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經疏傳通記 (No. 2209_ 良忠述 ) in Vol. 57

[First] [Prev+100] [Prev]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速得成就阿耨菩提。加之註云。彼國菩薩或
可不從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階次者。是
釋迦如來於閻浮提一應化道耳。他方淨土
何必如此已上答。此事難定。宗家解釋無
細判故。一云可經時劫。觀經既説經一三
劫。釋任經故無咎。但至速疾等文者。或望
僧祇長劫修行。以一三劫可云速疾。凡
案地持論及瑜伽等位地劫數。一一位中經
多倶胝無量劫故。地前𨓵於一大僧祇。地上
經歴二大僧祇。將顯一劫。譬以大石。欲
知三祇況以刹塵。唯佛能知。非凡所測。
淨土不爾。具縛凡夫若得往生。或速悟
無生。或經三小劫證得初地。蓋是彌陀
難思願力。豈非一乘頓速淨土。或有頓機
實不經劫。故云速疾。不遮亦有鈍機
經劫。故般舟讃云。地前地上元無二。隨
根利鈍超増位已上或望彼土機情。長時
起行亦可速疾。例如天親往生内院。聽聞
一座説法。方經三年。王質亦入仙家以爲
半日。而歸舊里値七世孫。故般舟讃云。
少許時間逕三劫即入明門歡喜地。又云。
十劫須臾不覺盡進入明門歡喜地。又云。
微塵故業隨智滅。不覺轉入眞如門。大小
僧祇恒沙劫亦如彈指須臾間已上或以佛
力令長謂短。如法華云五十小劫乃至
如半日。或一迷來時時劫甚長。一覺生時
三世同時。故丈夫論云。處夢謂經年。寤
乃須臾間。故時謂無量攝在一刹那已上
涼云。舒一念兼永劫。攝九世入刹那已上
次至論註者。彼於地上有經不經二義。不
可偏云不經劫數。具如&T047368; 難云。經劫
之義不明。註釋論速得等之文引三箇願。
若經劫者本願似無其詮如何 答。雖言
經劫不及塵劫。豈非佛願難思妙益。安養
賦云。高僧傳中賢愚並生古今皆往。盡抛
穢土皆趣淨邦。孕七寶池蓮華化生。變
凡成聖。得道證眞。不經三祇更成佛道。
豈非願力難思哉。若欲永超生死輪得
涅槃常者。無出往生一門已上一云不經
劫。凡於佛道修行長短。漸頓二教其意各
別。漸教意許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頓
教不爾。華嚴宗談沒同果海。天台宗判速
疾頓證。穢土既爾。淨土何經長時修行。所
引稱讃等文即其證也。但至經釋者且教
門意耳 問。既生彼國更無所畏等者。爲
是直釋經義。爲亦因擧經益 答。難知。
且是擧經利益。今家釋意無以理法爲經
體故 問。若不持成佛益者可非經耶
答。不爾也。設雖不説成佛之益。而分名
經。如説聲聞自乘菩提方名聲聞經等是
也。言一卷者乃至故名一卷者。此文有三。
謂標釋結起盡可見。總成斯一故名一卷者。
王宮耆闍雖是二會而法門一。故云斯一。
以一法故促二會文以爲一卷。故名一卷。
經畺良耶舍譯者。法聰&T047368;云。沙門畺良耶
舍此云時稱。西域人。性剛直寡嗜欲。善
通三藏多所諳知。尤巧禪思。以宋文帝元
嘉元年歳次甲子達于京邑。帝深加賞。勅
住鐘山道林精舍。譯出藥王藥上菩薩經一
卷。譯觀無量壽經一卷。沙門僧含筆受靈芝
同之
又曲考諸傳。此經翻譯凡有三代。一觀無
量壽佛經一卷如來滅後一千餘年。未詳
何帝年。後漢代第一譯出。但失譯者名。
開皇録云。僧祐律師出三藏&T047368;集・開元録
云。此經有兩譯。前本既亡。貞無録云。後
漢失譯録中已有。此中復載。故知重也已上
見隋費長房・唐智昇圓照等録。二觀無量壽
經一卷亦云無量
壽觀經
如來滅後一千三百七十三
年。宋文帝世。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
時稱。元嘉元年甲子於楊州第二出。沙門
僧含筆受。見道慧・宋齊二録・及高僧傳・
經録・開皇録・開元録・貞元録。三觀無量壽
佛經一卷。如來滅後一千三百七十餘年。宋
文帝世。罽賓沙門曇摩訶蜜多。宋言法秀。元
嘉年中第三出。已上三代譯經同本異譯。此
中耶舍本現在於世。前後兩本並是闕本。
見寶唱録及費長房圓照等録
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第三


觀經玄義分傳通&T047368;卷第四

 釋良忠述 
本曰三辨釋宗旨下至頓教攝
釋云。上來第二解釋名門已竟。自下第三
料簡宗旨不同門中二。一三辨已下十二字
標。二如維摩經已下釋。釋中亦二。一如維下
至爲體。正釋宗旨。二言教已下。因判教相。
正釋宗中亦二。一如維摩經下至非一。引
例。二今此觀經下至爲體。正明今經宗旨。
於中亦二。一今此下至宗。正明宗旨。二
一心下至爲體。因顯經體。三辨宗旨不同等
者。標章中云第三依文釋義并辨宗旨不同。
然今文略依文釋義言者。依文釋義非一段
名。故略去之。宗旨不同是當章名。故重牒
之。如先具辨。宗旨者。弘決一云。宗尊也。主
也。天台法華玄義云。宗者要也。明曠菩薩
戒疏云。宗者要也。趣也。從始至末。依體護
持趣期圓果名爲宗也。靈芝云。宗是主義。
一經之主義須辨示。戒度&T047368;上云。辨經宗
標示中。以主釋宗。乃有三義。一者獨尊義。
天無二日。國無二王故。二者統攝義。如網
之綱。如裘之領故。三者歸趣義。星必拱北。
水定朝東故。今經之主備茲三義。講者臨
文詳而説之已上問。兩三昧爲宗三義中
當何 答。當獨尊義也。又念佛限獨尊義。
觀佛通三義 問。宗・趣何別 答。解釋不
同。或云。宗即是趣。明曠疏云如上
所引
或云。
宗・趣是別。謂香象心經疏云。言之所貴曰
宗。宗之所歸曰趣已上如維摩經等者。淨影
擧七經。道綽擧四經。今擧二經以爲其例。
只是廣略各據意樂。淨影云。如涅槃經涅
槃爲宗。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脱爲宗。大
品經等以慧爲宗。華嚴・法華・無量義等三
昧爲宗。大集經等陀羅尼爲宗。如是非一。
此經觀佛三昧爲宗。安樂集云。若依涅槃
經佛性爲宗。若依維摩經不可思議解脱
爲宗。若依般若經空慧爲宗。若依大集經
陀羅尼爲宗。今此觀經以觀佛三昧爲宗
已上問。今文別擧維摩大品二經何意
答。縱擧餘經別指二經。未避其難。只是隨
意擧此二經。例知餘也。或云。江南宗維
摩。江北宗大品。故知。今釋且擧當代流布
之經。此義不然。南北同貴法華・涅槃。何不
引之。或云。諸經所説宗不出空有。故引維
摩攝諸有宗。又引大品攝諸空宗。此亦不
然。南地宗愛及定林道場。同以
方等般若爲無相教。北地師亦以淨名般若
合立無相教。此外未見以維摩屬有宗
教。又有相無相二教外別立同歸常住法界
等教。何云不出空有二宗。不思議解脱者。
眞如妙理言思路絶名不思議。普離縛著名
爲解脱。所謂眞理無縛無著。以之爲義。若
證此理。山河容鎔。大小無礙。佛國品中説
足指按地等。方便品中説淨名大士有
思議功徳等。不思議品説居士攝取東方須
彌燈王佛三萬二千師子之座各高八萬四千
由旬。納方丈室現不思議神力等。菩薩行
品説菩薩所行不思議法門等。説此等義故
名不思議解脱也。空慧者。般若經説盡淨
虚融。所謂始從凡夫色心。終至如來種智。
皆悉畢竟空之義也。盡淨虚融者。法相宗意
爲破凡夫遍計執著一向説空。是則第二
未了之教未説中道。故若天台宗虚融之理
通後三教。若通人聞之即知萬法無生之
理。若別人聞之悟於俗諦融通之義。若圓人
聞之即知三諦相即之旨。別教地前以爲別
俗。圓衆自謂一切圓融。即此意也。觀佛三昧
爲宗念佛三昧爲宗者 問。上引一經一宗
之文。何立一經兩宗之義 答。今釋本意非
是一宗多宗爲要。只引諸經宗旨以列今
經宗也。此乃今經初十三觀是答請説。後三
輩是佛自説。故答請文中立觀佛宗。自説文
中立念佛宗 問。餘經中有一經多宗例
耶 答。天台釋法華宗云。久遠因果是本
宗。今日因果是迹宗。香象梵網疏云。宗中亦
二。先總後別。總者以菩薩三聚淨戒爲宗。
以是文中正所詮顯。所尊所崇唯此行故。
別中有五。一約受隨。二約止作。三約理事。
四約造修。五約該收也。宗密盂蘭盆疏云。
三辨定宗旨者。此經以孝順・設供・拔苦・報
恩爲宗。圓暉頌疏於倶舍論辨立兩宗。所
謂顯密二宗是也 問。兩三昧者。爲是各別
行 答。爾也。言觀佛者。攝心而觀佛身色
相。言念佛者。出聲而稱彼佛名。故觀念
門分爲二行 問。道綽判今經以觀佛
爲宗。不別立念佛。故知。今兩宗只可擧異
名。師資解釋可一同故 答。觀念法門分
爲二行。何言異名。但集文者上卷名觀佛
三昧。而令通觀稱。下卷名念佛三昧。亦令
通觀稱。故知。集意存兩三昧。但其得名總
通不分。今家得旨以相好觀別名觀佛。以
稱名號別名念佛。此乃道綽雖知而不細
判。今家委知而細分別 問。觀稱既異。安樂
集意何以稱念而屬觀佛 答。集文初擧
觀佛之宗。後引父王念佛三昧。初後二文各
顯一宗。釋義雖幽其意自顯是先
師義
復有一
義。上云觀佛爲宗。下引父王稱名。明知。
集意含兩三昧。亦云觀佛亦云念佛。謂口
稱時亦有縁佛歸依之心以屬觀佛。智證
判釋由此呼招赴其自體。慧心稱念下云
明種種觀。即此意也是竹
谷義
凡諸經論中念佛者
皆通觀稱。智度論等其義炳然。然今家別
立兩三昧名者。爲令差別助・正二業。限口
稱號念佛三昧。限相好觀名爲觀佛。此乃
念佛三昧正業。觀佛三昧助業故也 問。兩
三昧行爲是始終倶差別否 答。先師云。始
別終同。言始別者。口稱・觀念・行相異故。
言終同者。行成之時心眼即開同見佛故。
觀念法門云。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稱三昧
者。心眼即開見彼淨土一切莊嚴説無窮
已上口稱念佛機有二種。一者定機。二者
散機。言定機者。由口稱力定心發得方見
佛也。言散機者。散心稱名至臨終時方乃
見佛往生淨土 問。何故定機觀稱行異
答。凡定機中。其上根人自修觀行。觀力除
障方得見佛。然其下根不堪觀想。但稱名
字念力滅罪而得見佛。文殊般若説此行
相。止觀二云。如人引重自力不前假傍救
助則蒙輕擧。行人亦爾。心弱不能排障。稱
名請護惡縁不能壞已上此人初稱佛名號
時。雖住散心終滅罪障。方成定心而得
見佛。是名口稱三昧定機 問。散心念佛
亦可有三昧名耶 答。先師云。散心念佛
猶有等持定。故得三昧名矣。勝願院云。散
心口稱設雖不得三昧之名。然當我等分。
若遂往生者應無不足。況既名念佛三昧。
我等稱名亦得三昧名尤以本意。今推教
理。散心口稱行猶可名三昧。謂別境中三摩
地通定散而心一境性故。蓮華谷云。立三
昧名約其本意。法華三昧・理趣三昧等皆以
如此。念佛一行通於定散。於中定心以最
勝故。且從本意通立念佛三昧之名 問。
或云。散心口稱何生淨土。必發定心須
生淨土。此義云何 答。先師云。託佛願故
成淨土因。大師既立正定業不論定散。唯
口稱行以爲正業云云又蓮華谷詣善光寺
時。至大谷庵室問云。散心口稱爲往生
業。聖教所判其旨明耶。大谷答云。釋義分
明矣。其後更無餘言。即起坐而去。然今
學者不許散心往生。而謂。必發定心即得
往生。觀念法門心眼即開之釋亦亙下三品。
非是鸞・綽・導等所立。感師亦立散位往
生。云未離欲者生極樂欲界。香象云。見
佛者是過去修習念佛三昧。乃於此世得
見佛身。非謂今世要依定心方能見佛。
以散心中亦見佛故已上問。唱佛名時心
有異縁。起惡無&T047368;念。其時稱名可成往
業 答。先&T047368;異聞後述師説。&T047368;異聞者。
勝願院云。口稱有三品。一者心念口稱。發
定心即見佛。二者雖三業相應稱佛名而
不發定。三者雖口稱佛名意業不相應。
於此三中。前二往生。後一不生。述師説者。
行者先發往生願。後數稱名時。或心相應或
不相應。皆成往業。謂起行時餘心雖雜。安
心亦起數用迴向。是故所引初後善心皆
成往業渠溝之喩可
合此義
問。以身口二業名等
起善。善心等起方成善業故。若心不具即
非善業。若非善業何同往生 答。當時所
起惡念者。歴縁對境刹那等起。更非所期。
此人本所期者。在於念佛往生。此因等起既
是善心。由此心故。即成善業方得往生。
例如受戒第三羯磨時。雖起惡無&T047368;心。而
加行心所引從身表業。發得七支戒品也。
凡性相意。成善惡業依遠近因等起心。不
由刹那等起心。故知。起上品加行而入道
場。稱一萬等時。雖雜餘心彼時口稱猶
可成往業。但改加行心住名利心者。可
非往業。善可思擇。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爲
體者。一心是安心。迴願是第八門。對上兩
宗以往生爲體。兩宗是因。體即是果。果即
是趣。是故不同因果名相實相爲體 問。
今言往生爲體。鸞師云名號爲體相違如
何 答。註則總擧所詮佛名以爲其體。今
則別擧兩宗所趣以爲其體。各據一義。所
言所詮佛名號者。三經文義雖多皆明阿
彌陀事。是故彼佛名號此經所詮體也。爲
顯此義經首題云無量壽經。是故註言名
號爲體。往生爲體其義可知。言教之大小
乃至頓教攝者。宗旨・教相其義既別。雖可
二段其文少故。宗・教相似故合爲一段
問。標言大小。釋擧二藏。豈非相違 答。大
小・二藏一法異名。小乘名聲聞藏。亦名半
字教。大乘名菩薩藏。亦名滿字教。二藏者。
嘉祥疏引智論一云。文殊阿難於鐵圍
山結集摩訶衍爲菩薩藏。迦葉阿難於王
舍城結集三藏爲聲聞藏已上攝大乘論
一云。由上下乘差別故成二種。謂聲聞藏・
菩薩藏。淨影云。教聲聞法名聲聞藏。教
菩薩法名菩薩藏已上問。小乘之中亦有
縁覺。何唯立聲聞藏。不立縁覺藏 答。支
佛義智證云 問。二藏名唯就菩薩・聲聞。縁
覺何攝乎 答。依普曜經立三藏。菩薩・聲
聞・縁覺。依攝論立二藏不立縁覺。由彼
縁覺教理行果少於聲聞。從多爲藏。倶名
聲聞已上今此觀經菩薩藏收者。小乘經中不
明淨土。今經專説一切凡夫往生淨土。生
已不退必至菩提。故知。今經即是大乘菩薩
藏也。故靈芝云。準知。一代彌陀教觀皆是
圓頓一佛乘法。更無餘途。慈雲法師云。小乘
經部括盡貝書。曾無一字説有淨土。何
況勸生。又小乘中不談他佛。亦無一字
説有彌陀。是則淨土・彌陀一歴耳根。即
下大乘成佛種子。不聞不信豈非大失乎
已上凡聖道門有大・小乘。淨土唯大。聖道門
有頓・漸二教。淨土唯頓。聖道門有三乘・一
乘。淨土唯一乘。加之聖道自力出離。淨土
他力出離。可謂削其枝葉唯取精華云云
或云。總判佛教即立大小。大中立漸・頓。
頓中開二門已上三番六重總判
攝一代諸教也
有人破云。總
判佛教分爲二門。所謂聖道・淨土是也。先
就其中聖道門。分別大・小・漸・頓。次就淨土
門中。分別十方・西方。西方中判諸行・念佛。
念佛中分理事。事中立觀・稱已上五番十重。
總判攝一代教
前義將謂不然。大・小・漸・頓是聖道中所分
別也。而從菩薩藏頓教中開出聖道門之
義。豈非逆出。是似子名母母名子云云
云。此破不爾。道理互存。偏立成失。凡於如
來一代教中總判教相。或立大小。或立漸
頓或立二門。各攝一代。倶收諸教。何論本
末。何諍順逆。若以大小爲教相時。其中
小乘唯漸唯聖不通頓・淨。其中大乘遍通
二教二門。若以頓漸爲教相時。漸通大小
唯局聖道。頓通二門唯局大乘。若以二門
爲教相時。其聖道門通於大小及以漸頓。
其淨土門唯大唯頓不通小・漸。大小頓漸
聖道淨土義門雖異同攝一代。法既無本末。
譬何類母子。若偏存前義者。有聲聞藏不
入二教二門之咎。若偏存後義者。有淨土
門不屬二藏二教之咎。若試止偏見互許
二處。遍明教旨以解佛意。言藏者包含爲
義。謂小乘中包含一切小乘法。故名小乘
藏。大乘含藏其義亦爾。言頓教攝者。歴劫
修行方出生死名爲漸教。速疾頓成名爲
頓教。淨土門行一形十念速遂往生。故知。
今經亦是頓教。般舟讃云。瓔珞經中説漸
教。萬劫修功證不退。觀經彌陀經等説即是
頓教菩薩藏。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
安樂。又淨影云。大從小入。目之爲漸。大
不由小。謂之爲頓。此經正爲韋提希説。
下説韋提是其凡夫。爲凡夫説。不從小入。
故知是頓。天台疏云。漸頓悟入此即頓教。
正爲韋提希及諸侍女。並是凡夫未證小
果。故知。是頓不從漸入已上疏抄云。此
即頓教者 問。方等是漸教。云何今經爲頓
 答。總言方等雖是漸教。其中一經一會
等文亦有頓教。如勝鬘等。今經直入大。
故是頓也。凡往生教門皆是頓攝。非小教意
故。非大梯橙故 問。今經頻婆沙羅王得
小果。豈非漸耶 答。彼是傍故非經正意。
正意但在往生故也已上
本曰四辨説人下至爲韋提等説
釋云。上來第三解宗旨不同門已意。自下
第四料簡説人差別門二。一四等七字是標。
二凡諸經下釋。釋中三。一凡諸經下至變化
説。總擧五説。二今此下至自説。正以今經
屬佛自説。三問曰已下立賓主決説處・所
被 問。文前玄義述宗大要。然今觀經即佛
自説在經顯著。立此一門有何要耶 答。
約解義門雖似無要。約勸化門當門最
要。謂簡餘人於佛自説令生信受。故
文云。若佛所説即是了教。菩薩等説盡名不
了教也。又云。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非
是疑惑心中語故。又不爲一切菩薩異見異
解之所破壞已上靈芝云。欲顯此經是佛
自説。簡非餘人令生信受已上諸經起説
不過五種者。智論二云。佛法有五種人説。
一者佛自口説。二者佛弟子説。三者仙人説。
四者諸天説。五者化人説已上私志&T047368;云。如
大論明説教通有五人。謂佛・弟子・仙人・諸
天・化人。華嚴中亦有五人。與論大同。謂
佛・菩薩・天人・諸神已上聖弟子者。聖是佛也。
智論云佛弟子説。天者六欲四禪受生諸天
名天。仙者有内有外。内謂持明呪等。外謂
五通服藥等也。如首楞嚴等。鬼神者或同
或異。異者釋論九云。鬼并及神云何差別。
障身爲鬼。障心爲神。又云。所言鬼者。十
種大鬼五萬一千三百二種諸眷屬鬼。所言
神者。十五大神五萬一千三百二種諸眷屬
已上又鬼是五道之一。神是名天夜叉形。
言同者。若天若鬼倶得鬼神之名云云問。
鬼者怖畏爲義。法苑珠林云多財鬼怖人
天不怖人是爲別。何天名鬼 答。天名鬼
時怖可在他。例如我等今者眞是聲聞。以
佛道聲令一切聞。變化者更無別體。餘四
人隱本形現化身而説法。如彼佛初成正
覺時。馬鳴菩薩現大龍身以八千舌致
八千難。乃至佛涅槃時憍梵波提化水説偈
等。 問。弟子等説出在何文 答。華嚴加
説・維摩所説・般若轉教・法華領解等。是聖弟
子説。諸經文中梵釋護世。多説經法。是諸
天説。方等婆藪即是仙説。金光明經地神
法華十羅刹等是鬼神説。如是四説皆通名
經。智論二云。佛一切智人自然無師。不應
從他聞法而説。佛法非但佛口説者是。一
切世間中眞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佛法。如
佛毘尼中説。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種人
已上法華&T047368;一云。下四印定即名佛説。又
華嚴中刹説塵説。菩薩被加亦無印述。餘
三佛力通得名經。淨名疏云。若約印定
即名佛説。若約説人即居士説。疏四云。
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 問曰等者
 問。今明説人。云何問答説處機縁 答。
是通伏難。伏難意言。耆闍會是阿難傳説。
何云佛自説。爲釋此難更起問答 問。若
爾以耆闍會可屬弟子説耶 答。阿難聞
持佛自口説。還山重説。既非私説。豈非佛
説。故耆闍會流通文云聞佛所説 問。若爾
伏難亦不當理 答。伏難是一往。釋且順
難故。故王宮説屬佛自説。然耆闍説豈違
王宮。故二會説倶是佛説。又下文云。化主
臨機待於時處。又云。隨縁授法各益所資。
此乃説人・説處・機縁並不相離。故今辨定説
人之時兼彰處・機。韋提等者。等取侍女・諸
天・二聖 問。恐是等取未來衆機 答。經
言未來是爲流通。今正擧佛所被當機。故
應在座侍女等也。又此可有兼正之意
本曰五料簡定散下至即是其文
釋云。上來第四解説人差別門已竟。自下第
五解定散門中二。一五等七字標。二即有已
下釋。釋中三。一即有其下至是也。爲破他
師以立自義。先標三雙六重。二問曰定散
下至總答上問竟。問答料簡正顯自義。三又
向來下對破諸師解釋。總而言此門大意
者。諸師料簡今經定散凡有二錯。一定散
倶因韋提致請之錯。二所説正宗十六皆定
之錯。爲破彼錯立此一門。此乃能請韋
提唯請定善。所請釋迦自開散善。又十三觀
正是定善。三輩九品唯散非定。料簡定散
意在於此。即有其六乃至韋提等是也者。第
一能請所請一雙爲決定散請不請義。第二
能説所説一雙爲決十六定散之義。第三能
爲所爲一雙因令識知機法具足。文相連續
其義分明。然三雙中二ヒ擧韋提三ヒ擧佛者。
夫人兼於發起・當機故二ヒ擧之。教主世
尊序分鑒機自開散善。正宗之時答請自開
説定散法化度其機。此乃序分時名所請。
正説時名能説。望所化名能爲。故三
世尊也能爲所爲名目在律。
其義同於能化・所化
問曰定散二善
總答上問竟者。自下四重問答料簡而顯
自義。謂初二重則明定散能請所請。兼顯能
爲所爲之義。後二重明就十六觀分別定
散。因釋思惟即定善義。第一問答正述自
義。第二問答就第一答徴其請文。問中有
二。一正問出文。二因問其機。答中亦二。
一解有二義者是標。二釋釋中自二。一釋所
爲機。二出致請文。起盡可見。初釋機三。一
一者下至必無受化之義。簡不堪機。二除斯
下至皆往。擧堪能機。三此即已下結也。第
二出文有二。一二出下至有別。牒問起答。
二言通下至答上別竟。正出通別五文。於
中自二。先通後別。通中有三。一言通等九
字是標。二何者下至廣説之言釋。三雖有已
下結也。釋有三文。一通所求。二通去行。
三通所求答也。別中亦三。謂標・釋・結。準
通可知。釋有二文。一別所求。二別去行。第
三第四兩重問答分別定散中有其三。一從
此下至之義是標。二問曰下至正受一句
釋。三定散雖有已下是結。定散二善因誰致
請者。此問定散請不請義。故雖應言定散
倶因韋提請耶。而問且任他解昧問。至答
中正述自義也。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
者。上立定善因韋提請。散善是佛自説之
義。故就其義徴彼文證。故云未審 問。
若爾可問定散二善請不請義出在何文
答。前後委曲。故讓上下省略文言。是釋義
法。謂上問答及下出文自彰露故略文言耳。
今既教備不虚何機得受者。此因上徴定
散出文而問其機。機之與教不相離。故因
教問機。此就能爲所爲一雙責其機也
問。能爲所爲是第三雙。若爾此義應在定散
分別之後。何亂次第 答。就定散言定其
機也。況第三雙非是文要。故因前釋而委
後義。解有二義等者。問中先法後機。答中
先機後法者。問即徴上答。故先法。答顯疾
前無藥機前無教之意。故先機也。智論云
疾前無藥機前無教。釋論一云。上味妙藥
依所對疾障顯現。能化教法依所治機根發
起。疾前無藥。機前無教已上又機教前後各
有理。故先答隣次。後答前問。先答機中二。
一先擧不堪者。二正明此經機。初擧不堪
中。謗法者。註上云。若言無佛無佛法。無菩
薩無菩薩法。如是等見若心自解。若從他
受其心決定皆名誹謗正法 問曰。如是等
計但是己事。於衆生有何苦惱踰於五逆
重罪耶 答曰。若無諸佛菩薩説世間出世
間善道教化衆生者。豈知有仁義禮智信
耶。如是世間一切善法皆斷。出世間一切
賢聖皆滅。汝但知五逆罪爲重。而不知
五逆罪從無正法生。是故謗正法人其罪
最重已上又謗法有多種。天台梵網義&T047368;云。
邪見推畫條緒乃多。略有四種。一上邪見。
二中。三下。四雜。上邪見者。撥一切都無因
果。如闡提。中邪見者。不言都無因果。但
謂三寶不及外道。有兩相。一法相異。謂三
寶不如。此是矬陋之心。計成失戒。二非法
相。知三寶爲勝口説不如。既不翻歸戒
善不失。隨所出言犯重。亦此戒所制也。
下品邪見。不言三寶不及外道。但於中棄
大取小。心中謂二乘勝大乘不及。若計未
成犯輕垢。下自有背大向小。此戒中廣明
也。雜邪見有四種。一偏執。二雜信。三暫念
小乘。四思義僻謬。偏執有二。一執大謗小。
二偏謗一部。執大謗小者。計云。唯有大乘
都無小乘。非佛所説。此謗聲聞藏犯輕垢。
偏謗一部者。於方等中偏言一部非佛説。
若計成犯輕垢。既不頓違經教。犯輕垢
不失戒。二雜信者。謂心中不背因果及三
寶大乘。但言外道鬼神有威力。遂奏章解
神。或勸他悉犯輕垢。三暫信小乘。知大乘
高勝。且欲斷煩惱取小果後更修大。此
名念退。若計成犯輕垢。四思義僻謬。如即
今人義淺三五家釋。此應非罪。是我智力
不及。非作意強撥也。復有知義輒解。復
有知他爲是強欲立異。皆邪畫之流所犯
輕垢也已上無信者。凡聞法者有其四類。一
深信常機
得脱
二淺信下種
結縁
三無信雖聞佛法
都無信謗
四謗
聞法
生謗
今言謗法無信者。擧後二機。又一
闡提此云信不具足。今言無信即是闡提。
涅槃云。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
名一闡提已上但闡提有三。一大悲闡提。二
無姓闡提法相所立。
餘宗不許
三斷善闡提。謂起上品
邪見斷身中善。此亦有二。一因力闡提。謂
法行人自起邪思惟斷身中善。二縁力闡
提。謂信行人信邪師教而斷善也。八難者。
律宗新學名句中云。八難一地獄。二餓鬼。三畜
生。四長壽天。五北
洲。六佛前佛後。七世
智辯聰。八諸根不具
章安仁王私&T047368;云。一地獄。
二畜生。三餓鬼。四長壽天。五邊地。六諸根不
具。七邪見。八不見佛已上群疑論二云。色無
色界雖無憂苦。然是八難之中長壽天難攝
已上非人者。常以鬼名非人。今則不爾。八
難中有鬼故。兩卷疏下云。緊那羅者。天帝
絲竹樂神。小不如乾闥婆。形似人而頭有
角。亦呼爲疑神。亦爲人非人已上今言非
人者。指此疑神歟。又五逆人雖是佛法非
器之者。而此中不擧者。今經下下品明逆
者住生。順經文故不別擧也 問。法事讃
云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
心皆往。今何除之 答。先師云。今嫌謗法
等當體。彼約迴心以後。又今準譬。難迴
心故嫌屬非器。彼雖亦難而可迴心。故云
皆往。朽林碩石無生潤期者。朽林無生期。
碩石焉有潤。碩玉云。巿易切。大也。然不潤
之義不限大石。註云。頑石不潤。經論釋文
多以頑石爲不潤體。若爾碩字不正歟。故
或本云頑石。二明堪能機中。除斯已外者。
除上不堪機。故云除斯。取下堪能機。故云
已外。一心等者。正明引大經第十八願文
意以釋此經得受之機。一心者。經文至心。
信樂者。彼此全同。求願往生者。欲生我
國。上盡一形下收十念者。乃至十念。乘佛
等者。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也。凡人師解經製
疏。多寫本經之文。然今文者全同願文。
故知。此文專約念佛以爲受法 問。上問
定散機。今答唯念佛。豈可問答不乖角耶
答。此經元意念佛爲本。是故問中廣擧衆
機。答中偏申隨自一機。如論註中解普共
諸衆生往生安樂國文。唯約念佛不釋餘
機。文存元意。非相違也。有云。一心等者。是
三心也。非必念佛。言下收十念者。定散修
行之時節 也。何局念佛。如釋上上品修
業時節云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十念一
念等。今亦如此。若不爾者問答豈順。亦有
不盡一經機之咎。有通有別等者。此出通
別五文。以證請不請之義。謂看請文唯請
定善不請散善。其義自顯。故引五文證請
不請 問。若引請定文者。唯可出去行文。
云何通引所求之文 答。去行雖要。爲令
委知韋提致請比來次第盡出五文 問。
若爾通別五文偏是請定善證。云何不引
散善自開文 答。盡擧韋提致請之文都
無散善。故自開意自顯著也。況乎先擧三
雙。未彰何意。次問答中粗顯義勢。後至又
向來已下文。正破他師而立自義。如此
三重漸漸釋成。初闇後明。故至下文正引
亦令未來等文。決判散善自開之義。詳之詳
之 答。前通竟答上別竟者。上問出文。至
答出之。即有通別。故結云答。言以通而
答。以別而答也。文言雖略其意自明。又
答是釋義。下道理破亦有此例。從此已下次
答定散兩門之義者。上兩重問答述能請所
請能爲所爲義。自下二重問答就能説所説
分別定散異。爲顯此意先置標句 問。若
爾應言問答。何但云答 答。應云問答。但
云答者。問以起疑。答以成決。故從詮要而
云答也。又此二問答若對諸師。往當答故。
故言次答。如云答上二竟。問曰云何名定
善等者。此就所説十六觀門大分爲二。所
謂定散。然他師云十六皆定。爲破彼義起
此問答。問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別等者。此明
思惟正受倶是定善而所請法。此乃上以思
惟正受雖證請定之義。若無此分別未是
定證。故更釋出合地觀文 問。何故問中
先徴差別。次徴出文。而至答中逆次釋之
 答。問意爲知定善差別先問差別。其別
在經。故次問文。答中先出思惟等文應釋
其義。故逆次答也。又先答隣次。更無別
意。言思惟者即是觀前方便等者。此明思
惟分際。謂觀者是定心。言方便者未得
定心。漸漸攝散。即聞思位。聞思剋體雖是
散位修慧方便。故屬定善。言正受者想心
都息等者。此明正受分際。謂依思惟正
得定心。即是修慧。此乃思惟想心・縁慮並
亡得正受也 問。想心都息縁慮並亡。云
何定中見聞境界 答。誰言定中都無縁
境。但今釋斥思惟想心。不遮三昧相應
微細想心。此乃思惟之時故運作意。取彼
淨土莊嚴之相而思想之。正受之時無運
作意。自然見聞淨土莊嚴。定中有微細想
念分明取境。思惟之見未多分明。如風
前燈照物不明。故云粗見。正受之見淨境
了了。如密室燈照物明了。故云了了。故三
昧中觀於諸境。毎境一心。雖言一心非不
縁移一一境界。定散想心分別境界。凡有
三種。謂倶舍二云。頌曰。説五無分別由計
度・隨念。以意地散慧・意諸念爲體。論曰。傳
説。分別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二計度分
別。三隨念分別。由五識身雖有自性而無
餘二説無分別。如一足馬名爲無足。自性
分別體唯是尋。後心所中自當辨釋。餘二
分別如其次第。意地散慧・諸念爲體。散謂
非定。意識想應散慧名爲計度分別。若定
若散意識相應諸念名爲隨念分別已上思惟
通於計度・隨念。正受唯是隨念分別。定散雖
乃至總答上問竟者。此結上來二番問答。
言定散者。結示定散兩門。言二義者。即
是思惟正受二義。此乃分別定散釋出定
善二義也。言總答者。兩重答也。言上問
者。第三問也。所謂料簡定散之時。雖復
釋出定善二義。兩重問答總答上云何名定
善等問也。又向來解乃至即是其文者。此正
對破諸師。有三。一又向下至不同先標。二
諸師下至以爲定善。擧諸師解。三如斯解者
已下正破他師解矣。又向來解者。指上四
番問答。謂初二問答以決請不請。三四問
答分別定散。與諸師不同者。諸師所解二不
同中。初定散倶請。對今唯請定善成一
相違。即此文云將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
以爲散善等解此相違也。此乃初二問答不
同彼解也。二十六定善對今十三定善義
成二相違。即文云通合十六觀以爲定善
解此相違。此乃三四問答不同彼解也。諸
師將思惟等者。此引他師解。謂淨影云。
思惟正受トハ兩門分別。第一定散分別。下三
淨業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觀説爲正
受。第二就彼十六觀中。隨義分別。初二
想觀名曰思惟。地觀已後十四種觀。依定
修起説爲正受。天台云。思惟正受トハ三種淨
業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觀説名正受。
知禮云。二思惟下見土更請因。斯請淨土
正助二因。初教我思惟若不思惟不成願
樂。有願之思乃成業因。唯願世尊教我修
於淨土願思令成業因。此請事善助道之
業也。次教我正受ト云ハ離邪倒想領納所縁名
爲正受。此請世尊教我修行淨土觀法。即
正觀也已上合十六觀以爲定善者。此明諸師
三輩亦爲定故十六定善以合正受。三輩定
者。謂淨影云。自下三觀合爲一分。爲他生
觀。觀察他人九品生相。何故觀此。爲令世
人知其生業上下階降修而往生。所以勸
觀。天台云。第十四上品生觀此下三觀。觀
往生人者有二義。一爲令識三品往生捨
於中下修習上品。二爲令識位之上中下。
即是大本中三品也。嘉祥云。今此中觀劫
長短化主徒衆等五種。又云。彼劫數長。此
間一劫爲彼一日一夜。又云。彼佛生異。
此生王宮。彼佛直生菩提樹下化生。徒衆
亦化生。觀此五種。又云。五種清淨果者。一
時節淨。二化主淨。三化處淨。四教門淨。五徒
衆淨。靈芝云。十四已下三種觀彼徒衆。三
輩九品並所觀境。因明生相。人多惑之。今
謂文中所叙並是已生彼國之人。當本修
因感果之相以爲三種所觀之境已上淨影
名他生觀。嘉祥・靈芝名徒衆觀。他生觀者
對自生觀。謂有定機他行散善。往生淨土
以爲觀境而修定善。徒衆觀者對化主觀
也。如斯解者將謂不然者。次上所擧諸師
解釋。此云斯解。謂諸師意思惟一句以屬散
善。正受一句名爲定善。所言定善通十六
觀。三輩之文亦屬定故。此義未可。故云不
然 問。次正破中唯破思惟散善之義。不
破十六定善之義。故知。十六定善之義自他
共許 答。當文文勢上下相因互成其義。謂
上但出唯請定文。至今正破引於散善自
開之文。又上文中於十六觀分別定散。其
文兼成破義。故今正破略之。將謂不然之
言意亙上下成能破言。若云今家亦存十
六定善義者。縱使玄義雖是幽隱。更至依
文應灼然釋三輩定義。然全不見汝所立
旨。況乎分科結文併分定散際限。何固迷錯。
加之靈芝云。善導玄義云。前十三觀爲定
善。後三觀九品對前三福爲散善。今謂不
然。若如所判即應止有十三觀。那名十六
觀耶。況下九品上品結云是名上輩生想名
第十四觀。中下亦然。何得後三獨名散善。
止用此求不攻自破。依法不依人涅槃極誡。
至後九品當更辨之已上靈芝豈謬解今釋
耶 問。靈芝所破云何會通 答。以相從義
可通彼難。何者如華嚴等者。此是正破。謂
引華嚴以合地觀而成思惟即定善義。此
乃他解既違經文。豈非謬乎。但華嚴無思
惟正受三味異名之文。世人不檢此文而
尚疑惑。然正觀&T047368;中云。玄義云。思惟者
乃至地觀文同。然華嚴異名人以檢文不
獲。尚或遲疑。今謂。不可就經求其異名之
文。但據彼經明三昧處。而作思惟説者即
是異名。如輔觀&T047368;華嚴十行品。云功
徳林菩薩入思惟三昧等。合論三十七卷
云。所以名善思惟三昧者。離沈掉定異名
也。乃至云。善思惟三昧者是觀察義。審定其
法善須觀察正念思惟。又第五卷引
云。爾時功徳林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善思
惟三昧已。乃至入定觀法。出定方説。引生
正解名善思惟。玄義得此經論文意。況地
觀中其義顯然。準知。思惟即是三昧異名也
已上先師未見此釋。以前檢得彼經後令符
合。六十華嚴十二云説十
行處
此菩薩甚深三昧
菩薩於三昧中思惟分別乃至安住諸禪三
昧正受悟一切法已上問。引華嚴經證
今思惟。以屬定善其理未明。彼經思惟設
雖定行。此經思惟何必定善。依之道因以
此道理破靈芝義。謂戒度扶新論引彼破
云。輔正曰。韋提既請思惟正受。佛以福・觀
答之。此蓋關節相當文無盈縮。縱華嚴有
異名之説。在彼譯人用意。何關此經。釋經
有引他部者。經義若顯何用相關。今
以一義例之。如攝大乘論。有梁唐二譯不
同。眞諦所譯謂之梁攝。乃立第九眞常淨
識。奘師所譯謂之唐攝。不立第九。乃云
第九是第八異名。若然且如後世弘梁攝
人。見唐攝論謂之異名。豈謂梁攝但立八
識。由之論之。新疏雖依善導所説。未知善
導果是耶非耶。吾宗釋經尚以スヲ善哉善哉
二句相同之言。謂之雙歎權實。豈思惟・正
受對當顯然。不爲異釋耶已上如此破文云
何會通。又法華云是人若坐思惟此經。
云散心誦法華。爾者如何 答。今家即以
此經思惟屬於定善有四所由。一同華嚴。
二同地觀。三合通去行文。四合散善縁中
亦令未來世文。故戒度師救道因破云。以
地觀文挍別去行。以別去行挍通去行。
思惟者是定善異名也已上問。委看定散
料簡本意破淨影誤。若爾應同下諸師解
編入經論相違門中 答。彼此倶雖是人
師謬。而諸師解所謬。九品次位依於仁王・
瓔珞・地持等意而安立故。讓功於本入經
論相違。定散之謬不依他經他論致錯。更
無可讓之本。故立別門而不入經論相違
云云問。定散二善經論所談。若爾彼義亦
可有據。何不屬於經論相違 答。諸師
釋義凡依經論其義可然。然而上上無生
法忍親依仁王。下下十念親依攝論。定散
取義無正所據。親疎既別。何攝一門 問。
諸師思惟散善之義既違華嚴。豈非經論相
違 答。不爾也。經論相違者。諸師源依經
論致其謬解而判今經。諸師不引華嚴。今
家引之令契今經。是故無過。雖有二請者。
通別二請也
本曰六和會下至小果之終也應知
釋云。上來第五解定散料簡門已竟。自下第
六料簡經論相違門中。大分爲二。一初至
去疑情者先標。二就此門中下至就小果之
終也應知次釋。釋中亦二。一就此門中下
至不生之義。先列標章。二初言諸師解者
下至應知釋。釋中自有六段。初先標中。和
會經論相違者。和仁王・地持等能違經論
文。會所違觀經義。謂六段中前四段以仁
王地持爲能相違。以此觀經爲所相違。第
五段以攝論爲能違。以觀經爲所違。第六
段往生論爲能違。以觀經爲所違 問。當
門即是人師相違。謂前四段及第六段是淨
影違。第五一段通論家違。何云經論相違
答。讓功於本故云經論。一先就諸法師解
九品之義等者。就所標列六章言其大意
者。前四段定九品生機。第五段定念佛之行
是順次業。第六段立報身報土而會相違。
總而言之。不出機行身土而已
本曰初言諸師解下至未必然也可知
釋云。就正釋中文自有六。今則其初。於中
爲三。一初言等六字先標。二先擧下至願往
生者正釋。三未必等者是略破也。釋中自
三。謂三輩也。三輩各三。謂上中下。諸師解
者。今文雖是唯擧淨影。而義通諸師。故標
云諸師。謂若他師不許凡夫往生之義皆
成所破。故云諸師。但不擧餘恐繁故也。然
諸師中別擧淨影。製觀經疏淨影爲初。故
擧初顯後。判九品位淨影尤高。故從過重
且擧一師也。又釋義巧故。如法華疏只破
光宅而云餘者望風 問。若欲普破諸師
解者。先破淺位解可況深位也。今只破
深位。恐似許淺位 答。難破之旨不一
準也。或從重破之。或破淺況深。今從過
重擧而破也。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已來
者。四五六地以爲上上。欲取六地滿。故云
至七地。故彼疏云。大乘人中四地已上説
爲上上。生彼即得無生忍故。無生七地。
理實於中亦有多時得無生者。經言即得。
就勝爲言已上此約仁王五忍無生而釋之
也。言五忍者。彼疏云。慧心安理名無生
忍。忍具有五。如仁王説。一是伏忍。在於
種姓解行位中。學觀諸法能伏煩惱。故名
爲伏。二是信忍。初二三地於無生理。信心
決定名爲信忍。三者順忍。四五六地破相
入如。趣順無生名爲順忍。四無生忍。七八
九地證實離相名無生忍。五寂滅忍。十地
已上破相畢竟。冥心至寂。證大涅槃名寂
滅忍已上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等者。彼疏
云。初二三地信忍菩薩説爲上中。經説生
彼過一小劫得無生故。理實於中亦有二
劫三劫得者。經言一劫就近爲語 問曰。
地持説初地上要過一大阿僧祇劫方至
八地。此經何故説一小劫即得無生 解
有三義。一時劫不同。如華嚴説。娑婆一劫
當無量壽一日一夜。彼中一劫當此娑婆無
量無邊阿僧祇劫。地持據。故説一大阿
僧祇劫方至八地。觀經就彼彌陀國界長劫
爲言。故説一小劫得無生忍。二去處有異。
地持所説一大僧祇至八地者。説初地去。
觀經所云過一小劫到無生者。就信忍中
終處爲語。信忍之終在於三地。若就初
地不唯一劫能得無生。三所到有別。地持
所説一大僧祇到於八地。觀經所論逕一
小劫得無生者。到第七地。初得無生在
七地故。上中如是已上上下者是種姓已上
等者。彼疏云。種姓解行説爲上下。經説此
人過三小劫得百法明到初地故 問曰。
地持説從種姓一大僧祇方到初地。觀經
何故説三小劫已到初地 釋言。時劫不同
故爾地持據此娑婆短劫。故説一大阿僧祇
劫方到初地。觀經就彼彌陀長劫。故説三
劫得至初地 問曰。地持説從種姓到
初地時。過於一大阿僧祇劫。初地至八地
亦過一大阿僧祇劫。今此何故宣説上中經
一小劫即得無生。宣説上下過三小劫方
到初地 理實齊等擧之左右。前説上中
經一小劫得無生者。就信忍中終處爲語。
後説上下過三小劫到初地者。就伏忍中
始處爲語。此一左右。又前宣説經一小劫。
得無生者。望於七地無生之始不至過處。
後云三劫至初地者。到其過處。此二左右
已上問。若依即悟一劫三劫之文定其位
者。上上品但局第六地。上中局第三地。上
下局初住。何構就勝爲語等義具攝諸位
耶 答。九品一往。理實無量。故且雖擧三
位。實含初後。上上品説即悟無生。明ケシ第六
地。上下品説經三小劫住歡喜地。知伏忍
ナル&T069222;。初住尚生。況乎行向。六地既生。何隔信
順。有此理故上三品中具攝三忍也。種姓
者十住位也。地持立六住中。第一種姓住
即十住故。言六住者。一種姓住十住二解行住
十行
十向
三淨心住初地
見道
四行道迹住從二地
至七地
五決定
八地
九地
六究竟住第十地之菩薩學行分
得窮之。非滿究竟
仁王
經意。十住習種姓。十行性種姓。十迴向道種
姓。種姓名義雖有多種。而今種姓只是地持
所立六住位中種姓住也。故彼疏云。種姓解
行説爲上下已上此則擧六住中初二住也。
此三品人皆是大乘聖人生位者。三賢菩薩
雖是賢位分位聖名。梁攝論四云。菩薩有
二種。謂凡夫・聖人。十信已還是凡夫。十解已
上是聖人已上中上是三果人者。彼疏云。小
乘人中前三果人説爲中上。生彼即得阿羅
漢故。理實於中亦有多時得阿羅漢者。經
言即得。就勝爲語已上問。淨影意許羅漢
亦生淨土 答。彼疏云 問曰。羅漢爲生
不生 此經不説。以阿羅漢更不生故 問
曰。龍樹説阿羅漢亦生淨土。故彼文言。有
妙淨土。出過三界無煩惱名。是阿羅漢
當生彼中聞法華經。云何不生 解有兩
義。一就愚法聲聞以釋。執小迷大名爲愚
法。是愚法人捨現陰形未即受身。入無餘
滅不思識劫未來無餘涅槃之後。心想生時
方於淨土受身聞法。龍樹據終説生淨
土。此經就始。故不説生。二就不愚法者
以釋。阿羅漢中解小知大名不愚法。是人
死已即於淨土受身聞經。而非一切。是義
云何。土有麁妙。麁處雜小。妙處唯大。又復
麁國通有分段凡夫往生。妙土唯有變易聖
人。彌陀佛國淨土中麁。更有妙利。此經不
説。華嚴具辯。彼不愚法阿羅漢人愛結已
盡。專心求大生於妙土不生麁國。龍樹
據妙。故説羅漢當生淨土。故彼文言有
妙淨土出過三界無煩惱名羅漢當生。觀
經就麁。故不説生。爲是偏説前三果人
以爲中上已上中中者是内凡等者。彼
疏云。内凡之人名爲中中。外凡持戒名曰
中下。彼觀疏云。見道已前内外二凡説爲
中中。世俗凡夫説爲中下已上問。今文
何故中中引大疏。中下引觀疏 答。或云。
外凡一位攝屬不定。或屬中中。或屬中下。
以不定故今文不引。此義不然。若爾何
引世俗凡夫。世俗凡夫或攝不攝亦不定故。
今則今文具引兩疏可擧彼義。而文繁故。
各引一文互顯二義也 問。彼七日者當
此七劫。内凡・預流其位隣次。何經七劫
得須陀洹。彼半劫者當無量劫。何初果後
送無量劫證第四果。穢土修行尚經三生
六十早得解脱。不退淨土何送多劫耶
答。彼師會通未有其文。暗難決判。且設
二義。一云大經云。於是廣植徳本。布恩
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進・一心・智慧トヲ以スヘシ
轉相教化爲徳立善。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
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爲善百歳。所以
者何。彼佛國土無爲自然。皆積衆善無毛
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
諸佛國土爲善千歳已上故知。此界少時修
行爲勝。彼國多時善根爲劣。依此理故。於
彼淨土多時得果也。一云大乘經意彈小
褒大。爲令此土小機迴心。是敦逼言。其
實不可經於若干劫數也 問。且前義不
明。淨土之中永無惡縁。事佛聽法。何劣
於此界 答。此義在要集及群疑論中
云云此之三品唯是小乘聖人等也者 問。中
輩三人中。中上獨聖人。餘二是凡夫。何云此
之三品唯是聖人 答。既云聖人等。等言是
顯二品則凡。故聖人者是中上品。等者等取
中中中下云云大乘始學凡夫者 問。爲是
十信爲當流轉 答。或屬十信善趣。或屬
流轉凡夫。曲考彼疏凡有七處。謂觀疏中
先以六門分別九品。更加大疏以爲七
處。觀疏六門者。一定其人。二辨其因。三
見佛異。四生時異。五生後益。六會經論。
一門下云。於彼大乘始學人中。隨過輕
重分爲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降。
二門下云。此人過去曾修大乘。故大經中
宣説此人發菩提心。聞説深法信樂不
疑。現在遇縁造作諸罪。故此經中偏彰其
過。現雖作罪。善友開導歸向之力故得往
生。第三第四竝無判位文。第五門下云。下
上生者過七七日聞法發心。以此先世善
趣人故。下中生者過於六劫聞法發心。下
下生者過十二大劫聞法發心。發心種姓。
以此下輩宿習大故。同發大心得益如是。
第六門下云。釋有兩義。一約人分別。造逆
罪人有上有下。善趣已前常沒造逆説以爲
下。善趣位中遇縁造逆。説之爲上。如世
王等。上人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容便
得生。此經就之。故説五逆亦得往生。下人
造逆多無重悔。不可得生。大經就此。故説
不生。二約行分別。造逆之人行有定散。觀
佛三昧名之爲定。修餘善根説以爲散。散
善力微不能滅除五逆重罪不得往生。大
經就此。故説不生。定善力強能消逆罪容
得往生。此經明觀。所以説生。同大疏云。
下上・下中・下下。彼約作罪輕重以別。不隨
位分已上此五文中五六二文明判善趣。其
第一門及大經疏似判流轉凡夫。或云未有
道位。或云不隨位分故。第二門釋攝屬不
明 問。彼師若言下輩善趣已前者全同今
家。何成所破 答。彼釋既是從容不定。今家
正判常沒凡夫。況乎彼此雖云流轉凡夫。
彼宿善強信佛是弱。謂依歸向縁引起宿
善遂往生故。今家不然。直以一稱一念十
念爲業因故。共同一位者。述下輩異上中。
謂上中輩各有道位。下輩隨過雖爲三品。
同是凡夫一位故也。求願往生者者。總通
九品。是牒上所引諸師解文。故云者也。未
必然也者。至下雖有重重正破。今家深傷
諸師所解。故不待正破預置此言。然未必
然之言雖似於諸師解有許不許。而實不
爾。只是且準世情恐慮古師而已
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第四


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第五

 釋良忠述 
本曰第二即以道理下至以下可知
釋云。上來第一解諸師解已竟。自下第二
解道理破中二。一初九字標。二上言下釋。
釋中有二。初至濟爲正釋。二以斯文證以
下結破。正釋亦二。一先擧上中二輩責諸
師解。二然諸佛下明佛大悲偏哀重苦。初
中亦二。一上輩。二中輩。初上輩二。一破。二
結。初破中二。一合破上上上中。二別破上
下品。合破中三。一牒諸師解。二正破。三
結。別破中二。一牒諸師解。二正破。應
知。二中輩三。一標。二牒諸師解。三正破
中上。起盡可見。道理破者。先以聖人不可
求生淨土道理責於他解。即引華嚴等
經是也。次以諸佛大悲偏濟凡夫道理立
於自義。即然諸佛以下是其意也。今此破中
總立濟凡之綱領。返對等中別引機宜之毛
目也 問。既引華嚴等文以證。何名道
理 答。爲成道理引他經文也。是則對
下出文顯證之正文證。故全不可屬文難
也 問。何故合破上上上中 答。初地已上
同斷二執。等證二空。倶是變易。故合破也。
上言者 問。爲指文段。將指上輩 答。居
下道理破指上諸師解文。而云上言。若云
上輩者。至中輩文亦應云中言。然云諸師
云不云中言。上言與諸師云言異意同。法
性生身變易生身者。初地已上捨分段身。
獲得法性微細之身。約所證理名法性身。
因移果易爲變易身 問。三界依身名曰生
身。何法性身尚名生身 答。分別生身・
法身之時實如所責。今就地上法身菩薩。
猶立生身之名。謂於法性土微細四塵生
頭等六分。是名生身。智論七十四云。菩薩
有二種。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
無生忍斷諸煩惱。捨是身後得法性生身
已上曾無分段之苦者。初地入心斷四住故
離分段果。住心已上斷無明故居變易土。
又明分段變易義者。此死生彼名爲分段。
因移果易名爲變易。變易名生死者。惑
滅名死。智顯名生。又唯識論八云。一分段
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縁助
勢力所感三界麁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縁
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議變易生
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縁助勢
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
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
感。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或名意成身。隨意
願成故已上了義燈云。分謂齊限。即謂命
根。段謂差別。即五蘊體。捨此受餘。有差
別故。此差別身命有齊限。即段之分ナリ。故
名分段。命屬身故。即依士釋已上&T047368;云。
變是改義。易是轉義。改轉舊身命生死而
成今身命生死。故名變易已上意成身者。
由意願故。本麁劣身命成細妙故。名意
成身。舊譯即云意生身。由意願故。新生義
也。慈恩破之云云已經二大阿僧祇劫者。初
地已上雖是未滿二大僧祇。已入第二僧
祇中故。不論滿與不滿。總言已經。福智
者。於六度中前五名福。第六名智。人法
兩空者。斷見思惑證入空。破無明結得法
空。人空亦名生空。亦名人無我。法空亦
名法無我。天台亦名眞諦法性・中道法性。
慈行鈔四引五蘊觀云 問曰。凡夫之人欲
求解脱當云何修 答曰。當修二觀。二
觀者何。一人空觀。二法空觀。夫生死之本莫
過人・法二執。迷身心總相故。執人我爲
實有。迷五蘊自相故。計法我爲實有。計
人我者用初觀照之。知五蘊和合假名爲
人。一一諦觀。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
得。云何名爲五蘊。色・受・想・行・識是。云何觀
之。身則色蘊。所謂地・水・火・風是。其相如何。
堅則地。潤則水。煖則火。動則風。觀心則四
蘊。所謂受・想・行・識是。其相如何。領納爲
受。取相爲想。造作爲行。了別爲識。若能
依此身心相諦觀分明。於一切處但見五
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名人空觀。乘此觀
行出分段生死。永處涅槃名二乘解脱。計
法我者用後觀照之。知一一蘊皆從縁
生都無自性。求蘊相不可得。則五蘊皆空
名法空觀。若二觀雙照了人我・法我畢竟空
無所有。離諸怖畏。度一切苦厄。出變易
生死名究竟解脱已上轉變無方者。此明自
在義也。謂本身居報土施化於十方。仁王
經云。初地化百佛世界衆生。二地千佛。三
地萬佛等。答上二竟者。雖上無問。而諸
師解望今家義成能破意。故云答也。上者
指文前後。如標上言。未必然也者。非許
諸師義。只是恐慮耳。如經説等者。經者大
品。然不直云大品經者。所引文義通他經
故。鵝鴨之譬在智度論。論文釋經。故引合
也。經第十三云。得從諸佛聞法至阿耨
菩提。終不中忘已上論擧鵝鴨喩曲釋不退
相。如大品經説等者 問。上云如經。是大
品者下何不隔文言。亦云大品 答。上文
通漫。故云如經。今知識文限一經故。別
云大品 問。本經全無此文 答。今文合
集處處散説。故似無文。經第二十一云。須
菩提是求菩薩道善男人善女人。諸十方
佛常守護。令不退阿耨菩提第二十
二亦同
第二
十七云。十方諸佛亦常念是菩薩摩訶薩如
説行是深般若波羅蜜者。是菩薩所有世間
厄難勤苦之事永無復有。第二十九云。何
等是善知識能説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法
及一切種智。令人心入サトリ歡喜信樂。是爲善
知識。若從經卷中聞。若從菩薩所説聞。
又云。是菩薩世世是汝善知識。常守護汝
已上此等菩薩亦能八相成道者 問。三賢伏
位。見思猶未斷。況無明乎。若爾不得法身
之本而施八相之用。譬如天月未出影浮
水中如何 答。學斷般若力。人空自在具足
五通。方便法空現在前故願力自在。由願
力故縁物起悲。由悲心故蒙佛加被現
八相也。故華嚴云。三賢菩薩有漏身中八相
作佛。起信論釋信成就發心云。即得少分
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
八種利益衆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
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然是
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
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細苦相應。亦
非業繋。以有大願自在力故已上通法
論疏五云。此明初住起廣大心。相似觀智
見法身故願力自在。由願力故縁物興
悲。由悲心故出現八相。隨時處等令根
益故已上述記云。又此十住菩薩亦有少分
依有漏定能現八相已上三途永絶四趣不
生者。見惑即爲惡趣生因牽無窮苦。無漏
眞智斷破見惑證預流果。永離惡趣。思惑
即爲人天生因。未斷除。故能潤七生。分斷
分離。羅漢果人都盡無生。今從初果云三
途等。言三途者。法華玄義六云。八大地
獄。其中衆生常爲熱苦所逼。不可具説。聞
者驚怖。四解脱經稱爲火途。畜生者。強者
伏弱。飮血噉肉。四解脱經稱爲血途。餓鬼
者。重者飢餓。火節節炎不聞漿水之名。中
者伺求蕩滌膿血糞穢。輕者時一飽。加以
刀杖驅逼塞海填河。四解脱經稱爲刀途
略抄言四趣者。三途加修羅也。三途・四趣
竝擧意者。於經論中五道・六道開合不同。
雖無別體對言而已 問。開合何正 答。
唯識・倶舍五道爲正。大論六道爲正。此是
大事。不可忽談。雖造罪業不招來報者。
初果聖者雖斷見惑修惑猶在。雖不起邪
三毒而起正三毒。故有造罪義。雖有造罪
斷見惑故不感惡趣果。止觀六云。思假
者謂貪・瞋・癡・慢。此名鈍使。亦名正三毒。
歴三界爲十。三界凡九地。地地有九品。
合八十一品。皆能潤業受三界生。初果猶
七反未盡。如燈滅方盛。雖復有欲非婦不
婬。雖復有瞋墾地不夭。雖復有愚不計
性實。道共戒力任運如是。故稱正煩惱也。
不同見惑瀾漫無方觸境生著已上弘決
云。次明破思假。初列思假名。云亦名正三
毒者。思惑有四。慢入癡攝。故但云三。一
非背使。二非習氣。故名爲正。歴三下頭數
也。三界九地下品數也。欲四・上二・各三。
上界無瞋。故三界但十。欲界六天・地獄・洲
異同是散地。故但爲一。四禪合處大意亦
爾。無色無處。由生有四。言九品者。以智
斷惑。智分分明。惑漸漸盡。何啻有九。立數
判果。且略爲九。如判往生據行優劣。何
啻九品。亦爲接凡大略而説。皆能等者。明
惑功能。於未斷位一一皆能與力潤生。隨
其何果斷盡不生。初果七反者。極至於七
定不至八。故名七反。不必一切盡至於七。
楞伽第三云。下者至七。中者三五。上者
即生入般涅槃。成論云。於七世中無漏
智熟。如服蘇法七日病銷。如迦羅邏等七日
一變。如親族法限至七代。如七歩蛇四大
力故行至七歩。蛇毒力故不至八歩。惑力
至七。道力非八。婆沙云。應云十四。何故
云七 答。中有本有數不出七。故但云七。
又七處生故。人及六天。又修七道故。斷
七使故。言七使者。一欲愛。二恚。三有愛。四
慢。五無明。六見。七疑。又總論生。應云七
人七天十四中有本有合二十八生。且依前
説不出七故。故但云七。如燈滅方盛者。
前隨自意中引出曜經。雖復有欲等者。
道共戒力性離邪行。他境自妻一切不犯。
以於自妻亦離非時非處等故。蟲常任運
離刃四寸。已斷見惑得人空智。雖有事
中獨頭相應。了法從縁。不計性實。以於
三毒無邪曰正。雖能潤生不招四趣。不
同下簡異見惑。見是著心。隨境生著。以能
造作四趣因故。故正三毒在於具縛聖者
身中。非但不爲四趣作因。起亦離合有取
有捨。故不同見瀾漫生著已上&T047368;云 雖
起修惑無見惑助。故不能感三惡趣生
已上在家初二果犯非梵行不行殺等。又雖
犯輕戒道力防報云云又現在造罪者。昔在
凡地。於現在生中雖起邪三毒。今證果時
無惑縁故不墮惡趣。故云不招。如佛説
言等者。増一阿含佛歎富樓那有此説
問。四果劣於佛地功徳。何云同坐解脱床
耶 答。佛不共之徳雖勝弟子。而小乘佛但
除四住。纔出三界。所證眞諦同聲聞果。故
法華云我等同入法性。&T047368;十云。佛得二
名。離煩惱故名解脱身。離所知障具無邊
徳名爲法身。又云。二乘所得二轉依果但
名解脱身。解脱生死及縛法故。以彼轉依
無十力等殊勝法所莊嚴故不名法身。殊
勝法者。斷所知障得無量功徳依故。
深密經・七十八等説眞如爲解脱身言。世
尊二乘所得轉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
法身。當名何身。名解脱身。由解脱身故。
説二乘與佛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説有差
已上故知。三乘同坐一解脱床者。由同
斷煩惱障得解脱身名故也。然諸佛大悲
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衆生者。此正結釋今
此觀經但爲凡夫不干聖也。諸佛世尊於
諸衆生。發起一子大慈悲心。故先重苦如
親哀憐重病之子。今説此觀經遂ルニ大悲本
意。專在化凡夫。豈言聖人教乎 問。聖道
門何不爲苦者 答。聖道亦化常沒衆生。
倶雖苦者。而聖道機根利障經。淨土門機
根鈍障重。故聖道之機云大人志幹。稱
性利者。名道悟三乘。淨土之機云怯弱
下劣。稱鈍根無智。名福薄因疎。諸文顯
著。不可混同。大悲究極殊在淨土。教門雖
多此爲本意 問。若爾以今經可爲如來
出世本懷 答。約大悲本意者。亦言本懷
有何相違。故今文云諸佛大悲於苦者等。
阿彌陀經云。釋迦牟尼佛能於娑婆國土五
濁惡世。爲諸衆生説此難信之法。元曉
釋彌陀經云。兩尊出世之大意。四輩入道
之要門。耳聞經名則入一乘而無退。口
誦佛號則出三界而不還。&T047368;云。然勸
信受爲成願生。是佛本懷。不可輕爾已上
 問。淨土本懷只是義道。未有明證。如
彼法華爲本懷者。在文分明。經云。唯以一
大事因縁故出現於世已上其大事者。一切
皆成。鹿苑誘引。方等褒貶。般若洮汰。雖示
衆道皆爲佛乘。一代最頂限在法華。故足
本懷。然淨土經爲化薄福一機説此一教。
何爲本懷 答。今釋意趣其理灼然。得證
於經十句出文。何云無證。驗理於釋七衆
溺水。那挫義推。加之釋尊悦豫微笑。豈非
遂本意之相哉。諸佛護念舒舌誰言演小
事之儀乎。凡諸佛出世專爲利生。利生本
意何傍重苦。故知。出世本意亦在淨土教
門。如彼法華雖言本意得悟當機。準今只
是岸上之者。從漸入頓。故調停區。今直入
頓。故無經歴。況彼本懷由化敗種難轉小
機。今攝漏彼常沒重苦。本意彌足。要集
中云。華嚴經文殊讃佛偈云。一一地獄中
經於無量劫。爲度衆生故而能忍是苦。
大經偈云。一切衆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
人苦乃至衆生不知佛能救。故謗如來及法
僧。大論云。佛以佛眼一日一夜各三時。觀
一切衆生誰可度者。無令失時。有論云。
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衆生亦爾。
佛若不念善根即壞。莊嚴論偈云。菩薩念
衆生愛之徹骨髓。恒時欲利益猶如一子
故。由此等義有懺悔偈云。如父母有子始
生便盲聾。慈悲心慇重不捨而養活。子不
見父母父母常見子。諸佛觀衆生猶如羅
睺羅。衆生雖不見實在諸佛前已上問。
以法華經爲本懷者。現文既明化道始終。
爾前以屬方便。法華爲眞實故。加之開權
顯實・開迹顯本三世十方諸佛已證。故以本
迹妙經爲佛出世本意尤有其理。今經未
明施化本意。亦無宣説道場所得。何以恣
立此義。但今釋者且就一經述爲元意。
非是一代所設大事。何爲本意。況乎餘經
亦化凡故。所出十文亦是一邊。全非一代
之大猷也 答。倶雖本意義門既異。彼説
敗種二乘還生。此明濁世凡夫出離。各有
其理。不可拒難。況元曉等釋分明乎 問。
如法華以爾前爲方便。以法華爲眞實。
今此觀經屬本懷者。亦以諸經爲方便不
 答。不爾。先師云。只是佛意之爲先以爲
本懷。非以餘教爲方便也。機宜不同。本
意非一云云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
何用濟爲者。此取涅槃意顯今經機分。
三十二云。如恒河邊有七種人。若爲洗浴
恐畏寇賊。或爲採華則入河中。第一人者
入水則沈。何以故。羸無勢力。不習浮故。第
二人者雖沒還出。出已還沒。何以故。身力大
故。則能還出。不習浮故出已還沒。第三人
者沒已即出。出更不沒。何以故。身重故
沒。力大故出。先習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
入已便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遍觀四方。
何以故。重故則沈。力大故還出。習浮故則
住。不知出處故觀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
沈。沈已便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已即
去。何以故。爲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
淺處則住。何以故。觀賊近遠故。第七人者
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無復恐怖。離諸怨
賊受大快樂説合譬中。第一闡提。第二造惡。第三
内凡。第四四果。第五支佛。第六菩
薩。第
七如來
同經疏十二云。第一人者下別列七
人。沒即闡提。過去乏善宿因既羸。現在無
信。故不習浮。第二人者是將立而退。身力
大者過去善深。今生不修名不習浮。能斷
善根。第三人者即是得住。以譬内凡。沒
已出者。昔日沈沒。第四人者即是四果。譬以
四方。四方者下文以四方譬四諦。非今所
用。譬文云不知出處。故觀四方。以昔不
知出處故不觀。今知出處故云觀方。又
不知大乘出處。故取小果。第五人即支佛。
亦觀方過於四果。以利根故不取四果。
但爲自證。故言而去。同畏生死故言怖畏。
第六人即菩薩。去者不住生死。淺處住者
心安生死。從其心進故言淺處。第七人
即是佛已上何用濟爲者。四教義云。心無實
行何用問爲。起信別&T047368;香象若本覺能滅
惑者。何用始覺爲。文集三云。何用司天
台高百尺爲已上訓點例知。以下可知者。諸
師亦以中中已下屬凡夫人。能破所破其言
混亂。故不別破。再往言之。彼約大小初心
凡夫。今判常沒流轉凡夫。彼此不同。必可
有破。故云可知。是以次下返對破中通破
九品耳
本曰第三重擧九品下至悉得生也
釋云。上來第二料簡道理破已竟。自下第三
解返對破中三。一初十字是標。二諸師下
至始學大乘人也釋。三若作以下是結他
失生後出文。釋中九品各有牒破結文。重
擧九品返對破者。此有二義。一云。重擧九
品者。重擧諸師九品文也。返對破者。以諸
師釋返對經文而破之也。若據此義。諸師
云等者。即重擧九品。何故觀經等者。即是
返對。以此文證下正破也。一云。重者道理
破上重返對破。擧九品者。擧經九品。返對
破者。以經九品返對諸師九品而破之也。
若據此義。正引經文即擧九品。牒諸師解
即是返對。以此已下是正破也。一者但能及
不能等者。經文雖無但能等言。而云三
種衆生。明知。三行是三人業。釋深得致以
作此釋。三心通於定散諸機。所以直言若
有衆生。不云三種。受法不同。故云三種。
三種行人各別故也 問。上上品中三種衆
生皆具三心。若具三心皆歸正定口稱之
行。就行立信之釋其義分明。何云三人各
以己業求願往生 答。三心即是總通萬行。
何局念佛。故一一行同發三心各得往生。
但彼釋者述經本意。獨以稱名名正定業。
非謂餘行非是生因。故今此文曲述三種
衆生各得往生之義。何勞拒難。授手者。
天台梵網義記下云。佛佛授手者非即擧
手更授也。明秉戒如法與佛相隣隣次不
遠。故義言授手也。九品義云。言授手
者引導義也已上論其功用等者。此明以受
法淺定機凡夫。擧上地功簡不相應今
文。謂若是地上聖者證得人法二空。已經
二大僧祇。何但一日七日善業。故高位解
誤之甚也。但言善解未論其行者。顯無
上品讀誦等行。若就上上上中分別解行
者。善解是解。讀等是行。爲顯此意。且云未
論其行。非遮善解亦名正行 問。上品中
生亦有深信。何爲生因 答。化佛讃云汝
行大乘解第一義。明知。善解以爲生因
問。善解即了諸法皆空非因非果。故此違
於深信因果。若爾何爲一人行耶 答。善
解之者必信因果。謂性空法縁起生滅皆依
因縁。因縁生故自性皆空。自性空故從因
縁生。以此義故可信因果。故維摩云
不壞世諦建立第一義。即此意也。但信
因果之人不必善解義趣。雖信俗諦因果
之法。而眞諦理難悟解故。上下品人即其
類也。唯此一句以爲正業者。但發道心以
爲一句。謂上下品雖有亦信不謗之行不
足生因。故除彼二。故下文云已上諸善
似亦無功。唯發一念等 問。信因果理
即是正見。正見即是出離正道。云何不爲
生因行耶 答。信因果行隨機用否。然當
品機亦信不信。既非恒所造。亦非重心造。
是不定業。故非生因。更無餘善者。雖有亦
信・不謗善根。彼善不成生因業故。奪而言
無。非言全無。或上上品三行・上中品解・信・
當品不謗・亦信也。十方淨土隨意往生者。
智論釋法滅時菩薩生處即有三處。一十
方淨土。二天上欲・色界天。
但除無想
三人中。人中亦有
三家。一王家。二婆羅門家。三居士家。生財
豐居士家救貧窮者。生智深婆羅門家化
頑愚者。生自在王家度難化人。所言淨土
可通報化。但於報土即生他力他攝淨土。
不生自力自攝報土 問。若依他力生報
土者非隨意生 答。雖藉他力。而望種姓
已前凡夫猶是自在。故云隨意。受時一日一
夜戒者 問。中品中生有三種戒。然除八
戒餘皆盡形。何云一日一夜 答。嘉祥云。
問八戒可一日一夜。沙彌戒及具足戒云何
一日一夜耶 解云。此言一日一夜者。非
是唯一日一夜持沙彌戒及具足戒。但受一
日一夜便死。故云一日一夜也已上無善凡
夫者 問。中輩即是遇小凡夫。何云無善
答。言遇小者約受戒後。言無善者約受戒
前。此乃經云一日一夜受持八戒等。故知。
受戒已前無戒善故名爲無善。非如下輩
一生造惡 問。若爾應言上中二輩皆無善
耶 答。可爾也。但今就經一日一夜文。故
作此釋。凡上六品是善凡夫。受法已前非
無善根。今無善者。對受法也。若論小聖去
亦無妨者。小聖往生經文分明。大經下云。
十方佛利中菩薩比丘衆。又云。其第十三
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衆
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
論註釋他方聲聞生淨土義。又法華經
云。而於彼土得聞是經。是其證也 問。此
釋應在中上品下。中品中生非聖人故
答。有内凡人屬聖人故。且作此釋。所謂
成實論十九云。若不得達分善根名外凡
夫。得名爲内。是内凡夫亦名聖人。亦名凡
夫。因外凡夫故名聖人。因見諦道故名凡
已上準之。内凡猶屬小聖。如上品中種姓
已上名爲聖人。爲説彼佛國土樂事四十八
願等者 問。四十八願中偏標念佛爲生
因願。若爾此人聞本願故應行念佛。何
閣念佛更以世善爲生因乎 答。案今
經文不説念佛。但説平生所行仁慈。行
世善時不用迴向。臨終聞善友説迴向往
生。故世仁慈屬第六門。聞六八願屬第
八門。知識説願爲令世善迴向往生。不爲
稱佛。設雖聞願。性習不同世善機故。唯信
來迎本願。迴向往生極樂。機執世善。知識
知宜。何無聞願世善往生。但是不遇佛
乃至行孝道也者。此明當品行人平生無
出離心 問。上云不遇佛法人等。下云又
此人在世等。二文意同。何似重言 答。此
有二義。一云。此之一文而有二節。一但是下
至希求出離。總明平生不遇佛法。二直是
已下別釋不遇佛法之由。由亦有二。一直
是下至即得往生。引經臨終迴心文。辨平
生不遇佛法之義。謂臨終時始遇知識迴
心往生。故知。平生不遇佛法。二又此人
下正擧受法當體。以證無出離心。謂文既
云孝養父母行世仁慈。不云爲出離修世
福。故知。平生無出離心。一云。但是下至即
得往生。正述平生不遇佛法。又此人下通
伏難。伏難意云。若不遇佛法求出離者。
何行世善。爲通此難故。云此人在世自然
行孝道等。孝經云。父子之道自然也已上言父
愛子。子孝父道無復別理。只是自然而已
 問。後義不明。世俗善者自劫初有之。
本不期出離。更有何意致此伏難 答。其
理雖然。淨影方述厭苦求生。且準此文
致伏難也 問。若言世善不爲出離者。
何故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答。欲生
彼國者。於世福中即有二類。一者在家世
福。若不遇佛法之人。雖行孝道不求
出離。又在家中可有爲出離之者也。二
者出家世福。此人必爲出離行孝道也。
序中廣約二類。選擇集所釋即此意也。正
宗分中。別立二類爲兩品行。謂上上世福
爲出離而行。中下世福不爲出離。故欲生
者廣通平生・臨終。此三品人無有佛法世俗
善根者。此三人中下品中生雖前受戒。而
毀破後無善根也。但不作五逆者 問。經
無此文 答。下輩三品如次輕次重罪。故
作此釋。或云。五逆・謗法倶是重罪。若屬品
位應是下下。釋深得旨以作此釋。此乃下
上品文但擧不謗影顯五逆。下下品文亦
擧五逆影顯謗法。今云。此義非無其理。然
而頗違第四卷文。乃至一念者 問。經無
此言 答。無有慚愧極在一念。故加述也。
觸目皆是者。此明現證。謂濁増時現見世
俗皆以如此。故云皆是。淨土論註亦有此
言。未可出也者。文雖似不而實可當。應有
出期故也。又偸僧常住僧物者。經文雖言
偸僧祇物。常住・現前是恒相對。況次下云現
前僧物。故言常住。常住現前辨其相者。白
&T047368;下云。四種僧物。一常住常住。所以連
二者。初屬處定。次永不得分故。亦號四方
常住。但是寺院招提衆處一切重物。金銀錢
寶田宅園林。動用家事穀麥油醤長生受用
所畜諸物等。本爲備此準擬十方往來傳
法利生光揚三寶。故須有之。二十方常住。
逐日打給。做造粥飯等物。爲待十方往
來者得食 故名十方。然又屬處永定不
得將去。故名常住。三現前現前。此乃施主
或物將入僧界。即據現前僧之多少便即
分施。更不作相召集十方。故得重名現前
也。四十方現前。亦是施主將入僧界。鳴鐘
作相普集十方聖凡僧衆。然後始分也。以
普召故名十方。以集畢却作法止絶後來。
只據現數分故名現前。此四僧物世多不
解。故委引之龍興靈芝
大同此釋
不淨説法者。法苑
珠林引佛藏經云。不淨説法者有五種。一
者自言盡知佛法。二者説佛經時。出諸經
中相違過失。三者於諸法中。心疑不信。四
者自以所知非他經法。五者以利養故爲
人説法。如是説者我説。此人當墮地獄
不至涅槃。靈芝云。言不淨者。假託佛法
希求利養。法聰&T047368;云。不淨説法者。有於
四過。一輕心説法。不求自利。二求名利
己。未爲化他。三生勝負心。爲求眷屬。
四爲求世報。隱正説邪。如此説法名爲
不淨已上慚愧者如&T047368;地獄猛火一時
倶至者。獄火來現可通三品。但當品有此
文。在中顯上下耳。故般舟讃令通三
品。斯乃皆是彌陀願力者。獄火已滅。化佛來
現名皆願力。非直以獄火來現而言願
力。此明念佛竝有滅罪生善二用。如云火
車自然去華臺即來迎。又獄火來現顯佛本
願不簡機。謂願力難思化獄火機。文云。
未至得果時起取果用。已至得果時起
與果用已上取果時長故懺而可滅罪。與果
近果故何能滅罪障。雖然彌陀願力難思
竝滅二用。故云皆是。乘念即生者。念即
稱念非是觀念。經雖稱・念前後竝擧。只是
稱名。故祖師云。念即是聲。然當世人不許
無觀稱名往生。此品之人何凝觀念。文殊般
若非觀勸稱。尤被下機。七寶來迎者 問。
經説金蓮。何云七寶 答。一云。金是七寶
之一。故指金蓮云七寶也。一云。經説
一邊。理實蓮華可有多種。故云七寶。中
中品云七寶蓮華。即其證也。例如普賢
經説白象王。釋隨機通餘色。又看此觀
經定善等者。今文雖釋九品生機。爲顯
一經總爲滅後五濁凡夫。因擧定善也。但
以遇縁有異等者。爲顯下輩遇惡之相。總
標三輩遇縁不同。謂下三品一期造惡。何
是始學大乘人也 問。中下品者世俗凡夫。
何云遇小 答。五常即是當五戒故。謂孔
子教若約能化善巧方便是遇小也。清淨
法行經云。吾今先遣弟子三聖。悉是菩薩。
往彼示現。摩訶迦葉稱老子。光明童子稱
仲尼。月明儒童號顏淵已上法華玄義一云。
釋天善論・大梵出欲論。皆用初番悉檀方
便利益意也已上以惡業故臨終藉善等者。此
明下輩一生造惡故臨終時始遇知識。謂
上六品平生修善。下三品人平生偏惡。故臨
終時始遇善友。故云藉善。到彼華開方始
發心者。此正破他下輩始學大乘之義。謂
得生後聞觀音説方始發心。故知。非爾前
發心大乘人也 問。淨影所判非無其理。
何者大經説下輩云發菩提心。此經説下
輩云偏造惡業。會此相違。故大經説過
去發心。此經亦説現在造惡。既有文理。何
破之耶 答。今師破文不委細也。具足應
言。若依過去發心功力遂往生者。何故
此經隱過因乎。既不説有過去發心。知造
惡者偏乘佛願生淨土已。華開已後方始
發心。但會二經相違者。三輩之中自有多
類。二經各談一機往生。若作此見自失誤
他者。即是九品總結破也。今以一一等者。此
有二義。一云。此是總結返對破也。一一品
中皆引本經。是名出文。即當結前意也。一
云。若作已下是爲結前。今以已下生第四
章。是則出文顯證之言。全同第四章目故
也。此二義中後義順文。章目同故。順諸師
解未必然故也
本曰第四出文下至豈是謬哉
釋云。上來第三解返對破已竟。自下第四
料簡出文顯證中三。一第等七字標。二問曰
下至其十證也釋。三上來下結。釋中有二。
謂問・答也。問中有二。一上來返對下至爲聖
人者。擧前生疑。二未審已下正徴教證。答
中亦二。一衆生下至自輒。立非自情。二今
者已下正引文證 問。上來一一引九品
文破諸師竟。何殘疑關云未審等 答。
淨影今師倶依觀經。然經所説因淺果深。他
依果深而通因淺。今依因淺而會果深。故
倶似情。若無此章今亦墮情。故致此問出
文決疑。故靈芝云。準下九品。生彼土已
方論地位。可如諸師。又據經文。此土求生
竝是凡夫。須依玄義。彼引十段經文爲證。
可驗昔非。迦才淨土論云。如古來大徳遠
法師等觀果判人。位則太高。今據因判人。
位即稍下已上即有其十句者。靈芝云詳
此十文。或本云十八句。第十文中開九品
文故也。佛告韋提汝及衆生者 問。經無
汝及衆生之言 答。此文佛答未來衆生當
云何觀之請。故有兼爲之意。故文句釋曲
顯其義。九品之中一一説言爲諸衆生者
問。上中・上下・中下更無衆生之言 答。大
師義立一百番義。現文雖無道理必然。故
作此釋 問。何故不引念佛衆生之與非
是凡夫之文 答。引文具略是釋義法。何
強怪之。如安樂集極樂證據不引阿彌陀
經。況今文者定善九文散善一文合引
九品
既成
十文。是則滿數。有何不足。或今十文是出
釋迦正以此教被機之文。彼二文者只明
彌陀利物之相。故不引耳 問。衆生之言普
通凡聖。何引衆生之文以證爲凡夫乎
答。衆生之言雖是通漫。而自餘分文明。應
是凡夫衆生。故靈芝云。詳此十文一・二・
四・五其文最要。則知。此典專被濁世具縛凡
夫。逮至彼方始論斷證耳已上
本曰第五會通別時下至方能遣惑
釋云。上來第四料簡出文顯證已竟。自下第
五解別時意中三。一第等八字標。二即有下
至故名易也釋。三斯乃下結。釋中有四。一
即有其二者。總標有二別時意。二一論下
至故言已竟。別明成佛別時意。三二論中
説下至以斯義故必得往生。別明往生別
時意。四又來論下明依正比挍以辨難易。
一明成佛別時中三。一一論下至不退墮
者。先牒論文。二凡言下至故名不墮。次
釋論文。三問曰已下問答釋疑。二明往生
別時中亦五。一二論下至安樂土者。先牒
論文。二久來下至名作別時意者。次擧通
論家義。三何故下至即是自失誤他也正破
彼義。四問曰已下問答釋疑。五今時觀經
下明願行具足念佛必生彼國。初標中。別
時意者。攝大乘論四種意中別時意也。然此
論本末譯有四代。一後魏佛陀扇多唯譯本
論三卷。二梁眞諦譯本末二論本論三卷無著
造。釋論十五
卷天
親造
三隋笈多唯譯天親十卷。四唐玄奘倶
譯本末本三卷無著造。世親釋
論及無性釋論各十卷
今所引者是
梁眞諦所譯攝論。文言同故。佛陀本論無金
錢譬故。笈多翻譯無本論故。今家不引唐
譯故也。所言四種意者。梁攝大乘論中云
如釋論牒。
故略不載
攝大乘釋論第六云。論曰。復次
有四意四依。一切佛世尊教應隨決了。釋
曰。如來所説正法不出四意四依。此意及
依由三性故可決了。若離三性無別道理
能決了此法。論曰。一平等意。釋曰。譬如有
人執平等法爾説彼即是我。世尊亦爾。平
等法身安置心中説如是言。論曰。譬如
有説。昔是時中我名毘婆尸。久已成佛。釋
曰。非昔毘婆尸即是今釋迦牟尼。此説中
以平等。爲意。是名通平等。若説別平等。
謂因果恩徳皆同。是名平等意。論曰。二別
時意。釋曰。若有衆生由懶惰障。不樂勤
修行。如來以方便説。由此道理。於如來正
法中能勤修行。方便説者。論曰。譬如有説。
若人誦持多寶佛名。決定於無上菩提。不
更退墮。釋曰。是懶惰善根。以誦持多寶佛
名爲進上品功徳。佛意爲顯上品功徳。於
淺行中欲令捨懶惰勤修道。不由唯誦
佛名即不退墮決定得無上菩提。譬如由
一金錢營覓得千金錢。非一日得千。由別
時得千。如來意亦爾。此一金錢爲千金錢
因。誦持佛名亦爾。爲不退墮菩提因。論
曰。復次有説言。由唯發願。於安樂佛土
得往彼受生。釋曰。如前應知。是名別時
意。論曰。三別義意。釋曰。此言顯自覺了
實相由三性義道理。若但如聞覺了義。
是如來意者。嬰兒凡夫亦能覺了。是故如來
意不如此。如來意云何。論曰。譬如有説。
事如是等恒伽所有沙數諸佛。於大乘法
義得生覺了。釋曰。此覺了非聞得成。若人
已事恒伽沙數佛方得成就。是名別義意。
論曰。四衆生樂欲意。譬如如來先爲一人
讃歎布施。後還毀呰。釋曰。有衆生。如來先
爲讃歎布施功徳。後時或爲此人毀呰布
施。如此意隨人得成。何以故。若人於財物
有慳悋心。爲除此心故先爲讃歎布施。若
人已欲樂行施。施是下品善根。如來後時更
毀呰此施。令渇仰其餘勝行。若不由此意。
讃毀則成相違。由如來有別意故。於一
施中讃毀而不相違已上後魏攝大乘論上
云。然有四種意趣故。及有四種密語漸次。
一切佛語隨順解釋。應知。一者法同意趣。所
謂我是無量無邊時號曰毘婆尸正眞正覺。
二者時節意趣。所謂若稱多寶如來名者。
即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無量壽
經説。若有衆生願取無量壽世界。即生爾。
三者義中間意趣。如經所説。供養若干如
許恒沙等。供養親近已得解大乘義爾。四
者順衆生心意趣。所謂或有衆生。讃行布
施。彼者復謗毀説。如是布施。如是持戒。及
餘者説修事。是以故説四種意趣已上
論釋卷第五世親造云。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
令懶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
彼彼善根皆得増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
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便於無上
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説言。由一金
錢得千金錢。豈於一日。意在別時。由
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説。此亦如是。由
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已上
大乘莊嚴經論八云。復次有四意四依。
一切佛世尊教應隨決了。一平等意。譬如
有説。昔是時中我名毘婆尸。久已成佛。二
別時意。譬如有説。若人誦持多寶佛名。決
定於無上菩提不更退墮。復次有説言。由
唯發願於安樂佛土得往彼受生已上
論六云。別時意者。如佛説。若人願見阿
彌陀佛。一切皆得往生。此由別時得生
故。如是説。是名別時意。大乘經説。若有
衆生願生安樂佛土。一切當得往生稱念
無垢月光佛名。決定當得作佛已上
菩薩戒記卷中云。又有四種意趣。一別時
意趣。如聲聞得&T047368;現雖獲。成果在當。意在
別時也。亦如涅槃毒鼓・法華繋珠・華嚴
八難頓超之説。爲邪定者作遠因縁。皆名
別時也。二別義意趣。世尊於法華前雖
廣開權。意在顯實。亦如將説法華一乘先
説無量義等。亦此意趣也。三平等意趣。如
法華唯爲一大事因縁。常不輕云汝等皆當
作佛。圓覺云有姓無姓齊成佛道。既其意也。
四隨衆生意趣。即隨他意語也。亦如釋迦本
迹壽量長短。皆從衆生之所欣樂也。法既四
悉三語。隨機意樂種種異説。不解此意。各
執一端而相是非。皆成謗法也已上略辨
四意大猷者。一平等意。謂毘婆尸釋迦二佛
宿昔縁別。而約平等義説毘婆尸即是我
身。此有二義。一通平等。謂約二佛所證法
身平等。二別平等。謂約二佛因果恩徳平等。
此乃有人。見佛王宮誕生樹下成道。則疑
熏修功淺種智不成就故。爲對治之説過
去佛我身是也。二別時意。此亦有二。一成
佛別時意。凡成佛之法逕歴劫數。具修萬
行。然後成佛。實無一行成佛之理。而佛對
於懶惰之機。若説萬行圓備成佛。機應退
屈故。隱中間萬行即説念佛一行成佛。所
化聞之以爲。念佛時即成佛。其實非是念
佛時即成佛。佛意在於未來。故云別時意
也。二往生別時意。夫往生理必具願・行。唯
願・唯行不生淨土。而佛對於懶惰衆生。若
説願行具足往生。機應退屈。故隱其行直
説唯願即生淨土。所化聞之以爲。願時即
得往生。其實非是願時即生。佛意在於願
行具足。故言別時意也。總而言之。成佛別
時意萬行一行相對而説。萬行成佛即是實
説。一行成佛是別時意。往生別時意唯願
願行相對而説。願行往生即是實説。唯願往
生別時意也。三別義意。謂覺了大乘有其
二種。一證相。二教相。覺了教相非其難得。
嬰兒凡夫亦能覺了名義故。覺了證相極
以爲難。地上聖人事恒沙佛能成就故。然
復經爲破輕法執。總言覺了大乘由逢事
諸佛。言雖似指了教相。意實指後證相義。
故云別義。四衆生樂欲意。謂所化衆生樂欲
不同。隨其不同一法之上有毀讃説。譬
如有人貪財不趣佛道。故先讃施令修
檀度。彼行施已毀施讃戒等。此乃對治於
所得法生少喜足也上引本文粗述其意
趣下委細消當文也
多寶佛者 問。此別時機爲已發心。爲未發
トヤ。若言已發心者。十住論明稱佛菩薩名
號者得阿惟越致位。故稱名者實得不退。
不言別時。故知。別時意者是未發心。故
疑云。別時意者。但爲自身非是四弘已上
若言未發心者。攝釋四智周云。三除懈怠
障者。謂有有情雖已發心。謂行難修。而生
懈怠不肯進習已上答。可通二也。雖已
發心。懈怠増者或倦修行生退墮心。或遇
惡縁已敗壞者。此等衆生更經遠劫可成
佛故。設別時説誘引其人。又十住論約轉
進者云得不退。約敗壞者可通別時。故
別時意通已發心及未發心。故群疑論二
云。此人當念多寶佛時。或是十信前心。或
十心初心已上問。所言多寶爲是法華多
寶佛 答。論引梵經。同異難知。無上菩提
等者。即別時意所得佛果。別時既是當來遠
果。應指佛果道理極成。況莊嚴論六云。
稱念無垢月光佛名 決定當得作佛已上
然感師屬初住不退。自是一途。證定爲正。
言得不退墮者。念多寶佛一行不退。終得
佛果故云不退。或約未得退。未得佛果。故
於未得果更無退失。故云不墮。次釋中亦
是正報者。爲簡異下往生別時強云正報。
雖言未證等者。雖未證佛果。而念佛是一
行也。是其一行者。爲簡唯願故引華嚴
一行之文。成立念佛即是行。諸師破文唯
約往生不引成佛。今家獨引二別時判其
難易。道理愈顯無毫釐疑。群疑論二云。有
釋者言。念佛修十六觀等即是發願。又有釋
言。論師雖擧願言。意亦取其念佛。亦是別
時之意已上爲破此二義。即云是其一行。破
初義者。經具願行。論云唯願。何亂願・行
而云念佛十六觀等即是發願。破後義者。
論云唯願。全無念佛別時之文。念佛別時
汝之所立。誰信用之。爲立此難故云一
行。如華嚴經説功徳雲比丘等者。彼經入
法界品四十六六十華
嚴舊譯
云。第一知識文殊師
利。勸令發菩提心。文殊告善財童子。於此
南方有一國土。名曰可樂。其國有山。名
曰和合。於彼山中有一比丘。名功徳雲。汝
詣彼所問菩薩行。依教往彼問菩薩行。
答曰。我於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謂
念佛三昧是也已上問。徳雲比丘念佛即是
甚深三昧。是故經云皆破無明入深境界。攝
論念佛是淺近行。故別時意。何引同耶 答。
華嚴小疏二十五云。然古人已有五門。云
一稱名往生念佛門。二觀像滅罪念佛門。三
攝境唯心念佛門。四心境無礙念佛門。五縁
起圓通念佛門已上此五門中既有淺深。引
同何咎。又今不論行體淺深。已證念佛
是行而已。雖是一行於生死中乃至成佛等
者 問。此釋難符論意。念多寶佛是擧初
因。無上菩提是説後果。得不退墮亦彰別時
方便教言。所謂佛隱中間劫數。即以當成
假説現成。若爾應云約現成佛名不退墮。
若顯當成者即是實説。何屬別時 答。此
釋佛設別時之意。非言對機而有此説
也。問曰若爾者法華經云等者。問意言。經論
二文倶是念佛。然經念佛已成佛道。論文念
佛成別時意。彼此二文更有何義有此別
也。次答中論中稱佛等者 問。法華經文
説開權義。是故天台一稱南無以屬施權。
皆已成佛判爲顯實。而今家作簡異外道之
釋。相違如何 答。於皆已一文即有始有
終。若約始者。簡異外道。若約終者。已成
佛道。今家約始述簡異義。天台約終成顯
實義。有此二意各據一義。一文多義常理
數也。是以智論云小因大果。天台判開權
顯實。嘉祥釋有相善助無相果。法位大經
疏上
云。
法華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此
是別時意。此明成佛道初因也已上
決云。能解經文豈過龍樹。於一文作衆
解。佛意多含故已上此乃一文多含明據也九
十五種外道者。外道種類九十六道・九十五
種經論異説。謂華嚴十八・婆沙六十六・
智論二十七・薩婆多論第五・分別功徳論
第二。此等經論皆云九十六種外道。涅槃
經第十分別功徳論第一。同云九十五種。
然所以異説不同者。九十六種中有同小
乘之計。雖有同邊而實舊法。故斥之言九
十六種皆是邪道。雖是舊法而似小乘。故
除之言九十五種外道邪法此義
更詳
或九十六
種皆戒取中有一外道。以四禪等執眞涅
槃。此不直墮在三途。故且除之説九十五
種外道。雖不直墮未免輪迴。故斥之言
九十六種邪道。故成實論九結品云。以戒取
故九十六種有差別法道藏疏
後義意
但此二義竝
與奪耳。道藏疏云。一解云。第九十六種是佛
法中戒。餘是戒取。故涅槃經云。九十五種戒
取墮三途。二今解。九十六種皆是戒取。而其
中一戒取以八禪定等。爲得涅槃因。此戒
取未必得三途。餘九十五得三途。故涅槃
云。必得三途。故定戒取已上引下品下生十
聲稱佛與此相似者。應自相似還引。意
言。唯願別時・下下念佛。倶是因淺果深彼此
相似。相似之言即約別體。是論和尚意也。
又應自稱佛還引。意言。通論家引十聲稱
佛。以令相似此論別時。是論通論意也。
如一金錢等者。金錢之譬雖在成佛別時
意下。而釋論云如前應知。故引用也。況無
釋論擧二別時已云。此意長養先時善
根。如世間説但由一錢而得於千已上
知。此譬可通二也。何故阿彌陀經等者。此
引小經證誠。難通論家念佛別時意義。謂
證誠者。於一佛説即有方便・眞實兩説。於
中爲證實説方有他佛證誠。若方便説都
無證誠。然念佛往生六方諸佛舒舌相。證
表無虚妄。何云別時方便誑言。西方要決
云。不了之教涅槃之會釋通。淨土一門雙
林更無疑決。十方諸佛舒舌印成。據此二
義故非方便也已上勝願院云。和尚直引阿
彌陀經破通論家。難壞道理。縱使雖非出
離要道。立義道時無先此明文云云
乘義章云。若五乘實一乘權者。多寶何故
唯證此經。若言由有本願者。本願何因
貴權賤實。是故當知。一乘眞實。若不爾者。
便有證明非實之過已上凡現舌相證誠。即
是無虚妄相。故大般若五百二十二云爾時
如來從面門出廣長舌相。遍覆面輪現舌
相。已還從口入告慶喜曰。於汝意云何。
世間若有如是舌相所發語言有虚妄不。
慶喜對云。不也世尊。佛告慶喜。汝從今去
應爲四衆廣説如來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已上言護念者即是上文等者 問。諸佛證誠
一日七日稱佛之行。然證誠・護念其義是別。
何引證誠文而釋護念義 答。法事讃云。
六方諸佛護念信心已上言衆生依諸佛證
誠不生疑心。斯是證誠即護念義也。又此
釋所護念經之名非違證誠。謂世尊説諸
佛證誠七日行已。更勸應信此護念經。
故知。護念故有證誠。證誠故有護念。故無
相違。所言護念者。護念行者也。經下文及
觀念法門其義分明。依之靈芝小經疏
云。諸佛護念直至菩提。護謂覆護。不使
魔嬈。念謂&T047368;念。不令退失。勢至章云。十
方如來憐念衆生如母憶子。大論云。譬
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壞亂等已上不知何
意凡小之論乃加信受者。此爲破通論家偏
執。且非彼論。其實非斥菩薩論藏。此是
問答之法。今家若會攝論時。通論家猶不
用之者。應致此難也。言凡小者。天親論
主是内凡位。故名爲凡。望佛大人故亦
名小 問。論意應是凡夫不生淨土故。以
凡夫修行屬別時意。加之攝論即是瑜伽十
支末論。然瑜伽論七十九云彌勒造
玄奘譯
一者清
淨。二者不清淨。於清淨世界中無那落迦傍
生餓鬼可得。亦無欲界色無色界。亦無苦
受可得。純菩薩僧於中止住。是故説名清
淨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薩由願自在故。於
彼受生。無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若
異生菩薩得生於彼 問。若無異生菩薩
及非異生聲聞獨覺得生彼者。何因縁故菩
薩教中作如是説。若菩薩等意願於彼。如
是一切皆當往生 答。爲化懈怠種類未
集善根所化衆生故。密意作如是説。所
以者何。彼由如是蒙勸勵時。便捨懈怠
於善法中勤修加行。從此漸漸堪於彼生
當得法性。應知。是名此中密意已上準之。
上文既云無有異生及二乘。已重作問。云
何故菩薩教中意願於彼皆當往生。次答
此問云密意説。故瑜伽意經説異生二乘
生淨土者。皆密意説而非實説。本論若
不許凡夫往生者。末論何立此義。明知。
往生別時意者。不簡願行。都以凡夫往生
之文屬別時也 答。莊嚴論及攝大乘論
釋別時中。只云發願不云兼行。何枉現
文更存異義。本論亦云意願不云行故不
足爲難 問。此義不順論文。上明得生
機。云第三地菩薩。次判不生之類。廣云異
生及二乘等。然異生中三賢菩薩・及以二乘。
此等皆是人空自在。或行六度。或行四諦
十二因縁。何屬唯願 答。喩伽上文擧不
生時。雖廣明三乘三賢等。下文自總之別。
就異生機問答之也。謂上牒無中。異生
菩薩者。十信三賢也。下引菩薩教中。若
菩薩等者。唯取十信初心不攝三賢。所
以知者。答中既云爲化懈怠。故非三賢。
三賢菩薩一大僧祇修行六度。何云懈怠
未集善根。故知。菩薩等者即取十信初心
乃至薄地凡夫。若不爾者。爲化懈怠未集
善根甚以難會。既諸論中明別時意皆云
發願。今言意願。意願・發願同唯願耳 問。
若爾上下文相乖角。何故上文異生菩薩中
取三賢。更至下文除三賢也 答。意願
於彼之言唯取懈怠種類。何攝三賢。但至
上下乖角難者。既説懈怠種類尚生。況三
賢耶。故擧下機況上機也。況復瑜伽莊
嚴二論同是慈氏所造。而莊嚴論云。別時
意者大乘經説。若有衆生願生安樂國
土。一切當得往生。瑜伽論云。意願於彼
如上
所引
兩論所引倶是一經。論主本意判唯願
也。安身養神集上云 問。瑜伽文雖總説淨
土。不別指西方。何爲極樂之證耶 答。莊
嚴・對法・攝大乘等其説既明。依支知本。寧
不爲證乎已上中河既判瑜伽・莊嚴・對法・攝
論同別時意。故知。瑜伽密意即是別時意也。
若爾者望大師所解可云唯願 問。攝論
云唯願。故簡去有行。今云意願。何必一同
 答。意願・唯願其意全同。所以然者。染・唐
二論倶有唯字。後魏攝論不置唯言。莊嚴
第六亦無唯言。第八云唯。故知。譯者具
略更無別意而已。又瑜伽論約自力説。故
擧三賢元曉
等意
及初二地群疑
論意
屬不生類。望於
地上以下地等云未集善根。言密意者未
必別時。未了言説名爲密意。攝大乘論約
他力説。故擧唯願屬別時機。若願行具足
者。可許凡夫往生。故群疑論二云 問曰。
瑜伽師地論云。三地菩薩方生淨土。今勸
地前凡夫聲聞等生。有何意也 釋曰。諸
經論文説生淨土。各據一義取捨不同已上
 問。後魏論云。如無量壽經説。若有衆生
願取無量壽世界。即生爾已上論文既指所
依經名而言無量壽經。明知。以此觀經下
品下生屬別時意 答。梵本廣博。何必觀
經。只是經中説彼佛土。故應名曰無量壽
經。如此經典未來秦地。設來此土。淨土經
中不可交説別時意語。故三經中不説唯
願往生。信知。説別時經更非正説淨土往
生 問。彌陀經中即説三世發願。更不説
行。豈非唯願 答。超玄&T047368;云。次三時因果
中。若據今經。稱名下至一日是行。須假
發願求生彼國。則行願相應決定不失。是
故前經云衆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已
却復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徳因縁得生彼國。
始陳今行。若但虚願不修今行。則虚願何
益。然若有願求下至一念。大本亦許。故
知。今文三時發願皆是聞經受持之者。故
得已生今生當生也。行者須細詳本經前
後相照勿得粗魯已上苦哉奈劇乃至不忍之
言者。此明今家傷歎通論家謬解也。言奈
者如何也。言劇者即甚也。言不忍者。忍是
忍許。即是信也。言彼不信淨土教也。或
亦我聞彼誤不得忍也。如彼臣不忍聞。寧
傷今世錯信佛語者。此有二義。一云。自世
還傷。言立宗時擧世不用。以不用故必有
避世。故云傷今世。如彼五百大阿羅漢沈
於恒伽河等是也。信佛語人雖不可錯。
應信佛法之理極成故。云設錯可信佛語。
一云。寧玉篇云幸也。願也已上自錯還傷。意
言。願傷當代流布通論家錯。可信佛語也。
指南者亦云司南。即驗義也。古史考云。周公
作指南車已上此則周武王伐殷紂王時。周
公作車也。又志林云。黄帝征蚩尤。大霧三
日。軍民皆惑。黄帝乃命風后。法斗機作指
南車。以別四方。或説云。黄帝伐蚩尤時。周
公作指南車云云此説大誤。謂周公者周文
王子武王弟也。去黄帝之時代隔五帝并夏
殷二代。故知。此説甚大誤也
觀經玄義分傳通&T047368;卷第五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