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演奧鈔 (No. 2216_ 杲寶撰 ) in Vol. 59

[First] [Prev+100] [Prev]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教成佛法中。最尊上故。十地菩薩所
知。是以爲冠。以冠爲首。專如來事。利
一切有情已上 而在風輪等者。經第五祕密
云。大日如來下○降三世殊異。謂在風輪
十四左祕密品所説二明王別壇。三角半月
形。如火風二大。不動降三世二尊所住也。是
降伏攝召表示也。義釋第五云。經云。復次説
降三世眞言者。亦是成辨諸事忿怒明王。此
中與不動尊少有差別者。不動尊是大慧
火力。正降伏爲用。降三世是大慧風力。正
攝召已上五大中地水二輪。主息災
増益。火風二輪。主降伏攝召。風輪有
衆物之功能故。世界建立時。風輪居最下
一世界。又成人身之時。肺藏風大枝條
皮。總持一身 已安立第一等者。釋
已説初界域諸尊方位等二句也。已上第一
重漫荼羅畢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十三
  光云。此卷本疏多有亂脱
(一)方便也 ( )正以○門耳 (二)正方○四
行 (四)約此○問也 (六)如是○限也 (三)
鬚蘂○眷屬也 (八)此是○之耳 (七)從此
○説之 (九)次於以下如今鈔所出幷不
二傳未及此義
又曰(一)菩薩 (三)頂現○之容 (二)觀自在
○上也 (四)次於○倣此 (六)此是○少也
(五)青是○不白也 (七)其像○觀音 (九)
微笑形 (八)通身○金色 (十)被服白衣
以下如
又曰(一)第一 (六)所持○光焔也 (二)首戴
○之形 (四)以種種○其體 (三)此意言○
寶冠 (五)以此○無量也 (七)次於以下如

又曰(一)而充滿 (三)作忿怒形 (二)乃至
○森然 (四)若不可以下如
又曰 (一)使者 (六)作童子形 (二)右持○
外出 (五)額有○水波状 (四)坐於石上
(七)其身○肥盛 (三)作奮怒○之形 (八)
其以下如此故和上今按又此有不二
傳。其義未快。宜照之經
又曰(一)持明王尊 (三)首戴○金剛印 (六)
瞻仰○之状 (五)偈云○之容 (七)謂欲○
威命 (二)此亦○眞言也 (四)爲此○意也
 (八)已安立○諸尊竟 (九)大凡○意在
此一科在
十九右
 (十)次往二十
三左
以下如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十四

  東寺觀智院法印杲寶撰述
東都靈雲寺苾芻淨嚴挍閲
疏第五卷之餘釋經一
具縁品
次往第二院乃至口傳相付也者。以上明
一重了。以下明第三重也。此中經文大分
二。初明主後明伴。明主者。持眞言行人
等十句是也。今釋之也。明伴中亦有二類
初別列釋迦當部自眷屬。後總列一曼荼羅
護法天等。外部諸天。竝皆釋迦眷屬所攝故。
祕密品疏。以釋迦金剛部主也 阿闍
梨言等者。經説第二院。實是第三院也。廣大
軌中云。次東第三院釋迦師子壇十四左青龍
軌下云。次往第三院。東方初門中釋迦師子
已上是約實也。然經説第二。是爲慢法
。且存隱語也。此有二意。一約法門次第
二約圖畫次第。初約法門次第者。大智大
悲。悲智不二次第也。謂第一重大智。上求故
第一。第三重大悲。下化故爲第二。悲智
相對連次最有其理。第二重通悲智。兼
故爲第三。當段釋。以毘盧遮那法門眷屬
等者。即此意也。後約圖畫次第者。第十二
轉字
輪品
云。前漫荼羅中。云第二院置釋迦。第三
院文殊師利此文互也。由先定中胎竟。直
第三院之故云第二。非是第二。則是
第三重也。今此中自有誠文。文殊在第二
。釋迦在第三重自有誠文者。應
至文處料簡之
是其證
也。以上二義實歸一致。圖畫次第。依法門
次第之故也。依之密鈔第五釋當段文云。
此中第二是隱密等者。謂釋迦眷屬爲第三
者。即在第三外院也。今言第二者。謂第
一先安置中胎第一院已。第二次於外第三
。安置釋迦眷屬名爲第二。非第二院也。
諸菩薩。在悲智之間。上求下化者。表
院之間。即第二院也。今言釋迦第二菩薩第
。即是從果至因説之也。若約上求下化
安置次第。即名第二。故云隱密語耳。下有
説處三十
八左
當段經明圖畫次第。先説第一重
次説釋迦院。疏主釋其義。約法門次第
是故密鈔亦作此釋也。問。若爾應阿闍
梨口決釋迦第三重。何現圖曼荼羅。
釋迦爲第二院文殊爲第三院乎。答。此條
古賢不所由。末學暗推難指南歟。亮
慧僻見鈔云。釋迦爲第二。文殊爲第三。是
故經文以釋迦第二院。又圖壇同在
二院。是支分生之時。釋迦爲面門。文殊爲
髮髻之義也疏主爲此義。迴文云。隱密
已上此料簡難甘心也。嚴云。現圖遍知院
文殊院之中間圖釋迦院。先哲料揀猶未
分明。今謂。阿闍梨所傳等曼荼羅。外部中有
釋迦幷十方佛諸菩薩二乘及六道之身。此
中釋迦等佛。是變化身。自餘九界之身。皆是
等流法身也。故第三云。三乘六道無量應身
十五左第一云。即從大悲胎藏韋陀梵志
已上然畫出現圖曼荼羅之人。以聖凡殊
域故。揀取釋迦及三乘別爲一院。然若置
文殊院外。則菩薩之佛次第不宜。故置
母院與文殊院之中間。然則上是四重。下是
三重。見不恰好。故復於虚空藏院中。揀
蘇悉地此云玅
成就
八尊。別爲一院。以對上方釋
迦文殊二院也。先哲未上此意故。判斷未
明耳。 於東方乃至而説法也者。此第一説
院主釋迦戊抳。智證雜私記云。一切諸教。總
東起。故釋迦尊住於東方。傳八萬教
導衆生。東北爲初現諸天等無量諸身。一轉
周匝曼荼羅壇也。引諸衆生於中胎。所
以外院諸天鬼神等。皆是牟尼尊身已上梵網
經云。爾時釋迦從初現蓮華藏世界。東方來
天宮中。説魔受化經下卷顯密兩經所説
符合也 所被袈裟者。新華嚴音義慧苑
卷云袈裟具正云迦邏沙曳。此云染色
衣。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
經音義玄應
云。外國通稱袈裟。此云不正色。諸草木
中。若皮若葉若華。等不五味。難以爲
者則名迦沙。此物染衣。其色濁赤故。梵本
五濁之濁。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
或言緇衣者。當是初譯之時見色濁。因以
名也。又案如幻三昧經云。晋言無垢穢。又
義云離塵服。或言云消廋衣。或稱蓮華服
或云間色衣。皆隨義立名耳。眞諦三藏云。
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國雖五部不
。竝皆赤色。言青黒木蘭者。但點之異耳
十五之
二左
資持記下一云。眞諦雜記云。袈裟是
外國三衣都名。名含多義。或名離塵服斷六
塵故
或名消痩服割煩
惱故
或名蓮華服離染
著故
或名間色
三如法
色成故
○此翻不正色染是也五葉三如法
色者。青黒木蘭三色也。南海傳第一云。加沙
乃是梵言。即是乾陀之色二十
三右
同第二云。北方
諸國。多名法衣袈裟。乃是赤色之義。非
律文典語二右業疏四上云。然袈裟者。本翻
。實非衣名故。律文云袈裟色即壞
色也。何于名體。故六味有袈裟味。可是衣
也。十誦中。翻爲敷具。謂三衣相方。若
氈席也。四分翻者。以爲臥具。如今被衾
相漸親也。如多論云。臥具者是三衣名。如
戒疏解。終非本服。不何名二左濟縁記四
上云。二律竝取方相以翻。多論所釋止定
其名。未袈裟從何爲目。仍指戒疏。見
捨墮中。彼云。但以三衣總號此土先無。不
何物。而廣長之相。同此被敷。故即相翻
臥具等三右
  或律徳云。六味者在涅槃疏。六中無袈裟
。若會之者。淡味名袈裟味歟。淡非
。袈裟又非正色。彼此相似故。從袈裟
淡味名袈裟味
乾陀色者。章服儀道宣云。木蘭一染此方有
之。赤多黒少。若乾陀色二十
一右
業疏四上云。赤
即木蘭所染微渉黒色。即世南海乾陀樹皮
頗相類也五右行事鈔下一云。予於蜀部
木蘭樹。皮赤黒色鮮明。可以爲染。微
香氣十三應法記元照云。乾陀樹業疏云。南
海有之。疑是木蘭梵語耳三十左此等釋
乾陀色者。赤色微渉黒色之色也。即是三色
中木蘭色也。嚴云。gandha陀是香義故。木
蘭有香氣故名之耶
  一 乾陀色
仁濟阿闍梨祕密決疑鈔云。問。乾陀色者。五
色中何色異名乎。答。先徳皆此云赤色也。
然而未文證。略出經云。取赤色衣與被。
袈裟。若出家人合乾陀色衣。以
赤色帛抹其眼。已上文應乾陀
。然者不動軌。或赤或乾陀褐色繒綵等。已
赤乾陀相竝。豈乾陀可赤色乎。或人難
也。私會云。赤色亦有多種異。蘇枋是赤色
也。紅粉色亦赤色也。是雖同赤色。其色少
異。故八色旛中。出赤色紅色兩色。赤色用
蘇枋。紅色如常也。以之推之。不動軌或赤
或乾陀者。於赤色中其色亦異取意
云。略出經文。初明俗人入壇。是服赤色衣
後明出家人衣。著乾陀衣。仍二色別別證
也。仍不不動立印軌文。不會通也。乾
陀色赤多黒少。無異説
作説法之状等者。明手印相。依胎藏部。釋
迦印總有四。一説法印。左右手水空相捻。餘
指舒散。左手仰心前。右手覆其上相著
此印諸師行用。其源出釋迦儀軌。二佛鉢印。
密印品經疏明。左手執袈裟兩角
。右手重其上是也。三左手鉢印。右手説
法印。兼用兩印之表示也。玄法二卷軌下
云。爲教流布。住彼而説鉢印智手吉祥
空持水
已上
心覺印鈔幷覺超三密鈔意。玄軌
兩注爲兩印兼用義也。安公對受記所
出長意大徳傳。左手鉢印。右手説法印已上
自合今傳。四疏第十三云。持此袈裟諸佛
標幟之儀十六右左手持袈裟諸佛通儀也。右
手作吉祥印。是此不共印也。智吉祥稱職而
斯。然則就説法印。或兩手作之如
迦軌。或左手諸佛通印故。執袈裟右手作
法相。是當段釋意也。案説法印相説文非
也。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上云。圖如來
。坐師子座。手作説法相。經自註云。以
手大指頭指頭相捻。竝舒中名小三指。右
手亦然。及以左手仰掌。横約著心。以右手
左手名小指等頭。以掌向外。散其三
已上智證在唐記云。智手吉祥印者。火
空相持。水風散舒稍曲二地直竪。如
。左手横安胸上。右手竪安乳也已上私云。
此傳大同烏瑟沙麼經。但經大頭相捻。記大
中相捻也。當段疏空水相捻云云此三種是三
身説法印相也。可
阿育王像者。西域記第八云。阿輸迦唐言無憂。
舊云阿育
王訛也
三右
南海傳第二云。若欲紐。即須通肩
被已將紐内軥。迴向肩後其脱。以
角搭肩。衣便繞頭。雙手下出一角前垂。阿
育王像正當其式十一左私云。阿育王第四
女。造釋迦金像。其像本在金陵長干寺。後
大興善寺。當段疏幷南海傳所指阿育王
像者。恐當此歟。事如左考。裏書云。釋迦
譜三云。阿育王傳云。阿育王聞弟得道。深
心歡喜。稽首禮敬請長供養。既厭世苦
人間。誓依林野以養餘命阿育王即使
鬼神於自城内。爲造山水絶人物不
往來。乃應王命。率捨衣資石像一躯
已上阿育王弟違陀首祇。此云善容譜引求離
牢獄經
又曰毘多輸柯阿育
王經
又曰宿大哆阿育
王傳
行事鈔
下之三云。中國傳像在嶺東者。竝皆風骨勁
壯儀蕭隆重。毎發神瑞光世生善如長干瑞
像是。阿
育王第四女作 脚趺銘云。
今在京師大發靈相十三左
資持記下三云。冥祥
記云。東晋咸和四年秣陵尹高悝苦回切
又音里
浦中光起。令人漉一金像。可長三
。光趺竝缺。乃以所乘車。欲載歸宅。路經
長干寺長干是地名。干即地之隴。寺
在隴側。在金陵上元縣也
車乃不進。遂
牛牽入寺。復經歳餘臨海縣捕漁人
又澇得一蓮華趺。進於成帝。勅於像所
本符合。後有五梵僧高尹宅云。我從
一育王像將來。路經險阻埋在黄河
。後求之不得。我等同夢。像云。吾流浪江
。爲高尹得。故來相訪。高尹引僧入
禮謁。五僧因而住寺。後經四十三年。有
州合浦郡採珠師。又漉得圓光簡文帝
勅送長干。復合本製。脚趺銘者。謂阿等七
字鐫在座足。由是梵書。先無人識。後求那
至方乃辨定。在京師者。即隋朝迎入京兆
府大興善寺。毎六齋常放光明二十
二右
 此
白蓮華等者。密鈔五云。疏此白蓮華等者。此
白蓮華座。即是第一院中胎法界蓮華之藏
也。謂彼偈云内心妙白蓮胎藏正均等。爲
眞應無礙權實不二故。云此白蓮華即
是中胎淨法界藏三十
九右
 此教者。即身義
云。此教者指法佛自内證三摩地大教王
va@m上人駄都式云。爲密藏暫現第三
。欲顯機權説百億部云云 生身標幟
者。同人法。淨飯爲父摩耶爲母。託胎出生
故云生身。就之顯密意別也。顯教偏爲
滅無常佛。密教生身標幟。一一與法理
應。都非徒設。故立變化法身稱。先達詞云。
生即法。是名具覺已上之 次於
世尊乃至淨光也者。此第二明部母佛眼尊
次於世尊右等六句也 安置佛眼等者。
廣大軌中云。是名能寂母。亦名遍知眼已上
智證雜鈔云。虚空眼與佛眼佛母能寂母
異如何云云遍知院所安佛眼。上釋毘盧遮那
佛母也已上是毘盧遮那廣博眼功徳。自證實
智故。釋所見體如如實相之體。今所云
佛眼者。釋迦應現化他權智故。法華説所見
云。我以佛眼觀見六道衆生。貧窮無
已上佛眼差異可知。又當經説遍知院佛
虚空眼。佛與虚空義通。如上考。又能
寂母稱。約釋迦眷屬佛眼也。能寂稱可
之 釋迦牟尼佛母等者。阿彌陀經義疏元照
云。釋迦翻能仁。即大慈垂應 牟尼翻寂默
妙智冥眞。合此爲佛則三身備三十
九右
盂蘭盆
經疏新記同上云。具云釋迦牟尼。此翻能仁
寂默。以寂默故不生死。即法身也。以
故不涅槃。即報應也上卷理趣分疏
云。釋迦者能義。牟尼者寂默義。能調衆惡
諸誼動已上 皆有圓光等者。菩提場經
第二云。應佛眼明妃。形如天女寶蓮
。種種莊嚴。身如金色○右手持如意寶
左手施願。圓光周遍。熾盛光明身儀寂靜三右
當段經不印相。準此文知 如來出
生隨類等者。能寂母是非釋迦之母。主
釋迦如來出生隨類形之功徳之尊故。名
能寂母也 次於彼母乃至衆生願也者。此
第三明白毫相。釋復於彼尊右等七句
如觀佛三昧等經廣説者。密鈔五云。疏如觀
佛三昧等經廣説者。彼經説佛毫相。謂初
生童子出家苦行降魔毫相不同。今辨成佛
毫相。彼經云。佛告父王。云何名菩薩降魔
時白毫相光。時魔波旬。遙以天眼閻浮
。見釋師子。棄國如唾。坐道樹下。身骨枯
槁。形體羸瘠。唯有金色。其眼陷黒如井底
。骨節相拄失蟠龍文。波旬喜曰。瞿曇體
羸。餘命無幾。宜往敗之。瞋目大怒。興
種兵菩薩。菩薩以白毫光擬。令魔眷
屬身心安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魔乃還
宮。白毫隨從直至六天。於其中間。無數天
子天女。見白毛孔通中皆空。團圓可愛。如
梵王幢。其空間有百千萬恆河沙微塵諸寶
蓮華。一一蓮華。無量無邊諸妙白色以爲
。臺上有化菩薩。放白毫光亦復如是。乃
至佛滅度後。諸四部衆。若能暫時捨離散亂
心正觀菩薩降魔白毫相者。滅無量劫
黒業惡障。能於現世佛影像三十
九右
觀佛三
昧經。亦名觀佛三昧海經。十卷或八卷東晋沙
門佛陀
跋陀羅。唐
云覺賢譯
第一二三中。其相具説 次於釋
乃至如圖也者。此第四列五佛頂。釋救世
釋師子等十一句。釋師子之南者。釋迦左方
也。八大佛頂内五佛頂。釋迦左南方之表
五智。三佛頂釋迦右北方之表三部。當段
先説五佛頂
  一 八大佛頂
心目云。八佛頂異名名見本書
可決之歟
一白傘蓋佛頂經白傘蓋。
尊勝軌同之
大日經疏名白繖佛
。大妙經名白傘蓋佛頂輪王。菩提場經名
白傘蓋頂。奇特經同
二勝佛頂大日經
同之
大妙經名勝佛頂輪王。尊勝
軌名殊勝佛頂。菩提場奇特二經。名勝佛

三最勝佛頂大日經尊
勝軌同之
大妙經名一字最勝佛
頂輪王。大佛頂名最勝金輪佛頂。菩提場經
轉輪王佛頂。奇特同
四光聚佛頂。菩提奇特二經同之。大妙經名
光聚佛頂輪王。大日經名火聚佛頂。疏同。尊
勝軌名放光佛頂。亦云光聚。攝大軌名
光佛頂
五除障佛頂。大日經云除障佛頂。亦名
。尊勝軌亦爾。亦名尊勝佛頂。亦名除蓋
障佛頂。廣大軌名除業佛頂。攝大軌名
除佛頂。玄法軌同之。菩提場經名摧毀佛
。亦云摧壞。大妙經名除一切蓋障佛頂輪

六廣生佛頂大日經尊
勝軌同之
攝大軌名極廣生佛頂
玄軌
同之
亦云除障佛頂。大日經疏名會通大佛
。大妙經名黄色佛頂輪王。奇特經名高佛
。菩提場同
七發生佛頂大日經尊
勝軌同之
攝大軌名極廣佛頂。亦
廣大發生佛頂。玄法軌同之。大日經疏
阿毘發生佛頂。大妙經名發生一切佛

八無量聲佛頂。大日經疏名無邊音聲佛頂
大妙經同之。尊勝軌名無邊聲佛頂已上
心目
多聲者微字。是多義也。何者毘沙門翻多聞
故 捨除頂者除障佛頂。即尊勝佛頂也
所持密印者。經第五祕密曼
荼羅品
第十六九左
十右
具説
所持印。至文處知 圖者指圖樣一卷
歟。具支灌頂第四云。義釋五高野
本六
阿闍梨
所傳曼荼羅圖。及其印座形色等。具如彼文
又唐所傳曼荼羅本。今現行世。別有圖樣一
。與此品文多有不同。具如彼文。又有
集會壇印相名位一卷。與經所説亦有
。竝是此都會壇曼荼羅也已上問。經文大
我之釋種等三句意如何。答。持誦不同嘉會
壇等所引。大我之釋種等云云上五佛頂
大我之釋種歟。應當等二句。勸阿闍梨
之詞也。是處者曼荼羅方處也 次於東方
乃至此中所明也者。此第五明五淨居衆。釋
次於其北方等六句也。淨居座位或云最極
北邊或云三佛頂次北。似相違。委如次下
料簡。又長慶公三家次第下云。抑我師以
淨居天。安出現智之後。以火天五淨居
。右順轉之。禪林與。五淨居之次安
伊舍那天等。以火天諸緊那羅之次。今
之。五淨居天可東北。故軌云。次於
北方列淨居衆。即説印眞言。次云。行者
東隅而作火仙像。是即順行也。似
便。而今後二師。以伊舍那淨居之次。似
首尾違濫已上檜尾貞觀寺石山等胎藏次第。
東北方伊舍那。次諸歩多。次五淨居列之。阿
闍梨所傳圖位。亦大同此等説。然尊師般若
寺延命院次第。擧五天子。從東北角西行
此説若於經次於其北方文。令大壇北
邊料簡歟。非無疑。又石山七集云。五淨居
自艮南往
計之云云
自在爲始名稱爲終。自北往南歟。
然阿闍梨所傳圖位。與此説相違如何。問。
當段經文於八佛頂中間。雜説五淨居天。其
意如何。答。此條誠以難解。見攝大儀軌。五
佛頂三佛頂連次説之了。次列外部。其最初
次於其勝方列淨居衆云云最合理也。經
第五祕密品列次亦如是。準此等説。於
段經文亂脱歟。但依疏釋。經依圖畫
次第之故。非文句亂脱也。持誦不同第
七云。此五淨居是阿那含二乘所攝故。與
切聲聞縁覺。可釋迦眷屬。故具縁品。畫
五頂了次畫五淨。後畫三頂。此品釋衆次
五淨。若依此義。五淨居天。可釋迦
別壇。都壇可三佛頂右梵王四禪之
。別壇可佛後已上圖畫次第。五頂次畫
五淨居。尊位次第。八佛頂相連。於最北圖
五淨。旨趣難辨。又持誦文。以五淨梵王
四禪之南。恐違疏文歟。釋五淨居天列在
其右故也。如次下注矣 五淨居衆等者。
經第五祕密品云。淨境界之行。所謂淨居天。
第十六釋云。淨境行者。謂以禪定味。以
淨爲行耳十左七集下云。淨居者離欲煩惱
淨。淨身所止名居。五淨居一無繁○二無
熱○三善現○四善見○五色究竟。亦名
自在。五淨極故。今此祕密門。説五天
在天子等已上守護經釋云。若依沼師等。淨
居者。浮者諸聖。以聖道水。灌煩惱垢故名
淨。淨身所止故名淨居。又此中。純聖所
止故名淨居上之二
十四
七集意。當段五天子等。
上向下。如次可色究竟等五天
自在天子等者。五天子名號祕密品。表五天
密印。經第五祕密品云。所謂思惟手善手。及
笑手華手虚空手。畫之如法則已上長慶公
三家次第下云。又經出五淨居名。説五種密
。唯於眞言。只出一種。若以此一眞言可
用五印已上持誦不同第七云。思惟密印
品。
自在天子。右手承頬印。此品地
水向掌三指散向。内頭指之頭
善手普花天子前印。
風火差。此品云
施無
笑手光鬘天子前印。空在掌中。
此品思惟手當心。三指向上
華手滿意天子
持花印
虚空遍音天子。空加水掩耳 此
品側右手散指。而在空中
第四意生密印品。
滿意。第五名稱遠聞密印品。名遍音聲
已上 具如圖説者。諸説不同記第十云。其
五淨居。現圖無其名已上智證雜鈔第一云。
次於東方五淨居。一自在二普華三光鬘
四意生五名稱遠聞。當次第列之。其印相具
圖説此五尊未曾見此大壇之中。未審
圖説如何。伏乞特垂付其圖也。在本國
時。遙見有人手中把之。到此尋求。未
。仰望又初到春明門外店中請求者。只是
一卷大圖。不據也已上 五那含天子耳
者。教時義第四云。唯識論云。第四禪中廣果
天以下。是凡夫天衆。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
究竟此五天。是小乘阿那含果雜修無漏有
五種別樂慧者也。彼中菩薩不生。無迴心
十四右 過此已上等者。第一云。此宮是古
佛成菩提處。所謂摩醯首羅天宮。釋論云。
第四禪五種那含住處。名淨居天。過是以
往。有十住菩薩住處。亦名淨居。號曰大自
在天王是也已上佛地論第一云。有妙淨土
過三界。第十地菩薩當其中取意三界
諸天。第三院釋迦眷屬中攝之。補處菩薩。出
過三界淨土聖衆故。爲第二院攝也。又五那
含之上。十地菩薩之下。有毘舍遮摩醯首羅
是亦可同第三院所攝。教時義第四云。又梵
網云。釋迦從華藏界。先入第四禪中
受化經。是大乘別教説也○是指第四禪中
降魔○大集經云。復有魔王。領大千界。入
大乘云毘舍遮摩醯首羅天是也。其所住處
雖無文説。義推可五那含天之上十住
菩薩之下十四右阿闍梨所傳圖。東方五淨居
次。列大自在天摩醯首羅子及妃。當毘舍
歟 此天次南乃至之頂也者。第六明
佛頂。是釋於毫相之右等六句也。五淨居衆
之南。毫相之北畫之。三佛頂所持印。如
密品經疏明之 其五種○一切願也者。以
下明八佛頂色相幷功能。就中初説五佛頂
色相。次説三佛頂色相。後説八佛頂功能
初説五頂色相。中經説白黄眞金三色。疏白
中分淺白極白。眞金中更開眞金欝金。或又
經眞金者。眞與金歟。眞金色金欝金色歟。
而密鈔五云。疏其五種如來等者。五種色中。
但列四者略也。兼下三佛頂中赤色。如
十二疏五佛頂中具赤色四十左此師所覽
。列四色而除欝金色歟 眞金光淨者。
二金別。下釋云。欝金即是閻浮金色二十
八右
爾者欝金勝。眞金劣也。何以知者。第四釋
佛色之中。大日閻浮檀金。四佛眞金也。當卷
下釋文殊曼荼羅之中。文殊欝金色。光網眞
金色也。而當段釋。似眞金爲勝欝金爲劣。
眞金雖光淨其色淺。欝金光淨其色稍深。故
稍重歟。宗祕論云。佛頂縁何事。赤白色
中黄息災須白。増益理宜黄。赤兼召攝
。和合故爲光。事表無爲理。至妙裏中藏
一色含三徳故。號總持王十八右 三佛頂
則有等者。次明三佛頂色相。釋復次三佛頂
等二句也 此八佛頂等者。後明八佛頂功
。釋其光普深廣等四句也 東南隅○之
幖幟也者。此釋行者於東隅等八句。凡上來
釋迦牟尼法門眷屬。自下列外金剛部護
方天等。現圖分爲二院。於釋迦院中多列
聲聞衆。經及攝大軌等。於第三重明釋
迦世天也。又諸軌以五淨居外部最初
故次於其北方列淨居衆等文下之。於
八佛頂後之。當經不然。五淨居於三佛
頂之前之。故以東南爲外部之初
火天衆者。祕密品説迦葉驕答摩五仙。各
衆多眷屬故云衆也 住火焔中等者。
其形相。額兩臂各有三灰畫。是亦三角
標幟也。成三三九。是陽滿故爲火標幟歟。
第十九釋淨行者法云。取一分食
。取灰印三處三十
三左
 即婆羅門等者。擧
竺事火婆羅門。令知火天像也。翻譯名
義集第二云。婆羅門普門疏云。此云淨行。劫
初種族山野自閑。故人以淨行之。肇曰。
秦言外意。其種別有經書。世世相承。以
業。或在家或出家。多恃己道術我慢
人也。應法師云。此訛略也。具云婆羅賀摩
。義云。承習梵天法者。其人種類。自云從
梵天口生。四姓中勝。獨取梵名。唯五天竺
有。餘國即無。諸經中。梵志即同此名。正翻
淨裔。稱是梵天苗裔二十
八右
第十九云。大梵
天下世間。作牛形而行婬欲。因生種類。由
此有婆羅門種三十
四右
  實範上人答禪仁法印問云。問。火天何界
天耶。答。是欲界天已上又云。火天乃是二
種中世天。五類中地居天故。爲欲界天
已上又云。護摩品義釋云。梵天子所生簸嚩
句。此是世間火天名也。從此已下次第相
生皆是彼法中火神也已上私云。二種者同
記云。蘇悉地經有二種天。諸天世天也。義
釋意世天爲地居已上第十九護摩品釋。
委示事火婆羅門法
用三指等者。烏樞瑟麼明王經上云。行者裸
形被髮。以頭中名三指。塗己血於額兩肩
心喉。大怒心左繞壇行一匝已上 左手持數
珠等者。明尊印相。有四臂二臂異説。四臂
瑜伽護摩儀軌云。東南方火天。乘青羊
赤肉色。遍身火焔。右二手一持青竹。一持
軍持。左二手一揚掌。一持念珠已上二臂者。
當段釋矣。 次於左方乃至方愈也者。此
南方閻羅衆。就中初左方閻摩等四句説
主。後七母等二句説伴也 初中言焔摩
者。密鈔第九云。此焔魔梵語。名平等亦名
殺者。今倶取之。即平等殺也。今此中焔魔。
普殺害衆生煩惱故。名平等殺者四十
三右
翻譯
名義集第二云。琰魔或云琰羅。此翻靜息
能靜息造惡者不善業故。或翻遮。謂遮
惡故。或閻磨羅經音義。云夜磨盧
。此云雙世。鬼官之總司也。亦云閻羅焔
。聲之轉也。亦云閻魔羅社。此云雙王。兄
及妹皆作地獄主。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
雙王。或翻苦樂竝受。故云雙也。婆沙顯
揚幷正法念。皆言鬼趣所收。瑜伽地獄趣收
三十
三左
六度經疏第三云。焔魔羅者。舊云閻羅
也。此云雙王。治男鬼時身即成男。治
女鬼時身即成女。名雙王已上金光明經
第六音義云。琰摩或云閻摩羅。此云雙世
謂苦樂竝受故名雙世已上新華嚴音義一
云。閻魔王正言琰魔邏闍。此曰遮止。謂誡
勗罪人王也十二左藥師經疏極泰云。琰魔者
唐云靜息王。以息罪人。令後過不現起
前咎易滅故。因之名也已上 法王者。義釋
第七云。判決是非錯謬。是故名爲
三十
六右
藥師經疏極泰云。又以正法勸諸
罪人。令慚愧滅故曰法王。即鬼界
已上兼意鈔云。大賢師云。焔魔唐云靜息
悟罪人衆惡故。即由此義鬼界
攝亦名法王已上翻譯名義云。又瑜伽論。問。
焔摩王爲能損害。爲能饒益名法王。答。由
益衆生故。若諸衆生。執到王所
故。遂爲現彼相似之身告言。汝等自作
其果。由那落迦新業更不積集。故
業盡已脱那落迦。是故焔摩。由能饒益諸
衆生故名法王二之三
十四
 手執檀拏印者。護
摩軌云。南方焔摩天乘水牛左手執人頭
右手仰已上諸説不同記第八云。左手
内執檀荼杖。頭有金剛半月形。上有
人頭髮二十
二左
檀拏者陀羅尼集經第四云。檀
荼印唐云
策杖
帖決第十七云。檀拏者。此云髑髏
已上 水牛爲座者。或口決云。如水牛
水陸自在。表生死涅槃無畏
普施衆生云云 然此檀拏印等者。焔羅
王供行法次第不空云。宮中庭有檀拏幢。其
頭有一少忿怒之面。王常見其面。知人間
罪業輕重善惡。人間有重罪之者。從
火光。光中黒繩涌出。驚覺見木札。知
其姓名記之。又有善之者。白蓮華從
口開敷。其香普薫已上此文成就院七卷鈔引
之。三家次第下云。其閻魔契印。是單駄棒。
凡問善事。從檀荼口清冷香。推
出火輪已上七集下云。問罪業
拏口生火焔。而出黒繩而縛罪人。求
時。檀拏口出青蓮之香。但自身者無
。彼取棒者。名人棒棒頭。無畏三藏病時
宮。而見此事云云 求受歸戒等可勘
本傳
閻摩之西乃至黒色者。此後釋七母幷黒夜
等二句。經先説東邊。次説西邊。二句如
之。説西邊之中。以等言閻摩后。疏
先釋西邊。後釋東邊也。阿闍梨所傳曼荼
羅第三重。亦出此四類。彼閻摩后者。當
段閻摩后。閻摩沒㗚底后者。當死后m@r沒㗚
ti底是死義故也。第十幷玄法爛脱軌等所
出死王是也。夜黒天者。當黒夜神。遮文拏
等七女。當七母也。閻摩后及死后幷黒夜
神。同是閻摩王后也長阿含經説閻摩王
云。與諸婇女共相娯樂。彼諸大臣。同受
者亦復如云云諸婇女者。即此后妃等歟。
問。三后別如何。答。經第五云。閻摩但荼印。
風輪中。沒栗底鈴印。黒夜計都印。當
知焔摩后以沒掲羅印已上第十六云。南方
閻摩王。當風壇。壇中畫但荼印若印等。此
壇一角。向
身。一角向外也。
或隨彼便安置
王右邊畫死后。以鈴爲印。
若畫形即持之。左邊畫黒暗后。以幢爲印。
此幢也梵云計都。
亦旗也
○七母同用沒蘖羅印
是也十一右死后以鈴爲印者。釋沒栗底鈴
印句。依此文。死后用鈴印。而石山胎藏集
記第六云。或傳云。此印未分明云云當時行
用用普印。似此經文如何。黒暗后以
幢爲印者。釋黒夜計都印句。是又閻魔后也。
第十四云。此黒夜天印也。閻羅王后也一右
十云。次黒夜神眞言。此即閻羅侍后也十六右
三家次第下云。私云。經名暗夜天。疏及義釋
攝大軌。名黒夜神。於無明黒夜。除衰惱
義。是閻魔王后也。義釋云。侍后也云云次七
母同用沒蘖羅印者。似當知焔魔后等二
。但未七母爲焔魔后之丈。只因焔魔
沒掲羅印。云七母又同用此印也。沒
掲羅者印名。持誦第七云。沒蘖羅者。密印品
云。七母鎚印云云之。問。黒夜神與大黒
天神同體歟如何。答。承澄僧正記云。或鈔云。
大黒天神者。若是暗夜天歟。亦名黒暗。即閻
王后歟。大日經疏。大黒神伏荼吉尼云云
荼吉尼者。焔摩眷屬也。黒暗同彼后也。仍現
此身責彼云云私云。勘胎諸軌。黒夜南
方焔魔衆列之。大黒北方在之。眞言又各別
也。不同體云云
已上
 七摩怛里等者第十
云。次閻羅王七母有七姉妹。此七母名準
十六右義釋第七云。凡有七姉妹也。一名
左問拏。二名嬌吠哩。三名吠瑟拏微。四
嬌麼。五名印捺哩。六名嘮捺哩。七
末羅呬弭。此七名皆是眞言。今云莽怛哩
毘藥。則七母通名也三十
七右
 次於西南隅乃至
羅刹王者。此列西南方羅刹天。釋涅哩底鬼
王等二句也。經第五祕密品云。涅哩底大刀
第十六云。泥哩底方當大刀印十一左
大軌云。涅哩底鬼王。號名大羅刹。執刀恐
怖形已上第十云。次泥哩底是羅刹主。亦佛化
身也○彼常噉食衆生。如來亦爾。能食一切
塵障之有情。無厭足十五左調定圖云。
泥哩底王。大赤肉色。右手執劍。左手結
。向外身著甲冑天冠。前本半跏坐。後本
左足云云 嚩嚕拏乃至爲印也者。此
西方水天。釋嚩嚕拏龍王等二句也。第
十云。次嚩嚕拏龍王眞言。此是大海中龍也
十六左 持羂索爲印者。經第五祕密品云。嚩
嚕拏羂索。而在圓壇中已上攝大軌中云。龍
方嚩嚕拏西門執羂索。天形女人状。龍光龜
已上護摩軌云。西方水天○右手執刀。
左手持龍索已上蘇悉地經中云。於西面
。置嚩嚕拏神。與諸龍衆而爲眷屬已上
不同記第九云。水天○現圖在門南。赤髮有
冠繪已上西門是通門故。門南圖之。所傳圖
亦然也 於東方乃至圖中所示也者。此列
東方釋天衆。釋初方釋天王等六句。就中初
四句明主。後二句明伴也。當段經文闕
。亦説東方衆。旨趣難解。蓋梵本脱落歟。
攝大軌中卷。東南西北次第説之已。更説
天衆等。廣大軌説相錯亂多之。披而悉
當畫因陀羅者。第一云。因陀羅王者帝釋也
已上攝大軌中云。次住於初方。東門帝釋天
住妙高山。寶冠被瓔珞。手持獨鈷印。天
衆自圍繞已上廣大軌幷青龍玄法軌全同之
瑜伽軌不空云。東方帝釋。乘白象五色雲
。身作金色。右手持三股心。左手托
已上
  一 現圖曼荼羅東北二方帝釋
大原四十帖第九云。胎現圖曼荼羅何故有
二帝釋耶。答。有三説。一云北是三十三天。
妙樂之身也。東是鬪戰之時身形也。故東
門之帝釋以之爲護方神也。一云北是他界
之帝釋也。東是此界帝釋也。一云有所表
詳。凡此曼荼羅。是隨宜所圖也。不
定量云云
  私云。維摩經文。萬二千天帝。從餘四天
來會云云具如下引
釋天之主者。釋天指三十二天。主者指
。第一云。猶如千目爲釋天之主已上
之 天衆圍繞者。翻譯名義第二云。淨名疏
云。若此間帝釋。是昔迦葉佛滅。有一女人
發心修塔。復有三十二人。發心助修。修
功徳爲忉利天主。其助修者而作輔臣。君臣
合之名三十三天七右 及餘眷屬等者。智
證雜鈔云。及餘眷屬○圖中所示也。今撿
。上不曾見舍脂夫人。必合別圖中。伏
分付云云諸説不同記第十云。所傳圖帝
釋三十三天舍支夫人東方提頭頼吒天王。
拜揵闥婆衆焔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魔天化
自在那羅延幷眷屬。竝在東南方日天子眷
屬右○私云。於六欲天。四天王衆在四方
兜率他化自在及魔在北方。其夜摩樂變化
天。現圖在東門北已上阿闍梨所傳圖。以
天王。第三重四方分配之。現圖亦然也。自餘
欲界諸天。列帝釋眷屬。所傳圖合當段釋
然現圖。兜率他化北門西列之。夜摩樂變化
天東門北列之。旨趣難解。又蘇悉地經中
補闕少
法品
云。東面右置梵天及與色界諸天。置
因陀羅上至他化自在。乃至地居天神已上
當段釋相。蓋依此經説歟。此文地居天神
者。指持國等歟 舍脂夫人者。法苑珠林第
五云。中阿含經云○復何因縁故名舍脂鉢
。告曰。彼舍脂爲天釋第一天后三右
四右
仁王
疏法衡鈔遇榮第三云。舊鈔云。帝釋前身均舍
王家爲奴。衆人敬信。王放從良。結於三十
二人。治街掃路。勸人行善。名聞於上。王
官。佞臣讒之。付象令殺。象既不殺。
本郡官。後娶四妻。一名善法。二名園生
三名歡喜。四名清潔。時此郡主。共於衆人
而造法堂。善法夫人作承露盤。歡喜夫人繞
堂置園。園生夫人。種植樹木。清潔夫人不
福業。後命終已。皆生欲界第二天中。隨
因受果。故有善法堂等。唯清潔夫人。先不
修福。生&T063714;&T063714;側八切。
鳥雜毛色
時。天帝釋。天
眼觀見。化身同彼。教持不殺戒。由本妬忌
&T063714;已。生阿修羅宮中。名爲設支。帝釋
娶之歸忉利天。言設支者。或名舍支。此翻
縛。美色異常縛男子十五右 及六欲
天等者。心地觀經第一云。復有億萬六欲天
。其名曰善住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
子日光天子月光天子。如是等天子。釋提桓
因而爲上首四左起世經第八鬪諍品云。爾時
鞞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作是念○是時四
王。便共上昇。詣善法堂諸天集會議論之處
白帝釋是言。天王當知。諸阿修羅。
今者聚集欲天鬪。應彼與其合戰。時
天帝釋。從四天王。聞是語已開意許之。即
一天摩那婆告言。汝天子來。汝今可
須夜摩天珊兜率陀天化自樂天他化自在
。至已爲我白諸天。王作是言。仁等諸
天。自當知之。今阿修羅欲與天鬪。仁等天
王。宜應相助倶詣其所其戰鬪。時摩那
婆聞釋語已。即便往詣須夜摩天具白
。爾時須夜摩天王。從釋天使摩那婆所
是語已即起心念。須夜摩中一切天衆。
時彼天衆知其天王心所念已。各嚴種種鎧
甲器杖。乘彼天中種種騎乘。竝共來詣彼天
王處。到已在前。儼然而立。時須夜摩天王。
亦自身著天中種種寶莊嚴鎧。持衆寶仗
其無量百千萬數諸天子倶圍繞。來下至
須彌山王頂上。在山東面。竪純青色難降伏
。依峯而立○十七右
以下
私云。都率以上三天又
之。都率天衆在山南邊。竪黄色旛。化樂
天在西邊赤色旛。他化天在北邊。竪
色旛也。長阿含經法苑珠林第六句可之。
嚴撿長阿含二十一。但云四方四色
也 釋天眷屬之南乃至謂流火也者。此
日天衆。釋左置日天等四句。就中初二
句説主。後二句説伴。等言攝諸執曜等
 幷二妃等者。釋勝無勝妃等二句。經第五
祕密品云。日天金剛輪表以輿輅像。社耶毘
社耶。當知大力者。倶以大弓印。在因陀羅
已上十六云。社耶毘社耶作弓印亦在金剛
輪中也。
弓傍須
有箭
三家次第下云。見圖尊形日天后。女形
日天右。微社耶童子形。持弓箭日天
。而經爲一尊名。梵號之中。后與微闍耶
梵名各別。以知。社耶與毘社耶。是二妃非
一尊已上理趣經所説四姊妹。女天中第一
第二二天者。即此勝無勝二妃也。然微社耶
童子形。持弓箭頗似相應如何 誓耶
毘誓耶者。廣大軌中云。二妃在左右。逝耶毘
逝耶亦云勝無勝已上攝大軌同之。但亦字
譯字。合疏文也。阿闍梨所傳圖。日天子
右逝耶后。日天子左毘耶后列之。此以右爲
勝歟 日天眷屬等者。第十二云。言釳羅
是執。日之眷屬。凡有八曜。皆名爲執也。凡
日等諸執及火天等。同在東南隅三左 盎
伽在西等者。此一段。攝大廣大兩軌中卷所
説文句大同。但攝軌盎伽在左右。廣軌盎伽
左邊。當段云西。彼此相違。更可
之。自餘座位諸文全同。持誦第七云。具縁釋
云○日天眷屬布諸執曜。盎伽在西火 宿曜
經作
盎誐
邏迦
輸伽在金 攝大作瑜伽。
宿曜作戍羯羅
勃陀在
落薩鉢底在設儞設遮在東南羅睢
西南劍婆在西北計都在東北
已上又云。準俗法云。東歳星南螢惑西太
北辰星中鎭星此中次第與彼相違。
一行七曜圖。亦因俗法已上輸伽者。攝大
廣大兩軌十四卷義釋。瑜伽瑜輸寫誤歟。又
輸響瑜歟。如阿輸伽王云阿育王。毘
舍離國云維耶離國。十卷義釋。速吃羅在
 沒儞沒遮者。攝大軌亦爾也。義釋設儞設
遮。宿曜經土曜。天竺名&T049271;乃以室折羅。瑜祇
經舍儞始者羅。沒字誤矣。宜設也 劍婆
在西北者。不同記第十云。戰鬼梵號kampa
神護云。撿梵號。是具縁品釋所説劍婆也。
彼云。日天眷屬布諸執曜云云劍婆在西北者
是也現圖在師子左寶冠似毘沙門冠
繒。或似帝釋冠已上不
同記
持誦劍婆注彗誤
歟。卷第四以計都彗星。可知。彗星非
。注大佛頂云。劍波婆耶地動難若依此説
即是地動神歟。嚴撿大佛頂。駄囉抳地也
亦地也。
合上云地
劍波動也婆耶難也。連上
云地動難
若然劍波
唯是動歟
  一 七曜梵名
宿曜經下云。日曜○天竺名阿儞泥以切底耶
二合月曜○天竺名上聲。火曜○天竺名
盎哦囉迦。水曜○天竺名。木曜○天
竺名勿哩訶娑跛底丁以切金曜○天竺名
羯羅。土曜○天竺名&T049271;乃以室折囉已上
南緯之南者。水曜之南也 北緯之北者。木
曜之北也。緯者五星名五緯。宿類經星擬
緯。故立此號也。辨正論法琳一云。在天爲
五緯。在地爲五岳已上同音義云。五緯下音
謂。
二十八宿爲經。五星
爲緯。故曰五緯已上
又仁海僧正胎藏圖云。五
緯者五星也。故知。北緯者辰星。南緯者熒惑
云云。理明
房抄引之
此意依常途五行方位。北緯爲
水曜南緯爲熒惑火曜然當段安布座
位。不五行方位。故南北相對不
。若依小野
僧正
圖説。則天狗流火座位。南北
相對。而其在處。頗可便。更詳悉之
涅伽多者。不同記第十云。今撿霹靂梵名
流星彗星二箇名。彼云nirghataketu。言
nirghata者是流星也。ketu者爲彗星也。何
以知者。釋云。南緯之南。置涅伽多。謂天狗
云云李奇漢書注云。天狗流星也。下墮
地爲狗。皆妖星也。故云。涅伽多是流星也
云云
已上
起世經第三云。相者皆言憂流迦下魏言天
狗下
此文者。天狗者。當次下所出嗢伽跛多
歟 嗢迦跛多者。攝大廣大軌。嗢伽波多吠。
注大頂云。鳴勒迦二合波哆婆耶險路難理明房
圖像集云。仁海僧正胎藏圖云。北緯之北置
ulk@ap@ata。謂流星也云云不同記第十云。私
云。霹靂具縁品釋所説流火歟。彼云。北置
嗢迦跛多。謂流火也云云不同記意。涅迦多謂
天狗流星。但與流火同異。更尋決之。胎藏
略記下云。次霹靂nirghataketu肉色白雲出
半身。左手&T016254;也。次流星suyagraha@h肉色頂上
合掌如北兩足如云云 釋天眷
屬之北乃至淨行者吉祥印者。此釋大梵在其
右等四句。大梵天在門北。帝釋在門南。而
釋天眷屬之北文。似梵天又在門南。雖
門北大望之帝釋右故云北。見經文。先説
帝釋及眷屬。已以之爲本。定左右左置
日天衆大梵在其右。非釋天眷屬直北
  一 梵王帝釋對揚所由
第六釋第三重云。乃至梵釋諸尊。各於
法界門而得自在十九右注維摩經第一云。
復有萬梵天王尸棄等。從餘四天下
佛所而聽法。復有萬二千天帝什曰○復次天
有二種。一者
地天。二虚空天。帝釋處須彌頂。即是地天。又爲地主。
擧釋則地天斯攝。擧梵王則虚空天盡攝。復次帝釋得道
迹。梵王得不還常來聽法。衆所共知。故經序衆所知識
以爲會證也。復次一切衆生宗事梵天。所宗。尚來則知
餘人必
至矣
亦從餘四天下來在會座肇曰。一佛土
有百億四天下
一四天下各有釋梵。故曰餘
亦或從他方佛土來。十四右
私云。此文梵王得
者。約第四禪天歟 大梵王者。翻譯名
義二云。大梵經音義。梵迦夷此言淨身。初禪
梵天。淨名疏云。梵是西音。此云離欲。亦或
淨行。法華疏云。除下地繋。上升色界
離欲。亦稱高淨。淨名疏云。梵王是娑婆
世界主。住初禪中間。即中間禪也。在初禪
二禪兩楹之中。毘曇云。二禪已上無言語法
故。不王法。瓔珞禪禪皆有梵王。今謂。但
修四無量心。報勝爲王無統御。初禪有
覺觀言語。則有主領故作世主八右 戴髮
髻冠等者。第十三六左云。髮冠云無瓔
珞也
攝大軌中
云。大梵帝釋右。坐於七鵝車。四面髮髻冠四
手。慧持華。次慧持數珠。定上執軍持。定下
手側掌屈風。餘申直。淨行吉祥印。名爲
字印已上廣軌同之。六波羅蜜經第十云。大
梵身四臂四面蓮華生。演説四圍陀長於
邪見七左 唵字印者。第二十云。其尊作
唵字印者。即是梵志儀法也。淨行者凡有
言語。皆側右手印形。而擧案之。以
唵字聲而作相故也七右此釋不分明。更決
明師。今私推之。唵字聲者。淨行者結此印
語之時。先唱唵字聲歟。是説法驚覺標
幟也。祕藏記唵字出五種義。驚覺義其一也。
此印亦名吉祥印。釋迦説法印。亦名智吉祥
。準而思之。文句第十云。三&MT02503;咳者。將
之状也。亦是通暢之相也。四十餘年隱祕眞
。今獲申舒遺惜。是我出世大事通
暢。是故&MT02503;咳。欲此法諸菩薩。令
後世利衆生。將斯事。是故&MT02503;咳。&MT02503;
二義。一&MT02503;咳事了。二&MT02503;咳付他也已上
所餘四禪諸天乃至是也者。攝大軌出梵天
摩利支已云。四禪天在左。無熱五淨右已上
當段釋意東方最極北方安五淨居。次南安
梵天。次南四禪諸天。次南三佛頂。次南毫相
之。與攝大軌同也。然上文。此天次南毫
相之右。復畫三佛頂已上既云此天次南。三
位相續而不別位。覺超僧都東曼荼羅
鈔中云。又具縁品疏初文云。此天南毫相之
右畫三佛頂云云若依此文淨居南不
梵王四禪。具縁品疏上下似異。更思先達
疑最有其謂。今試會上下相違。此天次
南毫相之右者。畫尊次第先畫釋迦。其北安
佛母。次北安毫相。次釋迦南安五頂。次又
歸釋迦北。於最後北邊五淨居。此時
毫相與淨居之中間無隔位故。云此天次
南畫三佛頂也。然後東南隅安火天。南方
閻魔。西南方安羅刹。西方安嚩嚕拏。次
東方。五頂南安帝釋日天等。然後三佛頂
五淨居之中間。安梵王四禪。初釋未
梵王四禪之前。故云此天次南。後釋已畫之
後。故云五淨居天列在其右也。若爾上下釋
文非相違也 毘尼所謂等者。密鈔五云。疏
毘尼所謂觀淨居等者。此明五淨居所被之
四十左戒疏道宣第四云。今先釋初齊整
内衣戒。四分戒縁略不委悉。如十誦中。佛
三世佛淨居天報。皆齊整著衣。然後制
戒。多論問曰。何以内衣三衣戒獨觀三世
。餘無者。答。制五篇皆觀諸佛。但年歳久
遠文字漏落。餘篇盡無。此戒猶有。又云。本
五篇。此戒最初。後結集者。詮次在後。以
初貫後。餘篇便略。又云。此戒於諸篇最輕。
恐將來弟子不重心。是以如來。故觀
世淨居天方後結也。又解。三世諸佛結戒同
異。於五篇聚必盡同。至於著内外衣
切盡同。是故觀於佛天然後制也下之三。
十四右
上東方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十四
  光云。此卷所解經疏古存亂脱。先出
亂曰
(一)顯示遍知眼 (四)熙怡等 (三)喜見等
(二)是名等 (五)復於彼尊右以下如此依
疏現

次出疏亂
(一)能寂母也 (五)當作○之身 (三)通身皆
有圓光 (二)喜悦微笑 (四)此是○光也
(六)次於佛母以下如此依經
現文也
又云 (一)方愈也 (三)閻摩○后也 (二)
邊○黒色 (四)次於西南以下如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十五

  東寺觀智院法印杲寶撰述
東都靈雲寺比丘慧光挍閲
疏第五卷之餘釋經一
具縁品
西方近門置地神衆者。釋西方諸地神等八
也。蘇悉地經中云。門北置地神。與諸阿
修羅而爲眷屬明本四
之十左
瞿醯經中云。於西門
北邊下方瓶印。與阿修羅圍繞八右瓶印
者。地天三昧耶形也。此兩經意。西門次北安
地神。以阿修羅眷屬。阿闍梨所傳圖。西
門次北安地神。西北列阿修羅也。不同記
第九云。神護云。西門中所在寶瓶。疑地神歟
云云是就現圖曼荼羅作釋。現圖無地神
也。當卷下説西門中地神二十
八右
門中之詞。違
當段釋。似思矣
次北置薩羅乃至辯才天者。第十普通眞
言藏品
云。次
美音天。是諸天顯詠美者。與乾闥婆稍異。
彼是奏樂者也。薩囉薩伐底曳即美音之名
也十五右
義釋
第七云。美音天亦名大辯天。亦名辯才天
是諸天中歌詠美妙者。猶如毘首羯磨工於
伎巧之類。非乾闥婆三十
五右
第十四密印品云。
先仰左手當齊。如把琵琶。右手風空
捻。餘散申之向身運動如絃之状。是妙
音天印也。此即攝乾闥婆等。此是天后。亦
言。乾闥婆類也二左此等文。妙音天或云
乾闥婆。或云乾闥婆。頗似相違。法華
列美音乾闥婆王樂音乾闥婆王。以之可
別之
  一 費拏印
廣大儀軌中云。辯才即妙音。慧風持於空。定
仰在臍舒。運動如樂。名爲費拏印二十
四左
青龍軌同之。小野敦造紙云。費拏彈弦形
土梵語云。v@ina箜篌也已上兼意鈔云。
費拏印者琵琶也已上心目云。辯才天。或持
琵琶。或持箜篌已上帝釋所問經法賢譯云。爾
時帝釋天王。聞佛在摩訶陀國毘提呬山
即告五髻乾闥婆王子言○汝五髻乾闥婆
王子。可所持之樂當作供養○作此念
已。即動所持琉璃寶裝箜篌。於其聲中
伽陀。於伽陀中所樂事初葉此等
。費拏印者。乃箜篌之別稱歟。或是彈絃之
總稱歟。更詳
又次置微瑟紐乃至那羅延天也者。弘決第
十云。毘紐天亦云違紐天。亦云猱天。此翻
遍勝亦遍聞亦遍淨六葉但就此天異説繁
多。今所云那羅延天者。帝釋力士也。探玄記
第十五云。那羅延者。此云堅牢。即帝釋力士
之名五十
八右
之。智論第二云。如韋紐天。秦
遍聞。四臂捉貝。持輪騎金翅鳥二十
五左
幷置商羯羅天乃至世界主也者。悉曇藏第
一云。大乘基因明疏云。商羯羅者。此云
。劫初梵王下化人間。以苦行形骨鎖相
二十
六右
若依此文。商羯羅者。即梵王化身也
  一世界者。蓋指一須彌世界也。何者一梵
王之所統領。四州四惡趣六欲及初禪也。初
禪量等一須彌界。是故梵王現骨鎖形。周
遊一世界。施大勢力也。法衡鈔第三云。經
三千大千世界者。四州日月乃至初禪各有
一千。以鐵圍山而總圍之。量等二禪
千界。復以十箇小千是一萬。百箇小千是十
萬。千箇小千是百萬。以鐵圍山面總圍之。
量等三禪中千界○此千中千。即是大
千世界。以鐵圍山而總圍之。量等四禪
二十
三左
此釋意。第二禪等小千界故。初禪天
王非統領。應知。一世界者。指一梵世界
也。其極可初禪也。或又一世界者。指
千界歟。十住心論第三引正理論。初靜慮地
小千界。第二靜慮等中千界。第三靜慮
大千界九葉
取意
今準此説。初禪是等小千界
故。魔醯首羅。於小千世界大勢力。非
千界
經中下文乃至從事立名者。經中下文。乃指
普通眞言藏品。彼品説嚕捺羅眞言也。第二
云。黒天梵音嚕捺羅。是自在天眷屬八右第十
云。次嚕捺囉。亦佛所化身。是摩醯首羅之化
身也亦名伊舍
那。十四左
倶舍頌疏第七云。由險利
燒。可畏恒逼害。樂食血肉髓。故名魯達羅
解云。塗灰外道説。自在天有三身。法身遍
法界。報身居自在天。三目八臂魔醯首羅
也。化身隨形六道。此頌説化身也。有三阿
修羅。將三國上行虚空。向自在天上過。
自在天見以火箭之。一時倶盡。此即火箭
險利燒三國土也。以龍貫人髑髏。繋於頭
。殺象取皮。塗血反被。此是可畏恒逼
有情也。樂食血肉者。顯所食也。魯達羅者。
此云暴惡。自在天有一千名。此是一號五左
第二言黒天者。大黒天神歟。良賁仁王經疏
釋。大黒天神者。是魔醯首羅變化身下一之
十一
頌疏所明。亦是大黒神歟。形像頗相似也
又置塞健那天乃至其側置妃者。塞健那天
者。廣大軌中云。塞建翻童子六首乘孔雀
十左攝青玄三軌。三首乘孔雀。鳩摩羅天。亦
童子天。同異如何。智論第二云。如鳩摩羅
。秦言童子。是天&T016254;雞持鈴。捉赤幡騎孔
。皆是諸天大將二十
五左
又鳩摩羅塞健那。共
孔雀。是同天歟。注大佛頂云。塞健二合
誐羅二合鳩摩羅
童子
之。又嘉祥中論疏第
云。鳩摩羅伽者。此言童子天。以其是初
禪梵王。顏如童子故。以爲名。亦那羅延天
七右此釋者。梵天直名鳩摩羅天。爾乃與
塞健那天別耳
阿闍梨言乃至序列之耳者。阿闍梨言等者。
持誦第七云。又云。辨才天微瑟紐天商羯羅
天嚕捺羅天塞健那天其妃阿闍梨云。釋梵
左右序列之云云私云。初二天是帝釋樂
天力士。密印釋云。妙音天印。此即攝乾闥婆
。此天亦言乾闥婆類。故圖帝釋南。列
脂提頭頼吒。幷乾闥婆衆六欲天魔天他化
自在天那羅延幷眷屬。後三天是梵王眷屬。
因明論劫初梵王。以苦行形下化人間。名
骨鎖天。即商羯羅是初禪主。非三千主。嚕捺
羅即商羯羅忿怒身。塞揵那是鳩摩羅天。此
童子。是初禪梵王變化也。金剛頂十天法
中。東北伊舍那明亦云嚕捺羅。此是大般若
阿首羅女天。是鬼首天。非第六天。又緊那
羅是帝釋法樂神。乾闥婆是俗樂神。故可
二類攝天帝族已上持誦文。
六十一左
總意云。經文以
辯才微紐商羯塞健四天。同安西方。依之胎
藏四部大儀軌。亦同安西方也。而阿闍梨以
口決。辯才微紐二天屬東方帝釋。商羯嚕捺
塞健三天屬同方梵天也。問。阿闍梨所傳
曼荼羅。以辯才天而列南方其意如何。答。
最勝王經第七大辯才
天女品
云。現爲閻羅之長姊。常
青色野蠶衣十右若爾此天。爲閻魔姊
南方。爲乾闥婆攝則列東方。以爲帝釋
眷屬也 光云。持誦不同文中。言鬼首天者。
攝大軌云鬼首伊舍那中之三
十五左
最西北隅置護方風天眷屬者。釋風神二
。瞿醯經中云。其風神王契印是幢旛六右
云。於西北方旗旛印。與諸風神圍繞
八右
西門之南乃至以爲眷屬者。釋月天二字
與日天相對者。乃與東方日天相對。西方應
月天也。般若寺疏鈔第一云。日天眷屬
者。七曜衆。月天眷屬者。二十七宿十二宮神
等。皆於西東門南相對令七十
三右
 乘白鵝
車等者。尊勝軌下云。門東面月天子。幷后乘
五鵝車。手執風幢上伏免。坐白月輪中
十八宿。各執本契。隨本方色状若天形。繞
月天而坐八左 二十七宿等者。蘇悉地經中
云。置月天子。與宿圍繞明本四
之十左
第十二云。義
準二十八宿及十二房等。與月水同位三左
不同記第八云。今案具縁品釋三藏軌等。月
天眷屬有二十八宿十二宮神。皆在西方。所
傳圖主十二宮神亦在西方。玄法儀軌依
圖列十一左法三疑問云。十二宮神二十八
宿。是月天眷屬也。可西方。九執是日天
眷屬也。可東方。而在諸方云云
已上
私云。
現圖十二宮神散。在曼荼羅四方。是分管二
十八宿故也。宿曜經説。一宮配管列宿九
。如第四卷鈔記。已上西方
次於北門乃至置在西方也者。瞿醯經中云。
其北方伽馱印。與諸藥叉圍繞八右
云。於曼荼羅第三院北面。安置摩尼跋多羅
將等及諸敬信藥叉七右攝大軌中云。次於
其勝方北門多聞天。左右八兄弟母及祖母
等。吉祥功徳天萬勝獨勇健男女眷屬等三十
四右
當段經文。不北方眷屬。恐是梵本脱落
歟。疏主補釋之。四部儀軌阿闍梨所傳圖等。
皆同出之。青龍軌下云。北方門内。置難陀・
烏波龍・倶肥羅幷女○門東毘沙門吉祥功
徳天。八大藥叉衆十三右是依現圖。門内安
二龍等。經疏之中未其文。又現圖不
功徳天及八兄弟也 毘沙門者。法華義疏
第十二云。毘沙門是北方天王。此云多聞。恒
佛道場。常聞説法故云多聞二十
七右
新華嚴
音義上云。毘沙門具正云鞞室羅懣嚢。此云
多聞。謂此王福徳。多處知聞也。或曰。毘遍也
沙門聞也。謂諸處遍聞。義同前釋。或曰。毘
伊也。此王本名倶吠羅。後於一時。佛正
衆説法。其王乃被袈裟來入會中。時衆
咸怪。互相謂言。伊是沙門伊是沙門。從
號毘沙門明本一
之六右
 於其左右等者。攝大
儀軌中云。天王八兄弟門。西東各四三十
五右
北天
曼荼羅私記金剛
秀記
云。四大天王。過去兄弟。護
三世佛法。八大夜叉。現在兄弟。隨順天王
持行者已上翻譯名義集第二云。感通傳
天人費氏云。一王之下有八將軍。四王三十
二將。周四天下。往還護助諸出家人。四天
下中。北天一洲少佛法。餘三天下佛法大
弘○韋將軍三十二將之中。最存弘護六右
 摩尼跋陀羅等者。三家次第下云。其八兄
弟儀軌廣説之。今依梵本出之。ma@nibhadra
commapurudabhadracommapa@mcikacommasatag@rcommahemava
tacommavi@sakacomma@a@tavakacommapa@mcara已上心目
云。毘沙門八兄弟事大日經疏
五胎軌下
一摩尼跋陀羅
此云寶賢大將。或云。
寶滿。或云威伏行
二布嚕那跋陀羅此云滿賢。
或云滿願
三半只迦此云散脂大將。或梵云散脂。此云密主。
或云半只迦。此云密身。有四密。謂現密
教密名密
行密也
  私云。半支迦幷散脂。共應梵語也。婆與
娑通。如羅刹婆云羅刹娑。金光明古云
散指。新云僧愼爾耶此云正
了知
四薩埵紇哩此云威神大將。
或云衆徳
五醯摩跋陀羅此云
應念

六毘捨迦此云大滿大將。
或云持法
七阿馱婆此云無比力。
或云無比身。
是太元
明王
八半捨羅此云密嚴大將。
或云教令使
已上以隆勝律
師記之。未正文本説已上蘇摩呼童子
經上云。又摩尼賢將兒名曰滿賢。於摩尼部
中所説眞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十九右
此文。寶賢滿賢如次父子。而非兄弟。相
違如何 半只迦舊等者。大藥叉女歡喜母
法云。半支迦大藥叉將古云散脂者
訛。五右
葉衣法二十
八部藥叉中列半尸迦。然散脂是彼上首也。
若爾爲別天歟。尚可
  一 散支正了知同異
最勝王經第八云。我僧愼爾耶藥叉大將。幷
二十八部藥叉諸神。倶詣其所。各自隱
形隨處擁護○世尊何故我名正了知○我
護思智光。我有難思智炬。我有難思智
。我有難思智聚。我有難思智境。而能通
達○以是因縁我藥叉大將名正了知十二
舊譯金光明經散脂鬼神品云。世尊何因縁
故我名散脂鬼神大將。唯然世尊。自當
○我現見不可思議智光。不可思議智炬。
不可思議智行。不可思議智聚。不可思議智
。世尊我於諸法正解正觀。得正分別正
。於縁正能覺了。世尊以是義故。名散脂
大將三之
一左
私云。新舊兩譯比挍。僧愼爾耶亦
散脂。與正了知同體也。翻譯名義集第
二云。散脂修摩此云密。謂名行理智四皆密
故。天台釋天大將軍。乃云。金光明以散脂
大將。大經云。八臂健提天中力士○光明
疏云。二十八部巡游世間。賞善罰惡。皆爲
散脂所管九右義疏第十二釋天大將軍云。
有人言。是鬼神如金光明散脂大將。散脂大
將屬毘沙門大集經。有人言。是韋陀天
毘紐天也二十
七右
此等文。散脂半支迦僧愼爾
正了知天大將軍。竝皆同體異名也。又大元
儀軌中云。曠野金毘羅僧愼爾耶藥叉大將
正了知鎭軍大將十一右若依此文。散脂與
了知。乃別天也。更可之。又或記云。孔雀
經云。蘇師奴藥叉。住那羯羅國。師曰。蘇師
奴此云正了知。亦云妙了知已上
訶栗底母者。洞微集智瑞書云。梵語訶利帝
喃。梁言鬼子母○故律中明鬼子母。後總
結云。時王舍城人衆。皆稱爲訶栗帝母神
已上金光明經疏惠沼第一云。訶利底此云
。是羅叉鬼母。有五百子。擁護三寶幷小
男女五十
七左
智證大師記云。訶利底母此翻
。因惡事。城中諸人。與他立名名之惡
。訶利者惡底者女也已上此天有擁護三寶
故。諸曼荼羅通畫之。蘇悉地瞿醯等意
也。問。以訶利底毘沙門眷屬。其義如何。
答。八大將中半只迦大將之妻故也。大藥叉
女歡喜母幷愛子成就法不空云。是沙多大藥
叉將之女。聘半支迦大藥叉將名散脂
者訛
百子五右阿闍梨所傳圖。滿賢散脂中間列
之。其趣可知。又蘇婆呼經上請問除
障分品
云。又訶
利帝兒名曰愛子。般脂迦將所説眞言持誦
者。彼作障難十八左障難所以難思如何
功徳天者。義釋第四云。吉祥天女。舊譯云
徳天女。經文闕四十
一左
四卷金光明經功徳天
女品。新譯最勝王經。作大吉祥天女品。是二
天同體也。三十卷不空羂索經第十一悉地王
眞言品
云。是功徳天母。又是十方過現未來一切諸
佛功徳母故。復是十方過現未來一切菩薩
摩訶薩種種神通相好福聚功徳母故十六右
千手觀音二十八部衆定深記釋云。次言功徳
者吉祥天女也。梵曰摩訶室利。言摩訶
大也。室利有二義。一者功徳二者吉祥。由
此二義。曇無讖及伽梵達摩阿地瞿多等三
藏諸師。同云功徳天。餘諸三藏翻爲吉祥
文殊師利或云妙吉祥或云妙徳云云
已上
心目云。大日經疏第六圖云。吉祥功徳天或人
云。
依此文一天也。或人
云各別天也。如下文
吉藏疏云。吉祥天女及功徳
云云已
上心目
大佛頂儀軌云。爾時功徳天女。大辯
天女。吉祥天女已上吉祥功徳同異難詳。尚
明師決耳。又不空所譯毘沙門天王經中。
吉祥天女印明。此天爲多聞天所屬。合
當段説
  一 智證疑目
雜鈔第一云。功徳天女經文闕之。阿闍梨言
○亦可在西方也。功徳天爲毘沙門天
否。又何故本位在西方耶。又非唯功徳
天經文闕之。八大將亦闕之。何以獨言
徳缺闕已上此中載三個疑問。次第可
之。不空所譯毘沙門天王經中。説吉祥天
印明。是多聞天之所屬明矣。可知之。三
家次第下云。此天有八兄弟母及祖母等吉
祥功徳天萬勝獨勇健男女子孫等眷屬。自
圍繞。以知。功徳天多聞天之后也已上山門承
隆僧正記云。此天女爲多聞所屬事。見
軌等云云慥爲后事未分明。可之。雙身
許也。又新渡大乘毘沙門經三卷兩天初發心
旨有之。或人云。四天王本縁功徳經。爲
事見已上承
隆鈔
北天曼荼羅私記云。四無量經
云。過去有王名大香。有一女極好。邊小
四國各有一王。東王名藥王。持如意妙藥
南王名藥光。持如意飛車。西王名明達。持
明珠。北王名福田。左手出自然食。此等四
王欲好女。四王集會。爾時好女忽然隱
失。父母戀求不。于時明達明
見。戌亥之方。過四十七萬九百里。大海龍王
在大海底。爾時父王幷四王。乘藥光
飛車。次福田王手出甘露。令諸人。藥王
妙藥。死女還蘇生。皆還本國。各各擧
淨女。爾時日月燈明佛現前。説往昔因縁。過
去有夫婦。夫名壽根。妻名現姓。即有四男
一女之子。最弟之女名洗衣。洗淨垢衣
容顏端嚴之報○命終以後。得其果報
昔藥王者持國天是。藥光者増長天是。明達
者廣目天是。福田者多聞天是也。極好女者
大吉祥天是也云云
取意
同記云。大吉祥天女往世
弟女。契有三世云云
已上
此鈔所引四無量經
者。四天王本縁功徳經歟。如引經文。此天
多聞天。往世或爲弟女。或爲夫婦。然乃
諸説無咎。但此經眞僞可之。入藏目録
已上光云。四無量經文義猥拙決。是
僞造不論耳。又所傳圖。毘沙門左邊護方
神后安之。右邊吉祥功徳天列之。應知。吉
祥天非多聞后也。次本位在西方左勘
。次功徳天經文闕之者。此疑恐背疏釋
經文闕之句。可廣通次於北門以下文。非
唯指功徳天。經文總不北方天故。三藏
口傳釋之也。況又半遮羅及訶利底
母文句相連。豈是局功徳天而應經文
闕之
合在北方者。最勝王經第八大吉祥
天女品
云。爾時大
吉祥天女○北方薜室羅末拏天王城名
。去城不遠有園。名曰妙華福光。中有
殿。七寶所成。世尊我常住四左至
六右
阿闍梨所
傳圖。北方毘沙門傍竝圖吉祥天女也 置
在西方者。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云。如是我
聞。一時薄伽梵住極樂世界。與無量大菩薩
前後圍繞。而爲説法。爾時觀自在菩薩摩
訶薩大吉祥天女菩薩摩訶薩等。皆從座起。
世尊所頭面禮足。各坐一面初右。吉祥天
女一百八名經

蘇悉地經中云。次觀自在右邊置摩訶室
明本四
之三左
此尊歟。三十卷不空羂索經第
十一云。又法以錫鑞功徳天像○當
此像悉地王像側。誦持最勝明王眞言。加
華鬘。置功徳天頭上十一右悉地王者。不空
羂索觀音也。不同記第六云。現圖在千手前
之左。天女形也。被&T046674;襠縵衣十左之。
已上北方
凡此等諸大天神乃至自當開解耳者。還釋
大意。然密鈔五云。疏凡此等諸大天神等者。
釋妨難也。謂此第二院曼荼羅。是釋迦眷
屬。且釋迦如來成道最初。降去諸魔及諸外
道諸惡鬼神。何故今時曼荼中列爲眷屬耶。
疏自通釋可四十
一右
此釋叵甘心已上光云。
苑公太鑿。只是示普門應現之意
又釋迦牟尼乃至而坐其間者。此釋佛子次
應作等四句也。問。當段經文總説西方。爾
乃無能勝及明妃。可西方。依攝大儀
軌意。西門裏安相對阿毘目佉無能勝。及妃
四尊。然今疏釋無能勝等。而安東方。恐違
經文如何。答。此可多義。或爲慢法
。經文爛脱也。或從西方諸地神。至以不
迷惑心。正説西方。佛子次應作下説餘義
故通東西也。何者凡此等諸大天神等文勢。
西方也。或約圖畫次第。先説南方天
已。更説東方天。是約圖畫次第。今亦準之。
或此二尊若依攝大軌。則安西門。若依
大青龍玄法等軌。則安東方。當段經疏。互
此二意也。凡當經意。佛蓮金三部忿怒明
王。各當部最後説之。而於尊位者。各部主
座下安之。今亦第三重釋迦眷屬四方諸天
等。一周説竟而還東門。以忿怒明王
主座下。圖畫次第。是部主忿怒之例也 忿
怒持明者。第十云。次無能勝眞言是釋迦之
眷屬○此是釋迦化身。隱其無量自在神力
而現此忿怒明王之形。謂降伏衆生而盡
諸障也○能於生死中而得自在。坐佛樹
破四魔兵衆也。無能勝即無
之義也。次無能勝明妃作女形也○佛坐
道場。
以斯定力與四魔。共戰而得大勢。
無能損者。由此三昧力也十三左
 五佛頂經菩提流
志譯
第三。説釋迦成道時降魔相云。時難勝奮怒
王。忽於我前地涌出。作天女相。瞋結
諸魔衆十一左是釋迦所現無能勝。名
難勝奮怒王歟 右邊號無能勝等者。祕
藏記尊位云。次釋迦院○左在無能勝金剛
黒色忿怒有四面四臂。面上幷有三目。有
火焔鬘。左右持鉞鉤鉾鎊。右在無能勝妃
黒色面上有三目末之十
七右
阿闍梨所傳圖。左
右座位亦同現圖。不當段經疏知。問。
攝大儀軌中云。門裏前左右。忿怒無能勝阿
毘目佉對。廂曲中大護持明大忿怒。次右無
能勝。次左無勝妃三十左此軌意。西門安
。其中忿怒無能勝。與次右無能勝其別如
何。答。名字雖同尊體是別。初無能勝者。經
第四密印品説印契曰。是無能勝印已上
十三釋云。次難勝金剛印二十
九左
又經第二眞言
藏品曰。不可越守護門者已上第十釋云。次守
護者眞言。此即是不可越。正爲難持。謂力持
義觀瞻不可得也。亦有難降伏義。法佛奉教
者常在内門右邊也。名爲不可越使者
常在佛内門。有教命説而行。故名
教者二十
一左
義釋第七云。又納達羅灑眞言。是法
佛奉教者。常守護曼荼羅内門。住於右邊譯
難執持。亦云難降伏五十
三左
第十三釋阿毘
目佉云。次相向金剛。猶難勝相對狹門
故得名也三十右義釋第七云。阿毘目佉眞言。
譯云相對。亦是法佛奉教者。與訥達囉遮
對。常在門之左邊故以爲五十
四左
此等釋
不可越忿怒無
能勝
相向守護二金剛者。是法佛奉
教者。常在内門左右。無能勝及妃者。乃釋迦
化身。故可第三重外門之中。然攝大
大軌第三重西門。安彼相向等。頗違疏釋
所傳圖第一重西門安之。尤可然也。又釋迦
儀軌云。無能勝明王。亦名難勝忿怒明王
五左
取意
是釋迦眷屬無能勝。亦名難勝忿怒。然
乃無能勝與難勝。其名互通也。又無畏尊勝
軌下云。東面畫佛幷二菩薩。左右畫無能勝
王難勝忿怒王二十
二左
若依此文。則二尊別體。
是竝列法身生身之所現歟。或又同尊且分
王妃二名歟。猶可之 觀佛而坐者。
上釋持明院降三世云。瞻仰毘盧遮那。如
受教勅之形二十
三左
準例可
所云地神者乃至餘如圖説者。釋持地神捧
瓶等二句。謂西方地神。雖前已説。而其形相
分明故。重説之也 其瓶中等者。第十
六云。次地神印作寶瓶圓白之中。其瓶挿
諸寶穀華果等之。以金剛十一右
云。文中言之中其瓶者亂也。宜其瓶之
而得其文旨
幷於通門乃至依次作之也者。此釋及二大
龍王等四句也。持誦第七曰。具縁品釋引入
弟子文云。第一重遜那優婆遜那二龍王守
衞之處。又云。第二重廂曲中置二龍王。右難
陀左跋難陀。釋迦座下。右無能勝左無能勝
云云誠文雖爾。第三重八方神中。西方爲
龍護方故。圖中遜那二龍難陀二龍。安第三
重西門。是爲正文。自餘護門。並如義釋。第
一重是佛地。第二重是法身菩薩。今此二龍。
是釋迦生身眷屬故。在釋師子壇。不
生身龍佛地法身菩薩護門五十
九右
此釋
太非。當段第二重廂曲者。實是第三重也。次
往第二院之文。阿闍梨自釋第三院。何今拘
第二重之詞。勞會通耶。經第五云。難陀跋
難陀○夾輔門廂衞。在釋師子壇已上又當
段經疏。釋釋迦壇之中。明二龍安置之相
第二重者。次下明四菩薩
壇是也
安公解釋。恐似
起盡矣。次第一重遜那優婆遜那之文。
是又第三重也。阿闍梨所傳曼荼羅。第三重
西門。安此二龍。但第一重者。約引入弟子
則第三重是初重也。例如東方初門。約
從内出外。則云第三重。約從外入内。則云
第一重也。凡此文明受者投華之處。第三重
西門尤當其處。若實爲第一重。則於第二
重第三重諸尊者。不投華義。其奈

經云所餘乃至此可知也者。此釋所餘釋種
尊等四句也 釋種者。釋迦之種族部類也
 所説一切法者。餘經所説也 師者謂
闍梨也。攝大儀軌中云。所餘諸釋種袈裟及
錫杖師。應具開示三昧形色異三十
一右
已上第
三重畢
經中次説乃至中胎藏也者。從此以下明
二重。就中初持眞言行者。次至第三院二句。
上文持眞言行人次往第二院二句。是第
二重四菩薩院之總句也。先圖妙吉祥下。正
文殊院。此中初十句明主。後右邊應次畫
等十六句明件也 初總句第三院者。是隱
語也。準上文次往第二院之句之。第
十六云。以下明菩薩曼荼羅。此是大壇第二
重諸菩薩位也。文殊曼荼羅正方○十二右
十二云。今此中有誠文。文殊在第二重。釋
迦在第三重二十八右具
文如上引之
攝大儀軌中云。大
心摩訶薩應第三院。因陀羅方中先安
妙吉祥十四右廣大儀軌中云。次於第二院
四方相均齊。衞以金剛印八右攝廣兩軌。
或云第二或云第三。各據一義。竝非相違
也 次明主中泥盧鉢羅者。第十五云。泥盧
鉢羅。此華從牛糞種生極香。是文殊所
者。目如青蓮。亦是此也。更有蘇健地迦華
亦相似而小華也十二右新華嚴音義慧苑上云。
優鉢羅華。具正云尼羅烏鉢羅。尼羅者此云
青。烏鉢羅者華號也。其葉狹長近下小圓向
上漸尖。佛眼似之。經多爲喩。其華莖似藕。
稍有刺也明本一
之九左
 華上有金剛印者。持誦第
七云。私云。金剛印即可嘉會壇
同之
祕藏記尊位
云。左手執青蓮華。上在三股跋折羅
十八左理明房圖像集云。此法三形。青蓮華
上三股。或青蓮華上五股。先徳同被之。
仍所持杵又可然歟。尋云。若然者可
劣之義哉。答。不勝劣。同智之表幟故○
三股者。可證文。大日經第四密印品
文殊印云○猶如鉤形者。此作三股形也。
豈非青蓮華上三股耶。以此印證據
歟。於五股者未文。猶可尋之已上問。
此尊右手印相如何。答。經第七持誦法則品
云。左伐折羅在青蓮。以智慧手施無畏。或
金剛與願印已上不同記第五云。現圖○
右手屈臂開肘仰掌。指端少垂屈頭指。左
手竪掌屈頭中名指。執青蓮華。華上竪
股杵。杵有光焔四左
取意
祕藏記尊位云。次文殊
院中座文殊師利菩薩黄金色首在五髻鬘。左手執
青蓮華。上在三股跋折羅。
圍炎鬘。右手
與願契十八左
經第三轉字輪品説此尊曰。施
願金剛已上釋云。東方作施願金剛童子形
即文殊師利別名
也十三之六左
施願金剛稱號。約右手功能
歟。八葉院文殊像。左手如文殊院主像。右
梵夾常説也 阿闍梨言等者。以下
祕釋也 本願因縁等者。普通眞言藏品
義釋云。此菩薩通達如來甚深般若。唯是佛
佛自證。不與人。若離加持方便。則一
切有心量者。所能及。是故以嬰兒行及
小童子之身。演説人法無我蠲除戲論之法
七之二
十三右
密鈔七云。如世嬰童無有分別。以表
此深慧離於人法戲論。所以現嬰童相
二十
七右
 童眞者。大乘入道章云。眞簡僞虚。童
上之
八左
法王子者。理趣釋云。文殊師利
菩薩。得法自在故曰法王子下之
十左
阿彌陀經
云。文殊師利法王子已上同義疏元照云。紹
佛種法王子。智論云。佛爲法王。菩薩入
正法位乃至十地。悉名法王子十四左 青
蓮不染著等者。寂照不二而施其功故。青蓮
表寂金剛表慧。照而常寂故。云即見實相
見照
徳也
寂而常照故。云常寂之光。密鈔五云。此
菩薩左持青蓮華。青蓮表離染。左持表
故。名不染諸法三昧。又於此三昧。心無
所住故。於蓮華之上。復出金剛智印。是故
三昧常寂也。智印常照也。寂而常照故。曰
以常寂之光遍照法界四十
一左
即此意也
文殊北邊乃至意在此也者。以下明伴中。初
光網童子。即右邊應次畫等六句是也。不
同記第五云。光網所傳圖在南方。現圖在
門北十一左 智度所説等者。智論第十八
云。譬如田舍人。初不鹽。見人以鹽著
種種肉菜中。問言。何以故爾。語言。此鹽
能令諸物味美故。此人便念。此鹽能令
物美。自味必多。便空抄鹽滿口食之。醎苦
口。而問言。汝何以言鹽能作美。人言。癡
人此當量多少之令美。云何能食鹽。
無智人聞空解脱門諸功徳。但欲
空。是爲邪見。斷諸善根十七右文殊喩鹽。
光網類諸食也 所以觀佛等者。密鈔五。疏
所以觀佛長子等者。釋經句而觀佛長子也。
文殊師利若約果明。即是佛母。今依因説
佛長子。此光網童子。持萬徳莊嚴
福徳。在文殊之左。面向文殊表福智相嚴
故云所以觀佛長子者。意在此也四十
一左
 
作文殊乃至無勝智也者。後明五使者及奉
。即左邊畫五種等十句是也。攝大軌中三
尊五使者十五右三尊者文殊光網無垢光也。
五使者者如今所説。又經第五祕密曼荼羅
品所説五使者。亦如今釋。第十六釋云。以
上竝如童女十二左又經第四密印品中。文殊
光網次。無垢光繼室尼鄔波繼室尼地慧召
請五尊印言説之。第十三釋云。上來五菩薩。
皆文殊使者也二十
五右
此文除質多羅。加無垢
五使者也 左右次第列之者。不同記
第五云。私云。五使者經圖。竝在文殊左邊
釋及所傳圖在左右十六左經説左邊畫五
故。似五使者同畫左邊。而疏釋云左右
經疏不相違。今案文殊右邊畫光網。左
邊畫髻設尼。右優婆髻設尼。左質多羅右地
藏品作
財慧
左請召次第畫之。故經且約初云
左邊畫五種歟。問。攝大廣大二軌。右計設尼
左烏婆計設尼等。而今左右反之。相違如何。
答。彼兩軌光網次説無垢光。如次安右左
次説五使者。如次安右左故。髻設尼右。優
婆髻設尼左也。當段經不無垢光故。光
網右髻設尼左也。依尊數存略左右不定也。
相違也 烏波是亞者者。名小計設尼
是故名亞者也。最勝王經。難陀龍王小難
陀龍王。小難陀者烏婆難陀也。小計設尼可
例知也 質多羅等者。經第五祕密曼
荼羅品
云。質怛
羅杖印已上第十六云。雜色使者以杖爲印
十二左
義釋
第七云。是妙吉祥大空三昧。以萬徳莊
能成一切義利故。名爲喞怛㦬六十
二左
石山
七集。文殊師利使者女。謂此尊也 各作一
奉教等者。攝大儀軌中云。五使者五種。奉教
者侍衞無勝智十四左當段經言二衆共圍繞
者。使者奉教者也。廣大軌中云。左青蓮華中。
五種奉教使。不思議童子○十右三家次第上
云。或師云。不思議慧印明通用意者。五種奉
教中。上首故通用耳。所謂經云是諸奉教者
是也已上八字文殊軌云。復不思議慧○名
奉教者二十
四左
 跪向使者等者。第十三云。
次諸奉教者亦是文殊奉教者。與
使者少異也二十五左
第十云。次諸
奉教者○此謂專在本尊之側承命。往來隨
所作者也十二右第六云。其使者奉教者
等。皆作卑下之容。其使者操持刀棒。状如
夾門守禦。奉教者或執持於棒印。或瞻仰所
。若指麾教勅八左不同記第五云。私云。
五奉教所持物。諸圖皆不同也。今祕密品説
羌掲梨印十八右經五祕密曼荼羅品云所
諸奉教皆羌掲梨印已上第十六釋云。諸奉教
使者。竝皆作小刀印。如經中及圖。此刀作
鋸齒形。云小刀正翻十二左 無勝智者。
文殊也。法皇胎藏次第上。云無勝智
文殊可之。已上文殊院畢
次於第二重乃至其所願也者。以下明除蓋
障院。就中初行者於右方等四句明主。後
捨於二分以下十句明伴。初中經説右方。疏
左方。今爲其相違。言西方俗法等。經
俗法南方爲右方。即約行者向東也。疏
壇門南方云左方。是約本尊向西也
東向而治者。治始義也 左手持蓮華等者。
第十三云。南方畫除一切蓋障菩薩。金色髮
云無瓔
珞也
左手執眞陀摩尼珠在蓮華上也。
但作印者。置蓮華上有摩尼珠六左
  一 除蓋障現圖座位
法三疑問云。除蓋障不此院。在地藏院
云云
已上
不同記第六云。除蓋障菩薩軌云
日光
現圖
堅固深心右○私案。此尊應南方二十
五二

堅固深心者。地藏院尊也。大原四十帖第
九云。問。何故除蓋障菩薩在地藏院耶。答。
互爲主伴義也。師云。凡現圖曼荼羅。只是爲
世流布。隨宜所圖繪也。唯爲經中大曼
荼羅云云
已上
小野敦造紙上云。除蓋障者日光
已上不同記注曰軌云日光。依之而爲
乎。但日光菩薩者。除蓋障院最末極西之。
何以此尊院主乎。現圖以除蓋障菩
地藏院。然乃此義無其謂
經云捨於二分位乃至皆放此也者。以下明
伴也 捨於二分位者。雜鈔第一云。經云。捨
於二分位當畫八菩薩。捨字如何云云
已上
最珍鈔
云。二字引合ヲイテト讀歟。法華弟子品。自
捨如來之捨字。ヲイテト讀也。二分位者。八
菩薩各二分左右已上一義云。二分者二
使者也。胎藏對受記第三云。文云。捨二分者。
謂蓋障菩薩有二使者位也已上長慶公三家
次第師傳同之。謂先畫二使者。捨於此位
更復畫八菩薩。例如次下云次復捨斯位至
於北勝方。此義尤合當段釋也 以除疑怪
等者。不同記第五云。所傳圖。除疑怪在除蓋
障右。現圖在第二重南方不思議右二十
一左
家次第上云。除疑怪○疏名憍都羯羅菩薩
譯謂除疑惑除垢也。或名大愛樂。凡列
眷屬。皆令最初者在右第二者在左。如
一右一左次第置之。先以除疑怪除蓋
障之右也。已上除蓋障院畢
次於北方乃至以自圍繞也者。以下明地藏
。就中初説主。次復捨此斯位等十二句是
也。後説伴。及與大名稱等八句是也。初明
主中。次於北方等者。經第三轉字輪品云。夜
叉方。地藏菩薩色如鉢孕遇華。手持蓮華
諸瓔珞莊嚴已上第十三曰。此菩薩手執
蓮華。以諸瓔珞嚴其身。若但作印者。但
蓮華七右不同記第六云。現圖在第二
重北方中央。右手仰掌持月輪。山圖蓮上黒
珠。左手拳當腰側。執蓮上立幢。上寶著
面向左方二十
三右
  一 地藏印言兩會重説
三部祕釋云。問。地藏菩薩。儀軌爲其院上
。説印眞言。而又儀軌。其菩薩入觀音院
印眞言意何。答。是其攝入之意也。以
彼菩薩其院知。地藏院諸尊爲蓮華
三左胎藏瑜伽記智證云。凡胎藏者。此法
界理體。所以諸尊無次第。亦無定位
混將來置一處也。得地藏在觀音部。其義
已上胎藏儀軌解釋眞興下云。問。今此菩
薩與上觀音院何異耶。答。是由
故。成他部伴。成自部主已上私云。密
印品經疏。於地藏院觀音院兩會中説地
藏印言也 其餘眷屬等者。以下明伴也。第
十六云。此菩薩有無量眷屬。今略説彼上
首者如左。寶作菩薩○寶掌菩薩○持地菩
薩○寶印手菩薩○堅固意菩薩十三左。此中寶
作者寶處也。義
釋云寶處。
又名寶作。
當段經疏亦説五尊。然經有寶掌
寶處。疏有寶處寶手。經第四密印品。
幷四部儀軌説眞言。次第寶處寶手持地寶
印手堅固意也。經寶掌者當寶處也。第十
云。參寶掌菩薩種子○以寶處定也。以
寶爲手故。寶從彼生也。亦有常義也。亦
作義二十
三左
寶手亦名寶掌。故經軌云
。疏云寶掌歟。第六云。寶掌菩薩掌中持
八左之。不同記第六云。寶光菩薩○
私案梵號。是藏品所説寶作也。亦名寶處
亦名寶生○具縁品釋云。當於地藏之右
寶處菩薩。藏品釋云。又寶處眞言○梵云
羅怛曩迦羅急呼翻爲寶作。或云寶生。以
正也○現圖在地藏左○撿上下諸
。地藏眷屬唯有五菩薩二十
八右
又云。寶手菩
薩○儀軌及梵號圖云寶印手。私云。寶掌歟。
具縁品開寶掌寶手二尊。釋及儀軌合
一尊○具縁品釋。地藏之左置寶掌菩
。現圖在寶光左二十
六右
又云。右地藏眷屬。經
釋儀軌及圖。名位不同。具如左。具縁品説
六尊。地藏寶掌寶手持地寶印手堅意。私案。
此品開寶掌寶手二。其寶光闕文。釋亦
六尊。地藏寶處地藏右寶掌地藏左持地寶處
寶印手寶掌左堅固意持地右私云。寶掌寶手
合爲一尊。而別説寶處。祕密品亦説六尊
地藏寶作私案即
寶處也
寶掌○持地○寶印手○堅
意○釋説與縁品釋同。眞言藏品説○私云。
此品亦寶掌寶手爲二。別説闕名尊三十
私謂。此釋寶處與具縁品釋幷軌文。尤
相乖違。又以寶處寶生。儀軌亦名寶光
三名雖別。其實是一致也。已上地藏院畢
次於西方畫虚空藏乃至故名虚空藏也者。
以下明虚空藏院。就中初説主。次復於龍
方等四句是也。後説伴。及餘諸眷屬等十六
句是也 初中左手持蓮華等者。第十六云。
次西方虚空藏菩薩。即是文殊會中西方部
主也○坐白蓮上手持刀。若不菩薩形
者但置十四右 及諸眷屬等者。此十字釋
及與諸眷屬等四句也。然乃此文恐爛脱乎。
此十字於故名虚空藏也之下此中法
門之上。而得其意耳 此菩薩等者。虚空
藏菩薩祕釋也 譬如虚空等者。釋虚空藏
得名 大集虚空藏經者。大方等大集經第
十四虚空藏品云。何因縁故名虚空藏。佛告
速辯菩薩。善男子。譬如大富長者多諸民
無量庫藏財寶充滿。能行布施心無
。若行施時。貧窮往者隨意所須大寶
悉能給與。彼諸衆生皆得意。長者施
已心喜無悔。善男子。虚空藏菩薩亦復如
是。常行功徳就方便力○得如來神足
故。於虚空中。隨衆生所須。若法施若財
施。盡能施與皆令歡喜。以是故善男子。是
大士證此方便智。故名虚空藏初右又曰。此
大菩薩可虚空藏。所以者何。以虚空
能雨無量珍寶足一切故。爾時世尊。
即印可其言虚空藏○爾時約空中
無量珍寶。以是因縁常名虚空藏六右
此中法門乃至皆如圖説者。以下釋伴也。此
中列五尊。經第四密印品所説亦同之。攝大
儀軌中云。正覺所生子。及與諸眷屬無垢・虚
空慧・清淨慧・行慧・安慧・出現智・蓮華印・執
杵。後三普通印。如是諸菩薩。左右而安布
當經不後三尊也。對受記第三云。儀軌
此段列三十菩薩已上是指法全儀軌也。然
彼軌依現圖之。現圖虚空藏蘇悉地二院
開合。古來有異説。出現智執杵等。彼蘇悉地
院所圖也。具如別鈔。已上虚空藏院畢
  一 經所説曼荼羅圖尊員數
具支灌頂第四云。上來中胎九尊。第一重十
七尊。第二重三十二尊。第三重百十一尊。總
一百六十二尊。隨經正文。出都會壇曼
荼羅竟。本義釋五高野
本六
阿闍梨所傳曼荼
羅圖。及其印座形色等。具如彼文○竝是此
都會壇曼荼羅也已上
其形相皆如圖説者。智證雜鈔云。未
。欝結極。其伏乞垂付云云
已上
此偈末云乃至經中本文也者。釋最後二句
如上所説乃至曼荼羅也者。釋上來所明曼
荼羅之大意也。此經以三句大宗故。胎
藏曼荼羅。又約三句建立也。謂中胎爲
菩提心爲因。八葉爲大悲爲根。三重壇爲
便究竟也 心實相華臺者。即中胎也 大
悲胎藏開敷者。即八葉也 以大悲方便等
者。即三重曼荼羅也。義釋第十四云。一者菩
提心爲種子。二者大悲爲根。三者方便爲
後。今就大悲胎藏曼荼羅之。爲以中胎
菩提心。次八葉爲大悲。外三院爲方便
四十
七左
 如於一世界等者。此約方便之
至極。釋第三重曼荼羅也。就毘盧法王示
同彼彼趣。有二所由。一隨各各類。説種種
受彼類故。文言普現六趣等是也。二
上首尊在海會中。生希有心。易佛法
故。文言今此上首等是也。又教時義第二
云。大日如來示現外道天仙之身。在第三
。引彼所部外道天仙。入曼荼羅之時。彼
天仙等。見我所尊在下位中。即生卑下之
。易佛化。受佛化後。即覺自身本覺不
生理。終至中胎。如外道三惡可二十左
此釋者。爲下位中。而令高慢
佛化也。問。若爾但能同權者居曼
荼中。而所同實人不海會衆如何。答。
此有本有修生二義。若約本有者。一切衆
生本來常住。入於祕密曼荼羅海會。豈只權類
耶。若約修生者。教時義第二云。一切三乘
六道引入曼荼羅時。雖果證。而始與
頂授金剛號。從此方詫大悲胎藏之中。名
諸佛家二十左
復次此曼荼羅乃至無所不通也者。以上釋
衆生生渇仰心。現六趣隨類身之義
以下釋應病與藥不謬施行之義也 十萬
偈大本等者。義釋第七云。然此經大本一一
善知識。三密門中各有種種異方便。眞言數
恒沙。不備載。今傳法聖者。爲
廣爲略故。取其宗通要旨義兼用者。擧爲
一品。名曰普通眞言藏品十左 曲示方
便者。五重結護云。五股杵顯五智也。中直
者此正義無方便。邊曲者此權義。而帶
便故也權必歸實故曲也十三右
阿闍梨言乃至方可請召也者。以下明造曼
荼羅用心也。第八云。阿闍梨言。若行者未
瑜伽。云何能造是壇法。乃至初建立
時。已觀在身中。然後圖畫五右 畫了作
法等者。以下明圖畫以後作法之大歸
如下品中説。經第三悉地出現品云。大金剛
地際時加持下身○行者一縁想八峰彌盧
。上觀妙蓮華已上第八云。即用阿字門
金剛地妙高山王。當知。此曼荼羅即在
其上四左廣大軌上云。次想爲大海。五寶爲
四岸。底布妙金沙○次於其海中。一縁而
觀想。八峰彌盧山○次上觀嚩字。成大羯磨
。用持大寶華。堅固無傾動○次應復觀
。羯磨輪之上。其中觀呵字。轉成白蓮華
臺蘂皆嚴好。八葉皆廣大。衆寶自莊嚴○次
五色○次布金剛印○以無疑慮心
普遍而流出三界金剛道。中有法界宮。廣大
寶樓閣中。觀曼荼羅九左十
一右
智證雜鈔第一
云。畫了作法事時○如下品中。此經及瑜
伽中。未須彌山觀。何故此文云在須彌
。若從此文彼觀否。若許之。其
種子幷觀想如何云云
已上
最珍鈔云。問。胎藏無
須彌觀何。答。胎藏金剛。實其源一故。以金
剛界觀。交此中云云
已上
慈覺大師曼荼羅問
答云。道場觀時。乳海之中置須彌山。今何不
然耶。答。其樣不無。但今傳示阿闍梨所授
實事云云
已上
私云。胎藏須彌觀經。幷儀軌文
明白也。是何疑問乎。嘉會壇第四引經第七
道場觀水中觀白蓮妙色金剛文已云。若依
此文者。八葉蓮華以爲妙高山。於理通歟
云云
已上
之 方可請召也者。廣大軌上云。
請大日遍照尊。塵刹海會諸如來。菩薩金
剛。聲聞衆。廣大樓閣普雲集。無邊聖衆皆證
知。我今如佛。淨二界身。建立曼荼羅
種種莊嚴今已竟。不悲願而降臨。唯願
聖衆滿本願。攝受自他悉地十五右此道
場觀已。即作召請法。廣大軌説。尤契當段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十五
光云。此卷本疏有亂曰
(一)那羅延天也 (三)幷置等 (二)又置等
(四)最西北隅以下如此依經文。若直讀之。則
却亂讀經文。又次下經文。
隨疏
亂讀
又云(一)焔光 (五)及諸等 (三)此菩薩等
(二)所以等 (四)被服等 (五)此中以下如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