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剛頂發菩提心論私抄 (No. 2292_ 濟暹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292

金剛頂發菩提心論私抄卷第一
聊依隨分見聞以抄此記矣。就中准的於安
公之菩提心義意。兼指南於顯蜜經論疏釋
文也。嗟以愚魯器輒述祕論之奧旨。以多其
憚哉。但不爲後學之軌則。唯令莫一身
失故也。抑此中所載文以多祕蜜之旨也。若
未學大法人輒不可披覽也。所以有越三昧
耶罪也 問。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論者。意如何 答。此論題有二
也。一者名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菩
提心論。二者名瑜伽總持敎門說菩提心觀
行修持之義也。就初號有通別二名也。初
金剛頂瑜伽者。通號也。所依之本經名也。所
謂十萬頌大本金剛頂經是也。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論者。是論之別號也。於彼
契經中拔取其綱要之義。而撰擇此論敎故。
云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論矣 問。金剛頂瑜伽中者。意如何 答。先
釋金剛名者。如大日經義釋云。金剛喩實相
智。過一切語言心行。適無所依。不示悟法。
無初中後。不盡不壞。離諸過罪。不可變易。
不可破毀。故名金剛。如世間金剛寶有三事
最勝。一者不可壞故。二者寶中之上故。三
者戰具中勝故金剛頂經略開題云。言金
剛頂者。且有三種。人法喩。喩者帝釋有金
剛寶。其色白黃赤靑紺又金剛頂經疏第
一云。言金剛者。是堅固利用二義。卽喩名
也。堅固以譬實相不思議祕蜜之理常存不
壞也。利用以喩如來智用摧破惑障顯證極
理。又極理從本具堅固以譬實相不思議祕
蜜之理常存不壞也。又極理從本具摧破用
故云利用義。智用自體無有滅壞故爲堅固
義。又世間金剛有三種義。一不可壞。二寶
中之寶。三戰具中勝。卽顯極理具三種義也。
故雲阿闍梨云。金剛者堅固義。以表一切如
來法身堅固無壞無生無滅無始無終堅固常
存不壞也。寶中之寶者。是顯寶相中道具恒
沙萬德也。戰具中勝者。卽表第一義空一切
煩惱無敵對者。此三卽是阿字三義。此等三
法非佛所作。及以非人天所作。法然道理無
始無終無生無滅。故云金剛。故毘盧遮那經
云。此眞言相非一切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
不隨喜。何以故。以是諸法法爾如是故。若
諸如來出現若諸如來不出現。諸法法爾如
是住。諸眞言眞言法爾。若入此門者亦復如
是。一切三惑等不能壞。一切邪魔等不敢壞
亂。住法本際法然道故。如此一阿字餘字亦
然。故云金剛也。又金剛有五種。一者靑色
金剛。能除一切災障。二者黃色金剛。能昇
空身輕。三者赤色金剛。能得出火。四者白
色金剛。能得出水。亦能澄水。五碧色金剛。
能消諸毒。如是金剛各具二義咸備功能。以
譬如來五智利碎壞煩惱滿有情願。或云七
種金剛。五如前列。更加綠色及以紫色以爲
七種。今謂金剛何過五色。但今靑碧雙彼亦
爲五耳。釋論明以金剛安龜甲上。以白羊角
打之。金剛碎成微塵。若金剛譬如來智者。佛
智豈不壞耶。然𣵀槃經云。夫喩不可全取。或
取少分或取多分。令且取世間金剛少分相
似以喩出世常住金剛耳。又如金剛不可壞
此經亦爾。不爲外道邪魔之所爼壞。一切法
中極實法故如金剛寶中之寶。此經亦爾。諸
經中最爲第一。三世如來髻中寶故。如金剛
戰具中勝。此經亦爾。諸敎中而爲殊勝。若
學此敎不歷劫數破煩惱賊早成佛故次頂
者。同疏云。金剛頂者。如人之身頂最爲勝。
此敎於一切大乘敎中最爲尊上故。云金剛
頂也。又金剛頂者。不是喩名。一切衆生心
界從本具足金剛堅固最勝最尊義。則於理
體諸法興起故。法華云。是法住法位。今正
顯說此祕蜜理故云金剛頂也大師金剛頂
經開題云。復次金剛者具顯祕二義。顯義
者。金剛者。是世間所有堅寶名以喩如實
智。金剛寶具多功德。此寶埋地不朽入火不
銷。貧人難見。得者富貴。戰具中最勝。常恒
堅固。如是如來實智具多功德。久埋無明煩
惱地中不曾朽爛。入無間眞恚火不消不融。
下劣凡夫億劫難見。若能得證爲三界王。
堅智杵摧壞四魔。常住不變自在安樂。復次
金剛名約顯乘有一百差別。五十位各有能
入智所入定故。約祕蜜乘竪位有一百金剛
義。又一一地位具能入所入故。約橫義有一
百別。五十位人各具能入所入故。復有一千
金剛。一一地分十地故。復有微塵數不可說
不可說金剛差別。雖有如是不可說金剛。然
除淺就深攝枝歸本有三十七金剛。就此三
十七又分能入金剛智所入金剛定能證金剛
人。總有一百二十金剛名。是三十七金剛金
剛智慧之頂。金剛三摩地之尊。金剛人之王。
此經能說如是三十七尊三十七王三昧。故
名金剛頂。頂者頭頂表佛行之無上。此三
十七智三十七定。且約一曼荼羅上首名之。
約三重曼荼羅眷屬。有一千五十七尊。此各
各具定惠及人。都有三千一百七十一尊人
及定惠。悉皆餘法所尊所宗。故共得尊名。若
約一一曼荼羅。各具四種曼荼四智印。有
無量無邊金剛差別。何況十八會各具四種
三十七乎。帝網非喩塵墨難記。自非如來智
慧薩埵定力誰敢究盡次瑜伽者此方云相
應也。如義釋云。瑜伽譯爲相應。若以女聲
呼之則曰瑜祇。所謂相應者卽是觀行應理
之行人私云。此文約人釋瑜伽義也。若約
法釋瑜伽義。所觀法與能觀智相應冥會義
是也。瑜伽者凡通顯蜜兩種敎行法也。顯敎
之瑜伽者。如瑜伽師地論也。今此中瑜伽者。
是三蜜行相應之三摩地菩提心行法。是名
爲瑜伽也。故如此論下文云。三意蜜者。如
住瑜伽相應白淨月圓滿觀。菩提心也者。此
義意也。以示說此三蜜瑜伽行法之敎法。卽
名金剛頂瑜伽敎也。次中者。是於此瑜伽敎
中。殊抽要義而撰擇此發菩提心論也。其中
者。是內也。又裏也。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者。是所發菩提心之梵名是也。此方翻
言無上正等正覺也。此文中總含藏勝義菩
提心行願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之三種菩提
心義也。但約顯敎明其菩提心義之具意。是
如法華基法師疏二云。阿云無。耨多羅云上。
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覺。卽是
無上正等正覺。此卽有四覺。一無上覺是總
也。卽顯菩提淸淨法界。二正覺。簡外道邪覺
故。三等覺。簡二乘但了生空偏覺故。四又
正覺。簡菩薩因覺未滿果位非正覺故。此顯
菩提道卽四智品。下一覺字貫通上四。由具
下三一切莫過超過等喩眞理所覺。名無上
問。此文意何 答。准疏主意釋之者。
文一無上覺至法界者。明第一所覺菩提名
爲無上義也。如𣵀槃經云。此眞如法界名爲
第一義空菩提是也。文二正覺至邪覺故者。
從下第二約能覺義明正覺義也。此中以佛
了法正理覺。而簡別外道邪曲妄覺過也。文
三等覺至偏覺故者。此中以佛之周遍覺。而
簡別二乘單了生空之偏覺失也。文又正覺
至非正覺故者。以佛果圓滿覺而簡別等覺
已還菩薩未圓分覺之劣義也。文顯菩提道
卽四智品者。成能證智與所證眞理都合爲
無上正等覺義也。四智者一大圓鏡智。二平
正智。三妙觀察智。四成所作智也。文下
一覺至通上四者。是於此上所云四重義之
中。以最末後菩提之字。而貫通上四重義。故
成立彼四重覺義也。謂此四重義皆悉所以
顯示成覺義者。是待最下句之菩提字故云
也。理實者可言。毎四重之名義可安菩提之
言也。而今略去其各各菩提字。而總於其四
重次第之末後安此一菩提字也。文由具下
三一切莫過超過等者。是從下一一。明於上
所除簡三重之隨分邪曲麁劣覺智者。而是
都於佛果無是上三失。中初是且明外道邪
覺過者。是無佛果義也。文超者。是明佛智
超越二乘人單了生空理之偏劣之少分覺咎
義也。文過者。是明佛智出過等以還諸菩薩
未圓滿之分覺之劣智之德也。文等喩眞理
所覺名無上覺者。結成眞覺之正體智與所
覺之眞理都合爲無上菩提義也。此中等喩
眞理者。寶鑰云。無分正智等眞常凾者。此
義意境智冥合義也。上第一無上義又貫通
下四智菩提故。卽四智菩提又名爲無上菩
提也。今謂。若准之意釋此論意者。以第九
識于栗駄耶淨心處之質多大菩提心普賢滿
月五相成身。及無相觀勝義菩提心。幷四
弘六度等行願菩提心。名無上正覺也。若且
唯以此論所說三摩地菩提心。配釋無上正
等正覺者。論下文云。云何能證無上菩提。當
知。法爾應住普賢大菩提心者。第一無上覺
義也。亦下文云。亦名淨法界者。卽是法界
體性智也。是卽無上菩提總體也。論下文
云。亦名無覺了者。簡外道邪覺。及二乘但
了生空觀之偏覺。及菩薩未滿果位隨分覺
也。所以者何。佛內所證法故。不餘有情所知
境界故也。以亦名無覺了文。如次簡邪覺偏
覺等覺三種覺也。故論下文云。一切義成就
菩薩初坐金剛座取證無上道。遂蒙諸佛授
此心地。然能證云云此卽等覺薩埵依未知
此敎故。遂待佛敎化力也。然則五智卽一菩
提心之甚深功德。名爲無上正等正覺也。次
心者。是第六意識能求心也。或亦所求心第
九識心也。如菩提心義云。發菩提心名質
多。是修得菩提心。此則以第六識質多菩提
心於第九識于栗多淨心處求本有質多菩提
次論者。元曉師起信論疏云。所言論
者。建立決了可軌文言。判說甚深法相道理。
依決判義名之爲論私云。若准之。於金
剛頂瑜伽敎中。決了要義判說性相。而觀行
者令發無上菩提心故。云金剛頂瑜伽中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也。六釋中依主
釋也。金剛頂經之能依之論故也。亦有財釋
也。有於瑜伽敎令發菩提心論故也 問。依
金剛頂經十萬頌撰擇此論者。意如何 答。
此論所說之觀勝義菩提心者。依彼經所說
阿娑婆那伽三摩地此云無識
身等念
觀十緣生句證空
寂實際義所立也。此論所說行願菩提心者。
依彼經所說。十度五大願等一切萬行也。此
論所說三摩地門菩提心者。依彼經所說五
相成身普賢大菩提心三摩地門也。第二復
名總持敎門說觀行修持之義意如何。答此
亦有通別二號也。初總持敎門者通號也。謂
金剛頂經大日經等所依本經。是經名總持
敎門也。說菩提心觀行修持之義者。此論別
號也 問。總持敎門等者意如何 答。悉曇
字母釋云。所謂陀羅尼者梵語也。唐翻云總
持。總者總攝。持者任持。言於一字中總攝無
量敎文。於一法中任持一切。於一義中攝持
一切義。於一聲中攝藏無量功德。故名無盡
門者。觀行者之所遊觀出入故名曰門
也 問。此別號如何 答。說者能敷敎也。觀
行者能觀察行解義也。是能觀智也。修持者
修習念持義也。是能習持敎理等之義者。是
所詮義也。亦觀行者之境界義也。又解。初號
依金剛頂宗義也。後號依大日宗胎藏敎也
 問。以何義知爾耶 答。一卷付法傳云。又
貞元錄云。龍樹菩薩弟子名龍智。年七百餘
歲今猶見在南天竺國。傳授金剛頂瑜伽及
毘盧舍那總持陀羅尼法門法。是其文證也。
初題立金剛頂瑜伽等名之論題。是依金剛
頂宗意也。後題立總持敎門說觀行修行義
之論題。是依大日宗義意也 問。題目爾也。
文義如何 答。此論無明疏釋之流行於世
間故。輒恣難判釋文義也。但雖然恐依私愚
暗見聞。而試略將分別文義。若適照覽者莫
笑乎。此論者是龍猛菩薩千部論中之肝心
而蜜藏之大綱矣。總持之要文也。故無序分
流通唯有正宗分也。
就此正宗分大分爲三。論大阿闍梨云至菩
提心之行相者。先初略標菩提心行相門也。
論其行相者至闕而不書者。第二略釋菩提
心行相門也。論初行願者爲修習之人下至
末後頌者。是第三廣釋菩提心行相門也。初
門是高祖金剛薩埵大阿闍梨所說也。從次
第二門以下者。是龍猛大阿闍梨所釋歟。
此義意云。從論初至須知菩提心之行相
者。是金剛手菩薩言也。其行相者以下文
龍猛菩薩之說歟此義隨文
便所用也
是雖無誠證文說之
明釋。文便可爾故也。就初中分四。論大阿
闍梨云至大毘盧遮那佛身者。第一法說分
也。論如人貪名官者至而後成其意者。是
第二譬說分也。論所以求菩提者至修菩提
行者。第三法譬合說分也。論旣發如是心已
至須知菩提心行相者。第四總結菩提心行
相分也。第一法說分中總合說三種菩提心
也。所謂勝義行願三摩地菩提心也。論宜修
佛乘當發如是心我今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不求餘果等者。總合說勝義行願二種
之發菩提心也。論若願成瑜伽中諸菩薩身
者亦名發菩提心等者。別說三摩地門中發
菩提心也。初二菩提心者是常途顯家所立
之菩提心相通也。後一菩提心唯蜜宗所立
也。初二菩提心是因也。後一菩提心是果
也。初法說分之中有二。一者明能行人。二
者明所行法也。論大阿闍梨云者。是擧第二
祖金剛薩埵也。此菩薩親對大日如來受灌
頂職位。兼傳受金剛頂十萬頌經等。亦此菩
薩轉授龍猛大阿闍梨也。龍猛菩薩受金剛
薩埵敎造此論也。故遍滿菩提心論疏云。言
大阿闍梨者。第二祖師也。金剛薩埵大菩薩
云云又如十住心論第十云。若然誰傳。答。初
從大日尊下至靑龍阿闍梨有七葉大阿闍梨
耶。其法號名摩訶毘盧遮那究竟大阿闍梨
耶。金剛薩埵大阿闍梨耶。龍猛菩提大阿
闍梨耶等云云大者是十地究竟摩訶薩埵故
也。阿闍梨者。信行大般若經音義云。此云
正行。云敎授軌範云云菩提心義云。阿闍梨
此云明解師云云問。安然菩提心義云。初云
大阿闍梨者是妙吉祥也。龍猛承妙吉祥而
造此論然何捨此誠文。大阿闍梨者是示
金剛薩埵云耶 答。今意依十住心論所列
之次第作此釋耳。彼安公意依海雲阿闍梨
金剛界相承次第記作此說也。故菩提心義
云 問。金剛頂義決云。龍樹呪白芥子打開
南天竺鐵塔戶。入中誦得菩薩大藏經大本
中十萬偈取意文是龍樹初得傳眞言之始也。非
逢妙吉祥而得也。何言妙吉祥說龍樹承之
造論耶 答。海雲阿闍梨金剛界相承云。大
日如來付金剛手。金剛手付妙吉祥。妙吉祥
付龍樹。龍樹付龍智。龍智付金剛智。金剛智
付不空智。不空智付善無畏取意
依此誠文知
龍樹承妙吉祥 問。若爾彼義決文如何會
之 答。彼義決云。龍樹初誦毘盧遮那眞言。
蒙毘盧遮那自現眞身授持誦法。龍樹持其
法呪白芥子打開塔戶取意
夫眞言者不隨師
受犯三昧耶。持之無驗。現在中夭。死墮地
獄。故知。龍樹初承妙吉祥持誦之已上菩提
心義文
今案。此義不妨龍樹將入鐵塔先文殊所受
持誦法耶。但不云於妙吉祥所龍樹受灌頂
職位受瑜伽大敎耶。故知。造論弘瑜伽大敎
日。猶可置親受灌頂職位本師金剛薩埵之
敎誡詞也。故作是釋 問。眞頂菩提心論註
云。大阿闍梨者金剛智也云云是義可用如
何 答。龍猛所造論端何不空忽置金剛智
三藏詞耶。是義難信用也 問。抑何故論初
置金剛薩埵之詞耶 答私云。是說非我自
龍樹所敎誡也。是受職灌頂金剛薩埵之敎
誡也。誰人不信詎人不從耶。故論初置金
剛手菩薩之詞也。論若有上根上智之人不
樂外道二乘法者。初第一明二種菩提心之
機感相應能行者也。若有上根上智之人者。
明能行人之中。此明本與習有大乘種姓者
也。根者根性也。根謂機根。是從昔所依止
執持義也。性者本性也。以不改爲義也。智
者決斷義也。此上根上智者。菩提心義云
問。𣵀槃經云。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
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上
上智觀故得佛菩提取意天台以爲四敎證文。
下中智觀二乘旣非上根上智。何入眞言門
上智觀菩薩。卽菩提心論上根上智。應是天
台別敎菩薩上上智觀圓敎菩*提。應勝眞言
菩薩 答。𣵀槃經四乘根性。約四敎中以明
四種。望今眞言。前三爲下。圓人爲中。眞言
爲上。故不違也。又凡夫外道三乘未入眞言。
久久得道不達心源故。眞言人厭棄不修。若
入眞言開心實相一生成佛故。眞言人自在
皆修第三重曼荼羅中五乘三蜜行法。皆是
眞言門人所行私案云。今於此上根上智
人者。是分三品之中尙書圓敎行人也。此
正不說入眞言門之頓入者也。若約眞言門
者。彼當此淨菩提心門之漸悟菩薩也 問。
二種漸語中之何 答。此頓漸者也 問。二
種漸*語意如何 答。金剛頂疏云。且漸有二
種。謂漸漸。頓漸。所言漸漸者三乘敎。是如
來誘行衆生之法。未說祕蜜圓頓法門。是
名爲漸。隨此漸敎經歷三無數大劫。修行勤
苦從淺至深。是爲漸漸。若祕蜜頓敎是如來
隨自意之法。一卽無量無量卽一。入有不有。
入無不無。有無常一。名爲祕密頓。一卽無
量故不妨於頓。亦有次第是爲頓漸。無量卽
一故不妨次第。而亦有頓。是故漸漸不同頓
此中頓漸者。一切義成熟菩薩等是也。
是非眞言門之頓入人也。此人是始修行於
顯敎一乘。終至眞言門故也。論不樂外道二
乘法者。簡邪偏機性者也。外道法者邪類
也。外道部類九十五種也。所立見者十六異
論也。二乘法者偏類也。二乘者聲聞緣覺
也。此亦有二類。一者愚法二乘也。此中聲聞
乘者二十部少乘類也。緣覺中亦有*少乘
辟支佛也。二者不愚法二乘。謂三乘共敎之
所被機性也。是大乘敎所立二乘也。此所修
證法者。皆偏有偏空理也。乘者運載義也。謂
敎理行果之功能也。法者軌範義也。此等邪
偏法故不可樂習也 問。何故簡捨之二類
答。外道者執著生死而迷𣵀槃理。妄堅著邪
執作究竟思故。二乘者迷無上菩提。於自分
𣵀槃而生止息想故。難發大菩提心也。故此
二類者大菩提心之障也。所以簡去之也。論
有大度量勇銳無惑者。於明能行人之中。顯
當時根熟受敎者也。是人具三種德也。一者
智惠聰明德。謂度者惠義。是推度義也。量
者智義。謂決斷義也。二者精進德也。勇銳
者精進義也。法華玄賛云。勇者進銳者利。善
精進也云云三者無惑德也。見思塵沙或障
薄少。不必都無也。未究竟斷故也。又解。大
度量者智慧之自相也。是推度決斷義也。勇
銳者。此智慧心之猛利深解之勝用義也。無
惑者。擧此利智之斷惑用也。所謂。利智者。
是斷疑破癡闇之用也者。者是具足此勝智
用之人云。發大菩提之堪能者也。論宜修佛
乘當發如是心者。將第二說所行法之勝義
行願二種菩提心。而敎行人於發心軌則也。
佛乘者。總標勝義行願二菩提心也。佛所乘
法也。論我今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正第二合明所求修之勝義行願二菩提心
也。阿耨菩提等者。正是勝義菩提心也。志
求此之願求心名行願菩提心也。不求餘果
者。不求二乘出世果及三界世間果報也。但
可求佛乘無上果報也。論誓心決定故魔宮
振動者。明行人之可發願相也。謂明行人
所發志求勝義菩提心及殊勝行願之菩提心
故。欲界主第六天王生嗔恚熱惱也。如過去
現在因果經云。時第六天魔王宮殿自然動
搖。於是魔王心大懊惱精神躁擾聲味不御。
而自念言。沙門瞿曇今在樹下。捨於五欲端
坐思惟。不久當成正覺之道。其道若成廣度
一切超越我境此意也。論十方諸佛皆悉
證知常在人天受勝快樂所生之處憶持不
妄者。更亦明可發求種種別誓願之意也。謂
怖畏此魔界故祈請冥助於諸佛也。故云十
方諸佛皆悉證知也。惡趣多憂苦故。行法爲
障故也。所以云常在人天受勝快樂也。是示
修行佛道間暫花報也。此意如顯揚論說。
曰。極戚非惡趣。極欣非上二。唯欲界人天
佛出世現觀此受勝快樂者。是不指世間
五欲樂也。只如俱舍論引經頌云。諸佛出現
樂演說正法樂。僧衆和合樂同修。勇進樂等
者。此意也此有人天中事也。又設雖欣五
欲樂無咎也。爲利他故行財施時。若無自
分之欲樂之具者。以何可行之耶。但可無貪
著也。此意如法花云。我念過去世爲求大法
故。雖作世國王貪五欲樂。乃至。云亦不爲
己身及以五欲樂。遂致得成佛云云又於生
生死中無宿住智而多*妄失。故云憶持不
*妄也已上文明通顯敎所
說之二菩提心義也
論若願成瑜伽中諸菩
薩身者亦名發菩提心者。下別明發起第三
三摩地門菩提心之頓入行之所以也。是入
眞言門之二類之中頓入行者是也。義釋云。
五種三昧皆開心實相門。一生成佛者是也。
爲顯示顯敎與蜜敎菩提心之淺深懸隔義
故。別示三摩地菩提心相也。又解此三摩地
門之頓入者。是當𣵀槃經所說上上智觀人
也。卽是意。如大師遺誡云。若上上智觀卽
身成佛之徑路。上智觀則三大證果。中智觀
者緣覺乘。下智觀聲聞乘也大師授三摩
耶戒序云。若有善男女比丘比丘尼淸信男
女等。欲入此乘修行者。先發四種心。一信
心。二大悲心。三勝義心。四大菩提心。初信
心者爲欲決定堅固無退失故發此心。此有
十種。一澄淨義等。二大悲心者。亦名行願
心。言外道二乘不起此心。但有菩薩大士能
發此心。觀法界無餘一切衆生猶如己身。所
以然者。善人之用心先他後已。又達觀三世
皆是我四恩。四恩皆墜三惡趣受無量苦。吾
是彼之子也。亦彼之資也。非我誰能拔濟。
是故發此大慈大悲心。大慈能與樂。大悲能
拔苦。拔苦與樂之本不如施本。施本之首不
若授法。法藥雖萬差。前所說八種法門是彼
之本。然猶隨順機根故有淺深遲速。爲欲簡
擇如是諸法敎發第三勝義心。亦名深般若
心。云何簡擇。若有上根上智人。欲行如是
法早歸自心本宅。先須簡知乘之差別。欲簡
知此乘優劣。非是凡夫二乘及十地菩薩所
知境界。但依如來所說知之耳。如來說其差
別。四言菩提心者。此有二種。一能求菩提
心。二所求菩提心。能求心者。譬如有人欲爲
善與惡必先標其心而後行其行云云求菩提
之人亦復如是。又如狂人解毒忽起歸宅之
心。遊客事畢乍發歸土之思。求菩提之心亦
復如是。旣知。狂醉在三界之獄。熟眠臥六
道之藪。何不駈神通之車速歸本覺莊嚴之
床。此卽能求之心。所求心者。所謂無盡莊
嚴金剛界身是也。大毘盧遮那四種法身四
種曼荼羅。皆是一切衆生本來平等共有。雖
然。被五障之覆弊依三妄之雲翳不得覺悟。
若能觀日月之光輪。誦聲字之眞言發三蜜
之加持。揮四印之妙用。則大日之光明廓周
法界。無明之障者忽爲明。毒藥乍爲藥。五
部三部之尊森羅圓現。刹塵海滴之佛忽然
涌出。住此三昧名祕密三摩地瑜伽者此
云相應。是涉入義也。如菩提心義云。如是
六大無礙相入常住不變故云無礙常瑜伽。
瑜伽此云相應。相應者涉入義也私案云。
瑜伽者是通三平等義也。云瑜伽中諸佛菩
薩。云三摩地門諸佛菩薩者。是同意也。三
平等者。如菩提心義云。若住佛位身等於口
口等於心名三平等義釋云。三昧耶者三
平等云云三昧耶者。卽是三摩地之梵語略名
也。可見菩提心義第一也。又大日經義釋釋
三平等云。佛說何法。卽是身語意平等句法
門。言如來種種三業皆至第一實際妙極之
境。身等於語語等於心。猶如大海遍一切處
同一醎味。故云平等也 問。瑜伽中諸佛菩
薩與三摩地門之諸佛菩薩義同云意如何
答。此論上文云。若願成瑜伽中佛菩薩身者。
亦名發菩提心。下文亦云。惟眞言法中卽
身成佛義故。是說三摩地法。於諸敎中闕
而不書云云是瑜伽法卽與三摩地義同意也。
又瑜伽義具意者。彼菩提心義所引卽身成
佛義具文云。如是六大無礙相入常住不變
故云無礙常瑜伽。瑜加此云相應。相應者涉
入義也。是擧法體。次四種曼荼各不離者。大
三法羯四曼荼羅不離一體。是擧法相。次三
蜜加持速疾現者。修三蜜行加持速現大日。
是擧法用。次重重帝網名卽身者。諸尊三蜜
與我三蜜圓融無礙。猶如帝網名卽身也。是
擧無礙。次言心數心王過刹塵者。心王者體
性智。心數者多一識智。是擧無數。次各具五
智無際智者。心王心數各具五智無有際限。
是擧輪圓云云又上所引之義釋文意同也。
此等義卽相當此論所說之若願成瑜伽中諸
菩薩身者。亦名發菩提心。何者爲次皆同大
毘盧遮那佛身云文意也。可思之。求是瑜伽
極理佛自內證三平等菩提心者。名究竟發菩
提心者也。論何者爲次者。徵問所以也。論皆
同大毘盧遮那佛身者。答明爲發菩提心所
以也已上文菩提心義云約人
說發菩提心。取意抄文
謂此等菩薩皆此卽
隨大日尊之智用所出現菩薩也。如是諸尊
互涉入圓融無礙故。名瑜伽中諸菩薩也。依
此等菩薩之本三摩地門修行者。皆速疾成
本尊身也。如分別聖位云。自受用佛從心流
出無量菩薩。皆同一性。謂金剛性。對遍照如
來受灌頂職位。彼等菩薩各各說三蜜門。以
献毘盧遮那一切如來。便請加持敎勅。毘盧
遮那佛言。汝等將來於無量世界。爲最上乘
者令得現生世間出世間悉地成就。彼菩薩
受如來勅已。頂禮佛足。圍繞毘盧遮那佛已。
各還本方本位。成爲五輪持標熾。若見若聞
若入輪壇。能斷有情五趣輪轉生死業障。於
五解脫輪中。從一佛至一佛大供養承事。皆
令獲得無上菩提。成決定性猶如金剛不可
阻壞又禮懺云。如上金剛界大曼荼羅三
十七尊幷是法佛現證菩提內眷屬毘盧遮那
互體文 已上第一辯
法說分畢
論如人貪名官者至而後成
其意者。第二譬說分也。此中有三也。論如
人貪名官者。發名官心修理名官行者。第一
約名聞明喩也。意云。貪名官者。先發志求
官位心。而後隨文武官作所可仕文武官行
也。論若貪財寶者發求財寶心作經營財物
行者。第二約利養明喩也。意云。求財物者。
先發志求財物心。而後若入海中若登山岳
營取財寶也。是則其例也。論凡人欲爲善
之與惡皆先標其心而後成其志者。第三約
汎爾法說比類也。意云。凡作善惡道先發志
求心而後修其業亦遂其果也已上 譬說
分畢
論所
以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行者。第三
法譬合說分也。意云。如前喩求菩提之薩埵
先發菩提心已後可修三種菩提心之行法也
合譬意云。以勝義行願菩提心合名聞喩。以三摩地菩提
心合利養喩。名聞者虛疎法故合初二菩提心。利養者實
資身命故喩
後菩提心也
論旣發如是心已者下。是有二。第
一結前發菩提心也。論須知菩提心之行相者。
第二開生後修菩提行也。行相之行者是修
行義。通能所二行也。相者是亦通能所二相
也。是行之相狀也。又體相義也。論其行相
者三門分別者。第二正略釋三門行相門也。
就中更分二。初標釋三門之名數。後略歎三
種菩提心德也。是卽其初義也。論諸佛菩薩
昔在因地發是心已。勝義行願三摩地爲戒。
乃至成佛無時暫*妄者。第二略歎三種菩提
心之功能也。謂是先爲令行者生尊重心。而
發起菩提心修菩提行故也。論諸佛菩薩昔
在因地發是心已者。擧依發菩提心而成菩
薩道者。歎發菩提心之功能也。論勝義行願
三摩地爲戒者。擧依修三種菩提行而成菩
提道人。而歎行菩提心之德也。此中列勝義
行願三摩地次第意者。依大日經所說。菩提
心爲因大悲爲根方便究竟次第也。三種菩
提心爲戒者。戒是示佛菩薩所行之三聚淨
戒也。此約三聚以二門分別。第一釋名。第
二出體。初釋通名。謂三聚淨戒者。三者是
數。蘊積名聚。離過名淨。防非爲戒。卽帶數
釋。從用爲名。次釋別名。又有二義。初釋三
聚。次釋作無作義。初三聚者。一攝律儀戒。
離惡有軌名曰律儀。律儀含多一名並收稱
之爲攝。所謂靜慮無漏及別解脫。律儀卽戒
名律儀戒。持業釋也。二攝善法戒。順益有
軌名爲善法。法衆多故收在此門。故名爲攝。
攝善卽戒名攝善法戒。亦持業釋。三攝衆生
戒。衆緣所生故名爲衆生。引令歸善名之爲
攝。攝生卽戒。亦持業釋。次釋作無作者。此
三聚戒皆具二種。謂三業思有所動作故名
爲作。三羯磨後復無動作故名無作。若言表
無表者。謂發動思發動身語表示自心令他
了知。故名爲表。然審決思作動意故亦有表
示故。瑜伽云。唯發起心所造作思名意表。次
出體者。依大乘作戒。用三業現行思爲體。身
語二業用發動思以爲體性。意業則以審決
二思而爲體性。故唯識云。能動身思說名身
業。發動語思說名語業。審決二思意相應故
作動意故說名意業。其無作戒用三業思種。
有防非功能以爲體性。由菩薩心引起思願
熏識成種。流至後世及入有餘心無心等位
不失名。故唯識云。發勝身語善惡思種增長
位立。意云。彼聲聞別解脫戒但云身語。又
通善惡二無表體故。云善惡思動增長位立。
今約菩薩通三業思。以初要期防意罪故俱
熏成種。然約功能增長分位假立無表。非實
有也。若以三聚配三種菩提心者。此三種菩
提心皆通攝三聚。一一皆具自利利他勝功
德故。但若約偏增義者。行願門中利益安樂
行多是攝衆生戒也。勝義三摩地二門是一
一通攝律儀及攝善法戒也。故以三門爲戒
言也。大師三摩耶戒云。展轉勝進以深般若
觀無自性故。自然離一切惡修一切善。饒益
自他衆生。卽是三聚妙戒具足無缺。住祕蜜
三摩地亦復如是。住此乘者。以此戒檢知自
身心敎他衆生。卽此祕蜜三摩耶佛戒也
大師授三昧耶戒序云。諸佛如來以此大悲
勝義三摩地爲戒無時暫*妄。何故以此名戒。
戒有二種。一毘奈耶。此翻調伏。二尸羅。翻
云淸涼寂靜。觀一切衆生猶如己身及四恩。
是故不敢殺害其身命。觀衆生猶如己身。故
不敢奪盜其所有財物。觀衆生猶如四恩。故
不敢凌辱污穢。觀衆生猶如己身。四恩故不
敢欺誑。觀衆生如己身。四恩故不敢以麁惡
語罵詈。觀衆生如己身。四恩故不散離間。觀
衆生如己身。四恩故不敢嗔恚。前人觀衆生
如己身。故不敢起愚癡心行。是則由大慈悲
行願故自然離十不善心。離十不善心等卽
是調伏戒。由離其惡心故心中得淸涼寂靜。
是則尸羅之戒。亦是饒益有情之戒。又深以
般若妙惠觀前九種住心無自性。云何無自
性。謂如冬凍遇春卽泮流金石得火卽消鎔。
諸法皆從緣無自性。是故異生羝羊凡夫一
向惡心遇善知識敎誘故。起愚童持齊心。愚
童人乘人信因果故。起生天護戒心。嬰童無
畏心。嬰童無畏心願殊勝解脫智故。依善知
識誘發唯蘊無我拔業因種。二乘心之人蒙
諸佛警誘故。起他緣大乘心。他緣乘人願最
勝果故。起覺心不生心。覺心不生心人無自
性故。起一道如實心。一道如實心人蒙諸佛
警覺故。發極無自性心。極無自性心人願究
竟最勝金剛心故。發祕密莊嚴心。是皆由無
自性故。展轉勝進以深般若觀無自性故。自
然離一切惡修一切善。饒益自他衆生。卽是
三聚妙戒具足無缺。住祕密三摩地亦復如
是。住此乘者以此戒檢知自身心。敎他衆生。
卽此祕密三摩耶佛戒也論無時暫*妄者。
明三種菩提心之爲至要法故。恒常可行此
法也。論惟眞言法中至闕而不書者。重別拔
歎三摩地菩提心之殊勝功能也。或本惟字
作唯字。此甚吉也。眞言法者不妄語也。如
義言說也。謂佛自內證法是也。義釋云。眞
言梵曰曼怛羅。卽是眞語如語不妄不異之
音。龍樹釋論謂之蜜號所以此敎中說卽
身成佛義者。有深敎理敎有勝機人故也。於
諸敎中闕而不書者。他受用及應化佛所說
一乘三乘敎中不說卽身成佛三摩地法也。
無勝機故說其淺敎理故也。如菩提心義四
云。圓敎佛果未三平等三摩地。三平等行於
諸敎中闕而不書。今眞言果名三平等
二敎論上卷云。菩提心論云。惟眞言法中卽
身成佛義故是說三摩地法。於諸敎中闕而
不書。喩曰。此論者龍樹大聖所造千部論中
密藏肝心論也。是故顯密二敎差別淺深及
成佛遲速勝劣皆說此中。謂。諸敎者。他受用
身及變化身等所說諸顯敎也。是說三摩地
者。自性法身所說祕密眞言三摩地門是也。
所謂金剛頂十萬頌經等是也問。於顯敎
經論中多說三摩地義。而何云於諸敎中闕
而不書耶 答。於顯敎中多雖說等持定三摩
地義。而不能說法佛之身語意三平等祕密
三摩地義。故云爾也。密敎三摩地門是言總
意別義也。故云爾也 問。若爾者。何華嚴法
花等一乘敎中說龍女及善財童子普莊嚴童
子等速疾成佛義耶。然何餘敎中無說卽身
成佛義云耶 答。謂之有二義。一云。龍女等
成道是皆因位分證成佛也。不謂究竟果海成
佛也。故菩提心義云。龍女等成佛是初住分
證成道也。不妙覺成道也取意
故不相違也。二
云。若龍女等入究竟果海者。必修行三摩地
法正所應證果分佛位也。但此果分非彼經
顯然所說法也。故善財童子等歸此敎三平
等門遂證果海云也。故華嚴五敎章中卷云。
何故十信終心卽辨作佛得果法也。答。今言
作佛者。但初從見聞已上乃至第二生卽成
解行。解行終心因位窮滿者。於第三生卽得
彼究竟自在圓融果矣。由此因體依果成故。
但因位滿者勝進卽沒於果海中爲是證境
界。故不可說耳。此如龍女及普莊嚴童子善
財童子都率天子等。於三生中卽剋彼果義
等。廣如經辨。應准思之若據是文。龍女等
入究竟果海者。彼敎中說經三生沒果海故。
不卽身成佛義也。何況彼敎中言果分不可
說故。彼敎不說三平等之分齊也。故不相違
也。論一者行願二者勝義三者三摩地者。列
三門名也已上第一略說
菩提行相門了
第三大段廣釋菩提心
行相門者。是分四。一者明行願菩提心。二
者明勝義菩提心。三者廣歎勝義行願二菩
提心功也。四者明三摩地菩提心也。就初
中亦二。初總明利益安樂行。二者別明利
益安樂行。三者明利益行之方便也。論初行
願者至猶如己身者。是第一總明利益安樂
意。論初行願者總標也。菩提心義云。所行
名行發願爲願。故名行願。又云。願是願波
羅蜜卽四弘。行六度一切萬行。又云。以五
大願十度等一切萬行爲行願文 又菩提心義云。
論修習之人至
無餘有情界者。名
爲發願。取意文
論爲修習之人常懷如是心。我
當利益安樂無餘有情界者。以用大乘心之
廣大利他行願心。而可勸修於行者也。論觀
十方含識猶如己身者。明當觀察一切衆生
皆含藏佛性也。本覺佛性從本以來無自他
差別也。一切有情與我同一本覺故也。故可
利益安樂一切衆生云也。論所言利益者至
則得現前者。第二別先明利益行也。此中分
二。初明利益行。第二引經爲證也。利益者
令得善利於他義也。此中多是法施也。論爲
勸發一切有情悉令安住無上菩提者。明成
行人利他行時所可用法也。論終不以二乘
之法而令得度者。明成利他行時終所以不
可用小乘法也。論眞言行人知一切有情皆
含如來藏性皆堪任安住無上菩提者。明可
用大乘法所以也。意云。一切衆生具足性得
佛性故。遂可堪發心修行故也。論是故不以
二乘之法而令得度者。明終不可用小乘法
所以也。意云。於具性得佛性而可堪發心修
行一切衆生。何終以少乘法濟度此耶。若以
小乘法化此。彼所化衆生以自謂己得度之
想。輒不求大乘法故也。故不可用此也。論
故花嚴經云。無一衆生而不具眞如智惠。但
以妄想顚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
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者。第二引經爲
一切衆生備佛性之證也。此當古譯經第三
十卷性起品。及新譯花嚴經第五十一文也。
無一衆生而不具眞如智惠者。謂一切有情
皆悉有眞如智惠也。此如如理如如智也。具
如金光明經說。眞者不虛義不假義不妄義
也。唯識論第二云。眞謂眞實爲簡虛妄
信論云。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
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
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
相離心縁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
唯是一心故名眞如如者常義又同一義
也。唯識論云。如謂常如。表無變易釋摩
訶衍第三云。性眞如理平等平等唯同一相。
亦無一相亦無多相。無一相故遠離同縁。無
多相故遠離異縁。以此義故名爲眞如
起信論云。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者決斷義。慧者推求義攝論
意也
眞如是所證境
也。智慧是能證心也。能證所證俱一體理也。
此義有十種眞如十種本覺。可撿釋摩訶衍
論第三卷。煩故不引之。論但妄想顚倒執
著而不證得者。明本覺佛性雖備恒沙功德。
被覆三細六麁五意六染雲霧而不顯義也。
如摩訶衍論第三云。何名爲染淨本覺。自性
淨心受無明勳流輪生死無斷絕故。云何名
爲淸淨始覺。無漏性智出離一切無量無明
不受一切無明勳故。又同論第四卷云。一切
衆生從無始以來具足三身圓滿四徳。自性
淸淨遠離繫縛。而由無明不知不覺。是故名
爲不覺住地又妄想者三妄執也。謂一麁
妄執。二細妄執。三極細妄執也。論若離妄
想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則得現前者。明顯
修得菩提而離諸障時本有萬徳自然顯現
也。一切智者。智度論云。一切智共二乘。別
名一切相智道相智。果上總名一切相智取意
自然智者。釋摩訶衍論第五云。淸淨本覺從
無始來不待修行非得他力。性得圓滿本智
具足此自然智等意也。又法華玄賛云。一
切智者觀空智也。三乘同有佛智者。觀有事
智。唯佛獨成由自覺生二智故。名自然智。不
待他縁名無師智。或智性名自然智無礙
智者四無礙智也。摩訶衍論第一云。一者法
無礙。了知諸法實相實性故。二者義無礙。了
知諸法共差別相及滅相故。三者辭無礙。不
壞假名而說實相故。四者樂說無礙。發無邊
言說。契經海次第不斷絕故名爲四無礙
翳早晴白日忽現。妄想已除眞性頓現。故云
卽得現前也。論所言安樂至便令悅樂者。第
二別明安樂行也。是中行多用財施無畏施
也。安樂者令快悅於他義也。行人濟度衆生
大綱。爲令顯本覺佛性故也。所以於備佛性
衆生何成輕慢心耶。故云旣知一切衆生畢
竟成佛故不敢輕慢。如不輕菩薩行。論又於
大悲門中尤宜拯救。隨衆生願而給仕之者。
前依大智門知衆生佛性故。令依大悲門可
拯救衆生也。隨衆生所欲可作財施無畏施
也。論乃至身命而不悋惜者。意云。尙施極
所悋惜身命。何況不施餘物耶。論令其安存
便令悅樂者。明於受者可令受用快樂施物
菩提心義云。論所言利益至
便令悅樂者。名所行。取意文
論旣親近已至方
便引進者。第三明利益行之方便也。論旣親
近已信任師言者。先以財施等供給衆生已。
漸亦誘近而以如實語令信受。亦以法施可
敎道之也。論衆生遇朦不可强度。眞言行
者方便引進者。意云。所化衆生中若有愚鈍
者。不可强以大乘法度之也。若强度此恐返
成謗縁故也。故但隨機性。以方便爲彼說人
天乘及三乘敎。漸可引進之也已上說行願
菩提心畢
二勝義者至妙用無窮者。第三釋勝義菩提
心也。是釋勝義菩提心心中亦二。第一總略
釋勝義菩提心無性義也。第二約九種住心
廣釋勝義菩提心無性義也。論二勝義者觀
一切法無自性者。是第一總略釋勝義菩提
心無自性義也。觀勝義者。菩提心義云。止
息劣法觀顯勝義故名勝義慈恩二諦章云。
勝者殊勝。義者道理也。勝卽義也。持業釋
也。勝智之境故云勝義也。依主釋也取意
三摩耶戒序云。眞言門菩薩超此諸住心等
發菩提心者。行菩提行。爲知此乘差別發深
般若勝義心云云論云何無自性者。第二約
九種住心廣明勝義無性之中總問也。無自
性者。寶鑰云。九種住心前前皆不住故名無
自性論謂凡夫執著至誠可棄捨者。第一明
異生羝羊心相也。此中分二。初明異生凡夫
虛妄行。第二勸可厭離行也。十住心論云。凡
夫者正應云異生。謂由無明故隨業受報不
得自在。墮於種種趣中。色心像類各各差別。
故曰異生也是中凡夫是屬愛煩惱凡夫也。
論謂執著名聞利養資生之具。務以安身。恣
行三毒五欲者。謂愚童凡夫。於五蘊假法。而
生虛妄我我所執是俱生我執
等煩惱也
由是妄執故生我
見我愛等是通分別
起煩惱也
故執著名聞及資養生命之
諸財物資具。而欲養生命故。依貪嗔癡等諸
煩惱故起諸惡業也。謂三毒者貪嗔癡也。餘
煩惱攝之。五欲著耽著五塵之境也。論眞言
行人誠可厭患誠可棄捨者。第二勸可厭離
行也。寶鑰云。初一氣凡夫一向行惡行不
修少善論又諸外道等至亦同幻夢陽焔
也者。第二明嬰童無畏心無性義也。此亦分
二。初明虛妄行。後陳可厭離所以也。論又
諸外道等至以爲究竟者。又第一明虛妄行
也。諸外道者。謂諸屬見煩惱外道類也。其
部類及所立計不過六十二見。十六異論及
九十五種徒類也。等者。今私案云。等取依
外傳法修人乘生人趣者歟。謂如晨旦國孔
子顏囘等類也。彼護五常法妨非止惡也。是
卽與內道五戒法漸相融法也。此等皆愚童
持齊心所攝也。天竺境豈無如是類耶。論戀
其身命者。總標上二類未離我愛等煩惱也。
論或助以藥物得仙宮住壽。或復生天以爲
究竟者。別拔明諸見外道之修因得果相也。
或飡仙藥有仙宮住壽者。其壽久遠也。是人
卽尙人趣所攝也。或持十善戒等修四靜慮
四無色定。有生欲天色天無色天者。以是
謂究竟果。彼如非想非非想天以八萬大劫
爲其壽命之齊限也。諸天壽量等如十住心
論第三具說。論眞言行人至亦同幻夢陽焔
也者。第二陳可厭所以正勸厭離。亦分二。論
眞言行人應觀。彼等業力若盡未離三界煩
惱尙存宿殃未殄惡念旋起者。下第二陳可
厭所以也。謂明退沒下界因縁也。業力若盡
者。標諸人天之善業之力盡也。業者造作義
也。體是遍行思心所也。此中業者福業及不
動業也。福業者。欲界人天因業。不動業者
色界無色界因業也。因此二業感人天果也。
此業因勢力盡故所得果報亦窮盡。而退墮
下界三惡趣等也。論未離三界煩惱尙存者。
明未斷惑染法也。謂藏識中執持三界繫惑
種子也。然此未得無漏斷道已來。三界惑種
未滅故。生上二界者。以六行智唯制伏下界
惑現行。未斷種子故。乃至亦雖伏三空以還
現行惑。猶種子惑不斷故。設雖生非想天。隨
縁起現惑退墮下界也。六行智者苦麁障淨
妙離也。六行智之所伏煩惱者。俱生煩惱
也。三界九地九九八十一惑品也。但非想地
九品不六行之所伏也。唯有淨妙離義無苦
麁障義故也。其體者。是欲界貪嗔癡慢邊見
我見六。及上二界除嗔各餘五煩惱也。合三
界數十六煩惱也。是俱生惑也。又分別所起
煩惱有百一十二種。謂迷四諦理故欲界有
四十。每四諦各起十煩惱故。上二界各各有
三十六。每四諦起九故。嗔非彼地繫也。故
除之也。三界合百一十二種耳。體是貪嗔癡
疑慢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也。是
皆發業煩惱也。由此作三界六趣受生業也。
論宿殃未殄者。由未盡三界惑種故。亦先世
惡業種子未滅也。論惡念旋起者。以六行智
雖伏下界惑生上界。此善業力盡故將果報
盡。依前世業種及下界惑種。而潤當有時起
自體愛。當生愛等故。云惡念旋起也。論當
彼之時沈淪苦海難可出離者。正明退沒苦
也。故寶鑰云。得上天妙樂。雖然道非究竟故
不能出生死得𣵀槃。上射非想還墮地獄
苦海者行苦壞苦也。又三惡趣等苦也。行苦
者。有爲諸法有無常逼近相故名行苦也。壞
苦者。樂喜受滅壞時生憂惱名壞苦也。此世
果報也。盡前今二世宿業之可感當果期。已
純熟而潤當有生。旣決定故難可改轉也。故
難可出離云也。此中有七可厭咎也。一業力
若盡。二未離三界。三煩惱尙存。四宿殃未
殄。五惡念旋起。六沈淪苦海。七難可出離
也。論當知外道之法亦同幻夢陽焔也者。第
二正勸可厭離也。此三喩是示諸外道所計
法之虛妄不實喩也。幻喩者密嚴經上卷云。
識如幻事虛僞不實。譬如幻師若弟子以草
木等物。幻作人及諸象馬種種形體具足莊
嚴。愚幻貪求非明智者。識亦如是云云又大
日經疏第一云。譬如幻師以呪術力加持藥
草能現種種未曾有。五情所對悅可衆心云云
夢者是夢境也。謂睡眠心之住夢中其心所
妄現。種種妄想之境界體相者。一一非實法
也。夢心境是覺悟之後此夢境都無體用也。
陽炎者。密嚴經上云。想亦以二法和合因縁
所生。猶如熱時焔譬如盛熱地氣蒸涌照以
日光如水波浪。諸鳥獸等爲渴所逼。遠而見
之生眞水解。想亦如是無有體性云云寶鑰
云。次一表天乘。卽是外道。下厭下界上欣
生天。願樂解脫遂墮地獄論又二乘之人
至亦不可樂者。第三合明唯蘊無我及拔業
因種二種住心也。此中亦分二。論二乘之人
至已爲究竟者。第一明二乘所修之行果也。
論眞言行人至亦不可樂者。第二明二乘行
果狹劣失。而正勸可厭行也。此中分五。二
乘之人者。第十一明能行人。是愚法二乘
也。纔依折法空觀。雖破人我執。猶於四諦
十二因縁之染淨諸法起實執也。故云愚法
二乘也。菩提心義五云。若三藏敎意。眞如
之性不成智相。譬如空光性相各別聲聞
者因聞音聲敎發道心故云聲聞也。或以音
聲敎化他故也。執四諦者。第二辨是所縁之
著相也。謂於此作染淨法執也。四諦者苦集
滅道諦也。苦集二諦生死因果。滅道二諦𣵀
槃因果也諦者審
實義也
是正聲聞所觀。傍縁覺所
觀也。十住心論云。諸外道等計有我我所。因
如是妄執不出生死。雖生非想非非想處。還
復墮落故。佛爲求聲聞者說人空法有之理。
所謂人則人我等。法則五蘊等法。此唯蘊無
我一句中攝一切小乘法盡。令聲聞乘名唯
蘊無我住心。三釋名者。華嚴經云。上品十
善修自利行。以智慧狹劣怖三界闕大悲。從
他聞聲而得解了。故名聲聞。四明三昧者。
大日經云。復次祕密主聲聞衆住有縁地。識
生滅除二邊。極觀察智得。不隨順修行因。
是名聲聞三昧道者。如何。毘曇明九相八念
背捨勝處一切入三昧等。皆名住有縁地。依
此等三昧爲方便故。令其心恬然而靜得正
觀察。覺世間出世間法皆悉有因有縁。世間
以集爲因以苦爲果。出世間以道爲因以滅
爲果。毘尼中擧要言之。所謂諸法從縁起。如
來説是因。彼法因縁盡。是大沙門説也。以
知因縁生滅故。滅有無見。遠離斷常二邊。得
眞諦智生。故名極觀察智。以能極觀察故不
倒不謬。故名爲諦也。從無明至老死。此有
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乃至輪迴無際。若隨
此而轉名之爲順。旣見四眞諦已。背生死流
隨行聖道。乃至能自記説我生已盡梵行。已
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是名不隨順。如是種
種不隨順行要三昧爲因。故曰得不隨順修
行因縁覺者。謂觀覺十二因縁故云縁覺。
此有二類。一者麟角喩獨覺。二者部行縁覺
也。初不從佛化導。後或從佛化導也。論執
十二因縁者。第二明縁覺所縁相也。謂一無
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
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謂
無明縁行乃至生縁老死者。是生死染因果
也。此三際兩重因果也。過去二因現在五
果。現在三因未來兩果也。過去二因者。無
明行也。現在五果者。識名色六入觸受也。現
在三因者。愛取有也。未來兩果者。生老死
也。無明滅卽行滅。乃至生滅卽老死滅者。是
𣵀槃法因果也。因者親因也。縁者疎因也。此
於十二縁起生染淨實執故。云執十二因縁
也。正是縁覺觀法也。傍聲聞觀法也。十住
心論云。經云。拔業煩惱株杌無明種子生十
二因縁。又云。是中辟支佛復有少差別。謂
三昧分異。淨除於業生。釋云。業者惡業。因
則十二因縁。種者無明種子。如聲聞極觀察
智。解了唯蘊無我。以厭怖心重故。疾斷煩
惱自證𣵀槃。不能分柝推求十二因縁實相。
辟支佛智慧深利故。能以總別之相深觀察
之。見一切集法皆悉滅法。此與聲聞異。又
辟支佛觀一切集法皆悉如𣵀槃相。於種種
有爲境界中。皆亦戲論風息能證此二種三
昧故。拔業煩惱株杌及無明種子。是則辟支
佛學處證處。此拔業因種一句中悉攝辟支
佛乘盡。故縁覺乘名拔業因種住心。華嚴經
云。上品十善自利淸淨不從他敎。自覺悟故
大悲方便不具故。悟解甚染縁生法故
知四大五蘊畢竟磨滅。*染起厭離破衆生執
者。第三明因行相也。四大者。地水火風也。
用大故云大。謂造作諸色用大故。又體相大
故云大也。謂大海大地等也。五蔭者色受想
行識也。蔭者覆蓋義也。謂覆攝一切法故
也。或蔭覆𣵀槃淨法故也。畢竟磨滅者。四大
五蘊有爲無常法故。遂歸磨滅理也。是名爲
折法空觀也。依了知此理發厭離心。不染著
六塵。而於五蘊中求我自性。都無小分常一
主宰義故。破我執而發生盡無生智也。故云
深起厭離破衆生執也。論勤修本法者。勤修
三十七菩提分法也。論剋證其果者。第四明
證。有爲果無爲果之中是初有爲果也。約有
爲果聲聞四果。所謂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
果也。縁覺唯立一果也。如十住心論明也。論
趣本𣵀槃已謂究竟者。是明得無爲果也。趣
向無餘依𣵀槃界。以炭身滅智謂究竟果。故
云趣本𣵀槃已爲究竟也 問。法相宗所云。
於預流等前三果有學位。云何乍有學位得
變易身耶 答。唯識疏八云。舊云大力菩
薩。今言已得自在菩薩。是第八地。於相及
土二種之中已得自在故。故第八地説斷二
愚中有於相土自在愚也。彼言大力亦是於
相於土得大力故。無上依經云。大地菩薩乃至
此卽二乘無學迴心向大者。乃直往菩薩八
地以去方受變易生死。此非盡理但隨經文。
佛地二卷説。聲聞乘或除七生。或除一生或
除上界處處一生。卽前三果。雖諸煩惱所潤
分段得。非擇滅而由願力受變易生。生三無
數劫修菩提因無有過失。非擇滅者。衆縁不
具。於此時中畢竟不生。非永不生。資此身
因展轉增勝乃至成佛。第八十説。復次迴心
菩提聲聞或於學位卽能棄捨。或無學位方
能棄捨。乃至廣説。故知。前三果亦得變易
生。驗知。此文非爲應理。七地以前決定性
者有受此生故。今此中説二乘無學八地以
去受變易生。決定故。説其前三果及七地前
不決定受變易生死故不説之。此三種定故
説之也云云但勝鬘經佛性論等唯無學果入
無餘𣵀槃云也。是等義可尋知也。𣵀槃者此
云圓寂也。或云大入息滅。謂此有四種。一本
來寂靜𣵀槃。二有餘𣵀槃。三無餘𣵀槃。四無
住處𣵀槃也。初後二𣵀槃以二空眞如爲體。
中間二𣵀槃以生空眞如爲體也。初後二𣵀
槃者。唯佛菩薩所證也。中間二𣵀槃者。亦
通二乘所證也。此中趣本𣵀槃者。入無餘依
𣵀槃也。謂雖滅業煩惱猶有有漏之身心微
苦所依。故云有餘依也。身智俱炭滅無微
苦餘依。故云無餘𣵀槃也。愚法二乘雖謂究
竟無餘灰斷。實者是於界外更受變易身也。
依不斷煩障故受分段身也。依所智障故受
變易身也。二乘人依不知此義故。妄謂究竟
𣵀槃也。故佛性論第三云。此無明住地爲
縁。及微細妄想所起無漏業爲因。起三種意
生身。又云。出三界外有三種聖人。謂聲聞
縁覺大力菩薩。又云。復次應知。無明住地
如煩惱難。無漏業如業難。三種意生身如果
報難。不可思議退墮如過失難論眞言行
人至亦不可樂者。第二明二乘狹劣行勸可
厭離也。當觀者。正勸進詞也。論雖破人執
猶有法執者。於諸蘊雖遣人我執。猶依不了
諸法如幻假有義卽滯法執也。謂於諸法雖
生折法磨滅空觀。尙不了體法難解空觀云
也 問。何名折法空體法空耶 答。如菩提
心義云。若諸部小乘觀折實法以爲實空。名
折法空。若諸部大乘觀諸法體卽空。名體法
論但淨意識不知其他者。二乘人唯知
麁顯六識。而亦斷第六識相應染法。得生空
妙觀察智也。故云但淨意識也。不知微細七
八九十識。故云不知其他也。論久久成果位
者。聲聞人利根者經六十劫修行。鈍根者經
三生修行。至果位也。縁覺人利根經百劫修
練。鈍根經四生練行。至果位也。故云久久
成果位也。論以灰身滅智趣其𣵀槃者。明滅
有漏依身及無漏智究竟入無餘𣵀槃也。論
如太虛空湛然常寂者。以譬明入無餘𣵀槃
寂靜相也。因論 問。抑於法相宗所言二乘
之無餘𣵀槃。而無相宗等云界外變易及三
昧樂。意何 答。寶法師一乘佛性論第五
云。瑜伽等論依四十年前經作論。故所釋經
中説二乘實入𣵀槃身智俱盡三界之外無別
生死。故是説四十年後二滅非眞。前説二乘
𣵀槃卽三摩跋提三昧樂也。有阿梨耶識轉
墮不思議死。經旣此説論亦隨□ 問。此三
昧樂九次第定中爲是何定 答。此定於前
三時敎八萬四千法門之中名二乘𣵀槃。非
諸定攝。後時敎意。此是內身修行法中別有
一種三昧。滅分段身非八解脫滅盡定攝。所
以得知。前敎説滅異熟識。入此三昧故。瑜
伽八十云 問。住何等心於無餘依般𣵀槃
界當般𣵀槃 答。於一切相不復思惟。正思
惟眞無相界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熟識
捨。所依止異熟識無有取故。依轉識等不復
得生。唯餘淸淨無爲離垢眞如法界在。當楞
伽經滅諸根不取未來境界。實是三昧。二乘
謂爲𣵀槃。卽是四十年前説爲𣵀槃。後時爲
三昧。而有變易生死。故知非滅定也。又滅
定唯滅轉識不滅依身。此滅有身及心。故不
同也以此文可知之也 問。深密經瑜伽
論等云意。不定性羅漢今世果報將盡故爲
受變易身。以無漏有分別業爲因。無明住地
爲縁。資現身因而受變易生也。言現身因者。
親生第八識因縁種子也。此種子之依有漏
業種子之相資力。而相續生自第八也。業種
子期若干年而相資也。若期盡時不相助也。
爾時雖有自種子而不得生第八識也。是時
名死也。然不棄此分段。此身上更增壽行變
易依身。而以此身令住長時以取無上菩提
云云
勝鬘經佛性論等意云。二乘無學聖者今世
果報盡時。以無明住地爲縁。以微細妄想所
起無漏業爲因。捨分段已。更別於三界外
淨土受變易身也云云此等經論相違如何
答。染密瑜伽等意是説權大乘義也。唯立
增壽變易身。不立界外變易身也。勝鬘經
佛性論等説實大乘義也。故立界外實變易
身也。故不可和會也。權實意別故也。論有
定性者難可發生者。第五明定性者與不定
性者二種迴心之中。此第一明定性二乘者
難迴心向大義也。有定性者。謂五種姓之中
定性二乘也。但此論意。謂五種性中定不定
性差別皆據於客性云也。不謂於本性住種
性也。不同瑜伽等意也。客性者習所成性
也。謂宿習善及不善差別有五乘串習力也。
本性者無始法爾同一種姓。無五性差別種
性也。然於客性不無五性差別假立也。謂宿
生毀謗三乘等者云無性人。謂發菩提心無
縁也。若於三乘敎之隨一法。宿生各結縁重
習者。決定種姓聲聞乃至名決定種性菩薩
也。若於三乘敎宿生遍結縁重修者。於後時
隨縁可學三乘之隨一行故。云不定性也。雖
有五種客性差別。然有同一之正因佛性也。
本性住種姓故皆遂發心修行而證佛果菩提
云也寶法師一乘佛性
究竟論意同也
定性二乘宿習偏深故。
輒於界內不迴心向大也。於界外迴心定性
者。必待劫限滿故。云難可發生也。論要待
劫限等滿方乃發生者。明定性者難迴心向
大者。迴心向大之本縁也。楞伽經云。阿羅
漢入無餘𣵀槃。經無量劫耽三昧酒醉逸而
臥。後從彼起方發大心又智度論九十三
云 問。阿羅漢先世因縁所受身女應當滅。
住在何處具足佛道 答。阿羅漢時三界有
漏因縁盡更不復生三界。有妙佛土出於三
界。乃至無有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
法花經具足佛道。如法花經説。有阿羅漢若
不聞法花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爲説是
事。汝當作佛又𣵀槃經第十一云。迦葉。
有五種人。於是大乘大𣵀槃典有病行處非
如來也。何等爲五。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
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返永斷諸苦入於
𣵀槃。迦葉。是名第一人有病行處。是人未
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下三結薄貪恚癡得
斯陀含果。一往來永斷諸苦入於𣵀槃。迦葉。
是名第二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六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三
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永
斷諸苦入於𣵀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行處。是
人未來過四萬劫。便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迦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
得阿羅漢果。煩惱無餘入於𣵀槃。亦非騏驎
獨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
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第五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
佛道。煩惱無餘入於𣵀槃。眞是騏驎獨一之
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十千
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是
名第五人有病行處。非如來云云問。此文意
如何 答。經云。須陀洹人亦復不定故。經
八萬劫則然到阿耨菩提心。乃至云獨覺經
十千劫得到阿耨菩提心。解云。此明最鈍須
陀洹人受七生。已方入𣵀槃滅心心法。如入
滅定後經八萬劫乃得生。心受佛敎化卽能
發菩提心。若於一身得第二果。受生已卽入
𣵀槃。經六萬卽能發心。若於一身得第三
果。不還欲界。卽入𣵀槃。經四萬劫能得發
心。若得羅漢卽現入滅。經二萬劫卽能發心。
若獨覺根利。經一萬劫便能發心。此五人發
心之時卽入十信菩薩位。名發阿耨菩提心
云云言最鈍須陀洹人等者。意言。云極七返有
人於初果而受七生。已得第四果復入無餘。
經八萬劫迴心向大言也。故法寶師𣵀槃疏
云。第一人住初果經生多故劫數多也云云
問。此人但於初果經生得第四果入無餘。若
二三果亦經生耶 答。此人更不經二三果。
超中二果得第四果入無餘 問。何故不經
二三果 答。初果斷後三果障得第四故。更
不得也 問。何故此人必八萬劫經 答。𣵀槃
疏云。如得初果不越七生。由道力故不越其
七生。由業力故不減七生。此亦如是云云
若於一身得第二果等者。意云。此人初果卽
身得第二果。其位而經一生得第四果。入無
餘。經六萬劫發心云也。故𣵀槃疏云。第二
人於初果不經生卽至第三果。於二果上經
欲界人天。各一生得第四果云云言若於一
身得第三果等者。意云。此人從初二果卽身
得第三果。其位而經一生得第四果入𣵀槃。
經四萬劫發心也。故𣵀槃疏云。第三果於
前果不經生。至第三果經色無色生得第四
云云言若得羅漢卽現入滅等者。意云。此
人從前三果不經生卽得第四果入無餘。經
二萬劫發心也。故疏云。第四人於前三果不
經生直至第四果。誰同此阿羅漢果入於𣵀
槃。前果生不同劫數不等云云問。此等四人
俱得第四果方入無餘。若爾。可言阿羅漢八
萬劫到等。如何須陀洹八萬劫等云云答。從
本立名云爾。問。爾前三果可爾。第四果如何
耶 答。約不逕生人故云爾。此等經論之文。
皆説定性者於界外迴心向大也。等者。等取
道力業力也。故寶法師佛性論云。如斷見惑
不越七生定斷修惑。斷人執已不越八萬劫
等必發大心。由道力業力能令唯八萬劫等
如法藏師及惠遠云。悉有佛性力爲內熏因
縁。故如來大悲力外縁不捨故。根本無明猶
未斷故。小乘𣵀槃不究竟故云云問。是五果
發大菩提心者。發何菩提心耶 答。寶師𣵀
槃疏八云。謂得阿羅漢果入於小乘無餘𣵀
槃。是人未來過八萬劫得菩提者。謂𣵀槃後
八萬劫。顯不滅八萬亦非正滿得菩提者。眞
諦法師云。是發心菩提。遠云。大品説。菩提
有五種。謂發心伏明出倒無上。發心在善趣
位。伏在種性已上。明在地上。出倒在七地
已上。無上在佛果。有人云。得成佛者謬也
法藏師五敎下卷云。此五人發心時之卽
入十信菩薩位。名發阿耨菩提心。又有義。
前五人從凡得小果入𣵀槃。後起迴心從十
信行信滿心已堪入十住。初發心住位已來。
隨根利鈍各逕彼劫。未必一向在𣵀槃中逕
爾許也。如直往人旣逕一萬劫。修信滿足堪
能發心。彼獨覺根最利故。亦似直人逕一萬
劫。餘四鈍根又差別故時得多別也問。此
所可逕劫數者何劫數耶 答。法花攝釋云。
今六十劫取增減劫云云准之可知之也。論
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遇縁便迴心向大。從
化城起爲以越三界者。第二明不定性者。於
界外易迴心相也。此中有三。一者正明易發
大心。二者明迴心向大因縁。三者明修因得
果義也。此其初也。有不定性者。値佛世迴
心者。謂法花會得授記聲聞等也。又不定性
者。有於界外迴心。多是佛滅度後不定性者
是也。此論所説者。是界外迴心不定性者是
也 問。金剛仙論云。不定性人法花迴心。定
性二乘界外迴心然何捨此論説。有不定
性人界外迴心云耶 答。彼論總相説也。細
謂之道理可有也。何況慈恩金剛般若疏上
卷云。彼金剛仙論者非眞聖敎也。是南地呉
人所作問。不定性者於界內可迴心。何
故知。有界外迴心耶 答。佛滅後不定性羅
漢及縁覺不具法縁。故未迴心。前先世業所
受果報盡故。更生界外淨土也。此人不定性
故易迴心故。速蒙佛敎化力界外迴心無妨
也。如法花云。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辟支佛
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敎化菩薩事。此非
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又舍利弗。是
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
究竟𣵀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已上文是説定性二
乘增上慢
者界內不
迴心
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所以者何。佛
滅度後如是等經受持讀誦。解其義者是人
難得。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文 已上
文説
不定性界外易
迴心所以也
意云。佛在世不信解法花聖者
此皆爲定性二乘。亦爲增上慢者也。定性人
故不能信解法花也。佛滅後二乘聖者假使
雖不定性人。不具法縁故不知法花。而已入
無餘𣵀槃。雖入𣵀槃不定性人故。於界外淨
土輒蒙餘佛敎化力。頓入大乘敎云意也。必
不待劫限等滿也。經云若遇餘佛便得決了。
故知爾也
           一校了 點了


發菩提心論私抄卷第四
論夫會阿字者皆是決定觀之。至卷舒自在
者。第二稱揚能觀行者之分修證功徳也。此
中有二。初明初修業者分修徳。後明久修業
者分證徳也。論夫會阿字者。至當觀圓明淨
識者。是先總明此密敎菩薩所可觀察境相
也。此所觀境相者。如大日經第三頌云。摩
訶薩意處説名曼荼羅。諸眞言心位。了知得
成果。諸有所分別悉皆從意生。分辯⾭黃
赤。是等從心起決定心歡喜説名內心處。眞
言住斯位能授廣大果。念彼蓮花處。八葉鬚
蘂敷花臺阿字門。焔鬘皆妙好。光暉普周遍
照明衆生故。如合會千電。持佛巧色形深居
圓鏡中。應現諸方所猶如淨水月。普現衆生
前知心性如是。得住眞言行問。文夫會
阿字者。當觀圓明淨識者。此文明何義耶
答。此文是別明三摩地門內所觀阿字所詮
甚密門之菩提心義也。其文言夫會阿字者。
皆是決定觀之。當觀圓明淨識者。是別明三
摩地門中阿字所詮阿賴耶識。卽體爲眞如
無爲義。爲實相義。爲甚深不思議義也 問。
若爾者。於此説有指文證耶 答。密嚴經中
卷云。諸仁者。心之體相不可思議。密嚴中
人善能知見。諸仁者。一切衆生阿賴耶識本
來而有。圓滿淸淨出過於世。同於𣵀槃。譬
如明月現衆國土。世間之人見有虧盈。而月
體性未嘗增減。藏識亦爾。普現一切衆生界
中。性常圓潔。不增不減。無智之人妄生計
著。若有於此能正了知。卽得無漏轉依差別
今私解曰。一切衆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
者。示果分內心識常住不生義也。本無今有
名生故。已有還無爲滅也。而此藏識本來常
有物也。何名生耶。是卽眞如義也。圓滿淸
淨義名云實相也。於虛假不實之有爲有漏
法。無圓滿淸淨義也。文出過於世同於𣵀槃
者。是明阿賴耶識卽無爲常住義也。又阿賴
耶識卽爲眞如圓成實性義。又如密嚴經文
言。體是圓成實。瑜伽者當見者。是義也。又
大日經第七云。又觀彼心處。圓滿淸月輪。炳
現阿字門變作金剛色云云以阿字觀圓明淨
識者。此意而已。又同經第六頌云。彼能有
知此內心之大我。隨其自心位導師所住處。
八葉從意生。蓮花極嚴麗。圓滿月輪中無垢
猶淨鏡。於彼常安住眞言救世尊云云此等
文是明阿字門之中圓明月輪義也。若證會
阿字者。是方可解阿字卽質多菩提心之圓
明淨識相也。應觀想此阿字菩提心是其自
體相湛然常住也。圓明皎淨猶如世滿月輪
相也。淨識者。是第九識淨心處也。文當觀
圓明淨識者。如菩提心義云。第九菴摩羅識
此云無垢識。或云淨識也。第九菴摩羅是善
惡心體。第八阿梨耶是善惡用。又云。此則
以第六識質多菩提心。於第九識干栗多淨
心處。求本有質多菩提心問。何故觀阿
字者。必當觀阿字卽淨識耶 答。觀阿字卽
淨識意。觀察第九干栗駄耶之心處心。是卽
爲八葉白蓮花之臺。亦卽是觀想圓明相之
在八葉心蓮臺也。是心蓮臺者。是則心處心
義也。此中淨識者。質多心也。是卽能有此
心處心中之慮知心用。是質多心也。卽以是
爲阿字菩提心義也。故此淨心處上更可觀
本有不生不滅萬徳相也。是卽具足覺了義
邊者。方指是卽爲質多菩提心。卽爲阿字性
也。故論云。阿字是菩提心也。論若纔見者
則名見眞勝義諦者。正初明初修業者之分
見眞理之徳也。是則眞言家之地前三賢位
也。爲簡顯家之假施設之勝義諦故。此眞言
家所存妙理。卽別名爲眞勝義諦也。故大師
所造理趣般若經開題云。自性之又性。法體
之又體。三自三大未見其邊。一如一心誰到
其極。就此亦二。一法爾所起曼荼羅身人。二
隨縁上下迷悟身人是法爾人法者。卽眞
勝義諦耳。密嚴經云。密嚴中之人一切同佛
相。超過刹那壞常遊三摩地。密嚴微妙土是
阿若悉檀。非諸因明者所量之境界。但是無
功用妙智之所生又六波羅蜜經一云。如
來妙體則法身。淸淨解脫同眞諦論若常
見者則入菩薩初地。至當具一切智者。後明
觀心純熟者之分證眞理之觀行之利益相
也。就此中有二。一者初明初地分證。二者
總明後九地分證也。論若常見者則入菩薩
初地者。是初也。問。此初地者。是爲何敎
初地耶 答。菩提心義二云。住心品云十地
此生滿足。及具縁品等義釋。云眞言門菩薩
入初地坐百葉臺。百佛世界作佛利生。是約
別敎地位明眞言門菩薩之地又云。仁王
儀軌及良賁仁王疏云。三藏所持金剛頂瑜
伽經明四種地。一解行地。謂三十心也。二
普賢地。謂十地也。三大普賢地。謂等覺也。
四普照曜地。謂妙覺也今謂。於眞言門直
有自乘內十住地義也。故彌勒儀軌云。初作
如是悉地。卽證五地八地已來眞言菩薩
又云。七金山間甘露香水等海。其中諸聖而
居又諸山中皆有諸賢聖。地前四十心賢聖。
十信十住十迴向十行等今私云。若借彼
別敎敎道門之假施設賢聖衆者。以彼他宗
家敎所建立菩薩衆者。何令居在眞言門曼
荼羅中哉。卽知。於眞言門中直實有五十二
位也。又大疏九云。今此祕密藏中乃至今此
菩薩律儀。亦復如是。雖復最初發心。乃至
四十二地階次不同。然一時普遍法界發起
無作善根。以此義故名爲祕密藏中無作功
徳也是説旣偏局眞言一門直往菩薩之位
地也。又祕藏記云。據密敎十念成熟。謂十
波羅蜜圓滿也。或難云。經云十念成就得生
西方淨土。西方淨土者。初地菩薩所居之
土也。十波羅蜜者。於十地中地地修。地地
圓滿。若以十念成*熟擬十波羅蜜論者。生
淨土時十地可究竟。何故云初地菩薩所生
之土也。答云。是密敎所謂橫義也。初地與
十地無高下故。今卿所難次第義耳。十地自
布施波羅蜜至於智波羅蜜地地各有一波羅
蜜。是顯敎所説地地遷登之義。今密敎所説。
言菩薩地者是心也。法也。佛也。菩薩也問。
初地名歡喜地意如何 答。用心次第云。所
觀月輪漸進遍周法界。如法所證名爲初地。
所以初地菩薩以證此法。昔所未得而今得
之。生大喜悅。是故初地名歡喜地論若
轉漸增長。則廓周法界量等虛空。卷舒自在
者。第二總明觀心純熟者是之分證眞理相
也。用心次第云。卽此自性淸淨心以三義故
猶如於月。一者自性淸淨義。離貪欲垢故。二
者淸涼義。離眞恚熱惱故。三者光明義。離
愚癡故。所以喩月。爲世人皆共見取以爲喩。
令其悟入。觀習成熟。不順延促唯見心先明
朗。更無一物亦不見身之與心。萬法不可得
猶如虛空。亦莫作空解。以無念體不可得
故。説如虛空非爲空相。久久純熟。行住坐
臥一切時處。作意與不作意。任運相應無所
罣礙。一切妄想貪嗔癡等一切煩惱。不假斷
除自然不起。常得淸淨。依此習觀乃至成佛。
唯是一道更無別理大疏第十七云。先觀
其八葉。開敷置阿字於其上。此阿字卽有圓
明之照也。將行者染欲之心與眞實慧心。而
相和合卽同於眞。而共一昧也。如是觀者卽
是如來。故經云。彼若如是觀作者卽是我也。
我者佛自指也又祕藏記云。淨菩提心觀念
誦分限了。卽結定印觀五字。謂阿卑羅吽欠
也。是月輪觀。又實相觀。先月輪安心上。輪
上布五字。聲字實相逆順往反觀想。言聲者
口誦字聲。字者觀字體。實相者字義。了唯
一向觀月輪周遍。良久以後。月輪周遍法
界。俄須妄身與月專注無分別智。然後爲
利衆生住大悲門。出卷縮月輪收自心文 已上
説十
地分
論當具一切智者。別明等覺菩薩不久
當得佛果之種智也。義釋云。一切智者智之
中智也論凡修習瑜伽觀行。至證悟五相
成身義也者。第三總述卽身成佛殊妙行相
也。此中有二。論凡修習瑜伽觀行人當須具
修三密行者。是初總明應修三密行也。是眞
言行者之因位之行法也。是行者之所修之
三密行者。備卽身成佛之不思妙用故。輒
爲非機人不可顯示如是大事。故名曰三密
也。論證悟五相成身義也者。是後總明五相
成身行法之果徳也。此五相成身行帶因果
二位也。初四相者因位。後一相果位也。具
義如後解。論所言三密者。至觀菩提心也
者。下初別三密行相也。意云。手結印契。口
誦諸尊之眞言密號。意觀本有菩提心普賢
圓滿月輪淨識相。而召請本尊及法界海之
諸尊。安置布烈於海會壇場。種種供養恭
敬。而祈請行者之所求之可成佛事也。菩提
心義云。自性淨心名質多。是性得菩提心。發
心名質多。是修得菩提心。此則以第六識質
多菩提心。於第九識干栗多淨心處。求本有
質多菩提心是意密義也。論次明五相成
身者。至獲金剛堅固身也者。後別明五相成
身行相也。論一是通逹心者。菩提心義云。
問。何名通逹心等耶 答。如瑜伽云。諸佛
咸吿言。心相難測量。授與心眞言。卽誦徹
心明。觀心如月輪。若在輕務中者。是通逹
心也。又云。今於第九淨識眞如理處。通逹
性得本有佛性大菩提心。故名通逹本心也。
又云。所通逹心各有二義。一約九識。謂本
淨九識是所通逹心。染穢九識是能通逹心。
如心地觀經。自覺悟心有其四種。凡夫二
心。一者眼識乃至意識。因縁自境名自悟心。
二者離於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縁境名自悟
心。私云。初心六識。後心七八九識。體相用
故。二約五智。謂佛陀五智是所通逹心。行
者五智是能通逹心。如心地觀經賢聖二心。
一者觀眞實理智。二者觀一切境智。如是四
種名自悟心。私云。初智法界性智。後智四
智。又約九識。更有二義。第九淨識是所通
逹。第六意識是能通逹。又約五智更有二
義。大圓鏡智是能通逹。法界體性智是所通
今私云。以此經爲文證。以染穢之第
八第九識爲能通逹義。未得其意可尋知也。
論二是菩提心者。菩提心義云。如瑜伽云。汝
心本如是爲客塵所翳菩提心爲淨。汝觀淨
月輪得證菩提心。是菩提心也。又云。於性
得菩提心發修得菩提心名菩提心也。又菩
提心義引用心次第文云。故用心次第云。行
者應當安住淨住勿縁一切諸境。應須假一圓
明猶如淨月。亦如淨鏡不高不下。正當行者
心中量同一肘。圓滿先明內外瑩徹。色白
鮮潔世無類者。初雖禾見。久久精研當卽徹
見。發明見已卽更觀察漸引令廣。或四肘八
肘。如是倍增乃至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極令
分明。將出觀漸漸收斂。量同先相。初觀之
時假月爲喩。遍周之後無復延縮。作是觀已
卽證解脫一切障三昧。但此三昧者名爲地
前三賢。依此漸進遍周法界。如法所證名爲
初地。所以初地菩薩以證此法。昔所未得而
今得之生大喜悅。是故初地名歡喜地。亦莫
作月解。卽此自性淸淨心以三義故。猶如於
月。一者自性淸淨義。離貪欲垢故。二者淸
涼義。離嗔恚熱惱故。三者光明義。離愚癡
闇故。所以喩月者。爲世人皆共見取以爲
喩。令其悟入觀習成熟。不須延促唯見心。光
明朗更無一物。亦不見身之與心。萬法不可
得猶如虛空。亦莫作空解。以無念體不可得
故。説如虛空非爲空相。久久純熟。行住坐
臥一切時處。作意與不作意任運相應無所
罣礙。一切妄想貪嗔癡等一切煩惱。不假斷
除自然不起。常得淸淨。依此習觀乃至成佛
唯是一道。更無別理論三是金剛心者。菩
提心義云。如瑜伽云。菩提心堅固。復授心
眞言。觀金剛蓮華是金剛心也。又云。爲欲
加持此菩提心能令堅固猶如金剛。於心月
輪令觀金剛故。名金剛心也論曰是金剛
身者。菩提心義云。如瑜伽云。汝於淨月輪
觀八葉蓮華。令普周法界唯一大蓮華。是金
剛身。又云。令心金剛爲蓮華界。攝入自身
名金剛身。又云。今私云。此五相成身通五
部也。但月輪上種子三摩耶形五部不同。又
云。金剛蓮華是金剛部。兼蓮華部耳論五
是證無上菩提。獲金剛堅固身也者。又菩提
心義云。如瑜伽云。觀身爲本尊。復授此眞
言是證無上菩提也。又云。以金剛身爲本尊
身。名無上菩提也。又云。十八會指歸云。五
相。所謂通逹心。修菩提。成金剛心。證金
剛身。佛身圓滿。此則五智通取意
又云。通逹
本心卽是通逹法界體性智。餘四如次以通
四智已上菩提
心義文
今私案云。此五相有二義。一者
唯有佛果義。如安公所引指歸及祕藏寶鑰
説。二者通因果二位明五相成身。如此論及
敎王經金剛界大儀軌等。然今就第二義作
此釋。謂彼指歸及寶鑰是約橫義明五相成
身也。此論及敎王經約竪義明五相成身也。
若約果地説五相成身義者。如彼十八會指
歸説文也。今私云。五相成身者五智通逹
者。是不謂必如次五相可相配五智也。但五
相成身之佛果者。能通逹成就五智功徳義。
卽五相與五智是能互相融通云也。又許以
五相成身配因行證入方便具足義者。可許
以五相相配五佛五智義也。此五相攝盡性
得修得因位果位之菩提心也。第一通達心
攝性得普賢大菩提心及修得一分之普賢大
菩提心之心也 問。性得菩提心亦名通逹
心耶 答。可名爾也。謂此性得菩提心是行
者之所應覺了通逹故。名通逹心也。復次此
性得菩提心離諸垢累。體相洞徹通逹於一
切衆生。而量等法界海無有障礙故。名通逹
心也。故儀軌云。卽誦徹心明。觀心如月輪
若在輕霧中云云此説者。是付一切義成就
菩薩作是説也。此菩薩已斷除多種惑。而未
斷殘一重惑品故云爾也。修得菩提心名通
逹心如前記也。第二菩提心攝三賢十聖之
修得菩提心也義如上引用
心次第文
問何故此心名菩
提心 答。第六意識修得質多菩提心之於
第九識淨心處之性得質多菩提心處。而發
求及修行修得之五智菩提心之心故名菩提
心也。第三金剛心攝金剛無間道也。是因位
最後心也。殘一品無明障佛果菩提心之惑
染將斷盡時智也。是等覺位也。第四金剛身
攝金剛解脫道。正是佛果最初心也。是妙覺
智也。故出生義云。及乎大種性人法縁已
熟。三祕密敎説時。方至遂却住自受用身。
據色究竟天宮入不空王三昧 普集諸賢聖。
削地位之漸階開等妙之頓旨云云此中所言
之等者。是等覺金剛無間道也。卽金剛心
也。妙者妙覺金剛解脫道也。卽金剛身也。故
菩提心第一云。以金剛身爲本尊身名無上
菩提也第五證本尊獲金剛堅固身者。謂
亦是所言妙覺金剛解脫道位也。然隨行者
各各因位所修門。而果位所現之本尊身更
説顯義也。故菩提心義五云。今然復三世諸
佛各從一門入心本源故。從本所通門出法
界海。一一諸尊皆以一切如來爲體。又第一
卷云。問。第五自身成本尊者。成何尊耶。答。
各隨所尊成五部身卽是義也 問付初義
何故第四金剛身名爲佛果之解脫道耶
答。安公菩提心義第一云。以金剛身爲本尊
身。名無上菩提也云云故順古徳義故今作
此釋也 問。若爾如大儀軌意。行者旣成第
四金剛身已後。啓白本尊其偈頌文云。復白
諸佛言。我爲蓮華身時。彼諸如來便勅行者
言。觀身爲本尊。復授此眞言今依此文意
者。若證第四金剛身旣爲解脫道佛果者。何
儀軌云便勅行者言耶。已以勅行者云。故知。
此金剛身未成佛也。況亦得金剛身已後。示
觀身爲本尊之敎。亦授證本尊眞言法之後
成佛也。然何是爲解脫道佛果耶。智果未圓
滿也 答。理實此金剛身中內證雖圓滿本
尊身義。而爲言顯依從本所通逹門出法界
海。而隨各各因位所尊。而成五部諸尊身之
化用。之未顯現以前時故。云便勅行者言復
授此眞言等者。假指前第三身也。非以此第
四金剛身實指以爲行者也。實是已成佛也
 問。付後義。以何文證理證。得知第一通
逹心攝性得菩提心及修得最初之發求菩提
心。第二菩提心攝三賢位。第三金剛心攝十
地位。第四金剛身攝等覺之金剛無間道。第
五本尊攝妙覺地金剛解脫道耶 答。第一
通逹心屬本有性得菩提心及修得最初之發
求菩提心者。儀軌説五相成身中。第一通
逹心屬本有性得菩提心及修得之最初發求
菩提心者。儀軌説五相成身中第一通逹心
云。行者聞驚覺定中普禮足。唯願諸如來示
我所行處。乃至諸佛咸吿言。心相難測量。
授與心眞言。卽誦徹心明。觀心如月輪若在
輕霧中。如理諦觀察此文説性得
通達心也
復白諸世尊。
我已見自身淸淨如滿月。離諸煩惱垢能執
所執等云云 此中文明信位發菩提心。若通
説。修得之中等二菩提心也
又此論
下文云。一切有情於心質中有一分淨性。衆
行皆備其體極微妙。皎然明白等云云 此文説性
得通達心
又云。諸佛大悲以善巧智説此甚深祕密
瑜伽。令修行者於內心中觀日月輪云云 此文
説修
得最初通達
心及菩提心
儀軌説五相中。第二菩提心云。我
已見自心淸淨如滿月等此文明行者之領解前通
達心及第二菩提心也
汝觀淨月輪得證菩提心等是佛勅授第二
菩提心辭也
能令
心月輪圓滿益明顯等此依前佛勅授正明三賢菩薩
之所觀月輪圓滿以顯了義也
此論云。先會阿字者。皆是決定觀之。當觀
圓明淨識若纔見者。則名見眞勝義諦云云
文説眞言行菩薩之三賢行相也。此位菩薩
所觀是相似觀而未實證觀也 問。此第二
相是説三賢菩提心者。何此中可用發菩提
心眞言耶 答。是指初發心住之成佛。何必
云初發信心眞言耶。故華嚴等説初發心時
便成正覺云云又第三金剛心攝菩薩十地者。
儀軌説第三金剛心文云。汝於淨月輪觀八
葉蓮華。令普周法界唯一大蓮華。應當知。自
身金剛蓮華界云云 是明佛勅敎
行者文也
又云。自身爲
蓮華淸淨無染著。復白諸佛言。我爲蓮華身
云云此等文説十地菩薩實證觀菩提心月輪。
周遍法界行相之猶如蓮華無染著義也。彼
儀軌者是金剛心與金剛身合一證蓮華身云
也。此論云。夫會阿字者皆是決定觀之。當觀
圓明淨識明發菩提
心相也
若常見者明三賢之人
彼菩提心相
卽入菩
薩初地明三賢之人
已入地用也
若轉漸增長則廓周法界量
等虛空卷舒自在云云此文初説初地菩提心。
與次後總説九地以上所證菩提心廣大周遍
行相也。第四金剛身攝菩薩等覺位之金剛
無間道者儀軌説第四金剛身文云。時彼諸
如來便勅行者言。觀身爲本尊。復授此眞言
此文於金剛無間道以前。而佛方勅敎於行
者也。此勅敎以後可名成金剛無間道也
又此論説
云。夫會阿字者皆是決定觀之。當觀圓明淨
乃至若轉增長則廓周法界。量等虛空。卷
舒自在當具一切智文當知。此文説實證觀菩提心
義。之中此通等覺位無間道也
又第五本尊屬佛果解脫者。軌云。旣成本尊
身諸如來加持云云此以是第五身爲佛果
解脫義也。又此論云。然此五相具備方成本
尊身也。其圓明則普賢身也。亦是普賢心也
云云依如是文證。以五相配屬五位於理無
失。又於諸文而得便宜也此後義
好也
又敎王經
疏一云。此經正説文。初演説五相眞言。初
四是因位也。後一卽果位也云云問。此二
義有何意 答。初義意通自行化他也。意云。
於第四金剛身位自行滿。故旣具足萬徳圓
滿菩提也。雖爾。以第五金剛堅固身爲本尊
身之妙覺位。意爲利他出法界門。隨各各因
位所奉本尊而成本尊身。説顯而於末代之
行者以此法而欲令軌則。其故更説顯第五
本尊身也菩提心
義意也
後義意。偏據自行圓滿義。
以第五心爲實證解脫道佛果也。此約自行
爲正成佛意也。第四金剛身尙屬因位也
問。何故名金剛心及金剛身第五金剛堅固
身耶 答。若約初義者。金剛心者就能斷用
立名也。金剛無間道起斷惑猶如金剛杵摧
破利用也。又金剛身及第五金剛堅固身者。
但約體性不可破壞義立號也。大疏十一云。
行者見此心佛之時卽名悉地第一成就。所
謂得第一常身。所謂成就第一常身。此常身
卽是諸佛金剛不壞身也謂五智性相常住
無有刹那生滅。猶譬如金剛不壞義也。故分
別聖位云。於五解脫輪中從一佛至一佛供
養承事皆令獲得無上菩提成決定性。猶如
金剛不可俎壞若付後義。前二種金剛者。
俱就能破義用立名也。但第五金剛堅固身
之金剛。約體性不壞義立號也。論然論然此
五相具備方成本尊身也。至故佛所宣説者。
第四述證果菩提心之功徳也。此有三。論然
此五相下二行半文。第一明性海果分之法界
體性智圓徳也。論然此五相具備方成本尊
身也者。明五相具足方成第五獲金剛堅固
身也。是卽大日尊也。亦法界體性智也。一
切行者所求之果位故名本尊身也。是成五
相名五智故。此五智圓滿卽名大日尊也。論
其圓明則普賢身也。亦是普賢心也者。意云。
上來旣開約十六尊明三摩地菩提心義畢。
今此文遂攝十六尊卽菩提心義。方令歸普
賢一尊意也。如菩提心義云。金剛頂經説云。
三十七尊皆名普賢故云云又云用心次第云。
大圓鏡智是則三十七尊皆名普賢。亦各具
足大圓鏡智。如此智本有皆名自性淸淨心
是卽此義也。今私云。普賢者廣通敎
理行果也。理普賢如金剛頂經頌云。普賢法
身遍一切等者是也。果普賢今於此所辨文。
是行普賢十六大菩薩中最初菩提薩埵等是
也。敎普賢者一切眞言敎法是也。論與十方
諸佛同之者。明五相成身後諸佛同體合會
義也。約一心一心識之法界體性智者。新成
佛古成佛敢無有差別云也。論亦乃三世修
行證有前後。及達悟已無去來今者。釋三世
諸佛同一體性之所以也。意云。約凡夫妄心
前而言之者。有爲諸法者有刹那生滅代謝
不住之三世無常相也。而約虛妄假有法中
而雖云。似約行者之情前有三世修行及證
果前後。然約證性海果分後法界體性智
之一心一心識。而無去來今三世假立法故。
亦無新成舊成佛差別也。唯一味平等遂歸
一體故也。此義如心地觀經頌云。因圓果滿
成正覺。住壽凝然無去來云云又云。自受用
身諸相好一一遍滿十方刹四智圓明受法
樂。前佛後佛體皆同雖遍法界無障礙。如是
妙境不思議是身常住法佛土自受法樂無間
云云又密嚴經云。阿賴耶識爲分別心之所
擾濁。若離分別卽成無漏。無漏卽常猶如虛
又𣵀槃經云。菩薩五蘊三世所攝。如來
五蘊非三世攝。又陳如云。捨無常色獲常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是文説者。明法佛
成果徳以後。卽成就常住五蘊義也。故應
知。佛果中旣遠離三世無常過失也。如大唐
超悟法師六波羅蜜經疏第一云。經云何乃
令發如是願。爲佛應身刹那遷變。化身佛者
疾入𣵀槃。功徳法身湛然常住。以是歸依淸
淨法身。解曰。言應身者是勝應身。唯識論
名他受用身。從佛平等性智顯現應大菩薩
名曰應身。此是有爲無漏之身。故有刹那念
念生滅故。言遷變化身佛者。是劣應身。唯
識論名變化身也。成所作智出現此身八相
成道。爲於地前菩薩二乘凡夫故現此身。縁
盡息化故曰疾入。功徳法身湛然常住者。本
有功徳修成功徳總名功徳法身。修成功徳
自受用身。性同本有俱不生滅。是凝然常故
曰湛然。眞如法身並具四徳常樂我淨。故曰
常住。常是法身。住是報身名爲常住。佛報身
者四智菩提。以之爲體。此菩提智金光明經
名如如智。佛法身者名法如如。故法與報並
是凝然。又不生名常。不滅名住。亦名常住。以
是歸依淸淨法身者。總結願求由是湛然常
住身。故勸總求也云云又同疏第三云。經曰然
我國土無有去來生滅滅相。若無去來卽是
聖智所行之處。若有去來卽是世間生滅之
相。解曰。不眴世界是彼普賢如來淨土。是
密嚴國實報淨土。離生滅相佛身佛土正報
依報皆是眞常同無生滅。故曰我國無有去
來生滅相也。若無去來卽是聖智所行之處
者。聖智如理理眞常智亦眞常。理同其智。智
有妙用。理是眞如。智是實智。無二無別如
乳挾挾更無異相。故曰聖智所行處也。所
行是理。智證於理名所行處。若有去來卽是
世間生滅相者。三界凡夫心有生滅境有生
滅。二乘之人自共相觀是生滅觀。取生滅相
總名世間。凡夫衆生不離分段名爲世間。二
乘之人未免變易亦名世間云云 故菩提心義
云。若約行者證入因門三世修行。證有前後。
約一切一心識轉爲法界體性智。若約佛地
性海果分及證悟已。無去來今。此約一心一
心識轉爲法界性智。又云。圓敎説一心一性。
今眞言宗同天台圓故。龍樹十識中第九名
一切一心識。謂一切有情本來各有一心。一
心各在一切有情。第十名一心一心識。謂
一切有情本來共有一心一心。分成一切有
情。一切有情還成一佛論凡人心如合蓮
花。佛心如滿月者。類喩明菩提心之周遍之
圓淨徳相也。此中凡人心如合蓮花者。是類
喩明一切有情之第九一切一心識之性得菩
提心相也。意云。一切衆生與一切諸佛同從
本已來雖大菩提心具足平等無差別。而衆
生未發心成佛以來。此菩提心含未開猶如
蓮花未開敷也。義釋云。凡人汗栗駄心者。此
是古譯語訛也。正梵音云紇哩云云乃耶此
云心。狀如蓮花合而未敷之像。有筋脈約之
成八分。男子向上女人向下。先觀此蓮花令
其開敷爲八葉白蓮花座又菩提心義云。此
心合蓮花亦有二義。一男女心藏肉團八分
如合蓮花。大日宗云。衆生自性八辨具足。故
是肉心亦有八分。今云。第九識體之上自有
八識之相。肉心類此一團八分。二如金剛頂
疏云。如來開覺如蓮花開。今例言之衆生迷
覆如合蓮花論佛心如滿月者。是例喩明
一切諸佛之一心一心識。法界性智圓徳相
也。故菩提心義云。且一衆生本有菩提淨心
與一切佛本心一體。法界爲量團圓皎然如
世滿月又如此論上文云。湛然淸淨猶如
滿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云云意云。性海果分
中。前佛後佛一體同如。而遍滿法界宮。敢
無有差別相云也。論此觀若成下三行半。第
二明成就此三摩地門之分證之觀行者之所
得利益相也。此觀若成者。就明三摩地普
賢菩提心之觀行成熟者之相用中。而此中
論言十方國土若淨若穢六道含識三乘行
位。及三世國土成壞衆生業差別。菩薩因地
行相。三世諸佛悉於中現者。是明成就此三
摩地門之分證得智妙用之所現相也。此中
十方國土者。盡十方無餘一切國土也。若淨
者一切他受用佛所居淨土及自受用佛土
也。若穢者變化身所化一切離穢土也。此
娑婆世界等類是也。六道含識者。未發心
修行十方法界一切凡夫類也。三乘行位者。
小乘敎所立之聲聞縁覺菩薩也。及大乘通
敎所説三乘因果位地也。三世國土成壞者。
成者以成劫攝住劫。壞者以壞劫攝空劫也。
衆生業差別者。若干之衆生善惡無記一切
作業受果差別相也。菩薩因地行相者。大乘
別敎圓敎密敎等一切菩薩發心修行五十一
位之行相也。三世諸佛者。顯敎所説種因海
諸佛。及密敎所説性徳圓滿海諸佛也。是等
諸人法皆由是行者之所修三昧力故。悉於
自身心中如是諸法顯現其影像。猶如明鏡
內現色像也。是卽十地菩薩所證得三摩地所
現妙用也。此義如密嚴經中卷云。爾時金剛
藏菩薩復吿衆言。諸仁者我念昔曾蒙佛與
力而得妙定。廓然明見十方國土修世定人
及佛菩薩所住之處。於如是處中。密嚴佛土
安樂第一。諸佛菩薩數如微塵處蓮花藏我
於爾時一心瞻仰。尋從定出卽自見身。與諸
菩薩在密嚴土。復於爾時見解脫藏住在宮
中。其量大小如一指節。色相明潔如阿怛斯
花。亦如空中淸淨滿月。我時見已便生念言。
此爲是誰而有如是不思議事。作是念時卽
見我身。在其身內於中普見一切世間。爾時
蓮花藏中無量菩薩。以佛神力亦如是見。咸
生是念。此爲希有不可思議。時天中天所爲
事畢還攝神力。諸菩薩等悉復如故。我時見
此希有事也。知諸菩薩種種變現是佛現界
不可思議已上
私解曰。是經此文懸契此論
文意也。可悉之也 問。十地菩薩何樣得見
法身佛耶 答。作自心所變影像得見法身
佛也。此義如大日經疏第四卷云。若作深祕
釋者。如來妙嚴之相法爾無減不造作所成。
故不以外寶爲飾。乃至十住諸菩薩猶因承佛
神力得見加持身。其於常寂之體如在羅穀。
故以爲況也云云解曰。是作影像見法身義
意耳。𣵀槃經二十七云。十住菩薩聞見佛性
者。卽此義意也。論證本尊身滿足普賢一切
行願者。總結會證果菩提心義也。故用心次
第云。大圓鏡智是則三十七尊皆名普賢
論故大毘盧遮那經云。如是眞實心故佛所
宣説者。第三引證文也。意云。如是第九識
干栗駄耶眞實之菩提心者義釋云。問。何名眞實
義等耶。答。如來藏自
性淸淨心眞實心。一切衆生胸間肉團。其形八分。
作。女伏。其色丹赤。是五藏之中心藏也。文
是往
古諸佛所説傳也。是不當今之一佛獨所説也。
故可信仰云也 問。此經文具義意云何
答。大疏第十一云。心爲照明。能見如來之
道行卽是道也。道者卽是行及行果報也。非
但我如是説三世如來所説亦復無異也。如
上所説眞言方便。乃至此心處無垢淸淨猶
如圓鏡常現在前。當知。此卽是先佛共所宣
説眞實之心也。如是心性常恒安住無住無
有變動。不可破壞卽是諸佛大般𣵀槃。故名
眞實也。以囉字門等淨此心。故生眞實智惠
光。故卽見古佛所行之道。所謂祕密藏眞言
門也云云論問前言二乘之人有法執故不得
成佛下。第五約問答決疑。述菩提心卽身成
佛妙用也。此中有二。論問前言二乘之人至
如來一切智智者。第一正明問答決疑也。此
中問答有三重。但初重疑難論文顯然也。後
二重伏疑。雖無論文而付答文尋之 理必可
有故也。論問前言二乘之人有法執故不得
成佛者。今復令修菩提心三摩地者。云何差
別者。第一重疑問也。意云。上論文説當觀二
乘之人雖破人執猶有法執。但淨意識不知
其他乃至有定性者難可發生。要待劫限等
滿方乃發生云云今依此文發例難也。此二
乘人難發心成佛事。猶滯法執故也。今眞言
行人於八分肉團心上修淨月輪觀。而何云
卽身成佛耶。豈是非法執耶。論答二乘之人
有法執故久久證理。沈空滯寂限以劫數。然
發大乘心者。是第一重答也。意云。二乘人
於縁起諸法未解如幻假有卽空義。故雖立
心處心。而密宗意玄異也。彼猶滯法執故
未得體法難解空觀。而於五藏之中心藏作
實心執故。是卽法執也。密宗意不爾也。於
前九種住心。心外礦垢旣盡作體法難解空
觀。顯現畢於八分肉心之中觀淨月輪之質
多菩提心也。但不謂肉心卽菩提心也。此肉
心中更有干栗駄心處心。約此干栗駄心之覺
了義邊名曰質多菩提心也。譬如扶根中有
正根。又黃石中必有一丈量之摩尼珠也
問。此中所擧二乘人者。何二乘人耶 答。
二十部小乘及諸愚法縁覺類也 問。二十
部小乘宗乍皆關此中耶 答。乍皆可關此
中。彼等皆於五藏之中心藏上立心意識故
也。但依安公意者。此中勝可取婆多小乘部
師所立義也 問 意如何 答。菩提心義云。
若薩婆多小乘部師亦説八分干栗駄爲心
是義相似密宗心處心義也。故勝以彼義例難
密宗義也。又今助釋曰。殊勝可攝取大衆部
一説部説出世部鷄胤部義也。宗輪論云。此
中大衆部一説部説出世部鷄胤部本宗義者。
謂四部同説五種色根肉團爲體私云。此
四師義意六識在肉團內云也。論有法執故
久久證理者。彼雖斷人我執猶在法我執。故
經三生四生六十百劫得自乘菩提云也論沈
空滯寂限以劫數然發大乘心者。定性二乘
入無餘𣵀槃。醉三昧酒臥湛寂。而待多劫滿
限而迴心向大。具如上記。又第二重伏難意
云。二乘人有法執故不卽身成佛者。爾也。但
他縁大乘等雖立心處義旣無法執咎。何必經
三祇廣劫修行乃成佛耶。論云。又乘散善門
中經無數劫。是故足可厭離不可依止者。第
二重答也。意云修行於顯敎大乘者雖立心
處義陳世所譯世親攝論第五□引。法足經偈以成立
此義。論曰。遠行及獨行無身住空處。釋曰。五藏
中心藏其中有孔。意在此所中。故名空處。文 此卽不心
處義耶。瑜伽論第一云 羯邏藍時阿賴耶識最初託處。卽
名肉
心。文
未入三平等門。而唯修單勝義行願菩
提心故。經無數劫成佛也。若入此三平等門
時。大小乘等於自乘法中。皆證見中胎佛果
也。故菩提心義一云 問。普於五乘自心開
發普賢大菩提心云何 答。且如迦毘羅外
道二十五諦中云。知根者。凡夫人胸間八分
肉團名干栗駄出因明數
論師計中
若迦毘羅引入曼荼
羅。卽於彼計干栗駄心。令觀大日如來自心
八葉芬陀利花。如迦毘羅者。一切人天干栗
駄心皆亦如是。若薩婆多少乘部師。亦説八
分干栗駄爲心。若引入時。亦於彼心令觀心
蓮。若化地部小乘師。以前念後念念爲心。若
引入時。令觀質多之心以爲心處之心。令悟
前後念中意生八葉之蓮。若諸大乘師。説心
無自性託縁而生。若引入時令觀質多之心
託縁而生本無自性。亦以質多爲心處心令開
心蓮曰家計
天竺相傳
如三家計者。一切二十部五
部等皆亦如是 問。若於諸外道大小乘計。
皆開實心令觀心蓮者。何故大日經破外道
三十計及諸大乘計耶 答。若未引入皆悉
可破。若引入時順世八心違世八心皆大悲
藏之妙行也散善門者。不三平等門之門
云也。三平等門者。是三摩地之唐語也。又
第三重伏難意云。顯敎之行人雖立心處心
義。而斷人法二執未入三平等門。故久久
成佛者爾也。若然眞言行人旣遣人法二執。
雖修三平等行。何有速成佛遲成佛不同者
耶。論云。今眞言行人旣破人法上執。雖能
正見眞實之智。或爲無始間隔未能證於如
來一切智智者。第三重答也。意云。今眞言行
人修三平等門雖破人法二執。住實智從無
始無明有厚薄差別也。若無明薄者速身成
佛也。若無明厚者久久成佛也。無始無明者
如瓔珞經云。四住地前使無法起故名無始。
依無始故得有生得住地。依生得住地故得
有作得住地。生得卽無明作得卽四住
明者摩 訶論曰。云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
應。忽然念起名爲無明此中無明者。意云。
親生業識之能生種子也。故同論云。無始無
明攝持煩惱令得住止。譬如諸種持隱顯子
但彼論雖然説。此論今所明之無明者。是
根本無明。又取過恒沙所知障及見愛等煩
惱障也。此等皆明枝末無明故也。此無明亦
從無始來恒具在。故名無始無明也。間隔者
無明住地之隔本覺自性淨心也。一切智智
者。新仁王經云。體相平等名一切智智
云。五智非一故曰一切智智也。摩訶衍論五
云。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皆有本覺。無捨離時。
何故衆生先有成佛後有成佛。今有成佛。亦
有勤行。亦有不行。亦有聰明。亦有闇鈍。無
量差別。同有一覺。皆悉一時發心修行到無
上道私云。已上
難問也
本覺佛性强劣別故。如是差
別。無明煩惱厚薄別故。如是差別私云。已上
文外人救答
若言如初者。此事則不爾。所以者何。本
覺佛性圓恒沙之諸功徳無增減故。若言如
後者。此事亦不爾。所以者何。一地斷義不
成立故私云。已上文外
人伏難救答
如是種種無量差別皆依
無明而得住持。於至理中無關而已私云。已上
總正答
又云。眞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
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過恒河沙等上
煩惱依無明&T047368;差別。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
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無明所起前後無
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私云。已上
細正答也
此或爲無
始隔間者。亦取從本已來枝末無明義也。論
故欲求妙道修持次第者。總結答勸修文也。
意云。眞言行人先於九種住心中人法二執旣
盡。次可修證三平等法云也。論從凡夫入
佛位者。卽此三摩地者下第二正明速身成
佛人行相也。從凡入佛位者。卽此三摩地
者。明卽身成佛機性人也。是入眞言門二
類行者中之是第二頓入行者也。謂其二類
者。如上第一卷所引金剛頂經疏。又如菩提
心義云 問。前云。凡夫外道二乘菩薩引入
曼荼羅時。各於其人干栗駄心令觀八葉蓮
花。若爾凡入四重壇人皆觀心蓮成佛。悉是
超入之者有何次第入之別 答。情機不同。
行相各異。或有有情但著世樂不樂出世。佛
赴情樂。説人天中息災增益等法。有情得益
雖復歸命。未心出世。漸次引導令知勝道。終
至中胎。至中胎時始觀心蓮。是名次第入者
也。若有衆生。於其中間正因開發頓入中胎。
入中胎時亦觀心蓮。是名不定入者也。若初
入處直觀心蓮。是名超入者也 問。何以得
知 答。義釋云。於薩婆若平等心地畫作諸
佛菩薩乃至二乘八部等四重法界圓壇。此
一一本尊身語心印皆是一種差別門也。且
如有人志求五通智道。卽從大悲胎藏現韋
陀梵志形。爲説瞿曇仙等眞言行法。行者精
勤不久成佛。此佛身更轉方便卽成毘盧遮
那身也。或現佛身説種種乘。乃至現非人身
説種種乘。隨類形聲悉是眞言密印。或久或
近無非毒鼓因縁。故經云。皆同一昧所謂如
來解脫味此中或久是次第入。或近是不
定入。若云五種三昧皆開心實相門。一生成
佛者是超入也又解。論云。故欲求妙道
修持次第從凡入佛位者。是三摩地者者。是
正明眞言門頓入行者。不經顯敎之修行。而
直修行眞言敎法義也。如祕藏記云。謂眞言
行菩薩初從阿闍梨入曼荼羅灌頂。授法之
人其所修之行是佛境界之行也。非十地菩
薩分際。是故曰超過十地所修之行佛境界
云云論能達諸佛自性者。明通達心也。論語
諸佛法身者。明修菩提心等三種身也。論證
法界體性智成大毘盧遮那佛自性身受用身
變化身等流身者。明證金剛堅固本尊身也。
此四種法身如菩提心義云。金剛頂疏云。一
切色法究竟盡處心王境界名色究竟非謂第
四禪定云云故此宗義心王境界名色究竟。爲
法界宮。以此心王遍一切處此宮亦遍一切
方處。以佛法身住自受用加持身處自受法
樂。如金剛頂三十七尊皆名自受用身 然復
一切衆生感應和合能見佛身。聞聲悟意。名
他受用。隨衆生樂現生身成名變化身。現雜
類身名等流身。花嚴此身名爲摩拏摩化身。
如是四身皆是法身。任運所作皆名法身。故
瑜祇經云。四種法身故。又敎時義云 又
問。何以得知海會諸尊皆通三身 答。大日
經疏中。能加持淸淨法身住所加持自受用
身。一切內證法身眷屬。亦現自受用身集會
遍十方界。示現無盡海會莊嚴佛藏。與此會
同。又於十方界現普賢等諸菩薩身。説眞言
道 而此法界空中唯有佛身。都無生死中人。
如此一切海會諸佛皆是因地心心所法。九
識心王成法性身之時。一切心所等法界入
果界 轉成法門眷屬。是法身也。令住加持
集法界宮 若受法樂是自受用身。遍現十方
是他受用身。現諸菩薩是變化身。如具疏
釋。然此大日三身常一體故。衆生隨機卽一
開三。敎分張亦復不同。故瑜祇經説大日如
來與自性所成三十七尊俱住菩提心殿中。
禮懺文説三十七尊並是法佛現證菩提。內
眷屬毘盧遮那互體又出生義分別聖位心要
等説大日如來內證三十七尊三摩地法。遍
滿法界自受法樂已竟。爲令菩薩受用法樂
成諸尊身住諸敎令。或文説大日是自受用。
四佛是他受用。諸尊是變化身。或文説大日
是法身。四佛是自受用。諸尊是他受用。外
衆是變化身。此是皆卽法身。亦説自受用亦
他受用。卽他受亦説變化論爲行人未證
故理宜修之者。勸進於行人詞也。論故大毘
盧遮那經云。至然能證果者。下第二引證也。
此有二。初大日經。後金剛頂經也。大日經意
云。修得之五智菩提心。從本有性得心地顯
現云也。悉地者成就義也。後經意。如菩提
心義云。若金剛頂 一切義成就菩薩在尼吒
天坐道場時。諸佛驚覺而令五相成身又云。
一切如來大菩提心普賢菩薩一切義成就五
相成身。須三十七尊心王境界自受法樂欲
現成佛亦現凡夫。是釋尊會圓敎菩薩外迹
以爲眞言之行問。一切義成就菩薩者頓
悟歟 答。漸悟菩薩也。故菩提心義云
問。若頓入者亦不由之者。何故金剛頂經説
一切義成就菩薩用入此定 答。此問云。是
爲漸學大乘者。示現此相耳問。若爾何
以此文爲頓悟證耶 答。不謂頓悟證也。三
界中調伏無餘一切義成就菩薩猶遂歸五相
成身證登妙覺云也。此談三摩地門勝功能
意也。論凡令之人至應是成就本尊之身者。
勸榮於當今行人卽身成佛意也。論故大毘
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云。至淨日純淨法也
者。又引證也。意云。若無勢力廣增益法者。不
樂三祇廣劫六度之萬行之人也。此人當摩
訶衍論四種機中第二略自力根也 彼論第一
云。一者廣
自力根。二者略自力根。三者廣無力依他根。四者略無力
依他根。如是四種根性中。初二是修多羅衆。後二是憂婆
提那
衆文
住法但觀菩提心者。心令住於性徳干
栗駄耶心。而可觀萬徳具足質多菩提心之
阿字本不生義云也。佛説此中具萬行滿足
純淨法也者。明此菩提心含無漏淸淨福智
萬徳也。菩提心義云。菩提心論所引供養次
第法者。天竺本。見彼文非引三藏在於烏仗
曩國所造文也云云論若修證出現則爲一切
導師者。明三賢十聖之分修證徳及妙覺圓
徳也。論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者。重單明妙
覺圓徳也 密嚴者。菩提心義云。此文云密
嚴者 是妙覺實報淨土故。密嚴經云。密嚴
佛土是大智惠是大寂靜云云大日義釋悉地
宮中云。上品悉地密嚴佛土。中品悉地十方
淨嚴土。下品悉地諸天修羅宮云云彼文密
嚴同今密嚴。彼文十方淨嚴是他受用土。有
方分故。諸天修羅宮得長壽住利生。是下品
悉地又二敎論云。謂密者金剛三密。嚴者
具種種徳。言以恒沙佛徳塵數三密莊嚴身
土。是曼荼羅今私云。此文者是明自性
法身自受用佛土義也。六波羅蜜經超悟法
師疏第三云。經曰。然我國土無有去來生滅
之相 若無去來卽是聖智所行之處 若有去
來卽是世間生滅之相疏解曰。不眴世界
是彼普賢如來淨土。是密嚴國實報淨土。離
生滅相佛身佛土。正報依報皆是眞常同無
生滅。故曰我國無有去來生滅相也 若無去
來卽是聖智所行之處者。聖智如理。理是眞
常。智亦眞常。理同其智。智有妙用理。是眞
如。智是實智。無二無別。如乳授乳更無異
相。故曰聖智所行處也。所行是理。智證於
理名所行處。若有去來卽是世間生滅相者。
三界凡夫心有生滅境有生滅二乘之人自共
相觀。是生滅觀。取生滅相總名世間凡夫。衆
生不離分段名爲世間二乘之人。未免變易
亦名世間又密嚴經云。密嚴中之人所同
佛相超過刹那壞常遊三摩地。密嚴微妙土
是阿若悉檀。非諸因明者。所量之境界但是
無功用妙智之所生云云論不起于座能成一
切佛事者。結歎卽身成佛妙用速得金剛三
密業用也。論若人求佛惠通達菩提心父母
所生身速證大覺位者。以頌述卽身成佛妙用
也。此中初一句明所求五智。次一句合明五
相之中第一通達心及第二菩提心也。第三
句合明金剛心及金剛身二相所在也。第四
句別明本尊身也。又第三句明金剛心所在。
第四句明金剛身及本尊身。意云。修行餘敎
菩薩。捨分段身以後更得變易身。後而證佛
果。故不卽身成佛義。修行此敎直生菩薩不
捨分段身頓證佛身也。是眞卽身成佛正意
也。卽身成佛義之意如菩提心義云。抑言。卽
身成佛者。爲卽於一生成佛。爲凡夫卽身成
佛。答。兩義俱得。卽於一生成佛如前文。凡
夫卽身成佛者如卽身成佛義云。六大無礙
常瑜伽四種曼荼各不離三密加持速疾
重重帝網名卽身無礙法然具足薩婆若
法佛
成佛
心數心王過刹塵無數各具五智無際智
輪圓圓鏡力故實覺智所由此四句
明成佛二字
問頌意云何
 答。若覺凡夫身中六大地水火
風空識
卽是法界體
性。卽以凡夫六大直成諸佛六大。故名卽身
成佛。彼義釋云。初六大者。大日經云。我覺
唵字義。
卽識大
本不生阿字義。
卽地大
出過語言道嚩字義。
卽水火
諸過
得解脫囉字義。
卽火大
遠離於因縁吽字義。
卽風大
知空等虛
缺字義。
卽空大
如是六大無礙相入常住不變。故
云無礙常瑜伽。瑜伽此云相應。相應者涉入
義也。是擧法體。次四種曼荼各不離者。大
三法羯四曼荼羅不離一體。是擧法相。次三
密加持速疾現者。修三密行加持速現大日。
是擧法相。次重重帝網名卽身者。諸尊三密
與我三密圓融無礙 猶如帝網名卽身也。是
擧無礙。次言心數心王過刹塵者。心王者體
性智。心數者多一識智。是擧無數。次各具五
智無際智者。心王心數各具五智無有際限。
是擧輪圓。次圓鏡力故實覺智者。心鏡寂照
不倒不謬。是擧所由。此後四句共明成佛
云云問。天台有云。一生心雖成佛。本業報
身必可捨也。有云。父母生身變成法性。一
切色心皆是法性。更何取捨。此二義中今同
何義 答。今同後義而今私曰。可用初義
云云稱眞言意故。又𣵀槃經云。捨無常色受
相行識 獲常住色受想行識云云祕藏記意
與初說同也。後說只稱天台意也。不稱此菩
提心論之密宗義也
 我由賛祕論奧旨  命終必生彌勒院
 如法修行三密敎  自他頓證大菩提
發菩提心論私抄第四
 (朱書)
  同年同月十八日午時寫點了
              一校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