則方廣名通大小。何今限言大乘名耶。答。
傍通門時。小乘具隨分十二部。故方廣名傍
通小乘。釋大乘具足十二小乘隨分十二。即
此意也。然非正意。正意即方廣稱限于大
乘。故義疏曰。小廣而大略。如地持論説。菩
薩藏名方廣經。聲聞藏謂十一部。此意明。大
乘十二爲明方廣之理。從所詮之理爲名。
故十二部悉名方廣。小乘十二部不爲明
方廣之理。故存其十一部名。沒方廣之稱

玄。或言一體或言二體者。中論疏曰。開善謂
眞俗一體故名爲一。龍光謂眞俗異體故
名言異。今倶斥之。故云不一不異。大乘玄
出一體義曰。二諦雖是一體。以義約之
爲異。若以有來約之即名俗諦。又以空
約之名爲眞諦。而今此二諦唯一。約用有
二。又出異體義曰。二諦各自有體。以世諦
假有是世諦體。假有即空無相是眞諦體。故
言二諦各有體已上開善謂眞俗一體故名
爲一者。如二諦章下卷云。就明二諦一體
家復有三説。一云。眞諦爲體。此有二義。一
明空爲理本。明一切法皆以空爲本。有非
是本。爲是故以眞諦爲體也。二有爲俗諦。
拆俗爲悟眞。故眞爲體。二云。俗體爲體。
要由拆俗故得眞。若不拆俗即不得眞。
良由前拆俗故得眞。所以俗爲體也。三云。
二諦互指爲體。眞俗互爲用也。此則開善
門宗有此三釋。開善本以眞爲體。餘兩釋
支流。准此章文。以眞諦爲俗體。故云二
諦一體也。龍光謂眞俗異體等者。述義曰。京
師龍光寺釋惠珠也。開善寺智藏師大學士
也。此師立三假爲俗諦體。四忘爲眞諦體。
名相爲俗諦體。無名相爲眞諦體。故二諦體
異也
裏書云
  二諦一體異體事。中論疏第六云。問。眞俗
一異有何過。答。一有五過三節。五過者。
一以眞從俗。俗無常。眞亦無常。二以俗
從眞。眞常俗亦常。三眞不從俗。則眞與
俗異。四俗不從眞。則俗與眞異。五若言
體一義異。則是亦一亦異。體一故亦一。義
異故亦異。三節者。初二得一義。次兩是
異義。三是亦一亦異。問。今人多執體一
義異。有過耶。答。俗義異眞義者。俗義爲
即眞。爲出眞外。若即眞乃是體一義一。
若異眞即出眞外。佛及弟子知法性外
無法。云何出眞外。眞俗異體。一害經相
即之言。二法性外應有法佛及弟子。便是
妄談也已上
裏書
玄。答若俗與眞一等者。大乘玄破曰。二諦唯
一體以義約之爲異者。今何以二諦唯是一
體。是何物體。爲當一有體。爲當一空體。何處
離此空有別有一體。而言以空有約之故
二諦之別。與今破意粗同
玄。答經云色即是空等者。大乘玄破曰。假有
是世諦體。假有即空爲眞諦體。若二諦各
有體。即應成兩理。有自有爲理。空自空
爲理。碩反。何得辨其相即。與今破同
裏書云
  大品經第一習應品云。舍利弗。非色異
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
行識亦如是已上
裏書
三論玄義檢幽集卷第四
  永享四年壬子五月十二日書寫之畢
             擬講延海
文明七年九月下旬比從師法印聰海相傳
之        安樂坊順憲






三論玄義検幽集第五
玄。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住初歡喜地者。
中論序疏曰。龍樹者。依梵音應云伽那馥
力叉。伽那者龍也。馥力叉者樹也。智度論云。
童籠摩者龍也。馥力叉者樹通名也。別名阿
闍那。如此間梨李樹等。問。龍樹是何位之
人。答。聖迹無方。高下未易可測。僅依經
傳叙其淺深。叡公云。功格十地。道模補處。
是窮學之人。傳云。智慧日已頽。斯人令再
耀。世昏寝已久。斯人悟令覺。外國爲之立
廟事之若佛。安知非佛示爲菩薩乎。匡
山遠法師云。名貫道位。德備三忍。亦十地
高仁也。依楞伽經。大慧菩薩問。世尊滅度
後。佛法何人持。佛答。大慧汝當知。南天竺
大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爲人説
大乘無上法。能破有無見。住初歡喜地往
生安養國。釋此語不同。舊云。龍樹是初地
人。關内姚道安學智度論云。此是龍樹引
衆生令入初地。而實是十地人也。問。何依
人也。答。若云初地則二依人也。若是窮學
則第四依人。乃至如楞伽是第二依。如叡
師是第四依。乃至名貫道位者。菩薩位之
通名。德備三忍。謂信順無生也文
七百年間有一比丘名曰龍樹等者。大師釋
曰。燃正法炬者即建立正法義。謂顯正義。
此歎外用。滅邪見幢者即防護正法義。謂
防邪義。此歎内德 問。於龍樹出世有異
説耶。答。有異説。一者西明師唯識疏引三
藏解。佛滅後二百年有大菩薩。名曰龍樹。
二者大原三藏曰。龍樹佛滅後三百年出南
天。三者大乘玄曰。龍樹菩薩出五百年。四者
叡師序并百論序疏大論疏等同云五百三
十年出世。五者智論説六百年。復群家論曰
六百年出世。六者摩耶經七百歳。如今所引。
七者秘密曼荼羅付法傳第一曰。如來掩化
之後。八百年中有一大士。名龍樹
問。於馬鳴出世亦有異説耶。答。有異説。
故序疏曰。成實論序是什師去世後作之。
述什師語云。佛滅後三百五十年馬鳴出世
五百三十年龍樹出世
玄。尋大小乘經等者。以上所引二經分大
小焉
  裏書云
  龍樹傳云。龍樹菩薩廣明摩訶衍。作優婆
提舍論偈。又作莊巖佛道論五千偈。大慈
方便論五十偈。中論五百偈。令摩訶衍
義大行於天竺。又造無畏論十萬偈。中論
出其中 法相了義燈云。龍樹菩薩作千
部論云云 四論玄云。龍樹菩薩造千部論
云云 高野二教論云。龍樹造千部論也文
中論疏記云。若就本者。龍樹亦是往古如
來。摩訶衍論云妙雲相如來故也 付法
藏傳二十四師。一迦葉。二阿難。三商那
和修。四末田地。五毱多。六彌遮迦。七佛駄
難提。八佛駄蜜多。九脇比丘。十富那奢。十
一馬鳴。十二毘羅。十三龍樹。十四提婆。十
五羅睺羅。十六僧佉難提。十七僧伽那奢。
十八鳩摩羅駄。十九闍夜那。二十盤駄。二
十一摩奴羅。二十二鶴勒夜那。二十三師
子。此表二十四師。但列二十三師也。甚
不審也此依止觀
出。云云
菩提流支楞伽疏云。其
龍樹云。前正以大慧阿難傳持等人。此持
正法。依付法藏及摩耶經。初迦葉。次阿
難。次商那和修。次末檀地。次憂波毱多。如
是次第二十五人云云 涅槃疏云二十三
人。法華義疏二十五人。仁王疏同之。中論
疏記第二本 云。入楞伽經第八卷。大慧菩
薩白佛言。佛滅度後是法何人受持。佛以
偈答。於我滅度後。南天竺大國有大德
比丘。名龍樹菩薩。住初歡喜地。爲人説
大乘。能破有無見。往生安養國 楞伽
經云。妄覺非境界。出南天國中。有大德
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爲人説
我乘。我乘内證智。往生安樂國。證歡喜
 起信論云。復次衆生初學是法。欲
求正法。其心怯弱。次住於此娑婆世界。
自畏不能常値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
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
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縁。
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故永離
悪道。如修多羅説。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
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
佛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
若觀彼佛眞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
生。住正定故 法藏疏下云。自下第三
明防退方法。於中有二。先明可退之人。
後當知如來下明防退之法。前中二。初標
行劣。於住於此下擧處釋成。以其内心既
劣外闕勝縁信行難成故將退也。防退
法中有二。初通舉聖意。後別引經證。前
中二。初標聖善僧。二謂以專意下釋顯巧
相。引經中二。先引經。後常見佛下釋經
文。言若觀法身得畢竟往等者。但往生之
人約有三位。一如蓮華未開時。信行未
滿未名不退。但以處無退縁故稱不
退。二信滿足以去華聞見佛。入十住位
得少分見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賢
位滿入初地已去。證遍滿法身。生無邊
佛土如佛記龍樹菩薩等住初地生淨
土等也。此中畢竟等是後二位也
  裏書云
  摩耶事。摩訶摩耶經一卷。彼經云。阿難
又言。當何名此經云何奉持。佛告阿難。
我於昔日忉利天上爲母説法。及摩訶
耶夫人自有所説。復在此母子相見。
汝可爲後世諸衆生次第演説。此經名
曰摩訶摩耶經。亦名佛昇忉利天爲母説
法經。又名佛臨般涅槃母子相見經。如是
奉持。爾時世尊説此語已。與母辭別而
説偈言。我生分已盡。梵行久已立。所作
皆已辨。不受於後有。願母自安慰。不須
苦憂惱。一切行無常。信是生滅法。生滅既
滅已。寂滅爲最樂。爾時世尊説此語已。
即便闔棺。三千大千世界普皆震動。摩訶
摩耶及四衆八部悲泣懊惱不能自勝。摩
訶摩耶問阿難言。我子悉達臨滅度時
有何教勅。阿難白言。世尊中夜爲諸比
丘略説教誡。又以所説十二部經付屬
尊者摩訶迦葉。末後勅我令助宣布。時
摩訶摩耶聞此語已。又增感絶。即問阿
難。汝於往昔侍佛以來。聞世尊説。如
來正法幾時當滅。阿難垂涙而便答言。我
於往昔。曾聞世尊説於當來法滅之後
事。云佛涅槃後摩訶迦葉共阿難結集法
餘如玄文
法勝事。七百餘年有法勝羅漢。作二百
五十偈。名阿毘曇心也
玄云。阿含經云實名四諦是故當成四諦
者。四論玄第十成壞義云。問。汝成實
論題名成實者。是論主自判。爲當有所
承安耶。答。論師等云。遠承金口。非專輒
自造也。何者。增一阿含經第十一卷。最初
經解四諦竟。結言如是比丘有此四諦。
實有不虚如來最初成此四諦。故名四
諦。是故比丘當成四諦。此文證非自心
題成實也。開善等相傳云。則此文亦證
金口所授記也。又云。大付法藏經所列。
最後亦云師子鉀比丘。鉀是鎧之異名。即
知訶梨論師也
玄。允屬訶梨者。經音義曰。弋准反。允當
也。允信也
玄云。爲成是法故造斯論文。四論玄第
十成壞義云。成實論具存天竺之正音。應
云闍那迦波樓侮優婆提舍也。闍那迦亦
名毘留。此翻爲成。波樓侮亦名夜陀跋。
翻爲實。優婆提舍翻爲論。問。得名云何。
答。前出論師解不同。一仙公招提炎公等
云。實是體名。成是論用也。此論能成於實
理。故稱成實論也。南磵仙師引論色相
品云。實名四諦。爲成是法故造斯論
 已上
裏書
玄云。答蓋是通指像末等者。四論玄云。
問。經云。是故比丘當成四諦者。犍度四
卷雜心婆沙等。皆是比丘所造。悉明四諦。
何故得亦的屬訶梨論主耶。答。開善等
舊云。犍度等論乃皆是比丘所造之論。悉
明四諦。然彼論等題秤不名成實。唯斯
一論獨秤成實。故知的允囑訶梨一人。今
此兩經足可安信也。問。經云當成四諦。
何不名成諦論耶。答。竝得。但舊云。實名
對虚。復欲示此理實有不虚故稱成實
也。今次第斥破之。經云當成四諦者有
義意。一通論。佛説四諦。於未來世無所
得。小乘四諦須行。故言當成義。二佛説
小乘四諦爲大乘者方便。遠申大乘究
竟理。故言當成之語。何時言的囑汝。成
實論主輒取此證金口所説。太不自知
之。又成實論等是有所得。反覆佛説無所
得。小乘宗何得當成耶。又罽賓小國之人。
何時預記又云。又付法藏經云。師子鎧
比丘者論師。據云即是師子鎧如前説。今
故取彼經檢覓無有此語。故不可信也。
又鉀是有孔也。箭何時是鎧之甲也
玄。答僧叡昔在什公門下等者。謂以三論
爲究竟論出三種證。一者引叡師中論序
大小對歎之説。二者以龍樹爲諸國所重
故。三者羅什聞此論改小執。今即第一引
中論序也。僧叡爲翻譯之宗者。中論序疏曰。
僧叡是魏郡長樂人也。少出家。依僧賢法師
爲弟子。甞聽中山康僧朗講。年二十四。歴
遊名邦。常弘講説乃至什至長安。因從請
業門徒三千人。入室唯八。叡爲首領。又云。
老則融叡。少則生肇。什歎曰。傳吾業者。寄
在道融曇影僧叡乎
其論序云等者。序疏曰。夫柏梁之構興者。第
二擧大對小嘆。又開二別。前譬後合。柏梁
者。漢武帝臺名也。外書釋此自有二家。一
云。以柏木爲梁。故云柏梁。此臺初成柏木
香氣流數十里。元帝以柏梁對拓館。以此
詳之。應是柏木之梁。又云。梁有百數。故云
百梁。茅茨仄陋者。茨言次。撰次於茅。故稱
爲茨。仄者長安偏鵲舍但有一邊。故稱爲
仄。陋猶隘義也。又柏梁大臺即法華長者
大宅。茅茨仄陋其猶門外草菴。叡師一言
含内外兩事也
覩斯論下第二合譬。鄙倍者出論語。鄙猶
鄙惡。倍是倍戻
玄。又如前云天竺十六大國等者。第二以爲
諸國所重證。序疏曰。彼總名天竺。天竺別
開則五。次有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十千小國。
又曰敢者果也決也。喉衿要宗事也。喉爲
内要。衿爲外要。故借以喩焉問。指何文標
又如前云耶。答。中論序曰。天竺諸國敢預
學者之流無不翫味斯論以爲喉衿。今指
此詞。標如前云歟。序疏釋曰。云天竺諸國
者。歎此論爲諸國所重。此文秤云。凡述二
人。一羅什法師所云。故秤云也。二秦弘始
七年天竺刹利汎舶至長安。聞羅什門徒三
千解大乘之教。以中百二論諮而驗之。羅
什因爲剖析。刹利乃頂受絶嘆不能已。已
白云乃至敢預是天竺學大乘之流。無不
翫味斯論。准此釋指於若什公若刹利之
舊昔説言前言。謂如前人云可訓之。非
指文段前後而言前云也。西域記曰。五印
度境周九萬餘里。北廣南狹形如半月。今何
言十六大國方八千里。九萬與八千豈非
懸隔耶。答今於十六大國中。且談龍樹恒
向化分域。故言八千里。不關印土總域而

  裏書云 此裏書上可有歟
  玄云。僧叡昔在什公門下爲翻譯之宗文
四論玄成壞義云。昔在什法師門下有三
千門徒。得業之者只八子。即是八宿也。人
人即作序嘆此論。今略據叡法師一序
證究竟大乘論也。其序云。夫百梁之構興
等文玄云。故偏主小乘正歸此論 所
言偏者偏空也。正者正法也。四論玄成壞
義云。又中論觀行品云。大聖説空法。爲
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也。大論釋大品經囑累品云。須菩提所得
空如毛孔之空。菩薩所得空如十方之空
也。大論第四十六卷云。諸摩訶衍中最大
已上
裏書
又羅什本執小乘等者。第三以什公聞此
論。改小執證。百論序疏曰。常味詠斯論以
爲心要者。什本小乘學。而丘茲王子名沙
車是大乘學。二人深相欽味。但恨學業不
同不得從就。王子欲化什公。故一時來其
竝房。高聲誦訶耨達經明色空乃至一切法
空。什遥聞之。明旦問曰。此是何經而破壞
一切法。答曰。是大乘經。又問。此經以何爲
義。答曰。畢竟空爲義。什曰。眼見是有云
何言空。王子問云。眼是有者以何爲性。答。
以見爲性。難云。若眼以見爲性。應自見
眼。又難曰。眼一微成耶多微成耶。若一微
成則一微能見。不假多也。若一微不見。多
亦不見。如一盲不見多盲亦爾。又問。若有
極微色則有十方分。有十方分不名極微。
若無十方分則不名色。於是什無以對
之。王子因授中百二論與什。什大重之。故
云常味詠斯論爲心要也
玄。以此詳之蓋是究竟無餘之説者。上舉三
證已今總結也。四論玄第十曰。今無識人或
言三論是偏明破相空論也。故今明人法。
人法兩明。正顯究竟大乘論也。所言人正
者龍樹是也。法正者波若正法也。問。此三證
計小乘顯勝。何必於大乘中爲究竟
而非偏空耶。答。偏空但是小乘。若於大乘
本無淺深。何此論獨爲淺。又於大乘中爲
淺者。是餘師難也。然今究竟無餘之説者總
顯法深也
  裏書云
  何所依據事。華玄第二云。問。前明得失。
自是舊宗。今欲安心願聞異説。答夫欲
安神好異者。蓋是入道之巨累。通教之尤
毒。今當爲子陳之。夫心有所安則情有
所寄。情有所寄則名有所得。有所得者
則有所縛。有所縛者蓋是衆累之府藏。
萬苦之林苑。子欲安神。事招斯過文
心存内外情寄大小事。肇論述義第五。
然分心情異者。生法師云。心縁法生有
用有實。情附心起有用無實。非虚情
無以妄計。無心實即情無所附。此二相
資輪轉三有無極者也。准此可悉矣」
大小倶寂事。宗鏡録第五云。寶藏論云。
非有非空萬物之宗。非空非有萬物之母。
出之無方。入之無所。包含萬有而不
爲事。應化萬端而不爲主。道性如是。
豈可度量。見性之時自然披露。所以古偈
云。妄息寂則生。寂生知則現。知生寂已捨。
了了唯眞見文
中論疏第七云。又有四門。借異破性是
無常門。以空門破異是名空門。以相待
破空是空空門。復著空空是不可化門。
以説此不可化即以化外人也 玄云。
失於正理者。無相妙境也。影師所言宗
之者無相 正觀不生 影師所言無心
妙慧也 中論疏述義云。無相者體中。謂
至極理。即中道正觀境也。以離有無等一
切相故曰無相。言虚宗者。亦中道正境。
以至虚空寂爲諸法本。故曰虚宗。無心
者不二正觀。以無其有無等執心故曰
無心。妙慧此亦不二正觀。以絶存相之麁
也。故云妙慧
玄云。故偏主小乘正歸此論 意云。偏
空小乘論中成論等事也。法正今之論事
也云也已上
裏書
總衆教之旨歸等事。名玄略述第二本 云。
總衆教等者。以能驗之教顯理。旨歸者
不二中道也。統群聖等者。以能詮之人顯
理。靈府者中道佛性也。如府攝聚一切
財物。中道佛性有恒沙性功德。若無此
性。雖修一切六度萬行而一向不得之
已上
裏書
玄。統群聖之靈府者。元照釋曰。實惟河源水
之靈府。注曰。廣大利物曰靈。深不可見爲
府。允堪引俗曰。如人藏府。深不可見曰

  裏書云
  靈府事。大乘玄二諦義云。光宅云。二諦者。
蓋是聖教遙泉。靈智之淵府法藏論廣照
空有品云。無名名之父。無色色之母。爲萬
物之根源。作天地之太祖。爲識物之靈。
靈中有神。神中有身又離微章云。夫性
離微者爲一大法界應化之靈宅。迷之者
則歴劫而浪修。悟之者則當體而凝寂。宗
鏡録第三十四云。知之一字衆妙之門。如
是開示靈知之心即是眞性同録第五
云。禪源集云。謂一切凡聖根本悉是一法
界心。性覺寶光各各圓滿。本不名諸佛
亦不名衆生。祇以此心靈妙自在不守
自性。随迷悟縁成凡聖之事 同録第六
十五云。若能窮其靈智之原。極乎心數之
表。則妙盡其道矣 涅槃無名論云。幽靈
不竭則抱一湛然 又云道行云。心亦不
有亦不無。不有者不著有心之有。不無
者不著無心之無。何者。有心則衆德是
也。無心則太虚是也。衆德止於妄想。太虚
絶於靈照。豈可止於妄想絶於靈照。標
其神道而語聖心者乎 元康師肇論疏
曰。府者府庫。淵池水深。府庫財多 准此
等釋。以無知般若名靈府歟。則以無智
般若名靈。則此般若圓備於萬德名府
也。則一智體萬義竝圓釋。此意也。名玄略
述第二 云。靈府者中道佛性也。如府攝
聚一切財物。中道佛性有恒沙性功德文
已上
裏書
斷常斯寂事 中論疏第九云。領其大要。
明内外大小一切有所得之徒。凡計有一
毫法者則墮斷常 又云。又起斷常障
中道。不發正觀文
玄。既墮是非還同儒墨者。儒謂孔子。墨謂墨
翟。故文選注曰。孔謂孔子也墨墨翟也。此二
人倶仁義爲先。是非決判爲本。今既墮是
非。故云還同儒墨。即九流中儒墨是也。莊
周猶不墮是非。何況佛家。故莊子曰。道惡
乎隱而有眞僞。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焉不
在。言
何隱蔽。而有眞僞是
非之名紛然而起
道惡乎往而不存皆存言惡
乎存而不可皆可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
夫小成榮華自隱於道。而道不可隱。則眞僞是非者
行於榮華。而止於實當。見於小成而滅於大全也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
儒墨更相是非。而天下皆儒墨也。故百
家竝起各私所見。而未始出其方也
欲是其
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夫有是有
非者儒墨
之所是也。無是無非者儒墨之所非也。今欲是儒
墨之所非而非儒墨之所是者。乃欲明無是無非
也。欲明無是無非則莫若還以儒墨反覆相明。
反覆相明則所是者非是。而所非者非非矣。非非
則無非。
是則無是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物皆自是。故無
非是。物皆相
彼。故無非彼。無非彼則天下無是矣。無非
是則天下無彼矣。無彼無是所以玄同也
自彼
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
因彼夫物之偏也。皆不見彼之所見。而獨自知其
所知。自知其所知則自以爲是。自以爲是則
以彼爲非矣。故曰彼出於是是
亦因彼。彼是相因而生者也 已上
彼莊子疏曰。道隱於小成。疏小成者。謂仁義
五德小道。而有所成得者。謂之小成也。世
薄時澆唯行仁義。不能行於大道。故言
道隱於小成。而道不可隱。故老君云。大道
廢有仁義。言隱於榮華。疏榮華者。謂浮辨
之辭花美之言也。只爲滞於華辨。所以蔽
隱至言。所以老君經云。信言不美。美言不
信。故有儒墨之是非。疏昔有鄭人。名緩。學
於求氏之地。三年藝成而化爲儒。儒者祖
述堯舜。憲章文武。行仁義之道。辨尊卑之
位。故謂之儒也。緩弟名翟。緩化其弟遂成
於墨。墨者禹道也。尚賢崇禮。儉以兼愛。摩
頂至踵以救蒼生。此謂之墨也。而緩翟二
親則兄弟各執一教。更相是非。緩恨其弟
感激而死。然彼我是非其來久矣。爭競之甚
起自二賢。故指此二賢爲亂群之師。是知
道喪言隱。方督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
是。疏天下莫不自以爲是。以彼爲非彼亦
與汝爲非。因以爲是。故各用己是是彼
非。各用己非非彼是。欲是其所非而非
其所是。則莫若以明。疏世皆以他爲非。用
己爲是。今欲飜非作是飜是作非者。無
過還用彼我反覆相明。反覆相明則所非
者非非。所是非是。無非則無是。無是
則無非。故知是非皆虚妄耳。物無非彼物無
非是。疏注曰。物皆自是故無非是。物皆相
彼故無非彼。無非彼也則天下無是矣。無
非是也則天下無彼矣。無彼無是所以玄
同。此注理盡無勞別釋。自彼則不見自知則
知之。疏自爲彼所彼。此則不自見。自知
己爲是便則知之。物之有偏也。例皆如
是。若審能見他見自。故無是無非也。故曰
彼出於是是亦因彼。疏夫彼對於此。是待於
非。文家之大體也。今言彼出於是者。言約
理微。擧彼通勢也。故示擧彼明此擧是
明非也。而彼此是非相因而有。推求分折。即
體皆空也
玄。答二是生乎夢虎等者。二諦章下卷曰。師
爲此義故云迷故有。悟則不有有。作此語
正爲對夢虎空華義。彼解悟時都無所見。
今對彼故云見不有有也已上梁武帝作夢
虎空華義。迷故見。悟故不見也。師且爲對
此云悟則不有有也
玄。所以命篇者。允堪曰。命章猶歸云命。名
章目也。元照曰。命謂召也。篇即章品之名。
莊子疏序曰。篇以編簡爲義。古者殺青爲
簡。以韋爲編。編簡成篇。猶今連紙成卷
也。故元愷云。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
玄。正觀論云大聖説空法等者。中論觀行品
文也。疏釋曰。上半序佛説空意。明佛説單
空及與重空爲離諸見。説單空爲離有
見。説於重空爲破空見也。佛説十八空
爲破有見。説於獨空破相待。亦是破於空
見。下半明佛不化者。以著單空不可以
單空化之。又著重空不可以重空化之。
著十八空不可以十八空化之。又*著
獨空不可以獨空化之。故云佛不化之。
問。説空云何離愛見答。衆生計有人法。故
起愛見説。佛説人法皆空。則無起愛見
處也。問。云何不化。答。向於有起愛見。今
於空起愛見。乃至於絶四句復起愛見
佛不化也
玄。不得解脱生老死憂悲苦惱者。稻芋經
曰。五陰始起故名爲生。住世衰變故名爲
老。最後敗壞故名爲死。追感往事言聲哀
戚是名爲憂。苦事來逼身是名苦惱。追
相續故名爲悲。煩惱纏縛故名爲惱。若依
十地經者。死別離時。愚人貪著心熱名憂。
發聲啼哭名悲。五根相對爲苦。意相對憂苦
轉深爲惱
玄。故法華云我以無數方便等者。方便品曰。
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縁。種種譬
喩。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衆生。令離所
著。疏釋曰。吾從成佛已來者。此言成道凡
有二義。一者王宮現生。伽耶成道。從此已
來施於方便。二者依下經文。明久已成佛。
從此已來施於方便。此明用權智之時節
也。種種因縁者。第二正明用權智也。因縁
謂三乘人所度因縁也。明其入道不同由籍
各異。故云種種也。種種譬喩者凡有二義。
一者爲三乘人各説譬喩。如智度論云。佛
於三藏中爲諸聲聞説種種譬喩。但不
説揵闥婆城喩。乃至爲諸菩薩廣説十種
喩等也已上
論文
三藏中所以不説揵闥婆城
喩者。爲三藏不説一切法本性空。乾城
喩辨能成之因所成之果本無所有。故三藏
中不説也。而成實論亦有此喩者。引菩薩
藏中譬。就小乘法中釋耳。二者三乘人合喩
如三鳥出網三獣度河也。廣演言教者。上
喩。今法也。無數方便者。上之法譬皆是善巧。
故名方便。又上法譬皆是口業。今明身業
現神通意業密化。謂無數方便也。法華論
云。方便者從生兜率天。乃至現大般涅槃
故也。又論云 無數方便示現外道邪法。顯
其過失示現正法功德。又有四種方便。一
令入諸善法。二令斷疑。三令入增上勝
智。四者依四攝法攝取衆生。明八相是正
方便。今是示邪方便也。引導衆生令離諸著
者。此明用權意也。所以用無數方便者。
爲令衆生離著故也。以衆生染著三界欲
令離之。故説三乘。不言實有三乘究竟。
汝還遂保執三乘究竟。故不解佛意。故上
云難解難入也。又我設方便。本令離著。今
遂保執三乘。此即是著於無著。故不識佛
意也。法華論云。著有四種。一者著界。即著
界。二者著地。謂從著初禪乃至非非想
及滅盡定也。三者著分。謂在家分出家分。在
家分者。謂著己同類作種種業及邪見故。
著出家分者。著名聞利養種種煩惱諸覺故
也。四者著乘。謂著小乘及大乘也
玄。淨名云不著世間如蓮華等者。彼經佛國
品。寶積長者於佛前以數十行偈稱嘆如
來。偈有五章。一歎本德。二美迹用。三重嘆
本。四重美迹。五總結嘆。於第五総嘆有
二。初得離門嘆。次空有門嘆。於空有門嘆
爲二。初有門嘆。後空門嘆。今所擧文即引
空門嘆也。彼最結句之一行焉。疏第二云。不
著世間如蓮華下第二就空門嘆也。常善入
於空寂行者。釋不著世間也。以善入空寂
然棄其心。故於世間不著。又雖在世間
常入空寂。故不著世間也。而言善入。邪
見人亦入空。謂無因果。二乘人空即便取
證。又菩薩功用心入空。此有三種。能非善
入。與此相違善入空義也。出入自在而不
乖寂。故云常善也。達諸法相無罣礙者。雖
有常空。雖空常有。故無礙也。如空無所依
者。心竟無寄。如空無依也。此就空門嘆

  裏書云
  有所著便有所縛事。維摩疏云。神微動則
心有所屬。心有所屬名爲攀縁。攀縁取
相是妄想之始。病之根也。妄想既縁則美
惡以分。美惡既分則憎愛竝熾。所以空結
煩於内。萬疾生於外。能縁之心既是妄
想。所縁之境不離三界。所以然者。三界
外是無漏無爲。而妄想之心是有所得故。
是有爲有漏。故是三界 中論疏記中仙光
云。數人有縁著等者。以心取境。以境
縳心。故名縁縛。心王與心數相應。心心
相縛。故名相應縁也。又縁縛者。心王心
數所縁境上不得自在故。又染著故名
縛。如我心著女。又貪心縁三世境縛三
世境也。相應縛者。以三毒勢力心王縛
於心數。心數縛於心王。各令不自在故
也文
開顯道門事。名玄略述第三本云。言道
門者所證理名。如言不二法門。當體虚
通故爲門。非教門。門有三義。一能除義。
以除諸煩惱故。二能通義。以通生教用
故。三能遍義。遍滿究竟義故。今取第三
爲道門也文
憂悲苦惱事。中論疏第十云。憂悲苦惱
者。經云。將死之時。戀生畏死。名之爲
憂。放聲啼哭。目之爲悲。五根相對爲
苦。意根相對爲惱也文
  裏書云
  不著世間等事。維摩經上卷佛國品云。不
著世間如蓮花。常善入於空寂行肇曰。出入
自在而不
空。故常善入
達諸法相無罣礙肇曰。萬法
幽深。誰識
其深涘。唯佛無
礙故獨稱達
稽首如空無所依肇曰。聖心
無寄。猶
空無
依也
宗鏡録第一云。五祖下莊嚴大師一
生示徒唯擧維摩經寶積長者讃佛頌末
四句云。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
寂行。達諸法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
已上
裏書
玄。四依開士者。玄應曰。謂以法開導之士
也。梵云扶薩。又作扶薩。或言菩薩是也
  裏書云
  無住無著爲經論大宗事。寶窟上本云。如
法華云。我以無數方便引導衆生。令離
諸著。像法決疑經云。我從初出世乃至
涅槃。不説一字不度一人。大集經云。菩
薩行了一切法門疾得菩提。所謂一切法
心無所著。肇法師云。其爲論也言而無
當。破而不執。儻然靡據。事不失眞。蕭
焉無寄。理自玄會。家師朗和上毎登高
座。誨彼門人。常云。言以不住爲端。心
以無得爲主。故深位高匠啓悟群生。令
心無所著文
心無所依事。華玄第二云。問。若心有所依
既稱有所縛。情無所寄還復染無。其猶
逃峯赴壑倶不勉於患難。故下經云。若
有若無具足六十二。答。誠如所問。前爲
借無以出有。有病既息。無亦不留。釋論
云。如霜雹草死草死而雹消。若能遠離二
邊乃稱妙悟也。問。有無雙離乃可二見
不生。今明非有非無。則墮愚癡論也。答。
子初關滞有。次轍染無。今雖兩是病消。
雙非疾起。可謂衆生處處著。斯言驗矣。
若能遠離二邊。不著中道。蕭焉無寄。理
自玄會。反本之道著乎茲矣。問。雖云衆
生處處著。復云引之令得出。請示玄宗。
令虚心無寄。答。經言。是法不可示。言
辭相寂滅。今當示不可示。子宜聞無所
聞此經以實相正法爲宗。明因辨果開
權顯實。皆是無名相中假名相。説爲其
用也 宗鏡録第四十二云。般若燈論序
云。觀明中道。而存中失觀。空顯第一而
得一乖空。然則司南之車本示迷者。照
膽之鏡爲鑒邪見。無邪則鏡無所施。不
迷則車不爲用。斯論破申其由此矣文
四論玄第四夢覺義云。問。夢覺之名在聖
在凡耶。答。夢覺之名正在於凡。今借凡
夢覺之名譬迷悟也。如夢中是有諸法。
覺時都無。凡見有諸法。聖覺無所見也

實相事。華玄第三云。然總衆經之極以
相爲宗。統群聖之心用妙慧爲主。
夫萬化非無宗。而宗之者無相虚宗。非
無契而契之者無心。故聖人以無心之
妙慧契彼無相之虚宗。内外竝冥。縁智倶
寂。豈容名數於其間哉。斯二窮得一之
源。盡重玄之妙。理無不統。教無不攝。
如空之含萬像。若海水之納百川 同
玄第二云。問。何以知實相正法爲宗。答。
如前所引。是法不可示即是實相也。又
過去二萬億日月燈明佛云。諸法實相義
已爲汝等説。又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
言宣。又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文處
甚多。非可具擧。又夫欲辨宗。須觀經
題。題云妙法者即是正法。正法者如華
嚴云。正法性遠離一切語言道。一切趣非
趣悉皆寂滅相。正法絶於名相故乃名爲
妙。若四句所及何妙之有耶。問。若非因
非果竝亦應非正非邪非虚非實。何故名
爲實相正法耶。答。實如所問。非邪非正
非實非虚。不知何以目之。爲欲出處衆
生。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説故強名正法
耳。故大經云。低羅婆夷實不食油。強名
食油。皆此類也文中論疏第一云。問。此論
但應破洗迷執蕭焉無寄。玄道自通。
故乃明五種佛性及三種般若耶。答。
内中論序云。其實既宣。其言既明。於菩
薩之行道場之照。朗然懸解矣。菩薩之行
爲因。道場之照爲果。内外迷執既盡。大
乘因果即成文
玄。法華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者。疏曰。
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謂差別門也。是法
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此無差別門也。今言差
別無差別者。差別宛然而無差別。故云不
壞假名而説實相。離無差別而宛然差別。故
云不動眞際建立諸法。如是大果報者。頌十
事中果報二句也。性相頌因中二句也。果
中有法報二身。因中有外相内性也。下半
出能解之人。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之下
半也。是法不可示下第二明衆生不解。上半
出所不解之法。下半明不解之人。而言是
法不可示者。即上大果報之法。言辭相寂滅
故不可示也。上明無名相中假名相説故
開因果二。然開因果二爲欲令悟非因
非果不二。故云寂滅。下半明不解之人也
諸餘衆生類無有
能得解之下半也
  裏書云
  説大小兩教事。名玄第二云。由體不二之
理故有無二之智。由無二之智故適化
無方。適化無方故施教不一文
無名相中強名相説事。勝鬘寶窟上本云。
然至理無名。聖人無名相中爲衆生故假
名相説。欲令衆生因此名相悟無名相。
如懸峰可陟要假繩梯。至道寂寥寔由
名相。蓋是垂教之大宗。群聖之本意也。又
所以立名。令依名識法因法起行。因
行得解脱果。龍樹呵五百部云。不知佛
意爲於解脱。故法華經云。如來所演經典
皆爲度脱諸衆生故 中論疏述義云。不
知何以目之。無名相中假名相説。所以
強名正境正觀耳 大般若經第五百七
十二云。功德華王菩薩偈言。總持無文
字。文字顯總持。由般若大悲。離言以言
説文
四依出世如佛事。中論疏第一云。四依如
佛。亦即是佛也文疏記第一本云。涅槃經
第五云。有四種人能護正法乃至 安樂
人天猶如如來文同經第七云。如是四人
即名如來。何以故。是人能解如來密語及
能説故。注經云。解脱既同佛。亦即是佛
文已上
裏書
玄。答天無兩日土無二王者。禮記曰。天無二
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示民
有君臣之別也。史記曰。高祖五日一朝大
公。如家人父子禮。大公家令説大公曰。天
無二日。地無二主。今高祖雖子人主也。大
公雖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
則威重不行也
玄。華嚴云文殊法常爾者。花嚴經第六曰。爾
時文殊師利問賢首菩薩言。佛子。一切諸佛
唯以一乘得出生死。云何今見一切佛刹
事事不同。所謂世界衆生説法教化壽命光
明神力衆會佛法法住。如是等事皆悉不同。
無有不具一切佛法而能成就無上菩提。
爾時賢首菩薩以偈答曰。文殊法常爾。法王
唯一法。一切無畏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佛
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隨衆生本行。求無上菩提。佛刹及衆會。説
法悉不同。一切諸佛刹。平等普嚴淨。衆生業
行果。所見各不同
玄。但欲出處衆生於無名相法等者。所言出
處者。涅槃疏第三曰。但衆生空謂成虚妄顛
倒。聖人假名名之以爲生死。對生死則辨
涅槃爲出處。此空生死故。所以假名爲涅
槃。故肇師涅槃論云。涅槃者蓋是出處之果
名。應物之似號也。既將涅槃出處生死則
名生死爲無常苦無我不淨。歎涅槃爲常
樂我淨。名生死爲苦無常。此則是逼衆
生令厭。歎涅槃爲常樂我淨。則是引衆
生令欣。令其厭生死苦欣涅槃樂。離生
死求涅槃。准此可知
玄。故開二正一者體正二者用正等者。中論
序疏曰。但論有廣略二本。略但云中論。廣
則加以觀也。然斯廣略皆有其義。所言略
者。謂理教義也。中是所詮之理。論是能詮之
教。斯則無理不攝。無教不收。問曰何由爾
耶。答。所詮之中則三種中道。謂世諦中眞諦
中非眞非俗中。能詮之教即論此三中。是以
無教不收。無理不攝。所言廣本具三者。
中謂諸佛菩薩所行之道。觀謂諸佛菩薩能
觀之心。諸佛觀辨於心。宣之於口。稱之爲
經。菩薩觀辨於心。宣之於口。目之爲論。
要具斯三。義乃圓足。玄章内已釋之
  裏書云
諸法實相事肇論云。且至趣無言。言必乖
趣云云不已。竟何所辨 元康師疏云。至
趣無言下至理不可説。即不二法門也。
如什法師共佛陀耶舍在秦王座。秦王
問實相義。二人相見竟無所答也文中論
疏第三云。無相之相名爲實相 仙光疏
記中卷云。無相之相等者。道非無相之相。
能生無相之相。故以智名詺於道也。所
生無相之相具三觀。實相之相境亦具三
諦無相之相名實相故。實猶大也。以無
所不遍義名大也文
文殊法常爾事。名玄略述第二本云。法常
爾者。謂體不二。何者。不二中道畢竟空觀。
爲一切法之體而作第一軌則。所以言
法凝然不變之義爲常。湛然不動之義爲
爾言法王者。謂佛世尊於一切法照説
無礙而得自在。故曰法王。猶如人君於
國自在亦言國王。唯一法者。出法王體
即正觀智。佛雖有恒沙功德。而就最勝
唯以不二正觀爲體等已上
裏書
裏書云
既識正教事。大乘玄二諦義云。明如來
常依二諦説法。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
故二諦唯是教門不關境理文 又云。二是
教。不二理文又云。第三雙泯二假稱爲體
中。亦名因縁表中 名玄略述第五云。教
有二種。謂言説教與表理教。言説教者。
神口所吐微妙音聲。表理教者。有即表於
非有之義。言説教者。有佛時有無佛時無。
表理教者。有佛無佛常自有之文
便悟正理事。名玄略述第二云。夫理名
有二。一強名名。謂非理非非理強爲理。
二稱嘆名。謂理是萬德之本。故言有萬
德等也 已上
裏書
玄。但正有三種一對偏病等者。序疏曰。但中
有三者。一對斷常之偏明中。此是對偏中。
二者盡偏中立於中名。欲盡於偏病故名
盡偏中。又一意。只爲偏病盡得有於中也。
問。盡偏對偏及絶待中。此三何異。答。玄意已
明。今重略叙。盡偏中者。蓋是洗淨斷常故
強名爲中。雖盡於偏而有於中。如經云。
衆生起見凡有二種。一斷二常。無常無斷乃
名中道。對偏辨中者。此約所詮之理對彼
偏病。故名爲中。絶待中者。凡有二種。一者
如涅槃云。有小涅槃。有大涅槃。小涅槃者
待苦説樂。大涅槃者絶此苦樂。乃名大樂。
此云絶待猶是待義。二者此絶待涅槃不可
説其苦樂。不知何以美之。強名爲樂。乃
稱大樂。方是絶待樂也。中義亦爾須深見
此意。問。獨空與絶待中何異。答。人多不體
獨空之旨。但依智度論文。十八空是對有
明空稱相待空。非空非有無所因待。稱爲
獨空。今謂。蓋是一種方言。尋獨空意不然。
以本來畢竟無一切所有唯有實相法性
故稱爲獨。正宗爾也。攝大乘論云眞如獨
存。亦同此意。問。何故此獨作空名説耶。答。
以畢竟無一切患累有法故稱爲空。又大
集云。不可説故。無相貌故。故名爲空也。法
華經云終歸於空。義亦如是
  裏書云
  説體名爲體論事。大乘玄二諦義云。問。若
以有無爲教表非有非無理者。何不以
非有非無之教表非有非無理。必以有無
之教表非有非無理耶。答。不可以月
指月。應以指指月。若利根菩薩應如是
説。但凡夫著有無故。以有無表非有非
無文二諦章上卷云。今明。二諦如指。爲
小兒不識月。此爲小兒不爲大老子。大
老子知月。何須爲。爲小兒不識月。故擧
指令識月。凡夫衆生亦爾。不識理故須
二諦教。故經云。衆生癡如小兒。亦名著
者。故不得前説不二之法文已上一意
以説不二言教爲體論也。二諦章上又
云。一往開理教者。教有言説。理不可説。
理既不可説。云何得悟。所以得悟理者。
必假言説。爲是故説有無説非有非無。
竝是教皆令悟理也 此義以一切言説
爲教。以言亡慮絶爲體也。此時不可
有體論歟。能能可案之
體用事。二諦章下卷云。若是般若色即無
礙。色即空空即色。常即無常無常即常。空
爲有用。有爲空用。常爲無常用。無常爲
常用。一念無量劫。無量劫一念。三世爲一
世。一世爲三世。元來無積聚。而現諸劫
事。爲是故即色即空 已上
裏書
大品經云雖生死道長等者。中論疏第一曰。
一切法不生者。小乘人云。無爲無生有爲有
生非一切無生。今明。有爲與無爲一切不
生也。故大品經云。雖生死道長衆生性多。菩
薩應如是正憶念。生死邊如虚空。衆生性
邊亦如虚空。是中無生死往來。亦無解脱
者。以生死本自不生故無往來。既無生死
之往來生何所滅。故名爲涅槃。故無解脱。
所以生死涅槃畢竟皆空故一切無生。又涅
槃本自不生。生死亦本自不生。故名一切不
生。畢竟空者。若有生有不生則非畢竟空。
以一切無生名畢竟空准此
可知
  大品經第十九夢行品云。菩薩行六度
時。見衆生有三乘。當作是願。我當作佛
時令我國土衆生無二乘之名。純是一大
乃至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度
時當作是念。雖生死道長衆生性多。爾時
知是正憶念。生死邊如虚空。衆生性
邊亦如虚空。是中實無生死往來。亦無
解脱者 智度論第七十五云。生死無邊
如虚空。衆生性無邊亦如虚空。以是事
故生退沒心。佛教是菩薩正憶念。衆生雖
長。是事皆如虚空。如夢中所見。非實長
遠不應生厭心。衆生雖多亦無定實衆
生度亦不難
内外竝冥事。名玄第四云。冥是混一之
義文 中論疏記第四末 云。冥者泯然能所
無間。故云冥也。心泯中。智泯無相。然則
境智平等離能所相。融會無二相 已上
裏書
玄。所言經通者通爲息衆生顛倒等者。祖師
所謂適化無方陶誘非一。考聖心息病爲
主。統教意以開道爲宗。今通意即此意也」
玄。經以二智爲能説二諦爲所説等者。問。二
智與二慧有何別耶。答。大論曰。般若不屬
佛亦不屬二乘。但屬菩薩。即道慧道種慧。
佛具一切智一切種智。祖師曰。通而言之。
即智爲慧。指慧爲智。體無異也。別約因果
差別者。論云。因名般若。果變名薩婆若。薩
婆若名一切智。即知般若名之爲慧。慧名
既劣宜在因中。智則決了故居果地。又佛
照空有皆盡。加以一切。菩薩未究。但名慧
也。不得云因中名智。果名一切智。亦不
得云因名智慧。果名一切智。但應言因
名爲慧果名爲智。則於因果優劣義彰
  裏書云
  大乘玄二智義云。慧名既劣。宜在因中。
智則決了。故居果地文中論疏云。慧以鑒
達爲義。若能玄鑒此等諸法。體相皆空
無有決定。通達無相名爲慧 此釋意
以照空名慧。照有名智歟已上
裏書
玄。故涌出品云是諸衆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説
即便信受入如來慧者。即花嚴會諸菩薩等。
聞説花嚴即入佛慧。是直往菩薩也。次言
除前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
是經入於佛慧者。即迴小入大之人。大機未
熟故。從華嚴會至法花前未得教大乘。
至法花時大機已熟。故今化得之。亦稱入
於佛慧。故知法花即是花嚴。更無淺深異。是
即迴小入大之人也
  裏書云
  絞絡事。中論疏記第七云。所言絞絡者。曇
攝字釋云。上交。廣雅云。交也立人邊也。
下力各反。郭璞云。絡繞也文
次泯一句事。問曰。合成一能一所。既是二
句。今云何云一句乎。答。言一句者。既一
能一所一因縁一句。名玄第二云。合此二
句以歸一句。蓋是名無名。無名名。因縁
一句義耳 同略述第三 云。言一句者
如言。諸法皆如言。無句者不存於如。如
者中道異名也文准此可知也
卷舒自在事。花玄第一云。卷之不留一
豪。舒之則彌綸法界。雖舒而不有。雖卷
而不無。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仰之彌
高。鑽之彌固。若幻如化如忽。欲見斯
意。可尋花嚴。花嚴云。無量劫一念。一念
無量劫。元來無積聚。而現諸劫事。一切
施爲皆此類也 已上
裏書
玄。故稱正法強名中實也者。中論疏二曰。如
花嚴經。雖有七處八會。大宗爲明正法。故
云正法性遠離一切言語道。一切趣非趣悉
皆寂滅性。正法爲華嚴之本。故收前能化
所化因果。歸非因非果正法。從非果非因
便出生因果等用。故正法爲本宗。正法即是
中道文
玄。中論燃可燃品云若法因待成等者。燃可
燃者。火有燒薪之用名之爲燃。薪有受
燒之義名爲可燃。喩神有御陰之功陰
有受御之義。今就事求。此喩無從。故以目
品。中論第二曰偈若法因待成。是法還成待。
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長行云。若法因
待成。是法還成本因待。如是決定則無二
事。如因可燃而成燃。還因於燃而成可
燃。是則二倶無定。無定故不可得。何以故。
偈若法有待成。未成云何待。若成已有待。
成已何用待。長行云。若法因待成。是法先
未成。未成則無。無則云何有因待。若是法
先已成。已成何用因待。是二倶不相因待。
是故汝上説燃可燃相因待成。無有是事。
疏釋曰。復次若法有待成下第二兩偈破待
故成。亦二。初正破。次釋破。又初是都無破。
後是硏竅破。所以有此破來者。外云。若成
竟更待。燃有重成。可燃有失待過。今以待
故方成。未待未成。則唯有一成。燃既待故
成。無有重成故。可燃還待燃故成。燃故成
則可燃無失待過。是故破待成也。問。何以
知破待成。答。偈云若法有待成。則知是待
故成也。成論師云。上半世諦。下半眞諦。中假
師云。上半不二二。下半二不二。此與舊何
異。他亦云。不二而二二諦引物。二而不二即
一中道。今明。此是所破義。偈爲二。上半牒。
下半破。若法有待成者。燃法待可燃成也。
是法還成待者。是燃法還成可燃家待也。今
則無因待者。破可燃爲燃因也。若自有可
燃體不因於燃。可燃爲燃作因耳。今可燃
不能自有。待燃方有。何能爲燃作因耶。
故今則無因待也。亦無所成法者。此破燃
也。若有可燃爲燃因。燃因之而得成。既
無燃可爲燃因。云何燃因之而得成。故
云亦無所成法也。今更一勢傳破釋之。若
法有待成者。救重成也。若未待前成可有
重成。今待方成故無重成。是法還成待者外
今防難也。汝待他成。他應自成。是故釋云。
我還成他。爲作待故他不自成。今則無因
待者。論主破也。汝有自體可爲他作。因。今
因他而有。無有自體。云何爲他作因。故
云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者。汝既不能
爲他作因。云何有爲他是汝之果。故無所
成法也。又有此偈來者。前是縱待。今是奪
待前縦待者縱其以長待短。故長墮重成。
今奪待。若汝長短互待則互失二因。都無兩
果。云何待耶
玄。如來二月十五日入涅槃諸聖弟子四月十
五日等者。眞諦疏曰。夏四月十五日在安居
中。阿闍世爲大檀越 如來在世。諸弟子等
期及暮禮拜如來。今夏安居朝暮及中
分爲三時。禮拜供養舍利。又西域記曰。夏
安居初十五日。於是大迦葉波揚言曰。善
哉諦聽。阿難聞持如來稱歎。集素呾纜藏。我
迦葉波集阿毘達磨藏。優波離持律明究衆
所知識。集毘奈耶藏。雨三月盡集三藏訖
已上
結集所處者。眞諦三藏云七葉巖集。法藏傳
云僧伽尸城北。西域記云。迦蘭陀竹園西南
行五六里。南山之陰。大竹林中。有大石室。
大迦葉波結集之處。未生怨王爲結集者建
諸堂宇。即山城北門外西南山之陰。此三説
同也。智度論云耆闍崛山結集。此山在王舍
城之正北十四里。今依智論言耆闍崛山
中也。南山戒疏曰。一者二部。如四分中。初
結集時選五百人。餘不在數。名爲大衆。如
文殊問經。根本二部。謂上座部及大衆部。如
西域傳。二部所集各有石窟。其處仍存。現
今中梵二部倶盛。元照記釋曰。二部所出有
四。初本律五百結集文。初五百人即上座部。
迦葉所選耆年無學故名上座。餘不在數。
即揀出之者。自興結集入不計數。故以爲
名。二文殊問經下文自引。三西域傳隋朝房
琮撰。彼云。竹林精舍西南六里許。南山之
陰大竹林中大石室。是迦葉結集處。又西行
二十餘里。是諸無學結集處。文指二處。明
有二部。四約傳聞以證。今廣明結集相者
有四門。第一集藏縁起。第二集藏處所。第三
集藏儀軌。第四集藏次第
初門三意。一觀佛涅槃聖凡嗟歎。二思念
結集令法久住。三召命聖賢結集三藏。初
意者。律宗開宗記曰懷素佛般涅槃。三界眼
滅。如來捨化。六道依亡。故智度論第二云。
佛入涅槃。地六振動。諸河返流。疾風暴發。
黒雲四起。惡雷掣電。雹雨驟墮。處處星流。師
子惡獸哮吼喚呼。諸天女人皆大號咷。諸天
人等皆發是言。佛取涅槃一何疾哉。世間
眼滅。又諸羅漢皆亦滅度。六欲諸天乃至遍
淨見諸羅漢皆取涅槃。各心念言。佛日既
沒。乃至廣説。象王既逝。象子亦隨去。法商人
過去從誰求法寶。偈云。佛已永寂入涅槃。
諸滅結衆亦過去。世界如是空無智。癡冥遂
増智燈滅。爾時諸天禮迦葉足而説偈言。
耆年欲恚慢已除。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
嚴妙無比。目明淸淨如蓮華。如是讃已。白
言。仁者知不。法船欲破。法城欲頽。法海欲
竭。法幢欲倒。法燈欲滅。説法人欲去。行
道人漸少。惡人轉盛。當以大悲建立佛法。
爾時迦葉心如大海澄靜不動。良久而答。汝
等善説。實如所言。世間不久無智盲冥。迦
葉受請。天忽不現。西域記言。時大迦葉宴
坐山林。忽囑光明。又覩地震。曰是何祥變
若此之異。以天眼觀見佛世尊於雙林間
入般涅槃。尋命徒屬趣𤘽尸城。路逢梵志
手執天花。迦葉問曰。汝從何來。知我大師
今在何處。梵志對曰。我適從彼𤘽尸城來。
見汝大師已入涅槃。天人大衆咸興供養。
我所持花自彼得也又未生怨王信敬殷重。
聞佛涅槃。深生悲裂。眞諦法師云。佛般涅
槃已經七日。迦葉命屬往𤘽尸城。路逢梵
志。名憂婆柯。迦葉問言。汝從何來。外道答
云。我從世尊涅槃處來。佛般涅槃已經七
日。諸天人衆無量無邊。燒香散花設諸供
養。我於佛所拾得此花以花示迦葉迦葉
聞已即往未生怨所語言。我須八槽。願王
令作。王即勅作。須臾而來又索良醫。王亦
呼來。迦葉問醫。於諸藥中何藥去風。何藥
療瘡。隨醫説藥復從王索。其王隨教悉當
與之。迦葉令醫磨藥爲屑。煮以爲膏。内
八槽中。即於是日報大王云。佛般涅槃已
經七日。王聞此語悶絶而死。其身炮裂。遍
體生瘡。迦葉以王安藥槽内。遍至第八命
乃得全。以藥勝力資王得蘇。如是三告。
聞便即死。還内八槽。如前得活。迦葉爲
説。一切有爲皆是無常。如來示同有爲現
入涅槃。王勿憂惱。宜弘正法以答佛恩。
應與眷屬倶詣佛所。時王與大迦葉并國
臣衆。屈伸臂頃至𤘽尸城。王既見佛悶絶
還死。迦葉如前安藥槽内。乃至第八王便得
活。佛出現兩足受迦葉禮
次念結集有其三意。一爲付屬。佛本付屬
令使結集傳於末代利益衆生故。智論第
二云。時大迦葉如是思惟。我今云何使是三
阿僧祇難得佛法令得久住。如是思惟竟。
我知是法可使久住。應當結集三藏。如
是佛法可得久住。未來世人可得受行。
所以者何。佛世世勤苦愍衆生故。學得是
法爲人演説。我曹亦應承受佛教宣揚開
化。一止諸惡比丘自慶得脱。四分下文云。
迦葉集比丘僧告言。我先在道行時。聞拔
難陀語諸比丘作如是言。長老且止莫復
愁憂啼哭。我等今於彼摩訶羅邊得解脱。彼
在世時教呵我等。是應爾。是不應爾。應作
是。不應作是。今我等已得自在。欲作便作。
不作便不作。又五分第三十。迦葉告諸比丘
云。昔吾從波旬國向指夷城。二國中間聞
佛世尊已般涅槃。我時中心迷亂。不能自
攝。諸聚落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或擗
或踊宛轉于地。莫不哀號歎速歎疾。世間
虚空。世間眼滅。時拔難陀先遊於彼。止取
人言。長老常言。應行是不應行是。應學
是不應學是。我等於今始脱此苦。任意所
爲無復拘礙。何爲相與而共啼哭。吾聞其
言。倍復憂毒。佛雖泥洹毘尼現在。應同勖
勉共結集之。勿令跋難陀等別立眷屬以
破正法。諸比丘咸以爲善。又西域記。迦葉
在路聞已謂其徒曰。慧日淪照世界闇冥。
善逝遐棄。衆生顛墜。懈怠者更相賀曰。如
來寂滅。我曹安樂。若有所犯。誰當呵制。迦
葉聞已。深更感傷。思集法藏據法治犯。三
止外道謗。四分下文曰。勿令外道以致餘
言譏嫌。沙門瞿曇法律若烟。其佛在時皆共
學戒而今滅後無學戒者
次召集意。先明召別。智論第二云。大衆議
言。誰能結集毘尼法藏者。長老阿泥盧豆
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字憍梵波提秦言
吽呞。
柔軟
和雅常處閑居。住心寂宴。能知毘尼。今在
天上尸利沙樹園中住。遣便請來。迦葉遣
下座比丘喚言。大迦葉等漏盡阿羅漢皆會
閻浮提。僧有大法事。汝可疾來。使禮僧已。
如鳥飛空到彼請集衆寶聚。是時尊者心
覺生疑。語言。時無鬪諍。喚我來耶。無有
破僧事不。佛日滅耶。使答言爾。佛已滅度。
憍梵波提聞已使言。佛滅大疾。世間眼滅。我
和上舍利弗及大目連今在何所。答言先滅。
彼言。佛法欲散。大人過去。衆生可憐。次問
阿難羅睺羅乃至廣説。彼言。我和上大師皆
已滅度。今不能下閻浮提。住此涅槃。説已
入禪現種種神變。身中出水四道流下。至
大迦葉所。水中有聲而説偈曰。憍梵鉢提頭
面禮妙衆第一大德僧。聞佛滅度我随去。
如大象去象子隨。爾時使者持衣鉢還
僧。如是等類諸處聖人聞皆涅槃亦如此
説。迦葉言。止。不須更喚。終不可得虚入
涅槃。令世間空無福田耳。眞諦法師云。於
時四部弟子見佛涅槃。迦葉未到皆不入
滅。迦葉既至更無所待。無量聖者竝般涅
槃。涅槃既衆無聖住持。住持既無恐正法盡。
迦葉便語未滅者言。且待諸聖未須入滅。
我等宜應報佛法恩。結集如來所説三藏。
以利衆生令法久住。若不從我語者。得
突吉羅罪。如是歴語少有入滅
次召衆者。育王經第四云。佛滅度後。數千
億萬阿羅漢等悉入涅槃。諸天空中出大音
聲而作是言。佛諸弟子皆從佛去。法燈欲
滅大闇將至。若不聚集三藏經盡。若諸羅
漢入涅槃已。佛法即滅。時釋提恒因將諸
天衆往迦葉所。作禮白言。如來之法付屬
尊者。尊者今當聚集法眼。令千載後利益
衆生。爾時迦棄即於空中撃大犍椎。三千
世界皆聞其聲。即有五百羅漢應命來集。
智度論云。時大迦葉住須彌頂。撾銅犍椎
説此偈言。佛諸弟子。若念於佛。當報佛
恩。莫入涅槃。是*犍椎聲傳迦葉語遍三
千界皆悉聞知。諸有弟子得神力者皆來
集會大迦葉所。迦葉告言。佛法欲滅。諸弟
子中知法持法者亦遂滅度。未來衆生甚可
憐愍。失智慧眼。愚癡盲冥。結集法竟隨意
滅度。諸來衆會皆受教住。選得千人。唯除
阿難。善見第一所以選擇而少一者。爲長
老阿難故。若無阿難。無人出法。阿難所以
不得入者。爲漏未盡正在有學地。大德迦
葉爲欲斷諸誹謗故不取阿難。諸比丘言。
阿難雖在學地。而親從佛前受修多羅祇
夜。於法有恩。復是耆老釋迦種族。如來親
叔之子。又無偏黨三毒。大德迦葉應取阿
難足五百數。此是衆聖意也。母經第三云。
以大迦葉遣阿難出。諸羅漢答言。我等集
於經藏。須於阿難。迦葉答言。阿難結漏未
盡。云何得在衆。諸羅漢言。所廢忘應當
問之。迦葉答言。若爾當作求聽羯磨使入
僧中。准四分下文及智度論等。竝得漏盡
入結集數。智度論中。迦葉入定觀於大衆。
誰未盡漏。唯有阿難不盡諸漏。從禪定
起牽阿難出。語言。汝結未盡不應住此。
阿難恥泣而自念言。我二十五年隨待佛後。
供給左右。無此苦惱。佛實大德。慈悲含忍。
念已白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諸佛法。
阿羅漢者不得供侍。故留殘結。是時阿難
求盡殘漏。殷勤疲極。自臥就床。頭未至枕
廓然得悟。是日破闇。通明皆具。夜到僧堂
磽門而喚。迦葉令從戸鑰而入。入已禮僧。
迦葉摩頂令集法藏
第二門集處者。律宗開宗記曰。謂於王舍城
畢鉢羅窟。故育王經迦葉告闍王言。我今
欲集如來眼。唯願大王爲我檀越。王言。願
諸比丘終身受我四事供養。尊者許可。往
至竹林作是念言。此中多饒房舍及諸比
丘。或能妨雨畢鉢羅窟房舍臥具不多不少。
當於彼處撰集法眼。是時迦葉即共五百
羅漢往畢鉢羅窟。爾者四分下文。諸聖皆
言。當於何處論法毘尼。食飮無乏。復云。
唯王舍城可得豐足。時大迦葉作白往彼。
准此即是王城結集。如何乃言畢鉢羅窟。
答。城是總名。窟是別處。故西域記云。摩揭陀
國正中。古先君王之所都處。多出勝上吉祥
香茅。以故謂之上茅城也。崇山四周以爲
外郭。西通峽徑。北闢山門。東西長南北狹。
周一百五十餘里。内城餘趾周三十餘里。山
城北門行一里餘。至迦蘭陀竹園。竹園西南
行五六里。南山之陰於竹林中有大石室。
此是迦葉結集之處。眞諦亦云。於王舍城七
葉巖窟結集法藏。爾者如何智度論云。迦葉
將諸比丘耆闍崛山中結集三藏。此山在
王舍城東北十四五里。接北山之陽。答教自
參差。未詳所以。又解。雖舉崛山。而是上窟
與山處所憐接。故付法傳云。於是迦葉即
辭如來。往耆闍崛山賓鉢羅窟。以此證知
處所不別。擧其總山以取別窟
第三門儀軌者。開宗記曰。准下聖衆集法之
中。迦葉先對鄔波離此云近習。舊言
優波離者訛也
集毘奈
耶藏。見論第一復云。波離白已。整身衣服。
向大德比丘。頭面作禮。作禮已上高座而
坐。取象牙装扇。迦葉還坐已而問。優婆離
隨問而答。集毘奈耶竟。於是長老優波離
放扇。從高座下向諸大德比丘作禮。作禮
已還復本座。阿難亦爾。今傳法者以此爲
軌。十誦五十五云。集一法竟。迦葉次第問
五百比丘言。爾不。各答言爾。即作白二羯
磨唱斷。初一既爾。餘下竝然。次對阿難集
餘二藏亦爾。付法傳第一。迦葉告阿難言。
汝於今者可演法眼。阿難曰。諾。觀察衆
心而説偈言。比丘諸眷屬。離佛不莊嚴。猶
如虚空中。衆星之無月。説是偈已。禮衆僧
足即昇法座。而説是言。如是我聞一時佛
在波羅奈國鹿野苑中古仙住處。爲五比丘
初轉法輪。謂苦聖諦等。乃至廣説。説是語
已。五百羅漢飛昇虚空。高聲唱言。奇哉無常
是大迅速。如河駃流逝而不返。我等昔者目
觀世尊。今乃言聞。皆各悲泣説偈云云 迦葉
問諸比丘。阿難所言不有錯謬。皆曰。不
異世尊所説。育王經第一云。尊者陳如便
作是念。昔佛爲我説如是法。今阿難説與
本無異。即在地而坐説偈云云 智度論云。
集法已竟。諸天龍等種種供養。雨天花香。
以一切物而爲供養。説是偈言。怜愍世
間故。結集三法竟。十力一切智。説智無明

第四門次第者。開宗記曰。有其三義。若准
常塗經論所辨。先經次律後論。所以爾者
有四義故。一依説次第。謂成道已。即於鹿
苑轉四諦輪。是素呾纜藏。既聞法已出家
受戒修處中行。是毘奈耶藏。既起行已復
爲分別蘊無我等。是阿毘達磨藏。二約所
化故。婆沙第一云。未種善根者令種善
根説索呾纜。已種善根者令相續成熟説
毘奈耶。相續已成熟者令得正解脱故。説
阿毘達磨。三據結集故。出曜及智度論等。
竝先集契經。次集戒律。次阿毘達磨。四就
根本。契經是本故須先明。戒從此生。慧方
得起。第二解者。此律五分善見。先律次經後
論何意不同。亦有四義。一約法住。謂毘尼
教住。佛法方住。是故於先結毘奈耶藏。故
善見第一。大德迦葉問諸長老。爲諸説法
藏毘尼藏耶。諸比丘答言。大德。毘尼藏者是
佛法壽。毘尼藏住佛法亦住。是故我先出毘
尼藏。二依起行。凡是起行之來。戒行居首。
教既詮行。故律在初。三據制異。謂毘奈耶
藏勝故秘故。佛獨制故勝餘二藏。是以先明。
故律毀毘尼藏。波逸提。毀餘二藏突吉羅。
四約所被。謂毘奈耶藏唯被内衆。是以
明餘二不爾故次居後。第三解者。若就勝
劣明其次第。是則先論次經後律。對法詮
慧。種智之本。定能證心。因慧而起。戒伏身
語。由定能防
  裏書云
  聖弟子事。寶窟下本 云。如涅槃云。以何
義故名聖人耶。有聖法故。有聖戒故。
有正定故。有聖慧故。常觀諸法性空寂
故。以是義故諸佛菩薩爲聖人也 又
云。聖者正也。以理正物。名爲聖義也文」
二月十五日入涅槃事。涅槃義記第一淨影
云。依阿含經。如來八月八日涅槃。此經下
文亦有此相。故下文云。須跋陀羅受安
居已當至我所。是故我昔告魔波旬。過
三月已吾當涅槃。今言二月十五日者。
當是見聞不同故爾 中論疏記云。佛入
滅之日四解。一者二月十五日中夜涅槃。
如大經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二者
三月十五日涅槃。西城傳云。佛以生年八
十吠舍佉月後半十五日入涅槃。當此三
月十五日也。天竺俗法。從此間正月十六
日至二月十五日。乃爲制怛羅月。此是
正月。從此間二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
爲吠舍佉月。此是二月。以此義故。大經
中云二月十五日。此依天竺二月十五日。
若依大唐。即是三月十五日也。三者四月
八日涅槃。兩卷泥洹經云。佛以四月八日
生。乃至八日滅度。灌佛經云。十方諸佛
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時般泥洹。四
者大毘婆沙云。佛於迦栗底迦月白半八
日夜半而般涅槃。此有二解。一云。此是
大唐八月八日。於十二月中第八月名故。
一云。此天竺月次第。迦栗底迦月即當大
唐九月八日。西域傳云。説一切有部。即佛
以迦刺底迦月後半八日入般涅槃。當
此九月八日。然以二月十五日爲大乘
義。餘皆小乘説耳 彌勒經遊意云。釋迦
壽命經論不同。中本起經云佛壽八十。雙
卷泥洹經云七十九。胎經第十二卷王世
品。釋迦壽八十四也。阿含經云佛壽八十
五。釋論二十四卷云釋迦佛壽百歳云云
已上
裏書
玄。迦葉上陳如一夏爲佛以法付屬迦葉名上
座部者。此釋意言。雖從迦葉尚爲上座陳
如者一夏。而殊以迦葉名上座部者。爲佛
之付屬故歎爲上座。既五比丘中之一人。婆
師波羅漢云。年大迦葉。陳如復作五比丘之
一耶。明知陳如。從迦葉一夏上座。金剛
經疏曰。千二百五十人者。佛初成道前度五
人。次度優樓頻螺摩訶迦葉得五百人。次
度那提迦葉迦耶迦葉兄弟二人各有二百
五十弟子。合成千人。次度舍利弗目連復
得二百五十。合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
但舉其大數。取其有名聞者。止云千二百
五十人。涅槃疏曰。有六迦葉。一優樓頻螺迦
葉。二那提迦葉。三迦耶迦葉。四十力迦葉。五
菩薩迦葉。六上座迦葉。眞諦三藏云。此中付
屬是菩薩迦葉。今謂。此是上座迦葉爲如來
付屬。十誦律序云。迦葉是第四上座。今正付
屬已上
問。摩訶迦葉何年出家得道耶。答。過去現在
因果經四曰。偸羅厥叉國有一婆羅門。名
曰迦葉。有三十二相。聰明智慧。即捨家事
入於山林。心念口言。諸佛如來出家修道。我
今亦當隨佛出家。諸天語言。悉達出家成
一切種智。于時迦葉聞此言已。即便見諦。
乃至得於阿羅漢果。此經不説年歳。而義
疏引十二遊經言。初成道第二年度五比
丘。今玄言迦葉上陳如一夏。明知陳如第二
年。迦葉即第三年也
  裏書云
  法華經序品云。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
疏云。此中二十一人皆是序其出家得道
前後以爲次第也。故十二遊經云。初成
道第二年爲五人説法。三年化迦葉。是第
人等文義章三聚戒義云。言自誓者如
大迦葉。聞佛出世自誓要期。佛爲我師。
我爲弟子。於此言下得發具足。名爲
自誓文陳如上法得歟。所言上法得者。同
義章云。言上法者。或有沙彌及與俗人
修道證得無學聖果。證得如是上增法
時。發得出家具足禁戒。從其所依名上
法得 維摩經略疏云。問。迦葉更有上座
不。解云。迦葉上有千餘人。今言上座者。
十大弟子四大聲聞之上座耳。如夫子領
徒三千。入室七十二。英駿八十九。今亦爾。
千二百五十羅漢有五百聲聞。復十大弟
子。四大聲聞也 涅槃疏第二十云。陳如
最是上座。諸比丘中無有先陳如者文四
論玄第十成壞義云。何故不付菩薩但
付聲聞者。夫大士隨機濟物。形無定方。
行無常准。唯有機必赴。不可強執一法。
聲聞形有定規。行有常准。有出家形飾。
邪正可分。是故四依出世還依聲聞出家
儀。所以如來但付聲聞也已上
裏書
玄。迦葉所領但有五百人等者。南山戒疏曰。
大迦葉波秉宗教將事集法。簡練通德故
五百無學。智論千人並是釋門達化之士。故
號斯侶名爲上座。元照記釋曰。初叙選衆。
摩訶迦葉波此云大飮光氏。秉即是持。通謂
六通。德即學行。智論千人者示不同故。言
達化者體佛意故已上 問。智論千人何一倍
耶。答。五百結集中。迦葉結集三藏畢。時長
老富那奢聞王舍城五百阿羅漢共集法毘
尼。即與五百比丘倶往王舍城。至大迦葉
所。如是語言。我聞大德與五百訶羅漢共
集法毘尼。我亦欲豫在其次聞法。時大迦
葉以此因縁集比丘僧。爲此比丘更問優
婆離。乃至集爲三藏。如上所説。彼言。大德
迦葉。我盡忍可。准此本迦葉五百與後富那
奢五百。合言千人歟。慈恩諸藏章曰。大智
論西域記。云得九百九十九人。唯除阿難。
眞諦云得四百九十九人唯除慶喜。集藏
傳云通八十千皆是無漏。此傳通説有學
無學。四分律云。先有五百。後富樓那至更
有五百。前後別也准此
可知
  裏書云
  玄云。婆師波羅漢爲主乃至五比丘中之一
人文中論疏記第二下云。言婆師波者。案
最勝王經云波濕波也。照法師云。波濕
波此云氣息。即五比丘第三。故云五比
丘之一人也文五比丘者。一陳如。二十力
迦葉。三頞鞞。四跋提。五摩男拘利 花玄
略述第五本 云。中本起經云。一拘隣。二十
力迦葉。三頞鞞。四跋提。五摩訶男。與金
光所列小殊文金光明最勝王經第一序品
云。具壽阿若憍陳如。具壽阿説侍多。具壽
婆濕波。具壽摩訶那摩。具壽婆帝利迦文
今准此經文。五比丘中第三者。指婆濕
波也已上
裏書
玄。二者羯磨竟故。四分律五百結集曰。大迦
葉燒舍利已。集比丘告言。我先在道行時。
聞跋難陀語。今可論法毘尼。諸長老可差
比丘多聞智慧是阿羅漢者。時即差得四百
九十九人。皆是阿羅漢多聞智慧者。時諸比
丘言。應差阿難在數中。迦葉言。勿以阿
難在數中。何以故。阿難有愛恚怖癡。諸比
丘言。阿難是親從世尊受所教法。彼必處
處疑問世尊。是故應令在數。即便令在
數。諸比丘皆作是念。我等當於何處集論
法毘尼。即皆言。唯王舍城房舍飮食臥具衆
多。我等今宜可共往集彼論法毘尼。時大
迦葉即作白。大徳僧聽。此諸比丘爲僧所
差。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往王舍城集共
論法毘尼。白如是。作白已。倶往毘舍離。諸
比丘從毘舍離往王舍城。時大迦葉知僧
事。即作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
今集法毘尼。白如是。時阿難即從座起。偏
露右肩右膝著地。白大迦葉言。我親從佛
憶持佛語已上
玄。從是以來至佛滅度後至未有異執者。
南山戒疏曰。初明教本無分意。以適縁授
法。悟入爲先何有乖咎。輕重異見故。論
云。牟尼大聖主悉斷一切見等。大集方云
滅後分五。斯乃懸記。寂非本意。如世父記
子後必分異。何以知耶。一者教主是一。無
可對諍。二。百年已來師資傳化。三。時接利
機。各體權實。雖聞異制不相是非。故但通
爲八十誦律。大毘尼藏准此可悉
  裏書云
  四論玄第十云。什法師分別論云佛滅度
後一百一十年中。又增一阿含説佛滅度
後一百一十年中。又求那跛摩云一百一
十年中。善見毘婆沙説十八年中。雖復小
小不同而大理是同 中論疏記云。時雖
兩處結集。無人異諍。法無異説。故云未
有異執也已上
裏書
玄。百一十六年外有舶主兒名摩訶提婆等
者。天親所造部執論眞諦
一曰。過百年後更
十六年。有一大國名波吒梨弗多羅。王名
阿輸柯王即阿
育王
閻浮提有大白蓋。覆一天下。
如是時中大衆破散。破散大衆凡有四種。一
大國衆。二外道衆。三多聞衆。四大德衆。此四
大衆共説外道所立五種因縁。五因縁者。如
彼偈説。餘人染汚衣。無明疑他度。聖道言
所顯。是諸佛正教。思擇此五處分成兩部。
一大衆部。二上座弟子部。南山戒疏曰。又如
十八部執論。眞諦所翻。隨出本疏三十餘
紙。一百一十六年後方出異執。極廣其致。
閑暇可看。元照釋曰。部執論。眞諦陳時翻經
三藏。所指本疏其文已亡。唐玄奘重翻名宗
輪論文
四分律抄批第一曰。案宗輪論云。如是傳聞。
佛薄伽梵般涅槃後百有餘年。去聖時淹。如
日久沒。摩竭陀國俱蘇摩城王。號無憂。統
攝瞻部。感一白蓋。化洽入神。是時佛法大
衆初破。謂因四衆共議大天五事可不分
爲兩部。一大衆部。二上座部。言四衆者。一
龍象衆律師
衆也
二邊鄙衆大天
衆也
三多聞衆經師
衆也
四大
德衆論師
衆也
又釋初是大天如象難制。二是大天弟子。三
凡夫持戒。四是聖衆也。諍五事者。婆沙九
十九有此縁起然與眞諦部執疏説少少不
同。不可具叙。今略論者。然此大天未出家
前。是商主兒。名摩訶提婆。此翻大天。姓拘
尸柯。其父博易往向餘國。留兒在家。年至
二十。其兒端正。母懐愛染。密爲方便與兒
私通。遂經六年不覺是母。後雖發覺愛心
不捨。其父從他國還。大得財物將欲至
舍。母聞夫還。恐知此事。即取毒藥令兒
殺。大天。持藥逆路殺之。將財物還與母
共活。通母既久。恥人所知。將母逃隱波吒
梨國。遇逢本國曾所供養羅漢苾芻。復恐
彰露因遂殺之。復見其母與餘私通。復害
其母。造三逆罪。深生憂悔。欲求滅罪因即
出家衆僧既知是惡人。悉不度之。仍自出
家聽習三藏。其既聰明。未久便能誦持三
歳。有愚迷者就其受學。遂有徒衆。自稱
已得阿羅漢果。阿育王聞數請入宮恭敬供
養。王妃遂與大天私通。既稱羅漢。久説經
律。非犯謂犯。犯謂非犯。後於寺中夢漏失
不淨。而令弟子洗所汚衣。弟子白言。師煩
惱盡。何容斯事。彼言。漏失略有二種。一者
煩惱。羅漢已無。二者不淨。羅漢未免。煩惱
雖盡豈無便利涕唾等耶。然我漏失爲魔
嬈故。汝不應怪。此意説云。身中不淨如有
涕唾。爲魔燒故即便漏失。眞諦叙云。此是魔
女欲毀我故。而以不淨汚我衣耳。又自
作經云。佛語諸比丘。魔王天女毀無學人。
故以不淨染汚其衣第一
事也
又欲令諸弟子親附。次第記得四沙門果。
謂化諸弟子。或言已得須陀洹。諸弟子自
疑不得。問師言。阿羅漢等應有證知。如何
我等都不自知得耶。彼言。羅漢亦有無知。
無知有兩。一者染汚。羅漢已無。二者不染。
羅漢猶有。眞諦云。彼答弟子言。羅漢猶有
無明障心。故不自知。仍自作經云。佛告諸
比丘。阿羅漢猶有無明覆心。不知自得
第二
事也
説諸弟子得須陀洹者。亦自疑不得。問師
言。曾聞聖者已度疑惑。於四聖諦無復疑
心。四諦三寶我猶懐疑。彼答言。羅漢亦有
疑惑。疑惑有兩。一者隨眠性疑。羅漢已無。
二者處非處疑。羅漢猶有。述曰。稱理名處。
不稱理者名爲非處。於諸稱理不稱理事
猶豫不決。名處非處疑也。又自作經云。佛
語諸比丘。須陀洹人於四諦猶有疑心者
第三
事也
弟子又言。我是羅漢應自證知。如何由師之
濟度。都無現智能自證知。彼言。羅漢有由
他度。舍利弗目連通第一。佛若未記彼不自
知。況汝鈍根要由他度而能自了。眞諦云。
彼答言。亦有聖人依他斷疑。又自作經云。
佛語諸比丘。聖人亦依他斷疑第四
事也
然彼大天雖造衆惡。未斷善根。後於中夜
自思惟重罪。當於何處受諸劇苦。憂惶所
逼高聲唱言。苦哉苦哉。弟子聞之尋白大
師若言所依已辨。何故唱苦。彼遂答言。我
呼聖道。謂諸聖道若不至誠稱苦召命。終
不現起。眞諦云。彼言年既老。心力劣弱。入
觀之時若不口説。觀心不成。又自作經云。
佛語諸比丘。聖道亦有爲言所顯者第五
事也
後於布薩時。大天昇座。於波羅提木叉戒
後集前五事而作頌曰。無學漏失因魔引。
無知疑惑由他度。聖道現起假聲呼。是謂
如來眞諦教。宗輪論頌云。餘所誘無知
謂羅漢被
魔所誘也
猶豫令他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眞
佛教。眞諦云。於波羅提木叉戒後復更足
一偈云。餘人染汚衣。無明疑他度。聖道言
所顯。是諸佛正教。爾時衆中有學無學多聞
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説翻彼頌言。上三
句同前。第四句云是汝狂言非佛教。於是
竟夜鬪諍紛紜乃至終朝。城中士庶乃至國
王來。自和諍僻用律文行籌滅諍。用多
人語。賢聖衆中耆年雖多而僧數少。大天朋
内耆年雖少而衆數多。遂分二部。一上座
部。二大衆部。王聞既瞋。送諸善衆於恒河
中。載以破船中流墜溺。聖衆乘空。並攝同
見不得通者。西北而去住迦濕彌羅國。王
聞悔謝。如論中説。准部執疏却請還本國。
大天改經不復如本。諸阿羅漢還復結集。
故部執疏曰。布薩時既誦此偈。復語諸弟
子云。佛昔在世。諸天及四部衆弟子所説。
佛皆印可。令阿難受持。悉稱爲經。佛已滅
度。若有聰明人能説法者。亦得作經。汝等
若作經者。隨意作之。諸阿羅漢既見其欲
破滅佛法。有來呵責者。其反呼諸羅漢爲
凡夫輕咲之言。不解法相。諸阿羅漢與其
共諍。汝若道我是凡夫者。我當共汝捔其
神力。於是諸阿羅漢現神通相。或從此地
入從彼地出。其既見此神變。恐諸聖衆壞
其徒衆。以白王妃。王妃既有勢力。即令取
破船。載諸羅漢送恒河中。羅漢神通飛空
而去。往罽賓國。或作浮鳩。或飛往彼國。至
彼即復本身。彼國仍起寺名浮鳩寺。無憂
王妃後遂反迷自思惟之。他人供養得眞羅
漢。我云何供養如此庶人。深自改悔。從諸
有德懺謝先譬。諮受佛法。亦得須陀洹果。
大天從此以後身自老死。阿輸柯王問衆人
云。諸阿羅漢今並何在。有人答云。在劫寶
國。即遣往迎。盡還供養。大天先既改轉經
教。雜合不復如本。諸阿羅漢還復聚集重
誦三藏。於此時中所執有異。分成兩部。一
大衆部。二上座部。至此時三藏已三過誦
出。第一於七葉巖中誦出。第二毘舍離國内
跋闍檀行十事。耶舍比丘是阿難弟子。其人
集七百人刊定重誦三藏也。第三即是此
時也
上言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成兩部者。眞諦
部執疏云。大天所説五事亦有虚實。故共思
擇。一者魔王天女。實能以不淨染羅漢衣。
二者羅漢不斷習氣。不具一切智。即爲無
明所覆。三者須陀洹人於三解脱門無不自
證。乃無復疑。於餘事中猶有疑惑。四者鈍
根初果。不定自知得與不得。問善知識。得
須陀洹有若爲事相。知識爲説有不懷淨。
謂若於四諦無疑。於戒無失。於三寶得
不壞信者。此人已證初果。因更自觀察。自
審知得。五者聖道亦有因言顯者。如舍利
弗等。當口誦偈時即得聖道。若不如此
説者即名爲虚。既有虚實故共思擇。因思
擇此五事。所執不同分成兩部。一大衆部。二
上座弟子部。大衆部者。本梵音摩訶僧祇。此
翻大衆。是初結集時波師波所教授界外
大衆。還是此徒黨。自爲一部。存本名故稱
大衆部。二上座弟子部者。本梵音名梯毘梨。
而此翻爲上座弟子部。即結集時迦葉所教
授界内諸阿羅漢相傳承習。並迦葉弟子。故
稱上座弟子部。不同婆沙一往即分爲二
部也已上
慈恩宗輪疏曰。於後大天因遊城邑。有占
相人遇爾見之竊記其言。今此釋子却後七
日定當命終。弟子聞之憂惶啓告。彼便報曰。
吾已久知。還至鷄園。遣諸弟子分散遍告
波吒釐城王及諸臣長者居士等。却後七日
吾當涅槃。王等聞之無不傷歎。至第七日
彼遂命終。王及諸臣城中士庶悲哀戀慕。各
辨香薪并諸蘇油花香等物。積置一處而
焚葬之。持火來燒。隨至隨滅。種種方計竟
不能燃。有占相師。謂衆人曰。彼不能燒
此殊勝葬具。宜以狗糞灑穢之。便用其言。
火遂炎發。須臾焚蕩俄成灰燼。暴風卒至。飄
散無遺。此即大天乖諍由序。諸有智者應知
避之。如毘婆沙九十九説。今此五事聖衆不
許。所以紛紜爲議論此事。遂分二部。二部
者何。一大衆部。二上座部。佛初入滅。七葉巖
中二部結集。界内即有迦葉婆。時爲上座。
有二滿慈子當結集阿毘達磨鄥波離當結
集毘奈耶。慶喜當結集素怛纜。界外亦有
萬數無學。界内既以迦葉爲上座部。界外
無列標首。但總言大衆。皆由未生怨王爲
大檀越種種供養。恐界内人多難可和合。
所以兩處弘宣。時雖兩處結集人無異諍。法
無異説。界内耆年至少。界外年少極多。乃
至大天乖諍。昔時界外少年之僧。門人苗裔
共爲一朋。名大衆部。取昔爲名。往昔界内
耆年之僧共爲一徒。名上座部。取結集時。
迦葉是也。此二乃是根本諍起之先首已上
上依部執論宗輪論等説。明分部由緒已。
又舍利弗問經説離分所由。故開宗記曰。離
分部別者。但以毱多末僧徒見異悟解既殊。
各爲楷。唯至傳聖教不能均融。於是離
分遂成多部。舍利弗問經云。於優婆笈多之
後有孔雀輪柯王出世。盛弘經律。其孫名
曰弗沙蜜多羅。嗣正王位。顧問群臣。云何
令我名事不滅。時有臣言。唯有二事。何等
爲二。猶如先王造八萬四千塔。傾捨國物
供養三寶。此其一也。若不爾者。便應反之
毀塔滅法殘害息心沙門 此其二也。名雖
好惡倶不朽也。王曰。我無威德以及先王。
當遠次葉以成名行。即御四兵破塔滅法
一切都盡。唯有五百羅漢。登高山獲免。山
谷隱嶮軍甲不能至。於後即有山神。手捧
大山。壓王及四兵衆一時皆死。其後有王
性甚良善。彌勒菩薩化作三百童子。下於人
間以求佛道。從五百羅漢諮受法教。國土
男女復共出家。如是比丘比丘尼衆還復滋
多。時有一長老比丘好於名聞。極立諍論。
抄治戒律。開長増廣迦葉所結各申大衆
律。外採綜所遺。誑諸始學。別爲群黨互相
是非。時有比丘求王判決。王集二部行黒
白籌。宣令衆曰。若樂舊律可取黒籌。若
樂新律可取白籌。爾時取黒籌者乃有萬
數。取白籌者止有百數。王以皆多佛説好
樂不同。不得共處。學舊者多。從次爲名。
名摩訶僧祇。學新者少而是上座。從上座
爲名。名他伸羅此云
上座。
如是於後上座部中。
本末離分成十一部。復次大衆部中始末離
分總有九部。如是合成二十部。又云。如是
衆部久後流轉。若是若非。唯餘五部已上
  裏書云
  中論疏記第二云。昔末土羅國有一商
主。少聘妻室生一男子。顔容瑞正。字曰
大天 又云。由彼不斷善根力故深生
憂悔。寝處不安自惟重罪何縁當滅。五
欲綜華嚴般若等諸大乘經。雜三藏説。
彼後傳聞沙門釋子有滅罪法。遂往鶏園
僧伽藍所。於其門外見一比丘。徐歩經
行誦伽陀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滅除。
彼能照世間。如月出雲翳。時彼聞已歡
喜。知歸知教。定當罪滅。因即往詣一比
丘所。請求度出家。時彼比丘既見固請
不審檢問。遂度出家。還字大夫。教受教
誡。大天聰慧。出家未久。便能誦持三藏
文義言辭巧。善能化導。波咤釐城無
不歸仰文
聰明事。寶窟上本云。智之在耳曰聽。智之
在心曰慧。速疾達理秤利能生妙解爲
根。故云聰慧利根也。通敏易悟者。上歎
其内解。今美其外學。情達事理曰通。内
明在心爲敏等文
天魔女事。花玄略述第一本云。梵語魔羅。
此云殺者。壞於善故文又云。天魔。謂欲
界第六他化自在天子 文惠均師彌勒經遊
意云。第七波旬魔天事。魔天宮在欲色二
天中間住也〇身無不淨大小便利文
無明事。法華義疏第八云。言無明者。一
顯通隠別故説無明。過去世中一切煩惱
皆有闇惑迷理之義。就此通義故説無
明。二者無明煩惱迷於本際。集起生死。
其力最強。從強爲名故説無明乃至 若
依成實論。唯愛能潤餘但遠助。若據斯
義。潤生即狹唯在於愛。受生則廣通於餘
結。此經亦然。故彼經言。愛水爲潤。無明
覆弊。我心漑灌。毘曇云。潤生受生諸結皆
能。但纏垢等能潤不能受生文中論疏第
十。言無明者。從所無受稱。謂無智慧
之明。稱爲無明 義章十使義云。言無
明者。依毘曇癡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
無明。若依成實。邪心分別無正慧明。故
曰無明 中論疏記下仙光云。無明有二。
謂與十使相應無明。又十使中無明 中
論疏第十云。問。十使中無明三毒中無明
與無明支有何異也。答。十使中無明唯
取無明使爲無明。三毒中無明除貪嗔
二使已外。餘皆是無明。今此中通取一切
煩惱悉爲無明。爲發業故。又雖通此一
切煩惱。示無明是生死本故。但説無明
 此玄言三界受生無明者。十二因縁中
無明也
無知習氣事。花玄略述云。習氣者。習謂習
行氣謂氣分。即宿世習貪等氣分。在而現
前。譬如蜜婆私吒阿羅漢。以五百世在
獼猴中。今雖得果猶騰樹木。無煩惱心
而有本習〇此身口煩惱習氣二乘不盡。
佛愛恚等一切煩惱習氣都盡〇言無知
者此有二種。一染無知即十煩惱中無明。
此妨證無學果。二者不染無知。五住地中
無明住地。此妨證佛果矣 又云。三界
無明名無明住地。此有二義。一染汚。二
者不染汚。迷理無明名曰染汚。事中無知
名不染汚。無有明解。染汚如此云無明
 仙光中論疏記十卷云。問。二乘斷見
修。與佛斷見修何異。答。異。何者。二乘染
汚無知耳。佛斷染無知不染無知故異也。
染汚無知者。見修之中無明是也。不染汚
無知者。不知草木幾塵所成之心。餘物
准之文義章第六十使義云。問曰。何故小
乘法中不染無明非無明使。大乘是使。小
乘法中但爲斷除染汚煩惱得滅使。不
求如來一切種智。故不説使。大乘法中
求佛種智。不染無明障佛種智。故説爲
使 中論疏記中仙光云。不染汚無知者。
不知草木幾塵所成之心文
須陀洹果事。金剛疏第三云。須陀洹者。此
言修習無漏。亦名逆生死流。流有二種。
一生死流即是煩惱。二者道流名爲正觀。
今此中具明二流義章賢聖義云。問曰。
向説須陀洹果證斷見惑。亦見非見兩義
不定。阿羅漢果證斷修惑。亦得如是不
定以不。釋言。羅漢經名無學。不名爲修。
以義細推亦修非修。是義云何。修有二
種。一於諸諦重修增進名之爲修。二於
諸智傍修增明説之爲修。彼阿羅漢諦觀
滿足不更增進。故名非修。以非修故經
名無學。而阿羅漢無學心邊傍修諸智皆
令增明。故得名修。以是修故。雜心
説。無學心現。能令一切諸德增明。名爲
大明發障修矣文
三解脱門事。義章三解脱門義云。三解脱
門者。謂空無相及與無願。所言空者就理
彰名。理寂名空。言無相者有兩義。一
就理彰名。理絶衆相故名無相。二就涅
槃法相解釋。涅槃之法捨離十相故曰
無相。言無願者。經中或復名爲無作。亦
名無起。釋有三義。一就理彰名。理中無
有貪求願樂。故名無願文中論疏第八
云。案琳疏云。若數人以十六心爲三解
脱門。空無我爲空門。苦無常與集道下各
四爲無願門。滅下四爲無相門。若論家
假名空爲空門。實法空爲無相門。平等
空爲無願門。並以眞智爲三解脱門文
中論疏述義中卷云。三解脱門者。大乘云。
知一切法空爲空解脱門。知一切無相
爲無相解脱門。於空無相中無所願求。
爲無作解脱文
鈍根初果事。義章云。見諦道中分爲二種。
所謂信行及與法行。鈍根之人入見諦道
名爲信行。信聖人語而起行故。利根之
人入見諦道名爲法行。自心見法而起
行故文又云。修道位中有其二種。謂信解
脱及與見到。鈍根之人在於修道名信
解脱。信聖人言得解脱故。利根之人在
修道名爲見到。自心見法到解脱故文」
三寶事。四論玄第十二。三寶義云。如來示
生王宮。樹下成道。乃言在重昏之下朗然
大悟。此爲佛寶。爲五比丘趣波羅捺轉
四諦法。此乃爲法寶。時有五羅漢此爲
行法之人衆。則是僧寶也義章賢聖義
云。毘婆沙説。觀察五陰苦無常等名之
爲煗。觀三寶德名之爲頂。觀四眞諦
名之爲忍。唯觀身苦名世第一。理實此
四同觀四諦。爲分四別且爲言耳已上
裏書
玄。時衆諍此五義或是非故成二部也者。已
上明部分因縁已。今總結之焉。問。於二十
部中幾部所執同此五事耶。答。部執論説
大衆部一説部出世説部灰山住部多聞部支
提山北山部之執義云。有阿羅漢多他以不
淨染汚其衣。阿羅漢多有無知有疑。惑有
他度。聖道亦爲言所顯。多聞分別部同之。
故知大衆部之支流八部皆同説同執。復上
座部中雪山部法護部善藏部執義是同文
  裏書云
  香象五教章上云。三法無去來宗。謂大衆
部等説有現在及無爲法。以過未體用
無故文四論玄第十云。所諍事義雖多。略
出其要者。上座部自云。二世是有。見有
成聖。佛是有爲。雙林滅度。大衆盛説二
世是無。見空悟道。佛是無爲。雖般涅槃
不般涅槃。上座親居僧之首。有所陳説
不可埋沒。別銘一部。大衆亦是衆人同
見。是不可抑沒。別名一部也文
假名事 義章假名義云。言假名者釋有
四義。一諸法無名。假與強名故曰假名。
如貧賤人假稱富貴。如是等也。二假他
得名。故號假名。如彼諸陰得衆生名。假
棟樑等得屋宅名。如是一切〇三假法
之名稱曰假名。世俗諸法各非定性。世假
他而有。名爲假法。檦假之稱故曰假名。
四者諸法假名而有。故曰假名等文香象
五教章上云。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説部。
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無體故文又云。五
俗妄眞空宗。謂説出世部等。世俗皆假以
虚妄故。出世法實非虚妄故已上
裏書
玄。二百年中從大衆部又出三部等者。部執
論曰。至二百年中。從大衆部又出三部。
一一説部。二出世説部。三灰山住部十八部論
名窟居
部。宗輪論曰。後即於此第二百年。大衆部中
流出三部。一一説部。二説出世部。三鶏胤
部。十八部論曰。即此百餘年中更生異部
等。三部同上。文殊問經下卷曰。於此百歳
内出一部。名執一語言所執與僧祇
同。故云一也
於百
歳内從執一語言部復出一部。名出世間
語言。稱讚
詞也
於百歳内從出世間語言出一
部。名高𤘽梨柯是出律
主姓也
抄批曰。論云。即於此第二百年。大衆部中
流出三部。眞諦疏曰。第二百年。大衆部併度
行央掘多羅國。此國在王舍城北。此部引
花嚴涅槃勝鬘維摩金光明般若等諸大乘
經。於此部中有信此經者。有不信此經
者。若不信者謗言無般若等諸大乘經。言
此等經皆是人作。非是佛説。悉簡置一處。
還依三藏根本而執用之。小乘弟子唯信
有三藏。由不親聞佛説大乘故爾。復有
信受此經者。自有三義。一或由親聞佛説
大乘故信受此經。二能思擇道理知有
此理故信受。三由信其師故信受師所説
也。不信者言。是自作經。五阿含中無此經
故。由此遂分出三部。然佛教有三種法輪。
一小乘法輪。即三藏教也。二大乘法輪。説大
乘與小乘異也。如涅槃經。爲聲聞説。合
明大小乘義也。三一乘法輪。明大小無異。
如大品花嚴等。諸般若經明三乘人同觀二
空理同修眞實智。故知大小無異也。後兩
法輪悉是菩薩誦出。前小乘三藏教即阿難
誦出也。一一説部者。眞諦云。此部執世出
世法悉是假名。故言一切法無有實體。同是
一名。名即是説。故言一説部。又文殊問經
名執一語言部。二説出世部者。此執世間法
從顛倒起。但有假名。出世非假皆是眞實。
此部與前一説部所執有異。一説部明一
切法皆是假名。此部明世間法從顛倒生
煩惱煩惱生業業生果報。既從顛倒生皆
是虚妄。虚妄故非實有。悉是假名也。出世
之法不從顛倒起。出世法有道及道果。二
空是道果。能通達二空智是道。二空之理既
是眞實。二空智亦眞實。眞實境純生眞實智。
眞實智能通達眞實境。故道亦是眞實有。所
執既異故成異部也。三鶏胤部者。眞諦疏
云。名灰山住部。此部從處作名。此山石
堪作灰。此部住灰山也。言鶏胤者。上古
有仙染鶏生子。是此之族。文殊問經云。律
主姓也。此部云。經律二藏。是佛方便教。非
眞實教。准此毘曇藏是眞實教。不弘經律
兩藏。唯弘阿毘曇藏。乃引偈云。隨宜覆身。
隨宜住處。隨宜滿腹。疾斷煩惱。有三衣
覆身。佛亦許。無三衣覆身佛亦許。故言隨
宜覆身。是伽藍處住佛亦許。非伽藍處住佛
亦許。故言隨宜住處。是時食佛亦許。非時食
佛亦許。故言隨宜滿腹。律中制三衣等。佛
自撥此事。故知律非眞實説。佛正令依正
理勤修學斷煩惱耳。故言疾斷煩惱也。
又一偈云。出家爲説法。聰敏必憍慢。須捨
爲説止正理正修行。若欲得講説故出家
者。此人出家後聽法。聽法竟爲人講説。既
解法相。神情聰敏。必生憍慢。不得解脱。故
須捨離。應修正理斷煩惱也。經是佛説。
不許爲他説法。即是撥經。故知經亦非佛
眞實説。唯令依正理即是實義。阿毘曇解
諸義趣。故知毘曇即是佛眞説。故此部多精
進修道。坐禪之時立誓。寧使此身破壞如
塵。若不得道終不起定也已上
慈恩宗輪疏曰。一一説部。此部説世出世法
皆無實體。但有假名。名即是説。意謂。諸法
唯一假名。無體可得。既乖本旨。所以別分
名一説部。從所立爲名。眞諦師論名與此
同。文殊問經云執一語言部。名雖相似。然
注解云所執與僧祇同故云一説。此釋非
也。二説出世部。此部明。世間之法既顛倒生。
顛倒不實。故世間法但有假名。都無實體。
出世之法非顛倒起。道及道果皆是實有。准
此是實。世間皆假。從所立爲名。既乖本
旨。所以別分名説出世部。文殊問經注稱
讃辭者。此猶非也。眞諦師云出世説部者。
随順梵言。於此便倒。憍矩胝部。此婆羅門
姓也。此云鶏胤。上古有仙。貪欲所逼遂染
一鶏。後所生族因名鶏胤。婆羅門中仙人種
姓。文殊問經注云。律主姓也。是釋名門。眞諦
法師云灰山住部。此言非也。本音及義皆無
此説此從律主之姓以立部名已上
問。言時人有信者有不信者。故成二部
者。須言成三部。何言二部耶。答。灰山住
部依執毘曇起。今依大乘經信不信。但出
一説出世二部。故且言二部耳
  裏書云
  阿難等三師事。一阿難。二富樓那。三優婆
離。此云三師也。中論疏記第二云。於
此衆中。富樓那此云滿慈子。集阿毘曇
藏。鄔婆離此云近執。集毘尼藏。阿難此
云歡喜。集修多羅藏文
曇無德部事。名玄略述第二云。曇摩尉
多迦部。此云法上 又云跋陀羅邪部。
此云腎冑 抄批云。法上部。經名法勝
部是也。有法可上故名法上 慈恩宗
輪疏云。法上者律主名。有法可上名爲
法上。或有法出在衆人之上名爲法上
 中論疏記第二云。若具足應言曇摩
屈多迦部。此云法藏。故玄惲師云。曇無德
秦言法藏。此是人名。即四分律
一説部事。中論疏記第二云。一説部
者。從所立爲名。此部説世出世法無實
體但有假名。即是説意。謂諸法唯一假
名。無體可得。即乖本旨。可以別分名
一説部。故云從所立爲名也。文殊問經
云執一語言部。名雖相似。然注解云。所
執僧祇同故云一説。此釋非也文
出世部説事。中論疏記第八 云。出世説
部此隨梵語故云爾。若從此方應云説
出世部。然文殊問經注稱讃辭者。此猶非
灰山住部事。名玄略述第二 云。𤘽𤘽羅
部此云鶏胤 又云。婆朽婁多部此云多
 又云。摩訶提婆部此云大天。即制多
山部已上
裏書
玄。至二百年中從大衆部内又出一部等者。
部執論曰。於此第二百年中。從大衆部又
出一部。名得多聞部。宗輪論曰。次後於此
第二百年。大衆部中復出一部。名多聞部。
十八部論曰。又於此百餘年中。摩訶僧祇部
中復生異部。名爲多聞。文殊問曰。於百歳
内從高𤘽梨柯出一部名多聞出律主有
多聞智也
抄批引眞諦疏曰。大衆部中更出一部名
多聞部者。佛在世時有一阿羅漢。名祠皮
衣。昔作仙人被樹皮衣以祠天故。後出家
已。随佛説法皆能誦持。佛未涅槃遂住雪
山坐禪。不覺佛滅度。至佛滅後二百年中。
方從雪山出至央掘多羅國。尋覓同行人。
見大衆部所弘三藏。唯弘淺義不能弘深
義。心甚驚怪。謂大衆部弘佛所説甚深之義
不能通達。悉皆棄置不復弘通。所弘之者
唯弘淺義。其羅漢便於大衆部具足誦出
淺義及以深義。深義中有大乘義也。其中
有不信者。其有信者誦持。大衆部有弘其
所説。有不弘其所説。若弘其所説者別成
一部。名多聞部。以所聞多先所習故曰也。
成實論即從此部出。故參渉大乘意也。慈
恩疏曰。廣學三藏。深悟佛言。從德爲名。
名多聞部。當時律主具多聞德也乃至又有
釋言。此師具足更誦淺深。有弘其説者。
有不弘者。所以乖競。所弘之教深於大衆。
過舊所聞。故名多聞也已上
  裏書云
  中論疏記第二 云。言多聞部者。當時律
主廣學三藏。深悟佛言。具多聞德。從
德爲名。名多聞部。多聞分別部者。從所
爲立名。謂至二百年。大迦旃延從阿耨
達池出。更分別前多聞部中義。時人有
信其所説者。故云多聞分別部。大乘玄
義云。施設論部意亦同也。若從所立應
名説假部。世出世間法中皆有小假。非一
向假。故不同一説部。非一切實故不同
出世説部。所以爲名。只文殊問經略無此
部也 已上
裏書
玄。於二百年中從大衆部更出一部等者。部
執論曰。於此第二百年中從大衆部又出
一部。名分別説部。宗輪論曰。次後於此第
二百年。大衆部中更出一部。名説假部。十
八部論曰。又於此一百餘年中摩訶僧祇部
中復生異部。名施設論。文殊問無此部。抄
批曰。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從大衆部更出
一部。名説假部大乘
基云
世出世法皆通假名
及以眞實。不同一説部及説出世部也。眞
諦疏中名分別説部。大迦旃延佛在世作
論。分別解説。佛滅二百年中。大迦旃延從
阿耨達池至摩訶陀國。來至大衆部中。分
別三藏聖教。明此是佛假名説。此是佛眞實
説。此是眞諦。此俗諦。此是因果。大衆部中
有信受迦旃延所説者各成一部。名分別
説部。分別説部即大迦旃延弟子。前多聞部
者。以所聞過先所聞故。稱多聞部。今分
別部者。還分別先所聞。非更廣聞也經中脱
此一部
慈恩疏曰。此部所説世出世法中皆有少假。
至下當知。非一向假故不同一説部。非
出世法一切皆實故不同説出世部。既世出
世法皆有假有實。故從所立以標部名。眞
諦法師云分別説部。文殊問經略無此部。又
舊釋言也。又大迦旃延先住無熱惱池側。佛
入滅後二百年時。方從彼出。至大衆部中。
於三藏教明此是世尊假名而説。此是實義
而説。大衆部中有不信者亦有信者。遂別
分部。此部即大迦多衍那弟子所弘通也」
玄。於二百年滿有一外道名大天等者。部執
論曰。此第二百年滿。有一外道。名曰大天。
於大衆部中出家。獨處山間。宣説大衆部
五種執異。自分成兩部。一支提山部。二北山
部。如是大衆部四破五破。合成八部。一大
衆部。二一説部。三出世説部。四灰山住部。五
得多聞部。六分別説部。七支提山部。八地
山部。十八部論曰。又二百年中。摩訶提婆外
道出家。住支提山。於摩訶僧祇部中復建
立三部。一名支提迦。二名阿婆羅施羅。三
名欝多羅施羅。如是摩訶僧祇中分爲九
部。一名摩訶僧祇。二名一説。三名出世間
説。四名窟尼。五名多聞。六名施設。七名支
提迦。八名阿婆羅説。九名欝多羅施羅部。
文殊問經曰。於百歳内。從多聞出一部。名
只底舸此山名。出律
主居處也
於百歳内。從只底舸
出一部。名東山亦律主所
居處也
於百歳内。從東山
出一部。名北山亦律主
居處也
此謂從摩訶僧祇部
出七部。及本僧祇是爲八部。宗輪論曰。第
二百年滿時。有一出家外道捨邪歸正。亦
名大天。大衆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居
制多山。彼部僧重詳五事。因玆諍分爲三
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如
是大衆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別説。合成九
部。一大衆部。二一説部。三説出出世部。四鶏
胤部。五多聞部。六説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
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已上諸文同
異相對見之
慈思疏曰。第
二百年滿時。以前諸部但第二百年内分未
滿二百年。今此正二百年分部。故言滿時。
即大衆部中末後諍也。外道之中有形同俗。
有同出家。今此出家人。故言出家外道。
捨外道之邪教。歸如來之正法。亦名大天。
前第一百年時有大天比丘爲乖諍之首。
今此同前之名。故稱爲亦。婆沙所説是前
大天。制多者即先人云支提訛也。此云靈
廟。即安置聖靈之廟處也。此山多有諸制
多故。因此立名。大天所住名制多山。制多
山西曰西山。既與大天不和。因此別住北
山亦爾。制多山北之一山也。此三竝從所
住立名。然舊眞諦法師所翻部執。第四時分
但出二部。一支提。二北山。文殊問經亦爾。
仍加東山。略無西山之名。此竝譯家謬也。
至下當知已上
抄批云。至二百年滿有一外道。名曰大
天。非是前縁造逆大天也。別有一人亦名
大天。於大衆部中出家宗輪言。出家受具。而部
執疏言。自剃髪。賊住出

獨處山間。時王敬信三寶。國中多有羅
漢。衆人盛供養。佛法大盛。諸外道等無悉復
用。既失利養名聞。皆自剃髪入佛法中出
家。有聡明者。善達三藏。説法教化度人出
家。自在徒衆。眞僞相雜。不復可辨。王既知
此事。即集大衆檢問眞僞。愚癡賊住皆爲
利養剃髪。驅出外國。聰明之者猶有三百
人。問其來由。佛法皆能通達。竟不受屈。
王令別置一處。不令與淸淨衆雜。王問
三藏中義。竝能通釋。王不能復治。於是諸
部自起鬪諍。或言。師雖破戒弟子得戒。或
言。不得戒。或言。無和上。弟子亦得戒。或
言。不得。如是各別五部諍論紛紜。王爲諸
部鬪諍。令賊住衆別住一處。大天比丘是
賊住衆主。大衆部不容故獨處山間。又云。
王聞遂遣聰慧比丘。沙汰幾盡。猶餘數百。
王復令人再三推問。彼有弟子依衆出家。
推問其師即賊住。因此諍論。或言。師若破
戒無戒。餘僧淸淨自然得戒。薩婆多等悉同
此解。或言。師若破戒無戒。弟子亦無戒。大衆
部用此義也。大天即是賊住之首。不爲衆
許。因而分部。制多山者。佛初生成道轉法輪
涅槃四處皆有靈廟。供養此山。即靈廟也。
經名只底柯。即制多也。如是大衆部四破五
破者。并根本説即五度破。若除根本即四
度破已上
慈恩疏曰。論如是大衆部至合成九部。述曰。
此下顯所分部名。於中有二。初總結四破
五破。後正顯部名。此即初也。如是次前從
大衆中末有四破。謂一説以下四時分部。
并本五破。謂共上座部初分大衆之時。
若末若本合説爲九。但末爲八。文殊問經若
大衆部并根本説。但有八部。眞諦法師合
爲七部。此皆非也。論一大衆部至北山住
部。述曰。正顯所分部名也。文殊問經佛説
合分成二十部。然翻譯大衆部但總爲八。
上座部總爲十二。何以知非上座部等。離
上座外別説有雪山部故。今新舊部執皆
言上座亦名雪山。不可離雪山部外別
有上座部故。文殊問經上座分成十二非
也。其上座部中已言十二。其大衆部乃總言
八。於中四時分中略去一部。無説假部。又
新舊部執皆無東山之名。但是譯家謬也。應
言西山。不悟上座與雪山同分爲二部。
略去大衆部中所分一也。眞諦法師不悟
部之多少。遂減去二部。但言十八。今設雜
言。若意欲得有十八部者。何故上座部中
并本合説乃有十二。大衆部中但説末分
有七。不論根本大衆。若如所欲。豈大衆部
非十八攝。若言上座亦不入數。恐離雪山
別有上座。何故自所翻論乃言雪山住部。
亦名上座弟子部。眞諦法師聞相傳説有十
八部。若言二十。恐有他非。遂略大衆不
言。復成西山住部。以欲成已十八部故。若
取大衆便有十九。仍舊疏云。合外道所分
二爲一。故合有七。此義非也。何故須然。
今准新論及文殊問經。皆并根本有二十
部。即并根本大衆部説 亦數不除。故知眞
諦法師所翻錯也。但除根本上座大衆。故
有十八。若并根本即有二十。故佛懸記云。
十八及本二。是謂二十部。無是亦無非。我
説未來起。如是翻譯要善自他言音。解諸
部義研覈褒貶。乃可知矣也已上此則慈恩
破。今眞諦相傳十八部須至下會之
  裏書云
  支提事。義章十種供養義云。依僧祇律。
有舍利者名爲塔婆。無舍利者説爲支
提。地持論中通名支提 金剛疏第三云。
塔婆外國語。亦云支提。此云墳文
鏡水抄第五云。第二百年滿時。有出家外
道。捨本之邪教。歸如來之正法。亦名大
天。前第一百年時有大天比丘。爲乖諍之
首。今此同前之名。故稱爲大天。亦從大
衆部中出家。形入僧流。受持具戒。廣學
精進。今此大天與彼大衆部僧。重詳前義
大天五事。有可不可。因玆乖諍分爲三
部文
中論疏記第二云。於此衆中。富樓那此
云滿慈子。集阿毘曇。鄔婆離此云近執。
集毘尼藏。阿難此云歡喜。集修多羅藏
 維摩疏第三云。阿難者此云無染。支道
林云博聞。舊翻歡喜又云。優婆離是王
舍城人。翻爲上首。是諸釋子剃毛師 又
云。什公云。富樓那是其字也。此言滿。彌
多羅尼其母名也。此云知識。合母名爲
字也文
和上阿闍梨事。梵網經古迹下末云。和上
者即親教師。受戒和上也。阿闍梨者即軌
範師。授戒羯磨威儀教受受業等師也文
已上
裏書
三論玄義檢幽集第五
  永享四年五月二十四日於東大寺東室
令書寫之畢  擬講延海生年
五十四
文明七年九月下旬比從師法印聰海相傳
之        安樂坊順憲


三論玄義檢幽集第六
玄。至三百年初迦旃延尼子去世便分成兩部
等者。部執論曰。上座部住世若干年。至第
三百年中。有小因縁分成兩部。一説一切
有部。亦名説因部。二雪山住部。亦名上座
弟子部
宗輪論曰。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
年初有小乖諍。分爲兩部。一説一切有部。
亦名説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
十八部論曰。至三百年中。上座部中因諍論
事。立爲異部。一名薩婆多。亦名因諍。先上
座部亦名雪山部
文殊問經曰。於百歳内。從體毘履此言
老宿
十一部。於百歳内出一部。名一切語言。
律主執三世有。故
齊一切可語言也
於百歳内。從一切語言
出一部。名雪山即律主
居處也
抄批曰。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
年初有少乖諍。分爲兩部。一説一切有部。
亦名説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
眞諦云。從迦葉之後至三百年。無有乖競。
至三百年中有少因縁分成兩部者。上座
弟子部唯弘經藏。不弘律論兩藏故。上座
部説云。佛在忉利天説阿毘曇。爾時迦葉
阿難皆不隨佛上天。悉不聞佛説毘曇
藏。故今不弘也。律者有開遮。隨有縁不定。
故不可依也。毘曇則廣解諸義。雖與經相
應。亦有過根本者。經是根本。無開遮增減
之過。律與毘曇竝是末。末不及本。弘本
攝末。故唯弘經不弘餘二藏也。事事依經
以爲規矩。經中所明教正無曲。故此部皆
道德勝餘部也。從迦葉已來至優波及多。
專弘經藏。相傳未異。以後稍棄根本漸弘
毘曇。至迦旃延子等棄本取末。所説與經
不相符。欲刋定之使改末歸本。固執不
從。再三是正。皆執不迴。因此分成異部。故
曰以小因縁也賓云。至此時中。迦多衍尼子造
發智論盛引毘曇。故乖諍也
言小因縁者。對大衆部分破因縁。故曰小
也。其大衆部分破縁由。謂外道入此部中出
家。競亂佛法其事紛然。分成多部。此是大
因縁也。此部自所弘異。故分成別。非
外縁。故言小也。以三藏約部。悉有偏弘義。
上座部偏弘經。薩婆多部偏弘毘曇。正量部
偏弘律也。一説一切有部者。眞諦云。此部
明一切所知不過六種。即是三有爲。三有
爲即三世也。三無爲。三無爲者即虚空思擇
滅非思擇滅。詺此六種爲一切。此六皆是
有故言一切有。其説一切有義故。用標部
名故曰也。亦名説因部者。此部立義廣出
所因故也。文殊問經名一切語言。經云一
切可惜語言也。其語言者即是説也。二雪山
部者。眞諦云。此部見前紛諍不除。不欲與
同處。遂相隨入雪山住避之。因所住處作
名故曰也。即是上座部轉名雪山部也。經
中乃於體毘履外更數雪山謬也。慈恩疏
曰。論其上座部至一味和合。述曰。自下第
二明從上座部所分之部。於中有四。一
顯法淳正多載猶同。二明至三百年因諍
分部。三時澆部起。四結列部名。此即初
也。此部根本迦葉住持。後有近執滿慈慶喜
等助揚其化。聖者相繼。所以二百年前殊
無異諍。故言經爾所時。一味者顯法無差。
和合者明人不諍也。論三百年初有少乖
諍。分爲兩部。述曰。此即第二至三百年因
諍分部。此中或説二百年餘。第三百年之
首故言三百年初。上座部本弘經藏。以爲
上首。以律對法爲後弘宣。非是不弘律及
對法。然不以爲首。至三百年初。迦多衍尼
子出世。於上座部出家。是弘對法。後弘經
律。既乖上座本旨。所以鬪諍紛紜名少乖
諍。不同大天乖諍也。又解。未必此時迦多
衍尼子生。但執義不同。遂爲乖諍。且如大
天五事。上座猶行此時之中。有不許者。既
乖本旨。所以遂分兩部。兩部者何。論一説
一切有部至轉名雪山部。述曰。自下第三
時澆部部起。七時部分。分爲七段。説一切
有者。一切有二。一有爲。二無爲。有爲三世。
無爲離世。其體皆有名一切有。因言所以。此
部諸義皆出所以廣分別之。從所立法爲
名。稱有部也。其本大衆部共之。傳承迦
葉之教。故上座部者轉名雪山部。上座弟子
本弘經教。説因部起多弘對法。既閑義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