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 (No. 2219_ 曇寂撰 ) in Vol. 60

[First] [Prev+100] [Prev]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日經疏私記第十六

 沙門曇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餘
經云下。已下説三劫十地。是眞言行者淨
菩提心從淺至深差別行相也。抄出二義。今
後義 亦是答讀心相者。當段答上第四
第九二問。心相者答第四問。心殊異者答
九問。然第四問三處答之。一上六十心段。二
今三劫段。三六無畏段。今對上六十心故云
亦也 心相心殊異者。抄出三義。一頼喩義。
二濟邏義此解甚不可。具如
抄辨今頌不
三抄主私義 頼喩
義云。謂次上六十心。及當段并下六無畏段。
通答心相問。心相句通染淨故。上六十心唯
染心相。下六無畏唯答淨心相。今三劫十
地雙答染淨心相。又兼答菩提心體性殊異
。故三段同雖心相。其意各別也抄破
瑜公唯染唯妄義云。六十心與善種心共會
而生故。通染淨。三劫菩提心與三妄共會。
惑智相對位説三劫能越之階級。是則菩提
心差別之相。六無畏約三劫差降。對
故。其義一致也。次抄自義云。三劫經文答
心相。十地段答心殊異。是無相菩提心中表
徳實相。此段三劫十地一處牒。文聊有深意
三劫段説心相。冥説心殊異。十地段顯説
心殊異。冥説心相。二段各答二問也。愚按。
冥顯説恐鑿矣。今依前後文。答心相心殊異
捨劣得勝總有三意。一心相心殊異倶通
劫文。謂於唯蘊無我心中。修曼荼羅行
三妄。名爲心相。證人空理。淨菩提心少
分増明。爲心殊異。對前八心是殊異故乃至
自性平等心中。修曼荼羅行極細妄
名爲心相。悟於自心本不生際。心佛顯現
心殊異。對第二劫是殊異故。上疏云
伽行者殊異心初從善種八心初無畏
無心皆是瑜伽行者。故第三十六云。如初無
畏時。以聲字觀曼荼羅行乃至第六無畏
平等心中。修曼荼羅行。又第三十三云。上
品已約種種心相辨一切智心一切
智心者。即殊異心。是漸次増明名殊異心也。
指心約能越所越。釋心相心殊異者。恐不
可。二三劫答心相。十地段答心殊異。故
下釋極無心畢云。此經從淺至深。廣明
。皆爲示菩提心本末因縁又釋極無
云。如灰水瑩拭使極光淨是心相義可
見。又十地段云。行者從此無對待。出
心量不思議地。無邊智生。初地果相初地
果相者。即極無心。灰水瑩拭等。有對待
名爲心相。離對待已爲心殊異也。故下釋
六無畏畢云。今所以廣明三劫六無畏衆多
心相者。皆是擬儀外迹。心明修證之深淺
耳。上已明烟之相知火性。但
心垢盡處戲論不行。是第六無畏依
三劫六無畏十地皆名心相。唯取佛果
殊異。故經云。此四分之一度於信解。疏釋云。
前句義中。更開佛地上上方便心。至
此第四究竟一切智地前十地佛地爲
殊異。是至極殊異也
又上疏云。百字果等。即是答殊異心及功徳
第十八二十九百字果相應品疏云。殊異者
謂如來三三昧耶之身。流遍世界及十方虚
空界。悉遍無虚空而不遍者。當知。虚
空不可量。身亦如心相心殊異名義
者。第十九七右云。相者是世間法也守護經
la云。愛支因縁連續不斷。皆不
此中六十心云心相。亦百六十心三種
三妄云心相。是皆續生義也。心殊異者。第八
第九
賛下
鉢迦囉異類也又云第三賛鉢羅二合
殊勝也pra鉢羅是第一義空義。初劫證
。第二劫法空。第三劫自性空。是殊異義。空
殊異梵語相同。故知。殊異心通三劫。有
其理
由有無明下。出百六十體。以爲再數之所
也。無明謂能生五根本是所生。與上疏
鬀刀
心下
無明住地三毒之根。同也。即起信所
謂根本無明。又勝鬘所説無明住地也。
鬘經十一云。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
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惡魔波
旬於他化自在天。色力壽命眷屬衆具。自在
殊勝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四住地。其
力最勝。恒汝等數上煩惱依。亦令四種煩惱
久住寶窟中末
十三
云。此無明住地久來性成。不
起惑作念現。故言無始無明。暗惑之
心體。無惠明故曰無明。爲彼恒沙起惑所
。名之爲住。能生恒沙故稱爲○抄
三解。第一解甚不可。不共及相應等者。相
宗所談非此中義。若恒行不共是第七識倶。
若獨行不共是迷理惑。而見道所斷。何不
耶。第二解亦不可。讀者自知。第三解云
本無明。然引倶舍證。此中豈與小乘義
耶 生五根本等者。謂對無明則是所生。今
百六十心根本。故下疏云。五根本煩
惱百六十心隨煩惱 例如起信從根本無
三細六麁。若對六麁則三細亦根本
也。又依唯識。貪等五是根本煩惱。論第六
云。此貪等六。性是根本煩惱攝故。得
。述記六末
初丁
此釋總名。謂貪等六。是隨煩
惱之根本故。雖復次得隨煩惱。而根本
攝非唯等流性。得煩惱名隨煩惱。雜
集第七。説諸煩惱皆隨煩惱。有隨煩惱而
煩惱。由此即顯根本名煩惱。亦得
隨。亦隨他生故。忿等但名隨。不煩惱
根本
所以不説下。演密云。所以不五見者。此
妨也。謂有妨云。根本煩惱有六。有何所
。但言無明故生五根本煩惱。不
五見。豈五見不無明耶。故今通
云。所以不五見者。多在六十心中。也
義林二執
云。瑜伽云。五見世俗有。即慧分
故。離惠體無。唯以有漏染惠爲體 屬見
煩惱者。智度第七云。煩惱者能令心煩
能作惱故。名爲煩惱。煩惱有二種。内著外
著内著者五見疑慢等。外著者婬瞋等。無明
内外共。復有二種結。一屬愛。二屬見。復有
三種。屬淫屬瞋。屬癡又第三二十云。復次諸
結使皆屬愛見。屬愛煩惱覆心。屬見煩惱覆
惠。如是。愛離故。屬愛結使亦離得心解脱
是無明離故。屬見結使亦離得惠解脱
多在六十者。圓覺略抄第三云。多是不
之義。既云多在。驗知。少分在百六十心中
也。若爾。六十心唯見類惑。百六十心通
也。指心擧諸師解竟云。私按。諸義皆不
詳。但六十心百六十心可見修二惑云云
今云。離六十心初劫故。六十心是唯見
惑。亦六十心唯分別起故。見惑必矣。其百六
十心通二惑者。有其理。此經宗横統衆教
故。斷惑證理亦通衆教。三劫六無畏五種三
昧道之建立。職此之由矣。今六十心。百六十
心。三種妄執。其建立相與倶舍唯識等大不
同也。然大小顯密所談。皆是一心惑相故。其
體不異也。故初劫寄三乘共十地。故
第三云。初劫智慧與二乘共行非深般若
第二劫寄顯權教。是與天台所立通別二
大同也。故第三云。二劫智慧與二乘
聞亦非深般若。第三劫寄在一乘。故第三
云。第三劫等虚空心無邊智慧。一切二乘不
思議。乃名甚深般若。又云。極無自性心
句攝華嚴經。如實知自心句攝法華涅槃等
即此義也。今六十心與小乘見惑同故。離
六十心而入初劫。故次下云。學摩訶衍人初
出世初心。與小乘見道。適齊。其百六十
心當二惑。何者第二劫寄在權教故。其
斷惑義通見修也。又第三劫初法明道以爲
見道。極無自性心已上十住地是修道也。故
知。百六十心通見修也。問三劫段有重重
見修。其相云何。答證有淺深。依惑麁細故。
或有重重。小乘見修皆六識倶具如倶舍
等所説
權教
立八識。故與小乘大異具如唯識
等所明
實大乘意。
一切煩惱無明爲體。見修二惑即無明麁細
也。大乘義章云。一切煩惱無迷理。於
麁者判爲見惑。細爲修惑 此中亦爾。故
無明故生五根本。下云。一無明心隨
事離分即成阿僧祇妄執也當知。與權教
其義大異也。抄出多解。教相抄云。貪等爲
本。五見爲末者。大違大小諸説及此疏義
故第九云。謂貪嗔癡見慢疑六根本煩惱
何五見爲末耶濟&MT00242;云。六十心唯見道。百六
十心唯修道。此義不依。三劫之中有
重見修。云何云唯修惑耶 再數爲十者。抄
二解。恐皆不當。初義教相抄云。無貪心者
有漏善。不無漏善云云難云。凡三
劫段皆無漏心故。名出世間。何云
漏善乎。又第二義中。云我與我所
者。既云無我無畏。云何貪我與我所耶。
又六十心中貪無貪等。是與善種八心共體
之惑故。初劫已前已斷之。云何以六十心
再數耶。讀者思之。抄主依次下文。約
常二邊解。此義當爾。然疏既云具如十萬
偈中説。今不具知。但闕疑可。若強以
之。譬如群盲暗中摸象耳
以衆生下出再數體。常依二法者。涅槃經二
十五會疏
十八丁
云。衆生記見凡有二種。一者常
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中道。無常無
斷乃名中道上釋世間八心中云。以未
縁起法故。所有觀空智慧不斷常
二乘人解因縁故離於二見初劫也。第
二劫中釋他縁乘乃至有離無觀
無我性。覺心乘中云乃至心王亦復如是。無
前後際。以前後際故。雖境界風。從
縁起滅。而心性常無生滅第三劫中。云
有爲無爲界三劫所斷淺深雖異。隨
皆離二邊。故依二邊再數。成百六十心
若更約上中下等者。上釋五障中云。乃至八
萬四千上中下品。障蓋淨心。及由宿世偏
故。妨礙道機。不佛法。文抄云。百
六十心通三劫故。云上中下。毎劫具九品
故云乃至成八萬云云具如抄辨之 塵
勞者。維魔須菩
提章
云。汝與衆魔及諸塵勞等無
異。又方便品云。降魔勞怨深法門。肇
曰四魔勞我故致爲怨。圓覺略抄云。塵勞
者塵是六塵。勞謂勞倦。由塵成勞故。名
。又染心勤苦亦是塵勞
譬如等者。擧二譬喩。初喩明五根本再數
百六十心。一種子喩無相。如次種根
枝葉喩也。條葉等者。喩八萬四千等乃至 
阿僧祇妄執
又如劫初下。第二喩。是別明八萬四千乃
至無量也。此中雖阿含等説。依三藏口
無明及五根本生起而釋。從初至安樂
無礙。喩根本無明 劫初時者。文句二之一
十七
云。劫初大水風吹。結構以成世界。光音天命
盡。化生爲人。身有光。飛而行。歡喜爲食。男
女尊卑衆共生中。呼爲衆生。不知心實相等
者喩癡。稍貪地肥等者。喩貪 稍貪著等
者。文句自然地味。味如醍醐。色如生蘇
蜜。多食失光。燋悴不飛。少食去猶
光澤。是非勝負等者。喩文句云。遂相是
非致地味。食自然皮。有憍慢心者。即慢
也。句云轉相輕慢失皮食地膚
福利衰減等下。喩八萬四千煩惱等也。
云。轉生諸惡膚食自然粳米。食米則男
女根生。遂爲夫婦差故造舍。多儲取米。後
米生糠糩。刈已不生。枯株即現。今欲
煩惱生起因縁外器界生起之相。以爲
者。器界本依内煩惱起故。劫有妄執義。即
此之謂也
諸阿闍梨下結二喩意。此二喩本擧三藏口
也。諸者韵會云。專於切之也。於也。凡也。
十四本作究其條緒。今按。未條傍註諸是
緒寫誤。今疏恐亂矣。越世間三妄等者。已上
所度妄執。自下明能度淨心也 世間三
妄執者。上所明世間六十心也。故下云。度
世間六十心我倒所生三毒根本。名越三
妄執也 出世間心生者。即初劫能越心也。
第七云。就五種三昧道中。大分爲二。謂佛
菩薩縁覺聲聞四種。皆名出世間三昧。若
天等所説眞言法教道。皆屬世間三昧云云 
初劫屬出世間見。又出世者越于三界
義。維摩弟子品云。佛爲世尊。過於三界。新經
云。是出世身世法不染 若以淨菩提心者。
作釋中。是初總釋也。若淨菩提心等者。釋
出世間心生義。淨菩提心名通世出世間。今
三劫能越心唯出世間。云以淨菩
提*心也。問淨菩提心者。豈非初地之稱號
耶。答不爾。淨菩提心有二。本來淨及離垢
淨。本來淨故淨菩提名通世出世。然初地云
淨菩提心者。約離垢淨也。故上疏云。欲
淨心最初生起之由故。先説愚童凡夫違理
之心。又云。如最初種子。離微塵計心垢時。
即顯如微塵計淨心勢此淨心者。順世
八心故。故先定淨心體。是顯出世間之淨
也。又初二劫名淨菩提心。下釋湛寂
云。菩薩悟是法時。即知是心垢除時所
以淨心漸現。又第二劫中云。心主自在。明
是淨菩提心更作一轉開明。倍勝前劫也。
知。一種淨菩提心。依妄淺深故。有
世出世之異。何必爲初地之稱耶。古師不
此義。故皆云。此淨菩提心指第三劫。不
依也 即是超越等者。出世間名總通
三劫。爲此義故。云即是超越等也 瑜
伽行者。具如上記外道違
理心下
之。又下云觀行
應理義若約初劫之。則修曼荼羅行斷
麁妄執。證人空理。謂之觀行應理也。○就
三劫文。古師多存地前一劫地上二劫義。是
本依第六卷所明八地三昧道文也。今云。
所立義本瑜伽説地前爲初劫。初地至七地
第二劫。八地已上爲第三劫
是相宗義。故第六云。如上所説一生補處及
八地三昧。是約教道法門且依權教而建
立故。云教道法門。然權教八地當實教初
故。八地三昧中沈空義。全與初地空性心
同也。故知。今第三劫即自宗初地。當
八地也。然此經八地爲第三劫。還同相宗
。不思之甚矣。權實二教三劫十地名同位
異。古師不此義。故多爲辨解耳。又抄
諸文問答云云會釋未盡。今會云。所引第
三卷疏。從初地等覺。皆分斷無明。是名
極細之垢。然能斷智有淺深故。所斷無明
厚薄異。其體一種根本無明故。總名極細
。故極細言通於十地。例如所引第三卷
無明父母。又第八二十丁初地中云。汝
祕藏中。初與無明父母別往詣初法明
循身之處無明父母言通於初地乃
至等覺。然無明稱極細故。極細言亦當
初地。極細言何但限等覺耶。次會慈氏軌
此書眞僞有疑。若會之。是約瑜伽等常途
十地而明也。法華軌亦約常途教道義。故
一大阿僧祇等
梵云下擧梵語。別釋經三妄執義。兼爲
顯密之異。先明梵有二義。常途顯教唯依
時義。密教談妄執義。故今經云三妄執也」
若依常途下。明顯密之異。是初明顯教
時義。故起信云。一切菩薩皆經三祇
若祕密下。明密教談妄執義。故經云越三
妄執也 越一劫乃至一重麁妄執等者。下明
寂然界云。大乘行者了達諸蘊性空故。於
一切法中都無所取。亦無所捨。雙離違順
八心。我蘊兩倒二種業煩惱網。是名超越一
劫瑜祇行乃至常途解釋。是業從初發心
以來。經一大阿僧祇劫方證是寂然界
今祕密宗。但度此一重妄執。即是超一阿僧
祇劫 意明。如常途教。具經一僧祇時分
名爲初劫。今此宗但度一重麁妄。即超
僧祇。是以頓成者。一念度麁妄則一念經
一僧祇。但約妄執。而非具歴時分。故約
三劫義。意爲頓成義也。故下云。若
一生度此三妄執。即一生成佛。何論時分
耶 一重細妄執者。下云。爾時復離百六十
心等塵沙上煩惱一重微細妄執。名第二阿
僧祇劫
眞言門行者下。是古來一箇賛顯。家家諍論。
今辨之。問。三劫皆是眞言行者所度妄執也。
云何第三劫獨稱眞言行人耶。答。前二劫雖
復眞言行者。彼對治心外垢内證徳
是故初劫寄齊三乘共人。第二劫寄顯權門
菩薩以顯其徳也。然第三劫直明眞言行
者淨菩提心。更離對待故。不寄齊。故標
眞言行者也。下云。行者從此無對待
過心量不思議地。即是初地果相也。又云。
若行者直從眞言門心寶。如仙人善
呪術神力之。問若爾。顯一乘攝第三
眞言名否。答不爾。夫眞言者三密義。
故上疏云入眞言門略有三事。彼經不
密行軌。云何與眞言名耶。問若爾第三卷
極無自性心句攝華嚴經等。豈非相違
也。答凡以此經顯一乘。有其二意。一者
理同。二者事異。現同者倶説實相理
故。事異者此經具説三密軌則修行方便。故
下云。彼嘆莖葉花果。是理同也。此經説
子及生育因縁。是事異也。理同故攝華嚴等
事異故不眞言名也。故第十二二十三云。
凡一切不内證祕密法者皆是外道。即此
之謂也。又理同有二意。一顯略。二深祕。彼
諸法實相。故名爲顯略。此經説心實相
心實相者五字五大三密等。總言之則。阿字
法界體性。是名深祕。上疏云。彼言諸法實
。即是此經心之實相。心實相者。即是菩提。
更無別理也者。顯密相對以明其理相同
也。今第三劫人獨稱眞言者。職此之由矣抄
問答廣博云云未遑一一辨之且辨三劫六
無畏義者。總言之。皆是明眞言行者修行
進趣心相也。故第三云。今所以廣明三劫
六無畏衆多心相者。皆是擬儀外迹以明
修證之淺深別言之。六無畏總明世出世
間相續心相。三劫唯明出世間心相也。又六
無畏擧常途顯人修行相。以對明眞言行者
之瑜祇行。及明其各各所到之處。是名六無
也。具如第三卷釋。往見。凡眞言阿遮梨
十六重差別。即六無畏十地是也。故第三
十七云。漸次證入者。如初無畏時聲字觀
曼荼羅行。第二無畏於有相觀中
荼羅行乃至第六無畏於平等心中曼荼
羅行。離垢地以去各於自地觀心中曼荼
羅行。略以行位之。已作十六重深淺不
云云文六無畏者。明此眞言行者世出世間
因至果漸次證入相也。然抄二十五丁云。但
第三劫行者六無畏始終也者。非
意也。又三劫者。明眞言行者修曼荼羅行
妄證眞之相。亦是對顯乘皆註三祇。以
妄執斷義故。云超越三劫瑜祇行也。又
二十
四丁
從顯入密義云。前二劫明顯乘。第
三劫唯密教者。甚失深旨讀者思
一重極細妄執者。下云。第三重微細百六十
心煩惱業壽種除。復有佛樹牙生又釋復越
一劫文云。即是初入此信解地。是復越
六十心一重細惑。名三大阿僧祇劫也。
菩提心論云。今眞言行人既破人法上執。雖
能正見眞實之智。或爲無始間隔。未
如來一切智智。故欲妙道。修持次第。從
凡入佛位上執者。即極細妄執。無始間
隔者。即從初地佛果斷無明。下云
分之一度於信解是也 佛惠初心者。即第
三劫能越人此經初地也。是見心佛初故。云
佛惠初心也從初地十地。淺深雖異同
心佛智故。名爲佛惠也。下經云離有爲
無爲界。離諸造作。離眼耳鼻舌身意。極無
自性心生。祕密主如是初心佛説成佛因。疏
釋云。此心望前二劫。猶如蓮華盛敷。若望
後二心。即是果歸成種。故曰如是初心
又云。若常途諸論所明。證此心時即名爲
又上疏釋除蓋障三昧云。當知。行人
則是位同大覺也。以其自覺心故。即得
。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又佛惠者。佛
是開敷義。惠即知見開佛知見佛惠。第
三劫是開敷初。故云初心。故釋極無自性
云。此心猶如蓮華開敷
若一生度下。反經劫義。明一生頓成義。若
常途説。必歴三大僧祇故。五祕密軌云。
若於顯教修行者。久經三大無數劫
經宗約三妄而明三劫故。若度三妄則一
生成佛也
然就第一重内下。已上總明三劫建立畢。自
下逐文解釋。是釋出世間心生文也。然抄
以爲。經越世間三妄執言兼兩意。現文明
劫所離三妄故。云世間三妄也。三妄言兼
三劫三妄。故疏爲顯此意。於初劫中
三妄義云云此解恐不爾。疏初總明三妄
者。是三劫段之初故。先總示三劫三妄之
大意。擧時分妄執兩義。以辨顯密異。是大
意也。約初於初劫中總辨三劫三妄義。何
怪耶。然今經現文。既云世間三妄執
三妄之言何通三劫乎 然就第一重等者。
第一重者謂初劫也。此三種三妄。如次小乘
見修無學三道也 最初解了等者。明初果
見道也。第三二丁第三無畏云。謂觀唯蘊
無我時。於陰界入中。種種分折推求我不可
得。捨此自色像者。譬如樹則有樹影現
若無樹者影由何生。今五蘊尚從縁生。都
自性。何況此積集中而有我耶 菩提心
義第五二十三當段經疏云。私云。若約
是藏通三乘。折體二觀。若約所斷是藏
見道。通八人見地。別初住圓初信。並斷
。眞言初信。是度初重三種麁妄中。第一
三妄執也。唯斷見惑我人。未五蘊
故云唯蘊
度世間六十心下。釋世間三妄執。越
謂離越也 我倒所生等者。唯識第九云。
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
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
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障涅槃煩惱
。述記九末
三十
薩迦耶見首。由我見
本生諸煩惱。我見若無煩惱隨斷。見修二
斷其義並然愚按智度所説屬見煩惱也。
是三毒爲三妄也。六十心者。三毒爲體。六
十差別不三毒故。六十心初先説三毒
今六十心攝於三毒。三毒名三妄執。故云
乃至三毒根本越三妄執也。是初劫内
三種三妄中。第一世間三妄。是見道之所
斷也
復次有三妄執下。明第二三妄執。是修道位
也。著根境識名爲三妄也。教相抄云。第二
三妄執者。於根境識三法起妄執也。是
聲聞所斷修惑故。云三果學人所留滯處
倶舍第二十三云。十五唯修斷。後三界通三。
不染非六生色定非見斷。論曰。十五界者。謂
十色界及五識界。唯修斷者。此十五界唯修
所斷。後三界者。意界法界及意識界。通
者。謂此後三界各通三種。八十八隨眠。及彼
倶有法。并隨行得。皆見所斷。所餘有漏皆修
所斷。一切無漏皆非所斷。光記第二四十四云。
言十五界唯修斷者。若五根香味觸不染汚
性。又是色法。縁縛斷故。色聲二界修所斷心
親發起故。又是色法縁縛斷故。若五識界善
無起者。是不染汚縁縛斷。是染汚者。迷事起
故。皆唯修斷。無見斷相見斷。皆不
非斷。後三通三者。見斷隨眠及相
應法。迷理起故。四相與得是彼見惑親發
起故。皆見所斷。無修斷相修斷。非
故不通非斷。又解。八十八惑迷理故是
見所斷。惑相應法望惑是親相應縛故。相應
因故隨惑斷。四相望惑。雖非相應。同部縛
故。倶有因故。亦隨惑斷。得望彼惑
應倶有因。同部縛故。惑有即有惑無即無雖
是縁縛。望惑亦親。故隨惑斷。非是迷事等
故。非修斷。是斷法故。不非斷。諸餘有
漏。若無色善。無覆無記是不染汚。縁縛斷故。
若諸煩惱及彼相應。迷事起故。四相及得是
彼修惑親發起故。若善染無表。是修斷心親
發起故。又是色法縁縛斷故。皆修所斷。無
見斷相見斷。非無漏故。不非斷
一切無漏非縛繋故。皆非所斷惠暉云十
五唯修斷者。五根五境及善無記心王爲
縁境。修惑爲能縁是所縁縛。染五識與
相應。是相應縛。與染爲境是所縁縛。此
能縁惑是修道除名修斷今此中總擧
十八界根境界。辨其差別者。其十五界
唯修斷。意界法界及意識界通見修及非斷
三種。於中今取修所斷者也。三毒執者。於
根境識發迷事惑。今擧所縁以顯能縁
。是名三妄執
根謂下。出根境界體也。愚按。根境者謂内
外十二界。擧界名識者。界總通十八法。今
三妄執爲是十八界。擧界言以名
也。如内外下。明内外十二界總名根境。謂
根即内根等六界。境是外色等六界。内六合
根。外六合名境。故云合言之也。既標
内外十二界。應知。唯就十八界之。非
十二處也抄及指心云云恐不當矣
此是下。釋淹留修行也。惠琳音云。淹留於
炎反。留滯也下云。稽留淹滯不速至
言見惑頓斷。修惑漸斷。其時長遠。故云
也 三界學人者。抄出四解。今取第四解
三果者前三果也。無學者聲聞第四果并
縁覺果也其後三果義且有二難。一混
無學難。二不見修難。其初難云。學是前
三果。無學即第四果。大小乘定判也。智度第
十八四丁云。學智者。若法智忍惠。乃至向。阿
羅漢第九無礙道中金剛三昧惠。無學者阿
羅漢第九解脱智。從是已後一切無學智。如
盡智無生智等。求辟支佛道智惠亦如
此文分明。何云縁覺第四果學人
乎。次難者倶舍論第二十三十二云。論曰。苦
法智忍爲初。道類智忍爲後。其中總有
五刹那。皆見道所攝。見見諦故。至第十
六道類智時。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
。故修道攝光記三十
四丁
云。論曰。至故修道
者現觀八諦。總十六心。前十五心皆見道
攝。於諸諦理見故。至第十六心
一諦理未見今見。如曾見故修道攝
人者倶舍二十四十二云。四向四果皆名
。何縁前七得有學名。爲漏盡。常樂學
故。學要有三。一増上戒。二増上心。三増上
惠。以戒定惠三自體故知。三果學人
者是前三果。無學聖人者第四果及辟支佛
也。菩提心義云。私云。若約觀法藏通折體
二觀。若約所斷是藏修道。三果所斷修惑。
通薄地離欲地。別六位以前。圓六信以前。眞
言六信以前。是度麁妄執中第二三妄執
復次下。明第二三妄。是無學位也。是業及煩
惱并無明種子爲三妄也 業者十二因縁
中攝行全有一分。煩惱者攝無明現行愛取
無明種子者是能生種子。從此種子十二
因縁故。下云生十二因縁等也。唯識第八
二十二云。惑業苦三攝十二者。無明愛取是
惑所攝。行全有一分除識
等種
是業所攝。七識等五
生等二
合七
全也
有一分已潤識
等五種
是苦所攝今此中不
者。今明所斷妄執故。唯擧業煩惱。苦果
妄執故。○抄生字讀文點。以爲苦果者。
笑矣 株杌者。擧喩。煩惱即株杌也。
伽第八五丁説煩惱差別中有株杌一名。撿
之。或可是喩種子。第四五丁云。朽木者謂不
欲懈怠之類。不樹藝匠成。又梵文兼有
株杌義。謂久遠以來於諸煩惱偏習
餘杌深固難拔除。以是諸過去業含
藏在心地之中故。一心行道時。魔事易起。
故須預加簡擇又述記五末六云。迷杌喩
法執。杌梵語中有煩惱義。可見 無明種子
者。無明是現行。即煩惱中所攝也。種子即十
二因縁能生種子。故云生十二因縁。無明之
種子依主釋也。述記第八本七二云。一無明支
者。以行蘊中無明體。不餘法。何以知
者。縁起經云。初無明有十一殊勝。非餘法
乃至此通現行及種子爲體。十地經云。無
明有二。謂子時果時抄云。無明種子者指
習氣云云今云。種子・習氣雖相通義。今
是種子現行之種子而非習氣。述記釋分明
矣。又義林第二末二云。二乘者斷煩惱障
種子盡。習氣不○抄三十八菩提心
云。業煩惱正使聲聞所斷。無明種子習氣
支佛所斷愚按。諸經論中縁覺有習氣斷
不斷兩義。今此疏似依不斷義。故第七七丁
云。是中少有差別者。謂辟支佛與聲聞。漏
盡同。而三昧有淺深之異云云既云漏盡同
故知。不習氣也。問若爾。二乘云何差別。
答疏云三昧有異。又智有利鈍。證有淺深
下三獸渡河喩是也。又述記第二末百七
云。五十二説。唯不所知障者。一分立
聲聞種性。一分立爲獨覺種性。障雖
。解有利鈍。於煩惱中修習差別故。即是
無學等者。倶舍二十四十二云。如是盡智。已
生時便名無學。阿羅漢果已得無學。應
故。爲別果。所修學。此無有故得
無學名今無學者。即身四果及辟支佛也。
問聲縁二乘無學云何合擧耶。亦爲所斷惑
同一耶。答。次下擧三獸渡河喩。云二乘人
同渡十二因縁愛河。故知。第三三妄即第四
果及縁覺所斷。而無學聖人即聲縁二乘二
無學也。又第七二丁二乘三昧道云。此二
種三昧皆是菩提心難處故知。此云最難
斷處者。亦即二種無學所證處也。菩提心義
云。私云。所觀如前。若約所斷是藏羅漢支
佛所斷。通已辨地支佛地。別七住八住圓與
眞言。七信八信云云
凡有三種下結也。謂見修無學所斷云三種
各有三妄故。云三種三妄。都言之九種妄
執也
學摩訶衍人下。明寄齊也 摩訶衍人者。
能寄齊眞言行人也。即第三無我無畏
位也。第三二十無我無畏了云。若眞言行
者。於瑜伽境界。一切分段中能觀心不可
。不愛慢位與此齊也摩訶衍者。第
三卷十四云。此十喩皆是摩訶衍人甚深縁起。
聲聞縁覺安足之處。故名大乘句又云。
摩訶衍中亦以持明祕藏摩訶衍者。
眞言行者見。勘注云大乘菩薩也。有
人出多義皆非也 出世初心者。即無我無
畏。是出世間初故云初心。此位斷證與小乘
見道等故。寄齊而顯也。然演密引上疏初
法明道文云云此義不可。上疏是初地見道。
聲聞見道對明其義大異。讀者莫迷矣」
然不墮下。明實不同也。正位者有二義。一
眞如。二見道。華嚴大疏十九下六八云。此中正
位即眞如異名。非見道今此中見道云
正位。智論二十七二十六云。聲聞法中。從苦法
乃至道法忍名爲正法謂其位雖齊。
實不彼見道也。若墮彼者則敗燒佛種
故簡云不墮。墮者攝也
所以爾下。明墮所以也。初發心者。第一
無畏聲字觀位也。是與第三五丁胎藏生
中。云初發一切智心父母和合因縁
識種子初託胎中同也。勘注云菩薩大乘
者非也 爾時諦觀等者。正明見道唯蘊
無我觀也。此初明唯蘊義。第三二右云。若
取蘊取集我身。捨自色像觀。當無我
無畏者。謂觀唯蘊無我時。於陰界入中。種
種分折推求我不可得。捨自色像者。譬如
樹則有樹影現。若無樹者影由何生。今
五蘊尚從縁生都無自性。何況此積集中而
我耶。如上所説。乃至證湛寂之心。離
切過是於我之扼縛蘇息處是中下
無我義。神謂神我也。即無我觀也。抄云
神心者。恐不可
作如是下。明無我觀益也 即了神本不生
者。謂眞言行者從初發心阿字門。而觀
我即法界故。云神本不生。不同聲聞人
唯蘊無我觀滅我體敗種人也。上
疏云。此宗辨義。即以心爲如來應正等覺
所謂内心之大我也。第二十二十一云。然未見諦
此見諦
即初地
猶未如毘盧遮那種種神變
。但是觀心成就耳。然有一事眞實不虚。
謂我即是也。我即是者。決定諦信我即法
界。我即毘盧遮那。我即普門身。此事不謬。
上眞言加持中我即法界是也我謂佛
種。從初發心知此事故。唯觀神我本不
生不我體。是云無量見網。無量見網
者二乘所斷八十八使見惑也。義林二末九云。
佛性論云。聲聞利根者。苦法忍第一無我行。
通斷三界四眞諦下八十八結。鈍根聲聞具
十六行。別斷三界四眞諦八十八結。且分
利鈍令別。此非大乘所證用。不
和會此疏下文往往云見網者。明自宗初
地見道。且如第十九二十七無盡分別
妄見之網等。與此中見網大不同也 少分
増明者。此位淨菩提心。與聲聞所證人無我
齊故。云少分也 由得菩提等者。眞言行
人從初發心菩提心菩提心者自利利他
平等大悲也。二乘自利心大與菩提心違背。
今菩提心少分増明故。不二乘地也。莊
嚴論第六十六云。次説離二乘心。偈曰。菩
薩處地獄爲物不苦。捨有發小心。此
苦則爲劇。釋曰。菩薩慈悲爲諸衆生
地獄大苦。若滅三有小乘心。菩薩
此爲苦。最爲深重。問此義云何。偈曰雖
恒處地獄。不大菩提。若起自利心是大
菩提障。釋曰。菩薩雖衆生長時入大地
。不以爲苦。何以故。於廣淨菩提
障故。若起異乘樂涅槃即爲大苦。何以
故。於大乘樂住而爲障故。此偈顯前偈。應
然彼行者下。是當淹留修行義 彼行者者。
是指眞言行人與第二妄執前三果人齊位
也。法執當心者。古解云云是人執中修道
所斷迷事之惑云法執。非二執之法執也。
上云根境界淹留修行即是也 又下云。以
行者於瑜伽中湛寂心雖已明顯。然渉
時根塵識等猶尚當心由厭怖有爲故。著
無爲法問云。何修惑云法執耶。答起信淨
影疏下八丁云。執有二。一者凡夫著我執。二
者二乘著法執。問曰。凡夫亦著諸法。何故
偏名人著我執。釋曰。細分亦著諸法。今對
二乘。凡夫著我。及著我所。通名人執。諸法
皆是我所攝故大乘義章第三末八識義云。
次第三門從義分別。事妄及眞各有四重。事
中四者乃至是我相。我有二種。一法著我。
謂取性心。於根塵識妄立定性。此之性我
起信論中名執取相。又亦名爲執相應染。二
者人著我。於陰界入我我所。起信論中
此以爲計名字相。隨逐我人衆生等名
妄有立我相。如義章第五云。彼取
性者。馬鳴論中名執取相。亦名執相應染
又釋論通法疏第一云。二障即六麁中前四。
第一智相。但生法執。二相續相。分別法執。法
執爲首引生一切法所知障。三執取相倶生
人執。四計名字相。分別人執。人執爲首引
生一切諸煩惱障執取相者。正見人執。然
淨影云法著我。亦云法執。與此中同也。當
蔽也。謂法執蔽心也
若修禪定下。釋法執相也。禪定即六度墮一
也。道品謂三十七菩提分法等也。種種諸度。
即六度等也 雖不於中等者。謂解唯蘊無
故。不人著我也 心住於禪等者明
如實縁生無生故。住著於法也 以非
如實巧度等者 對第二劫縁生中道。云非如
。或可。對寂然界離一重法倒。云非如實
也。止觀六之一
五十四
云。問佛何處示人諍法。答佛
人諍法。衆生不解而成諍。三藏淺近
而四門相妨。執諍易生。如成論人毘曇
云。是調心方便全不道。毘曇人云。唯是
見有得道。空屬大乘。此二論師失四門意
浪撥浪擋。見執鏗然諍計易起。名此爲
人諍法耳。通教體法如幻化復實色。但
名字。名字易虚。扶順無乖少生諍計。大
論斥三藏云。餘經多示人諍法。般若示
無諍法。亦名如實巧度。記云。亦名如實巧度
等者。大論第七作巧拙二醫譬云。如用
名爲拙度。用呪術者名爲巧度。亦如
。若用草筏名爲拙度。用方舟者名之爲
巧。雙舟曰方。聲聞化人。苦行頭陀。初中後
夜勤心禪觀。苦而行道名爲拙度。菩薩化
人。觀諸法實無縛無解。心得清淨名爲
。巧如喜根。拙如勝意。巧拙相形雖復若
是。揣心量行無令濫非。此斥小乘事相頭
陀。專根本禪無常等觀。苦勵身口知諸
法畢竟清淨。此以衍教用斥拙度。行道之
人善自斟酌愚按。天台意通教對三藏
如實。與今疏意少異。至下三獸渡河
之。又上疏一末
十八丁
云。依除蓋障
三昧
如實巧度。故得諸佛力無畏乃至餘無量
佛法皆悉成就也此釋與當段文同位異。
讀者自知
然亦下結前也。是明第三三妄能越心也 
下地者謂前三果。是學地故。對無學地
下地。三執即根境界也。稍離即淹留修行義
也演密有二解。初義云。此同二乘無學。次
義云。此同不還果云云今云初義甚不可。
次義亦不當。既云稍離。是明前三果淹留
。何唯不還果乎。又抄解演密初義云。約
超證人云云此中云稍離。豈是超證義耶。今
解。若約三界九地者。欲界云下地也。是約
前三果人斷欲界九品修惑。故指欲界
下地也。倶舍第二十四初丁頌曰。斷欲三四
三二生家家既預流者。進斷修惑
若具三縁。轉名家家
斷至五二
一來
向也
六一來果第二
果也
七或八品。一生名
一向。此即第三向不還向垢不還果若斷
。成不
還果。不還未
生欲界
問。阿羅漢向斷于何惑。今疏中
何乎。答向必屬果故。當拔業煩惱等
也。又阿羅漢向斷上界修惑。倶舍二十四
十一頌曰。上界修惑中。斷初定一品。至有頂
八品。皆阿羅漢向。第九無間道名金剛喩定
盡得倶盡智成無學應果
能拔業煩惱下。明第三三妄執。是能趣心
也。業及煩惱。并無明種子爲三妄也。是於
十二因縁三道中。擧業及煩惱。無明種子即
煩惱所攝也。故次云如是甚深之法等也 
根本者。經云株杌。約喩也。煩惱即根本持
業釋也。又依煩惱而感苦果故。是果之根本
也。倶舍第九初云隨眠諸有本。此差別有
謂。貪瞋亦慢無明見及疑云云無明種子者。無
明之種子非習氣也。具如上辨。若依倶舍
等説。此中所斷即當金剛喩定所斷。非
地第九品惑也。或可。種子言通業及煩惱無
明三種也。二乘依金剛喩定。斷第六倶煩
惱種子。也。唯識第一七丁云。此二我執六七識
細故難斷。後修道中數數修習。勝生空觀方
能除滅。述記一末十二云。顯執細微斷之所
。無始串習體用微隱。故十地云。迷隨現
行故。不作意縁故。是倶生義故。名爲細。一
世道伏。二非初道斷。初道斷者即見道斷。
三非地未滿修道能斷要第九勝道方斷。故
難斷。初簡修道不相應惑。第二簡見道
一切。第三顯自行相細勝道方除故。唯修
道。一識分別。第六數斷。非第七二乘分別。
第六識者二乘數斷。非菩薩六識中
習分別若菩薩數斷習非種子。若二乘種數
斷。非習不數斷者。道數數修。若數斷者。斷
道倶數。於二乘中漸次行者。故唯修斷。若頓
悟者亦通見斷。先世間道伴已伏故。菩薩不
然不地故。無超越故。然初二果不
之。有覆無記第九品故。斷有二種。一斷種。
二伏滅。今論斷種。第六識中二乘入聖道
伏滅。要離自地欲盡方斷。於金剛心方究
竟盡。菩薩初地暫能伏滅。四地永不行。金剛
心位。方究竟盡。第七識中二乘入無漏心。方
暫伏滅。金剛心方斷盡。菩薩七地已前入
漏心能伏。八地已上方永不行。金剛心方斷
頓盡。故言數數修道。方能除斷。又總而論
六七。道數數修。斷有數數不數義二乘斷
第六識執種子。非習能數數斷。菩薩數數斷
其麁重。名數數斷。其種子等。道數數修。非
斷數數。以十地中皆不斷故。第七執要金剛
心方能頓斷。三乘修道道數數修。方能除滅。
數數斷乃至生空斷者。一通三乘。二
行相而説。其實菩薩亦法空斷。勝生空者。
異有漏及遊觀生空心。斷彼不能故。此
無簡。非解脱道又瑜伽五十八十六云。
復次略有二麁重。一漏麁重。二有漏麁重漏
麁重者。阿羅漢等修道煩惱斷時。皆悉永離。
此謂隨眠者。有識身中不安穩性。無堪
忍性。有漏麁重者。隨眠斷時。從漏所生。漏
熏發。本所得性。不安穩性。苦依附性。與
彼相似。無堪忍性。皆得微薄。又此有漏麁
重名煩惱習。阿羅漢獨覺所斷。唯有
如來能究竟斷。是故説彼名永斷習氣
記十六七十一云。第三擧二麁重。明二無學
人有斷不斷景云一漏麁重。即見修惑種。二
有漏麁重。即是習氣。言漏麁重者無堪忍
者。凡夫學人名有隨眠者。有識身中所有
見修種。羅漢已斷。有漏麁重者至皆微薄者
隨眠故習氣増長。由隨眠。習氣微薄。
又此已下。明此習氣二乘不斷如來斷。是故
永斷習氣不共佛法泰云説漏所生者。
新起漏。所熏發者。無始法爾基云前本地
第三云。善法不麁重。亦非隨眠。如何此
中言漏麁重。及對法説二十四種麁重故。義
一性麁重。即煩惱種等。此中言漏麁重者。
是二心不調柔麁重。即一切有漏善法等。
此中言有漏麁重者。是第三卷約性麁重
論云善法等故。非此中約不調柔麁重。有
漏善法亦爾。不相違也。謂此若有煩惱者。
身中善無記法爲漏。和雜不調柔故。名習氣
羅漢有此善等在。雖微薄。法體仍在。諸
法永斷名永斷習氣。此漏麁重氣分在身。
善法中和雜不一異。如毒在身中。有
。此不一異。隨眠斷時此得微薄。佛圓鏡
智生故。言永斷習氣問古來依大乘同性
縁覺斷習義。云何會之。先引經文。次
會釋。彼經下云。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
復問佛言。世尊辟支佛地有其十種。何等爲
十。一者苦行具足地。二者自覺甚深十二因
縁地。三者覺了四聖諦地。四者甚深利智地。
五者八聖道地。六者覺了法界虚空衆生界
地。七者證寂滅地。八者六通地。九者微祕密
地。十者習氣漸微薄地。善丈夫是名十種辟
支佛地會云。經云漸微薄。與瑜伽所
微薄同。非是斷義。何爲斷習證耶。問智度
二十七二十云。問諸阿羅漢辟支佛同用無漏
。斷諸煩惱習。何以有盡不盡答曰先已
説。智慧力薄如世間火。諸佛力大如劫盡火
今當更答。聲聞辟支佛集諸功徳智慧
久。或一世二世三世。佛智功徳。於無量阿
僧祇劫廣修廣習。善法久熏故。於煩惱習
復餘氣會云。此微薄名斷故。次云
。不盡即薄義。故論次上十九丁云。如摩訶
迦葉瞋習故。佛滅後集法時。勅令阿難八突
吉羅罪懺悔。而復自牽阿難手出。不
漏未盡不淨人集法。如畢陵伽婆蹉常罵
恒河神小婢乃至 如是諸聖人。雖漏盡
而有煩惱習。如火焚薪已灰炭猶在。火力
薄故不盡。若劫盡時火。燒三千大千
世界復遺餘。火力大故。佛一切智火亦
是。燒諸煩惱復殘習云云 此等文明。
斷習氣
知如是下。爲離建立宗等文。先嘆法體
甚深。甚深故非彼等所知也。如是者指
二因縁法。上所擧業煩惱。及無明種子。即十
二因縁也。甚深之法者。十二因縁之別名也。
智度第五十九云。云何甚深法。十二因縁是名
甚深法。如佛告阿難。是十二因縁法甚深難
解難知又云。復次一切諸法實相。不破。
動。是名甚深甚深者梵云ga@mbh@i
ra。按諸經論中。皆縁起法云甚深。縁起
即空義。故十二門論云。大分深義所謂空也。
第七十三云。哦ga字門一切諸法一切行不可
得故。梵云哦多也二合是名爲行。行謂去來
進退不住之義。今從阿字門展轉釋之。諸法
本不生故無作。無作故則無待對。可
空。空者是不行處。不行處尚不可得。況行
處耶。中論觀去來品。明行止義。以相讀
行。如穀子牙莖葉。及無明縁諸行
。以斷故名止。如穀子滅故牙莖滅。無明
滅故諸行滅云云文 甚深者即縁起義。可見。
智度論云。若聞伽字即知一切法底即可得
伽他秦言底。華嚴大疏引智論釋云。行取
即生死底甚深故十二因縁即生死底甚深
義。生死即涅槃故。亦即實相甚深義。故次云
有佛無佛等 有佛無佛等者。依智度三十
七丁論問曰。聲聞法中何以不是法性
實際。而摩訶衍法中處處説。答曰聲聞法中
亦有説處。但少耳。如雜阿含經中説。有
比丘。問佛。十二因縁法爲是佛作。爲餘人
作。佛告比丘。我不十二因縁。亦非餘人
。有佛無佛。諸法如法相。法位常有乃至 如
是生滅法有佛無佛常爾。是處説第七
二丁云。阿含云。十二因縁法有佛無佛法
常住。龍樹亦云。此中法位即是如之別名。此
是一切世間最難解處。故世尊始成道時。不
説法意在于此 性相常爾者。性謂因
縁實性。相即生滅之相。離性無相。離相無
性。因縁當體即涅槃故。ga字是生死底甚
深義。謂之相。又ga字是涅槃底甚深義。謂之
性。性相一體唯一ga字門。是以生死底即涅
槃底。同是甚深。故云性相常住故下疏云。既
因縁。即入法界。亦不法界即是縁
起。當知因縁生滅即是法界生滅。法界不生
滅即是因縁不生滅。又上疏一末
六丁
云。雖衆生
自心實相即是菩提。有佛無佛常自嚴淨。然
實自心故。即是無明。無明顛倒取
故生愛等諸煩惱。因煩惱故起種種業。入
種種道。獲種種身。受種種苦樂。如蠶出
所因。自從己出而自纒裹受燒煮苦 
如前所説下。正釋離建立宗等文。十二因縁
實相言斷心滅之處。辟支佛深利智惠能所
通達也。然諸外道以種種邪分別。觀諸法
實相故。云皆不相應也 乃至長爪等者。承
和古本及兩本義釋。 皆作長爪先尼。恐作
者爲好。智度第一十四云。復次欲長爪
梵者等大論師。於佛法中信故。説是摩
訶般若波羅蜜。有梵士號名長爪更有
先尼婆蹉衢多羅。更有薩遮加摩揵提
。是閻浮提大論師輩。先尼梵士與佛問答。
終信佛語。鬚髮自墮。便爲沙門因縁。論四
十二十八紙已下廣明。往見。自心智惠。十
四本作自以等。尤善矣。言湛寂者下。釋
是湛寂文。經云如是湛寂者。指十二因縁
實相。是三乘人所證理體也
謂五根本下。明不生相
湛者下明所證法體甚深義。法體即實相。故
甚深義。智度所云。諸法實相不壞。不
動。名甚深是也。縁覺眞言va@h字其體縛
義。二點離義。離縛即五根本煩惱等。本來
不生義。是寂義也。又va言説義。二點離義。言
語道斷即實相甚深之理。是湛義也。故知。va@h
字即湛寂義也
譬如下擧喩。清潭萬仞喩甚深義。證恬鏡徹
湛義
故説云下。擧喩明三智。窮理有淺深也。
河喩實相理。三獸即喩三乘行人也。涅槃
二十五云。又未十二因縁河。猶如
。何以故。不佛性佛性者。第一義
空中道義。故下云。是中有無量寶王。一則
入而不識。二則入而不寶王即淨菩
提心故。下作寶珠譬喩。即是義也 大香象
者。依妙樂釋。共行菩薩喩小象得次下
然今云大香象者。且對二乘故。菩薩稱
也。或可獨有大香象等者。喩佛。到深底
者。即大香象也。亦漸次證入中含小象義

此中有三乘下。法説也。止觀三之一四三云。
若三乘同以無言説道煩惱眞。眞則
云云是大品所説三乘共義。又止觀六
之一五十五云。中論云。諸法實相三人共得。大
品名爲三乘之人。同以無言説道。斷煩惱
第一義。亦名共般若。涅槃名爲三獸度
。皆是通教四門觀意。亦非今所用也。記
云。三獸度河者。大經譬也。三人如獸。眞如
水底。象雖底。仍分二別。小象得泥。通菩
薩也。大象得實。即見不空。見不空者。復有
二種。謂但・不但。今文且用泥菩薩
二乘。又淨名玄下十一云。三乘雖同入
。而不深淺之異。聲聞入淺。但斷正使
縁覺小深。侵除習氣。菩薩能窮法性之底
習氣都盡。譬如三獸渡河水雖是一。兎馬
象脚有長短故。入水不淺深之別 依
天台義。三乘共教判爲通教。彼通教者。與
寂然界相似。然非全同。如下辨之。今疏三
乘共以爲初劫。故第三卷云。初劫智惠與
共行故知。此疏意。三乘共行與天台三
同。是以三乘同證人空理然智有利鈍
故。證有淺深。故下云。同共一法中。而昇進有
異。即是之謂也 無言説道等者。明三乘道
也。四教集解云。無言是理。道即觀智
云。無言説道者。人空觀智。諸法實相者即人
空理。縁覺眞言釋云。縁覺眞言va@h。言語道斷
義也。即是如上所説縁覺證無言説界 
又第七二十三云。若見va嚩字時。即知一切
諸法不言語地。以是説法無有因有
。若法本來不生。則是離諸因縁。是故語言
道斷此云無言説道及諸法實相者。倶va@h
字中義也。若依天台説。無言説道者體法觀
惠。彼爲通教故。妙玄四之二四二云。小樹位
者。即是通教。明三乘之人同以無言説道
煩惱第一義諦。體法觀惠不異。但智
力強弱之殊。煩惱習有盡不盡異耳
義第八云。此教通教三乘因同果異。證果
異同斷見思。同出分段同證偏眞。然於
菩薩中二種。謂利鈍。鈍則但見偏空
不空。且成當教果頭佛。行因雖異。果與
藏教齊。故言通前。又利根菩薩非但見空。
兼見不空。不空即中道。分二種。謂但・不但。
若見但中別教來攝。若見不但中圓教來
攝。故言通後此中同證偏眞者。與寂然
同。下明寂然界云。所觀人法倶空。與成實
諸宗甚懸絶。約偏眞之理此平等觀
又兼見下空者。與他縁乘同。下云。今
大乘不可得空相。空相亦不可得。雖
所有。然亦於諸法所空知。此
中所立與天台義同耳
然聲聞下明三乘所入淺深之相也。今此中
偏空理所入有淺深。是與天台通
相當。然彼此意不同也。入法性最淺有。
法性即所入空理。聲聞眞言釋云。次tu都字
多聲。即聲聞所入如如也。次pa鉢聲聞所
見第一義也 智度三十二法性者如
。各各法空。空有差品是爲如。同爲一空




是爲法性。是法性亦有二種。一者用無著
別諸法各自有性。二者名無量法。所
謂諸法實相。如持心經説。法性無量。聲聞
人雖法性。以智有量故不無量説
人雖大海。以器小故不無量
。是爲法性厭怖生死等者。第七云如
聲聞極觀察智解了唯蘊無我。以厭怖心重
故。疾斷煩惱自證涅槃。不折推
十二因縁實相。辟支佛智惠深利故。能以
別之相深觀察之。見一切集法皆是滅法
此與聲聞異也
辟支佛下。明聲聞也。華嚴音第一云。
辟支梵音具云畢勤支底迦。此曰各各獨行
佛者覺也。舊翻爲獨覺。正得其意。或翻爲
縁覺。譯人謬。以梵語云鉢攞底曳迦。此翻
縁覺。故智論十八中通上二類所入差
深者。智度五十三云。辟支佛於聲聞
異道。但福徳利根。少深入諸法實相
又次上引第七疏云。能以總別之相深觀
云云
然不下。對菩薩其劣也。華嚴十地品第二
十地
云。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不
。自覺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
深因縁法故。成獨覺乘
菩薩下。 悟如是法者。謂證人空理也。此時
二乘住人空理昇進。菩薩不爾。證
時。知心垢人執漸除淨心漸現。故進求佛
之心生。故次云能以不住道學種種度門
 菩提心勢力者。即上求下化心也 不住道
者。有人云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者不可。今
云。是勝進不住義。上釋虚空遊歩云。遊歩
是不住義。勝進義。神變義。以淨菩提心於
一切法都無所住。而常修萬行又下云。行
者未此劫。與辟支佛位齊時。名爲極無
言説處。爾時心滯無爲法相。若失方便。多
二乘地小涅槃。然以菩提心勢力。還
能發起悲願。從此以後三乘經路始分
度三十二十一云。乃至如阿羅漢辟支佛住
於實際。縱復恒沙諸佛爲其説法。亦不
更有増進。又復生三界。菩薩入是法性
玄知實際。若未足六波羅蜜化衆
。爾時若證妨成佛道。是時菩薩以大悲精
進力故。還修諸行故同共等者。一法即
人空理也。法花譬喩品云。同共一法中。而不
此事昇沈有異者。演密云。此中有
乘之人。同以空爲門。入諸法眞實之性。二
乘之人自爲已得涅槃。生滅度想沈也。菩
薩能以不住道。發起大悲昇也。譬如同帆
一去一停。故昇沈有異也
經云下。抄云。文有通局二意云云此解當矣。
今云。上云菩提心勢力下。云是中有
量寶王。是菩薩所知而。兩種外道所
知也
外外下明外外道。清潭喩三乘同入湛寂
也。逆生怖畏者。外道軌我故。於人空理
大怖畏。未空理而先怖畏故云逆生
下云不入而不識即是也。近習者韵會云。習
又押也。記月令禁近習。注天子親幸者
内外下二乘名内外道。第十九云云 乃至此法
乃二種外道所知。此佛法中外道。即
二乘中人也 遊泳其中者。同入湛寂無
生理也 適熱除垢者除入執垢也 得清
涼樂者。喩二乘所證涅槃
然不覺下。對菩薩不知相也。無量寶王
者。上云菩提心勢力。即淨菩提心無量性
功徳也。又下明寶珠譬喩者即是也。又約
五百由旬寶所。二乘化城尚在三百。寶所過
五百豈得無量寶王
一則不入下。明兩種外道不知有異也。如
文可
先佛宣説下。明如上三乘佛方便門故。三世
諸佛同宣説。故云先佛宣説。故法花方便品云。
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
三乘抄云。有三乘通局等者。恐不可」
言十方下。依法華意而釋。譬喩品云。此舍
三界唯有一門。而復狹小此中意明。三乘人
同證人空理。而出火宅故。云唯有一門。謂
三乘方便狹小一門而出火宅也。華嚴大
疏三十四中二
十一
云。昔不三是方便故。方便
門閉。今云三乘是方便故。方便門開。開則
實。故彼經云。此經開方便門眞實相
故方便如蓮之華。眞實相如華之臺。此花不
有則已。有則華實雙合。經不説則已。説則
權實雙辨。一經唯爲佛智惠故。諸佛出
世。以佛智惠不教證權之與實。故説
。淺以略示法華宗第二十二十六三句
云。此有二種。若有修行者因中説之。有
如來果地説之也。且如最外院八部世天
即是前八心中從初解守齊已去。乃至受
用果等也。然有善根開發。與正道相應即
是大悲胎藏華臺之因也。如來以方便力
導之。乃至令就世間八心以來。即是
外院之位。次漸漸向裏。及二乘亦在此内
次又知勝法無上心。稍進引入第二第
。皆是大悲句也第三院即是方便一門故。
如來以方便而引導之。又明五色界
中。第三重唯白一色具如
六卷釋
 唯白色即是
唯有一門義。一門即下轉方便也 是處無復
等者。釋離一切過義。是處者。正明界外相
也。所云宅外露地也 無復障礙者。明
宅見思熱惱也。譬喩品云。爾時長者見諸子
三乘安穩得出。出過
三界
皆於四衢道中露地
四諦而坐安住
空理
復障礙我生已盡
不受後有
種種因量等
者。演密云。外道小乘部類。不一名種種。其
中善解因明比量之師。以因喩次第
理上其過。終不云云 此中明
乘空理出過。何云外道小乘部類不一等
耶。今云。三乘所證畢竟空理。非外道所知境
故。無能出其過。上所云。前所説建立宗
等。乃至長爪梵士。諸大論師等。自心智慧利
根推求諸法實相。皆不圖度者。即是也」
然未度法障等下。釋經祕密主已下文。抄意。
已下文釋寂然界。教相抄意。此文尚屬湛寂
。次謂蘊處界已下。正爲寂然界也。愚按。
祕密主下明寂然界由漸。謂蘊處界下正明
寂然界。例如初果等向。謂湛寂心在于蘊
。進趣心生。云是惠隨生。此惠生畢。
而後爲五喩修行。由此修行寂然界也。
故第三三右法無畏云。謂行者心住蘊中
起離著。爾時幻焔等喩。觀察諸蘊
即空。得違順八心。證寂然界。然離蘊之
扼縛。於法得蘇息處法障者非是常途法
。湛寂心住于蘊中。執五蘊實有故。蘊名
障。蘊即障也。是唯知蘊上我空。未
性空。是云法障。第三卷云蘊之扼縛。即是也
未名眞淨者。謂離人執故爲淨。故上云
心漸現。然未法執故。不眞淨也。如
蓮下擧喩。蓮華喩菩提心。濁泥喩人我。水
蘊。蘊有水義。具如下辨 以行者等者。
有如是惠等文。先明其生起也。十卷
本蘊中下入有如是慧隨生乃至證寂然界是
名出世間心者十九字。也字無之。是約能寄
齊行者唯蘊無我觀位故。云瑜伽中等也。
湛寂之心者。謂證人無我理也。第三釋
三無畏云。如上所説乃至湛寂之心。離
一切過。是於我之扼縛蘇息處。若眞言行
者於瑜伽境界。一切分段中能觀心不可得
愛慢位與此齊也 然渉事等者。明
五蘊實有。今約界門故云根塵識等也。
是即起信所謂法我見也論對治邪
執章
云。法我見
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爲説人無我。以
説不究竟五蘊生滅之法畏生死
妄取涅槃云何對治。以五蘊法自性不生則
滅本來涅槃故 厭怖有爲等者。起信
謂。見五蘊生滅之法畏生死
涅槃義。有爲即五蘊。倶舍第一四丁頌云。
又諸有爲法謂色等五蘊。論曰。色等五蘊謂
初色蘊。乃至識蘊。如是五法具攝有爲。衆
縁聚集而所作故。無少法一縁所生。是
彼類故。未來無妨。如乳如抄解云云
恐不當矣
然以菩提下。正釋是惠生也。謂於
蘊等起離法我見觀惠也 不由他教
也者。也字韵會云。禡韵羊謝切。謝教云。詞
人以也字夜音。如杜詩青袍也自公。李
詩也向慈恩寺裡。皆不如字
今云。此疏文勢似也與如同也。既有
。則如亦與而同如而今如今是也。按
兩本義釋無也字。疏異本亦無爲好矣。修離
著方便者。修生死涅槃之著心
便也。即指次五喩觀
於五種下。正釋五喩也。爲五蘊性空
五喩也 如水上等者。第一色陰喩也。
二十云。頗字門一切法不堅如聚沫故者。梵
沛奴。譯云聚沫。如大水中波濤鼓怒。相
激而成聚沫種種相生。乃至固結相持
遂有堅用。然從麁至細一一觀察只是縁
縁不撮摩。都無實性。至其本際則擧
體是水都無所生。今世間種種五蘊亦復如
是。今攝末歸本。去丈就尺觀之。乃至如
絲忽之際。介然微動皆是展轉從縁。若是從
衆縁生則無自性。若無自性知是生即
不生。至於本不生際但是心性海耳。而隨
六趣妄情遂有世界之因。夫心性海者即是
法界。法界者即是勝義涅槃。若能如是見時。
復洪波震動作種種普現色身。亦不
澄清之性若麁若細者。即去丈就尺。是
聚沫形相之大小也。十四本作縁生無生。今
疏恐衍。有人云體用笑。色陰者。色蘊
十一種色。倶舍第一五丁頌曰。色者唯五
根五境及無表。論云。言五根者所謂眼耳鼻
舌身根。言五境者即是眼等五根境界。所謂
色聲香味觸。及無表者。謂無表色。唯依比量
色蘊名陰者倶舍第一十四云。諸有爲法
和合聚義。是蘊義。光記云。梵云塞建陀羅
唐云蘊舊譯云陰。於禁反此陰是陰覆義。若
陰梵本應鉢羅娑麟暉及義林
並作婆字
。按陰者
於今反平聲也。陰陽之陰也。近代
競作異釋。或云。淡聚名淡陰。此釋不然。醫
法説淡飮陰。更有異釋。不具述
若言陰氣是萬物所藏即是聚義。借喩此
粗可通途。然非正目故今名云云
次句浮泡下。第二受蘊喩也。下疏云。聲聞經
受譬浮泡。般若中智度八十
一六丁
泡爲喩。雖
實性而因縁猶是實法。故十句中智度
第六
如化而不泡喩。今此經譬。意復殊也。如
夏時雨水。自雨水中諦之大小種種
浮泡形類各異。雖然水性一味。自爲因縁
四句推求。無別所生之法。是故此泡擧體從
縁。泡起即是水起。泡滅即是水滅。故以
即心之變化然演密引此釋。少改
云。苦生即是情生。苦滅即是情滅云云此解不
可。疏意水喩一心。一心從縁以喩浮泡。此
是大乘不思議之縁起。與今大不同矣。今情
塵和合而生諸苦。情非苦。情之與苦其
體是別。何云苦生是情生等。徒取語勢
成耳 受陰者。倶舍一十一頌曰。受領
隨觸。論曰。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苦不
苦不樂此復分別成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
乃至意觸所生受諸苦樂等者。意云。眼等
識觸苦樂境則隨生苦樂受。既從情塵和
合縁而生故無性。無性即本不生也
次句陽炎下。第三想喩也 如春月等者。春
月日光。地氣相映。而遠望之則如水者爲
陽炎也。下疏引智度第六云。釋論云。以
光風動塵故。曠野中動如野馬。無智人初
之爲水。衆生亦爾。結使煩惱日光動諸行
塵邪憶念風。於生死曠野中轉。無智慧者謂
一相爲男一相爲女。復次若遠見之謂以爲
水。近則無水相。如是遠聖法者不
我及諸法空。於陰界入性空法中人等想
若近聖法則知諸法實相。是時虚誑種種妄
想盡除企字ヨ去冀切音器。擧踵而望也。
反切中用冀字意顯冀望義。恐與希通
法想生者。謂於性空法中。男女好醜等法實
有想生。男女等是像故。想取像爲體也。悟
實相者。性空即實相觀也。倶舍頌曰。想取
像爲體。論曰。想蘊謂能取像爲體。即能執
取青黄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此復分別
六想身
次芭蕉下。第四行喩也 堅實者梵言乾栗
。此云堅實。樹木中心名爲堅實。今芭
蕉葉葉相重更無中心。以喩行蘊造作遷流
實體也 乃至分分等者。是折空也。謂如
色至於隣虚。今亦折破終不可得。是與
成實論意同也。彼立無品云。一切分皆可
折壞裂乃至微塵分破塵終歸都無
毘曇折色歸一極微同。彼計法體恒
十四本作破折是也 一微陟於等者。
諸一極微遷流行度時分名一刹那。此刹那
亦從縁生故畢竟無性。行度一極微一刹
者。倶舍有三説中第三有部説也。然今
刹那亦不可得者。與成實同也。倶舍第十二
云。分折諸色一極微。故一極微爲
極少。如是分折諸名及時。至一字刹那
名・時・極少。一字名者如瞿名。何等爲
刹那。衆縁和合得法自體頃。或有動法
度一極微。對法諸師説如壯士一疾彈指頃
六十五刹那。如是名爲一刹那量麟云釋
刹那中有三説。初二經部。後一有部。初言
法自體者。謂洗先無體是未來得成
體已滅是過去。得體未滅名現在。即此得體
滅之頃名一刹那。謂是一念之頃即便落
謝。更不經停一刹那。言動法度一極微
是色量促。刹那是時量促。若度二極微已上
刹那。刹那量即有前後。非時極少。若度
一極微二刹那。即極微量有分拆。非
極少。由此故説一極微一刹那。此以
諸法實無行動相續道中。假説動故惠暉
云。衆縁和合得法自體者。是經部。過未無
體。現在有體。現在因縁合有爲法生。得自體
即滅。即是有部取果異名也云云又麟云。拆
色至極微者。若準大乘實。但是覺惠分
拆。以爲極微。此是識心所變化。非小成
若小乘中有實極微以成大色。拆其大色
不可拆。名一極微。分拆名一字者。
三十二字名拆至一字。是名極少。行
蘊者倶舍頌曰。四餘名行蘊。論曰。除前及
後色受想識。餘一切行五十
八法
名爲行蘊。頌疏
曰。造作遷流二義名行。據此義邊色等五
蘊倶合爲行。謂由行蘊攝法多故。偏得
次幻事下。第五識喩也。如世間等者。謂依
術藥力虚空中種種馬等色像。蔽
人心以喩識蘊也。演密云云云此解好矣 
一念無明等者。抄意似無明爲幻心。此解不
可。無明者十二因縁中初無明支 幻心者六
識。從此無明乃至六識。六識喩幻。謂此
六識從無明因縁而生。即體無性猶如
。以爲喩也。 初出三界者。謂初生流轉也。
演密云。初出三界非出過也。但以無明幻
起於識等於三界。究其識體亦本不生
十四本初作幻者非。十卷本亦作初也。
識陰者。倶舍頌曰。識謂各了別。論曰。各各
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頌疏
云。了別名識。此有六種。了別不同故名爲
各。謂初眼識了色。乃至意識了聲聞經
中等者。辨五喩差別。増一二十七曰。尊者
多耆奢便説此偈。色如聚沫。痛即受也。痛
謂苦受也
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僞幻法
阿含第十云。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
春時炎。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
姓尊説小乘觀五蘊空尚存極微。實爲
我。唯蘊無我諸部小乘所宗故。故云意明
無我
今此中下正釋今五喩也。抄擧或折空或體
空兩義之。云兩解共雖各有其理。且立
名字體空云云下疏十喩有三中初
劫觀云。一者心沒蘊中欲對治實法
故。觀此十縁生句。如前所説即空之幻是
故知。云體空者。爲好矣。寂然界者。漸
二乘趣第二劫之心故。與二乘拆空
同。故下云一重法倒。然猶約偏眞之
故。在初劫内而與第二劫不可得空
也。愚按。是與華嚴始教中眞空絶相宗相似
也。華嚴玄談第八三十一云。八眞空絶相宗。謂
心境兩亡直顯體故。又云第八亦名三諦雙
絶宗。謂勝義離相故非有。世俗縁生如幻故
是無。如掌珍頌云。眞性有爲空。如幻縁生故
無爲無實。不起似空花等。即般若三論
中一分義。抄云。言即般若三論中一分之
者。以三論中四諦品前以空遣有。四諦
品中以空立有。故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
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又標
中論。意顯空有但明空。又偈
云。因縁所生法我説即是空。亦爲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則三觀齊驅三諦無礙。豈獨空
耶。故有言。學龍樹宗悪取空。斯言可
怖。故云一分之義即三觀中一空觀義 
下疏云。約偏眞之理。又釋他縁乘云。行者
初劫修觀行時。心沒蘊中故。以五種無性
空門法無我。然望縁生中道猶屬對治
悉檀。若失般若方便即墮於斷滅。名惡取
空者濫方廣道人。今大乘不可得空相空相
亦不可得今寂然界位唯達蘊性空。未
空亦空。故唯一空觀屬偏眞理。即是
云三論中一分之義也。又淨影大乘義章
第一六七大小乘經四宗。一立性宗。二
破性宗。三破相宗。四顯實宗也。此中立性宗
者。小乘中淺教。即當毘曇等。但破外道自然
性義因縁生旨。猶立極微體性故名
立性宗也。第二宗者。又是小乘中深教也。則
成實宗等。談極微又空。破毘曇性實。此
故名破性宗云云第二宗即與寂然界
也。故下云。成實諸宗甚不懸絶此等文
寂然界者約體法空故是大乘初門。然尚屬
偏眞之理故是初劫之攝也 如觀五蘊等
者。意明。今且明五蘊即空故。擧處界等
例知也。仁王觀如來品云。法性空故是即色
受想行識。十二處。十八界。士夫六界。十二因
縁。二諦。四諦。一切皆空。青龍疏中一二丁云。
蘊處界士夫六界外道異生執實起倒。擧以
空。十二因縁明獨覺觀。言四諦者明
聞觀。言二諦者明菩薩觀。悉無自性一切
皆寶六入者疏異本及十卷十四卷并作
六大者爲好。仁王所謂六界即六大也
行者如是下釋蘊處界等文意已下正明
寂然界名義也 從無性門等者。即縁生無
性觀門。依此縁生無性觀門。達於蘊等當體
即空也。即空即體法空也。又達諸法即空
者。釋經法性兩字。法即諸法。諸法即蘊等
也。空者性義。法相宗二空所顯名爲眞如。故
梵言舜若爲空舜若多爲空性。如是空性故
述記一
本往見
法性宗二空即眞如故華嚴大疏十六
上四十九丁
空即
性義。故經云法性。是達蘊等性空義也。又
諸法即空即法性義。智度三十二云。如法
性實際是三是諸法實相異名又達諸法即
者。達釋證義。諸法即空即寂然義。此中
無當界字之文。界是性義。法性宗意。空即
眞如。眞如是性義故。恐梵言空中含性義。華
嚴大疏三十四上二十二云。法界所以名界者。
一是因義迷悟根故。二是性義法本性故
法性者即法界也。空即法性。是即迷悟根故。
法本性故驗知達諸法即空者即證寂然界
義也。又梵音zantikara此云寂災。亦云息災
亦云作寂。不蘊處界等動搖者。即寂
災義。故第三卷云蘊扼縛即是寂災義也
 離一重法倒者。前解湛寂心云。未
。未眞淨菩提心。如蓮華已離濁泥
水。故經云。彼出世間心住蘊中 
是湛寂心住蘊中法障。蘊即法障。今寂
然界離蘊扼縛故云法倒。故第三云。離
蘊之扼縛
如是不爲下。正釋文結寂然界名也。經如
是言在能執所執下。故知今指不爲蘊處界
等所動如是也。蘊等是災也不彼所
動搖是寂義。故結云證寂然界
爲蘊界處等者。經六無畏章云。若害蘊住
攀縁。當法無畏。害蘊即是不爲蘊界處所
動也 能執所執等者。能執謂五蘊實有見。
所執謂蘊等實法。即遍計依他二法也。唯識
第九 云。謂諸菩薩於識性相資糧位中能
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
發眞見見道也九右云。依明得定下尋
。觀所取立爲煖位。謂此位中。創觀
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
述云。此中創觀四法依他皆自心變。此乃假施設
有。名義自性差別。實名義等性都不可得 云云
初獲
惠日前行相故。立明徳名。即此所獲道火
前相。故亦名煖。仍明増定上尋思
所取。立爲頂位頂者
極義
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
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明相
轉盛故名尋思位極故復名頂。依
順定下如實智。於所取決定印持。無
能取中亦順樂忍。已無實境離能取識。寧
實識離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順
忍時總立爲忍。印前順後立印順名。忍
識空故。亦名忍。依無間定上如實智
二取空世第一法。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
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
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
。如是煖頂依能取識所取空。下忍起
時印境空相。中忍轉位於能取識。如境是
空順樂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
雙印空相。皆帶相故未實。故説菩薩
此四位中猶於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眞
性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
所得。故非實安住眞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
安住能取者見分。所取者相分。此中能執
者遍計所執。所執者即見相二分也。唯識第
云。此二取言顯二取相見遍計取能
取所取性故。述記九末二十九云。二取言顯
取取。非即二取名二取也。但只二取名
者。執二取種。豈亦伏耶。又相分等
必可伏。故執二取實有等之取方名
二取 依此等文寂然界當唯識加行位
四善根。今寂然界進趣第二劫心故尤有
。抄明寂然界所屬三師義。一堀池義
云。寂然界攝在初劫。聲聞攝唯蘊無我。縁
覺與寂然界拔業因種云云辨云。拔業煩
惱聲縁二乘無學所斷也。寂然界既過二乘
趣後位。何攝拔業因種句耶。第二南
嶽義云。寂然界攝入他縁乘中。引五教章等
云云此解亦不可。寂然界漸過二乘地
後位之心故。尚屬初劫。云何屬他縁乘耶。
凡三劫各有二心。初劫湛寂寂然・第二劫他
縁覺心。第三劫空性極無。寂然界在初劫
見。第三法務云。三乘之人同以無言説道
諸法實相。是大品共地。天台通教也云云
抄判取第三義。此解大違疏主義。今疏三乘
共行爲湛寂心。寂然界者已過二乘疏釋分
明。云何迷之甚乎。然抄主云。法務義尤契
其理。亦是何之謂乎。又演密明三劫行位
云。今此初劫文意兼得藏通二教之意。何以
故有法成空之義藏教三獸渡河之
通教是疏云。以三乘上中下心
一阿僧祇。通我法二執是所斷障。後二劫中
唯斷法執云云今云。此疏意與天台四教
同。云何知者。此疏三乘共行以爲初劫。是
唯蘊無我爲宗。正是拆空觀也。第三云。初劫
智慧與二乘共行非深般若是與天台藏
同也。驗知。此中三乘與彼通教同也。
又演密云。謂前劫中有通教菩薩無性
。達諸法即空。此即體法空此解寂然界
通教也。是似天台通教義矣。四
教儀云。明通教者。通前藏教通後別圓
通教。又云。從當教通教名。謂三人同
無言説道色入空故名通教 今寂
然界已過二乘前藏教。尚在初劫
後第二第三劫故無通義。應知。與天台
四教不同耳
證此寂然下。釋是名出世間心文。是初擧
出二乘也。對第三劫漸。故下
云。至第二僧祇二乘異也。仁王菩薩
行品
十住
文云。乃至具十心。而能少分化諸衆生。超
過二乘一切善地。青龍疏中一三十五云。依
大般若三乘共行十地乃至菩薩第九。今習種
位由大心修二利故雖下忍即超
。故云超過一切善地云云愚按依唯識及
化王等文。此寂然界即當彼菩薩乘三賢四
善根。又此下云。依常途解釋。是菩薩從
發心以來經一大阿僧祇。方證是寂然界
唯識等三賢四善根爲初劫。是亦一證
也。又依起信論亦三賢等爲初劫。於中計
名字相在二乘及凡夫十信執取相與能取所
取義同也
三賢四善根。依此義二乘共行與
計名字相二乘凡夫同。寂然界與三賢四善
根執取相同也
如蓮華下擧喩。具如抄辨云云愚按。蓮華喩
寂然界。上云。離一重法倒知心性
此位所得淨菩提心以喩蓮華。然尚約偏眞
初劫内。對第二劫心蓮漸開雖未開
。又此菩薩當唯識内凡四善根故云
。菩提心論云。凡夫心如合蓮華。佛心如
滿月云云稍出清流之上者。喩漸過二乘
。華嚴第八明法品疏
本七
十住文云。云何修
習佛功徳。猶如蓮華不維摩第一
二十二云。不世間蓮花新經云。猶如
蓮不 過二乘地者即離蘊扼縛義。
蘊有水及世間義。故擧喩云出清流之上
也。二乘遣我存蘊。以無我故前云已離
。離濁流即清流。今亦離蘊故。云清流
之上也。智度第二十七十丁云。世間名
。五衆相假。假令十方諸佛求之亦不可得
梵本心經云。vyavpharokaya五蓮roka世也又
varu@na水也。含水義
行者下合也。對湛寂位心住蘊中不復
心沒蘊中即離蘊扼縛也。名出世間心者。
問。湛寂心既云出世間。今何亦云
乎。答。今出于蘊出世間。蘊即世
間也。義燈第一末九云。疏言。依大般若
八轉聲中釋世間也。是世間出故名世間
者。以五蘊體即是世間。非是五蘊別從
世間而出。以五蘊體是世間故。五蘊自現
之時名世間出。如世説言聖人出。故准
八轉聲即體聲也又二乘名世間。寂然
界出二乘也。云出世間仁王疏青龍中一
云。遠行地者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
二乘道故。華嚴經昇夜摩
天宮品
云。云何爲世間。云
何非世間。世間非世間但是名差別。三世五
蘊法説名爲世間。彼滅非世間。如是但假名。
大疏十九上
三十七丁
云。蘊是世間縁成。寂滅即出世
間。故淨名經云。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一體
二故云假名。抄云。世間亦有二種。一約
事出。謂地前爲世間登地爲出世。此約
。由偈云彼滅非世間。則通二釋。以此文
證明事滅。二者約相名世。約性名出。即
今文意即約理滅於淨名思益等經
乘尚著蘊相寂然界悟蘊性空。故二乘名
世。寂然界云出世間也 上世間心者。千文
上云upara。西域記第三云。嗢呾囉
羼那軍u字有上及出義。大莊嚴經第四
云。唱烏字時出諸世間一切智慧狹劣
此文凡夫
及二乘
涅槃經云。優者喩。如牛乳。諸
味中上。如來之性亦復如是。於諸經中
尊最上上義可
祕密下此經文正明初劫能越心。故云離違
順八心也。湛寂位離順世八心。寂然界離
違世八心
如前所説下明順世八心也。若三乘下明
世八心也。三乘者即三乘共也。初發道意者
見道也。上云。學摩訶衍人得出世初心
小乘見道適齊抄出二解今取後義。小
乘三賢四善根在于順世中當殊勝決定二
故。今初發道意者是見道也。上疏云。又
此中第八無
畏依
殊勝住有解脱惠生
心是順
決擇分
思惟觀察生決定想決定心是
順解脱分
此即
聲聞菩薩初種子心是與今初
發道意同
或可下。已上約位位相續而明。是長八心也。
此下就見修等各各位中而明。是短八心也。
間位位具八心已。上疏云。乃至三乘一一
地皆具十心。即是也
大乘行者下。謂約能寄齊眞言行者釋。與
上云學摩訶衍人同也 了達諸蘊性空者。寂
然界所證心。是即初劫能越心也 於一切
法中等者。一切法即蘊等也。文殊莊嚴經上
云。云何一切法如實通達。善男子一切法
者謂蘊處界。云何通達五蘊。應五蘊如
幻。遠離。空性無所縁寂靜不生不滅云云 
都無所取等者。外道捨蘊取我。二乘捨
蘊。互存取捨。今出過外道二乘故。所取
所捨倶無存。故云雙離違順等也 我蘊
兩倒者。外道執我二乘存蘊。倶爲顛倒。故
兩倒也。即是起信所謂人我見法我見。
具如上引文 瑜伽譯爲相應等者。瑜伽者
體聲也。瑜伽倫記第一釋題目云。印度本音
稱云瑜伽唐無正名。如瞿通九義
一名。故置本音。今安瑜伽。意亦如是。且就
一義名云相應。釋論總出體云。謂一切乘境
行果等所有諸法皆名瑜伽。一切並有方便
善行相應義故。此中意説。三乘所有境行果
法竝名瑜伽。其境與行果。其行與果法。並
方便善巧相應義故。方便善巧之體。若
十度後得智而爲自體。顯内顯外。
二善巧故。唯以別境惠其體性。今此善巧
釋下文。以作意惠二法性。若於此作
復於此證達故。境行果皆不相違。注心
洞融並不乖故。按釋論中境行果三各三別
釋。有總有云云今境及果二釋且略。
但出行釋繁故
行瑜伽中
亦有總別。總云。謂一切行更相順故。合
正理故。順正教故。趣正果故。説名瑜伽
別有十七。一辨瑜伽師地經説。正修諸行
瑜伽。總攝一切相應行故。二月燈經説。
三十七菩提分法瑜伽。此於一切順果
最爲勝故。三大分別六度經説。止觀平
等運道名瑜伽。衆行主故。四海惠經説。修
三摩地瑜伽。住心發行此最強故五顯揚
論等説。信欲方便精進四法名瑜伽。此四通
一切行故。六聞所成地別辨世出等九道
瑜伽。會理除惑位別勝故。七修所成地。
總辨修習諸對治道名瑜伽。爲略者
説修故。八有處説縁諸地所攝無倒智
。行中勝故。九有處説方便善巧。或唯方便
瑜伽。作意與智發行勝故。或就發最初
悟勝故。十功徳實性經。諸縁起觀名
。於生死最爲要故。十一正行經説。正
見等八支道聖道名瑜伽。趣涅槃城此爲
勝故。十二毘奈耶經説。修戒等名瑜伽。戒
定惠學因中勝故。十三大義經説。修一切世
出世行。分位差別皆名瑜伽。正行階位相符
順故。此上説三乘通行。下四唯大。十四惠到
彼岸經説。觀空作意名瑜伽。發起大行
最勝故。十五彼經復説。度勝名瑜伽本應
。名
瑜伽
大乘行。此勝故。十六餘處説。此惠
度所攝無分別定名瑜伽能發一切勝功徳
故。十七餘處復説。菩薩惠悲平等雙轉名
。能證無住大涅槃述記二本三十云。
瑜伽者名爲相應。此有五義故。不
。一與境相應。不一切法自性故。二與
行相應。謂定惠等行相應也。三與理相應。
安非安立二諦理也。四與果相應。能得無上
菩提果也。五得果已滿生救物。赴機應
感。藥病相應。此言瑜伽。法相應稱。取
相應。多説唯以禪定相應。瑜伽之師即
依士釋。師有瑜伽瑜伽師。即有財釋。若
瑜祇即觀行者。是師之稱矣 若以女聲
等者。十二點總爲女聲。第十七十五云。根本
者即是本字。如何字最初二音即是根本也。
次從伊乃至烏奧。凡十二字是從生増
加之字。悉是女聲。其根本字是男聲。是惠義。
女聲是定義也乃至相應者。梵音瑜祇即阿字
義。相應是瑜祇之義。非但阿字遍一切處。從
迦佉等乃至娑訶亦遍一切處。何以故。此
等皆是根本音。其根本音即同於阿字。如
字等各各有從生増迦之字。如迦字中
𠰘kik@ikuk@ukekai。倶皆是女
聲也。然迦字體上如於畫。則成増加之字
體是惠而加是定。定惠相依持合而爲一。其
體不失。止觀雙行亦遍一切地然諸梵
本中。多以i女聲者。加伊點者第六
轉聲是所屬義。今加伊點女聲呼者。有
二義。一所屬義。二定惠相應義。第十七云。
摩訶瑜伽瑜祇儞。此眞言經住大瑜伽
也。未得瑜伽令之。謂能授與修行者。願
瑜伽。而得自在吉慶第三賛云。頌正
妙法相應獲得多聞慶。疏釋云。此中相應云
欲吃多。是應合如是之義。即是契合冥符之
義。與瑜伽稍別。次句由多聞此法。行與
契。是大慶故曰多聞慶愚按。欲吃瑜祇是
轉聲之異。儞nita通。如若多及若耶
等例也。瑜伽是體聲。故云此眞言經住大瑜
。是本自相應法也。瑜祇儞者儞是儞者聲。
故云未得瑜伽令之也。未得瑜伽人者。是
觀行應理義。加女聲者即定惠相應故。云
觀行應理。又未得人屬已得人。是所屬義也。
述記一本八六云。筏蹉氏外道名犢子外道。男
聲中呼。歸佛出家名犢子部。皤雌子部女聲
中呼。即是一也 爲外道時自恃智力
徒横行。故用男聲。已入佛門自爲弟子
隨從義。故用女聲。今此云超越一劫瑜
祇行者。三密相應是瑜祇義。又對第二劫
名爲未得。是所屬義也。辨其行體者前所
明五喩是也。此行能順無性空理故。順理
瑜祇。順理即相應義也。第三三右云。若害
蘊住法攀縁。當法無畏者。謂行者心住
蘊中起離著。爾時幻炎等喩觀
諸蘊即空。得違順八心寂然界。然
蘊之扼縛於法得蘇息。處法謂十縁生
句也。若眞言行者。現覺瑜伽境界皆如鏡像
水月無性無生時位。與此齊也十七云。
第四無畏於法縁心中曼荼羅行曼荼
羅行者即縁起觀。三密相應義。謂之瑜祇行
也 依常途解釋等者。擧時分妄執兩義
能所寄齊顯略深祕之異也。常途者唯識
等諸論。三賢四善根爲初僧祇。今寂然界斷
惑證理當彼七方便位也。然彼必經一大僧
。此但度一重妄執。若機根契當則頓斷
。不于座而超一僧祇。是爲顯密之異

行者未過下。明菩薩不無明也 與辟
支位齊時者。上云。以無言説諸法實相
乃至聲聞入法最淺。辟支佛所入差深今於
其中第七聲聞第八辟支佛齊位也
無爲法相者。抄云。指蘊云無爲法相者不
可。今云。彼所作證涅槃界也。第七二右云。
辟支佛觀一切集法皆悉涅槃相。於
種有爲境界中。皆亦戲論風息不云。
故名證極滅語言三昧 極滅語言三昧者。
即是無爲法相也 多墮二乘者。智度三十七
二十二云。不聲聞辟支佛地者。復有二種
。一者無方便論二十七二十七云。方便
者具足般若波羅蜜
二地。二者有方便空則無墮。直至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有深悲心。入空則
墮。無大悲心則墮。如是等因縁不
二乘地又第一百十七云。菩薩道有二種。一
者般若波羅蜜。二者方便道乃至菩薩得是般
若波羅蜜實相謂一切法性空無所有寂
滅相。即欲滅度。以方便力故不涅槃證
是時作是念。一切法性空涅槃亦空。我今於
菩薩功徳具足。不證。功徳具足乃
證。是時菩薩以方便力二乘地
菩薩位。住菩薩位中甚深微妙無文字
。引導衆生。是名方便發起悲願者。智
度十八二十三云。菩薩摩訶薩知是諸法已。能
諸法入自性空。而於諸法所著。過
聲聞辟支佛地菩薩位中。入菩薩位中
已。以大悲憐愍故。以方便力別諸法種
種名字。度衆生三乘是台教所
道觀雙流義。集解釋云。言道觀者道謂化
導。觀即空觀。帶空出假。此二倶行。故曰
三乘徑路始分者。聲聞住第七已辨地
而作證。縁覺住第八辟支佛地而作證。菩薩
進入第九菩薩地。發起大悲出假利生。故
云也
然所觀下。明初劫所觀分齊也。抄引法界
次第等釋。此解好矣 與成實諸宗等者。三
論玄上十八云。成實論者。佛滅度後九百年内
訶梨跋摩。此云師子鎧。之所造也。其人
本是薩婆多部鳩摩羅陀弟子。慨其所釋近
名相。遂徙轍僧祇。大小兼學。鑚仰九經
汰五部。再卷邪霧重舒惠日。於是道振
罽賓。聲流赤縣。成是能成之文。實謂所成
之理。二百二品十六卷文。四諦建章五聚明
義。説既精巧歸衆如乃至倶舍論。經部
之義多同成實。又二十四二空異云。雖
二空。二空不同。略明四種。一者小乘拆
法明空。大乘本性空寂。二者小乘但明
界内人法二空。空義即短。大乘明三界内外
人法並空。空義即長。三者小乘但明於空
不空。大乘明空亦辨不空。故涅槃云。聲
聞人但見於空不空。智者見空及以
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大涅槃。四者
小乘名爲但空。謂但住於空。菩薩名不可
得空。空亦不可得也。故知。雖二空。義有
異故分大小此中意明。今寂然界是體法
空。成實論即拆法空。拆體雖異偏眞理同。
故云未甚懸絶也猶約偏眞之理者。寂然界
位唯知蘊即空。未空亦不可得。故云
。下第二劫中。先擧寂然界五喩無性觀
了。以對明云。今大乘不可得空。空相亦不可
此空有不二觀偏眞也。四教儀
云。此教通教三乘因同果異。證果雖異。同斷
見思。同出分段。同證偏眞作此平等觀
者。謂人法倶空。對二乘人空平等也 
三乘上中下者。抄解云云恐不可。唯蘊無我
者小乘通相。豈限聲聞。故第三云。如唯蘊
無我出世間心住於蘊中。即攝諸部小乘三
湛寂爲縁覺者。亦不可。湛寂者三乘所
證理故。喩三獸渡河。云何偏爲縁覺義乎。
今云。於三乘共中。菩薩上乘也。縁覺爲中。
聲聞下乘。故云三乘上中下涅槃所云上中
下智觀者是也。意明。寂然界雖一重法倒
漸過二乘地。偏眞理同故合論一僧祇。實
第二劫乃與二乘異也
  享保八年歳次癸卯十二月二十四閣筆
 沙門曇寂 
元文二年丁巳之歳春三月重正治
寶暦十辰年秋九月二十二日善住師以
御眞筆書寫之竟       順庸


大日經疏私記第十七

 沙門曇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餘
經云復次下。明第二劫也。大乘行者。初劫
菩薩雖人法倶空與二乘共行。尚約
眞理故合論一僧祇。今此第二劫知空相亦
不可得故始立大乘名。觀空亦空名爲
。大空即大乘義。故第五釋汝等於明日當
得大乘生文云。離縁業生大空生故。云
大乘生十二門論云。如大般若經中佛
自説摩訶衍義。無量無邊。以此因縁故名爲
大。大分深義所謂空也下云。今大乘不可
得空相。空相亦不可得。雖諸法無所有
然亦於諸法所空故。須離有離無道
法無我性驗知住不可得空大乘行。大
乘行即大空行也。又第三卷云。初劫智慧猶
二乘共行非深般若。二劫智慧尚與
共聞亦非深般若智度第一百十七云。問
曰。若爾法華經諸餘方等經。何法囑累喜王
諸菩薩等。答曰。有人曰。是時佛説甚深難信
之法。聲聞人不在。又如佛説不可思議解
脱經。五百阿羅漢雖佛邊而不聞。或時
聞而不用。是故囑累菩薩。問曰。更有
何法甚深勝般若。而以般若累阿難
而餘經囑累菩薩。答曰。般若波羅蜜非祕密
。而法華等諸經説阿羅漢受決作佛。大菩
薩能受持用。譬如大藥師能以毒爲藥。復
次如先説。般若有二種。一共聲聞説。二者
但爲十方十住地大菩薩説。非九住所聞。何
況新發意者。復有九地所聞乃至十地所聞
各各不同。般若波羅蜜總相是一。而深淺有
異。是故囑累阿難五教章下十丁云。
大智度論云。般若波羅蜜有二種。一共二不
共。謂摩訶衍及餘方等經與諸聲聞共説故。
不共者。如不思議經聲聞共説故。解
云。不思議經者。彼論自指華嚴經是也。以
其唯説別教一乘故名不共乃至 大品等共
三乘衆通説三乘法。具獲三乘益故云
共也○抄解云云抄主若依天台四教解
者有難。天台三乘共行以爲通教通教是
大乘初門。何云同入無餘故尚爲小乘耶。
今疏意者。三乘共行當彼藏教。具如上辨
寂然界與彼通教相似。然非全同也。抄又
云。從假入空觀智尚同二乘云云此亦有難。
彼四教義明別教中。十住用從假入空觀
眞諦理。十行用從空入假觀眞諦理
今他縁乘者。若依天台正是別教十地所行。
故知。抄解不可。此中與天台四教同。不
必依彼而解耳 發無縁乘心等者。演
密有二解。抄引之辨云。此師意第二劫始終
皆就法相一宗之。仍今表二心以下文
抄主意以爲。演密云此心有二者。是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